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3 23:39:57| 人氣4,5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構理論》摘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楊大春,《解構理論》,台北:揚智,1994。

在大眾傳媒與流行文化的用詞當中,「解構」常常是排行榜上的前幾名,多半指的是拆解、破壞、戲擬、重組等概念與方法;但是從學界的角度還原一下德希達當年的創見與用法,壓根兒和我們大多數人所習用的認知是兩回事的。最近重讀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楊大春十多年前寫的一本小書,做了些簡單的摘要如下:

自從1960年代,德希達開始操作「解構」以來,解構就很難被定義為一種主義,或是一種理論,因為解構本來就是極力與主義或理論劃清界線的,德希達本身甚至否認解構是某種方法或某種流派,用他的比喻來說,自己毋寧是個「零雜工」(bricoleur),對於任選的一本書,在裡頭找一個或幾個不怎麼了不起的字詞,當做敲敲打打(coup)的對象,耍弄一場文字的遊戲,玩弄一切關於作者、文本、讀者、閱讀等理論體系,淡化主旨中心與微言大義,解構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分析式閱讀過程;甚至於比較趨近於事實的辦法,應該是對「解構」這個詞打上一個×,這是德希達從海德格那邊的「摧毀」(destruction)概念改造過來的方法,將一個概念詞語寫下來,然後又把它劃掉,表示說這個概念詞語是必要的,但卻又不充分,只是暫時性的借來用用,不過再怎麼刻意地避重就輕,這個寫下又劃掉的痕跡,還是會發生作用的,它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能指遊戲,不去表達具體的內容或確定的意義。

在策略上,德希達獨創了「延異」(différance),他把a塞到「差異」(différence)當中,用a取代了e,破壞了法文的語法規則,讓人覺得是拼錯字了。這一小小的換字母遊戲舉動,卻讓différance可讀可寫,卻沒辦法被聽到,雖然它與différence發音相同,但是寫法卻有差別,而且在言談當中也無法被理解,這個a顯然是沉默了,但是它卻使拼音文化有史以來的「語音文字」(phonetic script)傳統(一種文字是聲音的模寫的傳統)「破碎」了,連帶地也「破壞」了聲音即表意的邏各斯中心主義論,在傳統西方哲學的本體論當中,Logos指的就是「思」(thought,意)與「言」(speech,聲)的綜合體,但到了德希達的手上,就被搖動甚至改變了;其實不管是破碎或是破壞,都只是一種傾向,其實解構並不必然具有破壞性,相反地它還承認傳統,解構也並不從事「反某某主義」(antism),反倒是要超越「非此即彼」(either/or)的二元價值對立或取捨。因此,「延異」沒有本質,它不在場,它是個空殼,在「延異」的過程當中,同時具有延擱和差異兩種動作,延擱表示時間上的延誤,因而使得「時間空間化」,差異表示空間上的異離,因而使得「空間時間化」,進一步則產生意義的播撒(dissemination)。

由於解構並不是要進行傳統的理論建構與說教,而是針對批評的對象,進行細讀(close reading)與重寫(rewriting),在同時邊讀與邊寫的過程當中,將自己或他人的東西嫁接(grafting)到開放的文本之中,所以解構也可以說是一種增殖、增添或補充(supplement),和前述所提到的意義的播撒,都是作者、文本、讀者共同努力的過程,這場讀寫遊戲不會有終結的一天,更不會有任何定論或結果。雖然如此,但解構總要有可供解構的對象,也就是說解構要先重構它所要解構的對象,樹立一個批評、針對的標靶,如此一來,解構的閱讀遊戲才有了可能,也才有了必要,因為如果不進行進一步敲打文本的遊戲,那麼還是只停留在傳統閱讀而已──也就是根據某理論或要建構出某體系的傳統閱讀;相反地,解構藉由重讀(repetitive reading),才能發現傳統文本中更多有待發掘的盲點與空白、忽略與邊緣,這是一種批評性的閱讀(critical reading),亦即解構是同時具備重讀與批評性閱讀的雙重閱讀(double reading)過程。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5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