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05 22:59:11| 人氣7,242| 回應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尋找台灣的「質報」而感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2004年11月5日,星期五)翻開《中國時報》一看,D8版的文化藝術版又是莫名其妙地只剩下半個版面,下面半個版面賣給了禮坊禮盒做廣告,如果再仔細地閱讀僅剩的半個文化藝術版,大概只有建築藝文記者丁榮生寫得像篇報導,其餘像林彩韻(音樂藝文記者)、賴廷恆(劇場藝文記者)所寫的都只能算是藝文團體所發新聞稿的改寫稿,剩餘的版面再配上四張照片,且加上簡單幾行圖片說明(以取代新聞稿),最後就是右下角有個類似新聞小辭典的「ART大補帖」,藝文的訊息質量均十分淺薄。

我大概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確切地說,應該是從《中國時報》有了開卷版以後──固定地訂閱《中國時報》的,一九九○年代初期,該報還曾經企劃過每天半個版面的藝文專題報導,面向廣、有縱深,至今我還依然保留大部分當時的這些剪報,並分門別類收藏,我部分對於當代劇場界的啟蒙,也是從這些資料而來。

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尤其到了近一、兩年,該報的文化藝術版被以本文第一段式的處理,頻率越來越高,甚至到最後,我只看丁榮生(建築)和潘罡(音樂)的新聞稿,因為兩人對各自的領域都有一定深厚的素養,只可惜潘罡自考上北藝大的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之後,已慢慢退出寫稿行列,接手的林采韻算是很努力地在寫,但功力仍有待加強。而久久才見稿子上報的賴廷恆,則多半是如前所說的改寫藝文團體所提供的新聞稿,或者是配上一張大大的劇照,然後附以短短的幾行文字,算是目前為止,幾大報的戲劇藝文記者中,我較失望的一位。

回首過往,《中國時報》在解嚴後曾經有過極佳的藝文記者黃金組合:王亞玲(劇場與舞蹈藝文)、李維菁(美術藝文)、陳文芬(出版藝文)、陳希林(藝文政策)、潘罡(音樂藝文)、楊忠衡(音樂藝文)(感謝學弟提醒我應該補上楊忠衡)等,但這些人竟在過去的幾年之間,紛紛地離開或淡出了《中國時報》(偶見陳希林或潘罡的編譯短稿),而該報也是在那之後,文化藝術版開始了頻率頗高的流浪。

我一直很不認同《中國時報》隱隱然將《蘋果日報》的新聞視覺圖像化處理視為假想敵人的想法,尤其是對文化藝術版的縮編處理或圖像化處理,想要藉此拉壟讀者的作法,都似乎太低估了文化藝術版的讀者;一份綜合性的報紙,不見得所有讀者對所有版面都有興趣閱讀,但是會讀文化藝術版的讀者多半會對該版的質與量有所期待,甚至於有所堅持,否則慢慢地也會失去這一類讀者;如此一來,在社會新聞有《蘋果日報》這個大敵、在扒糞新聞有《壹周刊》這個大敵、在報紙規模與閱報率上有《聯合報》與《自由時報》這兩個大敵,倘若在藝文新聞上遠遠不如《民生報》,那我真的不知道《中國時報》還可以有哪些優勢?倘若該報為「因應」當代讀者的閱讀品味與習性(所謂的「輕、薄、短、小、快、視覺化」等),而把該報辦成目前的樣子(本文僅舉文化藝術版為例,其餘版面的問題雖然各有些微不同,但大體相去不遠),認為這種年代不需要「質報」的存在,只要能夠刺激讀者的購買量與訂閱量、提高閱報率就夠了,那麼該報也許看看最近的《聯合報》,積極地與《紐約時報》合作,每周一推出《紐約時報》一周精選報導文章,先不管國際化是否就是美國觀點化或英語化,但就文章選材面向而言,的確有在拓展讀者的國際視野上做努力,總比翻開多數大報的第一落、台灣內部的政治社會新聞就要佔掉十個左右的版面要好得多吧!

前幾天,因為我的《中國時報》訂期似乎已到期,地方的派報社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續訂,我就問她「妳們派報社裡有沒有《聯合報》?我想要改訂《聯合報》」(因為我考慮到這兩份報紙分屬不同的兩大報系,擔心派報社在作業上會有點困難),我的理由是《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已經編得越來越差,我已經看不下去了,幾經協調與溝通之後,搞定,現在每天出現在我家信箱的是《聯合報》,我非常痛苦地揮別了十五年的舊愛,唯一的理由是我仍然在為尋找台灣的「質報」而感嘆,也就是說,《聯合報》倘若哪天也偏離了我的底限,我也會棄它而去──我只能講說,目前的《聯合報》文化藝術版與聯合副刊版,表現地比《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與人間副刊版要好(關於兩大報副刊的比較,往後有機會再談)。

附記:《民生報》亦已訂閱多年,該報為目前台灣各大報當中,藝文訊息量最大的一種,有點可惜的是與《聯合報》同屬一個報系,所以常有若干消息,在兩份報紙均看得到,且大同小異;雖不滿意,已可接受。

台長: 于善祿
人氣(7,242) | 回應(2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賴喬伊
嘿,對我的評語粉不公平,潘罡看板打壓下,只上音樂、建築的稿子,不讓戲劇舞蹈上版面,我能上的往往只是彩排時的圖文稿!
請到我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itempest瞧瞧。
2006-10-06 23:01:58
賴廷恆
善祿兄,請多問問劇場、舞蹈界的各團宣傳,我是他們口中,算是認真、最不喜沿用宣傳稿的記者之一。潘罡、丁榮生「有素養」?
my god!那是閣下您對音樂、建築此兩領域真的不熟吧.....
2006-10-06 23:09:48
于善祿
喬伊

我上了你的部落格看了
誠如你自己訂的題目所示:「舊曲重聞」、「舊作自選」
辛苦你了
一次貼上十二篇

我還想到一個問題是:潘Sir憑什麼打壓表演藝術,文化霸權,可惡之至!

另外,我也看不到《中國時報》藝文版對另類、邊緣、小眾、小劇場的比例關注(還好有在你的部落格上看到新寶島),盡是媒體「寵兒」或藝文「大師」,你應該會發現在我的新聞台裡頭,愈是這些寵兒或大師,我越不想去評論或介紹,媒體給他們的鎂光燈真是夠了,閃得人很刺眼,更不需要我這小嘍囉來幫忙妝點。

enjoy your new job in Novell Hall.(unless you change your job again?)
2006-10-06 23:27:26
于善祿
一般市井小民(像我)看到的是結果論→即報紙出刊的樣子
報社裡頭或和劇團之間的暗潮洶湧、人事鬥爭或是八卦狗仔
我沒有太大興趣
就算知道了又如何
對於整體文化環境與媒體現象又能改變多少
如果哪一天的《中國時報》的封面標題可以從「全民瘋建仔」變成「全民嗜思考」
我就佩服了
2006-10-06 23:38:09
賴廷恆
※其實回應之後,我就後悔了!
我就是如此直來直往、藏不住的個性,
也難怪會在中時文化版的派系之爭中被打壓!!
簡而言之,我跟李維菁、陳文芬被列為同一派系,
為歷任的正副長官(包括您點名的潘、丁等當權派)所不容,
李、陳先後離開報社,我也於去年八月黯然離開。
好消息是,李維菁又回中時文化版了!!

※其實有些點可跟您討論,首先是新聞報導「夾訴夾議」的問題,我跟李、陳兩位前同事,都是受過新聞科班訓練,反對另一派夾訴夾議的寫法。雖然在一般讀者或藝文圈,大家都覺得夾訴夾議才「有深度、有素養」;然而我們受過新聞訓練,卻是新聞報導不可帶有個人評論,要有所評論的話請寫特稿、專題。
另外,藝術評論是件嚴肅、專業的事,甚至有學位可拿。我跟李維菁的看法接近,我們會邀您這類學者專家來寫評論,而不是我們這些學新聞的人,來寫專業藝術領域評論。
所以,我在中時的一些特殊欄目,或是在中晚的周末藝文節目推薦專欄,也就是所貼上的一些文章,我所抱持的態度為,我筆下的是「表演藝術文字」,類似聞天祥的「電影文字」,絕對不敢妄稱為藝術評論,這點可請您參考!!
2006-10-07 00:02:32
賴喬伊
另一點,是包括您、我,以及檯面上所謂的大師,也許都應該有所省思的.....
台灣現在到處充斥著假大師、假專家,往往「一通萬事通」,由本身學有專精的領域,貿然跨足到其他領域「強作解人」!!君不見電視政論節目所邀請的來賓,既懂政治、又懂民生經濟、內政外交,簡直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無所不能、無所不曉!!
比方說,某位張姓小說家、也跨刀當起電影評論家,於是就會得出《霸王別姬》是兩岸電影史上最棒的電影,如此武斷、頗為可議的個人評論。
在中時之前,我在自由時報當過三年音樂記者,本身從小拉奏提琴,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有音樂素養。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為您所推崇的中時前後兩任音樂大記者,乃是被部分音樂界人士私下議論的「野狐禪」(請自己體會箇中三眛!!)尤其後一位、本身從未學過任何樂器,曾陸續鬧過在樂評文章中把樂器弄錯,以及重唱片遠勝過現場音樂會等笑話。(閣下如跟一些「真正的」音樂界人士,談及上述二者「有音樂素養」,恐會引起見仁見智的無言交流....)
這其實也是台灣藝術評論環境不健全下,一些跑線較久、未必是藝術科班出身的資深記者,開始在報上撰寫藝評、或在新聞報導中夾訴夾議,所可能引發的一些問題。縱是出於熱心善意,卻可能傳達錯誤訊息、觀念、評論予讀者。
在此容我大膽的說,於是身為戲劇專家學者的您,也稍稍跨界、擴及整個藝文版,月旦起包括音樂、建築等領域的記者素養,是不是也有點「危險」呢?
其實說到底,我又何德何能,有何資格對您提出質疑呢?哈哈哈......
我還是繼續寫我的半調子藝術文字吧!!
2006-10-07 00:37:31
賴喬伊
我現在離開新舞臺,目前與如果兒童劇團共同承包,文化局的兩岸城市藝術節【北京週】案子!

不嫌棄的話,有空約個時間,一起喝杯咖啡、好好聊聊吧!!
2006-10-07 00:53:38
于善祿
好啊
那有什麼問題
不過我從八月底到十月底
在台灣與香港兩邊跑來跑去
總共要參加五個研討會
終於只剩下兩個了
所以可能要等到十一月以後會比較方便
2006-10-08 00:44:10
賴喬伊
那就先跟您約十一月嘍,其實就像學界的鬥爭,對身處其間的學者不免會有影響;報社生態、編輯台的控管,確實也會影響讀者所看到的新聞。
2006-10-09 22:22:54
濤濤
善祿兄
好久不見!
在尋找王墨林的先生資料時巧入貴站
見您和賴廷恆一來一往的對話頗感興趣
濤濤做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剛好是你們的對象
冒昧地提出一個「三方通話」的請求
不知可否?
2006-10-18 06:26:30
于善祿
濤濤

還是像上面所留下的老話→
那有什麼問題....一切就等十一月之後囉
2006-10-18 20:42:37
路人甲
民生報的資深藝文版記者紀慧玲
好像也是報導/評論雙跨
2006-10-24 13:09:00
真是夠了
真是夠了,什麼都可以扯上”本土化”,怎麼說不中時(及你這類讀者)汎政治化,因此政治新聞排擠掉藝文板面呢
2006-11-11 10:49:51
版主回應
我雖然讀不太懂這位「真是夠了」朋友所寫的前半段句意,因為我們在上面所有的討論與回覆當中,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文字提及「本土化」或「泛政治化」(這位「真是夠了」朋友似乎打了個錯字哩)。倒是「personal is political」應該老早就是common sense了吧!

我覺得如果諸君多認同「政治新聞排擠掉藝文版面」,那麼大夥就群策群力,在網路上或部落格裡猛力地書寫報導啊,只是一直去扣別人帽子或缺乏有深度內容的論述,對咱們的藝文環境及審美教育是沒什麼幫助的。與大夥共勉之囉!

我再次強調,本新聞台如果有膽扣人帽子(比方說批評「中時泛政治化」、批評「某類讀者泛政治化」),就請有膽留下大名,不要放了炮就跑人,社會上這種人已經太多了。

于善祿
2006-11-11 17:09:24
還是不夠
關於本土化一詞,出現在台長原文的第三段第一句,將該段摘錄如下:
「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尤其到了近一、兩年,該報的文化藝術版被以本文第一段式的處理,頻率越來越高,甚至到最後,我只看丁榮生(建築)和潘罡(音樂)的新聞稿,因為兩人對各自的領域都有一定深厚的素養,只可惜潘罡自考上北藝大的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之後,已慢慢退出寫稿行列,接手的林采韻算是很努力地在寫,但功力仍有待加強。而久久才見稿子上報的賴廷恆,則多半是如前所說的改寫藝文團體所提供的新聞稿,或者是配上一張大大的劇照,然後附以短短的幾行文字,算是目前為止,幾大報的戲劇藝文記者中,我較失望的一位。」

個人是不太懂這跟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有何關係,也不太明白台長所稱「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意所何指,似乎是指新聞只注意在地的政治社會新聞而壓縮其他版面空間?這個現象跟本土化的(政治)訴求我想關係很小,跟報社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錯亂比較有關。不過老實講,即使把這一句刪掉,全文的意旨也不會有所增減,只是讓人看了覺得不知所謂而已。
2006-11-11 21:55:54
版主回應
感謝這位「真是夠了/還是不夠」朋友,我真是老眼昏花,看漏了自己曾經寫過的文字。我這次總算看懂「真是夠了/還是不夠」的回應,也同意「本土化意識型態怪獸」拿掉不會影響全文意旨,回想兩年前會寫下這篇雜記,真的是心有塊壘,不吐不快,也許《中國時報》就在那樣的時空下,成了我批判的對象。

當時候真的是覺得大多數的台灣電子與報紙媒體「本土化」過了頭,我不是學政治學或傳播學的,也許「本土化」有它更積極或精確的定義,做為一個市井小民,我只是期待這些大眾媒體可以發揮一些效能,在國際新聞的報導與評論與比例上頭可以增加,而不只是災難新聞或花邊新聞。

最近又因緣際會看了約半年的《中國時報》(不過,上禮拜又停了),發現「藝文版」整個已經溶入到「影藝運動」落裡頭,偶有整版或半版的專題報導,這個樣子比較像是媒體解嚴前的做法吧!另外,在第一落裡頭,我也總只是讀著林博文和陸以正的專欄,連南方朔的每日專欄都被我略過(還是喜歡他以前每星期所寫的三分之一版新聞評論)。

還是想提最近到香港開會時所看到的兩份報紙:《大公報》和《南華早報》,姑且不論它們的政治立場為何,每天總有四到五個版面的國際新聞與評論,藝文版也多是以專題評論文章為主,演出訊息多半就只是做成分頁廣告似的告知讀者基本的資料,這些做法其實在國外許多主要報紙都是這樣處理的,為什麼台灣就做不到?

看來,我談的還是版面比例的問題!

于善祿
2006-11-12 01:34:39
KC
在台灣,文化新聞就這麼顧人怨啊?獨立個版都很困難嗎?前些日,有人傳mail來說去投票支持「開卷」(中國時報的出版主題周報),因為習慣為了要看「開卷」買報紙的我,早習慣它版面常常有無預警的換出刊日期,就只回了mail說「還要發動投票支持,那就算了吧!」我心理想得是,「開卷」陪著時報度過那麼多年頭,凝聚多少讀書人和出版人來看時報,不會真想廢了吧?我其實還無所謂,讀書和出版我已經累積閱讀心得很多了,但一堆報紙讀者想要再藉讀書來精進,想要靠報紙介紹指引,如果就這樣被報紙拋棄了呢?


更勁爆的是,在貼文介紹《我不愛凱撒》一書後,有人悄悄通知我,中國時報已經沒有「文化版」了… ,還告訴我去看這期「臺灣新聞記者協會」主辦的《目擊者》雜誌上有一篇吾耐寫的〈誰謀殺了「質報」?─從中國時報文化版悄然消失談起〉,吾耐當然是無奈吧!連我都覺得無奈啊!那個悄悄的友人還打字提供我來貼文引用,我真是感謝到覺得罪過啊,對不起她的手腕。文中第三段算是重點了:「中國時報文化組副組長、政治組撰述委員丁榮生表示,中時文化組四年多來換了四個長官,每次新官上任,免不了掀起一波人事惡鬥,自從今年中國時報副總編暨文化中心主任馮光遠上任以來,就向社長預告,想帶領中國時報走向「紐約時報」的風格,隨後再個別約談,把文化版的資深記者分別調到調查中心、影劇組外電編譯、消費線,他自己則被調到政治中心當撰述委員,實際上必須寫稿,但調職三個月來,只有三則稿子見報,總字數不到1500字。」馮光遠,他不是在金石堂書店搞營運創意嗎?因為他曾出了一些我一直沒興趣看的「給我報報」書,曾經有書都直接送人了,所以看新聞會留意到。不過文化版的資深記者可以「分別調到調查中心、影劇組外電編譯、消費線」,真是讓我佩服時報的記者多才多藝!可是文中也說「在中時文化版結束之前,丁榮生已從文化組副組長調任政治組擔任撰述委員」,又多一個經驗專業了,倒是這還說得過去,反正台灣很多媒體已經搞到各行各業的人的政治立場表態,都變成重要新聞,我個人是看得很悲哀,我從來幾乎不看影藝版和運動版的白目文人,但影藝名人歌唱得好、綜藝節目主持搞笑好、電影連續劇演得好(我的好是收視率的好),或是藍球、跆拳打得好,那是有影藝和運動方面的本事,但這樣可以來告知我政治是什麼回事嗎?ㄏㄏ,太扯了,當阿扁總統說他正在看《美國總統的七門課》時,他們知道這本書了嗎?當阿扁總統為了選舉去了解當時英國首相布萊爾寫的《顛覆左右─新世代的第三條路》,他們知道這本書了嗎?喔!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但媒體別誇大重要性處理,如果這些他方名人受訪,也別講得像他們可以是政治意見領袖一樣,我從來很反感這樣。孔子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功」,這什麼道理呢?專業認知和名氣及年紀無關。


寫部落格就是好在可以隨想岔題,不像投稿為文還要中規中矩,我看了上述那篇文章,覺得受訪者丁榮生真是「勇敢」,文中最後一段:「丁榮生說,「新任長官逐一約談、各個擊破,然後任意調動記者職務,而且是在兩個星期前才告知,現在想起來,才驚覺這是一個『集體屠殺』事件,當時沒有預警到是工作權遭剝奪的問題。」至於工作權可能遭侵害,是否要向勞委會提出申訴?丁榮生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吐出感嘆,「秀才難革命啊!我該如何蒐證,證明自己被任意調動職務呢?或許現在應該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文化新聞被併入到影劇版之後,只留下三個記者,發稿量只剩下五分之一,平時只有一些活動預告與粗淺的新聞有機會見報,以往那些深耕文化、探討文化深層意涵的文章都不見了」,丁榮生感慨地說,以前有固定的文化新聞版面,可以深入探討前衛藝術、提升精緻藝術,引領文化進入生活,現在沒有文化版了,只能回到報導文化活動的初階層次。」上述丁榮生受訪所言,真是精要,我就看到「那些深耕文化、探討文化深層意涵的文章都不見了」這一句真是感傷和火氣很大,沒了文化精緻生活,台灣只剩下政治權謀和汲汲於營利的商業人嗎?當然,還有被民間教科書搞得亂七八糟的教職人員和公務員,我就想寫過《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一書文建會現主委邱坤良該出來對此公共媒體「文化版」不見了,反應一下意見,當「文化版」都沒了,還稱什麼「質報」,沒有文化的報紙,都別提質了吧!


20060905丁文玲的台北報導的新聞〈中文版明問世,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放在影藝版,真看著那標題很好笑,這本張戎與喬哈利戴(Jon Halliday)合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說國民黨老將軍胡宗南可能是共諜,兒子現為中華民國新加坡代表胡為真出來抗議撰寫不嚴謹,中研院近史所所長也出來駁斥,然後台灣遠流出版不出版了,結果只在香港出版正體版了,這種文化新聞放在標示影藝新聞的版面真是糟蹋了新聞內容,乾脆不要登了,我們就都做個被媒體篩選過後沒文化新聞可看的愚民也認了,愈想愈可怕,大眾媒體的新聞使命和責任倒底在那裡?


吾耐的文中,還有一段:「「我念大學時就很喜歡看中國時報的文化版,每次總喜歡在報紙裡面『挖寶』,感覺很有趣,精神有所收穫,但最近有人問我,中時的文化版怎麼不見了?起初我還不太相信,但是後來找了很久,才發現真的消失了,報社也沒有告訴我們,虧中時還自稱是『質報』,真是太誇張了」,中國時報記者阿芳氣憤難平地說,「幸好有《目擊者》願意寫,幫我們出這一口鳥氣。」真悲啊!當初我把部落格設在udn,其實只想到要常來看藝文新聞和創作,也為了這個原因近半年來買聯合報機會多了,雖然因最近政治新聞亂轟炸少買看了,在咖啡屋有報紙就會看。
這才回想到2006/06/08民生報刊的許博允這一篇的談話〈台灣藝文環境針砭:藝文媒體的萎縮〉,他的結論:「廣告商自恃數字可以說話,我也要問,難道藝文消費成長數倍的事實就不是數字嗎?應該視而不見嗎?平面媒體裡,只有民生報一直堅持一個以上版面的文化版,中國時報勉強保留,聯合報、自由時報都只剩四、五天。而棄守的聲音卻從未停止。

在政治社會新聞之外,我們需要什麼資訊?體育、影劇、文化、消費、戶外休閒、醫藥,孰輕孰重?什麼是可以培養健全人格,身心同時發展的素養?俊男美女人人愛看,但點點滴滴無一遺漏,有必要嗎?成熟的社會,醫藥、體育休閒、文化才是身心靈三帖不能遺漏的養分,這也是培養台灣為高度文化涵養社會,高度人文精神內容的重要觀點,謹以此呼籲媒體,高瞻遠矚,為台灣下一代謀遠見。」


台灣的大報媒體怎會搞成這樣,明明知道像我這樣的人不會去買蘋果報啊,應該很多成年人上班族是這樣啊!還是台灣只能有像水果報的發行空間,不能辦質報了,真的嗎?至少目前我不認為,成年人和做家長的,誰喜歡看不幸的意外車禍現場的血腥照片,喜歡看的,我都懷疑心態是什麼問題?


前是個性問題、後是工作時間問題,沒有機會嘗試做記者,但倒看了一堆相關的書,在下方的圖書照片有一些,台灣媒體被奇怪的商業行為搞成這樣,我早先還去讀研究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的書,真是白看了吧?就像udn上一篇〈小記者上課去〉,上課到想「我訝異的發現:媒體的負面教材實在太多,正面教材卻少的可憐。教著,教著,我竟然是在鼓勵大家「不要再開電視來看、拒絕羶色腥的媒體」這樣的走向,讓我很憂心。」這種不同報紙新聞比對分析上課,我大學修選過。


那來看,台大新聞所所長張錦華的今年記者節感言文章說到:「記者節前夕,1111人力銀行公布了一份「記者辛酸指標指數調查」,顯示有將近40%的記者並不快樂,50%的人失去了健康,60%以上的人認為失去生活品質,並有高達80%以上的人想轉行!
2006-11-13 23:39:49
kc
上文資料整理於2006/09/09
貼在我的部落格
我只是路過的閒人
也是為了開卷和讀書人而一定買周末報紙看了十幾年
2006-11-13 23:42:33
採櫻桃的老學生
回應一下關於”本土化”的部分
這是今天的新聞----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611/20061114548712.html

This is not only blowing in the Wind!
2006-11-14 18:47:52
目擊者網頁有門檻
〈誰謀殺了「質報」?
─從中國時報文化版悄然消失談起〉

KC友人打成文字版了?
能否連結分享

謝謝!
2006-11-14 22:17:35
Eous
我們都同意,在台灣的報紙文化下,藝文之類的文化相關東西越來越不受重視
但我對於版主的「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
只單以「本土化」的意識型態即推論為導致版面縮減的問題
這點,個人不甚同意與理解
本土化到底跟藝文版面縮減有什麼關係?
2006-11-29 17:59:22
版主回應
本人已經在前面的回覆當中,坦誠過「同意『本土化意識型態怪獸』拿掉不會影響全文意旨」,也表示同意「真是夠了/還是不夠」網友的指正。難道現在的這位網友不看前面的討論嗎?難道所有的回應一定要人做到下跪道歉,才肯中止嗎?難道這就是現在的臺灣討論文化嗎?

本人並不反對本土化,只是本土化過了頭,就會變成意識型態怪獸。

本人無意在此議題上繼續糾纏,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除非有人告訴我藝文版變得更多了、臺灣人的國際視野變得更寬廣了、歷史感更濃厚了......

再講一遍,本人在哀悼的是質報的逐漸消失,今天又關了一家(民生報),明天呢?也許距離只剩下「壹」顆「蘋果」的日子不遠了......

于善祿
2006-12-01 00:00:06
Joscha
剛剛看到新聞
版主賴以”維生”多年的民生報
也要走入歷史了..........
2006-11-29 18:46:55
縫胱演
中時文化版的現狀,可以從「鬥爭」與「自我實現」兩個角度來理解。
「鬥爭」面:現在中時影劇藝文的安排,就是當權者趕走當年與自己對立的甲派,再把當年與甲派唱反調的乙派找回來接手。誇勝嘛,這種機會很難得。
「自我實現」面:好不容易輪到自己當權,心頭又總想著安迪渥荷的那句話,就得快做出點事兒,說要搆著紐約時報的高度,把自己弄成一份自以為是紐約時報的可愛小報報,你看看他模仿得這麼努力,好乖好可愛呀。
下次來了個喜歡倫敦的人,讀者就得看中文模擬泰唔士報了。
以後還有得鬥呢。這就是人生。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認真,跑新聞最努力,寫稿最優美。每個人都認為別人最懶最混,新聞寫得最差。每個人都可以找出一大堆自己讚,別人爛的理由。
所以上面講的誰沒素養誰有素養,其實雙方都差不多。可是雙方都認為自己最好,這也是人性:與其檢討自己,不如怪罪他人。人生就是這樣子啊,孩子們,要長大喔。
2006-12-29 12:50: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