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
圖:二二八受難者 畫家:陳澄波 之照片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舉隅
(以下所列人物,僅限於在事件中及之後的屠殺行動中喪失生命或下落不明者,被捕入獄者則不記;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是舉幾個例子,不完全具備代表性;按照受難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澄波照片陳澄波:美術家,「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陳炘:企業家,「大公企業公司」創辦人,「二二八事件」後被警察帶走而遇害
郭章垣:宜蘭醫院院長,「二二八事件」死難者,遺言:「生離祖國,死歸祖國,死生天命,無想無念」
李瑞峰:律師;「二二八事件」死難者
李瑞漢:曾任臺北律師公會會長;「二二八事件」死難者
林連宗:台灣前制憲國大代表、台灣省參議員、台灣省律師公會會長、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二二八事件」死難者
林茂生: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哲學博士(1929年);曾於終戰後協助接收台灣大學,並創辦《台灣民報》;「二二八事件」後無故被捕,一去不回
呂赫若:日治時期作家,本名呂石雄;「二二八事件」後逃入臺北縣石碇鄉鹿窟打游擊,後來下落不明
阮朝日:《台灣新生報》經理,「二二八事件」後在自宅被強行逮捕,從此失蹤。女兒阮美姝至今仍積極從事「二二八事件」研究,並在屏東設立私人紀念館
施江南:醫學博士,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內科專攻。日治時期曾任臺北州議員、「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參事、「台灣奉公醫師團」本部理事。戰後曾任「臺北市醫師公會」副會長、「台灣省科學振興會」主席。
宋斐如:行政長官公署唯一臺籍高級官員(教育處副處長),《人民導報》創辦人,「二二八事件」後在自宅被強行逮捕,從此失蹤。
王添燈:日治時期實業家,戰後曾任《人民導報》社長,「二二八事件」中被憲兵用汽油活活燒死
王育霖:日治時期的律師,戰後曾任新竹地檢處檢查官,「二二八事件」中被處死
吳金鍊:《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日治時期曾任<<台灣新民報>>臺南支局長、宜蘭支局長,並曾任職於總社社會部、政治部。因刊登「二二八事件」之報導被害。
吳鴻麒:戰後曾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二二八事件」中被害,吳伯雄的伯父
蕭朝金:日治時期牧師,「二二八事件」時出面交涉被捕青年,一去不回,慘遭槍斃
張七郎:醫師;曾任花蓮縣參議會議長、台灣省制憲國代;「二二八事件」後,與其三弟張果仁醫師與長子張依仁被軍隊帶走,一家三口均遭殺身之禍
朱點人:日治時期作家,在「二二八事件」時遇害
備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但是,在接受日軍投降,接收日本占領之土地、工廠等資源時,貪污腐敗非常嚴重,為巧取豪奪,同時期在中國大陸的許多地方也上演著許許多多官逼民反的事件。淪陷地區的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往往被無情的現實粉碎,國民黨因而被一些民眾稱之為「刮民黨」;而另外一些處於共產黨和國民黨交界的地區,則立刻又處於戰火之中,一些人被冠以「共匪」或「敵特」之名迫害。
臺中縣二二八和平紀念碑碑文
這是一方冰涼的石碑 森寒的歷史影像竄動其間
一九四七年 血腥風暴漫天襲捲
島嶼記憶凍結在史上最寒冷的春天
歷史曾經受傷 二二八事件鏤刻的台灣傷痛
糾結著猜疑與仇恨 鮮血與淚水 生離與死別
這是承載台灣之痛的石碑
因為哭泣 嬰兒得以成長 因為痛苦 生命得以延續
因為二二八 台灣得以學習 悲憫與寬恕
這是召喚台灣之愛的石碑 因為傷痛 島嶼失憶
因為回憶 傷口開花 這是一方長出綠芽的石碑
凝看這方石碑 撫觸歷史傷痛 請你 擎起向陽的雙臂
打開柔軟的心地 讓記憶的溫度灌注其間
讓二二八英靈停止嘆息 這是一方溫暖的石碑
受苦的靈魂將永存 公義的天空
(引自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二二八事件的相關史料與研究
在解嚴前的台灣,二二八事件在發生後的四十年當中,始終是一個高度的政治禁忌,日常談話不能提到這件事,更不用說對這個事件進行學術研究了。然而,在解嚴以後,一切曾經被壓抑的,都開始要奪回它原本應有的發言權。在這種情況下,二二八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公共議題,不僅有很多文章和專書開始回憶、討論這個事件,同時也開始有學者對這個事件進行比較嚴肅的學術研究。
在目前的台灣,和二二八相關的研究書目已經多得不容許我們在這裡一一列舉了,在這裡我們僅做一個簡要的說明(僅限於專書,單篇文章或論文不計)。
事件親身參與者的口述歷史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明忠,2005,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臺北: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沈秀華,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臺北:玉山社。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雪姬等,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文義、沈秀華,1992,噶瑪蘭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 :自立晚報。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a,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b,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c,嘉雲平野二二八。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1993,悲情車站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1994,基隆雨港二二八。臺北:自立。
張炎憲、胡慧玲、黎光中,1995,臺北南港二二八。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口述歷史第4期: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輯]
官方重要史料彙編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興唐,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臺北:人間。
國史館,1997,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上、中、下)。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
國史館,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至四冊)。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林德龍編,1992,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陳芳明導讀。 臺北:自立晚報。
王景弘編譯,200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臺北:玉山社。
相關學術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臺北:時報文化。
陳芳明編,1988,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陳宏昌,2003,二二八平反運動初探。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臺北:遠流。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臺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基金會。
Hung, Chien-di. 2000. In Search of Taiwanese Identity: Trauma, Formation, and Recovery. Ph.D. diss., Drew University.
Kerr, George H. 1965. Formosa Betray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Lai, Tse-han, Ramon H. Myers, and Wou Wei. 1991.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1993,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
Phillips, Steven E. 1998.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Independence: The Taiwanese Elite under Nationalist Chinese Rule, 1945-1950. Ph.D. diss., Georgetown University.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1998,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注釋
1. 所謂的「零星發生的暴動事件」,在性質上和社會運動文獻中所論及的突發性(spontaneous)「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見Turner and Killian 1987)比較接近。也就是說,參與這些暴動事件的人,並不是一個有組織性、計劃性的團體,而是在聚眾場合中,因為當時現場情境的渲染而在某種程度上陷入集體情緒的一群人。我們可以在相關文獻中找到類似的記載,「民眾不僅燬物,也對外省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屈辱毆打。…… 一般認為,這是一年半以來的積怨所爆發出來的盲目排斥外省人暴動。於是,無助的小公務員及其眷屬、來台旅行或經商的外省人成了代罪羔羊」(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小組 1994,55)。
2.國府接收台灣初期,1945-1946的台灣中央機關『台灣省行政公署』一級單位中的八十多位正副首長中,只有一位是台籍人士。(他就是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後來也於二二八事件中遭處決。)
事實上,甚至在長官公署的科股長,專員以上的三一六名中層官員中﹐也只有十七名台籍人士,其餘二九九名都是『外省人』或極少數的『半山仔』。
3.這裡所列二二八事件中犧牲者的數目引自若林正丈(1998,60),他的估算數字是15,000人至28,000人。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諸如當時官方所主導的濫殺行動,很多完全沒有書面資料遺留下來),各界對二二八事件確實的犧牲者人數,一直有極不一致的估算。從比較保守的不到一千人(郝伯村,戶口清查1947年2-3月間所有死亡人數不超過一千人;857人申領「二二八事件補償基金會」600萬臺幣賠償),一直至十幾萬人不等(虞義輝 2001,118)。舉例來說,Lai, Myers, and Wei(1991, 160)所估算的數字是10,000以下﹔李喬(1992,218)推估死亡人數最高為20,500人,最低為15,500人,其中數為18,000人。
[編輯]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nd,臺中縣二二八和平紀念碑及碑文 [online]。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引用於 2004年10月1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李喬,1993,台灣(國家)的認同結構,見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1-22。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見李筱峰著,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頁73-145。臺北:玉山社。
Meisner, Maurice. 1964. The Development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oday, edited by Mark Mancall, 147-62.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若林正丈,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賴香吟譯。臺北:遠流。
Turner, Ralph H., and Lewis M. Killian. 1987. Collective Behavior.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
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詞典。臺北:前衛。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臺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臺北:前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