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嗔大師在生前寫了一本秘笈叫【藥王全篇】,毒手一直以為師兄的秘笈是記載本門用毒的最高心法,誰知等掌門去世後毒手才明白秘笈裡儘是寫些本草藥材的炮製法,於是將這些不能害人的玩意,隨意的貼在醫方集解。
一、性味:苦、甘、溫、濇。
二、歸經:入足少陰、厥陰經。
三、功能:
1 (苦--堅腎,溫--補肝,甘--益陰,濇—收歛精氣)
2製首烏能添精益髓、養血祛風。(治風先治血,血活則風散)
3強筋骨,黑髮烏髭。(故名首烏),令人有子,為滋補良葯。
四、主治:
1肝腎陰虧,鬚髮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2氣血太和,則勞瘦風虛,崩帶瘡痔,瘰癧癰腫諸病自己。
(營血調,則癰腫消,赤者外科呼為瘡帚)
3止惡瘧。(益陰補肝瘧疾要藥,而本草不言治瘧,時珍曰: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冬諸藥之上)
五、藥材:
1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honum multiilorum Thunb的乾燥塊根。主產於河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江蘇等省區。
2有赤白二種,夜則藤交,一名交藤。有陰陽交和之象。赤雄入血分,白雌入氣分。以大如拳五瓣者良,三百年者大如栲栳,服之成地仙。秋冬二季葉枯萎時採挖,削去兩端,洗淨,個大的切成塊,乾燥。
3本品呈團塊或不規則紡錘形,表面紅棕色至紅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橫皺紋,並可見橫長皮孔。質堅實而重,切斷面黃棕色,有粉質,皮部散列雲錦狀花紋,氣微、味微苦而澀。
4必須注意,同科植物翼蓼和毛脈蓼的乾燥塊根,前者稱「紅藥子」,後者稱「朱砂七」,西南地區曾混作何首烏應用,應加以區別:
1紅藥子呈不規則團塊狀,紫褐色至深紅色,斷面皮部無雲錦花紋。
2朱砂七呈不規則團塊狀,紫竭色至土黃色,斷面皮部無雲錦花紋。
5茯苓為使。
6忌諸血,無鱗角,萊服,葱,蒜,鐵器。
六、炮製:
1生首烏洗淨、潤透後切成厚片,用黑豆汁拌勻,潤透,置甕內密閉隔水蒸至汁液吸盡,並呈棕竭色時取出,再乾燥。如此重覆九次。
2何首烏飲片每十斤用黑豆一斤。黑豆汁的製法:取青仁黑豆十斤,加水淹過表面四指,約煮四小時,濾渣取汁,再加水熬渣,約煮三小時,濾渣取汁,將1.2次所煮之汁合併即成。(也有用黑豆酒代黑豆汁炮製首烏)
3唐時有何首烏者,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五十八尚無妻子,服此藥七日而思人道,娶妻連生數子,延秀服之壽百六十歲。首烏又服之壽百三十歲,髮猶烏黑。李翱為立何首烏傳,然流傳雖久,服者尚少,明嘉靖初方士邵應節進七寶美髯丹,世宗服之,連生皇子,遂盛行於世,方用赤白首烏各一斤,黑豆拌,九蒸曬,茯苓半斤乳拌,當歸、枸杞、菟絲、各半斤,俱酒蒸,牛膝半斤酒浸同首第七次蒸至第九次,破故紙四兩黑芝麻炒,蜜丸並忌鐵器。(奶製茯苓、酒製當歸可參考本版藥王全篇項下,酒枸杞、酒菟絲可參考酒當歸製法。)
七、臨床應用:
1一般滋養陰血都用赤首烏,如用於補益者,一般用九製首烏,用於外科疾患及潤腸通便時,則用生首烏,生者味苦而澀,補益作用較微。
2何首烏可入煎劑,特別是作潤腸通便時,生首烏須入煎劑。此外製首烏多入丸、散劑,在補益肝腎、陰血時,一般都入丸藥中,以便久服。還可用於內服膏劑中,或浸泡藥酒服用,也多適合於補益之用。
3近年來有將何首烏浸膏製片,或製成首烏粉,或配合桑寄生、黃精等製成片劑,用於降低血清膽固醇。實驗證明,首烏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抗動脈硬化等藥理作用。
4本品又可研末外用,如外傷出血,可用其末外敷以止血;自汗不止,可用其末以水調後外敷臍部以止汗。也有用何首烏和艾葉等分,水煎濃湯外洗,治全身疥癬;或配合防風、苦參、薄荷加水酒煎湯外洗,治療全身瘡腫癢痛;或以新鮮首烏切片煎濃汁,外擦,治療各種瘡癤。
5本品入煎劑一般用十至十五公克,如用生首烏煎服通便,可用廿至卅公克。
八、使用注意 :
1何首烏有緩瀉作用,大便溏薄者慎用,若用於治療各種虛損病證,一般不得用生者。製首烏為補益之品,如濕濁較盛者不宜使用。生首烏如服用過多會引起中毒,甚則發生痙攣、抽搐、呼吸麻痹,所以生首烏用量不宜過大。
2臨床上用九製首烏給有過敏氣喘體質人服用,發現過敏現象仍在,故而首烏雖經九製仍有毒性,需慎用。
發表時間:2010/7/3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