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03 09:25:10| 人氣3,22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若論影音魅力,黑澤明的《蜘蛛巢城》(《馬克白》)和《亂》(《李爾王》)雖同是改編自莎士比亞,但《蜘》勝《亂》。

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有許多改編,比如作爲小說、話劇、電視劇、電影等。最早的李爾王的電影是1915年拍的。黑澤明《亂》是本著名的改編版本。詳參【圖博館】:黑澤明:名導演44

1985《亂》

  導演: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編劇: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主演:Yoshiko Miyazaki ..... Lady Sué
  根津甚八 Jinpachi Nezu ..... Jiro Masatora Ichimonji
  寺尾聰 Akira Terao ..... Taro Takatora Ichimonji
  井川比佐志 Hisashi Igawa ..... Shuri Kurogane
  野村萬齋 Mansai Nomura ..... Tsurumaru (as Takeshi Nomura)
  仲代達矢 Tatsuya Nakadai ..... Lord Hidetora Ichimonji
  Tetsuo Yamashita
  隆大介 Daisuke Ryu ..... Saburo Naotora Ichimonji
  原田美枝子 Harada Mieko ..... Lady Kaede
  Sakae Kimura
  Masayuki Yui ..... Tango Hirayama
  加藤武 Takeshi Kato ..... Koyata Hatakeyama
  
  劇情梗概:一文字秀虎是日本戰國時代崛起的海野平原的一個小國諸侯,以殺人手段殘忍著稱,被征服者往往全家被殺,女人被賞賜給部屬。在他70歲的時候,他准備將家業一分爲三,由三個兒子分掌大權。按照他的設想,長子駐守副城,次子駐守第二城,三子直虎駐守第三城,並囑咐他們要休戚與共。三子堅決反對,他知道,暴戾成性的父親已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的哥哥們早已覬覦父親的位置欲取而代之,一旦他們有了權力,等待他們的將是無休止的爭鬥,因爲父親早已樹立了背信棄義的榜樣,父親的設計只能是奢望和幻想。
  獲獎記錄
  1986年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並提名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1987年獲得英國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化裝獎,並提名最佳編劇(改編)、最佳攝影、最佳服裝、最佳藝術指導。
  1986年獲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最佳攝影獎。
  1986年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1986年獲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音樂、最佳外語片。
  1985年獲得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
  1986年獲得法國愷撒獎提名最佳海報、最佳外語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432633.html?tp=1_01

《亂》:黑澤明的結局

  明明知道依文家族的廝殺經過是從莎翁悲劇《裏爾王》化出,卻還是克制不住跟隨著劇情任情緒起伏。
  仲代大矢的表演與導演的意圖融爲一體。表現一位衆叛親離的老人時,鏡頭沒有推到人物面前觀察演員臉上的皺紋和油膩。導演將鏡頭放置得恰到好處,仲代大矢則在有效距離內充分利用老父親呆滯的眼神和舞臺劇一樣凝練准確的肢體語言將一個七十多歲父親的衰老和征戰一生的霸道表現得飽滿充實。
  戰爭場面是影片的重頭。不難發現,已經有很多導演從中吸取了精華,那種蒼茫背景上奪目的旌旗隨騎兵在原野上獵獵奔馳場面的震撼;那伏屍遍野、血流成河的恐怖;那火舌呼嘯、濃煙滾滾的城堡……這些都有導演效仿,雖然有的人采用極端的手法,交手的英雄像賣面粉的一樣白霧揮灑,讓人在視覺的美感中忍不住發笑;有的在表現宏大場面時用了部隊卻沒有軍隊作戰的氣勢,經常看到士衛們笨拙的奔跑還常常窺鏡頭偷笑。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凡是效仿得不甚拙劣的,都已經成爲大家。
  然而真正顯示黑澤明風格的,我認爲是結局。
  莎翁的《裏爾王》在人物的死亡中結束。無論是善的、惡的、清醒的、糊塗的都歸于死亡,一切終止。而黑澤明的《亂》的結局是開放性的。老父親死了,大郎死了,次郎死了,善良而各色的三郎死了,但是悲劇還沒有結束,因爲在淪爲屠場的城堡中人們還在爲利益互相廝殺。
  正是這個結局使黑澤明完成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得《亂》的悲劇性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家,震動了不同文化、民族背景的觀衆。
  無怪西方電影“三劍客”不約而同將黑澤明視爲偶像。因爲黑澤明的電影在視覺美感、市場需求滿足的同時,總能以深入的人文思考讓觀衆有最大限度的收獲。
http://ent.163.com/edit/030123/030123_149731.html

人性之悲--黑澤明《亂》20周年  
    
     第一次接觸黑澤明的電影,是在多年前的一個寒冷的下午,春節的喜氣縈繞在心頭,我無所事事的靠在沙發上,手上的遙控器不停的被按動,終于無奈的停在了電影頻道的佳片有約上,印象中很多年前就已經放過這部電影了,但是直到當時我還沒有看過,對黑澤明的印象還停留在書刊雜志的簡短介紹上,一直以爲他僅僅是黑白片時代如同瓦特蒸氣機一般已經只能放進博物館的産物了。主持人念臺詞一般的介紹說這是電影大師的作品,幾個嘉賓也跟著奉承,終于等來了“廣告之後請接著欣賞……”,在幾分鍾的廣告之後,電影終于開場了。
     最開始的鏡頭很有日本特色,東方的另外一個民族獨特的服裝和習俗在非常具有繪畫風格的鏡頭下逐漸吸引了我,當然這種吸引最開始還包含了因不熟悉所以帶有獵奇的成分,但是隨著故事的深入,我的心逐漸隨著劇中人物的脈搏一起跳動,當一文字秀虎驚奇的發現三城已經被太郎和二郎所圍困的時候,我也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
     烏雲遮日,火光沖天,人性的殘忍在大師的光影下暴露無遺,聽不到馬蹄聲,也聽不到兵戈的錚錚作響,耳邊只有淒慘哀傷的音樂,直到一聲槍響劃破長空,太郎從馬上摔了下來,人群紛紛給秀虎讓開一條道,秀虎踉踉蹌蹌的走出了三城。那一刻我徹底的被黑澤明所營造的聲光世界所震驚了,以至于産生了一種莫名的嫉妒,嫉妒這部東方電影居然不是中國電影,這也許是多年對國産電影的失望所導致的,這種失望在看完《十面埋伏》後達到了頂點,乃至絕望。
     當秀虎瘋瘋癲癲的在茂密的草叢中采集野花的時候,疾風吹過,狂草在風中如同火焰一般的搖擺,這是象征人類堅韌不拔的個性,還是意味著人的命運如同飄浮不定的狂風中的野草一般無法自主只能隨波逐流呢?
     戰爭,戰爭,從來都不曾改變。永遠是人類的愚昧和私欲挑起了戰爭,永遠是人類的殘忍和卑鄙暴露在戰爭中,永遠是人類的良知和忠誠被戰火焚燒,而戰爭帶給人類的永遠都是毀滅和痛苦。
     當末夫人興奮的對鶴丸說“看,我們的城”的時候,得到的是鶴丸疑惑的“在哪裏呢”的回答。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瞎子,即使看不見殘牆斷壁,也無法掩飾內心中對此痛苦的回憶。
     最後,當鶴丸孤獨的屹立在城牆上的時候,觀音像從手中滑落落下懸崖,等待他的將是未知的命運的深淵,那一刻我感受到的真的是無法比擬的淒涼。
     人不求安寧但求悲傷,以至于神佛也在爲人類哭泣,這便是黑澤明大師借平山之口所做的總結,然而,這部電影所帶給人的思考,卻遠非如此簡單。
     欣賞完這部影片,黑澤明這個曾經還是很陌生的名字立刻讓我肅然起敬,毫不誇張的說,它讓我不光讓我對導演本人,也對整個日本電影充滿了敬意。    
     “我下筆時渾然天成,仿佛做夢一樣。”
     “是的,我貪婪的吞噬這片自然美景。之後,畫作就自然的呈現在我眼前。想要克制實在是太難了。”
     “我埋頭苦幹,像火車頭般無情的驅策自己。”
     ——黑澤明電影《夢》中凡高語    
     黑澤明本人一直視荷蘭畫家凡高爲榜樣,在他的非常個人化的電影《夢》中,就有一個夢是關于凡高的,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代表作《憤怒的公牛》、《出租汽車司機》、《好家夥》)在片中客串凡高的角色,黑澤明便借凡高之後表明了自己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黑澤明生于1910年,在做了多年的助理導演之後終于在1943年開始正式成爲一個導演執導《姿三四郎》,1950年的《羅生門》讓他贏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也讓西方對東方電影刮目相看,他的威望跨越了國界,1965年之前,他在22年時間裏拍攝了24部影片,其中包括《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和《戰國英豪》等佳作,在拍攝《戰國英豪》時,他爲了拍攝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足足等了100天,這已經傳爲佳話。那段時間,無論是影片質量還是其勤奮嚴謹的態度都讓人起敬。
     然而在1965年完成《紅胡子》之後,情況急轉直下,在日本,電視劇逐漸的擠壓電影的生存空間,新一代觀衆似乎更加喜歡新類型的電影,而象黑澤明這樣的老一代工作者似乎早就應該退出曆史舞臺了。于是此後數年都沒有人願意爲他投資,落泊的黑澤明也因此離開了工作多年的東寶電影公司。
     1968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澤明成爲在戰爭巨片《虎!虎!虎!》(偷襲珍珠港)中負責日本部分的導演。然而開拍僅三周,黑澤明就告別了劇組,最終《虎!虎!虎!》成爲戰爭片經典,但是裏面卻沒有任何黑澤明執導的內容。
     在沈寂多年之後,黑澤明的在1970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沒有季節的城市》,然而迎接他的是票房的慘敗和紛至遝來的批評聲,人們已經遺忘了這位曾經爲日本乃至整個亞洲帶來榮光的導演。此時的黑澤明已經不堪重負,在家中割腕二十一處企圖自殺,所幸最終被救活。
     幾年後重新振作起來的黑澤明接受了蘇聯(當時蘇聯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商業的考慮很少,只注重名氣)的邀請拍攝了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紮啦》,這部完成于1975年影片獲得了莫斯科影展金獎(跟國內的金雞百花獎差不多),並且由蘇聯選送並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黑澤明重新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然而,缺乏資金依舊困擾著這位大師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入不敷出讓這位電影大師甚至得接拍廣告來謀生(張藝謀這些年也在拍廣告,但是性質完全不同)。
     終于大洋彼岸的大師的崇拜者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導演)和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導演)努力下,黑澤明終于得到了資金拍攝了史詩片《影子武士》(影武者,1980年),這部史詩影片在嘎那電影節上捧走了金棕櫚,然而卻遭到了缺乏人文關懷的批評。雖然獲獎,但是缺乏資金的陰影依舊如影隨形。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亂》誕生了。
     《亂》的故事大綱來自于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然而黑澤明不是照本宣科式的改編,而是進行了完全的重構,因此《亂》才被譽爲改編莎士比亞戲劇的典範之作。和同一時間的另外一部不朽作品《美國往事》一樣,幾年內都找不到投資,黑澤明只能一幅又一幅的回執電影鏡頭的手繪稿,居然回執了幾百幅,今天再來比較這些手繪稿會發現它們都居然被如實的排成了電影畫面。
     這時,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伸出了援手,兩位對黑澤明頂膜禮拜的好萊塢大導演出資讓已經75歲高齡的大師完成了這部驚世之作。
     這部耗資一千多萬美元的電影在當時是日本投資最大的影片,全片共動用演職員3萬人,戰馬15000匹,還燒毀了爲拍攝而修建的三座城堡(爲了達到導演要求的濃煙和烈火效果,城堡還大量使用了專程從美國空運過來的木材)。黑澤明曾經說過:“在我開始拍攝彩色電影的時候,日本彩色電影已開始了幾年,我想彩色電影的燈光一定不同于黑白電影,對當時日本彩色電影的燈光,我並不滿意,我需要更強的色彩感覺、更鮮豔的顔色。”這種對待色彩的理念,貫穿了《影子武士》,也延續到了《亂》中在這部影片中,人物服侍和場景、天空的顔色和劇情完全融爲一體,在加上繪畫風格的嚴格構圖方式,黑澤明徹底的展現了自己集編劇導演剪輯等多個職位于一身的能力和自己的繪畫功底。
     《亂》的片名其實國人都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畢竟它是一個飄揚過海漢字。英文名曾譯爲chaos(混亂、混沌),也許是考慮西方人不習慣“亂世”這個說法,後來統一譯爲ran(run的過去式,意味運動、蔓延),暗示片中建城、焚城這種無休止的循環。
     影片在1985年六一兒童節那天在日本公映,迎接他的,依舊是潮水般的批評,很多媒體聲稱這是一部非常迎合西方的電影,正如同幾年前國人批評李安的《臥虎藏龍》一樣。三個多月後《亂》在美國上映,引起了西方的轟動,獲得了衆多獎項,包括1986年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並提名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布景,尤其是被美國影評人協會評選爲年度最佳影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居然沒有把《亂》作爲本國影片選送到奧斯卡上參加外語片評選,讓《亂》丟掉了這個獎項,不過今天看來,這部影片的成就已經不是任何一個獎項能夠肯定得了的了。
     還要特別注意得是斯皮爾博格和盧卡斯投資的回報僅僅是《亂》的日本外票房,而由于《亂》在國外上映依舊使用了日文原聲加字幕的方式讓普通觀衆很不習慣(《臥虎藏龍》在北美上映的時候李安也堅持不要英文配音),在美國票房不佳,僅僅只有三百多萬美元的票房,兩人的投資大部分都沒有收回,不過這幾位好萊塢大亨卻都沒有停止對黑澤明的支持,此後的幾部影片的拍攝資金都是由他們提供的。
     《亂》可以說是黑澤明一生的總結,九十年代後他所拍攝的幾部電影都非常的個人風格化,已經完全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心態了,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拍攝電影,直到1998年9月6日在家中去世時,享年88歲,他還在籌備下一部影片。此時如夢初醒的日本媒體才蜂擁而至,紛紛給予他很高的贊譽,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悼念大師的熱潮,共有超過35000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http://www.magicstar.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03189&PostID=1088633&idWriter=0&Key=0

《亂》虛構故事裏的曆史影子——隱退 

黑澤明的《亂》,故事的梗概是來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但他把故事融進了十六世紀日本戰國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融化得很深入,不象國內的某些導演,自己僞造一些拙劣的僞民俗迎合洋評委,還恬不知恥地說什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雲雲。南方網訊黑澤明的《亂》,故事的梗概是來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但他把故事融進了十六世紀日本戰國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融化得很深入,不像國內的某些導演,自己僞造一些拙劣的僞民俗迎合洋評委,還恬不知恥地說什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雲雲。 在黑澤明的《亂》裏,很多情節,不僅在日本,在中國也有現實的事件來映襯。
這裏想說的是君主的隱退,戰國時代確實有很多家督隱退的事例。這裏想說的是君主的隱退,戰國時代確實有很多家督隱退的事例。 隱退,有的是自願的,有的是被迫的。隱退,有的是自願的,有的是被迫的。 粗略地分析,應該有三種狀態。粗略地分析,應該有三種狀態。
第一種隱退是爲了在有生之年實現順利交接,讓自己的某個兒子先坐穩寶座,而自己仍然在幕後執掌大權。第一種隱退是爲了在有生之年實現順利交接,讓自己的某個兒子先坐穩寶座,而自己仍然在幕後執掌大權。 例如豐臣秀吉就是從關白的位置上隱退,讓養子秀次接班,等到後來秀賴出生,他又殺死秀次全家。例如豐臣秀吉就是從關白的位置上隱退,讓養子秀次接班,等到後來秀賴出生,他又殺死秀次全家。 從這個血腥的事例中,我們看得出,所有的大權都牢牢掌握在秀吉一個人手中。從這個血腥的事例中,我們看得出,所有的大權都牢牢掌握在秀吉一個人手中。
這樣地隱退在中國也有,但不算太多,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就是因爲溺愛王子何,就先把王位禪讓給何,即惠文王,自己自稱主父,大權還在主父手裏。這樣地隱退在中國也有,但不算太多,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就是因爲溺愛王子何,就先把王位禪讓給何,即惠文王,自己自稱主父,大權還在主父手裏。 後來趙武靈王又覺得這樣做對不起長子章,想分趙爲代,立他爲王,狐疑不定,結果先是王子章作亂,然後公子成、李兌圍困趙武靈王,把他活活餓死,電影《亂》中一文字秀虎的悲劇,和趙武靈王倒是最相類似。後來趙武靈王又覺得這樣做對不起長子章,想分趙爲代,立他爲王,狐疑不定,結果先是王子章作亂,然後公子成、李兌圍困趙武靈王,把他活活餓死,電影《亂》中一文字秀虎的悲劇,和趙武靈王倒是最相類似。
爲了實現順利交接而隱退的皇帝還有幹隆。爲了實現順利交接而隱退的皇帝還有幹隆。 康熙是六歲即位,做了六十年皇帝。康熙是六歲即位,做了六十年皇帝。 幹隆即位時已經二十多歲,當時他表示,自己最多象祖父那樣做六十年皇帝,如果能活到那時候,就主動隱退,鑒于古代的皇帝多數短命,他大概也沒想到自己真能活這麽久。幹隆即位時已經二十多歲,當時他表示,自己最多像祖父那樣做六十年皇帝,如果能活到那時候,就主動隱退,鑒于古代的皇帝多數短命,他大概也沒想到自己真能活這麽久。 到六十周年時幹隆拖了一年,然後傳位給嘉慶,自己做太上皇,雖然不再上早朝,但仍然披閱奏章,接見內閣和軍機大臣,重大國政還是他說了算。到六十周年時幹隆拖了一年,然後傳位給嘉慶,自己做太上皇,雖然不再上早朝,但仍然披閱奏章,接見內閣和軍機大臣,重大國政還是他說了算。
第二種隱退是因爲來自更大勢力的猜忌而被迫所爲,象黑田如水,也就是黑田官兵衛,因爲功高震主,秀吉對他很忌諱,說他只要有二十萬石的封地就有實力奪取天下,于是他就宣布隱退,讓兒子黑田長政即位。第二種隱退是因爲來自更大勢力的猜忌而被迫所爲,象黑田如水,也就是黑田官兵衛,因爲功高震主,秀吉對他很忌諱,說他只要有二十萬石的封地就有實力奪取天下,于是他就宣布隱退,讓兒子黑田長政即位。 這樣,秀吉倒是放了心,黑田家的封地也得到了擴大。這樣,秀吉倒是放了心,黑田家的封地也得到了擴大。
海盜大名九鬼嘉隆也是因爲受到秀吉的猜忌,所以才傳位給兒子守隆,自己隱退的。海盜大名九鬼嘉隆也是因爲受到秀吉的猜忌,所以才傳位給兒子守隆,自己隱退的。 但九鬼嘉隆在關原合戰中,父子政見不一,據說那也是爲了在不可預測的政治鬥爭中保存家族的痛苦選擇,放在現在,這麽做叫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他趁守隆不在,奪取了城池。但九鬼嘉隆在關原合戰中,父子政見不一,據說那也是爲了在不可預測的政治鬥爭中保存家族的痛苦選擇,放在現在,這麽做叫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他趁守隆不在,奪取了城池。 但最後的結果是守隆擁護的德川家康勝利,所以九鬼嘉隆被迫自殺,但九鬼家族依然保留了大名的地位。但最後的結果是守隆擁護的德川家康勝利,所以九鬼嘉隆被迫自殺,但九鬼家族依然保留了大名的地位。
象這樣隱退的例子,在中國並不多,北魏的獻文帝拓拔弘算一個,他在位的時候,馮太後掌握大權,寶座坐得很沒趣,于是就讓位給兒子拓拔宏,也就是後來改革漢化的孝文帝,自己稱太上皇,移居崇光宮後,還要"國之大事鹹以聞",最後被馮太後毒死。像這樣隱退的例子,在中國並不多,北魏的獻文帝拓拔弘算一個,他在位的時候,馮太後掌握大權,寶座坐得很沒趣,于是就讓位給兒子拓拔宏,也就是後來改革漢化的孝文帝,自己稱太上皇,移居崇光宮後,還要"國之大事鹹以聞",最後被馮太後毒死。
第三種則是發生內部政變,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武田信玄趕走父親晴虎,自立爲大名。第三種則是發生內部政變,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武田信玄趕走父親晴虎,自立爲大名。 爲了權力而父子相殘,在世界各國都層出不窮,有的是暗殺,有的是明殺,有的是陳兵造反,比較起來,兒子讓老子隱退,有個體面一點的結局,還是比較溫情脈脈的。爲了權力而父子相殘,在世界各國都層出不窮,有的是暗殺,有的是明殺,有的是陳兵造反,比較起來,兒子讓老子隱退,有個體面一點的結局,還是比較溫情脈脈的。
這樣的例子幾乎集中在唐朝,太宗逼高祖退位,中宗逼武則天退位,玄宗逼睿宗退位,肅宗是在玄宗西逃後在靈武即位,造成既成事實,玄宗不得已退居太上皇的。這樣的例子幾乎集中在唐朝,太宗逼高祖退位,中宗逼武則天退位,玄宗逼睿宗退位,肅宗是在玄宗西逃後在靈武即位,造成既成事實,玄宗不得已退居太上皇的。 唐順宗也是被迫退位,由憲宗即位的。唐順宗也是被迫退位,由憲宗即位的。
西方古代的情況不清楚,但從《李爾王》的故事看,隱退的例子肯定也有。西方古代的情況不清楚,但從《李爾王》的故事看,隱退的例子肯定也有。 《亂》中秀虎隱退前讓三個兒子折箭的故事,很明顯來自毛利元就三箭之誓,但毛利家的一利兩川精誠團結,完全是兄弟同心的模範,電影中一文字家的表現太令人失望了。 《亂》中秀虎隱退前讓三個兒子折箭的故事,很明顯來自毛利元就三箭之誓,但毛利家的一利兩川精誠團結,完全是兄弟同心的模範,電影中一文字家的表現太令人失望了。

看黑澤明《亂》有感   

  上個星期六,看了黑澤明的一部作品《亂》,是以日本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爲背景的,深刻感受到什麽叫大師的作品,電影除了給我們愉悅還能帶給我們這樣的震撼力。                  
  其實是一部悲劇,但是整個電影的色彩卻非常明麗,藍天、白雲、大片的綠地、昏黃的城堡,夕陽,每一幅場景都能入畫,卻又深含寓意。老國王秀虎帶著他的三個兒子太郎、次郎和三郎出來打獵時,還是表面和睦的一家,天上的雲朵,潔白、凝重、緩慢,鏡頭有幾秒的時間就一直停頓在那幾朵雲上,仿佛提醒觀衆,仔細地看看,再凝眸,那雲朵中隱隱透著幾縷黑色。果然,老國王要讓位給太郎,希望兄弟和睦,自己安享晚年。他退位之意甚決,盛怒之下,甚至放逐了直言勸諫的三郎和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                  
  被放逐的三郎成爲領國國王的女婿。太郎則成了新國王。這期間,鏡頭中又出現了雲,依舊是潔白的,但卻絲絲縷縷的散落在藍天上。老國王卻並沒有能夠安享晚年,口蜜腹劍的太郎和次郎並沒有遵循自己在父親面前立下的誓言,而是同室抄戈,爭奪起國王寶座,甚至預謀殺害父親,以除去眼中之釘。老國王後悔自己沒有采納忠言,最信任的侍衛背叛了自己,其他的一個個戰死在自己的面前,萬念俱灰。本以爲這時候導演會安排老國王自殺,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戰敗者只能死。但沒有,氣概豪邁、征戰一生的老國王沒有自殺,而是瘋了。他僥幸揀回了一條命,身邊只有一個平時供他取樂的小醜和被他放逐但依舊追隨左右的臣子照顧他。在這幕場景中,天色昏暗,狂風卷過半人高的野草,制造出淒厲的聲響。秀虎白發蒼茫,眼神呆滯、瘋狂、淩亂、恐懼。小醜大叫,“在這個世界中,只有瘋了才能生存。”這一切,風景、人物還有語言都給人非常強烈的觸動,我當時就聯想起片名《亂》。                  
  次郎殺死了太郎,如願以償地坐上了國王的寶座。本以爲劇情會安排三郎卷土重來,爲父報仇,重整河山。但越看下去越能體會大師的獨具匠心,次郎因他的愚蠢失去了國家,三郎卻死于一顆流彈,失去了最心愛兒子的秀虎失去了最後的希望和安慰,也死去了,他奮鬥一生創下的領地被鄰國占領,正如他曾經多次占領過別人的土地。他曾經施加在別人身上的痛苦完全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一切都消失了。這時由臣子的口喊出了黑澤明想要告訴觀衆的話,爲什麽相對于安寧和平靜,人們更願意選擇殺戮和痛苦?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秀虎的獨斷專行、英雄氣概以及窮途末路時無限的蒼涼,太郎的急功近利,次郎的目光短淺都被刻畫的淋漓盡致。小醜的舞蹈、話語都有深刻的寓意。兩位女性角色也極爲出彩,一位是太郎的妻子楓,另一位則是次郎的妻子末,她們父親的領土被秀虎占領,父兄也都死去,自己則成爲了仇人的兒媳。一樣的處境,不一樣的選擇。楓心心念念地要複仇,她城府極深,巧舌如簧,先煽動太郎和父親的關系,在太郎死後,又軟硬兼施,成爲次郎的情婦,左右著懦弱的次郎。最後她自己也被次郎的侍衛所殺。劇中有一場戲,深入地揭示了這個人物的性格。太郎死後,楓一身孝服,跪行至次郎面前呈奉太郎的頭盔,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匕首威脅次郎說出太郎死去的真相,在看清了次郎的懦弱本性後,揚聲狂笑,扔掉匕首,說出自己的條件:“我根本不在乎太郎的死活,我只在乎我自己,我不願意成爲寡婦,不願意做尼姑,不願意離開第一城……”當次郎屈服于她的美色之後,她緊跟著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她要次郎殺死原配的妻子末,立自己爲王後。但這次,她利用的不是兵刃而是女人的眼淚。這段情節,起伏曲折,生動地表現了楓的工于心計、毒辣狡猾,讓觀衆憎恨的同時又折服于她的勇氣和手段。                  
  而末則是片中善良和寬恕的代言,對于殺死自己的父親又刺瞎了弟弟眼睛的秀虎,她完全沒有仇恨,鏡頭中很少出現末的正面,呈現給觀衆的大都是側面和背影。她一心向佛,希望佛能消除一切怨恨。但是她的善良和一相情願並沒有給她帶來好下場,最後還是死于次郎派的殺手刀下。影片的最後,昏黃的夕陽中,末失明的弟弟鶴丸一個人孤獨地站在已成爲廢墟的亡父的城堡上,末給他的那張釋迦牟尼的畫像慢慢飄下城牆,落在斷壁殘垣中。秀虎死了,太郎、次郎和三郎都死了,楓死了,末也死了,佛在畫紙上卻依然微笑,而鶴丸的面前注定永遠是黑暗。                  
  我屏息靜氣看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影片後,竟久久不能入眠。有人說黑澤明的電影深得莎士比亞悲劇的精髓,我完全贊同。但莎士比亞用的是文字,而黑澤明則運用了電影,給人以視覺和心靈雙重的沖擊。絕妙的環境特寫,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氣勢磅礴的場景,跌宕起伏的情節,出人意料的劇情發展,無一不展示著他非凡的才華。                  
  說到這,我不由想起了最近熱炒的張藝謀的《英雄》。《英雄》的場景很美,但人物刻畫和情節都讓人不甚了了。張藝謀自己認爲只要若幹年後,觀衆能記住其中的幾個場景,他的影片就算成功了,我卻不能苟同,如果影片只重場景,那還不如看風光片。我認爲,好的影片是要讓觀衆看的懂,影片看完了,心依舊被劇中的情節吸引,甚至多年後,能回憶起這部電影的不僅是場景、人物、情節,還能體會導演對于影片的理解。
 也許《亂》並不是黑澤明最好的作品,據說他最好的作品是《羅生門》,但僅僅這部影片已讓我對黑澤明心懷景仰,這才是真正的電影大師。觀衆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能打動心靈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如陳酒曆久彌新。依靠煽情、抄作、明星和緋聞産生的影片怎會有生命力呢?
http://www.rongshuxia.com/rss/art_proxy.rs?aid=1902564&off=1

(楨:不知《語言與影像的魅力》之異,另參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416/20070227070027
《英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57/20061219074457
《活著》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417/20070301073320
《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李爾王

原劇本
  李爾王是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後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爲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
  此劇主要情節爲:年老的李爾王情緒低落,希望把國土分給他的三個女兒。在分封的時候,他讓每個女兒都說說對他的愛戴,借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全力的贊美國王,只有第三個女兒考妮狄婭因表達了自己的樸實而真摯感情被李爾驅逐,去法國做了王後。在把國土分給兩個女兒之後,李爾的女兒立刻變臉虐待他,但李爾並沒有發瘋,而是默默忍耐她們的折磨,他認爲這是自己誤解考妮狄婭,理應受到的懲罰。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時候,來了一個聖徒安慰他。李爾對聖徒說了自己對考妮狄婭犯下的錯誤,並懊悔的表達了自己的絕望:他覺得考妮狄婭再不會原諒他了。但聖徒卻說,考妮狄婭一直愛著她的父親。原來,這個聖徒就是考妮狄婭。考妮狄婭在法國得知李爾的困境之後,立刻組織了一支軍隊,秘密在英國登陸,因爲放心不下李爾,所以特地在開戰前,來探望李爾。最終,考妮狄婭的軍隊大敗英軍,李爾又變成了李爾王。
  這是一出感人的曆史悲喜劇,情節緊湊,動人心弦,人物的行事、對話、反應也都合乎邏輯。在莎士比亞改編之後,卻出現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情節:如李爾突然暴怒趕走女兒,又莫名其妙認不出肯特,時而發瘋時而平靜,埃德蒙不可思議的欺騙了埃德加,一個不知從哪裏來的弄人與國王作滑稽的對話,考妮狄婭無足重輕的死掉等等。在人物的對話上,也過多的不符合李爾王時代,像中世紀似的。托爾斯泰曾詳細批判過此劇(論莎士比亞和戲劇)。但不可否認,這出戲劇在此後的幾百年中,一直廣受好評,除了伏爾泰,幾乎沒有著名的人物對其提出過批評。客觀的說,托爾斯泰的評價並非沒有道理,不過考慮到莎士比亞的時代,莎氏對此劇本的改編也有其現實意義,或許莎士比亞是想通過此劇來反應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吧。

莎士比亞

  《李爾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敘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意欲把國土分給3個女兒,口蜜腹劍的大女兒高納裏爾和二女兒裏根贏其寵信而瓜分國土,小女兒考狄利婭卻因不願阿諛奉承而一無所得。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考狄利婭爲皇後。李爾王離位,大女兒和二女兒居然不給其棲身之地,當年的國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婭率隊攻入,父女團圓。但戰事不利,考狄利婭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屍體悲痛地死去。
  《李爾王》真實地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動蕩不安的英國社會的面貌,也是作者對專制王權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歌頌。受狡詐冷酷的女兒和陰險殘暴的女婿的虐待,李爾由專橫暴虐、剛愎自用的統治者,一下子變成了“流浪的叫花子般的國王”,這個過程具體地反映了文藝複興晚期封建階級走向衰亡的曆史。葛羅斯特受到作爲冒險家、陰謀家的兒子陷害後所說的“城市裏有暴動,國家發生內亂,宮廷之內潛藏著逆謀;父不父,子不子,綱常倫紀完全破滅”這番話,正點出了封建主義解體、資本主義興起的過渡時期封建倫理道德趨于崩潰,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替代舊的綱紀倫常的曆史真實。
  劇本真實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的苦難。李爾王流落荒郊,飽嘗暴風雨襲擊的苦楚,隨著地位的改變,他不由聯想起成千上萬無家可歸的窮人。他激動地說:“衣不蔽體的不幸的人們,無論你們在什麽地方,都得忍受這樣無情的暴風雨的襲擊,你們的頭上沒有片瓦遮身,你們的腹中饑腸雷動,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麽抵擋得了這樣的氣候呢?”這段話真實地揭示了圈地運動中失地農民流落異鄉、饑寒交迫的慘狀。
  劇本還通過李爾王的小女兒考狄利婭等正面形象,宣揚了人和人應該和諧真誠、應該尊重人格、應該平等相待的人文主義思想。但李爾的瘋狂致死、考狄利婭的被害和葛羅斯特的流浪等結局,又爲作品抹上了濃重的憂郁色調。

電影:李爾王 King Lear (1987)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編劇:Richard Debuisne ....uncredited
  讓-呂克?戈達爾 ....uncredited
  Norman Mailer ....uncredited
  威廉?莎士比亞 ....play
  主演: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Mr. Alien (uncredited)
  Freddy Buache ....Professor Quentin (uncredited)
  萊奧?卡拉克斯 Leos Carax ....Edgar (uncredited)
  劇情
  剛愎自用的老國王李爾年邁體衰,決定把國土分給三個女兒,他要根據女兒們所表達的愛來分配每人所得的一份。他的二個大女兒使用甜言蜜語,騙取了父親的歡心,而他的小女兒卻說了恰如其分的想法。小女兒的言語沒有使李爾王滿意,他把國土分給了兩個大女兒。這時兩個大女兒露出了真面目,將父親趕出了自己的家,善良的小女兒收留了他。多年後,兩個大女兒因爭風吃醋相繼死去,小女兒也被惡人害死,李爾王在憂傷中死去。

  [美國][李爾王.2008]
  
  導演 Trevor Nunn
  主演 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King Lear
  蘿瑪拉?嘉瑞 Romola Garai ....Cordelia
  喬納森?海德 Jonathan Hyde ....Earl of Kent
  Philip Winchester ....Edmund
  Kieran Bew ....Various
  Frances Barber ....Goneril
  William Gaunt ....Earl of Gloucester
  Sylvester McCoy ....Fool
  Gerald Kyd ....Soldier
  Monica Dolan ....Regan
  David Weston ....A Gentleman
  Guy Williams ....Duke of Cornwall
  Ben Meyjes ....Edgar
  Seymour Matthews ....Curan
  Julian Harries ....Duke of Albany
  Naomi Capron ....Maid
  ◎簡 介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說的是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把自己的國家分給三個女兒,大女兒和二女兒口蜜腹劍,騙取了她的歡心,小女兒實話實說惹惱了老國王,結果被趕走並剝奪了她的那一份國土。然而趕走小女兒之後李爾王才發現另外兩個女兒的真面目,悔恨交加的他流落荒郊野嶺,小女兒考狄利婭率軍隊來打自己的姐姐,見到了父親。但戰事不利,考狄利婭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屍體悲痛地死去。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改編了這個著名的故事,由一組豪華明星陣容進行全新演繹,其中包括 Sir Ian McKellen、Frances Barber、Sylvester McCoy、Romola Garai 。以及更多史詩戰爭場面。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489.html?tp=0_11

《李爾王》

《李爾王》(King Lear)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之一,它可能是在1605年寫成,劇情基于一位傳說中羅馬人時代之前,不列顛國王李爾的故事,關于這位國王的史記、詩歌和劇作在莎士比亞時代前便已存在著。
清教徒革命後劇院往往不喜歡這部作品中虛無主義的味道,因此一般在上演時對它改編。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部作品被普遍公認爲莎士比亞最偉大的創作。許多有名的演員扮演過李爾王,但一般認爲只有上了年紀的演員才能真正體現這個角色。

來源
李爾這個人物的原型可能有三個來源:
蒙默思的傑弗裏(Geoffrey of Monmouth)在他的曆史紀錄中,記載了黃淮海有一個叫做李爾的半傳說性質不列顛國王。
今天英國德文郡(Devon)和康沃爾(Cornwall)地區有過一個半傳說性質名叫李爾的國王。按《不列顛史》記載他被羅馬人俘虜,他可能是莎士比亞劇作中的人物原型。
克爾特神話(Celtic Mythology)中有一個叫李爾的海神。
莎士比亞之前就已經有一部叫做《李爾王》的戲劇,在這劇中最後考狄利婭和法國國王養護著作爲農民的李爾。不過在此之前就已經有多種不同版本關于李爾王的民間故事。估計莎士比亞知道這些故事。
莎士比亞最重要的來源可能是拉法埃爾?賀林歇德(Raphael Holinshed)于1587年發表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曆表》(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 Scotlande, and Irelande)。賀林歇德自己的來源是12世紀蒙默思的傑弗裏寫的《不列顛統治史》(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
考狄利婭這個名字可能來自埃德蒙?斯賓塞(Edmund Spenser)于1590年發表的《仙後》(The Faerie Queene)。斯賓塞的考狄利婭與李爾王中的考狄利婭一樣被絞死。
當時莎士比亞有可能還引用了其它一些作品。

爭論點

開幕的不明
莎士比亞在寫作時往往將他同時代的人衆所周知的細節忽略掉了,而今天的讀者則會對這些被忽略掉的細節感到疑惑。許多對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研究解開了一些這樣的迷,使得今天的讀者對整個著作有更好的理解。
在第一幕裏李爾決定退位,並將他的王國分給他的三個女兒以及她們的丈夫。李爾想要測試他的女兒們,因此他問她們:「告訴我,你們中間哪一個人最愛我?」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這句話有點老糊塗,因爲李爾顯然已經決定好他怎樣分他的王國了,因此這個測試顯然毫無意義。這句話的上下文可能是這樣的:在莎士比亞以前的那部匿名作者所寫的《李爾王》中考狄利婭已經決定嫁給她自己愛的人,而不是他父親爲他選擇的人。因此這個測試實際上是李爾試圖強迫考狄利婭嫁給他所希望的女婿的最後決策。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中將這個細節忽略掉了,有可能是因爲他知道他當代的觀衆都認識這個細節,因此他沒有必要在這裏再重複,或者他覺得這個細節不再這麽重要了。
悲劇結尾
李爾王慟哭考狄利婭之死,詹姆斯?拜利1786年至1788年畫如上所述,莎士比亞時期的人對李爾王的故事和其各種不同的敘述非常熟悉,因此每個新的版本中與衆不同的地方立刻就會被人注意到。而莎士比亞的悲劇性結尾是他的版本中最顯著的不同了。
莎士比亞以前所有的版本都是以李爾複位結束的,在斯賓塞的版本中考狄利婭繼位,但熟年後被她的一個侄子推翻後自殺。
莎士比亞讓一個衣衫襤褸的李爾抱著他的已亡的最心愛的女兒走上舞臺,這本身就已經夠震動人的了,然後李爾還說:「這一根羽毛在動;她沒有死!」來喚起觀衆的一絲希望,但實際上考狄利婭已經死了。
可以想象的是當時許多人無法接受這樣一個結尾,事實上大多數人在此後數百年中無法接受這個結尾。《李爾王》因此很長時間裏不受歡迎。1681年納厄姆?泰特將這個結尾改爲李爾勝利複位,愛德迦與考狄利婭結婚後才重新有人上演這部劇。一直到1838年上演的始終是泰特改寫的版本。1765年塞繆爾?詹森在決定不使用莎士比亞的原作,而使用泰特的改本時寫道:「從泰特開始考狄利婭始終是勝利地返回。我必須承認我數年前是如此被她的死所震驚,以至于到我開始編輯它爲止我後來一直不敢讀這部劇的最後一幕。」
考狄利婭和弄人
李爾的弄人在劇的前一部分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首次在第一幕、第三場出場,在第三幕,第六場後就毫無解釋地消失了。他的最後一句話是「我一到中午可要睡覺哩。」(也可以譯爲「我中午要去睡覺了」)有人認爲這暗示他將在他生命的定點死在監獄裏。
一個比較廣泛的解釋是弄人和考狄利婭的演員是同一個人,事實上這兩個角色從未同時在舞臺上出現過。莎士比亞時代一個演員演兩個角色是很平常的。但是很難想象的是當時莎士比亞的劇團裏演小醜的人來演考狄利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幕中李爾罵考狄利婭是一個傻瓜(小醜),在第五幕裏他罵自己是一個傻瓜。
另一個比較複雜的解釋是考狄利婭沒有去法國,而是假扮爲李爾的弄人來服侍李爾,這有點像愛德迦假扮服務葛羅斯特伯爵一樣,此外還有人建議說法國國王也假扮了一個騎士來幫助考狄利婭。劇快結束時李爾說:「我的可憐的傻瓜給他們縊死了!」這句話可能不是指他的弄人,而是指考狄利婭(或兩者是同一人)。反對這個解釋的人指出弄人在考狄利婭被逐前早就在爲李爾服務了。李爾的一個騎士曾說:「自從小公主到法國去了以後,這傻瓜老是郁郁不樂。」
愛德蒙
葛羅斯特伯爵的私生子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的野心使他與高納裏爾和雷根兩人結成聯盟。雖然愛德蒙蒙受了他的地位的不幸,但這無法用來磨滅他的罪行。他違反了國家法律,而只遵守他自己的對自己有利的規則——狡詐和權力的規則。他不惜使用任何方式來達到他的願望使他成爲一個沒有良心的壞蛋。但他有自己的原因,而這個原因與高納裏爾和雷根的類似。爲了殺他的父親,他說他對父親的愛必須放在他對國家的衷心之下。他離開他的父親,使康華爾公爵可以傷害他的父親。後來他也毫不猶豫地要殺李爾和考狄利婭。但是到最後他還是發了一點點良心想要違反殺考狄利婭和李爾的命令。
版本
今天的版本來自1608年、1619年和1623年的三個源版本,但這三個版本中有很大的出入。第三版中有約100行前兩版沒有的內容,而前兩版有第三版中沒有的285行內容。過去的正式版本是將這些內容混在一起。但近年來有人提出前兩本可能更接近于莎士比亞最初的版本,而第三本則是爲舞臺加工後的版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88%BE%E7%8E%8B

 

台長: 阿楨
人氣(3,22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影武者》
此分類上一篇:《蜘蛛巢城》

阿楨
莎翁黑暗面…逃稅、剝削弱勢 2013-04-01 中國時報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在文壇的地位無庸置疑,但一項研究發現,莎翁曾非法囤積糧食再高價賣出,牟取暴利;並曾因逃稅而面臨牢獄之災,顯現他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在英國阿伯里斯特維斯大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亞契女士表示,莎翁除了是世界知名的偉大劇作家,也是英格蘭沃里克郡的大地主,更是個冷酷無情的商人。他竭盡所能地逃稅、不惜犧牲別人以獲取最大利潤,而且剝削弱勢,同時他還創作劇本描寫弱勢者的悲慘處境,來娛樂他們。
 她說,莎翁雖然是劇作家,但當時作品沒有版權,不知道這些作品日後可以帶來收益,他可能認為自己必須養育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夭折),於是逃稅、囤積居奇。
 亞契女士和研究團隊認為,莎翁在一六○七年糧食暴動高峰期,寫出悲劇《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為飢餓的窮人發聲,其實可能反映他的罪惡感,當時他自己就在囤積穀物。
 學者檢視法庭文件和稅務資料發現,莎翁在十五年期間非法囤積糧食,再高價賣給鄰居和當地的零售商,因此一再被告上法庭和遭罰款,涉嫌逃稅也讓他有吃牢飯之虞。在歐洲鬧飢荒時,莎翁是有錢的地主,此一生活經驗,可能反映在其最著名悲劇之一《李爾王》中。
2013-04-01 13:21:47
版主回應
莎士比亞的秘密:內幕 文:藍祖蔚

台灣文壇前輩陳冠學先生曾在1998年出版了一本《莎士比亞識字不多?》的考據書(三民叢刊166號),直接咬定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只不過是一名演員、戲院經理、投機生意人罷了,他不是作者,因為他既無能力寫詩,也無能力寫戲劇,因為他識字不多。
  陳冠學舉証歷歷,認為曾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時代任官的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最有可能才是莎士比亞著作的真實作家,但是,拍過《2012》等科幻電影的導演羅蘭.艾姆立許(Roland Emmerich) 卻和劇作家約翰.歐羅夫( John Orloff)在2011年合力拍出了《莎士比亞的祕密 (Anonymous)》,直指當時的第17世牛津公爵(17th Earl of Oxford)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才是莎詩劇作的執筆者。
  莎士比亞究竟識字多不多?過去四百年來,能與荷馬、但丁和歌德齊名的大詩人和大劇作家可能真是痞子無賴嗎?文學家爭論數百年來始終得不到答案的問題,輪不到我來回答,我亦沒有能力回應。可是不管閱讀《莎士比亞識字不多?》或觀看《莎士比亞的祕密》都可以享受創作者窮其一生精力才完成的考古與推論,雄辯滔滔,煞有介事,甚是有趣。
  《莎士比亞的祕密》和《莎士比亞識字不多?》的共同前提就是根本不相信出身文盲世家,會殺牛,也犯過偷獵罪的人就是寫下無數動人詩劇的大作家,陳冠學的考據工程之細,需要懂得歷史和莎劇奧妙的人才能領略,但是羅蘭.艾姆立許則是透過影像和戲劇,用看好戲的方式,做出煞有介事的論述,就簡單明白的溝通手法而言,電影確實更直接,也讓人更快吸引核心論述。
  《莎士比亞的祕密》的主軸核心有三:動機、發微和八卦。
動機的源起在於劇場,滿腹才情的牛津公爵愛德華(由瑞斯.伊凡(Rhys Ifans)飾演)來到莎士比亞參與演出的劇場時,赫然發覺了民間劇場的活力(宮廷劇場專為討好皇帝一人,太過嚴肅呆板),於是起心動念,揀了一個自己寫過的劇本,交給了劇團編劇Ben Jonson(由Sebastian Armesto飾演)演出,沈重又悲壯的歷史,搭配激情的言語,成功撩動了觀眾的情緒,愛德華更是混在人群中感受到自己文字的熱能,於是他更願意把自己庫藏的舊作,逐一拿出搬演,不料,就在如癡如醉的觀眾狂呼劇作家現身時,就被不學有術的莎士比亞給搶走了虛名與光彩。
  莎士比亞如何竊取令名,不是全片重點,愛德華可以在劇場中驗收自己的作品風光(或者即時修正,改寫自己的作品),才是最有趣的創作心情。誰不需要觀眾?誰不需要掌聲?就算莎士比亞真如愛德華一般滿腹經綸,沒有觀眾的癡迷歡呼,不是在文字的牽引下,說笑就笑,要哭就哭,他也未必就有動能持續寫出傲人作品,愛德華是貴族,不在乎平民劇場的票房營收,只因困於岳丈William Cecil(由大衛.休里斯/David Thewlis飾演)的權勢和威脅,只能隱姓埋名創作,但是能有舞台驗証自己文字的魅力,他自是甘之如飴,讓欺世盜名的莎士比亞成了他的擋箭牌或護身符,也就成了合情入理的解釋。
  其次,編導亦從莎劇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線索,以「文字發微」之心,替歷史和戲劇公案做出筆墨春秋的註解。
  至於宮廷內幕的超級「八卦」,則是《莎士比亞的祕密》更大膽的掰扯功力了。本片的八卦有兩種,一種是舊聞新解,例如曾被懷疑是莎士比亞真實作者之一的克里斯多福.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以往總是說他在酒館間與人起了爭執遭刺死,在本片中卻成了他威脅要揭發莎士比亞的文盲真相,卻遭莎士比亞暗殺;另一種則是駭人聽聞,號稱「童貞女王(Virgin Queen)」伊莉莎白一世,雖然終身未嫁,卻有面首無數,甚至子嗣無數,是耶?非耶?其實只有天知道,卻又與稗官野史的傳聞若合符節,才足以唬得觀眾一楞一楞的,是啊,歷史上的皇帝或女王,誰不是秘密或醜聞一籮筐,辜妄言之,也就辜妄聽之嘍。
  羅蘭.艾姆立許擅長用電影動畫和特效來創造視覺奇觀,《莎士比亞的祕密》也在歷史場景上用了極多的數位動畫特效,但是舉凡踩在木板,走過爛泥地才能進劇場看戲,劇場舞台能如此貼近觀眾的「劇場」效應......都証明了他對歷史考據下過一番功夫,而且找到最有說服力的重建方式創造寫實氛圍,過去,他懂得娛樂眾生,如今,也能舞文弄墨,頗有文藝青年的七分風采,都是《莎士比亞的祕密》讓人意外的美麗收獲了。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aen31521197&channelid=CH56
2013-05-09 08:55: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