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07 03:00:00| 人氣1,0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懷街友的一日旅程】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懷街友的一日旅程】

 


〈前言〉

感謝在台中的信佛友人發心,產生了這個因緣。也感謝日前捐款贊助物資的每個師兄師姐們。同時也要感謝那天遇到的這幾位街友,讓我更明白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下,最欠缺經濟資源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也不禁有更多思考。

以下這篇文章是日前探視與慰問街友,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這幾天,寒流猛烈;連躲在屋內都覺得寒風刺骨,何況那些露宿街頭、無家可歸的朋友們?

日前某日白天,應友人之約,往舊火車站前的地下道出發,想去探視這些街友,看他們寒冬中需要些什麼。

去到舊火車站,卻發現,由於舊火車站附近有工程在進行,站前建國路的地下道最近已封閉起來,任何人不得進入,包括街友。因此改到附近一處中午才剛得知的街友聚集處:台中市台灣大道與柳川交叉口的一處廢棄遊客服務中心樓上。

中午去探視時,友人在便利商店買了五瓶熱飲、五顆茶葉蛋去慰問,發現該處四面無牆,但有個屋頂可以遮陽遮雨。這是街友選擇在此睡的原因。

 

探視時只有5人在場。因此決定此波購買的物資先以5人為基本單位去思考。

由於友人拿出了其他幾位信佛的師兄師姐們主動贊助的款項,合計約一千元,以此規劃對街友的佈施。下午在量販店,採購時最主要的考量在於如何在一千元的預算範圍內,設法將款項做最有效利用。

幾經考慮,最後買了5圍巾,5手套,10襪,合計920元。剩下80元,則是發放物資前去便利商店買四瓶熱飲。加上友人主動捐出的一份餐盒。裏頭是一些麵包與餅乾。總共就是這些數量有限的資源,要去發放給街友。

 

晚上10點,是我一人去發放物資。去的時候,才了解到此區平常有共12位街友,1人不在現場,據說去工作。在場的11人中,有一人從頭到尾把頭藏在棉被裡,即使我高聲喊到要發放物資,他也不肯探出頭來。

我當機立斷,讓現場的其餘10人,每個人選擇拿到一雙手套或一條圍巾(二擇一),以及一雙襪子。四瓶熱飲則是想喝的人才跟我拿。沒拿手套或圍巾的那人,就給他較多麵包與零食,幫他塞在棉被裡,頭旁邊。

 

這一處的街友生態,頗奇特。有一個帳篷,裏頭沒人,只養了一條黑狗,不知誰養的。該處由於有一面牆,較多人睡在牆邊,都沒有帳蓬。其中有6人是2人一起蓋一條棉被睡。這三組的性別組合,分別是2男、2女、1男1女。

離黑狗比較遠的地方,也有兩名女性。其中有帳蓬的只有一個女性,她年紀已大,滿頭白髮,帳篷內還養了一條小狗。她是整群街友當中,唯一喜歡和我對話的人。她連說很多次謝謝,講得很大聲。

然而,當她要求說,希望要拿二雙襪子時,我告訴她:「因襪子數量不夠,只能給一雙。」我無法答應多給,她忽然態度180度大轉變,罵了一聲:「真凍酸(吝嗇)」。

 

我對這樣的態度轉變,其實並不意外,街友們各式各樣,當中有些情緒上問題的大有人在。面對街友做服務,本來就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早有心理準備。

因此當下我就用平靜的語調跟她說:「東西真的不夠,不要罵送你東西的人喔!」我原本準備繼續接下去殷殷告誡:「送東西給妳的人都是好意要關心妳,妳這樣罵人家,人家下次不是就不來了?」

但我還來不及告誡,她一聽到我第一句叫她不要罵人,自己就火速態度180度大轉變,轉回先前模樣,一直說:「好,我接受,謝謝你,謝謝你」。

 

事後我思考此事,猜想也許這本來就是她平常的說話風格。她一開始特別講謝謝講得很大聲,和其他街友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熱情,主因應該就是希望博取發送物資者的好感,好替自己爭取到更多一點好處。但當她發現發送物資者不願意給她多於他人的利益時,她就用難聽的話宣洩自己的失望與不滿,雖然只有一句,但聽在一般人眼中,多少會感覺到「好心被雷親」。(幸好我早有心理準備,心情沒有隨之起伏。)

而她自己,應該根本沒察覺到,這種前恭後倨的語言,在聽者耳中,觀感落差相當大。她很可能長久以來的說話習性就是如此,應該也有一點自覺,可能也有在練習改進。所以當她發覺自己被告誡了,火速就把態度收斂回先前模樣。

 

在廢棄的遊客服務中心二樓發放完物資後,我問了一位男性街友,舊火車站地下道封閉後,街友遷移到哪去。他告訴我:這些舊火車站地下道街友,目前遷移至五權路台灣大道口的地下道。

於是,我就直接到該地下道了解情況。

 

去了之後,和一二位街友聊了一些時間,得到的資訊包括:

1.一走進此地下道,就感覺到,此處明顯比柳川的遊客服務中心更暖和,半夜睡覺的體感溫度至少差距5度以上。 

2.此地下道總共有20-30位左右的街友;幾乎都是半夜才回來睡而已。不在現場的許多人,有些是在外頭工作。(幾乎都是打零工而非固定月薪的工作)

3.西區公所只允許他們夜間睡眠,每天早上八點就要淨空床墊棉被等物。(這一決策背後的原因,有待了解。) 

4.地下道常有人來關心慰問,發送食物。(我在現場正好目睹某公司自動來做街友探視。準備要發送食物和紅包。)

5.有一個老人,告訴我很多街友方面的資訊。他因為身體有毛病,工作不順,才來當街友。他快滿65歲了。我告訴他,只要一滿65歲,一些社會福利資源他就有資格申請。包括老人年金、中低收入老人身分…等等。

由於三不五時就會有善心人士來佈施食物,且台中市目前有三四個團體主動提供街友餐食;所以這位老人目前雖然沒工作,但幾乎每天都有東西吃。

這位老人透露:地下道的街友,當中有不少位都在當陣頭。算是打工。我當場還看到一個陣頭的老大在指揮狀況。

6.在地下道,我遇到一個常到某個公益團體用餐的青年人。該公益團體在台中提供免費素食,提供對象不限於街友或弱勢者,還包括許多一般大眾。我經常幫該公益團體做一些簡單的事,算是非正式志工。

這個青年是我在該公益團體見過多次,印象頗深的一個人;沒和他好好談過話,但他的長相與神情很好認。他用餐完,常會主動幫忙善後。臉上一直掛著微笑(或傻笑)的表情。看上去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在地下道,他一看到我,忽然給我一個熱情擁抱。(但他似乎記錯我是哪位,呵呵)。他是現場街友中最會主動熱心幫助他人者;在這個二十多人的小圈子中,我猜應該算是人緣還不錯的。

他有痛風,工作不順,因此淪為街友。他身體無法從事粗重工作,因此一時很難脫離此困境。他以前數學不錯,讀資訊工程的;因此智能不是問題。(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條件,不免疑惑:這樣的人怎會因難以工作而淪為街友?)

他母親信佛,他也信,但礙於他人佈施的食物經常是葷食,因此他只能偶爾吃素。  

我建議他有空時可念佛或念六字大明咒。他的回答是:「謝謝你的布施」,我說:「我只是講話而已。沒有人跟你說過這個嗎?」他說:「有啦。這個很好,很重要,謝謝你的提醒,我們時時都要溫故知新。」

 

 

〈結論〉探視感想是:

真正要幫助這些心靈與物質都顯得匱乏的人,可能必須有方法、有步驟地去做。

在關懷街友的時候,或許該多觀察、思考,除了食物以外,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看起來,物質方面,由於善心人士及慈善單位經常會提供飲食,因此食物要吃飽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他們真正缺的是其他方面的物資與資源。最重要的是現金、工作機會、及身體健康;以及一個遮風擋雨的「家」。


心靈方面,對於已有佛法因緣的人,可以直接和他聊佛法,從佛法角度給予觀照及建議。對於暫時沒佛法因緣的人,如果有其他宗教或精神上的信仰與寄託,也可設法幫助他往這方面去發展,好好安住他的心性,讓性格與情緒平穩。


至於那些仍只關心填飽下一餐而無法追求精神生活富足的人,擇只能先用物質上的佈施,和他們結緣,讓他們對佛法、對自己這個人、對自己所屬的公益組織,產生好感,種個菩提種子,或慈悲良善的種子。一切順其自然。時間要經過許久,才能開花結果。

不宜也不需要強求他們都能被佛法或公益慈善精神所感動,而學會感恩。因為他們在福報與智慧上,仍然屬於幼兒期;還會哇哇哭鬧,不講理也不能真心感謝的階段。大人只能循循善誘,逐步讓他們建立好習慣;等他們長大了,才能讓他們體會更深的人生道理。

 

(合十感謝讀者您耐心讀完本文,阿彌陀佛!)

 

後記:正在貼文的同時,卻得知夜裡花蓮6.0大地震傳出災情的消息。人世間的苦,來得還真是無常迅猛,讓人一刻不敢懈怠稍歇!時時警惕自己:要體會人世無常的道理;任何現象,必須體察因緣,深明因果,依慈悲心量,行使真正能幫眾生離苦得樂的正道。





























台長: 天光
人氣(1,01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社經公益 |
此分類下一篇:【從大愛台下架「智子之心」談起】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勞運困境的本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