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三葯法闡微詳解-30【火德剛烈】
火德至剛,獨禀離明之氣。火性最烈,可回既倒之瀾。
【原解】
呂真人曰?火德何以至剛?蓋火之本體,喜動而不喜靜,炎上而不下沉,乃天地之陽剛,萬物遭之而皆屈撓,言剛則莫有剛于此,故曰至剛。
藥品之受乎火德者,其剛亦如之。在《易》則離為火,離有文明之象,故火獨具乎文明之氣焉。
火主化,在人身中不可一日無火,所以火若將滅,必假藥物之禀乎火德者,以佐益之。
有明不可無晦,晦明交濟,其化乃成,即火不可過盛之義也。火陽象也,陽過則疾生,謂之孤陽不生。
人身居然一天地,用藥之方,亦合乎天地之妙用,識天地之妙用,則知人身之奧,知人身之奧,即知藥法之機緘矣。
火性最烈者,火性即就火之用言,試以火之用言之,至軟者土,受火則堅;至頑者金,得火則就範,至寒者水,得火則溫,易朽者木,經火后則永無朽期。百物遭之而變其本色,烈何如耶?藥品之具乎火性者,其功用之烈亦如之。
何謂可回既倒之瀾?蓋狂瀾既倒,即大敗之餘也。人身真火衰滅,各宮之氣將息,當此大敗之秋,若無此含火性之品,何以復中原于禍敗之餘乎?
惟得此至烈之品,作為良將,力大千鈞,功效神速,雖既倒之瀾可回,其禍敗未深者不待言也。此一節,渾言火之功用大而速,下文特舉而推詳之。
【白話解】
火德何以至剛?蓋火之本體,喜動而不喜靜,炎上而不下沉,乃天地之陽剛,萬物遭之而皆屈撓,言剛則莫有剛于此,故曰至剛。
火德為什麼至剛?火的本體,愛好動而不喜好靜,火焰向上燃燒而不下沈,這就是天地的陽剛,萬物被火焚燒就都會屈服,以陽剛來闡述是用來說明五氣之中沒有任何一氣能比火還更為陽剛的,所以稱為「至剛」。
藥品之受乎火德者,其剛亦如之。在《易》則離為火,離有文明之象,故火獨具乎文明之氣焉。
禀受火德的藥品,它陽剛的藥性也是如此。在《易經》則離卦為火,離有文明的象徵,所以火獨具文明的氣質。
火主化,在人身中不可一日無火,所以火若將滅,必假藥物之禀乎火德者,以佐益之。
火的主要功能是轉化,在人體內不可以一天沒有火,所以火如果快要熄滅,一定要借助禀受火德的藥物來佐益他。
有明不可無晦,晦明交濟,其化乃成,即火不可過盛之義也。火陽象也,陽過則疾生,謂之孤陽不生。
*有光明不可以沒有晦暗,晦暗與光明互相幫助,他的轉化才會成功,就是火不可以太過旺盛的意思。火是陽剛的象徵,陽剛的火氣若是過盛就會生病,稱為「孤陽不生」。
人身居然一天地,用藥之方,亦合乎天地之妙用,識天地之妙用,則知人身之奧,知人身之奧,即知藥法之機緘矣。
人的身體顯然也是一個天地,用藥的方法,也符合天地的妙用,明白了天地的妙用,就能夠明白人體身的奧妙,明白了人身體的奧妙,就能夠清楚知道藥理的機緘1了。
火性最烈者,火性即就火之用言,試以火之用言之,至軟者土,受火則堅;至頑者金,得火則就範;至寒者水,得火則溫;易朽者木,經火后則永無朽期。百物遭之而變其本色,烈何如耶?藥品之具乎火性者,其功用之烈亦如之。
火性最烈的意思,火性就是指火的功用而言,試著就火的功用來說明,最軟的是土,被火燒就會變硬;最頑固的是金,得到火就變的順從;最寒冷的是水,得到火就變的溫暖;容易腐朽的是木,經火烤後就永不腐朽。萬物被火燒過就會改變它的本質,火是如此的威猛強勁呀?具備火性的藥品,它烈性的功用也是如此。
何謂可回既倒之瀾?蓋狂瀾既倒,即大敗之餘也。人身真火衰滅,各宮之氣將息,當此大敗之秋,若無此含火性之品,何以復中原于禍敗之餘乎?
什麼是可回既倒之瀾?動蕩不定的病情已經失控,就是大敗了。人體真火衰敗,各宮的氣將要息滅,就在這個大敗的時候,如果沒有這味含有火性的藥品,如何在一切衰敗的病體之中收復中原(回復元氣)呢?
惟得此至烈之品,作為良將,力大千鈞,功效神速,雖既倒之瀾可回,其禍敗未深者不待言也。此一節,渾言火之功用大而速,下文特舉而推詳之。
只有得到這味最為威猛強勁的藥品,作為良將,力大無窮,功效快速,儼然已經失控的病情都可以挽回,那病情不深的就更不用說了。這一節都在說火的功用大而快速,下文特別提出來詳細研究。
註1機緘:機關開閉。謂推動事物發生變化的力量;或關鍵。指事物變化的要緊之處。這裡指的是藥法中氣運的變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