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香港當代戲劇】
首先可以感受到的是這部分的書單羅列了較多的書目,主要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九七回歸以後,主導出版了相當多關於香港當代戲劇的專書,觸及了香港戲劇史、戲劇評論、劇本等範疇。
從回歸前的英殖香港,到回歸後的必須重新適應國家敘事的香港,香港人對於「港性」(Hongkongness)的尋索與形塑,有了更強烈的欲望,但相對地,面對中國國家敘事的書寫與銘刻的強大壓力,卻也多了幾許無奈與失落。在這部分的書單裡頭,就有多部劇本和多場座談會的紀錄,都是在探討九七回歸之後的當代香港戲劇所面臨的困境,以上這些也是這部分書單所要閱讀的重點。
丁羽編。《香港劇壇360度:97-98劇評人座談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小西編。《千禧之前:香港戲劇2000》。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2。
小西編。《由劇藝到藝術體制:劇藝研討會九八至九九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小西編。《香港劇壇360度:98-99劇評人座談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0。
小畢編。《香港劇壇3600:2001-2002劇評人座談會紀要》。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方梓勳、蔡錫昌編著。《香港話劇論文集》。九龍:中天製作有限公司,1992。
方梓勳編著。《香港話劇訪談錄》。香港:香港戲劇工程,2000。
朱琼愛編。《香港劇壇3600:2000-2001劇評人座談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2。
朱琼愛編。《香港劇壇360度:1999-2000劇評人座談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1。
佛琳編。《八色風采: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林驄編。《臨界點上:香港戲劇2001》。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4。
張秉權、方梓勳編。《香港戲劇學刊第一期:香港文化中的戲劇》。香港:香港戲劇工程,1998。
張秉權、方梓勳編。《香港戲劇學刊第二期:蛻變中的香港戲劇》。香港:香港戲劇工程,2000。
張秉權、方梓勳編。《香港戲劇學刊第三期:香港戲劇美學探研》。香港:香港戲劇工程,2002。
張秉權、方梓勳編。《香港戲劇學刊第四期:我們演甚麼戲》。香港:香港戲劇工程,2003。
張秉權、朱琼愛編。《香港劇壇360度:96-97劇評人座談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8。
張秉權編。《煙花過後:香港戲劇1998》。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0。
張秉權編。《躁動的青春:香港劇本十年集七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梁慧玲、鬈毛妃編。《或者藝術,或者革命:莫昭如的藝術實戰》。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4。
陳國慧、小西編著。《合成美學:鄧樹榮的劇場世界》。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4。
楊慧儀編。《香港戲劇山海經:劇藝研討會九七紀錄》。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楊慧儀編。《香港戲劇學刊第五期:十年建樹(1993-2003)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香港:香港戲劇工程,2005。
楊慧儀編。《落地開花:香港戲劇1999》。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1。
盧偉力、馬志豪合編。《危機與演進:演藝評論講座系列1999》。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0。
盧偉力。《香港舞台:作為文化論述的香港戲劇》。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4。
盧偉力編。《破浪的舞台: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譚國根編。《香港的聲音:香港話劇1997》。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伍、澳門當代戲劇】
雖然同屬粵語地區,也同樣是「回歸」到中國的澳門,缺少幾分政治認同的衝突性,但卻多了幾分天主教耶穌會士所帶來的異國情調,甚至還有文化混血的「土生葡人」(Macaence)指在澳門當地土生土長的葡萄牙裔人士,特別是葡萄牙與亞洲人通婚後在澳門所生的混血後代)。這部分書單的閱讀重點放在土生葡人戲劇與回歸前後身分認同的戲劇創作與評論上頭。
田本相、鄭煒明主編。《澳門戲劇史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宋寶珍、穆欣欣。《走回夢境:澳門戲劇》。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李宇樑。《李宇樑劇作選》。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9。
胡國年。《胡國年戲劇文集》。澳門:澳門出版社,2002。
鄭煒明、穆欣欣編。《澳門當代劇作選》。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
鄧駿捷編。《澳門粵語話劇研究資料目錄初編(1985-1999)》。澳門:澳門近代文學學會。
穆凡中。《澳門戲劇過眼錄》。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7。
【陸、新加坡當代戲劇】
1965年獨立的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文化為主體的移民社會,其種族之繁多,生活習慣、語言、宗教之分歧,但這個島國上的各個族群和平共存、和睦相處,這是研究國際關係或地緣政治者經常引以為例的「多元文化共處並存」。此外這個小小的城市國家,為了要突出自己的國際地位,製造了「亞洲的價值」,讓自己可以走出麻六甲海峽、東南亞,而與亞洲或甚至是世界接軌。
這部分的書單主軸是郭寶崑(1939-2002)的生平、劇作與戲劇事業,他幾乎可以說是第一個意識到、並且積極從事華語劇場的新加坡現代戲劇之父,早在1983年,他就為新加坡的華語戲劇團體策劃了當地的第一屆華語戲劇營,邀請了臺灣的吳靜吉(代表蘭陵劇坊)和香港的楊世彭(代表香港話劇團)等戲劇專家主講課程;他也在1986年,促成蘭陵劇坊到新加坡的戲劇節當中演出該團經典作品《荷珠新配》;甚至還在1987年,直接邀請剛從美國學回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1933-1999,波蘭劇場導演)訓練方法的劉靜敏(代表臺灣的優劇場),到新加坡的實踐劇團導演《傻姑娘和怪老樹》,實踐劇團剛剛才在1986年10月份由郭寶崑成立,便為新加坡介紹了葛羅托斯基的貧窮劇場(Poor Theatre)理論與表演訓練方法,當然造成新加坡劇場界一片熱烈反應;同樣是在1987年,第二屆的華語戲劇營開辦,這次則邀請了中國的余秋雨與高行健、臺灣的賴聲川(代表表演工作坊),以及香港的榮念曾(代表進念‧二十面體)等戲劇專家主講課程;在這之後,郭寶崑與表演工作坊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包括1990年邀演《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94年邀演《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還有前文所提到的《夕陽無限》等等;這一切都在首屆華文戲劇節舉辦之前。
閱讀的重點特別放在他劇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多元文化狀態與身分認同。
Kuo, Pao Kun. Images at the Margins: A Collection of Kuo Pao Kun’s Plays. 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2000.
Tan, Chong Kee & Tisa Ng, ed. Ask Not: The Necessary Stage in Singapore Theatre. Singapore: Times Editions, 2004.
The Necessary Stage Limited, ed. 9 Lives: 10 Years of Singapore Theatre 1987-1997. Singapore: The Necessary Stage Limited, 1997.
Wee, C. J. W.-L. & Lee Chee Keng ed. Two Plays by Kuo Pao Kun: Descendants of the Eunuch Admiral and The Spirits Play. Singapore: SNP Editions, 2002.
李世炬、何惜薇、劉杰奇、蘇世雄主編。《戲劇盒1992-2002》。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4。
柯思仁、潘正鐳主編,《郭寶崑全集第一卷華文戲劇1:1960/1970年代》,新加坡:實踐表演藝術中心、八方文化創作室,2005。
柯思仁、潘正鐳主編,《郭寶崑全集第二卷華文戲劇2:1980年代》,新加坡:實踐表演藝術中心、八方文化創作室,2005。
柯思仁。《刺客‧乩童‧按摩女郎》。新加坡:青年書局,2004。
柯思仁主編,《邊緣意象:郭寶崑戲劇作品集(1983-1992)》,新加坡:時報出版社,1995。
英培安。《人與銅像》。新加坡:草根書室。
英培安。《愛情故事》。臺北:唐山,2003。
郭建文、張夏幃主編,《郭寶崑:風風雨雨又一生》,新加坡:闖新文化私人有限公司,2002。
郭寶崑,《棺材太大洞太小及其他》,新加坡:草根書室,1986。
陳鳴鸞、韓勞達、林春蘭主編,《縫製一條記憶的百衲被:郭寶崑的故事》,新加坡:新意元開展室,2003。
韓勞達主編,《我要上天的那一晚:郭寶崑劇作選讀》,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3。
【鎖定的劇作家】
高行健、過士行、何冀平、黃紀蘇、楊利民、錦雲、姚一葦、張曉風、馬森、黃美序、賴聲川、李國修、金士傑、紀蔚然、汪其楣、王友輝、許瑞芳、黎煥雄、田啟元、鍾喬、袁立勳、鄧樹榮、杜國威、潘惠森、陳敢權、陳炳釗、陳志樺、林奕華、周樹利、李宇樑、郭寶崑、英培安、柯思仁等人的代表劇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