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豐等著的強國之鑒:八位央視《大國崛起》專家之深度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體例不一、深淺也異,整體而言多為史實之流水帳,偶有析判性(如一、六講,但均不如我在《台灣共犯體》《中蘇共研究》相關章節之精闢)。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少自吹了,可能作者眾多有別之故。
算了!淺嚐者單看央視《大國崛起》足矣,想深入可見後貼有關《大國崛起》及前評《中國崛起》之文。
《強國之鑑》是對大國崛起這一爭議大的熱點話題的深度解讀,它由8位參與CCTV《大國崛起》的曆史學專家再度聯手、精心打造而成。全書鑽在世界文明發展的曆史高度,緊扣正在和平發展的中國國情,並綜合社會各界對大國崛起話題的討論,用講座的形式和通俗流暢的語言,以全新的角度和筆觸重新反思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美國9個大國崛起的經驗與教訓,聆聽曆史給我們的啓示。既是“大國崛起”的濃縮本、精華本,也是“大國崛起”的深度解讀本。
第一講近代西方最早興起的殖民帝國
主講人:王加豐,1949年生,浙江師範大學曆史系教授。CCTV《大國崛起》(葡萄牙和西班牙部分)審讀專家。
近代社會的開端是人類的活動領域從陸地轉向海洋開始的,爲什麽中國有能力轉向海洋但不願或不想轉向海洋,而當時看來更爲落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卻轉向了海洋,由此把人類社會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第二講海上馬車夫荷蘭的興起
主講人:陳勇,1946年生,武漢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CCTV《大國崛起》(荷蘭部分)審讀專家。
荷蘭這樣一個蕞爾小國是如何成就大業的呢?爲何能一再創造奇迹?在17世紀的世界舞臺上,荷蘭何以能獨領風騷,成爲令歐洲國家羨慕甚至嫉妒的經濟強國和大國的?
第三講英國崛起的曆程
主講人:高岱,1956年生,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CCTV《大國崛起》曆史腳本編寫主持人、(英國部分)撰稿者。
英國這個只占地球陸地面積02%、人口當時僅2000多萬的島國,是如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崛起爲全球最富有、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從而傲視全球的?
第四講現代法國的由來
主講人:高毅,1955年生,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CCTV《大國崛起》(法國部分)曆史腳本負責人。
與英美比較起來,法國現代化的道路爲什麽如此艱難曲折?它對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有何曆史啓迪?現代法國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沈淪和複興的?
第五講統一的德國與德國的統一
主講人:李工真,1952年生,武漢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CCTV《大國崛起》(德國部分)審讀專家。
與其他所有歐洲民族相比,爲什麽德意志空間在民族邊界上有著最大的不確定性和靈活性?這種特點將給現代化發展道路上的德意志統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帶來什麽樣的特殊難題?
第六講日本的圖強之路
主講人:湯重南,194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CCTV《大國崛起》(日本部分)審讀專家。
日本是如何由一個弱小、落後的東方封建國家而建成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大國的?又是如何由圖強之路而誤入軍國主義歧途的?日本帝國的敗亡有何教訓?
第七講俄國(蘇聯)是怎樣兩起兩伏的
主講人:徐天新,1934年生,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CCTV《大國崛起》(俄國部分)曆史腳本負責人。
俄國爲什麽永遠不屑于在人類當中扮演一個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頭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俄國是如何兩起兩伏的?現在的俄羅斯還會有第三次崛起嗎?
第八講美國的崛起及其動力
主講人:何順果,1944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CCTV《大國崛起》(美國部分)曆史腳本負責人。
美國這個僅有200余年曆史的國家是如何崛起爲今天唯一的超級大國的?它的崛起走過了什麽樣的道路?究竟是什麽原因或因素推動了它的迅速崛起?
何理將軍:《大國崛起》之後看《強國之鑒》
人民出版社推出《強國之鑒》是繼中央電視臺《大國崛起》之後又一個有意義之舉。該書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給讀者一種新鮮、直觀、深刻的回味和醒示。生活在不同國度的人民無一不對自己國家的曆史命運給予極大的關注,並在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中思考本民族的未來和發展。這當然就包括學習別國發展複興的成功經驗,避免其錯誤和失敗的教訓。《大國崛起》和《強國之鑒》能在全國各社會階層不同受衆之間引發比較大反映,其重要原因應在于它把讀者帶入了這樣一個具體的曆史環境。這本書通過對不同曆史時代崛起的若幹強國之興衰道路的具體解析,使讀者能在比較鑒別中思考,找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某些共同的規律及經驗,總結過去,指導未來。我想這可能是人們關注和歡迎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的心理。
應該坦率的承認,在我們的學術界類似這種研究是太少了。記得80年代初讀撥保羅.肯尼迪《大國興衰》時,時常爲作者獨到的見解和研究的方法感到興奮,因爲當時在我們國內還沒有這樣一本比較成熟的著作。我們在學術理論方面,長期受到左傾教條主義的影響,在社會曆史的研究中過分地強調不同社會制度的對立和不可兼容性。特別是以一種絕對對立的方法觀察社會主義制度與其他社會制度的關系,不恰當的宣揚社會主義制度與其他剝削制度的根本對立,不僅在思想上,而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割斷了人類社會發展,包括社會主義制度與其他社會制度的曆史聯系,所有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都被貼上政治標簽。這種絕對對錯觀念下的孤立的、簡單的理論研究,從而也就堵塞了對人類社會發展共同規律的探索。所以,我歡迎《強國之鑒》的出版,還有這樣一層心意,這就是它反映了我國學術研究的進步和發展。
《強國之鑒》所論述“強國”,其發展和崛起的道路各不相同。有依靠殖民地征服和殖民統治而發達老殖民帝國葡萄牙、西班牙,有依靠海上貿易興國的荷蘭,有靠工業革命起家的英國,有通過思想啓蒙和大革命而強盛的法國,也有後其的德國、日本、俄國,基本上都是通過內部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而躋身強國之列。美國則是依靠其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完善和健全的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而成爲世界超級大國。不可否認,在這些國家成就大國的曆史中,大都存在著血腥的殖民主義、侵略戰爭和對勞動者殘酷的剝削壓迫,給人類社會發展造成了很大災難後果,這當然是必須否定的。另一方面,這些大國發展中那些反映社會進步和國家強盛的共同的規律性東西,也是我們尤其應當予以重視和借鑒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認爲,近代強國的出現本質上是由古代國家向近代國家過度,本書所論及的強國之路,基本上完成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中實現的。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和曲折教訓是深刻的。但是,這些國家在近代化強國過程中所揭示的一些共同的推動社會進步的因素,如通過社會改革,實現社會的民主開放,是進入國家近代化的重要門檻,工業化是國家近代化的經濟基礎等等,由可視作爲任何國家和社會進步不可逾越的前提。當然,當前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與上述這些國家發展的曆史條件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對任何曆史的經驗都不能生搬硬套。我們國家提出並正在加緊進行的改革開放,強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科技文化教育,事實證明是一條社會主義的強國之路。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何理 少將,國防大學教授,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
http://civ.ce.cn/yw/200704/17/t20070417_11061372.shtml
《大國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是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首播的一部12集電視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該電視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黃金時間21:30首播,每集大約50分鐘。本片播出後,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冊同名系列圖書,內容有了大規模擴充;並於2007年5月1日黃金時間20:55起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再次播出。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於2007年7月2日開始播出此片,由狄娜主持;監製為霍澤基。
該電視片採訪的名人有《大國的興衰》一書的作者保羅·肯尼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耶魯法學院教授布魯斯·阿克曼、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等。
1.1 海洋時代:開篇與葡萄牙、西班牙
1.2 小國大業:荷蘭
1.3 走向現代:英國
1.4 工業先聲:英國
1.5 激情歲月:法國
1.6 帝國春秋:德國
1.7 百年維新:日本
1.8 尋道圖強:沙俄
1.9 風雲新途:蘇聯
1.10 新國新夢:美國
1.11 危局新政:美國
1.12 大道行思:結篇
海洋時代:開篇與葡萄牙、西班牙
本集講述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探索海洋的歷程。
葡萄牙人為了打破被阿拉伯商人壟斷香料貿易,在恩里克王子(Prince Henry)的主持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所國立航海學校,系統研究航海科學和技術。他們還不斷派出船隊,從羅卡角出發,沿著非洲西岸向南探索,把當地的黃金,象牙,非洲胡椒運回裡斯本。公元1487年7月,迪亞士率領三艘帆船沿大西洋南下,經過半年的航行,他們繞過非洲的最南端 - 好望角。1498年5月,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領的船隊抵達印度,最終打通了與東方的貿易通道。
受葡萄牙人的成功的影響,它的鄰國西班牙也開始了海洋的探索。由於葡萄牙人壟斷了向東的航線,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決定贊助哥倫布向西航行,希望開闢到印度的新航線。雖然哥倫布沒有最終到達印度,他卻意外的發現了美洲大陸(1492年10月12日),並由此給西班牙帶回了數量可觀的白銀和黃金。1519年9月20日-1521年9月5日,西班牙贊助的航海家麥哲倫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他帶領了5艘船和265名船員出發,僅剩18人返回。麥哲倫本人在航程中死於與菲律賓人的戰鬥。
隨著航線的開闢,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壟斷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並通過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而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但是,大部分的國家財富被用於支持宗教和殖民戰爭。兩國的王公貴族都不支持本國的工商業,國內工業萎縮,最終導致國力的逐漸衰落。
小國大業:荷蘭
17世紀,只有150萬人口的荷蘭,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和海上第一強國。本集探索其中原因。
荷蘭人通過捕撈和加工鯡魚和海上貿易開始自己的致富之路。在與英格蘭的貿易競爭中,荷蘭人通過建造造價低、速度快的船隻以及良好的商業信用而逐漸占據有利地位。為瞭解決開闢新航線的資金問題,荷蘭人進行一系列金融和商業上的創新。 1602年,第一間股份公司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1609年,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成立,同年,阿姆斯特丹銀行建立,並第一次引入銀行信用。這些新的金融和商業體系,使荷蘭的財富快速增長。到了17世紀中葉,荷蘭的貿易額占據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走向現代:英國
本集講述英國如何擊敗西班牙和荷蘭,逐漸取得海上的霸權。
1558年,伊麗莎白一世承繼英國王位。她通過鼓勵雷利、弗蘭西斯·德雷克等海盜來發展國家的海上力量。英國海盜的掠奪行為一方面帶回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卻加劇了與西班牙的矛盾。1588年,英西海戰爆發。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英國艦隊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國由此迅速成為海上強國。
1625年,查理一世繼位後,開始繞開議會直接向社會征收新稅,完全破壞大憲章的規則,不斷激發與議會的矛盾。1629年,查理一世強行解散議會。1642年,英國革命爆發。議會軍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帶領下,擊敗國王軍。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處死。在此後幾十年裡,英國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國家的政治體制,併在王權和民權的鬥爭中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工業先聲:英國
本集講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的發生和發展。
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己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證明瞭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牛頓的理論,使人們不但能預測行星的運動軌道、潮汐的漲退,而且可以更有規律性地設計和製造改良客觀世界的工具。
借助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1765年,瓦特和富爾頓發明瞭實用的蒸汽機,解決了工業化的核心問題-動力問題,從此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指出經濟活動裡的個體在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的作用下,會最終促進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為自由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
在海外擴張、自由主義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殖民地日益成為英帝國的負擔,而持續的海外擴張和殖民貿易亦帶動了英國對商品的需求,科技發明不斷湧現,專利制度等各種力量推動了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開創了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然而,弊端也逐漸顯現,英國的發展開始減慢,最終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激情歲月:法國
本集講述了位於歐洲大陸西部的法國如何從16世紀後半葉“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時,國力因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即又從頂峰跌落,再次因為1789年7月發生的法國大革命以及拿破崙登基上升至歷史巔峰,前前後後近四百年之間的興衰史。
法國的國力第一次頂峰始於1661年,23歲的路易十四即位。在他執政的54年中,竟從未任命過一任首相,並留下了“朕即國家”的名言。在他的統治下,巴黎成為全歐洲的外交和文化中心,法國當時的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但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竟有31年處於和其他國家的交戰狀態之中,足以說明其好戰和對權力與領土的渴望。路易十四的時代,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時代。
但僅僅過了74年,法國的君主政體就因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而暫時消失。五年以後,亂世中涌現出的拿破崙踏上皇帝寶座在他的帶領下,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傳遍了全歐洲,甚至全世界,其國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局面卻因1812年侵俄戰爭失敗而走向衰竭,伴隨著1814年簽訂的退位詔書和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消失。
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至今仍然是國際舞臺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但對其來說,成為19世紀時的超級大國已經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帝國春秋:德國
地處歐洲中部心臟地帶的德國,四面強敵環伺。15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終引起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戰爭。為結束這場戰爭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用法律形式確保了德國的分裂狀態。這片土地上曾經產生過1789個獨立政權,並且嚴重阻礙了德意志地區的經濟發展。
18至19世紀,普魯士王國的崛起使德國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經過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場戰爭,‘鐵血宰相’俾斯麥最終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大業。然而,德皇威廉二世所鼓吹的大國沙文主義最終將德國推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並最終戰敗。其後的魏瑪共和國又被阿道夫·希特勒帶領下的納粹黨所顛覆,使德國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無底洞,與冷戰一起導致德意志民族再次分裂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分別實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經過40年,德意志民族的親和力衝破了柏林牆的阻隔,再次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百年維新:日本
本集講述位處太平洋西部的日本在19至20世紀如何形成一個可與任何一個歐美大國抗衡的大國。
17世紀初,江戶幕府開始實行鎖國政策,只開放長崎予中國及荷蘭商人與日本商人進行買賣,與外國斷絕一切關係。大約200年後,1854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利用武力重新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臺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於是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這場大規模的運動結果,便是1868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及成立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進行了多項改革,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此外,其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並開始利用武力擴張。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群島。日本隨之膨脹的野心也導致了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以及日俄戰爭(1905年)。在這些戰爭中,日本佔領了朝鮮、臺灣等多處領地,控制了中國東北,並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實力迅速膨脹。
20世紀初,日本軍力發展迅速,軍國主義抬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加入協約國,並派兵攻佔德國擁有的中國山東膠州灣和青島,並於戰事後成立的國際聯盟成為常任理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美國引入多項新措施,改善其軍國主義思想。美軍撤出日本後,日本經濟快速起飛,成為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系,僅次於美國和蘇聯。
尋道圖強:沙俄
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歐洲各國遊歷和學習。歸來後,他用強硬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從穿衣、吃飯,到科學教育、商業活動、軍隊建設,彼得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羅斯的文明進程,他甚至親自審訊反對改革的太子。在打敗了強敵瑞典之後,彼得下令建造起一個面向歐洲的新首都聖彼得堡。
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女皇的業績最終只能表現在領土擴張上,在18世紀後期,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美的大國,並成為歐洲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農奴制使俄羅斯很快在經濟、技術領域落後於完成了工業化的英法等國。在戰爭—革命—改革的多次反覆中,這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徘徊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列夫·托爾斯泰等一批俄羅斯知識分子希望能夠找到一條自己的道路。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中,俄羅斯逐漸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風雲新途:蘇聯
本集敘述列寧和史達林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如何建設世界上首個無產階級政權──蘇聯,使得蘇聯大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千瘡百孔中恢復過來,並且成為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 俄國自從十月革命將臨時政府推翻,列寧以共產黨思想實施新經濟政策,恢復及壯大了往後的蘇聯經濟。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更以強硬手段加快國家的工業化步伐,急於消除資本主義,蘇聯經濟頓變全球第二大,不過其根本問題就此埋下瞭解體的危機。
歐洲國家需要過百年才能完成的工業化路程,蘇聯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計劃式經濟政策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二十年間,全球經歷了大蕭條,因此她採取的計劃方式卻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期間,很多西方國家的人都紛紛走到蘇聯取經。 蘇聯工業化的成功雖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成功背後亦隱藏著快速工業化所帶來的問題……
新國新夢:美國
北美大陸出現一個新的國家,在當時的世界來說實是微不足道。在美國獨立之前的百多年內,十三個英屬殖民地的經濟一直是依附大英帝國,無論是北部的工商業,中部的農業,或是南部的種植業,她們都是在英國自由貿易的商業體系中發展。 美國憲法的確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但制憲會議上懸而未決的奴隸制問題,最終在1860年導致了一場南北內戰。林肯總統帶領北方打贏了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中央政府也因此逐漸強大,並激起社會的創造,科技發明和推動自由市場,經濟迅速發展。
危局新政:美國
美國的自由經濟出現了各種問題,『進步運動』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次反壟斷法。源源不絕的科技發明,以及創新的流水線生產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推動下,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促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
美國踏入廿世紀,其經濟發展已一日千里,福特當時建立了一個最大的工廠,而且是以福特的生產方式,令美國進入了革命性的工業領域。每日都有大量的煤、鐵、沙和橡膠,從流水線一方運入去,又有二千五百架T型車從另一方運出來。一九二四年,第一千萬架T型車出廠。而福特這種生產方式亦應用於其他工業上;生產提高使得美國的經濟大大起飛。
然而,在經濟高度成長的背後,一個空前的危機在悄悄成形,隨時可能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百業蕭條,美國卻在享受戰爭帶來的高度經濟景氣,渾然不覺自由市場經濟巨大的缺陷會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一九二九年十月底,華爾街股票瘋狂下跌,引爆了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美國人瘋狂抽回在市場中的資本,擠兌現象使美國各大銀行紛紛倒閉,連帶使整個國家生產停頓,饑荒席捲整個美國,也影響了全世界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這種大蕭條的情形直到小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才獲得改善。小羅斯福借鑑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成功,在自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中又加入了政府乾預這隻「看得見的手」以平衡自由經濟所帶來的缺失,至今這種方式仍被世界各國效法。
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大蕭條的慘澹,緊接著又面臨法西斯主義挑起的戰火。美國在二戰時扮演「民主的兵工廠」的角色,帶領同盟國反擊軸心國,最終贏得二次大戰的勝利。二次大戰後,美國和蘇聯遙相對峙,展開了一系列在科技和軍事上的競爭。在科技競爭中,美國漸漸佔到上風,最終成為冷戰後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大道行思:結篇
反響
播出後,英國廣播公司等國際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和分析。《紐約時報》評論說該片的播出意味著中國不再“虛偽地謙虛”,而是鼓勵人們討論中國崛起的前景。
此劇背後的意思,使人們反思在近四百多年多個大國崛起的經驗,來驗證中國是否已經崛起?還要用甚麼方法、方式崛起?
放下成見,不再以共產主義目光看待資本主義國家。向外國展示友好一面。
製作人員
出品人:趙化勇
總監製:羅明、袁正明
總策劃:袁正明、麥天樞
學術指導:錢乘旦
總撰稿: 陳晉
創作總監:康健寧
總編導:任學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9B%BD%E5%B4%9B%E8%B5%B7
《河殤》
《河殤》是中國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在1988年6月16日首播;總撰稿人為蘇曉康和王魯湘,導演夏駿,但全片的主要內容最初策劃者為學者謝選駿。該片播出後在中國社會引起了很大轟動,後被認為是六四事件的思想前導。
《河殤》分為六集,分別為:《尋夢》、《命運》、《靈光》、《新紀元》、《憂患》和《蔚藍色》。該片由對中華傳統的黃土文明進行反思和批判入手,逐步引入對西方蔚藍色文明的介紹,對包括“長城”和“龍”在內的許多長期被中國人引以為榮的事物進行了無情剖析和嘲諷,同時表達了對西方民主文明的嚮往。
社會影響
該片播出之後,除了在思想較為激進的青年學生中受到廣泛歡迎之外,更一度得到以趙紫陽為代表的中共領導層的賞識,在中央電視臺曾兩度重播,片集在校園引起「河殤熱」,學生熱情討論中國未來的出路與發展。
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中國大陸主流媒體在批判趙紫陽的同時,對《河殤》也進行了抨擊,該片被認為是宣傳「資產階級自由化」、「虛無主義」思想的典型,自此陷入禁播狀態,但現在民間仍然通過網路等媒體在小範圍內流傳。
亦有聲音表示:河殤所進行的中國傳統文化批判和對西方文明的推崇有一定盲目性,未能較好的權衡中西文化實質差異和現在民主的實質而導致批判過激。
和河殤一樣,《狼圖騰》一書也對漢文化進行批判,但並不涉及政治因素。而紀錄片《大國崛起》也被認為是受了河殤影響。
文段節選
龍的傳人啊,黃河能給予我們的,早就給了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祖先已經創造了文明,黃河無疑不能再孕育一次。我們需要創造的,是嶄新的文明。它不可能再從黃河裡流淌出來。舊文明的沉渣已經像淤積在黃河河糟裡的泥沙一樣,積澱在我們民族的血管裡,它需要一場大洪峰的沖刷……(第一集「尋夢」最末)
在一家著名的腫瘤醫院裏,任何一位醫生的收入都超不過門口賣烤白薯的老太太。開腦顱的不如剃腦袋的,彈鋼琴的不如搬鋼琴的,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收入倒掛……這一切不平根源,乃是社會缺乏機會平等的競爭機制,缺少一個共同的度量衡——市場,衹有發育健康的市場,才能把機會、平等、競爭這三者掛起鉤來,而這,恰恰是我們這個文明最古老的民族所最不熟悉的東西。(第四集《新紀元》)
我們不知道古時候黃河是個什麼樣子,此刻展現在你們面前的黃河,不正是濁浪滾滾,像一條狂暴的巨龍嗎……孕育變成肆虐的一條河,母親變成了暴君……黃河大概是最暴虐的一條河。(第五集《憂患》)
我們也看到,即使在以往極為森嚴,莊重的高級政治場合,也終於泛起了蔚藍色的透明度。中國的大眾傳播,第一次處在較為中立的立場,擔當了決策上層與人民群眾之間相互對話的媒介。
然而,要使專制主義傳統深厚的東方人真正懂得民主是怎麼一回事,並不容易。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1940年,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為總統。蔣介石先生為此在日記中寫道:“美國之民主,令人羡慕不置,特電羅斯福總統,祝其成功。”三年後的一個晚上,蔣介石的夫人也是特使宋美齡,在白宮同羅斯福夫婦共進晚餐時,談起美國工人罷工的事情。羅斯福問宋美齡,假如中國政府在戰爭時期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宋美齡安祥地用一個塗色的長指甲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道,做了一個優美的殺頭手勢,使席間所有的美國人驚訝不止。羅斯福夫人事後說:“宋美齡對民主制度能夠講得很漂亮,但是她可不知道怎樣實行民主制度。”
專制政治的特點是神秘性,獨裁性,隨意性。
民主政治的特點應該是透明性,民意性,科學性。
我們正在從混濁走向透明。
我們已經從封閉走向開放。
黃河命定要穿過黃土高原。
黃河最終要匯入蔚藍色的大海。
黃河的痛苦,黃河的希望,造就了黃河的偉大。
黃河的偉大,也許在於它在海洋與高原之間創造了一片大陸。
黃河來到了偉大而痛苦的入海口。
滾滾千里泥沙,將在這裡沉積為新大陸。
洶涌澎湃的海浪,將在這裡同黃河相碰撞。
黃河必須消除它對大海的恐懼。
黃河必須保持來自高原的百折不撓的意志與衝動。
生命之水來自大海,流歸大海。
千年孤獨之後的黃河,終於看到了蔚藍色的大海。
(第六集「蔚藍色」最末)
辨誤
嚴復跟伊藤博文並非同學。中國民間流傳當年嚴復是全班(或全校)第一名畢業,伊藤博文得第二名。這個故事最早可從劉復的詩集《揚鞭集》中找到,後來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楊蔭深《中國文學家列傳》、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均引此說。然而,當嚴復參與其事的百日維新慘敗之後,日本的明治維新卻成功了。當這位中國近代的偉大啟蒙者在封建勢力的打擊下,一步步放棄改良思想,最終倒退到孔孟之道的懷抱裡去的時候,他在英國海軍大學的同學伊藤博文,卻連任日本首相,率領這個島國迅速跨進世界強國之林。(第六集“蔚藍色”)
登月宇航員在太空並不能看見長城(第二集辨誤)
攝制人員表
總撰稿:蘇曉康、王魯湘
撰 稿:蘇曉康、王魯湘、張鋼、謝選駿、遠志明
編 導:夏 駿
解 說:張家聲
作 曲:孟衛東
剪輯顧問:傅正義
剪 輯:錢丹丹
資料編輯:計 冰、王秀雲、吳曉波、黃 敏
後期攝像:曹志明、孫增田
音樂編輯:潘寶瑞、牛桂吉
音樂錄音:李小沛
美 工:鍾蜀衡
置 景:遲明泉
制 片:王 宋、郭寶祥
顧 問:金觀濤、厲以寧
總監制:陳漢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B3%E6%AE%87&variant=zh-tw
電影「建國大業」 票房上看22億【聯合報2009.09.20
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大片「建國大業」,十六日起在全大陸戲院首映,當天票房達一千四百七十七萬元人民幣(台幣七千三百八十五萬元),票房火紅;該片總導演韓三平宣稱,預計「建國大業」票房將超過人民幣四億五千萬元(台幣廿二億五千萬元)。
這部電影被稱為「史上最牛獻禮片」,劇情講述的是中共建政初期的重大歷史事件,片中真實還原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觀眾感受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在一種氛圍中產生共鳴。
在商業電影掛帥的電影市場,高唱主旋律「獻禮」的「建國大業」卻受到觀眾歡迎,不少年輕人進電影院看片,除了電影的故事性強,兩岸三地大腕明星雲集,是這部大片最大看點之一。
劇中主要角色毛澤東、蔣介石,由唐國強、張國立飾演,再加上其他多位大明星,不少觀眾買票進場,為的是「看星星的大片」。韓三平也深諳此道,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用大量明星的目的,就是吸引觀眾入場,這在全世界都是通行的法則。
更令好萊塢眼紅的是,「建國大業」作為「獻禮巨片」,名角多,拍攝場多,投資成本卻低,只有三千多萬元人民幣(台幣一億五千多萬元)。一方面是演出的明星基本都是「友情」出演,有很多演員甚至「零片酬」出演,僅此一項,就為製片方省下不少酬勞費。在「為新中國六十周年獻禮,給祖國母親祝壽」的口號下,明星們能被挑中,哪怕只在電影中露個臉,都感到驕傲。
此外,很多場景也為劇組打開方便之門。比如南京中山陵正門,歷史上開過幾次屈指可數:一次是孫中山遷葬的時候,一次是連戰來訪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拍攝「建國大業」。還有在南京總統府拍戲,不但場地費減免,當地部門還出動警車把鄰近的幾條路全部封閉,為劇組大開綠燈,也省下一筆不小開支。
北京網管辦:沒下令封殺龍應台的書【聯合報2009.09.20
針對香港媒體報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被大陸網路封殺;被點名的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北京市網管辦)官員昨天表示,相關報導有誤,網管辦沒通過MSN下達禁令。北京網站業者說,沒收到相關指令,龍應台在大陸頗有知名度,她寫的書頗受歡迎;現在國共已和解,類似書籍在大陸很多,怎會封殺龍應台的書?北京一些官方網站負責人說,十月中共國慶是敏感時期,哪些文章該用,或過了此時間再用,他們自有定見。大陸一些網站,昨天仍可看到討論龍應台書的文章。
陸以正:回首六十年 台灣多少變遷? 【聯合報╱陸以正 2009.09.18
大陸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台灣也在紀念政府遷台屆滿一甲子。各報充滿懷舊文章;坊間至少出版了五本紀念性的書,包括龍應台那本在內。
我查資料,民國卅八年九月,蔣廷黻剛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掉外蒙入會案;孫立人才接任台灣防衛司令。蔣中正本人則還在四川。但中國歷史上人數最多、歷時最短的人口大遷移已經開始。二百餘萬軍民在幾個月內湧入,寶島人口驟然增加三分之一。新移民雖然帶來若干好處,也造成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
集菁英人才之力 建設寶島
今日回顧,就國家安全而言,撤退來台的胡宗南、湯恩伯等部國軍,成功捍衛了最後這塊淨土。胡璉部駐守金門,因古寧頭大捷,使共軍不敢再來犯境。但軍隊只是國防的一個環節,政府遷台最大的貢獻,是帶來了原本治理全國的菁英人才,集中力量建設寶島。
如果沒有尹仲容、李國鼎、陶聲洋、趙耀東這批人,台灣經濟不會這麼快起飛。如果沒有錢穆、傅斯年、牟宗三、臺靜農這些大師鴻儒,台灣人文社會不會有今天這樣百花齊放。同樣地,如果沒有雷震、殷海光、乃至施明德,台灣不會這麼快民主化。如要列一張「政治試算平衡表」,這些前輩都是我們的共同資產。
試算表當然也有負債一欄。大陸時期,國民黨內部早已開始腐爛;來台後雖成立改造委員會,效果不彰。威權制度下,移植過來的中央政府組織與官僚體系,瑕疵互見;但當政者的苦心也不應隨便抹殺。等蔣中正五十五年不曾間斷的手寫日記全部影印出版後,功過是非自有公論,不是反對黨信口開河,就能隨便抹殺的。
是非功過難磨滅 都是資產
蔣中正逝世後,嚴家淦短暫繼任,蔣經國時代隨即來臨。民間不問省籍,至今仍懷念這位自奉儉樸,親民愛民的領袖。經國不會操台語,卻深知民間疾苦。十大建設最令人難忘的,是他『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那句話。他向《華府郵報》前發行人葛蘭姆(Katherine Graham)說,蔣家不會再有第三代人從政,震動台灣,顯現出無比的智慧與氣度。
有一點從來無人提過:蔣氏父子在台執政卅幾年中,從無一人因主張台獨而被處死刑。今日即使極端台獨份子,只能舉「二二八事件」作反對外省人的理由。其實一九四七年時,蔣中正在南京忙於剿匪,蔣經國則在贛南,和二二八扯不上關係。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雖然鬧得天翻地覆,當時被捕者幾年後均獲釋放,成為他們後來從事政治的無形資本。
民主運動催生了民進黨,萬年國會走入歷史。更重要的,是台灣已向兩黨制度跌跌撞撞地緩慢移動。李登輝十一年總統任內,明為國民黨主席,暗中鼓勵台獨,台灣從威權體制逐漸轉型成民主。
刺激大陸民主進程 未來考驗
陳水扁執政八年,因貪婪而身敗名裂。夫婦兩人被判無期徒刑後,民進黨要存活下去,必須和阿扁劃清界限,放棄不可能達成的獨立夢想,致力完成台灣現代化與民主化,這是蔡英文面臨的考驗。馬英九執政,內求團聚全國人心,外與大陸從對立改為對話,想在求同存異前提下,和平競爭;民調顯示支持比率超過反對。不論他能否連任,拿台灣的進步,刺激大陸加速民主化,才是今後六十年最大的考驗。(作者為退休外交官)
誰能停止社會記憶的戰爭?2009-09-18 中國時報 胡晴舫
扁案迄今儼然一場公開的社會儀式。
誠然,陳水扁是第一位中華民國卸任元首遭貪汙起訴,具歷史指標,但在一個正常的現代法治社會,司法審理強調低調理性。一場審判若透過媒體與判決書文字過度激情演出,看起來不像伸張社會正義,卻更像在「表演」社會正義。
愛也好,恨也好,「陳水扁」對台灣來說不祇是一任總統名字而已。他的存在,深深糾結於台灣人的社會記憶裡。
當說台灣國語的民選陳水扁取代了說浙江國語的軍人蔣中正站在十月慶典接受閱兵那一刻,就像黑皮膚的歐巴馬去華盛頓宣誓,除了民主,台灣還多跨過了一道門檻。那枚意象已是一場社會儀式,暗示了沉潛而未顯的文化次意義,且的確馬上顯現於扁政府的諸多政策,如台灣主體的本土歷史觀取代蔣式政權的流亡歷史觀、南北資源重整、本省鄉土與外省眷村的書寫勢力消長等。
社會儀式塑造社會記憶,社會記憶塑造社會身分。
扁執政時,對蔣氏政權遷台後苦心經營的舊社會記憶開戰,強勢更改社會圖騰,扳轉社會記憶,匾額「大中至正」改成「民主廣場」,「中華郵政」改成「台灣郵政」,台北新公園變成二二八紀念公園,引起諸界不安,族群失和,國際緊張。
當他沉淪,又撼動了新的社會記憶。這份新記憶裡,台灣擁有亞洲少見的民主制度,高倡人權,尤其熱愛本土。陳家的貪汙崩毀了台灣人的民主信心,隨之,對扁政府大力鼓吹的那部分文化記憶也感到疑懼。其實,與其說本土自覺是扁政府為台灣社會注入的文化性格,還不如說台灣先有了本土自覺,才選他上台。至於他的墮落,應回歸官員個人操守的討論。
然而,扁案審理脫離一貫司法冷靜,眼見成了一場社會儀式,除了彰顯總統犯罪與庶民同罪以滿足民粹欲,多少代表了台灣正掙扎於陳水扁這個人所增添或減去的社會記憶。伴隨而來的是掛回「中正紀念堂」匾牌,景美人權園區變成文化園區,坊間大量再現國民政權流亡史觀的書籍,彷彿要將台灣心靈再度軟體更新。
即使台灣一廂情願想以「失敗者的女兒」身分去銜接中國歷史,這種「東京鐵塔」式的懷舊情緒對當今中國的社會現實恐怕並不具太大意義,然而,這股懷舊風卻吹得時機微妙。扁政府時代懷舊,馬政府也懷舊,雖然懷舊的內容與對象很不相同,情調手法卻大同小異,政治主觀果真影響社會風氣,繼而細調台灣社會記憶體,灌入他們認為「正確」的歷史、故事、真相或所謂的「記憶」。
記憶,是社會維繫的根本。我們之所以為同一族群,因為分享同一記憶,形成同一價值,對事物同一判斷,氣質於是一致,情感因此相親,這是為何社會記憶如此重要,也是為何這麼多人都想將手伸入台灣社會記憶。
現今網路時代,誰還有能力控制所有人的記憶,然而,如同美國學者保羅康納頓所闡述,社會記憶牽涉了世系傳承與依賴機構有系統流傳下去的權力,從十九世紀民族國家概念出現,社會記憶的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
記憶,也包括遺忘。社會如何記憶又如何遺忘,均有講究。台灣過去二十年,一場儀式取代一場儀式,一套記憶取代一套記憶,一遍又一遍,當共同記憶不斷遭到撕裂,台灣人身心也跟著不斷撕裂。我們一再被告知我們的社會記憶必須開機重來,一次次,反反覆覆,再好的硬體也禁不起這般折磨,終有一日,我們的歷史感將完全當機,失去方向,缺乏道德參考座標,全部人將被迫活得無情且現實,社會決策將短視而功利,所以我們的橋會斷,山會崩,路會垮,捷運會停擺。
當社會失去興趣去用心耕耘一個五歲孩童的未來,所謂的社會記憶究竟要來何用?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後感(中)-外省人的自我毀滅與高級本省人
幾年前陪父親住院時曾跟一位眷村出身的眷村媽媽閒聊,她在醫院是為了照顧她的先生,就在我們隔壁床,這位「眷村媽媽」是外省籍,跟國民黨一起撤退來台。聽那位眷村媽媽說了真的很多,就好像聽了她一生的故事。這跟前陣子一樣,問候了常跟她買東西的婆婆,本省人,她眼睛白內障開刀,我看她不太舒服,問了,她就用台語講了很多,從她看病的過程講起 … ,最後大概講了 20 到 30 幾分鐘 … 。我也許不是善於傾聽的人,但若給這些老人家機會說話,他們是可以說很久的,在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前半段大概就是如此性質的故事,與那位眷村媽媽實在太過相似,關於龍應台的母親的經歷應該也是大時代下這些軍人眷屬的經歷。
龍應台的父母在中國大陸應該是中等階級左右的人,談不上巨富,但吃穿無虞。那位眷村媽媽是空軍眷屬,她與龍應台的母親來台時都帶了「金條」,這本書與那位眷村媽媽未提及的是「金條」究竟是夫家還是娘家的,究竟有多值錢我也不能確定,但大概吃個幾年就不夠了,時間也許更短。
龍應台是軍人之後,她父親雖為憲兵隊隊長,但沒有住眷村而是住公舍,所謂「公舍」應該是「職務官舍」,這個部份有機會再談。
僅以階級論,當初來台的軍人若能攜家帶眷的是最高階的,這些夫妻也就是這些外省第二代的父母都是外省人,多少會帶一點生活資金來台,大部份住在眷村。
再來就是來台卻未成家的軍人,有些能提早退伍轉職,有些後來也能成家,這部份的人可能階級未必最低,結婚對象是本省人為多,後代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芋頭蕃薯」,部分分配到眷村,比率不低。
再其次的就是最晚婚的,多為禁婚政策所影響,這也分幾個階級,第一個是眷村階級,其次是非眷村階級,我在 3 年半前開始半有系統的寫非眷村階級這部份,相對於郭冠英(范藍欽)自稱「高級外省人」(范藍欽為何使用這個詞彙另有脈絡,我不在本文討論),我在 2005 年中後卻稱「外省賤民」,引起網友不小爭議。我在前幾個月開放留言有位網友說「 當沒人有叫你外省賤民時,自己卻一在的提起,我想你才是那個制造種族主義的人。 」,這說法與旅居加拿大的「絲柏客」大律師如出一轍,我早看多了。
我最近才開始提,我母親是多重身心障礙者,在我父親已經重度失能時,仇恨弱勢至極的民進黨本土政權階級歧視,所謂人民應得的權利與社福機構像消失一樣,我在署立醫院必須像一隻狗一個垃圾向高級的急診室醫生哀求他們收留我的父親,不是他沒資格住院,是他太夠資格住院。這些高級本省人醫生,竟然讓我聽到他們在護理站取笑我的父親,還有當著我的面說「我不想 take 這個 case 」的,許多在本土政權下遇到的事、我的許多親身經驗讓我明白原來「外省賤民」確實存在。
我提到的這些「高級本省人」吃香喝辣,享受身為台灣「人」的「人權」,當然不懂別人活的多麼卑微。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榜首陳節如剛就任時到王金平那裡拜會,哭訴她是因為兒子因意外而身障而開始關心這類議題,在台灣的價值觀下,我就像垃圾,因為我是因為父母這樣才關心這類議題的,相形之下陳節如偉大又高級極了,她的人權就是不一樣: 「 … 直到十多年前,政府提供公費臨時托育的保育員,在日間提供免費的 “ 喘息服務 ” ,超時的部份則由家屬自行負擔費用,家人的壓力才稍稍減輕。 … 」( 中國評論新聞:家有喜憨兒 “ 立委 ” 陳節如全家總動員 )。陳節如丈夫是大學教授,全家是公務人員家庭,她自己說「 最起碼是餓不死,所以在經濟壓力上還算過得去 」,笑死人,台灣的公務體系之優渥,與一般勞工的差異天差地別,有機會我再來說說。
當然,我不認為我家有多悲慘,我在與某研究省籍與階級的本省教授通信時跟他說『 我也不是絲毫不知羞恥的外省人,我曾問過一位醫生,就你的行醫過程中,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最為悲慘?他說,那些身心障礙者遊民最慘,毫無人性尊嚴又無人聞問 … 』,所以我當然不會向政府靠夭「更多權利」,我只要求「一般權利」。換句話說,我只不過是提出一個看法而已,講講本土政權的省籍階級仇恨也不行?「高級本省人」為什麼這麼容易抓狂?
言歸正傳,龍應台在第 72 篇木麻黃樹下( p.343 )談到她當時發現她與本省小孩最大差異就是外省人「 沒有自己的房子 」。這種思考牽涉到眷村政策的形成,在我這幾年來與眷村人在網路上的討論已經完全改變我過去的思考包括政治傾向政治判斷,我稱他們為「外省人的自我毀滅」,可分為兩部份:
一、在網路上遇到的眷村人
在聯網過去有位 L 先生在政論部份非常活躍,據他不斷在網路上公開的資訊可以構成他的形象「水交社眷村人,台大研究所畢業、留美」,當年我與這位先生多所辯論,由於我批評宋楚瑜,他的反駁策略就是把我劃歸「深藍」「急統」,這樣以為能打擊我的意見正當性。另一方面,他以為我是「眷村人」「台北人」,不斷說他們宋楚瑜如何與本省人搏感情,什麼他們在南部與民眾吃檳榔,我在台北吹冷氣之類 …
另一位是以台語「鄉下人」為代號的某網友也由於我批評宋楚瑜批我不餘遺力,後來我才知道他是眷村人,還好意思跟我說什麼眷村也有什麼弱勢,分幾百萬的眷村吃虧了嗎?
我曾看過兩位親民黨立法委員的 BLO G ,主要是回答眷村人請願眷村改建事宜,宋楚瑜選台北市市長時因為蔣方智怡在眷村講了些話氣急敗壞,他說「國民黨有好好照顧這些老兵嗎?」這類的話 … ,親民黨有資格講這些話嗎?你們與國民黨爭眷村票搞的很難看不知道嗎?
在這些討論之前,我對眷村人普遍有好感,我過去也從來不談外省人間的階級差異,在歷經這些討論後總算明白這些眷村人如何看待自身與我的父親。過去多年來的經驗加上國民黨的禁婚政策、階級差別待遇都讓我明白眷村貴族把我當什麼,最荒謬的是 「絲柏客」大律師拿眷村人與公教之後要我效法,真是羞辱!
我再次在網路談眷村還有緊鄰眷村的圍建特權與外省軍公教,必是澈底的談,在我父親過世後,我已沒有顧忌。
二、外省台獨對 外省人的自我毀滅
我在「 國民黨外來政權之悖論- 兼 論「台灣轉型正義」之選擇性 」提過這個概念,用一句話講完:「 外省軍公教認為國民黨為外來政權就等於承認自己為蔣介石犯罪的共犯 」。
龍應台在其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提到國民黨軍隊拉伕是一種國家犯罪行為 ,這應該是我目前所見談及外省論述最為進步的說法,雖然我老早就這麼說,但由龍應台來說就是不一樣,研究省籍的親綠外省學者的層次差的太遠。
前面提到國民黨的階級、眷村我其實談了不少,更有系統的論述未來我會再提,在此要說的是「台獨史觀」。
「台獨史觀」看幾天自由時報就知道他們講什麼了,台灣地位未定啦,台灣不屬於中國啦 … ,我不預設立場,但承認這種史觀的外省人代表了更多的涵義。
蔣介石在內戰後敗逃台灣,如果他沒有權力統治台灣,中華民國若是一種非法非正義的存在,這些軍公教難道不是蔣介石犯罪的「共犯」?
我說過,國民黨軍隊拉伕是一種國家犯罪行為,蔣介石在 1949 年逃來台灣時也是「下野狀態」,那時的總統或「代理總統」是李宗仁喔,台灣當時是由什麼東西統治呢?
無論如何,台灣由中華民國統治,這都要歸咎於民進黨成為世俗政黨而非革命政黨,儘管他們的史觀一再強辯,馬英九成為台灣民主選舉過半得票領導人的歷史事實不能改變,一起玩過中華民國這個遊戲後,民進黨輸了不認帳只是耍賴而已。
但是,這些外省台獨認為在舊威權時代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對台灣來說,國民黨是殖民者,殖民若是犯罪,外省台獨的父母若在蔣的「政府」體系,當然就是犯罪的共犯關係。
所以,認為 國民黨為外來政權,當然就是直指其父母為罪犯,這種說法的根源來自於這些外省台獨的出身背景。
眷村對非眷村軍眷是一種特權,民進黨與部份學者持「外來政權說」者特愛標榜他們外省身份的「眷村、公教出身」,在階級上壓榨低階士兵的黨國體系,又在學術上掩飾或刻意忽視, 這是兩代人的階級犯罪 。
進一步言,如果有一天「外來政權說」成為主流,並再無「外力」改變,他們的父母將在歷史上成為罪犯-蔣介石的「幫兇」,故我稱為「外省人的自我毀滅」。
以這種方向思考,身為被「外來政權」與「本土政權」統治過的我,對那些「眷村權貴」的批評更不會手軟。
結論:
台灣現在認同混亂,史觀不是只是政治傾向選擇那麼簡單,代表的意義非常不同,不過,外省台獨只求政治利益,當然不會考慮這些。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認同取向是比較多元的,但極端統派不必罵的半死,因為它是一種謙卑與改變。而獨派要抓狂前還是先看一下內容,免得別人以為你真的瘋了。
http://blog.sina.com.tw/blackjack/article.php?pbgid=19586&entryid=594203
我為什麽不去翻開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09/09/14
九月初回北京一趟,整個城市都沈浸在籌備慶典氣氛之中。在街上開車的時候,雖然會想到交通管制,也會想到這裏正進行這一項偉大的工程。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就會看到正在為慶典而搭建的工程。總之,這麽多人都在努力!都在貢獻!
2009年的國慶,是全世界都屈指可數的大工程。這項工程,歸根結底,是一次巨大的公關傳播活動——就是要向人們傳達一些信息。
那麽,這項巨大的工程,這次巨大的公關活動,向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也包括向臺灣同胞,傳達著什麽樣的信息呢?
與大陸隔海相對的臺灣,按照常規,這裏每年十月十日也有一場慶典。今年由於遭遇了“八八水災”,這場慶典取消了。就在此時,龍應臺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這兩場慶典(一場將會大辦,一場已經取消)之前,像震撼彈一樣出版上市了。
與慶典活動一樣,圖書出版也是公關傳播活動。這本書又將向大家傳達什麽樣的信息?這本書所傳達的信息,大陸普通老百姓會接受到嗎?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傳播者希望傳達的信息和接受者真正接受到的信息肯定是兩會事。你的任何一句話,只要說出口之後,就不再屬於你自己了。聽者的感受,有100個人,就有100種不同。有13億人,就有13億種不同。有60億人,就有60億種不同。
關於慶典活動,關於一本書,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我的感受是什麽?
那麽,我自己對於2009國慶慶典,對於《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著怎樣的感受呢?
其實,第一個問題恐怕是:這兩件事有關系嗎?可以相提並論嗎?我覺得,這兩件肯定是緊密相關的,但能否相提並論,就看你從那個角度去看了。
1949,對於大陸所有的人,這個年份的意義是清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對於臺灣,是復雜的,甚至是說不清楚的,令人困惑的。復雜到什麽程度,必須用心體會才能略感一二。
1949對於臺灣人的意義,至少可以分為兩類:對於第一類人——原本生活在這裏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感到無辜——發生在大陸的戰爭,卻讓這個小島的居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日本占領者剛走,接著到來的不是和平。年輕人還是要走上遠方的戰場,社會資源和勞動成果還是要支撐遠方的戰爭;對於第二類人——剛剛來到臺灣的大陸人,1949的意義就是失敗。
勝利的滋味,也許就是喜悅這麽簡單。失敗的滋味,恐怕用五味雜陳都不足以形容!對於勝利者和旁觀者,失敗也許只是一個概念。對於真正的失敗者,那是實實在在的妻離子散,那是切膚之痛。
值得細心體會的是,在勝利者之中,領袖和追隨者的區別也許不那麽大,但在失敗者之中,領袖和追隨者的差別是巨大的。蔣介石,他所統治的疆域,從近千萬平方公裏縮小到一個孤島,但他所居住的房屋仍然還是很大,他所熟悉的家人和隨從仍然簇擁著他。龍應臺,以及千千萬萬失敗者中的追隨者,他們的房屋沒有了,他們的家人失散了,他們隻身來到了陌生的地方。
總之,失敗的領袖和他的追隨者,命運是大大不同的。
龍應臺,這個名字頗有些陽剛之氣的女人,讀她的文字,就像是被連環拳打在胸口,讓人痛得喘不過氣來,讓人不寒而栗!
龍應臺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應該就是關於失敗者中追隨者的故事。這本書在臺灣熱賣,引發華人世界的關註。臺北信義誠品書店,還有天下雜誌、博客來、金石堂的網絡書店,隨手就能拿到這本書。但是,我一直沒有去翻開這本書。我甚至告訴自己,不要去碰這本書。也許,讓那些小人物發生在60多年前的傷痛來撕開自己的心肺,真的很令人恐懼!
在你的心裏撕開一個口子,然後再幫你縫合、給你輕撫,讓你感受自己的存在,這也許《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的意義所在吧!
如果說,《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是讓你感受個人自我的存在,2009國慶慶典則會讓我們感受中華民族的存在和偉大!縱觀全世界,有哪一個大國能夠有決心、有能力舉辦這麽大型的國慶慶典?這無疑是國家實力和意志力的宣誓!這樣的國慶慶典將會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不僅有強大的實力,而且有強大的國家意志力,去實現許多國家和人群無法想像的偉大工程!這場慶典不僅將會告訴全世界中國有什麽東西,更重要的是告訴全世界中國並不是一盤散沙,而是可以集結起來實現統一意志的。
海峽兩岸的人,對於個人、群體和社會的感受是存在很大不同的。作為一個常常體驗兩岸生活的中國人,我個人的體會是:生活在大陸是偉大的,生活在臺灣是幸福的。臺灣是個人意志得以彰顯的地方,大陸是集體統一意志非常強盛的地方。個人意誌和集體意志,似乎是對立的,但其實是統一的。一個地方,一個社會,如果能夠實現個人意誌和集體意志的和諧、一致,這裏應該就是伊甸園了吧!生活在這裏的人,既是幸福的,也是偉大的。
個體意志和群體統一意志的關系,是一個攸關國家和社會發展歷史與未來的問題。怎樣通過科學、民主和法規制度的機制,從無數個體意志中提煉出能夠取得全體共識的統一的群體意志,這個問題永遠都值得探討,不論是在一個家庭中,還是在一個企業、一個社區、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之中。
雖然我沒有勇氣去翻開龍應臺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但我衷心並且充滿信心地期待著——兩岸的中國人將會越來越幸福並且越來越偉大!龍應臺在新書中告訴人們:戰爭沒有勝利者!這顯然是從個人的角度去觀察的。大陸舉辦國慶慶典,慶祝1949的勝利,顯然是從集體的角度去運作的。所以,龍應臺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2009國慶慶典是相關的,但卻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
從1949到2009,一甲子過去了。今天的現實情況是,兩岸的中國人都日益走向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偉大。在這種進步和變遷中,昔日的失敗者與勝利者都肩負著責任,都擁有各自的價值,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未來歷程中,都將成為勝利者!
不論我會不會因為心癢、手癢而在某一天翻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我都確信:這本書會告訴你:我們可以用與自己原本固有想法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許多事,並且從中獲益良多。昔日的失敗者,經過60年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昔日的勝利者,經過60年的波折,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龍應臺說,“我要很驕傲而且很榮耀的對全世界說:這個我成長的小島,就是匯聚了所有‘失敗者’的小島。我可以很驕傲的說,你看,八百萬失敗者匯集的小島,在六十年之中,成就了些什麼事情?”
對於臺灣島上失敗者的成就,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解讀。我覺得,臺灣的成就,主要是個人、人性和企業的成就。個人,是幸福的(也許有些人自己不覺得,但如果他們去看看別的地方、別的國家,應該會相信自己是幸福的)。企業發展也是很有成就的,只要看看在全球大企業和個人財富的排名中臺灣人的上榜情況,也會對此基本認同。臺灣的社會發展成就,是依附於個人和企業的成就的。個人信仰方面也是多元化的。在整個社會中,要找到共同的意志實並不容易。所以,從個體來看,居住在臺灣基本上是幸福的,每個個體都閃耀著個性的光輝。企業也是富有活力的。但從整個社會群體力量來看,當面對大陸、面對全球時,其實是無力的。大陸的人,就個體來看,也許沒有那么富足,但就集體而言,卻是強而有力的。
從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來看,臺灣在延續傳統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發揚光大方面就很難獨立地有所作為。傳承中華文化,就像是一場接力賽,臺灣曾經接好了一棒,現在需要大陸接好另一棒,一起面對世界!目前,就我個人感覺,從幸福和偉大這兩個面向來看,臺灣人幸福感比較強,但面對全世界的時候會有一些迷茫;而大陸人在世界面前已經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迫切地追求著幸福的感覺。面對未來,相信通過兩岸交流與合作,大家就會自我感覺越來越幸福,面對世界越來越自信。
http://blog.udn.com/fredxue/3316422
李敖訪滬 嗆辣依舊 2010-08-30 林育鋒 TVBS(另參本館:《上山‧上山‧愛》
作家李敖偕同家人訪問上海,再度掀起一股「李敖旋風」。他在上海的新書發表會上,面對兩岸三地的媒體,不改犀利言詞,左打韓寒,批他沒有知識深度;右打龍應台,調侃她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外表包著金紙,打開來卻是臭皮蛋」。
金恒煒批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楨:歹獨觀!另參本館:《當代》即將消失?)
龍應台○九年轟轟烈烈推出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雖然名列暢銷榜,明顯的已沒有過去席捲的熱潮,也沒有造成撞擊的效應;台灣不只是多元社會,同時也是 分化社會,歷史詮釋不可能只是一孔之見,更不可能因一本書而改寫。龍應台的文字一貫煽情、媚俗,龍應台試圖用「外省人」觀點來涵蓋一九四九年之後的台灣史,號稱「跨民族、跨國界、跨海 峽」,老實說完全走不出「外省人」意識形態的樊籠。「外省人」真的不了解、不關心台灣,也不了解、不關心台灣一九四九年之後走過的血淚史。
……………
http://lubyliao.posterous.com/13143651
痛批龍應臺之流的炮灰史觀 2010-06-24
剛剛過去的2009年恰逢一系列“紀念日”,新中國建立60年,“五四”運動90周年等等,大陸不失時機地掀起了“關鍵年”紀念潮,“紀念史學”的各類作品也紛紜叠出。臺灣學界也在不斷醞釀著重估1949年敗退的曆史,《大江大海1949》適時推出,加上作者龍應臺的聲明,大賣是意料中的事。在後記中,龍女士用她一貫的感性筆調,訴說“閉關寫作一整年”的辛苦,感歎“時間不夠用”,“以秒爲單位來計時,仍舊不夠用”,足見順利趕場並不是容易的事。況且這一次龍女士不准備以作家身份出場,而是面對“浩瀚史料”,“有如小紅帽踏進大興安嶺采花”。于是我們看到了在真迹、舊照、絕版雜志、破舊地圖堆中體力透支的作家忙碌的身影,隨著作者從她的祖籍淳化鎮出發,拉出一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遷徙線,從東北到山東,從江南到臺灣,從湖南到越北,從臺灣到南洋,持續遊走在時空變換,生離死別的處境裏,閱讀經曆中不斷充斥著被炮火追殺的人群和沿途散落的殘肢斷體。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隨著作者催眠似的發問,“炮灰論”的曆史觀不但形成了,而且顯得那麽正義、那麽有說服力。面對被作者推到前臺的那些顛沛流離的傷兵、滿臉稚氣的少年、不知所措的婦孺,你沒法反駁,好像反駁了作者就對不起在戰爭中受害的所有人似的。
然而,要真正面對這段曆史,就不可能完全依靠寫作情緒的空洞宣泄,慈祥的母親教育兒子,大概是差不多的語調:
“飛力普,不可以打架。”
“飛力普,要幫助小朋友。”
“飛力普……”
但是,所有戰爭,包括1949年中國內戰,並不是靠單純的人道主義告誡就能理解的。我相信,龍應臺這位年近花甲、見多識廣的小紅帽在踏入曆史叢林之後,肯定遇到不少與她觀點相左的狼外婆,但結果是小紅帽太強悍了,每一次都能用洶湧的修辭熱情順利擊昏狼外婆。于是,南洋島上山打根集中營裏虐殺國軍戰俘的臺灣監督員,與血戰淮海食不果腹的前線國軍;密集沖鋒不顧死活的共軍士兵,統統變成了飄散到戰爭塵埃中的悲情線偶,由曆史的偶然所操控,這些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峽的恢弘敘事,揭開的是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口”,讓他們血迹斑斑地盡情噴灑,然後任由記憶的血水灌流進當代人麻木的心裏。爲被踐踏、被侮辱傷害的“失敗”人群立傳,結論當然是戰爭根本沒有什麽“勝利者”。當交戰搏殺的暴力被不論輕重,不分界線地受到指責,就意味著任何戰爭的意義從此徹底消解,當“炮灰論”在霎那間炸出人們的眼淚時,“正義論”對勝負的書寫當然就會在淚水中變得模糊不清。
無疑,我們從小受到過太多的“正義”教育,國民黨壞,共産黨好,國軍壞,解放軍好。非黑即白,非朱即墨。是非的邊界象刀刻在心裏的紋身,似乎終身都塗抹不掉。龍應臺提供的“人道”藥水似乎可以擦洗掉心靈被“紋身”的恥痛。但我以爲,龍應臺的“炮灰論”讓失敗和勝利者並排站立,然後讓他們皆大歡喜地互相煽情地摟摟抱抱,讓“人道”的眼淚粘合劑把他們強行沾粘在一起,當然讓兩岸的政治家和民衆聽著受用,有皆大歡喜的催淚效果,但對那些筆下的小人物而言,卻又等于是把他們統統抛回到生存的虛無中,恰恰遮蔽了曆史發生的線索和真實原因,也可能恰恰給發動戰爭者一個開脫自己的理由。對犧牲價值的高低確認永遠都會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做努力去厘清犧牲付出的緣由和區分信仰不同的價值所付出的代價。
大陸學者楊奎松曾經驚訝于黃仁宇的糊塗,在他看來,曾寫出《萬曆十五年》這種傑作,那樣睿智的一個人,居然會以一個傳聞斷定共黨的酷虐,而不深究士兵出生入死的深因。黃仁宇曾從一個軍官的口中聽說,東北四平戰役解放軍士兵構成密集方隊,完全不守軍事規則,在機關槍密度極大的扇面掃射下,成排成排冒死沖鋒,屍體堆疊狼籍。由此斷定出林彪的殘忍和共黨的無情,當然還有關于林彪的那個著名傳說:當手下報來傷亡數字時,林彪的回答是:我不聽數字,只要結果。楊奎松想問的一個問題是,林彪隊伍中有不少新入伍的士兵,他們沒經過多少訓練就上了戰場,何以卻表現得毫無膽怯異常生猛。龍應臺沒有想到,也許正是這些玩命撲向槍眼的士兵,某些人剛剛分得了土地,他們是在以血肉捍衛剛剛獲得的利益。即使他們以“炮灰”的面目出現,背後也有千千萬萬個土改的身影在晃動,正是“民氣”的飆升,才使得連槍都沒摸過多少時間的新兵蛋子能不顧生死地瘋狂鏖戰,就絕非簡單的“炮灰論”所能解釋,至于土改中的過火虐殺行爲則是另一個層面需要反思的問題。
在《大江大海1949》中,龍應臺引用了陳毅的一句話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手推車推出來的。並詳細描述了百萬民工爲戰勝國軍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但她筆鋒一轉,突然叉出去大寫了一通日軍逼迫民工從事各種勞役的慘狀。這又是一種典型的“炮灰論”曆史觀,即所有民衆在戰爭中的付出都是等值的,也即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虛妄舉動。爲國軍幹活,爲共軍打仗,爲日寇監工,統統是炮灰、可憐蟲和隨意可被曆史抹去的符號。
我們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從“失敗者”的角度回望曆史的作品,我曾經看過一部描寫二戰結束前後意大利抵抗組織和法西斯政府做最後決鬥的影片,中文翻譯成《成王敗寇》,似乎頗有深意。影片從“失敗者”的視角觀察,其中戰勝者的無良行爲和戰敗者的卑微無奈被刻劃得入木三分。但影片並沒有用和解的庸俗筆法讓雙方假惺惺地擁抱在一起。而是讓戰爭切割出的傷口繼續流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曆史在各自陳述存在的理由,沒有絲毫“炮灰論”的影子。
當然,對“炮灰論”的指控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遁回到所謂以“正義論”作支架的老曆史觀中去,或苟且回到“非黑即白”的愚民史觀裏繼續做傻子,更不用說我們數十年中形成了多少以“正義”爲名的謊言,讓本可益智的曆史變成了傻子都不肯做的所謂“學問”。近些年史學界掀起了“眼光向下”運動,一時間,傾聽民衆自己的聲音,關注民衆自我表達的呼聲甚囂塵上。結果是,在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下,不但民衆自己不願意說出內心的苦楚,他們的聲音也從來沒有在曆史中很完整的顯現過,“底層史學”最終變成了專家自戀的遊戲。
因爲曆史從來都是由“英雄”書寫的,我根本不相信“民衆創造曆史”這種鬼話,曆史永遠是大人物在指手劃腳地規劃,民衆按照地圖的線索去賣力實施。但大人物不可能一點不顧及小人物的訴求和命運,因爲曆史地圖上的內容還須密如蛛蟻的他們去填充,如果“英雄”執意我行我素,就難免被民衆所唾棄。所以“正義”的獲得永遠是妥協博弈的結果,民衆可能是棋盤上的棋子,卻不是簡單的愚民和“炮灰”。其實,這種悲歡離合的煽情敘事可能像瓊瑤劇一樣刺激淚腺,像膨化食品一樣口感酥脆,若要提升思考力度和判斷力的話,還是讀點兒別的吧。
http://str.chinaiiss.com/html/20106/24/wa31d8.html
丁果批評龍應台北大演講——對龍應台北大演講的商榷(另參本館:民主形式萬歲 台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中共為何反維權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 民粹亡台
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對民主中國的願景與憂慮
台灣民主需要「深化」而非「神化」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受邀請到北大百年紀念講堂演講,講題是「文明的力量」,副題是從鄉愁到美麗島,引發了現場的轟動以及海外媒體的熱議。但因為演講內容呼籲民主改革,呼籲文明崛起,觸及中國現實政治的神經,因此國內媒體報道不多。我為龍應台感到高興,那就是她終於可以在北大公開演講,她可能不在乎大國的崛起,她可能不在乎「血濃於水」,但她一定在乎她在北大的演講,因為當她出版那本在海外暢銷,但在中國大陸被禁,以家族史個人史的方式,在中共六十週年大典時顛覆大陸「主流歷史論述」的《大江大海—1949年》,她就擔心,她在大陸的「言論自由」,會否被打折扣?她來溫哥華演講的時候,對我說,她希望也能在大陸暢所欲言地進行這樣的公開演講,如今,她做到了,而且是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在中國的最高學府北大。在互聯網的時代,大陸媒體即使不敢刊登她的發言,網絡也會傳播她的信息,因此,不用擔心,她的演講,將會引發全國震撼。
沒有人懷疑,龍應台的這篇演講,感人至深,這由北大學生的眼淚和掌聲作證;也沒有人懷疑,龍應台揭示了中國發展的一個「困境」,那就是民主改革的滯後;更值得高興的是,龍應台在海內外一片讚揚中國崛起的輿論中,慧眼獨具,質疑富國強兵的現代化路向,提出了「文明崛起」才是真正崛起的重要命題。
但是,瑜不掩瑕,龍應台從鄉愁到美麗島認同的心路歷程,真實感人,令人信服,但是,在用美麗島折射中國夢的時候,卻發生了偏差。
這種偏差的最大體現,就是龍應台對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簡單化總結,藉著民主化的概念,將台灣夢「神聖化」,並把台灣畸形的民主化過程視為是大陸民主化的必經之路,把目前複雜的兩岸之爭簡化成民主和獨裁之爭,這將嚴重誤導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誤導兩岸關係,也將誤導中國的下一代精英,因此,不能不提出商榷。
首先,龍應台在定位台灣民主化的時候,用錯了比較的基準。
在整個演講中,龍應台邏輯地闡述了自己從虛幻的反攻大陸的「中國夢」,轉變到認同台灣島的理由,那就是台灣的民主價值。這沒有任何的錯,問題是,當檢驗台灣民主體制的時候,不能用大陸的威權專制來做比較的基準,民主和不民主,沒有可比性。台灣的民主制度如何,民主化程度的示範性如何,只能在民主機制的範圍內比較,也就是說,台灣必須與世界其他的民主化國家比較。這樣一比,就可以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台灣的極端民粹主義,台灣地方政治的封建性,家族主義等等,都與世界公認的民主基本價值背道而馳,如果不做深切的反省,不但台灣的民主難以深化,如果一旦輻射影響中國,那對中國民主化的前途,將帶來比台灣更大的災難。
如果身處中國的大陸知識分子,以台灣的民主之形,來挑戰中國統治者的專權,那還情有可原,但是,作為在西方長期居住的知識分子,龍應台向大陸年輕精英介紹台灣的民主,沒有任何的深度批判性,未免有點不負責任。對台灣民主的評價,必須用民主普世價值的標準,而不能用「中國特色」的標準。
其次,龍應台合理化台灣民主的亂像,稱其不是亂,而是民主的必修課,這更是有為台灣的亂像塗脂抹粉之嫌,誤導中國的精英,以為民主化的轉型,必須經歷「痛苦」的台灣式的亂像,這種說法,反而給了統治者拒絕民主的藉口,因為在中國大陸,「不要台灣那樣的民主」,成了許多民眾的共識。
其實,台灣的亂象,不是民主化的錯,台灣的亂,其根源在於國家定位的混亂,以及由此延伸而來的族群撕裂。從李登輝廢除「國統綱領」開始,台灣的「民主走向」已經與國家的憲法根本抵觸,形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矛盾現象。很簡單,龍應台列舉了許多民主價值的ABC,稱其為台灣的共識,比如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為墮落的,但是龍應台就是沒有點出,民主法制的根基就是憲法,如果這部根本大法,變成了「羊頭」,變成了「皮球」,那麼台灣的民主就難以走正路,民主的進步過程就難以客觀標準化。舉例而言,龍應台大讚台灣民主進步的時候,李登輝因為台聯要求就ECFA公投被拒,就斷然宣稱:他十幾年的民主改革全廢了,台灣民主要從頭來。龍應台李登輝,到底誰錯?
「台灣夢」沒有了憲法的魂,這個夢喪失了「金色」,變成了「灰色」,這就是李登輝民進黨挑動民粹主義橫行,藍綠紛爭不止的最大「亂源」。這樣簡單的「問症」,難道龍應台不清楚嗎?換句話說,龍應台的老長官馬英九,如果沒有魄力恢復「國統綱領」,沒有魄力護憲,亂像難以休止。台灣的民主,藍綠的紛爭,仍然會是各說各話,無法形成共識,有共識的只是一些民主之形,而非民主之實。有趣的是,兩岸制度不同,但在一個關鍵問題上殊途同歸:那就是將憲法「虛無化」。
由此可見,中國大陸民主化的第一步,或許就是落實憲法的規定主張,而不是大搞台灣式的民粹主義,因為中國經不起「暴民政治」的折騰,台灣經驗,在這個方面,不適合中國大陸。
再次,龍應台把陳水扁從民主英雄淪為貪污嫌疑犯,簡單歸納為他個人的道德問題,並認為也是民主的「必需課」,這是為台灣民主制度的缺陷「遮羞」,非但不利於台灣民主的深化,也不利於中國民主制度的改革。
從全球的經驗來看,南非孟德拉總統坐牢的時間比陳水扁長,達二十七年,但是,他在完成政權轉移之後,並沒有走向全面的貪污,雖然也有問題出現,但他還是順利帶領南非完成轉型,並成為全球政客,尤其是後發民主國家領袖人物的典範,中國民主化或許要更多學習南非經驗,如何寬恕敵人,如何清算歷史。
更為重要的是,陳水扁執政八年,貪污如此嚴重,絕對不僅是陳水扁,吳淑珍家屬太貪,而是由於國民黨長期一黨獨裁造成的制度漏洞使然,陳水扁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他的「貪污」,是向李登輝看齊,並質疑為何李登輝無事,唯獨陳水扁被關被判?國民黨政權是否真的司法獨立了?事實也確實如此,李登輝時代的問題,比如拉法葉艦購買貪污事件,在陳水扁時代安然過關,在馬英九時代同樣安然過關,不了了之。可見,如果制度不變,政黨輪替也可以淪為「做秀」,而非民主的實質深化。再進一步說,陳水扁執政八年,貪污問題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台灣的在野黨,台灣的媒體,難道不也是陷入在某種共犯架構之中?
由此可見,台灣的兩次政黨輪替,並沒有解決民主機制完善,廉政保障的老大難問題,台灣民主需要「深化」,而不是「神化」,台灣民主需要媒體和公共知識分子的反省監督。龍應台是否應該在這方面多一些聲音,而不是將其推卸成台灣民主的「必修課」,「必經之路」。如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大陸執政者是否也可照用這樣的邏輯:目前的狀況,也是大陸社會轉型的「必修課」,「必經之路」,民主改革,可以緩行?
毫無疑問,民主化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但是,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並非等就是最好的民主。陳水扁就說,你們可以隨意罵總統,那代表他的時代就是台灣民主化的黃金時代,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遮羞」。如果台灣的民主化過程要成為大陸未來民主化的典範,就需要龍應台們的努力,找出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彎路,引為教訓,提出改善的措施,並加以實踐,但切忌不要把廉價的,目前仍然錯誤百出的台灣民主化過程當成圭臬,當成「必修課」,讓大陸年輕人頂禮膜拜。
對龍應台衡量文明的尺度,我沒有任何異議。她提出對待外來移民的標準,正是台灣提升文明必須要考量的,因為開創台灣民主的英雄們,恰恰就是把兩百萬外省人,其中包括龍應台,當成了「外人」。不過,我們從大陸三年自然災害,文革走過來的一代,卻不能不在乎中國的「大國崛起」,龍應台用台灣改革的二十年,掩蓋了大陸改革三十年的成就,是有點輕率。畢竟,中國人的自信,執政者走向政治改革的自信,是需要靠大國崛起來鋪墊的。蘇聯改革的歷史軌跡證明,震盪型的政治改革優先,未必是一條正確的路向。
中國大陸的發展持續,需要兩岸的和平,而在目前體制不同,政治實體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的狀況下,兩岸和平,需要智慧,也需要「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結,做過台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不可能不知道政治的現實,這就決定了兩岸,不能不在乎「血濃於水」。龍應台的「不在乎」,是為了渲染演講的氣氛,是為了強調文明崛起的重要,但不是現實。
從上述來看,龍應台的北大演講,還是存在著《大江大海》同樣的缺陷,為了解構一九四九年國共勝利失敗的主流歷史,為父輩們平反,龍應台反省了戰爭,但是漏了她的父輩們在這場歷史變革中的個人責任,避開了國共為何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人心向背」產生了逆轉。同樣,在北大的演講中,為了突出今天中國的不民主,不文明,卻有意無意「神化」了台灣民主的二十年,而不去深挖台灣「有民主之形,無民主之實」的制度缺陷,社會缺陷,從而給大陸知識精英確立了一個錯誤的「民主典範」。
遺憾的是,在言論封閉,資訊封閉的中國,崇高如北大的年輕學子,也無法分辨龍應台演講中的邏輯錯誤以及遺漏的民主常識,這是中國需要民主啟蒙的又一個有力證明。
我的結論是,龍應台在北大,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演說,但敘述了一個失真的台灣,這或許證明了,真正的文明崛起,是艱巨的。
中國沒有理由拒絕「民主這個好東西」,其中包括免於恐懼的自由,但是,中國的民主化,不能走太多的彎路,因為代價太大。如何給中國的民主化開藥方,樹典型,必須認真負責,而不是相反。台灣民主的自審越嚴格,民主化越成熟,成為中國大陸民主化轉型的典範就越有可能,因為海內外的中國人都會說:台灣行,為何大陸不行?那時候,美麗島夢之花,就可以盛開在大陸的沃土。
茲事體大,因此,我在乎,希望與龍應台商榷。
http://editorjoe.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4.html
另參本館:《百年思索》 扁定罪 白色恐怖的真相 蔣渭水真相? 孫立人政變三部曲 各表一中 馬的原鄉精神 史盲與史屍 壟斷二二八 如此的台獨 假獨與假統 台獨虛擬議題 擺脫族群幽靈了? 美國民族大熔爐 比賣國為榮 再正名 蔣的本來面目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中國行事像個大國嗎?
新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時,英國《經濟學家》封面文章稱,中國已經是大國,很多時候卻只顧自己的利益,沒有大國的行事風格。對此,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表示不贊成,並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上撰文,稱《經濟學家》該文有失水准,指出中國只是沒按某些保守者的意願行事。現將相關內容譯載如下,僅供參考。 ——編者
《經濟學家》的分析往往眼光獨到、一針見血並有些適度的保守,行文通常兼具智慧與激情,由此使得《時代》和《新聞周刊》的大部分內容相形見絀。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經濟學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發表的一篇文章則有失水准,通篇文章都在抱怨“中國行事並不總是像一個大國”。
但如果你仔細閱讀這篇文章,顯然你會發現中國實際上是在按一個大國的方式行事,只不過它的某些政策沒有投《經濟學家》的編輯們所好。他們稱中國不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大國”。這個論斷沒錯!大多數大國在大多數時期都是如此。曆史上,歐洲大國之間的競爭總是或多或少、綿延不斷,不時會爆發長時間的血腥戰爭。整個冷戰期間,美國一直惦記著遏制和搞垮蘇聯(莫斯科也希望這樣對待美國);盡管雙方都不希望打一場核戰爭,但也沒有一方對“維持現狀”感興趣。蘇聯解體之後,喬治?布什總統稱“美國獨自站到了權力之巔,獲得了重塑世界格局的天賜良機”,這顯然不是一種“維持現狀”的觀點。難道《經濟學家》的編輯們都忘了——喬治?布什的兒子(指小布什)後來不惜把中東大部分地區推向戰爭,對其進行“改造”會是一個好主意?從這些標准來看,中國在國際上的“修正主義”看上去相當溫和。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的擔心在于:中國在國慶活動中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中國正在逐步加強軍隊的現代化,但卻不告訴外界中國建造航空母艦和其他武器計劃的每個細節。這種行爲非常奇怪嗎?所有大國都喜歡展示他們的軍事實力(比如美國今年舉行的軍事飛行表演就超過150次,即便是在今年的美國橄欖球超級杯賽上,美國空軍也會進行低空編隊飛行),一個經濟上崛起的大國將其不斷增長的財富用于發展更強大的軍事實力,這應該在所有人的預期之中。
他們還指責中國“只挑那些自己願意提供幫助的議題”。這樣的觀點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是不是?我想是這樣!哪個國家不是這樣做的?誠然,當有人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或外國政府允許達賴訪問時,中國的反應激烈;但並非只有中國對外界的批評反應激烈。
還有一點,他們批評中國“把自我認知的經濟利益置于戰略常識的考量之上”,在對待伊朗核問題上的表現爲最明顯。問題在于,哪個大國最優先考慮的不是本國“私利”呢?當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它甚至還沒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呢)獲得核武器時,美國不就是視而不見嗎?當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進行核試驗之後,美國也只是施加了一些沒有任何意義、而又十分短暫的經濟制裁措施,很快又像平時一樣做起了生意。事實上,印度最終獲得了美國戰略合作協議的獎賞和一項頗爲寬大的核協議。據(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最近的一篇文章稱,“無論是美國、還是印度的企業部門,都對此進行了大量的遊說工作,才得以搞定軍備控制界對這一議題的關注。”我想其他大國也會擔心自己的“經濟利益”吧。
簡而言之,讓《經濟學家》編輯們煩惱的,不是中國沒有“像一個大國那樣行事”,而是中國對自己的利益界定不符合那些保守的英國人的期待。對不起,夥計,那不是大國該如何行事的問題。隨著中國力量的增長,它會竭盡全力去追逐自我認知的利益,正如其他大國一樣。它將繼續參與現存的大量機制,但它會利用它們來促進自己的利益,也會嘗試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來改變這些機制。希望中國按照其他人認爲的正確和恰當的方式行事,……這……太不現實了吧。(原題:《中國行事像個大國嗎?》美國《外交政策》10月5日)文 斯蒂芬沃爾特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福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教授)
回應
言外之意,就是按照西方規則行事就是大國,反之就是不成熟!
明白了吧?大國就要像美國一樣到處殺人放火!
我們應該去作者的國家 燒殺搶掠一番後 他們才會發出:哦 原來中國是個很負責任的大國啊
美國做事像個大國嗎,淨作些偷偷摸摸的事,背後瞎鼓搗,
難道只有像強盜一樣,到處欺壓弱國的國家才是大國?真是豈有此理。
盡管這位哈佛的教授在美國的《外交政策》雜志上,對英國《經濟學家》封面文章對中國的攻擊進行了批判,而且我認爲他句句可把英國人說得啞口無言。但是他的那些立論,確都是他們那個狼群世界上曾經發生的事實來作爲批駁英國“紳士”的,若以此論點來證實中國今後也將如同他們那些大國曾經的行事作派,去遵守他們一慣的叢林法則,那麽這位教授對中國的預想肯定是錯了。就如一頭狼去設想一頭大象會如何如何。
未見原文,如果真的是這樣寫的,而且,還發表在英國《經濟學家》封面文章。哈哈,作者可能有智力障礙問題。得好好檢查一下。
的確還沒有行事像個大國,特別是對那些還占著中國領土的國家
英國不過是美國的哈巴狗,讓它們叫吧。
其實最壞的是美國,到處侵犯.侵略.顛覆別的國家,還要打出許多美麗的旗號。凡是與他友好的國家,就幫助其加強軍事力量,默許其搞核武器。凡是不同他友好的,他就制裁甚至侵略這些國家。他是世界各國的攪屎棍,總是唯恐天下不亂,卻扮成世界和平的保護者。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88309
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
China’s Megatrends—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
作者:約翰.奈思比、桃樂絲.奈思比
原文作者:John Naisbitt、Doris Naisbitt
譯者:侯秀琴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9
內容簡介
1996年,奈思比的《大趨勢》已在中國狂銷二千萬冊,他對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說:「江主席,台灣說的是小故事,但是說得非常精采。中國有個大故事可以說,卻把這個故事說得很糟糕。」
14年後,奈思比終於交卷,說出他的大故事《中國大趨勢》。在全球化中心持續由西往東移動,討論中國的書籍汗牛充棟,這本新書價值何在?首先,奈思比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排出西方的觀點與假設,像中國人那樣檢視中國,他成功地避開了以西方民主價值觀與準則看待中國的陷阱。但奈思比畢竟不是中國人,「民族主義」的愛國陷阱與他無涉。因此,此書不只有全球的高度,也有相對客觀的立足點。
奈思比打比方:三十年前的中國,彷彿是一家氣息奄奄的大公司,但在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三位前後任執行長帶領下,這家公司從破產邊緣、蛻變成大賺錢的全球第三大企業,安然度過每一次的危機。中國如何脫胎換骨的轉型、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與經濟制度?奈思比在書中提出他長期研究的答案,共有「八大支柱」架構並支撐它的成功:解放思想、『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圈地造林讓樹木自由生長、摸著石頭過河、藝術與學術的結合、融入世界、自由與公平、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
中國是個讓人太多困惑的存在:藝術家和企業家不斷衝撞現存體制與觀念,速度快得像攔截不了的火車頭;但在媒體與出版的掌控上,僵化的現象不時令人驚詫。經濟上,中國已從毛毛蟲蛻變為美麗的蝴蝶;但在政治模式上,中國仍躲藏在共產黨的「毛毛蟲」外衣下。中國何時才能向全面的政治解放跨出勇敢的第一步,讓蝴蝶自由飛翔,全世界都在看。
對關心中國,卻看不懂中國,想在各種矛盾與衝突的現狀中理出頭緒者,《中國大趨勢》提供一把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充滿閱讀樂趣的鑰匙。
作者簡介約翰.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奈思比有關未來趨勢的著作已銷售1400萬冊以上。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證實,他最有名的著作《大趨勢》中的種種預測,沒有一件出了差錯。他的最新著作:《中國大趨勢:8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是和其妻桃樂絲(結婚前是他的著作發行人)合著,將於9月發行中文版與德文版,其他語言版本將自明年元月5日開始發行。
約翰.奈思比自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後,曾在猶他州、康乃爾大學與哈佛大學就讀,之後進入IBM和柯達公司工作。1963年他赴華府,出任甘迺迪政府的副教育部長,後來曾任詹森總統的特別助理。自從《大趨勢》和他其後的10本書暢銷全球以來,奈思比每年數度周遊各國,而且已和全世界幾乎所有主要公司的主管交談過。他和桃樂絲每年會在維也納和天津居住;2007年他們在天津財經大學設立了「奈思比中國研究所」。奈思比獲得了15個榮譽博士學位,分別屬於人文學科、技術與科學領域。
桃樂絲.奈思比 Doris Naisbitt
桃樂絲.奈思比自2006 年以來,和約翰.奈思比共同掌理天津的「奈思比大趨勢研究所」。在此之前,她密切參與約翰.奈思比的公開演說相關事務,並為德國出版商漢澤(Hanser)、貝塔斯曼(Bertelsmann)與法蘭克福綜合報出版部(Frankfurter Allgemeine Buchverlag),編輯與翻譯他的書籍。更早之前她是奧地利出版公司希格諾(Signum Verlag)的主管,她任職期間,把國際知名作家網羅到公司旗下,讓希格諾公司更上層樓,成為德語出版市場的一個要角。她所羅致的第一批國際名家之一就是約翰.奈思比,他的《亞洲大趨勢》一書,由希格諾公司出版後,成為奧地利、德國與瑞士的暢銷書。她羅致的其他國際名家包括彼得.聖吉(Peter Senge)、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Think Tank的執行長)、蓋伊.川崎(Guy Kawasaki)與霍華德.舒茲(Howard Schultz)。
桃樂絲在39歲那年,因家庭因素而中斷原先的專業工作,投入出版界。早年她曾在維也納研習時裝與表演。
桃樂絲和約翰有時住在維也納,有時住在天津。
譯者簡介
侯秀琴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主編、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對於中文成語與英文成語的對譯特別感興趣,正在編纂一本相關書籍。
目錄
序言 高希均
導讀 林祖嘉
自序:一個新制度正在興起
引言
支柱一:解放思想
支柱二: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
支柱三:圍地造林,讓萬千樹自由生長
支柱四:摸著石頭過河
支柱五:藝術與學術發酵
支柱六:融入世界
支柱七:自由與公平
支柱八: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
爭議未決
後記
資料來源
謝辭
導讀 政大經濟系教授 林祖嘉
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博士在出版成名作「大趨勢」二十五年後的今天,終於推出另一本巨著「中國大趨勢」。當天下文化邀請我幫這本書寫導讀時,我立即答應,因為有幾個重要的理由:第一,我可以比別的讀者更早讀到這一本巨著。第二,中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尤其是近年來政治、經濟與社會都有結構性的轉變,因此大家都很想知道中國未來會走向何方,當然大家也會很想知道趨勢大師奈思比對於中國的未來的想法是如何。第三,更重要的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經關係十分複雜,中國的發展不但其十三億人口的未來息息相關,而且也會對於台灣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台灣人民對於這一本書自然應該要有更多的認識才對。
奈思比博士認為未來支持中國大陸發展有八根最重要的支柱,且讓我們先一一加以說明。
首先,第一個支柱是思想與心靈的解放。從1979年的改革開放開始,過去三十年來,一方面通過快速的國際化,一方面由於教育的普及,中國大陸的政府與人民對於思想的解放的速度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當然,全面政治的解放將會是最後一步。
其次,中國正在形成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垂直式民主」。作者認為中國未來的決策是由上而下,但是決策形成的過程中會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人民所參與的(即由下而上),所以是一種所謂的「垂直式民主」。基本上,我同意此一觀點,但是我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由上而下的重要性仍然會遠高於由下而上的互動,因為中國人尊重法統的觀念根深蒂固的存在在大多數人的心中。
第三,圈地畫界讓萬千樹齊成長,即未來中大陸政府仍然會不斷的拿出更多改革開放的方案與措施,讓人民在其中尋找自已的角色與利益。
第四,中國的發展模式由中國人自已決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這麼大的社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行這麼大幅度的改革,同時又取得如此可觀的成就。因此,中國大陸可能很難去向其他國家學習一整套的作法。雖然中國的領導人很願意向國外學習,但是最終可能還是要由中國社會的特性,來決定中國未來發展的最適途徑。
第五,科技技術與人文藝術的持續成長。要維持一個社會長久的進步,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對於科技技術的重視是不可以避免的。過去三十年,雖然科技技術始終受到中國政府部門的重視,但是文化與藝術卻似乎受到相常程度的忽視。但是,隨著中國大陸社會的快速進步,文化與藝術在中國大陸受到的重視程度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未來,文化、藝術、與生活素質必然會是中國大陸社會進步中必然不可缺少的元素。
第六,與世界接軌。由於中國人口估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當中國經濟成長開始啟動之後,全世界就會立即受到影響。試想,過去十年來,全球的油價大漲、原物料價格大漲,以及最近金價大漲,那一件與中國的需求無關?此外,在過去短短十年之內,中國外匯存底成長十倍,現在有超過二兆美元的外匯存底,比第二名的日本整整多出一倍,人民幣成為另外一個重要的國際貨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第七,自由與公平的爭議仍將存在:鄧小平「先讓一部分富起來」的自由措施,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在此同時,中國人民貧富差距的擴大,也造成社會上相當程度的不安。因此,未來中國大陸對於追求經濟公平的努力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1990年代末期的住房、教育及醫療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改革之後,大多數人民的社會安全保障突然少了許多,也使得社會公平性愈來愈少。近年來,雖然中國大陸在快速的進行社會安全網的重建工程,但是與快速的經濟成長相比,整個社會安全體系仍然是相對落後許多的。
第八,從模仿、創新、到品牌:由於中國本身的市場夠大,因此中國有足夠的能力與誘因去進行自已的自主創新與品牌。手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由於是一個後進者,中國的電話市場省略了市話,而直接跳到手機市場,然後近年來山寨機的盛行,說明模仿的重要;然而由於市場夠大,因此我們相信自主品牌在中國大陸出現是遲早的事。
除了上述的八個支柱以外,奈思比博士還有幾個對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重要觀點,我覺得值得再加以說明:
第一,由於中國文化傳統上是以家庭首社會為主,與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是非常不同的,因此未來中國未必會走向西方社會的政治結構。我相信「具有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在中國的運作與在其他國家一定是不同的,因為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就是不同。所以,如果一昧的拿西方世界的標準來審視中國,不但是不準確,而且是不適當的,就如同奈思比博士所說:「因為這個問題只有西方人會在意,中國人會有自已的目標與夢想,至於如何去達成,中國人會自已去找到答案。」。
第二,由於中國經濟快速的的發展,再加上龐大的經濟規模,使得中國在國際上的政經地位都不斷的提高,未來我們將會一而在、在而三的在國際政治與經濟上面,看到中國的影響力。不論是否喜歡中國,對於中國勢力的掘起,絕對不可以忽視。
第三,由於中國規模很大,經濟、社會與政治又不斷的在變化,因此「許多真象是不止一個」,因此許多大在其得到的有限訊息中去進行解讀。而作者認為每個人的不同觀點固然可以繼續存在,但應該儘可能的以事實做為依據。在現今台灣內部對於中國大陸的看法南轅北轍之際,奈思比博士的說法正是對我們國人的當頭棒喝。
最後,持平來說,我個人認為在這本書中,奈思比博士對於中國的觀點已經是儘最大努力來維持一個公平的角度。這本書不會如同有些書認為中國會分成七大塊般的不切實際,更不會有像的有些書認為「中國即將崩潰」般的嘩眾取寵說法。中國大陸不論在經濟、社會與政治各方面都變化的非常快,因此很多的說法與預測通常很快的就可以得到印証,因此對於中國大陸變化趨勢的預測必需要格外的小心。我認為本書的說法是相當中肯,而且其觀點未來被証實的機率應該是相當高的。
自序 一個新制度正在興起
許多年來我一直有個遺憾,自覺錯過了此生的一個大好機會。那是在1996年,這個機會來自當時權勢最大的一位人物,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寫書邀約。那是在北京領導重地一個私下會晤的場合,就在毛澤東接見賓客的房間。江澤民提出邀約,是因為我曾撰述《大趨勢》一書(Megatrends )的緣故。這本書寫於1982年,分析美國在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的變遷,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超過兩年,多數時候是排行榜第一名,在其他許多國家也非常暢銷。《大趨勢》也在中國出版,而且令我大為驚訝的是,據說這本書光是在中國,至少售出了2000萬冊以上,當時盜印很猖獗,是盛行的售書方式。那時正是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代剛從大學專校畢業,急切渴望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江主席一見到我,劈頭就說:「你不知道你在中國的名聲有多響亮。」
我走訪北京之前,在台北待了幾天。當時美中關係相當緊張,柯林頓總統為因應中國對著台灣海域發射飛彈,派遣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美中兩國為了台灣而劍拔弩張,衝突可能一觸即發;所以那次兩小時的會談中,台灣問題如影隨形驅之不散,要不了多久便切入我們談話的主題。我自1967年以後曾多次造訪中國和台灣,目睹許多重大變化。我注意到台灣對全世界展現自我的成果相當不凡;相形之下,中國就顯得太過保留,因而總帶著有志難伸的鬱悶,所以我就說了:「江主席,台灣說的是小故事,但是它說得非常精采。中國有個大故事可以說,但是卻把這個故事講得很糟糕。」
全場靜默。
接著他說:「何不由你來說?我們會給你所有的資源和協助。」
這個提議很令人動心,但我卻礙難接受。當時我分身乏術,而且,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十年之後,又出現了同樣的提議,這次是來自中國新興的企業界。那時我正在錄製一個電視節目,和我對談的是企業家王巍,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併購集團,也是中國工商聯併購公會會長。他在紐約讀書就業,並於1992年返國。在節目對話錄製時,我們趁空閒聊,討論中國現況及未來,相談甚歡。王巍告訴我,他1982年就讀了《大趨勢》,這本書對他影響深遠。
幾天之後,我收到他發來的一封電子郵件,「對於中國的過去和興起,以及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未來發展,已有許多相關著述。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分析論述,類似《大趨勢》一書的架構。因為就連中國人自己,也不清楚中國內部發生些什麼,看不出要往哪裡去。何不由你出面找尋,並寫出何謂中國的大趨勢?」
這一回我已經準備就緒。十幾年來頻繁走訪中國(加起來超過上百次)已經深化了我對這個國家與人民的了解;此外,這回我不必單槍匹馬進行。過去十年來我造訪中國皆有內人桃樂絲(Doris)同行。她原本是我著作的德文版發行人, 2000年與我結褵,因為我們發現,兩人的交集不只如此,在許多方面我們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們一同遊歷世界,一同進行研究,對於中國正經歷的演變我們同感振奮。我認識王巍時,她也在場;王巍成了我們的至交、最值得信賴的夥伴,他提供堅定的支持力量,也是本書的催生者。
從我們首次談話到他寫電子郵件給我之後不過數月,我們就與另一位中國夥伴共同創辦了奈思比大趨勢研究所(Naisbitt China Institute);這是個立場超然的研究機構,獲得天津南開大學與天津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我在這兩家大學任教)。我們致力的目標是,排除西方的觀點與假設,要像中國人那樣檢視中國。我們關注它的缺點,但是不以西方價值觀與標準去評判中國。
首先,我們必須針對中國現況發展盡可能蒐集資訊。我們開始與研究助理密集開會,這些成員是由中國企業家與學術界人士帶領的兩所天津大學學生,包括28名學生與研究生。我們告訴他們,我們正在尋找的是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應該只蒐集已發生的事實和事情,不要蒐集計畫和聲明。他們必須習慣的最不尋常的一點是,我們並不構思主題,因為任何主題的構思,都會為研究定出一個方向,而讓我們錯失希望找到的東西、我們所不知的事物,以及會令我們驚訝的事物。對中國人的思維來說,這樣的過程很不尋常。第三個挑戰是要選取媒體報導的文章,加以精簡並譯述,然後納入資料庫。
和我們的團隊共事,並會晤中國其他地方的大學生,真是一大樂事。桃樂絲和我一方面檢視中國在地媒體的報導,一方面遊歷中國,訪問企業家、學術界人士、政壇人士、藝術家、異議人士和外籍人士,謹記在心的目標是,要由內而外來述說中國的故事,不要像近日許多論述中國的書籍那樣,由外而內來看中國。
在那段期間,我們探索中國的大趨勢,深知我們所研究的這個國家正在經歷很複雜的巨大變化,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都在以不同的速度,進行不同層級的變化。我們尋找模式,以便在納入一連串的單一事件後能看出個道理來,並建構新中國的圖像,就像1982年我撰寫《大趨勢》時,在美國所做的那樣。
我們所發現的,從規模與重要性來說,都遠遠超乎預期。我們專注觀察中國社會、政治、文化與經濟生活等方面的顯著變化,卻發現這些變化,只是某個我們無法定義的更高層次事物導致的結果。不過有一天下午在北京,我們突然領悟了,還奇怪為什麼先前我們沒有看出來。1982年時,美國是在一個運作良好的既有制度內轉型;而2009年時的中國,卻是在締造一個嶄新的社會與經濟制度,以及一個政治模式,這個模式很可能證明了所謂「歷史的終結」,不過是歷史演進過程中的另一次佇足。約翰.奈思比,2009年五月
內文 中國新社會─8大支柱基礎力量
支柱一:解放思想
引言: 鄧小平呼籲解放人民思想的規模之巨,只能在當時的時空下加以理解:階級鬥爭導致全國上下分崩離析,只能經此步驟重新團結十億人民,面對國家轉型的共同目標。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力量必得扭轉為締造新中國的建設能量。轉型之始,必須讓人民重新展現思考能力思想。從教條灌輸轉變成思想解放,是中國轉型的第一根支柱,也是最重要的支柱。
「我們必須擺脫桎梏我們精神的枷鎖。」 1978 年 5 月,中國的小巨人鄧小平,跨出了中國邁向現代化與市場經濟道路的第一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他呼籲人民,「我們一定要 ?? 撥亂反正,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個大解放」。 鄧小平很清楚,一個由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社會,幾乎沒有個人發揮的空間,決不能成為孕育市場經濟的沃土。而經濟改革的特性是地方分權,經濟改革要能成功,思想的解放是必要的。當時,中國看來像是一家老舊過時的公司,由一個獨裁的總裁在經營,他對自己的想法確定不疑,對別人的批評充耳不聞,反對進行任何改變。中國的人民就像喪失行為能力的員工,噤口了數十年,必須學習獨立思考。分權和解放必須手牽手。
支柱二: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
引言: 演進中的由上而下的「政府指導」,與由下而上的「公民發起」的互動,正在塑造一個新的政治模式,我們稱之為「垂直式民主」。
維繫中國新社會的永續發展,最重要、最微妙與最具關鍵性的支柱,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兩股力量的平衡。維持平衡是中國永續發展久安的關鍵,也是了解中國政治的自我概念的關鍵。
中國的垂直式民主
西方人想到自由、民主的社會時,他們想到的是一個水平的架構,個人在其中有平等的投票權,定期選出領導人。大多數西方民主政體的人民都心存這種模式。但是如果有個完全不同的方式可以檢視自由與民主,有個來自不同的文化遺產,可用不同方式檢視社會與世界,那會如何?如果它是垂直的,而非水平的民主模式,那又如何?
中國人認為,人與人之間都互有關聯,每個人都是全體的一部分。與人和諧相處,是生存在傳統中國社會的關鍵。和周邊的人建立良好關係,比個人對社會負責任還重要。這一來,政治不是由對立的政黨或政客在運作,而是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過程中得到的共識在運作。
在這種高度分散的社會,領導人為整個社會建構了一個遠景,納入由下而上提出的構想、建議與要求。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提議從而得以確立,並受鼓勵而能視情況之需靈活變通,這一切都是在領導人設定的共同大目標下進行。這一來創造出一個垂直的架構,各種構想和經驗在上下層級之間不斷交流。在這個架構內,中國正處於建立一個適合歷史與思想的民主模式的初期階段。這個垂直式民主的程序當然有其弱點,後面章節將會探討,不過主要優點在於,政治人物可以放下一切為選舉的思維,而能進行長期的策略規畫。
在西方人看來,執政的正當性,在於當政者是民選的。在中國人看來,統治的正當性主要是看政績如何。在這種原則下,中國政府的表現非常優良,不容置疑。
中國領導權掌握在共產黨手中,不過雖然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控這個國家,過去 30 年來,掌控的觀念已經大幅改變。共產黨已經由專橫獨斷的由上治下的獨裁政體,變成由下而上各層級積極參與、能發揮功能的一黨領導架構,是一種決策與執行日益透明的垂直組織式民主社會。一如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說,「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支柱三:圍地造林,讓萬千樹自由生長
引言: 中國正在創造的垂直式民主中,國家的願景和目標,是通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股力量交互作用的過程,逐漸成型。政府制定政策與發展重點,人民各司其職盡其在我,作出對整體的貢獻,形成一個容許多元化並從中獲益的結構,同時維持秩序與和諧。
三十年前的中國就像一座巨大森林,林中所有樹木都必須長成同一個樣子;只要是破壞這種一致性的植物都會被砍掉或拔除。但是這種高度一般的森林看來是無法持續成長的。鄧小平深諳這個道理,他呼籲解放思想,而允許多樣化生根成長,對中國的生存與發展邁出關鍵的一步。
最好的辦法是逐步重新造林,然後看什麼樹成長了,什麼樹沒有成長,久而久之林中的植物自然會組織有序。
想把寒帶針葉林變成熱帶雨林是不可行的,不過西方國家就是用這種態度看待中國;西方國家就是希望中國這片森林能改頭換面。
「中國的政治與法律制度從來沒有『西方—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模式』的傾向」,瑞士比較法研究所( Swiss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aw )專研中國法學的專家勝雅律( Harro von Senger )在他的《智謀》( Supraplanning )一書中這樣寫道。他指出, 21 世紀中國的政治模式是依循昔日的傳統金字塔模式。
鄧小平對解放思想的呼籲,用意不是要在很短時間內斬草除根或改變林中的棲息地。他沒有要求去除階級制度內的關係;中國自古以來即已建立階級制度,中國人在這制度中覺得很自在。
支柱四:摸著石頭過河
引言: 摸著石頭過河是個隱喻,反映出中國領導班子開展新中國所抱持的態度。僵化的方向與目標不再,這個心態讓整個國家能找出自己的道路,透過試驗、不斷摸索、勇於冒險尋找可能辦法,並且從「實事求是」的過程中找到最好的方法。
我們展開旅程邁向一個目標時,並不知道沿途會碰上什麼挫折和機會;我們必須在過程中學習。這是鄧小平的名言「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義。
目標是有一天能站在河的對岸。你以前從來沒有渡過這條河,但是你知道河床中有石頭,而且你相信那些石頭能讓你落腳並給你方向。你得在某些石頭上駐足一陣子,才能獲得繼續向前的動力。有的石頭會迫使你改變路線。有時候進無可進,這時必須後退再重新開始。
第四根支柱是建立在鄧小平希望中國努力達到目標所說的名言上。中國建立新的社會經濟制度與和諧社會,就如同跨足新領域,並努力渡河達到彼岸。中國一邊前進一邊學習,學到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它一直在試驗,跌倒過,失敗過;但它繼續前進,而且總是專注在要安全抵達彼岸的目標上。
只要是對中國及其歷史感興趣的人,很快就會遇到「謀略」( Supraplaning )這個字,這個詞一直被翻譯為策略或計謀。最高層次的謀略是設定恢宏、高瞻遠矚的目標,設定宏大的架構,但是不會仔細定出單一步驟。
謀略是中國人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聰慧精明和運籌帷幄備受推崇,也被視為智慧的表現。三國時代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不費一兵一卒便高明取得敵人的武器(我們在第三根支柱中述及),這算是中上的謀略,也是走向最後勝利的其中一步。
摸著石頭過河是這種思維的實踐。目標很清楚,就是要達到河的彼岸。在前進過程中,中國運用謀略與戰術,同時預留靈活應變的空間。
在這個架構下檢視中國 30 年來的改革,沒有其他國家曾如此密集運用反覆嘗試的試誤法( trial and error )來進行發展。而反覆嘗試、錯了再來的做法,已被整合到傳統中國思維的另一面:「實踐出真知」。
支柱五:藝術與學術發酵
引言: 雖然經濟是中國巨大轉變中表現最顯著的一項,但就已發生的歷史性轉變來看,經濟只是其中一環,也許還不是最重要的一環。鄧小平早期曾說:「我們要建設兩個文明,物質文明與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今日中國在藝術與學術的活躍就是精神文明勃發的表現。
當我們一想到文藝復興,自然會出現米開朗基羅、達文西、丁托列多(T intoretto )、莎士比亞、塔索( TorquatoTasso )、古騰堡等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大名。他們引導了科學、社會與政治領域的思想變革。鄧小平的高瞻遠矚,激勵了中國經濟的蛻變;中國藝術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其他領域的創新舖好了道路。藝術反映社會,並強化了國家的個性。
在舊中國,最重視服從;而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場的第一個階段,位居下屬的工人階級是很大的支撐力量。但是把中國推進到下一階段(即創造具有特色的中國產品與設計)的力量,就需要躍躍欲試、才華橫溢、創意勃發的藝術家與知識分子的精神。
中國藝術的延續
在西方世界,不同的時代塑造不同的風格;但中國和西方不同,中國的藝術過去一向保持驚人的延續性。清朝(第 17 到 20 世紀)的山水畫和宋朝(第 10 到 13 世紀)的並無太大不同。藝術向來受到對中國歷史的尊重的強烈影響。中國的藝術從來不是在創造新的事物,而是在保持傳統。
共產黨於 1949 年奪得政權後,審美價值出現深刻的改變,急劇背離傳統。藝術必須是平易近人、有教育性的,並為廣大民眾傳達共產黨社會的理想。老藝術家的作品常常被批評為,對革命毫無貢獻。
支柱六:融入世界
引言: 中國在經濟、政治與文化方面積極與世界接軌,也就是對全球社會宣告︰中國所占的位置應該和其進步發達相匹配。
公元前 1250 年,也就是中國周朝政權開始的 200 年前左右,西方數千公里以外的希臘的邁錫尼城( Mycenae )正在建造城門。城門是每個來客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必須能彰顯此城的財富與重要地位。邁錫尼古城的獅子門( Lion Gate )是用四大塊巨石建造,每塊重達數噸,門框上是一塊較輕的三角形巨石,上有一對獅子浮雕,因而有獅子門之名,至今仍是很出名的古蹟,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通往現代世界的中國大門
在邁錫尼建造了通往古代世界的城門的三千多年後,中國建造了通往現代世界的大門,也是這個城市和國家成就的象徵。北京國際機場的「第三航站」本身就是個文化標誌,象徵中國向全世界開放門戶,它很明亮、開闊、功能齊全又吸引人。日光穿透屋頂射進這個建築物的每個角落,不論你置身何處,總是有自然光線。夜幕低垂時,可以看到黃、橙、紅三色光輝穿透屋頂。
北京第三航站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物,比倫敦希斯羅( Heathrow )機場所有航站加起來還大得多;它是以破紀錄的時間建成的,對中國人來說,這一點也具有同樣重大的象徵意義。從 2004 年 3 月破土動工開始,建築團隊只花了四年時間,在 2008 年 2 月即興建落成。此外,內部的設計處處展現了人文氣息。機場的風水傳遞出寧靜溫暖的待客氣氛,入境區融入周邊的開闊景觀,歡迎到訪的客人。
這個機場和紐約或洛杉磯機場相較之下,是多麼鮮明的對比!我們在美國許多主要城市的老舊機場出入時,心裡覺得真是悲哀,這個走過風光的新世界領袖,似乎錯過了通往下一站的班機。
每個人都在關注中國,去過中國的卻很少;但是對中國了解不多,並仍然可以對它持有某種看法。有人喜愛中國,有人厭惡中國。多數媒體把報導重點放在中國與其他國家格格不入。但是不論人們從什麼角度看中國,中國無疑已經悍然登上世界舞台,而且這個新演員會塑造它自己的角色。
支柱七:自由與公平
引言: 這裡探討的與下列的平衡有關:經濟能力到與社會需求的平衡;少數人追求財富自由與多數人追求社會服務需求的平衡。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辯論焦點,向來是自由與公平。我們是否要選擇人人皆受到平等對待,沒有任何人超前太多的制度?或是我們要選擇讓個人能自由發揮才幹與辛勤工作,獲得遠超過別人的成就?全世界都為了這些考量大傷腦筋。
北京人民在 1978 年元月的嚴冬中,早就看到了新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新華社的報導說:「一絲暖陽終於打破寒冬,為人民生活帶來了些許溫暖。在這個鴿子籠般的筒子樓和狹窄胡同密布的大城市中,人民大眾終於開始感到一絲輕鬆。」正如我們在前面章節所述,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放寬政策逐漸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
西方媒體持續報導,鄧小平批准了創造財富的進一步措施,甚至明說,「有錢是光榮的」。其實鄧小平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連暗示的意思也沒有。他於 1986 年接受一家西方電視台專訪時的真正用詞是,「致富無罪」。他進一部解釋,「我們的致富概念和你們不一樣。社會主義社會的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會主義的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力,第二是共同富裕。我們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便更快實現共同富裕。因此,我們的政策不會導致兩極分化,不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社會的期望,在現實中未必可行。
要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並允許個人才幹獲得回報,向來是社會大眾的期望,但實際上難以辦到。在二十世紀,對於資本主義國家強調自由與社會主義國家強調公平的政策,出現許多討論。中國目前正在探索一種兼顧自由與公平的制度。政府公開宣布的總目標是在 2020 年以前消除赤貧,並讓小康家庭成為社會的大多數。胡錦濤 2007 年在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上說:「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中國從很低的基礎開始發展,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在國際的排行仍然很落後。據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中國的 GDP 被 13 億人口分配後,人均 GDP 只有 3315 美元; 2008 年其他國家的人均 GDP 是:美國 46859 美元;德國 44660 美元;日本 38559 美元;印度 1016 美元。
當然如果要以 GDP 的平均數來看,就喪失了所有意義。中國目前正處於不同的經濟階段同時發展的時候,南方省份與東部沿海地區的繁榮都市,都發展得很好;但是西部、東北與華中地區的省份與城市,就遙遙落後。中國當然不是唯一存在地區經濟差異的國家,而這使得人均 GDP 的解讀變得很困難。
支柱八: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
引言: 預料中國將在今後數十年複製它在奧運上的成功,和在經濟與競爭力上的表現。中國的經濟永續性,目前和下列兩事息息相關:從模仿進步到創新、從為品牌代工進步到創造品牌。中國正在採取行動,要成為世界的「創新之國」。
這根支柱是中國的一項主要策略,也是一個預言。中國在 2008 年北京奧運展現的求勝心切的領導力,是它在全球舞台展現經濟競爭力的一次預演。這個奧運主辦國斥資 19 億美元興建場地, 420 億美元興建都市基礎設施。為了替奧運競賽設定新標準, 150 萬中國人必須遷村,讓出地方興建奧運場地及景觀美化工程。中國關閉了 200 座污染工廠並處理了 90% 的北京廢水。目標是要在這個正式慶典的藝術標準、場地建築與所贏金牌數目上,勝過先前所有奧運主辦國,結果中國的所有目標都達成了。今後數十年,全世界可以預期中國將在經濟表現與競爭力方面,重演這種成就。
波特( Michael Porter )在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的「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寫道,競爭的終極目標是一國人民的興旺富足。為了成為全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中國必須有三方面的配合:( 1 )全體人民達到小康的目標。( 2 )把國家當做企業來經營,由強勢的領導團隊率領,在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交互作用中,以垂直式、日益民主化的決策模式設定長期目標。( 3 )全體的福祉符合領導階層與勞動力雙方的利益。在既有成就的榮譽感和未來發展更上層樓的企圖心之下,中國人團結在一起。
在再造中國的第一階段,中國從瀕臨崩潰的國家,變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1978 年,中國的出口值僅占全球的 0.8% ,和利比亞相同。 2009 年,中國打敗德國,出口值居世界第一。
中國想要在 2020 年前,把 2000 年的人均 GDP 翻兩番增為 4 倍,讓所有人民達到小康的目標,符合波特所稱的「競爭的終極目標」。胡錦濤 2007 年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說,著重於中國要「確保健全快速的經濟成長,並成為創新國家」的新目標。他說,中國將:
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提高中國自主創新的能力。
增加自主創新的支出。
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
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
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擴大開放領域和產業升級,協調區域發展。
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一個創新模式
張江高科技園區位於浦東新區的中央, 25 平方公里的區域已規畫完成。它的設計是要納入數個區:技術創新區、生物醫學區、積體電路區、科學研究與教育區,以及住宅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中國的矽谷,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與最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它的網站上說,在 2007 年底以前已吸引 5359 家公司進駐,其中 108 家登記為研發中心, 306 家是高科技公司。 2007 年,園區內的機構總計已有 9142 項發明在申請或註冊世界專利,有 2205 項已取得專利。
張江園區也是「製藥中心」,生物科技界和製藥業的各大研發機構都有設點,包括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國家傳統中醫創新中心,和國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到 2010 年,園區預計將加入多家研發公司、 10 家國內最大企業,以及 50 家中小型醫療器材公司。「現代醫療器材園」年產值預計將超過 100 億人民幣。張江園區也已成為中國的創業育成中心,目前有 382 家新創公司和 182 家高科技企業。一家成功「育成」的公司是盛大網絡公司,目前在中國網路娛樂業的市占率超過 50% 。
青島不只出產啤酒
浦東不是懷有雄心萬丈計畫的唯一地區。新一代的都市,可能成為下一階段中國進一步邁向創新國家過程中的模範。胡錦濤在 2007 年說:「中國正在進展成為工業化、信息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國家。」
一個雄心勃勃的城市是青島,就是出現在啤酒瓶上的那個地名,大多數西方人熟悉青島之名就是因為啤酒。青島啤酒廠是全球第十大,而且據我們所知,也是全世界第一家在進入他們網站之前,詢問你的年齡的公司。
西方人較不知道的是,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是個蓬勃發展的大都市,而且是中國少數的濱海渡假勝地。德國人稱青島為「黃海邊的那不勒斯」( Naples on the Yellow Sea )。青島港口是中國第三大,也是全球第九大。青島出口魚產、海鮮、紡織品和家庭用品,而且有全球化的成功大企業駐點,像是尚‧皮耶( Jean Pierre )、紅領西服、雙星和海爾集團。順便一提,海鮮是中國銷往美國的首要產品。在青島,平均每天有十項專利獲得通過,其中約有 90% 是用在生產上。目前中國在生產流程的改善,以及製造更便宜、更容易銷往世界各地的產品方面,領先全球。
《中國日報》報導,青島市長夏耕打算發展的不僅是啤酒業與海水浴場:「獨立的技術創新,是青島經濟永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青島最出名的公司可能是海爾,如果我們依據海爾的發展史,來評量青島的規畫,可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德國人要求精確的精神一定有留存下來,那種精神激勵了張瑞敏做出著名的冰箱「大屠殺」。
我們在 2003 年造訪青島,當時是應嶗山工業園管理當局之請,和台灣一家軟體公司的執行長李宗悌,以及台灣「軟體業之父」郭將軍,一起參加圓桌會談;出席的還有市府官員、學者與產業代表。嶗山是青島的一處風景區,被規畫為高科技工業區,正開始努力進行創新,園區已興建了規畫精細、令人讚歎的行政大樓。
從我們下榻的五星級飯店客房窗戶向外眺望,可看到一個像是狄士尼的遊樂園。穿越沿著黃海修築的四線道,是一批新建好的西式別墅,正在等待買家或房客。當時青島的成長率是 32% ,我們感受到它重建更新的精神。商業蓬勃發展,雖然在薪資上仍然落後。在青島,一個帶領三、四名組員且經驗豐富的化學師或工程師,月薪是 6000 至 8000 元人民幣;但在北京或上海,這樣的人才可以輕易賺到多出一倍的薪水。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2164372-5.php
中國9個方面令外媒稱贊:成世界經濟發動機 2010-08-13 新華網
核心提示 在新聞信息傳遞過程中,國外媒體在我們和世界人民中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我們日常生活的喜與悲,苦與樂,哀與愁都在通過他們的畫面和文字傳遞給其他國家的民衆們。今年,無論是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還是洪水災害和玉樹地震,國際輿論都給予了比較客觀的報道,對中國政府救災給予了肯定。因此,同樣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我們不妨和外媒一起“閱讀”中國令人振奮的成績。
稱贊之一:面對災難時的民族凝聚力(另參本館:中共的救災能力 天安艦事件)
中國官方在災難面前也不再掩蓋,變得反應迅速而且透明,這樣增強了軍民共同抗擊災害的決心,展示援救行動中國人在自然災害面前的齊心團結,對于在一個像中國這麽遼闊和多民族的國家,這樣的時刻對于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至關重要。
全球矚目舟曲救援 贊賞中國政府救災得力
8日淩晨發生在甘肅省偏遠地區的泥石流是由強降雨引發的,至少有一座村莊被淤泥與碎石組成的洪流完全吞沒———這是今夏中國發生十年不遇的洪災以來最近的一次災難性事故。
溫家寶總理已于昨天抵達災區,他敦促現場的數千名救援人員加快營救速度,盡快找到幸存者,並爲已疏散的4.5萬人提供救濟。溫家寶說:“目前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只要有一線希望,絕不輕言放棄。”
當局已派了數千名士兵、警察、消防員和醫療人員前往協助搜尋和救援工作。
在受災最嚴重的舟曲縣城開展救援工作非常困難。在某些地方,街道上覆蓋了兩米厚的淤泥。汽車與房屋都被埋在瓦礫下。道路和橋梁也已被摧毀。
士兵與救援人員被迫用鏟子甚至是雙手來清理淤泥,因爲甘南地區沒有任何重型機械,即使有,這些機械在數米厚的淤泥面前也毫無用處。
英報:自然災害激發中國人團結
任何密切關注中國官方媒體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國家正在經曆一段多災多難的時期。這個國家正面臨據稱是1998年以來最大的洪水。上周,新華社在網站上刊登了2010年中國抗擊洪水的專題報道,詳盡報道了解放軍援救行動,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當然,大壩成功經受住一系列考驗,無可爭辯地向全國證明,這項工程是一項偉大的成功。
稱贊之二: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強大發動機(另參本館:中國振興方案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
當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年經濟增長率近10%的速度發展時,也帶動了其他國家經濟的增長。例如,得益于中國,危機並沒有給拉丁美洲和亞洲其他國家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如果世界經濟增長率是4%,那麽中國一個國家就貢獻了1%。換言之,世界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都要歸功于中國。
美刊說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拉動西方經濟複蘇
美國《新聞周刊》刊文指出,以中國爲首的新興經濟體已成爲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並拉動德國等西方國家經濟走向複蘇。
文章說,金融危機期間,西方國家經濟嚴重衰退並未對絕大多數新興經濟體造成沈重打擊。而在全球經濟複蘇過程中,新興經濟體則占據主導地位,成爲拉動西方國家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文章以德國爲例指出,作爲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複蘇勢頭強勁,失業率連續13個月下降,今年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2%甚至3%,高于歐洲整體1%的平均增幅。德國經濟複蘇主要得益于出口行業的強勁反彈,而其全部出口商品中將近一半銷往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
西報:世界經濟增長四分之一都要歸功于中國
在這場全球經濟危機中,誰表現得更好?是德國總理默克爾還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答案是後者。
我們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場經濟危機當中是一個嚴肅、負責和稱職的全球主角。德國遠不如中國。因此現在胡錦濤值得贊揚,而默克爾應受指責。
多虧中國的經濟政策,全世界成百上千萬人得以保住工作。而德國的經濟政策卻導致歐洲和其他地區的數百萬人找不到工作。中國在其他地區促進經濟活動的同時,德國經濟停滯不前的現狀卻迫使其他地區收縮經濟活動。
稱贊之三:高鐵成就舉世矚目(另參本館:兩岸高鐵 )
高速鐵路技術雖然在日本和歐洲率先興起,但是在中國引進並改造這一技術後,高鐵成爲中國産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這就如同火藥是在中國發明,但卻是在歐洲被大規模應用,讓世界由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一樣。在2010年1月27日,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的任期第一年《國情咨文》裏,中國有一個産業被提到,那就是高速鐵路。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走上“高鐵快車道”
時速350公裏的武廣“和諧號”高速列車搭載著1000名乘客,在短短3個小時內呼嘯著從武漢穿越中國中心地帶到達廣州。一些批評人士說,“和諧號”是中國政府不顧成本及效用而癡迷于基建的象征,中國修建龐大的高速客運網沒有實際用處,只會使中國背上沈重的債務負擔。
事實上,這種批評只是一種誤導。修建高鐵並非是中國政府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一時之舉,而是對急需升級的中國鐵路系統進行的一項長遠規劃。
老外感歎中國鐵路今昔對比
今年7月,上海、蘇州和南京之間開通時速高達350公裏的高速列車。近來,此類火車提速在中國隨處可見。這個刻意進取的國家近 30年來的各類基礎設施改善中,最令人矚目的或許就是鐵路系統。
在這個美歐基礎設施正日益老化的年代,在與世界一流經濟體的競爭中,鐵路或許能讓中國占盡優勢。幫助實現西部長期發展即是其目標之一,高鐵將使內地發展“比肩沿海地區”。這個網絡正在使一部分人成爲在城市之間往返的常客。 “真的很方便,”一位名叫魯珂(音)、每周乘坐動車往返于上海杭州的公務員說。
稱贊之四:將成爲世界最大制造國(另參本館:中國市場 《中國製造》 )
如果中國真的在明年成爲全球最大制造國,其實它是“重新”坐上頭把交椅。按照經濟曆史學家的說法,在長達1500多年的時間內,中國曾一直在商品産出方面領銜世界,直到19世紀50年代才被英國短暫超越。
英媒:中國制造業産值明年有望超美
去年,美國在制造業産出方面仍處于世界領先,但在2011年,恐怕這個頭號地位將被讓給中國。美國將結束在制造業産出方面連續110年雄居全球首位的曆史。
這些數據來自美國經濟咨詢公司環球通視(IHS Global Insight)6月中旬發表的報告。
去年,美國在全球制造業産出中占19.9%,中國則占了18.6%。盡管全球經濟衰退導致美國工廠産出大幅下降,但美國仍保持了首位。
美國仍排在第一這一事實有些令人意外,因爲環球通視在2008年,也就是在過去兩年的經濟危機之前,就曾預測美國將在2009年失去榜首位置。
不過,環球通視表示,是美國相對強韌的表現使中國保持在第二位。而該公司現在預測,中國如果仍可以保持現狀快速增長,明年就會使美國讓出頭把交椅的位置。
19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制造國,使原本占據首位的英國退居第二。總部位于芝加哥的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運營活動主管哈爾?西爾金表示,對于制造業皇冠即將讓給中國的事實,美國不應太過絕望。
稱贊之五:穩步邁向“科技大國”(另參本館:《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超級電腦大戰 )
根據相關數據,30年來,中國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增長超過了任何國家,而且速度沒有放緩的迹象。湯姆森路透集團研究評估部主任喬納森?亞當斯說,中國取得了"令人驚歎"的增長,排名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
英媒:中國正悄然成爲“第二科技大國”
湯姆森路透集團爲全世界1.05萬種期刊的學術論文編制索引,對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4個新興市場國家30年來的表現進行了分析,中國的表現遠遠優于其他國家。
位于倫敦的皇家學會科研政策部門主任詹姆斯?威爾斯登說,有三個主要因素推動中國科研。
第一,政府投入龐大的資金,其數額增長遠遠超過了通貨膨脹的水平。
第二,知識實現了從基礎科學到商業應用的有序流動。
第三,中國高效且靈活地利用北美和歐洲地區雄厚的海外華人科研力量,允許這些人每年在西方和中國各工作一段時間,從而吸引了處于事業中期的科學家。
喬納森?亞當斯說,(中國)論文的質量仍然相當參差不齊,但在不斷改善,"他們有相當好的激勵措施促使科研人員提高研究質量"。
稱贊之六:重視節能減排 淘汰落後産能(另參本館:綠能產業)
中國計劃關閉2000多家重工業企業擁有的落後産能工廠,這是迄今北京決心冒著經濟增長風險實現低能源目標的最清晰信號。此舉不僅體現了中國走綠色經濟的戰略,而且能讓中國保持低成本制造的國際地位。
外媒:中國爲淘汰落後産能出“鐵拳”
今年夏天早些時候,中國總理溫家寶承諾“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後産能”。現在,越來越多企業發現,這好像是一記“鐵拳”。
工業和信息化部8日低調公布了一份名單,要求在9月30日前關閉名單上的2087家鋼鐵廠、水泥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工廠。
分析人士稱,這是朝實現該國能效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但僅靠這一措施,還不足以實現這些目標。
多年來,地方官員時常試圖阻撓北京關閉位于他們管轄區域內的落後工廠。這些官員尤其希望保護老鋼鐵廠和其他重工業企業。這些企業建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往往有成千上萬工人,有時還向工人提供住房、運動設施和其他福利。
外媒議論中國關停高能耗工廠
中國2087家高耗能工廠將被關停的消息受到外媒普遍重視。《紐約時報》說,越來越多的類似企業感受到了溫家寶總理“鐵拳”提高能效的滋味。美國全國廣播電臺說,此舉不僅體現了中國走綠色經濟的戰略,而且能讓中國保持低成本制造的國際地位。
《華爾街日報》說,中國即使經濟放緩,能效增幅預計也將持續。不過專家也表示,真正關停這些工廠的難度很大,中國距離實現節能目標還需要艱苦努力。
工信部近日表示,公布的18個行業 2087家落後産能企業須在9月30日前關停,涉及水泥、造紙、印染、煉鐵等行業。如不能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後産能,這些企業將不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銀行新增授信、新增用地或上馬新投資項目,甚至可能遭遇吊銷生産許可證、用電被掐、徹底關門等懲罰。
稱贊之七:中國是全球旅遊市場最大的驅動力(另參本館:假日經濟)
中國人被證明是旅遊業真正的發動機。2010年1月,33%接受調查的亞洲人說,他們的旅遊計劃完全受到經濟危機影響,而在接受調查的中國人中這個比例僅爲14% 。
德報:中國成全球旅遊業發動機
中國已經獲得了新的世界出口冠軍的頭銜,2010年中國將創造另一項紀錄。根據柏林國際旅遊展的最新預測,中國將成爲“其國民在世界經濟出現衰退後又有超強旅遊興趣並在今年就落實自己旅遊計劃”的國家。
根據柏林展覽公司委托國際研究機構IPK所做的《2010年世界旅遊趨勢報告》,今年美國人在美洲以外的旅遊活動將減少5%。
IPK預測,今年歐洲私人旅遊的總量將遠遠達不到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前的水平。不過信心已經回升,IPK調查的歐洲人中,66%的人表示其2010年的旅遊計劃不受影響,而2009年秋天這個比例是52%。
外媒稱中國遊客成爲歐洲最大“搖錢樹”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7月30日消息,今年中國的歐洲遊市場十分熱門。除遊覽名勝古迹,購物也成中國遊客赴歐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位于歐洲心髒的德國,很多商店都把出手豪爽的中國人視爲最大的“搖錢樹”。
報道援引德國之聲消息稱,大量中國遊客的身影,在歐洲各大旅遊景點隨處可見。隨著歐元貶值,參加旅行社歐洲遊的人數直線上升。歐洲遊從最初的每人近3萬元人民幣,降至如今的3國遊僅需平均1.6萬元人民幣左右,這樣的價格優勢加上有所放寬的簽證政策,使“新馬泰”等常規路線黯然失色,已出過國的中國人會首選歐洲。
稱贊之八:“中國模式”被世界認可(另參本館:民主形式萬歲 臺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
不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又無形中對國際體系做了一個整合,這是“中國模式”的最大特色。外界需要適應中國不斷改觀的格局,也要做好這樣的准備:日益開放的中國,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國家,而可能是把中國的行爲模式、價值理念更加鞏固的國家。
法國《歐洲時報》:中國模式爲何會笑到最後
中國模式發展到今天,在令舉世贊歎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爭議。中國模式能夠走多遠,是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筆者個人感覺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中國模式遇到巨大問題無法解決而失敗。這對中國自然是災難性的結果。
第二,西方的模式繼續受到危機的沖擊,而遲遲無法擺脫。唯一一個實行西方民主制度的華人經濟體臺灣進一步內耗、衰敗。最終這種模式在國際社會失去道義性、正當性和支持。這個時候,不管中國模式有多大問題,只要不嚴重到西方這個程度,就會得到主流民衆的擁護而繼續下去。
今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剛剛公布的世界競爭力排名中,亞洲的新加坡、中國香港都超過長期位居第一的美國。而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有兩個共性:都是華人社會,都未實行西式民主制度。“金磚四國”中,中國也是唯一的非西方民主國家,但排名最前,居第18位,印度、巴西與俄羅斯的排名依次爲31、38、51。
新媒:中國將變得越來越“中國”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新西蘭奧塔戈大學做過一個演講。他提到,有些西方評論家認爲,隨著中國越來越融入國際社會,其未來的行爲舉止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像西方發達國家。
事實上,它將變得“越來越像中國”,而不是像西方。這是極爲有趣的觀察。外界需要適應中國不斷改觀的格局,也要做好這樣的准備:日益開放的中國,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國家,而可能是把中國的行爲模式、價值理念更加鞏固的國家。
稱贊之九:文化軟實力深入人心(另參本館:《和諧社會導論》 中國式媒體監督)
盡管硬實力在國際政治領域仍具有重要意義,但各國都已開始大力加強軟實力。中國恰恰就是個好例子。
外媒:中國軟實力讓南亞印象深刻
有意強化自身在國際上的積極形象是北京對外政策的一個目標。中國的對外政策將該國描繪成一個熱愛和平、以人爲本、合作、寬容、自信和負責任的大國。
中國的南亞政策也體現出這些特點。有趣的是,中國在該地區施展軟硬兩種實力時似乎表現出因國而異的特點。中國在與南亞次大陸的小國發展關系時,軟實力的使用似乎更爲顯見。而在與印度發展關系時則有所不同,因爲印度是該地區第一大國,其戰略地位也最爲重要。
中印關系的特點是兩種因素的奇怪組合,即政治摩擦時有發生,經濟接觸卻十分穩固。而中國在與該地區小國發展關系時就沒有出現這種對立局面。
美媒:中國正在努力提升“軟實力”
中國的新外交政策正在快速地彌補其傳統外交上的缺陷。中國的領導人正在踏遍全球,並受到各國首腦的接見。然而人們卻很少注意到中國閃電般的“軟實力”提升。
北京方面的會議與討論,顯示出中國政府正在日漸注意其略爲暗淡的國際形象,並且正在盡一切努力提升它。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對28個國家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國際形象仍然屬于“褒貶不一”,其中只有一些非洲國家以及巴基斯坦給出積極評價,而亞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各國的評價從中到差不一,歐洲國家的評價則較爲消極。
爲了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中國政府正在對各個領域的活動家和機構投資。外交部設立了一個全新的公共外交辦公室,而中央更是要求傳媒“走出去”,希望在國際傳媒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13/084320889311.shtml
西方國家爲什麽敵視中國,而不是敵視印度?
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年增長率均爲8%到9%,但印度的崛起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對該國的不安。相反,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對印度非常友好,希望使其成爲亞洲另一個超級大國。而對中國的態度則完全不同,美國和西歐至今還對中國進行高端技術尤其是軍工技術的封鎖,其主流媒體長期對中國進行負面報道,不斷宣揚“中國威脅論”。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這種敵視態度在2008年3到4月間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他們先是支持試圖在XZ恢複農奴制度靠“打、砸、搶、燒”等強盜行爲來賺取世人同情的集團,調動一切宣傳工具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詆毀中國。後來又縱容這些強盜和無賴幹擾奧運聖火的傳遞,奧運聖火途經的境外22個城市,有5個城市的傳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幹擾,請記住它們: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美國的舊金山、澳大利亞的堪培拉、日本的長野。在倫敦、巴黎,奧運聖火遭到了藏獨分子的搶奪;在舊金山,傳遞途徑被迫改道,CNN主持人卡弗蒂發表辱華言論;在堪培拉,護衛聖火的中國留學生在與藏獨分子的沖突中被捕入獄;在千葉,護衛聖火的中國留學生被反華勢力毆打負傷入院。
在此之前,或許大多數善良的中國人並不了解,世界上居然有那麽多的國家對中國持敵視態度,而且這些國家是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如果是擔憂中國經濟增長過快對其構成威脅,那麽同樣增長迅速的印度爲什麽反而得到支持?
中國到底做錯了什麽?應該怎樣做他們才會滿意呢?他們爲什麽會對我們這樣?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2007年12月出版的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亞洲》上發表文章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印兩國的不同態度,主要源于兩國政治和文化上的差異。例如印度的多黨聯合政府中的各黨派勢力持續互動,就符合了西方所習慣的內部互相制衡的原則。同時,印度精英都能書寫英文,對問題也有各種各樣的見解,而能講和書寫英文的中國人就很少,而他們以華文表達思想及觀點時,往往又不透露本身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更無助于中西方的溝通。
這是一個有著西方人觀念的海外華人政治家的觀點。政治體制、語言交流是否足以導致中國人在國際上遭受這樣大的欺負呢?
首先我們看所謂政治體制能有多大影響?衆所周知,前蘇聯和目前的中國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采用和平演變的手段使其改弦易幟,目前的俄羅斯怎麽樣呢?和美國一樣是資本主義國家,多黨輪流執政,和印度一樣也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友好了嗎?國家改變顔色以後,俄羅斯也曾一廂情願地想融入西方,當美國的小兄弟,可事實呢?俄羅斯的熱臉貼到了美國的冷屁股,“融入我的團夥可以,先把你的核武器銷毀吧!” 俄羅斯當然不會傻到自毀長城的地步。于是,美國和它那一幫小兄弟開始想辦法整治俄羅斯,對前蘇聯一些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國家進行軍事滲透,把導彈發射器架到俄羅斯邊境;支持俄羅斯車臣的分裂勢力;開動宣傳機器孤立俄羅斯。中國同樣擁有核武器,中國軍隊和俄羅斯軍隊一樣同樣擁有較強的軍事能力和光榮的傳統,即使中國有一天真的成了所謂的民主國家,誰敢保證中國不會成爲第二個俄羅斯?
以是否是民主國家來解釋西方的敵視顯然從理論上行不通,而且就目前中國的現狀而言,多黨制政體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截止到2007年6月,全國中共黨員人數已有7336萬名,而目前8個民主黨派總人數才71萬名。如此懸殊的政治力量對比,根本不具備多黨輪流坐莊的前提。而對普通百姓而言,無論誰執政,無論采用什麽形式的政治制度,只要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百姓就買賬。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了30年的改革開放,民衆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誰能找到充分的理由爲了迎合西方的口味,改變目前自己習慣並喜歡的生活方式呢?
其次,語言障礙問題,筆者更是不能苟同,因爲印度使用英語的人比中國多,印度就更容易與西方國家交流,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西方國家所接納嗎?如果是那樣的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更容易成爲友好國家可以說得通,而法國、德國、日本也與美國關系密切又怎麽解釋呢?據說日本人的英語說得還不如中國人地道。印度使用英語的人多,與其說是一種優勢,不如說是一種恥辱,因爲他們爲此付出的代價是300年的英國殖民統治。
恕我對李光耀先生的不敬,我無法說服自己認同閣下的觀點,盡管您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前任新加坡總理、現任內閣資政。李先生曾質疑:如果目前是印度的發展領先于中國,歐美國家是否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中國?我認爲也不會,西方對中國的態度遠不是用經濟因素可以解釋的。下面請允許我以一個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談一談:
一、曆史積怨
中國和西方國家曆史上有過非常友好的時期嗎?沒有!如果非要拿出一段關系相對緩和的時期,也只能是2001年“9.11”到2008年“3.14”之前。
1840-1860年期間,英國、法國兩次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1894-1895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
1900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八個國家攻占中國的首都北京;
1931-1945年,日本侵略中國
這些披著文明外衣的強盜,在中國殺了多少人,搶劫了多少財富,他們自己不會忘記,中國人更不會忘記。一個強盜,如果看到一個自己曾經搶劫過、傷害過的人有希望變得比自己更強大,他能不害怕對方報複嗎?
而印度呢?曆史上僅僅被英國侵略過,被人家殖民統治300年,現在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家只有總理,雖然設有總統,但國家元首仍然是英國女王。除了英國,印度和其他的西方國家都沒有曆史恩怨。即便是對英國,恐怕還有相當一部分印度人會感謝英國人給他們帶來了包括英文在內的西方文明。
二、現實對抗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一夜之間失去了對手,這讓他們感覺無所適從,中國古人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于是,他們開始尋找對手、制造對手。這個對手會是誰呢?
美國試圖建立獨享霸權的單極世界,而中國卻四處遊說建立多極世界;
美國爲了掠奪戰略資源侵略弱小國家,中國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阻止;
美國支持多民族國家的分裂勢力,希望別的國家變得越小越好,中國則支持該國維護國家統一的努力;
1989年美國侵略巴拿馬,中國反對;1991年美國侵略伊拉克,中國反對;
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反對;同年5月8號,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
2001年美國間諜飛機撞毀中國飛機;2003年美國第二次入侵伊拉克,中國反對。
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2001年之前,中國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一直處于對立狀態,直到2001年“911”事 件以後,美國把注意力放到反恐才使雙方關系有所緩和。在那段時間裏,連傲慢的俄羅斯人都不得不承認:“只有中國人敢對美國人說不!”
而此時的印度在做什麽呢?沈默,世界聽不到他的聲音。西方會選擇它作爲對手嗎?
三、威懾能力
從世界曆史上看,一個國家發展到鼎盛階段,一定會伴隨著對外擴張。近代史上,西班牙、葡萄牙曾經占領大片殖民地、英國曾經發展成爲“日不落帝國”,當今世界,美國爲了控制巴拿馬運河侵略了巴拿馬;爲了掠奪石油資源,占領了伊拉克。
如果中國發展到鼎盛階段,會不會也對外擴張呢?盡管中國政府一再宣稱,中國即使強大了,也不會對別的國家構成威脅,並把“和平崛起”改爲 “和平發展”。話是說出去了,可外人信嗎?而從中國曆史上看,在國力強盛的王朝確實有過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唐朝曾將越南和朝鮮的部分地區納入版圖,元朝成吉思汗率領的鐵騎曾經橫掃歐洲,“黃禍”成爲西方人揮之不去的記憶。更何況近代他們還欠著中國人的血債!
最令西方人不安的是,中國有這樣的軍事潛力。作爲當今世界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有史以來僅僅打了兩場敗仗:一次是在朝鮮戰場,一次是在越南戰場。一次是和中國人面對面地較量,一次是和中國人暗地裏支持的越南人較量。在當時雙方軍事裝備相差懸殊的情況下,美國人都沒有撈到任何便宜。而且,在新中國建國以後的所有對外戰爭中,包括對美、對蘇、對印、對越,中國軍隊無一敗績。軍事裝備不如對方尚且如此能打,假如有一天中國軍隊的軍事裝備趕上或超過對方了,那又是何等的恐怖?!看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他們能夠心理平衡嗎?
印度會讓西方心理不安嗎?1962年,中印軍隊在邊境地區發生沖突,印度軍隊在中國軍隊面前不堪一擊,被殲滅6個旅,若不是中央軍委及時下達收兵命令,恐怕中國的先頭部隊都進入新德裏了。印度是一個沒有經曆殘酷戰爭洗禮的國家,英國人僅用很少的兵力就征服了印度,他們沒有中國人那種在外來侵略面前頑強抗爭的曆史,中國人的政權、中國人的面子是從槍杆子打出來的,而印度的民族獨立,是用非暴力的方式。
四、文化底蘊
如果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敵視,上升到文化層面來看,恐怕就是東西方文明的對抗,而東方文明的代表只能是中國,而非印度。
從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看,世界文明中心最初是中國、印度、埃及、古巴比倫四大文明古國,後來西移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臘、羅馬,再西移到大西洋沿東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現在是大西洋西岸的美國,而未來的中心幾乎所有未來說家都預測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國。
試想,在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當中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文明綿延五千年而不斷絕,五千年的文明又該是怎樣的積澱?五千年會讓這個民族積攢多少寶貴的文化遺産?
讓西方人感到壓力的是,這個民族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從來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征服、同化,而是一直在吸收和同化著外來文化,使外來的文化成爲自己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西方人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對中國進行指手畫腳,希望中國的行事方式符合他們的觀念體系,可他們錯了,因爲他們不了解真正的中國文化!中國也同樣希望西方能夠按照中國人的方式思考問題。也許西方人不願意看到這一天的到來,但隨著中國一天天發展壯大,本國的生活質量卻在一天天下降,對中國從俯視到仰視,西方人的心態是否能夠適應?觀念是否能夠轉變呢?接受不了變化,有抵觸情緒,可以理解。
再看看印度的文化,曆史上印度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宗教,因爲宗教信仰不同,信仰印度教的地區組成今天的印度版圖,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組成今天的巴基斯坦。即使信奉同一宗教的人群,又分成很多派別。因爲不像中國那樣有古代的儒家文化和現代的毛澤東思想統一民衆的認識,因此印度不像中國那樣具有較強的民族凝聚力,英國沒有花費很大力氣就征服了印度,並給印度植入了西方文化。
回复
什麽民主 狗屁 就是利益
因爲印度對西方構不成威脅 你不對他夠成威脅他敵視你幹嘛。被敵視是種實力的體現
美國現在經濟一塌糊塗。還牛個啥。經濟快崩潰了!美國的末日到了。伊拉克戰爭導致全球能源翻了幾倍。這就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源。有什麽要遮著,掩著的。
美國嚴重失業率,還到處軍演.美國的末日到了。
印度早晚會的,以前是俄羅斯,現在是中國,之後是印度,巴西,老大永遠不會相信老二的;
美國的理念是地球上我說了算。誰不服就和誰過不去。除非你聽我的。如果當年蔣介石獲勝,美國現在肯定不會和中國過不去。說不定我們的生活也不比現在差。其實,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對于咱們小平民來說,沒有多大意義。管他什麽主義只要百姓生活過的好就行。剩下的純屬政治問題和百姓無關。
嘿!美狗!瞎叫喚!中國人只認:得民心者得天下!還有:中國龍從不聽外國人的!
制度不同,所以中國不是恐嚇一下就會聽話的。而且中國的油水比印度多得多。
原因很簡單,因爲中國是一個象樣的對手,有著曆史結怨的對手,一個無法戰勝的對手,一個處于上升中,即將主導世界的對手,西方人能不心虛,能不恐懼,能不敵視嗎?
李光耀的話你當它是放屁就好了!所有的禍根就在于美國,當然中國在過去一段時間裏表現得有點軟弱也是一個原因!當印度有一天能和中國一樣在軍事上,經濟上威脅到了美國老大的位置,它所面臨的問題估計比中國要多的多!
最主要的是體制,因爲在民主體制的國家裏,訴諸武力的行爲需要符合大多數民衆的意志。而在另外一種體制下體現的是少數統治階級的意志。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懼怕民主體制的國家發展,因爲任何一個國家的多數民衆是希望和平的
這不是政治體制的問題,是經濟實力的問題,美國爲什麽現在拉攏越南,別忘了越南也是社會主義國家。
照樓主這麽說,難道中國實行多黨制,人人說英語,西方人就不敵視中國了嗎?!不要抱這麽虛幻的夢想了,西方人就是想分裂中國,最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已民主),中國太大了。鑒定完畢!
如果印度綜合國力即將達到美國水平,美國人一定還會說,‘一個強大的中國符合美國利益’!
20樓 看看中國在世界上最親密的朋友:朝鮮,伊朗,原來的南聯盟,蘇丹.......全是西方國家眼裏的無賴國家和邪惡軸心,在西方國家看來,無賴國家的朋友(甚至是後臺)也是對他們(民主世界)構成威脅的無賴國家。其實,這次中美關系緊張,就是中國的無賴朋友-朝鮮把中國拖進去的,由于中國又偏袒到處惹事的無賴朝鮮,終于真正激怒了美國!!!
回複 20樓 放狗臭屁!你更是個無賴!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氓無賴!在世界上到處煽風點火,終有一天惹火燒身,燒滅美國,肢解美國!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47001&page=1
另參本館:
中國崛起(一) 中國崛起(二) G2 《和諧社會導論》《當代中國》 《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 《中華聯邦》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 《中國可以說不》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長城與空城計》 《中國國家利益分析》 《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 《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 《未實現的和解》 《冷戰及其遺產》 《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 《美國百年排華內幕》 《美國的中國形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