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書單主要分為六個部分:(壹)華文戲劇;(貳)中國大陸當代戲劇;(參)臺灣當代戲劇;(肆)香港當代戲劇;(伍)澳門當代戲劇;(陸)新加坡當代戲劇。斷代為1970年代迄今,內容主要涵蓋戲劇發展史、劇本、戲劇評論,如行有餘力,則會觸及東南亞其他地區及美華(American-Chinese)地區的華文戲劇。書單雖然稍嫌長了些,但我閱讀與關注的焦點卻很清楚,即「想像/解構當代亞洲華文戲劇共同體」與「當代華文戲劇中的現實再現與認同政治」。分別介紹說明如下:
【壹、華文戲劇】
這部分的書單主要是結集與未結集的華文戲劇節學術研討會論文。
「華文戲劇」這個用語,形成學界共識,大致源起於1996年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華文戲劇節」;採用這樣似有共識的用語,除了是要迴避政治現實的敏感問題之外,也希望透過這個戲劇節的持續舉辦,凝聚全球華文戲劇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華」的選用,在這樣的戲劇節慶與學術研討會語境下,幾乎成了一個可以跨區域的、跨歷史的、跨語文的、跨政治的、跨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或所謂的「想像共同體」;然而當我們進一步地思索,會察覺到在這個用語的背後,其實是以中國大陸近年隨著經濟發展而和平崛起、所發展出來的「大中華主義」為主導力量。
閱讀的重點在於:重新爬梳與檢視華文戲劇的形成過程與權力操控、「華性」(Chineseness)的想像與解構、普遍與差異、離散與認同。
方梓勳編。《新紀元的華文戲劇:第二屆華文戲劇節(香港‧1998)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戲劇協會、香港戲劇工程,2000。
李觀鼎主編。《回顧與前瞻: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02)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戲劇協會,2004。
林克歡。《詰問與嬉戲》。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胡耀恆、鍾明德主編。《華文戲劇的根、枝、花、果:第三屆華文戲劇節(臺北‧2000)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貳、中國大陸當代戲劇】
這部分書單鎖定的斷代主要是後文革時代迄今(1977年以後至今),多是關於這個時期的戲劇演變與評論;在這裡的語境當中,「中國」是一個強勢的政治框架,內容常常指涉的其實只是京、津、滬、廣等大陸沿海的發達城市。
中國大陸的當代戲劇一路從探索戲劇走來,在中國戲曲改良傳統、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 1863-1938,俄羅斯劇場與表演的創新者)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寫實主義戲劇觀、以及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的「敘述體戲劇」(episches theater)之間不斷對話與撞擊,衍生出了新時期的京派話劇、海派話劇、關東話劇、嶺南話劇、先鋒戲劇、小劇場、女性戲劇、精品工程、小資劇場、校園實驗戲劇、新戲曲等等五花八門的當代戲劇樣貌。
閱讀的重點在於:中國大陸當代戲劇的國家敘事與歷史書寫是如何運作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探索戲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于平主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論評(2003-2004)》。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王正、田本相主編。《小劇場戲劇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王新民。《中國當代話劇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王新民。《中國當代戲劇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北京戲劇家協會編印。《北京戲劇評論年刊(2005)》。北京戲劇家協會內部資料,2006。
田本相。《現當代戲劇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孟京輝編。《先鋒戲劇檔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倪宗武。《中國當代話劇論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張炯主編。《新中國話劇文學概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陳吉德。《中國當代先鋒戲劇(1979-2000)》。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馮遠主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論評(2002-2003)》。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雷達主編。《中國新時期戲劇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蔡體良編。《探索的舞台》。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藺海波。《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田本相主編,《新時期戲劇述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
【參、臺灣當代戲劇】
這部分的書單所討論的大致是自1970年代以降的臺灣當代戲劇發展史與不同角度的論述與評論。由於在當前的臺灣政治語境裡頭,「臺」字當頭,而「中」、「華」都是政治不正確的,所以完全看不到有專書在研究華文戲劇或中國大陸當代的戲劇發展;書單中象徵性地列了兩本掛有「中國」二字的專書,一本是《中國話劇史》,另一本是《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本書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內容同樣涵蓋了1912年至1949年的大陸時期,以及1949年以後的臺灣時期。
這三十多年的臺灣當代戲劇發展史,主要可以解嚴(1987)作為一個分水嶺,之前與之後的身分認同政治、戲劇史/歷史的書寫策略都有很大的轉變,還有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危機與轉機,是這部分書單的閱讀重點。
Diamond, Catherine(戴雅雯)著,呂健忠譯。《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臺灣劇場的觀眾與表演(1988-1998)》。臺北:書林,2000。
王友輝。《姚一葦》。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板橋:稻鄉出版社,1992。
朱俐總編。《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當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板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2。
吳全成主編。《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6。
吳若、賈亦棣。《中國話劇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
吳靜吉等。《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臺北:遠流,1982。
林偉瑜。《當代臺灣社區劇場》。臺北:揚智,2000。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1997。
邱坤良。《臺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臺北:玉山社,1997。
金明瑋。《張曉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1991。
馬森。《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馬森。《戲劇:造夢的藝術》。臺北:麥田,2000。
廖美玉主編。《一九九九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鍾明德。《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揚智,1999。
鍾明德。《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臺北文化》。臺北:書林,1996。
鴻鴻。《跳舞之後‧天亮以前:臺灣劇場筆記(1987-1996)》。臺北:萬象圖書,199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