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16 05:57:01| 人氣3,361|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代文化人類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又是本人類學舊書:
R. Keesing (基辛)著,于嘉雲、張恭啟合譯,《當代文化人類學》(巨流出版社,1981)

歷久彌新吧,重讀才知Keesing早在1976年三版首章<人類學研究法>就已反思到了後現代的「互為主觀性」(p18)和前評《天真的人類學家》對高貴的野蠻人類學家之反諷(p2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750095/20070729061348

不只!還有末章<人類學與第三世界>也已反思到人類學與新/殖民主義之關係,這些在網上一般文化人類學的條目上反不見:


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人類各民族創造的文化,以揭示人類文化的本質。使用考古學、人種志、人種學、民俗學、語言學的方法、概念、資料,對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現代文化人類學作爲一個研究領域來說,始於大發現年代(the Age of Discovery),當時技術先進的歐洲文化和各種「傳統」文化接觸頻繁而廣泛,歐洲人對那些「傳統文化」的絕大部分都毫無區別地貼上「未開化」或「原始」的標簽。到19世紀中期,世界不同文化的起源及世界不同民族及其語言的分布、淵源等問題,成爲西歐學者深感興趣的研究對象。達爾文在此之前提出的進化概念以及他的《物種源始》一書在1859年的出版,都對這一項有關許多社會和文化長期發展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到19世紀晚期,人類學的研究中以直線連續性的曆史發展概念占主導作用,認爲所有人類群體都經過文化演進(cultural evolution)的各個特定階段,自「蠻荒階段」(savagery)到「野蠻階段」(barbarism),最後達到「文明階段」,亦即西歐人的狀態。20世紀開始時,這種西歐、北美早期人類學者的強烈文化偏見逐漸被抛棄,而選擇了一種更富於多元論和相對論色彩的觀點,把每種人類文化都看作一項獨特的産物,是由自然環境、文化接觸以及其他各種因素所制約的。由這種研究方向便引出一些新的側重點,即特定文化環境中有關人類行爲和社會組織的實驗數據、實地考察、確切證據等等(參閱人種志〔ethnography〕條)。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第一位學者是德國出生的美國人類學家鮑亞士(Franz Boas),被學術界公認爲人類學研究領域文化史學派的奠基人。鮑亞士及其追隨者——著名者有潘乃德(Ruth Benedict)、米德(Margaret Mead)、薩丕爾(Edward Sapir)——支配20世紀的美國人類學界達數十年之久。文化史學派對於文化資料采取功能主義的研究方法,力圖在某一特定文化的諸種不同圖案、特徵及風習之間,找出一個統一的表現方式。
  與此同時,在法國則有莫斯(Marcel Mauss)創辦巴黎大學人種學研究所,把人類各個社會作爲各個全面而完整的體制進行研究,認爲這些社會都以保持其體制之完整性的種種方法,實行自我調節以適應變化中的世界。莫斯對一些觀點各異的學者影響頗大,其中有法國的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英國的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和芮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Brown)等人。其後馬林諾夫斯基進一步發展一種嚴密的功能主義研究方法,而芮德克利夫-布朗和李維-史陀則提出了結構主義研究方面的各項原則。功能論者強調,分析社會各種現象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解釋這些現象在一個社會中所顯示的功能。相形之下,結構論者則力求論證特定諸文化中那種處於各種社會現象底層的體系或結構,因爲一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往往透過使用各種神話和符號而對該體系僅僅保持著一種模糊的意識。
  1930年代潘乃德對美國西南部印第安諸部落的研究,標志了文化人類學一個分支學科的誕生,即文化心理學。潘乃德提出,各種文化在其緩慢發展中都會對其成員強加一種獨特的「心理趨向」作用,使他們在解釋現實時都要沿著該文化所確定的方向來做,對於環境諸因素則不予理會。這種文化和人的個性之間的相互關系,便成爲廣泛研究的課題,而此種相互關系,既可以在傳統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中找出例證,也可以證之於現代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
  20世紀初期的文化人類學者們透過實地考察,提出了許多研究成果,如家庭生活及其結構、婚姻、血族關系及地方群體、魔法及巫術等。在20世紀後期,血族關系的研究仍爲一中心課題,而當研究者們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來調查研究不同社會的政治及法律制度時,社會地位和權力的問題就引起了人們更多關注。同時,他們對於宗教概念及禮儀等方面也開始認真思考。研究興趣也從文化人類學者們曾花費二十多年深入研究的非洲諸民族轉向了印度、東南亞、拉丁美洲以及太平洋諸島的居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間,由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都開始了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各種項目,有關社會變化的分析便成爲一個突出的研究領域。自那時起,電腦的應用已使大量數據之廣泛使用成爲可能。在家庭及家族關系、婚姻、離異現象以及在經濟交往的研究中,都因電腦的應用而效果顯著。
文化人類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文化人類學相當于歐洲大陸一些國家所稱的民族學和在英國所稱的社會人類學或社會文化人類學。 廣義的文化人類學包含考古學、語言學和民族學三個分支學科。
1901年,文化人類學在美國作爲廣義人類學屬下與體質人類學相對應的分支被劃分出來。當時,它僅是狹義的文化人類學。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研究範圍的深入和擴大,文化人類學才形成包括民族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等分支的學科。在文化人類學屬下,考古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發掘、研究古代人類的物質遺存來複原人類無文字記載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語言學主要研究語言與社會環境、人們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的關系,同時把語言當做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考察它的起源、發展和演變規律;民族學則主要研究各民族和各地區、社區的文化,比較其異同,分析這種異同的産生原因,認識這種異同存在的意義,揭示人類文化的本質,探討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規律。狹義的文化人類學亦即民族學,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確立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法、英、美等國均建立了民族學會,出版發行了一些民族學專業刊物。
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關系密切。但是人類學更注重于研究各個民族之間不同文化的差異。由于文化人類學發源于西方,因此早期的文化人類學主要研究非西方社會和地區的文化。
文化人類學有許多學派,包括進化學派、傳播學派、功能學派、心理學派、新進化學派、結構主義學派、心理人類學、生態人類學、認知人類學等。
它以人們自己創造出來,又受它濡染、規束的文化爲研究對象,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規律;比較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異同,分析其成因,研究其意義,揭示人類文化的本質。

文化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實地參與觀察法、全面考察法、比較法。

實地參與觀察法:這是文化人類學最有特色的研究法。文化人類學家特別注重通過直接的觀察,收集每一手證據。那些研究現代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人類學家,則深入到這些民族中間,通過參與他們的活動、與他們交談和觀察他們的活動來了解其社會和文化。實地參與觀察法是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一種觀察法,其資料來自現實的廣闊天地。這種研究法使得文化人類學家可以既作爲參與者又作爲觀察者的身份深入到一種文化的內部去觀察這種文化和使用這種文化。實地觀察可以使人類學家把目光集中在對其文化有意義的行爲模式上,他會去尋找那些有規律的行爲特征的先後次序,注意其在不同情況下的變化。
全面考察法:采用這種方法,人們在選擇研究一種人類行爲時,必須全面考察與之相關聯的問題。這樣,一位研究某地區經濟發展的人類學家會發現,要想對這一地區經濟變化的過程進行全面的描述,就必須探討禮儀的始末以及家庭關系的問題。
比較法:比較法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中無時無刻不在使用。例如,當一位文化人類學家在印度的其一村落中研究其社會結構時,他道德了解村民是怎樣自己組織起來的,然後通過對比村落裏各個不同的群體,來確認他們之間的異同。雍容華貴比較法可以運用在所有水平上的分析之中。

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

  社會學幾乎是與人類同時誕生的。1836年,法國學者孔德領導創立了社會學。然而,關于社會學的定義,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一般地說,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和社會問題的學科。因此,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關于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區別,有些人類學家從對象和方法上來駕區分。在內容上,文化人類學傾向于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並做比較研究社會學一般研究本民族的東西。在方法上,社會學有一整套社會調查方法,而人類學則要到一個民族那裏去住一段時間。即人類學的實地調查法與社會學的社會調查存在著差異。
  然而,從兩方面來區分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則未免太簡單了。事實上,這兩大學科群的從那時起病根體現在文化與社會這兩個概念的差異上。社會學研究更側重于研究人與人、群體與群體、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文化人類學則側重于研究人與群體的行爲。當然,這兩大學科研究內容和方法的差別越來越小,現代社會學的發展日益重視文化問題的研究,而文化人類學則開始更多地研究社會問題。不言而喻,社會人類學同社會學的研究更加相近,以至于許多社會人類學家幹脆稱自己的理論是“比較社會學”。

文化人類學與曆史學

  文化人類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人類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類起源及其發展的整個曆史,因此文化人類學與曆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文化人類學與曆史學的主要區別可以概括爲:
  1、曆史學的對象往往偏重特殊性;而文化人類學是關于全人類生活形式的比較研究,側重于普遍性。
  2、曆史學注重事件和人物的記載,其研究有時極爲詳盡和具體;主義傳統注重的文化規範研究,視野很少局限于某件事或某個人,比較抽象。
  3、曆史學涉及的領域極廣,甚至細到某個顯赫人物的浪漫史;而文化人類學則研究史前社會和當代文化,試圖探尋社會間文化差異的根源。
  然而,從研究內容上看,曆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的相同點遠多于不同點。而且從發展趨勢上看,曆史學正愈來愈從局部事件的研究向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及至更爲綜合的文化史方向發展。曆史學的文化意識逐漸增強使之與文化人類學愈來愈接近。
  因此,在近期內,曆史學與文化人類學之間最顯著的差異恐怕仍在研究方法上。曆史學工作者研究曆史,主要是靠曆史記載和文獻資料,他們對于時間先後順序和卸貨問題,非常重視。而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則主要是文化人類學家親自到所在的地方去觀察、訪問和直接參與各種文化活動。根據現有的活的事實、情況和情節,盡可能地記錄、保存下來,然後再用各種方法和技術,進行分析、比較和研究,並得出理論評價。簡言之,曆史學是研究“文化化石”,文化人類學是研究“活的文化化石”。
http://baike.baidu.com/view/85866.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3,361)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社會人類學方法》
此分類上一篇:《裂縫間的橋》

歷史人類學
歷史人類學:在學科與非學科之間>趙世瑜

近年來,曆史學與人類學的聯手逐漸取得較大影響,這種聯手似乎因爲有“曆史人類學”這個國際上已經認可的冠名(無論是在人類學界還是在曆史學界)而迅速變得名正言順。同時,這種冠以曆史人類學之名的學科合作,産生了除理論之外的一些重要的具體研究成果,在這方面,按我個人的看法,其目前的實踐效果要好于其他類似的新交叉學科,如計量史學、心理史學、曆史社會學等。
但是對曆史人類學究竟做何理解、曆史人類學是人類學還是曆史學的分支等等,學者間還有不同意見。人類學家張小軍批評曆史人類學的“學科性”誤解,又稱曆史人類學是被史學“搶注”的;曆史學家符太浩明確指出,曆史人類學“只能是文化人類學的分支,而決不是史學的分支”。在兩部書名中出現曆史人類學字眼的著作中,人類學家王銘銘認爲:“爲了克服功能主義對曆史的漠視,顯然要求新一代的社會人類學者在他們的民族志文本中重新提出處理曆史與他們的研究主題一一文化一一之間關系的方案”,爲了這個目標而進行的探討,即“人類學的曆史化”,即曆史人類學。他把曆史人類學定義爲一種“學術風格”,其特點在于“在人類學的跨文化視野中強調學者對于多種線路的曆史的跨越”;曆史學家張佩國則聲稱:“運用社會人類學方法整合經濟史、社會史、法制史、文化史等學科領域的學術資源……這就是我所提倡並付諸實踐的曆史人類學方法……曆史人類學不是單向度的學科,而是一種開放性的方法論體系”。除了明確表示曆史人類學是人類學內部自我反思之結果的觀點外,其他人大都小心謹慎地避免把曆史人類學收于某一學科的麾下,盡管如此,他們似乎還是認爲曆史人類學的方法和問題意識應該是人類學的。
無論其學科歸屬如何,曆史人類學都是曆史學和人類學以及其他學科的學者都在使用並且付諸實踐的概念,但我們還是無法脫離學科去討論它,因爲一旦一個學科形成了它的一套比較規範的、同行認同的方法論體系(即所謂“範式”),盡管可以是開放的和不斷變化的,它也就有了自己區別于其他學科的話語系統、概念工具和問題意識,有了自己的學科本位,否則這個學科就無法生存。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學科的學者在使用這個概念的時候,大多是爲了解決本學科內部的問題。
在法國年鑒學派史學家勒高夫看來,史學應“優先與人類學對話”,並認爲應使曆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相互結合,並用“曆史人類學”這個名稱來概括它。而比爾吉埃爾則更爲全面地討論了對曆史人類學的認識,他認爲:“曆史人類學並不具有特殊的領域,它相當于一種研究方式,這就是始終將作爲考察對象的演進和對這種演進的反應聯系起來,和由這種演進産生或改變的人類行爲聯系起來”。“曆史人類學也許主要是與史學研究的某一時期相一致,而不是與它的一個領域相適應”(這個表述與我個人關于社會史概念的表述極爲相似)。他認爲法國史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體現在研究飲食史、體質體格史、性行爲史、家庭史等領域,本質上是要通過研究各種習慣來了解各種權力關系。“今天曆史人類學正是在研究心態世界中繼續進行著最卓有成效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曆史學家倡導的曆史人類學主要是借用人類學的關注視角和方法來改造曆史學,來發現史學的一些新問題。
人類學家則主要是希冀以此作爲探討過去的手段。人類學家提出曆史人類學這個概念,是以批判用共時性和結構性概念統治人類學的做法爲起點的,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便是伊萬斯.普利查德(Evans Pritchard),他在20世紀50—60年代的著作可以作爲曆史人類學的先驅。直至此後的70一80年代,“曆史人類學的研究風行一時,以至它們無疑已經建立了民族志報告的一種方式”。按照這些人類學家的看法,曆史人類學中有兩大類別,一是曆史民族志,即利用檔案資料和當地的口述史資料,研究過去如何導致現在,或進行對過去的曆時性和共時性研究;二是所謂對曆史的人類學研究(anthropology of history),即集中注意特定族群“藉以擬想、創造和再造他的過去,以至把過去和他們身處的現在聯接在一起的各種方法和文化理路”,其中既研究過去的建構如何用來解釋現在,也研究過去是如何在現在被創造出來的。“這樣的人類學幾乎沒有制造‘客觀’曆史的企圖,相反地,它感興趣的是人們對過去知道和記得些什麽,如何記得,又爲什麽要記得,以及人們如何解釋過去並和現在聯接在一起”。
倡導曆史人類學最有代表性的人類學家是薩林斯,他在一部討論曆史的論文集中說:“曆史乃是依據事物的意義圖式並以文化的方式安排的,在不同的社會中,其情形千差萬別。但也可以倒過來說:文化的圖式也是以曆史的方式進行安排的,因爲他們在實踐展演的過程中,其意義或多或少地受到重新估價”。盡管他認識到文化本身也是曆史的建構,而不僅是靜態的結構,結構與曆史並非截然對立,因此強調曆史如何改變了文化,但他關心的核心概念仍是文化人類學的“文化圖式”,在其變化的過程中,曆史只是一種方式,文化因這種方式出現了“結構轉型”或“系統變遷”。由于曆史的發展過程始終都是結構的,因此結構始終存在于曆史中,探究的對象應該是處在曆史中的結構。顯然,這裏的核心概念是“人類學發明”而非“史學發明”。王銘銘的研究雖然努力按照曆時性的邏輯框架講述泉州或者其他地方的故事,但還是“把社會人類學近年對于曆史的重新思考進行經驗的敘述。其原本旨趣,在于開拓曆史、文化、權力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空間”,一方面仍然具有人類學的本位立場,另一方面把曆史看作是人類文化或社會中起作用的/個維度,這與史學家面前的曆史是不同的。張小軍引述諸多人類學家的作品,認爲在他們那裏不存在人類學沙文,曆史人類學是“結合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到曆史研究,而不是相反,借史料論證人類學理論”。⑥姑且不論“結合”何指,即說結合的一方是“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另一方是籠統的“曆史研究”,這是否意即,曆史研究只是一種敘事文本,基本上沒有什麽理論與方法可以與人類學共享?
顯然,人類學有非常明確的問題意識,人類學家的曆史人類學是意識到人類學問題的回答無法脫離曆史。但這並不等于是史學問題,史學的問題主要不在于文化的系統與結構,而在于文化(如果我們廣義地理解人類的各種創造)在時間序列中的進程。人類學可能更關心文化是怎樣的,而史學則更關心文化是怎麽來的;人類學更關心文化的構造,史學則更關心文化(或者生活)的曆程,或即太史公的“通古今之變”。方法上的民族志和文獻、對象上的普通民衆、日常生活與精英、主客體關系上的內與外、意識形態上的國家意識與地方觀念,都不構成人類學與史學之間的差別,差別在于他們提出的是共時性問題還是曆時性問題。因此,史學家的曆史人類學是意識到史學問題的回答無法脫離個人的生活、具體的經驗感知和情境。
因此,我同意很多學者的觀點,曆史人類學並非歸屬于某一學科或即某一學科分支,它可以是一種研究方法和視角,也可以被表達爲一種研究風格,把它畫地爲牢只能是管理部門的權宜之計。曆史人類學可以爲曆史學、人類學以及其他有共同或相似旨趣的學科所共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發展它。但是,我不能預料受不同學科訓練的學者能否完全脫離學科本位,使其提出的學科問題既是史學問題,同時又是人類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構成曆史人類學。譬如,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可以進行田野工作,但史學家是否可以真正告別文獻,完全依靠民族志來回答史學意義上的史學問題?或者反過來說,史學家不依靠田野工作,難道就無法解答史學問題?就目前的實踐來看,史學和人類學的學者都是在彌補本學科的缺陷或者發展本學科的意義上進行這項工作,並走到一起來的。他們可能享有相同或近似的學術立場和關注點,但卻不妨礙他們各自發展自己的學科理論與方法論體系,形成各自的問題意識,講述各自的故事。
曆史人類學目前並未形成一個學科或學科歸屬,但史學家與人類學家都既向對方學習,又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學科特色。無論這個領域今後是否會有所成就,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它都會促進曆史學與人類學各自的學科發展。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329
2008-07-16 06:07:56
人類學
人類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類的本質的學科。它研究的主題主要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則是人類今日特質之演變朔源。至於從事人類學研究的專家則稱之為人類學家。

詞源與定義

人類學一詞,起源於希臘文ανθρωπος(人)和λογος(學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由於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科西方多視科學為萬物救贖,故有部分學者稱其為「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源自於德語 die Menschenkunde),不過今日之人類學可稱之為科學的部分遠不如其主體的人文特質。1501年德國學者洪德開始使用「人類學」(Anthropology)一詞,但是當時只是用來指人體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直到1863年,英國創立倫敦人類學學會,其研究範圍才與現在的人類學研究比較一致。
不過近代人類學的意義要到艾德華·泰勒爵士之後才逐漸成形。在他試圖以人類學意指對人類社會的「泛文化比較」後,整個人類學開始朝以研究各族群文化的方向發展。這其中,法蘭茲·鮑亞士提出輔以語言學、考古學(特別是史前考古)進行貫時性與同時性的整體研究。在他的堅持與努力下,人類學在絕大多數的美國大學和部分英國校園,成為結合多門分支學科的龐大學門,也使人類學的意義大大不同於之前對體質的研究。
人類學的研究範圍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定義。一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在某些歐洲大陸的國家,人類學指的是研究人類體質的學問,其中包括靈長類學在內。
廣義:在英國和美國等國家,人類學不僅包括體質人類學,還可能包括人類的社會和文化在內,叫做社會人類學或文化人類學,另外還加上考古學、語言學而構成所謂的「四大分支」。
也就是說,日本以及歐洲國家的人類學範圍相當於英、美等國的體質人類學或生物人類學。而在中國大陸,廣義的人類學和狹義的人類學概念都有人採用。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內地的人類學更趨向於特指文化人類學,並與民族學相關聯。

歷史

人類學最早的研究對象僅限於人體測量與解剖上。但在艾德華·泰勒爵士之後,人類學開始注重由器物著手的泛文化比較,換句話說,即是種關在室內進行的博物學研究。之後,在美國,地質學家出身的「文化人類學之父」法蘭茲·鮑亞士提倡「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並對這種「安樂椅上的人類學家」大加撻伐,使得人類學的研究對象逐漸轉向活的部落(特別是美洲印地安人)文化,其中包含他們的語言、共同行為與歷史。
但最重要的轉變在於波蘭裔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凌諾斯基的貢獻。大約1930年代前後,他首創以透過參與觀察法寫成的民族誌作為人類學研究的依據和基礎。在他革命性的創建下,人類學家(特別是文化人類學家)開始以親身赴當地與土著生活,乃至參與當地活動的方式進行各文化(特別是小型的部落文化)的研究與紀錄。大約同時,露絲·潘乃德以接觸文學作品、影片、外僑訪問為基礎的遙距研究則成為對無法進行參與觀察法的文化研究的另一種途徑。
這種以「原始」部落文化為對象的主流人類學研究,在1950年代中期後逐漸受到挑戰:首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軍隊的進駐,以及英美諸國對殖民地的態度改為放任與鼓勵其自立,使得過去認知的「傳統部落」快速的現代化,導致自馬凌諾斯基以來的「搶救人類學」(即儘可能在現代化影響前,快速紀錄這些未受「污染」的部落文化的人類學)思維不再可行。其次,最早主張參與觀察法的人類學家相繼去世,而在各國政府鼓勵下人類學者又大量增加,使得新一代人類學家逐漸崛起。基於這幾個理由,人類學者的研究對象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一)部分人類學者,特別是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的人類學者,開始結合文獻與民族誌資料進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這方面以艾瑞克·沃爾夫的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為代表作(二)部分人類學者回到本國,在國內較少數的次文化群體(幫派、同性戀、少數民族的都市社區等)進行研究(三)多數學者仍以第三世界的部落文化為研究對象。不同的是,他們開始注意這些部落受現代化影響的調適與改變情形(四)以克勞德·李維史陀為代表,結合語言學、哲學和精神分析,研究各文化之下的共同心智與象徵,由此而延伸出神話學詮釋這獨特的學門,並以結構主義之說影響到哲學、社會學其他學科。
到了1980年代左右,受到後現代與女權運動影響,文化人類學家重新檢討過往往種種強調科學與量化的田野研究,並開展出幾條新的研究對象,其中包含(一)透過對文本的分析,建立起以文化概念為主軸的新歷史人類學(二)重新檢討二元建立價值論,並結合女性主義的兩性人類學研究(三)回到過去已做過的部落地,用新的眼光詮釋這些文化。
以廣義的角度來看,今天的人類學研究對象不再是特定的、原始的異文化,而是包含自身出發的每個文化。而今天的人類學家除了重複檢討與反省外,也在尋找更多可發揮的研究對象。
此外,在考古學家與體質人類學家合作下展開對靈長類的長期田野觀察,希望以此方式解答史前考古學無法研究人類先祖行為的遺憾,而這類研究其中又意外啟發對靈長類語言溝通系統的研究。

人類學理論與學派

人類學體系龐雜,各學門又隨時間發展出多樣的的理論,故總體而言十分龐雜。但基本上人類學最主要的特點是(一)反映在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上的演化論和(二)反映在文化人類學上的文化觀點。下列透過對各主要分支的理論描述,釐清各學派與理論個主張與關聯。
最初,人類學的研究仍以生物和博物學觀點看待一切,特別是體質與文化方面,因此有兩個以泛文化比較為基礎的學派影響甚大,即社會演化論和傳播論。前者以達爾文演化論為基礎,主張所有人類的社會是單線進化的,而這文化進化的過程是由物質上的落後到先進,思維上的簡單到複雜。而各文化即停在不同的進化階段。
體質人類學
文化(社會)人類學
歷史特殊論
文化形貌論
功能論
結構功能論
文化進化論
文化生態學
政治人類學派
結構主義論
文化心理論
象徵人類學
詮釋人類學

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全貌觀:從社會文化和人類行為的各個方面和層次研究社會的文化元素和行為,把社會或文化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
文化相對論:這是對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態度和文化評價。要求研究者客觀地看待被研究的對象。一般採用文化主位研究法,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
泛文化比較: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廣泛的比較研究。
參與觀察法

人類學領域和分支

人類學由於歷史因素,在分類上主要可以分成北美與歐陸兩套系統。在歐陸,由於受到地理大發現和進化論的影響,人類學的範圍侷限於體質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而文化人類學又因為法國塗爾幹實證社會學派對泛文化社會的興趣,在歐陸演變成社會人類學這樣的名稱。
在北美,有文化人類學之父美稱的法蘭茲.鮑亞士主張歷史特殊論以文化、語言和體質三個層面同時研究人類,因此北美和受美國影響深厚的國家,其人類學皆以這三大分支作為主要架構。另外,因為北美考古學多研究無文字的印地安人遺址,民族誌成了很重要的參照文獻,故考古學和人類學始終息息相關。
到了1960年代以賓弗為首的新考古學主導了世界上多數地區的考古學研究。此學派認為考古學應以研究人類行為模式為最主要目的,故其理論方法幾乎是以人類學的方法做考古學研究。於是在此風氣影響之下,世界各地(歷史悠久的歐陸除外)括起一陣將考古學的納入人類學體系的風氣。
近年來由於聯合國等組織以及許多企業聘用大批人類學家進行非研究性工作,應用人類學的地位也日漸提升,故有人稱其為「人類學的第五大分支」。以下大致解釋一下各分科的研究性質與內容:
體質人類學(又稱為生物人類學)主要是研究人類的生理與生物面向。主要分支有:人體形態學 ;人種學透過生理上的特徵,研究與比較人類各族群生理上的差異 ;人體測量學用測量和觀察的方法描述人類體質特徵狀況 ;古人類學以演化論為前提,研究人類尤其他生物演變至今的過程 ;靈長類學透過對靈長類生物的觀察與紀錄,推斷史前人類可能的思維與行動
文化人類學(或稱社會人類學)佔人類學比重遠超過其他三者。其可分成幾個部分:民族誌 ;民族學 ;歷史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研究的是人類的溝通方式。主要的分科上有:語義學 ;語音學 ;動作學 ;社會語言學 ;歷史語言學
考古學因研究對象與方法不同:,可以分成許多分支。下列為幾個比較重要的分科:動物考古學 ;植物考古學 ;實驗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 ;史前考古學 ;歷史考古學 ;埃及考古學 ;聖經考古學 ;古典考古學 ;工業革命考古學
應用人類學範圍廣泛,研究的範疇也非常多元,其中大略分成以下幾領域:
經濟 :工業人類學
社會 :都市人類學 ;育人類學 ;人類聚居學-建築學、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交叉學科 ;宗教人類學 ;藝術人類學 ;旅遊人類學-旅遊學和人類學的交叉學科
政治 :政治人類學-政治學和人類學的交叉學科 ;國民性研究
醫療 :醫療人類學 ;包含心理人類學、法醫人類學;人類學與公共衛生

人類學與考古學

在人類學分科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於考古學的歸屬與否。不可否認,考古學似乎與歷史學十分有關聯。但基於種種因素,人類學與考古學密切結合在一起。
考古學的源頭可追朔自文藝復興時期,但近代考古學卻是在19世紀中葉才逐漸成型,這原因在於當時地質學的發展以及達爾文提出的演化論,相繼動搖了傳統由神學主導的神創論,進而肯定人由生物而來的自然路徑,以及各地發掘出來的「古怪石頭」所代表的意義——即石器本身乃人類使用之工具。
但在考古研究走向學術化、科學化的路程之後,研究對象也因地區不同而逐漸分成「歷史」與「史前」這兩個支流:前者自埃及象形文字解讀出來後發展一瀉千里,尤其結合美學與藝術研究,使整個學科成為輔助歷史學的重要學科。相較之下,後者被賦予自然史上的意義:即希望以有限的資料,來理解的人類出現與發展的過程。

人類學的目的

簡單而言,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這個個體。但更深層而言,這種研究不僅僅在於人的軀體構造之理解,而是人類所有思維與想法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人類如何行動、如何認知自己的行動、行動的結果又如何影響人的思考以及人與其他群體、象徵的互動即是人類學最根本想解答的問題。
人類學的研究不在於找出一份解答,也不在於試圖給予一標準答案。相反的,人類學研究試圖找出所有的可能解答,然後用各種解答盡可能回答問題的某個部分。如此回答之下,人類學強調的是尊重每個群體的解答,以及用同理心詮釋每個解答的真實認同。也許在其他學科看來,人類學家只是在玩「換句話說」的遊戲,只是某種不科學的社會科學。但以另種層面而言,人類學的研究目的並非追求一個真實,而是追求所有面向的真實——即使真實只有一個,但每個人看到的「那個」真實,往往難劃齊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7%B1%BB%E5%AD%A6
2008-07-16 06:09:07
塵俠
大考總算考完
中年參加考試有好有壞
T-shirt 短褲 涼鞋
看起來跟那些年輕人學生沒顯著差別
也跟著感覺年輕不少
是其中的一個好處~
------------------------------------
ㄚ楨大哥
你這個題目太大了吧
別說一般人了
就算是走研究路線的學者涉入
很可能就陷入茫茫大海中了..

這個題目應該是要讓外星人去研究的吧
2008-07-16 12:44:34
版主回應
活到老考到老

老/考
連訓詁學者
也傻傻分不清了
2008-07-17 05:52:49
阿楨
中國現代人來自非洲還是連續演化? 2023-10-29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看了20多篇論文,發現結論是越來越清晰的。
一、非洲起源說的含義
非洲起源說一開始又被稱為“取代說”,2010年後修正為“同化說”。2010年前,非洲起源說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現代人類起源於20萬年前的非洲,他們擴散到世界各地,完全取代了當地的古人類。大約6萬年前,非洲人進入中國地區,完全取代了中國本土人。我們課本上的元謀人,北京人,都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2010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學家成功提取了尼安德特人的DNA,結果發現現在人類的體內,普遍存在尼安德特人的DNA,這就和完全取代說衝突了。然後,取代說就修正為同化說。認為人類依然起源于非洲,依然擴散到了全世界,只不過,沒能完全消滅當地人類,發生了少量的基因交流。現代人類依然是非洲人的後代,但是含有少量其他人類的基因。中國人也是一樣。
二、本土連續演化附帶雜交
說我們現在中國人的祖先一直生活在這裡,他們從100多萬年前到今天,一直在本土連續進化,期間和外界人類發生過基因交流,但影響不大,主要還是連續演化,最後形成了現在的中國人。
三、非洲起源說的依據和問題
非洲說的主要依據來自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家發現,在現在人類中,非洲人的基因多樣性是最高的。那麼,假設祖先們的DNA變異全部留了下來,再假設DNA變異的速率是恒定的,那麼我們估算一個變異速度,就能往上推算出現代人類起源的時間了。
於是,分子生物學家根據人類線粒體DNA的資料,計算出所有人的DNA都來自一個20萬年前的老祖母。這個老祖母被認為是非洲人。
當時非洲已經出土了具有現代人特徵的化石。
於是,看似科學的結論和化石互相印證,一時間,現代人起源於非洲的觀點風靡世界,影響力非常大。 但是這個觀點也不斷的被人質疑。拋開和化石記錄的矛盾,單看這個學說,也是有不少問題的。
第一,假設太多了。
我剛才介紹的時候你可能就感覺到了,好幾個假設。而且這些假設沒有辦法驗證。比如DNA變異速率恒定這個關鍵假設,目前的發現反而是大部分DNA的變異速度都不是恒定的。再比如,所有變異都會留下來這個假設也是問題的,在大洋洲的人類就發生了線粒體DNA轉移進核DNA的現象。這是第一。
2023-10-31 06:31:21
阿楨
第二個,不同位置的DNA計算出來的人類起源時間是不同的。
上面提到用線粒體DNA計算,人類的老祖母出現在20萬年前,但用Y染色體計算,就變成了33.8萬年前,用X染色體計算,就變成了49萬年前,用常染色體計算,則是150萬年前。同樣的方法得出這麼多不同的結論,顯然是有問題的。
第三,沒有反應出尼安德特人的DNA貢獻。根據現代人Y染色體DNA反推的結果,尼安德特人對現代人類的基因沒有任何貢獻。但是2010年成功提取尼人DNA,一對比發現,現在人普遍含有少量尼安德特人的DNA。
四、本土連續演化附帶雜交說的依據和問題
我國境內的古人類化石有一些延續性的特徵,其中很多特徵也體現我們現在的中國人身上。而在國外,不管是古人類還是現代人,這些特徵出現的頻率都明顯低於中國人。
比如有名的鏟形門齒。中國境內的人類,從元謀人到山頂洞人,再到現在人,普遍有鏟形門齒。目前中國人80%以上的人有鏟形門齒。
但是鏟形門齒在國外古人類和現代人中都很少見,現在歐洲人中不到5%,非洲人大概10%。
有人說了,一顆牙而已,趨同進化完全可以解釋。
如果只有一顆牙當然沒什麼說服力,問題是這樣的特徵有很多。
僅僅頭骨上就有十幾個,比如面部扁平,眼眶形狀,中國人的眼眶比外國人方一點,還有鼻樑角度,印加骨,兩面坡形頭頂等等,牙齒上也不僅僅是門牙,比如第三臼齒先天缺失,也就是不長智齒,中國人出現的頻率也明顯比外國人高。
而且,中國人的這些特點是同時大量出現的,而外國人往往的單獨或者少量出現。舉個例子,一個有鏟形門齒的外國人,眼眶往往不方,眼眶方的外國人呢就沒有鏟形門齒……
只有在中國,這些性狀會大量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他眼眶是方的,也有鏟形門齒,他的鼻樑也是夾緊的……從古人類化石到現在的中國人都是這樣。這就是連續演化的強力證據。
除了人類骨骼的化石,石器的遺存也更支持本土學說。
古人類使用的那個石器,製作方法也是有演化的。在非洲,從300萬年前到新石器時代,石器的製作方式更新了三四代。到了10萬年前,他們的石器製作方式被稱為第3模式。
如果非洲人在6萬年前到達中國並取代本土人,他們應該把第3模式的石器帶過來。但現在的情況是中國境內製造石器的方法,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新石器時代,主流一直是第1模式,沒有發生石器大規模更替的現象。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強有力的說明了中國本土人類的連續演化。
基於以上內容,可以說中國地區現代人的起源是越來越清晰的,那就是本土連續演化附帶少量雜交。
2023-10-31 06:34: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