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06 07:51:42| 人氣2,517| 回應6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體罰與霸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明星高中1都要被幹掉的教改2時代,竟然還有人敢主張能力分班。
  據人本調查:明星高中的升學主義是體罰3之源,尤其是館長的母校,台南(一中)最嚴重(連反體罰也重北輕南4?)!
  如果公布成績排名也算體罰,那李安5及其父(南一校長)便是受害及施害者。
  豈只南一,館長的母校、東海大學的基本勞作教育(掃廁所)不只是體罰,還是比共匪更惡劣(中共三中全會後已取消勞教,詳參【圖博館】:習李三中全會)的奴隸主(館長在東海也當過工(奴之)頭)!
  在理盲濫情的呆歹灣,啥都搞一元化、連教改也只准快樂學習6,不允許多元地來成立:體不體罰、霸不霸凌7之教育。
  所以真要多元教改,就得廢除教育部,讓各方自由選擇想要之教育方式。
  相關資料
1.詳參【圖博館】:多錢入學然公平 
2.詳參【圖博館】:《教改錯在哪裡?》
3.詳參【圖博館】:教改與  國際不打小孩日  
4.詳參【圖博館】:縣升格重北輕南
5.詳參【圖博館】:李安:名導演72
6.詳參【圖博館】:快樂
7.詳參【圖博館】:《校園力》
8.詳參【圖博館】:教革會   
  相關新聞
常態編班…大家一起睡吧
人本調查五都體罰 台南較嚴重
服務?懲罰?掃廁所…學校教學生啥
東海大學基本勞作教育

    教改邏輯:邏輯邪57/66

台灣教改病根是民粹
不管李陳政權時操弄
由上而下的台獨民粹
或者馬專業內閣不敵
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
民粹都想奪取教育部:
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教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本是要鬆綁國家對教育的干涉,但「教改會」結束後,由教育部的種種舉措可知,台灣的教改好比其他本應歸還民間的公共事物,在傳統威權遺習、台灣意識及施展權力等因素下,又一一移到李陳政權的國家機器中。就教改而言,教育部由上而下的管制及操控教改,導致教改由多元趨向一元,如此一來便喪失了民間的自主性及實驗性。馬政府時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更強騎馬的教育部要一元地滿足台灣人的多元要求。不管那種民粹都違背教改的目標:「民主、自由、多元」,難怪教改會失敗。)

旣然如此,那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
便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論「教改邏輯」如下:

廢除或虛化教育部
教育預算還錢於民
(依窮多富少原則)
學生家長自由擇校
各級學校自由辦學
教育部只負責監督
各校的財務和品質

濕人的教「革」邏輯有夠革命性
但不合呆歹灣人理盲濫情之現實
首生 學生和家長呆歹到不知
教育部絕不可能滿足多元要求
家長多認己子能就讀明星學校
學生多想校園如遊樂園電玩店
其次 政客、叫改分子和教職員
不管為了教育目的、工具或利益
多想占有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叫室:鄉村瘋景76/99

又不是體罰刑求室
教室何時成了叫室

仍是從要教改以來吧
旣然吵著要進行叫改
當然要正名為叫室了

哦 原來如此 難怪
叫改後學生比師大聲

這才合聲音演化生理學嘛
少年仔精力本來比老師旺
教改前教室不聞學生聲
乃有耳無嘴教育觀之故

大人才有嘴無耳呢
君不聞教室體罰嗎
教改前教室已叫室

叫改後又如何
覇凌取代懲罰
室中無老虎
老鼠稱大王

此乃鼠輩誤導了教改
教改本質是快樂學習
教室笑聲應取代哭聲

怕是叫改誘導出鼠輩吧
不然胆小如鼠的豪爽生
怎敢橫行教室覇凌師生

    霸凌天堂:天堂瘋言64/99

校園的體罰算啥
在教改口號之下
老師罰站也不敢
虎媽倒可打屁股

沒被學生霸凌算師走運
校園無虎師惡徒稱大王

男生的身體霸凌算啥
女生的語言霸凌才陰
尤其無言的行為語言
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冷嘲熱諷尚能言傳
勾心鬥角只能意會

語言的霸凌算啥
再怎麼言傳意會
也還有實體對象
網路的霸凌更陰
虛擬再加上匿名
罵出人性最髒話

台灣不愧是霸凌之島

    霸凌煉獄:地獄瘋語51/99

霸凌怎可能是煉獄
對咱人本教師而言
人天生愛好和平
討厭暴力

是嗎
怎有雄性暴力
殘酷男孩之說

還不是父權殺豬害的

是啊
實然的禽獸
雄虎雄鷹雄猴
都會霸凌爭強

豈只
雄性暴力
殘酷男孩
更有
雌性暴力
陰柔女孩
只是
行為語言霸凌
身體霸凌之別

    霸凌地獄:地獄瘋語52/99

霸凌就是地獄
別跟咱教育班長說啥
戰鬥營是夏令營
不需魔鬼般訓練

你有職業病啊
夏令營是學生的暑假遊樂園
又不是海軍陸戰隊的魔鬼營
怎能將體罰合理化成
合理的訓練是訓練
不合理的訓練是磨練
這不合性本善古訓

是嗎
那孟聖人怎云: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不打不罵如何教育

孩子是天使
須愛的教育
要快樂學習

你在神化小孩
不知有些小孩就是魔鬼
老在幻想學堂是天堂
不知因材施教
校園才變霸凌之地獄
在校未經魔鬼般教育
在職要補魔鬼般訓練

常態編班…大家一起睡吧【聯合報/張德鄰/大學教師2013.12.06 
 
  如果一個年級有廿班,如果某一班的各科平均成績,在同年級裡總是倒數二或三名,大概你會覺得稱它為放牛班不算太過分;不過現在是常態編班,所以放牛班裡也會有資優生。
  當這個資優生試圖對同學講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同學的反應竟是:「愛因斯坦是誰?廣義相對論是什麼碗糕?我們才不屑學這個東西!」因此資優生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把台灣的前途交給我們這一班,一定會完蛋!」
  親愛的資優生,我們社會需要各種人才,因此教育需要幫助學生發展多元智能,只是教育政策一直在延後分流,逼不同智能的學生學習相同的東西,這才是問題所在。
  常態編班的結果,笨的人在睡覺,聰明的人也在睡覺,只剩下約三分之一相信勤能補拙的「充滿熱情的平庸之才」,還在認真的學習。勤能補拙雖有幫助,只是效果有限。
  回應
  有的老師喜歡給人貼標籤!教育可以鼓勵學生對話、交流,延後分流的確會有問題,但放牛班、資優生的標籤就貼在學生身上,難道就不會有問題?老師該鼓勵學生對話、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教育要改,老師自己的態度也先要改吧!
  世界各國都在發掘天才、栽培人才,只有台灣,搞「齊頭式平等」,逼鳳凰和雞鴨同籠、渾身屎糞,然後得意洋洋地,認為我們是「真平等」!

人本:五都中小學 5成學生目睹老師體罰同學

  現在仍有學校以體罰處罰學生?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調查,五都有多所國小仍有體罰現象,其中以台北市比率最高,有37.7%,平均10所學校中,有4所會進行體罰。人本對校園發起問卷調查,其中將體罰、語言暴力與不准下課等狀況列入考量,發現台北市的小學體罰率最高,其他三都高於去年全國24%。新北市的學生則最常聽到老師用尖銳的言詞罵學生,也有最高35%的中小學生,聽過老師罵人。台南市的老師則最常不許學生下課以做為懲戒。
  五都的中小學中,較常見的體罰為罰站,第二名為老師打人或要同學互打,偶而會有開合跳等。人本教育基會馮喬蘭表示,她說曾有老師貶低學生智商,或是叫學生去死,而前兩者在調查中所佔的比例加起來是18%。另一項處罰法還有不許學生下課,下課時間多是用來與同學聊天,休憩或預習功課等,但有近1成的老師,會要求學生不可下課,甚至不能上廁所,3成的老師會要學生在短時間內解決內急,連續罰4節以上者占了37%。
  人本更指控,如果明星高中能挑選學生的制度不變,琳瑯滿目的比序條件還在,升學主義窄門就不會消失,為什麼呢?從早自習考試次數以及學校公布班排名這兩件事就可看出。台中市每周會在早自習進行3次以上考試,更有38%的學校會在公佈欄上公布,同學第幾名也能看到。
  對此,教育部回應,這些體罰多違反教育基本法,如有學生向家長報告,且家長投訴時,教育部將派人了解。如確有此事將記點處分。排名部分,教育部要求不得公開個別學生在班上或校內之排名,僅能公布分布情形,成績一事只能個別通知以尊重隱私。教育部重申全面不得有髮禁,而安全檢查部分,如特定學生被合理懷疑攜帶不該帶入學校的物品,需在第三人在場的狀況下檢查學生私人物品或空間。

人本調查五都體罰 台南較嚴重2013-11-21中央社

調查顯示,台南市在多個不當管教、處罰的項目中,比率都是五都最高。例如國中體罰率,台南市高達33.8%;國中學生見過體罰率,台南市為57.1%,尤其19.5%直接目睹教師打人,或叫學生自己互打。
  台北市是國小體罰率中占五都第一,高雄市則是國小見過體罰比率最高。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台南市仍是升學主義和威權管理的典型都市,在今年的調查中的多個項目比率,都是五都中最高的。
  馮喬蘭指出,人本基金會調查發現,五都大約還有3成左右的國中小,仍存在各種形式的體罰,尤其許多學校的規定「細如牛毛」,學生動不動就會被罰。
唯一慶幸的是,過去還有許多學校使用「連坐」的方式處罰學生,教育部明文禁止後,根據人本調查結果,情況已有明顯改善。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福特表示,體罰不是比率低就能接受,是「根本不該發生」。就像開車違反交通規則,警察只能依法開罰,不能罵豬、罵笨蛋,也不能動手動腳,更不能在車子背後貼「本車主曾違規」的貼紙。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也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升學主義,常常不是教師刻意要體罰,而是在家長的壓力下不得不做,「每個人都是共犯結構。」
  回應
 不要把美國那一套全用在台灣,美國有光亮一面,但也有黑暗一面,在那些暗巷中毒品、犯罪極猖獗。對人基本的尊重是必須的,但過度的執行不見是好,以好幾年前新加坡會鞭刑美國公民即可知。
 連依法處罰學生下課在教室反省過錯,人本都有意見了,這不是自打嘴吧
  南部人要用打來教不意外
  南部人(意指小朋友)要用打來教(意指老師)不意外(意指你覺得這樣是對的)
打罵教育是台灣戒嚴時期的產物在現代算是不入流..所以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入流的想法
  文明人是不用打罵教育.但有些野蠻人不用打罵是教不會的

登報反霸凌 孩子二度傷害【聯合報/黃佳境/自由業2013.12.09 
 
女兒遭霸凌,學校袒護教師的孩子,引發家長不平,斥資近百萬元刊登廣告陳情,甚至將對方身分全都露;面對這類討公道的模式,筆者即使有意以同理心看待,但單方面透過大手筆披露指摘,恐怕未必贏得同情和支持呢!
  即使霸凌非常可惡,但家長同樣作了未必高明的反制策略,為孩子帶來二度傷害,甚至在同學間被貼上標籤,遭到排擠,除非擺明轉校改換環境,情何以堪!
  或許家長是在忍無可忍又走投無路下,不惜玉石俱焚?遺憾的,卻也引發了另類的質疑;該位家長應是「家有恆產」,以一石二鳥之計,藉機將涉及霸凌的同學及其擔任老師的家長,一併在媒體中曝光,不惜涉及個資法,也要訴諸於大眾公評?
  回應
  霸來霸去,人類殘殺同類的武器,就是躲在大眾後面一起丟石頭。 這是人性,人性本賤。有人就是賤性,怎能期待這種人高貴起來呢?
  有錢登報紙的人,一面之辭就是事實全貌 ?教育部有公告「反霸凌申訴程序」,有需要登報紙陳情嗎 ?刊登這個廣告的媒體,不能只為了賺廣告費而不善進社會責任,正確的作法應謝絕刊登。
  別鬼扯什麼求助無門。求助無門的人不會買下頭版廣告攻擊對手。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不明究裡、自以為是的鄉民正義。很多人都還沒弄清事實真相就一面倒相信該家長說法,指責校方和許生不是,再次展現如洪案一例的"私法正義"。很多網友更是抱著看熱鬧、幸災樂禍的心情來看待被指控霸凌者。 我只想請大家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是你家小孩被人指控欺負同學,在真相還沒釐清前,就被對方家長公開刊廣告連你這家長一起指名道姓公告全國人民,你們的心裡也會同樣開心嗎?你也會覺得你的小孩罪有應得,所以全國人民都該認識你的小孩嗎?
   這件事最扯的是,有一堆鄉民連事實真相是什麼都沒弄清楚,光憑片面之詞就給學校和許姓學生定罪,果真是台灣鄉民的正義。被指控"涉嫌"霸凌的小朋友,有必要被公然人格毀滅嗎?該家長的女兒或許真的被許姓同學在班上同學面前侮辱,這是當然必需追究,可是許姓同學卻是被該家長公開指名道姓在全國國人面前侮辱,不是嗎?同學間有糾紛,是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嗎?以後誰還敢跟這位女同學交朋友?難保哪天她媽又不爽再刊個半版廣告來毀滅你。只有是非不分的人才會認同這種公開毀滅他人人格的
  相關新聞
家長指名道姓登報霸凌  北市:觸犯兒少法
登報揭霸凌人本︰家長應是走投無路
霸凌陳情教育局成立調查小組

母百萬登報訴子遭霸凌 學生臉書反嗆2013-12-9 TVBS

  北市一名國中生家長花了將近百萬,在報紙頭版刊載半版廣告、向市長陳情,控訴患有糖尿症的小孩,在學校被霸凌,遭辱罵髒話、考卷還被亂丟、踐踏,引發各界關注,但登報隔天後,這名家長發現,霸凌小孩的同學非但不認錯,還在網路上罵小孩三字經,氣得截圖下來,質疑校方護短,要求立即處理,否則訴諸法律。
  原本想讓對方道歉,學生家長沒想到登報後,事情反而更嚴重,她控訴霸凌小孩的同學在臉書還擊,否認沒有不給考卷,也沒有用踢的,是當事人自己不練舞,在學校翻白眼被同學罵,應該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別人,洋洋灑灑寫了一長串,學生家長反駁說,這是不實指控。
  眼睛不舒服常往上看,但同學誤以為翻白眼,因此引發一連串不愉快,從今年9月開始,長達2個月,被同學辱罵,甚至惡整,家長和老師溝通了好幾次,校方也開協調會,霸凌狀況遲遲沒改善,學生家長質疑校方護短,還說不排除會提告,為了想替女兒討公道,不只花了上百萬在報紙頭版,刊登陳情信函,甚至涉嫌霸凌的同學資料,現在事件越演越烈,校方表示將召集相關同學展開調查。
  回應
  現在事情真相只有當事人雙方知道(兩位小朋友),雙方家長都不在現場又怎麼會知道事實到底是什麼,對為了保護自己的寶貝但是也要有理性的求證,所以連雙方家長都是用聽說的,網民們怎麼都一副已經判刑確定了一樣呢?
  反正事件一定會有一個結果,說不定就像大家想的一樣,許生有拜霸凌,或是整件事只是蔣生個人認為被欺負了,或是最讓人想不到的結果,雙方都有責任最後雙方私下擺平了.所以別太早下定論,畢竟我們都不是當事人,結果怎樣也不是爾等說了就算家長出面,孩子只會更辛苦,無助於孩子的人際關係與社交,比背景比有錢比身分比特殊,孩子某種程度的社交行為薄弱跟家長不成熟的心態有關
  會用登報方式處理小孩間的事情,想必這母親EQ也很差。不是你登報了就你說的都是真的阿~~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搞不好那些被你指名道姓的小孩也有滿腹的委屈。教小孩要圓融處理事情也是很重要的課題阿~~

體罰的文化基因‧新鮮日本 2013/04/03

今年年初,日本體育界爆出一則體罰醜聞。一名大阪市的男高中生,因無法忍受籃球隊教練的體罰,而選擇自殺結束了生命。【文/片山杜秀】
  今年年初,日本體育界爆出一則體罰醜聞。一名大阪市的男高中生,因無法忍受籃球隊教練的體罰,而選擇自殺結束了生命。這件事引起日本全國上下的關注,然而驚動日本的體罰事件並不僅此一件。日前,倫敦奧運日本女子柔道代表隊的15名選手,集體指控領隊教練對她們進行體罰。這一項指控,立刻在全日本引發熱議。
  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拳腳相向可能會因傷害罪而受到法律制裁,但在體育界卻被視為「教育的一環」。政治學家片山杜秀認為:「明治以來日本的發展過程造就了今天的體罰制度,並存續至今。」
  照片由《新鮮日本》編輯部提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軍隊中的體罰可謂家常便飯。二戰結束5年後的1950年,著名的政治學家丸山真男在一場座談會上,回顧了過去在軍中的經歷,他說道:「就在我還不解為什麼會被毒打的時候,又遭到了一頓毒打。」
  關於軍隊中的暴力起於何時,可以確定的是,在明治維新軍隊初成立之時還尚未形成這種風氣。但在前陸軍大將河邊正三在戰後所著的《日本陸軍精神教育史考》一書中,便出現了關於日俄戰爭(1904至1905年)時期體罰的記載。
  當時日本的敵人,俄國是個超級大國,士兵人數不僅眾多且裝備精良。因此,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的日本為了與之抗衡,在全國進行了緊急徵兵。然而,這些緊急招募來的士兵素質明顯不足,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服從意識。
  雖然最終日本仍在日俄戰爭中勉強取得了勝利,但像這樣人口稀少,武器彈藥和工業生產能力無法與西方各國匹敵的日本軍隊難以確保下一次的勝利。因此日本軍所能指望的,就只有士兵們的精神意志了。
  有鑒於在戰時一般的老百姓都有可能被徵召至戰場,日本政府從平時便致力於灌輸國民「大和魂」的意識。對缺乏幹勁的人施以體罰,使服從成為理所當然。
  大正末期,學校開始設有軍訓課。這些艱苦苛刻的訓練在太平洋戰爭時期達到最高峰,於戰爭末期更出現了一本名為《日本人究竟能被訓練到何種程度》的兒童讀物。書中寫道:「日本人只要進行嚴格操練的話,其能力必定可以超越歐美人。」而諸如此類的宣揚方式,是一種典型的精神論述。
  照片由《新鮮日本》編輯部提供
儘管戰敗後日本軍隊就此消失,但其體罰精神卻殘存至今。雖然藉一己之力遠不足與西方人匹敵,但若同聲一氣加以訓練的話便有戰勝西方人的可能。正因為這樣的思想深植於日本人心中,也間接容許了日本社會中體罰的存在。
  日本女子柔道在奧運比賽中被寄予了奪牌厚望,在與體格健壯的外國人同場競技的體育界中,走向零體罰的這條漫漫長路,還未能看到終點。

孩子犯錯,應該體罰嗎?‧講義雜誌 2012/09/12 趙麗榮 

  「在德國,孩子犯了錯也要體罰嗎?」我不解地問孟莉安女士。 
「是的,雖然體罰孩子不好,但是有時候缺少體罰反而是不完整的教育,而且我們只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採取特定的懲罰,」孟莉安女士回答。 
  「在我們德國,一般來說,孩子不聽話是受到體罰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對父母有過分的行為,去觸碰危險物品,欺負小弟弟小妹妹,故意弄壞東西……等。當然,在體罰的時候,我們會十分小心,絕不會以打耳光、用棍子等方式體罰,而是採取一些比較柔和的方式,比如打屁股、限制遊戲時間、不准看電視、罰做家務、面壁思過、關禁閉。」 
  「你不怕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或者讓他對你產生敵意嗎?」我一臉擔憂地問。 
  「即使是傷害了自尊心,也是他應該付出的代價,下次他就會記住了。為了避免此事影響我們的情感,等他冷靜後,我會和他溝通,讓他知道我這麼做的原因和用心,並向孩子道歉,還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愛你的。』我想他是具備思考能力的,並且我相信,如果他站在我的角度來看,也會這麼做。」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孟莉安女士顯得非常有自信。 
  孟莉安女士和小尼克離開後,我的心情難以平靜。主要還是因為她剛才體罰孩子。 
  在德國,體罰孩子是一種「不合法」、「侵害孩子權利」的事情,可是很多德國父母依然會偶爾體罰孩子。 
  當父母體罰孩子時,孩子能夠理解是為他好嗎?一想到這裏,我忍不住問欣欣:「欣欣,你覺得今天孟莉安阿姨做得對嗎?她打尼克哥哥的屁股正確嗎?」 
「我覺得應該是正確的,畢竟尼克哥哥實在太過分了,」欣欣非常贊同。 
  「這麼說,如果你是孟莉安阿姨,也會這麼做?」我反問道。 
「是的,如果以後我這麼調皮的話,你也可以揍我,不過,我想我不會像尼克哥哥那樣讓人討厭。」
  可是,孩子真的能在「零暴力」的情況下成長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始終沒有找到合理的答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同時要向德國朋友多多請教了。 
  不過,從德國父母也體罰孩子這件事來看,儘管他們很尊重孩子,卻絕不遷就與縱容孩子,絕不姑息犯錯的孩子。可見,「尊重而不遷就」是其一大教養特色,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美國南方體罰仍普遍 2012-08-31

  世上許多國家禁止體罰,但美國南方好幾州仍然照打不誤。位於阿肯色州森林城的學校董事會最近決定重新引進體罰至當地學校。體罰在阿肯色州是合法的,而森林城區裡很多家長也都贊成孩子需要用木板(戒尺)或長尺管教。
  此決定面臨某些反對聲浪。位於德倫的新罕布夏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勞斯認為打學生根本沒用。研究體罰多年的他堅稱「所有研究都發現打屁股等體罰會增強孩童的肢體攻擊性。」
  儘管也有其他人像勞斯教授一樣批判體罰,但南方近期還是不太可能在近期立法禁止。贊成體罰的人認為應該要考量到不同地域的人對體罰的態度。美國南方,特別是非裔美國人社群,已接受打屁股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而且他們認為體罰與聖經教條「不打不成器」有關。
http://n.yam.com/funday/society/20120831/20120831766743.html

美國法律竟然允許老師體罰學生 2010-10-15東南新聞網 

  中國有一句俗語,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尤其是在古代,老師教育學生時,體罰打板子是經常的,幾乎是一種制度了。沒想到的是,現代教育制度中的美國竟然也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在美國有21個州依然在法律上保護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體罰的合法性,而對學生體罰最常見的方式竟是用木板打學生的屁股。在2007學年,美國共有22萬3190名中小學生遭受到體罰。
  屁股的板子也是專門備用的,有的學校校長整天就在教學樓的走廊拎個板子亂轉,而且名曰“殺雞給猴看”。打學生屁股的板子也很文縐縐,上面還寫上了教育名言:“省下了棍子,慣壞了孩子。”
  通常“犯錯誤”的學生一次被打屁股至少是三下,也可以打十多下,多是由學校的校長親自上陣。
  在這張美國地圖上,藍色代表已廢除對學生體罰的州,紅色代表依然保留對學生體罰的州。准備送小孩到美國讀書的父母,可要選擇好。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10/15/7236916.html

不要限制父母管教子女 by粱英年 September 08, 2012 

每隔-段時候,總是有-些加拿大人或團體要求政府取消保護家長體罰子女的法例。加拿大在1867年立國,這條保障家長教養權的法例早於在1892年草擬,經過多次參眾兩院議員及上訴至最高法院的挑戰,至今這法例仍屹立不倒。全世界有近200個國家,只有加拿大需要透過立法來保護家長體罰子女的權利。為什麼其他國家,甚至是同樣行使普通法的英聯邦國家,都沒有這樣的法例,我們卻沒有聽到他們施行體罰的家長都被打入監牢。
  這次提請政府取消這條保護法的,是出自加拿大醫生協會期刊的社論。醫生支持家長可使用適當的體罰來管教任性的幼兒,時移勢逆,醫生今天卻認為體罰已不合時宜,成為不懂教養子女的父母發洩怒氣的藉口。 
  現任政府堅持保留這條保護父母的法例,是要顯示政府尊重父母的權利和家庭完整性的重要,法例本身沒有鼓勵或反對父母以體罰方式來管教子女。大前題是我們所講的體罰,在這條法例已講得清清楚楚,平衡了保護兒童和父母管教的自主權。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20087268/article

南非:父母體罰孩子是否犯法引爭議 2012-08-28人民網

據當地媒體今日報道,南非近日就“父母打自己的孩子是否屬于犯罪行爲”及“是否應進行相關立法”問題再次進行討論。這一話題在政黨和民間組織間引發爭論。
  據報道,相關討論在2007年曾進行過一次,而這次舊事重提,是因爲要對現有“兒童法”進行修正。社會發展部部長德拉米尼上周表示,他們准備在2014-2015財政年提交修正法案,該法案將對父母體罰孩子做出規定。但是有民間組織認爲該法案較爲短視並且不負責任。即便新的修正法案受歡迎,它也很難付諸實施。
  一名來自兒童保護民間組織的負責人表示,“如果我們都不能在學校中執行現有法律,我們又怎能在家庭中去執行它呢?” 民主聯盟的國會議員也表示,怎麽管理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特權,除非有虐待行爲,否則政府不應該介入家庭事務。

服務?懲罰?掃廁所…【聯合報/呂健吉/華梵哲學系副教授2013.11.17 

  最近看到,有家長把學校給家長的一封信上傳臉書,內容主要是向家長募款的活動,細看其募款的目的,卻是為了公廁的清潔工作,需要聘請清潔消毒人員,希望家長支持,同時也表示,該校以往在家長的支持下,讓該校的公廁評比晉升到特優。
  讓學生去打掃學校廁所,是學校訓練學生的基本生活教育。
近日來,台灣的企業老板,開始推動親自掃廁所活動,帶領員工打掃公司廁所,希望藉此讓員工可以體驗凡事都要重視,尤其在打掃廁所的過程中,更能夠體會到這種看似卑微的工作,其實卻需要高貴的工作態度面對。
  只可惜,在教導學童打掃學校廁所時,並沒有教他們應有的情操,反而把打掃廁所,視為是一種懲罰,犯錯的孩子要去打掃廁所,而不是最優秀者去打掃。如此價值觀,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精神呢?
  去年暑假,我的學生跟學校申請逐夢計畫,竟然是去打掃石碇觀光區公廁,打掃了一個多月,每日清晨就得出門,打掃五六個地點,打掃完已經是下午過後。
  問他們打掃一個月的心得,他們覺得打掃公廁並非難事,也不會覺得很髒,只是一些人看他們在打掃時,總有不同的眼光在看他們,讓他們覺得人生百態。
  有位小孩看到他們在掃公廁時,童言童語的說:我要努力用功念書,以後長大才不會來掃公廁;有人覺得他們是否缺生活費;有人則心存感激謝謝他們。
  打掃公廁提供使用者良好的清潔環境,竟是大學生的夢想,也是企業老板教導職員工作態度的巧門。昨天聯晚報導,中油舉行加油站公廁整潔周活動,董事長帶頭示範打掃。何以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家長會想以捐款的方式,來替代學生勞動學習的教育方式呢?更令人不解的,是環保相關單位及學校卻把這樣的教育模式,變為是評比競賽活動呢?
  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回歸到學生打掃廁所的初衷,並且給予正向的教育意義,讓學生們樂於服務別人也服務自己。打掃廁所是一項榮譽、神聖的工作,而不是懲罰、卑微的工作。
  試想家中的浴室廁所清潔工作是誰在做,若一位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孩能夠主動擔任此項工作時,她會怎樣來看自己的小孩呢?
  回應
  我倒認為這事可以有些採購方面的討論,掃不掃廁所非重點。每人廁所清潔費300元,委託服務若有招標結餘有沒有需要退?每年都用完嗎?結餘款如何處理?這是屬於可受公評之處。畢竟那是公立學校。 至於孩子掃廁所掃得乾不乾淨,想不想掃,不需要公評。就像作者有沒有打掃家裡的廁所,是不是經年累月持之以恆地做,類似這樣的問題,作者不用回答一樣。
  再告訴大家一個內幕 那就是 事實上 ....是因為 學校 叫學生 掃廁所 但是 學生都亂掃一通 敷衍了事!家長 又都是 有頭有臉的 "人物" 學校 只好 再收錢 找人掃!報紙 不去查清楚 又胡亂為文 推個品德教育當理由!
  再問一下! 有人去過外國高級飯店上的廁所 有專人制服服務 還要給小費嗎?別想歪了喔! 服務不是做骯髒的事喔 !是正派的事 這也是觀光形象服務的 重要環節喔! 重視到這裡 才能成為觀光大國喔!

跨海來台學打掃! 東海大學「勞作教育」吸引澳大學生參訪2013-08-07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諸葛志一/台中報導)東海大學承襲多年的勞作教育制度,是現今台灣各大專院校勞作教育的典範,也是全國推動勞作教育的起點。有鑑於此,澳門大學特地由三位書院長帶領師生,前來東海大學參訪,希望透過為期六天的「勞作教育培力暨國際服務學習研習營」,提升東海、澳大兩校學生品格與實踐力。
  東海大學「勞作教育國際服務學習計畫」首要的課程,就是讓澳門大學一行16位學生親自清掃東海校園及廁所。從打掃工具的認識、清掃人力分配、以及面對不同的清掃環境時,該如何有效率、精實的完成清潔工作,每一個環節背後,都涵蓋了不同的學習價值。澳門大學學生在清掃廁所時,僅僅擦上隱形手套護手霜,希望透過赤手清潔馬桶,直接感受廁所的清潔度,落實勞作教育中愛護環境的根本精神。
  「看見浴室透過自己的清潔變得亮晶晶,瞬間精神都來了!」澳門大學心理系二年級同學黃茵興奮地表示,來到東海大學的第一天,就親自打掃入住的宿舍浴室,當時發現,清潔蓮蓬頭可是大有學問,透過特殊工具清潔,蓮蓬頭變得又白又乾淨,當天晚上洗澡時,還搶著使用親自打掃的浴室,非常有成就感。同時也體悟到,原來清掃不只是養成習慣,更是培養生活的態度。
  勞作教育的精神不只侷限於東海校園裡。七日當天,東海大學帶領澳門大學學生,前往惠明盲校服務,與盲生共同完成陶藝製作,並親自刷洗惠明校園廁所,讓盲生感受更潔淨的生活空間。八日當天,將前往山區進行偏遠鄉鎮兒童服務,邀請澳門大學同學共同帶領偏鄉兒童拼組音樂積木。研習營的最後一天,則是前往武嶺淨山,讓勞作教育精神走出東海,散播到台灣各個角落。
  清掃學習看似是每日最基本的生活工作,但如何有效率的規劃每一次的清潔過程以及達成清掃目的,才是此次研習營的背後意義。澳門大學東亞書院院長姚偉彬表示,澳門大學過去並沒有施行勞作教育制度,主動清潔校園、愛護環境,對學生來說是既新鮮又有意義的活動,這次參加的16位澳大學生,全部都是自願參加,希望澳大可以將勞作教育的精神及理念學習起來,往後在校園試行。
  東海大學勞作教育處長黃聖桂表示,此次東海與澳門大學交流,主要希望藉由勞作課程點燃博雅教育的火種,提升兩校的服務與創新力,帶動亞洲人才全球競爭力。
  為了加強此次多元交流以及共構服務學習的價值與體驗,東海大學此次安排的一系列研習營課程,期望能讓澳門大學的學生透過清掃服務,學習背後深刻的教育意義,而這些教育理念,是在校園課堂中學習不到的。透過親力親為的勞動服務,從校園清掃學習到淨山,內化改造現代年輕人,培養善待環境的概念。

東海大學基本勞作教育

是本校44年創校即設立的制度,其創始理念,在使學生於正課外,尚能獲得有關勞作的教育價值。因在勞作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瞭解勞作尊嚴與稼穡維艱之真意,體驗手腦並重與人格平等之真諦,且可養成負責、守時、勤勞、合作、誠實、服務諸美德。甚至畢業後,即能運用此種美德於實際生活,進而教導他人,影響社會。隨著時代的演變,基本勞作教育雖然在作法上有不小的改變,不過其精神仍與創校時無異。以下簡單說明勞作時間與區域規劃的原則。 
   勞作時間規劃
每學期之基本勞作分為四期,每期約為一個月。勞作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每天30分鐘,有早午兩個時段。早上為7:20至7:50,中午則是12:20至12:50。期中、期末考期間勞作仍照常實施。
 由於目前學校並無分配宿舍床位給轉學生,並且轉學生的課業安排也不同於大一新生,因此勞作時間必須另行考慮。我們規劃了「單位勞作」制度,由各單位的教職員擔任「勞作導師」一職,負責輔導轉學生的勞作事宜;轉學生則是與勞作導師取得協調,利用空堂時間修習勞作。 
    跨系且男女混合編組
每一個勞作區域內至少分配四個系以上的學生,並且除了男、女生宿舍,以及比較偏遠的區域外,其餘區域採取男女混和編組的方式。如此可讓學生能接觸到不同科系、領域及異性的機會,對於學習人際關係中該有的容忍與體諒會有幫助;而勞作區域內輕重難易不等的工作,需要不同生理特質的人來完成,男女混和編組可以適度解決這樣的問題。 
   四期分配不同區域
四期分配不同的勞作區域最大的好處,應該是打破了學生僅僅往返於宿舍與教室的固定路線,每次分配到的陌生環境可以讓學生更熟悉校園環境,而透過親身的參與清潔工作,則可以增加學生對校園的情感。此外,也可以達到工作輪調的要求,對於降低學生的工作倦怠感有一定的效果。
http://labor.thu.edu.tw/subject-basiclabor.php

台長: 阿楨
人氣(2,517) | 回應(6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博士生 10年後將供不應求?
此分類上一篇:黃光國vs曾志朗

顯示全部62則回應

圖博館
楊剛: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影響,我基本不是網民,不太懂新媒體和網絡。但我們所有初衷都是做好教育,對每個孩子負責,今後依然是這個思想。
我們在處理過程中有不足,首先是面對新媒體的發展,我們每個人,至少要了解互聯網,不能僅站在教育的範疇內看問題。另外學校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具體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後工作中,可以把學校的保障機製做得更到位,為孩子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環境。
  記者:學校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楊剛:發生這樣的事情,作為校長我深深自責,也表示深深歉意。我們處理這件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孩子,希望盡快解決,希望孩子們受到的傷害最小。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讓明明能夠早日回到校園,老師同學們還是一樣愛他、喜歡他。我相信,只要堅持為了每一個孩子好,不摻雜成人的主觀臆斷,這件事肯定能解決好。愛每一個孩子是老師的天職,這也是教育的本質。
  相關新聞
126• 中關村二小出示4份報告與家長《霸凌》文有較大出入
  回應
 孩子就是擋箭牌,你的管理在哪裡?
 學校不是監獄,不能把孩子鎖在課桌上,所以別拿管理說事。
 先否認事實,再推卸責任,最後聲稱保護孩子。總之校領導總是有理
 哪隻眼睛看到他否認事實了?他只是不認同家長發文強烈控訴的那種蓄謀惡意的暴力行為,事實上,從公開報導的內容看,圍觀群眾大多數認為這只是偶發性的熊孩子的搗蛋惡作劇。人家孩子,家長,學校都道歉了,這家長還要擺出一副不拉出去槍斃十遍不罷休的架勢,現實生活中看來也不是什麼好惹的鳥。家長自認為自己有發聲渠道(媒體人嘛),自認為自己強勢,得理不饒人,其實是情商太低太低,也不相信將來自己孩子在學校里和同學和老師繼續怎麼相處下去。
 作為一個老教師,我認同校長的話:…….
 這校長不錯,措施也合適,保護了學生,請不懂教育的家長就別嘰歪了,學校的地盤學校做主,沒有你撒歡的份。現在這個社會就是對個別家長太客氣,導致學校工作不好做,受苦的還是學生。我知道一定有人跳出來反對,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學生時代,學生們之間沒有永遠的矛盾,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前一秒鐘打架,後一秒鐘就和好。老師的處理,懲罰兩方,沒等勞動懲罰結束,他們早就嘻嘻哈哈玩在一起。愛子心切的家長掐起來,怎麼也拉不開。兩極分化的對事態度,實在讓人頭疼。
2016-12-15 10:58:24
圖博館
英媒:中國家長傾向於自己解決校園欺凌問題?2016-12-22環球網

英國廣播公司(BBC) 2016-12-21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家長自己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最近一個男孩被同學毆打的視頻及一系列欺凌事件在中國引起了憤怒。在中國欺凌行為並非個例,一些家長認為中國的製度讓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自己解決。
這位母親稱她的兒子被欺凌了一整年,這種欺凌發展到近日他的同學們朝他扔排泄物和垃圾。最終她的兒子被帶離了學校,並被診斷患上了急性應激障礙。
但是當她的文章在網上引發同情及憤怒的時候,她兒子就讀的中關村第二小學卻匆忙地發表質疑,稱不相信她文章中所說的欺凌行為。但是彼時這位母親已經引起了包括官方媒體在內的很多人的同情。
同時,也正是通過社交媒體,校園欺凌才更加為人可見。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2015年關閉了一些展示欺凌圖片或視頻的網站,但是欺凌問題顯然仍舊存在。
最近的一個欺凌事件發生在廣東省深圳市,一個12歲的男生因為拒絕給校園流氓團伙繳納“保護費”而被反复踢打。這個視頻中的行為引起了廣泛的譴責,並促使當地政府匆忙組織了一個調解會。當地政府12月19日稱,打人者的家庭最終同意道歉並賠償受害人醫藥費及“其他一些損失”。
北京的律師張彥峰說,通過索要錢財來解決欺凌案件看起來很怪異,但是在中國卻很常見並且受到鼓勵。“對每個人來說,這看起來是最和諧、最好的解決方法。如果實在不能解決,那家長就會被建議去尋求法律程序。”
家長偏向採用社交媒體和賠償來解決問題的一個原因是,相比刑事訴訟來說這些方法更加迅速,也更加有效。
“和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中國法律系統相比,賠償只用幾天就可以完事。” 張彥峰說道。
但是在大多數案子裡這些受害人的父母也很難去尋求走法律程序,因為在中國祇有犯下諸如謀殺和強姦等極其嚴重的罪行時,14到18歲的青少年才需要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建議學校去“開展反欺凌教育”和“確保受害人安全”等活動,但激進分子稱這些不帶懲罰的模糊措施顯示了中國社會和學校並沒有把欺凌當回事。
政府已經在盡力解決問題,包括修正規範等。但是許多家長甚至官方媒體都呼籲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作者Tessa Wong,張博譯)
2016-12-23 12:31:31
圖博館
教師緣何不敢批評某些學生2017-01-06 環球網

摘要:這些孩子唯我獨尊、目無校規校紀、身心脆弱,一旦受教師的管教和批評便訴之其家長或校領導。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批評學生成了個“事兒”。不信,你看最近的新聞:河南省信陽市某高中老師,因批評學生上課帶手機,被學生家長毆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師,批評了一位逃課去網吧的學生,結果學生離家出走,老師苦尋6天才將其找回……(1月5日《人民日報》)
  教師不願、不敢批評和管理學生的原因很多,筆者作為高中教師深有體會,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幾點。
  首先,怕觸犯法律法規。當前,在諸如《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出台的背景下,教師把握好“批”的度的確挺難,近幾年來,教師由於管理學生或批評學生而遭起訴的事件已屢見不鮮。有了前車之鑑,一些教師乾脆對學生的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次,怕得罪一些學生及其家長。近些年來,由於受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不良家庭環境中培育了一些性格行為怪異的孩子。這些孩子唯我獨尊、目無校規校紀、身心脆弱,一旦受教師的管教和批評便訴之其家長或校領導。有的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衝到學校,聲稱要為其子女“討回公道”,有的甚至鬧到校長室或上級主管部門。而遭到學生及學生家長責難的教師,大多是有理難辯、有苦難言。
  再次,怕學生不上學或離家出走。目前,尤其在義務教育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入學率,提出了“該入學的一個也不能少,入了學的一個也不能跑”的口號。近年來,因不服從教師管理或受到教師批評,學生負氣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作為老師來講,誰也不願遇到這樣的事情,因此,有些學生只好以不管不教而為之。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批評和管理是必需的,教師的善意批評和及時管理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途徑,常言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就變壞”,社會應當理解和配合教師對學生的正當批評和管理,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2017-01-09 12:10:16
圖博館
細數日本教師界三大墮落現象 2016-12-16

近年來,不論是從諾貝爾獎獲獎人數,還是日本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的表現,都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可圈可點的。然而,俗話說教書育人,光鮮的成績背後,日本教育體系的道德墮落也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對人的影響大約和父母能夠相比較,所以教師和父母一樣,他們如何表現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得不說,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越來越多了。說起來,日本教師隊伍當中的人渣,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參與和助長校園欺凌現象。教師不僅要負責學生的學習,也是維持良好校園風氣的重要角色。事實上,不少日本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倒“作惡多端”。隨著“ 3 • 11大地震”及福島核電站事故,不少災區孩子成為難民,離開家鄉去往其它城市上學。由於“難民”的身份,總是有人認為他們帶著會傳染的“可怕東西”。令人驚訝的是,新潟縣一名40歲的老師被揭發,在點名的時候總把一名從福島縣出來避難的孩子叫做“細菌”。橫濱的一所學校,一名13歲的男孩也被同學叫做細菌,他曾經向老師求助,卻沒有人回應他。教師的沉默,無疑是助長罪惡。
   第二類是猥褻學生現象時有發生,以至於日本人看到這類新聞時已經司空見慣,只能感嘆一聲世風日下。去年,東京三鷹市的一位小學老師讓班裡的男孩子去他家,並強迫他們脫光衣服,拍下了照片。受害者最少有10名,而最久遠的照片可以追溯到7年前。此外,他還強迫班上的女孩子坐在膝蓋上,對她們進行威脅。雖然“變態教師”最後被警方以強迫猥褻嫌疑逮捕,但是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學生造成陰影,還會對行業、對社會造成不可抹去的刻痕。這種“變態教師”被舉報的案例層出不窮,而藏在地下的更是無法估算。
   第三類是體罰“狂魔”教師。首先舉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2014年,日本長崎縣有432位教師因為體罰學生受到教育部門處分;山形縣有115名教師被處分;岩手縣有64名教師被處分。學生上課走神,考試成績糟糕,作業完成不了等原因,都會成為這些教師藉以發洩自身壓力和暴力傾向的理由。近年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阪市立櫻宮高中的一名學生因為教師的體罰行為而自殺。自此之後,文部科學省開始嚴密監督學校教師,一旦有體罰行為被告發,教師姓名、工作學校等個人信息都會被公佈。
2017-02-06 11:57:51
圖博館
校園欺凌已成日本治不了的頑疾 2016-11-02

  最近,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再次引發各界高度關注。2015年日本全國的中小學共發生22萬4540起欺凌事件。比2014年增加3萬6468起,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還有9名兒童因欺凌選擇自殺。日本的校園欺凌狀況,已經陷入了“越治理越嚴重”的境地。
  8月19日,青森縣東北町一名初一男生在家自殺。男生在遺書中寫道:如果沒有人欺負我,我還能活的更久一點。可是很遺憾。他還說,有些人叫他“人渣”、“笨蛋”。而他的母親稱,他在6月份經常說“不想去學校,還不如死了呢”之類的話語。母親向學校反映此事後,卻並沒有獲得學校的重視。學校總是很曖昧的說:“先指導一下,看看情況。”然而,這種敷衍的回答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就在暑假即將結束時,少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花季少年因校園欺凌屢屢走上絕路,一再引起日本社會的反思,可是卻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為了防止校園欺凌案件,日本出台的政策和法律,拿出的措施可謂車載斗量。然而,從目前的狀況看,效果並不理想。那麼,校園欺凌屢禁不止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互聯網的普及令校園欺凌多樣化。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顯示,通過移動互聯網誹謗或中傷的欺凌案件佔4.1%。而且,多方證據顯示,手機欺凌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此前,日本就發生了一起因不回同學信息而被圍毆致死的案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一些傳統的防欺凌辦法已經不起作用,這是校園欺凌屢禁不止的技術原因。
  其次,弱肉強食的進化論觀點作怪。日本開國後,“優勝劣汰”的叢林法成為主流思想,讓日本社會形成了“強者淘汰弱者天經地義”的意識。直到現在,這種狀況也沒有太大改變。有些學生因種種原因處在優勢地位,一些成績不好或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自然就成了被欺負的對象。這是校園欺凌屢禁不止的文化原因。
  再次,仁愛教育的缺失。日本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是有選擇的,刻意忽略了其中的“仁愛”精神,而片面加強了“忠勇”教育。缺乏仁愛,就導致在他人犯錯時,日本社會很難寬容,這也是很多日本武士犯錯後以自殺謝罪的原因之一。雖然日本戰敗後,引入了西方的人權觀點,但在學校教育中仍然缺乏寬容的人文精神。這是校園欺凌屢禁不止的教育原因。
2017-02-06 11:58:58
圖博館
最後,家庭與學校的互相推責。在日本,有很多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交給學校,其他的事情就不用管了。而學校則認為,溫暖的家庭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政府則覺得,解決校園欺凌的主要責任在學校和家庭。於是,孩子出問題時各方推責,讓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這是校園欺凌屢禁不止的體制原因。
  校園欺凌問題涉及到政府、家庭、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是個系統工程,不是唱唱高調,拿幾份規定就能解決的。日本應該在此問題上投入更多精力,否則校園欺凌將會走上完全失控的軌道。

日本中小學檢查學生內褲是不是“校園暴政”? 2016-11-09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你笑。背上小書包,天天不遲到。滿心歡喜來到校園,突然學校門口跳出一個表情嚴肅的老師,厲聲呵斥:“花子,今天你為什麼穿黑色內褲?!”這樣的場景是否充滿了驚悚感,並且非常無厘頭?
  這並非杜撰,也不是影視劇裡的內容,而是來自日本一些中小學的真實規定。最近,東京都文京區議員海津敦子投書媒體,稱現在許多中小學明文規定學生必須穿著全白或膚色的內衣褲,上面不得有花色圖案,校方也把規定寫入學生手冊中,讓她不禁想問“這種規定校方到底如何落實?每天檢查學生的內褲嗎?”海津敦子還表示,有些規定不僅限於內衣褲,就連襪子顏色、裙子長度、髮型、頭髮長度等,甚至學生放學離開後也要按規定嚴格執行,去朋友家及其他各種場所都有規定。
  說來說去就一句話:日本中小學是不是管得過界了。對於同樣受過學校“壓迫”的中國小伙伴來說,這一事件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吐槽“校園暴政”的好機會。有好事者整理了一份日本各個中小學令人吐槽不能的“奇葩神校規”,看過只能說是“哭笑不得”。
  比如老師進教室的時候要以熱烈鼓掌迎接;教室裡禁止帶橡皮擦;不能把漫畫帶到學校,如果是帶來借給老師另當別論;女生和男生單獨在教室要把門窗全部打開;廁所小便30秒內,大便3分鐘內;廁所一次不能兩個人一起進去;第一個進教室的人,要幫全班擦桌子;如果圖釘掉在走廊上,不能撿起來,要先報告老師;如果上電視就退學;不可以持續注視異性的重要部位超過10秒;男生女生不可以手牽手;禁止學校指定以外的髮型;不准騎馬上學;回去的路上順道去哪兒,需要父母在學生記事本上簽字然後交給班主任……
2017-02-06 11:59:50
圖博館
當然,這些網友收集的奇葩規定中,肯定有真有假。不過有些規定,卻是白紙黑字擺在那裡,對此也不必大驚小怪。比如日本中小學規定學生需要穿著“全白或膚色”的內衣褲,就是因為女生穿著夏季白色水手服時會很透明,如果穿著深色或花色內褲既有礙觀瞻,也會給周圍的同學帶來困擾。
  其實,站在學校的角度,這一規定或許並無不妥。而站在學生的角度,或許會認為學校管這些會不會有點狗拿耗子?
  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主張個性解放,關注個性自由。奇裝異服、紋身、肚臍鼻孔穿眼,被很多青少年看作個性張揚的表現,“我的身體我做主,誰也管不著”。但是學校卻是學生的集合體,強調規矩和秩序的地方,會更多從學生整體來考慮,而不會把個體的差異化需求放在優先位置。這就導致了學校強調秩序與學生追求自由之間的衝突。日本中小學生在校服上做點個性化小改動以強調自身無可厚非,很多人也確實這樣做了。但是,做得太出格,在行為舉止上脫離了學生身份就值得商榷了。畢竟校園不是“秀台”,也不是菜市場。
  在很多青少年看來,中小學是一個封閉與禁錮個性的地方,然而,很多人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後,在充分享受“個性自由”的時候,反而會懷念起當初校園生活的純淨和簡單。那麼,日本中小學乾涉學生穿內褲究竟過不過分,不妨還是交由時間來給出答案吧!
2017-02-06 12:00:34
圖博館
四川:父親把7歲兒子捆綁吊起欲放河中因偷竊屢教不改

據中國新聞網2017.2.28報導,四川眉山,父親教育兒子,竟用繩子將7歲兒子綁住慢慢放到通惠河中。當事父親講,因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為讓孩子長記性才如此。
  孩子父親表示,因為現在孩子還小,家庭教育為主,如果他到了社會,滿了18歲了,國家的法律就要製裁他。我掉他的意思就是要他說話算話。最主要是以後不要去拿別人東西了。
  許多網友紛紛吐槽,對孩子來說,童年應該享有更多的輕鬆和歡樂,而絕非只有學習的壓力。大家都不認同這種極端、粗暴的教育方式,即便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但這樣的方式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其對立的情緒,更可能會導致孩子以後遇事也通過極端方法來處理。
  回應
 一看就是親爹,那些叫囂愛的教育的才是坑爹。
 這孩子要是僅僅因為學不好的話,扔河裡是過頭了。
 只有我注意到是那個小孩偷竊,屢教不改嗎?
 這樣的老爹才是真正關心自己孩子未來的,不努力學習,哪裡來的本事。我女兒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我拿鞋底子打屁股,好容易管教過來了。咪了個的網絡上天天有人喊愛呀,孩子應該玩,開心的童年啊,扯淡。小的時候心收不住,長大就完蛋了。都他媽的玩啊,樂啊,功夫怎麼來,一幫腦殘鍵盤黨話說什麼應試教育沒有創造力,扯,沒看現在國內科技井噴,沒看我們的墨子號衛星,悟空衛星,量子通訊,銀河超算,天眼嗎?沒看老牌帝國英國都引進中國教育模式了嗎?
 作為一個從小被嚴格教育的過來人,我想說——嚴格教育可以,但要講究方法,小時候我父親用耳光責罵和竹板教我練書法,我書法的確在小學時期寫得不錯,所有的假期我都在父親額外佈置的書法,作文,數學題中度過,書法我還拿過小獎。但是我從此非常恨和怕書法,因為回憶起書法,我沒有任何愉快的回憶,只回憶的起耳光。我自己知道,我父親逼得最狠的一段時間,我的心理是不太健康的,我不敢對嚴厲的父親說“不”,那段時間經常拔家裡鴿子的毛,折磨小昆蟲看它們慢慢死,看著它們同樣痛苦我就覺得沒那麼痛苦壓抑了,那時候我經常用刀割自己的手臂玩,站在陽台水泥護欄上幻想跳下去我爸會不會後悔,我覺得我小學時候離心理變態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2017-02-28 22:54:09
圖博館
後來初中高中大學我都是住校,父親也管不到我了,我從自己的繪畫特長中找到了自信和快樂, 性格才慢慢開朗,(80年代的父母很多不支持孩子畫畫,我畫畫是會挨打的, 畫不知被父母撕了多少,我爸覺得“畫畫能當飯吃嗎?寫一筆好字對將來找工作有利”)回憶起小學自己幹的事,覺得有些可怕,這些事,我從沒對我爸媽說過,我心裡明白他們是愛我的,只是教育方法有問題。我這樣說,不是讚同歐美放羊式的“輕鬆教育”,我是認為嚴格教育不能以恐嚇和侮辱人格為方法——哪怕你的意圖是善意的。
 素質教育出了一群聖母,我小時候我媽打我,掃帚都打散架。否則我估計早進監獄了。那時候為了玩遊戲偷家裡錢,天天撒謊.
 孩子不聽話是在是苦惱,只能打了,也是實在找不出更好的辦法,何況我小時候不也是被打出來的麼.
 一農村校長的2個女兒,我可是看著長得,他的這兩個小孩如果是行為習慣的毛病,如;不認真、懶惰、罵人不按時完成作業,那皮帶抽起來就像不是親生的。大女兒高中一畢業,就考上重點大學,大學一畢業就考上四川的公務員,現在省會工作。小女兒去年就考上研究生。我想我這個身邊的現實可以駁倒你。當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不過我要告訴你的事,就是這個校長,每個星期一的列會都會反復告誡他手下的教師,不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遵守教師法。這,你該高興了吧。
 大家討論這個話題都忘記了一點是要因材施教,同樣的教育小孩也要根據小孩的性格採取或嚴或鬆的教育方式,比如那種自小內斂,父母一說重話就嚇得心驚膽戰的小孩,那麼父母就應該鬆一點,應該認真溝通為主,但是還有一類小孩養成了壞習慣如文中偷人東西的小孩,如果不採取強力措施他根本不把你當回事,甚至表面答應不再乾了,實際上過後繼續幹,這個時候你還是只是言語上的教育,那麼其實是溺愛了,小孩會認為你除了嘴上說說罵罵不敢對他做什麼,要糾正他的行為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對這種行為的後果感到害怕,我相信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對一件事感到害怕多半就不會再去做了,那麼對於小孩來說讓他感到害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皮肉之苦,即便當時小孩心理面不理解恨父母,但是如果能夠靠著這種內心恐懼就此糾正這種行為,長大之後還是會感恩的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2_28_396308.shtml
2017-02-28 22:55:00
圖博館
千夫所指:社交網絡時代的道德制裁
作者: (英)喬恩•羅森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內容簡介
《烏合之眾》是為了迎合權貴?
社交網絡時代《1984》預言的「老大哥」是否已經變成事實?
《千夫所指:社交網絡時代的道德制裁》作者喬恩•羅森在一系列傑出的研究之后寫出了這本驚世駭俗的書——關於世界上最被低估的力量:羞恥。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喬恩周游世界拜訪了眾多起羞辱和人肉世界的受害者。
這些被羞辱着其實本質上和我們類似,只不過因為在公眾場合或者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些錯誤的言論就招致了毀滅性的羞辱和人肉。
  公眾的羞辱如同一陣颶風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還波及了他們的生活半徑的其他人,他們被羞辱,嘲笑,妖魔化,他們無力申辯。這場羞辱的復興運動正席卷我們的土地,正義被大眾化,沉默的大多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話語權,但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運用我們自己的聲音?我們自行定義正義的邊境,我們無情的尋找他們的缺點,羞恥逐漸變成了一種社會控制的方式。
  喬恩•羅森(Jon Ronson),英國最著名的獨立記者、大眾心理學家、獲獎作家和紀錄片制片人。他是兩本國際暢銷書《他們:與極端分子的冒險》和《以眼殺羊:尋訪美軍首支神秘的特異功能部隊》的作者,后者被好萊塢改編為同名賣座大片。他在全球范圍內做過兩次極受歡迎的大眾心理學巡回展覽:《不正常:日常瘋狂的真實故事》和《我到底干了什麼:更多關於日常瘋狂行為的真實事件》。現居倫敦。
  目錄
第一章:公開羞辱的復興
第二章:大衛和歌利亞
第三章:道德審判的死刑犯
第四章:伸張正義的恥度
第五章:烏合之眾的勒龐和津巴多的實驗漏洞
第六章:「做好事」?
第七章:沒有羞恥的天堂
第八章:消除羞恥感工作坊
第九章:公開羞辱的「紅字」名單
第十章:不被接受的道歉
第十一章:能改變谷歌搜索結果的人
第十二章:扭曲人性的羞辱
第十三章:后羞辱時代的拉克爾
第十四章:重塑互聯網形象
第十五章:游街示眾
2017-04-01 11:10:07
圖博館
湖北發文:校園暴力學生屢教不改者轉專門學校

  2017.4.17,湖北省教育廳聯合省內8部門發文,要求“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其中明確提出,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
  新京報記者從湖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獲悉,所謂“專門學校”,即指曾經的“工讀學校”,在滿足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對在校學生實施重點看護。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長期致力於研究校園暴力及應對措施。他表示,普通學校在校生轉入專門學校,目前實行“三同意原則”,即本人、學校及家長均同意,以保障未成年人權益。也正因為此,目前國內各地“專門學校”普遍存在生源不足的狀況,而大量需要特別看護的未成年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專門教育。
  法律層面修改表述後,“工讀學校”被“專門學校”取代
   “工讀學校”是指國家為有輕微違反法律或犯罪行為未成年人開設的一種特殊教育學校,未成年人入讀工讀學校,不屬於行政處分或刑罰的範圍。工讀學校的教育內容,在常規的學校教育外,另有職業技能教育以及相應的法律道德教育。從管理上來說,工讀學校比普通學校嚴格,部分有條件的地區甚至實行一對一看護,學生普遍為寄宿制,學制通常為兩年。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均將條文內涉及“工讀學校”的部分,修改為“專門學校”。從文字變動可以看出,國家層面對於青少年權益認識程度的提高。自法律條文修改後,“工讀學校”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回應
 施暴者同意轉入“專門學校”?恢復勞改/工讀學校,建立少年監獄!沒有懲罰就不會敬畏法律!沒有隔離就不能保護無辜! 
 多次施暴?如何定標準?屢教不改,多少次教育算屢教不改?這些規定都是模模糊糊的,毫無實施可能。殺人犯的父母都還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監獄呢,要一些“只是調皮一點,有時會開玩笑過了頭”的孩子的家長同意送他們的孩子去“專門學校”,簡直天真得可笑!只是調皮和開玩笑,只是不懂事,等他們長大了就好了。
 這個不用界定那麼清楚,那些實施校園暴力的搗亂分子的確是害群之馬。只要能減少其中一部分,也是造福社會了。對校園暴力熟視無睹的人才讓人覺得不可救藥。殺人犯的父母只想子女肇事逃逸,難道善良老實人的命運是由他們來主宰嗎?施暴=調皮=玩笑?等長大了就好了?你是在裝天真嗎?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4-20/doc-ifyepsea9608369.shtml
2017-04-20 11:38:16
圖博館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四川一幼兒園六成受訪家長稱“打回去”2017-05-02

  小朋友之間時常會有點小衝突。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覺得該怎麼辦?據《成都商報》報導,近日,針對這個問題,四川省樂山市啟明星幼兒園對該園小朋友的家長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60%的家長表示應該培養孩子強硬的性格,被欺負時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長則認為,孩子被欺負後,應當遠離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
  家長:不還手就別回來哭
  老師:小伙伴間打鬧很正常
調查問卷顯示,有超過90%的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有和小伙伴起爭執或被欺負的經歷;9%的家長承認自己經常打孩子,86%的家長表示偶爾打過孩子;有34%的父母表示,曾當著孩子的面在家裡吵過或打過架。
在楊姣看來,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和小伙伴發生爭吵甚至動手,都很正常,家長無需過分擔心,更不要將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升為家長之間的“戰爭”。孩子受欺負,一定要了先解其中的緣由,再確定應對之策。
  專家:家長應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熊丙奇表示,如果教孩子一味忍讓,確實會讓孩子變得懦弱,但如果片面強調以暴制暴,孩子一旦形成習慣,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強的兒童,這對其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所有家長都應該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確實超出了普通打鬧的範圍,家長也應該告訴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
  回應
 我能說這專家說了一堆沒用的廢話麼?對施暴者施以暴力,是製止暴行的最佳手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問題嗎?
 打不過很正常,但是要有還手的勇氣,氣勢足了對手也會老實一些
 喜歡打人的本質上就是缺教養,這種人往往也是最欺軟怕硬的,所以如果你軟弱,那隻會讓這種人更爽,反而是懟回去,往往對方下次就不敢欺負你了。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5_02_406327.shtml
2017-05-03 11:35:32
圖博館
美國得克薩斯一學區重新引入體罰老師:等不及看到效果2017-07-22 觀察者網

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在大洋的另外一頭,美國人的想法卻出現了變化。據今日美國2017.7.21報導,美國得克薩斯州三河學區的學校理事會以6-0的投票通過了一條體罰令,學校校長和紀律檢察長有權利用“板子”懲罰不聽話的學生。而在此之前,該地區是嚴禁使用體罰政策的。目前政策還沒有正式實施,但是已經有老師等不及要看到對學生的威懾效果了。
 根據規定,“打板子”並不是強制性的,在下學期開始前,家長們可以選擇是否接受新的“體罰令”。如果同意,校長和紀律檢察長就有可能讓家長的孩子撅起臀部,用板子狠狠抽一頓。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一般的老師是沒有權力做這些的。
 美國目前有15個州在法律上允許體罰的存在,8個州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此次事件發生的得克薩斯則是15個體罰州之一。據英國每日郵報稱,當地法規定“體罰是故意使用板子、掌擊,擊打臀部或者任何物理方法使對象感覺到疼痛,目的則是為了強化紀律。”
 當然,有支持者也會有反對者,美國教育部前秘書長小約翰•金曾經在去年11月寫了一封信給那些支持體罰州的州長,呼籲他們盡快結束體罰政策。他表示,在短期內,遭遇體罰的學生會表現出更多的反抗和侵略性行為。從長期看,受到體罰的學生在精神上會出現問題。
 但是,“三河小學”的紀律檢察長安德魯說,他希望體罰能夠在短時間內起效,至少比停課和放學後留校這種懲罰,能夠對學生更加具有“威懾力”。
  回應
說好的素質教育呢?這不打臉國內那些口口聲聲要向你們看齊的教育拱作者嘛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不一定,英國的貴族學校哈羅德中學違紀也是要打板子的,無論男女。
加州為了人權廢代數,德州為了教育打學生。之前鬧獨立的好像也是他倆。美帝有這兩活寶,每天也跟咱們帶來不少歡樂。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7_22_419478.shtml
2017-07-23 10:09:51
圖博館
為保護少數族裔人權美國加州社區學院考慮廢除代數必修課

代數是美國社區學院中最容易掛科的學科,對有色人種學生或第一代移民後裔來說,代數是他們獲取高中或大學文憑的最大障礙,而且這將進一步阻礙他們就業。有部分教育從業者出於人權和打破就業壁壘的考慮,已經嘗試在社區學院廢除代數教學,但在美國,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網站2017.7.19報導,加州社區學院(類似於國內的職業學校,觀察者網注)主管埃洛伊·奧克利近日接受該台採訪,就社區學院取消代數課程回答部分問題。
  在美國社區學院,60%的申請者被要求修至少一門數學課,而絕大多數的申請者(約80%)會掛科。奧卡利將代數視為學生獲取學位不必要的障礙,尤其是對於一些不需要更高數學素養的學科來說,而他的這一觀點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而持這樣觀點的教育者們,已經討論部分社區學院逐步取消抽象代數課,代之以引導學生重視現實生活中用得到的數學技巧。
.....
  回應
挺好的,人權高於一切。堅定支持燈塔國人權,要給世界作出榜樣。
太好了。我建議,整個美國都實行。
因為對傻子學習很困難,所以大家都要變傻!很好,你們跟人權,我們要繼續不要人權。
我工作十幾年了,從來沒有用到過代數,不過天天​​要用到偷換概念。
你說得太對了,不過你可以讓你兒子孫子都不學代數,賤民沒必要學代數,掰手指頭能數清楚週薪有多少張百元鈔票就行,數不清楚更好,替公司省錢了。
其實我覺得,為了保護少數人權益。應該也不教書寫的。真的。
美國一向是教育精英化,並不奇怪。從總體上看,美國教育分兩塊,一塊就是面對大眾,意思意思就好了。另一部分是精英教育,訓練和要求都非常嚴格。
意思就跟印度一樣,一部分是人,另一部分不是!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7_22_419471.shtml
2017-07-23 10:11:11
圖博館
14名因校園欺凌獲刑女生到農場軍訓接受法制教育

據法制晚報·看法新聞2017.9.4報導,14名女學生因校園欺凌被判刑,其中最重的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輕的行政處罰。為了幫助這14名校園“小霸王”們順利回歸校園,北京通州法院開展了“運河啟航計劃”之未成年犯少年課堂活動,聯合通州某學校,共同對14名罪錯少年進行為期一周的法制教育。
.....
活動內容包括軍事訓練、親情小屋心理輔導、敬老院義務勞動、法院案件旁聽、法制講座等活動。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軍事訓練提高他們的紀律性組織性,通過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分析行為差錯的原因,通過義務勞動提高他們關愛別人的意識,通過旁聽案件和法制講座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這是通州法院開展的“運河啟航計劃”中首次的未成年犯課堂活動。
據悉,這是通州法院對罪錯少年第一次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教育。7天培訓後將進行考試後,合格者學校將考慮她們的複學申請。
  回應
呃,她們接受了軍事訓練以後,會不會比以前更能打了?
回頭就判的更重!
這讓我想起了已經成為過去的工讀學校
就現在學生的狀態,起碼六成的學校都應該改制為工讀學校。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9_04_425665.shtml
2017-09-05 11:07:10
圖博館
網路霸凌 該設專法嚇阻惡意言論2017-10-02陳彥竹

二○一五年四月,一位外型甜美、個性活潑開朗的知名網拍模特兒Cindy,吸入過多氦氣自殺身亡,探究輕生的原因,竟來自於網路霸凌,一時間震驚全臺,讓霸凌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霸凌(Bullying)又稱欺凌或欺負,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並對個人在心理、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而加上了網路,甚至連陌生人也能成為加害人的行列,讓霸凌時間、空間皆無限延伸……。
  「如果可以,我想讓更多人知道網路霸凌是很傷人的。」這是Cindy的遺願。
  如今,這個聚集三十三萬名Cindy粉絲的社群,並未就此停擺,而是換上了社群名稱「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重新上線,這是由Cindy的哥哥彭仁鐸所創辦,為了不想要再有下一位受害者,彭仁鐸化悲憤為力量,協助網路霸凌的受害者有一個抒發出口,讓社福團體連結上網路,更快速地與求助者連線,成立至今,已有七百多件求助案例。
  但是,兩年過去了,薄弱的聲音仍是無法改變任何現況。今年九月三日,一篇虛構的栽贓文章,從擁有兩百萬粉絲數的社群擴散,直指某律師與企業家為強姦犯,短短八小時內,累積超過三萬則以上的謾罵流言,幾乎跳過司法程序,將文中主角定罪。
  政府跨不出的步伐 默許霸凌氾濫
「臺灣是個民主的國家,言論自由是公民極為捍衛的權力,所以在言論發表的管控上,實在難以立適當的規範法,」立委王育敏從兒少福利開始注意到校園霸凌及網路霸凌的案件。她結合社福團體成立反網路霸凌聯盟,與教育部、社群平台溝通,但面對捍衛言論自由的聲浪,她坦言目前只能尋求認同。連立委也退而求其次,是否只能用許願來期望網路霸凌消失呢?
  本刊以網路霸凌議題約訪網路傳播通訊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以下簡稱NCC),但是NCC卻表示,衛福部以及由國家通訊委員會委託民間所辦的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較瞭解相關內容。然而兩者皆是輔導以及申訴管道,屬於消極性防護,以此來看,政府機關並無針對網路領域的發言防護做積極性規範。
  立網路專案防霸凌 言論自由不該是神主牌
但是有了輔導方,仍是無法有效嚇阻網路霸凌事件一再發生,究竟該何解?
2017-10-03 09:47:34
圖博館
針對網路霸凌內容,我國目前多以刑法中的誹謗、妨害名譽或妨害秘密等罪辦理,但是這幾項罪名下,最重本刑皆在兩年以下,公然侮辱更只有拘役。但根據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需最重本刑三年以上如性侵、殺人、人口販運等重罪,才能調取使用者網路位址的規範,即使被害人提告檢察官也無法幫忙調閱資料。也因此讓匿名者可肆無忌憚的發布惡意攻擊留言,也無檢調機制可以繩之以法。
  臺北市議員梁文傑則表示,針對網路世界的特殊性,應特別立專法反制「網路霸凌」,讓調取IP的條件在此可以執行,但必須由法務部列專案,而非立委提案,畢竟喊著要立法的大有人在,但是一旦熱潮過,又進入健忘期。
  信誠法律事務所律師呂朝章也說到,過去面對網路毀謗案件,基本上是無解,雖然網路發言有辦法以實名制快速杜絕逍遙法外的鍵盤手,但是基於網路世界廣大,政府對於規範網路避而遠之,因此他認為設立專法能夠讓明顯毀謗、侮辱者付出該有的代價,減少憾事發生。
  借鏡國外 有重視才有進步
面對同樣的狀況,加拿大政府為免此種悲劇再發生,二○一五年通過「保護加拿大國民遠離網路犯罪法」,授權通訊、交易位置資料調查權、電子證據強制保存,甚至可以沒收發布者財產,以避免持續在網路上散播不當資訊。
  美國則是設置網路霸凌研究中心,追蹤各州網路霸凌立法,目前至少有四十四個州在州憲法中制定反霸凌條文。其中,有六個州的法規明文提到「網路霸凌」屬於霸凌的一種類別;另外三十一個制定反霸凌法條的州則特別提到「利用電子通訊造成騷擾」,可見美國對網路所衍生言論犯罪的重視。
  法國最為嚴厲,加重處罰所有霸凌,網路霸凌與一般騷擾或霸凌同罪,可處兩年有期徒刑及三萬歐元(約新臺幣一百萬元)罰鍰。
  同樣皆是注重言論自由的國家,歐、美國家早已嚴正面對網路新世代亂象,反倒臺灣若再不提早立法嚇阻利用網路攻擊、惡意中傷的有心人,未來這個無法可管的地帶,將會是造成社會亂源的一大主因。
2017-10-03 09:48:20
圖博館
俠客島:為什麼幼教行業老出事?這組數據你要知道2017.11.26新浪綜合

  最近紅黃藍幼兒園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今日,北京警方發布通告表示,對涉事教師劉某某已依法刑事拘留。而涉事園長也已經被開除。國務院緊急部署的全國范圍的幼兒園專項督導檢查也已經開始。
  相信事實將不斷被公佈,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不過,如果從深層次來說,這些年頻出的幼兒園體罰、虐待兒童事件卻給我們的幼教行業敲了警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層次的體制原因和歷史欠賬,是我們通過這些事件更應該汲取的教訓和下手改革的切口。
  對此,公眾號“虎嗅網”和“智谷趨勢”分別發表過文章,分析當前幼教行業的現實,俠客島做了綜合編輯,讓我們一同來思考和關心中國孩子的未來。
  缺口
  這些年,幼兒園出了不少事。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12月至今,媒體報導過的幼兒園虐童事件,北京與廣東6起;浙江、河南5起、河北、福建4起……其中,常見的虐待方式就是體罰毆打和扎針。
  2016年中國幼兒園在園兒童(包括附設班)達4413.86萬人,僅從2011到2016這五年間,全國幼兒園裡就多出了990萬的孩子。
  而與此對應的是,全國幼兒園所有教職工人數總和只有381.8萬人,教職工幼兒比約為1:12。這就是說,一個幼教職工要面對12個孩子。而如果只計算專任教師(教育部最新公佈數據為223.2萬人)與幼兒的比例的話,則更低,為19.8:1。這也就是說,中國一個經過嚴格培訓的幼教老師,他要面對的將是20個孩子。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按照2013年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規定,全日制幼兒園的教職工與幼兒的比例需達1:5至1:7。
  就拿1:7的目標來說,中國需新增幼教職工248.8萬人,而這幾乎是中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11年的總和。
  11年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總和,連目前的基本需求都難以滿足。
  而且,伴隨著全國二孩政策的放開,中國會迎來新一輪的幼兒出生潮。
2017-11-26 11:01:54
圖博館
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1846萬人,未來5-10年,我國每年新生兒將增加1700-2000萬。按每年新增1850萬,每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的比例計算,至2022年,我國0-6歲幼兒人數將達1.28億,按照毛入園率90%計算,在園人數將達4955萬人。
  如果現有狀況不改變,我國幼兒與幼師的比例失衡,將越來越嚴重。
  門檻
  相比於其他國家,在我國,幼師這一職業的准入門檻較低。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以及《教師資格條例》,幼兒園園長及教師的學歷水平只需要在大專以上,而保育員擁有高中以上的學歷程度即可。
  截至2009年,全國各層次學前教育專業的在校生數量為209626人,本科生僅佔3.1%,專科生8.8%,中專生最多,達到了184662人,占到了88.1%。
  從上圖中能看出,2016年上海的本科學歷的幼師佔比最高,達到將近70%,而且已經完全不含高中階段以下畢業生。可是,還有數個省份有20%以上幼師學歷是高中畢業。
  而同時,現在一些市場化的幼兒園入園費高昂,但幼師壓力大,薪資卻又很低。
  據調查顯示,中國幼師普遍感到從事這一行業壓力大且收入低。壓力的主要來源是檢查、考核繁多,以及工作時間長,每天需要工作8至10小時,還有22.14%的幼師表示,工作時間超過了10小時。
  而薪資方面卻與壓力不成正比。
  舉個例子。這次出事的黃紫藍幼兒園,普通班孩子的每月學費大概在3500左右,國際班學費4800,不包括幼兒園興趣班學費、伙食費、一次性用品費等。但是這裡的教師月薪卻只在2000-3000之間。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國2016屆“幼兒與學前教育”職業類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為3504元,比全國本科平均水平低872元;2016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中從事“幼兒與學前教育”職業類群體,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為2706元,比全國高職高專平均水平低了893元。
  這種薪資水平與城市的低端勞動力相比,沒有任何的優勢,更加不能讓幼師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認同感。
  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高學歷人才對幼教總是敬而遠之。
2017-11-26 11:02:50
圖博館
而在美國,幼師的年薪中位數達到56387美元;英國則通過從業年限來定,最低的入門者工資也有1.8萬-2.2萬英鎊,而資深從業者能達到3萬以上;日本則是300萬〜350萬日元。
  困境
  壓力大,工資低,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幼師工作上本應有職業水準。而這個問題其實由來已久。
  有調查數據顯示,1987年,國家教委“適應我國實情,提高幼兒素質”課題組,對十省市1000多名幼師及兩萬多名幼童做了調查。有34.3%的城市幼兒園教師,明確回答“對兒童的喜愛程度一般”,有3.26%的幼師直接說“不喜歡兒童”。
  1993年,“當前我國幼兒道德啟蒙教育研究”課題組,對六省市964名幼師做了不記名調查。有31%的幼師表示,“對於有些孩子我就是愛不起來,有些討厭”。
  2016年,有學者對Y市78名學前教育專業的準幼師進行調查,結果有34%的準幼師表示無法完全接受兒童調皮的樣子,甚至會因此而生氣發火,“做出不合教育的事”。此外,還有4%的準幼師認為兒童“無知、惡魔”。
  工作熱情消逝,“厭童”心理滋長,大量的專業人才流失,幼師的供需矛盾迫在眉睫。這時候,大量沒有教師資質的“幼師”,走進了幼兒園的大門。
  儘管國家規定從事教育行業,首先必須擁有教師資格證,但從目前的統計來看,幼兒園教師“無證上崗”的情況十分普遍。
  2015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國擁有幼教資格證的在職教師佔比為61%,持非幼教教師資格證的佔比為17%,無證教師佔比則達到22%,這個比例,在農村地區更嚴重,高達44%。
  眾所周知,幼師這個職業要求從業者有著異於常人的對噪音、啼哭、非理性行為、無序場景的容忍及處理能力。這個門檻有多高,每個在網上罵過“熊孩子”的人心裡都知道。
  但是面對大量的入園兒童,這些要求似乎降得很低。
  借鑒
  我們不妨看看其他國家對於幼兒教育的情況。
  國外在幼兒教師資格准入方面,是非常嚴格的。
  在美國,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水平需達到本科以上,如果專科畢業想要從事幼兒教育,則需要把學前教育的課程都修學一遍,把證考齊了才能上崗。需要修學什麼課程呢?大腦研究與語言學理論、兒童心理、電子教學……
  而且在技能要求上,有一個詞被也反復強調:“Love”,愛幼兒,也愛你的這份工作。
2017-11-26 11:03:36
圖博館
美國各個州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我們拿華人最多的加州舉例,加州將幼兒園教師分為三個等級:教師能力測試、兒童培養助理教師以及兒童培養教師,等級也逐級遞增,而學歷以及選修課程的要求也逐級遞增。
  另一個重視早教的國家英國,要求應聘者完成幼兒教育初級教師培訓課程,而對工作年曆不同的候選人,英國政府的要求也會相應不同。
  在日本,幼兒園教師是一個社會地位很高且待遇優厚的職業。日本幼兒園教師屬於教育公務員,不僅要具備一般的教育教學技能,還需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與廣博的理論基礎,錄用比率非常小,只有小部分人畢業之後有機會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
  為規範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確保幼教師資質量,日本相關法律規定只有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者才有資格成為幼兒園教師,而要獲得教師資格證,必須擁有短期大學(日本女子職業大學的一種)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之後的在職進修中也有“素質晉級”要求,在職期間如果表現不好,很可能被炒魷魚。
  這麼看來,相比較於國外,我們的幼教行業的確還存在很多不足。
  有人說,中國的幼教行業的欠賬十年都還不清。我們倒覺得通過這些年暴露出來的問題,能吃一塹長一智,對中國的幼教行業發展未必是壞事。只是希望這種給政府、社會的教訓能盡快換來行業的規范運營和質量提升,父母們等不起,孩子們等不起,中國的未來更等不起。
  相關新聞
紅黃藍幼兒園股東涉領導人親屬系謠言 造謠者被查
  回應
很多家長只是寵溺自己家孩子,所以一個刁蠻任性沒覺得是什麼事。但是如果常年面對十幾二十個刁蠻孩子,很多人心態都會崩潰。這也是不少朋友反映幼教女友普遍心理不太對頭的原因。而且面對不聽話孩子,礙於家長面子和工作面子不能發作,也不能明顯發火,這其實更可怕,明面上的懲罰反而會扭曲成陰險報復手段。個人認為這已經不是提高工資待遇就能解決的事。而是父母幼教應該有協商,允許引入對孩子的懲戒規則,和不聽話孩子的退學規則。
2017-11-26 11:04:20
圖博館
《嘉年華》首周末票房不足千萬 雖然呼應熱點新聞但沒紅2017-11-27

進入11 月末,中國電影票房也逐漸走低。上週六的累計分賬票房為1.5億,開始向全年低點逼近。
新片中表現最佳的是皮克斯動畫《尋夢環遊記》,首周末的累計分賬票房也僅為1.1 億元。
本週最受關注的電影來自於導演文晏的《嘉年華》。從百度指數來看,《嘉年華》與《尋夢環遊記》極其接近。由於近期發生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的影響,以未成年少女被性侵為題材的《嘉年華》也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在群情激憤的社會輿論影響下,這部成本大約為1000 萬元的文藝片獲得了自己的市場空間。《壹娛觀察》引用一位給了《嘉年華》接近20%排片的影院經理的說法:“很多影城經理還是很熱血的,幼兒園事件後,我們覺得也必鬚髮聲,必須做點什麼,因此又提高了排片。”對於這樣一部小眾題材的文藝片,並且在前期因為擔心“飛來橫禍”而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的影片來說,這是可以說是極其幸運的。
  好消息是,隨著排片率的走高——週日的排片達到4.6%——《嘉年華》占到總票房的比例也有所提升。但首周的總票房仍然只有1300多萬,與面對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引發的洶湧的社會情緒並不相稱。
  有一種情緒是認為這部電影過於冷靜,不夠“正面”。通常可以被用來加強情緒的配樂,在電影中幾乎是消失的,僅僅在結尾的段落中才會出現。
  在貓眼電影上,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評論寫道:“整片圍繞著維權來拍,沒辦法讓觀眾感受到把混蛋繩之以法的興奮。整片拖沓,劇情支離破碎莫名其妙。唯一好的只有題材!”這位觀眾最後為這部電影打了一星。文晏的拍攝手法顯得疏離而又克制,從觀眾的反饋來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賞這一點。
  總是拿來與《嘉年華》做對比的韓國電影《熔爐》則更懂得如何滿足觀眾的情緒。無論是在呈現受害者的悲慘,還是試圖幫助受害者的人的無力,都是韓國影視最擅長的煽情手法。那句著名的“我們努力奮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也同樣將電影所要傳遞的情緒推向一個高潮。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嘉年華》展現的問題和社會現實一樣複雜,除了未成年少女性侵以外,還有戶口、權力、性交易、家庭教育。這種陳雜構成一種情緒,也構成了一種壓力。而時下的娛樂業,離“壓力”一直是比較遠的。
2017-11-28 10:36:35
圖博館
回應
 大部分網民只是被輿論操縱的烏合之眾而已,你讓他們在網上寫寫帖子發洩一下情緒,排泄不滿並趁機諷刺下局勢顯得自己高端可以。真要讓這幫鍵盤俠去花錢看電影,呵呵,很多人白看都不去,有那時間還不如打打遊戲,上上淘寶呢。
 中國特色的“反思”電影,說到底還是導演屁股歪了.稍微了解一點美國電影的都知道,許多好萊塢電影雖然反映了社會問題,比如虐童、強姦,但是結局都是正義得到了伸張,美國的體制經歷了考驗、依然偉光正云雲,壞的是個人,體制沒問題。這就是小罵大幫忙,既反映社會問題,又吹了一波美國“民主”,順帶掙了票房。 反觀許多中國導演,不把中國黑成地獄就不罷休,就算問題其實已經被解決了,還要在結局噁心一下觀眾。這一套以前還能騙騙人,現在不好使了。
 大家去電影院是放鬆娛樂的,接受教育的話,可以把視頻放在視頻網站上。
 只有西方人才會喜歡以天神的姿態俯看人間的悲喜以示他們的憐憫和喜好,這種根源於一神教的美學根本就與我們幾千年來天地人倫的審美格格不入,我們的審美從來都是悲壯中蘊含希望,平淡中漸露真章,大悲溶於大喜,繁華中透出悲涼,不會有高高在上的憐憫,自以為是的恩賜,因為在中國人深深的文化認同中,這一類神一樣的文化姿態得不到任何真正的認同,自然都要被大浪淘沙無情地消失,五千年留下的,從遠古神話到詩經楚辭,從漢府建安到唐詩宋詞,從史記散文到曲賦小說,從琴棋書畫到戲台耍雜,都是在照顧觀者喜怒哀樂的基礎上直接關注更多人的喜怒哀樂,所有人都自覺意識到大家都是活在同樣的人間紅塵裡,沒有人敢擺出一副神的臉俯瞰眾生,以廉價的憐憫展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慈悲,為以恩賜換取地位的鬼把戲鳴鑼開道。中國的文化人,醒來吧,找回我們自己的文化根脈,讓文藝先讓中國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然後讓世界自己去觀照這人世間的陰晴圓缺喜怒哀樂吧,沒有任何必要求得任何別人廉價的認可,因為只有中國老百姓的心,才是中國文化無價且無盡的寶藏。
2017-11-28 10:37:24
圖博館
警方通報紅黃藍幼兒園兒童未受侵害股價大漲逾23%
2017.11.29新浪財經

  經公安機關調查,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教師劉某某(女,22歲,河北省人)因部分兒童不按時睡覺,遂採用縫衣針扎的方式進行“管教”。因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現劉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涉事幼兒園共有教職員工78人,內有男性8人,工作過程均不具備單獨接觸兒童條件。經專家會診、第三方司法鑑定中心對家長提出申請的相關涉事女童人身檢查,均未見異常。兒童在園期間服用藥物有嚴格規定,須家長將藥品填寫好名稱、服藥時間和劑量說明後交由幼兒園保健醫生專門負責。
  經調取涉事班級監控視頻存儲硬盤,發現已有損壞。經專業公司技術檢測,系多次強制斷電所致。經查,該園庫管員趙某某(女,45歲,河南省人,住在監控室)感覺監控設備噪音大,經常放學後將設備強制斷電。經鑑定部門工作,目前已恢復約113小時視頻,未發現有人對兒童實施侵害。
  針對網傳涉事幼兒園“群體猥褻幼童”等內容,經查,系劉某(女,31歲,北京市人)、李某某(女,29歲,河北省人)二人編造傳播。劉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行政拘留;李某某被公安機關批評教育,11月26日其已在個人微博公開致歉。
  針對11月23日某電視台報導該園幼兒被餵食藥片的情況,經核實,幼兒家長苟某(男,28歲,四川省人)承認孩子沒有在園內被餵食藥片,視頻內容係其在家中使用家人服用的藥片,以語言誘導方式詢問孩子,拍攝後發至幼兒園家長微信群。相關電視台記者劉某(男,36歲,北京市人)未經採訪核實,直接從網上下載編髮。
  針對涉事女童家長趙某某(女,31歲,黑龍江省人)發表的“'爺爺醫生,叔叔醫生'脫光衣物檢查女兒身體”的言論,經核實,趙某某承認係其編造,並願意向社會澄清事實、公開道歉。
  公安機關對此案正在進一步開展工作。對於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一查到底,堅決依法嚴厲打擊。同時,呼籲公眾理性對待網上信息。對於故意製造和傳播謠言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2017-11-29 10:22:41
圖博館
回應
 還是那句孩子媽媽們不愛聽的話,孩子媽媽們一旦愛心氾濫,只要自己孩子有可能有危險,那是有故事是要講,沒故事創造故事也要講,出於逆向防禦心理,這時候智商可能都是負值。
 這幾個家長良心大大的壞!集體欺騙造謠,私底下肯定合謀過,噁心至極,是想詐騙錢財還是串通媒體搞事,通過聳人聽聞的言論,欺騙廣大網名的感情,還被輪子利用帶風向,幾個明星也是愚蠢至極,事情還沒查清的時候,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當然心理陰暗者只會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主動放棄自己的大腦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通過這件事,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比如,造謠的成本真是低,這點需要改變。
 造謠成本低,不假,但為什麼造謠成本低,還不是因為真相成本太高?如果獲取真相的成本很低,而造謠的代價很高,你說誰會去造謠?
 你這話說的,獲取真相的成本無論在國內國外,都是很高的。比如在美國,肯尼迪刺殺事件的資料還算不上啥真相呢,現在還無法解禁呢。
 你不可能說服所有人,但這不代表你就不應該去努力說服更多的人。謠言止於智者,但謠言的受眾可不僅僅是智者,愚昧的人應該更多。zf不努力把真相告訴更多的人,那輿論的陣地就會丟失。
 信的一直信,不信的還是不信。

“紅黃藍”輿情警示“後真相”傳播殺傷力2017.11.25 觀察者網
何建華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資深媒體人
張帆 上海體育學院講師、傳播學博士後

公共事件在新媒體語境中的發酵傳播速度簡直驚人,這次“紅黃藍”輿情涉軍內容顯得極其敏感,“熱詞”拉動一下子將這一輿情推向發酵高峰,某種程度上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軍報記者微信號就網民關心部隊傳聞幾個問題及時採訪“老虎團”政委馮俊峰,向全社會明確傳遞“網上流傳涉事團長是我團現役軍人家屬與事實不符”。面對網民關切,第一時間發聲,澄清不實傳聞,化解輿情危機,值得大大點贊!
2017-11-29 10:29:37
圖博館
這次有關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主流媒體可以說反應迅速,在第一時間發聲。針對網上流傳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園區存在猥褻、針扎幼兒,給幼兒餵食、注射不明藥物等行為的情況,新華社立即介入調查,相關報導稱記者23日從北京市公安機關了解到,22日已接到家長報案,北京警方正在根據家長反映情況進行調查取證。目前涉事老師和保育員已暫時停職,配合警方調查。
  11月24日,虐童案進一步發酵,紅黃藍教育美股盤前跌幅擴大至40%。同日,北京紅黃藍幼兒園針對“虐童案”回應表示,公司在22號中午前後接到相關反饋後高度重視,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取證工作,立即向警方提交相關監控資料和設備,並在園所內部開展自查,包括園所管理各個細節以及老師情緒、孩子的表現等。
  事實上,近些年來有關“虐童”新聞可以說出現頻率不低,對公眾來說已沒有多大新鮮度與刺激性。可是,前不久有上海市婦聯“攜程親子園事件”發生的一起傷害兒童的惡劣事件,緊接著網曝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園區涉嫌虐童情況,自然引發網絡熱議,而其中關於部隊傳言尤其是涉及王牌鐵軍“老虎團”,就吸引眼球格外令人關注。
  依據新聞傳播學專業性觀察研究所獲,突發性公共事件能夠在新媒體語境中迅速發酵成為社會焦點新聞,一般具備四個元素:一是原創,即該事件史無前例具有新鮮度;二是故事,即具有復雜的人物關係與情節構造可以探究;三是情感,即觸越了公眾能夠接受的情感底線;四是道理,即有道理可說可議可論辯。
  按照新媒體語境傳播的這些規律分析,紅黃藍涉嫌虐童並不是什麼原創性新聞,但添加上軍人尤其是王牌鐵軍“老虎團”內容,就無疑加入了原創性元素,令網民眼球放大。這一內容的添加,也增強了這一事件的故事性,就像在劇情中使人物關係與情節發展增加了可看性。同時,“軍人參與虐童”的強刺激信息顯然觸越了網民所能承受的最基本情感底線,擊中了網民情感“痛點”,就能引發強烈的情緒反彈,也就能引發輿情洶湧,激發一些不明真相的網民發帖發文陳述仁智互見的道理,一步步推高輿情至非理性境地。
2017-11-29 10:30:46
圖博館
從仍在持續發酵的“紅黃藍虐童案”輿情的演進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西方所謂“後真相”傳播的殺傷力。
所謂“後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詞典於2016年11月22日確定並宣佈為“年度單詞”,將其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 。說白了,“後真相”是指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無視客觀事實,盲目迎合受眾情緒與心理,使用斷言、猜測、感覺等表達方式,強化、極化某種特定觀點,攻訐抹黑對手,或博取眼球效應和支持率。詞典編輯表示,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英國脫歐的大背景之下,“後真相”一詞使用率急遽上升2000%。
  前不久,柯林斯詞典又將“假新聞”(fake news)評為2017年度熱詞,將“假新聞”定義為“假借新聞報導形式傳播的錯誤虛假、聳人聽聞的信息”。
  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從英國脫歐到卡塔爾斷交潮再到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公投,這些在持續塑造全球秩序的重大事件背後都有“假新聞”的影子。我們不妨回味一下全球公共事件中“後真相”與“假新聞”的活動踪跡與影響所及.....
  回應
 全世界都被假新聞耍得一愣一愣的。大部分人都是情緒化的烏合之眾,這是事實。而且他們並不需要真相,只是尋求發洩和刺激。
 這次事件的表明三股勢力的鬥爭藝術又提升了,國家公關部門應該重視這個策略。新的鬥爭策略是怎樣的?首先抓住一個熱點,進行造謠,造謠肯定不是完全的謊言,大家都知道謠言最好的是30%真70%假。一但形成謠言,如果國家不進行管制,那麼佔據人心的就是謠言,這毫無疑問。而如果國家對謠言進行管制,那麼造謠者就進行“二階造謠”,即造成這樣一種“印象”:之所以國家管制,是因為怕了或是想掩蓋,所以即“證明”了謠言是真的。我們一定要堅決地反對這種邏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怎麼可能連調查結果不出來就做判斷呢?這些人通過打時間差,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抹黑!而只要調查出來,他們又拍拍屁股不見踪影,這種人絕對不能姑息!
 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接觸過鳳凰係與南方系報導,對於這一套基本算是瞭如指掌(畢竟當年騙我騙得這麼慘),其實他們的模式沒有任何變化,先是引用真實報導,然後引用其子媒體的不可靠消息,以此來暗示政府對消息的掩蓋,然後在進行大量定論語氣的假設。只不過現在他們不用自己動口,下面一大堆大V和公眾號為他們充當開路先鋒,情緒化的不理智群體被他們當槍使。
2017-11-29 10:34:21
圖博館
11部門:校園欺凌情節惡劣涉事學生可送工讀學校2017.12.27澎湃新聞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防治中小學生欺凌,近日,十一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5。問:怎樣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欺凌事件的發生?
  答:《治理方案》明確了積極有效預防學生欺凌的四項舉措:
  一是學校加強教育。
  二是開展家長培訓。
  三是強化學校管理。
  四是定期開展排查。
  7。問:對實施欺凌行為的學生應該怎麼實施教育懲戒?
  答:《治理方案》指出,對經調查認定實施欺凌的學生,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定學時的專門教育方案並監督實施欺凌學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時針對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應懲戒。
  情節輕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學校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實施欺凌學生應向被欺凌學生當面或書面道歉,取得諒解。
  情節比較惡劣、對被欺凌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明顯傷害的嚴重欺凌事件,學校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的同時,可請公安機關參與警示教育或對實施欺凌學生予以訓誡。
  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必要時可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
......
  回應
我舉雙手贊成!必須讓這些小流氓知道代價!
早幹嘛去了?轉了一圈又回到以前,坑了多少好孩子。
全國一共也沒多少工讀學校了
政府應該在每個地方建立一所軍事化學校,專門容留那些所謂的“施虐者"!
有未成年人渣保護法呢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2-27/doc-ifypxmsr1133988.shtml
2017-12-28 11:26:30
圖博館
初中生持刀追砍同學、打班主任,警方“沒轍”

據南國早報2018-10-24消息,廣西南寧一名初二男生,不僅圍毆、持刀追趕同學,還自稱“老大”經常犯事……未滿16歲的他,為何會這樣?
知情人告訴記者,李某軍自稱“萬秀村老大”,曾多次實施盜竊被警方抓過,但因他未滿16歲,,小鄭被打立不了案,只能對打人者進行批評教育,然後聯繫監護人領回家加以管教。
10月21日,小鄭的家人打電話給李某軍的父親,對方直言稱:“我管不了他,不管了,隨便你們怎麼處理。”
  回應
 工讀學校在哪裡?哦,已經被法律專家和人權衛士給噴沒了,據說那東西嚴重侵犯人權。
 就青少年犯罪問題而言,我們明顯的被忽悠瘸了!
 監護人直言稱:“我管不了他,不管了,隨便你們怎麼處理。”對於這樣的要求,應該滿足他,剝奪其監護權,由當地勞教中心負責其吃穿用度也日常基本生活。必要時可以限制其人身自由,豈止到16歲年滿。16歲年滿後交給社會教育,讓他知道,什麼叫自作孽不可活! 10年不夠我們可以20年,30年,還不滿足也可以學習一下西方嘛~沒上線幾百年也是可以的~
 當初的少管所是被誰忽悠撤的?熊崽子,還管不了了還
2018-10-26 10:11:05
圖博館
江西一中學生校門口拒搜身被保安毆打,校方稱搜身是防帶手機

據江西都市頻道《都市現場》欄目2018-10-26消息,南昌市民楊女士反映,她兒子小歐在少春中學讀高三,學校規定,進校門要過保安搜身這一關,而今天,兒子就是因為不讓保安搜身,被學校保安給打了。
小歐告訴記者,當時保安搶他的包,他不同意,便被兩名保安按在牆上,自己大喊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卻反被錘了兩拳,之後還被掐住不讓說話。小歐班主任告訴我們,每天搜查學生的書包是學校的規定,目的是避免學生帶手機來學校上課。
小歐說:“保安不承認自己打了人,還說是我動的手,我覺得可以直接調監控,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是學校卻對他們要調看監控的要求,一直沒有答應,現在校方只是先提出讓老師陪同小歐先去醫院做一個身體檢查,後續的情況再和家長協商。
  回應
難道連學校都成黑惡勢力單位了……?
那莆田系怎麼算?黑色帝國?
少春集團的前身是高三補習班。是私人高中,又不是義務教育,這不是很正常嘛。大家散了吧。炒作這個沒用的。
既然這個學校這麼不好,母親乾脆直接辦理轉學就好,去一個允許帶手機的學校
我覺得要是校方說搜身是為了防止帶刀或手機入校的話, 基本就可以輿論不敗了。
一般來說,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管理的中學,有一部分通校生就是會往學校裡捎帶啤酒、煙、打火機、充電寶甚至更過分的東西。這種情況每個學校都知道,學校又不傻,但是有幾個管的?學校根本不敢管啊!搜書包搜宿舍查違禁物品的事,一旦做出來,肯定有學生撥打市長熱線、教育局投訴,或者直接找媒體,現在輿論這麼厲害,學校傻了嗎?還往槍口上撞?一般學校就是利用開班會、發宣傳單頁之類的東西不停的向學生和家長們宣傳,不要攜帶校規不允許的東西進學校,力度也就限於此了。別埋怨什麼學校成黑惡勢力了,要真的成了黑惡勢力,學校直接在校園裡賣煙賣酒賣充電寶不是更好?
2018-10-28 09:20:15
jsoujsou
為發洩揍孩子日本真成體罰大國了嗎 2018-02-19

  前幾日,我在超市里看到一個小女孩伸手想拿一袋零食,小手還沒夠著,父親從朝著她後腦勺就是一巴掌,聲音大得讓周圍幾個人都回過頭看著這對父女。孩子倒也沒有哇哇大哭,像是習以為常的樣子。
  這個畫面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的體罰。事實上,體罰和家庭暴力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至少人們對此的定義是不盡相同的。
  類似這種事件其實在日本每天的國內新聞版塊多得很,嚴重的事件甚至有導致孩子傷重死亡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日本人認為,體罰是合理的。以至於下手沒輕重的家長讓孩子肉體、精神都受到傷害,想借助打孩子發洩情緒的父母,又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為了教育孩子”。
  近日,日本公益社團 Save The Children Japan對全國2萬人進行了關於家庭體罰的民意調查。其中,在“您怎樣看待以讓孩子們形成良好教養為目的的體罰?”問題中,1.2%的日本人認為應當對孩子積極進行體罰;16.3%的人認為有必要時應當體罰孩子;39.3%的人認為沒有其他有效手段時應當體罰孩子。總的來說,56.7%的日本人在不同程度上認可體罰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
  事實上,體罰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人認為打幾下重的就是家庭暴力了,也有人認為只有打斷腿才叫過分。日本人怎麼看?69.3%的人表示,打孩子屁股是在允許範圍內的體罰手段;65.5%的人認為打手背允許作為體罰手段。甚至,還有10%左右的人認為用拳頭揍,用雞毛撣子揍也沒問題。另外,這份調查還對1030位家裡有18歲以下孩子的父母進行調查。其中70.1%的人表示自己曾經打過孩子。
  談及他們為什麼會下手揍孩子,排名前三的原因是“被孩子的言行激怒了”、“感到孤獨”、“育兒、家務、工作都要兼顧真的太難了”。不難看出來,很多時候日本父母揍孩子是在將自己無助的情緒訴諸於“體罰”和“家庭暴力”。
  遭受到暴力的孩子們當中,很多也會在將來成為父母。有人銘記當初挨打時的恐懼而發誓不再打孩子,有人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法,認為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有何不可。或許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體會父母當初為什麼會有下手揍自己的心情。但是,不論如何,還是儘量少將情緒訴諸于暴力體罰吧。
2018-11-05 13:00:16
jsoujsou
看日本的大人們是如何教訓孩子的 2018-01-17

  最近,中國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熊孩子。熊孩子所到之處,遍地狼藉。幾乎人人都能發表一籮筐的受害經歷。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造反,公共場合也少不了他們的蹤跡。每當有人試圖要幫熊孩子的父母管教他們一番,就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他還是個孩子啊!” 換言之,就是不要多管閒事。
  日本有沒有鬧人的孩子,有,但是比較少見。這跟家長注重家庭教育,禮儀教育,孩子能耳濡目染地在一個禮儀社會裡長大,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認為,兒童的禮儀教育是一個社會裡所有大人的責任,而不僅是孩子的兩位家長。
  日本某雜誌曾經對422名男性女性讀者進行過一項問卷調查:在別人家孩子違反禮儀規矩的時候,其他大人應該批評糾正嗎?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6.5%的人認為 “應該批評糾正”。回答真正批評過別人家孩子的人,比例為72.3%。
  曾經不止一次在電車上看到年輕女性帶著尚在繈褓的嬰兒,一旦嬰兒啼哭而哄不住,她就會在下一站帶著孩子下車,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車。不論時候剛出生不久,還是已經四、五歲的小朋友,媽媽都是一樣的做法。不哭了再上車——如果因此錯過了電影,那就是不懂禮貌的懲罰。長此以往,孩子們也就規矩了。
  沒有天生的乖小孩,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父母的慣縱會讓小朋友有恃無恐,在惹是生非的時候不加以制止就等於認同他們的胡鬧。如果要 “撲滅” 熊孩子現象,恐怕首先得實現社會的 “認同”: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且禮儀教育的重擔不是僅限於家長,更是社會中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回應
本來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現在日本人非常重視了,而我們卻讓兒童不斷地發爛
在中國,別人家的孩子如果瞎鬧,除非自己的家長管,別人是不會管的,因為管了要被人罵
日本人的忍術一流,其實都是假的,很表面。日本人脾氣是最暴躁的暴力的。
2018-11-05 13:01:57
圖博館
法國通過“禁打屁股”法 中國網友的反應亮了

據法媒《歐洲時報》報導, 2018-11-29,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於禁止體罰兒童的法案——新版“反日常教育暴力法”,即俗稱的“禁打屁股法”,法國就此成為了世界上第55個禁止“日常教育暴力”的國家。該法案擬禁止父母對孩子打屁股、拍打、威脅、吼叫或者發表羞辱性言論。新法案純屬民事範疇,並沒有提出刑事上的制裁措施,以免過分打擊父母。
教育暴力在法國很普遍,85%的父母在孩子5歲之前就打過他們,超過半數家長在2歲前就開始打孩子。就在國會準備出臺新版的“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時,法國還發生了一起9歲男孩因為不想寫作業而被家人暴打至死的案例。小男孩是因毆打導致心臟驟停致死,其身上被發現多處毆打所留下的傷痕。
在這一法案通過後,法國部分家長表示支援,但也有家長表示,這一法案有矯枉過正之嫌。
身為孩子母親的卡裡瑪•馬勒姆在接受街頭採訪時表示,"當我還是孩子時,(打屁股)對我很有用,挨幾巴掌讓我意識到我表現不好。"
有意思的是,在法國的一項街頭採訪中,幾乎每一個被問到“是否曾經打過孩子屁股”的家長,都表示否認。
但當同時詢問家長和孩子這個問題時,孩子們紛紛“打臉”家長,怯怯地表示:“明明就打過……”
看到這則新聞,中國網友感受頗深。
2018-12-05 08:05:03
圖博館
大部分孩子小的時候,總有因為頑皮搗蛋、不用功讀書等緣由,被父母賞過一頓“竹筍烤肉”的時候。
“小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大概是中國孩子小時候聽得最多的幾句話了。
有網友戲稱,小時候如果不挨幾頓打,那童年都是不完整的。
只是那些童年不缺少“遺憾”的網友們,怎麼回憶起往事,就覺得頭皮一緊腦門直冒冷汗呢……(禁止模仿,世界和平)
  回應
 打屁屁其實也是人類數萬年進化過程總結出來的教育熊孩子的經驗結晶,身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傷害,打屁屁手心實際上是最安全的,最有效的。法國的“禁打屁屁法”是反人類的矯枉過正。
 說白了就是愚民政策,如果放任孩子自由玩耍,那會被社會淘汰。
 我同事在網吧找到他兒子(高二),那一次真是往死裡打了,後來孩子再也不敢去網吧,然後順利考上重點大學,大二的時候,他給他爸寫了封信,要感謝他爸的這一頓胖揍,離開了網吧,見到了新的世界,現在應該碩士畢業了。
 打屁股有危險?吃飯還有會噎死的危險呢!不吃了是吧?孩子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是需要打的,只是家長要注意打的方式,即便是打屁股,也不能太過分。雖然我是個不打孩子的家長,因為我孩子很乖,聲大點他就嚇得不敢了。可很多孩子是需要有點皮肉教訓才能記住的。我小時候也從沒有被父母打過,但是我弟弟就經常被打。
2018-12-05 08:05:46
阿楨
一班47名學生有45人被打 真的只是“磕磕碰碰”? 2019-05-24 觀察者網

節目《法觀天下》在5月22日播出的內容裡,講述深圳某小學四年級某班的學生家長聯名請求學校勸退一名學生,原因是該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打同學,幾乎所有人都被他打過。學校表示已成立工作組,正在進行處理。涉事學生家長稱孩子只是溝通方式不同,是孩子們之間的“磕磕碰碰”,並拒絕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從小學一年級,該學生就已經有打人的行為,不論男女,在沒有任何衝突的情況下突然襲擊,無緣無故對同學吐口水更是常有的事。同學拿他沒有辦法,向老師舉報又只會落得更慘的下場,但更令人意外的是連老師也拿他完全沒有辦法。有家長表示,該同學在上課的時候,不定時想離座就離座,想搗亂就搗亂,而且還會跑到黑板前把老師正在寫的知識點擦光,老師也控制不了這位“充滿自由意志”的學生。
校長則向記者表示,目前學校也存在困惑,該學生處於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義務接納每一位適齡的兒童就讀,校方正研究如何平衡個案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權益問題,因為怕惡化問題,校方現階段未作出具體的處理方案,如孤立該個案學生。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無法理解學校的處理方式——
  回應
一個班45名學生的正當權益被一名學生侵害,老師、學校竟然束手無策,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制度就是這麼設計的,不管學校和老師的事。我之前就說過:家長不想管,老師不敢管,員警不能管。結局是大家一起買單。
太講道理也是一種隱患,大到國家,美國現在和中國講理嗎?小到校園,校園惡棍要打你會和你講道理嗎?沒有對等的制衡手段,往往是惡人得利,講理的倒楣。
那麼問題來了,另外那個他不敢動的牛人是誰
我告訴大家,這是教育系統故意為之,廟堂之上亦有呼應,就是要讓所謂政治正確束縛手腳,搞垮公立教育體系。私立學校這種學生早開掉了。現在教育體制不改要禍害中國人百年不止!
瞎扯。這事簡單的很,這打人學生的家長就是個大流氓,兒子當然就是個小流氓,普通人怎可能跟他們正常溝通?!我小時候就被學校一個小刺頭欺負得差點不敢上學,開始不敢告訴老媽,後來老媽知道後馬上殺到那個小刺頭家,當著刺頭的家長,把刺頭狠狠臭駡一通,然後指著他鼻頭告訴他:“你下次再敢欺負我的孩子,我先把你結結實實打一頓,再把你拖到派出所讓員警叔叔收拾你!”從此小刺頭見了我就繞路走,OVER!
2019-05-25 08:47:51
阿楨
一個專科院校老師的私信:6個人霸淩這宿舍裡的一個女孩,我解決不了 2022-06-20

一個7人寢室,兩人帶頭,帶著剩下的4個霸淩宿舍的一個女孩,不會動手打人,但把這個女孩鎖在門外、不讓進,把她的衣服扔出去,打擾休息等等。好賴話都說盡了,這些人知道處罰的尺度。
  回應
這就是張捷老師說的,流氓罪沒了以後,校園霸淩處理不了。
典型的女流氓冷暴力,校規處理不了,尋釁滋事處理不了,他也不打你,根本夠不上輕傷,就是精神折磨你。你能怎麼辦,要麼學他進行對抗,要麼認慫躲著點。
人家就是善於利用“規則”,而現在的學校和老師則在懲罰教育孩子的權力上則大大受壓制根,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是沒有傳統和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的。
2022-06-22 08:46:42
阿楨
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一年了,校園霸淩者們還囂張嗎? 2022-07-05

前幾天,連續兩起校園暴力事件登上熱搜。6月25日,網上流傳一段“漢濱區大河中學學生被扇耳光”視頻。同一天,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在官方微博回應“童星邵一卜疑遭校園欺淩跳樓”一事。
提到校園暴力,大家都不陌生,80後、90後的童年更是我國校園暴力最猖獗的時代,近年來,多起校園暴力事件憑藉其手段之殘忍,後果之嚴重引起廣泛關注,在互聯網上大範圍傳播,刷新了很多人對校園暴力的認識。
校園暴力古今中外都是頑疾,至今都沒可以值得借鑒的治理經驗,比如日本成立了很多幫助受欺負孩子的民間機構團體;政府專門成立了檢查小組,監督教育那些無視甚至縱容校園欺淩的教師,文部科學省還制定了防止校園暴力問題的指導方針;還開通了24小時對話熱線。效果怎麼樣呢?僅在2017年日本全國發生的校園欺淩事件超過54萬件,比我國要嚴重得多。
德國採取預防性的措施,學校霸淩也是一個嚴峻問題,特別是在5-8年級,20%-25%的學生遭到過霸淩。
美國有各類預防欺淩、研究欺淩的機構和計畫,早在2000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淩的法案。至於效果嘛,只看美國的校園暴力有多嚴重,還時不時有青少年槍支暴力犯罪,其規模和烈度,堪稱獨步天下。
這麼,中國,能成功嗎?
  回應
現在的14歲比40歲的人還懂鑽法律漏洞。訓誡有毛用。

2018年,女兒深圳公立小學,搞了快樂教育,成績讓學校心都涼了 2022-07-05

我們前幾年某些人大聲嚷嚷的快樂教育,減負,就是走的美國公立教育方向,只是程度還沒到那樣而已。最近揭露出來的毒教材問題,本質就是全面向美國學習。希望能早點撥亂反正!
18年,我女兒在深圳一所新開的公立學校讀3年級,學校試著搞了一下快樂教育,語文學到13課了生字只寫到第9課,期末全班語文成績平均60多分,學校慌了,解聘了那批老師,換了一批嚴格的,也開始搞留堂,新的老師批改作業非常認真,標點符號,拼音注音,一些字的細小錯誤都被發現,4年級就好了。
  回應
只有好的結果才能讓人快樂,過程永遠是痛苦的,只能苦中作樂。所謂快樂學習就是不學習,快樂教育就是不教育。
西方快樂教育都破產了。快樂教育帶來的分數和學習水準的貧富差距。美國精英都花大價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學習壓力不比國內的高中生小。
2022-07-06 08:34:15
阿楨
鄭強稱“二十幾歲年輕人沒資格享受五十多歲人的待遇”,如何看待買車買房難?

太原理工大學鄭強教授2022/11/19在亞洲教育論壇上,評某些年輕人“你有什麼資格說你寒窗四年,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出來就想享受五十多歲人的待遇,還抱怨買不起車是社會對他不公,買不起房是他爹媽窮?”“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沒有教我們的國民以平靜的心態欣賞自己的勞動和生活。”
  回應
 觀網評論,今天讓我很意外,我以為會有很多罵鄭強的。
 他們年輕的時候,結婚難嗎,買房難嗎,看病難嗎,養老難嗎?
 你瞭解過八九十年代的人都過的什麼生活嗎?你有過結婚三五年連房子都沒有,夫妻二人各過各的,只能在別人都走後偷偷跑到一間宿舍裡過夫妻生活的日子嗎?你有過一家三代人住十幾平米,全靠一個人的死工資,不敢吃肉、不敢生病,有病只能硬挺著不敢去醫院的日子嗎?今天年輕人是上一代人,甚至上幾代人做夢都不敢夢到的幸福生活。
 主要還是對比之下年輕人的心理失衡,他們沒有那麼高的收入,沒有那麼優渥的工作,天天被老闆挑刺的同時還得大量加班。

日媒:日本Z世代對華好感來自“對等”

日本東洋經濟線上網站2022/11/22,日本18-29歲的“Z世代”對中國的好感度達40%以上,與其他年齡層的人有明顯差異。從Z世代開始掌握選舉關鍵的世界潮流來看,只依靠“反華輿論”和“右派”的岸田外交岌岌可危。

河南鶴壁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16歲女生遭霸淩續:校長等多人被處理,涉案學生被開除 2022-11-22
  回應
 由這個就會想到55分流,在這些技校,以前霸淩不知道有多厲害
 55分流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是把更多中等學生逼去垃圾的職業學校,跟最差垃圾學生在一起,慢慢也讓更多中等學生也變成垃圾學生了。
 說句現實的話吧,讓孩子好好學習吧,不好好學習就得跟這些人同學。
 好學校也有霸淩行為,我鄰居的一個豪門初中女生也被霸淩了,有些霸淩不是用暴力打人,而是用語言歧視。
2022-11-23 09:12:11
阿楨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
2023-01-09 08:04:38
阿楨
新北教師曝割頸案學區2大嚴重問題 嘆:孩子很難好 2023/12/26 中時

新北市某高中附設國中部昨發生兩名國三生起衝突,其中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攻擊,致另名學生命危,一名自稱在事發國中學區任教的國小教師表示,這一帶的學生大約1/3是單親家庭,孩子發生問題,家長常把單親當藉口,把教養責任推給老師,而面對問題多的孩子,許多即將退休的老師管不了也不想管,導致學習環境差,他感嘆「在這樣的環境,認真乖巧的學生發展會能有多好?」
  回應相關新聞資料
要求下架割頸案「乾哥、乾妹」個資被罵翻 新北地院二度回應
槓上新北地院!網紅租廣告車公開「乾哥乾妹無碼照」:要罰就來
割頸案國中生還可教化?廢死聯盟說話了:以暴不能止暴
國中生割頸案灌爆蔡英文臉書 未見賴清德對死刑主張
校園割喉案 私刑正義?女學生遭肉搜竟嗆:我又沒錯是在擊敗什麼
2023-12-29 03:07: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