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這是大部份人都知道的事,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南飯北麵,卻很少人知道,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
是依據「屬地主義」,南方溫暖是屬於濕熱型的氣候,隨著濕熱的環境,人體也會相應的濕熱,於是濕熱的病就會油然而生,如濕疹、鼻過敏、口乾、胸悶、小便赤等,所以在南方出產會「除濕」的稻米,來解決濕熱的問題。
而北方是屬於乾冷型的氣候,隨著乾冷的環境,人的皮膚也會變的乾燥,於是乾冷的病就會相應而生,如皮膚乾癢、消化不良、腹瀉、腰膝無力等,所以在北方出產會「生濕」的小麥,來解決乾冷的問題。這就是南飯北麵為主食的由來。
以下做個模擬人體消化的實驗來證明米飯除濕與麵食生濕:
把煮好的飯與麵分別泡在二碗水裡拿去保溫,半個小時後就會看到米飯把碗裡的水都吸乾了,米飯的吸水功能就是除濕的功能;而在溫水的麵條卻會發胖,發胖的麵表示正在發酵,麵條的發酵功能就是生濕的功能。
在中醫濕滯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所以不要再誤認為吃米飯會發胖,相反地吃米飯才會除濕瘦身,吃麵食才會生濕肥胖,來看一看東南亞及福建沿海這些吃米飯國家的人民,有沒有普遍變胖呢?因為他們還在吃本土的在來米,再反觀產米的寶島人民是不是胖子與日俱增!除了台灣人改吃高醣的蓬萊米之外,普遍改吃麵包、麵條、三明治這就是飲食西化的後遺症。
南方不產小麥,北方不產稻米,這是大自然的法則,而今西風東漸,無視天律,在台灣崇效吃麥片可去三高,麵食大興之際,因為脾胃生濕所以有鼻過敏、因為麵食在胃中發酵發胖所以胃酸逆流、因為濕熱所以胃火卡喉、因為發酵所以便黏卡在大腸引發病變、因為濕熱下注所以腰膝酸痛、腳氣水泡、因為小麥性寒所以有高血壓等麵食引起「水土不服」的疾病,著實有些冤枉,這西方的營養學真的有比較好嗎?正確來說應該是西方的營養學並不適合東方人。
所以在濕熱型海島氣候的台灣,喜歡吃麵食的人,容易有鼻子過敏等濕熱的病症,這也是為什麼鼻過敏一直都不能根治的主因,如果領悟了這個道理,回一念善改吃米飯,可滅恆沙病業。
米可以除濕所以產在南方,小麥可以生濕所以產在北方,南方人身體太濕就吃米飯除濕,北方人身體乾冷就吃麵食生濕,基本的主食吃對了,自然百病不生,祛病延年,這或許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最好註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