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七十七難>說: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這就是「治已病」而防止其傳變的觀點,也是另類的「甲己合治」的手法。
肝屬木,肝木勝(剋)脾土,所以肝經的病氣必然會依「木剋土的規律」傳導給脾經,<難經>知道病氣在經脈間傳導的規律,所以預先在脾經埋下伏兵,保護脾不受肝的病氣侵襲;脾臟本來沒生病,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在治肝病的藥方配伍了脾經的藥,這種預防性的戰略手法,就稱為「治未病」。
這瀉肝先補脾「肝病實脾」是老生常談的梗,學中醫的人大多耳熟能詳,但反過來「補脾應瀉膽」的梗,知道的人卻不是很多。常見吃四物、八珍、十全大補,因體質虛不受補,或陰虛生內熱者,而有便血、齦腫、上火等等現象,通常發生這種情形,有經驗的中藥行老闆都會教人放一錢黃芩,果然黃芩加在上述補藥中上火的情形就逐漸減輕。這也是根據這個原理發展出補藥中放瀉藥的道理;
這黃芩到底跟「甲己合治」的導論有什麼關係?讓咱們先來調查一下「黃芩」的基本資料:
1性味:苦入心,寒勝熱。
2功用:瀉中焦實火,除脾家濕熱。
3主治:
(1) 澼痢腹痛。
(2) 寒熱往來(邪在少陽)。
(3) 黃疸五淋,血閉(實熱在血分)。
(4) 氣逆,癰疽瘡瘍及諸失血消痰。(丹溪以黃芩降痰,假其降火也,按痰以火動,當先降火。)
(5) 利水解渴安胎。(胎熱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
(6) 養陰退陽,補膀胱水。
(7) 酒炒則上行,瀉肺火,利胸中氣。(治上焦之風熱濕熱)(火嗽喉腥)(目赤腫痛)。
根據上述<本草備要>的資料(2)可以看出黃芩可以治少陽經的寒熱往來,而足少陽膽經剛好是肝的表弟,天干的代號為「甲」。
資料2功用:可以看出黃芩可以瀉中焦實火,除脾家濕熱。而足太陰脾經剛好又是膽的老婆,天干的代號為「己」。
原來黃芩能除中上焦火,主要靠的是同時擁有治療「甲」與「己」的功能:
1脾是心的女兒。
2胃是脾的表哥。
3肺又是脾的女兒。
4脾是膽的老婆。
5膽是肝的表弟。
上焦的心、肺,中焦的脾、胃、肝、膽,甚至下到膀胱,全都是「甲己」家族的勢力範圍。
問題來了!那為什麼上面那些補藥不乾脆把黃芩加進去呢?
因為「甲」「己」不是只有黃芩,像柴胡也是甲藥,白芍就是己藥,換成古時的術語就變成柴胡是少陽藥,白芍是太陰藥,在治婦女調經解鬰的名方<逍遙散>就是用柴胡、白芍達成「甲己合治」的目的。
<補中益氣>中的柴胡(甲少陽膽藥)、升麻(戊陽明胃藥):
<升陽益胃>中的柴胡(甲少陽膽藥)、黃連(戊陽明胃藥):
<溫膽湯>中的陳皮(甲少陽膽藥)、半夏(戊陽明胃藥):
種種治療中焦的方劑不勝枚舉,究其因無非運用了甲己合治的定律,治肝的藥裡加了胃藥,治胃的藥裡加了肝藥,這就是甲己合治的另類手法。
至真大要論說: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六氣只有少陽、太陰從本,明白了上面甲己合的看律,再回來看六氣標本可導出下列公式:
少陽甲與太陰己土=甲己合土
有了土便能導出下列四式:
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原來先有了土才能生出金,有金才能生水,有水才能生木,有木才能生火,火再生土於是如環無端,生生不息。
所以少陽、太陰從本的道理也是六氣的根本道理,亦即補土派的道理。簡單說治病如果先把甲己(土)(脾胃)照顧好,緊接著五臟六腑的病也會自然跟著好起來。
古人尊重後人的智慧,所以並沒有把全部的導論都寫出來,只謙虛的寫下主軸,後面的枝葉留給後人去添加,毒某在這兒把剩下的枝葉加上去,害後來的人沒有發揮的餘地,還請各位見諒才是!
本文為燭台閉關二周年紀念,二年來偶有心得銘記於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