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2 06:15:03| 人氣4,59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反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英格在《反文化:亂世的希望與危險》(桂冠,1995)以中性用語、定義史上所有反(當時、故之後又常成為新的主流文化、比如耶釋道)主流文化運動,並析判反文化之希望與危險,不只嫌前評《60年代》所言以「文化革命」稱呼「全球」60年代、有點時空狹隘,更覺有人中了「反」文化的貶義偏見之毒。

旣然「反」字易生貶義,那稱之「次」「亞」文化如何?

那又有點「去」「反」之價值義了!

你真難搞,「反」也不是、「不反」也不是。

少在要嘴皮,貼些相關文章,以供參考吧:

次文化在社會學中,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稱亞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有意識自己的服裝、音樂或其他興趣是與眾不同的。早在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因此,當一個次文化成員「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在為團體中的成員選擇他們會在音樂中『聽到』些什麼。」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idge(1981)使用「風格」這個詞彙,來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次文化風格是刻意被「羅織」(fabricate)出來的,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C%A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淺論60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瞿張婷

摘 要:20世紀60年代集團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階段,同時也是個豐富多彩的時代。60年代集團青年反主流文化運動是那個時代的産物,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見物不見人”的認同危機,尤其是青年,傳統文化價值現與物質豐富的社會現實産生沖突和矛盾;反過來,運動又對當時的政治、文化等領域産生了重大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分折這場運動的形式、成因、最後消逝的原因及意義,對其有一個較爲深入的探討和反思。
文章出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5期 -78-80頁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80508x/2003/000/005/sk04_c1_7801250.pdf

文化與反文化> 蘇中傑

這裏說的文化,是狹義的,指精神文化,即人類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思想意識、觀念形態、宗教信仰、社會規範、教育法律、道德習俗以及科學技術和知識。對此,說法一致的多,已寫進某些教科書。那麽,什麽是反文化呢?一種說法認爲,反文化屬亞文化(非居主導地位或不具全社會性的思想文化)的特殊類型,是對現存思想文化持敵對態度的思想文化,其特點是不居社會主導地位,不具有普遍性。另一種說法認爲,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範的傾向。兩種說法具有互補性,且爲不少論者接受,並以此認識反文化,便把一定意識形態支配下的抗議運動,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等等,視爲反文化運動。在認定中國“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運動的同時,也把五四運動看成反文化運動,豈不荒謬?這種混亂,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貶的錯位,其害不言自明。
其實,那個“反”字並不壞,如“反專制”、“反腐敗”、“反恐怖”,都是褒揚性概念。但“文化”(包括連帶的“傳統”)這個概念可並不全是中性的,而且還有相當的褒義成分,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在某種文化之前加個“反”字,這種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沒錯,指五四運動則有誤導性,因此有必要做個梳理。
既然“文化”這個概念中性偏褒,它就應具有其必要的品質。所以筆者認爲,人類隨其走出動物界而成爲人所産生的文化,其品質首先應該是人性化(沒有人性還成爲人嗎?),在發展過程中,支持人性化品質的應該是人文化、正義化、理性化、科學化、道德化、規則化、開放化、革新化。人性化,當然包括人格獨立化,精神自由化,因爲舍此則無任何人性化可言。其後的多種“化”,都是以人性化爲目標的,爲人的自我發展服務的。盡管在已往曆史社會階段,上述各種“化”的程度有限,但從整體看來之所以能成其爲文化,就是因爲其品質保證了這個進步的方向,而不是與之相反。只要其積極性和進取性不會磨滅,它就是文化,就有發展的生命力,一直是人的希望之所在。
如果我們這樣界定文化的品質,那麽,什麽是反文化,就十分清楚了。
以此觀之,五四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誰是文化,誰是反文化呢?顯然,以科學民主爲旗幟的五四精神,核心是人性化的,具有人文化、正義化、理性化、科學化、道德化、規則化、開放化、革新化等基本文化品質。而以專制爲其基本內容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麽呢?它是反人文、反正義、反理性、反科學、反道德、反規則、反開放和反革新的。中國之所以落後,正是因爲幾千年來反人性化即反文化的結果。五四精神反這種反文化,它就是文化。我們說“文革”是反文化,就是因爲“文革”所反的就是文化的上述品質和內容。毫無疑問,“文革”和“中國傳統文化”都是反文化,但是,當我們批判“中國傳統文化”時,有人就認爲這是“全盤否定”式的“鹹式思維”,是“文革”行爲。其實,“文革”不但沒有批判“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專制性發展到空前殘酷的程度,使其所積蓄的醜惡性和破壞性史無前例地大爆發。和蘇聯克格勃的上層特務殺害基層特務並不是終止特務政治而是強化特務政治是一個邏輯,“文革”看似“全盤否定”,中國的一切都可以不要,但都是爲了發展更狠的專制——“中國傳統文化”之核心。我們看清“文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血統關系,批判傳統文化,是爲了切斷“文革”之源,而以批判“文革”之名而有意或無意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制性內核,可是相當有害的啊。當然,這首先是因爲文化和反文化概念上的錯位所帶來的後果。
我們在承認文化這個概念之褒性意義的同時,並不否認各種文化品質上的差異。由于曆史社會原因所形成的文化品質之高低,使文化有了先進和落後之分。而落後文化雖然落後,但也不屬于反文化,只要它有開放性、包容性、革新性品質,它就會形成一套新陳代謝機制,棄舊圖新,吸收新的血液,主動朝進步文化靠攏,趕上進步文化,不會墮落成反文化。但是,落後文化要是沒有這樣的品質,爲了自己的一統天下,以排他性代替開放性,以保守代替革新,尤其是不爲各種意見搭建爭鳴的平臺,壓制不同意見,封鎖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敵視進步文化,那就異化爲反文化了。西方中世紀的政教合一、二戰時所形成的法西斯文化和當前世界上出現的恐怖文化,就是異化而來的反文化。
文化形成之初的地域性,決定了任何文化都有其品質上的不足,只有在互補中尋求發展。但互補不是自以爲是,總想以一統天下的帝王式觀念征服他人,而是要在交流中碰撞,在改造中圖新,甚至在脫胎換骨中求生。如今世界迎來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紀,地球村勢必建立不以任何文化意志爲轉移的地球文化。這就爲各種文化開辟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迎來了嚴峻的考驗。是發展還是停滯,是生存還是淘汰,是成爲更進步的文化還是淪爲反文化,全取決于其品質。不要一上升到“文化”二字,總帶著某種永恒性的自負,認爲應該也一定能與天地共存的了,而忽視了文化品質上的考慮。
文化的首要品質是人性化,人性化如何,決定著是文化、落後文化還是反文化。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405/15.htm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文化色彩>惠純2007-5-8 17:41:27

昨天是“五四”運動87周年的紅色紀念日?黨國領導講話,號召廣大青年“要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堅定不移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云云。
老惠不知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什麽,卻知道魯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留美哲學博士胡適先生提倡新文化,主張科學民主自由,反帝反封建反暴力,反馬烈共社。因此老惠用最好的方式紀念了五四——沈默一個偉大的日子!昨天雖然沒寫東西,卻在[惠純騷浪]裏發了《烏拉踏雪》第八卷,是一組1999年出國走馬觀花看資本主義社會的詩。今天是五六,躲過紅色的熱鬧,叨上幾句,紀念青白的五四。是的,五四運動本來是一場青白的文化運動,被赤色左翼份子利用,由此滲入反文化的流氓色彩。倡導科學民主自由反帝反封建振興祖國的新文化運動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大大地出乎五四領袖的預料。
1919年5月4日火燒趙家樓事件發生,獨梁漱石理智,主張必須對北大學生中的縱火犯提起公訴,然後在法庭上特赦;無公訴,不足以維持法治尊嚴,無特赦,不能體恤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理性,卻沒有得到知識界的回應,他們被赤色份子以崇高的名義呼悠迷糊了。
幾年之後,五四領袖胡適在任何一所大學登臺演講,都會被事先安排好的口哨尖叫所打斷。他八成只能哀歎,西化打敗了中化,俄化打敗了西化,流氓打敗了文化,哈哈哈!從青白的五四文化運動分野出來的左翼反文化的赤色力量在蘇共的扶持下不斷膨脹,勢不可當,血洗中華成赤縣。赤色革命革命到紅文革命可謂空前絕後,幹淨徹底地消滅了中西文化,只剩下了毛文化和一片紅海洋,遍地起流氓,真是厲害呀!
打砸搶殺嗎,無論以什麽樣的名義也還是古老的土匪文化,算不得新文化。共産嗎,也算不上什麽新文化,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就是共産公社制,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搶掠共打仗共同扒堆分戰利,當然旗莊民不叫社員叫包依,書記叫筆貼式,社長叫牛錄。旗有共産制在戰爭年代還好使,要過和平日子就不行了,推行到漢地時遭到漢民的反抗,殺也鎮壓不住,就是不跟你一起玩,紛紛逃到海島跟鞍山百戶毛文龍打遊擊。是皇太極登極後改良惡政,把沒收的土地財産和自由重新分還給漢民,才天下安穩。鄧大人放人民一碼還是留個尾吧,承包而已,土地還是旗有。當年的紅領袖們應該知道八旗制,更知道馬列是遠來的和尚好念經,也會避學封建帝王之嫌,可以披上新文化的外衣,更主要的是會得到外國蘇的支持卻不會被扣上漢奸的帽子,實在是高明啊,胡適哪是對手。
五四文運與毛文運有本質的區別。五四文運是主張科學民主自由反對腐朽封建專制文化的民間自發的青年文化運動。毛文運是政治運動,是執政黨內部鬥爭的外延化,是黨主號召發動領導的倒國主劉的運動;是要建立新封建主義專政帝國無限忠于毛萬歲的野蠻運動;是流氓無産紅衛教教主強權呼悠人民盲從的反科學民主的紅毛運動。
五四的炮手陳獨秀李大釗,雖然組織了政黨,也還是主張議會鬥爭,反對暴力革命,不失文明,也還不失爲新文化運動的先行者和領導者。韋君宜當屬五四的二茬子,是通過“一二九”運動登上政治舞臺的,狂紅五十年之後,她在《思痛錄》反思說,如果早知後來經曆的一切,就不參加了!
當然真正的五四精神始終活在有思想的文化青年心中,君不見廣場的血始終在流淌,盡管新一代年青的思想者們不再與流氓爲伍,很是文明,不再火燒什麽樓,依然得到血的洗禮。當年五四最大的得益幫夥用無數青年的血,染紅了他們的旗幟,高高飄揚在廣場的上空,拿下江山成功轉型,成爲新的血洗者。文化青年們也不想再被洗禮,就跟著唱紅團組織的大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革命歌曲,很是熱鬧。
老惠知道雷鋒是好青年,但他不是五四青年,更知道“忠于革命忠于黨,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學生”不是五四精神。真正的五四青年清醒地知道,任何個人的思想及幫團主張都難免偏激荒唐,不足以推進社會的公平發展,公約才是公平社會的原則,有序形成公約的政治體制叫民主。老惠不知道鄧理論江三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究竟是什麽,卻知道並且肯定地說,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是同文化,不可分割。分割民主與市場絕不是江先生提倡的先進文化也不是胡先生提倡的科學發展觀,而是反動。反動的勢力很強大很邪惡,青白不了就要血腥到底嗎?!
清華北大的學生乃至北京富貴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美國,上海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日本,東北的文化青年喜歡移民澳州德國加拿大,也許他們是絕望地走了,也許他們還會抱著希望回來,也許也許,于是就有人悲哀地說五四青年死了!我說五四青年還活著,五四精神還活著,只是不想再到廣場上去被洗禮而已!新時代的五四青年更理智,他們高舉著胡適魯迅的旗幟,用更加文明的方式堅持在網上戰鬥,他們是提升中國文化的希望,是推動中國科學民主自由的希望!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20104/200201040012.html

 一切都是因為愛《胡士托風波》  文:小智
 
如果您要問《胡士托風波》到底好不好看?不用懷疑,直接去看就對了!李安身為揚名國際的華人導演,縱使作品並非量產,不過每有新作推出,總是受到各界矚目。對我來說,這雖然不是李安最好看的作品,但他卻也交出一張保持水準的成績單。或許身在台灣,只要批評李安的電影就會被公幹,但我可是真心誠意給予本片好評,因為整部電影的製作成果真的就是很好!如果各位有興趣知道我對本片的其他感覺,請別介意我透露劇情,就接著往下看下去吧…
從胡士托看生活
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四十週年,李安應邀拍攝此片,可謂喚醒人們對那個美好時代的集體記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音樂節歷史,Google很威請自行使用,但不了解這段歷史也沒關係,因為李安並沒花太多篇幅去建構這項議題。音樂節不過是推動全片劇情的「誘因」,且壓根沒出現近距離的演唱會場景,更不見任何一位搖滾巨星登台。
說本片在美國的評價普通,部分歐陸媒體更在坎城撥映時給予無情惡評,痛批李安對音樂節避重就輕,只講家庭卻不彰顯活動背後意義。其實他們的看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對西方人而言,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個時代性象徵,更是一個愛與和平的社會運動,但李安所呈現的「成果」,卻是從平凡人的生活出發,講述男主角艾略特(狄米崔馬丁演)在音樂節前後的親身經歷,抑或是一個平凡人堅持理想,並在最後達成目標的勵志劇情。完全推翻媒體們原先的預期,也因為高度期望下的失望,讓他們開始撻伐。不過李安何辜?如果他們真因如此去作批評,顯然對李安的認識是不夠的!其實「個體」及「親情」才是李安他真正的拿手好戲,這部份有待最後詳加說明。
李安的喜劇面向
李安作品向來嚴肅,這回難得輕鬆,誠如他表示是他拍完《色,戒》之後,用來放鬆自己的一部喜劇小品。其實很難把李安跟喜劇聯想在一塊兒,縱使《囍宴》有一定的輕鬆層面,《臥虎藏龍》有一定的娛樂特性,但從我觀賞這場的觀眾反應看來,不絕於耳的笑聲絕對是他破天荒頭一次。明快的影片節奏,成功牽引觀眾情緒;輔以多處分割畫面表現出的不同視角,讓觀眾透過一件事去看待多處面向。奔放的創作形式,無疑與胡士托音樂節的自由主義互通聲息。多處笑點也不會像美式幽默那般粗俗誇張,縱使偶有狂野,也在李安節制的掌控之中,保留他那溫文儒雅的書生氣息,以那睿智的幽默感,其實更能引發東方觀眾深刻共鳴。透過劇情,也感受李安他刻意「美化」胡士托音樂節的概念,並未刻畫音樂節所帶來的犯罪亂象,就連警察面對嬉皮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把活動結束後的髒亂擺在觀眾眼前,無疑將音樂節塑造成一個和平主義的烏托邦象徵。
豐富外放的角色
李安個性內向,連同他片中的角色也挺含蓄,不過比起前作角色們的隱忍(尤其是《色,戒》),本片真的已經外放許多。片中有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一是艾略特的守財奴老媽(伊梅達史丹頓飾演),其剽悍的角色個性真是引人發噱,但相對也讓害羞憨傻的艾略特相形失色。二是具有變裝癖好的薇爾瑪(李佛薛伯飾演),他的角色反差最大,女性扮相的他竟然打過越戰?!片中有段他回憶過往的橋段,在那搞笑台詞之中,編劇似乎也想透過台詞,去暗渡「反戰」及「和平」觀點,再度與胡士托音樂節的立意互相謀合。第三位則是「身騎白馬」的邁可(強納森葛洛夫飾演),他扮演胡士托創投公司的人。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在於他的表演真的很有魅力,而且眼神很會演戲,長得更像本季「超級星光大道」的踢館魔王倪安東。女性觀眾請小心啊,說不定您會因為本片而喜歡上他!而且配合片中嬉皮文化,本片擁有一大群沒名沒姓的嬉皮配角,他(她)們在片中的大膽解放也讓人印象深刻。
淺淺勾勒同志情
李安說過他欣賞同志故事,儼然是位「Gay Friendly」的華人導演,也是他繼《囍宴》、《斷背山》之後,又一部講述同志情誼的影片。但如果將本片定義為「同志電影」又太言過其實,畢竟同志情結只是本片的一小部份。
李安維持他一貫的含蓄低調,透過三場戲去暗示艾略特的同志傾向。第一場以一眼瞬間及曖昧微笑,傳遞他對暗戀之人的仰慕之情。緊接在夜店與愛人的往來親吻,以及之後的同床共枕,簡直都被李安像白開水般輕描淡寫帶過。隱諱勾勒主角性向,預設「留白」空間讓觀眾自行想像,這更像李安在《斷背山》時的作風。
含蓄性愛伊甸園
某種程度來說,胡士托音樂節凌駕音樂本質之上,體現更多層次的肉體及性愛解放,也是李安繼《色,戒》之後,角色脫最多露更大的一次嘗試。當然內向害羞之於李安,即便片中有諸多人物全裸嬉戲,李安也吝嗇不給特寫鏡頭。不過在這些畫面之中,多場男女全裸畫面也頗有伊甸園般的美妙意象。再者,如果您期待看到像《斷背山》或《色,戒》那樣的激情戲碼,這回可能就要失望。全片雖有多處跟性愛扯上關係的畫面,有的遮遮掩掩,有的非常短暫,有的非常含蓄,李安啊李安…。
豔麗的迷幻色彩
劇情有兩段大麻,一段迷幻藥的毒品使用情景。隨著艾略特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對藥物敬謝不敏,直到最後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一方面表現他心態上的轉變(隨波逐流?!)另方面也表現當地民風從拘謹直到開放的過程,都是音樂節對當地所帶來的影響。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則是艾略特跟一對嬉皮男女服用迷幻藥後的橋段。李安在這邊運用鮮豔色調及魔幻寫實,去表現他們嗑藥後的主觀想像,以其繽紛濃烈的色調,簡直美麗到要將人溺斃。雖然李安坦承有過一次呼麻經驗(之後就昏睡過去了),但我還真不確定他是否也嗑過迷幻藥?如果沒有的話,想必他在這段上面做了不少功課,就影像的藝術表現性來說,也絕對讓人滿意。光是回想起那個片段,就足以讓我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絕對有潛力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之一。不過回頭想想,李安或許也把嗑藥後的世界描繪得太美好、太夢幻、太高潮,是否會對年輕觀眾帶來不良示範?這可能就要靠我們的教育來作導正了。
不變的親情主題
李安鏡頭下的人物,總是無法脫離家庭而獨立存在,就像艾略特父親對他老婆的愛,或是艾略特面對父母時的親情羈絆。也因為這樣,讓艾略特回到老家整頓旅館業務,並在無意之中促成胡士托音樂節的誕生。雖說音樂節「看似」是影片重點,但艾略特一家人的情感互動卻更加動人。李安其實沒花太多筆墨去勾勒這個家庭,不過每有互動都是切中鵠的。像片中有場一家三口的步行畫面,只見母親走最前面,兒子居中,父親殿後,光是這個簡單畫面,李安就輕易表現三人的家庭地位。
一個家庭總要有白臉黑臉,而在東方人傳統觀念之下,父親的形象總是威嚴,像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 當中,總是存在一位「嚴父」形象,又或是李安不斷透過他的作品,去省思、去尋找父親所該具備的形象。不過來到本片,扮黑臉的人卻從父親易位成為母親,破天荒賦予觀眾一個善良的「慈父」形象。片中有兩場動人的父子互動,尤其第二段的父子擁抱戲碼,讓親子之間的隔閡泯滅了,取而代之反而是李安招牌式的親情和解,更是讓人揪心。
以上是我的小小拙見,提供各位作為參考。片中有對音樂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情人的愛、對和平的愛;因為有愛,讓大家相聚在一塊兒;也因為有愛,於是造就《胡士托風波》這部溫暖人心的喜劇佳構。雖說演員清一色是西方人,但內斂的人物情感,絕對得以打動更多東方觀眾。影片觀畢,真是心情大好,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胡士托,回想片中一群人在泥漿中打滾,雖是他們選擇的另一種生活態度,卻又是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令人悠然神往當年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9
 
《胡士托風波》愛與和平的Rock   文:J.J.
 
「愛與和平」…會不會太空洞老套?「做愛不作戰」…這還差不多!
如果要問嬉皮的口頭禪是什麼,那麼八成是這兩句;如果要問何時是他們如夢似幻心神嚮往的時刻,那百分之百會說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一場50萬人幸運參與、100萬人擠破頭但進不去的搖滾狂歡嘉年華會。
▲眼神十分迷人,總是隨遇而安,還會因地制宜變換交通工具的麥可藍恩。XD
胡士托音樂節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世如此讚揚、甚至神化它?胡士托音樂節標誌著一個烏托邦的開始與結束,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40週年,李安也拍了一部關相關電影《胡士托風波》,這是李安甩開《色,戒》的沈重鬱悶,重回輕鬆幽默路線的作品。
從電影來看,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的確是風波不斷,音樂會本身彷彿一場裸奔嗑藥樣樣來的性愛雜交派對,然而,這其實是一場亂中有序、活力四射的嘉年華,而在裸體嗑藥露鳥狂歡的表面下,其實骨子裡是一部很有李安風味的電影,怎麼說呢?
▲最搶戲的就是劍齒虎李佛薛伯!飾演經歷韓戰已經當祖父的變裝癖薇爾瑪。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自傳「胡士托風波」,主人翁艾略特泰柏(Elliot Tiber)面臨著人生低谷與家庭危機,回到故鄉的他,肩負著振興家族事業與小鎮經濟的使命,而靈機一動包下「胡士托音樂節」便是扭轉一切的契機!艾略特沒料到的是,這場音樂會不僅為他帶來財富,也讓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更重新認識父母,此後的人生軌跡也和胡士托再也分不開了。
▲越戰歸來心理受創,時而瘋癲、時而緬懷過去的比利(艾米爾賀許 飾)。
從人物及劇情來看,《胡士托風波》說的還是他擅長的「家庭親情」與「同志情誼」題材:一個抵得過千軍萬馬卻缺乏安全感的的媽媽,一個對老婆兒子有滿腔的愛但不善於表達的爸爸,還有同志戀情蠢蠢欲動的孝順兒子,三位一體,不都是李安的拿手好戲?
▲頑固碎碎念老媽、夾心餅乾兒子和無可奈何的老爸。
因此,說《胡士托風波》是小人物的成長故事並不為過,但「胡士托」本身的時代意義不僅於此。1969年的美國,是一個混亂又充滿活力的年代,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尼克森就任總統,越戰打得如火如荼,嬉皮世代反骨地蔑視一切,高喊著「愛與和平」,一切事物顯得混亂又充滿活力。雖然,以後見之明而言,胡士托終究是烏托邦一場,不過胡士托所引領的風潮仍影響了後世,而李安的電影,讓我一瞥「愛與和平」的甜蜜幻影。
▲嗑藥high翻天的音樂會幾乎沒有發生暴力事件,見證了愛與和平。
看電影前的我,有的是對於嬉皮文化的刻板印象,看完電影後的我,卻看到了嬉皮世代的時代意義:戰後嬰兒潮的年輕人蔑視一切固有價值,不在乎種族,不在乎衣著,不在乎性向,不在乎外界的異樣眼光,在對什麼都不在乎的前提下,當所有人都坦承相對時,胡士托音樂節包容接納了各種可能性:反戰意識、環保訴求、同志運動、擁抱異國文化,這一代的年輕人對現狀不滿,渴望擺脫束縛,在這一場如夢似幻的嘉年華會,他們身體力行「做愛不作戰」,內心深信著「愛與和平」,在美國四處流浪並追逐夢想。
▲音樂會期間,男女在河邊洗澡裸裎相見,作風大膽旁若無人。
甜蜜時光總是短暫,泡沫總有破滅。胡士托的精神並沒有立即影響後世,音樂會後的美國並沒有產生結構性的質變,這時的美國彷彿深陷泥沼:尼克森因為世紀醜聞水門案下台一鞠躬,一場發生在國土之外的越戰,打得美國死傷慘重、精神受創,當初高喊著「愛與和平」狂放不羈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也進入家庭,成為李安鏡頭下《冰風暴》描寫的、崩解中的中產階級家庭一份子…。當初那些在白湖鎮飲酒作樂、引吭高歌、快樂無憂的年輕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烏托邦不是因為真的存在,才顯得可貴而值得追求,胡士托也一樣。對於無法躬逢其盛的我們這一代人,胡士托的精神遺產確實傳到後世,於是,有文人墨客撰文遙想胡士托請點我,有導演李安拍電影側寫這一場風波,誠如作者艾略特泰所說:「也許這個音樂節沒能改變世界,但卻已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如果和艾略特一樣覺得生活被壓得喘不過氣,就讓這部細膩又不失幽默的李安式電影洗禮一下吧!看《胡士托風波》如何影響主人翁及一代人,一起高喊愛與和平的Rock'n roll~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3
 
 

台長: 阿楨
人氣(4,59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
此分類上一篇:《60年代》

美國
美國六十年代青年文化考>尹 達《聲音》第二刊

一                     
我們站在世紀末的十字路口,舉目前望。一面是鳥語花香的廣闊的田野,一面是閃著金光的冰冷的樓群,我們究竟該在何處安居?
這是每個人在精神上都必須做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權指揮自已的雙腳,尋找適宜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在這個物質包圍的時空,相信會有很多人毫不猶豫地奔入冰冷的樓群。因爲樓群的腸胃消化功能良好,尚有余熱,人們在裏面可以不受風雨的吹打,可以舒適地躺在床上享用大樓提供的食物或殘渣,可以睡覺而不用考慮在野外的危險。但事實真會如此愜意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們漸漸地遺忘了一件事,他們還在人家的腸胃裏,在不知不意中被吸收了一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思想。
我們現在仍可想象尼采在上個世紀末孤獨地呐喊,精疲力竭後倒在當時被人們認爲一文不值的書著中的情景。真正的天才大都會走向極端,在一段極盛之後走向瘋狂,之後狐獨地離開這個世界,就如梵高之死于阿爾的太陽與美景,尼采之死于對于思想迷狂的探索。在之後的100年間,人們開始感到理性的壓抑,于是重拾起尼采,發現其對非理性主義的論述竟是如此地精采與生動,于是有了諸多的現代主義流派,哲學、文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都沾其光芒,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的出現,使人們看到這個世界變了,我們無法再用從前的眼鏡來看等待這個世界。
又走到世紀末的交叉點,我們回首百年,會在密密層層的文本中間發現一點兒特別的東西——一個持續了十年的青年運動,地點在美國。
60年代是一個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激情的時代,世界各地都可聽到激烈的造反之聲,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國的“五月風暴”,中國的紅衛兵運動及我們下面要討論的美國的“新左派”學生運動。這些運動構成了當時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一條壯麗的風景線,但畢竟勢單力孤,最後消散了,只在曆史上劃下了一條美麗的彩虹。
美國的50年代是一個政治穩定、經濟增長的時期,羅斯福的新政使經濟好轉,在科學技術推動下,繼續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但那時的青年似乎過早的“老”了,孤僻離群、謹小慎微、並且缺乏想象力。這一代人似乎完全接受了上輩人的言行准則,甚至在一向以開放、活躍著稱的大學裏,也找不到鋒芒畢露的人物。這一代人被稱之爲“沈默的一代”。在這樣一個曆史背景下,60年代青年運動的大爆發是什麽原因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新政以來美國經濟的發展,使大多數美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在這富裕社會中,仍存在少數人的貧困。一部分人由于不能適應生産力的要求,而失去了就業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失去就業的資格和能力。這批人已經 完全失去了自立的能力,只能依靠政府的福利制度維持生存。這種富裕社會中的貧困,成爲60年代社會不滿的一個重要根源。
第二、美國社會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並且在美國的窮人中,最多的是黑人。黑人的不平等的生活,使青年人極力地爭取自已平等、合法的權力,必要時通過暴力手段來實現。當時著名的黑豹黨就是一支有暴力傾向的黑人組織。但底層人民爲反抗不平等的待遇,這種組織也不爲過。
第三、來自青年學生對現實不滿情緒的增長。美國經濟的增長,使很大部分的人分享了美國的富裕,中産階級的隊伍漸漸擴大,成爲人口中的大多數,他們過著舒適的生活。60年代的青年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們有過隨心所欲的童年,但當步入社會時,才發覺一切都那麽地嚴格與循規蹈矩,處處充滿清規戒律,並且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完全不同于所受教育中的“平等”“正義”原則,而且他們的開放型個性處處受到壓制,一些敏感的青年人意識到這些,于是彷徨、苦悶、失落,出現了普遍的煩惱與畏懼。海德格爾認爲:煩惱與畏懼産生于人想把自己與社會、與他人隔離開來而又難以辦到的尷尬。他們企圖尋找童年的自由與美麗的自然,于是出現了後來的嬉皮士運動,將自身隔離在小島上,過著自由的生活。
再加之教育的變質與越戰的陰影,諸多因素最終導致了這場運動的發生。

從今天的角度看,“新左派”運動無疑是這場青年運動的中心。
“新左派”一詞最早出現于50年代後期的英國,一批年輕的社會主義理論信仰者由于“匈牙利”事件的出現,感到迷惘幻滅,聚在一起尋找新的出路,爲了區別各國共産黨、社會民主黨“老左派”,他們自稱“新左派”。 “新左派”在美國60年代達到全盛階段,形成自已的體系,直接影響了60年代反叛運動,所以我們稱那場學生運動爲“新左派”學生運動。
50年代後期,保羅古德曼與威廉A威廉斯對美國社會制度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古德曼認爲美國雖擁有大量財産,但青年中卻出現了“異化”的現象,出現很多違背理性的思想與行爲,他所著《荒唐的成長》一書表現了文化反叛運動的初期的活動。這本書指出了當時青年一代所處的困境,引起了強烈共鳴。威廉斯則從史學家的 角度對當時流行的“美國社會利益一致化”進行了分析,認爲美國的自然環境日趨惡化,發了工業發展之初的種種矛盾,爲尋找逃避社會災難的出路,美國只能對外擴張。他的理論爲後來的反戰運動提供了重要依據。
賴特米爾斯被認爲是“新左派”運動的理論先驅。他的《權力中樞》一書集成了他的思想。指出了操縱美國的實際上是“軍事──工業共同體”,經濟財閥與高級軍人結成同盟,控制著美國的權力。而富裕起來的美國中産階級實際上沒起什麽作用。這對于一向自認是美國社會中堅的中産階級無疑是當頭一棒。60年代,米爾斯在《新左派評論》上發表了《給新左派的信》,充滿了火藥味,指出青年知識分子可以取代無産階級成爲一支可能的激進的變革力量。
但對于“新左派”影響最大的人物自然是赫伯特馬爾庫塞。馬爾庫塞是法蘭克福學派最爲知名的激進哲人。法蘭克福學派以嚴肅的文化批判與意識形態聞名于學術界,馬爾庫塞襲其衣缽,溶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等,形成“批判社會理論”。1950年出版了《愛欲與文明》一書,指出文明對人之本能的壓抑。1964年出版的《單向度的人》,成爲60年代反叛青年的“教科書”。在這本書中他指出:當代工業社會是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利用技術進步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與超越性的向度(向度:價值取向與批判尺度),從而使這個社會成爲單向度的社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爲單向度的人。這本書爲我們觀察社會提供了一個可貴的概念結構與分析體系,通過它,文化與個人事務能被結合到社會理論和政治覺悟中去。它同時幫助激進分子擺脫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統理論,改用新的方式思考在現代環境中的新事物。在書的最後,他指出反抗這種壓制的希望在于非生産性的社會階層,即激進的大學生、社會青年及某些受排擠和被遺棄的社會階層。
在這些先人理論的引導下,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青年學生運動曆程。
新左派”運動的主要代表爲“學生爭取民主社會同盟”(以下簡稱“學民盟”)。這一組織的活動貫穿了這場運動的興起、壯大與衰落的整個曆史。“學民盟”正式登臺于1962年6月11—15日在密歇根州休羅港召開的新左派學生代表大會。大會通過著名的休羅宣言,指出:美國的民主制是一種“沒有公衆的政治” ,貧困和利潤積累同樣迅進,其罪魁禍首爲軍事——工業綜合體。大會提出了激進的改革綱領,要求削減軍事開支,用于非軍事的社會需要。休羅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新左派組織的正式誕生。從上一聲明可以看出,其早期走的是一條改良主義道路,主要形式爲示威遊行。雖然不主張取消美國社會制度,但痛斥了美國社會現存弊端,提出激進的口號,也預示了新左派運動發展軌迹,必定一步步走上激進化的道路。
1965年4月17日,“學民盟”,“五月二日運動”等組織聯合起來,在華盛頓組織了有25000人參加的反戰進軍,這是一次徹底否定美國外交政策和反對幹涉越南的政治示威。同年10月,“學民盟”參加了由“越南日委員會”發起的全國反戰遊行示威。1965年,是美國新左派運動“明顯放棄改良主義”,開始走向“革命的理論的實踐”的長征的一年。
1966年12月,“學民盟”通過反征兵協議。至1967年,反戰抵制運動走向高潮。1967年4月15日,30萬人在紐約舉行反戰進軍。受馬爾庫塞影響,“學民盟”提出了新工人階級概念,即學生將取代勞工成爲社會變革的偉大力量。入夏之後,在黑人造反、反戰運動、反正統文化運動的多重作用下,美國社會激流翻滾,不可遏止。秋天,威斯康星大學學生舉行示威、罷課,警察第一次在校園內使用催淚彈鎮壓學生,各地也不斷發生與警察發生沖突事件。10月21日,10萬反戰學生向五角大樓進軍,與政府出動的軍隊展開搏鬥。
與政府的正面沖突,使新左派生激發了其革命意志,不可避免地走上暴力鬥爭的道路。1968年,“ 學民盟”決定把鬥爭的方向由反戰轉爲黑人問題。4月4日,馬丁路德金被刺,全國100多個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黑人造反,使“學民盟”的激進分子得出必須以暴制暴的結論,這些人開始學習城市遊擊戰,與黑豹黨建立聯系。
1968年1月至5日,全國發生十起校園建築被炸事件,4月下旬,哥倫比亞大學暴動震撼了美國社會,標志著運動由抵制已轉爲政治暴力鬥爭。之後,1968、1969年政治暴力鬥爭不斷增加,街頭戰鬥、爆炸和縱火事件時有發生。
1968年6月的東蘭辛大會上,“ 學民盟”出現嚴重分裂,實力大爲削弱,再加上美國政府的鎮壓,到1970年新左派運動基本上已消失了蹤迹。只是在地下還有少數的暴力組織,但影響不大,後漸漸演變爲恐怖組織。
簡單的重溫,我們仍可感受到當時的混亂與騷動。新左派運動同反種族歧視、反越戰一直是緊密結合著的,我們也可清晰地看到抗議——暴力鬥爭這一條清晰的軌迹。這是一場以激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爲主體的社會運動,他們敏感地意識到個體的壓抑,而壓抑的根源在于這個“文明”的社會,于是提出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鬥爭目標,企圖建立一個愛與人性主宰的理想社會。他們既反對正統的資産階級自由主義思想,又對美國的老左派和蘇聯社會主義的現實失望,企圖尋找第三條路,寄希望于學生、黑人的力量,而放棄工人階級,所以在理論上帶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空想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色彩,失敗亦是曆史的必然。
但新左派確實給美國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它作爲當時美國社會的一支反叛力量,促使人們重新考慮美國社會的價值標准,個人的地位及其存在意義。它實踐了並不成熟的理論與主張,爲反抗既定的權力體系打開了一扇門,讓後繼者見到曙光。

1997年4月5日,艾倫金斯堡去世,終年71歲。美國音樂雜志《滾石》撰文寫出:“金斯的整個生命旅程是一個不斷探索未知、追尋真理的過程。他的死對我們而言損失巨大——因爲我們所面對的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巨人之一。”
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最傑出的代表,是50年代沈默中的一點雷聲,是先行者,是預言家,也是一個永不止息的戰士。“垮掉的一代”雖然主要的活動在50年代,但當我們回頭對60年代觀望時,卻無法回避他們所埋下的指示標。
“垮掉的一代”無論對于60年代或是今天,重要的意義在于他們身上那種徹底的反叛精神,一種在哲學、人生觀、文字的表達範圍與方式上的全面的反叛。作爲一群在新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生長起來的年青人,他們用自己的肉體和飽經創痛的大腦譜寫出了美國文學和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當物質的魔掌一點點地侵蝕人的精神家園的時候,“垮掉的一代”選擇了一種沒有道德和文化禁忌的新的生存方式,試圖喚醒在權力陰影下人們逐漸麻木的舌頭與神經。
他們首先是一群流浪者,沒有固定的職業與收入。如同傑克?克魯亞克于《在路上》指述的那樣,他們乘著車子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短暫的停留後又重新投入流浪,他們的足迹幾乎遍布全世界。他們在流浪中解決困惑,在流浪中尋找異質的自我表達,也在流浪中使自身作爲個人與文學團體走向滅亡。但有一個最大的困惑是他們所無法解決的, 那就是他們找不到出路。“我們得走下去,在到那裏之前我們一直得走下去。”“夥伴,我們到哪裏去?”“我不知道,可是我們非得走下去。”(《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成員幾乎都是同性戀者,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圈子。當時,他們的這種同性戀身份還比較隱秘,不被外人所知,他們相互友愛,在一種互愛的氣氛中討論美國的現狀、詩歌、藝術、音樂、與神秘的東方宗教。“垮掉的一代”對東方産生了興趣,甚至讀起了老子的《道德經》,這也是在東方哲學中爲自身的現實尋找出路,這在後來也直接影響了嬉皮士運動。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對彼此袒露內心最深刻的隱思,大大地啓迪和影響了他們的寫作方式——一種人性的最暢快淋漓的表達。金斯堡的《嚎叫》與《祈禱》兩本詩集就是其文字美學最典型的代表。我們甚至可以拿來與現代詩歌史上兩篇巨作——艾略特的《荒原》與裏爾克的《杜英諾哀歌》——並放,把它們看作詩歌史上一個新的裏程碑。在兩本詩集中,金斯堡運用了大量的長句,幻象與現實並置,意象之間的聯結也很奇特。並且內容上大膽地談及瘋狂、失落、同性戀與社會孤獨感,用夢魘般的詞句,對當時虛僞的美國的社會進行最有力的鞭撻,對物質主義、擴張主義進行抨擊,描繪出一幅絕望的極樂世界的藍圖。
“垮掉的一代”是一群利用毒品來促發幻覺、支持寫作和排遣人生煩惱的文學團體。毒品能夠幫助他們展開想象,改變意識之見于眼中的物象。他們在每次吸毒後,都會互相交流彼此的幻覺曆程,使他們的作品中不斷出現放大、扭曲、超然的形象,在文學史上塗抹了厚厚一筆瑰麗的色彩。威廉?伯羅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裸體午餐》就是通過一個匿名的吸毒者的眼睛,展示了一個扭曲的變形的但更具震撼力的法西斯控制的世界。
在這裏,我們必須提及一種音樂形式──搖滾樂,它與“垮掉的一代”以及後來的60年代反正統運動都是不可分割的。搖滾樂是在黑人音樂中誕生而出的,重節奏性,節拍強烈,所以一開始就以粗暴的面目出現,而與主流文化相抗。也就是說搖滾樂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對抗,盡管這絕非它自身的意願。
50年代,在“垮掉的一代”中最有影響的是爵士和布魯斯音樂,布魯斯音樂的無固定節奏,可以無限延展下去的風格,本身也體現著一種非理性。搖滾樂中有很大成分的布魯斯節奏,那時的搖滾樂還很不成熟,只是靠著“貓王”的性感動作得以盛行。但真正有作爲的是小理查德、查克?貝瑞等人。金斯堡在一生中一直都同搖滾樂不可分割,他一直在支持和關注著搖滾樂的發展,可以說,他是幾代搖滾樂手最真摯的老師與朋友。
“垮掉的一代”的活動一直處于社會的邊緣,並未給當時的美國社會以很強的沖擊。直到1957年之後,金斯堡、克魯亞克、伯羅斯等人的作品出版後,才引起震動。當時,他們對抗社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裸露。如同在文章中,他們把身體的裸露也作爲一種美學標准,一種個人對社會態度的象征,使藝術與行爲同行。金斯堡在1955年的一次詩歌朗誦會上全身脫光,克魯亞克赤身裸體生活在山洞中,尼爾?卡薩迪一絲不挂地死在墨西哥的一條鐵軌旁。他們想象自己該是愛與和平的天使,潔白而神聖,他們在世間的任務就是打掃灰塵。
“垮掉的一代”的一切行爲都預示著在當時,這該是一場悲劇。他們被看作瘋子、危險分子被關進監獄、精神病院,一些人莫名失蹤,一些人早亡,還有少數人繼續著對抗,如金斯堡後來又投入嬉皮士運動中。他們的反叛精神爲後人所繼承,出現了60年代一系列反主流文化運動,如嬉皮士運動、性解放、女權主義運動。他們告訴後人:叛逆應是青年人的靈魂。它的作用在于當一種潮流向錯誤方向迅猛發展時,它起阻遏作用;當主方向過于單調和一統化的時候,它提供更多新的選擇,而選擇就代表了創造,代表了由創造所代表的更多新的選擇。

讓我們把鏡頭再推到60年代,會發現在轟轟烈烈的政治批判與反抗的同時,還有一群年青人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著對美國社會的不滿與反叛。他們同樣敏感而真切地感受到人的異化,轉而否定理性、強調本能、關注當下,但他們選擇的是一條逃避現實的路,于是人們用“嬉皮士”一詞來稱呼他們。
“嬉皮士”源自諾曼?梅勒50年代所寫的一部小說《白色的黑人》,書中塑造了一個存在主義的二流英雄──“嬉皮斯特”,他“在反叛的自我意識的推動下,開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以此作爲在一個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的社會中生存下去的手段。這個人物很快成爲那些本就迷惘、困惑的人的偶象,把自身 的行爲准則定位于“嬉皮斯特”的行爲准則,即只聽命于自身意願,不受習俗道德、社會行爲准則的約束。
“嬉皮士”運動是60年代最爲感人的一幕,如暴風雨夜中搖曳不定的昏黃燈光,爲反正統文化運動勾畫出最爲柔和的情境。
嬉皮士們基本上傳承了“垮掉的一代”的生存方式與精神傳統,只是在特定的曆史氛圍中規模更大,範圍更廣,影響也漸深。他們試圖在社會邊緣重建一個世界,用和平與愛和物質化、科技化的社會對峙,他們鄙視成年人所統治的世界,憎恨他們的保守與柔順。“嬉皮士”們往往留著長發、長須,喜歡褪色的牛仔褲、手鐲、念珠、耳環等一些古怪的飾物,而對傳統紳士的穿戴整齊則不屑一顧。他們自標“花之子”,喜歡嘲弄似地在警察的槍筒裏插上鮮花。
與“垮掉的一代”後期的生活方式一樣,嬉皮士也選擇了遁世的生活。他們逃離了各自的家庭組織了“群居村”,過著財産、愛情、孩子都公有的簡樸的生活。他們希望通過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放蕩與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找回在現代社會中丟失的原始的情欲和創造力。爲了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選擇的群居方式,我們有必要看一看美國人性觀念的轉變。
50年代之前,一般的美國人一直忌諱公開談論性問題,傳統的性觀念仍然統治著美國人的頭腦。但50年代之後,它同時受到來自科學與哲學雙方間的挑戰:在科學領域,印第安納大學的教授艾爾弗雷德?C?金西和他的助手們于1948年和1953年分別推出的《男性性行爲》和《女性性行爲》兩部專著,無疑是這一領域的先鋒,書中對人類的性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並提供了婚前性行爲與婚外性行爲的真實性情況與數據,調節人們看待這些問題的眼鏡。之後, 又有一批對性交問題進行討論與探究其生理原因的書出版,使人們意識到性問題實有研究必要,並非難以啓齒。在哲學領域,弗洛伊德指出,人的社會文明生活的發展必然要壓抑人的本能。馬爾庫塞繼接弗氏理論,認爲物質生活究分發展之後,這種壓抑是無必要的,要從這種壓抑中解放出來,首先要來自性的解放。
在種種觀念沖擊下,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的性觀念予以否定,斥之爲“僵化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性標准” ,而代之以一種更加開放的觀念。觀念的改變導致行爲的變化,人們對于傳統認爲罪惡的性行爲不再隱藏。這樣,性行爲就置于日光之下,坦蕩而自然,而不再拘于黑暗之中。
了解以上的事實,我們就會很容易理解“嬉皮士”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群居生活源自一種“大家庭”的觀念,是一種假想的共産主義,又有原始社會的特征。在本質上是對自然的回歸和對機器的反叛。
“嬉皮士”的精神核心是“幹你自己的事,逃離社會去幻遊”。幻覺已成爲人們的精神需要,用以擺脫人類陷入的精神危機,以求達到“ 文化超越”的理想。而制造幻想的最佳方式無疑是吸毒,毒品在當時已成爲一種對抗的武器,幾乎反主流的每個角落都閃動著它的影子,對于毒品的使用,原因複雜而混亂,這裏只想從人類對想象力的需要來微探一下其原因。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化社會正改變著合理性與不合理性之間的關系。想象與理性的差距不斷縮小,一些不久前還只是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情境,此時已立在你身邊示威。這也導致了想象被有系統的濫用,逐漸被權力系統控制,從而規定政治步調與政治風格。因爲在一個單一的體判下,有意義可以變爲無意義,無意義也可以變爲有意義,人們越來越強烈感受到精神構架被動的拆毀與重建,一種混亂感、恐懼感也因此而生。
人們想象的浪漫空間漸漸減少,甚至消失的情況下,社會已迫使想象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去證明自身,想象本身則變爲曆史的種種設計與能力。
正在人們感受到想象的缺失,精神上的極度理性與非人化的時候,毒品悄悄地綻開了誘人的鮮花。毒品給人帶來的就是對這種缺失想象力的填充。毒品可以極大地提高作用者對聲音、顔色、運動的感受力,産生更大的靈性感受與新經驗。而且每天會有不同的幻覺曆程,所以對于精神上異常苦悶與壓抑的青年人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但是長時間的作用,會導致感受神經的靈敏度下降,所以人們會提高自己服用的劑量。但當大量的毒品再無法帶來新鮮的幻覺曆程的時候,精神上人們想象力的驟然缺失,會使人無所適從,導致精神變態及至自殺。
要使想象力解放,馬爾庫塞指出:“先決條件是在消滅許多壓抑自由的東西以及許多使一個壓抑性社會永恒化的東西。”(《單向度的人》)也就是解放和徹底改變現有社會。“嬉皮士運動”在一種悲觀的立場上,選擇了逃避,在社會邊緣重建理想國度,但他們精神上還是未能徹底地與社會脫離,只能依靠吸毒來填補想象的空白。
與毒品一樣,搖滾樂在他們的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60年代才是搖滾樂的真正開始。“甲殼蟲”樂隊無疑是曆史上最著名也最具影響力的樂隊。四個來自利物浦的小夥子創造了搖滾史上的神話。他們在美利堅的土地上登陸伊始,便以溫文爾雅的形象與旋律性極強的英倫曲風,引起巨大的轟動,甚至在他們住過的酒店,店主竟將約翰?列儂睡過的枕頭割成幾千塊兒,以每塊幾十美元的價格出售。但那時“甲殼蟲”樂隊還只能算是一支流行搖滾樂隊,他們真正的成熟是在1964年之後,推出了幾張革命性的專輯,大膽地進行實驗與探索,其中也摻雜了很多迷幻因素,如《黃色潛水艇》、《左輪手槍》、《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等。
與“甲殼蟲”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滾石”樂隊,樂隊的四名成員都來自英國的中産階級家庭,並有相當高的學曆,但他們出現伊始就是一副狂放不羈的形象,粗暴而野蠻,歌詞中直露地渲泄對社會的不滿及宣揚毒品、性愛等。但他們的成績並不如意,只推出了爲數不多的幾張具有價值的作品。
60年代的搖滾樂與毒品的糾纏最爲緊密。毒品帶來的幻覺曆程,使搖滾樂手們想把它記錄下來,用音樂的形式再現,60年代毒品的盛行,也帶來迷幻搖滾樂的興旺。吉米?亨德裏克斯是搖滾中最爲神秘,、也最有貢獻的人物之一。他使用左手彈奏右手琴,使人們現在聽他的錄音很難找到相應的和弦,而其中使用的一些技巧更是難以捉摸。作爲搖滾史中的一名吉他大師,他同時對效果器進行了改革,爲迷幻搖滾樂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60年代美國青年深受來自英倫的搖滾樂的影響。鮑伯?迪倫由民謠歌手向搖滾鬥士的轉變就是當時美國青年一個典型的代表。
1969年8月16—18日,45萬瘋狂的歌迷參加了在紐約州貝瑟爾的卡茨基樂山村舉行的搖滾音樂會,即永載搖滾樂史冊的“烏士托音樂節”,參加這 次演出的樂隊基本上是一些迷幻搖滾樂隊,如吉米、“傑裴遜飛機”和“感恩而死”等。相同的理念將他們和嬉皮士們結合在一起,這次音樂節同時也成爲嬉皮士的一次盛會。他們舉著“音樂、和平與愛”的旗幟,進行了一次狂歡,也是嬉皮士運動的高潮。當時連下了三天暴雨,地上一片泥濘,嬉皮士們卻樂此不疲,在泥濘中脫去衣服翻滾跳躍。音樂不是唯一目的,歡樂才是最重要的事兒,雖然會場出現了食品與水短缺,移動廁所惡臭難 耐等情況,但嬉皮士們卻表現出巨大的愛心,他們盡情歡樂,也互相幫助,真正體現了”和平與愛“的主題。美國“生活與時代”出版公司曾將這場音樂會列入塑造美國曆史的百件大事之一,並將其簡述爲“在泥濘的草地上,美國青年遠離越南戰場的血腥洗禮,真正體驗到和平相處的快樂與永恒價值”。
至1970年,美國全國共有200多個群居點,主要有舊金山哈特?阿什伯裏,洛杉磯的日落帶、紐約的樂村等,生活著4萬余名嬉皮士青年,但由于後來他們的行爲越來越極端化,也走上暴力道路,影響日微。

在90年代末的中國,累述了美國60年代的那些小事,對于有的人也許是一堆垃圾,可以不屑一顧;如果對于另一些人,能夠引起那麽一點點兒興趣,就不枉作此文了。
http://zzx.shangdu.com/artchina_movie/rock_diantang/60`sROCK.htm
2008-04-22 07:16:48
嬉皮
嬉皮士(英語Hippie的音意譯)本來被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嬉皮士這個名稱是通過《舊金山紀事》的記者赫柏.凱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化運動,它沒有宣言或領導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出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反對,他們提倡非傳統的宗教文化,批評西方國家中層階級的價值觀。
他們批評政府對公民的權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貪婪,傳統道德的狹窄和戰爭的無人道性。他們將他們反對的機構和組織稱爲“陳府”(the establishment)。
嬉皮士後來也被貶義使用,來描寫長發的、肮髒的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詞作爲對年輕的自由主義人士的侮辱。
當時的嬉皮士想要改變他們的內心(通過使用毒品、神秘的修養或兩者的混合)和走出社會的主流。遠東形而上學和宗教實踐和原著部落的圖騰信仰對嬉皮士影響很大。這些影響在1970年代演化爲神秘學中的新紀元運動。
來源
1940年代和1950年代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稱爵士樂音樂家爲“hipster”和“beatnik”,同時這兩個詞也被用來稱呼圍繞著這些藝術家而出現波希米亞主義似的反文化。
1960年代,從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時從爵士樂中演化出搖滾樂。
在美國東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輕的反文化者稱他們自己爲“hips”。許多來自紐約市區的失望的年輕人聚集在那個村中,他們穿著他們最舊的衣服。第一個用嬉皮士這個詞來描寫這些穿著舊衣的中産階級子女的媒體是一個廣播電臺。
1965年9月6日舊金山的一家報紙使用首先使用了嬉皮士這個詞來描寫這些年輕的波西米亞主義者,但其它媒體在此後兩年中幾乎沒有使用過這個詞。
舊金山海特?亞許柏裏地區的嬉皮士是以一個叫做Diggers的團體爲中心。這個街頭劇團體將即時性的街頭劇、無政府主義行動和藝術表演結合在一起,他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自由城市”。他們受兩個不同的運動影響:一方面受波西米亞主義的、地下藝術的、劇團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左派的、民權主義的、和平運動的影響。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也有一個非常活躍的嬉皮士社團。1967年夏許多年輕人(警察估計有七萬五千人)聚集在海特?亞許柏裏分享他們的新文化的音樂、毒品和反抗。
1960年代末嬉皮士運動達到其高潮。1976年7月7日《時代》雜志將嬉皮士運動作爲其封面故事:《嬉皮士:一個次文化的哲學》
由于許多嬉皮士在他們的頭發裏帶花或向行人分花,因此他們也有“花癲派”的外號。
政治
嬉皮士經常參加和平運動,包括反越戰的遊行和爭取人權的遊行。青年國際黨是嬉皮士中特別政治活躍的亞群。
從2005年的觀點來看,嬉皮士性別歧視相當大,但實際上嬉皮士很快就接受了女性主義和平等主義的原則。
一開始嬉皮士對同性戀不十分容忍,但隨著運動的發展他們越來越接受同性戀。
嬉皮士也通過“落出”社會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政治願望和實現他們所尋求的變化。回到農村去、合作企業、替代性能源、新聞自由運動和有機農業在嬉皮士運動開始時都受到青睞。
毒品
許多人認爲嬉皮士濫用毒品的程度被支持越戰的人誇張。他們用這個借口來反駁嬉皮士反對越戰的理由。但實際上的確有許多嬉皮士使用毒品。他們尤其希望利用毒品所産生的幻覺來達到內心的修養。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夠産生幻覺的藥品如LSD和裸蓋菇素。雖然也有許多嬉皮士不用毒品,但毒品往往被看作是嬉皮士的一個標志和他們不肯遵從社會守則的原因。
使用毒品至今被看作是嬉皮士文化的一個中心內容。
許多人認爲嬉皮士不抽煙,因爲他們認爲抽煙有害,但當時的照片顯示許多嬉皮士抽煙。
遺産
1970年許多嬉皮士的生活形式進入了主流文化,但其下的實質卻很少被主流文化吸收。媒介漸漸喪失了對這個次文化的興趣,年輕人對它也喪失了時髦感。隨著龐克搖滾的出現嬉皮士甚至成爲年輕人的反感形勢。但也有許多嬉皮士保持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主流文化中保持他們的生活方式。直到2005年全世界到處依然有嬉皮士的社群點,有些人隨著他們喜歡的樂隊流浪。從1970年代初開始出現的爲和平祈禱的彩虹聚會今天依然保持,其它聚會和音樂節則致力于生命或愛。
特征
長發,大胡子。許多人覺得長發是一種冒犯,因爲它代表不整潔或女性。
色彩鮮豔的衣著或不尋常的衣飾。
聽一定的音樂,比如傑米?亨得裏克斯和傑菲遜飛艇的幻覺性的搖滾樂、詹妮斯?喬普林的布魯斯、斯萊和斯通家族、ZZ頂級樂隊、死之民樂隊等的音樂。
偶爾自己演奏音樂,一般吉他,一般在家裏與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綠地上或節日上。自由戀愛,公社式的生活
毒品
新嬉皮士
嬉皮士是對21世紀的嬉皮士的稱呼,他們恢複了一些196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觀點,比如他們也強調自由,穿他們願意穿的衣服,做他們想要做的事。與1960年代的嬉皮士不同的是新嬉皮士一般不政治性,而1960年代的嬉皮士實際上是一個政治運動。
貶義用法
保守的主流人士用嬉皮士一詞來指吸毒的人,尤其吸大麻的人,以及不願參加社會活動,缺乏社會義務感和缺乏衛生感的人。龐克搖滾次文化的人士則使用嬉皮士一詞來指陳腐的、無聊的或討厭的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74421.html?fr=qrl
2008-04-22 07:18:02
中國憤青
美國鸚鵡集體失語、中國“垮掉一代”驚人崛起!

有人在網上發文詰問:奧運火炬被搶,誰最難堪?以我看那:

最難堪的,當屬那些一向聲囂塵上、嗓音極高、目前卻集體失語鴉雀無聲的中國思想精英主流(中堅力量是具有“美國鸚鵡”美稱的自由憲政派)吧? 
次難堪的,或許該是聽信了鸚鵡們口口聲聲要求中華民族“徹底擺脫掃除近百年遭受外侮屈辱感、全身心擁抱西方文明……”之類種種妙論,一頭紮進三十余年“全面接鬼路線”無法自拔的“思想解放”倡導者和貫徹落實者吧? 
“思想解放”好啊,形勢卻比開始再次走紅的“思想解放”高調強!“先生老是打學生”的曆史,正以不同方式再次重演、繼續重演……,並成爲當今國內外形勢基本特征之一。 
想不到啊,真是叫人想不到。西方曾誤以爲已經如願以償親眼目睹的“中國已經垮掉的第三代、第四代”,出人意外地,竟然表現的比他們前輩,更加激烈好鬥,更加地無法容忍西方的強權霸道和僞善欺淩。 
我也有些驚奇了:跟中國人民半個世紀以前所遭受過的那些外部強暴欺淩傷害相比,目前“先生所打學生”的幾下小小耳光,算得了啥?能比得上當年前輩“先生”肆無忌憚窮凶極惡做法的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啊? 
西方對華戰略家們,面對中國網民火山迸發一般的狂怒,或許也會跟我一樣困惑、一樣感到驚訝和有些不可思議吧? 
我想,中國整整一代、兩代一提起義和團、“土八路”,曾顯不屑眼神的年輕人,現在如果以己度人,將心比心,一定會深刻理解當年“拳匪、共匪”的心情和決死獻身精神是怎麽來的了吧?!畢竟,拜托朝戰、越戰余威,仰仗六億人民勒緊褲腰帶掙下的核彈頭,今日中華所遭受到的,跟從鴉片戰爭起遭受過的一系列無休無止外強欺淩和奇恥大辱相比,似乎不足一個小指頭吧? 
而如今的年輕人,卻從這個似乎其貌不揚的小指頭中,看到了中華民族面臨的深重困境、危機和曆史悲劇再度重演之可能性! 
很敏感、很銳利啊,繼承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祖訓的中國千千萬萬愛國憤青們!我作爲你們的長輩,真是覺得很放心、很自豪、很光榮哪!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1&subid=0&fid=49755&tbid=2077
2008-04-22 08:08:40
阿楨
論美國童子軍的破產敗亡 2020-02-23 觀察者網
美國派裡先知文化協會會長約艾爾•貝裡
  導讀
2月18日,美國最大的青少年組織——童子軍(BSA)申請破產保護,原因竟是該組織正面臨著無數前任成員的虐待及性虐待指控。作為承載美國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之一,童子軍為何會陷入道德淪喪、違反法律的窘境?本文作者試圖在理想與殘酷的現實間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觀察者網翻譯全文,謹供參考。
…..
偏離初衷的又何止是童子軍?當下美國,數不清的承擔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已經無法再找到前進的方向。
  YWCA原本是個基督教少女文化組織。它一開始建立時,旨在幫助剛從鄉村走出來,想在城市工作立足的單身青年女性,幫助她們樹立起正確的基督教文化價值觀,提供給她們方便的祈禱場所。其最初的格言引自《聖經•撒加利亞書》:“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但是該格言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像是小學一年級的女權主義者寫的一句話:“轉換權力結構,建立一個正義、性別平等、沒有暴力和戰爭的世界,包容廣大女性同胞,實現YWCA可持續發展。”她們居然還向美國的計劃生育委員會捐款!
  哈佛大學,這個身負盛名歷史久遠的美國精英學府,創始人本是一群清教徒神學院的師生。他們建校的目的一開始寫得很明白,早期的校訓是“為基督,為教會”而不是“真理”。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讓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考慮以認識神與耶穌基督為永生之源,作為他人生與學習的主要目標,因而以基督作為一切正統知識和學習的惟一基礎。”今天,哈佛大學卻充斥著大批世俗人文主義者,他們的口中說著各種古怪的種族平等理論。
  哈佛大學的校訓從“為基督為教會”改成了“為真理”
上述只是眾多數不清的例子中的極少數,如果還要列舉的話那就太多了。我曾經花大量時間查找這些組織的起源和發展史,卻找不到他們變質退化的清晰歷史節點,換言之,他們的腐爛是緩慢的,隱秘的,有的要長達一個世紀,這是數不清的微小個案形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他們拋棄了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2020-02-26 08:14: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