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泰瑞喬治編導的《盧安達飯店》和下貼網評對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控訴:
在大屠殺發生時,比利時及美國陸續撤軍,聯合國總部還要求駐盧安達維和部不可介入內戰並避免一切武裝衝突。此種族屠殺因為大使館的迅速撤離、世界各國的漠視而導致百萬圖西人在一百天內被屠殺。
似比,本館前評(二00一年諾貝爾政治文學獎得主《大河灣》的偏重批評非洲土著政府,來得有遠見。
可惜仍未觸及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背景:
1890年到1918年時盧安達爲德國殖民地,1918到1962年爲比利時殖民地。白人殖民者以圖西人膚色較白,平均身高較高爲由,讓占人口少數的圖西人(約15—18%)統治占人口多數(約85%)的胡圖人,因而埋下日後種族屠殺的原因。
1962年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種族問題。在20多年的時間裏,盧安達政府一直對圖西族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在大屠殺前的三年裏,國家控制的媒體把圖西族人等同爲國家的敵人,大力加以鞭撻,煽起胡圖族人的恐懼和仇恨。一家受到黨政軍多名要人支持的RTLM廣播電臺,在大屠殺前9個月,宣傳對圖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開宣布要被消滅的人的名單。
如此追究冤冤相報史,雖較合客觀史實,但也會失去控訴力,通俗作品需要善惡二分觀點,如同《最後的蘇格蘭王》或《血鑽石》,不然則如《遠離非洲》有浪漫愛情故事和迷人風光,但又過度美化與窄化了非洲。
種族大屠殺透析:另參本館《巴爾幹》《暴力十二章》 《戰爭的罪行》 《為什麼不殺光》 《西方人道主義幹預》 《美國人權外交政策》 《中國人權》<中國與非洲>《黑暗大布局》誰是非洲的殖民者《當債務吞噬國家》《非洲人》 《非洲黑人文明》 《非洲簡史》
網上影評
《盧安達飯店》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2年前,盧安達境內胡圖人(Hutu)以消滅圖西人(Tutsi)為由,展開了極恐怖的種族大屠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屠殺,非做到種族滅絕不可。此事件雖然震驚了全世界,當時卻沒有任何國家伸出援手,坐視屠殺不顧乃至最後結果慘絕人寰:在長達100天的屠殺中,竟將近有100萬人被殺害,並造成10萬名兒童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
《盧安達飯店》由真人真事所改編,敘述在這場盧安達內戰期間,一名飯店經理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了上千名無助難民的感人故事。故事主角保羅(唐其鐸飾)在一家觀光飯店擔任經理,與一些歐美政軍人士頗為交好。保羅本身是胡圖族人,他的妻子、親戚及鄰居則幾乎全是圖西族人,為避免大家遭此浩劫,他安排眾人避難於飯店中,其中包括神職人員及孤兒。
一開始保羅向西方國家尋求援助,但在四處碰壁、瀕臨絕望後,他展開自力救濟,極盡所能運用關係向外界求援,並強調:「我們住在四星級飯店,我們有錢,這裡不是難民營!」保羅運用了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脈,加以大量金錢疏通,竭力為大家尋求資源及庇護,並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了無數難民…。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hen00395169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 ,2004,英,南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y_68H5RT4
本片是以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事件為背景,透過真人真事的主人翁-盧安達境內唯一一間四星級飯店的經理Paul Rusesabagina 的親身經歷,重現歷史事件的殘酷,並批判當時西方國家及聯合國的漠然及袖手旁觀...介紹這部影片前,先來說說這段歷史:1994年,盧安達境內的兩個敵對部落胡圖族(Hutu)和圖西族(Tutsi)剛剛簽下和平協定,然而這表面的和平卻因為胡圖族的總統在1994年的飛機失事喪生而破裂,胡圖族激進份子認定這是圖西族的陰謀,因而引發了一場血流成河的集體滅族大屠殺。基於對圖西族的強烈恨意,胡圖族軍隊及民兵們對於圖西族人不分老弱婦孺,一律屠殺,且為做到種族滅絕,尤以小孩為屠殺目標。
在大屠殺發生時,比利時及美國陸續撤軍,聯合國總部還要求駐盧安達維和部不可介入內戰並避免一切武裝衝突。此種族屠殺因為大使館的迅速撤離、世界各國的漠視而導致80萬人在一百天內被屠殺,受難者大多是圖西族人和胡圖族溫和派。
Paul在一家比利時投資的四星級飯店中任職經理,由於飯店經營的關係,Paul與一些歐美政軍人士交好。Paul本身是胡圖族人,他的妻子是圖西族人,甚至他的妻舅及大多數的鄰居均是圖西族人,大屠殺發生後,Paul成了大家唯一信賴的溫和派胡圖族人,為免妻兒及鄰居友人遭胡圖族民兵屠殺,Paul將眾人安排暫居於飯店中,其中還包括教會及孤兒院中的圖西族孤兒及神職人員,他們都是在西方神職人員撤離後被遺留下來的。一開始Paul向西方國家有力人士尋求援助,在四處碰壁瀕臨絕望時,Paul要大家自力救濟,盡可能運用關係向外界求援,並強調:「告訴他們我們在四星級飯店,我們有錢,這裡不是難民營!」這是對資本主義多大的諷刺!為保全飯店內的所有圖西族人,Paul運用了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脈,外加大量金錢的疏通,竭力為難民們尋求資源及庇護。Paul因協助圖西族人而被視為叛徒,自身安全也亟亟可危...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出自一名西方記者之口,當時他們拍攝到一段殘忍的屠殺畫面,即將撤離盧安達卻無能為力的他們想藉由這段畫面播放,讓國際注視這場大屠殺,但其中一名記者說:「沒用的,人們看見這些屠殺慘劇的片段, 一定會說『天呀, 這真可怕』, 然後繼續吃他們的晚餐…」他說的沒錯,很多時候人們就是這麼冷漠,這些透過電視放送的畫面對他們而言只是生活中的「事件」,惟有當「事件」變成「經歷」時,人們才會正視它,否則關上電視或吃完飯後,這些再慘再糟的事仍舊置諸腦後。
記得有一張獲得「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奬」的首獎照片,背後有一個悲傷的故事,這張照片是戰地記者凱文.卡特於1994年在盧安達大屠殺中拍到的,畫面中的小女孩在逃亡途中即將餓斃,而背後不遠處的兀鷹正虎視耽耽地等待她的死亡,當時這張照片很具衝擊性,赤裸裸呈現大屠殺的悲慘,但不久後,這位記者自殺了,因為當時人們問他為何拍完照後棄小女孩不顧?他受不了輿論的壓力及良心的譴責…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非洲版的辛德勒名單」,類似嗎?或許有些共通之處吧,但辛德勒中執行屠殺的是訓練有素的德國軍隊,而盧安達的卻是暴動的民兵,時間相隔近五十年,後者卻顯得更加野蠻及慘絕人寰…很難想像這僅僅是十年前的事,就發生在二十世紀末,當時的聯合國及什麼狗屁人權組織都在幹什麼啊?!
照例說說演員,主人翁飯店經理Paul Rusesabagina是由美國黑人男星Don Cheadle飾演,個人認為他是繼丹佐華盛頓後長相最具「正氣」的黑人男星,由他來詮譯這位有勇有謀的經理,相當具說服力,而在面對大屠殺後屍橫遍野的慘烈場面,他的恐懼及乾嘔教人不忍。尤其回到飯店更衣室後,他雖力持鎮定但終究情緒崩潰的那幕內心戲,很有力道,直直撼動人心。飾演經理妻子的那名黑人女演員真叫我刮目相看啊,若沒記錯的話,她曾在多部不怎麼樣的片子中打扮美美演花瓶,這次飾演堅毅無私的經理夫人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啊,可見好演員也是要遇到好片子,才能綻放光芒…
我看的DVD中有一段特別的收錄,是主人翁Paul Rusesabagina本尊的專訪,經理一家幸運於大屠殺中全身而退,目前一家人定居於比利時,看到經理本人輕描淡寫地回憶十年前大屠殺時的情景,其謙虛及悲憫令人感佩…他靠著那個飯店保全了1200名圖西族人...
嗚…果然是”非”好萊塢片子比較好看!真心推薦給大家…
http://blog.yam.com/annie64_yblog/article/5138534
這是出自電影盧安達飯店中,一位攝影記者的對白。露骨地描述當人們透過新聞畫面看到盧安達境內的種族屠殺畫面時,可想而知的對話。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主要是敘述發生於1944年盧安達境內,發生種族間屠殺事件的影片。透過飯店經理Paul在片中所展現的德行,凸顯出這個世界以膚色分級的價值觀,在生而皆為人的同類下,這方式是如此的粗俗且悲哀。事實上更諷刺的是,這個世界物質的供應與需求,對這些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更是他們所必須赤裸面對的難題-食物與物資對他們生存權的無情蹂躪踐踏。相較於種族間的屠殺,這些行為更顯得隱匿,傷害程次卻更深層。
盧安達飯店是一部會發人省思的片,是部會迫使你不得不去思考,究因生存價值何在的影片。片中有一幕是敘述,在濃霧天氣裡,當Paul載著物資回程飯店行駛在河邊的路上,因車子不斷顛簸,他下車察看後,發現造成車輛顛簸的原因,竟是滿佈路面的屍體。看到這一幅景象,Paul在回到飯店後,獨自躲起來,難過、驚嚇、悲傷交集的乾吐痛哭。如畫面所呈,劇烈的感受到在那樣的環境裡,人心是多麼的脆弱與驚恐,這感覺並不比死亡好受。
假使生存已無望,在選擇結束生命的方式上,自行決定結束生命的方式比起被人亂刀砍死,還來的更有尊嚴 - 生而為人的最後尊嚴。當人淪落到只能選擇死亡的方式時,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幅人間煉獄風景。生命找不到出口,死亡或許是結束痛苦的捷徑。
試想,當人們直觀地把生活品質、生存條件,做為來劃分文明與野蠻;進步與落後的界線時。在危險迫切而至,生命如危卵的情況下,這樣的觀點是如此的可悲與令人愴然。因為自詡為優越的人種,自評為文明的國家,在其間這些使其感到優越的因素,都成了審判情操的鐵證,暗夜裡喫人的毒蛇。片中被保護離開的西方觀光客們,他們是帶著千斤重擔的羞愧離去,終其一生,都將面對良心的譴責。
跟著劇情走,無意間便會把盧安達的種族問題與台灣的種族議題做聯想。看著盧安達事件的慟,想想目前台灣的現況,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是誰在決定我們的現在?是誰要決定我們的未來?台灣沒有種族屠殺,只有政客不斷在噬著台灣的精血,殆盡他們口中稱之為母親的台灣資源。我們不需要一個用顏色來區分的民族意識,真的不需要。我們要的是一個富足安康的生活環境。
無法理解的是,在人類的演進史中,藉操弄種族議題之行徑,釀成種族屠殺的事件,總是不斷地發生。可以想見的是,在事件發生的同時,事件本身也迅速地被遺忘。人們對此,有的是一閃而過的憐憫之心與蜻蜓點水式的噓嘆。只因,這些事件它只是整個人類歷史簿中的一筆。最後將被放流到歷史的洪流中,被沖淡成為一個不能顯像的歷史事件,就此而已。
http://blog.roodo.com/horseshoe/archives/3005527.html
《盧安達飯店》後續報導>彭蕙仙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http://www.assistnews.net/Stories/2008/s08010126.htm),在此分享。看過電影《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的人,或許會對這一則有關盧安達在種族大屠殺之後的發展有興趣一知。
這則新聞的大意是說,在胡圖族與圖西族間的種族屠殺(即電影《盧安達飯店》背景內容)十三年後,在尼瑪塔一個被稱為是「和解村」的地方,有四十個胡圖族與圖西族家庭住在一起,為的是做一個實驗,看看被害人與加害人,以及其遺族能否和平共處。
尼瑪塔村是盧安達聖公會牧師史提夫‧賈西吉(Steven Gahigi)的故鄉。在屠殺期間,他自己很幸運地與妻子一起逃到鄰國蒲隆地(Burundi),但他的家人全遭殺害。賈西吉說,經過這個慘劇,他喪失了饒恕的能力,直到有一天,他在禱告中看到一個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異象,「我思想耶穌是如何地饒恕,並因此相信我自己和其他人也能饒恕。」
之後,賈西吉牧師開始為屠殺期間的加害人與受害人提供心靈諮詢,這些人在大屠殺之前大都是小農地的農夫;牧師並在尼瑪塔村和各處監獄傳講饒恕之道。一位受害人遺族表示:「饒恕真的很不容易,但我們在基督信仰裡找到饒恕的源頭。」
大屠殺前,尼瑪塔村不同種族的居民互為鄰居,屠殺期間,卻發現自己的家人慘遭鄰居殺害,恨意漫延。在「國際基督教監獄團契」的資助和幫忙下,有四十戶的胡圖與圖西族家 庭願意再度比鄰而居;儘管在這個國家裡,這兩個種族之間仍然很難真的做到彼此信任,政治上暗潮洶湧;尼瑪塔村的村民則在信仰之下,學習互相幫助,並讓子女 彼此和睦。
根據電影《盧安達飯店》,在一九九四年的種族屠殺中,有一百萬盧安達人遭到屠殺。這部電影,驚心動魄,發人深省,保證飆淚。
http://mass-age.com/wpmu/blog/2008/02/12/2437/
盧旺達種族大屠殺
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盧安達, 胡圖族的政府軍與圖西族的盧安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簡稱RPF)之間所發生的武裝沖突,是一場有組織的大屠殺,也叫做盧安達內戰。當時據說在這場武裝沖突中遇難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背景
1890年到1918年時盧安達爲德國殖民地,1918到1962年爲比利時殖民地。白人殖民者以圖西人膚色較白,平均身高較高爲由,讓占人口少數的圖西人(約15—18%)統治占人口多數(約85%)的胡圖人,因而埋下日後種族屠殺的原因。
1962年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種族問題。在20多年的時間裏,盧安達政府一直對圖西族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在大屠殺前的三年裏,國家控制的媒體把圖西族人等同爲國家的敵人,大力加以鞭撻,煽起胡圖族人的恐懼和仇恨。一家受到黨政軍多名要人支持的RTLM廣播電臺,在大屠殺前9個月,宣傳對圖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開宣布要被消滅的人的名單。
導火線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安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 和蒲隆地總統西普裏安?恩塔裏亞米拉的飛機在盧安達首都吉佳利附近被擊落,兩位總統都罹難。有傳聞擊落客機的人便是圖西族遊擊隊。
屠殺
屠殺從吉佳利開始擴散到全國每個角落;從4月6日到7月初的100天,約有100萬人被屠殺,其中大部份是圖西人。另外還有200萬人流離失所。
7月,盧安達愛國前線RPF與鄰國烏幹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安達首都吉佳利,擊敗了胡圖人政府。200萬胡圖人,其中一些參與了屠殺,由于害怕遭到圖西人報複,逃到鄰國蒲隆地、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于霍亂和痢疾死于難民營。
國際的反應
由於美國在此前在索馬利亞進行的幹涉行動因當地勢力的一致抵抗並遭到失敗,並且遭到了許多歐洲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嚴厲譴責,因此並不想派軍介入這場沖突,而當地駐紮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也因爲美國而持觀望態度。而整個國際社會也袖手旁觀。
後來聯合國被迫說服其他國家能伸援。法國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戰醫院,嘗試收容難民。加拿大、以色列、荷蘭和愛爾蘭也提供了一些援助。
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救援組織亦無懼炮火,到達當地,拯救平民百姓。
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都認爲美國對此事件負有責任,認爲美國此次的不幹涉態度是造成屠殺的重要原因。
審判
聯合國在坦尚尼亞的阿魯沙成立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審判高級政府官員或軍人。盧安達政府則負責較低層級的領導人或平民。根據盧安達政府通過的法案,2004年成立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法國在大屠殺事件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http://baike.baidu.com/view/1781237.html?tp=0_01
圖西人 Tutsi 亦稱Tussi、巴圖西人(Batusi)、瓦圖西人(Watusi或Watutsi)。
盧安達和蒲隆地境內的尼羅民族。圖西人傳統上是兩國少數民族,分別占兩國人口的9%和14%左右。圖西人身材高、骨骼小、膚色較淺。14或15世紀時,圖西人爲了尋找新的放牧區,最先從東北方進入該地,他們雖然是善戰的武士,但只是通過緩慢的、主要是和平的滲透,才取得對當地胡圖人(Hutu)的統治。圖西人的擴張,到19世紀末歐洲殖民時期才結束。1961年前,他們一直統治盧安達的胡圖人,後來君主體制才被推翻。在蒲隆地,圖西人是在胡圖人不斷起義的情況下維持統治的。1972年在蒲隆地一次起義,約有10萬人喪生,其中絕大多數是胡圖人。
圖西人認爲鋤耕是低下的勞動,故以占有牲畜和牲畜交易爲生。胡圖人與圖西人的文化已經基本上一體化。圖西人采用了原爲胡圖人所操的盧安達語和隆地語(Rundi),這兩種語言是能互相聽懂的班圖語。胡圖人和圖西人保持基本相同的宗教信仰,相信萬物有靈和基督教義。
圖西人,起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現在主要定居在維多利亞湖周圍地帶,遊牧,屬尼格羅人種蘇丹類型, 圖西人平均身高1.83米,是身高最高的民族。 1994年發生的盧旺達大屠殺,就是胡圖族的政府軍與圖西族的盧旺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簡稱RPF)之間所發生的武裝沖突。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0454.html?tp=1_01
胡圖人Hutu亦稱巴胡圖人(Bahutu)或瓦胡圖人(Wahutu)
操班圖語的盧安達和蒲隆地民族,20世紀晚期約950萬人。在曆史上胡圖人曾隸屬于尼洛特族(Nilotes)好戰和遊牧的圖西人(Tutsi)。文化上已基本上一體化。圖西人采用了盧安達人和隆地人(Rundi)互相通用的班圖語,而這種語言最初是胡圖人所操的語言。胡圖人的血緣和氏族制度,與重視家畜的習慣一樣,很可能都源於圖西人文化。胡圖人的宗教信仰與圖西人基本相同,包括相信萬物有靈和信奉基督教(現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4997.html?tp=8_01
種族滅絕(genocide)即是指種群的滅絕。
1944年,波蘭籍猶太學者 拉斐爾?萊姆金,創造了‘種族滅絕’(genocide)一詞,爲希臘文‘genos’(種族、家庭)以及拉丁文‘cide’(殺害)的 合成詞。拉斐爾家人全部在納粹猶太大屠殺中遇害。
而相對的種族滅絕政策即是人爲的,系統性地、有計劃地對一個民族或一些民族滅絕性的屠殺。現代,把政治性大屠殺也歸于種族滅絕。
聯合國決議
1948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60號決議“防止和懲罰種族滅絕罪行的決議”。這個決議今天是國際法的一部分,是紐倫堡法庭的基礎。其第二條定義種族滅絕如下:
以完全或部分地消滅一個國家的、種族的、人種的或宗教的人群所犯下的以下一個或多個罪行:
殺死這個人群的成員
嚴重摧殘這個人群的成員的身心健康
以完全或部分消滅這個人群爲目的的,蓄意對這個人群強加的生活環境
強制的禁止生育
強制讓另一個人群來撫養這個人群的兒童
20世紀種族滅絕
過去一個世紀,被稱作“大屠殺世紀”,超過50,000,000萬人遭到系統殺害:
1.1915-192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大屠殺
1915年4月24日到1916年秋這一年,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地上的200萬亞美尼亞人中,
有100萬到150萬人遭到屠殺。
聯合國于1978年將事件定性爲“種族滅絕”。
世界各地的亞美尼亞人每年4月24日都會舉行紀念活動,悼念那些被屠殺的犧牲者。
這一天在亞美尼亞語裏被稱爲Yeghern(意爲“大毀滅”)。
2.1937年12月13日-1938年夏 南京大屠殺
侵華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罪行罄竹難書。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占南京後,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余萬人。
14日,日軍大部隊湧入城內,繼續搜殺街巷中的難民;並在中山碼頭、下關車站等處對聚集江邊的難民瘋狂射擊,槍殺數萬人。15日,中國平民及已解除武裝的軍人9000余人被押往魚雷營屠殺。16日,日軍又從中日雙方都承認具有中立地位的“安全區”內搜捕數萬青年,綁赴下關煤炭港槍殺,再將屍體推入江中。18日,日軍將城郊難民及戰浮5. 7萬余人驅至下關草鞋峽,用機槍掃射,然後在堆積如山的屍體上澆灑煤油縱火焚燒。此後,又在12月下旬開始的“清街運動”和“難民登記”中使上萬人頭落地。 日軍濫殺無辜,手段殘酷,令人發指。有的往難民身上先澆汽油,後用槍掃射,槍彈一著人身,火光隨之燃起,被彈擊火燒之難民,掙紮翻騰,痛苦之極,日軍則鼓掌狂笑。有的則把難民殺後割下人頭,挑在槍上,漫步街頭,嬉笑取樂。
日軍除殘酷屠殺無辜外,還肆意強奸、輪奸中國婦女。在占領後的一個月中,南京市內就發生2萬起左右的強奸事件,連八、九歲的幼女和70多歲的老嫗都不能幸免。許多婦女在慘遭蹂躪後又慘遭殺害。
伴隨著屠殺和奸淫的是大規模的搶劫和縱火破壞。日軍駕駛著汽車,直入各大公司、商店,將各種貨物劫運一空。搶劫之後,日軍到處放火,致使主要街道的高大建築物都被燒毀。浩劫之下,昔日街市繁華的六朝古都成了一座屍體遍地、斷壁殘垣、滿目淒涼的死城。
其實質 是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實施的種族滅絕行爲。
3.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種族清洗
約600萬猶太人、300萬蘇聯戰俘、200萬波蘭人及40多萬所謂“劣等種族”。
猶太人大屠殺是二戰中暴行之一:
德國在1939年9月尾並吞了波蘭以後,納粹德國將它們國內和奧地利的猶太人集中在波蘭的內陸﹐稱爲“普通政府”的地區。猶太人現在被放置在“強制性猶太人居住區”之內。最大規模的“強制性猶太人居住區”是位于華沙。在華沙的猶太人被迫在1940年11月15日前搬遷到被指定爲猶太人的地區和將這個地區密封。繼低地國家,法國,波羅的海國家和南斯拉夫受到納粹德國的占領,更多猶太人處在納粹德國的控制範圍內。
由1941年6月22日,德國偷襲蘇聯開始以後,德國蓋世太保跟隨德軍,對住在蘇聯鄉區的猶太人作出大規模的大屠殺。蓋世太保最初的殺人方法是用手槍射殺,然後把他們的屍體埋葬在萬人坑裏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有“人道”的殺人方法來減低秘密警察的壓力。這個方法是用毒氣殺人。初時秘密警察只用汽車的廢氣來殺猶太人。但是在1942年起德國采用了氰化氫氣(Hydrogen Cyanide Gas)來有效地殺死最多猶太人。
在1941年12月,德國在波蘭興建6個殺人的集中營。當中的地點包括奧斯威辛和特雷布林卡。這些地點被選擇的原因是因爲它們都是鐵路的交彙點,與及它們都不是軍事上重要的地點。所以,納粹黨可以秘密地進行這個殺人計劃。
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落實“猶太人問題的最後解決方法”以後,納粹德國開始用這些集中營來殺猶太人。用貨車車廂,猶太人被運到這6個殺人的集中營。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被運到的猶太人會經過一個挑選過程。可以做苦工的男性會被送到苦工營,而其他的會被送到毒氣室。被送死的猶太人以爲他們是被送到浴室,但是入到浴室的時候,他們才知道浴室的蓮蓬頭只會放出毒氣。其他的集中營只有殺人的任務而沒有苦工營的。
在1944年,當德國知道它們的氣勢已盡的時候,它們加快集中營殺人的速度。當中包括被德軍占領的匈牙利。
當盟軍在1945年初解放波蘭時,它們發現到這些殺人的集中營。整個二戰中,大約580萬歐裔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殺死,是歐洲猶太人人口的三份之二。納粹德國也有系統的殺死歐洲的吉普賽人、同性戀者、歐洲東線的敵軍和其他異見人士。
4.1987年-1988伊拉克對庫爾德人大屠殺
薩達姆執政時期被殺害的人至少有30萬人,另有約100萬人下落不明。
5.1994盧旺達種族大屠殺
發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盧旺達, 胡圖族的政府軍與圖西族的盧旺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簡稱RPF)之間所發生的武裝沖突,是一場有組織的大屠殺,也叫做盧旺達內戰。當時據說在這場武裝沖突中遇難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6.1995年波黑塞族大屠殺
波黑塞族共和國官方首次公開承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波黑戰爭中,塞族軍隊曾經在斯雷布雷尼察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殺害了至少8000名穆斯林百姓
1995年波黑內戰進入高潮時,聯合國在波斯尼亞東部城市斯雷布雷尼察設立“安全地帶”,並派110名荷蘭維和士兵把守。但是在7月11日,波黑塞族軍警未用一槍一彈就占領了該地區,逮捕了無數波黑青壯年男子,並用卡車將他們運到偏遠地區進行了慘無人道的集體屠殺,這起慘案由此被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認定爲二戰以來歐洲最血腥的戰爭罪行
2004年4月,聯合國前南問題海牙國際刑事法庭作出裁決,1995年在波斯尼亞斯雷布雷尼察發生的大屠殺是種族滅絕行爲。
http://baike.baidu.com/view/231248.html?tp=0_01
大屠殺列表
15世紀以前
時間 事件 罹難人數 地點 備註
前334年 底比斯滅亡 6000至8000人 希臘
前260年 長平之戰 40萬人 中國 秦軍對趙國戰俘的大規模坑殺
前207年 巨鹿之戰 20餘萬 中國新安南(今義馬市內) 項羽下令坑秦降卒二十餘萬人
532年 尼卡暴動 3萬人 君士坦丁堡
1098年 安提阿包圍戰 2萬人 安提阿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對安提阿居民的大屠殺
1099年 耶路撒冷包圍戰 7萬人 耶路撒冷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對耶路撒冷居民的大屠殺
中世紀 天主教的獵巫事件 不詳 歐洲
1258年 巴格達之役 9萬至100萬人 巴格達 旭烈兀征服西南亞
1296年 伯維克大屠殺 3萬人 蘇格蘭伯維克 英格蘭軍隊入侵蘇格蘭後對當地居民的屠殺
1348年 黑死病猶太人起源謠言 6000至1.6萬人 美因茲、斯特拉斯堡 猶太人被誣指為黑死病起源而遭到屠殺
1398年 德里大屠殺 10萬人 印度德里 帖木兒征服
16至19世紀
1570年 諾夫哥羅大屠殺 1萬至10萬人 俄羅斯
1572年8月24日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 7萬人 法國
1641年 1641年愛爾蘭革命 2000至1.2萬人 愛爾蘭
1645年4月 揚州十日 10萬 中國江蘇 清朝軍隊為報復明殘軍於他們攻佔揚州城時作出的激烈抵抗。
1645年6月 嘉定三屠 5萬 中國浙江
1821年 伯羅奔尼撒大屠殺 1.5萬至6萬人 希臘南部
1821年 君士坦丁堡大屠殺 3萬人 君士坦丁堡 鄂圖曼蘇丹為報復希臘爭取獨立,下令屠殺城中的希臘人
1822年 希俄斯島大屠殺 約4.2萬人 希臘希俄斯島
1864年 湘軍攻破南京後之屠殺 10萬 中國南京
1894年11月 旅順大屠殺 2萬人 中國旅順 日軍於甲午戰爭期間在旅順屠殺中國平民
1895年至1897年 哈米德大屠殺 8萬至30萬人 鄂圖曼土耳其
1897年 克里特大屠殺 5.5萬人 克里特島
1900年 海蘭泡大屠殺 5000人 中國黑龍江 俄國軍隊於海蘭泡屠殺中國平民
20世紀
1905年1月22日 血腥星期日 1000餘人 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廣場
1915年至1917年 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40萬至150萬人 鄂圖曼土耳其
1915年至1918年 亞述種族大屠殺 27.5萬人 鄂圖曼土耳其
1916年至1919年 本都希臘種族大屠殺 約35.3萬人 鄂圖曼土耳其
1919年3月 三一運動 約7500人 南韓首爾 朝鮮總督府武力鎮壓朝鮮獨立運動人士
1919年4月13日 阿姆利則血案 379至1000人 英屬印度旁遮普邦
1922年5月 葡警屠殺華工事件 約200人 葡屬澳門
1927年4月12日開始 四一二事件 1000人以上 中國 蔣介石為了遏制中國共産黨的發展,下令逮捕中國共産黨黨員並將之屠殺
1932年 平頂山慘案 3000餘人 中國撫順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對撫順平頂山及附近村落村民的大屠殺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20萬至30萬人以上 中國南京市
1937年至1938年 大清洗 68萬至130萬人 蘇聯 蘇聯共產黨對內部的「清洗」以及無辜人員的迫害
1937年至1945年 日軍細菌實驗 1萬至20萬人 東亞
1940年 卡廷大屠殺 2萬至3萬人 俄羅斯
1941年至1945年 猶太人大屠殺 600萬人 歐洲 納粹德國對歐洲猶太人的計畫性種族清洗
1941年至1945年 烏斯塔沙大屠殺 約60萬人 克羅埃西亞 烏斯塔沙組織對境內少數民族及異議份子的屠殺
1942年 肅清大屠殺 2.5萬至5萬人 新、馬 日軍對馬新華人的計畫性屠殺
1944年 伏衣伏丁那大屠殺 3.4萬人 塞爾維亞
1945年1月至2月 馬尼拉大屠殺 10至15萬人 菲律賓 日軍撤出菲律賓前對當地平民的大屠殺
1945年8月6日 廣島市原子彈爆炸 14萬人 日本廣島市 人類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
1945年8月9日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14萬人 日本長崎市 人類史上第二次、也是至目前為止最後一次使用核武器
1947年 二二八事件 1.8萬至2.8萬人 台灣 國民政府軍隊對台灣平民武力鎮壓
1948年 濟州島四三事件 3萬人 南韓濟州島
1949年至1987年 台灣白色恐怖 約20萬人[來源請求] 台灣 國民黨政府為剷除異己人士所採取的高壓極權統治手段
1950年 北韓軍隊攻陷首爾 約10萬人[來源請求] 南韓首爾 首爾市民遭北韓軍隊屠殺
1965年至1966年 九三零事件 50萬至100萬人 印尼 蘇哈托在軍事政變後對共產黨人士的整肅
1969年 五一三事件 196人 馬來西亞 華人與馬來人的種族衝突
1971年 孟加拉大屠殺 約25萬人 孟加拉 巴基斯坦軍隊血腥鎮壓孟加拉獨立運動
1975年 東帝汶大屠殺 不詳 東帝汶 印尼軍隊佔領東帝汶後的大屠殺
1975年至1979年 紅色高棉的極端主義統治 200萬人以上 柬埔寨 赤柬(紅色高棉)政府的血腥極權統治時期
1978年11月 瓊斯鎮大屠殺 914人(包括276個兒童) 瓊斯鎮 人民聖殿教的教派自殺及謀殺
1980年5月 光州事件 633人 南韓光州市 南韓政府武力鎮壓民主運動人士
1982年2月 哈瑪大屠殺 5000至2萬人[來源請求] 敘利亞
1984年10月31日 反錫克教暴動 2700至4000人 印度新德里 總理英迪拉·甘地遭錫克教侍衛暗殺後,群眾在首都街頭對錫克教徒的攻擊
1986年至1989年 庫德族大屠殺 5萬至10萬人 伊拉克
1989年6月3日晚上開始 六四事件 不詳 中國
1991年 帝力大屠殺 271人 東帝汶 印尼軍隊對反抗統治的東帝汶平民武力鎮壓
1994年 盧安達大屠殺 120萬至300萬人 盧安達
1995年7月 斯雷佈雷尼察屠殺 8000人 波士尼亞
1998年5月 印尼排華暴動 1000至2000人 印尼 印度尼西亞暴民襲擊華人
1999年 東帝汶屠殺事件 不詳 東帝汶 印尼軍隊鎮壓東帝汶獨立運動
1999年 科索沃種族屠殺 不詳 科索沃
21世紀
2001年9月11日 九一一事件 2,986人 美國紐約、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州
2003年至今 達爾富爾衝突 5萬至45萬人 蘇丹西部達爾富爾地區
2003年至今 伊拉克戰爭 66萬至100萬[來源請求] 2003年美國及其盟軍入侵伊拉克。死亡人數的99%都是平民
2004年9月 別斯蘭人質危機 396人 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B1%A0%E6%9D%80%E5%88%97%E8%A1%A8
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20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NU1i1gVmc
導演:凱文‧麥唐納
演員:佛瑞斯特惠塔克/詹姆斯麥艾維/凱莉華盛頓/吉莉安德森
劇情簡介
70年代,一個蘇格蘭的青年醫師蓋瑞崗(詹姆斯麥艾維 飾),因為參加醫療慰問團而來到烏干達,不但受到當時烏干達的軍事獨裁者阿敏(佛瑞斯特懷特克 飾)的賞識,還被留下來當他的御用醫師。
自詡為「最後的蘇格蘭王」的阿敏,把蓋瑞崗當作是自己兒子般地寵愛,讓他享盡榮華富貴…,這使蓋瑞崗感到受寵若驚。年輕的蓋瑞崗於是非常崇拜阿敏,甚至將他所做的一切暴行,都視之為理所當然。對於隨處可見、毀滅性強的先進武器,蓋瑞崗都視若無睹;就算看到反對阿敏的異議份子慘遭可怕的屠殺,他也不聞不問。直到有一天,當他發現自己被大家歸為阿敏的黨羽時,他才猛然覺悟到自己令人憎惡的一面。此時的蓋瑞崗開始想脫離阿敏的恐怖獨裁統治,甚至阻止他人神共憤的行為…;但殘暴獸性的阿敏會放過他嗎?他又能順利逃離烏干達,遠離這場噩夢嗎?
佛瑞斯特懷特克(Forest Whitaker)在《最後的蘇格蘭王》所飾演的角色真有其人,就是70年代讓全世界人們聞風喪膽、卻束手無策的「烏干達人魔」阿敏(Idi Amin)。阿敏是烏干達的前總理,執政時期以殘暴獨裁聞名,曾被義大利媒體形容為全世界七大「魔鬼獨裁者」之首。阿敏統治烏干達長達8年之久,執政期間為整肅異己而進行大屠殺,計有超過30萬人慘遭殺害,民眾挖墳的進度趕不上阿敏殺人的速度,許多屍體只得直接丟棄在尼羅河中餵食鱷魚…,寫下了現代非洲史上最血腥的一頁。據傳阿敏曾經殺害情婦的男友,還將屍體大卸八塊、煮熟來吃,因而有「吃人魔王」的綽號。阿敏自認是貴族轉世,驍勇善戰可比蘇格蘭人,傭兵出身的他想要領導蘇格蘭脫離大英國協而獨立,於是自封為「最後的蘇格蘭王」。
導演凱文麥唐納(Kevin Macdonald)曾以《One Day in September》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這回以蘇格蘭傭兵出身的食人暴君為題材,描繪一名青年在暴君身邊「伴君如伴虎」驚悚經歷,從受寵迷失到惹來殺機,生與死操縱在獨裁者手裡只有一線之隔。
影片短評
雖並無加重描寫阿敏的殘暴行徑,但以一名外來醫生的眼睛去檢視阿敏的性格及暴行,令人印象深刻。
鏡頭運用的很棒 演員更棒 把阿敏矛盾衝突的性格刻劃的淋漓盡致
阿敏總統的角色深刻讓人不寒而慄,影帝之名實至名歸~~
寫真的劇情,讓人看的驚悚萬分,尤其對照後面阿敏本人的實錄片段,更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ten00455590
《最後的蘇格蘭王》/ 聞天祥影評
《最後的蘇格蘭王》除了作為一部認識「烏干達人魔」阿敏的傳記片外,更透過黑白互動,輻射出更敏感的議題,讓白人醫生此角的意義,並非虛晃一招。在大場面的調度與煽情的程度上,它也許不如《血鑽石》具有娛樂性;但是在論述的縝密與人性的深刻上,《最後的蘇格蘭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近幾年幾乎成為奧斯卡影帝影后的專屬類型,只不過今年的風向從藝壇名人(如《心靈傳奇—雷查爾斯的一生》、《為你鍾情》)轉往政治圈,考驗演員的不再是唱作俱佳,而是在維妙維肖之餘,還要把強人外表下的平凡、甚至脆弱與分裂,詮釋得絲絲入扣。主演《黛妃與女皇》的海倫米蘭、《最後的蘇格蘭王》的佛瑞斯特惠塔克,即是今年的表演典範。
佛瑞斯特惠塔克和其他知名的好萊塢黑人明星路線大不相同,他沒有丹佐華盛頓、威爾史密斯英俊,也不像艾迪墨菲、馬丁勞倫斯那麼搞笑,雖然早在1988年即以克林伊斯威特導演的《菜鳥帕克》(Bird,也是一部傳記電影,主人翁是咆勃爵士樂派的代表人物查理派克,台灣DVD則有點不明就裡把片名直譯為《鳥》)獲得坎城影帝,但其貌不揚、身材壯碩的他卻很難再有機會擔綱主角。他甚至因此把觸角伸往導演,執導了《等待夢醒時分》(Waiting to Exhale)、《真愛告白》(Hope Floats)、《第一千金》(First Daughter)等片,有趣的是看起來極為「粗勇」的惠塔克卻獨鍾執導以女性為主的愛情片!
也許是佛瑞斯特惠塔克近來得獎聲勢太過嚇人,以致於許多人以為這是一部完全以他所飾演的「烏干達人魔」阿敏(Idi Amin)為主的傳記片。其實在《最後的蘇格蘭王》戲份最多的恐怕是詹姆斯麥卡維飾演的蘇格蘭醫生(英國獨立電影獎乾脆提名兩人一塊角逐最佳男主角),影片透過後者的經歷與觀察來側寫阿敏,形式上令人聯想到20年前描述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時期的《哭喊自由》(Cry Freedom)。
也許有人因此擔心「那不就又落入白人觀點的窠臼」!《最後的蘇格蘭王》最有趣的部分,正是援用白人角度卻又批判白人心態。以詹姆斯麥卡維飾演的蘇格蘭醫生為例,他到烏干達行醫並未被美化成濟世的人道主義者,他反而更像一個帶有伊底帕斯情結的逃避者,為了抗拒父親的影響,而非有心地挑選了烏干達;他年輕有活力,在情慾關係上不畏冒險,而這也成了他後來自食惡果的理由。當阿敏成為領袖剛上台時,這名蘇格蘭年輕醫生眼中只看到黑人自治的理想與民主政治的根苗似乎有著茁壯美好的未來,阿敏激動人心的演講與親和力立刻博得他的崇拜,而意外在路旁替阿敏醫治手傷、以及相贈一件印有蘇格蘭的T恤,竟然讓這名年輕白人成為阿敏的座上客。而我們也看到他原本堅持留在醫療隊的理想說詞,在過了一天之後,即變成欣然接任阿敏的邀請擔任總統的家庭醫生,甚至逾越了職責,進而成為阿敏的親信、諮詢顧問、以及外界眼中「阿敏的白猴子」。
正因為這個關鍵人物的個性塑造成功,既不單純流於白人的優越感,也體現出凡夫俗子的理想、虛榮、以及驚覺身陷漩渦中的恐懼,更讓他眼中阿敏的變化(也等於蘇格蘭醫生大夢驚醒的過程),顯得更加有層次。我們看到阿敏在剛開始所展現的迷人魅力後,逐步流露對大位不保的恐懼,分別透過一次他夜裡腹痛便懷疑是有人下毒,以及去機場的途中遭到埋擊,更讓他徹底失去對所有人的信任,帶出他日漸剛愎自用,無人不疑,甚至用各種殘酷手段來教訓所有「可能」背叛他的人(包括親信、妻子、人民……)的走火入魔。
飾演阿敏的佛瑞斯特惠塔克最終超越飾演白人醫生的詹姆斯麥卡維而得獎連連是有道理的,因為醫生的角色戲份雖多,卻比較像是這個故事的見證者,阿敏的變化莫測,才是被注目的焦點。而佛瑞斯特惠塔克除了在外型上努力靠近所飾人物,那一口夾雜了母語與帶著特有腔調的英文念白,以及在草莽氣息中猶帶心機城府的複雜脾氣,自然令人不寒而慄,才是讓他在戲份不比其他競逐者的情況下還屢屢勝出的關鍵。就他目前的聲勢來看(他已經憑本片拿了超過15座最佳男主角,而且所有能作為奧斯卡風向球的影帝獎項都給了他),如果奧斯卡不讓他成為第四位黑人影帝(前三位是薛尼鮑迪、丹佐華盛頓、傑米福克斯),恐怕就得面對外界攸關種族意識的質疑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只有高齡七十四而第八度入圍的彼得奧圖能以「敬老尊賢」名義成為具備翻盤理由的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阿敏被稱為人魔、暴君,除了他實際的所作所為外,跟國際媒體對他的形象塑造更脫離不了關係。他是少數在媒體面前敢對曾經殖民烏干達的英國政府嗆聲的第三世界領袖,而片中白人醫生也曾在英國領事館人員面前強調自己是「蘇格蘭人」而非「英國人」,兩者對於英國的共同情結,在本片雖只輕輕帶過,卻足以讓有心的觀眾再做聯想,進而延伸到其他探討英格蘭與蘇格蘭、英國與殖民地關係的影片。
最後,大夢初醒但也犯了阿敏大忌的白人醫生,雖然遭受大刑伺候,卻還是在跟他若即若離的烏甘達醫生相救下,逃出煉獄。表面上,這好像又落入「黑人自我犧牲已成全白人珍貴性命」的政治不正確,其實不然。就像出手相救的烏干達黑人醫生所言:「你的所作所為根本死不足惜,但你一死,外界就不知道這裡的真相。」言下之意不只是這個白人醫生「伴君如伴虎」的切身經歷足以取信全世界,更重要的是他的白人身份,才是獲得發言權以及國際信任的主因,而這未嘗不是本片對國際視聽的偏頗與白人優越感的一大諷刺。這也讓《最後的蘇格蘭王》除了作為一部認識「烏干達人魔」阿敏的傳記片外,更透過黑白互動,輻射出更敏感的議題,讓白人醫生此角的意義,並非虛晃一招。在大場面的調度與煽情的程度上,它也許不如《血鑽石》具有娛樂性;但是在論述的縝密與人性的深刻上,《最後的蘇格蘭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http://blog.sina.com.tw/thelastking/article.php?pbgid=35794&entryid=332072
最後的蘇格蘭王說的是1970年代烏干達獨裁將軍Amin的故事,說實在我想從這部電影上得到的只是一些對於烏干達的基本歷史認識,看這部電影後我大概對於烏干達這個國家到底長什麼樣子有了基本的認識,其實烏干達在1960年代左右脫離英國統治的時候經濟狀況是十分的被看好的,然而在將軍Amin的統治下,實行了一些像是把亞洲民族逐出烏干達的政策後,經濟大幅度的衰退,最後Amin被放逐,然而在他的統治之下也有莫約300,000人被殺掉,部份因為種族因素,而有部份則是因為要驅除共產黨(十分類似台灣早期的白色恐怖),電影整篇大致維持一個輕鬆的步調,有很大的篇幅在描寫Amin這個人的個人領袖魅力,以及他和他的私人醫生間的互動。飾演Amin的男主角在片中演技精湛而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去租來看看。
我在最後的蘇格蘭王這片裡看到最多的應該是“到底烏干達這個國家長什麼樣子?“,我想許多人一聽到非洲,想像到的就是一堆可憐然後肚子滿是寄生蟲的小孩遍佈滿地然後跟你乞食,或是黃沙遍佈水源缺乏到處動物屍體,要不然就是衛生條件差到一個極點然後所有人都是愛滋病患,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烏干達這個國家雖然橫跨赤道,但是因為屬於高原氣候(全境平均高度約900~1800公尺),所以氣候溫和(平均溫度大概是攝氏二十多度左右),2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44,081平方公里的面積是水體,包括部份的Victoria Lake(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片中有不少首都Kampala的景色,高樓大廈也是十分的常見。其實現在網路科技發達,只要上Google Map一趟,世界哪邊都看得到,點選一些景點也會有他人上傳的照片可以看,如果你無聊的話可以自己去找看看,你會發現烏干達沒有你想像中的那樣“非洲“。
然而在烏干達天空下這一片中,我就有了另一層的感受,看到最後不知道哭了幾次。
本片的背景是一群來自烏干達北方Patongo小學的學生到南方首都Kampala去參加全國舞蹈比賽的故事,然而特別就在,這些小學裡的學生都是住在戰區的保護區裡的,而且有許的人的父母親人都因為戰爭而喪生,甚至是被游擊隊抓去當童兵後來逃出來的可憐孩子。
片頭的一開始一位學生就說:你們都以為非洲人的生活就是這樣(指難民營需要靠著聯合國發放糧食救濟),但是這裡不是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好美好美,但我們卻被迫要遷到這裡,片中不時帶到烏干達北部的美麗景色,那不是荒漠、而應該要是良田的地方卻因為草叢裡藏著大量的游擊隊叛軍而沒有人敢回去耕作,只好任由雜草叢生,叛軍為了壯大勢力屢次闖入民宅擄走孩童,甚至是當著他們的面把他們的父母殺掉,而被帶去成為童兵的孩子也要在壓力下選擇傷害他人、甚至是殺害他人。回頭想想那位學生說的話,他們想要的生活不也就是個最簡單、能夠自立的生活嗎?但是戰爭卻毀了他們的一切。
而音樂,卻給了他們重生的力量。
他們,是來自北方戰區的孩子,他們的衣服要自己縫,他們的樂器要自己做,他們被富裕的南方孩子說成是殺人犯,但是他們用他們的音樂,用他們的舞蹈,用他們僅有的東西,證明了他們的存在,得到了尊重、掌聲。當你看到片中他們的樂器在經過兩天的奔波後,從車廂裡拿出來的那個殘破不堪的樣子,看著那些孩子的眼睛,你會覺得他們是無力的,但是隨後他們就把那些樂器一個個都修好了,你會覺得他們是堅強的;當你看到他們準備上台表演時在後台一根弦斷掉後,那緊張的樣子,你會為他們擔心,但是當你看到他們因為他們自己的傳統舞蹈而得到獎盃打敗去年冠軍的時候,你會為他們歡呼;當你看到他們微笑的時候,你也會不自覺的笑了出來。
片中有太多我們無法想像到的事情了,片中那位得到全國大賽個人獎的優秀木琴手多米尼克,當他有機會到軍營裡去問問被俘虜的叛軍士官有關於他哥哥的下落後,那位叛軍士官告訴他,以他們當初接到的命令,他哥哥應該已經不在了,他也只是怯生生的說:那…我會請我媽媽不要在掛念了;那些戰區的孩子經歷過的比我們多了太多,許多人都必須要在一夜之後馬上長大,但是他們畢竟是孩子,在那個年齡,應該要有的歡笑,透過了音樂,他們找了回來。
當我想到我要去教那些孩子些什麼後,我反而覺得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會比他們從我身上得到的更多。
http://blog.roodo.com/ilavm5207/archives/7004397.html
伊迪·阿敏>維基百科
伊迪·阿敏·達達(斯瓦希里語:Idi Amin Dada,1920年代-2003年8月16日)是東非國家烏干達1970年代的前軍事獨裁者,曾被稱為「蘇格蘭王」。
阿敏將軍的生年有爭議:他自稱於1926年在烏干達西北部科博科(Koboko)附近的小村出生,但有人表明其生於1925年在坎帕拉(Kampala)出生[註 1]。他是卡誇族(Kakwa)人。父親篤信伊斯蘭教;母親為與卡誇族有著血緣關係的盧格布拉族人。
阿敏幼時家貧,只上過四年小學,為半文盲,曾經是拳擊冠軍,後來加入軍隊,服役於英國殖民政府的非洲步槍隊。初期由於身體強壯,為人機敏,得以升遷。後在清剿茅茅族等部族有功,獲得進階。並在烏干達推翻國王弗雷蒂獨立時,獲得當時總理奧伯特的信任,總攬軍權。其間出兵援助剛果,偷運大量黃金及象牙,中飽私囊。然而奧伯特此時培養其親信,使得阿敏認為其抽剝了自己的軍權,二人矛盾加深並由於其他原因,加之軍隊支持,阿敏在1971年1月15日趁其不備時發動政變。
他於1971年1月25日至1979年4月13日在任期間,處心積慮入侵烏干達南部鄰國坦尚尼亞,尋求以色列及英國幫助。後來獲得利比亞等伊斯蘭國家支持,使得烏干達與以色列產生矛盾。阿敏奉行恐怖統治,烏國內被殺人數達數以十萬計,當中主要是反對他的政客。他還仇視並驅逐烏干達亞裔居民,此舉直接導致與英國關係惡化,期間還不斷自封新的頭銜:終身總統、大英帝國征服者等等。
下台後他攜同四個妻子、數名情婦、以及二十多名子女流亡到利比亞開始其流亡生活,由於他的保安跟當地警察發生衝突,阿敏被迫離開,先短暫至伊拉克,及後定居在沙烏地阿拉伯,2000年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
他在2003年7月18日因高血壓送至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的費薩爾國王專家醫院;並因病引致多重器官衰竭,於2003年8月16日在該醫院去世(該醫院曾在7月21日發佈他已陷入深度昏迷的消息),去世幾小時後其遺體隨即在當地下葬。阿敏一生中共有妻子13名,並育有子女54名,他們多居於美國和歐洲。
有關阿敏吃人的傳說
在1970年代的香港,有家長用「會被阿敏吃掉」來恫嚇不聽話的兒童的後果,因為當時的新聞報導指他嗜吃人肉,他殺害情婦的男友,屍體放在冰箱內一塊一塊拿來吃,而這項報導在他死後得到證實:有人指他把政敵斬首之後,會用斬下的首級來餵鱷魚,並把屍身保留作肉食,因為當時烏干達正在鬧饑荒。不過,亦有人指這些報導不過是造謠。
相關媒體
阿敏的生平被拍攝成為電影《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而戲中飾演阿敏的黑人男星科華士·韋德加(Forest Whitaker)更榮獲2006年度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演員獎,亦成為奧斯卡史上第4位黑人金像影帝。電影是根據Giles Foden的一本同名小說改編。
而除了上列的電影以外,阿敏的角色亦在以下六部電影中出現:
Idi Amin Dada (1974年) – A documentary directed by French filmmaker Barbet Schroeder.
Raid on Entebbe (1977年) – Film depicting the events of Operation Entebbe. Yaphet Kotto plays Amin.
Victory at Entebbe (1976) - TV movie depicting the Raid on Entebbe. Julius Harris plays Amin.
Mivtsa Yonatan (1977年) (also known as Operation Thunderbolt) An Israeli film of the event. Mark Heath plays Amin.
Rise and Fall of Idi Amin (1980年) – An exploitation film recreating Idi Amin's atrocities. Amin is played by actor Joseph Olita.
Mississippi Masala (1991年) – Film depicting resettlement of an Indian family after the expulsion of Asians from Uganda by Idi Amin. Joseph Olita again plays Amin.
註釋
1.^ 阿敏將軍的出生時間和地點都有爭議:他自稱於1926年在烏干達西北部科博科(Koboko)附近的小村出生,但有自稱為他的親戚的人在一個電視訪問裡表明他在1925年於坎帕拉(Kampala)出生。外間的傳記亦給他兩個不同的出生日期:1925年1月1日及1928年5月17日。
參考文獻
1.Tony Trainor, Education would have benefited Idi Amin,IC Wales Network。
2.《阿明》,商務印書館。
外部連結
美國網站 about.com 有關阿敏的生平
iMDB一部有關烏干達及阿敏的電影
烏干達前獨裁者阿明,2004年8月27日美國之音
「非洲魔王」阿明的秘密生活,國際在線2003年12月12日
強人末路──伊迪·阿明垮台目擊記,高秋福 著,新華網1998年5月。1、2、3、4、5
前任:米爾頓·奧博特
繼任:優素福·盧萊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C%8A%E8%BF%AA%C2%B7%E9%98%BF%E6%95%8F
烏干達>維基百科
烏干達共和國(斯瓦希里語:Jamhuri ya Uganda ,英語:Republic of Uganda)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東南鄰接維多利亞湖,東部與肯尼亞接壤,北部和蘇丹相鄰,西部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南則是坦尚尼亞和盧安達。東非共同體三國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將於2010年合併成為統一的聯邦國家。該聯邦將擁有共同的憲法、總統、議會和貨幣。
歷史
雖然人類在烏干達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但對於在其他洲的人到達這片土地之前的情況,人們現在知之甚少。當19世紀阿拉伯人和歐洲人來到的時候,這裡有好幾個王國,這些王國大約是16世紀建立的。其中最大最重要的王國叫做布甘達。
1888年英國將此地置於不列顛東非公司管轄下。1894年又成為英國的保護領。1962年獲得獨立。
1971年1月15日,陸軍參謀長伊迪·阿敏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在他的獨裁統治下大約30萬烏干達人喪生。1979年的坦尚尼亞入侵結束了他的政權,彌爾頓·奧伯托當政後情況無大改觀,1985年他也被趕下台去。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於1986年開始執政。
2006年2月23日,烏干達總統和議會選舉舉行。[1]2月25日,烏干達選舉委員會宣布,穆塞韋尼獲勝,再次連任總統。[2]
政治
現任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任命一位總理協助其工作。立法機構為國民大會,有303個席位,其中88個由各利益團體(婦女,軍隊等)提名。其他席位任期5年,由大選產生。
行政區劃
烏干達全國劃分為80個區,這些區歸入4個地理區,區下設縣。大部分區份都以其主要商業和行政城市命名。
地理
眺望首都坎帕拉烏干達是個內陸國家,濱臨很多大湖,如維多利亞湖,阿爾伯特湖,愛德華湖和Kyoga湖。整個國家座落於高原之上,平均海拔900米。大多數地區為熱帶氣候。重要城市多位於南部維多利亞湖畔,包括首都坎帕拉。
經濟
平均國民所得僅210美元。 烏干達土地肥沃,礦產有銅,鈷等。農業是經濟最重要部門,有8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因為受到依賴式的殖民地式經濟影響,所以產生以咖啡占出口收入大部分的現象。
人口
烏干達部族眾多,其中沒有居絕對多數的部族。因此雖然英語是官方語言,但語言眾多。除英語外,班圖語族的盧甘達語也使用廣泛,並有學校以此授課。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到烏干達,現在大多數烏干達人是這兩種宗教的信徒。 雖然基督教在烏干達有較多信徒,但烏干達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的一員。
文化
部族文化極為多樣,阿敏執政時曾經大肆驅逐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現在又有很多人回歸烏干達。
教育
坎帕拉馬凱雷雷大學是烏干達重要大學之一。
外部連結
烏干達政府官方網站
烏干達旅遊委員會官方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9%8C%E5%B9%B2%E8%BE%BE
血鑽石 Blood Diamond (20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SSLQMJ-Y0
導演:艾德華玆維克
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康娜莉/吉蒙翰蘇/麥可辛/阿諾凡斯洛
劇情簡介
《末代武士》艾德華玆維克執導,由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神鬼玩家》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前進天堂》吉蒙翰蘇,以及奧斯卡獎得主《美麗境界》珍妮佛康納莉領銜主演。
1990年代,飽受內戰及社會動亂之苦的獅子山共和國,命運安排讓南非籍傭兵丹尼艾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飾),與門德族漁夫索羅門梵迪(吉蒙翰蘇 飾)相遇。
索羅門被強行從家鄉帶走,前往一座採鑽場工作,而且他找到了一顆世上罕見的鑽石原石,並把它藏起來,因為他知道如果這件事被人發現,一定會惹來殺人之禍。但是他也知道這顆鑽石不但能讓他的妻女脫離貧窮,也能用來拯救他的兒子狄亞。丹尼艾奇是一名專門用鑽石交換軍火的走私販,當他在入獄期間得知索羅門把這顆稀有鑽石藏起來,就知道這是畢生難逢的大好機會,足以讓他離開非洲,脫離充滿暴力和貪污腐敗的環境。
一名充滿理想的美國女記者曼蒂鮑恩(珍妮佛康納莉 飾)前往獅子山共和國,企圖揭發鑽石公司為了利益犧牲人命的真相,她找到丹尼艾奇,希望他能幫助她調查這件事,但是她很快發現,其實丹尼艾奇才需要她的幫助。艾奇和索羅門在女記者曼蒂的協助下,企圖穿越隨時都有喪命危險的叛軍地盤。艾奇想利用索羅門找到價值連城的粉紅心?,但是索羅門卻想要找到更珍貴的東西…他的兒子。
導演艾德華茲維克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獅子山共和國內戰的紀錄片,因為鑽石所帶來的財富,導致非洲超過六百萬人無家可歸,三百多萬人死於戰亂,更有許多婦孺因為無意間發現秘密挖礦的地點遭叛軍剁掉手腳。為讓世人知道這個殘酷的真相,茲維克著手拍攝「血鑽石」。
拍攝前,艾德茲維克與影星李奧納多實際走訪難民營,婦女與兒童缺手斷腳的情況令人怵目驚心。李奧納多說,難民營的小朋友看到他們帶著巧克力出現時,立刻開心地圍上來,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可是一問到他們的殘肢,臉上的喜悅馬上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與哭泣。
為了演好劇中南非走私掮客的角色,李奧納多提早兩個月到非洲學習南非人特有的英語腔調,但是,當他看到許多難民的淒涼景象時,十分驚訝血鑽石的傳聞竟然是真的。
李奧納多說,並不期望拍一部可以打擊鑽石產業的電影,但希望所有人在買鑽石的時候,看清楚這枚鑽石的來源,「不要讓黑色的怨靈附著在你的寶石上」。
非洲大陸鑽石產量占全世界一半以上,除獅子山外,不少內戰頻繁的國家,交戰派系為了爭奪與控制鑽石礦以獲取大量利潤購買軍火,就與鑽石商聯手採礦。無辜的成人與孩童被迫採礦,不願採礦的人就會被迫拿起武器打內戰,孩童也不例外,這些人用自己採礦所得購買的武器互相殺戮。
為此,聯合國曾經通過兩個相關決議案,國際間並於二○○三年建立「慶伯利機制」,做為未琢磨鑽石的產地認證機制。參加這個認證機制的鑽石業上下游國家共有七十二國。參與國同意,禁止處理與買賣未獲認證的鑽石原石,希望藉此切斷血腥鑽石輸出的管道。
影片短評
超好看!!把人類欺壓第三世界演的很深刻,也很諷刺,結局有點不太喜歡,李奧納多差一步就可以上直昇機了.
看完後,不會想要在戴鑽石了。如果你知道是用多少第三世界勞動者的鮮血換來的!好故事,好劇本,好題材!
一顆鑽石牽動了龐大的效應!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ben30450259
實在不懂影評的標準 2007/4/13
1F詭異難懂卻得獎的影片被吹捧得像另一齣電影;血鑽石賣座好看,卻先被貶了一頓(什麼男主角轉折太突兀、女主角論調天真沒深度...)然後到最後才一句其實算不錯...
英國詩人柯立茲(Coleridge)和洛爾(James Russell Lowell)一致認為,以書評為專業的傢伙,多半是那些自己不寫或寫不出東西的。
洛爾以諷刺的口吻寫道:「上天對所有的子女公平對待,每個人都有他擅長的本事;不能寫作的人,一定能評論。」
無法寫出劇本的,一定也能評論吧。
2F我同意
我自始至終都不覺得男主角的轉折哪裡突兀...反倒覺得再自然不過想想,一個知道自己即將要死的人,而眼前有一個需要幫助的父子他做出一點像是好人會做的事哪裡奇怪了?
再說大多數觀眾應該也看的出來,主角丹尼艾奇其實本性也不是多險惡他是自私了些,但在那種環境,你能說他是壞人嗎?
再看看女主角,她的論調天真??她不過是展現了一些有愛心的人的心聲罷了,為何一個努力想為世界做點事的人的想法要被解釋為天真,難道她要跟你我一樣明知道這世界的殘酷,卻什麼都不去做才叫不天真嗎?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24965
【電影心得】血鑽石觀後感
2007年筆者看的第一場電影就是,由李奧納多所主演的「血鑽石」,這部電影在昨天(5日)第一天首映,在這部電影首映前,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一系列由DTC(戴比爾斯)公司所拍攝的宣導短片,DTC公司拍短片宣導的原因,是因為不希望這部片首映後會造成民眾對鑽石的反感而拒絕購買,另外一方面澄清證明DTC經手的鑽石並非來自衝突區的「血腥鑽石」以減低這部片首映後所帶來的鑽石拒買效應。
這部片子的場景以1990年發生於獅子山共和國的內戰為背景,RUF革命叛軍與政府軍的的戰爭,雙方為了有充足的財力可以購買武器,因此爭奪鑽石礦,在這之中有不少部落的老弱婦孺慘遭判軍屠殺,青壯者拉去鑽石礦採礦,李奧納多在此片的角色是一名鑽石的走私販,他以軍火及物資換取叛軍的鑽石,然後再走私到鄰國的賴比瑞亞銷售。
在這部片子一位非洲黑人講的話道盡了他們的悲哀與無奈,他們說「最好,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不要產石油、象牙、黃金及鑽石。」意思是若他們這地方產這些東西,非但不能使他們致富,反而是被奴役、屠殺等厄運接踵而來,整場電影緊湊場面略帶血腥,整部片以那位黑人漁夫的村落被叛軍屠殺為開端,當黑人漁夫被叛軍捉到準備剁其手腳時,叛軍領袖見其高壯於是便拿他當採礦工,在採礦時,叛軍不時的緊盯這些黑人是否有偷藏鑽石,若有偷藏鑽石其下場必定被一槍斃命,黑人漁夫在一次採礦中無意間獲得一整塊完好的粉紅鑽的原石,他心裡想若把它偷藏出去也許這顆鑽石可以改變他與他的家人的命運,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因為這顆粉紅鑽讓他得以認識了李奧納多,李奧納多想利用黑人漁夫幫他找粉紅鑽,黑人漁夫想藉此找回失散的親人,而在另一方面李奧在海邊的酒吧懈詬了女記者,女記者也想從李奧這邊蒐集到關於血腥鑽石的走私的證據,整齣片在這三者關係的互相牽引下進行。
在最後一個場景非常感人,在科諾鑽礦那一戰中李奧與黑人漁夫各自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在逃難的過程中李奧自知自己傷勢嚴重已無法繼續逃,於是他便把粉紅鑽交給了漁夫及漁夫的兒子,漁夫不忍丟下李奧,但李奧還是堅持叫他們快逃,他自己則留下來射擊後面的追兵,李奧看到黑人漁夫順利的搭上接應的飛機後,便透過衛星電話打給已在安全地方的女記者,並交待一些後續,而女記者在與黑人漁夫會合後便到倫敦,由黑人漁夫向凡德坎公司出售鑽石並換取與家人團圓的機會,而女記者也在旁邊偷拍下整起的交易過程,揭發血腥鑽石交易這件事,並由黑人漁夫擔任證人,而血腥鑽石也終獲得國際的重視,並簽署協定抑制血腥鑽石的流通,若干年後獅子山共和國的內戰也終獲平息。
本來是唯利是圖的鑽石走私販(李奧),在最後還是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成就了黑人漁夫一家的團圓,也促成女記者揭發了血腥鑽石的內幕,而李奧最後則和他出生的非洲這塊土地共存亡,看到此筆者心中的情緒起伏彷彿融入的電影的場景般,這樣的震撼與感動久久消散不去,同情這些因為血腥鑽石而慘遭屠殺的非洲人民,也明白了為何DTC公司在這部片子播出前要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相關的宣導影片,因為這實在太撼動人心了,在歐美這樣人民具有高道德的國家,很難不因為此片的影響而發生拒買鑽石的行動,看看戰亂蹂躪的非洲,再看看自己出生的台灣,真的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安定富裕的社會,不用隨時擔心沒有明天的日子,最後這部片還是要告訴大家,買鑽石一定要買合法經過國際認證的鑽石,只有購買經過認證的鑽石您所花的每一分錢才會真正的回饋到這些產礦國家的人民身上。
http://hidavid.pixnet.net/blog/post/1804561
殘酷血鑽石 好萊塢天后拒戴【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 2007.01.06
拒戴鑽石可能成為拒穿皮草之後的另一良心運動風潮。電影「血鑽石」有一句對白:「如果知道背後的代價,大家就不會去買鑽石。」在好萊塢,茱麗亞羅勃茲、瑪丹娜、伊麗莎白赫莉已率先摒棄鑽石。
這正是年營業額逾630億美元(約台幣2兆531億)的鑽石業擔心的事,砸鉅資在世界各大城市刊登全版廣告,全力宣揚鑽石閃爍生命的美好。占世界鑽石市場四成的鑽石業老大De-Beers在「血鑽石」上映前投下廣告費達台幣5億。
鑽石協會請出曼德拉
「世界鑽石協會」並成立「鑽石真象」網站不斷宣傳,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鑽石是所謂「血腥鑽石」,請出德高望重的曼德拉呼籲,鑽石攸關南非生計,不要一竿子全打翻。
的確,合法鑽石對於占鑽石總產量65%的非洲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全球上千萬人生計仰賴鑽石。例如那密比亞出口收益中鑽石就占四成,獅子山去年鑽石出口額達1.4億美元。
「血鑽石」故事背景是90年代獅子山內戰,這部電影雖可能衝擊鑽石業者,未始不是教育消費者購買合法鑽石的良機。
奪鑽內戰 370萬人死
閃亮美鑽蒙上「血腥鑽石」(blood diamond)或「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的汙名,起於鑽石的暴利讓非洲產鑽國家交戰派系得以購買軍火,買了武器又來搶奪鑽石開採權。據聯合國統計,和「奪鑽」有關的非洲內戰,造成獅子山、安哥拉、剛果、賴比瑞亞等國650萬難民潮,導致至少370萬人喪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人道危機。
90年代全球鑽石交易有4%到15%是這類染血鑽石,2003年實施「金伯利機制」(Kimberly Process)後,合法鑽石必須有「非衝突證書」,如今血鑽石的比率已降至1%以下。
即使如此,以數百億美元的鑽石交易來說,1%仍可換來不計其數的殺人武器。而且金伯利機制難免漏洞,聯合國10月份的報告顯示,有2300萬美元衝突鑽石由迦納、馬利等國流入合法市場,象牙海岸、馬利叛軍盤據地區繼續出口血鑽石,剛果也還在打鑽礦控制權爭奪戰。
每天工資不到一美元
美國消費者去年買了337億美元的鑽石,明星尤為大買家,凱瑟琳麗塔瓊絲常對老公麥克道格拉斯說:唯有大鑽石最能代表「我愛你」。珍妮佛洛佩茲每結一次婚就收到一枚巨鑽,現在手上戴的500萬美元粉紅鑽是第三枚,琳賽蘿涵一亮出百萬美鑽馬上博得版面。
但鑽石已不見得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從衝突鑽石爭議,到採礦造成的環境破壞,當你知道上百萬鑽石開採工人每天工資不到一美元,印度鑽石切磨加工業雇用廉價童工,鑽石光華恐怕不再美好。
鑽石評定推動5C制
超級名模莉莉柯兒得悉東非波扎那原住民被採礦者趕離家園,馬上拒絕再當DeBeers的代言人,另一位DeBeers的廣告明星大衛鮑伊模特兒妻子艾曼也跟進,其他明星則紛紛反對購買衝突鑽石。
評定鑽石價值的傳統標準「4C」制度(卡、色澤、淨度、切割),現在已有人推動升格為「5C」,新添的C指的即是「非衝突」(conflict-free)。
每年奧斯卡星光大道的影星是各大珠寶公司的最佳模特兒,「血鑽石」掀開鑽石黑幕,今年奧斯卡典禮,明星恐怕得為「鑽不鑽」傷腦筋。
金伯利流程 防止血鑽石混入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電影「血鑽石」昨天上映,劇中血淋淋的鑽石來源令人怵目驚心,鑽石璀璨光芒蒙上陰影,由於消費者購買鑽石時取得的保單證明書,只能證明鑽石的成色也就是所謂的4C,無法確保鑽石來源,避免購買到「血鑽石」的最好方法,就是選擇有品牌取得來源合法的鑽石。
隸屬DeBeers集團旗下的鑽石諮詢中心DTC表示,部分生產鑽石的內亂國家,為取得軍火而非法輸出鑽石,這種被拿來交換武器的鑽石就稱為「衝突鑽石」,也就是電影當中控訴的「血鑽石」。為了抑制衝突鑽石流入市面,2002年度開始實施「金伯利流程」,目前市面上流出的「衝突鑽石」已經不到1%。
金伯利流程是把未經琢磨的鑽石裝入密封兼附有序碼的防竄改容器,且在每次跨境運送鑽石時,必須附有無法偽造的「非衝突證書」,以確保衝突鑽石不會混入鑽石供應鏈,以免任何叛亂組織獲取資金。目前已有全球71個國家加入金伯利流程;至於那些衝突地區國家生產的鑽石,未被准許加入金伯利流程,聯合國嚴禁出口,例如非洲的象牙海岸。
外傳掌控全球50%鑽石來源的DeBeers,花費5億元廣告經費要扭轉血鑽石的印象,DTC對此不願意證實,但表示,De-Beers所有鑽石來源皆經過金伯利流程。
監管制度崩潰 血鑽石再現 2009-6-27
為管制「血鑽石」交易而實施的「慶伯利進程認證機制」面臨瓦解之虞!當年一手架構「慶伯利進程」(KP)的「KP教父」史邁利,已退出此一機制,他並警告由於各國政府與產業界未能採取行動防止重大違規交易,這套安全網已接近解體,「鑽石再度蒙上血跡」。
KP教父史邁利退出
「慶伯利進程」是各國政府針對叛亂團體利用非法寶石買賣取得資金發動戰爭,以致非洲(尤其是南部與西部非洲)內戰方興未艾,所達成的共同對策,目的是恢復消費者對寶石的信心。「慶伯利進程認證機制」(KPCS)則是具體實施方案,旨在打破鑽石貿易與血腥衝突之間的關聯。時至今日,此一機制管控全球九十九.九八%的原鑽貿易,但專家也指出,如果該進程失去公信力,歹徒將重新恢復血鑽石的交易,血鑽石將在倫敦、巴黎與紐約的店鋪重現蹤跡。
但就在KP的四十九個會員在納米比亞開會,討論多項重大問題之際,「KP教父」史邁利卻宣布退出該機制。這位加拿大籍專家二十四日說:「它無法管理原鑽貿易。它隨時可能變得無足輕重,而且讓各類惡棍逍遙法外。」
機制失效 產地國偷跑
這套機制正在失效的證據越來越明顯。在委內瑞拉,鑽石全都非法走私出口;在幾內亞,鑽石產能兩年增加五百%,有如天方夜譚;在黎巴嫩,出口的原鑽比進口的還多。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象牙海岸與獅子山,但是KP機制對它們束手無策,也沒有要求這些國家退出。
辛巴威軍隊 虐殺兩百礦工
但KP納米比亞大會,最重要的議題還是辛巴威。辛巴威政府去年下半年將東部馬蘭治鑽石產區由軍方接管。「人權觀察」組織二十六日就指控因國家經濟危機惡化以致需錢孔急的辛巴威總統穆加比,放任軍隊在馬蘭治鑽石產區虐待勞工與強迫勞動,殺害了超過兩百人。「人權觀察」呼籲「慶伯利進程」立即停止辛巴威在認證機制中的會籍。
雖然KP納米比亞大會已達共識,下週將派遣監督團至辛巴威,但監督團不太可能被允許進入馬蘭治地區。監督團成員私下坦承,他們想約談的對象不是被逮捕,就是已遭恐嚇。業界質疑,辛巴威血鑽石資助的對象是政府軍而非叛軍,可能不符合血鑽石定義,但史邁利反駁:「它們還是血鑽石,它們全身上下布滿鮮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7/today-int1.htm
血鑽>維基百科
血鑽(也稱衝突鑽石或戰爭鑽石亦稱血鑽石)是一種開採在戰爭區域並銷往市場的鑽石。依照聯合國的定義,衝突鑽石被界定為產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同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對立方出產的鑽石。由於銷售鑽石得到的高額利潤和資金會被投入反政府或違背安理會精神的武裝衝突中,故而得名。一般而言,這些組織派系秘密地為供給暴徒的活動經費,或為侵略軍事力量籌措資金以發動戰爭。包括部分非政府組織聲稱,衝突鑽石帶來的利潤是2001年參與策劃九一一襲擊事件的資金來源。
2002年11月,為了根除非洲衝突鑽石的非法貿易,維護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聯合國通過了《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對未附有金伯利進程成員簽發的證明書的毛坯鑽石進口以及面向非金伯利進程成員的毛坯鑽石出口都是禁止的。
證據指向顯示,位於安哥拉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同盟(英語:UNITA)(UNITA)」與塞拉利昂的「革命聯合陣線(RUF)」,其財政資金來自利比亞政府的鑽石貿易。有關衝突鑽石的電影是由里安納度·狄卡比奧主演的電影《血鑽石》,即是敘述因衝突鑽石的利益而在塞拉利昂引發的多年的內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0%E9%91%BD
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1985)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F1A7337355B468A
導演:薛尼波拉克
編劇:Isak Dinesen
演員:梅莉史翠普/勞勃瑞福/克勞斯瑪麗亞布蘭道/Michael Kitchen/Joseph Thiaka
劇情簡介
這齣優雅、精緻而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發生在一個失落的天堂...此片拿下了1986年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奧斯卡獎。梅莉史翠普(《心靈真愛》)飾演凱倫,她在1913年時為了利益,嫁給一個丹麥的風流貴族,並隨同他前往非洲的肯亞,在那兒她遇上了一生中的真愛----丹尼斯(勞勃瑞福,《輕聲細語》),一個迷人獨立的英國探險家,他擄獲了她的芳心,兩人在漫天風塵的肯亞,共譜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此片是根據凱倫所著知名回憶錄所改編而成,由奧斯卡金獎導演薛尼波拉克(《窈窕淑男》、《新龍鳳配》)執導,他巧妙地捕捉了時間、地點等電影元素,加上男女主角精湛的演技,電影配樂大師約翰貝瑞(John Barry)的豐富配樂,使得此片成為當代愛情電影的經典代表作。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Oatm0744001
《遠離非洲》金獎導演病逝 享壽73
好萊塢金獎導演薛尼波拉克才華洋溢,集導演、製片和演員於一身;1986年,他和勞勃瑞福一導一演《遠離非洲》,讓他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兩大獎,登上事業最高峰。
國內外相繼傳出大導演病逝的消息;在好萊塢,奧斯卡金獎得主、拍過《遠離非洲》的導演薛尼波拉克,因為癌症在美國過世,享壽73歲;台灣名導宋存壽,則是因為肺炎過世,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就是《窗外》,他獨具慧眼的挑中林青霞挑大樑。
好萊塢金獎導演薛尼波拉克才華洋溢,集導演、製片和演員於一身;1986年,他和勞勃瑞福一導一演《遠離非洲》,讓他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兩大獎,登上事業最高峰。
薛尼波拉克相當擅長於拍攝政治驚悚片,和他合作過的大明星有很多,包括《黑色豪門企業》的湯姆克魯斯、由妮可基嫚主演的《雙面翻譯》,是第一部獲准到聯合國拍攝的電影。導演薛尼波拉克:我仍然深受這個場地影響,很大的空間。
去年,他和喬治庫隆尼合作的《全面反擊》,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撐了9個月還是不敵病魔,在洛杉磯家中過世,留下執導的21部電影、40多部參與製作的名片。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3359
遠離非洲配樂
遠離非洲一直以來,都是台灣聽眾最愛的電影音樂之一,在這部配樂中,約翰.貝瑞再次呈現了精雕細琢,詩意內斂的優美旋律.雖然嚴格說起來,約翰.貝瑞的交響語言始終千篇一律,但是<遠離非洲>之所以能盛行多年,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動人心絃的旋律作曲,如其中的主題旋律Main Title,可算是影史上最美也最耳熟能詳的主題旋律之一,而另一個主題Karen's theme,在旋律上也同樣無懈可擊,彷彿每一個音符的佈局,都是精心推敲而來,像一幅細膩精緻的工筆畫.
1997年,電影原聲帶著名廠商Varese Sarabande策劃推出完整版的<遠離非洲>電影原聲帶,由Joel McNeely指揮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演出,是一個很好的新版本,基本上在這個版本中追加的曲目十分有限,大多數的原著音樂都和MCA在1985年推出的原聲帶內容是一樣的,但由於Joel McNeely非常貼近原味的演出,精緻的錄音與詳盡的文字解說,使得新版原聲帶比原來的版本更形出色,特別是在新的版本中,刪去了原本在這張作品中就不算重要的幾段非洲歌曲演唱,但將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Adagio以完整的演出收錄,這是比原版原聲帶更理想的收錄法(原來的原聲帶中,這首曲子只截錄了十分簡短的片段),這首優美又有些感傷的作品,在電影中反映著男主角Denys,熱愛挑戰與冒險的飄泊生涯裏,渴望溫柔與深情的一面,某個角度來說,這首作品幾乎是男主角的音樂主題,由曲目內容和時間的長度乍看之下,Varese Sarabande的所謂完整版似乎沒有加多少料,但由配樂的創作理念來看,這是一個真正的完整版.
這部配樂中精緻的旋律作曲俯拾皆是,仿佛每一步都走的小心奕奕,如Have You Got A Story For Me中娓娓細語的綱琴,Safari一開場時詩意開闊的絃樂,Karen's Journey中浩翰壯闊的銅管,以及Alone On The Farm裏優美深情的樂風,比起James Horner式的甜美煽情,更呈現一種細膩自控的唯美,以及成熟高雅的情感,連選用的既成音樂如莫札特的K622,也同樣是這種文雅含蓄的娟秀氣息.
此外,我會建議大家將這部配樂和<英倫情人>作一番比較,這兩部影片同樣是金像獎最佳影片,同樣獲得了最佳配樂,我覺得這兩部電影的題材和背景有不少神似之處,然而風格和手法卻頗有差異,音樂氣質更是大不相同,例如Flying Over Africa中,男主角也帶著女主角乘飛機鳥瞰壯闊的非洲大地,其中音樂表現的方式就和<英倫情人>大異其趣.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在這部配樂裏,John Barry刻意迴避採用非洲的音樂元素,原因是Barry認為這部電影雖然是以非洲為背景,但它全然是一個談情說愛的故事,特意強化地域色彩的呈現是沒有必要的,但坦白說,我個人也懷疑,即使Barry當真打算在這部作品中滲入非洲音樂,依Barry的配樂公式,他是否真得能將非洲音樂獨有的情感成功的帶入這部作品中,畢竟我們也很難在Barry的<與狼共舞>中感受到印弟安的原住民色調,莫非Barry也認為<與狼共舞>是一部和印弟安文化無關的電影?總之,也許是世界變小了,各種深具地方民族色彩的音樂型態已被大量的運用在電影音樂中,實際上時常有十分動人的效果.而在<遠離非洲>中,約翰.貝瑞固然也使用了一些非洲傳統音樂的元素,但處理的方式十分”精緻化”,並沒有很明顯的地域色彩,效果自然也無特別之處,但若論原著配樂中,旋律作曲的唯美和精緻,貝瑞的成就的確就十分傲人,因此即使John Barry的交響編曲手法仍然千篇一律,但<遠離非洲>仍舊是一部當之無愧的經典配樂作品.
http://www.loyalwise.com/outofafrica.htm
遠離非洲
我在非洲有座農場,在尼剛山腳下... ...
一段愛情可以記憶多久?你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將它訴說?經過時間之河的淘洗,那些微妙的細節是否仍令你感動?
如果要問喜愛電影的影迷們,80年代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一部愛情電影,那麼198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遠離非洲】應該會是許多人脫口而出的答案。我也喜愛這部電影,但原因卻是因為本片倔強又堅毅的女主角佔較大的成分,當然「變色龍」梅莉‧史翠普的演繹亦是功不可沒。
因為利益交換而結合的凱倫與波爾在婚後決定到非洲經營農場,生長於丹麥的凱倫在初到非洲之時自然感到不適應,而她開放強勢的作風亦令當時保守的英國人感冒,她所攜帶到非洲的水晶、瓷器與眾多收藏更叫當地土著嘖嘖稱奇。然而她並非溫室裏的花朵,在短暫的時間裏,她親自開墾土地並學習種植咖啡,與當地土著交涉,甚至進行探險,這一切都不假手於他人,丈夫果然形同虛設。然而女子畢竟多情,主動提出結婚要求的凱倫還是慢慢愛上了波爾,兩人也有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只是天性愛好自由的波爾經常離家,獨留孤單的凱倫一人望穿秋水盼君歸。
丹尼斯是位探險家兼嚮導,在凱倫初到非洲之時即有過一面之緣,在波爾離家的時候,與好友班克利前來拜訪。擁有天馬行空般想像力的凱倫在晚宴後發揮她如一千零一夜的說故事能力,讓丹尼斯與班克利留下深刻印象。但即使擁有絕佳的想像力與優異的口條,這並不能幫助他保住男人。被風流成性的波爾傳染梅毒的凱倫,返回丹麥療養一段時日之後再度回到非洲,與波爾的感情也變了樣,在凱倫不願再委曲求全的要求下波爾搬離農莊到市區居住。
丹尼斯此時慢慢介入她的生活,探訪、送禮物、帶領凱倫探險,一切雖是出自友誼的無心之舉,但原本就互相欣賞的兩人也漸漸情愫暗生。隨著時間過去,兩人愈愛愈深,只是丹尼斯不願承諾,凱倫卻只要他一個承諾,同樣倔強的兩人也慢慢有了爭吵。
一場大火燒去凱倫苦心經營的成果,無力償還銀行貸款的凱倫在感到萬念俱灰並且拒絕丹尼斯的幫助之後選擇返回丹麥。就在離開非洲的前夕,波爾卻帶來丹尼斯於一場墜機意外中喪生的消息... ...
似乎愈是獨立堅強的女子,命運愈是多舛,至少凱倫就是如此。她的獨特藉著片中許多橋段表露無疑,例如:在毫無地理方向概念的情況下,不顧危險穿越大陸攜帶補給品給在前方打仗的丈夫,當她滿臉污塵一頭亂髮的出現在前線時,一幫男人也只能傻了眼半句話說不出來;農莊被燒燬之後,在眾目睽睽中放下自尊向新來的總督下跪求情,只因要替為她工作的土著爭一片居住之地。然而也正因她這一份不讓鬚眉的獨特,在最後獲得所有人的尊敬與認同。即將離開非洲的凱倫,在等待火車的時候受邀進入一向拒絕女賓的俱樂部,所有男士向她致意敬她一杯酒,對比剛到非洲就誤闖俱樂部而被趕出去的難堪時刻是多麼強烈的反差。
當然愛情的部分是比重較高的。丹尼斯在帶著凱倫探險的途中見她頭髮因風沙糾結,因而在溪邊為她洗髮的柔情,任誰都要融化,也種下愛情之路的種子;駕著飛機(其實應該不能說是飛機只是我忘了是啥名詞)帶領凱倫飛越非洲大陸的一段更成影史經典。1996年的最佳影片【英倫情人】同樣也有類似的兩段橋段,只是表現手法大異其趣。
大導薛尼‧波拉克集眾多電影元素於一片,打造出這部歷久不衰的名片,雖然電影過度冗長,枝枝葉葉太多,仍無損它的藝術成就。優美如畫的攝影,讓我們見識到非洲大陸的壯闊美景(雖然有人批評這部電影有過度美化與窄化之嫌)。約翰‧貝瑞的配樂已是經典之作,與【火戰車】、【似曾相識】、【大白鯊】、【外星人ET】一樣,每當旋律響起,我們就會說:「啊,我知道,這是○○○○... ...」,心也跟著回到電影的劇情中。與勞勃‧狄尼諾同被譽為「美國80年代最佳男女演員」的梅莉‧史翠普則再度展現她精湛的演技及獨步影壇變化口音自如的本領,一口丹麥腔英文叫丹麥人亦為之驚嘆。當凱倫於丹尼斯的葬禮中朗誦一段悲傷詩歌,我們也跟著落下淚來。
改編自丹麥女作家以撒‧丹森的同名自傳小說,【遠離非洲】讓我們知道關於愛情的回憶可以沉重如許,亦美麗如許。
http://blog.yam.com/mynameisjulian/article/352159
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李常生 1/16/2007
遠離非洲是一部難得的浪漫主義的片子,可惜,就和浪漫主義本身一樣,追求浪漫主義的男女主角註定必以失敗告終。本片無論劇本、視覺效果、配樂、男女主角演技皆一流,簡直找不出一點瑕疵。每次HBO在重演時,我多半會再看一遍,而原文小說我也看過,故事平淡,但卻又是那麼誘人。
本片根據丹麥女作家苡撒丹森的小說《遠離非洲》改編而成。片中蘊含有動人的浪漫故事,又有迷人的非洲風光。外景在肯亞實地拍攝。幾位演技派大明星梅淋史翠普、勞伯瑞福等連袂主演,把一個具有傳奇、浪漫色彩的故事和人物的情感糾葛,詮釋得淋漓盡至,感人肺腑。
一位年輕的女主角跟隨丈夫來到非洲拓墾,她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大陸,以及它的一切。女主角本來與丈夫關係冷淡,而到非洲之後,更是轉為疏遠。反之,她與探險家相遇,陷入熱戀。女主角更不惜與丈夫決裂,無奈情人隨即因飛行事故去逝。女主角經營農園失敗,加上情人已然去逝,她孑然一身重返歐洲,只帶走了一片關於非洲的回憶。
小說《走出非洲》曾經吸引過不少電影家,但改編,拍攝難度之大,使多數人望而生畏,因為把握這部情節平淡、節奏緩慢,文學氣息濃厚的影片,確實有難度,很難拍好。影片拍攝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還應該歸功於,善於表現內心複雜感情的梅淋史翠普和瀟灑而具有貴族氣質的勞伯瑞福,這兩位分別擔任影片男女主角的演員的精湛演技。
“在非洲恩共山腳下,我曾經有一個農場……”梅淋史翠普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述著自己曾經的悠悠歲月。不帶一絲情感,就好像是在談論別人的經歷,又好像是在追憶一個古老的傳說,而不是生命中最寶貴的十七年青春年華,不是一段烙下了愛與恨,淚水和歡笑的人生記憶。平靜得簡直有些冷漠,驅使觀賞者透過這部電影重新審視生活。
這就是生活。主人公在異域非洲的傳奇經歷只是芸芸眾生生活方式的一種而已。也許我們不曾和情侶遨遊長空,縱情雲端,但你一定體會過和男女主角那樣與愛人雙手相扣的那份幸福。
當然生命不會都像你想的那樣子如意,生命原本充滿了不確定,永恆的幸福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多半人的一生經歷都可以寫成一本小說,人生縱使輝煌,但最後總是會趨於平淡、消逝。
這部電影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於1986年,第58屆奧斯卡獎角逐中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配樂、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響等7項金獎。主女角未在此片中獲獎,非常可惜。彼時梅淋史翠普風華正茂,氣質外形演技皆一流,演活了一個不甘平淡感情豐富的歐洲淑女,而勞伯瑞福外形俊朗,飾演如風一般的浪子,演來傳神。
生活如河,一去不回頭,就如同流過指縫間的沙一樣無法挽留。如同片中那不可捉摸沒有緣由的悲歡離合,死亡與失去一樣,我們的生活也從來都不曾缺少戲劇化的情節。這就是生活,不可預知的生活,難以規劃的生活,卻又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生活。面對它,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樂觀,更重要的是達觀。
http://blog.udn.com/leechangsheng4444/2067465
十大經典非洲電影
NO.1 血鑽
九十年代非洲塞拉利昂,連連戰火使這片土地飽受摧殘,非法鑽石貿易日益猖獗。
阿徹(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飾)是一個地道的戰爭販子,靠倒賣戰區鑽石爲生,他在監獄中無意得知漁夫所羅門手裏有極品粉鑽。意識到這是自己離開非洲的機會,出獄後,他找到所羅門,准備和他一起找出鑽石,離開非洲。
所羅門是普通的漁民,因爲內戰和家人分離,被叛軍強制開采鑽石,他發現一顆極品粉鑽,藏了起來;戰亂來臨,所羅門進了監獄,後被阿徹救出,並在戰地記者麥迪•鮑文(珍妮弗•康納利 飾)的幫助下,找到了失散的家人,此時,他的兒子迪亞卻被叛軍帶走,生死未蔔。
悲憤的所羅門答應和阿徹合作,在叛軍的控制範圍內尋找鑽石,並尋找兒子。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因爲一顆血鑽將命運聯系在了一起。
NO.2 盧旺達飯店
影片來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錢德爾 Don Cheadle 飾)在亂世中開了一家飯店,這家飯店在殺戮如麻的世界中,就像一個綠洲供人休憩,救人性命。事件源于兩國元首的罹難:他們分別是胡圖族和圖西族的首領,同乘一班機,卻被意外擊落。這樣一來,兩族人之間的猜忌和爭鬥開始了,胡圖族人開始瘋狂殺戮圖西族人。
而保羅是一個胡圖族人,他有著圖西族的妻子和朋友,爲了挽救身邊的人,挽救一個民族,他在越來越嚴重的局勢中,奮力救活1000個難民性命,盧旺達飯店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NO.3 上帝也瘋狂
雖然距離現代化的大都市只有六千公裏,但居住在非洲卡拉哈裏地區的人對于現代化的事物卻一無所知。卡拉哈裏是個看上去像沙漠卻又不是沙漠的地方,在那裏,每年有9個月的時間是幹旱無雨的,許多動物都因爲無法適應這裏的環境而紛紛離開。可在卡拉哈裏人看來,這裏卻像天堂一樣美好,他們可以挖樹根、收集清晨樹葉上的露珠來解渴,可以靠打獵來維持生命,他們之間沒有矛盾和紛爭,在他們的心目中,上帝每天都在默默地注視並保佑著他們。如果哪天聽到天空中飛機飛過的轟隆聲,他們會以爲那是上帝吃得太飽在打嗝。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生活得單純而快樂的部落卻因爲一只從天而降的可樂瓶子發生了改變。
那天,基走在打獵回來的路上,從空中一架飛機上墜落的一個可樂瓶正好掉在他的面前,基把瓶子拿回部落,他們從沒看到過這麽漂亮的東西,像水一樣透明卻堅硬無比,他們把它當做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漸漸地他們還發現,它可...
NO.4 末代獨裁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年輕的蘇格蘭醫生尼古拉斯•哥瑞肯(James McAvoy 詹姆斯•麥艾維 飾)躊躇滿志,懷著爲窮苦人民救死扶傷的偉大理想來到了貧困的烏幹達。在此他結識了醫學會的白人同事,美麗的莎拉(Gillian Anderson 吉莉•安德森 飾),深深爲之所吸引。
某此集會上,尼古拉斯得以見到烏幹達總統安迪•阿明(Forest Whitaker 福裏斯特•惠特克 飾),阿明的言論使尼古拉斯甚爲著迷,甚至狂熱崇拜。集會之後,他救助了因事故受傷的阿明,並因其蘇格蘭人身份受到賞識。之後更以總統禦用醫生的身份走近這位殘暴君主……
影片改編自Giles Foden的同名小說,男主角福裏斯特•惠特克憑借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NO.5 走出非洲
根據作者凱倫布裏森(Karen Blixen)以筆名伊莎丹尼森(Isak Dinesen)寫成的回憶錄所改編。
故事敘述凱倫(梅莉史翠普)于1913年爲了利益嫁給丹麥貴族布利森公爵,而跟著夫婿前往非洲肯亞從事咖啡種植,丈夫風流成性,但凱倫卻爲非洲的風情與人民深深著迷,也因著心靈空虛,她愛上了神秘的獵人鄧尼芬(勞勃瑞福),兩人就在非洲的廣大草原上譜出了一段難忘的戀曲。 NO.6 可愛的動物
大家推薦有喜感的電影,有人推薦的這一部,在風行上正好碰到就看了。感覺還是挺不錯的,一部紀錄片,剪輯的這麽可愛,不至于像很多人誇張的那麽一直笑著看完,但還是挺有笑點的,看完才知道導演就是拍 我巨喜歡的 上帝也瘋狂的導演,,怪不得啊怪不得。真的很不錯。笑點其實想想還真是多,做體操的猴子,看到蛇暈......
NO.7 撒哈拉
《撒哈拉》開頭的海戰給了我一點點吸引感 ,但看完片子之後,卻居然一點感覺都沒有了...這部片子完全的沒有什麽可說的,一點點非洲色彩,一個美女博士(爲什麽老美的片子裏總是有美女博士),一個彪悍雄性,一個搞笑同伴,一個尋寶線索,一堆壞蛋及其威脅世界的病毒陰謀....揉在一起,就是一部美式漢堡包一樣的電影,讓人看飽,但沒有任......
NO.8 野性非洲
連六集的Wild Africa探索非洲大陸的自然史,以及形成六大環境的物理力量。拍攝超過兩年,足迹遍布二十多個國家。非洲形形式的野生生態盡在這系列之中,以新穎手法盡顯非洲新姿。這六集節目將帶我們遊遍非洲,發掘未爲人知的滄海遺珠:
NO.9 獅口驚魂
一個在非洲大平原渡假的美國家庭在大平原失蹤了,但是更糟糕的是他們還成爲了獅子捕殺的獵物了.
NO.10 四月的某時
《四月的某時》(Sometimes in April)——描寫西方世界沒有參與調停的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的悲慘影片,加入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是爲期11天的電影節中兩部關于此暴行的影片之一。與特裏喬治的《盧旺達飯店》關注的是同一背景和題材,拉烏爾佩克卻以不同的途徑展示了內戰的創傷。這兩部影片和《卡雅利沙的卡門》可看出南非電影的升溫。 濃筆重彩描繪出大屠殺血腥場面的《四月的某時》,比起同一題材的展映影片《盧旺達酒店》(Hotel Rwanda),具有絕對的震懾力。
http://yule.xooob.com/yssj/20094/376439.html
有關非洲的電影風格很多,僅十部不足以展示其全貌。
1. 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導演 : Sydney Pollack
主演 : Meryl Streep/Robert Redford/Klaus Maria Brandauer/Michael Kitchen/Malick Bowens
評語 :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說:經典是這樣一種著作,它不斷引生批判它的種種論說的雲朵,而又不停地將其擺脫。它永遠不會完結它所要敘說的東西。
2. 英國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導演 : Anthony Minghella
主演 : Ralph Fiennes/Kristin Scott Thomas/Juliette Binoche/Willem Dafoe/Naveen Andrews/Colin Firth
評語 : 一部堪與《日瓦戈醫生》相媲美的愛情史詩片的電影。
3. 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導演 : Michael Curtiz
主演 : Humphrey Bogart/Ingrid Bergman/Paul Henreid/Claude Rains
評語 : 又名《北非諜影》,是好萊塢在二戰期間拍攝的最賣座的影片之一。
4. 何處是我家 Nirgendwo in Afrika
導演 : 卡洛玲 林克 (Caroline Link)
主演 : Juliane Kohler/Merab Ninidze/Karoline Eckertz
評語 : 德國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 ; 紐約影展(High Falls)觀衆票選最佳影片
5. 獅子王 The Lion King
導演 : Roger Allers/Rob Minkoff
主演 : Jonathan Taylor Thomas/Matthew Broderick/Jeremy Irons/James Earl Jones/Moira Kelly/Nathan Lane/Niketa Calame/Ernie Sabella/Whoopi Goldberg/Rowan Atkinson
6. 杜瑪 Duma
導演 : Carroll Ballard
主演 : Alex Michaeletos/Campbell Scott/Hope Davis/Eamonn Walker
7. 戰爭之王 Lord of War
導演 : Andrew Niccol
主演 : Nicolas Cage/Ethan Hawke/Jared Leto/Shake Tukhmanyan/Bridget Moynahan
8. 紅塵 Mogambo
導演 : 約翰福特 John Ford
主演 : 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艾娃?加德納 Ava Gardner/格蕾斯?凱麗 Grace Kelly
評語 : 是 格蕾絲.凱利 首先打動了我......
9. 盧旺達飯店 Hotel Rwanda
導演 : Terry George
主演 : Don Cheadle/Desmond Dube/Hakeem Kae-Kazim/Nick Nolte/Sophie Okonedo
評語 : 作爲大屠殺的十年之祭,作爲一部向100萬亡靈和人性基本尊嚴敬禮的影片,它也在詰問著:生命豈能賤于塵埃?!!
10. 不朽的園丁 The Constant Gardener
導演 : Fernando Meirelles
主演 : Ralph Fiennes/Rachel Weisz/Hubert Koundé/Danny Huston/Daniele Harford
11. 關鍵時刻 The Four Feathers
導演 : 謝卡 卡普爾 (Shekhar Kapur)
主演 : Heath Ledger
12.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導演 : Bernardo Bertolucci
主演 : Debra Winger/John Malkovich/Campbell Scott/Jill Bennett/Timothy Spall
13. 上帝也瘋狂 The Gods Must Be Crazy
導演 : Jamie Uys
主演 : Marius Weyers/Sandra Prinsloo/N!xau/Louw Verwey/Michael Thys
評語 : 兩集《上帝發瘋了》十年前曾在國內公映過,分別譯作《逃脫死亡》和《絕境逢生》。譯名盡管俗氣,電影卻著實精彩
14. 剛果驚魂 Congo
導演 : 弗蘭克 馬歇爾 (Frank Marshall (I))
主演 : Laura Linney/Dylan Walsh
評語 : 一個表現人類和動物複雜關系的故事,情節驚險曲折,激動人心。
15. 救贖 Tsotsi
導演 : Gavin Hood
主演 : Presley Chweneyagae/Terry Pheto/Kenneth Nkosi/Mothusi Magano
16. 尼羅河上的慘案 Death on the Nile
導演 : John Guillermin
主演 : Peter Ustinov/Bette Davis/Mia Farrow/Olivia Hussey/Angela Lansbury
評語 : 傳世經典的偵探電影,而且地點是在埃及,在尼羅河
17. 乞力馬紮羅的雪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導演 : Henry King (亨利?金)
主演 : 格裏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18. 太陽淚 Tears of the Sun
導演 : Antoine Fuqua
主演 : Bruce Willis/Monica Bellucci/Cole Hauser/Johnny Messner
19. 血鑽 Blood Diamond
導演 : Edward Zwick
主演 : Leonardo DiCaprio/Jennifer Connelly/Djimon Hounsou/David Harewood/Arnold Vosloo
評語 : 獲得非洲電影最高獎
20. 四月的某時 Sometimes in April
導演 : Raoul Peck
主演 : Idris Elba/Oris Erhuero/Eriq Ebouaney
21. 非洲女王號 The African Queen
導演 : John Huston
主演 : Humphrey Bogart/Katharine Hepburn/Robert Morley/Peter Bull
22. 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Africa: The Serengeti
導演 : George Casey
主演 : James Earl Jones
評語 : 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本片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實地拍攝,生動地展現出非洲大地那令人難忘的生與死的場面,
23. 雅巴 Yaaba
導演 : Idrissa Ouedraogo
主演 : Fatimata Sanga/Noufou Ouédraogo/Roukietou Barry
評語 : 1989年戛納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24. 第阿諾亞戰場 Camp de Thiaroye
導演 : Ousmane Sembene/Thierno Faty Sow
評語 : 黑人士兵前去協助保衛法國領土,卻被禁錮在戰俘集中營裏,之後被遣返回他們的祖國……
25. 可愛的動物 Animals Are Beautiful People
導演 : Jamie Uys
26. 末代獨裁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導演 : Kevin MacDonald
主演 : Forest Whitaker/James McAvoy/Kerry Washington/Gillian Anderson/Simon McBurney
27. 上帝也瘋狂 Black Hawk Down
導演 : Ridley Scott
主演 : Josh Hartnett/Ewan McGregor/Tom Sizemore/Kim Coates/ewen bremner
28.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導演 : Eric Darnell/Tom McGrath
主演 : Ben Stiller/Chris Rock/David Schwimmer/Jada Pinkett Smith/Sacha Baron Cohen
29. 翻譯風波 The Interpreter
導演 : Sydney Pollack
主演 : Nicole Kidman/Sean Penn/Catherine Keener/Jesper Christensen/Yvan Attal/周采芹
30. 極度驚慌 Outbreak
導演 : Wolfgang Petersen
主演 : Dustin Hoffman/Rene Russo/Morgan Freeman/Kevin Spacey/Cuba Gooding Jr./Donald Sutherland/Patrick Dempsey
http://www.douban.com/doulist/61770/
非洲戰場二戰電影
本區主要以非洲地區為背景的二戰電影為介紹重點,項目上又細分為陸戰(陸上作戰)、海戰、空戰、戰爭文藝與亂世兒女、戰後審判與戰爭罪行、集中營、諜報、戰俘營、喜劇、戰後復員等。目前計收集有9部影片,左側的電影列表中,前方有*號的代表電影連結內有完整的介紹,未標者僅有簡介,日後將會持續更新。片名後方括號內的字表示出品國家,數字表出品年代後兩碼,如(美,69)即表示為美國拍攝,1969年出品,餘此類推。另為求網頁排版美觀,只得捨去外文片名,詳見於電影內容中。
http://wtaing.myweb.hinet.net/africamovie.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