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心得》(北京:東華書局,2007)暢銷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了!
這種書免錢、網上到處都是:
《于丹<論語>心得》連載(1-5)
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6-12/20/content_7536286.htm
《于丹<論語>心得》(6-10)
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6-12/20/content_7536286.htm
有"十四處謬誤"的《于丹論語心得》(詳見後貼文及書評《批判于丹》,實在不值一讀。
啥"十四處謬誤"?同行相嫉加上學術vs通俗之爭的成分居多,除①明顯是謬之外,其餘多是屬如何解釋《論語》的小問題:
①《于丹論語心得》第9頁。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于丹解釋:“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 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政權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于丹在這裏把“民無信不立”的“信”解釋成“信仰”和“對政權”的認可,顯然將“民”當成了這一句話的主體。子貢是問一個國家要想政治穩定,需要哪些條件。孔子回答時也是把國家當成主體的,因此,“民信”的正確解釋應該是“取信于民”,就是讓老百姓相信。
①就是根本之謬了:于丹投統治者和渴求心靈安慰的現代人之所好,販賣心靈雞湯。
販賣心靈雞湯又如何?中國自古以來《論語》便有內聖vs外王兩派之爭,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第一」時,社會經濟文化學界不也吹過一陣「儒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風?到21世紀初全球更刮起一陣<販賣古典>風:
在講求速度、速度、速度的今天,在新知不斷湧現的21世紀裡,全球吹起復古風。向古人學習已經是沛之莫然能禦的大趨勢。
全球手機龍頭諾基亞(NOKIA),熱售破1000萬支的6108手機,手寫筆造型竟來自秦代兵馬俑的劍,按鍵仿效兵馬俑盔甲的紋路。
繼《孫子兵法》之後,2006年,印度經典《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也成為美國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的必修課程。
易中天口語品三國、于丹藉孔孟分享現代生活的快樂法則。這些學術「超男超女」的古典新譯,引13億人瘋狂。
從去年開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繼開設企業家的國學班,企業老總重新拾起《論語》《孟子》古書研讀。
2007年,政大IMBA也準備開設《論語》《孟子》的「從儒家談管理與領導」課程。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全球掀起中國國學熱潮。2500多歲高齡的孔子再度周遊列國,預計在2010年之前,中國政府將在全球建成500所孔子學院。
「今日的經典是昨日的前衛,今日的前衛可能是明日的經典,」近兩年來極力推廣故宮文物變成前衛藝術作品的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說,「向古人學習的風潮,才剛要開始。」
東方美學感動起飛
新聞大舞台 2007/09/05 北歐極簡風格已成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西方世界正亟盼吸納東方藝術能量,注入設計新意。日本和風禪意、中國大紅大黃的龍鳳意象、泰國金碧輝煌皇室文化、東方神祕圖騰等都讓他們驚艷。【撰文/蔡素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041535/20070427071052/
于丹《<論語>心得》遭網友批"十四處謬誤"
首發當天簽售了14000本,至今銷售已逾150萬冊的《于丹<論語>心得》近日在網上卻受到了質疑:一位網名為“塞外李悅”的網友發帖“《論語》可以亂講嗎?”稱于丹曲解了《論語》,並在文章中詳細指出了書中的14處“謬誤”。
■網友:于丹多處曲解了《論語》
這組題為“《論語》可以亂講嗎———批評于丹”的帖子最早是在15日由“塞外李悅”發在天涯論壇上的,昨天,記者在網上發現,該帖已經被置頂上了天涯論壇的“熱門推薦”欄,並被雅虎等多個網站轉載。在帖子中,“塞外李悅”用了8000多字的篇幅指出了《于丹<論語>心得》裏的14處“謬誤”,並對于丹在該書中所提出的“修養內心”等觀點進行了逐章批駁。
他說,《于丹<論語>心得》並不是對孔子的《論語》的注解與解釋,而是對部分《論語》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但是,他認為,由于《論語》並不是提供“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的百科全書,于丹只能選取一部分與“快樂的生活”有關的篇章。“這些篇章只不過佔《論語》的十分之一左右,誤導那些沒讀過《論語》的讀者,讓他們錯以為《論語》主要是講‘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他舉例說,于丹將《論語》裏的“修己以敬”解釋成“好好修煉自己,保持著嚴肅恭敬的態度”。其實,“敬”在這裏不應當是“恭敬的態度”,而應當是“恭慎做事”之意。他認為,于丹將“敬”解釋成“恭敬的態度”是為了貼近她全書的主題。“她的主要心得在該書的第6頁上如是說:‘《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于是‘恭敬的態度’就和‘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合拍了。”
■于丹: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
這個帖子在網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不少網友稱“塞外李悅”言之有理,但也有人質疑其發帖的動機是“嫉妒”,或想借于丹來炒作自己。還有為數頗多的人力挺于丹,稱“她的主要功勞在于把人們拉向了《論語》平民化的解釋”。
昨天,記者聯係了正在浙江出差的于丹,在電話中,于丹表示自己已經看到了針對她的書的批評帖子,“歡迎有更多的人來探討《論語》。”她說,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並講解《論語》。因此,“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而《于丹<論語>心得》源于《百家講壇》的講稿,與自己在學校裏的講解並不一樣。“大學的講法並不適合大眾,因為看電視時,觀眾的心情是不一樣的,而且,國慶7天的時間,決定了只能這樣講。”
對于“塞外李悅”指出的書中的14處“謬誤”,于丹稱,《于丹<論語>心得》主要參考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楊伯峻《論語譯注》,對于批評所指,她會查閱有關資料以確定對錯。
其實,早在《于丹<論語>心得》上市時,網上就已有過批評之聲,而此前,因《品三國》而“如日中天”的易中天也曾多次遭致“學術探討”。對于目前這種狀況,于丹稱,“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描述的話,那就是我在講《論語》時多次提到的一個詞:淡定。”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7-01/20/content_5629370.htm
塞外李悅批評于丹:《論語》可以亂講嗎?
塞外李悅:男,文藝評論家、劇作家,素有“塞外鬼才”之稱。13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出版過長篇小說《漠王》、《千金公主》。根據他的劇本拍攝的電影《婚禮上的刺客》,電視劇《大清蒙古王》、《活出個樣兒》、《唐人街的故事》受到觀眾好評。其中《活出個樣兒》榮獲第二十屆電視劇飛天獎及1999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論語〉可以亂講嗎——批評于丹》一文發表于天涯論壇。
這似乎是一個沒有文化大師的時代,卻是一個文化名人輩出的時代。
《于丹〈論語〉心得》並不是對孔子的《論語》的注解與解釋,而是對部分《論語》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由于《論語》並不是提供“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的百科全書,于丹只能選取與“快樂的生活”有關的篇章,這些篇章只不過佔《論語》的1/10左右。于丹所講的《論語》的10%,卻有許多曲解之處,需要我們給讀者一個正解。
①第9頁。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于丹解釋:“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而今誰不死啊? 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政權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這就是孔夫子的一種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于丹在這裏把“民無信不立”的“信”解釋成“信仰”和“對政權”的認可,顯然將“民”當成了這一句話的主體。子貢是問一個國家要想政治穩定,需要哪些條件。孔子回答時也是把國家當成主體的,因此,“民信”的正確解釋應該是“取信于民”,就是讓老百姓相信。
②第16頁。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于丹說:“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在這裏,“能近取譬”是講與身邊相類似的人將心相比,而不是“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怎麼會“推己及人”?
③第40頁。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裏仁》)
于丹解釋:“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事君數”中的“事”當“服侍”講,而不能當“有事沒事”講。同樣“朋友數”是指與朋友相交頻繁無度,而不是“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這段話準確地講應是:“服侍君主頻繁無度,就會招受羞辱;與朋友相交頻繁無度,就會遭受疏遠”。
④第 43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裏仁》)
于丹解釋:“孔子的意思是說,君子對于天下事,不刻意強求,不無故反對,沒有薄沒有厚,沒有遠沒有近,沒有親沒有疏,一切按道義行事。”
“適”在此處應是“莫”的對立詞,“莫”在此處當“不可”講,“適”當“可”講就準確了。這句話應解釋成:“君子對于天下的事,不隨意認可,也不隨意否定,要以義為依據。”也即“無可無不可”。
⑤第44頁。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
于丹解釋最後一句時說:“一個人如果在說話裏面少了指責、抱怨,在行為中少了很多讓自己後悔的經驗,這個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
“尤”在此處應當“過錯”講,而不能當“指責、抱怨”講。因此“言寡尤,行寡悔”,應解釋成:“說話過錯少,行動悔恨少。”
⑥第47頁。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論語·子罕》)
于丹解釋:“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並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麼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
于丹誤將“冕衣裳者”當成“做官的人”、“有官位的人”,或許于丹女士官本位思想過于嚴重,見到冕就想到官帽子。原文是將“齊衰”排在“冕衣裳者”之前,于丹卻特意將“做官的人”放在“穿喪服的人”之前,可見于丹女士對“官”是情有獨鐘的。
⑦第47頁。于丹將“修己以敬”解釋成“好好修煉自己,保持著嚴肅恭敬的態度。”
“敬”在這裏不應當成“恭敬的態度”,而應當成“恭慎做事”之意。于丹還將“修己以安人”曲解成“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其實詞句上的本意只是“修養自己而安撫別人”,“安”是當“安撫”講,不能當“安樂”講,何樂之有?
⑧第56頁。于教授寫道:“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你要想著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其實孔子是說:“你要做一個有修養的儒者,不要做一個無修養的儒者。”(張稚丹摘要整理)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7-02/08/content_5712411.htm
《于丹<論語>心得》走紅的背後
●盡管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寶庫是博大精深的,無奈那些經典,卻那樣佶屈聱牙,拒凡人于千裏之外,我們學者對它們的詮釋,同樣深奧渺遠,更說不上借助它化解現實給予的困惑,成為具體而有效的謀求生存發展的精神武器
●于丹把孔夫子和當代人的生存際遇相銜接,她依據的是《論語》,卻用一個“心得”,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處世哲理,融解在一個又一個發生在當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哪能不句句直指人心,句句擊撞著人們的心靈
●站在于丹背後的,是精神饑渴者。要實現持久的社會和諧,除非千千萬萬普通百姓能夠找到對抗精神貧困的良方,下層民眾的身心發展有助于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沸沸揚揚的是否需要重掀國學熱的熱潮裏,于丹以這種方式,展現了她的價值取向
文/俞天白
自從央視的“百家講壇”中出現了易中天大話“三國”以後,一時“乙醚”、“易粉”簇擁,成為2006中國文化的十大景觀之一,就如劉心武講“紅樓”,在學術界和文化界也曾經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反對者有之,疑惑者有之,成為另一道文化景觀。但緊接著出現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其風火,絕不遜于前面幾位,甚至更熱火,不僅“百家講壇”收視率再創新高,她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簽售,一下子竟簽售了上萬本,創造了中國著作家、可能也是世界著作家簽售的新紀錄。
這到底說明了什麼呢?
任何社會現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化亦然。如果說,劉心武、易中天為央視“百家講壇”打造出了文化品牌,給于丹的登臺鋪了路,不如說,是中國當代社會廣大群眾,對如何適應當代社會變革的人生需求的尋求,把于丹推上了大紅大紫的地位。也就是說,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大變革時代,價值體係的重構中,怎樣為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東西文化深刻而又大幅度的碰撞中,怎樣保存自我?在職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實面前,如何讓自身脫穎而出?在如此快節奏的現實中,怎樣讓自己心靈愉悅地生活……諸如此類的問題,嚴峻地叩問著每一個中國人。
之所以會不斷地叩問,是因為近些年來的社會文化生態中,原有理想被消解了,崇高被貶斥了,感官被低俗化了,時尚、小資成了精神的一種困惑;本該守望精神家園的精英在大面積地“貴族化”,而那些用金錢和權力裝扮起來的新貴們,卻不斷地在“精英化”;網絡惡搞成了一種宣泄的有效渠道,博客成了他們的狂歡世界……有人憂心忡忡地引用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一段話傾吐擔憂:“當我們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時,當古老的社會柱石一根又一根傾倒之時,群體的勢力便成為唯一無可匹敵的力量,而且它的聲勢還會不斷擴大。”
就在這種憂慮中,呼喚我們“悠久的信仰”、尋找“古老的社會柱石”之舉,便應運而生。短時間內,借助國際上“中國熱”的迅速擴散之風,以“讀經”為手段的重振“國學”的熱潮出現了,從以舉辦讀經為主要內容的私塾,到開出了天價學費的以企業家為目標的國學班,成了中國社會的又一道文化景觀;與此同時,一些社會精英,一手對聖誕節之類的洋節日發表抵制宣言,另一手又不遺余力地倡議通過“申遺”來拯救中國民族節日……可惜,一個個辦法,一條條渠道,都被強烈的商業手段蒙上了一層欲近而不敢近的迷霧,給了人更多似是而非的困惑。盡管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寶庫是博大精深的,相信這個寶庫中必有維係我們生存的精神養分,無奈那些經典,卻那樣佶屈聱牙,拒凡人于千裏之外,我們學者對它們的詮釋,同樣深奧渺遠,可敬而不可近,更說不上借助它化解現實給予的困惑,成為具體而有效的謀求生存發展的精神武器……
于丹的《論語》心得,就在這時刻出現了。
孔子的《論語》,本來就是為人處世的經驗總結,是孔子在教導學生過程中的人生思考,是一位學問家在二千多年以前求生存、求發展、求學問、求職位、求發達、求榮華、求和諧、求高貴的人生體驗,于丹卻把孔夫子和當代人的生存際遇相銜接,她依據的是《論語》,卻用一個“心得”,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處世哲理,融解在一個又一個發生在當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國內國外的都有,它是那樣通俗,那樣平易,那樣率真,那樣具體地可以與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上口,那樣清晰地回答了人們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讓他們碰過壁的種種問題,哪能不句句直指人心,句句擊撞著人們的心靈?這樣的《<論語>心得》,她做了羅素當年為BBC所做的,卻遠遠超越了羅素能夠達到的社會效果,怎能不讓人傾心去擷取?還有哪位學者大家,出來說這是對學者的僭越?
于丹的這一現象,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于丹現象,彰顯了以《論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走向群眾,不僅僅是迫切的,而且是可行的。拿似乎與此不相幹的金融來說,歷來被稱為經濟科學皇冠上的明珠。這一比喻,不僅反映了這門科學的現實價值,還因為其深奧、周密、嚴謹以及實施中無處不在的風險,一向被看成了人類的尖端圈子裏所玩的遊戲,可是,孟加拉國的旅美經濟學教授尤努斯博士,把它通俗化了,拿“鄉村銀行”、“窮人銀行”的方式,把它請到了自稱為真正銀行家所不齒的社會底層,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平民把高深的經濟學理論演繹得美輪美奐:“我是教經濟學的,我的夢想就是讓人們有更好的經濟生活,于是我常常捫心自問:我在教室裏所講授的課題到底有什麼實質的好處?因為我教給學生的全都是一些關于經濟學的理論,而當我真正走出教室時,看到的卻是人民深重的災難,骨瘦如柴的人們奄奄一息,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困境。所以我一定要走出大學校園,到村莊中去……”為此,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破天荒地把這項榮譽授予了學院派精英。
于丹,讓我們想起了尤努斯。她的背後,和尤努斯一樣站著數以億計的瘦骨伶仃的窮困者。不同的是,站在尤努斯身後的是物質的窮困者,而站在她背後的,是精神饑渴者。如果說,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在頒獎文告中稱,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的人口找到擺脫貧困的方法時才會成為可能,小額貸款就是這樣的一種方法,從社會的底層發展也有利于提高民主和民權,那麼,要實現持久的社會和諧,除非千千萬萬普通百姓能夠找到對抗精神貧困的良方,下層民眾的身心發展有助于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沸沸揚揚的是否需要重掀國學熱的熱潮裏,于丹以這種方式,展現了她的價值取向。就因為她心裏裝的是民生。于是她成功了,走紅了。在這一點上,值得我們所有學術精英倣效。(作者為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編審)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3.xinhuanet.com/book/2007-02/07/content_5708057.htm
不到700本 于丹上海簽售新書“神話”不再
《百家講壇》“紅人”于丹昨天(14日)帶著她的新書《于丹<論語>心得》,來到上海書城與讀者見面。去年11月底,她曾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舉辦的簽售活動中,從下午1時簽售到晚上10點多,一口氣簽了12600本,創下了簽名銷售歷史上的一大紀錄。但如此“神話”,在上海卻看不出絲毫跡象。
[現場] 于迷只佔3成
昨天下午2點半,于丹在上海書城二樓正式開始簽售。記者看到,大約有100多名讀者有秩序地排著隊。排在前面的十多名讀者反映,他們上午就趕來了,等了約2個小時。雖然這樣的隊伍,對于一般的簽售活動而言,已經算可觀,但相比于丹在北京制造的那個紀錄來說,實在不能稱得上“火爆”。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讀者後發現,除了前面一小部分鐵桿于迷,特意趕來的讀者大約只佔了3成,大部分是正在上海書城買書的讀者,聽到廣播裏的消息就順便來看看。
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對記者說,她其實並沒有看過《百家講壇》,也不太知道于丹,只是平時一向愛買書,這段時間媒體上介紹得較多,所以就想買一本回去看看。
一位年輕女孩說,她聽別人介紹過于丹的書,今天正巧來書城看看,想不到撞上了作者簽售,于是就排在隊伍中了。
一個半小時收工
昨天有不少家長在排隊,準備買了給自己的孩子。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在排隊,她告訴記者,她自己比較喜歡于丹講《論語》,雖然孩子現在還不懂,但先買了放著,等孩子長大點再給他讀。
還有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讀者說,自己買這本書,就是為了寄給在國外讀書的兒子和女兒的,讓他們受點傳統文化的教育。
昨天,整個簽售活動人氣始終不是特別旺,工作人員不斷地要求廣播滾動播放簽售消息,這才吸引了一些在書城買書的讀者陸續前來。但一個半小時後,于丹為最後一個讀者簽完,結束了簽售活動。據書城的統計,數量大約在700本左右,按照書城工作人員的說法———不算少了,“這年頭,一次簽售在500本以上就算多的了”。但這樣的數字擱在曾在一夜之間創造了“神話”的于丹身上,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樣的人氣,至少也說明了北京和上海兩地之間的文化差異。
〔分析〕 神話為何沒有重現
記者向上海書城有關人員了解了易中天去年8月份在上海書展期間在書城的簽售記錄。盡管,在上海書展上易中天已經一口氣簽了4000多本,但是,緊接著在上海書城舉辦的簽售會上,他又連續簽了4個小時,人氣之火爆,為書城罕見。
一位資深出版界人士分析,現在出版圈特別熱衷于玩數字遊戲,特別是推新人時,尤其喜歡用誇張的首印數和發行量進行攀比,弄得人們真假難辨。其實,一本書好壞與否、是否暢銷,讀者自有判斷力。
于丹在滬上的簽售,反映的只是一個真實的人氣指數。正如于丹自己所說的,“太冷或太熱的場面,都不是我所想要的狀態,如果太過火熱,只能說明泡沫化,那麼離它冷寂的時刻也就不會太遠了”。(記者徐穎)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7-01/15/content_5608146.htm
袁偉時:國學熱和新左派結盟>中時07.08.24白德華
一句「喝狼奶長大的孩子」成為名人的廣東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說,最近流行的國學熱,是「走二十世紀軍閥老路,極端愚昧和錯誤。」他認為,國學熱已和「新左派」結盟,想建立「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這不是好現象。
去年一月在《冰點》發表〈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專文,指共產黨掩蓋歷史真相,讓年輕人成為「喝狼奶長大的孩子」,導致《冰點》停刊的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近期接受《南都週刊》訪談時說,近十年大陸文化思潮轉變,簡單說就是自由主義對抗「新左派」思潮。
他說,「新左派」最矛盾之處就在於他們是照搬國外的理論,但國外有國外的環境和土壤,中國當務之急還是現代化的建設,這點很不一樣。
最近,大陸走紅的《讀書》雜誌主編汪暉及黃平被撤換,該雜誌近十年一直由「新左派」掌舵,撤換主編引起很大反響。袁偉時認為,這很正常,「汪暉等人主政後,《讀書》與時代前進的步伐越來越遠。」
袁偉時認為一個刊物應展現對多元聲音的包容,「如果只允新左派」聲音出現,對年輕讀者是有迷惑力的。過去常說「新左派」關照「社會公正」,但袁偉時認為,當自由主義者提出「公正至上」論文時,「新左派」還在鼓吹「文革」,還在攻擊新文化運動。
加入世貿組織時,「新左派」認為是「變相殖民」。袁偉時說,「數理化是外國的,難道學習這些學問就表示中國被殖民化了?」他認為,這與民族主義和文化保守主義相結合有關係。
近年「國學熱」和文化保守主義發展迅猛,二○○四年因「讀經」口號的出現及〈甲申文化宣言〉發表,有人將這年命名為「文化保守主義年」。不過,袁偉時說,讀經運動如是自願,無可厚非,「但他們想走二十世紀初軍閥老路,強迫兒童讀經,就是極端愚昧和錯誤。」
另外,袁偉時認為國學熱已和新左派結盟。「『新左派』以甘陽為代表提出要建立『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是信口開河,絕非好現象。」
中國時報 2007.08.24白德華/上海報導
古史今炒 見怪不怪 諸葛亮新解:中國最虛偽男人
北大教授提出「孔子是喪家犬」、「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河南大學教授說「司馬相如是包二奶的始祖」,如今,諸葛亮又成為作家筆下「中國最虛偽的男人」。過度炒作還是反思,成為大陸近期文壇怪現象。
娛樂化時代,見怪不怪。易中天和于丹的走紅,掀起大陸文壇一股重評歷史人物的風潮,諸葛亮意外成了焦點。一夕之間名揚天下的作家梅朝榮,上月新作《梅朝榮品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家表示,「劉備三顧茅廬是虛構,〈出師表〉暴露了諸葛亮的政治野心」。從各篇小標中,可以看到作者對諸葛亮的評價:裝神弄鬼,假仁假義, 左右逢源,欺下媚主,唯我獨尊,貪圖權力等,極盡貶低之能事。在梅朝榮看來,諸葛亮的忠心是一種假忠心,他的輔佐是一種假輔佐,完完整整掩飾了一生的虛 偽。
該書問世後,引起社會的巨大回響,讚揚與大罵者掀起一場論戰。有人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美化了諸葛亮;也有人指責梅朝榮想學易中天,「想利用三國為自己炒作」,總體上罵聲居多。
「太過分了!」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剛說,梅朝榮的考證根本不符史實,沒有一個能站住腳。比方說,〈出師表〉是大臣給皇帝的奏章,早經史學界公認,「梅朝榮的品評就像一個口無遮攔的人信口開河」。
不過,今年三月,陝西省委黨校退休教授胡覺照也在部落格提出,諸葛亮的〈出師表〉作為國三語文必修課,宣揚「愚忠」、「好戰」思想,應撤出中學教材,換上同時代華歆的提倡民本思想的〈止戰疏〉,胡覺照還給教育部寫了建議信。
之前,北大教授李零、檀作分別將孔子及李白喻為「喪家犬」及「古惑仔」,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說「司馬相如包二奶,卓文君失財又失身」,如今諸葛亮也成為「中國最虛偽男人」。究竟是學者反思,還是利用古代人物炒作,歪曲正統歷史,「國學熱」蔓延之際引起不少人憂心。
詮釋《論語》:從南懷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徑
兩千多年來,對《論語》的詮釋一直存在學者與民間兩種方式。學者的詮釋總是與王朝政治或社會理想相關聯,民間詮釋則總是心有所得地借題聯想,不忌離題萬裏。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和于丹的《于丹〈論語〉心得》是當代兩部影響較大的《論語》詮釋著作,盡管對它們的學術價值存在很大爭議,但卻廣受大眾的歡迎。
水到渠成的《論語別裁》
1974年4月初,臺灣的大陸工作會邀請南懷瑾每周三下午去給他們的員工講《論語》,原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但這一次,因為聽講者中有一個會中文速記的蔡策先生,就促成了《論語別裁》問世。南懷瑾用了11個月把《論語》講完,蔡策又花了半年時間,從速記變成文字。在這個基本架構下,從1975年9月起,開始了大規模整理,到了第二年5月,《論語別裁》出版。
臺灣老古文化出版社總編輯、隨南懷瑾30余年的劉雨虹女士感嘆道:“老師做的事情並沒有很刻意,結果都是水到渠成”。《論語別裁》出版前,曾于1975年4月1日在《青年戰士報》連載,那時還是以“論語新義”的標題刊登的。劉雨虹的評價是:“《論語》講了幾千年,但這次是用時代的角度,白話的表達,加以經史和參的空前方式,所以受到很大的歡迎”,報紙的訂戶因而大增。許多人剪貼成冊,並轉告親友,至今還有人保存著完整的剪報。
《論語別裁》到1988年已經再版18次。1990年,《論語別裁》被引進內地,沒想到在海峽這邊也迅速掀起一股熱潮。
于丹:《論語》也可以庸俗化地解讀
2006年“國慶”期間,于丹的“《論語》心得”在央視“百家講壇”播出。11月底出書,到12月的第二個周末,該書印刷105萬冊,實銷80萬冊。有人指出,此書存在多處錯誤;有人批評,照這樣的解讀方式,《舊約》或別的任何典籍,都可以變成現代人的“心靈雞湯”。
于丹的正職是北師大教授、影視傳媒係主任,同時還為多家電視臺做策劃工作。于丹的“論語係列”其實只有7講,是按照國慶7天長假準備的。她說:“我這是按照賀歲片那麼來的,要符合節日傳播的特點,一過節,父母孩子幾代人在一起,客廳裏亂糟糟的,講座類的節目肯定收視率下降。要吸引觀眾,就要有故事。不是你來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觀眾,而是觀眾用遙控器決定你的生死存亡。”
于丹說:“我對《論語》是只言片語、非學理化的闡述,人家給了我7天時間,我就對得起人家給的時間,給人家講好,符合傳播規律。媒介指責我把《論語》弄成這樣了,這抬舉我了。觀眾說,謝謝您把《論語》給大家找回來了,這也是抬舉我了。孔子和《論語》是我們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有。我只是本著我的心提供一個起點,《論語》也可以這樣庸俗化地閱讀”。
“我沒備課,就是冥想,拿著杯水,想如何把《論語》裏做人的道理匹配點故事,拿張白紙,這邊是一主題詞,那邊是一小故事,鼓搗到一起。我就知道好多人會罵,但我對這本書沒什麼期待。有人批評‘百家講壇’帶來不好的風氣,沒看《論語》先被你說了,沒看‘三國’先被易中天品了,沒看‘紅樓’先被劉心武誤導了。其實《李雙雙》那電影裏有句話叫‘先結婚後戀愛’,你有功夫慢慢戀愛去。”
于丹說:“我放大了《論語》個人化的一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咏而歸’。這是生命的本真,但就是這個曾子,說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這是價值觀的矛盾嗎?如果曾子沒有春天裏沐浴春風、踏青的歌聲,也就沒有弘毅之志。如果一個人沒有生命中柔軟的質感,也不可能去為天下鐵肩擔道義。我想喚起每個人的生命意識。” (作者:夏一周 苗煒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7年第2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7-01/17/content_5597700.htm
于丹 VS 傅佩榮
號稱「國學超女」的于丹來台,就不禁讓我想起以發揚儒家為己任的台大
哲學系教授傅佩榮。
于丹在大陸不是沒有爭議,那種隨心所欲的解讀論語、莊子,引發了大陸
學術界的不滿,要求央視停止于丹再上百家論壇…
忽然間,我想起了傅佩榮。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儒家(放棄儒家思想或說中國哲學成為我思想主流,我
有一段很長故事可以講,日後有空再談)
但稍稍看了一下,還是覺得傅佩榮的比較優,而且長期在台灣付出心力
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看了傳佩榮的部落格,你就覺得比于丹有深度多了:
傅佩榮的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fupeirong
記得以前在上西洋哲學時,老師曾說過,哲學的東西很硬,因此,就必須要
有像傅佩榮這樣的人,以活潑又深入淺出的筆調來引發大家對於哲學的興趣
因此,我老師非常感謝傅佩榮這樣的人。
相同的,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看到傅佩榮對於于丹的評論論調,似乎跟
我的老師同出一轍:
http://blog.sina.com.cn/u/4a57bcc9010008rz
但同樣以活潑又生動的方式來引發普羅大眾的興趣,也仍然有功力深淺之別,
在我的觀點裏,傅佩榮是比于丹好太多,不信,請看傅佩榮對於論語的心得詮釋:
http://blog.sina.com.cn/fupeirong#serial_4a57bcc905000lqb
看完後,你再比較一下于丹的,就非常清楚了。
事實上,真不必請于丹來,中國真正的文化傳統與精華在台灣,致力於此的,
也是台灣學者比較優秀,只可惜我們的媒體只著重於話題的炒作,而目的也
不在於觸發民眾對於國學的興趣,反正只要有新聞就好。
自然,台灣島小歸小,有時候卻是中國/中華/漢文化上的巨人,這一點是足
以睥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而請于丹來,正是對自己這一點認識不清的
無有自信心的表現,是殊為可惜的一件事。
http://www.wretch.cc/blog/imagesimpact/10573977
論語與中國風
之前才在時評<販賣古典>評過三月份的遠見「以古煉金」專題,不料又見被稱為「國學超女」的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系主任于丹,挾著其著作《論語心得》在大陸暢銷四百萬冊的旋風於2007.05.01來台,引起台灣出版界與讀者的騷動。
不只吧!怕是和S.H.E<中國話>等的流行音樂中國風一樣,會引起「去中國化」者的反彈。
不用等「去中國化」者的反彈,中國文化的支持者就先打起來了。
曲解論語 于丹一絕【聯合報07.05.01曾森/中華大學通識教授
「支持于丹的人說每個人都有發表心得的權利,可是于丹並沒有曲解經典的權利,反而有為自己的言論擔負全責的義務。…于丹解論語,全然不知語義、語法、語意、語境為何物,所以我說她是千古一絕。反對者要她立即「下課」,並公開向國人道歉。可能的話,連她歷屆國文老師都請出來,我也不反對。
從于丹旋風,我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也印證了人是意義的動物這種理論。人不是單純柴米油鹽的動物,他會尋找生存的意義,他不甘心只做一隻動物。甚至當一時找不到意義時,他都會自己造出一套理論,而且忙得不亦樂乎。
十年文革,到底幹了什麼?我們真能把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寄望於對岸嗎?」
孔子豈是走運而已>中時07.05.02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許又方
「有人讚譽她「別出心裁」,用現代人最需要的方式重讀《論語》;有人則痛批她「曲解經典」,全然是速食文化的翻版。筆者無意去爬梳她的詮釋得失,只就她能讓記錄孔子畢生思想精華的《論語》在這個真理崩解的世代重新被看到、被重視來說,無疑已是居功厥偉。
她讓一般難懂古書的人有機會一窺孔子思想的偉大,並因此而可能感化了些許「戾氣」,是應該贏得一些掌聲的。
如今乘著于丹的熱潮,這個政局混亂、宵小橫行的台灣社會,是否更應及時鼓勵大家重讀《論語》?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486372/20070503065339
于丹赴臺售書盛況空前 "抹口紅女孔子"受歡迎
央視當紅主講于丹日前赴臺簽名售書,出現了讀者排長隊和會場人滿爲患的情形,臺灣媒體預測,“國學超女”來臺,將會在臺灣也掀起國學熱。
41歲的于丹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她自去年起在央視“
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一鳴驚人,迅速紅透半邊天。概因她能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和現代視角,深入淺出地詮釋經典的當下意義,博得大衆喜愛。在大陸,于丹的《〈論語〉心得》已暢銷400萬冊。
繁體版《于丹〈論語〉心得》今年4月由臺灣聯經出版公司推出,迄今已再版3次,總印量13000冊,進入臺各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這一熱銷態勢也促成聯經邀請于丹赴臺,與臺灣讀者面對面交流。
于丹新書發表會當天,讀者早早在會場外排起長隊,開場後,場內座無虛席,主辦方幾次添加座椅,仍然不敷使用,許多媒體和聽衆只有席地而坐,還有不少無法進場的聽衆擠在門口。氣氛之火熱,確有“旋風”氣象。
當天于丹一身白底黑邊的套裝,形象清新,聲調抑揚頓挫,扣准聽衆反應。她用極生活化的語言講述了兩段《論語》。一是孔子叫學生“盍各言爾志”,另一則是學生要孔子用一個字形容人生之道,孔子回答的是“恕”。于丹笑說,看到《論語》,她覺得從孔子身上獲益最多的是:“學生問多刁鑽的問題,孔子都不會動氣,從容回答。”現場不少聽衆都帶著筆記,隨時記下精彩部分。
發表會的特邀嘉賓、臺灣文化名人陳文茜現場聽了于丹的演講後,笑說于丹講話“沒有句點”,語速夠快,恐怕自己和李敖都不是對手。她更巧喻于丹是“抹口紅的女孔子”,若有機會,她很希望有一天兩岸學者能夠“同臺競技”解讀經典,令國學熱到達一個更高的階段。
現場有媒體問于丹,是否對這樣的火爆氣氛感到意外,于丹大方坦言,在她是意料之中,因爲她對臺灣文化狀況本來有所了解,兩岸文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爲什麽臺灣的電視名嘴,談的永遠是政治與八卦呢
在大陸,傳統經典近年來日益受到大衆的重視,以講解經史子集爲內容的書籍和電視節目,都受到市場追捧,有關國學熱的報道,時有見諸報端。
面對大陸的國學熱,同文同種的臺灣同胞有著特殊的感受。有臺灣學者直言,在臺灣,“國學非但不熱,還是某些政治團體去之而後快的玩意兒”。他感慨,大陸的國學熱,怎能不讓臺灣的藝文界人士意惆悵之,心向往之?
臺灣其實也有著深厚的國學基礎,不僅中小學課本有古典內容,而且學生讀經的活動也很頻繁。不過,臺當局數年來不遺余力地推行“去中國化”運動,改編課本,反對古文,甚至反對使用成語,無疑阻礙了國學在臺灣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臺灣輿論對于丹和她帶來的“國學旋風”多有正面評價。在發表會之前,《聯合報》即以開篇第一句“臺灣讀者有福了”報道于丹來臺訊息。報道稱于丹是“國學超女”,可望在臺灣興起國學熱。
臺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許又方認爲,“于丹”現象有打開並鼓勵大家重讀《論語》風氣之功;臺灣知名作家、陽明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張曉風也評價,在臺灣教育以政治爲前提的氣氛下,“文言文等于藍色”,若能因爲大陸暢銷書而使臺灣讀者重溫國學,“只要不要太花俏,是值得肯定的”。
大陸興起國學熱,媒體功不可沒。對此,臺灣媒體人也不無羨慕。陳文茜說,以前大陸朋友看到臺灣談話電視節目,總羨慕臺灣怎麽有那麽多名嘴,現在,換成臺灣羨慕大陸,怎麽有那麽具影響力的說書節目了。
引進于丹著作的聯經發行人林載爵則認爲,作爲臺灣觀衆也應歎息,美國有歐普拉(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推薦的新書都會成爲暢銷書)、大陸有“百家講壇”與易中天、于丹等人,爲什麽臺灣的電視名嘴與口水戰,談的卻永遠是政治與八卦呢?
●臺當局爭勇鬥狠,叛離孔子思想,難怪要“去中國化”
多數臺灣人從小都經過古文經典浸潤,但是于丹的臺灣行,仍然給他們帶來新的感受。有臺灣聽衆說,于丹令他穿越時空重新愛上了《論語》。
署名“糖果小俠”的臺灣聽衆在《東森新聞報》上撰文說,小時候可以倒背《論語》,但長大的過程中,“跟《論語》的距離愈行愈遠,愈覺得自己俗不可耐,但卻愈被世界認同”。而今聽于丹重新抽絲剝繭,才突然記起和明白了《論語》中的真意,尤其聽到孔子與弟子“吾與點也”的對話,體會到其中的淡泊明志,令十幾年沒有拾起《論語》的他深受感動。
“糖果小俠”說,千年後的今天,臺灣當政者欺善、爭勇、鬥狠,叛離孔子的思想,難怪當權者強硬主張“去中國化”,如果儒學、《論語》的精神在臺灣成了氣候、成了勢力、成了現實,他們就沒偶可耍!沒戲可唱!
這篇文章,反映出民衆對臺灣社會浮躁氣氛的焦慮和擔憂,這種浮躁氣氛的成因千頭萬緒,顯然不是單靠國學或者國學熱就可以解決。實際上,于丹本人並不贊成國學熱,她曾說,希望國學不要“熱”,而是要“溫暖”。與一些對國學熱一味叫好或者批判的聲音比起來,這無疑是理性而有建設性的態度。
數典忘祖的某些臺灣政治勢力,不惜勞民傷財地去除中國傳統文化,若有朝一日他們也能有一點理性務實的態度,那就是臺灣社會和民衆之福了。
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7-05/16/content_6105297.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