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7 13:42:54| 人氣3,85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剪幾段我與台南人劇團的歷史腳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和台南人劇團之間的深度結緣,主要還是1998年該團邀請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GYPT)來台舉辦「綠潮──互動劇場研習營」之後才開始的。

當時我在高雄縣鳳山市的中正預校服役,擔任預官少尉排長,距離退伍只剩一個月左右,研究所的學姐許瑞芳當年擔任該團的藝術總監,她告訴我她從英國請來了一個很棒的團體來台辦工作坊,希望我可以把休假日集中一下,到台南去一個禮拜,以參與觀察的方式來記錄這整個工作坊的內容;當兵期間還能夠碰到這樣有趣的戲劇活動,我沒有多想什麼,立刻便答應了下來。

我主要是參與觀察與文字記錄,偶爾幫忙替GYPT成員與本地學員之間做點中英語的翻譯,但主要負責翻譯的還是蔡奇璋、許玉玫、陳淑芬、葉子啟等人;經由這次的「結緣」,一方面我瞭解與感受到了台南人劇團團員間的一種人情味濃厚的默契,另一方面也結識了好幾位翻譯與學員,後來也成了三不五時會聯絡的好朋友。

退伍後一個月,我進入了揚智出版社擔任編輯企劃的工作,後來促成了由許瑞芳與蔡奇璋擔任主編,結合這次活動的內容記錄,並邀得數篇相關的文章,纂集成了《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揚智,2001)一書。這書出的正是時候,關於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政策討論得如火如荼,尤其裡頭的「藝術與人文」統合課程、教材與教法,在表演藝術的部分,較缺本土化的參考資料,這本書的出版,算是「及時雨」般地補足了一些缺憾。往後幾年,包括TIE和DIE理論與實務的相關書籍,便越來越多了;該團也在許瑞芳與蔡奇璋的合作之下,製作出《大厝落定》(1999年)、《追風少年》(2001年)、《何似歸去》(2002年),以及呂毅新創作的《終生大事》(2004年)等深具意義的教習劇場作品。

我很慶幸,在臺灣劇場史與教育改革史上重要的時刻,並沒有缺席;而對於戲劇的應用方法與技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使我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持續地會去關注社區劇場、教習劇場、戲劇教育、政治劇場等這幾個主題。



台南人劇團曾經在好幾個戶外空間、甚至是歷史古蹟裡頭進行演出,包括在安平遠洋漁港演出的《河變》(黃詩媛、呂毅新編劇,黃詩媛導演,1998年5月)、在台南公會堂演出的《辭冬》(陳世杰編劇,林明霞導演,1998年12月)、在延平郡王祠首演的《安蒂岡妮》(呂柏伸導演,2001年11月)、在億載金城演出的《利西翠妲》(呂柏伸導演,2006年10月)等,戶外演出的魅力真是無法抵擋,它們總是吸引著我從台北搭飛機南下趕赴觀賞。

我喜歡這些演出在府城的歷史空間裡流動著,演出流動的速度與府城空氣的溫度,演員的喘息與觀眾的凝視,偶爾閃過腦中的台南小吃與豐富的人文歷史厚度,從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到當代創作的家庭劇與環保詩劇,這一切總是令人充滿期待。

還有另一種誘因,也會讓我飛到台南去,那就是該團常在暑假舉辦不同的工作坊,這些工作坊通常會以「期末呈現」做為結束,一般也都歡迎親朋好友前來觀賞,我有一兩次就是去看這類型的期末呈現,像是「讓身體唱歌工作坊」(2001年8至9月,山羊之歌劇團的Grzegorz Bral和Anna Zubrzycki共同主持)、「讓身體開光工作坊」(2003年8月,Phillip Zarrilli主持)。當然除此之外,該團長期地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研習營、演員夏日學校等活動,在台灣的戲劇相關科系所的學院訓練之外,引介了許多質量很高的劇場觀點與表演技巧,在台灣劇場與世界劇場的聯結與對話之間,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這幾年,台南人劇團在本土創作的劇場作品之餘,也由呂柏伸導演帶領出另外一條西方經典劇作、台語翻譯演出的路線,主要包括《安蒂岡妮》(2001年11月首演)、《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2003年5月首演)、《終局》(2004年4月首演)、《利西翠妲》(2006年10月首演),在劇場界與學界獲得不少好評。每次在看這些作品的演出時,總有一些奇妙的感覺,聽著熟悉、道地的古雅台語,偶有陌生之感,看著戲裡頭的外國故事,卻又有普世人性的共通之情。

台南人劇團對於後進新秀的提拔與培養,幾乎是不遺餘力的,從青年劇場培訓、青少年戲劇研習營,到新劇展、搞戲囝仔戲劇創作聯展與競賽,甚至近年幾齣年度大戲的製作,呂柏伸也提供機會,讓他在台灣大學戲劇系與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的學生有所表現,其中的蔡柏璋漸漸有了獨當一面的風範,他在該團的《K24》系列深獲新一代年輕觀眾的高度關注與喜愛。

劇團的永續經營除了健全的行政組織與管理之外,人才庫的建立與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經常可以在該團的演出當中,發現演員的年齡跨越三、四個世代,演員和角色的年齡接近,扮演的形象說服力高,這在當前的劇場界也是頗為難得的一項無形文化資產。



最後則是回到我的評論本位上。

2005年冬,台南人劇團在該團的戲劇文學顧問藍劍虹的規劃主編之下,出版了《劇場事》,走專題企劃編輯的路線,一年多下來,已經出了三期,處理過「演員和表演訓練」、「導演與表演」、「貝克特與劇本」等專題,另有深度劇評、青年劇評、世界劇場、人物專訪等深度報導與評論的文章,不單在台灣劇場界塑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我幾次來去於台、港之間參與不同的戲劇學術場合,知悉這本評論刊物的許多與會學者專家,也對此多有讚譽之詞。

有幸承蒙藍劍虹的錯愛,讓我每一期均有一篇深度劇評,陸續寫了〈此情只待成追憶?──評众藝院《麥可傑克森》〉、〈生之尊嚴的《野草天堂》〉、〈也是抒情,也是批判──《血如噴泉》的沉思筆記〉幾篇,往後也還繼續在寫。現在我所寫的劇評主要發表在四種場域:LULUSHARP(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各公部門補助單位的評鑑報告(基本上也都會放到LULUSHARP)、台灣與境外(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地)的文藝評論刊物(《劇場事》、《王城氣度》的「華文戲劇風景線」、《戲劇學刊》、ampost等)、華文劇場界的相關研討會,不同的場域採取不同的書寫策略,但有一點是和《劇場事》的立刊精神是一致的:「希望成為一份能更深入去關注並記錄此地劇場發展,且能試圖去描繪未來台灣劇場可能面貌的刊物。」我也自我期許能像當年的德國萊辛寫《漢堡劇評》那樣,每週固定地大量書寫具有高度、深度與廣度的評論,永遠與時俱進的記錄與評論台灣的劇場文化。



二十年走來,著實不易;我沒有來得及參與太多華燈劇團的成長,只有觀賞過少數零星的幾個演出,但是我卻有幸伴隨台南人劇團的轉型與茁壯,該團穩紮穩打地在多面向經營,今年六月適逢該團弱冠之年,在此獻上衷心祝福!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85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呂柏伸
感謝你的這篇文章為我們的20週年紀念專書增添光彩 雖然還未能知道找不找到錢印刷出版 文中有誤之處為教習劇場的最後一齣製作 終生大事 不是瑞芳的 而是毅新的作品
最近忙到忘了回你信 今晚閒逛 特留言
6月8~10日有空來看我們新的馬克白 跟03年版完全不同 除了台語部份 找了關姚 蔡柏璋 和戴輝霖來和我們家那兩個大女人一起工作 希望彼此有新的體驗與學習 幫忙鼓勵學生來看戲吧
2007-05-01 01:01:49
于善祿
感謝柏伸留言更正,幾小時前我才剛跟關姚通完電話哩,她也說到你們這次重排馬克白,好多人都每週地南來北往,忙翻了。

最近周邊的人真的都很忙,連我自己也是,稿債已經高築到幾乎要日寫三千字(一本書、一篇研討會論文、比研所博士班兩科資格考申論、另外兩份資格考書單送審、十篇劇評),其它工作量也極大,這個狀況大概至少要到六月中旬才會稍微解除。
2007-05-01 01:22:06
小嫺
台長:
您好 很冒昧的想請問您是否有許瑞芳老師的聯絡方式
我是她以前曾敎過的學生 (在我讀師院附小的時候)
大學時曾連繫上 但後來因為換電話號碼的關係而失聯了
不知是否可以轉告他!很想念他!謝謝
2007-09-18 20:37:26
于善祿
許瑞芳現為
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專任老師
http://www2.nutn.edu.tw/git/website/main.htm
你應該可以這個網址裡頭找到她的聯絡方式
2007-09-19 16:27: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