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在猶耶教宣傳下,已成了「帶領某群人逃離惡勢力,另建新樂園」的神話象徵。
新樂園?新惡勢力吧!(另詳參本館:以入侵巴 圍牆易穿心牆難越 《出埃及記》 《美麗天堂》美伊與中東 美以伊朗 波灣世紀來臨? 波灣經濟
伊斯蘭革命 )
1、《出埃及記》Exodus (美國,196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BYa1v8SQc
導 演:奧托?普雷明格
編 劇:Leon Uris 多爾頓?特朗博
主 演:伊娃?瑪麗?桑特 保羅?紐曼 拉爾夫?理查森 彼得?勞福德
在以巴和解已成曆史之後觀賞這部描寫當年以色列人爭取自由向阿拉伯人發動戰爭的曆史巨制,可加強了解中東問題的根源。本片改編自裏昂尤裏斯的暢銷名著,描述保羅.紐曼飾演的以色列反對派領袖排除萬難,將六百名猶太人從集中營救出,成功發動民族解放戰爭。伊娃.瑪麗.聖飾演一名非猶太裔的軍中護士,協助營救行動。全片長達三小時半,劇情推進的節奏比較緩慢,戰爭動作場面也只是小零星地出現,娛樂性不算高。但導演奧圖.普雷明傑從多個角色的觀點來探討以色列在1948年建國初期的曆史,仍不失其時代意義。
2、《埃及王子》Exodus (美國,1998)
“出埃及記”(Exodus)是講述以色列建國的辛酸曆史,氣勢宏大,雄壯,很有悲壯的曆史感。在有關此鋼琴曲的MTV中最有名的就是馬克西姆版。MTV演奏者:馬克西姆,英文名Maksim Mrvica,來自克羅地亞的歐洲新古典王子、鋼琴聖手。“此曲中馬克西姆充分展現他神奇魔幻的詮演才華,讓音樂充滿的無限的驚喜。
夢工廠的動畫《埃及王子》(1998)英文名:The Prince of Egypt 也是講述《聖經》中的《舊約?出埃及記》的故事,其主要部分是前14章摩西(Moses)領導希伯萊人擺脫在埃及被奴役的命運,離開埃及前往曠野開始自由的新生活。
該動畫中最後摩西手持由耶和華祝福過的牧羊杖分開紅海,使希伯萊人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帶領的追兵趕到前渡過紅海,平安離開埃及的鏡頭特效極爲壯觀宏偉,被奉爲一時經典。
來自克羅地亞的鋼琴演奏新星———馬克西姆(Maksim),這位外表俊朗的29歲男子,打扮入時、眼神深沈懾人,彈奏風格也是別具一格,與以往我們對鋼琴演奏的理解完全不同,從他演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熱力和那種無處不在的節奏感,難怪有人會把他稱作“鋼琴界的瑞奇?馬丁”。
3、《出埃及記》Ten Commandments (美國,2006)
導演: 羅伯道漢林 ( Robert Dornhelm )
演員: 納文安德魯斯 ( Naveen Andrews )
道格瑞史考特 ( Dougray Scott )
帕德瑪拉克希米 ( Padma Lakshmi )
本片由聖經故事改編而成,內容描述法老為了避免埃及被奴隸之子毀滅之兆成真,下令將奴隸所有新生的男嬰殺死,以杜絕後患。這時,摩西的母親為了保全摩西的性命,將他藏在河邊蘆葦中,摩西隨後漂流至王宮旁,被埃及公主拾獲撫養。
成年的摩西,經由公主口中得知自己是奴隸之子,並與親生父母及兄姐相認。某日,摩西為救奴隸一命,竟失手將毆打奴隸的士兵打死,為了躲避逮捕,摩西在公主之子亞倫協助下逃往沙漠。在沙漠娶妻生子的摩西,某日受到神的召喚,決定重回埃及,要求法老釋放奴隸,且帶領族人穿越紅海,前往神答應給予他們的〝應許之地〞。途中,為了維護族人紀律,避免人性墮落,摩西與神共同訂定「十誡」,以作為族人的律法,經歷40年的長途跋涉,期盼甚久的〝應許之地〞終於在摩西死前抵達。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167714959
4、《出埃及記》 (香港,2007)
導演:彭浩翔
編劇:彭浩翔、卓韻芝、尹志文
演員:劉心悠、張家輝、任達華、溫碧霞
由彭浩翔執導,任達華、劉心悠、張家輝、溫碧霞、邵美琪、余安安、林家棟、詹瑞文等衆多紅星出演的《出埃及記》,雖未正式上映,但已先聲奪人,除了在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中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等共10項提名外,更入圍西班牙San Sebas-tian電影節中的競賽電影,並被多倫多電影節與釜山電影節選爲觀摩電影。
不同于西片《出埃及記》,港産片《出埃及記》是一套時裝劇情片,故事人物對白有不少粗口,但是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只列作爲ⅡB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A%E5%9F%83%E5%8F%8A%E8%A8%98_(%E9%A6%99%E6%B8%AF%E9%9B%BB%E5%BD%B1)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是舊約聖經頭五卷(通稱[摩西五經])中的第二卷,書名是原自于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根據出埃及記十九章1節[以色列人出埃及……]而命名的;但猶太人的傳統是用本書開頭兩個字:[和這些名字](And here are the names)作本書名稱的。其實,這個書名本身更能說出本書的重要性。本書是接續前卷[創世紀]的,而且本書也是提供了一個接續創世紀的曆史性記載,說明以色列民族的成立(十九5),和以色列是承襲神對列祖應許的預言而成的(創十五13至14)。故此出埃及記是十分重要的一卷書,鑒定了以色列民族爲神所悅納的選民。
1 作者
另一個要討論便是本書的作者問題。傳統上都認爲摩西便是本書的作者,這有新約的承認(可一44;約一45)和本書的內證(十七14)。但自十九世紀以後,有不少學者根據書中一些看來不協調的前後經文和字句,指出本書並非摩西所寫,而是後人根據不同底本而編成的一本合訂作品。
其實以科學方法作假設,是無法斷言舊約聖經的寫作過程的。相反地,近代語言學、考古學的發現和更多其他古代近東文獻出土,都直接的見證聖經紀錄的永久性和可靠性。不過若考據本書作者問題,和傳統中所接納的所謂[摩西五經]這一名稱,正如唐佑之博士在《曠野的蘆笛》中所言:[摩西五經這一名稱,與其著重摩西是五經作者,不如強調摩西是五經中的中心人物。創世紀族長事迹是摩西的家族背景,出埃及記以摩西誕生開始,他的離世是申命記的記敘結語。](參該書第11及19頁)如此說來,摩西固然是個真實的曆史人物,同時也是因這神的啓示和感動,將古代許多曆史遺傳重新整理的作者。他再加上自己承受從神而來的律法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曆史紀述,一一的傳達下來,最後形成了我們今日統稱的[五經],這是真實寶貴的曆史紀載,是神啓示,救贖的根源;聖經的可貴和權威就在于此,保守派學者R.K. Harrision也持同一的觀點(參 "Exodus, Book of"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1982, Vol. 2, pp. 225-227)
2 出埃及的日期
本書的另一個難題是出埃及記的日期。贊成出埃及日期約在主前1450年的是根據列王記上六章一節推算而來的(所羅門王第四年及主前970年加上480年)。但有解釋說480年就是一個大約數位(即每代以40年來算,十二代便共有480年),再加上考古的推算,比東和蘭塞二城的興建(出一11),即以東、摩押兩個國家的崛起(民二十14至21),便估計出埃及的日期約在主前1290年左右。直到今日,目前兩種說法的有其難處,但對于研究聖經的人,更重要的是出埃及的事實,這比確定日期來得更重要,因爲出埃及是神拯救上的偉大記載。
二 內容綱要
若說創世紀是一本記載[起源]之書(如宇宙萬物的起源、人類的起源、犯罪的起源、地上萬國的起源等),出埃及記便是一本[救贖]之書。全書所記載的都集中在一個主題上,就是神救贖他的子民,並要求他的子民事奉他。我們在此可以選兩節經文作爲代表:
第一處在三章12節:[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以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另一處經文在19章4至6節,摘錄如下:[……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爲聖潔的國民……]這兩處經文度清楚指出神爲以色列的救贖者,神把以色列人從爲奴之幫救出來,爲要成就一個目的,就是要做神的選民,侍奉他。若根據這個主題,我們大概可以簡要地將全書如此分段:
i 出埃及(神的救贖)
a 爲奴之以色列人(一章)
b 摩西的誕生和神的預備(二至四章)
c 神懲罰埃及,顯明他的大能(五至十一章)
d 逾越節與出埃及(十二至十五21)
e 曠野的旅程(十五22至十八章)
ii 事奉神(神子民的敬拜生活)
a 西乃之約(十九章)
b 十戒(二十1至17)
c 約書(二十22至二十三33)
d 聖所與禮儀(二十四至三十一章)
e 百姓的背叛與重訂盟約(三十三至三十四章)
f 建造會幕工成(三十五至四十章)
出埃及記開首描述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情況。約瑟死後,埃及朝代續有新的君王上任,以色列人的情況就每況愈下,什至爲埃及人所迫害。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神爲他的百姓預備了一位拯救者----摩西。故此從創世紀五十章到出埃及記第一章,其間以相隔了約有四百年之久(參創十五13及徒七6)。
跟著在第二章記載了摩西的家庭。摩西的母親爲了挽救摩西的性命,將嬰孩摩西收藏起來,後來被法老的女兒收養爲兒子,在埃及王宮中受教育。摩西長大後本想爲以色列人謀福利,不料卻闖下大禍,結果要逃亡米甸曠野,在那?一住就耽擱了四十年!有一天,神的時候到了,神便在火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任命他回埃及去救他的同胞。在此摩西向神推遲,也承認自己對神所知有限,無力解救自己同胞的苦難,于是神便向摩西自稱爲[自有永有的神](英文譯作“I Am That I am”,即[耶和華]一名本身的含義)。神讓摩西承認他是宇宙萬物之上的[自存者],他統管人類的曆史,他更是摩西的祖宗所敬奉的神(三16:[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現在要施行拯救,救贖他自己的子民(三17至22)。
摩西便依照神的吩咐去見法老,在此展開了連場激烈的鬥爭,是耶和華與埃及術士之間的比賽(今天宣教學稱此爲power encounter,即靈界力量的對抗)。耶和華要懲罰法老王的剛硬,更要借災禍證明只有他是真神,好叫以色列人知道神大能的作爲(六7)。神于是連降下十個災禍,直到埃及人屈服,尤其最後一禍爲殺長子之災;神命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就是要以色列人把羊羔的血塗在門框上,好叫神的審判越過以色列人的家,不降在他們身上。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這節期,紀念神拯救的作爲(十二14)
法老終于敵不過神,答應釋放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剛離開埃及不久,法老又轉意,並派兵追擊以色列人。神再一次施展大能,使以色列人越過紅海(紅海原文作[蘆葦海],而非我們素稱的[紅海] 爲今日的蘇士灣),埃及人追趕至海中央就被海水淹沒。摩西便作歌爲紀念,以此歌頌神的作爲(十五章)。此後數章便記載以色列人三個月內的曠野旅程,十九章1節記載以色列人終于到達西乃的曠野,預備在此與神立約和敬拜神,這就是救贖的高峰。以色列人要認識這位元真神耶和華,此後歸向神,做他的子民,過聖潔的生活。
十九節開始,記載本書的第二個主題:神子民的敬拜生活。在巍峨的西乃山上,神在雷轟、閃電和密雲中向摩西說話。百姓看見山上的煙和火,山勢也在震動,他們便要求摩西代表他們與神立約,因爲他們怕見神。至此西乃之約便成了以色列人一個永不磨滅的曆史標記,他們成了與神立約的子民(十九4至6)。
神于是向摩西公布他的戒命,共十個短句,可在兩塊石板上(二十章)。十戒的內容可概括分爲兩大類:第一至四條戒命是強調人與神的關系,如拜獨一的真神,禁止敬拜任何偶像、不可妄稱神的名和受安息日等。第五至十條戒命是關于于人與人的關系:如孝順、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和不可貪戀別人所擁有的(包括妻子、房産)。十條戒命並不是詳細的律法規條,卻包括了整個宗教、道德和社會和平所必需的基礎,奠定神子民的信仰及法律根源。
其次便是約書(二十22至二十三33)。這是一部律法文集,其中簡明的強調社會和家中的道德生活,對人權予以保障,內容包括奴婢之道、凶殺的處理、待盜賊之例、對困苦者的愛護、掙訴的處理、守安息年和節期等。法律中顯明神的公義恩慈的特性。以色列是敬服神統治的國家,其中有高水准的道德和法律管治。
再下來是有關聖所的條例和各項禮儀的設立,以色列不單要守法,過道德生活,更要依照神的心意服侍神,過敬拜的生活(二十四至三十一章)。聖所是依照神所指示的樣式建造的(二十五9),一切要依神的心意,如約櫃、置放陳設餅的桌子、燈臺、幕幔、幕板、祭壇、大祭司所穿的聖衣、所佩戴之胸牌、祭司獻祭時當行的禮儀、祭司當得的分、作香壇、洗濯盆、聖膏油、聖香等。這一切都不厭其煩的詳加解說,表明舊約中敬拜禮儀的周密,一切要以最嚴謹的方式進行,敬拜神不可苟且,這是敬拜的真義。因爲神是烈火,我們當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神(來十二28至29),敬拜神[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24)。
當摩西在山上領受神敬拜侍奉的條例,百姓卻在山下等的不耐煩,竟在山下造偶像,並且行淫(三十二1、6),故此三十二至三十四章是記載神子民的失敗和所受的刑罰,正好試驗出人天性天性背叛神和犯罪的心態,但在神恩慈的帶領下,經過對犯罪之人的懲治和摩西苦苦的哀求,神終于與以色列人重訂盟約,饒恕他的子民,這正是神恩待我們的寫照,在我們的敬拜生活上,神有無限的忍耐恩慈,叫軟弱的人能悔改歸正,走在合神旨意的路上。
最後是聖所和其中聖物的制造。三十五至四十章所記載的有很多與前章(二十四至三十一章)有相同之處,不同處是前章描述聖所的制造,本處爲制作過程中的實際紀錄;本處比前章更有系統和詳盡的記敘。這似乎是古代慣用的方式,例如在烏加列發掘的文獻中也有同樣的現象,該文獻記載烏加列的神明指示君王(Keret)安排的軍事行動中,也有類似重複的描述。
摩西于是照著神的吩咐辦事(三十九1----[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同樣的話在本段中出現不下十次之多)。果然聖所依照神所指示的圖樣完成,並在[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篷就立起來。](四十16)[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四十34)在此全工完竣,神在會幕中與以色列人說話。神的會幕在人間,使人可敬拜親近神。這是神心意的實現,叫人與神相合。人能敬拜和求問,神、人之間無阻隔,這就是就是的目的。
三 總結
縱觀出埃及記全書,其內容實在非常豐富,其中有史實、詩歌、法典、敬拜的禮節及神與人說話的實錄。出埃及記是創世紀之後的真實記載,連接著神對列祖應許的實現(出二24,三6、15至16),也爲以後三卷作品鋪路:利未記詳細記載敬拜的事情,民數記記敘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生活實錄,申命記是摩西最後的訓詞。這五經組成了以色列民主信仰的紀錄和民族的曆史,是十分罕有的真實曆史記載,在天下萬國中,鮮有國家如神的選民以色列,有如此豐富的屬靈經驗,和如此詳實的上古曆史。在基督徒眼中,五經更是信仰的基石,證明我們的信仰何等可靠;我們的神是活神,是掌管天地的真神。以下就出埃及記的內容,概略分述數點要旨,證明本書的重要和價值。
1. 耶和華爲拯救的神。本書說明了一個真理,就是神的拯救。人類曆史的希望是在乎神的救贖;神是一位行動的神,他施行拯救。
2. 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神在埃及擊敗埃及的術士,並破壞他們所迷信的各類自然界的神,神他們知道[神的大能,並要使(神的名)傳遍天下])九16),並[叫你知道全地都是屬耶和華的。](九29)
3. 耶和華爲曆史的神。神掌管人類的曆史;神要在萬國中撿選以色列人,叫他們成爲神的子民,並以出埃及記的事件紀念神的撿選和拯救(二十2)。
4. 耶和華爲立約的神。神與以色列立約,並訂明以色列人要過守律法和合乎道德的生活。神要他的子民聖潔,因爲他是聖潔公義的神。
5. 要專心敬拜侍奉神。以色列人要依照神的旨意去敬拜,不可自立條例,存私意敬拜,因爲有真神[住在他們中間](二十五8)。這是真實的敬拜,要敬奉一個活神。
港片《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原是《舊約》中最重要的一卷書,講述了希伯來人(猶太人)同古代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起源。1960年由奧托?普雷明格導演,表現以色列建國的電影也曾借用這一標題。而此次,彭浩翔導演借用此題卻講述了一段關于夫妻之間情感沖突的故事。據彭浩翔介紹,“在影片中男主角發現了一個秘密,這個世界上的女人都在密謀殺害身邊的男人”。他表示,“從小到大他始終有個疑惑,爲什麽女人常常要結伴上洗手間,而且呆很久不出來”,他現在得到的答案便是“女人們在洗手間裏謀劃‘殺人’”。對于如此匪夷所思的一個故事,他認爲,《出埃及記》從某種程度上暴露了他的個人弱點,“在男女感情這個問題上,我一直挺害怕的,一直都掌握不好”,因此這種對感情的恐懼感轉化成對女人的恐懼感,《出埃及記》故事的奇特也就在情理之中。
詹建業,任職軍裝警員逾二十年,雖多次參與升職面試,卻未能成功獲得擢升。雖然如此,但妻子張芳仍默默在背後支持他,不時予以鼓勵,令詹十分感動。可是,張芳母親卻一直對詹之工作頗有微言,不時冷嘲熱諷,令兩口子感到不是味兒。張母更不時勸戒張,該找個條件更好的男人付托終身。
某日下午,在警署報案室當值的詹,爲一名涉嫌在女廁偷拍錄像之疑犯關炳文錄口供。關不單否認指控,更告訴詹,他在女廁無意中發現個驚天大秘密。原來世上有個女人組織,正進行殲滅全世界男人的計劃,由于計劃需要秘密進行,不能泄漏任何風聲,因此她們選擇在沒有男人的地方──洗手間──定期會面,互相交換殺男人的情報,這正好說明爲何女人在洗手間所花的時間較男人長。關決心潛入女廁,搜集她們談論集體殺害男人的證據。詹認爲關之說法十分無稽,但關堅持,詹只好如實記錄在案。
當天晚上,警局同僚來電,說那份供詞不翼而飛。詹返回警署替關再錄口供時,關不單態度回異,更大方認罪,言詞間似乎隱瞞著甚麽似的,這反而引起詹之好奇,因此決定調查下去。
詹發現當天下午女督察方子晴接觸過關後,晚上關便急改口供,詹認爲事有蹺蹊,直覺認定方與關所說的那個女人殺男人組織有關連,遂暗中跟蹤二人,監視其一舉一動。當中詹發現關屋內家滿屋記事貼,上面記錄著許多男人離奇死亡個案,這使詹對關一案更起疑心。
張芳秘密相約方子晴在女廁見面,請求方不要亂來,她會用盡方法阻止丈夫繼續調查組織的事。原來張芳與方子晴早已認識,同是那女人殺男人組織的成員。中學時,張因不堪母親常受父親毒打,因此加入組織,在組織的訓練下,學懂了不少殺害男人的方法,其後更將父親幹掉。其後張更與方一起搭檔,設計殺害不少男人。可是在張結識了詹後,發現原來世上還是有好男人,于是決意脫離組織,不再過問組織的事。
正當調查處于膠著狀態之際,詹突接獲關炳文失蹤的消息。詹趕往現場了解,並遇上關之前妻潘小源。其後詹找小源,向她查問關炳文的事。由于關的失蹤,詹認爲在小源身上有可能找到甚麽線索,決意跟蹤她,期間發現小源的生活原來十分孤獨,頓生憐憫之情。
不久,小源收到關炳文的死訊,詹安慰她,並送她回家休息。當晚,二人內心的激情頃刻爆發,彼此都希望在對方身上找到慰藉。
詹接到升職面試的喜訊,小源認爲詹無謂再生事端,勸他不要再調查下去,並著他與妻子到外地旅行散心。張芳得悉丈夫放棄繼續調查後,立即通知方,但方卻說只不過是由于詹有外遇,才沒心情查下去。張認爲方誣蔑詹,不相信詹會做出越軌行爲。
可是,張芳仍決定跟蹤詹,竟證實方子晴所說的果然正確,詹真的背著她與另一女子偷歡。張一直深信詹是個可以付托終身的對象,因此不惜與昔日拍檔反目,也拼命維護他。豈料他竟和其他男人一樣,都不是好人。張的夢想幻滅,于是她再次拿起電話,致電方子晴……
原來世上之男人,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壞男人,和更壞之男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73550.html?tp=0_11
港片《出埃及記》荒謬,不荒謬
首先,我不覺得《出埃及記》(Exodus)是一套垃圾片,雖然你較難在我口中聽到「垃圾」二字。我反而覺得,彭浩翔的電影,越來越怪,談的東西也越來越荒謬,但我卻越來喜歡。
當電影遭到差不多一面倒的狠批,石琪也在其明報的影評專欄裡參一把腳的時候,我反而對其中一個支持者的話──「一套在香港上映而浪費了的電影」,很有同感。(資料補充:《出埃及記》還未在香港正式上映時,已入圍西班牙San Sebastian電影節競賽電影,並被多倫多、釜山及東京電影節選為正式參展電影。剛在港上映的《出埃及記》,為本屆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彭浩翔在《伊莎貝拉》(Isabella),已拍出有別於《買兇拍人》、《大丈夫》、《AV》等的詼諧、市井、瘋狂的風格,甚至有評論指此片很「王家衛」,他在新作《出埃及記》裡,則有意延續其較高章的藝術/實驗電影取向。被一眾劣評悶壞的彭浩翔,在他的個人網誌為自己平反,說「可能與你不同,我對待荒謬的事,從來都太認真,對方把荒謬的事說得認真,我倒很認真地回應那種荒謬」。唔,可能我也跟其他觀眾不同吧,我也是很認真的回應荒謬。
鏡頭運用多變
姑勿論《出埃及記》是否為參展而堆砌出來的電影,至少,此片是很用心拍攝的,這是毋庸置疑。電影的鏡頭運用和充滿視覺效果的奇異畫面設置,都是純熟、靈巧和令人難忘的。電影一開首,蛙人在警署裡用鎚子,瘋狂敲打疑兇,地上一攤攤的血跡映襯著昏暗幽綠的警署室,這一幕已是頗叫人震撼的開場白。
任達華飾演的詹sir(詹建業),在第二次盤問被控於女廁偷拍的關炳文(張家輝飾)時,鏡頭上移至top view──一個保持距離而令兩人在視覺上成水平線的對等姿態,表現了詹sir已由權力的施予者,變為渴望從關炳文身上取得線索的求知者。他不再高高在上,反而是處處被真相矇住;鳥瞰式的畫面,也更令人聯想到「到底是誰被困在室裡」。
詹sir與關炳文前妻潘小源偷歡的那幕纏綿戲,鏡頭就擺在公寓外,讓觀眾好像偷竊著兩人的好事,也表達兩人不見得光的隱晦關係。詹sir太太張芳(劉心悠飾)得悉丈夫「偷食」後,在浴室外梳洗時的心理變化,是用剪碎的鏡頭交代,分別表現她三種肢體形態:一臉無事的站立、及後蹲著痛哭、及後呆呆躺著,簡單準確交代了情緒突變的過程,這一幕的節奏和氣氛就處理得很好。值得一提,此片的剪接師譚國明,獲提名今屆金紫荊頒獎禮最佳剪接,而其首部執導的長片《七月好風》,也是亞洲電影節的放映電影之一。
前作《伊莎貝拉》叛逆有前科
《出埃及記》裡談的荒謬東西,還有很多,就說故事核心「女人殺男人組織」吧。我覺得導演和編劇高手之處,是能把一個荒謬到極的事情,說得合理得很。你可以說是自圓其說,但他們就是有這種能力。殺男人組織,駭人聽聞,但觀眾離座之後,男的應會想,如果女人做出這種事,也不是很難想像,而女的更可能在某程度上認同一些觀點(至少,男人都是壞的)。但先旨聲明,「男人都是壞的」和「殺光男人」,並沒有因果邏輯的關係,而且也是很危險的想法。
不過,如果說此片荒謬無稽,彭氏上套作品《伊莎貝拉》,說的隱晦父女戀,不也是離經叛道的東西嗎?但或許杜汶澤飾演的馬sir樣子太年輕、性格太呆直,而梁洛施也太單純、可愛,兩人既然在亂世(九七前的澳門)遇上,最初上床時不知身份,不知者不罪,即使是日後兩人拖拖手、談談情,也不見得很可怕,反正他們最終都被查明沒有血緣關係,加上美景撩眼,觀眾看起來沒有噁心,只覺浪漫。雖然我覺得,如果彭浩翔勇敢一點,真的搞個父女戀,在藝術層面上應該會更好玩。
說回《出埃及記》,編劇那邊也沒有出錯,他們就是想說荒謬的事情,而且貫徹始終,讓電影裡一些瑣碎小事,都充滿荒謬的姿態。警察扮蛙人虐打犯人,是「說出來都沒人信」的事;關炳文在第一次被盤問時,一面正經地表示其在女廁拍片,不是偷窺,而是搜集資料,氣得詹sir以至觀眾同樣哭笑不得;張芳堅持要吹乾頭才睡覺,不然會有「頭風」,其實這民間智慧,也沒甚麼科學根據;張芳年輕為組織成員,早年那種無差別式殺男人事件,夠兒戲吧。
「出埃及記」與「創世記」
電影以外,還有一個荒謬,就是影視處「舒尊降貴」放寬了尺度,讓這套有多幕粗口橫飛場面的電影,准以IIB級上映,說來認真失禮,然而當局此舉也引來不少迴響。你看眾多IIB級的老外電影,一樣可以夾雜「fuck、fuck、fuck」用字,但你不覺是為粗而粗,最重要是配合情節、處境需要。真不明白為何香港觀眾,以及影視處,要對電影中有粗口內容如此敏感?難道廣東粗口要比英語粗口更粗俗嗎?坦白說,溫碧霞飾演的豪情萬種的風塵女子,在心靈空虛之下要求詹sir「X我、X我呀」,真的很「到」。
電影名字《出埃及記》令觀眾看得一頭霧水,自然成為另一個矛頭指向,其實我也不明白片名的用意。翻查資料,埃及是聖經《出埃及記》裡所描述的墮落之地,象徵著一個肉體享受的地方。但電影裡關懷的東西,難道就是男人只顧肉體享受而要受罰嗎?張芳早年兇狠強悍,不理男人好壞肥瘦俊醜,總之有殺錯無放過,尚且不說了;詹sir沒錯是背妻偷歡,但在承受繁重的工作、家庭、調查組織的壓力下,加上美艷女人做主動,是不忠,但情有可原吧。
相反,如果要在名字帶出「把男人殺清光,好創造一個新世界」訊息的話,同為聖經章節的《創世記》,可能更貼切,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片名就一點都不有型,而且太「神聖」了。
http://watermoonone.mocasting.com/p/135532
<出埃及記>——香港史上觀感最極端的電影?
我一直都有看影評的習慣,當有多套吸引我的電影同時上畫的時候,我就會上網到香港影評人協會、Yahoo影評,甚至是一些我常逛的電影blog處綜合一下各方的意見,再決定花錢看哪一套戲。
所以,其實我每一次進電影院,都是在挑戰自己的判斷能力.........
跟大部份喜歡電影的人不同的是,我每兩個月至一季都會有挑一部港產片看的習慣,畢竟我還是很想支持香港電影工業的.......(前提是他們自己要「生性」吧........)
最近「香港製作」的電影不少,新導演或年資較淺的導演也有數部電影上畫,先有令我邊看影評邊笑個不停的<天堂口>,我真的非常同情那些買票進場的觀眾,不過你們的犧牲是值得的,因為要不是你們先浪費了五十大元,我可能已經買票看了!後有賣星為主的<地獄第19層>,此片在Yahoo影評毀譽參半,但盛讚此片者全屬「粉絲」一族,其可信性........所以在看了幾個電影blog的強烈推薦(不要進場!)後,我還是放棄了此片。
剩下的,就只有我最喜歡的兩個(或者應該說是三個)新世代導演——彭浩翔,及彭氏兄弟。
結果,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觀眾在半場「逃亡」的電影。
(他x的!老娘小時候看王x衛的<東邪西毒>看得呵欠連連怨聲連天,還真的很有衝動想在半場逃亡,但最後還不是乖乖的坐到完場!!!就算是一套爛戲,都一定要看到完場,否則沒資格說它爛!!!)
首先很簡單地說明一下故事吧。此片的主題為「在這個世界裏,當事情荒謬到了一定程度,就沒有人會相信,但這並不代表這件事不存在。」︰
1)張家輝因在女廁偷窺及拍片而被扣捕
2)任達華幫張家輝落口供,而張聲稱入女廁全為了搜集女人密議殺害男人的證據(更說女人有一種毒藥,無色無味無臭,驗屍官也驗不出來,男人吃後只會打嗝(又名打「c egg」),打足一百次後男人就會死)
3)後來張的口供不見了,任再次幫他落口供時,張卻聲稱自己全為了好色而偷窺
4)任懷疑張改口供全因見過邵美琪,於是開始調查事件
5)後來張失蹤,任遇上張之前妻溫碧霞,更開始跟蹤她
6)然後張就在五秒的鏡頭內掛掉了,死因不明,死相不清
7)接下來任就安慰傷心的溫,但在安慰鏡頭拖了五分多鐘令觀眾想連溫也一併殺死的時候,溫卻在兩秒之內連講兩句「x我!x我!」,然後任溫二人就開始教大家如何正確使用「狗仔式交媾姿勢」了。
8)之後任溫二人開始交往,卻被任之妻子劉心悠悉破,於是劉決定弒夫
9)最後當任溫二人用極難聽的聲線強暴觀眾聽覺長達三分鐘後(半首「小城大事」!),任就在見board的時候打嗝,然後就打出片名<出埃及記>及「彭浩翔」之大名
好吧好吧,我承認我以這腔調去描繪劇情的話,大概會令大家以為我對這片非常不滿吧?
事實上,這片的確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是一套爛到破了「被x」紀錄的電影?我又不覺得,我也覺得王x衛的戲很白爛,白爛到一個「當一套戲白爛到一個荒謬的程度,而竟然又有人願意花上億元去投資時,世人將不再相信這套是爛片,而會轉為相信這是一套藝術片,但,這並不代表爛藝術片不存在」——只不過「出埃及記」的確在表達手法上犯上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我認為,每一個導演拍的每一套戲,都一定有一個目的,王晶和周星星可能要大家笑、王x衛可能要大家睡、彭氏兄弟可能要大家驚,但總括而言,每一個導演都會有一個意念想表達出來,而希望觀眾是領略得到的
但「出埃及記」的最大問題就是,彭浩翔用了一個非常新穎但零碎的手法去表達一個本身就已經十分抽象的概念,其實要令觀眾在短短一百分鐘內領略一個抽象的概念已經令很多觀眾感到沉重,但彭卻偏偏把鏡頭剪得支離破碎之餘又大量加插慢鏡,得出來的結果就是令有心看的觀眾看得更辛苦、沒心看的觀眾索性放棄理解!
張家輝之死、任溫二人忽然發生關係這兩幕我覺得是全片最大的敗筆,相信學院派可能會說這兩幕之突兀及咋舌是導演希望觀眾親身感受一下事情突如其來地發生之衝擊及荒謬,而從這種不能理解不能相信當中呼應主題「事情荒謬到一定程度,世人將不再相信」。
但問題是,電影不是放在學院中給少數「高智慧強判斷多認識」的「高級知識份子」分析欣賞的東西,在我的記憶當中,如<教父>、<大都會>、<觸目驚心>等這些被學院派翻來覆去解剖狎玩得快要爛的電影,在廣大影迷的心目中,這些電影永遠都是一個經典,其經典不在於電影當中有數以百計的理論及意識形態,其經典在於,觀眾看完後覺得好看,就是這樣簡單!就是這樣而已!
如果一套電影的手法玩弄到一個連觀眾也不可能明白的地步(如王x衛的戲,沒錯,你沒猜錯,我真的好x憎王x衛條死x街),那就是本末倒置,因為電影本來就是拍給一般人看的!
其實<出埃及記>的主題和意念都非常創新,而且很吸引,一群被埃及人欺壓的以色列人在五百多年前以神的力量宰殺埃及人而得逃出生天;五百多年後一群被男人欺壓的女人以自己的力量暗地裏除去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從而得到新生,遺憾的是主題雖好但細節不夠,未能確切地引領觀眾進入導演希望觀眾進入的思考層次,結果觀眾就只能以自己的「妄想」補充,橫生出種種或對立或矛盾或呼應的理解和版本來.........
撇開導演的手法不談,演員的演出是此劇另一個致命傷!!!
任達華公認是好戲之人,事實上他在戲的前段至中段演一個正直的好警察、愛妻號丈夫演得駕輕就熟,最令我拍案叫絕的卻是在任溫二人搭上之後,任在溫前所表現出的那種........那種........怎麼說呢.......我在戲院內稱之為「猥瑣」的感覺!一直以來任達華給我的感覺都是香港男人的代表,男人就該像他那樣,就是成熟、優雅、內歛、睿智,但很對不起,當我在戲院看到他無恥下流地涎著臉跟溫碧霞調笑的時候,我真的感到一陣惡寒,心想這種男人不如死掉算了!任達華,你竟然可以「放」到這個程度,真有你的
http://blog.jpmahjong.net/read.php/316.htm
《出埃及記》男人的「終極」勝利>賓尼
男人變心,女人因愛成恨,痛極誓要殺之而後快,眼不見為乾淨。《出埃及記》如此結局,彭浩翔表面上為天下一眾受男人之苦的女人替天行道,但實則卻道出男人仍是終極的勝利者。女人面對變心男人根本無計可施,惟一方法就是——讓叛逆男永遠消失!
這樣的「愛殺」論,譚家明在七十年代演繹了一次,不過當年是男殺女,到了今天,卻是女殺男。這樣的轉變也可粗略解釋為當年女權急漲,男人﹙如片中的張國柱﹚受制於女性自我的高漲意識下,逐進行一次義無反顧的血腥大反擊,而今天,女權早已高漲,但高漲的女權卻在男權依然佔主導的現實中,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虛有其表的風光現象。彭浩翔在新作《出埃及記》中,正是以這種前設來展示所謂高漲的女權,根本在現實社會中仍是無法可跟主導的男權相比。故此,要扭轉這種長久以來的兩性權力失衡形勢,終極方法,或如片中所示的,把異性趕盡殺絕,始可真正奪權。然而此方法,何其絕望!
彭浩翔的「愛殺」
細觀彭浩翔過去的作品,其實也不難解釋他為何有這種「愛殺」論調。從《公主復仇記》到《伊莎貝拉》,再到如今的《出埃及記》,彭浩翔一直都在借大男人的愛慾噩夢發揮。而這個噩夢又總夾雜著兩性關係中地位、權力易轉的黑色幽默諷刺,如《公主復仇記》中兩女爭一男的故事中,女的最後勝利,終究都不過是無法勝過男性在愛慾關係上的主導力量,而採取趕盡殺絕的結果。若往後一點看,兩個女孩究竟最終得到甚麼?一段同性間刻骨銘心的新愛慾關係?還是一種戰場上殺戮取勝的快感?兩者或許都不是。至少從電影內容的意識來看,倒認為彭浩翔在諷刺﹙賤﹚男人自食其果之際,其實也在說明女人始終無法在兩性愛慾關係中佔據高位作主導,極其量最後亦只能絕望地以「我冇人冇」的一拍兩散方式來取得所謂的勝利。
這樣的絕望式勝利,壓根兒談不上勝利!正如將解決不了的問題置諸不理,並不等如把問題解決了。《公主復仇記》沒有解決的兩性感情危機——女人對男人的全然依託,以致無法面對愛情逆轉而最後來個終極反撲,到了《伊莎貝拉》,雖然沒有女子恐怖襲擊,但問題依舊沒有真正解決。惟有所不同的是,彭浩翔在後者企圖以「責任」來維繫長久的兩性關係,去解決兩性的感情危機。因此,《伊莎貝拉》的男女關係,並非單純地建立在愛慾的基礎上,更大程度上是建基於責任。於是乎,電影對女性依存男人一事上,展示的重點是在於男方有沒有責任感,樂意為女方付出?(就如片中的平行對應︰杜汶澤作為嫖客,有沒有向妓女付錢,實行嫖客的責任,來對照他作為父親,有沒有負上責任去照顧女兒)換句話說,電影以責任取代愛來填補兩性關係的裂縫,而其深層意義,則是愛根本不可靠,不能信。
不相信愛,固然因為愛會變﹙量變質變一應俱全﹚。所以,片中杜汶澤與梁洛施的父女情,一度把道德界線模糊了,甚至帶出瞹昧不清的關係,全因兩人之間的愛都在變質﹙父女雙方竟在不知不覺間漸漸愛慕對方﹚。相反,責任卻不是這回事。事實上,一直令杜汶澤對梁洛施壓抑著愛慾的正是﹙作為父親、長輩的﹚責任。是故,大概可以理解到彭浩翔採用「伊莎貝拉」作為片名的原意,正因其西班牙文的原意是「上帝的承諾」,也就是一種責任。
如是觀,男人被放於上帝﹙主導﹚的位置。至少在片中的兩性關係上如此。
順服、信服
從上述兩部彭浩翔的前作中,大抵可以看到他由始至終都沒有把「愛」放在男人的眼前,亦沒有認為「愛」才是解決兩性關係危機的核心。由此不難想像《出埃及記》絕不是談情說愛﹙正因為沒有愛,所以殺戮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那它究竟談甚麼?
《出埃及記》源於《聖經》,要探問究竟彭浩翔在賣甚麼葫蘆甚麼藥,也先要重回《聖經》對兩性﹙婚姻﹚關係的指引的探討。《聖經》早已明文說出兩性﹙婚姻﹚關係中男人的主導地位和角色,女人不是不可出主意、擁有社會地位,但男人作為兩性關係中的頭﹙主導﹚,卻是名正言順的擁有話事權。因此,來到電影《出埃及記》,彭浩翔便以此借題發揮,把大男人的噩夢藉由女性逆轉遊戲規則出發,再次帶出女人根本無法可以取代男人的地位,惟有殺之才可。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片中的任達華,本是循規蹈矩,對老婆及其母親百般遷就,但長久的失語﹙失去話事權﹚,無論是在工作上或是家裡,終令言聽計從的他走上反叛之路。他跟失婚婦人搭上,在愛慾關係上重拾主導權——他在情人家中做了大丈夫,在家中則與太太重修舊好。不過,當太太知道他不忠後,原為「暗殺男人集團」成員之一的她最終再度出手,親自把她曾認為不會出軌的老公殺掉。這樣的故事,固然把男人的出軌行為合理化,但也同時直指女人所犯的罪更大。
這或許就是彭浩翔以《出埃及記》為片名的原因,除了延續「伊莎貝拉」原西班牙文的宗敎意義外,我認為也在於他個人對「順服」與「相信」的詮釋。首先,《出埃及記》所記述的是以色列人對上帝順服/不順服的經歷。而前作《伊莎貝拉》已把男人比作上帝,故在《出埃及記》中,也不妨把男人置於「神」位。若依此來說,連接《聖經》對兩性關係的指引,女人便應該順服男人/神,一切皆以男人/神為中心,好為男人/神著想。但電影所見的卻是相反。男人面對女人時,嚴重失語,像任達華在岳母家中吃飯,席間發言不及三句。同時,彭浩翔更刻意突出女性的話事權,包括女上司的暗示、岳母的奚落、太太的怨言等。於是,兩性勢位的易轉,違反了《聖經》的原則,令「順服」失落,從而改變了兩性的和諧。任達華在失婚婦人家中出軌時,言語間正點出了他在這方面的失落感,並替他的出軌行徑開脫。換言之,他的出軌,正是女人不順服的結果,一如夏娃當年在伊甸園不順服,以為自己可以作主為大,但怎料禁果一吃,世界變了,她也受到懲罰。
其次,電影的另一重點是在相信。《聖經》的〈出埃及記〉提到上帝為救以色列民離開埃及,降大災於埃及,而其後在摩西引領下渡過紅海。埃及法老王所受的災劫,就如奇蹟一樣總叫世人難以相信,但信服的人卻甘心樂意的接受。這份信心,放到電影裡,就被詮釋為世人以為荒謬不實的事,它未必不存在。像片中所說「暗殺男人集團」,與警察穿上蛙鞋打囚犯一樣,說起來荒謬,同樣受到質疑,卻不能說它們不﹙曾﹚存在。回到片中的兩性關係上,連接上述兩點,可以推論︰男女雙方若因愛而信任對方,亦可因信而順服,那便可令兩性關係和諧。不過,這卻不是彭浩翔的那杯茶,他沒有把愛放在首位,而是自尊與權力。
當任達華在情人身上重拾自尊與主導權力時,他也重新修好與太太的關係。但可惜他的不忠,始終成為了奪權女性不可原諒的侮辱,於是,電影裡的劉心悠重施故技,儼如上帝惡懲不忠的人,這種情況在《聖經》的〈出埃及記〉可說屢見不鮮。但問題是,女人是上帝嗎?彭浩翔沒有回答。他只讓我們意識到女人要真正奪權,惟一方法就是把男人幹掉,因為她們沒法可以阻止男人重拾權力。
關於兩性關係的電影,對關係的描述固然可以浪漫溫馨甜蜜蜜,但當愛變成恨,後果卻往往可跟性命拉上關係,這尤對我輩在電影《孽緣》﹙Fatal Attraction﹚、歌曲《你沒有好結果》(李蕙敏主唱)浸淫下成長的一代。事實上,我雖然無法肯定彭浩翔是否李蕙敏的忠實歌迷,然而有趣的是李蕙敏當年也推出過一隻EP《公主復仇記》(1997),碟內歌曲歌詞可謂與彭浩翔的同名電影的內容十分相似。
因此,可以看到彭浩翔刻意淡化愛的作用,其實是別有用心。他要說的不是愛情故事,而是一場兩性爭權戰爭。從《伊莎貝拉》到《出埃及記》,下一章又會是甚麼?若把《伊莎貝拉》強調的責任視為「希望」,《出埃及記》強調的荒謬事未必不是具實視為「信」,那麼他的下部作品又會否是切切實實的探討「愛」?這恐怕要留待日後分解了。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criticism_section_article.php?catid=175&id=423
出埃及記 - 拜託﹐請不要當另一個王家衛
當一個導演成名之後﹐就不用受制於幕後老闆的商業條件﹐可以擁有較高的自由度﹐去拍攝他心中的理想電影。可惜導演想拍的電影﹐未必是觀眾想看的電影。有閒情雅緻去看藝術電影的人﹐畢竟只是一小撮電影觀眾。一直以來我也十分喜歡彭浩翔的電影﹐尤其欣賞天馬行空的黑色幽默。他在「出埃及記」中嘗試發掘新風格﹐很多影評大讚電影中的藝術元素﹐把彭浩翔捧為黃家衛的接班人。老實說﹐我不懂欣賞什麼細緻畫面﹐淩厲影像﹐構圖意境。對於我來說﹐「出埃及記」是一套超級沈悶的電影﹐我按著極大的耐性﹐心懷對彭浩翔的敬意﹐才可以挨到完場。
這套電影節奏嚴重緩慢﹐九十分鐘的故事﹐若用正常的手法來拍攝﹐大慨半個小時就可以講完。 節奏慢還不是最差﹐電影中間夾雜很多無厘頭鏡頭﹐也不知與故事有什麼關係。啊﹗那些藝術電影的愛好者﹐大慨可以分析每個鏡頭﹐解構每個細節與電影的關係﹐寫篇洋洋數十萬字的論文出來。不過對於一個普通觀眾﹐只能聯想到呵吹連連。開場那段祼體蛙人打人場面﹐有人認為導演別出心裁﹐與未段的伏筆首尾呼應。我則看了十秒後心想﹐大件事﹐整套戲會不會也是這些古怪場面﹐還來得及按停止鍵。我還是懷著一絲希望繼續看下去﹐一廂情願以為還是我熟悉的彭浩翔﹐結果白白浪費了個半小時。
電影的故事很怪雞有趣﹐用藝術電影的手法拍攝﹐糟塌了一個有潛質的好劇本。任達華飾演一個老差骨﹐給卷入了一宗離奇的案件﹐女人集體謀殺男人。劉心悠演任達華的妻子﹐演技比「阿嫂」時成熟不少。不知她是否不好運﹐接拍的都是悶藝電影﹐命中注定要當票房毒藥。張家輝演偷拍女廁的變態佬﹐給任達華落證供時﹐說自己入女廁偷拍﹐是要調查女人殺人組織。他戲中大講粗口﹐電檢處沒有把這齣戲列為三級﹐算是製造個宣傳的小話題。不過想聽粗口不用看電影﹐入夜後去旺角打冷宵夜﹐保證聽到比戲中更粗的粗口。溫碧霞久休復出演張家輝的老婆﹐在張家輝被謀殺後﹐與任達華發生肉體關係。大慨她是整齣戲演得最好的演員。雖然整齣戲也過份沈悶﹐但我十分喜歡任達華不停打嗝的結局﹐好玩聰明之餘亦合情合理。
大慨我對這齣電影有錯誤的期望﹐原本想看彭浩翔讓人捧腹大笑的招版電影﹐卻變成一套悶死人的藝術電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難怪我會邊看邊罵﹐差點想學張家輝爆粗。希望彭浩翔吸取今次的教訓﹐下套開拍的電影回歸主流﹐做回那個帶給我們「買兇拍人」和「大丈夫」的彭浩翔。香港有一個王家衛也嫌太多﹐藝術電影還是留給藝術學院裏﹐那些無所事事的學生去拍吧。
http://www.inmediahk.net/node/275692
以色列複(復)國主義與巴以沖突的由來
以色列的名字是不會從地球上被摸去的,這也是上帝耶和華的承諾。不論過去的2000年裏,這個弱小的民族如何被遣散在外邦列國,這個民族如何被欺壓蹂躪,仿佛,上帝的詛咒一直在這個民族的生活中,但是,我們是否也看到了,上帝的祝福也沒有離開這個民族。不論是財富,還是人間學問的智慧都沒有離開這個民族。
如果您想知道聖經是否是真實的,就看看這個被上帝揀選的民族發展曆史,就知道了一切。因爲,上帝對這個民族的詛咒和祝福,在這個民族曆史發展上都體現出來了。
美國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擊,使阿拉伯回教極端勢力與美國結怨的以巴沖突成爲新聞的焦點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國爲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又由何而來?
說來話長,這要由猶太人的複國運動(也稱錫安山運動Zionism:錫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傳古猶太國王大衛在錫安山建猶太教聖殿,現遺址只有一段哭牆。錫安山被猶太人視爲聖山,因此成爲猶太人複國的象征。)說起。
猶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
猶太民族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類曆史上命運最悲慘的一個民族。世人知道二戰時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猶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對他們的屠殺已不知有多少次。複國是他們在絕望中最後的自救之道。
猶太人是在公元2世紀被羅馬帝國大屠殺150萬人亡國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開始流散在歐洲各國。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是同源宗教,三教都崇拜同一個上帝。但自中世紀開始,在漫長的一千多年間,猶太人被歐洲基督教社會視爲異教徒和殺基督者而遭到歧視、隔離,一波又一波的反猶浪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殺。當時的猶太人等同賤民,被視爲“道德上的麻瘋病患者”,不得與基督教徒混雜,被強迫集中在猶太人貧民區“隔都”(ghetto)實行圈禁,有的國家甚至規定猶太人外出必須配戴醒目的黃色標章加以羞辱和隔離。
法國大革命首次解放猶太人
猶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基于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法國猶太人首次獲得平等的公民權利,然後拿破侖大軍打破了西歐各國的猶太隔都,解放了猶太人。但法國革命後,反猶太主義在歐洲又卷土重來,德國各邦、奧地利、意大利等國取消了拿破侖時代給予猶太人的權利,一些國家的猶太人又被趕進隔都。當時德國一位反猶太主義者公開鼓吹說,猶太人應該被徹底滅絕,將他們的女人送進妓院,把他們的孩子賣給西印度的英國人做奴隸。
複國運動的興起和複國之父
而在東歐猶太人處境始終未獲改善,在19世紀上半葉,俄國掀起一場德國納粹之前最大規模的反猶太屠猶太狂潮,波及波蘭、羅馬尼亞和奧匈帝國,猶太人血流成河。曆史學家指出,這場“屠猶太運動”共殺害了數以萬計的猶太人。
正是這一場大屠殺促成猶太人複國主義的興起。當時一批俄國猶太知識分子著書立說,指出猶太人要獲得徹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籬下等待寄居國的統治者施予解放,要實行自我拯救,必須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但當時境況較好的西歐猶太人精英分子則主張融入歐洲主流社會,他們紛紛改信基督教,以獲得進入歐洲文明的入場券。如德國著名猶太詩人海涅在經過痛苦的掙紮後,皈依了基督教。不過後拿破侖時代殘酷的現實很快使許多精英分子融入歐洲的希望破滅,猶太複國運動遂獲得壯大,並産生了“猶太複國之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
赫茨爾是維也納的名作家和記者,出生匈牙利猶大富商家庭,本來他已自視爲已被歐洲同化的“半個猶太人”,但1894年發生在法國的猶太上尉軍人德雷福斯被誣以叛國罪判終身監禁的大冤案改變了他。雖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義執言,高呼“我抗議”,但審案期間全法彌漫一片“殺死猶太人”、“猶太人滾出去”的叫囂。前往法國采訪的赫茨爾親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這一切竟發生在“現代的文明的法國——在人權宣言發表一百年後的法國。”他認爲既然當時歐洲最倡言博愛的法國都如此,則歐洲已非猶太人的長居之地,猶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
在赫茨爾的努力遊說下,成立了世界性的猶太複國運動組織,赫茨爾任主席。直到他1904年去世。
猶太複國運動雖然聲勢壯大,但猶太人內部對複國仍然意見分歧。希特勒上臺後對猶太人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終于使得最後一批歐化派的猶太人都成爲狂熱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包括愛因斯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裏茨?哈伯、著名畫家利伯曼。這些猶太精英享譽世界,但納粹上臺一樣遭到迫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甚至被斥爲“猶太人的物理學”,到1945年,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聚集到了猶太民族主義和錫安主義的大旗下。
孫中山同情猶太複國運動
用中國的政治術語來說,猶太複國運動就是猶太人反壓迫求解放的運動。
孫中山1920年曾致信猶太複國運動領袖說,“我對這場運動——當代最大的運動之一滿懷同情之心,所有愛好民主的人士,對于複興你們偉大而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會給予幫助和支持。”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一些政要甚至提到要在中國劃出一塊土地捐給苦難的猶太人作爲猶太區民族家園。
猶太人17世紀開始移民美國。在舊大陸他們受迫害欺淩,在新大陸的自由主義氣氛中,他們獲得了平等的公民權利。美國國父華盛頓曾明確向猶太人社團表示,他反對排猶太主義(anti-semitism),他說,“我們不贊許偏執行爲,也不幫助迫害者”。因此美國成爲除巴勒斯坦外歐洲猶太人逃離迫害尋求自由的另一個新天地,而且是猶太複國運動興起之前的唯一逃亡之所。19世紀上半葉德國猶太詩人海涅即力倡猶太人移民美國。他說,爲了所有熱愛自由的人民,包括猶太人,美國必須成爲逃離歐洲壓迫的人的避風港。
19世紀來自捷克波希米亞的猶太教改革派領袖以撒克?懷斯剛到美國就愛上了這個國家,對美國的自由和機會平等贊不絕口。他說美國就是猶太人的錫安山,華盛頓就是猶太人的耶路撒冷。
因此,隨著舊大陸每次出現反猶太高潮,就會出現猶太人向新大陸移民的大浪潮。雖然美國社會也泛起過反猶太的波瀾,但總體環境是寬容的,自由的,猶太人在此安居樂業,通過他們的奮鬥和智慧,在公平的機會下不但融入美國主流,還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今天一些歐洲左派指摘美國在以巴沖突中偏袒猶太人。但他們是否思考過一個相反的問題;被歐洲驅逐的被迫害民族爲何在美國得到了自由和尊嚴?
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島
世人只說以色列霸道,但在浩瀚的充滿敵意的阿拉伯世界,僅第一次中東戰爭向以宣戰的阿拉伯五國人口已上億,而且還有不少不惜玉石俱焚,要殺盡猶太人的回教極端分子,500萬猶太人內心的安全恐懼又有誰知。而且以色列雖然堅持以暴易暴,但很少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無辜。如在最新一輪以巴沖突中,以色列在遭到自殺炸彈攻擊後向巴勒斯坦武裝炮擊報複時,還事先廣播通知附近居民疏散。
如果曆史可以重寫,我想猶太人選擇返回巴勒斯坦複國,真是選錯了!早知今日,他們真該截斷了魂牽夢繞的故國之思,舉族投奔到能善待他們的新大陸。如是,他們還會有長達半個世紀做不醒的恐怖惡夢而要武裝自己嗎?
不錯,美國長期支持以色列。但如果不支持,以色列豈不是在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島上早被回教大軍踏平了嗎?
以巴沖突是美國背負的一個十字架。美國維護以色列,但也幾十年不鍥不舍地調停中東和平,以埃1978年和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1993年簽署和平協定,互相承認,都是美國調停結果,在美國淌這個半世紀渾水的時候,世界其他大國做了什麽,以巴問題的始作俑者歐洲又做了什麽?
如今以巴雙方已回到1947年聯合國的分治決議的基本面。半世紀的爭執和沖突只是白白流了無數人的鮮血,但要消除積壓了整整一個世紀的仇恨則路仍漫長。
或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迫害中,猶太人養成了深重的民族悲情,強烈的被包圍感和被迫害感而對身邊的敵意過度剛性反彈,以至缺乏柔性的手段和妥協的智慧,在強調自身生存的安全時卻忽視了他人的生存權利。這次美國遭恐怖攻擊,六千多人罹難,他們的血也可以說是爲以色列而流,鮮血能否讓這個苦難深重而又高度智慧的民族獲得新的啓示?猶太人從來恩怨分明,對美國爲他們作出的犧牲他們將何以爲報?
當然,最後的審判一定要在上帝揀選的民族和教會中開始。在啓示錄中,最後的時刻和哈米吉多頓戰爭的開始,非常象現在的中東局勢。阿拉伯國家的聯合,歐洲國家爲了石油或者他們的利益對以色列的放棄,東方國家的不結盟以及東亞5國盟約正在吸收伊朗的加入,似乎預示著未來在耶路撒冷城以外,哈米吉多頓戰爭的爆發。啊,末世也許不是傳說了,末世論也許就在明天實現
http://www.my-link.cn/html/lssh/cnjs/20080123/7613_3.html
以色列建國
前些日子再與弟弟討論有關以色列復國的問題。由於弟弟是基督徒,所以說以色列的復國是耶和華大能的顯現。姑且不論這種預言的可信度(這種預言與中國流傳的燒餅歌或是推背圖相類似),我的看法是:難道這樣就可以將巴勒斯坦人的悲劇視而不見?
基於此,我想瞭解整個以色列復國的歷史發展,故而發現了這一系列的文章。雖然之前已經從薩伊德的書籍中約略知道以色列的惡行與阿拉伯人的反抗與之後產生的暴行,不過真正瞭解後,卻更加覺得這真是一齣歷史悲劇。
看到一連串不停的中東戰爭,終結不完的恐部攻擊,難道他們就愛殺人嗎?難道他們興趣就是自殺炸彈?
心中不免起疑,究竟他們在戰什麼...什麼東西在支持他們恐怖攻擊的精神?
Q:以色列是如何建國的呢?
3000年前,幾乎在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時,亞細亞大陸的西邊,現在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誕生了一個新興的希伯來王國,這是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前身。幾百年後,歐羅巴大陸上又誕生了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西元前63年,羅馬帝國侵入耶路撒冷,佔領了巴勒斯坦。儘管猶太人曾舉行多次武裝起義,但均被羅馬人鎮壓下去,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們的國土與家園。
猶太人國家雖然被滅,但他們的信仰卻沒有動搖。猶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他們仍然固執地堅持著他們的教義,保持著他們的文化,形成一支獨特的、沒有自己土地、沒有自己祖國的民族。如果猶太人不再那麼執著,放棄自己的信仰,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也就不會有納粹德國的大屠殺,也不會有今天的中東民族衝突。猶太人卻是異樣地執著,他們寧可流血,卻不肯放棄自己的信仰,這個執著造就了猶太人的悲劇歷史。
星移鬥轉,500年後,阿拉伯半島上又誕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從此他們從未離開過這塊土地,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1518年,巴勒斯坦併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20年奧斯曼帝國崩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400多年。不過奧斯曼帝國鼓勵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著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傳統。
基督教在歐洲廣泛傳播,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成為生息在歐羅巴大陸上的為數不多的異教徒。儘管基督教提倡寬容,可是異教徒猶太人的命運並沒有那麼幸運。歐洲人迫害猶太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十九世紀後葉,歧視迫害的猶太人的“風氣”在歐洲大陸形成。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也是建立在歐洲歧視迫害猶太人的傳統風氣之上,有幾個歐洲國家可以自稱自己在迫害猶太人方面手是乾淨的呢?
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俄國掀起了屠殺猶太人的風潮,一部分居住在俄國的猶太人,為了逃避屠殺,遷居到巴勒斯坦,這是猶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對遷居來的猶太人還是比較友好的,儘管雙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亦能相互共存,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可是後來“猶太複國主義”的興起,改變了巴勒斯坦人的命運。
1894年,法國發生了著名的“德萊斐斯事件”。在法軍參謀部工作的猶太人德萊斐斯,由於猶太人的身份而被當作德國姦細判刑,這在全歐洲猶太人中引起了很大震動。維也納《新自由日報》的駐巴黎特派記者赫茨爾,詳細調查採訪了“德萊斐斯事件”。赫茨爾本身也是猶太人,赫茨爾早期的思想是:只要猶太人盡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會,對猶太人的歧視迫害就會消失。可是在“德萊斐斯事件“的採訪過程中,赫茨爾聽到的看到的儘是猶太人被歧視和迫害的悲憤與泣訴,赫茨爾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猶太人最終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會,要改變猶太人的悲慘命運,只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1896年,一本只有100頁的薄薄小冊子:《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嘗試》,在維也納出版了。赫茨爾在該書中提出他的觀點:“猶太人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根本是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赫茨爾的這本小冊子像一顆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猶太人中燃起了“猶太複國主義”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首次全世界猶太人大會,赫茨爾當選主席。會上猶太人統一了認識:“要想使我們的子孫不再受我們現在所遭受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
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去建立一個新的猶太人國家呢?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爾設想:選一塊當地住民較好相處、周邊國家摩擦較小的地方,不管是亞洲、非洲、南美洲哪都行。對於歐洲人來說,不受歡迎的猶太人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離開歐洲到那裏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歐洲各國對“猶太建國運動”持讚許態度,特別是英國還表示願意提供她在東非的殖民地烏幹達,作為猶太人建國的基地。
猶太人對赫茨爾建立猶太人國家的設想都很贊成,但赫茨爾在哪建國都行的設想,卻遭到不少異議。另一位猶太建國運動的領導人威爾茲曼(後來成為以色列國的首任總統),建議把猶太建國的地點選定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這樣就不是單純的建國,而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名正言順的“複國”。在第一屆全世界猶太人大會上,到會者經過激烈辯論,最後決定把建國的地點定為巴勒斯坦,把奮鬥的目標從“建立猶太國”改為“恢復猶太國”。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山,是古代猶太國祭神的聖地。猶太人看到Zion山時,油然產生回到自己祖國的溫暖感覺,所以猶太人把“猶太複國運動”情感化地稱為“去看Zion山行動“,即Zionism,現在我們則把Zionism翻譯為“猶太複國主義“。
雖然第一屆全世界猶太人大會上,猶太複國主義者給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奮鬥目標,但這個奮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請求,猶太人的請求被蘇丹拒絕。猶太人內部也出現了爭論,不少人認為與其在現實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國,不如在現實性較大的東非烏幹達建國。假如當時猶太人做出在東非烏幹達建國的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民族衝突。不過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正在猶太人為在巴勒斯坦複國,還是在烏幹達建國的問題上爭吵不休的時候,好運悄悄降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同盟,與英法開戰。由於美國猶太人在政治經濟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英國為得到美國的更多支持,拉美國參戰,於1917年發表了支持猶太複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聲稱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國家。美國有幾百萬猶太人,是猶太人勢力最大的國家。美國從一開始就強力支持猶太複國運動。英國發表《貝福爾宣言》後,美國總統威爾遜立即向英國政府表示支援《貝福爾宣言》,1922年美國國會正式透過一項支持《貝福爾宣言》的決議,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稱為“歐洲重病人”的奧斯曼帝國日益凋零,終於在1920年崩潰,在她400多年的榮光歷史上畫下了休止符。根據英國與法國簽訂的戰後處理奧斯曼帝國領土的協議,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成為英法兩國的委任統治地區,英國統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國統治了敘利亞、黎巴嫩等地。英國統治巴勒斯坦後,向猶太人放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門,於是大量猶太人開始湧入巴勒斯坦。在英國統治巴勒斯坦之初,當地的猶太人只有5萬人,巴勒斯坦92% 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後猶太人移民迅速增加,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猛增至近50萬人。
對哪個國家來說,大量外國移民的湧入都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衝擊,現在世界各國都有限制外國移民人數的條例,阻止外國移民的大量湧入。可是當時英國對猶太人的移民巴勒斯坦,卻沒有人數限制,加之巴勒斯坦地窮資源少,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猶太人的湧入,對當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衝擊。特別是1930年代納粹德國開始排斥猶太人後,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具有專業技術的猶太人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與教育和專業技術較高的猶太人相比,阿拉伯人在農工商各方面都競爭不過猶太人,加之猶太人湧入造成土地物價的上漲,使阿拉伯人越來越面向貧困化。
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不滿開始爆發,巴勒斯坦各地不時發生抗議和暴亂。在阿拉伯人的抗議和暴亂面前,英國統治當局動搖了。為了安撫阿拉伯人,加之1930年後歐洲排猶風潮的加劇,英國在支持猶太人建國的路線上開始後退。英國當局於1939年宣佈限制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數,把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人口控制為不超過當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英國當局規定今後每年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移民人數上限為75000人,超過上限人數的移民為非法移民,要強制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國軍艦24小時在巴勒斯坦海岸線巡邏,一旦發現有偷渡上岸的猶太人,立即拘捕。
英國的限制猶太人新政策讓阿拉伯人感到滿意,這當然也引起了猶太人的不滿和憤怒。一些激進的猶太人組成激進團體,開始對英國人進行“武力反抗”。猶太人沒有自己的軍隊,所謂“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義,這和現在的伊斯蘭激進派沒有什麼兩樣。猶太恐怖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各處製造針對英國人和英國設施的爆炸和槍擊恐怖事件,美國也在暗中支持猶太人激進派的武力反抗。二次大戰結束後,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日益加劇,進入1946年以後,巴勒斯坦各處每隔幾天就要發生一起恐怖主義爆炸或槍擊事件,1946年8月,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貝京所領導的恐怖主義團體(其成員還有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莎米爾),炸毀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層建築,設有英軍司令部的達比都國王飯店大廈,英國軍人平民死者80餘人。如果能把電視攝像機的鏡頭推到50年前,我們就會看與今天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無出二轍的猶太恐怖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爆炸大廈的恐怖場面。
猶太人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達比都國王飯店爆炸事件後,英國人喪失了統治巴勒斯坦的信心,英國不想再在巴勒斯坦流血了。1947年2月,英國宣佈放棄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把巴勒斯坦交給聯合國處理。才成立不久的聯合國接手了這個棘手的難題,1947年4月,聯合國設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特委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但最終也未能達成統一意見。最後特委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兩個方案,請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這兩個方案分別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邦案。巴勒斯坦分割案是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和阿拉伯人國家;巴勒斯坦聯邦案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治的聯邦國家。
美國態度堅決,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猶太人國家。蘇聯也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這裡蘇聯有她的打算。此時美蘇冷戰剛剛開始,蘇聯希望在猶太人建國方面支援一下美國,換取美國在處理歐洲問題上對蘇聯的讓步,反正這也是一個順水人情,以色列建國對蘇聯來說也沒有什麼利益損失。美蘇兩大國一表態,聯合國大會的基調就定了下來。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投票,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透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這就是所謂聯大181號決議案。
巴勒斯坦分割案獲聯大透過的消息傳來,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上街歡慶,耶路撒冷街頭也隨處可見閃著幸福淚光的猶太人。他們為此奮鬥了50年的理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從此猶太人也有自己的祖國了,怎能不讓他們歡天喜地。然而阿拉伯人得知該消息後的反應卻與猶太人截然相反,阿拉伯人激憤了、爆發了,聲明拒不承認聯大181號決議案。當時聯合國的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六個阿拉伯成員國,想阻止聯大表決透過巴勒斯坦分割案,但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只有六票,他們又沒有美英法蘇中五大國那樣的大國否決權,無力阻止聯大透過決議。在聯大宣佈透過巴勒斯坦分割案後,埃及等六個阿拉伯國代表退出會場,表示抗議。
阿拉伯人為什麼氣憤呢?這裡有幾個原因。首先,聯大181號決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宗旨。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最近聯合國承認東帝汶從印尼獨立,就是根據當地居民投票表決結果,作出的“民族自決“判決。
在巴勒斯坦問題,按照聯合國憲章,本也應該採用“民族自決”原則,讓巴勒斯坦的當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選擇。可是聯合國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時,卻完全無視當地大多數阿拉伯居民的意志,奇怪地讓聯合國大會越俎代庖,為巴勒斯坦人做了選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剝奪了“民族自決”的權力,自己無權決定自己的命運。這能讓阿拉伯人不氣憤嗎?
這次聯合國不給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決權”,顯然是有意的。因為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進行全民投票公決,猶太人建國的計劃肯定不能實現。聯合國在美國的壓力下,無視巴勒斯坦當地阿拉伯居民自決權,作出了有利於猶太人的裁決,其決議顯然有失其公正性。
更讓阿拉伯人感到氣憤的是聯大181號決議案的內容。在聯大181號決議發佈時,巴勒斯坦境內居住的阿拉伯人佔總人口的68%,阿拉伯人擁有的土地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94%。可是聯大181號決議卻規定把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劃給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猶太人,佔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只得到43%的土地。為什麼要把近60%的土地分給只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猶太人?聯大的決議案中沒有任何解釋。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聯大181號決議也缺乏公平性可言,怎能不讓阿拉伯人氣炸了肺?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強烈抗議不公正的聯大181號決議,拒絕按照該決議案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聯大181號決議,不僅沒有給巴勒斯坦帶來和平,反而給巴勒斯坦帶來了暴力和戰爭。聯大181號決議公佈後,巴勒斯坦全土沸騰了,到處可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展開群毆,殺人放火也成為司空見慣。僅在聯大181號決議案公佈後一週內,就有62名猶太人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此後,猶太人的恐怖主義團體開始了有組織的報復。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恐怖主義組織,而在抗英運動中形成猶太人的恐怖主義團體,則到耶路撒冷郊外對阿拉伯村民進行無差別屠殺。猶太人的恐怖主義行動一時使阿拉伯人陷於恐慌之中,許多人逃亡國外,這是第一批巴勒斯坦難民。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統治當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宣佈成立“以色列國”。美國政府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就宣佈承認以色列國。猶太人以為建立以色列國後,他們的苦難就過去了,太平幸福的日子正在等著他們。可是現實卻與猶太人們的夢想背道而馳,就在他們成立以色列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的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一齊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首先發起的,所以戰爭的責任主要在阿方。我們不應該忘記,阿拉伯國家出兵的原因,是聯合國做出了不公正的裁決。聯合國尚不替他們說話,阿拉伯人還能到哪去講理?既然已經無處可以伸冤講理,剩下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條是站起來反抗。阿拉伯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中東戰爭爆發的原因所在。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聯大181號決議是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的決定,不管怎麼樣,阿拉伯國家不遵守聯合國的決議,阿拉伯國家也有錯。凡是在中國受教育長大的中國人都一定會知道“五四運動”。為什麼會發生“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國,在巴黎舉行的處理戰後問題的國際會議,中國也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最後大會經過表決,透過了處理戰後問題的《凡爾賽和約》,該約的第156、157、158條中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讓日本。這樣不公正的裁決把中國人激怒了,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運動,可以說“五四運動”是讓洋人給“氣”出來的。
《凡爾賽和約》是得到英法美日意等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國際性條約,可是中國代表卻拒絕在條約上簽字,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的有效性。這並不是中國有意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對,而是《凡爾賽和約》不能公正地對待中國的利益和尊嚴。
同樣聯大181號決議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也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拒絕聯大181號決議,和中國當年拒絕《凡爾賽和約》時的心情並沒有多大區別。不要以為凡是經過投票表決作出的決議,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因而就是公平正確的。當年《凡爾賽和約》也是經過投票表決作出的決議,也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中國人能夠承認《凡爾賽和約》嗎?當時也有一些國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的立場態度,他們對決議投了反對票和棄權票,所以才有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但那時聯合國基本被美蘇控制,所以一旦美蘇贊成,反對的意見就很難站上風。
中東問題是現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國際糾紛。到底誰是造成中東問題的主要責任者?到底是誰之過?這些都不是容易解釋清楚的,不同立場觀點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幾點是筆者個人的意見。
中東問題的第一原因:歐洲基督徒對猶太人的迫害。歐洲人對猶太人的迫害,迫使猶太人痛感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這就導致了猶太複國運動。如果歐洲人對猶太人再寬容一些,也就不會有猶太人複國,當然也不會有阿以衝突了。
中東問題的第二原因:猶太人對在巴勒斯坦複國的執著。猶太人應該明白,不管到哪建國,都難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民族衝突。如果猶太人到人煙稀少的非洲或南美去建國,遇到的民族衝突可能會小得多。可是猶太人偏要執著地到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去“複國”,這就難免與阿拉伯人發生激烈的民族衝突。
中東問題的第三原因:美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美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美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太不公平。如果美國在中東問題上能公正一些,採取按照人口比例劃分領土等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許還能接受。聯大181號決議這樣赤裸裸地不公平條約,又讓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讓他們的自尊心往哪放?在聯大181號決議公佈以前,阿以雙方雖然已經激烈對立,但還不至於到相互殘殺的地步。聯大181號決議公佈後,阿以雙方才大開殺戒,兵戎相見。
多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拒絕承認聯大181號決議。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佈承認聯大181號決議。為什麼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40年後宣佈承認聯大181號決議?在下麵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二、第一次和第二次中東戰爭
1945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參加完雅爾塔會議的歸途中,經過蘇伊士運河時,會見了沙烏地阿拉伯國王伊本•沙特。兩人談到了戰後的中東問題,羅斯福總統提起戰後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國家的想法,沙特國王堅決反對,他建議說:“我也很同情猶太人的悲慘遭遇,也贊成猶太人建立國家的設想。既然德國殘酷迫害猶太人,戰後就應該從德國劃分出一塊領土,讓猶太人在那裏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樣也符合’ 反坐復仇法’ 的原則。阿拉伯人並沒有迫害猶太人,為什麼要割讓阿拉伯的領土,讓阿拉伯人為猶太人付出犧牲?“羅斯福並不贊成沙特國王的建議,不過羅斯福答應在猶太人建國問題上,一定要事先和阿拉伯國家商議。
羅斯福死後,美國人對阿拉伯的許諾也付之東流,沒有人再想到在以色列建國問題上,還需要和阿拉伯人商議。當時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還是少數派,美國尚能控制聯合國,儘管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諸國等亞非拉國家反對巴勒斯坦分割案,但無法左右聯合國的局勢。後來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成為多數派時,美國就控制不了聯合國了。1974年聯合國大會透過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大3236號決議時,95票贊成(蘇聯、中國、亞非拉各國),13票棄權(英國、日本等)、4票反對(美國、以色列等)。如果1947年亞非拉國家能在聯合國中佔據多數,很難想像聯合國大會能夠透過181號這樣不公平的決議。
1948年5月14日16時,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正式結束前8小時,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格里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為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猶太人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為以色列複國這個偉大的事業而奮鬥吧!“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場外的猶太人們也狂熱地擁抱、流淚,人們唱起了猶太人的《讚歌》:“以色列永恆的山岩,是我們勝利的源泉,我們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那裏再建神殿,為她的永壽獻上讚歌……“。
猶太人夢想巴勒斯坦會成為他們的避難所,但等待他們的不是和平的飛鴿,而是憤怒的子彈。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軍隊,一齊向剛成立的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阿拉伯聯盟成立於1945年,最早有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阿拉伯也門7個成員國(現在已增加到21個成員國)。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宗旨是:捍衛阿拉伯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互助,協調阿拉伯國家反對外來侵略的一致行動。埃及曾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但1979年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後,埃及的成員國資格被阿拉伯聯盟開除,直到1988年埃及的成員國資格才被恢復。
猶太人沒有想到戰爭會來得這麼快,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準備。面對阿拉伯五國聯軍的4萬多人,以色列只有3萬人的武裝,更糟糕的是,以色列還沒有正規軍隊,當時的以色列軍近似於沒有統一指揮的遊擊隊。以色列也幾乎沒有大炮、裝甲車等重武器。在阿拉伯聯軍的攻勢下,以軍節節敗退,新生以色列面臨崩潰的邊緣。阿拉伯五國有人口3500萬,而以色列當時只有65萬移民,在這樣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阿拉伯聯軍本以為10天之內就能佔領整個以色列,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儘管沒有正規部隊,新生的以色列卻是全民皆兵,對阿拉伯聯軍展開了“人民戰爭“。沒有統一指揮的以軍在各地展開遊擊戰,每一個猶太居民點都武裝起來,連年輕女子也拿起槍投入戰鬥。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周間,以色列戰場沒有統一的軍事行動,到處是混亂的遊擊戰。但以色列的遊擊戰也破壞了阿拉伯聯軍的統一作戰,使他們不得不各自疲命於對付以色列的遊擊隊。另外阿拉伯各國也有自己的私心,想搶佔巴勒斯坦的領土,這也造成阿拉伯聯軍不能協調統一的軍事行動。
開戰後第三天的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也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要求立即停火。英國撤走了阿拉伯軍團中的英軍顧問,停止向埃及、伊拉克、約旦提供武器。6月初,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二領土,軍事上處於優勢,以為此時停火談判能夠達成對阿拉伯國家有利的和平協議。另外阿拉伯聯軍也在以色列的遊擊戰中感到疲憊,希望得到休整。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給以色列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發起最大的努力支援以色列。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志願兵在以色列源源上陸,猶太人捐款買的新式武器也源源運到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利用此機會,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把散佈全國各地的私兵遊擊隊改編統一起來,禁止地方擁有私兵。其間有一支乘船來自歐洲的900名猶太人義勇兵,不聽從以色列國防軍的命令準備自行登陸,結果被以色列國防軍將船擊沉。到6月28日,所有的猶太人武裝都向以色列政府宣誓效忠,消除了自行其是的地方武裝。以色列嚴格禁止私兵的政策,為日後建立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礎。
阿拉伯國家本以為以色列在停戰後會向他們談判求和,沒想到以色列卻利用停戰的機會重整武裝,於是阿拉伯聯軍在7月9日再開攻擊。但此時以色列已建起統一指揮的國防軍,人數擴充到6萬人以上,而阿拉伯聯軍雖然進行了一些補充,但人數只有4萬5千人左右,比起以色列正規軍已處劣勢。另外以色列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在武器裝備質量方面也好於阿拉伯聯軍。此次阿拉伯聯軍的進攻在一開始就陷於被動。
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命令雙方停火,並指名瑞典紅十字會總裁貝爾南多伯爵為調停者,調解雙方停戰。但軍事上佔據優勢的以色列,想收回被阿拉伯聯軍佔領的領土,並不想立即停戰。9月17日,貝爾南多伯爵在耶路撒冷附近倒在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槍彈之下。貝爾南多伯爵死後,阿以雙方戰事重開,但戰事越來越不利於阿方。考古學家出身的以軍司令,考證出一條已被湮沒的羅馬時代古道,以軍沿這條古道包抄埃及軍的後方。埃及人萬沒想到以軍會出現在他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全軍開始敗退。打主陣的埃及軍一敗,其他阿拉伯軍隊亦敗退下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以色列的勝利宣告結束。
在聯合國的調停下,1949年開始,以色列同埃及(1949年2月)、黎巴嫩(1949年3月)、約旦(1949年4月)和敘利亞(1949年7月)分別簽訂停戰協定,劃定臨時停戰線。但伊拉克拒絕與以色列簽署停戰協定,法律上伊拉克和以色列現在仍處於戰爭狀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僅奪回了聯合國“分治”決議劃歸它的領土,而且佔領了大部分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除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分別由埃及和約旦軍隊佔領外,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80%。
阿以雙方停戰了,但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卻遺留下來。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為躲避戰禍,逃到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國的邊境附近避難。戰爭結束後,這些難民想返回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家園,卻被以色列拒絕。1948年12月,聯合國透過決議,聲明巴勒斯坦難民戰後有返回自己故鄉的權利,要求以色列政府儘快安排難民回鄉,以色列卻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
據統計,逃到各國邊境附近避難的巴勒斯坦難民約有90餘萬。這些人由於無法返回故鄉,不得不長期住在難民營中,靠國際社會的救濟為生。長期住在難民營中的難民,勢必結婚生子,所以難民的人數逐年增加,現在巴勒斯坦難民已增加到370萬左右。把幾百萬巴勒斯坦難民安置到哪,成為現在中東問題中最難解決的問題。
停戰後,阿拉伯國家內出現了分裂局面。1950年4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宣佈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領土(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併入本國版圖,並把國名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國王的行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憤怒:原來約旦出兵的真正理由是吞佔巴勒斯坦領土。不久,對阿卜杜拉國王的憤怒變成了行動,1951年7月,阿卜杜拉國王在耶路撒冷被巴勒斯坦激進分子暗殺。
此外阿拉伯國家同意與以色列停戰,還有深刻的國內原因,特別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埃及,正孕育著革命的風暴。1882年,英軍佔領埃及,此後埃及在名義上從屬奧斯曼帝國,實際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於1914年12月單方面宣佈埃及為其保護國,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及發起了反英、反封建王朝的鬥爭,要求英軍撤出埃及,實現埃及的真正獨立。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第二天,埃及的諾庫拉西首相被暗殺,反殖民主義、反法魯克王朝的力量在埃及各地不斷壯大,埃及進入革命前夜。為了安定國內政局,埃及政府匆匆與以色列簽署了停戰條約,但這更激起了民族主義分子對法魯克王朝的反感。在日益壯大的全國性反政府運動巨浪中,法魯克王朝就像一隻即將傾覆的小舟。1951年10月,法魯克政府為了安撫國內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單方面宣佈廢除《英埃同盟條約》,要求英軍從蘇伊士運河地區撤軍,但英國拒絕了埃及政府的要求。
提到《英埃同盟條約》,不能不提及蘇伊士運河的歷史。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始建於1859年,1869年竣工通航。最初英國反對修建運河,法國為了打破英國對好望角航道的控制,1857年成立了“萬國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法國佔52%的股份,埃及佔44%的股份,法國對運河公司掌握控制權。但英國也很快把手伸向蘇伊士運河,1875年,英國趁埃及財政拮據,買進埃及持有的全部運河公司股票,1882年英國佔領埃及後,直接控制了運河。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在運河區的駐兵權。1936年,英國和埃及簽訂《英埃同盟條約》,規定英軍繼續駐紮運河區。
英國拒絕撤軍,埃及人的憤怒開始爆發,各激進團體組織招募義勇隊,向駐運河地區英軍發起恐怖主義襲擊。他們破壞道路,炸毀橋梁,火燒英軍倉庫,暗殺英軍士兵。英軍為了對付埃及恐怖主義分子,在蘇伊士運河地區增兵8萬。然而英國的增兵,不但沒有制止恐怖主義破壞活動,反而促使恐怖主義活動進一步升級,埃及的員警也暗中協助恐怖主義活動。1952年1月23日,英國在中東最重要的軍需倉庫被炸毀,英國宣佈要進行報復。1月25日,英軍司令下令解除運河地區的所有埃及員警的武裝,被埃及員警拒絕。英軍包圍了員警大隊的營地,要求埃及員警繳槍投降。當埃及員警回答“不”時,戰鬥開始了。英軍的炮彈雨點般落向埃及員警營地,200名埃及員警中46人死亡,72人負傷,但員警們始終沒有向英軍打出白旗。
消息傳到開羅,人們沸騰了。1月26日,上百萬人走上街頭抗議英軍的暴行,不久抗議遊行變成了暴力破壞,憤怒的人們放火焚燒英國銀行、商店、電影院、俱樂部。英國銀行的職員多數在地下室中窒息而死,十幾個英國職員試圖跑出銀行大樓,但又被憤怒的人群推回到大火中,直到看著他們燒成黑炭。開羅市中心一片火海,幾百棟房屋焚燬,有多少人死亡已無法統計。後人把1952年1月26日,稱為“黑色的星期六”。
開羅暴動,也為埃及革命創造了時機。由納賽爾等青年軍官建立的“自由軍官組織“,在反政府運動中逐漸成為主力。1952年7月22日夜,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宣佈發動革命,7月23日清晨,起義部隊控制了局勢,7月26日,革命軍宣佈廢黜國王法魯克,成立納吉布任主席、納賽爾任副主席的革命指導委員會。新政權宣佈沒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會等級和貴族稱號,進行土地改革。次年宣佈永遠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國,納吉布為總統,納賽爾任副總統兼內政部長。後來納吉布被罷免,納賽爾任代總統。1956年6月,納賽爾當選為埃及總統。
埃及革命成功了,可是英軍仍駐留在蘇伊士運河。1954年4月,新成立的革命政府與英國交涉撤軍,但不久雙方談判破裂。此後向運河地區英軍的恐怖襲擊已經頻繁到每天都發生的地步,讓英國人措手無策。更讓英國人難過的是美國的態度。1954年以來,美國多次公開表示支援埃及。5月10日,美國國務卿發言說:“眾所周知,美國與英國和法國的關係,是基於北大西洋公約的同盟國關係,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美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這兩國的帝國主義企圖。而且美國也反對加深中東地區的殖民地化。“英國戰後要依靠美國的經濟援助,在美國施壓後,英國不得不在埃及撤軍的問題上後退。1954年7月10日,英國和埃及的談判再開,此次美國代表也列席了會議。7月27日,英埃達成協定,英軍於1956年6月25日以前全部撤出埃及。埃及第一次在對列強的談判中取得了勝利。
雖然英軍撤出了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屬於“萬國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財產,而“萬國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兩大股東是英國和法國。1956年7月26日,埃及革命勝利4週年的日子,開羅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納賽爾總統發表講話,納賽爾最後說:“1955年,蘇伊士運河的收入達1億美元,可是運河公司只給了我們3百萬美元。現在埃及的一些人正在挨餓,而那條財源滾滾的寶河卻在我們的身旁悄悄流過。帝國主義的跨國公司,正在榨取著我們。“面對情緒激動的人群,納賽爾接著說:“我要告訴諸位元一個消息,就在我和諸位講話的時候,那個萬國蘇伊士運河公司已經不存在了,運河公司已經國有化了,運河已經是屬於我們的了。“
納賽爾總統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的措施,震驚了世界。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但未達成什麼結果,英法開始秘密策劃用武力奪還蘇伊士運河。為瞭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兩國邀請以色列參加作戰。而以色列也早已對埃及的納賽爾政權不滿,三國利益一致,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首先向埃及發起進攻;英法空軍則於10月31日對埃及發起空襲,然後空投傘兵,發起地面進攻。英法選擇此時出兵埃及,也是有其打算。當時歐洲正好發生了匈牙利事件,蘇軍出兵匈牙利,美蘇的冷戰又達到一個高潮。英法估計美蘇忙於冷戰,無暇顧及埃及的事,所以事先沒有徵求美國的意見就發起了軍事行動。
但英法兩國失算了,不但蘇聯反對英法兩國出兵,美國也強烈要求英法兩國立即撤軍。美國還施加壓力:如果英法不撤軍的話,美國就要停止經濟援助,甚至透過聯合國進行經濟制裁。在美蘇兩大國的壓力下,英法已無別的選擇,只好接受聯合國的停火決議,於11月6日宣佈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英法軍隊撤退後,以軍也不得不撤回到1948年停火線以前的位置。第二次中東戰爭以埃及的勝利宣告結束。
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法的殖民主義勢力在中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兩國的勢力,在中東展開新的角逐。二次中東戰爭的最大後遺症是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戰爭後,以色列為了排除阿拉伯人,把巴勒斯坦變為純猶太人的土地,拒絕在戰亂中逃到國外避難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猶太人在二戰前受盡沒有祖國被人欺淩的痛苦,可是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又人為地製造了另一群沒有祖國、無家可歸的難民,製造了另一個民族迫害。這也是以色列被世界輿論批評的焦點。
美國在支持埃及獨立,支持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反對英法出兵埃及方面,受到普遍讚揚。但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卻過分偏袒以色列,幾乎沒有過問以色列的難民政策。如果美國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向以色列施加停止經濟援助等足夠壓力的話,以色列顯然不得不認真考慮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因此人們對美國的看法是:美國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不是不能有所作為,而是不願有所作為。
由於無法返回巴勒斯坦的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年生活在巴勒斯坦邊境附近的難民營裏。他們沒有祖國,沒有土地,沒有財產,更談不上民主和自由的奢侈,他們有的只是仇恨和怒火,巴勒斯坦成為憤怒的大地。1960年代以後,巴勒斯坦難民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開始用恐怖主義的手段,向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各國復仇,巴勒斯坦人從此成為世界新聞媒體的主角。
三、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
第一次大戰爆發後,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奧斯曼帝國對英法宣戰,被奧斯曼統治的阿拉伯人,於1916年乘機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阿拉伯起義軍配合英法對奧斯曼政府軍作戰,1918年10月,起義軍攻佔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敘利亞人宣佈成立自己的獨立國家。可是英法兩國早有密約,戰後把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領土劃歸英法兩國委任統治,敘利亞被劃歸法國委任統治。
1919年7月,敘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大會要求西方列強承認敘利亞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拒絕巴黎和會擬議中的委任統治,但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列強對敘利亞人的要求置若罔聞。1920年3月,敘利亞國民大會自行宣佈敘利亞獨立,但英、法兩國拒絕承認。1920年7月,法國向自行成立的敘利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敘利亞無條件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被敘利亞拒絕,於是法軍發起武裝攻擊,敘利亞軍戰敗。在法國的軍刀面前,敘利亞被迫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
敘利亞人起義,配合英法對德奧作戰,按理本應是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列強卻把其領土分給法國委任統治。中國人也會記得巴黎和會上把中國領土分給日本的恥辱經歷。在那個年代,強權就是真理。英法等西歐國都是民主主義國家,但這些民主主義國家只是對自己的人民講民主,對外國的人民講的卻是強權和利益。
西方世界大恐慌的1929年,兩位敘利亞留學生阿弗拉克和比特魯在巴黎偶然相遇。阿弗拉克是東正教徒,比特魯是伊斯蘭教徒,雖然信仰不同,並未影響兩人的友誼,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近代以來阿拉伯人一直受壓迫,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們在思考:阿拉伯人怎樣才能改變任人宰割的處境? 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大阿拉伯聯盟,這樣就有力量抵禦西方列強的侵略宰割。
阿弗拉克和比特魯在阿拉伯留學生中創建了“阿拉伯學生會”,傳播他們的 “泛阿拉伯主義”思想。回國後,兩人潛心著書立說,10年以後,兩人在阿拉伯的青年學生中,已成為負有盛名的理論家和宣傳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給敘利亞人的獨立帶來好機會。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敘利亞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為了與德國對抗,1941年英軍和自由法國聯軍進入敘利亞,宣佈讓敘利亞獨立。1943年7月,在敘利亞舉行自由選舉,成立自己的政府。
為了參加1943年的議會選舉,阿弗拉克和比特魯等人組建了阿拉伯復興黨,但阿拉伯復興黨在大選中一個席位也未獲得。原來當時敘利亞的社會形態是部族制度,一般百姓名義上有自由投票的選舉權,但實際上他們投票時不得不遵從家長和族長的意志,所以投票只是反映了少數大部族首領的選擇,所謂的自由選舉不過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已。後來阿弗拉克說:“他們(西歐)讓我們搞自由選舉,我們搞了,結果怎麼樣?我們一票也沒有得到,儘管人民是支持我們的。“
阿弗拉克是阿拉伯現代史中極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創辦的阿拉伯復興黨(後改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為阿拉伯世界跨國家的政黨。後來阿拉伯復興黨透過革命和政變的手段,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取得了政權,現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是執政黨,現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也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員。侯賽因總統發起入侵伊朗和科威特的行動,意在用武力統一阿拉伯世界,也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人的泛阿拉伯主義的另一種表現。
在二次大戰前,阿拉伯知識分子對西歐的民主體制多持讚賞態度,也希望在阿拉伯引進西歐式民主。可是1943年敘利亞舉行的有名無實的自由選舉,使阿拉伯的知識分子對西歐式民主體制是否適合於阿拉伯社會開始表示懷疑。之後阿拉伯思想界出現兩條道路或兩種傾向:正確獨裁主義(即所謂“開明專制”)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在正確獨裁主義道路上,埃及總統納賽爾成為第一位阿拉伯人盼望的“正確獨裁者“。1945年,納賽爾等人組成了秘密的反政府“自由軍官團”,1952年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政體,成立了埃及共和國。但埃及共和國並沒有成為西方概念中的民主國家,而是開明專制的獨裁體制。納賽爾任總統後,在埃及實行“阿拉伯社會主義”。納賽爾在政治上實行一黨獨裁,取締一切反對黨派,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成為唯一合法的政黨;在經濟上實行工業國有化政策,徵收了英法等外國資本在埃及的企業,較大的民族私人工商業也國營化;在土地政策上,將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在婦女解放方面也有了很大進展。
納賽爾是“泛阿拉伯主義”的信奉者,他認為阿拉伯世界最終應該走向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納賽爾設想的大阿拉伯聯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離國體,只要是講阿拉伯語的,不管什麼民族,什麼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聯邦的成員。要達到這個最終目標,納賽爾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個富強的國家,成為阿拉伯聯邦的基石;第二步,收回被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
為了儘快使埃及富強起來,納賽爾採納了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方式,重工業、國防工業優先的建國思想。當然納賽爾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的共產主義並不是一回事。納賽爾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既不一邊倒向美國陣營,也不一邊倒向蘇聯陣營,為阿拉伯世界開創了一條新的外交道路。
納賽爾的另一個壯大計劃就是殲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達成這個目的,離開大國的支持是不行的。美國支持以色列,納賽爾就向蘇聯尋求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出於冷戰的需要,也需要在中東尋找一個戰略夥伴,雙方有共同的戰略目的,於是蘇聯逐步成為埃及的主要軍火供應國。在蘇聯的援助下,埃及的軍事力量穩步增加,特別是空軍和裝甲部隊有明顯增強,近代戰爭的作戰能力有很大增長。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領袖,能像納賽爾這樣得到阿拉伯民眾的衷心愛戴。納賽爾推翻了腐敗的封建王朝,建立了進步的共和國,奉行不結盟的獨立外交,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讚賞。特別是納賽爾敢於向西歐列強挑戰,收回了蘇伊士運河,又使納賽爾名聲大震。納賽爾口才很好,他富於情感的政治演講,感染了無數阿拉伯人民。下面摘錄一段納賽爾的有名演講。
“我們在與西歐列強和以色列雙方作戰。西歐列強製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們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還是以後,西歐列強對我們阿拉伯人一直視而不見,對我們的感情、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權利,從未給過一顧。我們要教會西歐人,那些愚弄我們、侮辱我們、踐踏我們權利的西歐人,懂得尊重我們阿拉伯民族,認認真真地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對手。“
當時沙烏地阿拉伯等親美國家禁止出售納賽爾的畫像,人們就從黑市買來納賽爾的畫像掛在家中,向神一樣地對納賽爾祈禱,把阿拉伯復興的希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每當埃及的“阿拉伯之聲”電臺播放納賽爾的講話時,收音機旁總是擠滿熱情的聽眾。人們傳誦著納賽爾的故事:納賽爾貴為總統,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裏,他沒有艷聞,沒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埃及,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國家與埃及合併,接受偉大領袖納賽爾的領導。1958年2月,敘利亞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的大阿拉伯聯邦的夢想,好像已經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聯邦,必然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許阿拉伯聯邦的誕生,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突然襲擊,拉開“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以色列在幾天之內摧毀了埃及十幾年裝備起來的空軍,佔領了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軍事上的慘敗,大大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破碎了納賽爾的夢,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夢。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因心臟病突發去逝,幾十萬人為他送葬,人們唱著:“世間唯一的神安拉,納賽爾是他的愛兒”。那時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統一、阿拉伯復興的期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納賽爾死了,埃及敗了,阿拉伯的統一和復興,轉眼變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納賽爾的時代,泛阿拉伯主義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納賽爾死後,利比亞的卡紮菲、伊拉克的侯賽因都試圖繼承納賽爾的衣缽,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義”的大旗,統一阿拉伯世界。但他們的資歷、人品和威望,都無法與納賽爾相比,納賽爾沒有接班人。此後,泛阿拉伯主義雖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泛伊斯蘭主義“,即我們所說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麼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泛伊斯蘭主義”或“原教旨主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的伊斯蘭政治家和宣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創建的“穆斯林同胞團”,是現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先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為什麼近代伊斯蘭國家落後了?為什麼伊斯蘭教徒不斷被異教徒欺壓?那是因為我們偏離了伊斯蘭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則。我們必須返回到伊斯蘭精神的原點,才能改變伊斯蘭世界的現狀。“
人們為什麼會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其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有自己的理論:“現在人類社會的戰爭、暴行、屠殺、迫害,都是來自所謂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等人類頭腦中的不潔思想。要消滅戰爭、消滅迫害、消滅犯罪,達成一個平等幸福的人類社會,就要清除人類頭腦中不乾淨、不純潔的思想。而達到這個目的的唯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伊斯蘭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少數派,並沒有很多的支持者。但進入1980年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抬頭,出現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被視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埃及等比較西方化的阿拉伯國家,也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很大影響。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棄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權的法律,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回歸的一個示例。
從另一方面來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抬頭,也與阿拉伯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經濟開發失敗有密切關係。阿拉伯國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麼?是上漲的物價,擴大的貧富差距,無德的商人,陰謀的政治家,敗壞的社會風氣,掠奪阿拉伯財富的異教徒……在這樣烏煙瘴氣的社會中,一般大眾難免產生對社會的怨憤心理,需要尋求一種精神寄託,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給了他們精神的解脫。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戰爭,是為民族而戰;而現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聖戰”,是為神而戰。成立於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叫“巴勒斯坦聖戰組織“,而成立於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組織叫做“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聯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變遷。
泛阿拉伯主義的釀成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釀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國際社會的外部原因。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表現出當代阿拉伯人對國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幟下尋求解脫的歸屬意識。
四、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不僅中國在進行翻天覆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文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到處是革命的暴風驟雨。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後,革命的風潮也吹遍阿拉伯世界,封建王制體系的阿拉伯國家政府紛紛垮臺,激進的革命黨人政府成立。1957年,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英軍全部撤出約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1年英國保護國科威特獨立。1962年,也門自由軍官集團發動革命,推翻王制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同時在1962年,阿爾及利亞擺脫法國殖民統治正式獨立。
新誕生的阿拉伯革命黨政權,多半持激進的民族主義態度,支持埃及總統納賽爾提倡的“阿拉伯大義”,即驅逐以色列、恢復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國家共同的義務。納賽爾本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與以色列相比,阿拉伯在人力物力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只要阿拉伯世界團結一致,消滅以色列並不是不可能的夢想。那時阿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導下,立下消滅以色列的雄心壯志。
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由於埃及總統納賽爾的家長製作風,敘利亞方面感到不快,敘利亞於1961年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發動政變,掌握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掌權後,採取了比埃及更為激進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別是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扶持方面,幾乎是盡全力而為。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有近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為了躲避戰火,暫時逃出巴勒斯坦。因為以色列拒絕他們返回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期住在巴勒斯坦周邊的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邊境附近的難民營中。1950年代,革命的風潮也吹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難民中開始自發成立各種各樣的武裝組織。但當時阿拉伯諸國對巴勒斯坦難民的武裝組織並不很重視,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沒有什麼令人矚目的作為。
1963年以後敘利亞開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4年1月召開的第一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與會各國透過了支持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決議。1964年6月,以巴勒斯坦難民武裝組織中力量最大的“法塔赫”為主,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4年9月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消滅以色列、武力奪還巴勒斯坦,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奮鬥目標。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章程中明文規定:“武裝鬥爭是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手段。”
巴解組織沒有力量正面和以色列決戰,就採用遊擊戰、恐怖主義活動等手法對以色列進行破壞和騷擾。1965年,敘利亞幫助巴解組織建立以敘利亞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軍,巴勒斯坦解放軍在阿以停戰線附近向以色列不斷發起小規模遊擊戰,並在以色列境內製造恐怖主義活動,阿以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深。1964年9月在埃及舉行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會上決定各國共同出資在約旦河上游建立大壩,控制以色列的水源。大壩工程開工後,以色列出動空軍對大壩工地進行轟炸,使大壩工程無法進行,最後阿方不得不取消此次計劃。
1967年5月,納賽爾總統向聯合國提出:撤走聯合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留駐埃及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當時聯合國秘書長請納賽爾再次慎重考慮,當納賽爾做出肯定的答覆後,5月19日聯合國撤走了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撤退,使埃及失去了保護自己的緩衝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直接對峙局面。在革命熱情的衝擊下,納賽爾總統發起了更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策。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宣佈禁止以色列船隻和向以色列運送軍火的船隻透過蒂朗海峽,試圖控制以色列的海上交通。
儘管阿拉伯方面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反以色列鬥爭熱情,在外交上壓以色列讓步妥協,尚未認真制定進攻以色列的計劃。當時阿方也明白自己在軍事方面尚沒有打敗以色列的充足力量,儘管引進了不少蘇聯武器,但飛機主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對舊式的戰機,坦克主要是T34等蘇聯淘汰下來的舊貨,在裝備質量方面與以色列有較大差距。在訓練方面與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1966年11月埃及與敘利亞結成軍事同盟,後來約旦也加入了軍事同盟。但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在統一軍事領導方面,存在不少爭執,無法達成統一對以色列作戰的計劃。
與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備軍作戰準備要週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就制定了對阿拉伯國家定期進行軍事打擊,防止阿拉伯國家軍事力量強大的戰略計劃。以色列一方面從美國購買最先進的武器,對軍隊進行嚴格訓練,另一方面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戰爭的勝利,避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以色列吸取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中,不經過美國同意就擅自與英法共同作戰,最後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自行撤軍的教訓,事先向美國提出以色列準備發起先發制人進攻的作戰計劃。當時美國正忙於越南戰爭,與蘇聯的對抗也處於高潮,以色列打擊埃及等越來越接近蘇聯的國家,也符合美國的世界戰略,所以美國最終沒有反對以色列的先發制人進攻計劃。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起突然襲擊,首先出動飛機轟炸阿拉伯國家的機場和雷達站,使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飛機在機場被炸毀,防空能力遭嚴重破壞。然後以色列出動地面部隊,在短短六天中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的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阿拉伯三國由於沒有戰爭準備,在以色列的突然襲擊下潰不成軍,無力進行有效反擊,不得不接受聯合國的停火倡議。1967年6月11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聯合國的安排下停火,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摧毀了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力量,還把佔領土地擴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這些新佔領領土,也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領土衝突,發展成為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衝突,阿以關係進一步惡化。以色列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從整個大戰略來看,以色列的勝利加深了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的希望變得更加渺
http://blog.yam.com/imagewind/article/14116653
從錫安主義看以色列未來的局勢>趙剛
准確地說,錫安主義(Zionism)是指猶太人回到錫安(Zion),并重建錫安成為猶太人的家園的一個運動。對錫安主義者來說,錫安很多時候就是指以色列地(Eretz Israel)。所以許多時候錫安主義被看成是猶太國家主義,或者更狹窄一些,猶太復國主義的代名詞。沒有人會懷疑,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的復國,如果不是錫安主義的最后勝利的話,也是最大的勝利。
而在現在的世界政治文化舞台上,猶太民族和以色列國也發揮著異乎尋常的作用。
所以考察錫安主義,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對了解以色列的未來局勢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就試圖從這樣一個角度來做一些簡要的考察。
一、錫安主義的宗教歷史根源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其特殊性之一就是其民族宗教--猶太教,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因此了解猶太教是認識猶太民族和以色列國的必經之路。不僅在歷史上猶太教對人類文明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比如現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中,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和伊斯蘭教都和猶太教有莫大的淵源。猶太教的《希伯來文聖經》就是基督教的聖經正典《舊約》部分。因此了解猶太教不僅有助于了解與猶太民族和以色列國相關的各種現實問題,還有助于了解人類文明,特別是西方文明的歷史。
翻開猶太人的歷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一直交織著這樣兩個概念:流放(galut)和贖回(ge‘ulah)。以色列人作為神的選民,從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到摩西,到大衛王,耶和華上帝若干次與他們立約。就是如果他們遵守神的約,敬拜獨一的真神,行上帝眼中看為善的事,上帝就祝福他們﹔否則如果他們拜偶像,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上帝就懲罰他們。但猶太人卻屢次拜偶像,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神的刑罰屢次臨到他們。大衛王的鼎盛時代僅僅延續到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然后以色列國就一分為二。分裂后的以色列人繼續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分裂后的北國(以色列地)和南國(猶大地)亦于722BC和586BC先后亡于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這期間及以后,以色列人多次被擄離開自己的家鄉,分散在外邦各處,史稱第一次大流放(Diaspora)。這以后(如538BC),許多以色列人逐漸又重新回到以色列地。雖然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并又多次被外族征服,如希臘、羅馬帝國等等,但大多數時候猶太人基本上還可以保持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治省的行政體制,甚至一度強大到成為附庸國的地步(哈斯摩尼Hasmonean王朝)。但多次的被征服經歷使更多的以色列人分散到世界各地。雖然以色列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國家或者自治省)之被完全消滅是發生在主耶穌被釘后的AD70年,但是其實最大的一次流放是發生在希臘帝國時期,甚至在耶路撒冷被毀以前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人已經比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內的猶太人多了。耶路撒冷被毀以后,猶太人就基本上完全失去了巴勒斯坦,直到現代的以色列復國。
在《希伯來聖經》中,「錫安」有好几層的意思,可以指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座落的山,即錫安山。進一步可以指整個聖城耶路撒冷,但更多的時候就是指全部以色列民。據可靠的歷史資料,至少早在大衛和所羅門王的時代,「錫安」就已經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象征。在猶太教對耶和華上帝的信仰中,「錫安」至少有三層涵義:代表上帝的榮耀彰顯的國度、權柄、聖潔、公義、信實,以及一切信靠的人要見到上帝對仇敵的榮耀得勝。一個勝利的宣告﹔代表以色列人和大衛王是被上帝所揀選的,是耶和華上帝揀選錫安山作為□聖殿座落的地方﹔代表在上帝的榮耀得勝以后,永恆的和平與安寧臨到世界。不過到了神的刑罰臨到,以色列和猶大國相繼陷落,大衛王朝的輝煌不再復現的時候,「錫安」又成了刺激以色列人最鋒利的記號,是在應許的聖城和過去的輝煌,與悲哀、荒涼的現狀之間的尖銳矛盾的體現。許多先知奮力疾呼,試圖喚醒沉迷在偶像、迷信和罪惡中的以色列民,同時也預言了將來耶和華上帝的救恩,彌賽亞的來臨。「錫安」成了神的救贖來臨,以色列的復興來到的標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猶太教的拉比傳統中,「錫安」很早就分出了“屬天的”和“屬地的”的區別,即「天上的耶路撒冷」和「地上的耶路撒冷」。比較保守的猶太教信徒多傾向于「天上的耶路撒冷」,以宗教關懷為目標,并相信猶太人之被救贖是耶和華上帝自超然大能的作為,包括復活等等。持這類觀點的以新約時代的法利賽人為代表。比較激進的猶太教信徒則傾向于「地上的耶路撒冷」,以政治實現為目標,他們相信上帝的救贖是地上政權的勝利。持這種觀點的以新約時代的撒督該人為代表。他們注重的是地上政權的復興。另一個激進的代表是當時的奮銳黨。他們尋求的是通過反抗羅馬政權實現以色列政權的復興。盡管現代的猶太教拉比思想家并不認為「天上的」和「地上的」耶路撒冷這兩者是截然分開的,而且自耶路撒冷于AD70年被毀以后,撒督該人的思想几乎完全中斷,基本上只有法利賽人的思想傳承了下來,但是現代的錫安主義從很多方面來說,更象是撒督該人思想的復興。
二、現代錫安主義的簡史
現代錫安主義運動最重要的的發起人之一Theodor Herzl在他的《Judenstaat》的序言中說:“我在這本小冊子中所闡述的,實際上是一個古老的想法。”的確,從上面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猶太人的歷史可以說就是被這些各種各樣向往并付諸行動的歸回錫安的思想所推動。Herzl等人所區別于前人的,僅在于他們把這個主題轉化成了一個社會政治運動。而即使這個思想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早在中世紀的末期開始,就陸續有一些猶太人宣稱自己是彌賽亞,并倡導以色列人歸回錫安。這基本上還是完全傳統上的末世論和彌賽亞觀性質的。真正現代錫安主義開始萌芽是從十八世紀下半頁歐洲的啟蒙運動開始,隨著歐洲和北美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的發展,散居在其中的猶太人也開始逐漸得到解放,取得合法的公民地位,并開始參與正常的國家活動。但是這同時也使得一個矛盾尖銳了起來,即所謂的「猶太問題」。這實際上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猶太人的問題」,即猶太人作為沒有國籍的“外國人”所面臨的環境和心理壓力﹔另一方面是「猶太教的問題」,即猶太文化能否以及如何保持獨立的傳承。一些先驅者如拉比JudahAlkalai,拉比Zvi Hirsch Kalischer,以及社會學家Moses Hess等等,最開始從思想層面上為現代錫安主義作為「猶太問題」的解答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們其實并沒有放棄末世論性質的傳統錫安主義,但是注入了社會性的因素。由于諸如1881年俄國Tsar Alexander二世對猶太人的集體屠殺等因素,歸回錫安并作為猶太人的故鄉重建之的思想在諸如「錫安之愛」(Hibbat Zion)等運動中進一步明晰了。
正式把錫安主義變成一項世界性的政治運動的是奧大利亞記者Herzl。他1897年八月在瑞士的Basel召開了第一屆錫安主義者議會,并在隨后的四年中每年召開一次,直到1901年以后變成每兩年一次。1904年Herzl死后,錫安主義運動的中心換了好几個地方,但最后得到了英國的支持,并由錫安主義者Chaim Weizmann和Nahum Sokolow于1917年十一月二日起草發表了著名的《Balfour宣言》。這個宣言允諾了英國政府對在巴勒斯坦重建一個猶太國家的支持。錫安主義者在這段時期雖然仍有很多分歧,但是一個基本共識可以說已經成型,即,猶太人不僅在宗教上,而且在國家政治上,都是一個唯一、特別的群體。這可以分成三點來說明。在對猶太問題的分析上,錫安主義者認為,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不僅在末世論的宗教意義上,而且在實際的世俗意義上,都是不理想的﹔在解決的辦法上,他們認為猶太人必須在以色列地(或者別的地方)有一個,最差是自治性的,最好是主權性的,集居地﹔在實施上,這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外交和定居活動,以及猶太人的國家道德文化的復興來達成。
雖然對于錫安主義仍有很多爭議,但是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定居的趨勢一直沒有停止,而且不斷加強。特別是二戰前及中12年間(1933-45),希特勒在德國以及其他占領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極大的刺激了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的運動。1914年在巴勒斯坦大約只有6萬猶太人,到了1939年這個數字擴大到了44萬多,而在1948年以色列復國的時候,人口已經是65萬了。隨著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口增多,與當地阿拉伯人的沖突也日漸尖銳,以至于到了1947年英國政府把這個問題提交到了聯合國,并于同年十一月通過了一項把巴勒斯坦分治給各自獨立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提案。對這項提案堅決反對的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宣布立國的第二天,就從外約旦、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以及伊拉克等方向對以色列展開了全面的軍事攻擊。然而到1949年戰爭結束的時候,以色列控制了甚至比聯合國提案所划給的還多的土地。隨后又經過了若干次中東戰爭,直到最近以色列才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先后簽訂了和平協議。
三、錫安主義的現狀以及對以色列未來的影響
以色列國的建立對猶太人,特別是在錫安主義者看來,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猶太人在經濟上、社會上、政治上、文化上,甚至在感情和民族自豪感上,都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然而錫安主義者并不認為一個以色列國的建立就是終極目標,他們的論點實際上是兩方面的:以色列國的建立是經典錫安主義的完成嗎?以及散居(Tefutzah)是流放(Diaspora)嗎?他們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否”,而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是”。
其實前面我們已經說了,現代錫安主義運動一開始并沒有放棄傳統末世論的宗教性關懷。在經典錫安主義中,這樣一些觀念,如猶太人由于暫時的galut,而是一個沒有完全國家生活的民族﹔對galut生活的明確拒絕﹔完整民族性的救贖盼望﹔以色列地作為猶太人的家園的聯系﹔以及希伯來語作為猶太人的民族語言,等等等等,是不可或缺的。經典錫安主義所要求的,是一個猶太人的社會、文化、政治的全面復興。所以以色列的建國,與其說是錫安主義的最終完成,不如說是完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樣,即使猶太人在西方民主國家享有完整的個人權益和自由,并不表示其完整的猶太傳統和文化被傳承了下來,而恰恰相反,卻時刻面臨著被世俗化和同化的危險。在這個意義上,對錫安主義者來說,散居就是流放。
所以在現在所謂正統的錫安主義者的理念中--這種理念并不一定被散居在以色列之外的保守猶太人接受--錫安主義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猶太教育和創造的基礎。這個基礎是一個傳承了猶太宗教、文化、歷史的社會﹔是一個與以色列地,不僅作為地域、政治獨立,而且作為文化、歷史象征,緊緊相聯的社會﹔是一個說希伯來語,并以猶太原始文獻,特別是《希伯來文聖經》,為基礎教育的社會。到這里我們也就不難看出,錫安主義和其他比如保守主義一樣,成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了。錫安主義最開始是彌賽亞性的,它的推動者們期望通過一系列政治手段來達成猶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得贖的最終目標。然而我們看到的是,錫安主義雖然的確在政治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然而彌賽亞性的盼望并沒有實現。從這一系列與撒督該主義的類似中,我們或許可以說,現代錫安主義只不過是歷史上的撒督該主義復興的前奏。
作為基督徒,我當然對這種撒督該主義的猶太復興和救贖抱懷疑態度。但是我想也應該看到的是,在《新約》聖經的《啟示錄》關于主基督再來的預言中,以色列聖殿在錫安山的重建是一個重要標志。所以我想我或許可以相信現代的錫安主義對這個過程會產生,即使不是最后的,也將是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現在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和平協議的簽訂,或許錫安主義者會有更多的精力轉移到社會、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復興上來。
http://www.ccim.org/Discussion/b5/yixin/5.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