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1 06:18:22| 人氣5,78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60年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60年代》(麥田,1998)?不過是本介紹「美國」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反文化運動、和反越戰等為主之書,而非Hobsbawm,E.J.在《極端的年代》(麥田,1996,H.書後評)以「文化革命」稱呼「全球」60年代。

六○年代是意涵最豐富的美國歷史名詞之一。這十年間,人類和地球的關係因太空計畫而切斷,官方的種族歧視制度因受害者的不願忍受而動搖,禮節傳統也因男人的頭髮增長和女人的裙子減短而崩潰。在這諸般約束紛告瓦解的過程中,自由民主主義無疑扮演著加速的角色,本書便以這股思潮的發展為經,帶我們窺探六○年代各種衝突力量的基本性質。 理想、啟蒙、衝突、暗殺,搖滾樂、性解放、言論自由、回歸自然…… 「六十年代」,美國最豐富的一段歷史,在這個十年的第一年,一位後來死於暗殺的年輕總統宣誓就職,一個新世代的序幕就此展開—— 黑人民權運動在這十年取得重大成就,卻也在這十年分裂、對立、趨於沒落;反文化的嬉痞開創出新的文化,學生革命實驗著不一樣的民主政治;而令一整世代美國人痛苦的越戰,在這十年開打,也在這十年步入尾聲…… 面對這段複雜的歷史,本書透過議題的選擇與深入,探討各種政治與社會力量的激昂與分裂,照見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美國文化與政治深層的矛盾與特質。

「美國」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學生運動、反文化運動、和垮掉的一代或分裂的一代等主題就已超負荷了,此文先貼黑人民權運動和反越戰之文,至於「六十年代」也早已成「懷舊」名詞。

懷舊指對過去的憧憬,通常是理想化而不現實的,經常和一個溫暖的童年回憶、某種遊戲或者珍貴的私人物品聯繫在一起。
研究表示,許多人相信,過去的歲月比現在美好,他們也相信過去他們過的是較佳的生活,甚至當實際上並非如此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是鄉愁的特質:美好的舊時光。流行文化經常撩撥鄉愁情緒。諸如Lost In Space和Moon Pies的電視節目總可以引起對太空時代的懷念。
在當代的流行文化中,對於過去的某個年代有一種懷舊情緒。
在美國,懷舊情緒基本上是針對20世紀,特別是1950年代到1980年代。其帶有嚴重的偏見,只針對數量有限的某些流行文化的物件,而且通常是西方,或者更準確地說,美國中心觀點的文化。
最值得注意的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對於1950年代的懷舊情緒(即使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那是一種對戰後美國的懷念,而不是(舉例而言)對經過儉樸生活而復原的1950年代英國的懷念。同樣的,一個典型的1960年代中國人物的經歷,絕不會符合一般西方印象中的60年代。
1950年代
50年代是一個普遍被懷舊的年代,即使是在2000年代,50年代仍在美國被某些人認為是理想時代。Diners, jukeboxes, doo-wop音樂,以及通俗的科幻電影被視為50年代懷舊的重要主題。這個年代也被理想化為犯罪率低,生活簡單但是不困苦。比較諷刺但是也饒富意義的是:1950年代是種族歧視不被抨擊而婦女、兒童權利尚未發展的最後一個時期。對50年代的懷舊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
1960年代
60年代被很多人,特別是嬰兒潮世代,認為是20世紀最棒的10年。不過,現在被視為60年代(The Sixties)的實際上是從1963年底晚至1974年,其他和50年代很類似。60年代的主題有:嘻皮、搖滾、披頭四和Woodstock音樂節。60年代常被稱為「Swingin’ Sixties」,一方面因為那十年的巨大文化變遷,另一方面也因為swinging的普遍流行。60年代從1980年代開始成為懷舊的對象。
1970年代
在美國,70年代,從懷舊的角度看,不是指1970年到1979年,而是指這10年的後半段,因為前半段被視為60年代的一部份。70年代常被成為迪斯可時代,因為這種音樂在那10年間非常流行。在英國,70年代的懷舊包含整個十年。龐克搖滾和迪斯可(後者沒有像在美國那樣全面被接受)和70年代後半段最有關係。然而,華麗搖滾(glam rock)被認為是英國70年代的典型。被認為屬於70年代的物品有笑臉、迪斯可、放克(funk)和爆炸頭。
1980年代
80年代常被90年代嘲弄,儘管如此,早在1997年,對80年代的懷舊就開始了,因為它與70年代和90年代都是完全不同的。被認為屬於80年代的有:New Wave音樂、華麗金屬(Glam metal)、老電玩遊戲、魔術方塊、冷戰和電子合成器。從流行文化的角度看,80年代通常被認為開始於1979年的迪斯可沒落,結束於1991年油漬搖滾的出現。另外,80年代也常常被稱為「溢越的十年」(Decade of Excess),因為在這十年間開始富裕帶來的困惑,以及沃爾瑪等大公司的出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7%B7%E8%88%8A

美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United States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黑人反對種族隔離與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群衆運動。戰後頭10年,美國黑人爭取平等自由的運動只限于由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在法院進行的鬥爭。
1954年5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爲改變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就布朗控訴托布卡教育委員會一案作出判決:公立學校所實行的種族隔離教育是不平等的,違反《憲法第14條修正案》。
1955年12月1日,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在青年黑人牧師M.L.金的領導下,全城5萬黑人團結一致,罷乘公共汽車達一年之久,終于迫使汽車公司取消種族隔離制。1957年,金牧師及其支持者組成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將運動深入到南部生活的各個領域。1958年南方21個主要城市組織集會,發動黑人爭取公民權利。
1960年2月1日,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城 4個黑人大學生進入一餐館,白人服務員命令他們走開,他們靜坐不動。這一英勇行爲立刻得到南部廣大黑人學生響應,發展爲大規模靜坐運動,迫使近 200 個城市的餐館取消隔離制。
1961年5月初,種族平等大會又開展自由乘客運動。不久,在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參與下,得到許多白人支持,逐漸發展爲全國性運動,迫使南部諸州取消州際公共汽車乘坐上的種族隔離制。
1963年3月,金牧師等人在南部種族隔離極嚴重的伯明翰組織示威遊行,要求取消全城隔離制。示威群衆受到殘酷鎮壓,但由于金牧師的堅持和美國聯邦政府被迫進行幹預,該城種族隔離制全部被取消。伯明翰事件後,民權運動隊伍迅速擴大。
1963年8月28日組織25萬人 (其中1/4爲白人)向華盛頓進軍,要求就業,要求“立即自由”。另外,有些城市黑人還開展以暴力對付暴力的鬥爭。1964年迫使L.B.約翰遜總統簽署了《民權法》。但南部諸州仍采用各種手法阻止黑人選民登記。于是,金牧師等在種族主義非常猖獗的亞拉巴馬州塞爾馬市進行黑人選民登記運動,並于1965年3月冒著被毆打、殺害的危險由塞爾馬向州首府蒙哥馬利進軍,最後參加人數達15萬。在世界人民譴責面前,美國政府于同年8月要求國會通過了《 選民登記法》。
上述兩法未能實際完全取消南部種族隔離與歧視制度,而北部事實上的種族歧視還有加劇之勢。1968 年3月,金牧師組織貧民進軍 (又稱窮人運動) ,途經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後來黑人領袖們發起的民族自決運動、黑人權力運動、黑豹黨運動以及黑人群衆自發的大規模城市騷動等,實際上都是以不同形式反對事實上的種族隔離制,特別是就業歧視制度的民權運動的繼續。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是現代非暴力運動的典型,在全世界被壓迫階級之中影響深遠,它使人們看到可以通過合法的群衆運動獲得民主權利的可能,也使人看到世界必將走向民主平等的趨勢。
http://baike.baidu.com/view/190927.html

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在社會運動的研究以及其他社會運動的發展上都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美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社會運動理論之一 一 資源動員理論,基本上就是從民權運動的經驗研究當中萃取出來的理論。另一方面,由於民權運動的發生,在相當程度上也帶動了往後20年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以及和平運動的發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以及和平運動這四種運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算是社會運動這個研究領域中(尤其是社會學傳統的取向)最有代表性的幾個運動,相關文獻相對上累積的最多,研究也做的最細緻。
至於左翼運動、右翼運動、族群/民族運動、以及宗教運動,基本上只能算是這個領域的邊緣研究對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外乎學院內學術分工的結果,因為這些運動在社會運動研究社群以外,都另外有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左、右翼運動一般屬於政治學的研究領域; 族群運動屬於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這個領域; 民族運動屬於民族主義這個研究領域; 宗教運動則屬於人類學或宗教社會學的研究領域)。至於同性戀運動、社區運動、以及和墮胎相關的運動,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新社會運動理論」興起後比較受到重視的研究對象,在近年來頗有凌駕其他社會運動,而成為社會運動研究比較熱門之研究對象的趨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6%9C%83%E9%81%8B%E5%8B%95

美國反戰運動今不如昔>林博文 2006.10.24 中國時報

將近六成的美國人民反對伊戰,十月份美軍死亡人數創新高,美國打伊戰比越戰更沒有理由,但今天卻很少人像當年反越戰一樣走上街頭或集結校園激烈反戰。
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已廢除徵兵制而實行募兵制,白人中產階級的兒子不用擔心入伍,不必像當年的前輩一樣焚燒徵兵卡或逃亡加拿大。
今天,只有黑人、拉丁裔、窮白人子弟和少數亞裔青年投軍,去當「炮灰」,而家境比較好及很有錢的白人子弟可以安安心心地上大學。就像史丹福大學美國近代史教授大衛.甘迺迪所說的,不願當兵的美國人等於是使用納稅人的錢雇請清寒子弟為他們賣命,去從事最危險的工作,而讓他們不必流血亦不受幹擾地上學上班。甘迺迪又說,不願當兵的人可以上史丹福或長春藤盟校,去當兵的人很少人上大學,更不必說好大學了。
甘迺迪道出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和募兵制的弊病,同時亦說明了今天一直未出現反戰熱潮的原因。據調查,國會五百多名參眾議員裡,只有兩位眾議員的兒子在伊拉克服役,難怪國會裡面反戰聲音像蚊子叫。
一些黑人眾議員和少數政論家呼籲恢復徵兵制,理由之一是公平,大家不分貧富學歷,年齡一到就要當兵;理由之二是美國兵力不足,兵源不夠,已有相當多的美軍遠戍過兩次伊戰戰場(每次約七個月至一年),甚至有人去過四趟,這些人都感身心俱疲,士氣低落。
美國陸軍去年募到七萬三千人,今年則募到八萬人,南方窮人子弟當兵遠超過其他各地,每個新兵(十七歲至二十四歲)可以拿到二萬至四萬美金的入伍「紅包」。儘管有人希望恢復徵兵制,但不太可能,國會亦很難通過。
美國是在一九七三年一月停止徵兵,這是尼克森的「德政」,六、七十年代波瀾壯闊的反戰運動,很多人是抱著理想主義反對美國出兵越南,但也有不少人是害怕從軍。尼克森廢除徵兵制,大大削弱了反戰聲勢,當年最慘烈的一次反戰運動發生於一九七○年五月四日俄亥俄州肯特州立(Kent State)大學校園內,四名學生被國民兵射殺斃命,舉國為之震撼。尼克森在回憶錄中說:「肯大流血事件那段時間,可說是我在總統任內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目前反戰運動雖不激烈,安全單位亦不必出動鎮暴兵力,但五角大廈卻把反人士當成「潛在的恐怖分子」,示威場景存入電腦,這種做法不僅違憲,且像喬治.歐威爾在小說《一九八四》所形容的極權專制國家,「老大哥一直在監視你」!
陸軍第一○一空降師的黑人士官麥克.克勞斯對《紐約時報》黑人專欄作家鮑布.赫伯特說,不久前他從伊拉克休假回田納西,在田州機場受到一群旅客鼓掌致敬,他說他很感榮幸,但心裡卻想到:你們不是去度假就是從事商務旅行,大家都過正常生活,只有我還要回到全世界最不正常的地方!
克勞斯這段發自肺腑的怨言,充分刻畫了廢除徵兵制之後美國社會「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面貌。二十四歲的克勞斯在部隊的任務是把美軍遺體裝進「屍袋」(body bag),他說他裝進袋子的不只是死者的遺體,更是死者的一生
當年助長反越戰風潮的因素之一是美國人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美軍棺材運回美國,一個個年輕人的生命在這樣毫無意義地死於異域,反戰火炬更加熾烈。布希、錢尼和倫斯斐害怕美國人民又看到美軍棺材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送回,乃下令禁止媒體採訪、拍攝美軍棺材運至德拉瓦州多佛市美軍遺體處理中心的鏡頭。布、錢、倫等人不敢正視現實的心理,就是伍華德在新書所描述的「鴕鳥心態」。
然而,伊戰情勢已急轉直下,固執嘴硬的布希日前在接受ABC電視訪問時,首次承認伊戰愈來愈像越戰,很難收拾,美軍在十月份死了八十多人,伊拉克平民一天死一百多人。紐時專欄作家傅立曼認為伊拉克反抗分子最近所進行的攻勢很像越共一九六八年所發動的春節(Tet)攻勢,這項攻勢被認為是越戰的轉捩點,不但迫使詹森總統公開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美軍亦開始走向戰敗之路。
布希說他同意傅立曼的說法,但仍倔強地說美國仍將繼續打伊戰,直至最後勝利。布希以前常說要「堅持到底」(Stay the Course),並大罵民主黨只會「倉皇逃走」(cut andrun),但他現在很少這樣說了,因為連共和黨人都知道伊戰讓他們有口難言。
六、七十年代出現了「芝加哥七君子」、珍芳達、瓊拜雅等反戰名人和無數的反戰無名英雄。和那個時代比起來,今天委實太沈寂了!

另参<伊戰越戰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751850/20070701065543

台長: 阿楨
人氣(5,787)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反文化》
此分類上一篇:《法國1968》

反伊戰
如火如荼 美國反伊戰運動氣勢趕超越戰?

“目前,美國的反伊戰遊行發展得要比當年越戰的那一次快得多。”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國際和平研究協會研究員戴維•克椎特(David
Cortright)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反越戰運動直到1967年才演化成大規模的遊行抗議,那時已經是戰爭開始好幾年,美軍大舉進入越南的兩年之後了。相反,反伊戰運動從2003年2月戰爭爆發之前就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始,如今它在美國的規模已經極大,這是越戰時從未發生過的。”
2005年9月24日,由“和平母親”辛蒂•希恩(Cindy Sheehan)牽頭,30萬美國人走上首都華盛頓街頭,展開自伊戰以來全美最大的反戰遊行。希恩本人還因擅自坐在白宮門前抗議于9月26日被捕入獄。自美軍2003年3月對伊開戰至今,已有1900多名美軍士兵死在戰場上――包括希恩的兒子凱西(Casey),還有14,641人受傷。正是被這些慘痛的事實激勵,當示威者走過白宮門前時,他們高舉著這樣的標語:“伊拉克是阿拉伯人的越南”!
反戰的壓力並不僅僅打擊了布什,整個共和黨也在跟著受連累。就像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史蒂文•希姆巴拉(Stephen Cimbala)對《華盛頓觀察》周刊所說的:“對共和黨人而言,如果布什政府不能按部就班地落實伊拉克撤軍計劃,誰也不要想能在2006年的中期選舉中入主國會。同理,如果美軍無法在2008年前基本撤出伊拉克(當然可以有一些留守部隊),不會有共和黨候選人想贏得白宮的寶座。”
反伊戰:反越戰的翻版?
9月25日《今日美國》、CNN(美國有線新聞網)和蓋勒普的聯合調查揭示,55%的人認爲美國應加強從伊拉克撤軍的努力,2004年時只有37%的人這樣想。基于此,約翰遜和肯尼迪總統的傳記作家、曆史學家羅伯特•戴勒克(Robert
Dallek)說,布什現在陷入了和當年約翰遜總統一樣的“信任危機”。
“美國公衆曾經花了至少八年時間反越戰。有這樣的前車之鑒,今日的反戰潮流來得更加迅速。”戴勒克說,雖然美軍目前在伊拉克戰場上的傷亡人數無法和當年越戰的58,000人相比,“但反戰的警號已經迅速高揚起來。”
“越戰和伊戰的反戰運動從本質上講很相似,都是要求把軍隊帶回家。老兵在其中日益壯大的角色和當年也很相似。我記得1970到1971年時已經有一些越戰老兵開始反戰了。”兼任美國民權組織第四自由論壇的主席的克椎特向《華盛頓觀察》周刊分析說,“今天,同樣有一些伊戰老兵加入到反戰大軍中來”。
但作爲政治學家,希姆巴拉的視角則顯得更加宏觀:“公衆對布什伊拉克政策的認同感要取決于白宮是否能計劃好一套可信的撤軍戰略。雖然此次伊戰和越戰有許多差異,但一個相同點是,隨著傷亡人數的不斷增加和戰果的不確定性,美國公衆無法再忍受被一再拖延的反遊擊戰。美國能在伊拉克政策中取得的最大戰果是建立一個有效的伊拉克政府,使之擁有獨立的安全武裝、軍隊和警察,能逐漸取代美軍及其盟軍,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
在比較中,克椎特發現了兩次反戰運動的不同點:“伊拉克反戰運動面臨的分歧並沒有伊拉克當地亂麻般的形勢那麽嚴重。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目前還不到2000人,但1967年越戰的死亡人數可是超過兩萬了,最終數字更達到5萬9千人。更不要提戰爭中被殺害的越南民衆要遠遠超過在伊拉克喪生的平民。”
“目前的反戰運動中,軍屬和‘金星’(gold star)母親們起到了更大更卓越的作用。”克椎特深入比較道,“這反映出今天大部分的美國軍人都是已婚的,通常有家屬。在伊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是被迫離開他們的工作和家庭的,這就增加了其家屬的痛苦和艱辛。于是,這一批人走出家門,構築成反戰遊行的基礎。”美國稱子女命喪沙場的母親爲“金星母親”。
“另外一個不同點是,越戰中,很多服役士兵喊出了反戰的口號,成爲‘士兵運動’(“GI movement”)中的一部分。我也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我還爲此寫過書。但今天,幾乎沒有現役軍人這樣做了。”克椎特感慨道。
撤軍並不容易!
“布什政府對卡翠娜颶風的冷漠反應激起了很大的反響。人們在問,爲什麽所有的人力財力都送到了伊拉克,而非用來應對颶風?”華盛頓大遊行的發起人,“和平公正聯合會”的發言人比爾•道博斯(Bill Dobbs)在遊行前這樣指責布什政府。
的確,颶風並沒有暫時刮走美國人對布什在伊拉克戰事上的不滿。相反,面對日益壯大的反戰遊行,國會對伊拉克撤軍戰略和越來越不受歡迎的大額軍費預算卻還是一籌莫展。如今,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說,布什在伊拉克問題上花錢花得太凶了。美聯社和益普索(AP-Ipsos_)進行的聯合民調顯示,42%的受訪者希望削減伊拉克的花費,29%人希望延遲或幹脆取消共和黨的減稅方案。
“政府對卡特裏(翠)娜的遲緩回應讓它在聯邦、州、和地方權威這三個重要環節上都跌了交’。但政府還沒有接受教訓。看看在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的戰役中都發生了什麽?”希姆巴拉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這是個錯綜複雜的局勢。在2006中期選舉臨近時,它甚至讓會讓選情變得更加複雜。”
克椎特這樣推理道:“當足夠的美國人對現有政策感到失望時,當這一政策還能影響選舉結果時,因戰爭而引起的政治變化肯定會發生。我敦促反戰運動向政治議程轉移,發展明年國會中期選舉的策略,鼓勵候選人將撤軍作爲自己的一項政治承諾。對執政黨而言尤其重要的是,找到溫和派能站出來支持‘撤軍’。一旦壓力形成,共和黨內部就會起變化。”
撤軍已經成了人們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共識,關鍵的一點是:什麽時候?
“我想,從伊拉克撤軍是好的;但我很懷疑是否要‘現在’撤。”克椎特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立刻撤軍似乎不太現實,雖然美國未來總會不可避免地要撤。很多美國人都在懷疑――包括一些反戰的人――這樣做是否明智。我的主張是,現在應該開始撤軍,但仍然應有步驟,有方法地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0萬反戰大軍聚集華盛頓的同時,400多名支持戰爭的美國人和辛蒂•希恩的隊伍打上了對臺戲。來自新澤西的軍屬瑪麗琳•法茨(Marilyn Faatz)說:“無論你的理想是什麽,我們的兒女正在爲我們的自由而戰。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支持伊戰),但是我們卻沒有。”
美國的軍人家庭在國家發生戰事時往往是緊閉雙唇,克己服理。但這一次,他們則分裂出兩派,唇槍舌劍,展開激烈的辯論。民間尚有如此爭議,更何況美國政壇?由此看來,撤軍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按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學者安東尼•考迪斯曼(Anthony Cordesman)的話說:“如果你過快從伊拉克撤軍,你會看到那裏的形勢在中期選舉之前就已經崩潰了。那樣做的後果要比你將軍隊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狀態要嚴重得多。”
李焰,《華盛頓觀察》周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第35期,2005/09/28 學術交流網(www.annian.net)/美國問題評論/2005年10月4日轉發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5823&cid=5

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2003年年初,成千上萬的反對美英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遊行在全球各地展開。這個頁面包括了最有影響力的幾次遊行(最新的在最前面)。在這裏您可以找到開戰後所爆發的幾次大型示威活動。開戰前的反戰遊行請參見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戰前)。這次的全球反戰示威活動在全球各地蔓延。很多的標語、口號都曾經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舉行的反越戰遊行中使用過的。
反戰口號
英文原文 參考譯文
&quot1,2,3,4, We don`t want your oil war! 5,6,7,8, we will not cooperate!&quot
“1,2,3,4,我們不要你的石油戰爭!5,6,7,8,我們不會合作!”
&quotWhat do we want? Peace! When do we want it? Now!&quot
“我們想要什厶?和平!什厶時候?現在!”
&quotNo blood for oil!&quot “不要用鮮血換石油!”
&quotThis is what democracy looks like!&quot “這就是民主!”
&quotHey, hey, ho, ho, Bush`s war has got to go!&quot
“嗨嗨喉喉,布什的戰爭該收場了!”
&quotSupport our troops, Bring them home!&quot “支持我們的軍隊,帶他們回家!”
&quotBush, Blair, CIA - how many people have you killed today?&quot
“布什,布萊爾,中情局——你們今天殺了多少人?”
&quotBush lied, people died.&quot “布什撒謊,人民傷亡。”
&quotWe don`t want your bloody oil!&quot “我們不要你那沾了血的石油!”
&quotBush says war, we say no!&quot “布什說要戰爭,我們說不!”

反戰遊行
2003年3月30日抗議
中國首次舉行反戰遊行示威活動。當天在北京先後有3個示威團體在不同地點集會反戰。第一個團體主要由駐北京的外國人參與,大約有200名示威人群從北京使館區的一個公園出發,向美國大使館行進並派發傳單,反對戰爭。
2003年3月28日抗議
在戰爭的第二周,全球反戰活動繼續進行。在伊朗的德黑蘭,有一丌名伊朗人在政府的支持下舉行反戰示威。埃及的開羅有大約五至八丌示威的人士,在回教星期五的祈禱結束後開始遊行,反對戰爭。在美國紐約,和平主義者阻擋了第五大道。200人由于在洛克菲勒中心外躺在地上阻礙交通而被逮捕。在哥倫比亞的波哥大,在美國大使館門外爆發了激烈的沖突。阿爾及利亞、巴林、巴勒斯坦、韓國和巴基斯坦等國也爆發了反戰遊行和示威活動。在澳大利亞,警方禁止遊行活動。在德國,學生反戰示威繼續進行。
2003年3月25日抗議
敘利亞有大約十丌人上街舉行反美國、反英國和反以色列的示威活動。此次示威活動得到敘利亞政府的支持。在孟加拉國,有六丌人舉行示威遊行。 韓國議會大樓門前也爆發了反對韓國派兵參戰的遊行示威活動。
2003年3月24日抗議
德國漢堡大約有兩丌名學生舉行反戰遊行。遊行中,警方和遊行隊伍在一幢美國的大樓門前發生沖突。被警方推擠的學生向警方扔石頭還擊,而警方則動用了高壓水槍。該事件也引起了當地關于警察權力濫用的問題的討論。下午,大約有五丌人在利茲堡舉行遊行。這次遊行是在教會每周一舉行的例行祈求和平禱告結束之後開始的。當地每周一經常會有類似的和平請願活動。1989年的一次類次遊行曾將間接導致了東德政府的垮臺。此次每周一的反戰遊行得到了教會、工會和其他民權組織的支持。在德國的柏林等其他城市,在當天下午也有反戰遊行的報道。在羅馬、米蘭、都靈以及意大利的其他城市,成千上丌的學生和老師罷課,上街示威反戰。教師工會宣布,當天全國大約60%的學校停課。這次罷工是在幾個星期前就策劃好的,原本是爲了反對一個學校改革的法案,但最後卻成爲反戰遊行。 400名示威群衆試圖進入澳大利亞議會,要求與總理霍華德見面,但遭到警方阻止。在印度的一個邦,一群毛澤東主義(毛派)人士砸毀了販賣可樂的商店。當天在印度尼西亞也有人在美國政府大樓外示威,並砸毀了一家美式快餐店。在埃及,開羅的兩個大學中的12,000名學生舉行遊行。在泰國 曼谷,也有3,000人舉行遊行。在巴西 裏約熱內盧,150人向美國大使館投擲石塊。他們同時還襲擊了一家麥當勞快餐店,還朝一家由政府控制的銀行投擲石塊甚至開火。事件中有五人被逮捕。
2003年3月22日/3月23日抗議
全球反戰在各地陸續爆發。西班牙 巴塞羅那有15丌人(遊行組織宣稱有一百丌人);英國倫敦有超過十丌人(另有消息稱有五十丌人);法國巴黎有十丌人示威;在德國的多座城市至少有15丌人遊行;葡萄牙的裏斯本大約有35,000到90,000人;希臘、丹麥、瑞士和芬蘭也大約有1至2丌人。有報導稱在中東的巴林,繼續有警民的沖突發生。
2003年3月21日抗議
美國各大城市繼續舉行反戰示威活動∶西雅圖、波特蘭、亞特蘭大、舊金山和洛杉磯都相繼有反戰示威。在舊金山和洛杉磯,遊行人群還阻礙了城市部分地區的交通。
2003年3月20日抗議
在美國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後,全球有大批反戰人士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在美國,多個城市爆發了反戰遊行。這些城市包括∶華盛頓、芝加哥、舊金山以及波特蘭。示威者在市中心進行抗議,希望能夠讓整座城市癱瘓。最後全美有超過兩千人被捕。在波士頓和亞特蘭大等其他城市的遊行則更爲和平。而在其他一些城市,有反示威的活動,宣布支持政府的決定。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國家防衛隊的成員。大約有300人在舊金山聯邦政府大樓門外抗議。很多示威人士甚至在街道旁和廣場上嘔吐。遊行的發言人告訴記者,這種行爲是告訴政府,對伊拉克的戰爭使他們感到“惡心”。有7個示威人士由于試圖阻擋20名聯邦雇員和訪客進入大樓而被逮捕。在費城有100多名反戰人士由于試圖阻擋他人進入聯邦大樓而被逮捕。在當地時間3月20日早晨,全德國各地都有學生同時舉行反戰示威。在柏林有大約兩丌人,斯圖加特有15,000人。在德國的其他城市,諸如海德堡、利茲堡和法蘭克福等地也有示威活動。在瑞士有4丌名學生舉行遊行。意大利的公共服務工會宣布舉行罷工。在埃及開羅有4千人舉行抗議。盧森堡大約有15,000人走出校園,在美國大使館門外抗議。當天下午,歐洲的多個城市舉行了反戰遊行。德國柏林有六丌人抗議。在3月20日,全德國總共大約有20丌人參加了抗議活動。在法國 巴黎,有兩丌人在美國大使館外集會。希臘有15丌人舉行抗議活動。
http://baike.baidu.com/view/928177.html

解讀當前的美國反戰運動:“60年代”昔日重來?  

當對過去的痛苦不再有切膚之感、不再害怕回味時,那種痛苦就成爲一種可以驕示他人的資本。當一切繁瑣、一切庸常被過濾之後,某個時代就可能面臨著被神化的幸運。從得州奧斯汀的林登‧約翰遜總統圖書館走到舊金山仍在售賣嬉皮士風格的快餐及飾物的Haight Street,以及到伯克利小鎮作朝聖式的拜訪,我有意識地讓自己走在60年代裏,走在60年代的茫茫風裏,去印證自己對這個年代的一點粗陋印象。然而當舊金山舉行盛大的同性戀巡遊的時候,作爲一個旁觀者面對眩目的彩虹旗並遭遇了“胡人同志”們身上怪異的脂粉氣之後,筆者不得不倉促地撤離了“60年代”。
然而“60年代”作爲一座存在于時間維度上的聖殿,總是像一座堅固的冰山,橫亙在許多人人生航路的視野中。在精神的冒險中誰也無法繞開它,就像繞不開你遙遠的、溫暖的那個小小的故鄉。
“60年代”借一場持久的反越戰運動而將精神冒險的火光映紅了半個地球。現在,又一場注定要持久的戰爭正在發生,它不單單是對奧薩馬‧本‧拉丹的戰爭,不單單是對薩達姆‧侯賽因的戰爭,而是美國對一個篇幅極長的“流氓黑名單”的戰爭,它注定要持久,並被持久地反對。
這場“新帝國主義戰爭”可能將引發一場類似于“60年代”的思想—社會運動,在學術界也將會有一場持久的國際政治思想大辯論。如果說“60年代”反對的主要是國內權威、工業社會體制,現在這場運動將更關注國際格局、全球化體制。
當然,筆者提出的只是一種可能性。盡管“自越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反戰運動”已在全球展開,但是如果對伊戰爭代價極小地速戰速決了,反戰者就可能會有莫名的挫折感,主張“干預主義”的人則可能會有些許振奮。好在,這場“美國之戰”並不會因薩達姆政權垮臺而結束,“黑名單”上的國家多著呢!只是不知道反戰者和美國政府誰先會感到疲勞和厭倦。
至于這場反戰運動能否像“60年代”那樣也攀上一個思想革命的高峰,能否和批判全球化的運動、跨國公民社會、全球人權運動等等結合起來而對時代積弊造成震撼性的顛覆,現在尚不能給出樂觀的判斷。
反戰VS主戰
知名的反戰網站Antiwar.com于1995年注冊域名。該網站的第一個項目是反對美國在波黑內戰中的幹預行動。接著南聯盟成爲新的焦點,該網站強烈批評了美國的轟炸機和巡航導彈對當地學校、醫院、修道院、民宅和其它民用目標的轟炸。現在,反對美國對伊動武成爲該網站當前的主要工作。
該網站還呼籲需要有大批的“公民專家”,從而使美國人民能從非官方渠道全面地了解當局在海外的種種行動。這是由于主戰集團在組織、財政、操控媒體等方面都優越于民間反戰組織。Antiwar.com堅持公民的自由意志主義立場,發誓要揭穿在“人權”、“人道主義”的花言巧語下的“新帝國主義野心”,並決心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反全球化、反對外幹預的陣營。
Antiwar.com只是當前反戰運動中衆多的反戰網站中的一個。在另一個著名的反戰網站“Not In Our Name”(不要以我們的名義)刊有一篇著名的《良心聲明》。聲明表示:這場(對伊拉克的)戰爭是不義的、不道德的、不合法的;“我們相信作爲美國人,這是我們的責任──拒絕政府以我們的名義做出的不義行爲”;“我們相信追問、批評和異見必須得到珍視和保護”。
在聲明後的簽名中,筆者看到了諾姆?喬姆斯基、愛德華?薩義德、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等美國“大左派”的名字。
這些人在國際上名頭很大,但他們在美國的號召力卻比較有限。筆者就反戰運動是否是當前美國社會的主流向來穗的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系專家Doran博士求證,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反戰不是主流但是——正在不斷成長。根據美國多家民調機構所做的最新民意調查,支持把戰爭作爲解決伊拉克問題的一個選擇的人是多數,約占2/3;反戰者則占1/3多一點。畢竟,在“9‧11”的背景下,“愛國”這個因素還是起了相當的作用。
普林斯頓的國際法教授理查德?福爾克也認爲反戰運動在理據上並沒有得到大多數美國人的認同,現在即便是和平主義者也主張有限地使用武力。
與“60年代”不同的是,現在美國本土受到了恐怖威脅並且已經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這就使反戰者的底氣有點不足。評論家T.L.弗雷德曼在“9‧11”恐怖襲擊後寫道:“是的,美國應該更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政策和行爲。但是,但是,但是,我們並不是惟一需要反省的。”弗雷德曼連用的這3個“但是”,可以說也是大多數美國人憤怒心情的反映。在他們看來,尋釁者不僅需要反省,而且必須得到沈重的懲罰。
從美國反戰陣營和主戰陣營的規模對比以及美國本土遇襲的背景來看,此次反戰運動與“60年代”相比,面臨著更大的考驗。
爲什麽反戰?
但從縱向比較和全球範圍來看,借助信息革命的威力,這場以西方人士爲主體的反戰運動確實迎來了一個高潮局面,並波及到全球各地。
不過和我國國內某些反戰人士的出發點有所不同的是,美國人反戰並不表明他們支持薩達姆政權和其它暴戾政權。美國人的反戰運動是美國反體制政治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戰者也反對政府對公民自由的剝奪,反對“愛國者法案”(即本土安全法案)的集權傾向。這樣就爲反戰運動找到了一個牢固而廣泛的基礎。
“Not In Our Name”網站引述了一個經典的老故事。納粹德國時期的馬丁牧師後悔地說:最初他們來抓共産黨人,我沒做聲,因爲我不是共産黨人。接著他們來抓猶太人,我沒做聲,因爲我不是猶太人。接著他們又來抓工會成員,我也沒做聲,因爲我不是工會成員。接著他們又來抓天主教徒,我還是沒做聲,因爲我是基督教徒。接著他們來抓我,然而這時已經沒有人來爲我說話了。
關于這個故事的推論是:“今天我們美國人面臨著相同的挑戰。我們必須支持第一個被鎖定的目標,否則我們也會面對沒人爲我們說話的境地。”──美國政府能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地“先發制人”地對伊拉克人訴諸武力,就也有可能這樣“先發制人”地以“國家利益”的名義對付每一個美國人。
這個邏輯關系雖然繞得有點遠,但顯然是可以成立的。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政府擔心日裔美國人中有人會爲日本政府服務,于是“先發制人”地把日裔美國人都圈到集中營裏去,就是一個先例。由此可見,美國人反戰不是愛薩達姆,倒是爲了愛自己,愛護自己的權利免受“愛國者法案”和“先發制人”政策的損害。
“60年代”在美國是民權運動興旺發達的時代。從目前的這場反戰運動看來,美國公民與美國政府之間的拉鋸鬥爭仍在持續,“60年代”的民權精神仍然在發揚。事實上,無論在哪一種體制下,國家都是一個巨獸,需要人民的制衡。在越戰年代就是反戰者的諾姆‧喬姆斯基曾引述大衛?休謨的觀點說:政府總是建立在思想控制的基礎之上,這一原則“存在于最專制和最軍事化的國家,同時也存在于最自由和最民主的國家”。
愛德華薩義德則揭示了這種“思想控制”的社會文化環境:“在美國人集體無意識中燃燒的,是一種清教徒式的狂熱,這種狂熱要求他們對任何犯下了罪惡且死不改悔的人采取最嚴厲的手段”。美國人的這種狂熱在殺戮異教者、獵殺印第安人、拘禁日裔美國人、三K黨等等史實中都能得到驗證。在越戰時期,“最嚴厲的手段”則包括凝固汽油彈、化學武器和能把敵人“炸回到石器時代”的重磅炸彈。
當前全球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是否有民主可言?這是當前反戰理論家們屢屢質問的一個問題;此外,是否有必要由美國來接管別國的社會進程──哪怕真的有那麽一點善意在裏頭?尼克希爾‧辛格和阿利什‧溫鮑姆批評了美國的自負和“文化孤立主義”,號召“全球公民社會”行動起來,強化全球性的對話和集體行動。反戰者並不盲目歌頌美國要攻打的對象,不否認伊拉克處于暴政之下,但是,他們認爲這個世界的組織方式不是管教和戰爭,而應當以和平方式求得逐漸的轉變。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尤爲激進地認爲:世界體系中的根本政治問題不是“文明與野蠻的沖突”。這樣沃勒斯坦就把各種社會價值抹成了一個平面,不過他也確實揭發了人類的一個劣根性,即把各個族群按價值高下來分類:常常認爲“我們”是文明的、正確的,而“他們”則是野蠻的、錯誤的。
沃勒斯坦還認爲:2001年9月11日很快將變成長期鬥爭中的一個小小插曲,這一鬥爭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對生活在這一星球上的多數人民來講,這也將是一個黑暗的時期。顯然,沃勒斯坦所說的黑暗,不是來自伊斯蘭教極端勢力,而是來自美國無休止的複仇戰爭和先發制人戰爭。
總的來看,當前美國的反戰運動與“60年代”相比,在繼承了民權精神老傳統的同時,有了更爲宏大的國際政治視野,對人類本性也有了進一步的批判。盡管對于沃勒斯坦、賽義德等人的觀點還可以繼續爭論,但他們勇于探索、勇于批判的精神,有助于豐富和平衡這個跌跌撞撞行進著的世界。
“60年代”真相:反戰與大麻
據筆者看來,國外的“新左派”是非常可愛和睿智的,但在某些問題上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quot新左派&quot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quot匈牙利&quot事件之後的歐洲,一批年輕的左派人士在對共産黨、社會民主黨等“老左派”的失望之余,開始了對斯大林模式和工業極權模式左右開弓的“新左”探索道路。
簡言之,國外的“新左”,重在對體制、集權、異化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二戰時避居美國的赫伯特?馬爾庫塞在戰後沒有返回法蘭克福,而是留在美國並用英語寫作,最終成爲了美國“60年代”激進運動的思想教父。他先後出版的《愛欲與文明》與《單向度的人》,使年輕人明白了生活壓抑的根源和身處的社會牢籠。馬克思主義是對馬、恩所在時代最犀利的批判,“新左”則是對當代工業社會最犀利的批判。歐美的大學生們(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的一代)讀了馬爾庫塞的大作,大叫一聲“反了罷”,便群起殺出課堂。
“60年代”永遠與這些名詞聯系在一起:舊金山、巴黎、嬉皮士、搖滾聚會、反戰、大麻、切?格瓦拉、列儂……。而越戰和反戰,是這個時代最突出的背景。
“加農炮彈還得飛行多少次,才會被永遠禁止?……還需要有多少人死去,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死去?”鮑伯?迪倫在歌聲中向“60年代”發問,向戰爭發問。新聞工作者戈弗雷‧霍奇森說:這場戰爭成了把許多東西組織起來的本原;在這個本原的周圍,一切疑慮、一切幻想的破滅……一切隱藏在充滿信心年代的虛假外表下面的更大的不滿,彙合成一場巨大的反叛。
在美國,反戰理論與“新左”的批判理論是一脈相承的。反戰者認爲,美國的民主是表面的和形式上的,而實際上美國是一個法西斯主義的集權社會;希特勒的權力比林登?約翰遜總統的權力要小得多,而林登?約翰遜卻比希特勒要壞得多。當年的喬姆斯基還聲稱:共産黨的越南是最民主的國家,而美國最糟糕。
“60年代”是反戰的年代也是反父權和反體制的年代。年輕人認爲父輩們在50年代做了麥卡錫借“肅共”而迫害無辜的幫凶(在德國,年輕人指責父輩做了納粹的幫凶)。權威崩潰了,需要大量東西來填補。年輕人說:不要“做”(make)戰爭,不要聽政府的那一套,那麽做什麽呢,當然有好東西,如“做”愛,“做”樂隊,“做”野營聚會,做嬉皮士,此外還有大麻、LSD(迷幻劑),還可以“做”“同志”。到最後,最初的反戰反而不知道是個什麽東西了。
從通宵的反戰聚會到通宵的大麻聚會,這就是“60年代”。
後來的電腦網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嬉皮士們“做”出來的,是嬉皮士的理想催生出來的,因爲他們需要一種能夠打破規矩約束的公共空間,需要一種自由發言和自由操控的“做”夢工具。
“60年代”最後的結果是開放式的,就像金斯伯格年輕時無法猜測他老年時會怎麽樣。在舊金山郊外的公路上,我想象著當年年輕的嬉皮士們“在路上”的情景:帶著樂器,行吟四方;一對長發迎空、互不認識的男女在路上遇見了,隨隨便便地就在公路旁邊公然幹起來。他們或許並沒有反抗父親和權威,只是躲避而已。到今天,他們反抗過的工業社會體制更加發達,害怕失業的人遠遠超過想脫離這個體制的人。公路向遠處延伸,前面就是著名的矽谷地區,當年的嬉皮士和大麻愛好者現在已經成了CEO,有了肚腩。
“還能像過去一樣單純嗎?”
國民黨統治下的臺灣在60年代正忙著“肅匪”和“反攻大陸”,直到70年代保釣運動興起後,“60年代”才開始降臨臺灣。80年代初,一位黑衣歌手以《現象七十二變》和《未來的主人翁》向臺灣社會發出了“60年代”式的質問:“別以爲我們的孩子們太小他們什麽都不懂,我聽到無言的抗議在他們悄悄的睡夢中: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污染的天空,我們不要被你們的發明變成電腦兒童”。不過,他也很世故而敏感地預言:“有一天孩子們會告訴他們的後代──你們要守規矩”,反抗最終將跌落爲無奈的“飄來飄去”。羅大佑對體制和工業社會的憤怒隨著太陽下山明早依然爬上來的光陰流轉,將寄放何處?“音樂工廠”是對“工廠”的嘲弄,但也是自嘲。
“60年代”被定格在曆史中,只能在記憶中朝聖式地接近。70年代芭芭拉?史翠珊的“The Way We Were”是關于無法重返“60年代”的一首哀歌:當回憶照亮了訴說者內心的角落,他(她)的問題是──我們還能像從前一樣那麽單純嗎?
在未必那麽單純但著實值得懷念的“60年代”,反戰是嘯聚山林式的;現在的反戰則是溫文爾雅和研討會式的(如每人發言時間只有10分鍾,不許滔滔不絕)。有一個觀察者看到,某場上千人的反戰集會過後,草坪上只留下一張紙。這在嬉皮士年代是無法想象的,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的爛泥地裏更是無法想象的。現在的反戰,靜悄悄地搞網絡簽名,募捐到了錢就交給報紙和電視臺,做付費的反戰宣傳廣告,這些都很乖、很文明。
“60年代”的反戰是一場尋找精神新邊疆的運動,一場主要是適合年輕人從事的感官狂歡;現在的反戰則正在成爲有衆多“老左派”參加的、建制化的、具有良好商業前景的“大衆藝術門類”。
作爲一個“老佑派”,在聽完一場“相見不如懷念”的羅大佑演唱會之後,拉拉雜雜寫下這些文字。羅大佑不深不淺的深刻適合于大多數人的思維程度,他的沒追問到底的追問適合于幫助大多數人從平庸的流行文化中出走,而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據說是否追捧《戀曲1980》是辨認“老佑派”的標識之一。演唱會即將結束時,羅大佑宣布他的最後一首歌:“《戀曲1980》──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這時我感覺有點悲涼,這首藍調戀曲只是精神故鄉上空一絲嫋嫋的愁煙,而非夯築起故鄉村莊的厚重磚牆。(《南風窗》雜志2003年3月上)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5944
2008-04-21 07:22:29
越戰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共產黨政府稱抗美救國戰爭,為越南共和國及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唯一戰敗的戰爭[來源請求](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遊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廷琰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先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詹森)將戰爭擴大。在尼克遜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攻佔了全越南。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占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
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又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
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統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世稱南越。
按照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于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廷琰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行個人獨斷獨行的威權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係戰的勝利。
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認爲,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産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廷琰政府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淩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
特別是柏林,那裏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複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爲,「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中南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産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爲,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爲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威權與腐敗導致吳廷琰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爲了進一步幫助吳廷琰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啓了美軍戰鬥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爲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爲了阻止北越對越共遊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即靠近北越軍事基地,挑起沿岸設施使用雷達從而暴露位置,由南越海軍炮火予與摧毀。
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靠近北越領海的中立海域進行此種支援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並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擊沈其中一艘。8月4日,馬多克斯號與Turner Joy號往北航行時,後者被雷達訊號追蹤並宣稱受到攻擊,兩艘船隨即採取應對措施。美國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爲報複。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北越越共遊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複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政府宣稱北越攻擊了位于公海上的美國軍艦,但並未提及他們的任務。
美國國會於8月7日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動用包含武力在內的一切行為來應付此事件。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詹森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而他個人雖然一開始並不願意派兵參戰,不久後美國在越戰中的參與程度依舊無可避免的不斷攀升。
1965年二月,美軍在Pleiku的基地遭到攻擊,美國空軍隨即發動第一次報復性打擊。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成為第一批進入戰區的美軍戰鬥人員。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後,約翰遜總統將在越美軍提升至十二萬五千人;翌日第101空降師的四千人員進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廈要求提升美軍數目至四十萬人以便執行計畫中的大規模掃蕩行動;到了年底,美軍在越數目已高達十八萬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達四十二萬九千名美軍士兵駐守在越南。
正當美軍數目不斷增加的同時,在1965年8月1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五千五百名士兵發動了戰爭中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在空中支援並一場大規模砲擊下,美軍成功摧毀越共在Van Tuong的基地。同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時48分,美國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的三個營和北越第66團在德浪河谷相遇,北越正規軍有2000人駐守,是奠邊府戰役的精銳之師,於是爆發美軍及北越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鬥。3天激戰後,北越陣亡1037人,美軍陣亡234人,以平手收場,但北越將南越分為兩段的計畫也因此失敗。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衝突,改而採取遊擊戰的戰術。
空中作戰也同樣的大規模提升;約翰遜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衝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例如,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鬥機在準備起飛也不行。
因此,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幾乎無法發揮功效。農業社會的北越的工業大多已地下化,剩下來的目標因有中蘇兩國的人員在附近而安全無恙;同時,因為不能攻擊蘇聯與中國的船隻或運輸部隊,使北越能順利的接收他們提供的軍資而武裝起軍隊。就這樣,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在地面上,成功獲得大規模增兵的美軍駐越最高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將軍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的行動。他相信如以「德浪河谷戰役」時那樣,以大規模火力消耗敵軍人力,北越最終將被迫認輸。同時,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撤離戰場。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
此時不論是威斯特摩蘭將軍或華盛頓的政治人物都不斷表示美軍正在取得勝利。但戰術上的勝利無助于改變美國的困境。因此,美國開始透過南越軍隊和一些美軍來進行和平化政策,希望加強對已控制住的鄉下地帶的統治及治安,避免再度被越共滲透。然而,南越軍隊的腐敗及對平民的殘暴使該政策基本上毫無進展。
這時,為了吸引北越軍隊進行正面戰鬥並阻止物資不斷透過胡志明小道進入南越,美軍決定投入大量部隊進入溪山基地。依照計畫,這將迫使北越部隊發動一場類似十年前,越南部隊擊敗法國軍隊的奠邊府戰役的攻擊。當雙方都大舉加強自己的陣地後,不斷的砲擊使戰場變的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壕溝戰爭;於是美國開始動用龐大的空中火力,北越軍隊在攻勢被擊退三次後,決定開始撤離戰區。此戰役中,美國強大的後勤力、直昇機、空中力量等,已數百的傷亡消滅了數倍的敵軍。然而事實上,這似乎是北越為了使美國分心的結果;因為美軍高層注意力幾乎都在溪山,以致於對接下來的春節攻勢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遊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然而南越百姓卻沒有如預期的發動大規模動亂,使北越部隊在遭受美軍壓倒性傳統武力的打擊下,大部分的攻勢都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被擊潰,但在西貢中維持長達三天,越南的傳統首都順化激戰持續一個月。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爲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春節攻勢,北越部隊遭受約三萬餘陣亡、四萬負傷的沈重打擊;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複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的慘烈狀況在美國公衆中造成了震驚,約翰遜總統和威斯特摩蘭將軍一直宣稱北越軍事力量在節節削弱,並承諾戰爭會在短期內結束。但春節攻勢表明北越依然具有巨大的軍事力量,戰爭的結束依然遙遙無期。
北越軍事上的失敗,卻同時是精神上以及宣傳上的大捷,使春節攻勢成為越戰中的轉戾點。政府高層內部因為春節攻勢而失去戰意。當威斯特摩蘭將軍計畫動用二十萬六千的增兵以完全消滅敵軍的要求被洩漏出去時,大眾更是普遍認為這是駐越軍隊的瀕死掙紮,最後迫使原本同意增援的約翰遜放棄增援。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艾布蘭(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另外,受美國政府邀請的大韓民國(南韓),也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馬、猛虎等戰鬥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累計有三十萬以上的南韓士兵參加了越戰,最多時有五萬人在越南。其中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和平民。爲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南韓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南韓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另外美國的西太平洋友邦,包括日本、中華民國、菲律賓等國家或多或少皆有間接介入戰役,較廣為人知的是,美軍曾由抽調中華民國空軍F-5戰機入越,並於臺中清泉崗機場派駐F-4中隊填補,目前號稱東南亞最大的清泉崗機場,亦是為支援B-52進行轟炸而構築的機場。此外,中華民國的軍事顧問、電子作戰以及特務人員在南越亦十分活躍,為此中華民國駐越大使館亦曾遭受攻擊(當時大使為胡璉)。一般皆相信,中華民國可能有派出少量的特種部隊入越參戰。
反戰運動
嬉皮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于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爲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征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
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産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征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于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以生命冒險,但卻無選舉權,亦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範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正在簽署巴黎協定的美國代表團(1973年1月27日)1969年,尼克遜成爲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關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裏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遜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于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于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美國、北越、南越、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于在越南結束戰爭、恢複和平的協定》(即巴黎和平協約)。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遊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複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獨立宮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老撾的共産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産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成立南越南共和國。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傷亡統計
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爲是越共遊擊隊的人員: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209人,受傷304000人,2000多人失蹤。
南越政府軍:死亡13萬人,受傷50萬人。
韓國軍隊:死亡4687人。
中國軍隊:死亡1100人
澳大利亞軍隊:死亡512人,2400人受傷。
泰國軍隊:死亡350人。
新西蘭軍隊:死亡83人。
大事記
1961年:5月,美國在越南南方發動“特種戰爭”。
1963年:11月,在美國默許的軍事政變中,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被擊斃。軍人楊文明和阮慶先後上臺。
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開始“滾雷行動”,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美軍在峴港登陸,把越南戰爭升級爲以美軍爲主的“局部戰爭”。6月,南越軍人阮文紹發動政變上臺,成立戰時內閣,任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
1967年:4月,南越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9月,阮文紹當選越南共和國總統。
1968年:3月,美國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轟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在巴黎開始舉行會談。10月,美國“全面停炸”越南北方。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雙方會談擴大爲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越南共和國在內的四方會談。美國在南越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其他組織宣布成立以黃晉發爲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臨時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去世,孫德勝當選主席。
1973年:1月27日,美國簽署《關于在越南戰爭結束、恢複和平的協定》。3月29日,美軍完全從南越撤出。
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西貢,南越政權覆滅,越南戰爭結束。
1976年:1月2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越南統一。
對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訪問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期間簽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財政援助的條約。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戰爭期間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對越南提供各種援助的相關文獻。文件顯示,1955年到1962年間,蘇聯向北越提供的財政援助總額約14億盧布,並幫助北越建設了34個大型工業企業和一系列醫療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重建了50個農業項目。越南戰爭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資,共約240萬噸。其中,中國援助約160萬噸,蘇聯援助約51萬噸,其他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朝鮮、古巴等)共援助約25.4萬噸。
自1962年毛澤東答應向北越提供九萬枝槍、炮開始,中國介入了越戰。自轟雷行動之後,中國向北越派遣了工程兵和防空兵幫助北越搶修美軍轟炸的設施。此舉使得北越軍隊得以騰出手來在南方作戰。從1965年到1970年累計32萬中國士兵被派往北越,巔峰時1967年有17萬人。文革中也有數量不詳的年輕人自願越境前往“反帝”的最前線參加戰鬥。
影響和餘波
越南:越南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南越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及地雷區。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越戰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爲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于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卷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趁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余萬平民死于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于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蕩,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遊擊戰爭。
中國: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爲中國可靠的盟友,出于擔心國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和中國的損害,越南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爲越南入侵柬埔寨打擊中國支持的紅色高棉政權、迫害華僑的“排華”、以及邊境沖突,導致中國出兵越南的中越戰爭。越戰使得美國總統在未建立外交的情況下第一次訪華,並促使中國重回聯合國,並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爲今後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先決條件。92年之後,中越兩國關系正常化,並且實施了有利于雙邊人民的經濟改革。對本地區的人權維護和改善起到積極的貢獻。
武器與戰術
如同中東戰爭,越南戰爭成為了冷戰中東西兩方新武器、新戰術的試金石,並且由於美國的直接參戰,對美軍1980、90年代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越南戰爭是第一場大量投入直升機進行作戰任務的戰爭;美軍利用直升機快速起降與起降場地需求小的特性,發展出利用直升機快速移動部隊,進行敵後奇襲的空中騎兵戰術,在戰爭期間發揮出相當的效力。此後,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對直升機的倚重進一步增加,直升機空中機動作戰幾乎成為美軍的典型戰術,不過,美軍直升機在越戰後期的損失率節節高升,也顯示出直升機在戰場的脆弱性。
常久以來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越南叢林與農田密布的地型限制了美軍裝甲、坦克部隊的運用,而大大削弱了美軍在傳統武力上的優勢。此論述再加上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裝甲部隊為阿拉伯國家裝配的俄製反戰車飛彈重創的戰例,成為了70年代後風行一時的「戰車無用論」的理論依據。然而在實際上,美軍裝甲部隊在越南的佈屬與活動受到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更甚至在某些行動中大規模的使用裝甲部隊作戰(如在1965年掃蕩湄公河三角洲時,就曾大量投入新式的M-113裝甲運兵車,對缺乏重武器的當地北越軍造成很大的衝擊),美軍裝甲部隊在越戰期間的缺乏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導因於交戰對手裝甲兵力上的不足與節制性的運用;直至美軍撤出後,北越軍的裝甲力量才出現長足的成長,不但在越戰末期與南越軍發生過大規模的坦克對戰,同時也在1975年最後的攻勢中發揮舉足輕重的角色。
越南上空的空戰也對美軍戰機發展帶來影響,美國海空軍在質、量上均優於對手北越空軍,但在戰爭的頭幾年間卻無法在空戰中取得優勢,甚至付出了近乎一比一的難堪交換比。美軍戰鬥機部隊的拙劣表現之原因在於,作為海空軍主力的早期型F-4幽靈式戰鬥機因為當時流行的武裝全飛彈化概念而未裝置機炮,而當時飛彈的準確性又難以保證,導致美軍飛行員時常出現飛彈失靈/脫靶後無法還手的窘境,而美國飛行員教育因全飛彈概念而輕視纏鬥,更使重型的美軍戰機在面對北越相對輕巧的戰機時陷入苦戰。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美軍開始在F-4E以後的各型戰機上重新加裝機砲,並加強飛行員的纏鬥訓練,才使美國戰鬥機部隊奪回越南空戰的優勢,將敵我交換比拉大到一比三。此外,北越空軍輕型戰機在戰役期間的活躍表現,讓美軍出現了名為輕戰機黑手黨的戰術、設計概念,從而催生出F-16戰隼式戰機。
東西方的輕兵器代表AK-47和M16也在越戰中起步,至今其衍生型仍繼續在各國部隊中服役。
參考文獻
威廉‧曼切斯特 《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社會實錄》
Phillip Davidson 《Vietnam at War: The History 1946-1975》
Andrew Wiest 《The Vietnam War 1956-1975》
以越戰爲背景的作品
越戰不僅對于世界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形成了一陣沖擊波。在越戰結束後的1960年代開始一直到21世紀初,以越戰爲背景的作品層出不窮,包括電影、電子遊戲等。其中比較有影響的電影作品有:
《越南大戰》 Green Berets(1968年)
《現代啓示錄》 Apocalypse Now(1979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197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1982年)
《野戰排》 Platoon(198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漢堡高地》 Hamburger Hill (1987年)
《西貢小姐》 Miss Saigon (1989年)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年)
《天與地》 Heaven & Earth(1993年)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勇士們》 We were soldiers(2002年)
電玩作品有:
《人民解放陣線》 Vietcong
《戰地風雲:越南》 Battlefield Vietnam (2004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6%8A%E5%8D%97%E6%88%98%E4%BA%89&variant=zh-tw
2008-04-21 07:24:02
阿楨
俄列舉美軍兵敗越南7大原因:中國援助排最後2014-1-16新浪軍事

  據《俄羅斯報》15日報導,1973年1月15日美軍及其盟軍停止在越南的軍事行動。在巴黎經過四年談判之後,戰爭各方達成協議,並於1月27日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這場從1965年開始的戰爭。美軍損失5.8萬人,戰費超過一萬億美元後灰頭土臉地離開了越南。歷史學家、政治家和軍方至今仍然無法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美國人如何輸掉了這場戰爭,雖然他們從未輸過一場戰鬥?
  俄聯邦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就此問題總結專家觀點,歸納了美軍兵敗越南的7大原因,中蘇援助位居榜尾,排名墊底。具體原因如下:
  1、叢林地獄狂舞。美軍官兵稱越南戰爭為叢林地獄迪斯可。
  2、美軍士氣低落。越戰期間美軍開小差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戰後,福特總統1974年提議赦免所有逃兵和拒絕服兵役者,結果2.7萬多人自首。
  3、不義戰爭。雖然越南在物質方面較為薄弱,但是鬥志和毅力比美軍強悍。越南人民從事的是正義戰爭,美軍則是非正義戰爭。
  4、人民戰爭。多數越南人支持遊擊隊,為他們提供食物、情報資訊、人手和勞動力。
  5、職業軍和業餘隊。越南軍隊官兵對叢林戰爭的準備要比美軍強得多,越軍自二戰以來一直在為印度支那的解放而戰鬥,最初的對手是日本,然後是法國,之後是美國。
  6、美國社會反戰情緒和抗議活動。數萬人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活動震撼美國。反戰青年掀起了新運動,吸毒、自殺、逃兵在軍人中蔓延,致使上千名人自殺。
  7、中國和蘇聯的援助。如果說中國同志主要提供經濟和人力援助的話,那麼蘇聯則向越南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回應
沒有天朝人自己吃糠咽菜,給這個白眼狼無償提供大米白麵,能打贏嗎?我國數十萬人三加輪戰,援助了大量物資,關鍵一點是越南是在毛主席遊擊戰和人民戰爭指導下取得的勝利!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1-16/1525760414.html
2014-01-17 11:34: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