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14 10:33:57| 人氣947|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企業無限公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泰德.費雪曼 Ted C. Fishman《中國企業無限公司》China Inc.(時報,2005 

中國猶如一家超大型企業,近三十年的經濟成長快要締造三度加倍的紀錄……,這樣強勁的成長力道可謂前所未見。

China Inc. 關鍵數字:

0.68美元中國工人一個小時的薪資,相當於22元新臺幣

300,000,000未來中國農村人口遷往都市的人數,也代表飢渴尋求低薪工作的工人數量

1,300,000,000中國官方統計總人口數

53,000,000,000美元→2003年中國吸引的外資總額

1,400,000,000,000美元→2003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

今天沒有人敢否認中國崛起的事實,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強權指日可待,我們該抗拒事實或是擁抱事實?順勢崛起抑或受挫沈淪?

你知道嗎?

中國在未來十五年將有三億農村人口遷移到都市。中國每個月都得興建相當於休士頓的都市建設,才能夠吸納這些人口。

中國去年以手機發送的簡訊總共有兩千兩百億通。

通用汽車預期中國的汽車市場將在二二五年超越美國。現在買得起車子的中國家庭已經有七千四百萬戶之多。

中國以英文作為第二外國語的人口,比起美國本身就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口數量還要多。

中國有三百多家生物科技公司,營運完全不受動物權益遊說組織、宗教團體、或是道德標準委員會的約束。

平均來說,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報酬率為42%

在中國的中部和西部區域,「剩餘勞動人口」有兩億兩千萬人之多。在美國的工作人口總數則大約為一億四千萬人。

美國的成衣製造工廠工人一小時的薪水是九塊五六。在薩爾瓦多(El Salvador),成衣工廠工人的時薪則為一塊五六。中國工人一小時卻只有六十八美分到八十八美分之間。

美國每十個職務當中,就有一個很有可能被「遷移到海外」。

中國有一百八十六個商管碩士(MBA)課程。

中國光是性產業一年就要用掉十億個保險套。

中國不滿十四歲的人口多達三億兩千萬人,比美國人口總數還多。

中國的上網人口比美國還要多。

本書作者泰德.費雪曼為新聞界的老兵,並曾擔任大宗商品期貨的交易商。外資和技術大舉匯聚到中國的現象是史無前例的;受到這樣的帶動,中國迅速崛起許多低成本的工廠,而且十三億人民不斷擴大的內需也隨之浮現--費雪曼從這兩個層面切入,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中國的重大趨勢。

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奉行中式資本主義;費雪曼走訪中國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各個地區、工廠、市場、街道、商店、和城市。他並引述和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勞工、經理、和執行主管進行的訪談,說明我們對於本身作為消費者、員工、國民、甚至於家長的觀點,會在中國崛起的陰影之下,不得不作出多麼重大的改變。本書的分析尖銳、精闢,而且走在時代的尖端,讀者看完之後,對於美國的未來勢必會有全然不同的看法。

泰德.費雪曼,資深新聞從業人員,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金錢雜誌》(Money)、《哈波》(Harper’s)、《價值》(Worth)、《君子雜誌》(Esquire)、《今日美國》(USA Today),《GQ》、《芝加哥雜誌》(Chicago)、以及《Business 2.0》。美國國際公共電臺(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市場」(Marketplace)節目並以他的評論文章進行專題報導。他曾經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商和會員,1992年之前曾自行開設交易公司。目前定居在芝加哥。

 

前 言 中國崛起,世界變小了

第一章 搭上中國洪流中的慢船

第二章 一場對抗共產黨革命的革命

第三章 中國資本主義誕生

第四章 狂熱的都市開發計畫

第五章 毛主席賣湯

第六章 全世界都受影響

第七章 中國的價格

第八章 從地面競爭到空中競技

第九章 盜版王國

第十章 中美相互牽連的經濟

第十一章 中國人的世紀

第十二章 最後一個故事

中國猶如一家超大型企業,近三十年的經濟成長快要締造三度加倍的記錄, 這樣強勁的成長力道可謂前所未見!

中國從計畫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後,廣大低廉的大陸勞工讓全世界都受影響,影響層面之廣前所未有,不過當多數國家以及勞工仍在顧影自憐,擔憂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失業問題擴大時,德國似乎「好端端」的不受影響,對中國的雙邊貿易一如往常「健康」,甚至更有利於德國。 另一方面,中國勞工所創出來的「中國價」、「中國製」確實是市場價格的破壞者,但以中國為製造工廠,提供人們更低廉的商品,在實質層面上它提供開發中國家濟貧、改善中低收入戶的生活品質,並促使世界各地的生產者進一步提昇自己的技術或產業升級,以免被中國工廠趕上。中國猶如一家超大型企業,提供廣大的勞動力並吸引全球的資金到位,它的崛起不僅讓臺灣備受威脅,連遠在北美的墨西哥都受衝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於一九九四年通過之後,許多美國人原本擔心美國的製造業會遷到墨西哥,但事實證明到最後,美國和墨西哥的製造業都因中國而岌岌可危。根據墨西哥政府的統計,該國在二○○一年到二○○三年年終這段期間,三千七百家保稅加工出口工廠當中總共有五百家關門,製造業共有二十一萬八千人因此失業。

中國的製造業者不但讓這些墨西哥血汗工廠勞工沒有飯碗,更糟糕的是連收入都大不如前。墨西哥勞工部部長表示,該國勞工現在的薪資比起一九九三年還要低。譬如墨西哥家具工廠的勞工在中國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現在收入只有十年前的一半。不過中國崛起所帶來的並不全然是失業問題與劣等品。「中國價」對於已開發國家或許便宜得可以,但對於消費能力低得可憐的廣大中國人民來說仍是高不可攀。因此無論是中、外廠商,只要有拓展大陸市場的念頭,首要想辦法做出讓大陸人消費得起的產品,更由於中國龐大的市場,因此即使毛利低仍然有利可圖。 而由於價格低,又因此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開創出更多的需求(市場)。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技術和勞力結合是「創造性破壞」典型的例子,現在中國龐大的人口除了能夠提供低廉的人力需求之外,另有一大競爭力。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讓製造商可以迅速銷售大量的產品,即使每筆交易的毛利很低,但龐大的市場規模仍能讓他們獲利。事實上,這種大量銷售的策略要靠低價的配合才能奏效。就拿消費性電子產品來說,全球市場的價格對於中國廣大的消費者而言仍然太高,所以任何企業想要賣東西給大陸人民都要想辦法把價格大幅拉低。最鮮明的例子便是 DVD 播放機,放眼 DVD 現在的價格低得讓人覺得是「消耗品」,對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來說,甚至覺得到了可以隨用隨丟的地步。但各位回想一下過去Beta,或是 VHS 播放機要歷經多少年的時間才能普及到各個家庭,而以今日消費物價水準相比,其單價還要遠高於 DVD 播放機。

中國崛起 是威脅也是機會

不同於美國和中國龐大的貿易逆差(而且貿易赤字每年大幅增加),德國對中國的貿易大致來說都維持平衡,而且往往有利於德國。主要是因為中國在過去十年當中,新開了數以萬計的工廠,因此向德國添置許多機器設備。中國人需要機械工具、塑模設備,還有各式各樣電腦化的電子組裝線。中國大型的新興電子製造廠裡,所有像半拖車大小、價值上百萬美元的自動化機器設備,肯定都是德國頂尖的電子和電機巨擘西門子所供應的。中國在積極打造各項製造產業之際,西門子在當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該公司提供設備給各項產業,包括冶金、石化、發電、玻璃、水泥、水處理、汽車、醫療器材、電訊、運輸、食品與飲料生產,以及包裝業。西門子在中國總共有四十五家公司,僱用人數三萬人,在二○○三年銷售設備總值達五十億美元。在中國和德國的雙邊貿易中,中國大多是跟德國企業購買大型生產設備,以便在全球市場上和其他國家的製造業競爭,西門子正是這樣的供應商。

德國不讓各種事物阻礙他們做中國人的生意。中國領導人訪問德國時,會去參觀西門子、戴姆勒克萊斯勒和福斯等大企業的工廠;當德國領導人造訪中國時,則和領導人簽訂貿易協定。至於政治、人權、西藏和臺灣等議題呢?在德國人看來,這些都是美國人在吵的問題,跟他們無關。

歐洲工業機械市場的發展雖然遲滯,但德國對中國銷售的機械設備卻大增,讓德國企業足以維持成長。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蓬勃發展,國民的生活水準也不斷提升,現在和中國的貿易讓他們得以維持這樣的生活水準。這個國家從納粹戰敗後的廢墟中崛起,國民享有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準。

第七章 中國的價格

有時候可以從小地方發現大消息。譬如說,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在二○○三年十一月發表一份四頁枯燥的報告,裡頭指出美國汽車零件製造商抱怨「汽車製造商要求供應商給他們『中國的價格』」。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的分析人員也觀察到,美國供應商的大客戶紛紛要求他們將工廠遷到中國,或是在當地找分包的廠商。 商業界裡,「中國價格」跟「最低的價格」幾乎可以互相代換。現在一般人普遍認為企業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可以搬到中國去做,以省下可觀的成本。他們認為那邊的人工比較便宜,而且說不定做得還比較好。 其實想想,製造業裡從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往往是賣給別的製造業者作為零件或是軟體;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現在人們的這種想法。許多日常可見的物品,譬如電冰箱、照相機和手機等等都有好幾百個零件,這些零件可能分別來自不同的公司。諸如汽車、客機和工業用機器人之類的大型產品,則有數以千計的零件,分別由數以千計的公司供應。等到這些商品組成完成交到終端使用者的時候,企業的採購人員已經搜尋過全世界各地,找到品質最好、價格最有競爭力的零件。這樣的供應鏈在世界各地數也數不清,「中國價格」已經成為企業採購人員選購的標準。零件價格不斷探底的趨勢,已經對製造業的世界造成極大的衝擊,並進而對人們的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

如何「製造」失業

中國生產力日漸強大之際,世界各國的製造業卻不斷流失就業機會;「中國價格」挖空其他國家的工廠似乎勢不可檔。在美國,工廠勞工對於中國經濟崛起的恐懼是最直接的。美國近期有份針對製造業勞工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勞工都擔心工廠可能遷移到海外。這樣的恐懼是有根據的。儘管美國每八個工作只有一個屬於製造業,美國二○○○年到二○○三年製造業失業人數卻超過總失業人數,因為有一小部分剛剛失業的人轉入服務業。在這段期間,製造業從業人員失業的機率是整體經濟裡失業的五十倍。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從一九八年代起就穩定下降,但是近期工作流失的規模之大卻是前所未見的。即使一九九年代大型企業大舉縮編,跟這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當時製造業失業人數為四十萬人,僅是二○○○年到二○○三年製造業失業人數的七分之一。黯淡的前景 美國工廠的勞工接下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美國各大顧問公司和金融機構接連發佈的統計數據和預測都是一片黯淡。二○○三年年底,佛瑞斯特研究中心預測在二○○五年年底之前,將會有多達八十三萬美國人因為雇主遷移海外而失業,在二一五年之前因此失業的人數還會增加三百三十萬人。全球頂尖的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二一四年之前,美國將會有六百萬個工作移到海外,美國人的薪資所得將因此減少一千五百億美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有份調查預測,美國十年之內光是服務業就可能有一千四百萬個工作會轉往海外,相當於目前美國就業人口的一%。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特別指出,工作機會被中國搶走的不只是美國,現在因為生產成本低廉而備受全球企業青睞的開發中國家,也將面臨同樣的遭遇。 有的人可能認為,就業市場這些低迷的統計數據無法反映美國製造業良好的整體狀況。首先,製造業的規模還是很大。現在美國的製造業規模跟整個中國的經濟不相上下。而且儘管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消失,但是美國製造業者生產的產品數量卻激增。產出增加的關鍵原因在於製造業者的生產力提升;生產力是指工廠投入的生產要素和產出商品的價值比率。機械改良、軟體以及先進的管理技巧,能使美國企業每名員工的產出比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還要多(當時製造業就業市場緊俏)。從一九七七年到二○○二年,美國各地經濟的生產力增長了一半,可是製造業本身卻增長一倍以上。令人驚訝的是,雖然流失的工作極為可觀,可是美國製造商在二○○三年的產出卻比二○○一年多。產出雖然只有增加五%,但是終究是成長。美國製造業者可以更有效率地生產更多的東西,不論是每工時還是每員工的產出,都在世界各國當中名列前茅。

我們在討論中國時,談的是什麼?

 政治人物在辯論貿易和就業相關議題時大多主張,中國之所以能夠吸引世界各國企業進駐,是因為他們的製造成本低廉。這樣的論點固然淺顯易懂,可是他們暗示的是: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在市場上具有很強大的選擇性;事實上,隨著中國供應世界各國的商品愈來愈多、種類不斷增加、價格愈來愈優惠,美國企業的選擇也日益受到這個國家的箝制。中國的規模不光是促成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而且也迫使世界各國製造業者跟著不斷壓低成本。慢慢地,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所做的選擇反而成為主宰美國經濟發展的力量。可是美國政治人物對於中國經濟威脅的辯論卻徹底忽略了這個趨勢;有鑑於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在此加以探討。 生存的抉擇 探討「中國價格」所造成的遷移效應是一回事,不過企業和員工到底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實上,每個產業面臨的壓力各有不同,所以需要個別加以探討;也唯有如此,才能體會到中國對產業界形成的排擠效應。不過這樣的探討又讓我們想起另外一個問題:中國在產業階梯上的發展怎麼會如此迅速? 鑄造業是美國的指標性產業,這固然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產業,雞尾酒會上絕少會以這個來作話題。可是要是沒有金屬鑄造業,美國根本就沒有什麼產業可言。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美國能源資訊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製造業所有的商品和資產設備中有九%都是金屬鑄造,或是以金屬鑄造的設備製造出來的。美國鑄造業每年銷售額超過兩百五十億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將近三千家鑄造廠遍佈全國各地,其中大多數集中在中西部。這些鑄造廠大多屬於小型企業,員工人數不到一百人;一般而言,他們的薪資超過世界其他各國的同業。美國的金屬鑄造產業曾經享有高額的貿易順差,可是進口鑄件過去七年中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翻升一倍,現在占有一五%的市場。中國的進口每年以七%到一%的速度增長;如果以全球數量來看,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鑄件的主要生產國。這對美國的鑄造廠造成極大的打擊,根據美國鑄造業協會(American Foundry Society)的估計,二○○二年總共有一百四十家美國鑄造廠關門。

中國的安全閥

錫尼凱斯特公司會不會在中國價格的壓力下,不得不把部分業務轉移到中國?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威斯康辛州另外一家鑄造廠已經這麼做了,這家公司的案例值得加以探討。密爾瓦基安全閥公司(Milwaukee Valve Company)位於無錫,這個城市人口超過四百萬人,位於上海西北部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遠。該公司主管的名片上印的地址是「廣西路的盡頭」。從這座工廠皺巴巴的鐵皮屋頂看起來,「盡頭」這兩個字倒是形容得很貼切。工廠後頭的院子有一整面牆堆滿了木頭的引火柴,如果停電的時候,工廠的大鎔爐就需要這些引火柴生火。二○○三年和二○○四年,當地經常進行電力管制。這座大鎔爐橘紅色的火焰和工廠裡昏暗的燈光,看起來跟上個世紀初葉的砂模鑄造廠(sand-casting)沒有什麼分別。他們是以手工組裝砂模,將黃銅融化之後佈滿印模之上,然後倒在黑色的土板上冷卻。

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固然原始--中國人鑄模的歷史已經有兩千五百年--不過無錫的工人生產的模具品質跟美國、歐洲和日本那些比較好看的工廠比起來,算是不錯的了。密爾瓦基安全閥公司是一個家族企業,製造業務大多仍留在美國。他們的管理階層在二十年前中國剛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時,就來到這個國家。他們生產的安全閥門是水管的重要零件,可以應用在許多不同的產業。幾年前該公司中國供應商生產一款有問題的安全閥,差點終結他們跟中國的關係。不過密爾瓦基安全閥公司化危機為轉機,反而開創出一條獲利的坦途。該公司主管表示,當時的這個錯誤,正是讓他們在中國的子公司營運晉升「世界級」的契機。兩國工程人員共同合作,重新設計安全閥、調整生產流程,自此之後,密爾瓦基安全閥公司安排五位中國的品質控管工程師,負責在中國各地工廠視察。

 DVD 播放機的戰役

中國價格之所以讓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難以招架,主要是因為這是從中國獨特的商業文化發展出來的。若要和世界其他各國的製造商競爭,業者必須了解當地特殊的文化和政治環境。雖然如此,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型態都是大同小異,而且政府促進當地產業的花樣也都不脫稅務優惠和改善地方建設,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不過中國的情形就複雜得多。首先,這個國家龐大的人口改變了基本遊戲規則,即使毛利超薄,企業看起來也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 中國壓低產品售價的能力讓世界各國難以招架,在 DVD 播放機這個受到全世界消費者歡迎的簡單產品上,充分顯現。現在 DVD 播放機已經十分普及,甚至到了可以隨用隨丟的地步,中國製造的 DVD 播放機在電子產品專賣店裡只賣三十美元,以前可是現在價格的三十倍。它們也是廉價折扣商店不可或缺的商品。二○○三年耶誕節期間,有一家店以超低優惠吸引感恩節後的搶購人潮,結果造成店裡有些人被人潮踩在腳下的意外,還登上全國的報紙。甚至連雜貨店、藥房和汽車用品專賣店這些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也擺了大大的陳列架賣起沒有品牌、但是功能一應俱全的 DVD 播放機。DVD 播放機就擺在收銀機旁,跟糖果和八卦雜誌一樣,店家希望能引起消費者衝動的購買慾。如果一般汽車價格下降的速度和 DVD 播放機一樣的話,那麼保時捷九一一現在的價格就只要一千五百美元而已。個人電腦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不過頂級個人電腦的價格如果跌了九七%,那麼價格就會只剩下七十五美元而已。全世界各地的 DVD 播放機有六%是中國製造的,可是現在產量最大的中國製造商在二○○○年時,產量卻幾乎是零。

不論 EVD 日後的發展情形如何,中國人在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上已經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二○○四年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裡有大大小小好幾十家中國製造商參展。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的主要展示樓面,中國企業壯觀的展示亭就排在日本和韓國大廠(像是松下、東芝、先鋒〔Pioneer〕和三星)的旁邊。每天的媒體午餐餐會是由 RCA 湯姆笙(RCA Thomson)這家法國消費性電子產品巨擘主持,該公司在二○○三年把七%的電視市場賣給中國電視機製造業界巨擘 TCL。單純的 VCD 播放機因為價格低廉,而成為不怎麼有吸引力的大宗商品(即使是 DVD 播放機也是如此),在二○○四年的大展上幾乎屈指可數。可是 DVD 錄影機和平面電視機卻隨處可見,知名大廠、新興公司和無數沒沒無聞的品牌幾乎都有展示,其中大多數都是針對中國工廠的消費者。三年前的電子產品大展上,幾乎看不到中國廠商的蹤影,可是現在世界各國都急著要趕上他們發展的腳步。

 

另參本館:《中共研究方法論》 《麥肯錫投資中國報告》 《投資中國》 中國入世》 耗能的中國製造 全球化的《中國製造》 義烏小商品 《中國威脅》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 《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美國的中國形像》

台長: 阿楨
人氣(947)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中國 |
此分類下一篇:《北大文化產業前沿報告》
此分類上一篇:假日經濟

阿楨
跨越中國製造 (2009) 央視紀錄片 簡介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在國際製造業的新格局中,中國製造業正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正發生著怎樣的深刻變化?中國製造將如何實現自身的跨越?
  第一集:《製造的競爭力》,敘述了中國製造是如何從不具備競爭力繼而在30年的過程中轉化為全球市場上低成本高效率的楷模,通過各種類別製造業中的典型案例,表達了中國製造的興起怎樣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同時為中國製造在下一步的轉型升級破題——中國企業的價值取向: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
  第二集《品牌在縫隙中漸進》,通過幾個不同類別的企業案例揭示了中國製造企業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全球市場,為打拼自己的品牌而進行的艱苦探索,為正在全球市場低迷過程中的中國製造企業開啟了一扇可供借鑒的視窗。
  第三集《創新的世界觀》,其核心是“讓創新開拓市場,讓市場維繫創新”,通過東軟、吉利、龍芯等案例,揭示了在全球化時代的創新思維邏輯——“以我為主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這樣一個引領中國製造未來的思維方式。
  第四集:《國際化之路》,全面分析了TCL、聯想和東軟在國際化過程中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結果,並以此透視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路徑——實力與價值的交換的信任,以及企業文化的全面融合。
  第五集:《升級中國製造》,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收到了了空前的挑戰,中國企業如何建立高技術含量的低成本,放棄單一的低價優勢構建未來的國家競爭優勢。通過比亞迪、中集、吉利、一汽等案例,分別從技術升級,戰略升級、管理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http://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E8%B7%A8%E8%B6%8A%E4%B8%AD%E5%9B%BD%E5%88%B6%E9%80%A0&type=video&sid=0000&pid=0000

大國重器 (2013)

  作為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準背後的艱辛歷程。6集片名分別為《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和《製造強國》
http://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E5%A4%A7%E5%9B%BD%E9%87%8D%E5%99%A8&type=video&sid=0000&pid=0000
2014-03-18 08:31:12
阿楨
《經濟學人》認為:疫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將更凸顯

2020-06-25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日前發表文章說,中國產業鏈強大,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巨大,這將讓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在疫情過後更加凸顯。
對於製造業增加值占世界份額超過四分之一的中國來說,網上廣交會順利舉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製造能力的體現。
中國在製造能力方面有兩大優勢,近幾個月體現尤為明顯。首先,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儘管近年來人工成本上漲,但中國製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製造能力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零部件開始由中國本地生產。
疫情期間中國的口罩生產就是其製造能力的生動體現。2月初,中國口罩日產量1000萬隻,為世界供應了一半的產量,一個月後,這一數字增加到近1.2億隻。一隻口罩所需材料和環節複雜,如沒有完備的產業鏈和生產能力,很難做到短時間內大量生產。
中國第二個優勢是市場巨大。過去18個月裡,外資在華並購出現了近10年未有的熱潮。正是看好中國市場潛力,德國巴斯夫、美國特斯拉等行業巨頭均到中國投資生產。
  相關新聞
肺炎疫情:去中國製造,印度取而代之困難重重
中印流血衝突引發抵制中國商品浪潮
印度出口商:抵制中國貨傷害印度製造業. 中國公司為印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他們還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印度人抵制中國商品幾乎是自欺欺人的。
印度抵制中國手機卻被現實教訓!中國手機在印度發售幾分鐘被搶光,沒有其他的品牌能像中國智慧手機廠商那樣提供更好的性價比。2020年1至3月,中國品牌控制著印度市場的81%,而去年67%。
2020-06-28 08:03:28
阿楨
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 2021-02-02 日本雅虎新聞網

  2021年1月,亞馬遜平臺上新開設的店鋪75%來自中國。
  電子商務誕生於美國。亞馬遜于1995年成立,並于2004年進軍中國。當時,阿裡巴巴淘寶網才成立1年,然而,到了2019年,美國只有4家電商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而中國有6家。破1萬億的美國電商業只有1家,中國則有3家。
  最近20年,隨著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輸出中國經驗的“Copy from China”(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這其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服務,最能夠體現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互聯網發展。
  支付寶借鑒了美國的PayPal,但支付寶的利潤主要來自數位結算、為加盟商提供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等。但PayPal營收主要來自手續費。
  2020年12月,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在納斯達克上市。不過,Wish的股票市值最高只有145億美元,拼多多是2000億美元。
  最近兩年,在中國頗受歡迎的“直播帶貨”也正在被傳入美國。比如,亞馬遜/穀歌/臉書效仿“淘寶直播”。
  如今,中國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正在輸往世界各地。這主要歸功於幕後的生產線工人、倉庫分揀員、快遞員,以及通宵工作的程式師。中國的電商奇跡正是他們創造的,這也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模仿的。
  回應
馬雲以支付寶創造性模仿亞馬遜,在李克強互聯網+政策下,創造了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經濟。

西方國家都靠“山寨”起家,中國做到了極致! 2020-12-30 人大教授金燦榮

人類工業化歷史上沒有國家不山寨的。英國山寨荷蘭;法德山寨英;美山寨法德英;然後日本山寨他們。中國工業規模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好,山寨的特點就是規模大,品質好。我們做到了山寨史的奇跡,假冒不偽劣,品質比正品還好。
  回應
創造性模仿+成本性創新+開放性改革
2021-03-03 09:46:36
阿楨
郭台銘遷廠印度越南大敗!富士康 101億重返中國贛州設廠 台灣人全世界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Ys9S4imlU

民進黨讓兩岸關係冰封! 郭台銘付出「3個誤判」代價 2021-12-02

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2021年上半年富士康印度南部工廠產能砍半、越南北江地區生產基地暫停營運,這樣的狀況,讓郭台銘不得不把蘋果的供應鍊移回中國大陸,除了中國大陸在管控疫情方面表現不錯之外,中國大陸人力素質高、效率高、管理成本低、供應鏈完整,才是讓富士康再次回心轉意的最大主因。
在2019年初時,郭台銘投入國民黨總統提名,當時蔡英文民調雪崩,國民黨陣營帶頭大哥們見獵心喜,原本打算和柯文哲、王金平組第三勢力問鼎總統寶座,但卻在登記的前一晚喊卡,最後郭台銘的人馬如李縉穎、劉宥彤、蔡沁瑜通通落選,僅高虹安靠柯文哲民眾黨進入立法院,這樣「藍綠氣勢消長」也就是郭台銘第二個誤判所付出的代價。
最後同年年尾,美中激烈對抗,民進黨政府造成兩岸關係冰封,一面倒向美國老大哥,但郭台銘卻睥睨國台辦、羞辱台商是狗腿子、打手,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如今民進黨把香港反送中運動用完即丟,公理與正義在也時間沉澱之後,也隨風飄散,這是郭台銘第三個誤判的代價。
2022-01-29 08:44: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