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11 23:16:20| 人氣6,905|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向」的一些淺見

推薦 5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很多人,都會問我“如何回向”的問題。

提到回向,我們先來解釋回向是什麼意思?

《天臺四教儀集註》說:「回向,謂三業所修一切諸善,乃至懺悔、勸請種種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

也就是說我們所修的一點一滴的功德利益,都願意布施給一切的眾生,希望他們都能跟我們一起共同得到智慧覺悟。簡單的說,回向就是培養我們的感恩、分享回饋與慚愧懺悔的心。

依著這樣的意思,回向是不分時間、地點的。我們每個心念裡,時時刻刻、誠誠懇懇地希望每一位眾生皆能得到無上菩提喜樂。

因此念佛時,當下觀想所有眾生皆蒙阿彌陀佛的佛光照觸,身心病苦皆除,就是當下回向。

曾經有很多戰爭斷手斷腳的眾生,我們念佛時,觀想阿彌陀佛的佛光照觸在他斷手、斷腳處,因為佛光照觸,他的手腳因此接合復元。如果勸他們自己念佛,那復元得更快

念佛時觀想阿彌陀佛的佛光通徹地獄暗處,一朵朵蓮花,接引這些極苦眾生脫離惡處,往生淨土,即是回向。

這次佛七時,我勸大家念佛時,觀想一朵朵蓮花接引我們所超度的祖先往生淨土。第一天有很多人都看到了蓮花。有餓鬼道的眾生說:「我們是坐上你們的蓮花脫離陰陰暗暗的地方。可是我們的肚子很餓,你是否可以跟大家講,請他們在吃飯變食時不要說話,觀想有好多好多食物可以給我們吃,也請你們持開咽喉真言,讓我們的喉嚨吞得下東西。以前我們都太貪心、吝嗇,一點點東西都要占為己有,不跟人分享,才會墮落餓鬼道。現在我們知道錯了,嗚…餓鬼道太苦了,感謝你們救我們上來,我們會懺悔改過的。」

念佛時生起慚愧懺悔的心,即是回向。

曾經有瞎眼的眾生,因為過去吃了太多魚眼睛,因此得了瞎眼的果報。勸他跟那些魚類眾生懺悔說對不起,他說:「我為什麼要說對不起?魚本來就是給人吃的啊!

「如果挖你的眼睛給人吃,那你願不願意?

「怎麼可能!沒了眼睛,就看不見了。」

「是啊,你不願意,魚兒有說願意給你吃嗎?你不跟那些魚說對不起,你的眼睛是不可能好的。」

「你們不是跟我念佛,就能治好我的眼睛嗎?

「不可能,你不跟那些被你吃掉的魚懺悔,念佛也沒有用!

「對不起~

「好了,要很誠懇的道歉,而且發願從此以後不再吃任何眾生肉。」

「對不起~我以前吃了你們的眼睛,是我不對,我發願今後不再吃肉了。阿彌陀佛」

「ㄟ?我的眼睛真的好了耶!

讓眾生發出慚愧懺悔的心,就是回向。

為什麼要常常做回向?

我們眾生的心時時把持不定。這一刻生起一念善心,下一刻境界來了,惡念就接踵而至。修行進了又退,退了又進,這樣進進退退,要修到哪一年才能有成就?如果沒有回向的加分,修行很難成就。

回向是一種“護心”的修行方式。

回向可以時時提醒自己的心念,讓自己八識田中的善念增長,惡念漸漸消失。

為什麼世尊要弟子們迴向呢?出家修道者,發厭離心、願離三界煩惱的繫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如何去維護這份發心,那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因此,世尊才多次叮嚀弟子們要迴向求出世的解脫,而非求人天果報。所以,迴向可說是維護發心,令之長久持續不變的一個重要方法。

不斷的迴向也等於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莫忘當初的發心,如此小心翼翼的維護著它,不讓它輕易的退失,乃至無明與貪愛斷盡,達到涅槃的境界為止,這才是迴向的作用所在。這樣的迴向,是原始佛教中所常見,也是佛教原有的特色。

回是回轉,向是向著一個目標。

回小向大,迴轉狹小的心胸,轉向寬大的心量;

回惡向善,迴轉一切的惡念惡業,轉向善念淨念;

回迷向悟…等等。

如何做回向?

通常是做完念佛、持咒、誦經、拜佛的功課後,念一則回向文,如: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回向偈四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不過回向著重在當下誠誠懇懇的一念心,並非有口無心念念回向文即可。所以回向不定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才可以做。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清淨平等覺悟的心。

至於回向到底是回向十方法界眾生,抑或祖先冤親債主呢?

那要看我們的心量以及資糧有多少?

有一陣子我們的法會有給個人寫“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牌位。結果不管有沒有來參加的眷屬,每個人都寫一支“十方法界眾生”。有一次眾生說:「你們請了那麼多那麼多的人來,可是你們的功德只有一點點,怎麼夠分呢?」好比我們拿一百元想要請一千個人吃飯,簡直是天方夜譚。一下子請來那麼多人,卻沒有那麼多東西給他們吃,被請來又吃不到,反而更生氣。

因此往後我們的法會只有常住寫一支“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大牌,其他個人要寫,都不再接受了。

回向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有那個心想要回向法界,想要如一盞燈只要燈一亮,黑暗就消失的效果。那也要看我們燈的燭光是只有照前面幾步路的燈光,還是足以照亮整個虛空?如果我們的燈光只有一根蠟燭的亮度,希望在幾里外的人也能看見,那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我們要時時有那種發心與心願,希望有一天我的燈光(心光),能照亮三千大千世界,照亮整個十方法界。

先從自己的祖先、冤親債主由身邊的人迴向做起,然後再回向有緣無緣的眾生,甚至十方法界眾生。就如做慈善事業,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照顧,想要幫忙不認識的人,那豈非要讓人恥笑、毀謗?學佛要先把本分做好,把家庭顧好,才有資格說是學佛的人啊。

有一天如果我們的心量真正擴展到《華嚴經》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境界,那麼十方法界的眾生其實都在我們的佛性之中。

法會超度很多人想要求寫大牌。

可是我們除了剛往生的人之外,大家一律平等寫小牌。有很多人執著大牌的功德較大,其實這是一個觀念問題。

我們剛買地建寺時,租借一位師兄的家做寂光寺連絡處的小道場。地方不大,又有那麼多人願意來跟我們一起參加法會。以前住在大道場,每年佛七法會至少有二、三百人參加,梁皇法會有六、七百人。而在連絡處,平時念佛來了五十個人就很擠了,佛七要怎麼辦呢?

說來也神奇,我們的佛堂彷彿會伸縮似的,一、二百人居然全部都擠進去了。雖然大家擠一擠,卻念得很快樂。吃飯時,大家到後院的樹下、菜園裡,拿個小板凳坐著吃,大家也吃得很高興。

因此,地方不在於大或不大,而在於你的心量大或小。心量大,願意接受眾生來住,一個小茅屋也可以容納很多人。心量小,不歡迎人家來訪,即使是大宅院、豪華別墅,也會門可羅雀。

大牌、小牌的功德在於我們的心量大小。一支小牌,就如我們的連絡處,願意容納大川,自然成就大海的功德。

回向也是一樣的道理。平時都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想要回向給十方法界的眾生,豈非變成一種口號而已呢?


台長: amita buda
人氣(6,905) | 回應(5)| 推薦 (5)|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佛教知識 |
此分類上一篇:吃素可以吃蛋嗎?

(悄悄話)
2013-05-12 00:35:33
(悄悄話)
2013-05-13 15:33:07
(悄悄話)
2013-05-16 11:50:02
(悄悄話)
2013-05-16 23:14:30
(悄悄話)
2013-05-28 07:13:2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