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英格在《反文化:亂世的希望與危險》(桂冠,1995)以中性用語、定義史上所有反(當時、故之後又常成為新的主流文化、比如耶釋道)主流文化運動,並析判反文化之希望與危險,不只嫌前評《60年代》所言以「文化革命」稱呼「全球」60年代、有點時空狹隘,更覺有人中了「反」文化的貶義偏見之毒。
旣然「反」字易生貶義,那稱之「次」「亞」文化如何?
那又有點「去」「反」之價值義了!
你真難搞,「反」也不是、「不反」也不是。
少在要嘴皮,貼些相關文章,以供參考吧:
次文化在社會學中,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稱亞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有意識自己的服裝、音樂或其他興趣是與眾不同的。早在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因此,當一個次文化成員「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在為團體中的成員選擇他們會在音樂中『聽到』些什麼。」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idge(1981)使用「風格」這個詞彙,來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次文化風格是刻意被「羅織」(fabricate)出來的,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C%A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淺論60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瞿張婷
摘 要:20世紀60年代集團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階段,同時也是個豐富多彩的時代。60年代集團青年反主流文化運動是那個時代的産物,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見物不見人”的認同危機,尤其是青年,傳統文化價值現與物質豐富的社會現實産生沖突和矛盾;反過來,運動又對當時的政治、文化等領域産生了重大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分折這場運動的形式、成因、最後消逝的原因及意義,對其有一個較爲深入的探討和反思。
文章出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5期 -78-80頁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80508x/2003/000/005/sk04_c1_7801250.pdf文化與反文化> 蘇中傑
這裏說的文化,是狹義的,指精神文化,即人類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思想意識、觀念形態、宗教信仰、社會規範、教育法律、道德習俗以及科學技術和知識。對此,說法一致的多,已寫進某些教科書。那麽,什麽是反文化呢?一種說法認爲,反文化屬亞文化(非居主導地位或不具全社會性的思想文化)的特殊類型,是對現存思想文化持敵對態度的思想文化,其特點是不居社會主導地位,不具有普遍性。另一種說法認爲,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範的傾向。兩種說法具有互補性,且爲不少論者接受,並以此認識反文化,便把一定意識形態支配下的抗議運動,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等等,視爲反文化運動。在認定中國“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運動的同時,也把五四運動看成反文化運動,豈不荒謬?這種混亂,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貶的錯位,其害不言自明。
其實,那個“反”字並不壞,如“反專制”、“反腐敗”、“反恐怖”,都是褒揚性概念。但“文化”(包括連帶的“傳統”)這個概念可並不全是中性的,而且還有相當的褒義成分,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在某種文化之前加個“反”字,這種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沒錯,指五四運動則有誤導性,因此有必要做個梳理。
既然“文化”這個概念中性偏褒,它就應具有其必要的品質。所以筆者認爲,人類隨其走出動物界而成爲人所産生的文化,其品質首先應該是人性化(沒有人性還成爲人嗎?),在發展過程中,支持人性化品質的應該是人文化、正義化、理性化、科學化、道德化、規則化、開放化、革新化。人性化,當然包括人格獨立化,精神自由化,因爲舍此則無任何人性化可言。其後的多種“化”,都是以人性化爲目標的,爲人的自我發展服務的。盡管在已往曆史社會階段,上述各種“化”的程度有限,但從整體看來之所以能成其爲文化,就是因爲其品質保證了這個進步的方向,而不是與之相反。只要其積極性和進取性不會磨滅,它就是文化,就有發展的生命力,一直是人的希望之所在。
如果我們這樣界定文化的品質,那麽,什麽是反文化,就十分清楚了。
以此觀之,五四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誰是文化,誰是反文化呢?顯然,以科學民主爲旗幟的五四精神,核心是人性化的,具有人文化、正義化、理性化、科學化、道德化、規則化、開放化、革新化等基本文化品質。而以專制爲其基本內容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麽呢?它是反人文、反正義、反理性、反科學、反道德、反規則、反開放和反革新的。中國之所以落後,正是因爲幾千年來反人性化即反文化的結果。五四精神反這種反文化,它就是文化。我們說“文革”是反文化,就是因爲“文革”所反的就是文化的上述品質和內容。毫無疑問,“文革”和“中國傳統文化”都是反文化,但是,當我們批判“中國傳統文化”時,有人就認爲這是“全盤否定”式的“鹹式思維”,是“文革”行爲。其實,“文革”不但沒有批判“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專制性發展到空前殘酷的程度,使其所積蓄的醜惡性和破壞性史無前例地大爆發。和蘇聯克格勃的上層特務殺害基層特務並不是終止特務政治而是強化特務政治是一個邏輯,“文革”看似“全盤否定”,中國的一切都可以不要,但都是爲了發展更狠的專制——“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我們看清“文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血統關系,批判傳統文化,是爲了切斷“文革”之源,而以批判“文革”之名而有意或無意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制性內核,可是相當有害的啊。當然,這首先是因爲文化和反文化概念上的錯位所帶來的後果。
我們在承認文化這個概念之褒性意義的同時,並不否認各種文化品質上的差異。由于曆史社會原因所形成的文化品質之高低,使文化有了先進和落後之分。而落後文化雖然落後,但也不屬于反文化,只要它有開放性、包容性、革新性品質,它就會形成一套新陳代謝機制,棄舊圖新,吸收新的血液,主動朝進步文化靠攏,趕上進步文化,不會墮落成反文化。但是,落後文化要是沒有這樣的品質,爲了自己的一統天下,以排他性代替開放性,以保守代替革新,尤其是不爲各種意見搭建爭鳴的平臺,壓制不同意見,封鎖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敵視進步文化,那就異化爲反文化了。西方中世紀的政教合一、二戰時所形成的法西斯文化和當前世界上出現的恐怖文化,就是異化而來的反文化。
文化形成之初的地域性,決定了任何文化都有其品質上的不足,只有在互補中尋求發展。但互補不是自以爲是,總想以一統天下的帝王式觀念征服他人,而是要在交流中碰撞,在改造中圖新,甚至在脫胎換骨中求生。如今世界迎來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紀,地球村勢必建立不以任何文化意志爲轉移的地球文化。這就爲各種文化開辟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迎來了嚴峻的考驗。是發展還是停滯,是生存還是淘汰,是成爲更進步的文化還是淪爲反文化,全取決于其品質。不要一上升到“文化”二字,總帶著某種永恒性的自負,認爲應該也一定能與天地共存的了,而忽視了文化品質上的考慮。
文化的首要品質是人性化,人性化如何,決定著是文化、落後文化還是反文化。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405/15.htm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文化色彩>惠純2007-5-8 17:41:27
昨天是“五四”運動87周年的紅色紀念日?黨國領導講話,號召廣大青年“要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堅定不移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云云。
老惠不知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什麽,卻知道魯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留美哲學博士胡適先生提倡新文化,主張科學民主自由,反帝反封建反暴力,反馬烈共社。因此老惠用最好的方式紀念了五四——沈默一個偉大的日子!昨天雖然沒寫東西,卻在[惠純騷浪]裏發了《烏拉踏雪》第八卷,是一組1999年出國走馬觀花看資本主義社會的詩。今天是五六,躲過紅色的熱鬧,叨上幾句,紀念青白的五四。是的,五四運動本來是一場青白的文化運動,被赤色左翼份子利用,由此滲入反文化的流氓色彩。倡導科學民主自由反帝反封建振興祖國的新文化運動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大大地出乎五四領袖的預料。
1919年5月4日火燒趙家樓事件發生,獨梁漱石理智,主張必須對北大學生中的縱火犯提起公訴,然後在法庭上特赦;無公訴,不足以維持法治尊嚴,無特赦,不能體恤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理性,卻沒有得到知識界的回應,他們被赤色份子以崇高的名義呼悠迷糊了。
幾年之後,五四領袖胡適在任何一所大學登臺演講,都會被事先安排好的口哨尖叫所打斷。他八成只能哀歎,西化打敗了中化,俄化打敗了西化,流氓打敗了文化,哈哈哈!從青白的五四文化運動分野出來的左翼反文化的赤色力量在蘇共的扶持下不斷膨脹,勢不可當,血洗中華成赤縣。赤色革命革命到紅文革命可謂空前絕後,幹淨徹底地消滅了中西文化,只剩下了毛文化和一片紅海洋,遍地起流氓,真是厲害呀!
打砸搶殺嗎,無論以什麽樣的名義也還是古老的土匪文化,算不得新文化。共産嗎,也算不上什麽新文化,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就是共産公社制,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搶掠共打仗共同扒堆分戰利,當然旗莊民不叫社員叫包依,書記叫筆貼式,社長叫牛錄。旗有共産制在戰爭年代還好使,要過和平日子就不行了,推行到漢地時遭到漢民的反抗,殺也鎮壓不住,就是不跟你一起玩,紛紛逃到海島跟鞍山百戶毛文龍打遊擊。是皇太極登極後改良惡政,把沒收的土地財産和自由重新分還給漢民,才天下安穩。鄧大人放人民一碼還是留個尾吧,承包而已,土地還是旗有。當年的紅領袖們應該知道八旗制,更知道馬列是遠來的和尚好念經,也會避學封建帝王之嫌,可以披上新文化的外衣,更主要的是會得到外國蘇的支持卻不會被扣上漢奸的帽子,實在是高明啊,胡適哪是對手。
五四文運與毛文運有本質的區別。五四文運是主張科學民主自由反對腐朽封建專制文化的民間自發的青年文化運動。毛文運是政治運動,是執政黨內部鬥爭的外延化,是黨主號召發動領導的倒國主劉的運動;是要建立新封建主義專政帝國無限忠于毛萬歲的野蠻運動;是流氓無産紅衛教教主強權呼悠人民盲從的反科學民主的紅毛運動。
五四的炮手陳獨秀李大釗,雖然組織了政黨,也還是主張議會鬥爭,反對暴力革命,不失文明,也還不失爲新文化運動的先行者和領導者。韋君宜當屬五四的二茬子,是通過“一二九”運動登上政治舞臺的,狂紅五十年之後,她在《思痛錄》反思說,如果早知後來經曆的一切,就不參加了!
當然真正的五四精神始終活在有思想的文化青年心中,君不見廣場的血始終在流淌,盡管新一代年青的思想者們不再與流氓爲伍,很是文明,不再火燒什麽樓,依然得到血的洗禮。當年五四最大的得益幫夥用無數青年的血,染紅了他們的旗幟,高高飄揚在廣場的上空,拿下江山成功轉型,成爲新的血洗者。文化青年們也不想再被洗禮,就跟著唱紅團組織的大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革命歌曲,很是熱鬧。
老惠知道雷鋒是好青年,但他不是五四青年,更知道“忠于革命忠于黨,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學生”不是五四精神。真正的五四青年清醒地知道,任何個人的思想及幫團主張都難免偏激荒唐,不足以推進社會的公平發展,公約才是公平社會的原則,有序形成公約的政治體制叫民主。老惠不知道鄧理論江三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究竟是什麽,卻知道並且肯定地說,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是同文化,不可分割。分割民主與市場絕不是江先生提倡的先進文化也不是胡先生提倡的科學發展觀,而是反動。反動的勢力很強大很邪惡,青白不了就要血腥到底嗎?!
清華北大的學生乃至北京富貴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美國,上海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日本,東北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澳州德國加拿大,也許他們是絕望地走了,也許他們還會抱著希望回來,也許也許,于是就有人悲哀地說五四青年死了!我說五四青年還活著,五四精神還活著,只是不想再到廣場上去被洗禮而已!新時代的五四青年更理智,他們高舉著胡適魯迅的旗幟,用更加文明的方式堅持在網上戰鬥,他們是提升中國文化的希望,是推動中國科學民主自由的希望!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20104/200201040012.html 一切都是因為愛《胡士托風波》 文:小智
如果您要問《胡士托風波》到底好不好看?不用懷疑,直接去看就對了!李安身為揚名國際的華人導演,縱使作品並非量產,不過每有新作推出,總是受到各界矚目。對我來說,這雖然不是李安最好看的作品,但他卻也交出一張保持水準的成績單。或許身在台灣,只要批評李安的電影就會被公幹,但我可是真心誠意給予本片好評,因為整部電影的製作成果真的就是很好!如果各位有興趣知道我對本片的其他感覺,請別介意我透露劇情,就接著往下看下去吧…
從胡士托看生活
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四十週年,李安應邀拍攝此片,可謂喚醒人們對那個美好時代的集體記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音樂節歷史,Google很威請自行使用,但不了解這段歷史也沒關係,因為李安並沒花太多篇幅去建構這項議題。音樂節不過是推動全片劇情的「誘因」,且壓根沒出現近距離的演唱會場景,更不見任何一位搖滾巨星登台。
說本片在美國的評價普通,部分歐陸媒體更在坎城撥映時給予無情惡評,痛批李安對音樂節避重就輕,只講家庭卻不彰顯活動背後意義。其實他們的看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對西方人而言,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個時代性象徵,更是一個愛與和平的社會運動,但李安所呈現的「成果」,卻是從平凡人的生活出發,講述男主角艾略特(狄米崔馬丁演)在音樂節前後的親身經歷,抑或是一個平凡人堅持理想,並在最後達成目標的勵志劇情。完全推翻媒體們原先的預期,也因為高度期望下的失望,讓他們開始撻伐。不過李安何辜?如果他們真因如此去作批評,顯然對李安的認識是不夠的!其實「個體」及「親情」才是李安他真正的拿手好戲,這部份有待最後詳加說明。
李安的喜劇面向
李安作品向來嚴肅,這回難得輕鬆,誠如他表示是他拍完《色,戒》之後,用來放鬆自己的一部喜劇小品。其實很難把李安跟喜劇聯想在一塊兒,縱使《囍宴》有一定的輕鬆層面,《臥虎藏龍》有一定的娛樂特性,但從我觀賞這場的觀眾反應看來,不絕於耳的笑聲絕對是他破天荒頭一次。明快的影片節奏,成功牽引觀眾情緒;輔以多處分割畫面表現出的不同視角,讓觀眾透過一件事去看待多處面向。奔放的創作形式,無疑與胡士托音樂節的自由主義互通聲息。多處笑點也不會像美式幽默那般粗俗誇張,縱使偶有狂野,也在李安節制的掌控之中,保留他那溫文儒雅的書生氣息,以那睿智的幽默感,其實更能引發東方觀眾深刻共鳴。透過劇情,也感受李安他刻意「美化」胡士托音樂節的概念,並未刻畫音樂節所帶來的犯罪亂象,就連警察面對嬉皮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把活動結束後的髒亂擺在觀眾眼前,無疑將音樂節塑造成一個和平主義的烏托邦象徵。
豐富外放的角色
李安個性內向,連同他片中的角色也挺含蓄,不過比起前作角色們的隱忍(尤其是《色,戒》),本片真的已經外放許多。片中有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一是艾略特的守財奴老媽(伊梅達史丹頓飾演),其剽悍的角色個性真是引人發噱,但相對也讓害羞憨傻的艾略特相形失色。二是具有變裝癖好的薇爾瑪(李佛薛伯飾演),他的角色反差最大,女性扮相的他竟然打過越戰?!片中有段他回憶過往的橋段,在那搞笑台詞之中,編劇似乎也想透過台詞,去暗渡「反戰」及「和平」觀點,再度與胡士托音樂節的立意互相謀合。第三位則是「身騎白馬」的邁可(強納森葛洛夫飾演),他扮演胡士托創投公司的人。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在於他的表演真的很有魅力,而且眼神很會演戲,長得更像本季「超級星光大道」的踢館魔王倪安東。女性觀眾請小心啊,說不定您會因為本片而喜歡上他!而且配合片中嬉皮文化,本片擁有一大群沒名沒姓的嬉皮配角,他(她)們在片中的大膽解放也讓人印象深刻。
淺淺勾勒同志情
李安說過他欣賞同志故事,儼然是位「Gay Friendly」的華人導演,也是他繼《囍宴》、《斷背山》之後,又一部講述同志情誼的影片。但如果將本片定義為「同志電影」又太言過其實,畢竟同志情結只是本片的一小部份。
李安維持他一貫的含蓄低調,透過三場戲去暗示艾略特的同志傾向。第一場以一眼瞬間及曖昧微笑,傳遞他對暗戀之人的仰慕之情。緊接在夜店與愛人的往來親吻,以及之後的同床共枕,簡直都被李安像白開水般輕描淡寫帶過。隱諱勾勒主角性向,預設「留白」空間讓觀眾自行想像,這更像李安在《斷背山》時的作風。
含蓄性愛伊甸園
某種程度來說,胡士托音樂節凌駕音樂本質之上,體現更多層次的肉體及性愛解放,也是李安繼《色,戒》之後,角色脫最多露更大的一次嘗試。當然內向害羞之於李安,即便片中有諸多人物全裸嬉戲,李安也吝嗇不給特寫鏡頭。不過在這些畫面之中,多場男女全裸畫面也頗有伊甸園般的美妙意象。再者,如果您期待看到像《斷背山》或《色,戒》那樣的激情戲碼,這回可能就要失望。全片雖有多處跟性愛扯上關係的畫面,有的遮遮掩掩,有的非常短暫,有的非常含蓄,李安啊李安…。
豔麗的迷幻色彩
劇情有兩段大麻,一段迷幻藥的毒品使用情景。隨著艾略特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對藥物敬謝不敏,直到最後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一方面表現他心態上的轉變(隨波逐流?!)另方面也表現當地民風從拘謹直到開放的過程,都是音樂節對當地所帶來的影響。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則是艾略特跟一對嬉皮男女服用迷幻藥後的橋段。李安在這邊運用鮮豔色調及魔幻寫實,去表現他們嗑藥後的主觀想像,以其繽紛濃烈的色調,簡直美麗到要將人溺斃。雖然李安坦承有過一次呼麻經驗(之後就昏睡過去了),但我還真不確定他是否也嗑過迷幻藥?如果沒有的話,想必他在這段上面做了不少功課,就影像的藝術表現性來說,也絕對讓人滿意。光是回想起那個片段,就足以讓我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絕對有潛力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之一。不過回頭想想,李安或許也把嗑藥後的世界描繪得太美好、太夢幻、太高潮,是否會對年輕觀眾帶來不良示範?這可能就要靠我們的教育來作導正了。
不變的親情主題
李安鏡頭下的人物,總是無法脫離家庭而獨立存在,就像艾略特父親對他老婆的愛,或是艾略特面對父母時的親情羈絆。也因為這樣,讓艾略特回到老家整頓旅館業務,並在無意之中促成胡士托音樂節的誕生。雖說音樂節「看似」是影片重點,但艾略特一家人的情感互動卻更加動人。李安其實沒花太多筆墨去勾勒這個家庭,不過每有互動都是切中鵠的。像片中有場一家三口的步行畫面,只見母親走最前面,兒子居中,父親殿後,光是這個簡單畫面,李安就輕易表現三人的家庭地位。
一個家庭總要有白臉黑臉,而在東方人傳統觀念之下,父親的形象總是威嚴,像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 當中,總是存在一位「嚴父」形象,又或是李安不斷透過他的作品,去省思、去尋找父親所該具備的形象。不過來到本片,扮黑臉的人卻從父親易位成為母親,破天荒賦予觀眾一個善良的「慈父」形象。片中有兩場動人的父子互動,尤其第二段的父子擁抱戲碼,讓親子之間的隔閡泯滅了,取而代之反而是李安招牌式的親情和解,更是讓人揪心。
以上是我的小小拙見,提供各位作為參考。片中有對音樂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情人的愛、對和平的愛;因為有愛,讓大家相聚在一塊兒;也因為有愛,於是造就《胡士托風波》這部溫暖人心的喜劇佳構。雖說演員清一色是西方人,但內斂的人物情感,絕對得以打動更多東方觀眾。影片觀畢,真是心情大好,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胡士托,回想片中一群人在泥漿中打滾,雖是他們選擇的另一種生活態度,卻又是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令人悠然神往當年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9
《胡士托風波》愛與和平的Rock 文:J.J.
「愛與和平」…會不會太空洞老套?「做愛不作戰」…這還差不多!
如果要問嬉皮的口頭禪是什麼,那麼八成是這兩句;如果要問何時是他們如夢似幻心神嚮往的時刻,那百分之百會說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一場50萬人幸運參與、100萬人擠破頭但進不去的搖滾狂歡嘉年華會。
▲眼神十分迷人,總是隨遇而安,還會因地制宜變換交通工具的麥可藍恩。XD
胡士托音樂節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世如此讚揚、甚至神化它?胡士托音樂節標誌著一個烏托邦的開始與結束,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40週年,李安也拍了一部關相關電影《胡士托風波》,這是李安甩開《色,戒》的沈重鬱悶,重回輕鬆幽默路線的作品。
從電影來看,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的確是風波不斷,音樂會本身彷彿一場裸奔嗑藥樣樣來的性愛雜交派對,然而,這其實是一場亂中有序、活力四射的嘉年華,而在裸體嗑藥露鳥狂歡的表面下,其實骨子裡是一部很有李安風味的電影,怎麼說呢?
▲最搶戲的就是劍齒虎李佛薛伯!飾演經歷韓戰已經當祖父的變裝癖薇爾瑪。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自傳「胡士托風波」,主人翁艾略特泰柏(Elliot Tiber)面臨著人生低谷與家庭危機,回到故鄉的他,肩負著振興家族事業與小鎮經濟的使命,而靈機一動包下「胡士托音樂節」便是扭轉一切的契機!艾略特沒料到的是,這場音樂會不僅為他帶來財富,也讓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更重新認識父母,此後的人生軌跡也和胡士托再也分不開了。
▲越戰歸來心理受創,時而瘋癲、時而緬懷過去的比利(艾米爾賀許 飾)。
從人物及劇情來看,《胡士托風波》說的還是他擅長的「家庭親情」與「同志情誼」題材:一個抵得過千軍萬馬卻缺乏安全感的的媽媽,一個對老婆兒子有滿腔的愛但不善於表達的爸爸,還有同志戀情蠢蠢欲動的孝順兒子,三位一體,不都是李安的拿手好戲?
▲頑固碎碎念老媽、夾心餅乾兒子和無可奈何的老爸。
因此,說《胡士托風波》是小人物的成長故事並不為過,但「胡士托」本身的時代意義不僅於此。1969年的美國,是一個混亂又充滿活力的年代,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尼克森就任總統,越戰打得如火如荼,嬉皮世代反骨地蔑視一切,高喊著「愛與和平」,一切事物顯得混亂又充滿活力。雖然,以後見之明而言,胡士托終究是烏托邦一場,不過胡士托所引領的風潮仍影響了後世,而李安的電影,讓我一瞥「愛與和平」的甜蜜幻影。
▲嗑藥high翻天的音樂會幾乎沒有發生暴力事件,見證了愛與和平。
看電影前的我,有的是對於嬉皮文化的刻板印象,看完電影後的我,卻看到了嬉皮世代的時代意義:戰後嬰兒潮的年輕人蔑視一切固有價值,不在乎種族,不在乎衣著,不在乎性向,不在乎外界的異樣眼光,在對什麼都不在乎的前提下,當所有人都坦承相對時,胡士托音樂節包容接納了各種可能性:反戰意識、環保訴求、同志運動、擁抱異國文化,這一代的年輕人對現狀不滿,渴望擺脫束縛,在這一場如夢似幻的嘉年華會,他們身體力行「做愛不作戰」,內心深信著「愛與和平」,在美國四處流浪並追逐夢想。
▲音樂會期間,男女在河邊洗澡裸裎相見,作風大膽旁若無人。
甜蜜時光總是短暫,泡沫總有破滅。胡士托的精神並沒有立即影響後世,音樂會後的美國並沒有產生結構性的質變,這時的美國彷彿深陷泥沼:尼克森因為世紀醜聞水門案下台一鞠躬,一場發生在國土之外的越戰,打得美國死傷慘重、精神受創,當初高喊著「愛與和平」狂放不羈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也進入家庭,成為李安鏡頭下《冰風暴》描寫的、崩解中的中產階級家庭一份子…。當初那些在白湖鎮飲酒作樂、引吭高歌、快樂無憂的年輕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烏托邦不是因為真的存在,才顯得可貴而值得追求,胡士托也一樣。對於無法躬逢其盛的我們這一代人,胡士托的精神遺產確實傳到後世,於是,有文人墨客撰文遙想胡士托請點我,有導演李安拍電影側寫這一場風波,誠如作者艾略特泰所說:「也許這個音樂節沒能改變世界,但卻已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如果和艾略特一樣覺得生活被壓得喘不過氣,就讓這部細膩又不失幽默的李安式電影洗禮一下吧!看《胡士托風波》如何影響主人翁及一代人,一起高喊愛與和平的Rock'n roll~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