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30 08:00:00| 人氣1,8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度推薦書《不會游泳的魚》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多人搞不懂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教孩子,而在教育上所謂的「專家說」就有百百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根據應來自於「你對自己的孩子懂多少」,才能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每個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盡相同,各有各的教育法,但我覺得最原始的目的在於「適合」,才會有「功效」,一如藥物、食材也是,看似有營養,但對於過敏或體質上不適合吃的人來說,就成了毒藥。因此,「瞭解目標對象」並「用適合的方法引導之」,是教育的不二法則。

《不會游泳的魚》是諾瓦小學創辦人蘇偉馨校長所著,在我踏入實驗教育領域時涉獵一些公私立機構的課程體制,諾瓦算是很特別的,對於蘇校長的理念,大部分頗為認同。在書中,她不講文縐縐的專有名詞,也不是談深奧的教育法,而是從最根本的「家庭生活」談起,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面去凝視、放大、透析,最終解決。

這本書和之前我分享的《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很像,一樣是一則則作者真實經歷的故事集結而成,但它的重點有些不同,蘇校長以本身成長經歷,與身邊的孩子相比較,發現根本有些孩子不算什麼問題,但問題很大的是家長。而她幸運的是,擁有一對很棒的父母,有良好的身教與觀念,即使雙親不是教育學者,卻樹立良好的典範,讓她這個「在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獲得足以好好成長的滋養。

一、讓天賦自由

此書一開始便點出關鍵字:天賦。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自由,是教育的目的。所謂天賦,讓我想到「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不一樣的特質,如同帶著不同色澤、不同大小的珠玉,但現行的教育卻是企圖用人工將那些珠玉打磨成統一規格,甚至大小光澤不符「標準」的,就被淘汰,貼上「無用」的標籤。

「教育」本該是引導,讓天賦閃閃發光,可是在父母師長錯誤的教導下,反被「塵勞」封住了---那些打壓貶低孩子的言語舉動、無限補習的勞累,讓孩子失去光亮,不再神采飛揚。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和一開始在孩子誕生時的「我希望他健康快樂」完全背道而馳,孩子痛苦,父母也不好受。

誠如蘇校長所言:「許多人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扮演著屢見不鮮的故事,用獨一無二的自己寫著複製的命運,這樣的人生,就像舞台上的丑角。」我相信沒有人會期待自己的人生一再複製他人後悔的經歷,但如果沒有認知自己做的是對或錯,就不會有所改變或精進。

文中有一段滿諷刺的:「很多人喜歡討論星座、血型和個性的關係,也有許多人喜歡做心理測驗,討論個性發展的差異性以及原生家庭、教養方式、先天氣質、環境等。但我們的世界卻用單一的方式讓大家走向單一的未來。」這一點,我也一直無法理解。我是個很怕「和別人一樣」的人,當我把這樣的觀點說出來時,職場的同事居然覺得我很「特別」(應該說是「奇特」),他們覺得一般人都嘛是怕和大家不一樣,而我居然怕和別人一樣。我說:「因為一樣,就等於我沒有特色,沒有個別性、特殊性了。」也許是因為我的工作都是倚靠創意與個人特色,一般工作則不需要「個人特色」那麼重,所以在一般大公司、大群體中,「特別」有時是加分,有時會成為減分,但我覺得沒有關係,我就是我,和你想對我加分減分無關。

我很喜歡書中用「鋼索」與「舞台」的比喻:「當教育只給小孩一條鋼索時,其他小孩要擠上去,當然掉下來;如果能給孩子一個超大舞台,無論哪一個孩子,都可以很平安的在舞台上盡情發揮。」這一段是在說明以「第一」(考試和競賽中只會有一個第一)和「唯一」(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天賦特質)為標準的差異,教育理應是「唯一」,現行的制度卻是「第一」,所以孩子學得痛苦,家長患得患失,怕孩子「輸」了,其實若是以「唯一」為準則,根本沒有「輸」這件事,只有自己是否盡全力發揮的差異罷了。

二、做對的事

這本書絕不是什麼熱血教師拯救學生記,而是蘇校長將經歷過的人間故事,用邏輯和運算集結分析,歸納出重點,理性與感性結合,才能找到最客觀的答案。以我自己的話來說,總結就是:透過一個第一線教育者看見的諸多故事,看見一群有病的大人(家長),以及被那些有病的大人折磨的孩子。

有人說,蘇校長是完美主義者,只要確定是對的事,便義無反顧。我看的時候覺得這段話很奇怪,義無反顧做對的事,不就是「擇善固執」嗎?這和完美主義者有什麼關係?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但我不是完美主義者。在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很奇怪,明明知道對方是基於對的觀點去做對的事,但在他們口中說起來,好像就變成不對了,我不知道「完美主義者」算是褒還是貶(但在社會上多為貶義是事實),但我覺得這不是完美主義者,只是「做應該做的事」罷了---若是放著對的事不做,那你還要做什麼事?

不只教育者,我覺得最好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精神與理念,但一樣米養百種人,這是不太可能的事,不過,這也就是教育者的價值,我們把原本不是這樣的人,或是可能成為這樣的人,一個個引導、改變,讓這個世界可以多一顆明珠、多一點光亮。

然而,教育者不只是老師,還有父母,以及這個社會上的成年人們。其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教育者,也是影響最深、最大者。但書中提到,許多父母在孩子入學後,覺得受益最大的是自己。我們總認為父母教孩子,其實是父母藉由孩子來學習、來看見自己的不足,並非一味是教育孩子的角色。

書中說道:「很多事情不能解決,是因為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根源所在。孩子教不好,盲點也都在父母心中。」旁觀者清,有時做父母的可以試著放下己見,借助別人的建議與提點,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三、教學相長

很多人在出了社會就停止學習,頂多就是為了職場升遷而在職進修,多半注重於外在技能而非內在修養。而在身為父母之後,其實是多給自己一次修行,就會發現自己不夠成熟之處。

當老師也是一樣,藉由教學與互動,我也透過孩子看見自己的不足,我常對學生說「教學相長」,他們也常教會我一些看事情的角度與眼界,往往在一堂課中,我就會發現「這孩子好特別呀」、「孩子居然會這樣想」、「原來還可以這樣」…等等諸多驚奇與感嘆,一堂課下來,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雖然我不甚清楚給學生多少,但我在他們身上,收穫滿滿。

那父母呢?父母看見了嗎?

一如書中所說的:「不會游泳的魚,換個對的環境,它也將能優遊自在的讓天賦自由。」我們給孩子的環境,他們才能順利成長;一如種植花草,若放在不對的環境,它們只會枯萎死亡或是長不好,那麼我們能怪它開不了花、結不了果或怪它是草莓是玻璃嗎?

蘇校長常對家長說:「孩子邁向未來的勇氣,來自於身後穩定的支持,這穩定的力量,需要不斷的自省和修正,才能正確無誤的幫助孩子邁向健康快樂的未來。」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不是「一百分爸爸/媽媽/老師」,人的成長本來就是透過自省和修正得來的,而世上也沒有所謂的「一百分爸爸/媽媽/老師」,也沒有「一百分小孩」,我們只要做到彼此真心為對方好(我說的是真正的對對方有好處,而非「口中說為你好、實則迫害對方」那種自以為是的好)。

這本書一開始並非講教育現場,而是從蘇校長的童年說起,雖然佔了一些篇幅,但這就是瞭解一個人的必經之道,若仔細聽別人的故事,我們多少會瞭解他為什麼這樣想、為何有那樣的感受以及為何那樣判斷…諸多線索,讓我們減少誤解與衝突,也拉近了距離。這樣的方式,不只是瞭解一個陌生人,面對親近的孩子也是一樣,但不少家長老師,並沒有好好聽孩子的故事,也沒有好好瞭解孩子,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便是如此,所以我早早看清父母的不當教育,選擇向外尋求對的教育,進而自我教育,也去教育他人。

老實說,我看前段內容,很羨慕蘇校長有包容她、為她樹立良好教養的父母,也感嘆她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混亂與糾結,若我也是如此,恐怕會很崩潰,因為我沒有支撐我的家庭力量,我唯一慶幸的是,我的「拙」可以用「勤」補起來,以及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這也是我的天賦---沒有人挖掘、引導我的天賦,而我選擇主動的運用它,讓我的人生自由。

有時候人的幸運或不幸運,很難從單一片面去斷定,但我覺得能夠改變自我、突破自我的人,無論是靠自己或靠別人協助,都是幸運的。蘇校長也是一樣,她把自己的幸運,也帶給了別人,這也是她值得敬佩的地方。

四、四則分享

除了談父母身教的那一兩則,我很喜歡【背包裡的擔心】、【那是我的】、【他要的只是愛】以及【學習感受力】這四則。

【背包裡的擔心】

我們常聽到大人對孩子說「我擔心……」,我想到一篇小故事說,父母的擔心會把孩子的福氣擔心掉,為何不將擔心化為祝福呢?而蘇校長更具體的說明:「通常(父母)這樣的擔心不會被處理,而是直接轉嫁在孩子身上,變成父母、老師口中的:不行這樣、不行那樣。當限制越來越多,人生的寬廣度就越來越窄,生存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差。」這樣一來,別說福氣,連趨吉避凶的機會與能力都沒有了,孩子又怎麼會幸福?

父母會擔心孩子很正常,但要如何處理「擔心」就憑各人的智慧了。蘇校長的媽媽用很簡單的道理說出她的對待之道:「小孩做很多事情都是經驗,要讓小孩嘗試,要不然長大了會什麼都害怕。」不因自己的成見與認知去扼止孩子的探索發展,這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然而,連一個非高知識分子、沒有修過教育學分的平凡母親,都能理解且力行的道理,為何現今人人讀書讀得多、資訊知識發達流通的時代,卻反而裹足不前,用「鎖國」的方式讓孩子活得越來越狹隘?學歷提少、教養卻沒有成正比成長,這是非常矛盾的現象,而「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罵的,其實是上一代而非下一代。

這篇所提及的父母,寵溺唯一的女兒,直到親友對他們說:「你們的女兒九歲了,怎麼行為很像才九個月大?」才驚覺是不是自己的教養出了問題。老實說,光看這段文字,我就覺得很扯,要等別人說才知道,父母難道沒有觀察與自省的能力嗎?---其實,還真的不少大人沒有。

幸好這個女孩還救得回來,在登雪山訓練時,女孩直說走不動,才道出父母為她塞了不少物品導致行李超重,蘇校長對她說:「有時候父母愛的方式會讓你變成負擔、變成沒有能力的人,所以,你應該要練習告訴父母,你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就像他們在照顧你一樣,讓他們放心。要不然,就像你的登山背包一樣,背著父母過多的擔心,你永遠走不遠,走不久。

簡單明瞭的話,讓女孩懂得在與父母通話時適切的表達,父母也在見證孩子的做到之後,開始學會放心、放手。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好的,可是我總忍不住想:背著父母過多的擔心,讓孩子走不遠、走不久,這是父母想要的嗎?做父母的人,難道想不到這樣的後果嗎?若父母想得長遠,可以讓子女少受一點罪,也可避免孩子莫名背負了「不孝」的風險(有些父母說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決定,就是忤逆不孝),以及避免引發家庭不和諧的導火線。

文中的孩子很幸運有蘇校長的提點,而自己願意實踐,父母也願意聽,所以才改變了。若沒有智慧的父母,又沒有貴人相助,就只能靠自己的智慧了,畢竟人生的掌控權,是在自己手上的。

【那是我的】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否正確,和職業沒什麼關係,即使是老師,就我所見所聞,也還是有一些偏差的。

蘇校長的爸爸對她的教育,讓她理解:心中的一把尺,代表我們對所有事物的價值觀,更深深的影響著自己的判斷與作為。刻度和標記清晰正確的尺,能幫助我們判別事情真偽;歸零,能讓自己清楚現每個人的進步。

是否成為正確的尺,不只影響自己,更影響他人。這是每個人的人生責任,也是義務。

我們常說「心中的一把尺」,尺,代表的是一個準則,並非單方面用尺去衡量別人。有些父母只會用自己的尺去衡量孩子,卻沒有思考這把尺是否適用於孩子。

書中有段話如是說:「無論是老師或父母,都應該懂得,孩子需要的是背後的支持,而不是面前的掌控。」尺的存在並非是畫出不可逾越的牢籠,而是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與他人的界線,而這個界線的拿捏基礎在於「尊重」。

蘇校長所說的「那是我的」,不是小氣,而是尊重,是與他人劃分界線。我常說:「自由的基礎在於自律。」這就是一種界線,沒有界線,將會混亂不堪。蘇校長所說的也是如此,「那是我的」應該是要被尊重的個人主權,但她卻被同事說「你是那樣慷慨大方的人,為什麼要和人計較那一點點兒」。

「慷慨大方」不等於「不計較」,會計較的人也不代表「不慷慨大方」,我也覺得為什麼總有些人冒出神邏輯,難道慷慨大方的人,就非得讓人予索予求,連維護自身應有的權益都不行嗎?所幸在她的堅持下,同事總算理解她「不是在乎那些東西,而是在乎『那是她的』」。

父母師長也是一樣,當小孩說「那是我的」,大人常會叫他要懂得分享,此時應該搞清楚,小孩的問題並不一定在於不懂分享,很可能是要別人尊重他的所有權,若因此被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籤,也太冤了。

【他要的只是愛】

很多人會以為「愛」是感性,但能延續「愛」,其實是理性的對待。

書中所言:「從嬰兒時期就養成理性溫柔的對話習慣,被理性溫柔對待的小孩,情緒的穩定度也相對能提高,胡鬧抗爭的機率自然減少。

不夠理性的人,不僅不適合當父母,在與其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時,往往也會有所障礙。

此篇的案例我看得很生氣,因為最後並沒有好的結果。一個習慣擔任照顧者的媽媽,和一個習慣被照顧的巨嬰爸爸,在兩個孩子出生後,尤其是第二個孩子是男孩,爸爸明顯易怒,和孩子吃醋,還會痛打孩子,但媽媽明知問題所在,卻還是「享受」擔起照顧者的角色,覺得家人沒有她不行,這是一種病態。可憐的孩子在一對有病的父母養育下,也變得不正常。

文中如此敘述:「無論是誰想要做些什麼事情,母親總會不斷想盡辦法散發『你不行、你不會』的訊息,進而讓自己安穩的擁有照顧者的角色。隨著時間的累積,試圖振作的意圖都被阻擋,只好讓自己符合母親不斷塑造的無能角色。」

我會如此感同身受,是因為這個媽媽和我媽媽很像,也是常把「你不會」、「你不懂」、「你不行」掛在嘴上,我家的男生(爸爸、哥哥、弟弟)也是被「訓練」成無能,我比較叛逆一點,我寧可被說成不孝、頂嘴,我想做的還是會去做。不過,我想社會上的無能媽寶/爸寶/爺奶寶就是這樣來的吧!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樣是愛,無論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當一個人因養成被照顧的習慣而自理能力愈來愈差時,這是在殘害他而非愛他,而且被照顧者應該也有意識到自己這樣不行,卻怕衝突或責罵而逃避對自己負責任,這也是不愛自己的表現。

既然沒有愛,無法給愛,卻又要愛,真是太矛盾了!

蘇校長後面給了一段結論:「即使生活中事實存在著許多問題,那產生的問題也是他們接續下去的動力,除非有一天,其中的角色痛醒了、放棄了,而退出角色。否則,他們掛在嘴邊的煩惱或無助,其實都只是單純的陳述而已,就像電影的宣傳海報一樣,觀眾知道了劇情,卻無法更改既定的劇本。」

我想到魯迅說的「傻子」,魯迅在《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故事中提到了一直抱怨的奴才,以及義無反顧去幫助他的傻子,還有一旁看戲的聰明人,那一家人(尤其是媽媽)就是那個奴才,蘇校長的企圖拯救如同傻子,那家人周遭的人,或許有著聰明人的角色,但最終是「奴才」放棄了,蘇校長也當不成「傻子」了(因為孩子轉學了),只能期待有一天,那家人會有人成為有勇氣割斷臍帶當大人的人……。

「我們沒有辦法幫助不想改變的家庭。」這是所有協助者,哪怕是老師、醫護人員、警察等等,最不想遇到的結果。但唯有自助者,才能人助、天助。

【學習感受力】

當你看到一個人很堅強時,你會發出讚嘆還是憐惜?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前者,但堅強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許多磨難而成,我自己也是個堅強的人,所以我懂,對於一個經歷苦難的人,我會選擇憐惜,不會讚美(我也不懂有什麼好讚美了),尤其是懂事堅強的孩子,我會特別感到心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和感受力有關。我們常說「感同身受」,事實上,完全的感同身受幾乎不存在,即使經歷同一件事,每個人的感受還是有所差異的,就像地震天災,有的人會立刻嚇得尖叫,一副世界末日的淒慘模樣,有的人卻淡定不驚。但一個有足夠同理心的人,還是可以藉由對方透露的線索(包括表情、言語、肢體等),用想像力與感受力去靠近對方的心情。

然而,想像力與感受力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會大幅下降,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經歷的事物變多了,經驗變豐富了,但想像力與感受力不見得同等增長,因此同理心也不見得有所長進,社會上多得是沒同理心的大人,即使身為父母,也無法同理孩子,我總是納悶的想:難道你以前沒當過小孩嗎?不知道小孩的心情會是如何嗎?

所有父母都當過小孩,但小孩還沒當過父母,這也是我會對家長較為苛責的原因----我不是偏袒孩子,而是以客觀來說,沒有經歷過的事要想像的確較難,但有經歷過的事卻無法理解對方,這是很奇怪的。

我總是說:「這個社會比起同情心,我們更需要同理心。」被同情的人,心裡不會好受,有的甚至會發怒;但同理不一樣,被同理的人,心裡會好受一些,甚至轉為開心。由此可知,同情是一種對弱者的俯視,同理則是並肩平行。若是你,你會想要哪一種?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要感受別人的感受之前,自己的情緒不能太滿,才有「空間」去感受。文中也提到:「要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先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如果能正視孩子的需求,也可以避免很多的衝突。至少,應該有基本的尊重,而不是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任意的打罵。」

父母處理不好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是自己的情緒已經滿了,這時父母應該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很多父母會先選擇處理孩子,然後又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也沒處理好,反而更火上加油,如此惡性循環,親子關係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感受力有多重要?「感受能力的敏銳,可以彌補語言無法傳達感覺層次的缺憾。」這句話便足以說明。感受力來自於五感,例如觀察、觸摸等等,而且必須過不斷的嘗試與練習,才會有感受,才能擁有同理心的能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將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或摩擦。

而現今社會所見,同理心很是缺乏,是否代表國民感受力降低?或許教育部下一波的教改方向,應從這一點著手。

五、談家教--家長先把自己教育好

蘇校長不斷強調家教的重要,文中提及:「每個人長大後都要獨立面對所有的人、事、物,在待人接物、應對進退之間,許多的小細節都來自於家教。更多的生活態度與習慣,也是從小時候的環境中養成。」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總說:「在外面看到小孩哭鬧或不懂事,別人會笑大人,不會笑小孩。」因為「家教」是大人教的呀!很多生活細節,不是大人「會不會」教(這種小事不用專業教育人士來教),而是大人「想不想」教。會重視的人,自然會教;不會教的人,自然是不重視的。就算一開始教不好,若是夠重視的話,就會去找方法,而不是擺爛。

很多人的教法是用「講」的,然後就說「我教了呀,他(小孩)不聽」,如果用講就會聽、就會懂,那全天下老師就不會這麼累了。文中也點出關鍵:「不要將這些道理變成口頭上必須恪守的諄諄訓誨,而是將人生智慧或是待人接物的道理融入孩子的生活教育中,利用機會來教育。」沒有人喜歡聽訓,而在對的時機點進行提點,孩子也較易接受。

最後附錄有諾瓦的家長分享,看著看著,我感覺到,不少大人需要治療、需要被拯救,而這樣的大人們,又如何拯救、幫助孩子呢?

諾瓦特別的地方之一,就是家長成長班,這是教育的向上延伸,我覺得這個措施很棒,長久以來,談到「教育」便專注於孩子身上,卻鮮少提及教育家長,即使有,也只是一些親子文章或講座用「建議」說說罷了,沒有真正讓家長「上課」,可能這和華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觀念有關吧,好像父母怎麼做都不是錯,又怎麼能去「矯正」或「教育」他們呢?

所幸,蘇校長打破這個框架,直指家庭問題,最大的根源在於家長,當然能接受的家長一定不多,但至少認同諾瓦的家長,選擇接受的機率很大,只要願意一步步接受機會、改變自己,連帶改變的不只是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命運,也可能影響社會、國家。

台長: Tinkle
人氣(1,80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愛,文字 |
此分類下一篇:俺語錄【2021篇】
此分類上一篇:在乎「品格」的人,才有「人格」可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