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7-03 12:44:38| 人氣1,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庾亮與馬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臺東縣多良國小舊址

兩年前一場校內研討會,有位明星老師分享了這樣的一篇國語課文:

庾亮不賣馬

從前有個人,名叫庾亮。他時時為人著想,常常幫助別人,受到大家的喜愛。

  有一天,庾亮騎著一匹馬外出,他的朋友忽然追過來,著急的說:「庾亮庾亮!你快把這匹馬賣了吧!」

  「為什麼?這匹馬我才剛買呀!」庾亮好奇的問。

  「這匹馬的前額到嘴巴都是白色的,聽說這種長相很不好,會害了主人,騎著牠的人也會發生不幸。你還是趕快把牠賣了吧!」

  庾亮聽了笑一笑,輕輕的對朋友說:「這樣的話,那我更不能把牠賣了,如果有不知情的人買了,我不就害了那個人?」

  大家聽到這件事情後,都覺得庾亮心地很好,會為人著想,從此以後更敬佩他了。

孤陋的我是第一次聽聞這則故事,讀完的當下,我內心就被主角的明理、慈愛、正義與智慧,激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得無法再回到研討的情境,整個人出神了幾十分鐘。

這篇課文的情節與文字看似簡單,實則人物雙方對話細膩,加上非語言的訊息極其豐富,背後所流露的思想與智慧,非常複雜!因此能夠探討的話題也很廣。康軒版把這篇課文放在二年級上學期!這麼複雜的課文怎麼會放在二年級呢?我覺得高年級還差不多!

如果是我來上這課,我想跟學生探討的話題羅列如下:

一、朋友「忽然追過來,著急的說」。你覺得這位朋友攔住庾亮勸說,動機為何?他是真心為庾亮著想的嗎?

二、庾亮「聽了笑一笑」,他在笑什麼?

1.他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慮嗎?

2.他對這個問題已經考慮好了嗎?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考慮很久?

3.他是否之前就聽過了這種說法,而對自己的決定了然於胸?抑或是,他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但是他的思考早已習慣了豁達的方向,因此瞬間就產生了定見?

4.朋友的警告,你覺得他信嗎?

三、庾亮「輕輕的對朋友說」,你覺得他的態度如何?他為什麼說話輕輕的?

1.他心裡有沒有感謝他的朋友?如果感謝,他為什麼不是激動的、熱情的回應?

2.朋友很緊張,庾亮希不希望他繼續緊張?

四、庾亮說,他不想讓不知情的人受害,難道他寧願讓自己受害嗎?

1.如果你是庾亮,你會怎對待這匹馬----這匹無辜的馬,而且是不知道前主人怎麼待他,更不知道如果賣了,後主人會怎麼待牠……的馬!

2.老師搜過了網路上很多不同版本的「庾亮不賣馬」,有一個版本說,庾亮聽了朋友的話,就把馬殺了;有一個版本說,庾亮就養著牠也不再騎牠。

3.你們剛剛說庾亮可能不信「馬不吉利」的說法,但如果他不信,又為什麼要跟朋友說他不賣馬的理由是他不想害人呢?

4.庾亮不賣馬的真正考量,到底是「不信」?還是愛別人?還是愛馬?還是不只一種考量?那優先順序呢?還有別的考量嗎?如果是你,你考量的優先順序又是什麼?

在說我的看法前,我先說我在研討會上碰到的洋蔥不只是庾亮落落大方的風範,而是我想起了漢聲出版社《中國童話》裡〈孫叔敖打死兩頭蛇〉的事蹟。楚國名相孫叔敖幼年曾在野外奇遇傳說中相當不吉利、光看一眼就會喪命的兩頭蛇,他知道自己已經快死了,為了避免其他人看到這條兩頭蛇,就把牠打死掩埋。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是覺得兩頭蛇很無辜,自己長得畸形已經夠可憐了,還要無端被迷信的人類歧視、殘殺;然而讓我震懾的是,一個人明知自己即將要死,卻還拼命的想救人,這種情操令我動容。我又繼續回憶起電影《鐵達尼號》中那些不搶救生衣、不擠救生艇,卻還繼續助人逃生,甚至相招演奏樂曲的小人物。我繼續想到復興航空墜機的前幾秒,飛行員還極力將失控的機身試圖扭進基隆河的奮鬥。

孫叔敖當年是淚流滿面的告訴母親他不幸遇到兩頭蛇、將不久於人世的事。母親慈愛的告訴他那是迷信,而且「你的心地這麼善良,臨死還想救人,你的未來一定會很有出息的!」

網路上有人說,庾亮曾經向人講述孫叔敖打死兩頭蛇的故事。可見庾亮在「不賣馬事件」之前,甚至在他的「買馬事件」前,就已經意識到「動物長相不吉利」是一種迷信了。因此我研判,知書達禮的庾亮有可能在馬市場就是專挑別人不要的馬,買回家好好照顧(這也是我的個性,我總是搶先買下別人不要的醜蔬果或皺罐頭),因此在朋友緊張的告訴他馬不吉利時,他早有心理準備。

我看到他的笑有五種成分:

1.了然於胸的自然反應。

2.感謝朋友的善意。

3.想用微笑,來安撫朋友緊張的情緒。

4.希望用自己的坦蕩,來感染這位朋友。

5.他對於自己不賣馬的這個決定,是充滿自信與尊嚴的。

此外,對一個坦蕩得習慣了的心胸來說,就算原本不知情,有人突然說他的馬不吉利時,我的直覺反應就是應該先疼馬!因為牠被歧視了。如果眼下只有自己懂牠的乖,就更要保護牠而不能賣牠了。我想庾亮當下也是出於這種大智----他瞬間就想清楚了一切。他不賣馬是因為他不信迷信而且他疼馬,但是他又不想戳穿朋友的迷信,澆對方冷水,所以他貼心的不說出那是迷信,而且「輕輕的說」,又說「這樣的話,那我……」,意味著「『如果』是這樣,那我……」。

他保留了「我信不信」的祕密,讓朋友去思考。

他在瞬間知道了自己的品德與朋友的品德層次不同----朋友愛的是自己,自己愛的是馬和其他不認識的人。但就是因為心裡已經清楚了,所以更要貼心的保護朋友的顏面,肯定他的善意。

我上網看看其他明星老師對這課又怎麼說,果不其然!不少老師認為人物其實有三位----那匹馬!那匹馬若會說話,牠會說什麼?然後師生的焦點全放在馬的感受上了……

以上這篇課文是康軒版在107學年度以前的,現已改版消失。在搜尋網路上其他分享文章時,我意外發現翰林版也有這則故事!他們放在三上!可惜翰林的這篇課文也隨著改版,在109學年度消失了:

不賣馬的人

古時候有個叫庾亮的人,他心地善良,待人和氣,處處體諒別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庾亮有一匹心愛的馬,長相很特別,全身都是深色,只有額頭到嘴巴之間是白色的。有一天,他騎馬外出,碰到一個朋友,朋友很驚訝的對庾亮說:「你不知道嗎?這種馬的長相很不吉利。傳說騎這種馬的人,都會發生不幸的事情,你還是趕快把牠賣掉吧!」

庾亮聽了,不但不害怕,還輕輕的拍了拍馬兒的頭,說:「既然這樣,我更不能把牠賣掉了。」

這兩個版本的敘事結構非常類似,幾乎存在一對一的關係,因此我懷疑其中一篇是另一篇的改寫。如果說翰林這篇是改寫自康軒的話,他改寫的地方有下列幾個巧妙之處:

1.康軒的「從前有個人,名叫庾亮」改寫成「古時候有個叫庾亮的人」。「古時候」比「從前」語意更明確,勝。「有個人,名叫庾亮」是兩個子句(謂語),語法較為稚拙,改成「有個叫庾亮的人」則是帶著學生用形容詞片語,結合兩個謂語成為一個主語,把第三個謂語放在後面。學生從課文就能養成語法精煉的習慣,教學價值略勝一籌。

2.康軒不先說馬的長相,而在朋友的對話中解釋,屬於賣關子製造神祕的寫作手法。翰林則先說馬的長相,而且點明這是一種不尋常的長相:「長相很特別……」,讓學生有心理準備。此處各有千秋,但最精采的改寫是翰林把焦點放在庾亮和馬的感情了:庾亮有一匹心愛的馬」,而非康軒版說庾亮才剛買、不知情,也沒有感情。

3.「你還是趕快把牠賣掉吧!」兩個版本都保留了「還是」這個副詞。在康軒的習作裡,這「還是」可是重頭戲,教學重點是「講的人知道聽的人可能不願」,因此加強勸意。兩版本的差別只是在於什麼不願,康軒的不願在於「剛買」,翰林的不願在於「心愛」。但顯然的,翰林也認為「還是」的語氣,是一個教學重點。

4.康軒對馬相的摹寫:「馬的前額到嘴巴都是白色的」,翰林則說「全身都是深色,只有額頭到嘴巴之間是白色的」是否更具象呢?再來,「額頭」比「前額」更合於現時習慣用詞。

5.翰林庾亮的回應是「不但不害怕,還輕輕的拍了拍馬兒的頭,說」。這又是一段精彩的非語言訊息,深切流露了他對馬的情義,而完全蓋過了原版庾亮出於不想害別「人」的動機。也許翰林是觀察到了現時大眾關切動物的意識形態,而從善如流吧?

以上是我搜到的第一篇轉貼,不料搜到別篇評論,才知翰林版的課文並非到此結束,還有這段:

朋友瞪大眼睛,不明白庾亮為什麼這樣說。庾亮笑著回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把這匹馬賣掉,不就害了那個買馬的人嗎?我還是把牠留在身邊吧!」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對庾亮為人著想的做法讚美不已,也更敬佩他了。

唉!真是興味盡失!這不但把話說白了,甚至顯得囉嗦、說教。也許是翰林認為,三年級的孩子太小,非得要這樣說教一番,他們才懂吧?當然也有可能只是為了增加幾個生字,順便增加「瞪大眼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傳十,十傳百」這些短語的教學,順便補充庾亮的選擇不只是基於他對馬的情義,也有對人的。

庾亮到底何許人也?經查,原來此人乃東晉前期文武兼參、叱吒風雲的「權臣」,其妹貴為晉明帝之皇后,意即庾亮其實貴為國舅!明帝既崩,庾皇后與其兄,便代幼主主攬朝政,成為多年專權的外戚,其後半生又歷經龐雜的內鬥與外征事件,決定了無數人的生與死……

孔子有誡:「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晉朝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黑暗時代,而東晉更是亂世中的亂世;在這樣的亂世之中,能夠爬到位高權重的地位數十年而不被謀害,此人絕對陰沉複雜,不會單憑仁愛慈悲就能壽終正寢的。

我師資補習班的國文老師也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堆鬼故事!」意思是歷史上那些奪取了權勢的人物,總會主動捏造或由馬屁集團幫他們杜撰一些他們幼時或得勢前的美談,除了家喻戶曉的司馬光破缸救友、朱元璋的金口玉言、蔣中正見魚逆流而上等,已被許多人視為偽史外,與庾亮同期的孔融讓梨、陶侃搬磚等事,也讓我開始懷疑這些後來位高權重的人的故事是不是鬼故事。不過,就算它們是鬼故事好了,我也認為這些鬼故事的價值很高,因為這些鬼故事充分反映出了中華民族打從靈魂深處就追求著高尚品格的信仰,用這樣的信仰來教育我們千秋萬世的後代,我認為道路是正確的。

台長: 長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