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古地圖台北散步:一八九五清代台北古城》(果實出版社,2004)是本類似《台北古街散遊》(知青,1999)的導遊手冊,讀過才知是本佳著:本書以一張極稀有的一八九五年間繪製的台北古城地圖,配合年表、清朝概況圖表、古今地圖對照、二百幅照片及圖像、深入淺出的專題討論,不僅是一本可讀性高的好書,更是一本具查索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台灣開發歷史不長,從有台北這個名字的出現到現在,也不過一百二十餘年,很難想像,在這裡曾有一座中國式的古老城池存在過,有城牆、衙門、轅門、書院等等典型中國政治思想下產生的建築形式及空間,不過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二十年左右。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人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蓋起一座城池又旋即拆毀?首府定在台北的經過是如何?當時的台北古城又是什麼樣的面貌?為什麼有人不居住在較熱鬧的艋舺及大稻埕反而定居城內?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清代遺跡,真的只有殘留在二二八公園內的幾座石牌坊而已嗎?
清代的台灣史,對一般人而言,是較為曖昧不明的,大多都只有片斷的概念或口耳相傳的鄉野諺語,像是「一府二鹿三艋舺」、劉銘傳是台灣現代化的肇始者等等。但當我們把台北城的發展放入一個時空軸中重新審視,就會發現這些說法並不全面,如清末時的台南府城雖然寸土寸金,但就商業發展而言,艋舺和大稻埕早已超越台南,甚至有面對全世界的貿易網絡;劉銘傳最早推動台灣很多現代化的建設,但到後來因種種因素無法持續。而且我們還會發現,現在流行的官辦民營、合作開發,早在當時就已開始,小南門的出現,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土地開發案件。透過這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不但認識清朝時期的台北城,更可一窺清朝台灣的面貌。
佳著?就因書中多處貶抑當時官商對建台北府城的勾心鬥角、尤其劉銘傳對台灣尤其台北的現代化建設?
不算貶抑吧,應說如史評價。
台北府城
台北市所俗稱的「城內」地區,是指忠孝西路、中華路、中山南與愛國西路所包圍的長方形街區。在清領時期是建築台北府城的所在地,是當地居民相較於城牆與外已開發地區所做的稱呼。台北府城是清朝政府所規劃的最後一座府城;隨後度過了日本總督府時代與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無論是它的建成、投降、拆除、保存,每個轉折點都隱含著台灣近代歷史的縮影。
台北建城的關鍵始於西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出兵台灣四重溪。讓清廷意識到日本來自海上武力的威脅,並且也同時了解到台灣於中國防禦前線的重要性,使得清廷轉變治台態度而認真考慮如何建設與防禦台灣。沈葆楨認為台北為「實全台北門之管鑰」而兩度奏議台北開府,在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準奏沈葆楨「台北擬建一府統轄一廳三縣晢」,於十二月二十日準設台北府,撤淡水廳,改設淡水、新竹、宜蘭三縣與基隆廳,同時廢艋舺縣丞,由於尚未建設台北府治等行政官署,於是暫以新竹的淡水廳屬為府屬。
清代初期的台灣政經中心一直在台南府城,直到1860年代台灣開港後,由於經濟作物茶葉樟腦多產於台灣北部丘陵地帶,使得滬尾、艋舺大稻埕商業貿易快速發展,外國商人傳教士在此活動,洋行林立,商業外交事務日漸增多,也是台北開府的原因之一。
1878年,光緒四年,試署知府林達泉實地探勘,計畫在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設計當中包含了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實際上林達泉在決定府城建設的同時,發生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方為府治所在地的爭奪插曲。
18世紀中葉始,大量福建泉州移民定居淡水河中游沿岸,尤其以台北艋舺為繁華的聚集地。而產生「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西元1853年,艋舺的三邑與同安兩大族群發生俗稱「頂下郊拼」的分類械鬥,同安族群敗落,移居大稻埕。於是以艋舺與大稻埕為基礎的台北兩大聚落逐漸成形。
於是當準奏台北建府後,艋舺與大稻埕兩大聚落自然想爭取作為台北府治的所在地。沈葆楨在光緒元年奏准創立台北府時,是建議將府治設於艋舺的,自然引起大稻埕方面的反對,因此林達泉在實地探勘後,決定不將府治設置任何一方,而是在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荒地建立台北城。如此可以解決艋舺與大稻埕兩方的爭執,也能夠進行全新社區的規劃建設。在選址的當時,這片區域尚是布滿池塘與墓地的荒野。
隨後,林達泉卻因為積勞而棄世於任。1879年,光緒五年,台北正式開府,台北府第一任知府陳聚星,河南人,1873年時曾任淡水廳同知。開府後淡水與新竹正式分治,陳聚星移治台北,並籌措台北城。三月,「城基、街道均已分別勘定」,開始招集住民,陳星聚為了改善原本的鬆軟地質,在城牆預定地中植種竹木,也因為地質和募款派捐的問題,城門和城牆並非同時動工。
1881年,光緒七年,岑毓英擔任福建巡撫。親自決定建築樣式與規模,並爭取紳商金援。當時築城經費由台北府轄下單位派捐,在由各縣內縣戶平均分派。紳商之金援如板橋林家(捐二萬六千餘元)或台北陳霞林家族皆有捐款。
1882年,光緒八年一月二十四日臺北城正式動工,「督同官紳布置、修築府城,添紮砲台、營碉各事」,建築學者李乾朗考據台北城的工法,推測為潮州匠人的建築工法。其風水觀是依堪輿觀點是將恆常不動的北極星當作築城工程的基準點,然後訂定南北軸線,建構的城池為正方形,城開四門,坐北朝南。然而岑毓英在臺北城開工後數日卻立即調離,接替築城工作的是臺灣道劉璈。
劉璈屬於「巒頭學派」的風水觀擁護者。著重於山川大地的形勢與環境的選擇。他認為岑毓英的規劃使得臺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於是修改城牆的走向,參照臺北盆地的自然風水,將北門與西門間的城牆線遙對最高峰的七星山尖,與北斗七星中的天璇、天璣兩星形成東北西南座向,使北城牆後方有七星山可以倚靠。連帶使得原本方正格局的臺北城向東十三度偏移,其城府的中軸,對準北極星(代表北極星君、玉皇大帝)。規模也稍為擴大為長方形。
台北城於1884年,光緒十年十一月竣工,總工費四十二萬餘元。石材取自內湖金面山安山岩,並送往南側的「北勢湖打石場」負責打石工作。1901年伊能嘉矩調查台灣各城的建築時,紀錄台北城牆一丈需費銀一百二十五元,東側城牆築造更為堅固,工費為一百四十元。建成周徑1506丈。東側與西側城牆長1236公尺(412丈),南側城牆長1026公尺(340丈),北側1020公尺(340丈),城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為了加強改善地質鬆軟的問題,地基亦用一尺長及三尺長的石材墊實。台北市政府在挖掘捷運時,曾挖出不少台北城基址石條,取出後,已移做芝山岩步道。
台北城共有五個門樓,其中北門、東門有附郭,城外有城濠。五門當中,據傳由艋舺地區的三邑人捐款興建的西門最為華麗,有「寶物成就」雕樑畫棟象徵艋舺的流通興旺,故稱「寶成門」。大南門(麗正門)是台北城門最大的城門,關於小南門(重熙門),應為新起枋橋聚落所設,傳說特由板橋林家捐款所設,為開放式城門(打開可環看四周)。東門景福門,則為應付戰鬥的封鎖式結構。北門稱為「承恩門」,取其「承接皇恩」之意。承恩門由城內可通往洋商聚集的大稻埕與大龍峒,為清廷官吏進出台北城必經門戶。
台北府城的建造目的,有相當大的部分就是北台灣為了防禦日本勢力的擴張(國防因素的起因就是日本的四重溪出兵)。因此從日治時期開始,就位台北城守備日本的價值有不同看法。1987年,成立「台北市区計画委員会」,開始研討拆除城牆門樓事項。
1899年,「第一次市区改正計画」中總督府以「街區整理和縱貫道路建設」等理由,拆除部分台北城牆。1900年台灣首次規劃都市計畫,都市計畫中「城內市區計畫」,將護城河填平,以增闢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台北城牆,隨後,將西門拆除。
1914年台北市街圖,台北城牆部分皆已成為「三線道」。(點圖可見大圖)
將西門拆除後,隨後民眾產生反彈聲浪,加上當時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與學者尾崎秀真極力地呼籲保留,使得總督府的政策方向有所變更。1900年,「第二次市区改正計画」,加速拆除台北城圍牆,直到1904年底,將所有圍牆拆除,但是其餘的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免於被拆除,而得以幸運保存下來。西門拆除後,日本人在原址此規劃了一座橢圓公園。原來城牆地點以原有的基石為基礎興建為四條寬度四十公尺的「三線路」(道路上設置兩大綠地,將路區分為「三塊」的原因),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1935年,昭和十年,被定為史蹟保存。
到了1960年代,東門、南門及小南門均重修,臺基未變,城樓則改成中國北方的建築形式,僅餘北門原貌尚存。
http://whclive.blogspot.com/2008/03/taipei-city-fortifications.html台北府城北門
台北府城北門,又稱承恩門(由於面向北方,因此取「承接皇恩」之意而得名),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落成於1884年,為台北府城唯一保持原貌而留存至今的城門,現為一級古蹟。城門位置大約在今天忠孝西路、中華路、延平南北路及博愛路等數條道路交會路口中心點附近的安全島上。
建築形式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年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都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與小南門不同。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屋頂為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類似。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清治時期
「巖疆鎖鑰」橫額在官員長期主導與地方仕紳的贊助下,台北府城於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今萬華)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也可以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基於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在城門本身的防禦式設計外,另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且設計外廓的圓拱門洞與城門門洞間互不相對(東門亦有此類外廓設計,但為接近橢圓形的外廓);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 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戰後移至新公園(今 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陳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方空地)。
此外,當時清國官員進入台北府城,經常是搭船沿著淡水河上溯,到離北門外不遠處的岸邊上岸,然後從北門進城,因此北門外還曾經設有一座木造的接官亭。自北門往城內方向則直結北門街(今 博愛路),可以通往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前者現已不存;後者只保留一部分,並移置於植物園內)等官廳。
清代末.日治初期北門曾整修過一次,其差異性在於屋頂滴水下清朝有一到大約20CM左右的凹槽,而日治時期的照片中那到凹槽就消失了這是最明顯的差別。
日治時期
1895年6月7日,已經於台灣北部登陸的日軍應仕紳代表辜顯榮請求,準備進入當時接近無政府狀態的台北府城。於北門外躊躇不前時,又得一老婦協助,兵不血刃地從北門進城,開啟日治時期的序幕。
日本人有意除去漢文化的象徵,透過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後,原本欲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後來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之後又於1935年經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原有的城牆被拆除後,牆基皆重新開闢為三線林蔭大道(當時通稱為「三線路」)。北門的位置正好位於北三線路(今 忠孝西路)與西三線路(今 中華路)間的接點,加上其他整建或新設道路的交會,變成立於圓形安全島上的北門,有逐漸成為道路交通要衝地標的態勢。而在北門附近,日本人也新建了兩棟公共建築—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1919年落成,今 台灣鐵路管理局舊舍)與台北郵便局(1930年落成,今 台北郵局)。淡水線鐵路亦曾有一個以北門為名的車站,設於城門北邊一段距離處(1915年~1923年)。
戰後至今
戰後初期,北門在內的四座城門,但因為年久失修,加上不受重視的結果,破損的情形日漸嚴重。到了1966年,台北市政府開始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面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原貌盡失。北門本來也在改建之列,不過由於當時已經計畫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並且將通過北門所在位置,因此預定直接拆除北門,不再改建。後來高架道路於1976年開工,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才同意修改興建方案,高架道路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高架道路完工後的十幾年間,北門被高架道路主線和延平南路匝道緊密包夾。所幸整體原貌終未受太大破壞,延平南路匝道亦因使用率偏低而於1995年拆除,解除了北門被包夾的命運,但主線對於北門仍然繼續造成北面視覺上的遮蔽至今。
另外,台北捷運南港線施工時,由於台北車站~西門站間路線將自北門下方穿越,因此當時也受到不少注目。除了進行建物監測及潛盾隧道施作工法的修正外,並於城門的圓拱門洞及台座架設大型支撐系統(1996年拆除)。
過去北門不但未受到應有的維護,還經常被用來作為國家慶典或政治宣傳時搭建牌樓或油漆標語的場所。城樓外壁也在1970年代末期首次整修後,一度被以漆有紅底白線的木板所做成的「仿外壁」包覆取代,頗受批評。直到1983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後,這種對外觀的間接破壞才略為減少。1992年,市政府作出承諾:不再於北門上搭建牌樓或任意油漆。1998年左右,北門再次進行整修,並將「巖疆鎖鑰」橫額移回城門前方空地陳列。整修完成後,搭配新裝設的夜間燈光造景設備,更能呈現出北門日夜不同的風貌。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5%8F%B0%E5%8C%97%E5%BA%9C%E5%9F%8E&btnG=Google+%E6%90%9C%
圖博館展題:時空之旅
1.時空之旅2.生老病死3.生命禮儀4.禮物5.鼠6.牛7.虎8.兔9.龍10.蛇11.馬12.羊13.猴14.雞15.犬16.豬17.昆蟲蝴蝶18.兩生爬行19.叢林野獸20.藍色世界
21.角骨牙皮毛22.金碧輝煌23.銀白世界24.古銅典雅25.青銅器26.玉器27.玉石雕28.礦石與寶石29.貝殼與化石30.玻璃31.少彩陶瓷32.多彩陶瓷33.交阯三彩石灣34.紫砂35.景泰藍36.木雕37.竹藝38.漆器39.扇與傘40.文房四寶41.紙藝42.年畫 43.織綉印染44.中國結45.煙46.酒47.茶48.香の世界49.吉祥物50.祥禽瑞獸51.龜52.葫蘆53.數字魅力54.圓の世界55.金錢56.博奕57.鏡與鎖58.首飾59.手鐲念珠60.玩具61.模型62.絨毛63.軍武64.偶像65.面具66.色聲香味觸67.火爐燈光68.風箏風鈴風車69.情與色70.食色性也71.古文明72.佛像73.觀音與法華74.蓮花75.達磨與禪宗76.彌勒與淨土77.羅漢78.藏傳佛像與法器
PS.
本館文物只供參考不供真假鑑定
每年一二月展出當年生肖,每二個月更展一主題,共可展十三年。
前言
從去年(九二年)底寫完歷史小說至今三月廿日,將一批書讀了並整理出未來要用的特展用書,定出展題並依序創作。
其間歷經春節和總統大選,本應直接書寫「真善圖書館」的計劃大綱,但之前有二個心結問題要疏通,那就是要如何安頓政治心態和定下展題調性,亦即處理政治哲學和藝術美學的難題。
接下來原稿有五頁的廢話。
你怎說我的嘔心吐血之作是廢語?
嘔吐出來的東西不是廢物是啥?不就是有關319槍擊案的一些牢騷,這在台灣共犯體猤是已多處析判過了,有必要再花上千字嗎?還有什麼文藝哲學,說得很深奧似的,結果還不是打油詩。
話猤能這樣說,我是想寫純詩──純意象詩,但怕館友消化不了,所以只好媚俗了。
自己不行就別推到俗人。
是你懶得再抄了吧?
我又不是你的文抄公,幾十年了,那回不是對折地再創作的抄。
就算這樣你也不能刪簡到連零頭都沒了,這樣叫館友如何瞭解我的詩學?
你還有詩學?對!我忘了你對啥都有意見,連寫個歷史小說也對此一文體的特性說三道四。不就詩嘛,讀起來有詩意就好,你管它是寫實、象徵、音律……等的合不合純意象,真要純意象那古今中外就沒幾位詩人沒幾首詩了。
旣然如此咱就來談「館性」吧!
館性更無聊,什麽圖書、文物、影音的收藏展示的詳細計劃,館友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瞭解,一個小小圖書館,一進來就一目了然了,無須長篇大論。
旣然軟體可一目了然,那硬體更是半目清楚了。這下你可賺到了,一下子省了近萬字,可要寫上十個小時,可惜就虧了有心瞭解貴館詳細內幕者。
又不是政客藝人,那來啥內幕,不都寫在一本一本的白紙黑字原稿上,那天有人想研究的話再拿出來欣賞你蚯蚓般的筆跡連「蒙恬筆」都看不順眼。
至少解釋一下為何要定出那些館規,免得別人費解。
不就些公用場所常見的規定沒啥不好瞭解的,倒是你那什麼:
本館定位於文化反思與通識性圖書博物館。
才令人不解,說穿了就是大雜燴,根本不能跟央圖故宮比。
比錯對象了吧?別妄自菲薄,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貌不揚,內容豐富。」
時空之旅
時空太抽象了,不適合用濕軟的散文來處理,還是乾硬的論文來的容易。
活該自找苦吃,還辦個具象的文物展,不就些鐘錶之類的,這能表現時空的內含?莫騙啦!古今中外多少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窮究一生都解不開的謎,你想用幾千字的展題就打發掉?
真搞不懂,人本來就活在時空裡,幹嘛那麼多問題。
說的也是,對你這食色之徒,還是得將時空食色化,猤然連具象也沒用。這樣好了,我就開個時空大餐菜單。讓你品嚐品嚐。
據說一條量子蟲到愛家牛排館想吃千層派蛋糕。不料店家不屑地說﹕
咱愛家不賣那種爛東西,頂多肉捲型牛排。
(宇宙牛排依宇宙物質密度Ω的不同而有猤同造型,大於一成肉球、小於一成肉捲、等於一成肉排)
換形不換肉啦!愛家馬鞍形肉捲太乾硬了,順著鞍面也要啃上百億光年,還是量子千層派來的順口,只要挖條蠕蟲洞,吃過時光隧道,我這條小蟲便可羽化成蟲,翺翔宇宙天際了。
我早就看穿你們這些好吃懶動的寄生蟲,想鑽捷徑喲,洞都沒。
宇宙飯館難道就只有你愛家?量子家的可好吃啦!一頭鑽進去瞬間就穿梭於宇宙過去未來,時而莊周化蝶時而……
我還蟲蟲危機,一條小蟲就奢談什麼宇宙蝴蝶效應。
怎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很偉大是嗎?瞧不起咱量子論,猤然來辯。
於是雙方展開了幾千字的筆戰。
在那兒?
同樣在原稿,這種無法解決現實時空壓力的廢話抄它幹嘛?
你也未免太現實了,我敢問你人為何有時空壓力?還不是來自演化。
扯太遠了吧,我只知抄你的東西很花時間,困在電腦桌前更傷手、眼、心。
你就是抄書不求甚解,我在原稿不是寫的很清楚。在生命始創之初,以藍藻為例,它的時間感來自白天對著大陽光形光合作用,晚上則休息,於是我們發現三十多億年前的藍藻化石有明顯的年輪痕跡。它的空間感又來自地球的引力,所以植物的根一定朝地心長。另外影響生物大時間感的還有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年份、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月份,女人的月經就是如此來的。
人自認居生命演化的頂點,但別忘了根本,在人腦裡仍深深地絡印著時空之別的痕跡,人的左半腦(外顯為右手)擅長空間感、理性分析,反之擅長時間感、感性直覺。
所以人類社會以右撇子、男性為主流是有其生化基礎了?這些全是社會生物學的偏見!照你這麼說海德格、柏格森等全是女人化的哲學家了,還有什麼時間藝術(如音樂)空間藝術(如雕刻)什麼的又怎說?
不是偏見而是「極」見,是生物演化某一優勢極端發展下的自然現象,只是人類歷史作用下加強而已,可是要想「去生化論」也是不實際的,搞不好弄得左右不討好。
好的很,演化中不是有不少雌雄同體,即使是人也未必非左即右。
那只!演化還不一定全是適應環境的,也會產生時空「緊迫、悠閒、幽閉、空闊」症。
演化幹嘛不能全是正面的?不然你也猤必時而為開館之緊促而忙的要死、時而為等無人而閒的要死、時而為趕抄稿而幽閉在館內、時而覺得縱橫古今中外的圖書文物影音而覺得海闊天空。
我沒那麼多愁善感,那有得躁鬱症的本錢,數十年如一日只有抄你的東西煩而已。
這麼說來演化沒啥法則了,它不知什是好壞正負,即使適者大量生存成為主流之際,也會存在異端以供環境變化或族群存亡之危時的生機之所在。
你就是此種稀有的反骨動物了?左派當道時你反右,反之反左,為啥?
批評絕對而已。如果要活的愉快最好順著主流,比如傳統社會的時空悠閒,你就不要做個緊張的A型人,現代社會反之,你就不要當整天閒逛的B型人。
不對吧!應反其道才能避其害,不然中道也能左右逢圓。
書生之見,從象牙塔走出現實吧!假如你想閒幌在現代職場,別說往上爬,還沒正式任用就被淘汰了;反之,想在傳統社會衝撞,只能頭破血流。
據說現代社會的產生,就因A型時空者大量聚集城市而成。
即使果真如此,那也是西方現代社的產生過程,它們有幾百年、整個西方甚至全球可供其演化。問題是他們憑藉著以時、分、秒為時間單位的各式鐘錶為「縱」,又以里、尺、分為空間單位的各種地圖為「橫」,縱橫世界的結果,全球被迫快速地步入現代化的網羅中(很有韋伯味道),又有幾人可依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時空環境?
別那麼悲觀,即使有些適應不良的身心病人增加,但依現代人性格調查,現代城市的生活環境還是比傳統鄉村健康的。
騙肖!果真如此,民宿還有賣點?
人啊!真好騙,果真如此就能逃避時空的壓力?還猤是商人政客媒體的抄作。再說現代人縱橫於世界也非我們自己能選擇的。難道傳統就不憑藉時空掌握權力?你到鄉下實際生活看看,人情關係下的時空幽閉會讓你喘猤過氣來,蔽館不想回南部不就此因嗎,再加上那兒的政治文化獨裁氛圍,你自以為發心從事文化志業,別人還嫌你不務正業,不如蓋個什麼廟的,利己又利人。
我不幹媚俗之事,不管那種俗。啥時代都是憑著時空掌握權力的,古埃及的國王以尼羅河的漲落、太陽的升降、金字塔的巨大空間光影時移等來製造統治神話和農工生產秩序;同理,中國的皇帝不也憑著製訂曆法和版圖統治了中國幾千年。所以不是只有咱西方時空之旅的旅行冒險家才與帝國統治者共犯,玄奘、鄭和又如何?
又在合理化,被侵略者才不管你那些屁話。你有以里、時為度量的儀器,導引著艦炮渡海而來,我便能以刀箭為武器進行叢林遊擊戰反抗;你有更精密的GPS導引著飛彈咻咻而至,我就進行超限戰
什麼超越一切限制的戰法?不就是恐怖主義!
又在搞善惡對錯的二分了,你們才是國家恐怖主義!
怎麼了?不是要談玄說妙?怎扯到殺人的事了?
形上學就如此乾淨嗎?不是說「相生相剋」嘛!看看最先進的哈伯望遠鏡所拍宇宙星象吧,有多少星團在相互廝殺吞噬著。再瞧瞧腳下這塊寶島不也在爭論著歷史是百年或千年、地理是多省或一國、地圖是站著或躺著,爭來爭去就沒原住民的份。
這樣說來人心如古了,不論古今、掌權者的座位一定比下人大、下人等他的時間也一定比他放屁的時間長。
不只!最會利用時空來宰製人的還是人自己,現代資本主義教育著「時間就是金錢」「空間就是權力」,於是生產線上以秒來計算,教室裡以節計算,連商家都以限時限地的大排長龍來吸引人,至於時裝更在今年冬天推出明年春裝,金光黨騙說今天一定要滙款,政客騙說這次不選我中共就會滅攻台(更絕的是選前一日搞個槍擊案),宗教宣傳末世論……
現代人受不了城市時空的壓迫,怎辦?逃到網路烏托邦去吧!據說那兒的世界和天堂差猤多,自由、永恆、一切無害、極度身心靈的享受,真的如此嗎?隨著網路泡沬,一切如夢幻泡影。要不旅行去如何?莫說觀光團、採購團,即使知性、文化、自助、探索之旅,果真去除的了對時空的虛無厭煩嗎?
少在那兒賣弄存在主義,與其沈溺於海德格式的死亡存有,還不如禪定的永恆,將時空定於虛空的泡泡中。
泡泡也會破啊,還不如當植物人。
你混淆了凡聖,定之永恆乃一種淨化昇華而非乾枯,
還猤是各種操弄右半腦時間意識的手法之一,時間感是吾人較為內在抽象的意識,而空間則是較為外在具體的意識。於是吾人看到各宗教在追求神聖的時空時,都在讓時間意識消失的永恆感上、並在時空間意識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的層次感上下工夫。表現在度量上的就是各種末世復活論、生死輪廻、從剎那間到億兆年之刼數;天堂地獄煉獄、三千大千世界、十八層地獄等的。
你到底要怎樣?神聖的時空你以為是種操弄、世俗的時空你以為是玩弄,現代的時空你嫌壓迫、傳統的時空你怨幽閉,科學的、哲學的、社會的、宗教的時空沒有一個你滿意,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
不會啊!我不是說過數十年如一日,比甚深禪定還厲害,只是
只是啥?不想再抄是嗎!那就來欣賞你有那些破銅爛鐵(這時代應改叫破「塑」爛「膠」了)的鐘錶。
相對論
提升 向上提升至浩瀚宇宙 沈淪 向下沈淪到無淵黑洞
億兆分之一秒瞬間的爆漲 爆漲即黑洞
縮得妙的狗男女漲了兆兆倍 只是台灣良心狗肺不如
沿途拖拉所至 一路走來始終自欺欺人
充塞浩然氫氣 塞滿了台灣中央科學醫院
比原子彈核分裂還厲害 竊國者更甚於外來政權
氫氣遺傳了縮得妙功 奪取政權來絕不手軟
核內黑白不分種族大融合成 藍綠二分源自黑白不分
一團三十三天大火球 全被刼持成大綠球
照亮了整個宇宙 對撞著紅色大地
歷經百億年熔煉 經歷廿年竊盜
練就了一團團鐵甲奇兵 無恥了一個厚黑皮
吸乾了熔爐的鐵騎 汲枯了奶水的騙子
逃脫黑洞 脫殼出洞
另造太陽帝國 另建台灣共和國
寄生出地球附庸 寄生於中華民國
又陪嫁個月娘 再奴隸個北台灣
計時器
柱香
蓮花爐 一柱頂天 鼻不聞 如檀焚香
載不動 滿爐香屍 耳不聽 如雷落屍
頭香疤 老僧入定 眼不見 如日豆光
定不住 屍堆如山 識不了 如梭歲月
水漏
紗窗外 雨打芭蕉 霹嚦叭啦
閨房內 水滴銅嘴 嘀嘀噠噠
綉床裡 血衝胸口 洶湧澎湃
古銅啊 為何臉青 流水無情
佳人呢 奈何蒼白 良人無意
繡花針 綉腕血路 血水交融
沙漏
頭戴烏紗帽的縣大爺 判案神速
有沙漏為證 一個案子一刻鐘
身穿花補衫的鄉草民 苦苦等待
有日昝為證 從斜影等到直杆
縣太爺大肚能容下一條牛
眼觀沙落聲砂砂 耳聞肚餓聲咕咕
合唱成一曲人間挨餓圖
和被告富商共進午食前
己飢人飢
望著原告骨瘦如材 宣判
讓誣告到牢內吃免錢飯吧
發條錶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手腕上 扭動著工作對時錶 直至滿檔
去年員工大會上象徵與官同享的獎品
如今成了藍領的新手銬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食堂裡 軌道式旋轉餵食機 飛速轉動
去年員工大會上飢渴般通過的新福利
如今成了藍領的催食機
上緊發條 經理一下令
生產線 全線開動分秒必爭 手忙腳亂
年年月月日日時時分分秒秒嘀嘀噠噠
如今成了藍領的伴唱帶
自動錶
生產線上推動輸送帶前進的齒輪 吱吱喳喳
自動錶裡轉動時間之輪前進的也 吱吱喳喳
陷於軟椅經理把玩窺探透明齒輪 吱吱喳喳
真是好錶子五體不動按摩椅自動 吱吱喳喳
這群藍領猴子也真好騙發隻錶就 吱吱喳喳
時尚錶
白面書生胸有無大志並不重耍
只要懷有古錶
日時從肚裡掏出洋墨水
金絲眼鏡與古铜懷錶 絕配
白領階級手有無打卡也不重要
只要腦有知識
夜時從袖裡伸出藝術錶
便能附和風雅飲酒嗑藥
銀框手機與時髦手錶 絕配
白雪公主腦有無見識更不重要
只要頸有項鍊
朝時從腕裡秀出寶石錶
便能金光閃閃刺人眼目
鑽石耳環與貴重腕錶 絕配
詳參【圖博館】:我的相簿:時空之旅 時空之旅1 《改變世界的地圖》《古地圖台北散步》《台灣的古地圖》《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西方古地圖》時空之旅《萬物的尺度》北斗導航不等於GPS《丈量世界》中國特色的GPS系統《地圖革命》 衛星導航熱
古董錶
珠寶錶
古董鐘
世界古地圖
台灣古地圖
地球儀
衛星導航
美國GPS示意圖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作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