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27 17:25:37| 人氣3,0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319鄉鎮市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內,各省與直轄市所含的鄉鎮市區,據好些年前某官民互惠的宣傳活動中,統計有319個。這319個鄉鎮市區的範圍,不僅包含臺灣省,也包含了福建省連江縣和金門縣的9個鄉鎮,以及臺灣本島兩個直轄市所含的各區。自民國99年底以來,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直轄市突然因為諸多因素,修改成了六個,但各鄉鎮市區的數量與範圍都沒有變動。

在「臺灣319鄉鎮向前行」剛喊出的幾年,我就統計過自己在過去二十幾年的車齡中,到底還剩下幾個鄉鎮市區沒有「輾過」。不精確的掐指一算,我認為大約是六個。在臺灣我幾乎已經騎完喊得出名字的所有公路了,又加上我退伍後去騎的怪怪路線,它其實早已形成一個很密的網(如上圖)。

上圖是我這幾天重新研究這個問題,以白紙憑印象徒手繪製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319鄉鎮市區大致位置清單圖。在繪製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我對這319個鄉鎮的掌握度並不及於之前對自己的印象:其中綠字的那些鄉鎮市區,就是我對其「存在」、「名稱」或「位置」並不清楚的鄉鎮市區。比如說,臺南市到底有沒有「中區」,我其實不知道;又比如你問我雲林縣有哪些鄉鎮市區,我當然知道有「虎尾」,但是虎尾的確切位置、形狀,以及它的周邊與哪幾個鄉鎮市接壤,我其實是不清楚的。因此在這種嚴格的自我測驗中,我中箭了。後來看著地圖仔細研究,修補了兩三天,我才完成所有鄉鎮確切的定位。當然,這張圖因為比例沒有抓好,在高屏地區一直修不出正確的島形,我想如果要正確化,下面應該還要再拉長接紙。

紅色的圈註是我曾經用單車騎經的鄉鎮市區名,而它們之間的連線(有的太密了無法標註)代表這兩個鄉鎮市區不但有接壤,而且我曾經直接騎越其邊界一次以上。但不代表我對這些鄉鎮有騎過的印象,因為很多鄉鎮只是穿越性的騎經,遑論去遊賞它、瞭解它的文化,但我也要強調這些鄉鎮市區並不包括用其他交通方式到訪的,否則目前為止我大概只有馬祖和南庄真沒去過。

值得一提的還有:

  1. 這些鄉鎮市區之間的「跨界」路線常不只一種,尤其那些版圖遼闊的山地鄉。例如,如何從和平鄉進入仁愛鄉呢?最初是在民國85年1月騎中橫時候跨界的(中橫有一段是屬於仁愛鄉的),第二次是從和平鄉的梨山,經力行產業道路經福壽山農場,往霧社方向移動,這兩個路線並不相關。
  2. 有些鄉鎮市區的紀錄是「撈到」的,也就是公路只切過了它行政轄區的一小角,這一小角那怕只是個無人的河中沙洲,而某大橋由其上跨越,也算;還有連切一小角都算不上的,例如某道路的某段算是某兩鄉鎮間的邊界,從左側的鄉鎮出發,進入邊界段時,由於前進方向的車道在右側,所以右側的鄉鎮,就被沾到了。
  3. 還有一種狀況是「我騎過,但是我忘了」。這種情況我也不貿然標上。我現在一直無法確認,85年8月,我從自強大橋北上時,到底是沿19號省道續行,還是有轉往1號省道騎至彰化市?記憶中的畫面有19號省道的,但以我規劃路線的個性推測,應該當時有去騎1號省道,因為很清楚19號省道的這一段,我在83年7月初環島的時候騎過了,我不會想要騎重複的路線。由於不確定我有沒有騎過一號省道埤頭至彰化段,它沿線的鄉鎮我都當作沒去過。時代久遠,對於旅行中的細節(尤其是旅行經驗一多,會互相混淆與麻痺)自然會遺忘,尤其可惜之處在於當時數位相機尚未問世,在底片時代,每一張照片都是要錢的,底片要錢,沖洗也要錢,拍壞了還不能重拍,當下也不能知道曝光是否成功......一趟十天半月的旅行,以當時的經濟條件,我也只能拍個幾卷,有時出發好幾天了才拍第一張,還有些行程是沒帶相機的......中間的過程,只能純靠記憶。

不過以上特例都不算多,乍看之下,我的單車疆土還真的挺雄偉的。

以上只是我對這個回顧與統計工作的基礎介紹,原本的寫作動機是想說一我對那些沒有被圈的鄉鎮市怎麼打算。

當然還是要去騎啊。

怎麼騎?

單車人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旅行的邏輯從根本上就不一樣!「別人」是想去哪裡,而單車人是「想騎哪條路」;換句話說別人是先聽說了一個目的地,為了去那個目的地,所以研究怎麼去,可能看地圖或不看地圖、矇眼給別人帶;單車人是先有地圖,每次攤開地圖,都會在神遊中,找到新鮮的路線,然後規劃路線去騎,不是為了去哪裡。一個小小的臺灣,「怪怪路線」永遠騎不完。大學以前,我們的路線都是些公路,尤其在那個地圖不發達的年代,粗糙的地圖上只畫出了比較大號的公路,而一個初接觸單車旅行的學生,光用假日騎騎大公路就很有成就感了。

畢業之後,臺灣的地理資訊品質,隨著「戶外生活圖書公司」的精緻化地圖出版,後來又接著發生網路的興起、電子地圖的成熟化、免費化、行動電子產品的問市、普及與競爭,幾乎鬧了三次革命,而我的單車騎乘計畫,也因為這一系列的資訊革命,由已經騎得差不多了的大公路,轉向「怪怪路線」。這些怪怪路線在平原地區的新路越來越多,像是近幾年各縣市的自行車道;而在山區,也有些以前人走的小徑,被拓寬、打通、柏油化,地圖上就會出現新路;遺憾的只是臺灣離開林業時代越拖越久,我幼年時嚮往別人騎得很爽的知名林道,陸續荒廢,無法進入了。

今年本來要去馬祖的,一去就要撿到四個鄉,出發前兩週,又改變主意想先去澎湖,撿望安跟七美。澎湖縣的本島系統三鄉鎮,我已經在85年8月騎過,重返澎湖轉眼居然過了14年。

想想自己今年都40了,如果再不把握最近的10年,等年過50,身體狀況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玩?尤其山區的風景區、公路還有很多,會因為天災而損壞,損壞後又因為政治因素荒廢,從此就沒有這個路線了......中橫不就沒了嗎?觀霧會不會消失?廬山會不會歇業?奧萬大會不會廢棄封閉?不是我烏鴉嘴......要玩就快去吧。

台長: 長江
人氣(3,05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錦繡河山 |
此分類下一篇:東沙跟南沙到底干臺灣什麼事?
此分類上一篇:101年暑假計畫(預計7月3日出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