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13 10:38:15| 人氣3,7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布拉格的春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真難兩全,《布拉格的春天》原著之故事情節不如電影有吸引力,電影又喪失了原著中精闢的哲語。

那就合著看吧,影音與文字的魅力本異:詳參【圖博館】: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力》

1989《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zY0a1t7vo

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導演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原著
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丹尼爾戴路易斯 Daniel Day-Lewis
麗娜林奧 Lena Olin 主演
第四十二屆英國電影學院 最佳改編劇本獎。
 
劇情簡介 :

    1968年的捷克首都布拉格,醫術精湛的外科醫師湯瑪斯,對「性」抱著解剖般的探索精神,不輕言允諾,凡事抱著遊戲人間的態度。而畫家薩賓娜是最了解他的情婦。不輕易允諾愛情的湯瑪斯,卻碰到生命中唯一讓他下允諾的人:特麗莎。因此,他開始遊走於「愛情」與「性愛」之間。
1968年捷克的反史達林運動(「布拉格之春」運動),坦克戰車開入布拉格開始鎮壓整肅,最終整個改革運動宣告失敗。時代人物的境遇逃脫不了歷史的變局,湯瑪斯與特麗莎在烽火之中逃亡流離,但湯瑪斯的習性並未因此改變,他即便受到整肅的命運,下放去做清潔雜工,在女人堆中仍然受歡迎。特麗莎在忍無可忍之下,離開了湯瑪斯重回布拉格,但愛欲浮沈的失落感,她再也無法承受,生命如此沈重,以致於無法再承受任何的重量,為什麼伊人可以如此不改常態?當特麗莎飛奔至橋邊望著霧中的天鵝,悠揚的鋼琴伴著小提琴聲,霧中的那端,湯瑪斯出現了。電影主題描述忠誠與背叛的反覆變奏,國家存亡的重、對比著男女私情的輕;忠誠的重、對比著背叛的輕;生命中的重,有時竟輕如鴻毛;生命中的輕,有時竟然不可承受。
      本片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多視角小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它放棄了原著中的哲學內涵,而以1968年發生在布拉格的愛情故事當作重點。
 
 菲利普考夫曼 Philip Kaufman 簡介及其他作品館藏  

一九三六年生於美國芝加哥,考夫曼集導演與劇作家於一身。他的教育背景有點特殊,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歷史)與哈佛法學院。這樣的背景相當特殊,不同於科班出來的電影導演。而他關懷的題材也顯得與好萊塢的主流電影不太相同。如果沒有查過這個人的背景,乍看他的作品的人,都會誤以為是那位歐洲導演拍的片子。他的作品一直挑戰著電剪的尺度。美國電影協會(MPAA)就會他的作品創了一個NC17的分級來為他的作品與色情片區別。
2000 鵝毛筆 Quills
1990 第三情 Henry & June
1989 布拉格的春天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1 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編劇)
http://www.lib.nthu.edu.tw/library/avcenter/list/intro/VR005827.htm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描述了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普通知識分子命運多舛的複雜故事。作品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欲望之下,每個人對于各類型的愛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沈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地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全世界公認最受歡迎的暢銷書,昆德拉最受歡迎並獲得好評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這是一部哲學小說,共有八章:第一章《輕與重》;第二章《靈與肉》;第三章《誤解的詞》;第四章《靈與肉》;第五章《輕與重》;第六章《偉大的進軍》;第七章《卡列寧的微笑》。
看得出來,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如“輕與重”、“靈與肉”等,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與情節。當然,人物不過是哲學中的代碼,情節也不過是哲學中的情境。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四個:托馬斯、特麗莎、薩賓娜、弗蘭茨。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眩暈、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並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展現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而每個關鍵詞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可能性是與一次性相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爲對自以爲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
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有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並出步形成了“幽默”與“複調”的小說風格。
編輯推薦
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使讀者堅信人類一定會生存下去,世界一定會生存下去。人們全心全意在這個世界上所信仰、尋求和熱望的一切都將恢複其人性的面貌。
  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他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
  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沈重;表面隨意,實質精致;表面通俗,
  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
  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最沈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倒地上。但在曆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沈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麽,到底選擇什麽?是重還是輕?
  譯者許鈞,筆名文沛,1954年9月27日生于浙江省龍遊縣,1975年畢業于南京外國語學院,1976年-1978年留學于法國勃列塔尼大學,1985年入南京大學外文系,1988年獲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西方語言文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等。曾多次出國訪問講學,已發表法國語言文學與翻譯研究論文150余篇,著作6部,包括《杜拉斯文集》、《追憶似水年華》等,1999年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金質教育勳章”。
  本書自作家韓少功1985年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爲名譯成中文後,在我國影響巨大,書名成爲經常被套用的流行詞組。不過,這次重譯,書名被改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譯者許鈞說:“兩個書名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傳遞的意思不太一樣,原書名‘生命中’的範圍太廣,是一個總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內的一切東西,這麽龐雜的內容很難在一本書中談清楚;新書名中的‘生命’單指生命本身,多出許多的哲學意味。”
內容簡介
最沈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曆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沈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麽,到底選擇什麽?是重還是輕?
  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絕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恒輪回”的討論開始,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比如,靈與肉,它帶領著我們思考——什麽才是人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意蘊深遠,讀它,你能領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絕不枯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曆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系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極其聰明地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曆程的展現。本文限于篇幅,將只涉及其中的兩性關系。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捷克小說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爲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爲身處小國,“要麽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麽成爲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裏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爲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爲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爲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沈重;表面隨意,實質精致;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南大教授重譯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全套中文譯本即將面世,與以往不同的是,讀者這次看到的作品是由法文直接翻譯到中文,免掉了“英文中轉站”,使得譯著無限接近了原著。這項巨大的翻譯工程雲集了7位著名的法語翻譯家,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博導許鈞翻譯了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原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昨天,在許鈞的書房,記者采訪了他。
完成了昆德拉的夙願
米蘭昆德拉20多年來都在用法語出版他的作品,而且還將自己早期的《玩笑》等捷克文作品親自翻譯成了法文,並標注:“經作者修正,法文本與原文具有同等的真實性。”至此,法語無疑已經成了昆德拉的常用語言,他在對其它語種的譯本做評論時指出,根據法文本翻譯才是最好的,英譯本沒有經過作者參與,所以並不可取。在中國,昆德拉的作品魅力傾倒了無數讀者,但他仍然有遺憾,希望有譯者能夠將他的法文本直接翻譯到中文,最大限度地展現原著的靈魂。爲了完成昆德拉的夙願,上海譯文出版社趙武平先生特地前去巴黎拜見昆德拉,同他商談翻譯版權。昆德拉非常高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並表示如果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什麽障礙,可以直接與他聯系,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忠實原著”。
新書名傳遞哲學意味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爲中國讀者所熟知,這次許院長應上海譯文之邀重新翻譯這本書,在他的筆下,不僅內容換了一種風格,書名也變了樣,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已經約定俗成,讀者對新書名會不會産生一種距離感?許鈞對記者稱,任何東西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翻譯是一種文化積累和拓展,“兩個書名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傳遞的意思不太一樣,原書名‘生命中’的範圍太廣,是一個總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內的一切東西,這麽龐雜的內容很難在一本書中談清楚;新書名中的‘生命’二字單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許多的哲學意味。”
比韓少功更接近原著
1985年,韓少功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成了譯壇上的常青樹,至今魅力猶存。所以許鈞在重新翻譯這本書時特地和韓少功進行了一番切磋,應記者的要求,許鈞比較了一下兩人的譯本,“韓少功是從英文轉譯到中文上來的,因此我的翻譯應該比他更接近原著;另外,韓少功的譯著是十幾年前時代的産物,當時受到了種種意識形態的影響,有些片段他沒有譯出來,而現在中國讀者的判斷能力大大增強,對昆德拉的觀點都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在翻譯的過程當中沒有任何回避,全文展現了出來。”
翻譯時經常“不能承受”
昆德拉的敘事方式表面輕松,內在深沈,作品中的苦難和冷漠讓讀者“不能承受”。翻譯昆德拉的作品,同樣經曆過一場“不能承受”,許鈞說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闡述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翻譯時,我經常會想到短暫與永恒、輕與重、嚴肅與不嚴肅等等的主題,沈重得幾乎‘不能承受’。”翻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技法上倒是沒有牽絆,“我看過這本書的英文、法文、中文本,還有許多相關評論,所以這次重譯時我的理解力和把握力都可以勝任這項工作,過程很流暢。雖然我的中文本在昆德拉的法文本之後,但藝術風格不一定在他之下。”
——摘自《金陵晚報》

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捷克小說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爲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爲身處小國,“要麽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麽成爲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裏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爲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爲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爲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背叛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沈重;表面隨意,實質精致;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米蘭昆德拉語錄

一切罪惡在事先已被原諒,一切也就卑鄙地許可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序言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沈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真的英雄,其實不問出處。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裏。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爲什麽上帝看到思考的人會笑?那是因爲人在思考,卻又抓不住真理。因爲人越思考,一個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個人的思想相隔萬裏。——《小說的藝術》
來,讓我們穿上最美麗的衣服走在街頭,爽朗地高聲大笑,讓所有人的目光注視著我們,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來,讓我們轟轟烈烈地經曆一次愛情,甜蜜熱切地在綠草地上擁抱,讓我們的手指互相纏繞心靈互相撫慰,讓我們真的叫他們忌妒。——《生活在別處》
永遠不要認爲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認》
我們無法忘記戰爭中孩子那雙純潔的眼睛。她靜靜地面對著空中掠過射出的子彈的戰機,面對著遠處精確制導炸彈呼嘯著劃過城市的夜空,面對著坦克車的炮火摧毀了她父母兄弟的家園,面對著四散奔逃的人們在血泊中喘息與哀鳴——《爲了告別的聚會》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因爲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越遠。因爲人們從來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樣。
思考從來就不是阻礙自己進步的原因,思考的目的在找出自身的弱點並實踐改進,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裝接受,這才是上帝發笑的原因,因爲這種思考,叫做自己騙自己。
我把缺乏經驗看作是人類生存處境的性質之一。人生下來就這麽一次,人永遠無法帶著前世生活的經驗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人走出兒童時代時,不知青年時代是什麽樣子,結婚時不知結了婚是什麽樣子,甚至步入老年時,也還不知道往哪裏走:老人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大地是缺乏經驗的世界經曆一次,就等于什麽也沒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人從來就想重寫自己的傳記。改變過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別人的。想遺忘永遠沒有不是那麽簡單。
我也同樣清楚,一旦越過那條界線,我就不再是我了,我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不知什麽樣的人。這種可怕的變化使我膽戰心驚,所以我一直在強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尋求愛情。這種愛情,應該讓我能繼續生活在往昔與今日一致的愛情憧憬、愛情理想之中,因爲我不願意把我的生活從中間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終貫穿如一。
生命不能乘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爲自我的存在。人是爲了反抗過去才成就未來的。因爲在這個世界裏,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鍾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穌釘于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裏,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沈沈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沈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種大衆可以分享的東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情感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爲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生活給我極大的快樂,但只需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一丁點兒的東西,我們就會落到邊界的另一端,在那裏,沒有什麽東西是有意義的。人的生命的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一切都發生在離這條邊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觸的地方,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以公裏計,而是以毫米計的。
追求的終極是虛幻。
只有必然,才能沈重,所以沈重,便有價值!
比喻是危險的,愛情源于一個比喻。
再也無法明白自己要什麽。因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此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度過。
清靜就是不被人注視的那種溫馨感覺。人的眼光是沈重的負擔,是吸人膏血的吻。
詩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思想來迷惑我們,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間成爲永恒,並且值得成爲難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識分子的話。我覺故我在是一個具有普遍得多的意義的真理,它涉及到每一個活著的人。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麽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溫情的太陽才能照耀大地。
仇恨的圈套,就在于它把我們和我們的敵手拴得太緊了,這就是戰爭的下流之處。
當你還在我身邊,我就開始懷戀,因爲我知道你即將離去。
在忘卻速度時,也許我們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今天,不管我的提問能不能得到回答,我還是覺得無所謂。它並不需要賦予任何意義,它只要就這麽一直生長著。就像速度一般,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大概到了忘卻的時候,才會記起速度。
生活的本來面目與時間的本來面目相撞擊,我們就把這種撞擊稱做無聊。
年輕無知時結了婚,有了第一個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後來有一天,發現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因爲人的整個一生已經在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年代被決定了。
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源于將她以隱喻的形式,留在大腦詩化記憶的一刻。
碰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命運。
最糟糕的不在于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于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就讓我們按照獨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抛卻所有的舊事物。
自由並不始于雙親被棄或埋葬之處,而是始于他們不存在之處:
在此,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卻不知是誰把他帶來。
在此,人由一個被扔入森林的蛋來到人間。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無感恩之心踏入這塵世。
溫情,是想建立一個人造的空間的企圖,在這個人造的空間裏,將他人當孩子來對待。
但是如果我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卑賤,逃到哪裏才能避開呢?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墮落!
就像在這塵世之中,自打一開始,除了背叛就沒有別的東西!
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轉動的,而是直線前進。這就是爲什麽人類不可能幸福的緣故,因爲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記住自己的過去,一直將它藏在身上,這可能是保持人們所說的自我的一貫性的必要條件。爲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縮,爲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體積大小,就必須時時澆灌記憶,就像澆灌盆裏的花兒一樣,而這種灌需要跟一些過去的見證人,也就是說跟朋友們保持固定而有規律的接觸。
我們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澀與快樂之間選擇,既然我們的命運就是一切的毫無意義,那就不能作爲一種污點帶著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樂。
人從來就想重寫自己的傳記,改變過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別人的,想遺忘遠不是那麽簡單。
在這個世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被控制和記錄。
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自我與現實的對立之中,我們都需要在現實環境中實現自我。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沈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跟女人做愛和睡覺是兩種不同的感情,前者是情欲,後者是相濡以沫。
一個人可以在愛人在場時,因懷念他(她)而痛苦,假如他(她)隱約看到了愛人會不在的將來;愛人的死亡,雖然還看不見,卻已經可以感知。
http://baike.baidu.com/view/388984.html?tp=1_11

被爆抓耙子 米蘭昆德拉:人格謀殺【聯合報編譯張佑生08.10.15

捷克出生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共產時期警察檔案中被列為通風報信「抓耙子」,隱遁行跡已久的昆德拉第一時間跳出來澄清,表示遭「人格謀殺」。對曾加入共黨的昆德拉來說,告密者的標籤猶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捷克Respekt周刊13日登出官方「極權政權研究院」所發布的1950年警方檔案,指稱當時21歲的電影系學生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舉發一名間諜,讓對方入獄14年。
自1975年起即旅居法國的昆德拉,隨即接受捷克CTK通訊社越洋電話專訪。他說:「這全都是謊言。整件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非常震驚。我到昨天才知道這件從沒發生過的事,我也不認識那個人。」
昆德拉口中的「那個人」是同胞德弗拉契克(Miroslav Dvoracek),原為軍機駕駛,1948年逃到德國,被西方情報組織吸收,返國蒐集情報。
據媒體13日報導,在布拉格研究院工作、負責管理共產黨歷史檔案的年輕捷克歷史學家哈狄雷克,在偶然的機會看到令他感到驚訝萬分的文件。
他發現了一個揭發聲明,日期是1950年3月14日,簽名的是一位年輕的學生,名字是米蘭昆德拉。這是捷克內政部檔案中有關1950年的第624號警察報告。署名昆德拉的報告指出,一位女學生應該會在晚上與曾經逃兵並非法前往德國的德弗拉契克會面。在與女學生約會後,德弗拉契克立即被捕,並被判處22年徒刑,被送去鈾礦坑強制勞動。最後,在經過14年的監禁後,於1963年獲釋。
捷克報紙Respekt採訪米蘭昆德拉有關歷史學家對他曾是職業學生的新發現,他在第一時間拒絕發表評論,然後斷然否認。
現年79歲的昆德拉表示:「我沒有替秘密警察效過命。」官方檔案並未將他和秘密警察直接聯繫,但內容之特殊與神秘卻很像昆德拉寫作風格。
檔案敘述德弗拉契克留下一只手提箱在女性友人位於布拉格的公寓。女子告訴男友,男友再告訴昆德拉。警方記載,1950年3月14日,昆德拉走進警局。手提箱內容是2頂帽子、2雙手套、2副太陽眼鏡、1條乳膏。
德弗拉契克在1964年出獄,現定居瑞典,今年6月中風無法說話。他妻子表示曾收到警方檔案影本,並拿給他看:「他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已沒差了。他只是揮揮手,告密者是否為一個知名的壞蛋已不重要,一切都太遲了。」問她是否期待昆德拉道歉或給個說法?她連續說了三聲「不」:「已經無關緊要。58年後才道歉?免了。」昆德拉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私人生活遭到毀滅的年代,共黨國家有警察,民主國家有記者,一步步摧殘殆盡。沒有私密,什麼都不可能,沒有愛情,沒有友情。」

另參本館:四種深喉嚨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捷克語: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語:Pražská jar ;俄語: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政治民主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
在共産黨領導人亞曆山大?杜布切克的領導下,捷克斯洛伐克顯示出越來越強烈的獨立傾向。杜布切克在國內政治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了“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這個方案並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樣,完全抛棄了舊有的傳統。然而,蘇聯依然將這視爲對其領導地位的挑戰,也是對于東歐地區政治穩定的一種威脅。在冷戰期間,這是華沙條約成員國所不能接受的。此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拒絕蘇聯的援助而寧願屈服于希特勒的經驗,都依然清楚地存在于蘇聯每個人的記憶之中。在捷共內部也存在有一部分少數派—尤其在高層領導中—拒絕放松黨對社會的控制權,並且密謀在蘇聯的領導下推翻改革者的領導。
與中歐東歐的許多國家不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通過一場平穩的政治變革使捷共上臺,並沒有發生如同匈牙利一樣的暴力革命和社會動蕩。但是,蘇聯期望在其盟國中推行蘇式的政府模式,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武力來強制實現。這種政策因爲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而被稱爲勃列日涅夫主義,其實這種政策最早從斯大林時代就開始存在,只是勃列日涅夫首次將其公之于衆而已。蘇聯的這種霸權主義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被戈爾巴喬夫的辛納屈主義所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的這段民主化進程,在8月20日深夜開始的20萬華約成員國軍隊和5000輛坦克的武裝入侵後宣告失敗。事實上,在入侵前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大會已經准備支持改革派,並削弱新斯大林主義者的力量。在一個工廠裏,捷共通過了改革方案,但是入侵者將這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
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中只有少數批評,因爲在冷戰時期,由于核對峙的存在,西方國家無法挑戰蘇聯在中歐地區的霸主地位。這次軍事入侵導致了約有10萬人左右的難民潮,其中包括了許多精英知識分子。這次事件也影響了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宣揚列寧主義的左翼人士的地位,最終也導致了這些政黨的部分崩潰。
10年後,這起事件的名字被中國政治民主化過程中的一次運動所借用,即著名的“北京之春”運動。

 背景

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做的秘密報告中對于斯大林提出了批評,波蘭、匈牙利等國的共産黨體制受面臨了很大的危機。當時,捷克斯洛伐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沖擊,但是進入60年代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第一書記兼總統安東尼?諾沃托尼的統治開始動搖。尤其在恢複50年代大清洗犧牲者的恢複名譽問題、經濟增長減緩問題、斯洛伐克的自治主張等問題上,諾沃托尼受到了很大的抨擊。
1967年,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帕維爾?科胡特、米蘭?昆德拉、伊凡?克裏瑪等作家開始批評共産黨。在10月末,學生在布拉格市區又發起了關于學生宿舍設施的抗議遊行,最終被黨部派出的警察隊伍鎮壓。此外,在共産黨內部,斯洛伐克共産黨方面對于諾沃托尼的政策也提出了強烈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非正式訪問捷克斯洛伐克。諾沃托尼期望得到蘇聯的支持來平息事態,但是勃列日涅夫認爲這只是捷共黨內的問題,並沒有明確的表態支持(當時他說“Это Ваше Дело(這是你們的問題。)”)。結果,在沒有消除黨內對立的情況下,黨中央委員會大會在12月召開,會上一致批評諾沃托尼的領導,他對第一書記和大總統的兼任的結束也在所難免。

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

1968年1月5日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諾沃托尼的第一書記職位被亞曆山大?杜布切克取代。
這次大會的結果,導致了對新聞出版物的事先審閱制度的廢止,並且使得對于諾沃托尼體制中的核心黨幹部以及內閣成員的批評的升溫。2月,與諾沃托尼關系密切的國防部領導叛逃到美國。這位高層幹部不僅因爲挪用公用資金而被調查,而且在之前與另一位將軍合謀企圖發動政變,維持諾沃托尼的權力統治。這起事件成爲當時媒體關注的焦點,並且使批評的矛頭指向了當時仍留任總統的諾沃托尼。到了3月份,諾沃托尼領導層的主要黨政幹部都相繼離職。其中包括內政部長、總檢察長的辭職,這些人的離去導致與蘇聯(尤其是克格勃)關系緊密的安全機構的改革浪潮。3月21日,諾沃托尼終于提出辭職,新任總統爲二戰英雄路德維奇?斯沃博達。
4月,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通過了行動綱領。在這份文件中,提出了“新型社會主義模式”,內容包括:
修正共産黨的權利集中
恢複在大清洗中犧牲者的名譽
以聯邦制爲原則解決“斯洛伐克問題”。
強調企業自身責任,引進市場機制,進行經濟改革
言論和藝術活動的自由化
在外交政策上,在強調與蘇聯的同盟關系的同時,也通過引進科學技術強化與西方國家的經濟關系。
之後,又成立了以歐德裏希?切爾尼克爲總理的新內閣班子。副總理爲主張改革計劃經濟的經濟學家奧達?錫庫,另外,在50年代以“資産階級民族主義”罪名被判處終身監禁的古斯塔夫?胡薩克也成爲內閣成員。國民議會的議長由受國民歡迎的約瑟夫?斯姆魯科夫斯基擔任,國民戰線議長由弗朗切克?庫裏蓋爾擔任,至此,捷克黨政的主要部門都被改革派掌權。整個社會在“行動綱領”的指引下,開始進行深入的改革運動。其中,工會、青年組織、社會民主黨以及KAN, K-231等非共産主義政黨開始積極活動。在此同時,關于改革內容的分歧也日益明顯,逐漸形成了對于改革運動的激進化表示懷疑的集團,他們希望與蘇聯接觸,在斯洛伐克地區重視聯邦化的傾向。
根據華約各國的約定,6月份將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考慮到蘇聯軍隊即將到來以及同盟國的憂慮,在5月末召開的黨中央委員會大會上,捷克領導人強調了右派修正主義的危險性,並將在國民戰線範圍以外活動的政治組織視爲“反共活動”,並且表明了將堅持共産黨的領導地位的態度。另外,也決定提前在9月份召開第14次共産黨大會,給其他國家造成了將堅持改革路線的印象。這是因爲在臨時黨大會上不可能再讓對于改革報有懷疑的中央委員再任,如果黨員正式大會順利召開的話,改革派實力將會鞏固自己的地位,使改革不會半途而廢。
6月27日,由瓦茨裏克起草的“兩千字宣言”在主要報紙上刊登。其內容與“行動綱領”並無多少變動,因此也使得蘇聯將這個宣言視爲“反革命”的先兆。

蘇聯集團的動向

從杜布切克就任第一書記開始到蘇聯軍事幹預的8個月間,以蘇聯爲首的華約各國通過會談中的批判、聯合軍事演習等方式,從政治上、心理上、軍事上盡力阻止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産黨體制的解體以及改革運動對本國的波及。
蘇聯集團的憂慮 在1月份權利層交替的時候,波蘭和東德首先表示了關注。1月中旬,勃列日涅夫訪問兩國,哥穆爾卡與瓦爾特?烏布裏希都表示“反社會主義”的影響將超越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境,會波及到蘇聯集團全體,因此各國的共産黨體制的基礎將受到嚴重動搖。尤其在波蘭,3月發生了學生遊行,其中有人提出了“也給波蘭一個杜布切克”的口號,因此哥穆爾卡對此更加擔心。另外,在2月22日舉行的1948年革命紀念慶典上,勃列日涅夫等各國首腦紛紛出席,諸國領導都切身感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氣氛,也注意到媒體上開始出現對共産黨直接的批評文章,于是對這場改革運動産生了強烈的憂慮。
德累斯頓會議(3月23日) 諾沃托尼辭去總統的事件使蘇聯領導層感受到強烈的危機,于是在德累斯頓,召開了蘇聯、波蘭、東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等國參加的多國首腦會議。從此次會議直到8月軍事幹預爲止,除羅馬尼亞外的華約5個成員國多次就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勢舉行多國會談。由于在會前捷克領導層被通知本次會議是討論各國經濟問題,因此在會議剛開始就遭到各國嚴厲批評的杜布切克代表團無法就改革運動做出充分的答複。在會上,除匈牙利之外的四國代表團一直認爲這場改革運動是反革命的先兆,並擔心會侵蝕共産黨的領導地位。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團對此表示這場改革的主旨在于強化共産黨體制,並且得到了國民的多數支持,然而並沒有得到其他各國的理解。
莫斯科會議(5月4日、5月8日) 隨著“行動綱領”的通過和改革運動走向高潮,捷克國內對于共産黨體制和蘇聯的同盟關系的批評也日益增多。對此,勃列日涅夫領導層感到非常憂慮。在這種情況下的5月4日,訪問莫斯科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團(杜布切克、切爾尼克、斯姆魯科夫斯基等)與蘇聯領導層進行了會談。在此之後,8日,哥穆爾卡、烏布裏希等各國首腦在莫斯科集中,聽取了勃列日涅夫關于蘇捷兩國會談的報告,並隨即決定提前實施華約組織聯合軍事演習,並支援對于改革報有懷疑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內部的“健全勢力”。5月中旬、蘇聯總理阿列克謝?柯西金與國防部長安德烈?格萊喬相繼訪問捷克斯洛伐克。
聯合軍事演習 6月18日至30日間,華沙條約成員國聯合軍事演習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本次演習含有多層目的:(1)爲了牽制在9月份臨時全黨大會中改革派勢力的增長;(2)爲了軍事介入做好預先准備。另外,在軍事演習結束後,各國軍隊並未立即撤退,這導致捷克斯洛伐克國民逐漸懷疑軍事介入的可能性。
華沙會議(7月14日-7月15日) 在“兩千字宣言”出臺後,蘇聯領導層將其視爲反革命的證據,並對捷克斯洛伐克中央發出了召開多國會議的建議。(同樣的建議也從東德、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發出)但是,捷克斯洛伐克中央在研究該建議之後,反而向蘇聯提出首先舉行兩國會議,在調整意見的基礎上,舉行包括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等國參加的多國會議。然而,蘇聯中央拒絕了這個建議,並通知將于14日在波蘭舉行多國會議。會議前日的13日,接受勃列日涅夫的委托,卡達爾與杜布切克、切爾尼克等人會談,試圖說服其參加華沙會議,但是捷克方面反複主張之前的意見,未接受勸說。于是,在華沙集會的蘇聯、波蘭、東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的領導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況下,就這場改革運動展開了討論。其中,保加利亞代表團提出了請求軍事幹預,各國都表示對改革運動的危機感,最終,蘇聯領導層決定對捷克斯洛伐克發出各國共同簽署的照會,表示將全面支援對反革命勢力的鬥爭。
謝雷斯托-比利亞克秘密會談 7月20日 在匈牙利療養地巴拉頓湖畔,對改革持批判態度的斯洛伐克共産黨第一書記比利亞克與蘇共政治局委員兼烏克蘭共産黨第一書記的謝雷斯托舉行秘密會談。其間,謝雷斯托指出軍事幹預的實施必須要有捷克斯洛伐克內部的要求才能實行。
切爾納會談 (7月29日-8月1日) 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在兩國交界處的切爾納舉行兩國會談。會議原定舉行一天,最終卻延長至4天。會後發表的公開聲明只提及將于8月3日在布拉迪斯拉發召開多國會議。蘇聯在會談中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做出了一些讓步,雙方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因此沒有直接作出軍事介入的決定。然而,關于這些合意,兩國的認識存在根本性差異,這也是日後軍事介入的誘因之一。這些共識的內容包括:
擁護共産黨的領導地位
恢複新聞審閱制度,加強對媒體的控制
解散非共産黨派系的政治組織
撤換部分改革派領導人
布拉迪斯拉發會議 (8月3日) 在布拉迪斯拉發舉行了東德、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蘇捷兩國的會議,會後發表了共同聲明。在這次會議中,由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內部的“健全勢力”發出的請求軍事支援的信件送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手中。
軍事介入的決定 布拉迪斯拉發會議後,蘇聯的媒體對捷克的改革提出了批評,但是總體來說局勢似乎有所緩和。但是,關于切爾納會談中達成的合意的實行上,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分歧日益明顯。勃列日涅夫在9日和13日兩次與杜布切克舉行電話會談,迫使其實行共識的內容,但是杜布切克以准備9月的臨時全黨大會爲理由,沒有明確答應其要求。至此,蘇聯方面認爲在杜布切克體制下,很難阻止這場改革運動的繼續發展,只有通過軍事介入才能打開僵局。在8月15日到8月17日的3日見召開的蘇聯共産黨政治局會議上,最終決定對捷克斯洛伐克實行軍事介入,次日,華約各國領導人被召集到莫斯科,聽取了這個決定,並表示一致同意。

軍事介入(捷克事件)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發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脫離蘇聯控制傾向。
蘇軍決定武裝幹涉。6月下旬,華沙條約組織在捷境內舉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遲遲方撤。7月之後,局勢有所緩和。8月3日晚華約在捷簽署聯合聲明,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了。
8月20日晚11時,布拉格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機信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沒有理由不同意。客機一降落,數十名蘇軍突擊隊員沖出機艙迅速占領機場。幾分鍾後,蘇第24空軍集團軍巨型運輸機開始降落,一分鍾一架。1小時後,一輛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引路,蘇軍空降師直撲布拉格。
于此同時,蘇陸軍總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將指揮4個蘇軍裝甲師,1個空降師,1個東德師從波蘭直搗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軍)駐德4個蘇軍師,1個東德師切斷捷西部邊界。(西方向第二方面軍)駐匈牙利蘇軍8個師,匈軍2個師,保加利亞軍一部從南部進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軍)蘇波合成軍4個師進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軍同時蘇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捷軍開始全面電子壓制。
21日拂曉,蘇軍占領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進攻開始6小時後,蘇軍控制了捷克全境。幾十萬捷軍被全部繳械,北約也沒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
這是蘇軍一次典型方面軍群進攻戰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動用4個方面軍,4個坦克集團軍,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6個師,約30萬人。但由于進攻過快,兩個戰略方向的後備坦克集團軍群均未出動,只動用了各集團軍,師,團的直屬坦克,共有9000余輛。
介于所有人都還沒忘記1956年發生在匈牙利的悲劇,杜布切克並沒有組織抵抗,在這次事件中僅有80個捷克人被殺,與匈牙利事變相比,大大減少。
1969年4月,古斯塔夫代替杜布切克成爲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第一書記。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國際政治事件,標志著華約內部的裂痕已經漸漸顯現,可視爲東歐劇變的前奏與導火索。
8月20日深夜,蘇聯爲主的華沙條約盟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迅速占領了其全部領土。
成立革命勞農政府失敗 軍事介入是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幹部中的保守派建立勞農革命政府計劃的一個部分。但是,在武裝入侵當天的幹部會議忙于准備9月9日的黨員大會,而保守派准備的情況報告以及替換杜布切克領導層、成立新的領導核心的請求被打亂了步驟。因此,軍事介入的報告傳達到黨幹部會議的時候,保守派尚未能占領會議的大多數,因此會議最終決定發表指責軍事入侵的聲明。這樣,由于蘇聯宣稱這次武裝幹預是應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兩者的聲明成了針鋒相對的矛盾。但是,建立革命勞農政府的計劃依然在第二天于布拉格賓館以及蘇聯大使館內籌劃。最終交涉的結果是,斯沃博達總統決定首先應釋放杜布切克和與勃列日涅夫領導層直接交涉,拒絕了建立新政府的計劃。
第14次臨時全黨大會 22日,在布拉格的一處工廠內,匆忙地召開了第14次臨時黨員大會。這次大會是由布拉格黨委負責人博夫米盧?西蒙向杜布切克建議的,並通過廣播和黨機關報紙向全國宣布。這樣。在軍事占領的非常事態下,1112名(最終爲1219名)黨員到會(由于交通原因,斯洛伐克代表只有15人參加,這也是後來斯洛伐克方面主張大會無效的理由之一)。大會最終聲明,指責非法的軍事介入,並支持被拘禁的杜布切克爲首的領導集體。
捷克斯洛伐克國民的消極抵抗 軍事入侵當天,國營電臺除了播放國歌外,沒有對外作任何廣播。國際電話以及新聞社的對外電報也被封鎖。只有唯一沒有能被閑置的業余無線通訊,將這個事件在全世界公布。
國際社會的反應 關于蘇聯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武裝入侵,21日,應美國、英國、法國及加拿大等國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會中,巴西、加拿大、丹麥、法國、巴拉圭、英國和美國提出“入侵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幹涉內政行爲,要求立即撤退”的決議案,最終10票贊成、3票棄權和2票反對,由于蘇聯行使了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該決議沒能生效。此外,加拿大提議聯合國秘書長向布拉格派遣特使。武裝入侵當天正在南斯拉夫訪問的哈耶克外交部長在24日到聯合國指責武裝入侵。但是由于締結了《莫斯科議定書》,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撤回了議題,最終在聯合國的議論失去了實際效果。
此外,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一方面認同杜布切克政府的改革運動,但另一方面卻沒有采取任何具體行動。這是因爲這起事件發生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訂、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的開始以及對于改善美蘇關系的期待”等背景之下,美國擔心由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影響,導致了上述進程的中斷。另外,由于當時美國正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沼之中,對于提供北越武裝的捷克斯洛伐克,約翰遜政府也無法作出積極的支持舉動。因此,與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況相比較,更爲重視同蘇聯的關系的約翰遜政府的反應,恰好說明了在冷戰格局下美蘇互不幹涉其勢力圈的不成文規則。
在克裏姆林宮的談判 蘇聯在入侵後,面對國際輿論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消極的抵抗之後,也決定接受斯沃博達總統的要求,從23日開始,在克裏姆林宮展開雙方談判。但是,勃列日涅夫與以“反革命勢力”罪名被拘禁的杜布切克的會談遭到了非議。在莫斯科聚集的華約其他成員國首腦,始終堅持成立革命勞農政府,並強硬地建議如有必要可以實施一定期限的軍事占領。另外,在25日的蘇共政治局會議上,對于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所采取的解決事態的方案,也有人表示異議。
“莫斯科議定書” 經過4天的會談,26日,兩個領導層簽署了“莫斯科議定書”。其內容有15項,再次確認了控制媒體、更換改革派的切爾納會談的“合意”事項,同時明確宣布22日臨時召開的全黨大會的無效性。此外,對于幹預軍隊的撤退問題,並沒有明確撤軍的時間。
勃列日涅夫主義 這次事件之後,西方社會將蘇聯此次爲武裝介入所作的正當化理論,稱爲“限制主權論”或“勃列日涅夫主義”。這個理論主要通過9月26日蘇聯《真理報》所載論文《主權和社會主義住過的國際義務》以及11月在波蘭統一勞動者黨第5次全黨大會上勃列日涅夫的演講(11月13日《真理報》)被明確化。主要內容即:“一國的社會主義危機也是社會主義陣營全體的危機,其他國家不能對此毫不關心,爲了保護全體的利益,可以超越一國的主權。”這個理論從階級的觀點重新評價了主權,將保衛社會主義置于尊重主權和不幹涉內政原則之上。另外,勃列日涅夫主義並不是爲了將軍事幹預正當化而在事後倉促形成的理論,在此之前的華沙信件和布拉迪斯拉發宣言中就有所體現。事實上,這個方針與斯大林、赫魯曉夫時期的蘇聯對東歐政策基本一致,雖然冠以勃列日涅夫之名,卻不是他的獨創。
“正常體制”的建立 從莫斯科歸來的杜布切克領導層,對國民發表了繼續改革的聲明。但是,迫于蘇聯以及國內親蘇派要求執行《莫斯科議定書》的壓力,杜布切克的回旋空間日漸狹窄。例如,在入侵軍隊撤退問題上,隨著10月暫定駐留條約的簽訂,實際上將駐捷軍隊合理化(直到1989年東歐劇變才最終撤退)。另外,對于改革派的壓力,最終也集中到國民愛戴的斯姆魯科夫斯基身上,他被撤去了國民議會議長的職務。
另一方面,10月28日開始實施《行動綱領》中提出的聯邦制。1969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
1969年1月16日,查理大學的學生揚?巴拉夫爲抗議軍事幹預和改革的倒退,企圖自焚。3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冰球世界錦標賽上,捷克斯洛伐克隊戰勝了蘇聯隊,這個消息傳到國內後,衆多的國民走上街頭,拍手稱快。此後,又出現了在布拉格圍攻蘇聯航空公司辦公點的事件。這一切都反映了捷克斯洛伐克國民對于蘇聯的厭惡和仇恨。蘇聯將這一系列事件定性爲反革命勢力的陰謀,要求杜布切克予以制止。
1969年4月,古斯塔夫?胡薩克接替杜布切克就任第一書記,繼續實行“正常體制”,至此,“布拉格之春”宣告結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6%8B%89%E6%A0%BC%E4%B9%8B%E6%98%A5

榮耀血戰Children of Glory ( 2006)

導演:克利絲汀娜高達
編劇:喬伊斯特哈茲
演員:伊娃嘉朵/卡塔多布
劇情簡介
本片取材自50年代匈牙利民眾起義反對前蘇聯暴政的十月革命,以及著名的「1956年奧林匹克水球暴力事件」,匈牙利影史票房冠軍。
1956年,美蘇對峙最為緊張的一年,共產鐵幕高壓統治著匈牙利人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但是,他們還有一支超級隊伍可以期待–無敵不敗的匈牙利水球代表隊,隊中的明星球員們被視為國家之光,如同搖滾偶像般的受人崇拜,當國家隊在為墨爾本奧運積極備戰的同時,布達佩斯的大學生們正如火如荼的組織計畫,群起反抗蘇聯的高壓統治,以及威脅國家安全的匈牙利秘密警察。很快的,學生運動就像是遼原之火,影響遍及全國各地,使得全國員警、軍隊和農民聯合起來,共同為自由而戰。
當西方各國視而不見,蘇聯憑藉著優勢武器血腥鎮壓,國家水球隊則在墨爾本奧運會場上,為了國家的尊嚴與榮耀,與蘇聯水球隊一決高下。
延伸閱讀
決戰水立方~奧運水球
源起19世紀中期,是一項結合游泳,足球,籃球,橄欖球和摔跤的運動。
1956 奧林匹克黑幕事件
匈牙利奧運隊伍將此爭奪戰視為國家、民族的光榮戰役,也因此躍上各大國際媒體版面,成為1956年奧運史上著名的「水中血戰」事件。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ilm.asp?action=now&film_id=fcel40486219

《榮耀血戰》為自由奮力一戰  文:Swallow

中歐、東歐許多國家淪陷於蘇聯鐵幕長達數十年之久,這段改編自匈牙利於1956年的反抗蘇聯的十月革命與「奧林匹克水球暴力事件」,雖然距今已超過半個世紀之久,也逐漸淡出於人們的記憶,但透過電影,這場誓死抗戰與緊張、熱血的水球比賽彷彿又重現眼前。
《榮耀血戰》有絕大比例著重於當年的匈牙利革命運動,由大學生號召了成千上萬的民眾,他們和平地喝著口號,希望能重回以往的自由,然而,沒有銅牆鐵壁,也沒有更為精良的坦克砲彈,他們只能胼手胝足地以最原始的模式,及藉由軍、警的私下支援,以打游擊的方式對抗武裝的秘密警察與受蘇聯控制的匈牙利政府。
當年是中東戰爭爆發之時,國際情勢緊繃,就連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英國也無暇支援,當時的自由思維從波蘭蔓延到匈牙利,人民雖群起抵抗,卻苦無後援,連最後的一點希望也看不到,在共產主義封閉的管控下,這些國家的人民沒有發聲的機會。
以「水球」運動笑傲全世界的匈牙利,正好藉由當年於南半球盛大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發聲,告訴全世界蘇維埃政府的惡行惡狀,就連比賽場上也不例外。水球運動結合了游泳、足球、籃球,運動員必須伸長手傳球,還要一邊游泳行進,是一項難度甚高,也有危險性的運動。
電影後半段完整呈現了匈牙利對抗蘇俄的準決賽,將匈牙利國內的抗戰火花延燒到奧運場上,運動員以無比的決心對抗頑強的蘇俄隊,當時匈牙利國內早已烽火連天,連運動員的家人可能都深受戰火波及,某位運動員曾說:「家,家在哪裡?」則令我印象深刻。熱血沸騰、緊張刺激的比賽內容也深深地吸引著我,或許是水球運動在台灣實在不常見,這樣需要全身協調運動的比賽,的確很引人注目。
戰爭、比賽,在女導演克利絲汀娜高達的鏡頭下,降低了片子的陽剛程度,多了幾許溫柔與感動,一對戀人的感情在戰火下持續加溫,前程似錦的運動員心繫國家、親人與愛人的安危。勇敢的女大學生薇琪,在步向刑場時唱起匈牙利國歌,她為了追求自由而犧牲自我,就如同千千萬萬為國捐軀的同胞,偉大的情操令人感動。蘇聯鎮壓布達佩斯的戰火場景,砲火無情地攻擊建築物與善良百姓,橫屍遍野的慘狀,戰爭實在太殘酷了!如此情景也讓人感激、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自由。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24&eid=v224109

紀念匈牙利革命五十週年《榮耀血戰》 2009-06-20

一九五六年十月,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爆發了由大學生示威演變成全民街頭起義反對蘇聯傀儡政府的革命行動,但在他們獲得短暫勝利後,旋即遭蘇聯派大軍鎮壓敉平,從此確定了該國淪為蘇聯附庸的悲慘命運。而在此歷史時刻,匈牙利代表隊在墨爾本奧運會的水球準決賽正好碰上了死對頭的蘇聯隊,雙方真是仇人見面份外眼紅,在賽場上演了史上著名的「奧林匹克水球暴力事件」。
本片為紀念匈牙利革命的五十週年而拍,由多年前曾以《第六感追緝令》(港譯《本能》)轟動一時的匈牙利裔名編劇喬‧伊斯特哈茲根據此歷史背景編構故事,再聯合另外三名編劇共同執筆,加上匈牙利新銳女導演高達,泡製出一部頗具好萊塢大片格局的激動人心之作。
劇情以風流瀟灑的國家水球隊明星卡斯‧紹博(伊凡‧芬約飾)為主角,描述他在球隊正準備奧運集訓期間在街頭碰上了示威的大學生隊伍,被其中的學生領袖維琪‧福爾克(卡塔‧多博飾)所吸引,於是借機加入大隊,以為可以近水樓臺。不料情況發展急轉直下,卡斯眼看秘密警察和蘇軍對平民開火屠殺,登時激起了他的愛國情操,寧可退出水球隊加入游擊隊,跟愛人在炮火下出生入死。原來因戰亂不能出國參賽的水球隊,在蘇軍戰略性撒軍時重新獲得匈牙利政府支持出賽,卡斯的好友泰比‧維莫斯(桑多‧喬伊飾)奉命邀請他歸隊,竟遭他義憤填膺地訓斥。後來維琪以國家榮譽的大義勸服了卡斯重返水球隊,不料就在他們乘巴士出國比賽時,卻又在邊境目睹蘇聯派出大批坦克車再度入侵。這群血性男兒在世界的另一端透過電視看到祖國又淪於魔掌而無法援手,於是拼命在奧運游泳池中以四比零狂宰蘇聯隊,用實力和行動讓世人知道「匈牙利人不會在暴力下屈服」!
本片將全民抗暴的民族主義激情、動蕩大時代的兒女柔情、水球比賽大打出手的浴血狂情等幾種性質各異的濃烈戲劇性一爐共冶,內容相當豐富可觀,在製作上也顯得不惜工本,很多萬頭鑽動的群眾場面和戰爭鏡頭都展示出一種「前特效時代」傳統巨片的質樸動人力量。編導處理這個大時代的故事基本上做到了流暢自然、粗中有細,不但清楚交代了十月革命期間匈牙利各方政局發展的微妙形勢(像游擊隊中的好戰派天真地以為美國很快會派兵干預而鼓動大家繼續以卵擊石頑抗,結果只落得全軍覆沒,令人看得十分唏噓),對幾個主要角色的性格和心情轉變也描寫得有條不紊;其中卡斯的幼弟以為戰爭好玩吵著要上戰場,結果在坦克一陣炮轟之下就嚇得抱著卡斯大喊「我要回家」,藉此諷刺當時一些平民面對戰爭時的兒戲態度更屬可圈可點。壓軸高潮以雙線交錯方式交代被特務逼供的維琪從容就義和匈牙利水球隊力抗蘇聯隊的暴力相逼,一靜與一動的互相拉扯,使觀眾的感動情緒被拉得一發不可收拾。
http://blog.chinatimes.com/c4liang/archive/2009/06/20/413282.html

匈牙利十月事件  維基百科

大對史達林全面否定之後,東歐各國共產黨出現了持不同政見者。在匈牙利,民族歷史的愛國主義狂熱,使這種動蕩局面進一步惡化:左翼知識分子喚起了對匈牙利1849年革命時的愛國詩人和革命烈士——裴多菲的紀念。
蘇聯為了平息匈牙利的動盪不安,將史達林的忠實追隨者、不受匈牙利人歡迎的匈牙利共黨領導馬加什·拉科西拉下台,卻進一步強化匈牙利人對獨立自主和民主化的要求。農業歉收和燃料短欠使局面越來越嚴重,廣大人民對蘇軍撤出匈牙利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
1956年10月23日晚上,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的一批學生在布達佩斯的一個廣場集會,並推倒了史達林的雕像。這小集會迅速吸引了其他人,一起加入抗議。連匈牙利士兵也加入了抗議,一起把帽子的蘇維埃星撕毀。受鼓勵後,人群決定橫渡多瑙河和朝議會大廈前進,人數至少100,000。
儘管示威者的要求相對地溫和,匈牙利保安警察(秘密警察)向人群開火,殺死上百人。人民於是翻轉警車和放火,並從工廠工人手中得到大量武器,匈牙利保安警察的總部被人群圍攻。當局設法支援被圍攻的秘密警察。
最初蘇聯相信可以與匈牙利的新政府合作:蘇軍開始撤出,兩名以前遭受拉科西迫害的領導人:納吉·伊姆雷和卡達爾·亞諾什分別被任命為總理和黨第一書記。納吉上臺後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宣佈匈牙利退出華約,尋求一種中立地位,使匈牙利成為類似於奧地利和瑞士這樣的國家。
蘇共開始在匈牙利使用軍力。這些蘇聯士兵已經習慣了匈牙利的生活方式。他們一貫使命是保衛蘇聯。而這第一次的干預卻被混淆了:例如,當坦克遇到了一抗議遊行時,坦克居然伴隨人群。
當蘇聯軍隊在布達佩斯戰鬥時,匈牙利其他地方大致安靜和平。蘇聯的司令員與匈牙利的革命家經常停火談判。在布達佩斯,蘇聯軍隊最終戰鬥至自己對革命軍敵意減少。
這些改變對蘇聯或卡達爾來說太快太激烈了,卡達爾於是離開了布達佩斯在匈牙利東部建立了新政府,宣稱要把共和國從法西斯的反革命暴亂中拯救出來。卡達爾在蘇軍坦克的支持之下於11月4日返回布達佩斯。
大約20萬難民逃亡西方,但由於英法當時正忙於應付蘇伊士運河危機,所以西方大國並沒有可能介入此事,蘇聯隨後逮捕並以反革命的罪名處決了納吉和其他突出領導人。1956年,首次推行的許多改革措施在卡達爾當政期間雖依然保留,但在外交上卻沒有任何大的改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88%E7%89%99%E5%88%A9%E5%8D%81%E6%9C%88%E4%BA%8B%E4%BB%B6

匈牙利革命50週年【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1956年10月23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出現反對史達林政權的大規模群眾示威,11天後遭到蘇聯坦克車的鎮壓。
匈牙利起義是史達林1956年10月23日去世之後,東歐一系列尋求共黨政府改革的行動之一。1956年10月23日,保安部隊對在布達佩斯集會的學生開槍,引發全面的起義並使改革派的納吉(Imre Nagy)總理得以執政掌權。
隨之,蘇聯軍隊開始大規模的武力攻擊,造成大量死亡和破壞。黑白畫面鏡頭中的革命場面,出現男人、女人和孩童抵抗紅色軍隊,群眾破壞布達佩斯街頭的坦克車。估計單單在布達佩斯就有3萬人被殺,大約20萬匈牙利人逃到西方尋求政治庇護,其中47,000人流亡到美國。納吉和其他前任官員被抓捕處死。
共產政權揮之不去
62歲的思克(Gyula Csics)回憶50年前發生的群眾起義表示,「我很自豪在1956年發生的事情,我也很自豪事件發生時我是匈牙利人。」
對於思克和匈牙利1千萬人口來說,1989年共產主義結束後,16年的民主路程和5次自由選舉令人困惑又失望。
雖然匈牙利再度與西歐結盟,於2004年加入歐盟,不過由於執政的社會主義者是共產黨的直系後裔,許多人認為共產政權並沒有結束。
嚴重分裂的匈牙利
匈牙利從1990年代共產政權下臺後,第一輪新的民主議會壓倒性地通過一個法律,為了紀念1956年短暫地推翻俄羅斯所支持政權的革命,而將當天訂為國定假日。
50年過去了,但匈牙利國內仍政治動蕩,所以有2個紀念儀式:一個是政府舉辦的,一個是一些自由鬥士和反對黨舉辦的。
慶祝分兩邊起源於匈牙利社會長期的政治緊張。最近一個外洩的錄音帶中,總理吉爾斯桑尼(Ferenc Gyurcsany)表示政府在經濟問題上對全國撒謊,引發最近幾週的抗議,匈牙利青年民主聯盟等反對黨組織要求吉爾斯桑尼辭職,使政治緊張局勢更為嚴重。
因為吉爾斯桑尼過去曾與以前共產黨領導人的關連,許多人質疑由他來帶領紀念反蘇聯革命的角色是否恰當。曾經是共青團領導人的吉爾斯桑尼與一名共產黨高層官員的孫女結婚。他的社會黨中,有許多直到1989年還統治匈牙利的前任共產黨成員。
http://hk.epochtimes.com/6/10/23/33417.htm

另參本館:《俄羅斯關於蘇聯劇變問題的各種觀點》 圍牆易穿心牆難越 美國價值 歐盟向俄求援? 姓資姓社


 

台長: 阿楨
人氣(3,78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烈日灼身》
此分類上一篇:《失翼的雲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