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台羅拼音?和前評<客語文字化>一樣,怕又是個<書同文說同音><字同義>的語文運動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6872376/2007052306412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251303/20070722061151
小一學台羅拼音 小三會寫email【聯合晚報08/04/01王彩鸝
「蝦米呀?小學生要學會用台灣閩南語上即時通!」這將會很炫?還是強人所難?
教育部今天下午召開第三次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共討論台灣閩南語、客家語、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生活領域等課綱研修草案,其中「台灣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排在最後的「壓軸」議案。
據了解,課綱委員會在2月下旬開會時,已討論過閩南語研修草案,那一次研修小組所提草案,明訂小一開始就要學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台羅拼音),有課綱委員認為不妥,因為小一要寫ㄅㄆㄇ,又要學台羅拼音,會造成學習上的混淆,要求研修小組重新擬訂再送審。
閩南語課綱研修小組送交今天召開的課綱委員會討論的草案內容,將部分能力指標改為「進階能力」,讓教師可依城鄉差距,視實際需要調整教學,例如小一、小二「能運用羅馬拼音拼寫簡單的請假單或便條」這項能力指標,不再硬性規定一定要教,老師可視需要才教。
今天送審的草案內容,涵蓋全面加強閩南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寫作能力指標增加項目最多,還要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十大基本能力。
例如,九年一貫的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能力,小學高年級的小朋友要學會用台灣閩南語分析寫出本土傳統行業的興衰,及描述「對本土有顯著貢獻的人物事蹟」。
依據草案規畫,台灣閩南語也要融入資訊教育,「電腦講台語麻也通」,小三學生要能運用羅馬拼音寫email、小五能用台灣閩南語上msn或即時通、國中生更要會用台灣閩南語寫部落格。
在「規畫、組織與實踐」的基本能力方面,則要能運用台灣閩南語書寫備忘錄、通知單、做活動報導、擬訂各種活動計畫等。
針對教學評量,草案也有著墨。小學低年級評量重點以聽說能力為主,兼及羅馬拼音與簡單漢字的運用;中年級評量包括正確分辨語音、語義及短文書寫;高年級的評量側重在寫作基本能力;國中階段則要求聽說讀寫的整體運用能力。
然而,目前各學校的鄉土語言教學,國小每周只有一節課,是必修課程;國中則是採選修,據了解,國中因為升學壓力,極少學校有開設鄉土語言課。
拜託!「難道台語也要補」【聯合晚報/記者姜穎
「拜託,不是都要下台了,怎麼還不死心」!教育部政策再度震驚家長。許多小學生家長聞言大表反對,認為是加重學生課業負擔,有民眾表示「難道連台語拼音都要補習嗎?」有人則擔心,「華語和英語,是世界語文學習主流,台灣怎麼背道而馳」。更有民眾希望「520之前,政策可以凍結」。但也有部分家長力挺,認為孩子本來就該學習書寫自己的母語。
「喔!拜託,又來了」,這是台北秦小姐初聞閩南語新教育部政策的第一反應。她認為這項政策若通過,將加重小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她表示,家中尚未念小學的孩子都已經在補習英文,預備上小學,現在又來一個「台羅拼音」是要去哪裡補?
她認為,台語應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孩子和長輩用台語聊天,阿嬤用台語唸歌,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硬學台羅拼音實在不妥。她希望教育部意識形態辦教育的「臨別秋波」在520之前能暫緩。
民眾林小姐則表示,目前華語和英語是世界主流的語言,她不明白台灣為何背道而馳,加重小學生課業負擔。台語是生活化的語言,重點是活用,強迫用拼音學習書寫,她大表反對。
民眾羅先生則強調「本土意識」不能因政黨輪替而抹滅,閩南語是孩子的母語,本來就應該學習標音書寫。羅先生的孩子已經小學二年級,他表示,若有需要,他會買書回來自己教孩子。
不妥!「會干擾語言學習」【聯合晚報/記者姜穎
教育部課綱委員會下午將修訂閩南語課綱,準備讓小學生從一年級就學習「台羅拼音」,讓高年級小學生能用拼音打台語MSN,國中生能用拼音寫台語部落格。對此,有國小校長直言不妥,認為將干擾語言學習;且也尚未有完整的師資準備。
針對小學生可能從一年級就要以「台羅拼音」學閩南語,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96學年度鄉土語言主任輔導員,同時是百齡國小校長的紀清珍認為十分不妥。紀清珍表示,低年級的鄉土語言教學首重簡單易懂、生活化,培養孩子對鄉土語言的興趣。硬要低年級的小學生學習拼音,可能會對同時要學習注音符號、英文的孩子,造成學習上的干擾。
紀清珍也指出,多數成年人對於英文拼音有基本認識,轉換上較為容易。他也表示,參與課綱修訂的委員,可能都是大學教授,把鄉土語言當成一門「學問」看待。忽略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閩南語能聽、能說、生活化才是學習的重點。
紀清珍強調,對於沒有閩南語生活環境的人而言,學習標音對閩南語自學的確有幫助,據瞭解,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也是用拼音學習閩南語和客語。但小學一年級就學拼音,實在沒有必要。甚至許多老師都不瞭解「台羅拼音」,教學上也會產生困難。
國中生 要會用閩南語寫部落格【聯合晚報08-03-31 王彩鸝
雖然政府已進入看守期,但教育部下午仍將推出新政策,除「閩南語」將正名為「台灣閩南語」,也將在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中,統一閩南語教學拼音法,獨尊「台羅拼音法」。
九年一貫課程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中,將大幅提升中小學生的閩南語寫作能力,甚至融入資訊教學,小三學生能運用羅馬拼音寫email、小五能用台灣閩南語上msn或即時通、國中生更要會用台灣閩南語寫部落格。
教育部從去年開始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微調」工程,今天下午召開最後一梯次的課綱研訂草案的審查。依據草案內容,小學生要學會以台灣閩南語寫日記、短文、請假單等寫作能力,國中生也要學會用台灣閩南語擬活動計畫、撰寫對台灣與世界相關議題的意見等。
由於新增課綱項目,將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全國家長聯盟堅決表示反對,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質疑,「台語課一周才上一堂,哪學得了那麼多?」但據課綱委員轉述,研修小組召集人、台灣師大台語文研究所所李勤岸很堅持,從小一開始學台羅拼音,對閩南語教學很有幫助。
課綱委員會一旦通過草案內容,將由教育部長公告後實施,教科書出版商要根據課綱內容編寫教科書,最快於民國100 年採用,將形成民進黨政府的教育改革,由國民黨政府來埋單的局面。
閩南語正名大戰開打【聯合晚報08-03-31記者王彩鸝
教育部推動的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閩南語改為「台灣閩南語」;課綱審議委員之一、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覺得這樣改「怪怪的」,因為不同國家上英語課,也不要去強調是「法國英語」、「德國英語」或「西班牙英語」。
據研修小組的意見,閩南語改稱為「台灣閩南語」,是因為台灣人說的閩南語,和中國福建的閩南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說的閩南語不盡相同。
事實上,在教育部網站的電子報,閩南語早已正名為「台灣閩南語」,每期電子報開闢「台灣閩南語我嘛會」專欄,以台灣閩南語漢字及台羅拼音教學。閩南語有專用的漢字,例如「遮爾」(意:這麼)、「食薰」(抽香菸)、「來轉」(回家)等。
反對小學生學台羅拼音的課綱委員、新竹師範大學校長曾憲政表示,教育部規定小三才開始學英語,而且小學生學英語只注重聽與說的能力,不教音標,他不贊成小學階段就學台羅拼音,不然會造成學習負擔,而且會抹煞學習的樂趣。
金門閩南語 抗議【聯合晚報08-03-31記者李木隆/金門報導】
真是受夠了,教育部又來了!民進黨執政下台前推出「台灣閩南語」正名運動,讓金門地方人士很感冒。
金門縣議員李沃士表示,台灣說的閩南語是「台灣閩南語」,那就是說金門人講的閩南語,也就是「金門閩南語」,閩南語就是閩南語,哪有這樣分的?他認為方言是自然形成的「母語」,應鼓勵大家學習,鼓勵大家講母語,但不能用政治力量,窄化方言,成為操作族群分裂的工具。
【小辭典】台灣閩南語 系出漳、泉
閩南語顧名思義,就是流通在福建(簡稱「閩」)南部地區的方言,根據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一書,指閩南語分布在福建晉江流域和九龍江流域,包括廈、漳、泉地區23縣市,在福建計約1500萬人使用,而台灣講的閩南語是由福建漳、泉移民帶去台灣的。
冷眼集:看守部長 最後演出【聯合晚報08-03-31記者王彩鸝
距離520政權轉換只剩一個多月,看守內閣中的教育部仍「勇於任事」,積極推動改革工程,包括台灣民主紀念館蔣公銅像大廳的布置,以及九年一貫課綱的調整,在在讓外界質疑,教育部的專業在「政治」而非「教育」。
「民主開門,自由風吹」特展將一展再展,讓蔣中正銅像置身於花花綠綠的「自由」氛圍之中,留下「權威vs.民主」的對比與反諷,這是杜正勝下台前,要留給社會大眾憑弔的「代表作」之一。
既然新總統馬英九都已經公開宣稱,中正紀念堂是否恢復原狀,將以民調及召開公聽會尋求共識,依民主及法定程序處理,但不是最優先的施政。那麼,教育部趕在這幾天,不管放什麼東西在蔣中正銅像前面,大可放心不會被新政府優先處理掉。
九年一貫課綱「微調」工程,也將成為杜正勝下台一鞠躬前最後的代表作。課綱委員會已審議通過的國語文領域,把「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改稱「華語」;今天下午討論的閩南語課綱研修草案內容,則讓台灣閩南語儼然具備「國家語言」的位階,讓下一代要學會台灣閩南語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完全不管授課時數夠不夠、老師的教學能力準備好了嗎?
台灣閩南語是否要成為國家語言,是可以討論的問題,需要「國家語言法」來定位,也需要時間形成社會共識。一個任期只剩一個月的看守內閣,不宜在此爭議話題上展現太大的使命感,應交給新政府去思考。
政黨可以輪替,但教育政策可不能變來變去,更別讓意識形態之爭,苦了無辜的孩子。
楊青矗:台羅拼音不如ㄅㄆㄇ【聯合報08/04/02 記者薛荷玉
學閩南語為何一定要用羅馬拼音?曾編纂「台華雙語辭典」的知名作家楊青矗,教了多年閩南語,都用ㄅㄆㄇ注音符號,在他眼中,小學生都會的ㄅㄆㄇ,就是最好學習閩南語、甚至客家語的音標系統。
楊青矗傾畢生之力編纂一部台華雙語辭典,提倡使用正確的台語,此外,他還在台師大教了六年的閩南語,也在社區大學開課。「ㄅㄆㄇ再加上閩南語、客語的一些特殊聲調符號,是民國三十幾年就公布的台灣方音符號,最好用!」楊青矗說。
至於教育部主推的「台羅」拼音系統,楊直矗則直言「令人服氣的地方不多。」他說,現在台語教學用羅馬拼音,是在殘害語言,像p、b發音容易混淆,注音就有很正確的音可以使用。
楊青矗還說,雖然教育部一直在提倡本土母語,但很多台語學者連自己的論文都沒辦法用台語讀出來,最糟糕的是媒體使用的台語沒有標準化,且幾乎「全部都是錯誤的!」
研修小組成員之一的台中教育大學台語系主任洪惟仁,則對有人「害怕」學羅馬拼音感到不解,「漢字幾千字你都學得會,羅馬拼音才十七個符號,怎麼學不會?」
洪惟仁也不客氣地說,反對羅馬拼音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外行人,第二種是根本反對鄉土語言教學的人。
用ㄅㄆㄇ拼 別為難孩子【聯合報╱葉淑芬/公08.04.03
我是六○年出生的,在家父母講閩南語,到學校規定要講國語,講閩南語還要被罰錢,但我們還是照講。所以基本上我們這個年代的許多人,說台語或客家語都不是難題,但「看」閩南語則是「霧煞煞」。
二日聯合報「楊青矗:台羅拼音不如ㄅㄆㄇ」的報導,我深有同感。我們這種會講閩南語的看了閩南語教科書都不會念,更別說要用這種教科書教小朋友講閩南語了。
外國人學閩南語或國語,係因為他們不懂注音,所以只得用羅馬拼音或通用拼音來學我們的閩南語或者國語,而我們明明是台灣人,為什麼要用外國人的那一套來學「閩南語或者國語」呢?小朋友對於英文字母才剛在啟蒙,還很陌生,怎麼會學得好呢?
為什麼不能用國語或者注音符號來學閩南語呢?當年我們還搞不懂KK音標時,也是用注音符號來學英文,為何現在反而要用英文字母、羅馬拼音來學閩南語或客家語呢?
有的教科書版本只採羅馬拼音,旁邊附上漢文或圖案,如果沒有圖案或漢文,作父母的真的看不懂要怎麼教小孩。例如pue是信,為什麼不能以ㄆㄨㄟ來代替呢?即使我是英語系畢業的,有些單字看起來並不是能一下就念出音來,如pue,我沒有看到圖片時,可能會念成ㄆㄨ或ㄆㄚ,誰知道這是「信」呢?家長想要助小孩一臂之力是不可能的。
小朋友功課很多,不要再摧殘他們,而且那種拼法真的很難念也很難懂,因為沒有規則可循。學閩南語是用來溝通的,不要變成小孩與父母的一種「功課」和「累贅」,好嗎?
字音難統一 也沒有師資【聯合報╱陳逸仁/教(北縣淡水)】
雖說福佬客佔多數,仍須考慮客家、原住民及外籍配偶後代子女空間,試問若強推閩南語課程,將讓這些族群如何自處?
小一生必須以實際物體介紹方能懂,而連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羅馬拼音式都難在課程中出現的情況下,小一學生如何去接受閩南語式拼音的學習?
閩南語雖有音調及羅馬文字,惟至今尚未完全統一推行。純如語言而言,音調即有九種之多,而文字表示或俚語更是南腔北調,順應各地民情而異。試問是要以何地的為準呢?
語文領域教師必修過國文科教材教法,師資將從何而來?八十三年設立的某校台灣文學系已因系所評鑑及生員不足緣故悄悄廢除,從此亦可大膽推論社會需求應不大。試問師資培育從何而來?
目前政治氛圍是為看守政府狀態,對於此等重大方案是否可予再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