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11 21:00:00| 人氣2,26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戴勝通主張「貶值救經濟」有用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請先讀完下面分享的台灣「帽子大王」戴勝通董事長的這兩篇呼籲「台幣貶值救經濟」的文章後。再看本人對此的評論。

以下分享自戴勝通臉書「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viptravel

 

【挽救產業的良性循環】


為了換FB大頭照,前天買了隻眼鏡,看起來跟法國的無兩樣,大家猜沒有兩萬也有一萬五吧!錯了!八百元鏡框,加鏡片九百元,共一千七元。(在民權東路中天眼鏡配)何也?翻過鏡框一看,鏡架裡面打了幾個英文字:MADE IN KOREA

香港、新加坡,是「城」國,所以,不適合發展製造業。目前發展產業我們最大的「敵人」:中國大陸、韓國。大陸靠著台商的「移植」,我們發展四十年的產業,大陸四年全接手。韓國政府全力的支持韓國廠商,根本沒把台灣看在眼裡!製造業除了廠商的生產條件:創新、管理、生產力的內在因素外,最大的是外在因素條件。

匯率是出口製造業最大的競爭力,但是三十年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1:3.5貶到三年前的1:8,韓國的匯率也是以生產力為著眼點,看看半年前至今韓圜對新台幣貶了近30%,台灣的製造業根本無招架之力。

出口就業機會貧富差距經濟成長率社會治安是相連通的,救一個,其他的自然會良性循環。




戴勝通手札一:附於「挽救產業的良性循環」一文





 

---------------

【給彭總裁的一封公開信】


在兩個月前,我就在FB上發文,呼籲彭總裁要救產業,新台幣要大力貶值。近日張忠謀也講同樣的話,彭總裁--新台幣應貶到一比三十六。我知道大貶會給社會帶來陣痛,但不貶,我們會步上海地的末途。

政府官員不要企業界一有異聲,就搬出競爭力要靠創新及生產力,台積電沒創新嗎?台積電沒生產力嗎?在大陸七萬家台商三十年來是靠創新跟生產力,讓大陸的出口值成長一倍!大陸今日繁榮一半以上是台商長期貢獻的累積。我贊成快速貶值是會給台灣通貨膨脹的,但二十年不做,現在才講這種話!台灣需要總體經濟視野的官員,而非個人部門表現良好的部會,今年我們經濟成長率不到韓國的一半,彭總裁,檯面上懂經濟的A咖官員只剩下你一人,請救救台灣的經濟吧!彭總裁,我們求求你!




戴勝通手札:附於「給彭總裁的公開信」一文






 

(戴勝通以上兩篇均於2012-11-06生日當天發表於臉書)

 

(戴勝通這兩篇文章在臉書上一發表完之後,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都吸引數十位網友留言,內容多數是反對、批判,但也有一部分是支持的聲音。在這些留言當中,多數都具有一定的經濟邏輯,其中有幾篇留言還寫得不錯。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自行前往點閱,詳見戴勝通臉書「跟著董事長遊台灣」粉絲頁2011-11-06的兩篇文章)


------------------------------------------------

 

評論:

上面分享的戴勝通這個經濟發展思維,是典型的資本家思維,他懂一些經濟原理,加上親身經歷過早年台灣依靠低匯率而出口高速擴張的年代,現在又看到韓國、中國等國因低匯率而提升出口競爭力,因此會有這樣的思維,非常正常。

然而,這樣的思維當然不等於真理;為什麼?

因為-

【第一、貶值救經濟,有成立的前提要件】

用低匯率作出口導向的經濟戰略,只在完全符合以下這些條件時,才行得通:

1.有供應無虞的勤奮勞工。

2.有基本以上的基本建設環境,能承載出口產業擴張所需的運輸等負擔。

3.有眾多認真踏實不投機的企業家,且他們有充足資金來創業或投資於非投機性實體產業。

4.有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若沒有,則會因物價上漲而引發政權危機與社會危機,反而傷害出口競爭力。

5.主要出口競爭產業不是屬於「高外部成本產業」或「高無形成本產業」:包括高汙染、高環境資源掠奪、明顯違反人權、嚴重剝削勞工或消費者、違反道德、破壞文化、...的產業。(例如該國出口的主要是石化業、原物料業、毒品、色情、軍火、人體器官、核廢料、動植物種苗、菸酒、博彩、掠奪性金融商品...等等);如果是,必然引發嚴重問題。

6.沒有引發「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國」之間的嚴重貶值競賽;也沒有引起「貿易對手國」的貿易制裁與傾銷報復。(若有,則價格競爭力效果將互相抵銷) 


【第二、貶值帶來的成本代價往往遭低估】

本國貨幣貶值必然有嚴重成本代價與副作用,但其中有些屬於無形的成本代價與副作用,這部分往往遭忽略。具體而論,貶值的成本代價與副作用如下:

1.進口成本:國內物價負擔變重,傷害進口產業與消費者:根據目前主流經濟理論,普遍認為至少在短期內,這種經濟損失會明顯大於出口產業額外增多的利益。

2.貧富差距、政治與社會成本:本國貨幣貶值相當於額外提供國內貨幣供給,如此必導致游資更加氾濫,國內經濟泡沫膨脹,不務正業的投機活動變多,加速掠奪窮人財富,人民變得越來越不肯勤奮踏實工作,政府則被迫要提供更多成本用於社會福利,否則會產生代價更高的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

3.環境成本:因出口產業通常是製造業或農林漁牧礦業,若這些產業持續擴張,必然會加重環境負擔,形成環境成本,並提高排碳量;

4.風險成本:因貶值導致國內泡沫擴張,會鼓勵政府與企業更加盲目舉債投資,形成高負債比與高倒債風險,萬一景氣反轉,泡沫破裂,則代價更為慘重,此急風險成本概念。

5.產業依賴性提高的成本:出口產業會變得更依賴低成本的競爭力而不肯升級,長期反而不利。

6.資源配置浪費的成本:因貶值泡沫會鼓勵政府與企業投資,而所投資的行業通常為金融商品或房地產,後者將使營造業變得蓬勃,因此導致有限土地被過度開發利用,形成許多低利用率的「閒置資產」(蚊子館等),這是資源配置上的浪費。

7.文化成本:因貶值泡沫會鼓勵政府與企業投資於消費性房地產、或加蓋生產性的廠房設備,這過程有時難免會破壞文化古蹟;此外,因貶值泡沫而導致的投機風氣,也會嚴重傷害真正有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認真踏實勤樸文化」,此種功利風氣會連帶使人民忽視傳統文化的價值,不利文化永續保存。

8.政治與外交成本:因為貶值會影響到其他貿易國,故若一國要長期以人為手段壓低匯率,必定引起貿易對手國關切,兩國政府就會為此而關係緊張;而為了繼續遂行壓低匯率的態勢,貶值國的政府往往要在一些談判時用其他條件的退讓來交換對手國不進行貿易報復。這種無形政治成本,長期下來十分巨大,但卻往往遭到貶值國政府長期忽略。

 

【第三、關鍵爭議:貶值所創造的出口業利潤,最終能回饋到整體社會嗎?】

貶值戰略帶給出口產業的獲利,其利潤是否能有效回饋給社會?會因階段而不同;

1.「初始階段」,出口產業擴張雖累積利潤,但並不會帶來工資上漲,而會形成明顯的血汗工作剝削;利潤只有資本家和政府能享受,老百姓依舊苦哈哈。

2.等到熬過了痛苦階段後,進入「利益回饋階段」,通常已經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勤奮勞動力供給開使變得相對缺乏時,也才是工資能夠快速上漲之時。

然而,全球化資本自由移動,則干擾了這種本來應該自然發生的利益回饋機制,使利益回饋變得更少。

因為許多廠商在面臨工資與土地成本上漲壓力下,被迫面臨升級壓力;但全球化資本自由移動會鼓勵廠商不必升級,而直接撤資外移,而那些來不及外移的,來不及轉型升級之前,往往就已倒閉。

目前世界經濟體系下的各企業通常只負擔「有限責任」,即使公司倒閉也不會傷害到資本家還沒有拿出來投資的那部分財富。

因此,目前世界上多數富人只拿一部分資本出來投資,也只負一部分責任;萬一有些企業倒閉會連累整體社會時,其嚴重的後果就是由全體國民去承受。

重要企業倒閉時,不止是納稅人受害,非納稅人也會遭到波及;包含「投資國」、「被投資國」、「利益相關國」等三方面都是如此。例如華爾街金融海嘯,所造成的成本不僅由美國人承擔,也由被華爾街投資的國家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承擔。

 

 

圖:雲南元陽梯田。雖然雲南少數民族經濟不發達,但卻保有極優美的自然人文地景;若為了多發展一點經濟而開發山坡地,這些美景難免受到損害,這樣的代價何等沉重?環保、文化、經濟之間,應能有永續性思維。

圖片來源:台長本人攝影(2005年初夏)。


【結論:貶值只能當藥品,不能當補品】

「知名成功人士」的說法不一定就完全是對的!

網友對此應該要有一定的自主判斷力,而這樣的判斷力又必須建立在足夠的知識學養基礎上,才能有效思考問題。

貶值戰略必須衡量該國自身條件,不是隨意可用。

若成功,則犧牲短期國內消費者可以換來出口產業長期競爭力,但只利益了自己的國家,卻傷害了競爭對手國;

若失敗,則只會製造國內的金融投機、社會動盪、與貧富差距、環境與文化傷害...

此外,執行此種戰略必定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對他國與本國也都有很大的成本代價,未必划算。萬一一國的貶值戰略引爆其對手國的貶值競賽,則彼此出口競爭力互相抵銷,貶值所能帶給出口產業的那一點貢獻也沒了,只剩下負面作用了。

基本上,強調貶值以發展經濟的觀點,是早期某一派經濟理論下的產物,然而目前多數主流經濟學者觀點是反對這種看法,因為認為大多數情況下,貶值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明顯大於正面影響。

總之,貶值是雙面刃,有利有弊啦(而且通常弊大於利),除非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局時,才可把貶值當成「急救藥品」,否則光靠貶值並無法救經濟。

但即使把貶值當成「急救藥品」仍應該謹慎進行,而且寧可保守少貶,不可一次大貶;否則會重創整體經濟。這就好像退燒藥如果一次吃太多會造成嚴重災難一樣,必須溫和適度,力道剛好,不可驟下過量猛藥。


【東亞國家將貶值「吃藥當吃補」的後果】

貶值戰略因有諸多成本代價,所以通常都是有過多廉價勞動力供給,且具有勤奮工作文化的東亞國家,才會最喜歡這樣搞。其他國家如果貶值,通常持續數年,就會慢慢讓匯率正常化,但東亞國家的貶值策略通常一貶就是幾十年,影響非常長遠。

但這些東亞國家,每個都因「把藥品當補品長期食用」而產生共通的病症。從日本→台灣→韓國→中國→(以及將來的越南)....每個國家在遂行出口導向經濟戰略之後,都發生共通的「畸形扭曲」現象:

a.人民長期工作過勞,但因社會喜歡崇拜不勞而獲的暴富者,故即使過勞死也沒人尊敬,人民因過長工作時間而犧牲休閒文化涵養。也因此不易發展文化、創意、觀光產業,這方面落後於歐美甚多。

b.股市與房市金融泡沫,投機風氣盛行,最終泡沫破裂,坑殺無數投資人。

c.除日本外,台韓中越等國產業,始終依賴低成本,升級緩慢,面臨工資上漲時,更寧可外移也不想就地升級,如此也導致民間企業在研發創新、品牌經營、人資教育的投資不足,故難以成就世界知名的偉大創新型企業。

d.因出口產業長期依賴貶值的價格競爭力,長期不肯升級,故除日本外,均給世界各國消費者留下品質低劣的印象;台灣與韓國在近年來才對此稍有改善。

e.為了長期壓低匯率維持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故在面對美國政治談判時,往往必須在其他方面讓利,以交換美國政府不採取報復手段。

f.因貶值泡沫鼓勵環境開發濫建,造成環境汙染、土地資源掠奪嚴重,形成不可逆的傷害,國土難以復育。

g.因貶值而泡沫擴張,故人民喜歡追逐房地產暴利,對於舊屋老是「拆而不修」只想翻建成更高的大樓,盲目的水泥化建設一堆,整個地景呈現「灰色視覺暴力」;不像歐美大多「修而不拆」,如此上百年累積下來,就有無數古蹟和古色古香的人文地景風貌可供欣賞,在視覺上給人一種文明積累深厚的「典雅泛黃」感覺。

h.因貶值泡沫而使社會風氣崇尚功利拜金,盲目追求現代化,傳統文化快速流失,人民過度追求現代文明之後,整體文明水平均淪為淺碟式後現代社會,欠缺西方發達國家的文明深度。

 

 

【貶值當「藥品」而非「補品」的思維應用】以希臘為例;

目前希臘因被毆元固定匯率困住,而使該國最重要的觀光產業收入不夠多;因此有經濟學家認為讓其退出歐元區,幣值大貶,即可恢復產業競爭力,重新點燃經濟成長引擎。

然而,因為退出歐元區會使其債務大幅膨脹,且必定重創進口產業並使民生物價通膨嚴重,因此希臘目前仍然寧可採取撙節措施,交換紓困金,留在歐元區為優先選擇。

我想到一個構想,或許可以一試:【貨幣雙元暫行制】

就是由希臘要求歐盟允許其「國內市場暫時停用歐元三年」(而不是完全退出歐元區),但政府仍持有歐元儲蓄,並接受歐元紓困金,用以持續償還歐元債務。

在這三年間,希臘將本國貨幣與歐元脫鉤貶值,分階段重新計算該國貨幣與歐元之間的固定連繫匯兌比率,適度重估,但不可一次貶値到位,否則會因承受不住政治與社會動盪而直接亡國。

三年後若經濟好轉,恢復使用歐元,但匯率兌換比率重新檢討。若經濟未好轉,再延長一至三年,如此繼續下去直到經濟好轉再重新恢復使用歐元。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能將以歐元計價的債務與國內民生市場使用的貨幣暫時脫鉤處理。歐元的債務仍以歐元紓困金處理,避免債務因貨幣貶值而膨脹。民生市場使用的貨幣則依照實際貨幣供需情況來產生匯率,避免目前出口與觀光經濟引擎無法點燃的問題。

 

(以上這段所言,若有深入專研歐盟經濟的專家路過,歡迎不吝賜教!^^)

 

2012-11-11  11:11


 

台長: 天光

etrain
天光兄,
這點我個人看法還是跟你不一樣,我認為目前台灣匯率確實有貶值的必要原因如下:
第一:台幣必須與人民幣走勢脫鉤,原因很複雜不過最重要的吸引部份高端電子製造業與精密工業回流台灣
第二:台灣在兩兆雙星產業中受傷慘重,匯率雖然不能弭補規損但是至少杯水車薪,多少有點幫助
第三:台灣目前經濟條件是有能力承受約5到8%進口物價上漲的壓力,同時也有助減少油電浪費
最後,外匯過多導致游資氾濫這一點台灣也不擔心,台灣金融投資業早已國際化,國內投資人不再是盲目的炒家
基宇以上幾點,我認為現些段台幣貶值5到10%
2012-11-28 04:29:55
版主回應
Raymond你好:

你的看法也未必都和我不一樣;很可能有些部分的見解是重疊的,另有些部分部份看法可能有差異。

第一、台幣目前與人民幣可說是脫鉤的。彭淮南並沒有把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高低,當成台幣最主要的漲跌依據。台幣兌人民幣,更是沒有固定匯率存在。目前彭淮南主要還是希望穩定台幣兌美元的匯率。

至於台幣貶值,能否有效吸引部分高端電子製造業與精密工業回流台灣?比率可能有多少?金額可能有多少?

如果貶值成功吸引這些產業回來,那也要看貶值引起的物價上漲造成的經濟損失,比起這些產業回來的利得,到底哪一個比較大?

這部分並不容易精確評估。經濟模型的推估結果往往也未必和事後的發展相符合。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有時,在數字難以推估準確結果時,有必要依靠「研判」。研判仍然需要充足的資料與資訊,更需要宏觀全局的極強洞察力。

正確的「研判」往往是事業成功的最大關鍵因素!

第二、同上,貶值造成的損失與出口產業成長的利得,到底哪個輕哪個重?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要收集充足的資訊後,依靠「研判的智慧」,進行準確判斷。

第三、台灣能承受多少進口物價上漲壓力?這不一定。因為還要牽涉到出口產業獲利情況、整體經濟成長率、國內貧富差距的程度、政治與社會氣氛....等等。

一樣,都必須在資訊非常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沒有標準答案的研判與推估」。

最後,台灣金融投資業早已國際化,這並不表示外匯造成的國內貨幣供給不會形成泡沫,更不表示泡沫不會破裂。因為這些錢無處可去,就只能推升泡沫了。

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目前談適合貶值與否,無從談起。只能談「原理」與「影響」,而無法談「數量」以及「好壞」。
2012-11-29 02:32:54
etrain
是合理的決定至於央行跟行政院其實也都知道要貶值
而不貶值的原因主要還是財政考慮
希望央行盈餘繳庫
至於希臘問題與台灣完全不一樣 除了軍公教福利以外
所以不太能比較
2012-11-28 04:33:44
版主回應
希臘問題當然與台灣目前的情況不一樣;本文也沒有在比較台灣與希臘,而只是以希臘為例,說明貶值救經濟的應用情況。

但是台灣未來幾年後,確實可能面臨希臘般的嚴重政府債務危機。希臘背後還有歐盟撐著;台灣要靠誰撐?

軍公教福利方面,台灣可以媲美希臘,這也是台灣未來可能越來越像希臘的最主要原因。

今天的馬政府,連軍公教福利都不敢改革,基本上已經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了。

如果讓馬政府執行貶值策略,他也會把它執行成很奇怪而違反邏輯的狀態。例如高雄港自由貿易區,主要就是為了吸引勞力密集產業回來,而不是吸引高科技產業。

再好的策略,如果執行方式不正確,都會變得走樣。有時甚至可能產生與原先預期完全相反的後果。

因此,對於任何「策略」,我都會用比較謹慎的觀點來看待,尤其會很重視其可行性、風險性、與執行者的選擇。
2012-11-29 02:09: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