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5 11:33:58| 人氣4,867|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麗天堂》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麗天堂》終於比前評《辛格勒名單》《消失的1945》《出埃及記》,更能以客觀和善意正視以巴衝突了。

善意?猶裔美人的偽善吧!面對美以共屠巴人,任何客觀和善意都是偽善!

《美麗天堂》Promis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obIqBuXrg&list=PL531664AEF8D99584

導演︰賈絲婷夏碧羅(Justine SHAPIRO)、卡洛斯波拉多(Carlos Bolado)(美國、以色列、巴勒斯坦 2001)
語言︰英語,西伯來語,阿拉伯語
2001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舊金山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
影片簡介:
導演選擇七個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小孩,有系統地拍攝他們的生活,並訪談他們的想法。透過七個不同族裔、國籍或宗教信仰的孩童,抽絲剝繭,呈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數百年來盤根糾結、錯綜複雜的恩怨與情仇。
七個孩童分別是︰雅各(1)和丹尼(2)雙胞胎,他們的祖父從波蘭逃到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建國之後才出生的新世代,並無特殊宗教信仰。另外馬穆(3)是住在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區)的阿拉伯人,篤信回教。斯洛莫(4)則是講英文的以色列人,住在老城猶太區,從小就進入猶太教會,專志研究經文教義。還有兩個住在耶路撒冷城外,狄黑旭難民區的阿拉伯男孩法拉(5)和女孩姍娜寶(6);最後一個則是住在約旦河西岸,緊臨巴勒斯坦人住宅區,屬以色列佔領地屯墾區的猶太小孩莫許(7)。
這七個小孩,有的住在相距只約二十分鐘車程的耶路撒冷市郊兩地,有的則混居在同一條街巷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想像一下同住臺北市中的七個小孩)。甚至,是被互相隔絕的,並且被灌輸了根深蒂固的仇恨觀念。
在孩子們純真的心中,其實還未生出那麼多仇恨的種子。但是大人透過古經文、教義、社會事件和見聞經驗,不斷教育孩子、並醜化對方︰1967年的戰爭、以色列佔領土地並移民屯墾、隔離、崗哨檢查、阻絕宗教勝地、巴勒斯坦的回教聖戰、建國運動、自殺攻擊、暴動……終使得兩方社會的集體仇恨意識越來越勾結牽連,直至幾近無解的地步。
導演從孩子們的觀點出發,透過生活細節,抽絲剝繭地呈現這樣的因果循環;使一般不甚了解以、巴情勢的人們,對於兩國的糾結僇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而,影片中更重要的,則是導演克服萬難所操作的一項人性的實驗——究竟友誼、愛、互相了解、對和平的渴望等等人類最高尚、良善的特質,有沒有辦法點燃和平和希望的火光?
導演在拍攝結束前,讓雅各(1)和丹尼(2)同去狄黑旭難民區,和法拉(5)和姍娜寶(6)等巴勒斯坦小孩會面(其他如馬穆(3)、斯洛莫(4) 和莫許(7)均無意願相見)。幾個小孩突破了以往僵化的偏見,很快就愉快的玩在一起,也建立了令人動容的友誼(莫怪乎最後連導演也哭了)。
然而,兩年後,導演再度訪談這幾位小孩,發現情況悲觀得令人難受。導演悲哀地發覺,這些小孩已然深處在仇恨的環境裡了。他們不是對當前的殺戮漠然不關心,就是對和平相處感到悲觀而絕望。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友誼,也隨著時日的遷移,慢慢消蝕於無形了。

相關影評:

美麗天堂(摘自和平電影院)

很難想像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人民見面會發生什麼事?根據我們腦海的印象,直覺如果是大人,大概就是以色列人舉槍、巴勒斯坦人緊握石頭,一觸即發的樣子。小孩呢?小孩見面會怎樣?恐怕也是很危險吧!美麗天堂的電影簡介裡說,「本片透過七個耶路撒冷小朋友的生活故事,帶領觀眾深入瞭解這個宗教聖地的種族關係,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說真的,還是無法想像。
我想,導演之一的比席應該也是無法想像吧!無法預設孩子們會不會見面,既無法強迫也不能安排,只能順其自然,見面會發生什麼事,既無法預演也無法選擇。
比席是以色列人,生長在以色列,然後出國唸書,如同他自述有一個平常的童年,而所謂的平常就是伴隨著戰爭,所以他小時候在著名的西牆(哭牆)石磚夾縫中塞紙條許願的內容就是「祈求和平」。他回國是因為覺得這塊土地上的小孩應該有話要說,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他們對戰爭的意見。
於是比席就花了四年的時間,和小朋友建立感情,選定耶路撒冷這個東城巴勒斯坦、西城以色列,還有城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與純猶太教徒等家庭,果然激盪出很多不同的觀點。看著電影畫面裡一個個小孩的模樣,談起領土的爭議與宗教的分歧,竟然正襟危坐、比手劃腳有一番小大人的見解,以色列孩子出示聖經裡面的證據,這是上帝指給他們祖先亞伯拉罕的迦南之地,巴勒斯坦孩子出示地契、鑰匙等證據,證明祖先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對方搶了自己的土地,殺過自己的親人,所以長大後要當軍隊隊長,或是要丟石頭效法激進派哈馬斯恐怖組織,把對方殺光光趕出這塊土地。聽著孩子們如此自然地這麼說的時候,我不禁毛骨悚然。
會這樣當然有原因,巴勒斯坦難民營裡有一個孩子的哥哥在12歲時去放羊,跟著人家一起丟石頭,結果被以色列軍人開槍打死了,子彈從頭部貫穿過去,當場死亡;以色列西岸殖民地裡一個孩子的同學也是12歲,跟著媽媽開車上街,結果遇上巴勒斯坦難民營的暴徒尾隨而至,掃射車內,子彈貫穿他的身體,也是當場死亡,孩子的媽媽在醫院裡過世。
過去遙遠的槍聲,現在彷彿耳邊就響起了,那幕悲慘的畫面也彷彿就在晚間新聞上播出。透過鏡頭。而一手拿聖經一手拿槍的景象也是虔誠的猶太教徒的形象,並非伊斯蘭教獨有的專利。
雖然每日提心吊膽擔心公車爆炸事件,每日必須生活在檢查哨下用各種武裝確保安全,孩子們其實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他們都愛運動,一個短跑選手,一個排球選手,他們都想爭取第一名,結果都因為只得到亞軍而痛哭流涕。他們也都愛看足球賽,都期待世界盃足球冠軍是巴西隊得到,而且他們也都愛玩,最純真孩子型式的玩法,就是他們沒有距離的時候。就因為這些共同點,有些小朋友還是願意見面了,雖然以色列的小朋友比較不願意,而巴勒斯坦小朋友卻渴望對話,讓以色列的孩子瞭解他們的處境。
終於見面的那一天,孩子們語言不通,卻玩得很好。但是要分別的時刻,卻哭了起來,因為努力了那麼久,好不容易變成好朋友,雖然居住的地方相距不到20分鐘,可是之後要見面卻隔離著檢查哨以及太多複雜的成人世界因素,友誼很難繼續。
兩年後,孩子們個頭又拔高了一些,聲音也變嗓了,同時也複雜了起來,要再見面幾乎不再可能,感覺一切再度回到了原點,滾動著火的輪胎、荷槍實彈的檢查哨,一切都沒有改變。
最後當看到醫院裡又有一大批嬰兒出生時,我們要想一想,我們要給他們這塊土地是什麼樣貌?給他們什麼樣的未來?

《應許之地–美麗天堂》 李亦

  美麗天堂,一部由猶太裔導演,七個分別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小孩,以紀錄片的方式,比較兩國小孩對於以巴的看法。……。
  美麗天堂,一部由猶太裔導演,七個分別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小孩,以紀錄片的方式,比較兩國小孩對於以巴的看法。在此部影片中,無論是政治上、文化上、宗教上,甚至是彼此對耶路撒冷屬於誰的看法,都有相當程度的出入。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以色列雙胞胎和阿拉伯的小孩法拉,他們對兩國交戰的看法悲觀的令我難受。其中,以色列雙胞胎算是比較特殊的猶太人,他們並沒有信教。他們的爺爺曾經歷猶太人大屠殺,有一幕讓我印象蠻深刻的,攝影機帶到爺爺和雙胞胎身上,雙胞胎問:「爺爺,你相信上帝嗎?」,爺爺的回答表明了不信任,他說:「如果真的有上帝,他就不會讓這一切發生在猶太人身上。」雙胞胎對於耶路撒冷是否屬於以色列,也抱持著不一樣的看法。  
  一日,雙胞胎兄弟坐在車上,其一說:「為什麼不將這塊土地還給巴勒斯坦?這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我們搶奪了屬於他們的東西。」他們的母親默默不語;但是呢,住在不遠處,另一個篤信猶太教的小孩,態度則是完全相反。因為猶太聖經裡提到一段話:「……耶路撒冷是上帝上帝賜與猶太人的……。」幾乎在同一時刻,法拉則拿出了已經封存了四、五十年的地契,證明耶路撒冷屬於阿拉伯人。
  法拉在影片的開始,就表明自己和以色列人誓不兩立,他目睹自己的朋友、鄰人的父母,被以色列的軍隊無情的殺害;就因為猶太人的入侵,使他們被迫遠離家園,在難民營定居;原先美好的生活,就這樣被猶太人摧毀,未來變得沒有希望,他們沒有收回耶路撒冷,就等於沒有未來。因此,他不相信以巴兩國會有和平的一天。他對「以色列」這個國家充滿的仇恨,他相信阿拉會幫他們討回公道,將那塊曾經是巴勒斯坦的土地還給阿拉伯人,畢竟,這是他們已經住了兩千年的地方。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過了兩年。導演在結束拍攝前,安排了這兩支不同民族、自小就背負著民族傷痛的七位小孩見面;阿拉伯的小孩全部答應了,但是,以以色列小孩願意參加此次聚會的只有雙胞胎。幾個小孩玩的開心,似乎在彼此之間看不出仇恨;在聚會的時候,大家哭成一團。法拉說:「這段好不容易建立的友誼,就要隨著比席(導演)的離去而煙消雲散了。」  
  兩年後,拍攝小組再度訪問了這幾個小孩,悲哀地發現一切印證了法拉所說的一席話。那對以色列兄弟,對戰爭變得漠不關心;法拉對兩國的和平感到絕望;其餘的以巴小孩仍然抱持仇恨的態度;只有一位阿拉伯女孩姍娜寶樂觀的面對以巴衝突,當初那個玩在一起、沒有任何衝突的情景,已經不復見了。

美麗天堂﹝Promises﹞

聽過兩極化的觀後反應後,到電影院看生平第一部的「紀錄片」電影時,心情是努力過後的「淨空」狀態。
由兩個猶太裔美國人加上一個墨西哥籍小有名氣的年輕導演,合力製作出這部得獎連連的紀錄片。片中企圖藉由七個住在耶路撒冷成附近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小孩訪談,一窺複雜的中東種族仇殺的問題。七個年紀9到13歲的小孩分別來自不同的背景:以色列屯墾區右翼分子﹝MOISHE﹞;耶路撒冷城裡的阿拉伯小孩﹝MAHMOUD﹞;未來的猶太祭司﹝SHLOMO﹞;沒有宗教信仰的猶太人﹝雙胞胎兄弟YARKO、DANIEL﹞;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基本教義派﹝FARAJ﹞;巴勒斯坦政治犯的女兒﹝SANABEL﹞。雖然他們彼此所住的地方相隔不超過20分鐘的車程,但是他們之間的距離卻有如兩個宇宙般的遙遠。
片中可以見到小孩們對訪談者的信任,在平視的鏡頭前侃侃而談,除了沒有宗教信仰的那對猶太雙胞胎和唯一的巴勒斯坦女孩外,其餘的說起不曾見過面的「敵人」,都是一副深仇大恨,老死絕不相往來的口吻。仇恨好像是天生的基因一般,種在這些小孩的身上。雖然後來其中的三人﹝雙胞胎猶太兄弟、難民營巴勒斯坦男孩﹞餘快地相處了一天,但這樣的情誼隨著時光磨搓,很快地就要沒了痕跡。片子最末訪問了兩年後的這些人,有的變了聲,有的臉拉長了、長高了,在他們的身上還拖拖拉拉地賴著童稚的痕跡,但是對彼此單純的好感已經淡得快要看不見了。
那對沒有宗教信仰的雙胞胎猶太兄弟是最令人感到有興趣的個案,他們在片中詰問從波蘭集中營中僥倖存活下來的祖父,你到底信不信上帝?飽經摧殘人生的祖父笑著閃爍其詞,最坦白的一句話不過是:如果上帝真的看到這一切,我不相信他會撒手不管。
還有當美國製作人帶兩兄弟到他們從來沒去過的猶太教聖地「哭牆」時﹝這真是不可思議──猶太人,又住在耶路撒冷,居然連去都沒去過這地方?!﹞,兩兄弟緊抓著這個美國大哥哥,用怎麼樣都不肯靠近來表達他們的恐懼:「那些信教的人看起來好恐怖,好像如果你不同意他們所說的話,他們就會傷害你。」「這些人看起來比阿拉伯人還要可怕。」......
就是這樣的不狹隘的思考方式,讓這兩位沒有宗教信仰的猶太兄弟在面對殘酷的政治現狀時,回答的口吻比其他人多了中肯和人道的角度。「虔誠」會慢慢地把人煨成難以理解的偏激,「無信仰」反而成開闊胸襟的最佳礎石。
中文翻譯的不好,「美麗天堂」聽起來像是一個極度的反諷,看完的人老是以為應該是個「Happy Ending」。巴力斯坦,「The Land of Promise」是聖經裡的「應許之地」,上帝應許了誰?猶太和阿拉伯這上古時的兩兄弟使用了不同語言後,千百年來,竟然就開始排擠對方。這樣看來,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啊!才是最有資格得到這塊宛若天堂的油膏大地。
看完電影後,我很快地便決定在兩極化的反應中選邊站好:這是個淨丟出問題、不提供答案的,「好看的」紀錄片。

揭穿「美麗天堂」裡的美國夢

「我不承認『國家』這個名詞,『國家』這個名詞是可以不要的。」(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小川生前最後談話」)開門見山地說,這是一部關於以巴衝突的紀錄片。
三位年輕導演的企圖從影片開頭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在片名的那格畫面,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的片名中間,是本片的英文片名「Promises」,三種文字的排列位置正好反應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美國的關係。
眾所皆知,中東的緊張情勢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至今,可以說一天都不曾和緩過,而美國在其中始終扮演著相當關鍵的決定性角色。911事件過後,由於以小布希為首的消滅「恐怖主義」的極右派思想抬頭,導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暴力衝突又逐漸升高;雖然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也開始被西方認真思考(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敦促美國為巴勒斯坦建國設定時間表),但擺在眼前觸目驚心的事實,仍然是耶路撒冷城內不斷見報的巴勒斯坦人肉炸彈事件,以及以色列隨之而來的軍事報復行動。
可以想見的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這個地區將近60年你來我往所累積的血海深仇(如果要連歷史或宗教上的民族舊恨一併計算,更是超過2千年以上),已經深深影響著這個地區的所有人民,他們的行為、他們的思考、他們的信仰以及他們的生活。而「美麗天堂」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正是導演從耶路撒冷所挑選出來的7個孩子的生活故事。
這7個10歲左右的孩子有男有女,有阿拉伯人有猶太人,分別住在耶路撒冷的不同地區,包括以色列的中產階級社區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營,從兼顧性別、年齡、族群、地域及階級平衡的取樣上看來,的確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導演以跟拍的方式分別記錄這7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時透過提問,來獲取他們對自己生活現狀的想法,並捕捉他們細微而真實的動作反應或情緒表情。影片的拍攝過程無疑是成功的:透過剪輯,導演讓兩個基本上完全衝突的對立面交錯呈現,觀眾很快就可以認識到以巴衝突的嚴重性並體會到雙方和解希望之渺茫。比如當問到耶路撒冷是屬於誰的時候,住在以色列殖民地貝特艾、帶著一頂可愛的猶太小白圓帽的莫許,立刻七手八腳地攤開聖經的古本卷軸,找到了證據證明耶路撒冷是屬於猶太人的;但另一個住在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區的馬穆,則是從破舊的櫥櫃中翻出已經泛黃的地契與產權證明,認為他們在這些地區住了這麼久,當然是屬於巴勒斯坦人的。
這些孩子天真而懇切的表現深深打動了觀眾,相信是此片成功的最大因素。但是有幾幕孩子憶及自己親友在衝突中喪生時激動地哭泣起來,導演居然毫不客氣地zoom-in進去拍下他們的眼淚。這個鏡頭運用的小動作使我產生警覺,立刻從影片的情境中抽離了出來,我開始思索導演毫不掩飾這個「近乎粗暴」的動作,究竟有什麼特殊意義。
相信許多人還記得,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一聽說紐約發生911事件時,居然嘴唇不停顫抖,連話都說不清楚,一副比美國人還驚駭緊張的樣子。他會如此失態,全是因為害怕美國的報復行動將嚴厲到無法預估的程度,以當時主謀不明而全世界都懷疑禍端必起於中東的狀況,連第三次世界大戰都可能發生,更不用說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死存亡究竟有多麼危急難料!阿拉法特有此反應我們完全可以同情理解,但是如果媒體竟然zoom-in進去拍下他顫抖的嘴唇特寫(阿拉法特為此應該感謝阿拉,因為最擅長這種運鏡方式的台灣媒體並不在現場),那已經不僅是粗暴,更是一種不道德。
緊接著,一個更明顯的玩弄拍攝對象的狀況出現了,就是那個住在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區的馬穆。導演在他的房間內進行訪談,當被問道是否願意和猶太小孩見面時,馬穆非常堅決地回答他不願意和猶太人有任何接觸。如此堅決的態度似乎激發了導演某種捉狎或逗弄的心態,他起身入鏡,坐到馬穆身邊握著他的手說:「我就是猶太人。」
才10歲左右的馬穆,漲著一張無法置信的通紅小臉,還問攝影師說導演真是猶太人嗎?然後我們看到馬穆在攝影機拍攝之下不得不對導演說,你只是半個猶太人,另外一半是美國人。然而導演仍不放過已經很窘迫的馬穆,他一再強調他是個道道地地百分之百的猶太人,似乎還有什麼兄弟一直住在以色列沒有到美國。
馬穆於是不再說話,攝影機又zoom-in進來了,畫面中只看到導演牢牢握著馬穆的手不放。
「這就是我所信任並且邀請進入自己房間真心相待的導演嗎?」這句話是我幫馬穆問的。
如果說這些小動作是非刻意的、一時興起的,尚可以拍攝時不及細想的瑕疵視之,但接下來導演居然安排了一個拍攝狀況,不但暴露出其自身所受訓練的不足,更顯示他們在此紀錄片中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拍攝位置,這無疑是此片的最大失敗,足以勾消其拍攝之前的一切努力。
這個狀況就是結尾的猶太小孩進入巴勒斯坦難民營去參加和阿拉伯小孩的大和解聚會。
由於耶路撒冷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仍歸以色列管轄,巴勒斯坦人出入都必須通過以色列設置的軍事檢察關卡,以色列人卻不必受檢,所以同意參加這個大和解聚會的兩名以色列雙胞胎小孩,必須深入他們父母所認為的險地。在難民營迎接他們的,則是喜愛短跑及踢足球的男孩法拉以及女孩珊娜寶等人。幾名小孩剛見面時還有點尷尬及生澀,但隨後便非常開心地在一起玩撲克牌、踢足球了。緊接著重頭戲上場了:所有小孩和導演坐在一起,輪流發表感想,年紀看來較大的法拉此時居然哭了起來:「我想到我們現在多麼快樂,但是導演一離開我們,我們就沒有機會再像今天這樣了。」於是所有小孩都流下了眼淚,連坐在他們中間的導演也哭了──他真該感到羞愧,連孩子都意識到未來會發生這種狀況!──這年是1995年。到了1998年,導演又回去追蹤拍攝這些孩子們的狀況,果然就像法拉當初說的,導演一走,一切又都回復原狀。那兩個漂亮得不得了的以色列雙胞胎初時還承諾會常打電話來,不久也都杳無音訊了。
而我特別注意到,95年那次大和解的聚會,馬穆根本就沒有參加。
我很想知道那些推薦此片的知名影評人及社會賢達們是否認真想過,導演拍這部紀錄片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把幾個處於敵對陣營的、長大後可能在戰場上相遇的孩子拉在一起,「強行」介入他們之間,令其建立起「感人而真實的」友誼,之後就落跑回美國去了;導演們自己可以安然進出耶路撒冷拍片,拿著這部紀錄片全世界到處去賣,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對這些孩子到底有什麼後續的計畫,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的、我們會再回來(可不是98年那樣的虛應故事)的「Promises」。
阿拉法特「Promises」巴勒斯坦人建國,夏隆「Promises」帶領更多猶太人回以色列,美國歷任總統則「Promises」調解以巴衝突。但是,誰都知道「Promises」歸「Promises」,「Politics」歸「Politics」,不是嗎?
賈絲婷夏碧羅、畢利戈柏、卡羅斯柏拉度,這三位導演難道真的沒有立場嗎?除了片頭那片名的刻意安排之外,開場就先短接數個耶路撒冷街頭的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與西方都市的經濟繁榮街景差堪彷彿的車水馬龍景象;再接到戰爭場景,一個著火的輪胎默默滾來然後靜止的畫面。這個交錯剪接顯示出的「美國夢」、「美國價值」難道還不夠明顯嗎?似乎以巴衝突是自找的,如果沒有衝突,或者雙方都能忍讓一步,不就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在麥當勞裡吃漢堡了?
美國自詡調解以巴衝突,但以巴當真和解相安無事,則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勢將蕩然無存,從這個觀點看來,「美麗天堂」這部片本身豈不正是隱喻這種三角關係的縮影嗎?導演們一方面嘲諷調侃立場強硬者如馬穆,一方面同情世故成熟者如法拉,表面上充滿人道主義,骨子裡盡是美國式的單純、樂觀與濫情;若非有意欺騙、玩弄這些孩子的感情,就是比他們還要天真。
倫理問題是一個紀錄片導演永遠必須接受質疑的問題:你憑什麼這樣去衝擊別人的信仰及價值觀?你有什麼資格用這樣的方式去介入別人的生命?
偉大的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為了拍攝東京近郊農民反對開闢成田機場的抗爭過程,在三哩塚住了八年,從學習種稻開始,後來更移居山形縣牧野村,長期拍攝農民的生活──他自己根本已經變成了一個農民──這種偉大的紀錄片導演是投入自己全部的生命在拍攝,他是以自己的生命去和別人的生命交往互動;但是在「美麗天堂」裡,我壓根兒感受不到導演們有任何「付出生命的」交往行動。
話說回來,如果我是馬穆,我也不會去參加那個聚會。

相關報導:

簡錫堦力荐電影「美麗天堂」2002/05/02 記者陳增芝/台北報導

長期致力促進兩岸和平的「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2日上午舉辦「戰火下的美麗天堂」座談會,對於鏡頭中, 7位「非演員」的以色列、巴基斯坦兒童,從最初的相互排斥;到排除上一代所複製的仇恨,建立自然純真的友誼,再到面對離別的感傷時,對渴望和平的純真對話,與會者多次表示「感動」「震撼」與「反省」。
入圍2002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片「PROMISES」,中文片名「美麗天堂」,是由美國籍、以色列籍和巴勒斯坦籍的三位導演賈絲婷夏普羅、B.Z.郭德堡和卡羅斯柏拉合作拍攝七名耶路冷兒童的生活故事,經由兒童對以巴衝突、生活現況的講述,了解以阿衝突的種種問題。
東吳教授、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黃默主持這場座談會,應邀出席者包括文化評論家平路、學者徐正祥、徐斯儉、輔大和平對話研究中心主任雷敦龢、清真寺教長蕭偉君、以及不考慮商業效益,不惜成本代理「美麗天堂」的春暉多媒體代表劉嘉明。
白稱是基督徒的劉嘉明表示,他在海外第一次看完這部片子時,內心的感動與震撼,久久無法自已,特別是電影的最後,小孩純真而感傷的說,「和平這個字說來容易,但是,其實很脆弱、、、」,聽到這裡,他覺得心都碎了。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簡錫堦在會中表示,和平教育是很重要的教材,「美麗天堂」這部電影,讓大家了解到中東地區小孩的觀念,小孩子的對話中,並不了解大人的仇恨世界,兩岸在追求和平的過程中,似乎可以從以阿問題思考兩岸未來。  
輔仁大學和平對話研究中心主任雷敦龢表示,猶太人以過去在大戰期間,遭受迫害的歷史,產生受迫害的恐懼感,但他們忽略巴勒斯坦人其實也是受害者。從1967年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開始,很多巴勒斯坦人變成難民,流離失所。
http://blog.sina.com.tw/3263/article.php?pbgid=3263&entryid=6333

從美麗天堂看以﹑巴文化衝突>伍恩豐牧師

電影「美麗天堂」入圍了今年金像獎最佳記錄片﹐透過七個住在耶路撒冷小朋友的眼光﹐看他們自己的世界﹐他們居住的地方在耶路撒冷區域﹐彼此距離開車不超過廿分鐘﹐但是因著宗教﹑種族﹑文化…等因素﹐使他們成為仇人﹐甚至彼此隔絕。
 最近從新聞媒體得知巴勒斯坦地區非常不平靜﹐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互相攻擊﹐死傷時有所聞。
以巴衝突的歷史原因
 這樣衝突的遠因是﹐從摩西帶領以色列出埃及﹐在西乃曠野領受神的律法﹐以色列人都知道神將迦南地賜給他們為產業(參出埃及廿三章31節)但是我們知道迦南地原來的居民是非利士人﹐他們祖先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就住在這裡了(創世記廿一章34節)﹐只是神將這塊應許給以色列人﹐因此﹐以色列人的聖地所有權的觀念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直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地﹐開始攻城掠地之後(參約書亞記十三章2-3節)﹐非利士人為了生存起來反抗﹐從此戰事不斷幾次有名的戰役﹐士師以利時期約櫃被擄﹑大衛擊殺歌利亞﹑掃羅王被殺…等﹐都與非利士人有關。
 而近因是﹐公元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但是巴勒斯坦人(也就是先前的非利士人)卻稱為「浩劫」﹐以色列獨立建國戰爭的結果造成了七十五萬巴勒斯人被迫離開家園﹐成為了難民。
 一九六七年﹐以色列軍隊征服了加薩走廊和約但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難民營更被掌控在以色列的權下﹐直到一九八八年阿拉法特帶領巴勒斯坦人宣佈獨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但是﹐這個首都未曾在巴勒斯坦的主權之下﹐這兩國的人民生活在同一個地土之上﹐卻只有以色列的政府才有真正的實權﹐因為他們有軍隊﹐而巴勒斯坦人就以人肉炸彈來對抗﹐造成了現今的景況。
不同文化 不同人生
 記錄片中的七個小朋友﹐雖住在同一個地區﹐卻擁有不同的思想模式﹐主要源自於家庭教育﹑種族文化﹑宗教信仰與生活背景首先出場的是一對波蘭裔猶太人雙胞胎﹐七個孩子中他們是最容易接納別人的﹐但也是最沒有立場的。之後陸續出場的幾個人不是信仰猶太教﹐就是信仰回教。
 單就宗教來講彼此就不相容﹐再加上仇恨的衝突點﹐自己的土地被佔領﹐自己朋友被殺害﹐自己的親人被壓迫﹐自己的自由被剝奪﹐自己的宗教與理想被攔阻…﹐新仇加上舊恨集結在他們身上﹐原來童稚的心靈蒙上了大人的仇恨與無奈。
 此片似乎想探討和平的議題﹐卻又無法找到結論﹐只能以「傳承」來作為影片的註解。似乎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未來的道路﹐出生的背景不同﹐所領受的一生也不同。因為家庭的教育已經歸劃出一條路﹐由不得你選擇。
 當人們在談論「和平」時﹐重點在於接納彼此﹐而在接納的過程中﹐是否就必須放棄自我的立場呢﹖許多的對立都是沒有結論的﹐因為雙方沒有交集﹐除非先放下自己﹐而這樣的自己常是家庭背景所建立的。
 另外﹐彼此的認識與溝通是需要的﹐只是在歷史的承傳與使命下﹐是否能產生交集呢﹖這樣的光景下﹐「和平」是有可能的嗎﹖有什麼方法可以使這個區域得著解決呢﹖
 後記﹕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給我們基督徒許多的思考﹐猶太人是否還要堅持神應許給他們的迦南地﹖耶穌基督的福音已經臨到了﹐猶太人對自己的信仰是否應有所檢視﹖而基督徒到底是站在何種立場看待他們的衝突﹖(作者為內湖貴格會慈光堂牧師)
http://tw.myblog.yahoo.com/jhjhs-7788/article?mid=5301&prev=5324&next=5272

耶路撒冷 盼不到的《美麗天堂》> 蘇芳儀
 
猶太籍的雅各和阿拉伯籍的拉法的第一次見面,兩人就像好朋友一般。
今年三月二日,以色列打破自去年六月以來的和平談判,對迦薩走廊發動自1980年代起最嚴重的攻擊行動,造成一百名以上的巴勒斯坦平民喪生;事發不久,三月八日,巴勒斯坦的伊斯蘭運動組織哈瑪斯,展開報復行為,射殺八名就讀於耶路撒冷猶太學校的以籍學童。
相關的新聞照片裡,俯拾皆是民眾扭曲驚恐的表情、砲轟下的廢墟與彈孔,卻看不到任何一張孩子的面孔,看似無聲無息的孩子,其實並非默默接受一切。在電影《美麗天堂》中,七位耶路撒冷孩子,彼此居住地相隔不到二十分鐘的路程,卻有著不同的族裔、生活背景與宗教信仰,導演透過他們的生活記錄與訪談,呈現以、巴長久以來複雜糾葛的恩怨情仇,也讓孩子們說出彼此對和平的渴望。
恐懼與憎恨 蒙上陰影的童年
從開頭的自我介紹,就可以明顯看出電影中的七位孩童,因為身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兩種不同身分,而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住在西耶路撒冷的雙胞胎雅各和丹尼,在以色列的現代化城市中長大;同樣是猶太人的斯洛莫,講著一口流利的英文,住在老城猶太區;阿拉伯男孩法拉和女孩珊寶拉,住在狄黑旭巴勒斯坦難民區,生活週遭皆是戰火下的廢墟;同為猶太小孩的莫許,則是住在緊臨巴勒斯坦住宅區的以色列佔領地屯墾區,時時擔心哪天會被巴勒斯坦人包圍攻擊;最後是阿拉伯男孩馬穆,住在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區。
影片中,前二十分鐘交代七位孩子的生活背景,但是從他們對現實生活與未來夢想的描述中,不見安穩的童年,而是背著沉重歷史的包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仇視。由於當地生活伴隨著宗教強大的影響,對於自己信仰的宗教還似懂非懂,聖城耶路撒冷的歸屬權,還是影響了他們對彼此的認同,篤信伊斯蘭教的馬穆,堅定的相信可蘭經的記載,先知穆罕默德飛到耶路撒冷,所以耶路撒冷是阿拉伯人的;莫許則是認真地表示,上帝將耶路撒冷賜給了猶太祖先亞伯拉罕,所以他們才是聖城的主人。
但在宗教因素之外,最能激起仇恨的其實是最直接的生活經驗,雖然看似差距甚遠的他們,卻共同生活在兩族仇恨造成的恐懼之中。沒有宗教信仰的雙胞胎,每天上學卻要提防激進教徒的炸彈攻擊;拉法想要殺了以色列軍人,替死於猶太人槍下的朋友報仇;莫許則是想要當司令隊長,鞏固家園,只是孩子的他們,想要的不是人們渴望的職業、或是近乎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如何替自己的族人爭取權益─即便是用武力的方式。
耶路撒冷 找不到歸屬的聖城
電影裡一個重要的象徵符號是檢查哨,以色列人為了防止激進阿拉伯人的恐怖攻擊,只有以色列人民擁有識別證,可以自由地在境內活動,而阿拉伯人只能在受管制的阿拉伯區內生活。
拉法一家只能偷偷搭乘非法以籍客車,去探望在別區生活的奶奶;珊寶拉也只能等待久久來一次的接駁車,去探望在監獄受刑的爸爸,這樣的區隔不僅對以籍阿拉伯人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更是身分認同上的歧視,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建國,雖然流亡兩千年的猶太人總算有了定居之處,卻也從此開啟巴勒斯坦人的流亡歷史,即使在號稱文明的21世紀,「國家是暴力之下的產物」也在此獲得體現,人們沒有獲得歷史教訓,依舊以老祖宗留傳下的暴力來行事,而隔離、漠視巴勒斯坦身分的檢查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一年一度的耶城光復慶典,以色列人們狂歡高歌,慶祝自己收復的土地,身為阿拉伯人的馬穆卻說:「我的心在滴血。」
有一幕是法拉和穆許為了證明耶路撒冷是屬於自己的族裔,於是想辦法找東西來證明,法拉拿祖母留下來的地契,上面顯示1931年,他們擁有這片土地所有權;穆許拼命翻閱聖經,他找出聖經裡記載的章節,上面說耶路撒冷是上帝給予猶太人的,雖然各自有理,但他們都是透過土地和宗教的劃分,尋找屬於自己的認同。
然而,處於宗教至上的世界,這種認同與信仰是從小就被教育的,別無選擇也無法選擇,因此最容易淪為統治者操弄的武器,甚至在課堂上教導孩子強烈的分化意識,馬穆說:「我支持哈瑪斯,他們是因為正義才殺害婦孺的,殺死越多猶太人,以色列人就越少。」連天真的孩童都說出如此冷漠的話語,一個社會的價值早已扭曲了。不僅暴力來自於宗教認同階級也由此而生,例如:在徵兵制的以色列,身為一般民眾的雙胞胎,長大後也要從軍報國;同為以色列人的斯洛莫,因為信仰猶太政教,因此享有免除兵役的權利,可以住在較為和平的老城區,以讀經代替兵役,甚至國家還會發給津貼。
戰爭與和平 遙遙無期的《美麗天堂》
影片結束前,導演安排雙胞胎兄弟與拉法見面,他們愉快的共度一天,並發現雖然原先被認為可怕的對 方,其實都是怨恨下的猜測,他們一樣喜歡運動、希望巴西贏得世界盃,也為這段得來不易的友誼同樣感到開心,只是,他們都知道這樣的時光維持不久。兩年後,劇組再度訪問他們,法拉說,這世界越變越糟,人們無法實現夢想,曾有過的共識與諒解,在人們只能選擇自保下,逐漸消失。雖然曾有過那麼一天,讓這些成長中的青少年不再憎恨彼此,但他們卻也無力改變社會,雅各說,雖然和平很重要,但對他來說他現在在乎的只有自己身邊的事,隨著時間流逝,檢查哨將他們越隔越遠,在不了解彼此的情況下,和平是不可能發生的。
諷刺的是,電影片頭,美裔導演拍攝了麥當勞、漢堡王等速食店,象徵著大美國觀點下,先進城市的模樣,但這絕對不是幸福和平生活的寫照。在孩子們的眼裡,他們要的更少、更簡單─只要透過彼此的接觸與了解,創造和平的生活,就像丹尼說的:「這塊土地是阿拉伯人的、也是以色列人的。」上一代的仇恨不是被忽略,而是以寬容的心,轉化成兩族共存共榮的新生活。
可悲的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以巴和談,不到一年的時間,在三月二日因為以色列的攻擊行動而中止,在掌權者的操縱下,這些孩子們期盼與彼此的接觸,似乎與以巴之間的和平一樣,遙遙無期……。
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371

【美麗天堂觀後感】

今天上核心課﹝世界宗教與其對話﹞時,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非常棒的記錄片,片名叫《美麗天堂》。這部片在2002年時上映,電影簡介裡說,「本片透過七個耶路撒冷小朋友的生活故事,帶領觀眾深入瞭解這個宗教聖地的種族關係,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導演B.Z是美籍的猶太人,他出生於以色列,後來他到美國念書,在他的童年裡,他覺得在以色列時他擁有一個很『平常』的童年,之所以稱它為平常,乃是因為『平常』就是伴隨著戰爭,所以他小時候在著名的西牆(哭牆)石磚夾縫中塞紙條許願的內容就是「祈求和平」。回國後他覺得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孩子一定有很多想法或是感想要表達,但是從來沒有人去關心或是想知道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的意見,於是他決定在耶路薩冷這個東城巴勒斯坦、西城以色列,還有城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與純猶太教徒家庭中找尋幾個小朋友,他花了四年的時間,和小朋友建立感情,做出了此片。
印象中的以巴衝突,總是以色列人舉槍、巴勒斯坦人緊握石頭,一觸即發的樣子。但在這個影片中,原本排斥和以色人見面的Faraj.卻因為B.Z的幫忙下,讓彼此通電話,小孩的話題總是最純真的,討論的不是政治問題,而是運動和個人的興趣或自己喜歡的食物等,因此使得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的心房逐漸瓦解,最後Faraj也願意見那雙胞胎兄弟了。當我看到雙胞胎兄弟和巴勒斯坦人Faraj.及其他在難民營的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時,眼角不知道為什麼卻泛起了淚光,那是一種感動亦是一種不捨,不捨的感覺和Faraj 一樣,因為導演B.Z將離開以色列,好不容易和以色列朋友建立的友誼很可能因為導演的離開而消失不見,他們多麼希望大人的世界也能像他們一樣,能夠和平相處,不再有戰爭。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每一個小朋友只要談到領土的爭議與宗教的分歧,竟然都一副小大人樣,講的頭頭是道甚至和大人一樣憤憤不平。以色列孩子出示聖經裡面的經文表明這塊土地是上帝賜給他們的;而巴勒斯坦孩子則出示房子的鑰匙、地契等,來證明是以色列人奪走了他們的家園,殺光了他所有的親朋好友,所以他希望長大後可以當隊長或是效法投石頭的激進派哈馬斯恐怖組織,把對方殺光光趕出這塊土地。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孩子早熟是一定的,突然覺得生活在台灣的我們真的幸福太多了。
在德國時我的室友Yousri就是巴勒斯坦人,他常跟我提起他的家鄉到處都是戰爭,所以他要趕快念完醫學院回到他的家鄉,照顧他的同胞們,剛開始的我還是不能真正體會他的感受,但是回國後更深入去了解以巴的愛恨情仇後,我才終於理解他的壓力所在。看了一些報導中指出以巴之所以會衝突,不只是在宗教、種族上,其實和水的分配不均也有關係,不管原因為何,我都很希望以巴能夠盡快的和平,雖然邁向和平之路很漫長,但我還是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他們和平的一天,生長在戰亂中的小孩真的很可憐,作為大人的人們,你們也曾有過童年,難道沒有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雙方和平共談嗎?就像是片中的孩子們一樣,語言不通,卻玩得很好。戰爭只是會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的,不管兩方之間有多麼複雜的關係,我相信一定有解決的辦法,只是看雙方願不願意妥協而已。
我覺得這部片真的很棒,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建議你可以去找找看這部片,用心去體驗以巴人民的痛楚,你會發現夾在兩岸關係的我們已經夠幸福了。
http://blog.roodo.com/dunkelweiss/archives/328262.html

巴以沖突

  一、巴以沖突的由來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曆史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曆史
  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紀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國家。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各部落遷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建立希伯來王國,後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領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侵入,絕大部分猶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7世紀成爲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斷移入,並和當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現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由上述材料可知,巴勒斯坦地區也曾是猶太人的故鄉,而且文本關于他們的傳說爲人所熟知。就以《聖經》爲例,這本基督教經典所記載的就完全是猶太人祖先的故事。雖然大多數曆史學家們都認爲不能從《聖經》中汲取太多的信息--這不是因爲當中的記載不真實,而是因爲難以證實它的真實性;再者,《聖經》只是一種信仰的産物--不過,由于大部分內容都被現今的猶太人所接受,所以我們有必要仔細地了解故事的輪廓,因爲今天的沖突以及耶路撒冷問題與宗教原因息息相關:
  故事開始于上帝告訴亞伯拉罕離開自己的故鄉美索不達米亞,遠赴迦南,即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開始新的生活。就這樣,亞伯拉罕被認爲是猶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國人認爲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一樣。于是亞伯拉罕帶領他的妻子和兒子們來到迦南,這大概就是猶太人認爲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區的主人的證據。他的兒子艾薩克(Isaac)和孫子雅各布(Jacob)都被認爲是猶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個兒子,不知什麽原因其中的十個非常憎恨他們的兄弟約瑟夫,並把他賣到埃及當奴隸。不過約瑟夫有一個解夢的本領,深得埃及國王的喜愛,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後來雅各布和他的兒子們來到埃及投靠約瑟夫,並大量繁殖他們的後代,這些後代就第一次被稱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爲其鬥爭或者是與上帝作鬥爭)。埃及國王看到繁盛的猶太人,視他們爲威脅,爲了除掉這個隱患,他找借口把這些以色列人貶爲奴隸。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憐的猶太人反抗了,于是就有了摩西,也有了摩西十誡,帶領以色列人返回故鄉的故事。後事冗繁不再詳敘。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以色列人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王國--以色列王國,而他們有兩位出色的國王,大衛和他的兒子所羅門,在位期間,發展貿易,以武力維持其統治,使以色列發展到鼎盛。更爲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王國定都耶路撒冷,被確立爲猶太民族的神聖之地,這樣就爲巴以沖突的症結難解奠定了根源。
  由此看來,猶太人的曆史,至少是他們認爲的事實,顯示出他們的民族特質,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猶太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更是一個克服災難的民族,他們有勇氣,也有力量與種種上帝的考驗作鬥爭。但是他們近代的慘痛遭遇似乎比《聖經》記載的大災難還更加悲慘,難道是他們的另一個考驗?可以肯定的是,那慘絕人寰的經曆永遠刻在猶太人曆經漂泊、破碎流血的心中:
  就在以色列王國被滅亡以後,希臘羅馬王國也曾占領過這片土地,猶太人就在這個時期流放都世界各地,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鄉,被迫逃到東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如德國、奧地利和波蘭,但人身利益卻被大大的限制。也許是因爲他們是一個聰明的民族,在政治、醫學、藝術各領域成就斐然,于是就遭到別的民族的嫉妒。沙俄時代和二戰期間的大屠殺成爲了猶太人最慘痛的記憶,也許是因此猶太人的憤怒一發不可收拾。
  1920年英國以約旦河爲界把巴勒斯坦分爲東西兩部份,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爲英國委任統治地。19世紀末在“猶太複國運動”者策動下,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與當地阿拉伯人不斷發生流血沖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美兩國的支持下,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裏),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裏),耶路撒冷(176平方公裏)國際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後推行擴張主義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對阿拉伯國家發動大規模的戰爭。100多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世代居住的家園,淪爲難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開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9年阿拉法特擔任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被占領土的巴勒斯坦人獲得了有限的自治權,巴解組織則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爲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宣言明確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的第181號決議(分治決議)。巴勒斯坦的邊界問題留待以後通過談判解決。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譴責恐怖主義。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談判之後,以色列和巴解組織簽署了和平協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計劃。1994年5月4日,巴解組織和以色列在開羅簽署了具有曆史意義的關于在加沙和傑裏科實行有限自治的協議,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結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二)巴以沖突之源—聖殿山
  
    猶太教古經典這樣記載:“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圍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臉就是聖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聖殿山,曆經滄桑,已成爲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地。巴以半個多世紀的流血沖突,最大的症結就在于聖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爭奪的根源和焦點,則集中在聖殿山的歸屬。三年前(2000)就是因爲當時的利庫德領導人沙龍闖入這裏,引燃了延續至今的巴以沖突。
  雖然名爲聖殿山,但踏步其中,已找不到任何山頭的影子,極目之處,只見一片矩形石建築群和蓊郁的樹木。事實上,聖殿山還是古猶太人流傳下來的稱呼。猶太教古經典就曾記載,上帝爲考驗猶太始祖亞伯拉罕,讓他在聖殿山一巨石上獻祭獨子以撒。在基督教傳說中,這塊石頭也被視爲上帝用泥土捏成人類始祖亞當的地方。
  公元前10世紀,雄才大略的猶太國王所羅門在這裏建了第一聖殿,存放約櫃、諾亞方舟等聖物。聖殿後被毀,有重建,但最終于公元2世紀被徹底毀滅,猶太人也被驅逐出故土,浪迹天涯。
  聖殿山的巴勒斯坦人,稱此地爲“聖地”。因爲在這個當年的猶太聖殿遺址上矗立著有千百年曆史的阿克薩清真寺和金頂清真寺。而耶路撒冷也成爲伊斯蘭教繼麥加和麥地那後的第三大勝地。原來的猶太聖殿遺迹也就幾乎蕩然無存了。
  踏步聖殿山,幾乎每一個磚瓦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曆史,或神妙,或淒婉。對于猶太人和穆斯林來說,聖殿山已沈入他們的心靈。但這種聖迹的重疊,也隨即轉化爲宗教的紛爭和曆史的積怨,由此使這塊方圓不足0.135平方公裏的的地方,承載著太多的仇殺與血淚;在某種程度上,主導著巴以人民的對立情緒,直至2000年激化爲流血沖突。
  在聖殿山,巴以雙方也不時爆發激烈的槍戰,對于每一方而言,對會不屑和不滿于對方的到來,因爲這是他們自己的聖地。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對于這座占據著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聖殿山,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願意拱手相讓。在阿克薩清真寺西面即是西牆。從外觀上看,這堵牆與巴勒斯坦其他牆別無二致。但由于曆史原因,它成了猶太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是古國不滅,民族長存的象征,猶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稱爲“哭牆”。許多猶太人就對當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們到“哭牆”祈禱耿耿于懷。這種情況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方結束。結果是猶太人以武力攻占了整個東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猶太教的宗教導師)和將領們趕往西牆,撫牆放聲痛哭。
  許多猶太人因此堅持,以色列決不能放棄聖殿山。2000年9月,“鷹派”代表人物沙龍穿過西牆右上方的一個小門,進入阿克薩清真寺,以此宣示猶太人與聖殿山的宗教關系。此舉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成爲一直延續至今的巴以沖突的直接起源。聖殿山從此更加喧鬧。時常猶太人在西牆邊祈禱,巴勒斯坦人則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擲石塊,然後是以軍警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開槍甚至闖入清真寺抓人。
  (三)總結
  
  可見,巴以沖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猶太人的複國運動,建國後又屢次把巴勒斯坦人趕出故土,就像當年別人對他們所做的一樣,而且越演越烈,終于釀成了民族矛盾。而更爲深刻的原因是,兩個民族都曾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兩個民族都視同一個城市爲宗教勝地,從而沖突就有了更爲堅實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決也變得更加困難。猶太人的建國和驅逐可以看作爲幾千年來來怨恨的釋放,雖然可以理解,但他們表現出來的過分強硬和蠻橫卻爲本來可以更好解決的問題留下了禍根。

  二、巴以沖突的發展
  
  (一)關鍵人物與組織

  1. 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國總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革命武裝 力量總指揮。生于耶路撒冷一遜尼派穆斯林家庭。1948年參加第一次中東戰爭。1950年就讀于開羅大學工學院,積極從事學生運動。畢業後入埃及軍事學院學習,後在埃及陸軍任尉官。1956年參加第二次中東戰爭,成爲爆破專家。1958年赴科威特任公共工程部門工程師,並秘密籌建“法塔赫”,即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1959年“法塔赫” 正式成立。1964年組建“法塔赫”武裝組織“暴風”突擊隊。 從 1965年1月起,他領導遊擊隊在巴勒斯坦北部首次發動對以色列的武裝鬥爭。1969年2月出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 次年任該組織中央委員會主席。1974年起,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裝力量總指揮。同年11月,率巴解組織代表團出席第29屆聯合國大會,參加關于巴勒斯坦問題的討論。1980年,在“法塔赫”第 4次代表大會上重新當選爲“法塔赫”中央委員會主席兼“暴風”突擊隊總司令。 1988年11月15日,阿拉法特在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宣告:巴勒斯坦國正式成立。他被選爲國家總統。同年12月,他又宣布接受聯合國 242號和338號決議,承認以色列有在和平與安全環境中生存的權利。1991年10月,巴勒斯坦國派出代表,參加馬德裏中東和會。1993年9月,宣布承認以色列,並與以簽署關于巴勒斯坦在加沙和傑裏科先行自治的原則宣言,推動了中東的和平進程。1994年7月返回 巴勒斯坦自治區,成爲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自治政府)主席。

  2. 拉賓

  以色列國總理、國防部長。出生在英國人統治下的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父母都是從俄國移民過來的,是狂熱的猶太複國主義者。他青年時代立志農業救國,在特拉維夫一所農業中學畢業後,到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主攻灌溉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放棄原來的理想,投筆從戎,加入反對軸心國的軍事組織。戰後,他幫助釋放巴勒斯坦的非法猶太移民,于1946年被英國人軟禁了6個月。 長期的戎馬生涯鍛煉了他的軍事才能。1964年,他被任命爲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1967年,他親自指揮“六?五戰爭”,打敗了約旦、埃及和敘利亞聯軍,使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西奈半島和敘利 亞戈蘭高地等,置于以色列的統治之下。但是他輝煌的“戰績”並沒有帶來和平,卻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聯合國通過第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領的阿拉伯國家的領土。1968年,從軍26年的拉賓退役從政。起初擔任駐美國大使。1974 ~1977年,出任唯一土生土長的以色列總理。他的這一屆政府因其妻子持有一個非法銀行帳戶的醜聞而垮臺,但他在工黨內仍有相當大的力量。1984年以色列成立聯合政府,他擔任國防部長。作爲軍事領導人的拉賓,此時已從曆史的現實中認識到,和平是曆史的潮流,只有順應曆史潮流,以色列才能生存和發展。1992年,70歲的拉賓東山再起,在大選中擊敗右翼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米爾,再度出任總理。冷戰的結束給中東和平帶來了希望,拉賓出任總理不久,就向阿拉伯國家發起和平攻勢,表示首先接受巴勒斯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換和平” 的原則和聯合國第242、338號決議。1993年11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國白宮簽署了第一個和平協議一一加沙一傑裏科自治原則宣言,拉賓與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終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月, 以色列與約旦簽署了和平條約,結束了兩國長達46年的戰爭狀態。 1995年9月,以、巴又共同簽署了關于擴大巴勒斯坦自治範圍 的“塔巴協議”。根據協議,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範圍將擴大到約旦河西岸 27%的地域,從而出現了一個以、巴和以、約和平條約的簽訂,給中東地區帶來了和平曙光, 因而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贊,拉賓因此和阿拉法特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以色列極右勢力反對與巴勒斯坦實現和平,罵拉賓是“叛徒”、“賣國賊”。1995年11月,在特拉維夫國王廣場舉行的10 萬人的和平集會上,拉賓被一名猶太極端分子刺殺身亡,時年75歲。 拉賓的死雖然會給中東和平帶來一些影響,然而世界走向和平的曆史潮流是不可逆轉的,由拉賓等人開創的中東和平道路是無法阻擋的。

  3. 沙龍

  沙龍,阿裏埃勒 (ariel sharon, 1928- )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前外交部長。議會議員。
  1928年生于特拉維夫附近沙龍地區的馬拉勒村。曾在英國坎特伯雷參謀學院、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學習。自幼參加巴勒斯坦猶太防衛組織“哈加納”的活動。1945-1950年曆任教官、警察局教導員,“亞曆山大旅”偵察連長、“戈蘭旅”偵察隊長。1950-1952年任中部和北部軍區情報官。1953年負責組建和指揮專門越境對巴勒斯坦遊擊隊和阿拉伯國家進行“報複”行動的101部隊(翌年,以色列傘兵編入這支部隊)。1956年任傘兵旅旅長,同年10月參加英、法、以侵略埃及的戰爭。1958-1966年先後任步兵學校校長、裝甲旅旅長、北部軍區參謀長和總參謀部軍訓部長等職。1967年晉升爲少將。1967年“六?五”戰爭時,指揮一個師在西奈作戰,戰後重任軍訓部長。1969年12月任南部軍區司令。1973年7月辭去軍職,競選議員,同年9月參與組織右翼聯合陣線—利庫德集團。1973年10月戰爭爆發後,任裝甲師師長,率部突過蘇伊士運河,戰後退伍。1974年12月應召入預備役,任“緊急部隊”高級指揮官。1975年6月任總理安全事務顧問。1976年4月自稱與政府在防務政策上有分歧,辭去顧問職務。1974年、1977年當選爲議員。1977年6月利庫德集團執政後,任農業部長,兼任定居點委員會主席。1981年8月任國防部長。1982年6月策劃和指揮了侵略黎巴嫩的戰爭。1983年3月因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被揭露,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任不管部長。1984年9月任工商部長。1990年6月-1992年7月任住房部長。1996年7月被任命爲國家基礎設施部長,1997年7月後續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 (minister of national infrastructure),任期至1998年底。
  1998年10月-1999年7月任以色列外交部長。
  1999年9月正式當選利庫德集團領導人。
  沙龍是利庫德集團中著名的右翼強硬派,反對以巴和談,主張在被占領土上修建更多的猶太人定居點。
  2000年9月28日他訪問了東耶路撒冷的伊斯蘭第三大聖地聖殿山從而引發了一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暴力沖突。
  2001年2月以利庫德集團領導人身份參加了以色列總理競選並獲勝,當選以色列總理。
  1998年7月應邀訪問中國。

  4. 哈馬斯等恐怖極端組織
  
  伊斯蘭抵抗運動是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成立的激進組織,簡稱“哈馬斯”,是由“伊斯蘭”、“抵抗”、“運動”3個阿拉伯語詞頭字母拼寫而成。1987年12月由巴勒斯坦人謝赫?艾哈邁德?亞辛創立。
  “哈馬斯”既是宗教組織,也是政治組織。從宗教上看,哈馬斯崇尚伊斯蘭傳統思想,信仰伊斯蘭教義和法則,主張扶助窮人,並且興辦一些慈善事業。政治上,它主張暴力鬥爭,以武力徹底解放從約旦河西岸到地中海的“全巴勒斯坦”土地,實現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爲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的目標,拒絕承認以色列生存權利。
  哈馬斯的領導機構是由七人委員會組成,分管政治、軍事、保安、組織、宣傳和監獄等部門。哈馬斯人員的構成分“公開”、“秘密”和“軍事”三部分。公開部分包括具有合法身份的人員,秘密部分指負責組織、動員遊行和鬥爭的領導成員,軍事部分則是訓練有素、專門從事暴力活動的武裝分子。哈馬斯正式成員約2萬多人。
  哈馬斯成立後,曾策劃了多起針對以占領軍的示威和恐怖行動,制造了多起自殺性爆炸事件,還不時襲擊以邊防兵,綁架或暗殺猶太人定居點的居民,在以國內引起極度的恐慌和不安。1989年哈馬斯被以色列當局宣布爲非法組織,取締其一切活動,並將其精神領袖亞辛逮捕入獄。
  在反抗以鬥爭中,哈馬斯曾一直與巴解組織並肩戰鬥,是巴勒斯坦反以鬥爭中一支最積極的力量。但是1993年奧斯陸協議簽署之後,哈馬斯與巴解組織發生了根本性的矛盾。哈馬斯反對與以色列和談並一直堅持反對以色列的暴力鬥爭。
  亞辛說:“使用自殺式炸彈是任何一個巴勒斯坦人的民主權利。以色列人只懂得這種民主。”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哈馬斯的精神領袖艾哈邁德?亞辛。
  亞辛說:“這是我們爲自由所付出的代價。以色列害怕人肉炸彈,他們會跪在我們面前求饒的,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恐懼,他們正在擔心下一顆炸彈會在哪裏爆炸。哈馬斯終究會贏的。”

  (二)調解巴以沖突的幾大和平計劃
  
  1. 和平計劃

    2001年5月4日“米切爾報告” 2000年9月底,巴以爆發大規模流血沖突,巴以和談陷入困境。爲了促使巴以雙方早日結束沖突,重歸和談軌道,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10月,中東問題多邊首腦會議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調查委員會,調查巴以暴力沖突的起因。 巴以雙方應立即無條件停止暴力沖突;共同創造一個緩和期;采取步驟重建相互信任;巴民族權力機構努力打擊恐怖主義;以政府必須全部凍結在巴控區內猶太人定居點的建設;以方取消對巴城鎮的轟炸和封鎖;雙方重新恢複安全方面的合作。 但由于以色列沙龍政府采取的強硬政策,以及巴以愈演愈烈的暴力沖突,“米切爾報告”一直未能得到落實。
  2001年6月5日“特尼特停火計劃” 2001年4、5月間,巴以流血沖突加劇。爲了尋求恢複中東和平進程的良策,阻止巴以沖突升級,國際社會在中東地區展開了密集外交斡旋。 巴勒斯坦應立即逮捕巴激進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者組織的成員,停止反以宣傳,收繳在巴自治區的所有非法武器,並停止爲那些襲擊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猶太定居點的“恐怖活動”提供幫助;以色列則應保證不對巴方目標進行襲擊,並將軍隊撤回到2000年9月28日巴以爆發沖突前的位置,結束對巴自治地區的封鎖。 對于“特尼特停火計劃”,巴民族權力機構發表聲明表示全面接受。以色列雖然也宣布原則接受此計劃,但終因沙龍堅持必須有一周“絕對平靜期”等先決條件而未能予以實施。
  2002年3月28日“阿拉伯和平倡議 “阿拉伯和平倡議”是2002年3月28日第14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以沙特王儲阿蔔杜拉的中東和平建議爲基礎而通過的。 該倡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從1967年以來占領的所有阿拉伯領土,接受建立享有獨立主權、以東耶路撒冷爲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公正解決巴難民問題。在此前提下,阿拉伯國家將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保證其安全並實現正常關系。
  2003年5月30日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 這項計劃爲永久解決以巴沖突問題,提出了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巴兩國和平共處的構想。 結束以巴沖突將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現在起至今年5月),以巴雙方將實現停火;巴方將打擊恐怖活動,進行全面的政治改革;以方則應撤離2000年9月28日以後占領的巴方領土,凍結定居點的建設,拆除2001年3月以後建立的定居點,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複正常。第二階段(今年6至12月)爲過渡期,重點是建立一個有臨時邊界和主權象征的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斡旋四方(聯合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將爲此召開國際會議。此後的兩年爲第三階段,以巴雙方將就最終地位進行談判,並在2005年達成協議,最終結束雙方的沖突。中東問題斡旋四方將就此召開第二次國際會議。

  2. 主要阻力

  對于雙方政府來說,幾十年來的戰爭與對抗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和平才是唯一的出路。在國際社會的調解下,巴以政府曾簽定過不少和平協議,但總是在談判的最後階段因爲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巴以邊界劃定等棘手問題上分歧太大,巴以雙方至今沒有達成永久性和平協議。而且各個調解方案和協議都因爲曆屆政府的有意拖延而不了了之。
  這都歸結于民族根深蒂固的仇恨和相互的不信任感。特別對于以色列政府,作爲擁有強大武力軍事優勢的一方來說,立足于本民族的利益,一起自殺性爆炸即可引起對巴居住地的狂攻濫炸或者摧毀民房。這樣哈馬斯恐怖等恐怖組織在暗,不斷制造自殺式爆炸;以色列軍隊在明,恐怖組織的任何舉動都成爲他們攫取的把柄,肆伺機報複,這樣惡性循環,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穩定,也不利于政策的實施。
  沙龍是以方強硬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經進入阿克薩清真寺,以此宣示猶太人與聖殿山的宗教關系,激起了延續至今的沖突。而且他在當總理期間,以租金和稅收優惠的政策鼓勵以色列人定居約旦河西岸,同樣引起巴勒斯坦人的不滿。而在巴勒斯坦方面,極端的代表是哈馬斯抵抗運動,它的精神領袖亞辛曾經說過:“阿拉法特有他自己的做法,我們有我們的做法,自殺性爆炸不會停止。”可見巴勒斯坦內部已經産生嚴重的分歧,而且巴民族解放組織不能左右恐怖組織的行爲,實際上在巴勒斯坦境內有100多個大大小小的恐怖組織,一旦意見嚴重分歧或者解放組織明確幹涉恐怖行爲時,就有可能引發內戰,使得阿拉法特和新任領導人阿巴斯不得不對其心存戒備。沙龍就曾因爲認爲阿拉法特有指使恐怖襲擊的嫌疑而對其官邸進行圍堵,可見恐怖組織的問題已經能夠左右沖突的發展。
  今年6月4日,美國總統布什美國總統布什在約旦港口城市亞喀巴同以色列總理沙龍和巴勒斯坦總理阿巴斯舉行三方會談。此次三方會談是在以巴都表示接受由美國、聯合國、歐盟和俄羅斯四方提出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的背景下舉行的。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以巴雙方抓住這一契機,在重啓和談與結束流血沖突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可是在雙方握手表示接受並努力實現路線圖以後,哈馬斯又在以色列境內制造了一起自殺性爆炸事件,其領袖公開譴責阿巴斯背叛了巴勒斯坦的利益,而消息表示阿巴斯並不會和哈馬斯領袖接觸和談判。此後以方展開報複行動,本來出現的實現和平的一線生機又蒙上了烏雲。

  3. 調解巴以沖突的美國力量

  “9?11”事件後,美國內親以的強硬派勢力明顯上升,在巴以問題上更加偏袒以色列。美國公開支持以對巴激進組織的襲擊采取報複行動,將巴激進組織定性爲“恐怖組織”,要求巴更換領導人,默許以軟禁巴領導人阿拉法特。布什先後7次邀請沙龍訪美,但他卻沒有與巴領導人舉行過任何形式的會晤。然而,美國的做法不僅沒有使以色列從它的“呵護”中得到好處,反而使巴以沖突越演越烈。巴以沖突是中東問題的核心,也是中東地區反美情緒的一個重要根源。布什政府不得不調整其中東政策,尋找平息巴以沖突和解決巴以爭端的途徑。早在對伊戰爭的准備階段,美國就擬訂了解決中東問題的“路線圖”計劃,並與聯合國、歐盟和俄羅斯就此達成一致。在對伊戰爭基本結束之後,中東問題有關四方及時向巴以雙方遞交了“路線圖”計劃。
  對美國來說,推動“路線圖”計劃的實施是伊戰後美國中東政策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可以平息“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以來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緒,也有利于改變其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改善與歐盟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並進一步爭取阿拉伯國家對反恐和美國中東戰略的支持與配合。
  美國之所以選擇此時同巴以舉行三方會談,除布什政府已認識到解決巴以沖突在其中東戰略中的迫切性這一原因外,還因爲美國認爲制止已持續近三年的巴以流血沖突的時機已經到來。經過這幾年的沖突,巴以可以說是兩敗俱傷,雙方都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因此,以方有條件地接受了“路線圖”,巴方也爲配合“路線圖”的實施作出了積極努力。爲了此次三方會談,沙龍和阿巴斯先後舉行了兩次會晤,雙方均表示將爲“恢複信任”采取一些切實措施。巴以之間終于出現了三年來罕見的緩和迹象,從而爲美國的調解創造了適宜氣氛。
  現今的巴以沖突缺少外來力量是難以解決的,有一個強大的中介方作調解顯然是一件好事。盡管美國與以色列關系比較特殊,在一些方面可能有偏袒的嫌疑,但由于中東的局勢不穩定一直都是布什的心結,在一些情況下的施加壓力有可能阻遏沙龍無節制的強硬行爲。不過最新消息表明,美國有可能出兵鎮壓巴勒斯坦恐怖勢力,如此幹涉別人內政,所帶來的結果只能是更深的仇恨.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55.html?tp=0_01

巴以沖突

巴以沖突,或稱以巴沖突,是以色列國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仍在持續中的衝突。巴以衝突是更大範圍的阿以沖突的一部分。
巴以衝突不能簡單地概括爲所有以色列猶太人與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雙邊衝突。在爭端雙方的族群裏,有些個人和團體呼籲完全消滅對方;有些支持兩國方案;有些支持一國兩族方案——建立一個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東耶路撒冷在內的世俗國家。
以巴衝突是從19世紀80年代後的以巴衝突開始而持續至今的。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起衝突進一步激化,19世紀末,猶太複國主義(zionism)盛行,俄籍猶太醫生平斯克爾《自我解放》提出並興起了猶太建國思想,同時,猶太人開始向巴勒斯坦遷徙,初期猶太人作爲少數民族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相處相對融洽,沒有大規模衝突。一戰期間英國獲得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權,同時國際聯盟忽視阿拉伯世界的反對聲音,強行將巴勒斯坦的領土劃分給猶太人,作爲猶太建國的根本。不能忽視的是猶太人也用恐怖主義手段襲擊英國駐外機構,逼迫英國退出對巴勒斯坦境內的統治。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建國第二天,英國退出對巴勒斯坦地區委任統治權,阿拉伯聯盟向以色列宣戰,自此以後,共發生了5次中東戰爭。

阿克薩群眾起義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反對黨領袖沙龍拜訪了聖地-聖殿山( 也被稱爲Haram Ash-Sharif),這是全球宗教爭奪最激烈的地點之一。這一地點對猶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維持宗教的重要性是相似的。沙龍的行動被許多巴勒斯坦人團體認爲是故意的挑釁的行爲並且在那裏引起了暴亂。雖然雙方對此後事件的動機有爭論,這個事件即 阿克薩群眾起義。
根據2004年5月18日中東政策政務會資料,超過3,867人在2000年9月29日以後的衝突中被殺。892個以色列人(非戰鬥者公民和以色列防衛軍人)被巴勒斯坦戰鬥者或自殺炸彈客殺死,2975個巴勒斯坦人(所有的巴勒斯坦人除了自殺炸彈客和被以色列暗殺的目標)被以色列軍隊或以色列人殺死。

以軍士兵綁架事件

2006年6月25日淩晨,8名巴武裝人員通過地下通道潛入位于加沙地帶南部附近的以軍哨所,向坦克和碉堡發射火箭彈,並炸毀一輛裝甲車。以軍發言人證實,2名士兵被炸身亡,4名士兵受傷。遭綁架的以軍士兵是19歲的吉拉德?沙利特(Gilad Shalit)。當晚,以色列內閣舉行特別會議,決定同意國防軍著手營救這名士兵。
6月26日,以軍在加沙地帶南部邊境附近大規模集結。哈馬斯下屬軍事派別卡桑旅、人民抵抗委員會和伊斯蘭軍當天發表的聲明,要求將其所劫持的以色列士兵交換在以色列監獄內關押的所有巴勒斯坦女囚犯和未滿18歲的少年囚犯。
6月28日,以色列開始對加沙發動代號爲“夏雨”的軍事襲擊行動。6月29日,以色列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展開大規模抓捕行動,逮捕了64名哈馬斯官員,其中包括自治政府副總理納賽爾丁?沙伊爾、7名自治政府部長、20多名立法委員會委員。6月30日,以色列軍隊出動戰機,襲擊了巴勒斯坦政府位于加沙的內政部大樓。7月2日,以色列武裝直升機向位于加沙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府發射導彈,造成大樓部分受損。8月6日,巴立法委員會主席杜韋克在約旦河西岸的家中被以色列安全部隊抓走。

以色列封鎖加沙地帶

2007年6月,哈馬斯控制了加沙地帶,並使用火箭彈對以色列進行攻擊。以色列除了以軍事行動還擊哈馬斯之外,同時也對加沙進行經濟封鎖。 而從2008年1月18日開始,以色列更完全關閉了加沙邊界,使加沙地區150萬人民立刻陷入缺乏食物,飲水,燃料,電力的人道危機。哈馬斯在1月23日爆破了與埃及間的拉法邊界圍牆,數十萬加沙居民湧入埃及搶購民生物資。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利比亞代表形容被封鎖的加沙地區如同集中營。

和平進程

在1991年,就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當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在西班牙的馬德裏召開了一次被稱作1991年馬德裏和平會議之後,突破性發展發生了。在主辦國挪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舉行了一系列的秘密會談。會後,巴解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伊紮克?拉賓還有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在白宮草坪上簽署了1993年巴以奧斯陸和平協定。對于他們的努力,拉賓、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交部長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被授以199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在1995年拉賓被暗殺之後,和平進程減慢到幾乎停止的地步。巴勒斯坦人在被占領土上看不見他們的生活狀況有所改善。另外,被巴勒斯坦人看作對和平的最大障礙之一的以色列定居點,沒有得到拆除。相反的,西岸地區幾乎兩倍于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人遭受到了來自巴勒斯坦軍事組織的自殺式炸彈襲擊,以及後來招致的以色列人的相關行動使他們感覺無法支撐下去了。
2000年,克林頓召集了一次巴勒斯坦總統亞西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之間的和平高峰會。以色列總理巴拉克稱已經提供了巴勒斯坦人大約 95%的有爭執的領土,連同在東耶路撒冷上的巴勒斯坦主權。
但很多人說,被巴拉克提起的那69個猶太人的定居點(包括 85% 的西岸猶太人)被劃分給以色列,共計是10% 的西岸區領土,巴拉克也提議“以色列臨時控制”的另外的10% 的西岸區是有爭議的領土,這一個地區包括許多其他的猶太部落。剩余的 80% 的被提議的屬于巴勒斯坦的西岸地區被以色列公路旁的檢查站所瓦解,因爲這讓巴勒斯坦人削弱他們自由地旅行在領土上旅行而且減少吸收巴勒斯坦難民的能力,盡管克林頓總統先生努力,阿拉法特仍抵制了這個提議並且和談破裂。
在2001年一月在Taba的協議稍後,以色列談判者呈現了一個新的地図。建議移走“臨時受以色列人管制的”地區,巴勒斯坦方面接受了這個提議。不幸地,巴拉克沒有一個有利的位置來把這呈現給以色列的民衆因爲他的支持率很低還有西岸的公共暴行攻擊,他沒有作更多是要求。和談並沒有任何協議簽署。之後,右翼聯合黨候選人沙龍在2001年二月被人民選舉爲以色列總理。

和平“路線圖”

在2002年7月,在美國的“四方”斡旋下,向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概略的說明了一個稱作“和平路線圖”的原理,它包括了一個中立的巴勒斯坦國。路線圖在2003年四月會見首任被指定的巴勒斯坦當局總理阿巴斯後(Abu Mazen)發布。美國和以色列爲這個首任新總理上臺高興,他們兩者都拒絕與阿拉法特進行和談。
這個計劃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當局各自獨立行動,暫時擱置爭議直到一個親善的關系能被建立爲止。
第一步,巴勒斯坦當局必須 “立刻在其土地上以可見的效果努力拘捕,打亂,抑制個人和團體引導和計劃的在若何地方針對以色列人的暴力攻擊”並且,“重建並重新集中巴勒斯坦當局的安全設施『必須』開始維持,對准,而且有效的運用以對抗所有那些專注于恐怖的人並且毀壞恐怖份子制造恐怖活動的能力和基礎設施”。
以色列要拆除在2001年3月份之後建立的定居點,停止所有那些定居點的活動,把軍隊從在2000年9月28日之後占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移開,結束宵禁而且減輕對人和物在行動方面的限制。
在成功當選之後,阿巴斯說他無法不挑起內戰的反對哈馬斯。很清楚的是阿巴斯只控制了巴勒斯坦安全設施的一小部份,大部分依然由阿拉法特牢牢控制著。在 2003年6月29日,哈馬斯和回教討伐異教徒組織同意了3個月的“hudna”(臨時停火), 附加條件是以色列停止暗殺巴勒斯坦領袖和停止処死被以色列管理拘留処釋放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則答應撤回在巴勒斯坦地區的一些軍隊但是不答應撤銷它的暗殺行爲。
大約6個星期之久,暴行行爲真正的減少了:除了在邊界。在hudna在8月12日快速地被闡明之後。以色列暗殺了二名哈馬斯戰士和另外二個進入那布盧斯的人。隔天來自那不勒斯的一架哈馬斯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和一個回教討伐異教徒組織的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各殺了一個以色列人,並打傷數人。8月14日,以色列暗殺了穆罕默德播種者-回教討伐異教徒組織領袖軍事執行官希布倫。8月19日一個哈馬斯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殺死了34個剛剛在哭牆祈禱後坐公共汽車回來的猶太人。二天之後,以色列直升飛機殺了一個第4級別的哈馬斯領袖分子,Ismail Abu Shanab。哈馬斯和回教討伐異教徒組織申明在現階段與hudna脫離關系,雖然它實際上早已停止。接下來的幾天,以色列直升飛機發射導彈攻擊了哈馬斯領導所在的加薩走廊。以色列突擊隊也在希布倫對尋找哈馬斯頭目Abbedalla Quwassama, Ahmed Bader和那不勒斯的Mohammed Hanabli目標。很多行動造成了附近(無辜)人士的傷亡意外。
武裝法塔赫活躍份子公然地威脅要殺死阿巴斯。阿巴斯沒有從阿拉法特那得到權利去執行和平路線圖的任何一個方面。在他的下臺演講中,阿巴斯把他的失敗歸咎于同時缺乏來自巴勒斯坦的當局和民衆的政治支持。

變更的和平提議

藉由困難的路線圖計畫,壓力促使去找尋一個替代方案代替。 在2003年12月7日,以色列的代理總理 艾胡德?奧爾默特 提議單方面的大規模從西岸地區和加薩走廊撤出,放棄一些猶太人的定居點和一些領土。 這行爲被解釋爲沙龍的試驗行爲,他在12月18日對巴勒斯坦當局的演講中給巴勒斯坦當局在以色列采取 “單方面行動”之前 “幾個月”時間去落實路線圖計畫。演講被美國政府強烈批評,美國警告說反對先發制人的奪取路線圖成果。爲了以色列人的利益,這応是以以色列人民對安全的關心和達成互惠讓步的需要應當作爲交換的。
另外的一組兩年半的談判是由前以色列前司法部長Yossi Beilin和前巴勒斯坦新聞局部長Yasser Abed Rabbo秘密舉行的。12月1日,二個當事人在日內瓦(被稱爲日內瓦協定)爲和平簽署發表了一個非正式的藍圖,它爲解決衝突制定了基本的架構。它的最終目標與路線圖計畫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它解決問題采取了“大爆炸”的方法而不願采取一個按部就班的方法。它被以色列政府和許多巴勒斯坦人譴責發對,巴勒斯坦的當局對其不置可否,但是它被許多歐洲政府和布希政府的重要成員包括國務卿鮑維爾所歡迎。
另外一個被以色列內外人士所提議的方案:“兩國的溶和”。這個方案准備以色列先正式地並吞巴勒斯坦領土,然後建立一個不可分割的單一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州。它被紐約教授Tony Judt所支持,對這個建議既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指責的。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新主意,它早在1920年代就存在,但是因爲阿拉伯人口數量在以色列領土的突飛猛進而受到越來越多到重視。有些令人驚訝地,一些以色列定居者支持這個方案,他們希望以色列可以永遠地合法擁有西岸地區和加薩走廊。 考慮到大量的人口和政治問題可能升級,無論如何,它似乎對問題未必會有真正的解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B%A5%E5%B7%B4%E5%86%B2%E7%AA%81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希臘文:Παλαιστίνη,阿拉伯文:فلسطين‎,希伯來文:פלשתינה‎)是中東的一個地區,從地中海東岸一直延伸進入亞歐大陸內部。由于該地域隨時間的不同而不斷變化,所以至今還沒有完全確定的邊界。
【面 積】
  據1947年11月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爲1.15萬平方公裏。但由于當時阿拉伯國家反對該決議,而未在決議規定的地區建立阿拉伯國。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占領了181號決議規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國領土,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該決議規定的全部阿國領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國,但未確定其疆界。自馬德裏和會至今,巴通過與以和談,陸續收回了約2500平方公裏的土地。
【經 濟】
  以農業爲主,其他有建築、加工、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
  主要經濟數字(資料來源:經濟季評):
  國內生産總值(GDP) 33.3億美元 (2004年)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 5.9% (2004年)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 928美元 (2004年)
  通貨膨脹率 2.9% (2005年)
  進出口總額 31.09億美元 (2005年)
  進口額 27.37億美元 (2005年)
  出口額 3.72億美元 (2005年)
  由于巴以暴力沖突持續不斷,巴經濟遭受巨大損失,陷于困境。據巴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00年至2006年,巴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160億美元。2005年平均失業率28%,2006年底已超過38%。
  【工 業】
  巴工業水平很低,規模較小。據巴工業部提供的資料:目前巴共有各種工業企業4000家。巴工業主要是加工業,如制革、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石材、大理石和人造石板、制藥、造紙、印刷、建築、紡織、制衣和家俱等。
  【農 業】
  是巴的經濟支柱,也是外貿出口的重要部分,占出口産品的25%。可耕地面積爲198萬杜諾畝(1杜諾畝=1.4市畝),牧場爲190萬杜諾畝,森林面積爲26萬杜諾畝。2000年農業總産值爲3.39億美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20%左右。
  【旅 遊】
  巴勒斯坦氣候宜人,有大量的曆史文化古迹,旅遊資源豐富。巴自治區共有旅行社74家,餐館69家,旅館106家,擁有客房4708間,10063張床位。主要旅遊城市有:耶路撒冷、拉馬拉、比拉、伯利恒 、傑裏科、納布盧斯、希伯倫、加沙。
  【交通運輸】
  (一)公路。巴民族權力機構管轄區內沒有鐵路,一切運輸全靠公路、汽車完成。1998至2000年間,巴民族權力機構在約旦河西岸建了163個公路項目,造價1.176億美元 。在加沙地帶建了20個公路項目,造價0.176億美元。
  (二)航空。巴于1996年組建民航機構,現有飛機三架,巴民航局長爲法伊茲?紮耶丹。加沙國際機場是巴唯一的機場,可起降波音747大型飛機,年進出港旅客設計能力爲70萬人次。
  【金 融】
  巴勒斯坦金融機構(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于1994年底成立。該機構作爲巴中央銀行預備機構,在確定金融政策、調控和監督各銀行活動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根據巴金融機構提供的資料,目前在巴民族權力機構控制區的銀行共有22家。巴勒斯坦銀行9家,阿拉伯銀行11家,其它外國銀行2家。巴勒斯坦至今沒有自己的貨幣,使用以色列貨幣(謝克爾)和約旦貨幣(第納爾)。
  1美元=4.5新謝克爾(2005年)
  1美元=0.709第納爾(2005年)
【外國對巴經濟援助】
  截止到2000年底,各援助國承諾援助款總額約46億美元,實際支付約30.5億美元。2003年,美宣布將向巴提供5000萬美元的額外援助。同年,歐盟分四批向巴提供總額約4500萬歐元的援助。2005年2月,美國承諾給予巴4000萬美元的援助。7月,八國集團宣布將向巴提供30億美元的援助。9月,歐盟宣布2005年度援巴金額爲2.817億歐元。2006年3月,挪威宣布將援巴1000萬美元,俄羅斯宣布將援巴1000萬美元。4月,美國宣布取消對巴4.11億美元經援,同時將通過聯合國向巴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增至2.87億美元。卡塔爾宣布將援巴5000萬美元。5月,挪威、瑞典宣布將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援助大幅增加,分別增至2450萬美元和4000萬美元。馬來西亞宣布將援巴1600萬美元。7月,沙特承諾向巴提供2.5億美元。9月,斯德哥爾摩援助巴勒斯坦國際會議承諾向巴提供5億美元,其中1.4億用于人道主義援助。世行決定向巴提供4660萬美元。10月,阿爾及利亞宣布將援巴5200萬美元,英國決定援巴300萬英鎊,科威特宣布將援巴3000萬美元。11月,歐盟宣布2006年援巴金額爲3.39億歐元。12月,日本宣布將援巴2500萬美元,敘利亞宣布將援巴1700萬美元,伊朗宣布向巴提供2.5億美元,蘇丹宣布將援巴1000萬美元。
  【教 育】 巴教育狀況總體落後,巴目前文盲率爲11.6%。教育體制是:小學6年、中學3年、高中3年、大學4-5年。1999至2000學年巴共有學校1767所,在校生865540人。教師共有34088。巴共有8所正規大學,1999至2000年度大學入校學生共有19548,各大學共有教員1869人。
  【新聞出版】 巴內地有報刊13種,雜志33種,大部分是月刊和季刊。《耶路撒冷報》(AL QUDS)發行量5萬,《日子報》(AL AYYAM)發行量2萬份,《新生活報》(AL HAYAT AL JADIDA)發行量15000份。
  巴勒斯坦通訊社(PALESTINE NEWS AGENCY)簡稱“WAFA”。該社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于1971年在貝魯特創建。
  巴有11座廣播電臺,“巴勒斯坦之聲”是官方廣播電臺,創辦于1964年,其余10家爲商業廣播電臺。
  “巴勒斯坦電視臺”創辦于1995年9月,是巴官方唯一的電視臺,目前只有兩個頻道,其一是衛星頻道,每天播放12小時,覆蓋面爲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
  【軍 事】 根據奧斯陸協議,巴自治政府可以建立警察部隊以保證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巴人的公共秩序和內部安全。目前巴自治政府約有警察40000人。
【對外關系】
  巴解組織成立後,得到阿拉伯國家和世界許多國家的廣泛支持。1974年10月拉巴特阿盟第七屆首腦會議決議承認巴解爲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聯大會議和工作。1976年8月第五屆不結盟國家會議接納巴解爲正式成員,同年9月阿盟接納其爲正式成員。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現已得到137個國家的正式承認。巴解組織原在90多個國家派駐辦事處,現多已改爲巴勒斯坦國大使館。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爲聯合國觀察員。1998年7月,聯大通過阿拉伯國家的提案,提高巴駐聯合國觀察員地位。
  2003年4月,以阿巴斯爲總理的巴新內閣成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11月,庫賴組建巴新一屆政府後,美、以表示了謹慎的歡迎,並敦促庫加緊打擊恐怖勢力。
  2006年初,哈馬斯勝選並組閣後,中東問題“四方”(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要求哈接受“三項條件”:承認以、放棄暴力並接受巴以達成的所有協議,美、以斷絕與巴政府接觸,對其進行經濟封鎖,歐盟暫停向其提供直接援助。2007年3月,巴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國際社會普遍表示歡迎,但仍敦促巴新政府明確接受“三項條件”,繼續對巴封鎖,與哈馬斯閣員保持距離。
  【同我國的關系】 中國政府和人民一貫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恢複合法民族權利的正義事業。1965年5月,巴解組織在北京設立享有外交機構待遇的辦事處。1988年11月20日,我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兩國建交。同年12月31日,巴解駐京辦事處改爲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館,其主任改任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1990年7月5日起,中國駐突尼斯大使兼任駐巴勒斯坦國特命全權大使。巴實行自治後,1995年12月我在加沙設立駐巴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2004年5月遷至拉馬拉。
  2005年5月,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6月,外交部長李肇星訪問巴勒斯坦。9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訪問巴勒斯坦。12月,外交部部領導成員喬宗淮訪問巴勒斯坦。2006年5月,巴外交部長紮哈爾來華出席中阿友好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12月外交部部長助理翟雋訪巴。  
  【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一)與埃及的關系: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組織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曾是巴解組織開展政治活動的主要基地。埃、以簽訂戴維營協議後,巴解中斷同埃的關系。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開放巴解組織駐開羅辦事處。海灣戰爭後,由于雙方立場不同,關系冷淡。隨著中東和平進程的推進,雙方關系實現正常化。阿拉法特主席去世後,埃在開羅爲其舉行隆重葬禮。阿巴斯當選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以來,多次訪埃。2006年,哈馬斯執政後,埃及呼籲哈馬斯承認巴以間達成的協議。哈馬斯領導人馬沙勒、巴總理哈尼亞、外長紮哈爾分別訪埃。埃及多次在巴以換俘、巴內部矛盾等問題上進行斡旋。
  (二)與敘利亞的關系:敘曾是巴遊擊隊的重要基地和後方。巴一些組織的總部均設在大馬士革。哈馬斯領導人馬沙勒目前也在敘定居。1983年以後,因對解決中東問題的政治主張存在分歧,雙方關系惡化。1988年以來,巴敘關系有所緩和。1999年,在敘的鼓勵與支持下,在敘境內的巴反對派組織開始與巴民族權力機構進行對話。2004年12月,阿巴斯繼任巴解執委會主席後訪敘。2006年,哈馬斯執政後,敘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自主選擇的政府,反對對巴進行封鎖,呼籲國際社會給巴新政府更多的時間。巴外長、總理先後訪敘。2007年1月,阿巴斯訪敘,並與馬沙勒就組建民族聯合政府談判。敘總統巴沙爾鼓勵巴各政治派別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三)與約旦的關系:巴、約之間在曆史、地理、血緣等方面有著特殊關系。約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給予巴勒斯坦人國籍的國家,現巴人占約旦總人口的60%。約曾是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1970年,約巴關系惡化,巴武裝被迫全部從約撤出。1985年2月,巴約達成謀求公正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聯合行動協議,其中包括建立巴約聯邦。中東和平進程開始後,巴約曾組成聯合代表團出席中東和會。2003年6月,約旦國王阿蔔杜拉二世主持了由美、以、巴三方首腦參加的亞喀巴峰會,宣布正式啓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2004年,約積極推動“路線圖”,多次重申反對難民就地安置的設想。阿巴斯當選民族權利機構主席以來,頻繁訪約。2006年,哈馬斯執政後,約旦未予明確表態,僅呼籲國際社會繼續向巴提供援助。4月,約旦政府指責哈馬斯向約境內偷運武器,並無限期推遲了紮哈爾訪約計劃。阿蔔杜拉二世多次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巴以局勢,推動和平進程,並于2007年3月在美國會發表演講,敦促美在中東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四)與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沙特、科威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曾是巴解的主要財政援助國。1990年,沙特等海灣國家對巴解在海灣戰爭中的立場不滿,同巴解關系惡化。原在海灣國家的50萬巴勒斯坦人大部分離去。1991年3月31日,海灣合作委員會宣布中斷對巴解的財政援助。但在巴解決定出席馬德裏中東和會後,沙特等海灣國家與巴解關系開始緩和,官方往來逐漸恢複,沙特還部分恢複了對巴援助。從1993年起,巴解同海灣國家關系恢複正常。2004年12月,巴解執委會主席阿巴斯訪問沙特和科威特,對巴在海灣戰爭中的錯誤立場表示道歉。巴與海灣國家關系明顯改善。2006年,哈馬斯執政後,其政治領導人馬沙勒曾往訪卡塔爾、巴林、阿聯酋、科威特等海灣國家。4月,巴外長紮哈爾出訪沙特。12月,巴總理哈尼亞訪問卡塔爾、巴林。2007年2月,沙特斡旋下,哈馬斯與法塔赫,促成雙方就組建民族聯合政府、重組巴解組織等問題達成“麥加協議”。3月,在沙特等國推動下,第19次阿盟首腦會議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議”,並確定相關工作機制。
  【同以色列的關系】 
1993年9月和1994年5月,巴解與以色列簽署了巴自治協議(“奧斯陸協議”)和該協議的執行協議。1995年9月,巴以簽署巴第二階段自治協議,根據協議,以色列已將約旦河西岸6座城市的教育、社會福利、旅遊、衛生和稅收等20余項民事管理權移交巴方。1997年1月17日,巴以正式簽署了關于以軍在希伯倫市重新部署的協議,規定以從希伯倫80%的地區撤出。1998年10月23日,巴以簽署了以色列第二階段從約旦河西岸撤軍協議,即“懷伊協議”。1998年12月14日,巴全國委員會在加沙召開會議,以舉手表決方式通過對巴國民憲章的修改,取消其中的滅以條款。1999年5月以色列工黨領袖巴拉克上臺執政後,中東和平進程出現轉折,巴以和談恢複。巴拉克與阿拉法特多次公開和秘密會晤。9月5日,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和以總理巴拉克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就實施懷伊協議和啓動巴最終地位談判簽署協議。11月8日,巴以正式啓動巴最終地位談判。2000年7月,美、以、巴首腦在戴維營舉行峰會,但因巴以雙方在耶路撒冷主權問題分歧嚴重,會談無果而終。9月,由于以色列右翼反對黨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以巴沖突。2001年3月,沙龍就任以色列總理後,對巴采取強硬政策,對巴自治區實行封鎖和軍事打擊,以巴沖突愈演愈烈。
  2003年6月,由美國、俄羅斯、歐盟和聯合國“四方機制”起草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啓動,規定在2003年底之前建立有臨時邊界和主權象征的巴勒斯坦國,繼而在2005年完成最終地位談判,巴正式建國。該計劃至今未得到切實執行。
  2005年,阿巴斯上臺後,巴以關系明顯改善。2月8日,在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倡議和推動下,以、巴、埃、約領導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峰會,就巴以停止長達4年多的暴力沖突達成協議。此後,以暫停了對巴軍事行動,先後釋放了898名在押巴囚,並向巴移交了傑裏科和圖勒凱爾姆兩城的安全控制權。8月15日到9月20日,在埃及等方面的推動以及巴方的積極配合下,以完成從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撤離猶太定居點和軍隊的“脫離計劃”。11月15日,在美國斡旋下,以同意開放加沙與埃及交界處的拉法口岸以及加沙南部與以交界處的凱雷姆貨物口岸,同意巴修建加沙港口,並允諾逐步開放加沙地帶農産品向以出口的通道等。25日,由巴控制、歐盟觀察員監督的拉法口岸正式開放。
  但是,雙方的暴力沖突仍時有發生。7月12日,以海濱城市內坦亞遭巴武裝人員自殺式爆炸襲擊。以隨即宣布恢複“定點清除”,一度平靜的巴以局勢再度緊張,原定的巴以第三次首腦會晤被迫取消。12月5日,內坦亞再次遭襲,以宣稱將繼續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制止巴武裝人員的襲擊。28日,以啓動“藍天”軍事行動,意圖在加沙北部建立軍事隔離區,阻止巴武裝人員襲擊以城市。
  2006年哈馬斯組閣後,以要求其接受“三項條件”,並對巴進行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6月25日,巴武裝人員襲擊以軍哨所,造成數名以軍傷亡,並綁架了一名以軍士兵。以軍隨後對巴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逮捕60多名巴部長、立法委員。11月,巴以宣布在加沙停火。12月,以總理奧爾默特與阿巴斯會晤。2007年3月,巴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後,以對其采取“不承認、不交往”政策,維持對巴封鎖,但與阿巴斯保持接觸。
  【同美國的關系】 
美國曾長期拒不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會242和338號決議並公開譴責恐怖主義之後,巴美開始對話。海灣危機爆發後,巴解一再抨擊美在處理海灣危機問題和巴勒斯坦問題上實行“雙重標准”,要求美以同樣的標准執行聯合國和安理會關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美則指責巴支持伊拉克。海灣戰爭結束後,美推行中東和談計劃,巴解對此采取積極立場,巴、美關系漸趨緩和。1993年9月,經美撮合,巴以簽署華盛頓原則宣言,實現相互承認,美隨後宣布承認巴解爲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月24日,美將巴勒斯坦駐美辦事處升格爲官方使團,並利用美駐耶路撒冷總領館與巴進行聯系。1998年12月,克林頓總統訪問巴勒斯坦,這是美總統第一次訪問巴自治區。阿拉法特執政後期,美巴關系緊張,美拒絕同阿接觸。2005年阿巴斯上臺後,美巴關系改善。
  2006年哈馬斯勝選並組閣後,美反應強烈,重申哈馬斯是“恐怖組織”,表示不會與巴政府進行接觸,要求國際社會孤立哈馬斯,直至其改變立場、接受“三項條件”,並停止了對巴直接援助。2006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務卿賴斯多次訪問巴以。10月,阿巴斯訪美,會見美總統布什。布什稱阿巴斯是有遠見且愛好和平的領導人。2007年巴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後,美表示將密切關注巴政府實際行動,並與新任巴財長接觸。4月,美國會批准向阿巴斯領導的安全部隊提供5900萬美元資金。
  【同歐盟國家的關系】
巴解組織重視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在10多個歐盟國家派駐代表。歐盟國家認爲巴未確定邊界,且無政府,故在法律上未承認巴國。但不少國家一直與巴解保持著各種形式的聯系,並不斷向被占區巴人提供物質援助。海灣危機發生後,歐盟國家指責巴解在海灣危機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歐共體12國外長宣布凍結與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觸。海灣戰爭結束後,歐盟國家與巴解關系逐漸恢複。巴以簽署巴自治協議後,歐盟國家開始在巴自治區設代表處或通過駐耶路撒冷總領館與巴自治政府進行聯系,並向巴自治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2005年10月,歐盟委員會向歐洲議會和歐盟部長理事會提出了支持巴勒斯坦的全面中期戰略,主要內容包括:支持巴勒斯坦選舉、司法制度和法制建設;支持巴民族權力機構改革;改善巴貿易和投資條件;重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基礎設施等。
  歐盟對哈馬斯執政表示擔憂,要求其接受“三項條件”,並將之與援助挂鈎。2006年11月,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就結束巴以沖突提出和平倡議。2007年3月,歐盟對巴民族聯合政府表示謹慎歡迎,決定與巴政府中溫和派人士交往。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瑞典、比利時外交大臣等訪巴,巴外長、新聞部長訪問法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
  【同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關系】
巴解組織與前蘇聯關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訪蘇。蘇聯解體後,巴解重視與獨聯體國家發展關系,宣布承認前蘇聯15個共和國獨立。2000年,包括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在內的多個東歐國家領導人在伯利恒慶祝東正教的聖誕節。同年阿拉法特三次訪俄。2003年中東和平計劃啓動後,俄積極推動。2005年阿巴斯當選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後訪俄。4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巴。8月巴外長基德瓦訪俄。10月,普京致信阿巴斯,呼籲巴繼續就中東和平進程問題與以色列進行談判並表示俄將繼續推動巴以和談。2006年1月哈馬斯上臺後,俄羅斯雖是“四方”之一,但其對哈馬斯的態度有別于其他三方,反對孤立哈馬斯,主張進行交往,引導其向溫和、務實方向轉變。哈馬斯領導人馬沙勒于2006年3月和2007年2月往訪。巴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後,俄表示歡迎,俄外長向巴新任總理和外長致電祝賀。
http://baike.baidu.com/view/7387.html?tp=2_01

另詳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紐倫堡大審》《德語課》《辛格勒名單》以黎巴又戰? 以入侵巴  圍牆易穿心牆難越  美伊與中東  美以伊朗

 

台長: 阿楨
人氣(4,867)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沙漠之鼠》
此分類上一篇:《出埃及記》

阿楨
國防部道歉 戰鬥營穿納粹服 軍方拍照PO網2011-07-08 中時

 軍方舉辦暑期戰鬥營,四日竟有三名學生耍帥穿著二戰時德國納粹黨衛軍軍服,大剌剌地走進陸軍裝甲兵學校報到,更扯的是,軍方不僅未意識到納粹軍服的敏感性,還為其拍照刊登在國防部軍聞社官網上;原本是為宣傳全民國防的暑期戰鬥營,結果卻莫名為納粹宣傳,讓以色列經文辦事處感到震驚,差點釀成外交風暴。
 國防部昨天為此已召開記者會公開向以色列和社會致歉,並立即將照片從網站撤除,同時將由副部長楊念祖率相關人員向以色列代表處致歉;軍聞社社長田文輝坦言是自己疏失,將負起責任自請處分,軍聞社今天會召開人評會檢討懲處及責任。
 據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轉述,經他與三名學生電話連繫後,三位學生對鬧出此事感到很抱歉,表示自己因為是軍事迷,不僅蒐集德國軍服,也買了美國軍服,連國軍最新的數位迷彩服也很想有一套,當天只是因為覺得好玩,所以相約穿德國軍服到暑期戰鬥營報到,沒想到會鬧出風波。
 據了解,這三名學生分別就讀大二、大一和高職,從小就是感情很好的鄰居,三人都是喜好蒐集軍品的軍事迷,也因為對軍事有高度興趣,所以一起報名國防部的裝甲兵戰鬥營,因為覺得這身打扮很好玩,為了耍帥才會以這身造型直接進入裝甲兵學校。
 軍方指出,三名學生昨天得知自己行為鬧出風波後,都感到很後悔,也希望外界給他們自新的機會,三人參加的暑期戰鬥營行程將在今天下午結束。
 軍方強調,三名近二十歲的年輕人,都是無心之過,希望外界不要對他們太過苛責,有錯是錯在軍方的疏失。
 國防部昨天坦承,對於納粹這類敏感議題,軍中的警覺性不夠,除會強化軍中文化教育外,也會對軍聞社的新聞處理作業進行檢討並改進。
相關新聞
納粹風波國防部致歉 以色列接受
建中歷史老師:缺乏國民素養
青少年無知 副部長失格
穿納粹軍服 教育難辭其咎
無知、輕忽 捅出大紕漏

(楨:凡犯強以者雖遠必殊!不是無知、輕忽、失格,而是被猶太主義強暴洗腦了!另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以入侵巴 圍牆易穿心牆難越 以巴衝突 美伊與中東 美以伊朗《辛格勒名單》《消失的1945》《出埃及記》猶太人建國 《美麗天堂》)
2011-07-08 10:23:55
版主回應
哈利王子 曾戴納粹臂章挨轟2011-07-08 中國時報

 國防部允許暑期戰鬥營學員身著納粹德國黨衛軍制服入營,犯了「反猶太」大忌,引起以色列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震驚與遺憾,並發表聲明斥為無知。
 這類事件在國際社會層出不窮,遭指責者通常道歉了事。最為人知的例子是二○○五年英國查理王儲的么兒哈利王子身著沙漠作戰服,佩戴紅色的納粹 臂章,打扮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名將歐文羅摩的模樣參加友人生日化裝宴會,不料有心人拍下照片,並賣給小報《太陽報》,以斗大標題「納粹哈利」刊出,迫使王儲府發表聲明鄭重致歉。
 二戰期間納粹大屠殺是猶太人的深仇大恨,歐美各國政府與民間泰半設有專責機構追查並舉發反猶太行徑,其中尤以「西蒙魏森索中心」(The Simon Wiesenthal Center)最著名,該組織向來對緝捕納粹餘孽、維護猶太人權益不遺餘力。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當紅男子樂團「氣志團」成員在電視節目中身著飾有納粹黨徽與紅袖標的服裝,美國洛杉磯的西蒙魏森索中心查知後大舉抗議,經紀公司「日本索尼音樂娛樂」也隨即表示「懊悔」並道歉。
 二○一○年十二初,日本最大的連鎖折扣店「唐吉訶德公司」(Don Quijote Co)東京分店販售一款納粹服飾,洛杉磯西蒙魏森索中心去函撻伐後,唐吉訶德也立即將其下架。而在二○○八年八月,巴黎一家服飾店販賣印有歧視猶太人字眼的背心,媒體披露後,法國司法當局立即查辦,背心全數沒入,店家也遭勒令停業。
留言:
八樂撕毯人人權的問題只有由太人有人權嗎?
我不認為台灣年輕人有何大錯。請問猶太人對台灣人有抱同理心嗎?他們有承認中華民國嗎?以色列人有不畏中國的壓力承認台灣是獨立的國家嗎?台灣在聯合國有過仗義執言為2300萬台灣人獨獨被排斥聯合國外說過任何話嗎?
請問以色列人可以不顧台灣的民族情感﹐幫助中國做打手走狗卻到台灣的土地頤指氣使﹐說台灣年輕人穿納粹制服就是傷害以色列人。你他馬的猶太人還是台灣人的宗主國嗎?你們可以盡情傷害台灣民族情感台灣年輕人穿什麼衣服你們猶太人也到我們家裡來無理干涉!無恥!

納粹時尚 台灣有粉絲【聯合報 2011.07.08

台灣軍事迷蒐集納粹的軍徽和制服,背後有相當複雜的情結。據了解,納粹軍用品的數量不多,但忠實粉絲不少,多半是一些特定族群會上門採購。
納粹軍用品的買賣在台灣並非禁忌,西門町、台北後火車站的軍事用品社都有販售,也可透過網購。一位不願具名的軍事用品社老闆說,喜愛納粹軍用品的族群,不乏普通上班族、軍官、學生和大學教授。
納粹與時尚也有相當的淵源,稱之為「納粹時尚」(Nazi Chic)。「納粹時尚」源自七○年代的英國龐克文化,龐克族將象徵權威的納粹軍服與牛仔褲、蕾絲洋裝混搭,有解構、反諷威權的意涵,並非崇拜納粹。
不過「納粹時尚」經常遭到誤用,日前DIOR前設計總監葛利安諾因為表態支持納粹遭到起訴,慘遭DIOR炒魷魚,即是一例。

媒體盤點納粹留給世人十(楨:N)創意 曾領時尚風潮2011-02-17新華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和納粹犯下了反人類的滔天罪行,本文無意為納粹的這些罪惡行徑開脫。儘管如此,他們也推動了一些有益社會的創新,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國所效倣。讓我們看看納粹唯一值得讚賞的這些創意吧。
  1.制定禁止活體解剖
  2.希特勒在1933年宣佈禁止虐待動物
  3.禁煙運動
  4.社會就業醫療計劃
  5.KDF-WAGEN牌國民車
  6.修建世界上第一條免費高速公路。
  7.發明火箭
  8.電影創新
  9.時尚納粹 靴子、褲子和頭盔在戰爭期間引領了時尚。
  10.醫學進步
2011-07-08 10:24:30
豆子國彥
謝謝分享~很棒! 和平的確珍貴且艱難~
我想問:愛能不能帶來和平?
我們能不能以愛來代替和平?
2011-09-09 01:40:43
版主回應
愛與恨乃共同體
耶和華即是
2011-09-09 08:28:08
阿楨
公視播紀錄片 探討以巴衝突【中央社2012.06.18(楨:亦偽善!)

公視19日及22日將播出「安娜的孩子」與「珍愛人生」這兩部紀錄片,探索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爭端,讓觀眾了解兩國衝突的內在糾葛。
公視將在6月19日晚上10時在「紀錄觀點」播出「安娜的孩子」;6月22日晚上10點時則在「主題之夜」播出「珍愛人生」。
「安娜的孩子」紀錄的主角安娜是一名猶太人,她生長於傳統的以色列家庭,長期忙著巴勒斯坦難民營小孩的教育工作。她與兒子一同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占領區經營兒童劇團,收容許多巴勒斯坦小孩,嘗試讓他們透過演戲,舒緩因軍事佔領所帶來的恐懼、挫折與辛酸。
此片導演正是安娜的兒子,他透過鏡頭,紀錄這群小孩的成長、歡笑與茫然。這部片試圖呈現的是,並非所有以色列人都欺壓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也非天生的恐怖分子,只是仇恨讓一切都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珍愛人生」的導演艾爾達(Shlomi Eldar)是著名的以色列電視台記者,長期報導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與現況。片中紀錄一名兒子死於戰役的以色列人捐款5萬5000美元,救助僅4個月大卻患有先天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巴勒斯坦小孩,讓他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以色列人救助巴勒斯坦小孩,對於交戰頻繁的雙方而言,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導演與巴勒斯坦小孩的母親逐漸熟識後,他問這名母親,等小孩康復後是否會讓他成為殉教者,她竟毫不考慮回答「當然會」。「珍愛人生」片末,將有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劉長政分析以巴關係現況。
2012-06-19 09:23:10
版主回應
(楨:又一半調子的反思猶太主義之作!)

愛與黑暗的故事 (繆思出版 2012)

內容簡介

  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艾默思.奧茲,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初的耶路撒冷。當時,全歐洲大陸的反猶太主義狂熱正升到最高點。一千多年前便被迫離開故土的猶太人,此刻再次面臨重大抉擇。
  精神上,他們迫切想要重建自己的國家,不再做永遠的異鄉人;實際上,他們世世代代早已在歐洲生活了上百上千年,又怎能說他們不是道地的歐洲人?留在一生熟悉的土地上,在民粹暴徒的迫害下只有死路一條;重新拔根,到全然陌生的故土從零開始,在那裡等著他們的卻不只是百廢待舉的新生,還有兩千年前就種下的民族恩怨。    
  老一輩的人們活脫脫是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杜思妥也夫斯基與契訶夫筆下人物再現,是猶太復國主義熱情的支持者,卻也不乏認命的幽默;中生代認同歐洲高尚文明,骨子裡認定自己遠比那些在鼓譟民族主義、血統淨化,目光狹隘的歐洲人更有資格當歐洲人,對自身處境不時苦澀自嘲;新生代少了昔日歐洲文明幽靈的羈絆,揚棄舊時代「猶太人」蒼白文弱的身影,一逕追求新「以色列人」黝黑強壯的未來形象。這一切,構成一個漂泊千年民族悲喜劇錯綜複雜的前半生。
  穿梭在童年歲月的點點滴滴與家族回憶中,艾默思高明地編織成這部愛與黑暗的大歷史。他毫不留情地反省自己與自己的國家、族人,卻不失幽默,揭露以色列強硬姿態底下不那麼光鮮,卻更可親可愛的面貌。這個故事不只是艾默思個人的成長悲喜劇,也是所有猶太人的一生,更是全世界所有文化圈人民都能共鳴的偉大故事。
  得獎紀錄
  2005年8月,他以《愛與黑暗的故事》及其對世界和平的貢獻,獲頒歌德獎,德國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該獎過去的得主包括佛洛伊德、湯馬斯.曼等。
  2005年《愛與黑暗的故事》獲JQ溫蓋特文學獎。

艾默思.奧茲AMOS OZ本名艾默思.克勞斯納(Amos Klausner),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當時以色列尚未建國)。艾默思出身書香之家,父母皆有大學學位,通曉多國語言,受歐洲文化薰陶甚深。知名文學研究家約瑟夫.克勞斯納博士是他的伯公。家族友人亦多為文人學者,甚至不乏以色列重要作家、詩人與政治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他似乎註定要走上文學之路。
  他九歲時,以色列建國;十二歲那年,母親自殺身亡。兩年後他離家投入基布茲,改姓為奧茲。基布茲理念也對他造成深遠影響:他在基布茲開始創作、完成中學學業(之後進希伯來大學攻讀哲學與文學)、成家立業,生活長達三十多年,直到1986年才遷離。
  1965年,他出版第一本小說,至今已著有小說18部,文學、政治評論集約10部,以及逾400篇文章與評論。1968年小說《我的米海爾》大受喜愛,使他成為以色列家喻戶曉的作家,1987年的小說《黑匣子》更獲法國外語文學最高榮耀費米娜獎。1998年亦以文學成就獲得以色列獎。2002年自傳《愛與黑暗的故事》問世更成為轟動國際的大事。至今所獲國際性文學獎項還包括:德國歌德獎、西班牙阿斯圖里亞王子獎、義大利普列摩.李維獎、義大利都靈國際書獎等。
  奧茲曾參與1967年的六日戰爭和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親身體悟過兩次中東戰爭。從戰場歸來後,他於1977年帶頭成立「現在就和平」(Peace Now)運動,致力推動以巴和平共處。這位右手寫評論、左手寫小說的作家,被以色列人視為「以色列的良心」、先知(雖然他本人完全拒絕這樣的稱謂),是少數以小說聞名國際,卻先後從德、法總統手中領得和平獎的小說家。2006年9月初,他與推動以巴和平運動的巴勒斯坦政治暨哲學家努賽貝(Sari Nusseibeh)共同獲頒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獎。堪稱當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希伯來語作家,也是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鍾志清──譯者導讀

  作為一部史詩性的作品,《愛與黑暗的故事》演繹出以色列建國前後猶太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內部衝突和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再現了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從相互尊崇、和平共處到相互仇視、敵對、兵刃相見、冤冤相報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揭示出猶太復國主義者、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超級大國等在以色列建國、巴以關係上扮演的不同角色。文本中的許多描寫,均發人深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6362
2012-10-06 12:17:48
阿楨
美以兩國反對聯合國2021年預算案 站在167國對立面

  法新社消息, 2020年的最後一天,即將下臺的特朗普政府以在以色列和伊朗問題上存在分歧為由,對聯合國年度預算案投下了反對票,並對該國際組織發起猛烈抨擊,但卻未獲任何實際的國際支持。最終,167個會員國贊成,聯合國大會還是批准通過了2021年32.31億美元的年度預算。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利•克拉夫特(Kelly Craft)認為,該預算中的資金將會用於在南非德班舉辦的“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世界大會召開20周年紀念活動”。
  她還強調,美國的投票並不會改變其對聯合國的出資,包括25%的維和支出和每年約90億美元的聯合國人道主義救援資金。法新社的報導也指出,美國一直以來都是聯合國的最大財政捐助國。
  然而事實上,美國在繳納聯合國會費上已變成了“老賴”。2020年10月16日,聯合國網站曾發表一份檔,其中提到,截至當年9月30日,聯合國會員國拖欠會費總額達14.97億美元,其中美國欠繳10.9億美元,占未繳納會費總額的73%。
  2020年9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關於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廣泛決議,敦促會員國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互助應對新冠疫情。這一決議以169:2獲得壓倒性多數通過,當時投下反對票並站在世界各國對立面的,也正是美以。
  近年來,美國不僅多次在聯合國表決中站在國際社會對立面,還成為欠下巨額聯合國會費的“老賴”。法新社分析認為,隨著奉行單邊主義的特朗普政府離開,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預計會尋求與聯合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包括重返世衛組織(WHO)。
2021-01-02 12:46:54
阿楨
俄國外交部長稱希特勒有猶太血統 以色列要求道歉 2022-05-02

英國BBC報導,俄國外交部長拉夫洛夫稱,納粹德國總理希特勒有猶太血統,試圖解釋俄國將烏克蘭描繪為「納粹」,儘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身就是猶太人。以色列對此感到憤怒,該國外交部召見俄國大使要求「說明」並為此事道歉。
拉夫洛夫是在1日接受義大利電視節目Zona Bianca訪問時說出此番言論,正逢以色列過完「大屠殺紀念日」(Yom Hashoah)沒幾天。這是以色列曆法上最莊嚴的日子,紀念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殺害的600萬名猶太人。
拉夫洛夫受訪時被問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身就是猶太人,那又如何能說明俄國正為烏克蘭「去納粹化」而戰。他說:「希特勒也有猶太血統,(澤倫斯基本身就是猶太人)根本就沒有意義。明智的猶太人說,最狂熱的反猶分子通常是猶太人自己。」
  回應
「最狂熱的反猶分子通常是猶太人自己」同理「最狂熱的反納粹分子通常自己就是納粹」
馬克斯(主義)就是猶太人
希特勒有四分之一血統的猶太人,祖父是猶太人,與女傭私通生下希特勒的父親,女傭後來嫁給一姓叫希特勒的男子,兒從猶太人姓改姓希特勒。
當年納粹黨裡面,尤其是惡名昭彰的黑衫隊,也有不少純正的猶太人,他們比一般亞利安血統的德國人更凶殘,其心理可想而知!就像民進黨裡激進的外省人,他們不狠的話,自己也活不了命!
說的好像以色列人多無辜似的,就是現在,他們在巴勒斯坦幹的壞事跟納粹有什麼區別?!
這是英國BBC報導。英國現在已是一個狐假虎威,靠著英語造謠混飯吃的國家
2022-05-04 08:49:47
阿楨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哈瑪斯成立於1980年代,曾經與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激烈對抗多年,自2007年後雙方各自控制迦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
與PLO不同,哈瑪斯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993年,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透過簽訂《奧斯陸協定》達成和平,結束了武裝衝突。哈瑪斯拒絕承認這一和平協定,繼續對以進行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視哈瑪斯為恐怖組織。
1990年代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主導下,促成了「兩國方案」,目標是以巴「一邊一國」,讓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和迦薩走廊建立主權國家。這也成為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然而,近年來,從川普時代到拜登總統主政,美以及沙烏地以伊朗為假想敵,在中東地區結盟的態勢成形,巴勒斯坦問題已被邊緣化。先前傳出,美以兩國官員正低調合作,試圖達成妥協,讓沙烏地興建一座由美國營運的濃縮鈾設施,作為以沙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哈瑪斯背後是由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為主的勢力扶持,自是更不願見到以沙建交,伊朗等勢力亦樂得為哈瑪斯敲邊鼓。
  相關新聞資料
中東和美歐反應“不同調”
沙烏地呼籲以巴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升級,並重申,該國曾多次警告情勢爆發的危險,是因為以色列長期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所致。
哈瑪斯多戰線突襲,以色列情報螺絲鬆!
「梅卡瓦」將踏足俄烏戰場能力挽狂瀾,還是會重蹈豹2的覆轍?
時代變了!以色列「梅卡瓦」主力戰車 遭哈瑪斯無人機1發毀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2023-10-09 06:08:52
阿楨
以色列軍事發言人:無法摧毀哈瑪斯 總理震怒 哈瑪斯慶賀2024/06/20 中時。

以色列陸軍發言人哈加里準將(Daniel Hagari)表示「哈瑪斯是無法被徹底摧毀的」,這段發言引爆了政治風波,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立即反駁「戰爭的目標不變」,而哈瑪斯集團相當振奮,表示這是以色列首次承認失敗。
接受以色列第 13 頻道電視台訪問時,哈加里提到:「摧毀哈瑪斯、讓哈瑪斯消失的想法,簡直就是向公眾眼中扔沙子,完全不討好。哈瑪斯是一個信仰,哈瑪斯是一個政黨。它植根於人們的心中。所以,任何認為我們可以消滅哈瑪斯的毛看法,那都是錯誤的。」
他警告說,除非以色列「提出其他東西來取代(哈瑪斯的地位),否則該組織將繼續控制加薩走廊。」
被問到如何解決問題,哈加里說「如果我們不為加薩人帶來其他東西(生活與服務),最終我們還是會迎來哈瑪斯。 讓(加薩)人們意識到有人照顧他們的飲食,有人在負責(加薩)公共服務,真正削弱哈瑪斯的方法只有這樣。」
  回應
以色列終於有個戳破國王新衣,敢說人話了!諾貝爾和平獎等著呢!
已經殺人殺到滿意為止的蓋世魔王們,所有大學生都起來反抗,聯合國一直叫停戰,許多國家看不下去,紛紛起來承認巴勒斯坦,什麼叫做「𠄘認失敗」真教人怒火中燒!
2024-06-21 04:44: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