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當代中國:東方巨人的崛起》(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突覺其副標「東方巨人的崛起」預告了、各依立場而眾說紛云(後貼)的「中國崛起」之議題。
豈只!其「大國研究叢書」更是後評《大國崛起》之先聲。
《當代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的成長》,任東來等,貴州人民出版社。
《當代俄國:強者的自我否定與超越》,姚海、劉長江,貴州人民出版社。
《當代中國:東方巨人的崛起》,馬敏、嚴昌洪等,貴州人民出版社。
《當代德國:命運多舛的世界新秀》,吳友法等,貴州人民出版社。
《當代法國:歐洲的自尊與信心》,沈堅,貴州人民出版社。
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及科技等方面勢力的增長。由於中國擁有穩定而眾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經常被視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做為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占有一席。
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有許多經濟、社會、環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剋服。此外目前中國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沒有達到美國與過去蘇聯的程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4%9B%E8%B5%B7&variant=zh-tw
中國和平崛起
中國和平崛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1世紀早期開始提出的外交政策。這個政策的主點是中國的經濟和軍事發展是對世界有利,而且中國不希望跟其它國家有衝突。
這個政策的目的是針對中國威脅論中,一些意見認為中國發展必傷害美國國家安全。這個政策的實行包括跟別的國家發展貿易,支持多國家組織,比如說聯合國,或用中國的國家權力解決國外的問題,比如說朝鮮核危機。
這個詞彙最初由中共中央黨校的副校長鄭必堅在2003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後來有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亞細安會議以及訪美期間反覆重申。這已經成為第一個由胡錦濤和溫家寶領導的第四代領導人的外交政策。
但是因為“崛起”一詞在外文翻譯中可能會有武力征服的意味,與中國政府本意相背離,在該政治口號正式提出後不久,有國內理論學者提出修改為“和平發展”,避免為“中國威脅論”推波助瀾。因此在2004年後半年,“和平崛起”一詞在新聞,教育等政治宣傳中逐漸淡出,並改為更低調的“和平發展”。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學者基本上都不相信“和平崛起”的理論。
對內“和諧發展”,對外“和平發展”,一個“和”字,構成了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國第四代領導集體的戰略基調。
然而,中國和平崛起的理論與西方近年興起的和平學在方法、研究角度上較為不同,南京大學新開設的和平研究所正開始嘗試以中國方式演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92%8C%E5%B9%B3%E5%B4%9B%E8%B5%B7&variant=zh-tw
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及科技等方面勢力的增長。由於中國擁有穩定而眾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經常被視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做為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占有一席。
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有許多經濟、社會、環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剋服。此外目前中國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沒有達到美國與過去蘇聯的程度。
有利因素
領域面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總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家]。
自然資源:
中國蘊有很多天然資源,包括煤、石油與其他礦產。以中國的河流分佈和山脈走勢來看,中國應該有發展水力發電的潛力.。
氣候: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溫帶氣候,是擁有最多溫帶地區的國家。根據傑佛里·薩克斯 (Jeffrey Sachs)的報告,處於溫帶地區的國家有著較高的糧食產量,而且比處於熱帶地區的國家有著更低的疾病爆發機率,尤其是經由飲水與食物傳染的地方性疾病。藉著來自多餘勞動力所產生的創造力,地理上的優勢對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表現可以造成很大的影響。薩克斯認為溫帶氣候使這些地區大多是高收入國家,而中國、俄羅斯與東歐各國之所以維持在中收入的水準,是因為這些國家過去實行計劃經濟下的社會主義。溫帶氣候對於經濟發展的助益,最早是由亞當·斯密所提出,較晚則出現在大衛·藍迪斯(David Landes)所寫的《國家富窮論》(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中。
人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人口密度。人口面積-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人口,2006年統計大約為13億人,而全球的人口總數為65億,中國占其中的20%。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只允許每個家庭有一個子女,這項政策緩慢了中國的人口增長,推進了經濟起飛和保障了婦女同兒童權益。中國青年人(15歲-24歲)受教育指數為98.9%。雖然計劃生育政策放緩了中國人口增長但同時使得中國人口逐漸老化(參見負面評價)。中國人口密度136人/平方公里處在全球中等水平,低於韓國491人/平方公里,高於美國30人/平方公里。以黑河至騰衝一線為界,東部人口密度較高,多為300人/平方公里以上,西部則人口密度很低,多低於50人/平方公里。
軍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深圳號驅逐艦。軍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25萬服役軍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隊。但是,中國軍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軍事相比還是比較落後。認識到解放軍的缺點後,中國政府正在大力的改善解放軍的裝備和現代化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計劃用大大增加的軍事開支來發展“藍海海軍”(Blue-water navy)。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布希從白宮向外界搖手。中美關係成為國際社會觀察的焦點。
外交政治:
中國與聯合國- 作為5個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國際影響 - 中國正在逐漸的增加他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以和一向控制國際舞臺的西方國家抗衡。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實行的無意識形態外交,這種外交政策給中國在未來尋求外交幫助和與其他國家結盟留下了餘地。由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跟以前相比大大增加。
東亞影響:
中國大陸是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經濟的增長給與了中國在東盟地區的巨大影響力。中國同時在朝鮮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領域上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非洲影響:
自1960和70年代,中國政府就大力推動發展和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國的主要目的有贏得非洲國家在國際上的支持,在非洲大陸推廣中國式的共產主義和與非洲國家上的貿易往來。冷戰以後,中國在非洲的目的就改為了貿易,投資和能源。在2006年11月,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共有48個非洲國家的領袖出席了這次論壇,再次顯示出中國在非洲的巨大影響力。非洲各國領袖都把中國當作自己國家發展的榜樣。
中亞影響:
根最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能源問題。中國的石油公司已經在哈薩克的油田投資,中國政府和哈薩克政府正準備建設一條從哈薩克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中國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也以投資了水力發電計劃。上海合作組織也在中亞地區的政治和安全領域上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些學者相信,中國除了要和鄰國搞好關係外,還要考慮邊境安全的問題,因為邊境安全是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中東影響:
中東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它儲藏著大量的石油,而且,中東地區的大部分人口都反對美國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看準了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以提供外交保障來換取中東國家向中國輸送石油。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進口國,居美國之後。中國政府現正嘗試將中國進口的能源多樣化,中國一半的石油來自中東,因為中東各國開始向西方國家以外尋找輸送國,所以中國就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在過去一直和中東國家在戰略方面上合作,大多數中東地區的先進武器都來自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巴勒斯坦是中東地區的關鍵性國家,在未來,這些國家可能會相繼從中國得到安全保障,來抗衡美國在中東的霸權。
東南亞影響:
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體現在文化上,經濟上和政治上。在2006年11月,中國和東南亞多國簽署了關於自由貿易,文化交流,軍事和安全合作的條款。此次會議還討論了中國與ASEAN在未來形成一個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合作的聯盟的可能性。
經濟:
在過去4年,中國國際貿易以每年29.5%的速度增長。在2005年,中國出口總量占世界的7.3%,進口總量占世界的6.3%。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3大貿易國(居美國和德國後)。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出口醫療器械和軟體產品。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07年12月年為1.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科技: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研究國,花在科技上的開支僅次於美國,即上年的開支增加20%後,今年中國在科技方面的開支預期將會有1360億美元。中國現今大約有926000位研究家,僅居美國之後。自1998中國政府在科技研究方面所花的錢翻了三倍。在2010年中國的工程博士數量可能會超過美國。許多外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研究中心。
太空科技 - 在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發射衛星東方紅進入太空,成為第五個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2007年,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有能力以導彈摧毀人造衛星的國家。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了月球俱樂部的一員,中國政府更計劃在2020年左右向太空發射一個空間站和執行一個登月計劃。
文化: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哲學。在2000年,法籍華人作家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演員如成龍、李連傑(美籍華人)、周星馳、鞏俐、周潤發、章子怡等得到了國際認可。在美國NBA打球的姚明也逐漸成為一個廣為人知的中國人。同時,北京市、上海市將相繼舉行奧運會和世博會。中國留學生總量已占到世界留學生總人數的14%,2004年到中國旅遊人數為418萬人次。
發展阻力
政治:
臺灣海峽外交 - 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一些西方大國在外交上面對著一些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臺灣問題。中國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威脅可能會不惜動用武力來解決臺灣事務,摧毀一切台獨勢力。大多數國家都跟中國保持著良好關係,承認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但是美國是根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其國內《臺灣關係法》來處理臺灣議題,關係法里又提到美國可能會在大陸進攻臺灣的情況下,協助保衛臺灣。所以,如果臺海爆發戰爭,很可能會使中美兩國直接交戰,這對中、美、台各方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美國在現今階段還在懷疑中國在國際上的野心。中國和印度的關係也不盡良好。除了邊境問題外,西藏問題也是兩國在外交上面的障礙。面對中國的核武器和中國與印度最大的敵人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印度也自己研發了核武器,但中印兩方都有簽署《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
信息自由:
信息的傳播被認為是科學和科技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中國政府對有些敏感信息的控制可能會傷害到這個領域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經放寬了對媒體的管制,如互聯網路的增長和商業媒體的增加。但是媒體自由還是有一定限制的。中國政府還在阻止“不適當”(比如政治敏感網站,色情網等)的網站進入中國,包括維基百科。
法律問題:
中國一向堅持“加強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理念,但現今仍有貪污腐敗等不利於法制建設的問題存在,中國政府已提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市場主體、市場交易、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正義和司法權威。實施‘五五’普法規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形成遵法守法、依法辦事社會風氣。”
人權問題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
經濟問題:
中國政府正面對著大量的失業人口問題。雖然中國東部地區在近幾年有著在經濟上卓越的發展,但是中國西部地區還是相對來說比較貧困。為了縮小東西部的經濟差距,使西部省份的經濟增長趕上東部,中國政府正推出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計劃。另外,中國的廣大人口目前尚沒有被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障體系所覆蓋,這對於人民的安居樂業、經濟的平衡健康發展構成隱憂。
環境問題:
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之快,中國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水土流失、沙漠化、空氣污染、可耕地流失和水平面下降每年都使中國政府花巨資去解決這些問題。為了要徹底解決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政府實行了幾個環保計劃,如大綠帶計劃(試圖阻擋沙塵暴)和修建從南到北的運河計劃。
人口
計劃生育:計劃生育產生的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中國人口逐漸老化,到2020年,中國25%的人口都將退休,這樣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但若不實施計畫生育,則會加深人口過多的問題。
人口過多:雖然中國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對於減緩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起了重大作用,導致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在3000年來首次跌破20%[1],但有人預測,中國人口在2033年將會突破15億,屆時中國將會大量缺乏能源同食物[2]。但同時中國的人口密度比許多國家要低得多,隨著經濟發展的西移,大量東部和中部的人口也將逐漸分散,這對中國人口過盛的情況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男女比例不均:由於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在中國民間存在,再加上中國一胎制政策上的影響,導致了中國新生兒的男女比例失衡,如得不到良好的解決,中國社會可能出現「結婚難」的現象,依照歷史經驗更會造成社會治安顯著變差的後果,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增加戰爭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4%9B%E8%B5%B7&variant=zh-tw
閻學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義及策略
“和平崛起”的命題提出之後, 國內學界産生了多種不同的看法。筆者希望從“和平崛起”的學術分歧、政策意義以及策略三個方面分析一下“和平崛起”提出後的客觀效果。
關于“和平崛起”的學術分歧
有關“和平崛起”的學術分歧, 我認爲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和平崛起”的定義, 二是實現“和平崛起”的基本條件, 三是“崛起”與“發展”的區別。
目前學術界對“和平崛起”的理解出現了分歧, 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是將“和平崛起”定義爲目的, 即“崛起”與“和平”都是目的, 兩者要同時實現。認爲中國追求的是一種與他國不同的崛起。第二種是將“和平”理解爲手段, 將“崛起”理解爲目的。認爲中國爭取“和平”不過是爲了實現“崛起”的目的。第三種則反過來, 將“和平”說成是目的, 將“崛起”視爲手段, 認爲中國崛起的目的是爲了維護世界和平。由于學術界對于“和平崛起”沒有一個共同的定義, 就使得現在的學術爭論變成各說各話, 無助于加深我們對“和平崛起”的理解。依據第一種理解, 當“和平”與“崛起”不可兼得時, 任何一個單獨的內容都不是中國的政策目標, 因此兩者都應放棄。依據第二種理解, 當“和平”不能實現“崛起”時, 就應放棄和平選擇非和平方式實現崛起。以第三種理解爲據, 當世界上存在和平或者中國崛起不利于和平時, 就應放棄崛起。筆者認爲,要使有關學術討論有意義, 首先應在定義上達成共識。
“和平崛起”是有條件的, 主要有三點: 第一, 中國有能力讓別人接受中國和平崛起; 第二, 中國無需借助于戰爭就能實現崛起; 第三, 在崛起的過程中無需用戰爭來維持生存。只有這三條都能夠得到滿足, 和平崛起的條件才是充分的。
“和平崛起”中的“和平”, 不能定義爲不使用武力, 而應定義爲沒有戰爭。如果將“和平”定義爲“沒有軍事暴力行爲的安全狀態”, “和平崛起”就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將“和平”定義爲沒有戰爭, 絕大多數非戰非和狀態就都屬于和平範疇, 小規模的軍事行爲也包含在這一範疇之內。因此, 用小規模軍事行動維護利益或是解決沖突, 也有“和平崛起”的可能。
還要區別“崛起”與“發展”的性質。有人建議以“和平發展”取代“和平崛起”, 這實際上是未區分“崛起”與“發展”的不同。“和平崛起”比“和平發展”更利于指導中國的外交和維護中國的總體利益。“發展”指絕對量的擴大, 是自我提高。而“崛起”是個相對量的概念, 指與他國差距的縮小。同期他國的國民生産總值從1000美元增加到1萬美元, 也不能否定中國增加到1001美元就是發展了。但是這種發展的結果將是中國與他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滿足于自我進步, 對于一個國家來講, 是非常危險的。
提出“和平崛起”的政策意義
“和平崛起”的提出具有正面的政策意義, 它結束了中國自1990年開始的“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1989年以後, 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策略, 使中國有效地擺脫了國際孤立。但1994年之後, 這一策略維護國家利益的效力越來越低, 中國威脅論日益泛濫。
其實和“韜光養晦”同時提出的, 還有“有所作爲”。筆者以爲, 依據今天中國面臨的環境, 將“有所作爲”的目標具體化, 就是“和平崛起”。那麽,“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意義是什麽呢? 第一, 從強調“美國爲重中之重”轉變爲“周邊爲外交重點”。以美國爲重中之重, 其結果必然是所有的對外政策都服從于改善中美關系。爲了維護中美關系, 只好犧牲其他方面的利益。爲了盡快擺脫1994年前受到國際孤立的狀態, 這一策略是有合理性的, 但此後隨著中國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恢複了正常關系, 這一策略的合理性就需要重新考慮。而“和平崛起”可以引導中國外交突出周邊, 推動區域化, 注重與歐洲合作, 有助于外交政策的平衡。
第二, 中國外交政策將從“融入國際社會”轉向“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當目標是融入國際社會時, 就得按照美國領導的國際社會提出的要求來調整中國的外交政策。2000年中國成爲世貿組織成員, 標志著融入國際社會的任務基本完成。中國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再是加入國際組織了, 而是如何在這些組織中擴大中國的發言權, 即制定國際規則的權力, 就是“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平崛起”恰恰就是要求中國外交更主動地提高中國的影響力。
第三, 外交要服務于國家的綜合性利益, 而不能僅僅服務于經濟利益。改革開放以來, 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基本原則曾一度使得中國將經濟利益視爲外交政策的最高目標。于是出現了爲經濟利益而放棄安全利益的現象, 經濟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主導了中國政策。國家利益是綜合性的, 片面強調哪一方面都不利于整體國家利益。“和平崛起”的提出, 有利于維持安全利益和經濟利益之間的平衡。溫家寶總理去年訪美前提出“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統一”。這表明中國政府深知, 國家要先有安全, 然後才能進行經濟建設, 經濟建設大局也要服從于國家安全的需要。仲共中央臺辦發表了以遏制“臺獨”爲緊迫任務的“5?17”聲明, 爲軍事打擊“臺獨”奠定了基礎。《人民日報》近來批評讓“臺獨”分子在大陸賺錢, 然後用這些錢幫助搞“臺獨”的做法。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和平崛起”的政策意義。
“和平崛起”在許多方面都比“和平發展”有著更爲積極的意義。它爲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使政府不能滿足于只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中國人民的利益不僅是物質上的, 也有精神方面的。鴉片戰爭以來, 中國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實現民族複興。提出“和平崛起”就是實現民族複興的具體體現。一個政府如果只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能提高人民的國際地位, 那麽這個政府是不合格的, 因爲它沒能滿足人民的兩個最基本需求中的精神需求———國際尊重。中國人需要在國際上享有與所有國家( 包括最強大的國家) 同等的尊重。
和平崛起的策略
有關和平崛起的策略, 有兩個基本方面, 一是崛起策略, 二是和平策略。崛起更多是內部政策的問題, 而和平則是對外政策的問題。這裏將主要討論對外政策問題。
中國要實現和平崛起就得加強國防。當國防力量強大到足以遏制別人敢于用戰爭來遏制中國崛起時, 和平崛起就有安全保障。大陸需要學會用軍事手段遏制“臺獨”, 使臺灣當局無法獨立。中國和平崛起的策略還需要包括加快國內的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對“崛起”是非常重要的; 對“和平”而言, 政治體制改革也是重要的。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有助于改變中國的國際形象, 爭取更多盟友。而盟友越多, 國際支持度越高, 超級大國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的決心也越小。因此, 爲了使國際社會接受中國的崛起, 中國也需要政治體制改革。
關于用“和平崛起”的口號消除中國威脅論, 提比不提要好。1990年代的曆史已經證明, 實行韜光養晦, 不提中國崛起, 中國威脅論照樣泛濫。然而,如果從“和平崛起”提出後所産生的客觀效果進行評價, 這一口號卻産生了很多積極效果。中國表示要崛起, 意味著它有信心讓經濟實力超過其他國家, 很多國家就想搭中國這趟經濟快車, 東盟就相信中國的市場可以提供經濟機會, 所以會主動與中國改善關系。“和平崛起”的政策提出來之後, 中國威脅論在國際上並沒因此而增加, 相反, 國際社會普遍接受這一提法。
“和平崛起”還有一個政策意義, 就是表明中國外交將隨環境變化而采取新的政策。“和平崛起”的提出, 表明中國政府准備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采取更透明的對外政策, 更注重與周邊國家及歐洲國家的關系。這可以減少別人的顧慮, 減少國際社會認爲中國在搞陰謀詭計從而防範中國的心理, 因爲人們只因他國的政策目標不明確而感到威脅。因此, “和平崛起”的口號中, “和平”兩字可能起不到消除中國威脅論的作用, 但“崛起”二字卻有利于消除這個論調。
堅持“和平崛起”的提法, 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夙願。
http://www.weekmag.com/html/02365.htm
和平崛起官方網站之網文:
相關新聞
· 亞洲安全會議開幕 美防長稱中國崛起不是威脅
· 中國的崛起令人驚嘆 布希稱中美關係十分複雜
· 美國國會報告:中國經濟崛起符合美國利益
· 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
· 和平崛起——亞洲國家和地區共同的發展機遇
· 博鰲論壇發佈2005年度報告 中國經濟增長推動亞洲崛起
· “中國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圓桌會議舉行
· 日媒體稱美國調整駐軍實質為防備中國崛起
更多 >>>
重要講話
· 曾慶紅:走和平發展道路 謀亞太共同繁榮
· 胡錦濤:中國的發展 亞洲的機遇
· 曹剛川在泰國演講:中國決心以和平手段完成崛起
· 溫家寶闡述中國和平崛起五要義 重申中國永遠不會稱霸
· 胡錦濤:堅持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分析形勢
· 胡錦濤: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堅持和平崛起
· 溫家寶: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的大國
更多 >>>
和平崛起的機遇與挑戰
· 鄭必堅在美解說“中國崛起”:中國不是威脅
· 鮑威爾:中國正在崛起成為經濟大國 非軍事威脅
· 鄭必堅:中國的和平崛起為國際社會帶來機遇
· 專家析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給世界機遇 而非威脅
· 王緝思:崛起的中國會和美國爭霸嗎?
· 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六大安全挑戰
· 中國的和平崛起 亞太地區的巨大機遇
· 中國將成為永不稱霸的、和平的、負責任的大國
· 鄭必堅:“科學機遇觀”有助於中國和平崛起
· 美國前總統布希: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亞洲非常重要
· 沈驥如:和平崛起的中國是全球合作實現共同繁榮鏈條的重要一環
·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中國“和平崛起”及其國際意義
· 李慶四: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與國際戰略
· 專家縱論中國和平崛起經略
更多 >>>
媒體評論
· 《北京青年報》:在和平崛起進程中彰顯青春力量
· 中新社:中國的和平崛起 亞太地區的巨大機遇
· 《國際金融報》:博鰲論壇展示和平崛起
· 新華社:和平崛起 中國以“友好大象”之姿面向世界
· 《國際先驅導報》:“和平崛起”適逢歷史機遇
· 《解放軍報》:“和平崛起”乃中國的國際戰略抉擇
· 《解放軍報》:中國的和平崛起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的戰略選擇
· 《環球》:中國巨龍 和平騰飛
· 《人民日報》: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選擇——論中國的和平崛起
· 《瞭望新聞週刊》:中國“和平崛起”綱舉目張
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node_5530363.htm
聯合早報:“中國崛起須靠軟實力”之說值得商榷
中新網08年6月2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7日發表題為《沒有硬實力,哪來軟實力?》的文章說,中國崛起是以發展經濟為主軸,不斷提升軍事、科技力量,以及擴大國際影響力。因此,和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崛起的過程,即硬實力不斷發展的過程。所不同的是,西方國家的崛起一律採取了向外擴張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對外戰爭;但中國走的卻是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是中國對世界的莊重承諾,西方和日本大可不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無論是早期的“骨牌論”、“朝貢說”,還是當今的“中國威脅論”,皆屬無稽之談。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崛起須靠軟實力”,是近年來媒體上常見的言論。但其正確性、可行性如何,值得重新商榷。
所謂“軟實力”,是與“硬實力”相對的概念。後者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含外交)、軍事與科技的綜合力量,而前者則是以精神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力量,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價值體系,乃至行為模式、國民素質、生活方式等。兩者合而為一,構成綜合國力,這是毫無爭議的。
然而,在一個國家崛起過程中,硬實力和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對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兩者的本質或屬性有所不同:在硬實力中,經濟屬於社會結構中的下層基礎,以及直接為經濟服務的政治、軍事、科技等,而軟實力則純屬社會結構中的上層建築。易言之,軟實力是建立在硬實力基礎之上的,是硬實力的衍生或派生產物,硬實力大小決定了軟實力大小;如果沒有硬實力,就根本談不上什麼軟實力。因此,在中國現階段,主張“中國崛起須靠軟實力”,在理論上或邏輯上不能成立,不但本末不分或本末倒置,而且犯了舍本逐末的嚴重錯誤。
對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崛起而言,經濟實力是最重要的、決定性的,因為它是硬實力的核心部分。只要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不但強大的政治、軍事、科技實力將應運而生,而各種軟實力也將如影相隨。這一認知十分重要。
當然,社會基礎(或硬實力)和上層建築(或軟實力)的相互關係,並非機械的、單向的,而是辯証的、雙向的。兩者存在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某種程度時,若要持續發展以進入較高階段,就得多少借助于其所衍生的各種軟實力,使之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助動力。然而,必須強調指出:硬實力與軟實力的主從關係或本末關係,在任何發展階段都維持不變。在任何歷史階段,軟實力皆依附于硬實力,隨著硬實力而浮沉消長。
至於一個國家、民族崛起過程中,如何發揮影響力?是依靠硬實力還是軟實力?筆者認為必須首先依靠硬實力,中外古今似乎無一例外。
以上為理論依據,但單憑空洞理論未必具備說服力,所以還必須列舉歷史與現實作為論據。
先看中國古代歷史。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實力較弱,初期只能“霸西戎”,但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秦王嬴政終于靠遠交近攻征服六國,創立統一的秦帝國。至於大唐文化盛極一時,聲名遠揚,長安一度成為世界文化中心,對亞洲各國產生了深遠影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唐帝國農業經濟發達,手工業生產力較高,以致國家富裕,兵強馬壯,硬實力十分雄厚。日本在“唐化運動”中全方位吸收中國文化,就說明了這點。
再看西方近代歷史。意大利雖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歐洲文藝複興的發源地,軟實力一度傲視于歐洲;但半島城邦林立,政治不統一,軍事力量很有限,未能建構一股強大的硬實力。因此,意大利在海外的影響力(含軟實力),甚至遠不如領土比它小的荷蘭。後者是以海軍、造船、航海、經商,建立海外殖民地而稱雄于世界。
西班牙在地理大發現後脫穎而出,成為海上強國,建立廣大的殖民地,將西班牙語言文化傳遍拉丁美洲,所以稱“十六世紀是西班牙的世紀”。但隨著其“無敵艦隊”先後被英、荷海軍擊潰,失去制海權,西班牙勢力日趨沒落,最終喪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淪為二等國家。
法國在路易十四時代,雖是個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但因其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空前強大,是歐洲大陸的霸主,致使法國語文、藝術、飲食、服飾、時尚,廣受歐洲人的仿效,而盛行一時。各國簽定條約皆用法文,說法語成為各國上流社會的身份標誌。這說明了一個民族的軟實力,必須借助其硬實力,才能拓展空間與發揮作用,使其影響力極大化。
大英帝國的興起,同樣主要依賴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在全球建立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同時輸出語言文化、文官制度乃至政治模式。時至今日,英文之所以成為使用範圍最廣的國際語文,並不是英文本身比其他語文(如中文、法文、俄文等)優越,而是因為十九世紀是英國的世紀,美國繼英國之後在二十世紀成為世界超級霸主,致使英文含金量最高。
德國崛起卻面對不同的局面。德國到十九世紀還未能實現政治統一,關稅同盟建立後,各邦之間經濟聯繫雖大為加強,但因法國等的阻撓,使政治統一難以實現。作為主要統一力量的普魯士,自由主義者主張借助自由主義作為統一各邦的親和力,但遭宰相俾士麥強烈反對。他認為德國統一必須依靠“鐵”和“血”。歷史証明,俾士麥的鐵血政策是正確的。經過他精心策劃的三次對外戰爭(即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統一終于美夢成真。
美國獨立之初只有13個州,今日卻有50個州。其他廣大領土是靠民主共和、價值體系的親和力嗎?當然不是。它靠的主要是連年戰爭與征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當今唯一的超級強國,霸主地位又如何產生?是得自好萊塢電影與快餐文化嗎?當然也不是。那麼,美國發揮其世界性的影響力,難道是靠“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嗎?當然更不是。
最後再論中國崛起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將外國在華勢力連根拔掉,為振興中華鋪平了道路。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客觀形勢的改變,中國經濟、政治、軍事和科技的發展更加迅速、平穩,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其中固然以硬實力為主,但也不乏軟實力。中國崛起是以發展經濟為主軸,不斷提升軍事、科技力量,以及擴大國際影響力。因此,和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崛起的過程,即硬實力不斷發展的過程。所不同的是,西方國家的崛起一律採取了向外擴張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對外戰爭;但中國走的卻是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是中國對世界的莊重承諾,西方和日本大可不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無論是早期的“骨牌論”、“朝貢說”,還是當今的“中國威脅論”,皆屬無稽之談。
有人認為,中國人口龐大,國土廣闊,一旦強盛起來,對周邊國家自然構成威脅。他們似乎忽略了一點:中國國內問題多如牛毛,既複雜又棘手,是任何一國無法相比的,哪兒來余力去威脅他人?更何況自鴉片戰爭後的百余年間,中國不斷遭受列強的欺凌羞辱,哪能搖身一變為侵略者、壓迫者?
為了振興中華,中國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以維護領土統一與主權完整,防止各種敵對勢力滲透、顛覆與製造事端,創造和平安定的周邊環境。過去有句戲言稱:“台灣出肉彈,大陸出導彈;台灣出歌星,大陸出衛星。”對西方人而言,肉彈、歌星當然魅力無窮,但對中國人來說,若無“兩彈一星”,則振興中華即成為廢話、笑話!
有人認為,中國要進一步發展經濟,必須進行政體改革,採用西方議會民主制度。幸虧中國人的政治智慧高超,未去理會這類“美言高論”,因為西方民主並非萬靈丹,不但不能解決當前中國所面對的各種緊要難題,反而可能弄巧反拙,使這些難題惡化。蘇聯解體應可作為殷鑒!
第一個最緊要難題,是如何改善13億人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半個世紀以來,隨著人口倍增和工業化中的失誤,中國生態環境日漸惡化,各種自然災害有增無減,已經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如何將青山、綠水、藍天還給子孫後代,是極其艱巨的長期任務!
第二個最緊要難題,是如何更好、更快地解決“三農問題”。作為人口大國,首先必須確保糧食安全;其次,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教育、醫療、社保的推行或優化,交通道路的建設,以及電力、水源的供應等,都是當務之急;其三,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收入,擴大國內市場對工業產品的需求,乃是三農問題中最大難題。
第三個最緊要難題,是如何處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個體之間的貧富不均。在改革開放之後,由於政策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東西部地區發展更加不平衡,區域性的貧富差距加大。同樣由於“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造成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城市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的待遇差距。“一個國家、三個世界”在中國出現,不但與社會主義信條格格不入,而且構成對社會安寧、政治穩定的潛在威脅。
第四個最緊要難題,是如何將黨政幹部的貪污腐敗,減到最低程度。國民黨因其腐敗無能而失去大陸,中共應引為前車之鑒。貪污行徑中,包括營私舞弊,侵吞國有資產;以權謀私,官商勾結,進行權錢交易。人民對此恨之入骨,於是有人將腐敗與政體挂鉤,認為唯有採用西方民主才能切除這一惡性腫瘤。但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因為貪腐與政體無關,許多“民主國家”的貪官污吏,較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目前所面對的緊要難題,當然不只這些,但單憑以上四大難題就足以說明了:作為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當務之急不是著重發展軟實力,而是繼續大力發展硬實力。因為只有硬實力才可能解決這些硬性難題,使社會經濟取得高速穩健發展,從而提早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屆時其軟實力的圖景將大為改觀,而中華文化在海外自然大放異彩。(符懋濂)
http://news.sina.com/ch/phoenixtv/102-101-101-110/2008-06-26/20213019901.html
中國崛起對西方是禍是福?>BBC記者凱麗﹒格雷西
中國正在一個又一個地趕超世界經濟大國,2005年超過了英國,目前離德國和日本已不太遙遠。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中國的外交和軍事力量都得到增強。
那麼,世界其他地區該不該擔憂呢?
美國海軍學院客座教授羅伯特﹒凱普蘭說,中國實力壯大會影響到當前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
他說:"過去50年來,美國海軍或多或少已經把太平洋視為自家的'私湖'。但是這種局面在下一個50年就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凱普蘭教授說,總體上,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軍費開支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導彈和購買潛艇,目的很明確,就是拒美國海軍於中國領海之外。
但中國駐日內瓦的聯合國大使沙祖康強調,根本沒有理由擔心。
"如果你讀一下中國5000年的悠久歷史,"他說,"就不難發現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
美國的競爭對手
布什政府上台時,認定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但是繼而發生了9.11事件,華盛頓的焦點轉向反擊恐怖主義,而無暇顧及中國謹慎的軍力建設。北京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五角大樓的戰略制定者還是關注著這方面的發展,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則說,中國隱瞞了很多軍備開支。
沙祖康大使對這一指稱給予強烈回擊,他說:"美國最好閉嘴,不要說話,這才最好。"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右)認為,中國隱瞞了很多軍備開支
這是關乎中國未來的一個關鍵問題。中國會只成為一個滿足於向全世界銷售鞋子和洗衣機的經濟超級大國呢?還是會用其軍事實力來維護在世界範圍的新利益?
中國覺得,在過去近兩百年裡先是忍受西方繼而是日本強加的屈辱,現在對美國強權下的和平也很不耐煩。目前,中國渴望保護過去30年來所取得的經濟成果,避免與華盛頓發生對抗。
但台灣問題仍然可能引發衝突。沙祖康大使說,在這個重大的國家民族利益問題上,不會作任何妥協。他說:"對於中國來說,我們寧可失去生命,也不會放棄一寸國土。"
我所認識的多數大陸人對台灣問題也都同樣地充滿激情。民族主義已取代了共產主義,像粘合劑一樣把中國凝聚在一起。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社會繁榮。中國正在從一個以農民為主的國家轉變成一個21世紀以工人為主的國家。這使它對資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於是中國的對外政策也著眼於確保得到資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燃氣。
全球化進程
在非洲,這種影響尤其顯著。南非金山大學的加思﹒謝爾頓對中國的注意力表示歡迎。他說在他們非洲大陸,很多人樂見中國再次對非洲表現出興趣。
"我們跟美國或西歐國家的政府打交道,他們會拿來一個包含33項條款的單子,要求你改革民主制度,還有人權問題,"他講道,"而中國來了就說,你是怎樣我們都接受。這種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在尼日利亞拉各斯市內的中國商城
中國在非洲大量投資並為許多非洲國家提供援助,尤其是那些擁有能源資源的國家。目前,中國是安哥拉石油的一個主要進口國,而且中國7%的石油來自蘇丹。
有國際輿論指責,中國阻礙了聯合國通過決議譴責蘇丹政府在達爾福爾地區的行為﹔中國幫助支撐像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那樣的政權。
塞內加爾記者亞當﹒蓋耶剛剛寫了一本關於中國對非洲大陸新影響的書,這是第一部由非洲人撰寫的有關書籍。他指責中國是在實行"最高級別的犬儒主義"。
他質疑中國的投資是否符合非洲的長遠利益。他指出:"一旦中國不再需要非洲,他們會一夜之間消失,而非洲將會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蓋耶還提出了更廣泛意義上的關注:一些政權會被"北京模式"所吸引,即只顧發展經濟,不搞民主選舉。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黃靖認為,這才是中國對西方的真正威脅。
他說:"中國真正挑戰的是價值體系,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想成為什麼。"
然而,中國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大,需要全球的市場和資源來支撐它的經濟增長。我們只能希望,本世紀互相交織的利益能夠阻止上世紀那樣的世界大戰。可即使沒有武裝衝突,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大國的崛起必將把尚且陌生的10多億人的文化和價值觀帶給發達的西方世界。
這一突如其來的親密接觸可能使雙方共同致富,但也可能使西方更加脆弱。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5260000/newsid_5269500/5269548.stm
我們對中國崛起的看法>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94年12月
近來國際社會廣泛討論中國崛起的問題,各方關注焦點在於如何看待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的上升、如何評估中國未來動向以及如何因應崛起中的中國。中華民國(台灣)的立場和國際社會相同,都期待中國成為一個遵守國際規範、尊重民主人權、愛好和平的國家,但從中國的實際作為以及中國政權的本質來看,中國距離上述目標仍然非常遙遠。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之間具有獨特的互動關係,卻受到中國直接而真實的威脅,台灣願與國際社會分享台灣觀點,並共同努力促使中國朝和平、民主的方向前進。
一、看待中國發展的全貌
各國對中國近年來的發展依樂觀論或悲觀論而有不同看法,我們則認為應該以務實、理性、審慎的態度,觀察中國發展全貌,方能據以思考如何因應中國崛起帶來的機會與威脅。
1.經濟發展快速但不健全:中國自推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貿易國,第六大經濟體,但中國經濟仍存在下列三大問題:
(1) 市場經濟制度不完整: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目前仍未獲得美、日、歐盟等多數已開發國家承認,其經濟自由度在155個評比的經濟體中僅排名第112,屬於大部分不自由的一類。
(2) 政府貪污腐化嚴重:缺乏民主監督機制的一黨支配制度造成中國各級政府廣泛的貪污腐敗,根據「國際透明組織」2005年調查報告,中國政府清廉程度在159個國家中排名第78名。
(3) 經濟環境缺乏安定性:中國存在嚴重的「三差問題」(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東西差距),根據中國官方報告,從1993年到2003年,中國大陸群眾抗爭事件數量由每年1萬起增加到6萬起,參與人數也由70萬增加到300萬。2004年中國大陸就出現74,000多起抗爭事件,參與各種示威和抗議活動者僅農民即多達300萬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調查,其2005年成長競爭力在11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49【台灣排名第5】。
2.軍力迅速提升卻不透明:中國在沒有任何外國威脅的情況下,每年以超越經濟成長率的兩位數幅度增加國防支出,2005年實際國防預算估計高達900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一位,是2000年的二倍,1997年的三倍。2001年到2004年間,中國簽署的傳統軍購協議金額高居世界第一位,是1997年到2000年軍購金額的二倍多。但因中國從未公布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軍事現代化的目的與方向極度缺乏透明性,一向受到周邊民主國家的關切。
3.僅有的樣板民主也只存在於農村地區:中國經濟、軍事崛起的同時,在民主自由方面卻無相應發展。
政治制度:大陸仍然實施一黨專政制度,不容許多黨競爭。所謂「民主選舉」,不但僅限於農村,不及於縣、省及中央政府,且實質上幾乎均受到共產黨控制。
公民權利:1998年10月5日中國簽署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遲至今天仍未完成批准程序,遑論具體履行其條約義務。根據美國自由之家公佈的「2005年世界自由」報告,在192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是49個不自由國家之一。
新聞自由:「無疆界記者」組織公布的「2005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也指出,中國的新聞自由度在全世界167個國家中排名第159。
宗教自由:中國繼續鎮壓西藏佛教徒、新疆回教徒、親梵蒂岡的天主教徒、地下教會新教徒以及法輪功成員,是全世界8個被列為「特別關切國家」之一。
4.非理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1989年之後,中國政府即不斷提倡所謂「愛國主義教育」,目的在於轉移人民對中國政府的不滿以及掩飾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崩潰。但「愛國主義教育」是由政府及共產黨發動,新聞媒體、網際網路及文教機構則由政府嚴密掌控,因而言論自由以及意見的傳播交流仍受到嚴密檢查及法律箝制。
1999年5月中國大陸爆發民眾暴力抗議北約誤炸其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
2001年4月大陸民眾為中美軍機擦撞案包圍及毀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
2004年4月中國官方企圖重新界定高句麗歷史。
2004年8月亞洲盃中日足球賽在北京舉行期間中國大陸民眾出現非理性反日騷動。
2005年4月中國大陸各大城市發生大規模反日暴力示威遊行。
這些示威活動證明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以及所謂「愛國主義教育」本質上就是鼓動民族主義情緒的代名詞。
二、中國對亞太地區的威脅
中國威脅論並非虛擬,而是實際存在於亞太地區的事實,值得世界各國共同關切。
1.對東亞和平安全的威脅:中國始終不承諾放棄對台動武立場,1996年中國針對台灣南北兩大港口試射飛彈,其後連年進行針對性兩棲軍事演習。近年來中國已對台部署650枚到730枚飛彈,並以每年100枚的速度增加。今年3月14日中國更通過具有戰爭授權法性質的「反分裂國家法」,不但公然將對台動武法制化,更片面界定對台動武的條件與時機。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交通樞紐,是從麻六甲海峽到東北亞的必經航道,每年飛越台北飛航情報區的各國民航機高達30~40萬架次以上,航經台灣海峽的船隻也多達20萬艘。中國在台海增加軍事部署,不但升高台海緊張情勢,更影響周邊民主國家維護台海和平的共同利益。
中國提升軍力的速度和範圍如發展遠洋海軍、核子及飛彈武力,並將軍事活動延伸到第二島鍊,已經危及區域軍力平衡。當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趨勢,提供其得以在台灣之外的亞洲進行軍事行動的武力,對區域內活動的各國現代軍力帶來潛在而可信的威脅。
2.對東亞民主發展的威脅:五十幾年來台灣人民經由和平漸進的「寧靜革命」,一步步實現民主自由的理念,同時又能夠維持國家安定、經濟成長及社會穩定。但台灣並未因此而自滿,不但繼續努力深化民主自由的根基,更以其民主經驗積極參與國際民主合作。因此,台灣的民主發展被譽為一個成功故事,證明亞洲價值與民主自由理念可以相容併存。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日本到東帝汶,一系列民主力量的擴張,奠定東亞和平與繁榮的基礎,台灣的民主發展是這個民主擴張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東亞有自由開放的民主國家,也有極權及獨裁統治國家。冷戰時代,民主自由國家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擴張而採取圍堵政策;今天台海的情形正好相反,極權中國為了阻止民主主義的擴張,全面否定台灣人民「和平發展、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台灣的處境不是兩岸之間的問題,更不是中國所謂的「內政問題」,而應該被視亞洲民主陣線前進或後退的問題。在民主國家致力向亞洲大陸擴張民主力量之際,中國對民主台灣的軍事威脅正面挑戰了以民主為基礎的東亞價值同盟關係。
3.對東亞經濟發展的威脅:台海是東亞各國能源及貿易運輸的主要通道,台灣則是全世界第十五大貿易國,也是全球資訊工業重鎮,今年5月的「商業週刊」亞洲版就以「台灣為什麼重要?沒有它全球經濟就不能運作」為題,專題報導台灣的資訊科技力量。所以,台灣安全受到威脅,東亞的經濟發展也會受到重創。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東亞地區曾經先後發生韓戰、金門炮戰、越戰以及中越戰爭,在這種痛苦不安的環境下,東亞經濟在日本帶頭,台灣、南韓、香港及新加坡等四小龍跟進下起飛,其後再擴及東協各國及中國大陸,使東亞地區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今天東亞地區仍然存在北韓核擴散問題、東海及南海領土爭議等潛在爆炸點,為謀求東亞經濟的持續發展,這些議題原應由國際社會共同以和平方式解決,但中國急速提升軍力的行為,不但與東亞需要安定的潮流背道而馳,更危及台灣、東亞甚至全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環境。
三、中國崛起的潛在風險
中國是否將成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成員,我們可以從下列四項指標加以評估:
1.缺乏民主自由制度的隱憂:中國建政以來就不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除了1958年對台海的金門發動軍事攻擊外,還曾參加韓戰、支援越戰、並與蘇聯、印度及越南發生軍事衝突。二次大戰前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及軍國主義的崛起,以及二次大戰後蘇聯共產主義的崛起,其共同特徵都是大肆提高軍力,同時又抑制民主自由制度的發展。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在缺乏民主崛起的背景下大肆擴張軍力,當然更值得國際憂慮。
2.內部權力鬥爭的隱憂:自2003 年11月起,中國共產黨官員首度使用「和平崛起」形容中國,其後中國政府高層官員也曾多次引用,但因中國內部強硬派對「和平崛起」一詞出現歧見,自2004年年中之後,中國官方即悄悄收回。國際間原寄望中國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上台後,將成為帶動中國改革開放的溫和派,但今天中國政府依然緊緊箝制傳播及通訊,並無民主化跡象;加上中國軍方人士如熊光楷、朱成虎等人動用核武威脅的言論,國際間仍然不能不對中國政權在內部權力鬥爭下採取侵略性行為的可能性保持高度警戒。
3.擴張性外交政策的隱憂:中國是一個仍然接受國際官方發展援助的國家,其年平均國民所得僅約1,290美元,全國約有1億5,000萬人口生活在每日一美元的貧窮線之下。自1979年以來中國接受日本官方發展援助將近3.5兆日圓,單以2001年到2003年為例,中國就接受已開發國家近43億美元官方發展援助。雖然如此,中國仍在2002年底減免31個非洲國家共105億人民幣債務,本年9月又宣稱將減免其友邦應償還之貸款。同時,儘管許多中國人民收入微薄,但中國仍不惜以大量金援承諾破壞台灣的邦交關係。中國的外交作為顯然旨在擴張全球勢力範圍,強化國際支配地位,與其「建設小康社會」的說法背道而馳。
4.破壞國際規範與秩序的隱憂:中國除了未能遵守國際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之外,也在國際間支持人權紀錄欠佳的國家,飽受各方批評。此外,中國經常違反國際間防止武器擴散規範,輸出飛彈及核技術,並多次遭受其他國家指責。雖然中國和其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逐漸獲得解決,但中國與日本及南海各國之間仍有潛在的領土爭議以及能源開發衝突。近年來,中國為了競逐能源及礦產更加接近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具有國際爭議的國家或地區,不但影響國際社會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努力,其與主要國家之間為了能源競爭而產生的緊張關係,也成為衝擊國際秩序的不穩定因素。
5.擾亂各國經濟發展的隱憂:中國以大量廉價勞力以及低於國際環保與勞工標準為基礎的產業活動,是一種新型態的掠奪式經濟,已經在許多國家造成產業萎縮。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中國連續九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單是2004年就有68件反傾銷調查針對中國大陸產品。以紡織品為例,2005年初世界貿易組織取消配額後,中國紡織品出口已造成歐洲、非洲及美洲許多國家成衣工廠關閉及大量勞工失業。此外,中國大陸的非法移民也為各國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6.衝擊國際經濟穩定的隱憂: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粗鋼生產國及鐵礦砂進口國、全球第二大原油需求國及第三大進口國、全球煤炭、鋁、水泥的第一大生產國及消費國。中國在國際間大肆競爭能源及礦產已造成國際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並對其他經濟力量弱小的消費國帶來重大壓力。一旦國際價格因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需求下降而波動,也將損害能源及礦產供應國的經濟穩定。
四、國際社會如何面對中國崛起
面對中國現存以及潛在的威脅,國際社會應該採取下列各項作為,以確保中國在世界民主、繁榮、和平的發展上,真正成為一個建設性的利害關係者。
1.堅定原則的交往:一般認為各國與中國加強經貿關係,有助於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也將帶動中國大陸的民主發展。但這項三段論必須滿足三項前提才可能發揮效果:第一、各國與中國的交往不能以犧牲民主、人權原則為條件,否則只會延緩而不是促進中國的民主化。第二、各國與中國的交往不能犧牲包括台灣在內周邊民主國家的共同利益。第三、東亞區域外國家不應漠視中國對東亞區域安全的威脅,更不應該以對中國軍售或軍事合作方式,惡化東亞安全環境。
2.共同維護台海安全:各國接受中國視台灣為其內政問題的主張,只會壯大中國對台動武的野心,反而加深台海及東亞區域安全的危險。為避免這項危險發生,國際社會應該推動下列三項作法:第一、由聯合國派遣特使或真相調查團評估台海安全情勢,並定期向聯合國提出報告。第二、國際間應該支持台灣參與官方或二軌的區域安全對話,協助推動建立兩岸信心建立措施。第三、透過多邊或雙邊管道,堅決主張台海議題和平解決的立場,明確反對中國對台動武。
3.支持台灣民主及國際參與:中國崛起必須建立在「和平覺醒」與「民主開展」之上,才能確保崛起的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正面因素。台灣在這個過程中具有關鍵性地位,因為台灣不但是阻止中國軍事冒進的一艘永不沈没的航空母艦,更是指引中國大陸走向民主化的燈塔。國際社會應該協助建立一個支持「台灣民主」與「兩岸和平」的台海權力新平衡關係,具體作法包括:第一、將台灣納入國際組織及國際合作的網絡,讓兩岸在國際架構下建立對話合作的互信。第二、民主國家應該和台灣建立「價值同盟關係」,並讓台灣成為「民主社群」的重要成員,以民主力量反制中國的軍事威脅。
4.合作促進中國轉型:為確保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守規範的一員,國際社會應共同合作促進中國轉型成為一個實行民主、保障自由、尊重人權、力行法治以及愛好和平的國家。相對於中國,台灣是政治、經濟發展的成功故事;相對於世界各國與中國關係,台灣則具有地理、文化及語言接近的優勢。因此,國際社會應充分運用台灣的成就及經驗,讓台灣加入促進中國轉型的價值同盟中。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uktEAQkjdSsJ:www.teco.org.au/whatnew/2005Dec/CpositionChinaRise.doc+%E4%B8%AD%E5%9C%8B%E5%B4%9B%E8%B5%B7&hl=zh-TW&ct=clnk&cd=3&gl=tw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