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劉昭民著《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灣商務,1982),驚見劉在書中結論就預判CO2與全球緩化(p.182)。
是嗎?那可比美國的<政治科學人>還有科學良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700255/20070422072654
算了,別扯啥<氣候政治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819970/20080114061940
還是來篇劉著<中國歷代氣候變遷大勢>
前言
氣候變遷不外乎旱潦寒暖的變化。中國歷史上雨災和旱災的紀錄如表一所示,晉、南北朝、隋及唐初旱災次數特多,而雨災次數特少,故當時乾旱情況最為嚴重,明代次之,唐、宋、元時旱災則較少。
植物的生長深受氣候的影響,植物的花粉(孢子)也隨之發生變化,所以比較古代遺留的花粉(孢子)化石與今日的花粉(孢子),並參考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即可求出古時各朝代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情形。晚近的中國科學家用這種方法,配合考古學上的發現──如歷史上有關各種植物與動物的生長及分布情況,與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相比較,並參考圖書集成等古籍中有關氣候變化的記載──例如冬大雪奇寒、冬暖無冰、冬無雪、夏大燠、夏霜、夏雪、夏寒如冬時、夏凜如秋等等(見表二),再與高修氏(Gauthier)現代平均氣溫的紀錄曲線相比較,於是定出中國五千年來完整的氣溫變化曲線和冷暖期分布情形,而能與挪威的雪線變化曲線以及格陵蘭冰帽的變化曲線相比較(見圖一、圖二、圖三、圖四),提供有史以來分析全球 氣候變遷特性的實證基礎,對研究全球氣候變遷有極大的貢獻。
五千年前到殷商時代的氣候
由上述的許多研究,可得知過去五千年的最初三千年中,中國黃河流域有大部分時間屬於溫暖氣候時期。近世考古學家在西安東郊15公里的半坡村仰韶文化的地下遺址,發現大量的竹鼠遺骸,科學家利用放射性碳元素(C14)的年代測定儀測定這些竹鼠遺骸,證明牠們都是五千年前在西安一帶出沒的動物,而現在,竹鼠僅生長在長江以南及華南暖濕多森林之地。可見距今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氣候應比今日為暖。又由近世紀中原和長江流域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形(前者為14-15℃,後者為16-18℃),亦可知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應比今日高出2-3℃。
近世紀以來,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動物化石也相當多,計有水牛、竹鼠、貘、象等熱帶和副熱帶動物,殷墟甲骨卜辭中有殷人手牽象的圖案以及殷人獵象和犀牛的紀錄,銅器上也多竹類和蠶桑圖案。由甲骨卜辭中所記載播種和收穫的季節來看,可見當時耕作時間比現在要早一個月。故可推證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2℃,一月份平均溫度應比現在一月份平均溫度高出3~5℃。
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
自殷商以還,中國歷史上的氣溫有一週期性的升降波動,其升降範圍為1~2℃,吾人可根據其升降波動情形大致分成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包括六個小冰河期,見圖四)。
(一)暖期
1.第一個暖期自黃帝以前300年(西元前3000年)至西周前半期(周穆王二年,西元前1000年)
2.第二個暖期自春秋時代開始(西元前770年)至西漢末葉(西元開始時)。
3.第三個暖期自隋文帝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經唐、五代而至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
4.第四個暖期為南宋後半葉(自宋光宗紹熙三年至宋端宗景炎二年,即西元1192年~1277年)。
5.第五個暖期自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迄今。
(二)冷期
1.第一個冷期在西周時代之後半期(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小冰河期)。
2.第二個冷期自西漢末葉至隋初(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小冰河期)。
3.第三個冷期自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至南宋前半葉(為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小冰河期)。
4.第四個冷期自明代(西元1368年起)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其中又包括下列三個小冰河期:
(1)明代中葉(明英宗天順二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458年~1552年)──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個小冰河期。
(2)明代末葉的後半期(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以後)至清代前葉(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寒冷乾旱的第五個小冰河期。
(3)清代末葉(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40年~1880年)──為中國歷史上次冷的第六個小冰河期。
在第四個冷期中有下列兩段時期有較暖和的冬天:
甲、明代末葉前半期(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西元1557年~1599年)的四十二年中,呈夏寒冬暖的情況。
乙、清代中葉(清康熙五十九年至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720年~1820年)的100年中。
周朝到西漢時代的氣候
在西周前半期,氣候還是相當的暖和,由地下出土之物如當時布料、帽子、家庭用具、使用工具以及刻在銅器上的竹類符號等(見圖五)看來,當時這種竹類曾經在黃河流域生長地非常繁茂。但是西周前半期(大約在周穆王時代)以後,開始有冷期侵入中國,此可由竹書紀年所載:「周孝王七年(西元前903年),江漢冰。」「周孝王十三年(西元前897年),江漢冰,牛馬多凍死。」以及周厲王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西元前847年~851年)連年皆大寒大旱之事實得到證明。
從春秋時代到秦、西漢時代,除秦代氣候略寒(秦代夏雪夏寒的紀錄有兩次)以外,皆是溫暖多雨的情況。據許多當時的文獻記載,當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尚多老虎、象、犀牛等熱帶和副熱帶的動物棲息其間,中原亦多竹類、稻米、桑分布其間,而屬於副熱帶作物的苧麻曾經延伸到中國北方,如詩經中七見麻字,漢書地理志也說:「魯地地狹民眾,頗有桑麻之業。」漢書東方朔傳載:「漢興,去三河(中原)之地,止霸產以西,都涇渭之南,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史記貨殖傳有曰:「齊魯千畝桑麻。」可見當時氣候比現在暖濕。
新朝到南北朝時代的氣候
新朝和東漢以後,氣候轉寒且旱。從新朝到南北朝,不但旱霜連年,而且夏霜夏雪的記載也非常多。魏書有載:「驚蟄三候:始雨水,桃始華(花),倉庚(黃鶯)鳴。春分三候:鷹化為鳩,玄鳥(燕子)至,雷乃發聲。」其中所記載的物候都比春秋戰國時代的夏小正、呂氏春秋以及西漢時代的禮記月令、淮南子、逸周書等所記載的物候遲一候以上,可見南北朝時氣候比較寒旱。
又賈思勰在所著的齊民要術中也曾經述及:「三月上旬及清明節桃始花。」「四月上旬及棗葉生,桑花落……。」當時中原桃始花、棗葉生、桑花落的時間比現代要遲15天至30天之久,可知當時氣候較寒,其年平均氣溫應比現時低0.5~1℃(由物候之同時線分布圖和現時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的比較而推算之)。又齊民要術水稻第十一中僅述及中國南方六、七月間早熟稻種的情形,可見當時中原已不再普遍種植稻米,此乃因當時中原和北方氣候已轉寒所致。
隋唐以後至宋代的氣候
隋唐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濕時期,當時「冬無雪」的年數居各朝代之冠。又唐書有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兩京路(長安和洛陽)城中苑內種柑橘等果樹。」而今中原僅能種植蘋果和柿子等溫帶果樹,不再種植副熱帶園藝作物之柑橘了。可見當時氣候較今日暖濕。
北宋太宗以後,氣候又急遽轉寒,江淮一帶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現,長安和洛陽一帶的果樹也凍死不少,當時寒冷氣候向南影響到華南一帶,太湖流域、長江、漢水、淮河以及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境內的河川都曾經結冰,馬車可以在河面上行駛而過。而在南宋的133年中,晚春降雪的記載竟達45年之多,將這些晚春下雪的時間與近世杭州最後一次下雪的時間相比較,可以發現南宋時代比現在的平均時間要晚兩個星期,而與近世上海的情況相若(上海緯度比杭州高1度1分)。根據南宋時,杭州之最晚終雪日期與近世上海、南京最晚終雪日期的平均溫度相比較,再以現世杭州和南京、上海的年平均氣溫相比較(杭州為16.7℃,南京為15.3℃,上海為15.6℃),可推算出當時杭州年平均氣溫要比現世低1~1.5℃,冬季則低2~3℃。迨南宋後半期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期,這是由南宋冬無雪及冬燠熱的紀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一段時期而得知。
元代以後的氣候
元代氣候又轉為旱霜連年的情況。明代以後的氣候比元代更加寒冷乾旱,尤其明代中葉以後,廣西的梧州和雲南的昆明更是「漫天大雪不殊北方」,連廣東海南島冬季也下雪,是為顯著的小冰河期時代。而明末前半期有較暖和的冬天,那一段時期多冬無雪的氣候紀錄(佔明代總數的七分之五)。而明末後半期到清代前葉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當時四川和雲南夏秋竟下大雪,而冬季廣東也下大雪,可見當時氣候之寒冷。
清代中葉以後,中國境內開始有現代氣象裡雨量和氣溫觀測數值的紀錄,研究並統計這些雨量和氣溫的數值紀錄,以及北平古柏、古銀杏樹木年輪的變化,可看出清代中葉有較暖和的冬天。而清代末葉以後,氣候又轉寒,再度進入小冰河期時代,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次冷的時期。一直到清末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後,才漸漸轉變進入暖期,而於民國三十年達到最高峰──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0.6~0.8℃。而民國三十年以後,平均氣溫又慢慢下降,民國三十四年~三十九年,為較冷氣候時期。民國四十年以後的氣候又轉暖,呈升降波動現象。但就整個變化趨勢而言,自清末迄今,仍然屬於暖期(見圖六)。
結語
綜合上述的研究,吾人可以得到下列五點結論。
1.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最初兩千年大部分屬於暖期,暖期中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左右,一月份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
2.四個冷期的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1~2℃。
3.每一個冷期和暖期的大週期時間是400~800年,大週期中又可分出50~100年的小循環週期,其平均氣溫變動範圍為0.5-1℃。
4.由中國和西方的平均氣溫變化曲線來看,可見冷期有由東向西推移的情況,即由中國向西推移到歐洲及非洲大西洋沿岸。暖期的變遷則剛好相反,由西向東推移(即歐洲先轉暖),也有從北向南變化的趨勢。
5.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可看出歷代政治動亂大多與長期性乾寒氣候和連帶出現的嚴重饑荒有關。而歷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進和發展,也都和當時氣候的寒旱或暖濕有某種程度上的相關。
參考資料:
1. 竺可楨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三號 民國十四年。
2. 劉昭民譯 中國有史以來氣候之變遷 文藝復興月刊第七十四期 民國六十五年。
3. 戚啟勳 大氣科學 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民國六十六年。
劉昭民現任職於民航局氣象中心。
http://library.hwai.edu.tw/science/content/1979/00090117/0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