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9 10:47:05| 人氣65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環境、族群、人地關係:民族誌影展 109-10-21、2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過前兩場公視【紀錄片行動列車】,十月下旬進入【民族誌影展】系列的兩場紀錄片。

10/21放映的『艾諾特的方舟』https://reurl.cc/Kjx9Rm

是關於座落赤道無風帶,縱跨赤道、橫跨國際換日線的太平洋海島國家:吉里巴斯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將隨著海平面上升被淹沒的現在進行式。

過去提及氣候變遷,我只知道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島國吐瓦魯,直到去年吉里巴斯與臺灣斷交。

吉里巴斯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呢?從空中鳥瞰,清澈的海水,珊瑚礁島嶼部分出露海面,部分浸泡於海水中;面向著海洋的家屋與迎著海風的涼臺;浸泡於海水中以捕魚採集為生計、剖著椰殼挖取椰肉的島民...。

母親們一面安撫著酣睡的孩童,一面在閒話家常中談及海水突然豪無預警地漫上來,淹進了家屋;分明地處赤道無風帶,近年卻屢遭颱風侵襲,導致家毁人亡。話語中,透露著隱隱憂慮。

海平面上升影響漁業資源與傳統生計、增加疫病傳播的機會,氣候變遷在島民們心中逐漸形成無聲擴張的陰影。

紀錄片以兩條敍事線交錯,一方面呈現前總統艾諾特積極的對外求援與呼籲,另一方面呈現平民百姓以自己的方式了解,以及應對的行動。

艾諾特總統前往北極圈了解全球暖化的影響,試圖尋求各種解決方式與將島國人民全數移民的可能,亦積極在各國際場合展開演說與說服,期待他國的關注與採取減緩氣候變遷的實際行動。

而在艾諾特理想中帶領全體國民躲避大洪水的「方舟」尚未成形之前,平民百姓的聲音卻呈現兩極 : 或無法全然放棄原來世代定居的家園、傳統生活方式及情感上的認同與依附,或則默默透過各種非官方的工作機會與申請管道,嘗試離開吉里巴斯,像種子的散播般,在其他國度尋求落地生根的新契機。

除了氣候變遷衝擊海島國家的全球性環境議題,我也從中隱約感受到另一種連結,是關於普遍存在臺灣原住民各族的「大洪水傳說」、關於南島民族是如何播遷,在新的土地登陸,先後落腳、適應與繁衍,在各自所及的島嶼,展開文化的演化與融合,成為現今文化多樣性的樣貌。

延伸閱讀 :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49/4087842 (作者:官大偉老師)


10/23放映的『32公里~60年』https://reurl.cc/av5Km9

則是關於臺灣原住民的「尋根」、「回家」的故事。

雖然紀錄片拍攝的是南澳鄉金岳部落長老Wilang,帶著兒孫輩返回他出生至當兵前居住的舊部落流興的故事。但,類似的故事,想必普遍存在臺灣原住民各族間。

當Wilang敘及下山當兵、打八二三砲戰回來時,部落的人都已在當時國民政府的政策下被遷到山下的南澳平原了。導演問他說:「不會想回去喔?」,他回覆的那一句「不能想。那個我們家裡都變成林務局的嘛!」,或許正道出了台灣原住民各族失去了傳統領域的心聲與處境。

部落的老人們都思念故鄉,卻多半礙於年老體衰的實情而卻步,流興社成為只存在記憶與思念中的回不去的家鄉,只有Wilang堅定地帶著部落的中壯年與年輕人,憑著記憶的指引尋路,回到將近七十年前居住的家,祭告埋葬在家屋地下、守護的祖靈。甚至失智後的Wilang,仍在夢境般的狀態裡、在病床上,重複著「回家」行動與夢。

近年,臺灣各原住民族都有許多部落不斷發起返回舊部落、重建祖居地的尋根行動,似乎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還我土地」運動。

在這場紀錄片放映學校輔導室的老師也特別邀請了原住民文化社的原住民同學們一同觀影。

其實在前幾年,我們一家人曾看過另外一部也是在南澳拍攝的關於「回家」的紀錄片「哈卡.巴里斯」。其中最震撼我的一段話說,原住民在遷移中消失的不只是村落的名字,還包含著傳統文化與山林智慧。在那之前和之後,我們也先後閱讀過兩本與尋根相關的書。或許都值得再翻出來和這次的紀錄片『32公里~60年』一起比較與探討。

延伸閱讀:

紀錄片:哈卡.巴里斯

書: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書:Kulumah.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


若說這兩場紀錄片有共通之處,我想應該是關於對「家園」的情感。雖然在『艾諾特的方舟』裡,是面臨未來不得不放棄與離開的家園,在『32公里~60年』裡,是回到六十多年前被強制遷離、放棄、卻又夢牽魂縈的家園,我從中感受到的是一股對於家園非常強烈的地方依附。也試圖想像地方依附是如何像樹木的根系般深深紮根在土地,也深深地紮根在人的生命裡。

我想,或許是透過空間的居住,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手做與身體勞動,透過自然資源採集與利用逐漸累積的在地知識,是親族共同生活與傳承...的種種經驗與記憶,而這些,似乎也同時都是建構傳統文化與生態智慧的元素。

#【民族誌影展】


* 留意小咕嚕學校圖書館舉辦的講座、影展等活動,應該有一年左右了吧?

想想一所公立高中的圖書館除了圖書流通,介紹新書、好書,鼓勵和推廣閱讀的功能之外,透過臉書社團的經營,額外扮演著學校的議題連結、藝文推廣、新聞台、廣播站、媒體、...的角色,每學期與不同單位合辦講座、影展與映後座談,是校內最具文藝氣息的角落。我也對圖書館的老師們為了舉辦這些講座影展,額外付出的時間與心力,萬分地感謝。https://www.facebook.com/hchslibrary

圖書館另透過另外一個臉書社團,廣邀校友家族,一起來分享老照片、共同敘說這個歷史悠久的學校的故事。

我喜歡閱讀這兩個臉書社團發表的文章,也很慶幸孩子進了這所這麼富人文氣息的高中。

這學期初看到圖書館公告影展系列,剛好我週三都比較有空,就盡量把握時間去學校觀影。

比較可惜的是十六歲的孩子比想像中還要忙,他有自己的意志,知道自己想將時間用在哪裡、做些甚麼。每週三下午是小咕嚕的社團課和自主學習時間,升上高二擔任社團幹部,自主學習時間則被老師找去協助開給高一的微課程。

看來,我們應該很難約得到一塊兒去,我就專心地做我想做的,也善用圖書館開放給家長和社區民眾的資源,充實我自己,培養自己優先。

台長: 玉山薄雪草

kalin017
2020-11-09 17:40: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