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17 08:43:13| 人氣2,931|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子殖民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被《電子殖民主義》(遠流,1992)的書名誤導了,原來整本書都在介紹下面美國退出Unesco的始末:

<美國退出Unesco小史—從介入改造到退出,及其原因一般說法>
第三世界國家在擺脫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之後,卻因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而有再度淪為殖民地的恐懼.所以他們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來建立"新世界資訊與傳播秩序"NWICO,以改善一九九零年代的國際資訊環境.
但七○年代中美國政界的動蕩,為新世界資訊秩序的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兩個《華盛頓郵報》的記者(Carl Bernstein與Bob Woodward)因為挖出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及其幕僚涉及非法使用選舉經費,監控和收買政敵的醜聞,最後促使尼克森下台,是為「水門案」。美國政界與西方輿論界,因「水門案」的發生、總統的下台而餘波盪漾,從而加強了社會對「新聞自由」的信心,一般更相信新聞的自由不應受到政府控制,社會大眾也增加了對政府職能的不信任感。
結果就是,西方概念中把新聞業當作「第四權」的主張,因為這些事件愈形鞏固。對Unesco在發展中國家的倡議下,要以國家主權之名對新聞、資訊流通進行干預,西方社會的輿論自是大表質疑。
除了這個表面的理由,美國對Unesco的敵意早在麥卡錫主義橫行的時代就可以見得了。1954年蘇聯加入前,美國曾公開指Unesco是「共產主義的溫床」。1974年,保守黨總統福特獲得國會多數支持,暫時中止美國對Unesco的會費捐助,理由是Unesco接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sation),並對以色列與美國提出譴責案。
然而爭議最大的NWICO的發展,美國一開始的態度儘管不友善,仍試圖在國際協商的架構中,與非西方國家進行對話討論。1976至77年間,美國參議院的外國關係委員會,針對NWICO召開了連串聽證會。會中由Kroloff及Cohen提出的報告指出:「不論我們喜不喜歡,『新世界資訊秩序』(NWIO)確乎到來。這個全球性的『新世界資訊秩序』可好可壞,但如同當前狀況表明的,和別的國家相較,美國很有可能在這個『秩序』成真時成為輸家。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們採取適當行動,美國未必會輸。」(Nordenstreng, 1999: 244)。這番談話表現了美國欲以合作滲透的方式取代兩極對抗,介入NWICO的發展。其政治目的,一方面在弱化「大眾媒體宣言」的重要性,二方面則是透過分進合擊(divide and rule)的方式,將公平與發展的議題限縮在資訊的基礎設備建設、傳播人員的代訓之上。
西方這樣「分進合擊」的策略,在1978年巴黎的Unesco大會上,可見一二。當時美國代表John E. Reinhardt刻意強調「禁制性宣言」(restrictive declarations)(指的是「大眾媒體宣言」)與「正面性合作」(positive cooperation)間的對立,並且呼籲「一個更有效的行動計畫」,其中包括「美國的援助(可來自國家或民間企業),以在發展中國家中建立廣電與新聞的專業教育訓練中心。」這就像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地區應用先進傳播科(特別是傳播通信衛星)以滿足其經濟與社會需要」一樣。雖然這計畫了無新意,但是引發討論,是為「電信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 of Telecommunications)概念。
然而科技畢竟不是中立的。許多發展後進國對美國的國際開發署的提案,或是所謂「電信馬歇爾計畫」深感戒心,主要是因為新科技革命同時也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與結構變遷,特別是教育系統、產業發展策略、社會政策。最明顯的負面作用,就是自動化生產帶來工作條件的不穩定;或比如,國家政策的決定受到歐美公司提供的資料庫所牽引,而導致的國家安全問題等等。
在發展中國家的介心下,「電信馬歇爾計畫」提案後不過三週,「大眾媒體宣言」還是通過了,這意味著西方國家的盤算並未奏效,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下,發展中國家仍然持續推動設立美國所稱的「禁制性宣言」。但是西方國家也不算全面失敗,因為1980年Unesco通過的IPDC,就是在「自由流通」的脈絡下,要「資訊富國」(the information rich)轉移技術與設備給「資訊窮國」(the information poor)的做法。
美國在介入NWICO發展方向上的挫折,使國內保守勢力進一步擴張,反對當時的外交策略。大約同一時間,1979年「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廣播行政會議」(World Administrative Radio Conference, WARC),主要討論電波頻譜分配的問題,美國表面上參與,實際上已經與之漸行漸遠。當時保守黨國會議員Dante B. Fascell就指出「過去幾年,有股威脅勢力正在國際論壇中興起,那正是共產主義理論家與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領導者的結合,意在定義所謂的『新世界資訊秩序』」。時代雜誌(Time, Oct. 6, 1980)甚至認為那是「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全球戰爭」,因為NWICO「是由某些第三世界狂熱份子所定義,對美國與歐洲相信的新自由造成直接威脅」。路透社(Reuters)也認為NWICO,將允許政府對新聞與表意自由進行控制。
到了1981年雷根政府甫上台,立即展開了對Unesco的攻擊。當年國會在總統的要求上,通過了Beard修正案(Beard Amendment),主要是在Unesco提出任何決議對「自由流通信條」發生影響時,授權國務院讓美國退出Unesco。與之類似,第97-231號法案(Sec.108與Sec.109)主張美國政府有「權利」,每年確認Unesco有否配合企業利益。此後,美國還提出要求,要Unesco將財務管理權交給幾個主要捐款國負責,改革議案表決程序、取消某些過於政治性的計畫,並嚴格限制預算支用。對此,Unesco確有回應,不僅召開特別委員會處理美國的要求、設立財務察核單位、將若干計畫列入觀察名單,並預計在來年敦節預算。但這些辦法因為還得在大會召開時通過才能施行,許多並未能通過以滿足美國的要求。
1983年十月,Unesco第二十二屆大會在巴黎召開,共有161個國家參與。但為期五週的會議,卻因為美國代表不滿討論議題,為之中斷。美國甚至放話要退出Unesco。表面原因之一,是當年祕書處編列的預算3.744億美元,超過美國的預期甚多。當時美國力主聯合國應該要節制不停成長的預算與開支,提出「預算零成長」的要求。於是在大會首輪投票時,成為161國中唯一一個對預算投下反對票的國家。最後預算被砍了1200萬美元,僅僅較前年度預算增加2.5%,但美國仍不滿足。在大會結束後一個月,美國便宣布要退出Unesco。
當時負責國際組織事務的助理國務卿(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ffairs)Gregory J. Newell表示,該辦公室正在研究十九個國際組織的運作,發現其中有管理不良及缺乏預算節制的狀況,許多聯合國的辦事處受到政治力干預(politicization)。他並主張,從雷根政府的立場觀之,許多聯合國的多邊機構(multilateral agencies)已大有進步,但是獨獨Unesco的回應很不理想。Newell於是要求對Unesco進行全面的評估報告,日後這份報告成為美國退出Unesco的理由。雖然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退出Unesco將導致美國的利益受損,而讓反美勢力得利。比如當時的美國Unesco事務委員會(U.S. Commission for Unesco)以壓倒性多數的票決支持保留Unesco會籍,以從中開創改造契機。然而Newell仍認為美國退出Unesco造成的破壞力,足以對整個聯合國系統起恫嚇的作用。至於退出的理由,官方(美國國務院)的說法是:(1)政治性的議題。(2)國家集權論(statist)的普及。(3)管理失以及財政上的不負責任。
美國從早期的參與介入到後期以退出為要脅,一直試圖扭轉「新秩序」在聯合國體系內的方向,朝更自由流通、市場樣式的目標設計,但是第三世界國家(77集團與不結盟運動)更關心的是文化與主權的完整性,始終力抗美國的策略。美國的努力未果後,1984年11月8日,美國在「聯合國特別政治委員會」(UN Special Political Commission)的代表Joel Blocker指出,美國在西方世界反對的壓力下,將放棄對「新國際資訊與傳播秩序」的條文再提任何修改,亦即宣告共識已然破裂。幾天之後,美國在Unesco的「資訊學臨時委員會跨政府會議」(Unesco’s Intergovenmental Council of the Provision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cs)的代表William Harley,也主張反對該臨時委員會的成立,並以草率及不適當稱之。他提出警告,指他的出席是要「監視」Unesco,而非提供援助。他將美國對資訊學與資訊的目標下了定義:「美國政府強調資訊流通的無限制,以及市場競爭,而阻滯貿易的法規應予打破。」
於是1983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雷根在國務院的建議及國會的支持下,知會Unesco美國將於一年後退出。國務院發言人提出的理由是:「Unesco幾乎把處理的每件事情都泛政治化,而且對自由社會的基本制度充滿敵意,特別對自由市場及新聞自由為甚,還有它沒節制地擴大開支。」美國在「觀察」一年後,果真於1984年底退出Unesco。198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雷根致函Unesco主席M’Bow表示,美國的退出只是暫時性的,並且保留返回會籍的權利。
在美國宣布退出Unesco的期間,1984年十月,美國通過了「貿易、關稅稅率與關稅法」(Law on Trade, Tariffs and Customs, SP/CL/X.O Di. No. 20/22, October 1984)。內容為若他國的法律、政策或措施被認為對美國貿易上的造成限制或歧視,則其中的304條款(Section 304)授權美國政府採取報復行為以茲抗衡。而 305條款則著意處理服務、國外投資及高科技產品的貿易,目的在削除「服務業在境外市場的國際貿易」的壁壘,以及「海外直接投資」的障礙,以「對自由流通的保障有所助益」。其中的C段落,更進一步,要確保美國高科技產品的向外輸出無礙,其要點可總結如下:
1. 取得並維護最大可能的市場進入。
2. 對外國政府採取的任何可影響美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或美國對該產業的投資的法律、政策或措施,削除或弱化之。
3. 反對歧視性的、有利於境內高科技產業的措施。
4. 對基本關鍵性商品的市場的進入加以阻止的法律,反對之。
5. 對與市場結構及商業競爭對立的措施,反對之。
6. 一切影響到美國高科技產品與相關服務出口的關稅與障礙,弱化或削除之。
一開始美國極力說服世人,Unesco的核心問題是「操弄預算」以及「管理失當」,同時聲稱第三世界國家所作的決策都被「蘇聯集團」(Soviet Bloc)所控制。這種主張不僅不公平,而且也不合理,完全不尊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主權。事實上,美國政府的主要用意,是在遮掩當代資訊與傳播體系不平衡發展的根本問題。
進一步言,美國退出Unesco的理由,實際反映了國內資本擴張的需要。自二次大戰結束後開始,美國企業積極地在全球開疆闢土,特別是1960年代後,這樣的擴張大大受惠於全球電信傳播體系的建立,特別是依賴電腦化的衛星傳送、資料處理等新傳播科技,從而使跨境的溝通與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若缺少了所謂「自由流通與自由接取信條」(free flow and free access)以全球規模無差別的運作,美國企業的全球體系將難以維持。該「信條」體現的是自由市場的哲學,對壟斷資本主義以及商業社群而言,具有關鍵的決定性。第二十二屆Unesco大會上,「世界新聞自由委員會」(World Press Freedom Committee, WPFC)的會長就公開表示:「北美的公司不會允許有人影響資訊自由流通,即便是以國家主權之名也不行」(ibid)由此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的外交政策不留任何餘地地堅持「自由流通」,同時也說明了美國政府論及資訊與傳播時,在聯合國與Unesco這樣的國際組織中會如持守如此強硬、毫無妥協空間的立場。美國以及英國的退出,則標緻了國際多邊主義(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ism)向單極主義的轉向。事實上,1985年後,美國並沒有完全與Unesco一刀兩斷,而是在Unesco總部所在的巴黎設立了一個特別觀察團,目的在影響Unesco的活動與決策,並在美國的商業利益成為Unesco議論焦點時積極介入。同時美國也選擇性地參加國際會議,比如「世界著作權會議」(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人類與生物圈計畫」(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e)。另外,美國也協同許多非政府組織,比如「教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Education)、「國際科學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對Unesco的決策進行監督與游說。
http://blog.roodo.com/chang17/archives/3088719.html
劉悅笛:美國文化産業何以雄霸全球?

(三)電子時代與全球媒介播撒 
  美國文化霸權地位的取得,在經濟和政治因素促成的基礎上,科技含量仍占據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大衆傳播媒介,它直接構成了美國文化産業的輸出機。如果缺少了電視、電影、收音機、印刷新聞媒介和廣告這些傳媒的支撐,那麽,至少美國文化的傳播不會如今日這般普泛與深入。
  從傳媒的發展曆程看,人類曆史上的傳播媒介經曆了“口語文化”——“書面和印刷文化”——“電子媒介”三個階段。 當然,每個階段的傳媒並不是對前一種的絕對取代,而只是在一個時代中占據主導,先前類型的媒介仍將存留下來與主導者共存。可以毫不含混地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電子媒介”時代,而今“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出現行將把電子時代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大衆傳媒本身就是信息的制作、承載和播撒者,以大衆傳媒爲依托的信息,具有迅速增殖、瞬間化、一體化等特質。在當今社會,信息較之曆史上任何時期都凸顯出爆炸的趨勢,並在流通過程中不斷調整加工而聚合成龐大的信息群。信息的這種籠罩廣闊的跨地域性、聯結分散個體的跨階層性,爲文化産業産品的可流通性提供了必要前提。因爲只有在這種信息總彙中,處在分離狀態的大衆群體才有可能相互吸納而聯結起來,相應的,大衆文化的易解碼性也因此而生。而且,信息的這種播撒易造成文化傳遞方向的改變:從縱向的繼承式傳遞轉向“橫向傳遞”(各年齡層文化的相互交流)和“逆向傳遞”(各層文化向青年文化看齊),這就使青年文化往往成爲大衆文化的領軍者,從而出現其他階層向它靠攏的年輕化走向。同時,信息還具有瞬息化的特質,瞬態的形象在人腦中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暫,這相應造成文化流通的頻率加速化,致使文化産業産出的只是一種人們津津樂道的“文化快餐”。
  現代大衆媒介是以“電子媒介”爲主的現代文化傳播手段,它在大衆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大衆傳媒的平等性和廣泛性使它成爲大衆文化可充分利用的形式。事實上,大衆傳媒在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與大衆文化聯姻。大衆傳媒是大衆文化發展的物質前提,沒有大衆傳媒的骨骼支撐,大衆文化就無法全面展開。但大衆傳媒更重要的作用還在于使大衆文化最終納入到“文化産業”的模式之中。這是由于,大衆傳媒是先進科學技術的結晶,它的工業化的實體已成爲大衆文化的依托,而使大衆文化可以納入社會化大生産的網絡之中。而且,由于大衆傳媒的運轉過程與工業生産相似,所以可以直接借用文化工業生産的管理與經營方法,這有助于文化産業的迅速成熟。大衆傳媒對全球的覆蓋技術使得大衆文化的市場突破了狹小的地域限制,形成全球規模的文化市場。在擴大大衆文化影響的同時,全球市場使文化企業的投資者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這反過來又刺激了他們對文化産業的投資,從而進一步促進大衆文化的發展。
  隨著美國通信網絡的全球擴張,美國成爲世界範圍內大衆傳媒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亦是全球大衆傳媒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從財富積累的情況就可見一斑,在排名前四百名的美國富商之中,從靠大衆傳媒獲取財富的已從1982年的9%上升爲1989年的18%,如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更使幾乎五分之一的美國首富從大衆媒介中招財進寶。如此這般,以大衆傳媒爲支撐的文化産業已經與制造業一道成爲美國財富的主要來源,而且,大衆傳媒亦由此而成爲美國文化的政治影響力的主要來源。在現今社會,大衆傳媒往往就與美國形象直接聯系在一起,這顯然是由美國傳媒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所決定的。美國政府非常善于利用這一長處來推銷自己,其國會研究中心在一項報告中說,“我們必須承認國際間的大衆傳媒的流向是不平衡的,而美國是主要的源頭……今天存在一種打上‘美國制造’字樣的世界文化”。在他們看來,似乎這樣一種“媒介帝國主義”或“電子殖民主義”就等同于“美國化”了。但即使在西方學界也有置疑的聲音,萊斯利•斯克萊爾在《全球體系中的社會學》中聲稱,“要把文化與傳媒帝國主義等同于美國,或者等同于美國的資本主義,是一個使人深感困惑的大錯。它意味著,如果美國的影響可以排除在外,那麽,文化與傳媒帝國主義也就會終止……。全球化資本主義——即消費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必然有個過程,而美國化本身只是該過程中的一種偶然形式。”
  那麽,美國大衆電子傳媒的全球播撒,究竟是一種美國化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呢,還是全球化資本主義的一種偶然形式呢?
其實,由美國主導的大衆傳媒全球化正是這兩方面的統一,也就是必然與偶然的統一。這就關涉到一種先發與後發的關系。在美國這種“原發型”國家,資本主義全球化是社會內部自發地生長過程,進而擴散到整個世界的各個角落。而在第三世界這類“後發型”的國家中,資本主義全球化則由西方舶來的,它們並非是自覺地而是被動走上全球化的。而這種被動的參與又是不得不爲之的,因爲一旦脫離了全球化的曆史進程就要爲曆史所抛棄。如果說,美國的領導權在全球化資本主義形成之初還是一種偶然的話,那麽,在美國全球化風靡全世界之際,這種偶然也就轉化爲一種必然了。這在根本上,又相關于所謂先發的、內源式、擴張型與後發的、外源式、防衛型現代化模式的不同。美國主導的媒介帝國無疑在全球具有霸權地位,在邏輯上講,所謂的“媒體帝國主義”正是由文化帝國主義所導出的。因而,從文化帝國主義的“文化霸權”也很容易推導出一種“媒介霸權”。所謂“霸權就是把曆史上某一階級的意識形態加以自然化,賦予它以一種常識性的形式。這裏的關鍵,就是霸權並不憑借武力來推行,而被表現爲生活的‘權威’與‘文化’方面的事實,它是非政治化的”。 顯然,美國對全球的文化控制是通過大衆傳媒的控制來實現的,因爲現代電子傳媒能夠提供使受衆服從霸權的條件,進而大衆傳媒本身也成爲了一種霸權形式,這就是所謂的“媒介霸權”。
  美國文化産業的産品,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幾大電視網的肥皂劇及娛樂節目、自由的無線廣播,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這種媒介霸權。首當其沖的就是《星球大戰》、《阿甘正傳》、《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諜中諜》等好萊塢大片,特別是那些投資巨大的娛樂影片搶占了全球票房的大部,甚至全球正在放映的電影中85%都來自好萊塢。在發達國家中,例如法國就一改曾經侵占美國本土的強勢,而表現出70%以上的影視産品皆來自美國的頹勢。既然連法國這樣的電影輸出國都是如此,那麽,諸如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電影市場幾乎爲美國電影所壟斷就無需質疑了。難怪這些國家反美國文化的呼聲日益升高,它們的價值觀念本來就與美國接近,所以對美國貨接受起來更是沒有什麽心理障礙。而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對好萊塢電影所營造的“美國形象”,青年人更是趨之若騖,印度這一世界上年産電影最多的國家也在面臨著失去本土市場的問題,原由就在于美國電影排擠了本土的創作。美國的電視劇也撒播到了世界上最偏僻的角落,乃至在非洲的貧民區裏,人們每晚都在爭相觀看美國著名電視劇《豪門恩怨》,以窮人的視角去感受其中的美國富人的氣息。九十年代初,以《美國家庭滑稽錄影帶》爲代表的一大批電視娛樂節目,更是爲世界各國所喜愛和效仿。1999年之後,在美國風行一時的“真實電視”(Reality TV)又將攝像機搬到了外景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推出了懸賞100萬美金的《幸存者》節目,讓幾對參與者生活在荒島上,並通過衛星電視和互聯網24小時全天候進行現場直播。這一首播後就成爲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以其金錢的引誘和性的噱頭開始風靡全球。此外,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廣播業和報業方面也有效地控制了全世界的信息流動,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新聞(特別是國際新聞)大多從歐美大媒體購得。這些國家無力建立起自己的全球新聞網,它們出于節約成本的進口,其實是在爲美國的新聞壟斷提供坦途。甚至在通俗小說領域,《廊橋遺夢》這樣的僞浪漫的愛情小說也賺取了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眼淚,更不要說《國家地理雜志》、《讀者文摘》、《時代周刊》雜志在其它國家的持久影響了。總之,美國文化已經全方位地經由各種大衆傳媒在全世界得以傳播,在這種強勢文化的擠壓之下,美國文化産業所及之處均對當地文化産業産生了巨大的沖擊。
從受衆的角度看,美國大衆傳媒的發展也離不開受衆國家的相關發展。如果在這些國家根本沒有電影院、收音機、電視機這些基本設施和設備,或者對境外媒體設置障礙或不予理睬,那麽,美國傳媒霸權便無從談起。而在那些具備了上述條件的國家,美國媒介究竟占據著多大比重呢?以1993年流入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電視節目爲例,全年電視節目時間總計爲2427小時,美國電視節目就占去了其中的1506.3小時,遠遠高于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721小時,前者以62.06%的百分比高于後者的29.71%。相比較而言,拉美國家電視節目對美國的輸出則很少,盡管巴西的Globo和墨西哥的Televisa公司對美國也形成了電視産品出口大國,但它們主要面對的還是美國的西班牙語市場,而非盎格魯血統的美國人的主流市場。這還要追溯到英語被接受爲一種世界性語言的原故。英語的統治地位是在1960年代獲得的,那時英語在五大洲都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在1952年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之時,全世界講英語的人數達到了2.5億,如今這一數字已經翻了四倍之多。可以試想,假如美國大衆傳媒的說的是摩爾多瓦語或拉脫維亞語,那麽它的全球影響力就可想而知了。
  美國大衆傳媒之所以具有這樣的全球霸權,還因爲媒介技術本身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在電視“上星”之後更是如此。在20世紀八十年代後,“電視——全球衛星網絡——電腦”形成一種相互交織的蔓延網絡,文化産業的産品就在上面得以迅速傳輸,甚至衛星電視本身也在創造著一種全球同步的大衆文化。通過全球信息系統紐結而成的傳播網絡,使得“地球村”各處的人們獲得信息的同步性日益加強,尤其是電視直播的沖擊波,不僅讓全世界看到了奧運聖會的開幕式,而且見到了帕瓦羅蒂和他的流行音樂朋友們的演唱會現場。這也造成受衆沈溺于技術手段營造的即時表演及創造,注重同步參與行爲的當下經曆感,正如本雅明所言,“現在不再是被經驗,而只是被經曆”。 可見,大衆傳媒迎合了人們對感性的追求,也就是對所謂“震顫效果”(本雅明語)的追求,從而爲了獲得沖撞效果、即時反應和同步煽動性,導致了“距離感的銷蝕”。 從而,美國媒介帝國的霸權地位的獲得就不足爲奇了,難怪西方學者將之命名爲“媒介帝國主義”或“電子殖民主義”。
http://www.yinxiangcn.com/xueshu/guoji/200705/3590_3.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2,931)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此分類上一篇:《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

對外傳播
澳大學者:以毒攻毒中國反駁西方不必“慎言” !

澳門大學傳播系學者 吳 玫  
  
    面對西方世界強勢的話語霸權,中國如何宣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捍衛自己的民族權利和國家利益,對中國政府、知識界和媒體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從中西傳播理念和辯論文化差異的角度出發,可以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西方奉行“擴張性傳播” 

  從航海大發現以來的西方社會奉行的是一種“擴張性傳播”的模式。這種“擴張性傳播”有三大基本組成部分:其一是基督教宗教傳播傳統。傳播者在宗教或某種理想(民主自由)的使命感的主導下,將受傳者視爲愚昧的、落後的。其二是資本主義商業廣告文化。傳播的目的已經不是傳播思想,而只是在傳播符號。大衆在商業符號的狂轟濫炸下,已經無暇思索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其三是源于古希臘口語辯論文化,又在啓蒙運動中複興的理性思辯文化。在此基礎上又衍生了法律辯論模式,其訣竅之一就是辯論中主動發起攻擊,以攻爲守。 

  對外傳播,中國不必“慎言” 

  這三大西方傳播傳統都與中國傳統的傳播模式是相對立的。傳統中國雖然是傳播大國,其兩千年來的核心傳播理念卻是“慎言”。君子有三戒:戒多言、戒快言、戒流言。這種慎言原則後被各代文人充實發展,成爲中國傳統士大夫社會最核心的交流傳播原則。 
  在“慎言”這一基本原則下,中國社會還有其他一些關鍵的傳播交流原則,如言之成理、言行一致、以誠相交、言貴擇人、不求說服、和爲貴等。 
  首先以慎言爲基礎的中國政府和官方傳媒,很難有效應對鋪天而來的國際新聞戰。在國際新聞戰中最關鍵的是第一時間的定義,因爲第一時間的定義對受衆有先入爲主的最深刻、最難抹去的印象。“9?11”事件後,美國在第一時間就將其定義爲“拉登爲首的極端組織的恐怖襲擊”。從美泰玩具事件到日本毒餃子,西方和日本媒體沒有掌握全部真實資料,就第一時間定義中國玩具和食品有毒,並由此牽強地把中國産品中國制造貼上了“劣質”標簽。在爭奪眼球的符號大戰中,“實”退讓給了“快”。最值得玩味的是,這些國際知名媒體爲他們對中國産品捕風捉影的不實報道,從來不會有什麽職業道德的愧疚。有人說,在人命關天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西方新聞的守則中說得很明確:新聞真實性只是在某個時間你所能掌握的最全部和可信的信息。 
  “言行一致”是中國交流傳播文化中另一個基本原則。在中國傳統中,批評某人“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是很嚴厲的道德指責。而這個標准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在基督教傳統中,每個人都是道德罪人,只要向上帝禱告懺悔了,就會被寬恕。總統出色情醜聞,道歉一下,還可以接著當總統。把別國大使館莫名其妙地炸了,以“錯誤地圖”道了歉就心安理得了。以消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爲名入侵他國,使十幾萬民衆死于戰火,最後“通知”全世界這是源于“不實的情報”,竟然也就自己給自己過了關。最讓長期受“言行一致”理念熏陶的中國人不可理解的是,這些人居然還堅持認爲,自己有說教世界的“道德權威”。
  中國交流文化中的另一個特點是“以誠相交”,用交流的真誠換來信任和友誼。但是,將人性、真誠、感情等感性概念和術語用在與西方主流爭辯論中往往是軟弱無力的,也是缺乏說服力的。象“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這樣的句子,在中國傳播文化傳統中,可能是一個強大的道德譴責。但它用于國家對西方的抗議中,就顯得軟弱無力,因爲它不是一個強大的依據理性客觀基礎的批判立論,相反,它更像一個弱者對強者的請求。 
     
要否定西方的道德權威 

  因此,中國要在國際輿論中有話語權,必須首先意識到其傳播交流傳統和辯論文化與西方的差別,學會用西方的傳播方式反駁西方。 
  其二,中國在與西方的辯論中,最重要的是要否定其道德權威的身份。經濟發展、社會富裕並沒有給西方國家天然的道德審判權。在拉薩暴力事件問題上,海外留學生自制、引起轟動的兩個視頻之所以能夠效果顯著,關鍵就是打擊了西方社會和媒體在西藏問題上的道德權威。他們第一次學會了用西方指責中國的方式來駁斥西方,針鋒相對。西方的道德權威其實就是一件皇帝新衣,當它被指認後,受衆才會發現他們其實是赤裸著的。
  第三,解構西方的道德權威,並不是要與西方開展什麽意識形態大戰。中國要爭取的是,在這樣的主流意識形態上的平等的話語權和定義權。中國要學會用西方的流行話語符號(如民主)來反駁西方,維護自己的利益。有一位巴基斯坦學者指出,“中國制造”爲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商品民主”。在沒有“中國制造”的時候,只有社會的精英階層才可以享受彩電、冰箱、空調等各種電器用品,是中國推動了世界的“商品民主”,爲第三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四是要在戰術上針鋒相對,戰略上和而不破。要學習西方法律論戰和政客論戰的技巧,不要或少爲自己受到的指責辯解。因爲當你開始辯解的時候,你首先承認了對方指責你的權力,不管你如何辯解,你都陷在別人事先設計好的話語系統和符號遊戲裏。你越委婉,越顧及對方面子,越希望息事寧人,對方就會認爲你軟弱可欺,就更會漫天要價。在與西方的話語論爭中,要學會針鋒相對,一針見血。  
  中國廠家和行業協會還應該學會使用法律訴訟的武器。像一些新聞媒體違反法律的誹謗報道,其實根本不需要到美國打官司,只需找一個律師給相關媒體在國內的辦事處發個律師函,並聲稱要索賠巨額款項,這些媒體就會收斂很多。此外,還應當學會管理外國媒體的對華報道,在如何監管外國媒體的報道方面,新加坡、以色列都有很詳細的條例可以借鑒。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subid=1&fid=48285&tbid=7510
2008-04-22 08:12:56
媒體宰制論
“霸權理論”與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陳 龍 

內容提要: 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作爲電視文化批評中的一種主流理論受葛蘭西的霸權理論影響較大,霸權理論中核心的觀點是支配權不是通過剪除其對立面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將對立一方的利益接納到自身來維系的。對于電視媒介而言,它也體現這一特點,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認爲,電視是制造優勢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它所傳達的是具有宰制性的意識形態;電視文本中宰制意識形態格局的形成,與電視媒體和優勢階級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密切的關聯;作爲傳達意識形態的媒介,電視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意識形態宰制論在80年代中期漸漸失去其市場,80年代以來的一些學者對其提出質疑和討論,推動了電視文化的另一主流理論--多元釋義論的誕生。

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是70年代以來西方電視研究中,特別是批評研究中的主流理論之一。電視意識形態宰制理論(dominant ideology thesis)的産生有著自身的文化背景。電視發明于20世紀初,作爲一種文化媒介,它一出現就被資本主義商業所看好。收看電視是一種“低參與行爲”,這成爲廣泛群衆性的基礎,人們在觀看活動中分享電視節目中的共有文化,與此同時在久而久之的觀看活動中建立起共同的社會意識框架。資本主義商業化操作與電視接受的大衆化一拍即合,形成20世紀大衆文化的新格局,電視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成爲最有滲透力的媒介。電視在統一意識形態方面的功能逐步被認清,此時文化研究派試圖從結構主義那裏借鑒方法,來解釋電視所産生的文化社會現象,而結構主義重“結構的整體”,重視整體的決定作用,忽視對人的意識和經驗內容的構成,忽視人的意識經驗構成過程的複雜性,形成了當時學術界的所謂“阿爾杜塞傾向”,把整體社會的意識形態功能誇大到十分絕對的程度,難怪後來的湯普森批評說阿爾杜塞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實質是一種新的神學,它把文化批評導向了一種死胡同。

于是,人們從葛蘭西的學說中尋找理論依據。葛蘭西與阿爾杜塞的意識形態學說不同點在于它未把意識形態與人類的主觀意圖截然分開,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文化研究中“文化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對立。在葛蘭西的學說中,對電視文化研究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他的“霸權理論”,而他的媒介霸權論的核心觀點是,媒介不斷炮制強大的具有霸權地位的意識,但同時亦允許較爲弱勢的多種多樣的意識出現。

葛蘭西的理論十分有利于媒介分析,因爲他認爲媒介意識形態可以生産和再造,同時他也抛棄了古典馬克思主義中的媒介工具論和經濟決定論。班尼特在總結葛蘭西“霸權論”的影響時指出,一、它否認一切文化都是階級性體現的階級本質主義;二、它超越了精英主義完全批判的立場和平民主義完全無批判的立場;三、它強調“文化實踐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闡述”的多種可能性,使人們認識到某文化實踐並不恒久地負載著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含義。四、葛蘭西對階級決定論的摒棄使文化研究能夠將視野擴?展到文化鬥爭的其他領域,如階級以外的性別、種族乃至年齡壓迫等。

在葛蘭西的影響下,霍爾對媒介意識形態的研究做了許多深入細致的工作。他所著力探討的問題是,西方國家的大衆傳媒是如何生産出這種“普遍贊同”的“一致輿論”的。霍爾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一致的輿論是由媒介或部分由媒介生産出來的。當然他也認爲這種生産過程是異常複雜的,因爲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一般是獨立于公開的壓制和限制的,也不會赤裸裸地去鼓吹占據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霸權。霍爾也指出,在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結構關系,它使傳播媒介既能保持某種獨立,又能遵從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規則。“它不會圍著權力的指揮棒轉,也不會有意識地使自己對世界的描述符合占統治地位的規定,但它必須是對之敏感的,而且只能在其中才能合法地生存下來,它必須在普遍的範圍之內或‘大家卻贊同’的一致輿論的框架內生存下來,它使自己適應于這種一致的輿論,傳媒成了生産‘普遍贊同’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在霍爾看來,傳媒中某些看似具有個性特征的不同聲音,實際上不過是在某種意識形態的框架內部形成的,它本身已受了這種意識形態(思想)體系的影響。
從霍爾的研究中,不難看出葛蘭西的影子。如何理解大衆文化、如何理解大衆文化的傳播,按照葛蘭西的理論,必須從社會秩序或國家形成及維系的過程來了解。葛蘭西的霸權論對媒介批判理論有三個方面的啓發:第一,必須弄清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對媒介的控制方式及程度;第二,必須了解媒介生産的基本結構;第三,必須認識媒介意識形態的社會功效。很顯然,電視研究作爲媒介研究,這些理論都很適用,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那麽,受意識形態理論影響,特別是受葛蘭西霸權理論的影響,電視的意識形態宰制論都包含了哪些內涵呢?從70年代至90年代文化研究的有關論述來看,它包含了這樣一些命題:一、電視是制造優勢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

它所傳達的是具有宰制性的意識形態

電視是通過其文本形式來傳達意識形態的。英國學者A?克拉克在他1992年發表的《“你被捕了!”警察電視劇和法律與秩序的虛構表征》一文中,來解釋電視是如何傳達優勢階級的霸權意識的。他所談的是20世紀70年代在英國流行的警察與匪徒鬥爭的電視系列劇,他認爲這些片子可以看出社會上的優勢集團是處心積慮、別有用心地通過制造一種“法律和秩序”的道德恐慌,來重建他們的霸權地位。克拉克指出,英國社會優勢集團的流行霸權,是建立在一種社會民主改良主義上面,隨著階級、種族和産業沖突的不斷尖銳化,它已經搖搖欲墜,實際上面臨著崩潰的危險。在這一背景之下,優勢集團不遺余力在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中施展手段,以恢複他們的霸權,是很自然的事。克拉克指出,問題在于優勢階級重建霸權的種種努力,都被表現爲喜聞樂見的大衆文化形式。

那麽,電視作爲傳播大衆文化的媒介,意識形態的兩種形式出現,其一是文本的建構,其二是文本的省略。所謂文本的建構(TEXTUAL CONSTRUCTION)是指優勢階級在其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在電視文本中建構意義系統和理解框架,然後再透過電視節目的輸出而達到控制效果。從文化研究的範圍角度來看,體現在階級、性別、種族三方面的情況是,正面的主要角色均由優勢的階級、性別、種族擔任,而出身弱勢階級、種族、性別的人只能擔任次要角色甚至反面角色。優勢階級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會在電視的場景、人物行動、言語中不知不覺地透露出來。在娛樂片、廣告等節目中,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與電視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而就真理性、真實性而言,是非判斷的參照系也往往有所偏倚,這在新聞節目中表現尤爲明顯,新聞經過采編播三個程序的加工之後,其思想傾向一般都有主流思想的影子。

“霸權理論”與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

所謂文本的省略(TEXTUAL OMISSION)是指優勢階級的立場、觀點總是占據電視傳播的主導地位,在突出某些內容的同時,必須忽略了某些內容,這種省略,久而久之有利于優勢階級建立自己的意識形態。例如在新聞節目中,電視的報道手法有很大的不平衡傾向,將報道集中于個人而不是整體;以局部代替整體,將局部的災難或將局部的成就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從而使觀衆在接受中産生某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在娛樂節目中,電視畫面在黃金時間裏出現的往往都是暴力、色情及權力,而平民下層社會的境況及其利益,往往在黃金時間內得不到體現,這種省略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在突出某些觀點、意見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壓制了對立意見的發展,就算有相對意見的出現,也只是爲了鞏固現有制度而作出的一種姿態而已。雖然在資本主義社會會有一些批評主流意見的電視節目出現,但總體而言屬于“小罵大幫忙”,不會傷害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這種批判主流意見的相對意見,在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多見的,原因在于它常常被“省略”,而這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裏又表現得十分自然。倡導什麽,不倡導什麽;說什麽不說什麽,都有一個“看不見的手”在指揮。

二、電視文本中宰制意識形態格局的形成,與電視媒體和優勢階級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密切的關聯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媒體的私有化使得電視這一媒介具有很大的獨立性,然而在沒有任何外來強制力量的情況下,爲何電視卻樂意把優勢階級的意見作爲自己的主流意見來對待呢?原來電視媒體的經營,其運作形式與資本主義的企業形式相差無幾,融入資本主義社會生産關系中的電視,自然而然就體現這一社會的意識形態結構。霍爾指出,“媒介機構是沒有受到直接的脅迫或限制的,然而卻很樂意去迎合主流權力。”[3]確定電視媒介是否傳達優勢階級的意志,有兩個主要的指標:其一是媒介與優勢階級的關聯程度,其二是媒介中從業人員在媒介機構中享有多大的自由度。

先看第一個指標。在專制集權的社會中,媒介直接體現統治集團的意志,這並不足怪。那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媒介與優勢階級的關系又怎樣呢?從簡單的政治經濟學角度看,電視媒介擁有權與電視節目中所體現的節目意識有著密切的關聯。很多研究顯示,在商業社會中,電視媒體是一種營利機構,有著很明顯的利益取向,他們的廣告收入來自大企業、大資本家,資本家的利益與電視臺的利益息息相關,一榮俱榮,一毀俱毀。這樣,電視媒體不會把自己的利益當兒戲,爲了真正的民主而放棄自己的利益。但這裏存在一個悖論,一方面爲了體現優勢階級的意志,必須“省略”普通民衆的聲音;另一方面,電視是靠購買觀衆注意力即收視率而生存的,這樣就必須在節目中以捍衛民權的面目出現。在這樣兩難的選擇中,媒介常要把自己僞裝起來,把自己的利益取向隱藏起來,采取中性立場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大衆所能認同而優勢階級也無傷毫毛的言辭,以達到兩頭都討好的一種境界。電視媒介迅猛發展,形成許多很不相同的複雜關系,長此以往,就會自然形成關系網絡,使電視媒介機構與其他商業、政治利益聯系起來。

媒介與優勢階級的聯系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是那麽直接。優勢階級在表面上並未控制媒介,是否存在電視傳遞優勢階級的意識形態呢?意識形態宰制論學者認爲電視有三種間接聯系優勢階級的形態。

1.政黨或政府對包括電視在內的媒介實行管理,在這一過程中發生接受意識形態的間接聯系。幾乎所有的媒介都受到政治體制的影響。不管是何種傳播體系,一般都要受到一些控制,“至少是在頻率分配、保護聽衆和觀衆不受誹謗性或猥褻性材料之害的法律、保護材料所有者的版權不受侵犯的法律以及保護政府不受煽動性廣播之害的法律等方面。除頻率分配而外,報紙不論在什麽樣的制度下也都受到同樣的控制。這就是說,所有的制度都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對他們的媒介加以管理和控制。”[4]由于政黨或政府在頻率、電波發布信息等資源方面具有控制權,同時還擁有許可證、稅收等方面的法規,包括電視在內的媒介自主性及自由度是在國家及政府體系中存在的,例如,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1947年的報告在談到讓報刊負起責任來的時候,曾經強硬地說道:“如果報刊不自動地負起責任,政府的權力將作爲最後的手段來強制它實行這種轉變。”又說,“在第一修正案或我們的政治傳統中,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政府幹預公衆傳播。”[5]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政府並未站出來直接幹涉媒介活動,但實際上媒介無時無刻都需要與政府搞好關系,否則很難順利進行。


2.市場規律的影響,促使向優勢階級的意識靠攏。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商業利潤成爲第一原則。電視這一媒體需要高投入,而它的經濟支出的主要來源是廣告費。80年代末美國全國劃分爲200多個電視廣告市場,電視廣告收入約在230-250億美元左右,占全國總廣告收入的23%左右,僅次于報紙的270億左右。[6]美國著名企業Proctor&Gamble公司每年花費9億美元在電視上做廣告以招徠顧客,Head&Shoulders、TopJob或PhilipMorris公司則花費7.6億美元在電視上推銷Miller啤酒、Maxim咖啡或Jell-0糖果。由此可見,廣告對電視産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商業意識已滲透到電視的每個角落。尼爾森媒介調查公司的收視率報告,決定了電視臺廣告收入的高低,也決定了電視臺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文化要想不受商業文化的影響是不可能的。電視機構的基本原則就是要賺錢,電視文化的創作主體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必須按照資本集團的意志行事,只能在商業利潤的指揮棒下跳舞。這樣,電視媒介與優勢階級的關聯就變成了電視與廣告利益的關聯。在片面追求尼爾森電視收視率的情況下,電視所呈現的意識形態屬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3.文化生態鏈的制約。在所有的文化當中,電視文化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處在一個文化生態網絡中,受文化生態的制約和影響。而在文化生態中最具影響力的則是優勢階級的文化。批判學派的文化研究傳統中比較看中媒介與優勢階級文化的聯系,他們認爲,既然電視媒介的制作人員不是孤立存在于當下主流文化之外的,那麽他在電視文本的意義建構中,自然而然就會把主流文化的意義內涵作爲自己創作的參照系。表面上看,媒介工作者的文化創造是自由的,富有個性的,但實際上由于受頻道資源、時間以及收視率等因素的制約,逼得這些媒介工作者把個體化行爲放棄掉,什麽最具有觀衆市場,就向它靠擾,其結果是商業主導的文化拔得頭籌,而商業主導的文化本身就體現了資本家的意識形態。三、作爲傳達意識形態的媒介,電視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

文化研究派幾十年對電視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在所有的媒體中,電視能有效地表現意識形態的影響力。早在赫爾曼(Herman)、喬姆斯基(Chomsky)的有關著述中就曾提到過“制造認同”的說法,他們認爲媒介實際就是宣傳工具,它教給人們各種價值觀念和行爲准則,引導他們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融入媒介制造的社會體制中,赫爾曼和喬姆斯基曾提出不少官商人爲控制媒介的證據,但卻發現要想證明意識形態功能的實際效果往往是很困難的。電視在西方國家近幾十年發展中幾乎“統管”了文化的發展,不管受衆是否活躍,他們都處于媒介信息的包圍之中,電視以其獨有的特性,對受衆進行著信息刺激,隨著時間的推移,受衆在電視持久的信息沖擊下,不可能不受影響。他們處在優勢意識形態中的接受位置,這種被動位置,決定了他們不能免受優勢意識形態的影響力。電視優勢意識形態宰制論還從心理分析和符號學方法人手,探討文本的構成。認爲文本的符號形式總是傳達一定的意識的,文本的意識效果,在于文本的主控形態,證明文本是否傳達了主流意識,就等于證明文本能否達到意識形態的效果。“文本主義”(textualism)的最好範例就是阿爾杜塞派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對媒介受衆的研究。七、八十年代一批文化研究派學者在《熒屏》(screen)雜志上撰文,他們運用阿爾杜塞的結構主義和雅克?拉康的心理分析,把受衆限定在一套主流文本意識中,認爲文本能反映一切,在“文本主義”的解析中,受衆理解應當接受主流意識形態,而且難逃主流意識形態的控制。這種不考慮現實情況的純理論演繹,多少體現結構主義的機械性。許多文化研究學者反對這種結構主義的分析,電視表現意識的方法,是以文化想象去表現社會。“文本主義”的觀點,意識的效果缺乏現實最直接的佐證。

雖然缺乏實證材料,英國學者費樂(Philo)還是從相關事件中找到了一些能說明問題的蛛絲馬迹。費樂指出,電視是一個提供公衆信念的有效資源。他通過仔細的分析發現,不同類別的電視觀衆對于1984-1985年的英國礦工工潮,有著不同的記憶和理解。他的研究表明,電視對此事件的報道,雖然有不同的觀點,但整體來說並不開放,是有限制的。而在觀衆—方,雖然從選擇心理角度看出現了一些差異,但從理解的總體趨勢看,卻出現了整體上驚人的一致。西方工人運動留給人們的印象其實並無暴力色彩,但電視觀衆一提起工人罷工就認爲它與暴力有關,同時對示威者的行爲持一種不贊同或否定態度,認爲他們須對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負責。費樂同時還發現,一種很明顯的傾向是,對工人運動毫無經驗的觀衆,不論他對工人運動持何種態度,他們對事件的陳述觀點都與媒介報道觀點相當接近或相同,而且都會記得工人運動是充滿暴力的;而具有獨立思想,持不同政見者尤其是親身參加工人運動的人,由于他對工人運動有直接經驗,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接受電視媒體的觀點。[7]費樂的例子表明,媒介的立場是站在工人運動的對立面的,充當了主流意識形態即宰制階級意識形態的傳聲筒。


綜上所述,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把電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認爲電視反映了主流的意識形態;電視的意識形態是媒介與優勢階級間的直接或間接聯系的結果;電視對受衆能有效地發揮意識形態作用。電視意識形態宰制論主要流派有:一、灌輸論派(ideological incorpora-tion),這一派的研究者均有經濟學和結構主義的學術背景,他們認爲在觀衆的意識形態形成過程中,電視起著一個絕對權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有強制性接受的特點;二、自然連接派,這一派研究者多爲文化學者,他們認爲電視所傳達的意識形態與觀衆意識形態是一種有彈性的自然連接(articulation),而不是一種強制灌輸。

意識形態宰制論在80年代中期漸漸失去其市場,80年代以來的一些學者如阿伯克郎比(Abercrombie)等對其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圍繞“後現代文化中意識形態到底有沒有主導的一致性”展開討論。他們有的認爲宰制意識形態論只能算作是一種假設,實證結果並不具有普遍性,有的則反對從實證角度來尋找依據。洛茲亞克(Lodziak)等發現這場導源于電視媒介批判研究的爭論有走向社會學的傾向,他對意識形態宰制論的批評主要是在提醒人們將研究集中到電視文化方面來。他反對電視文化研究中的“媒介中心化”和“意識形態中心化”的兩種傾向。媒介中心化的做法,是把媒介獨立作用、效果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或忽略了家庭、學校、社會等非媒介因素的重要作用,電視的影響力被神化了;而意識形態中心化的做法,則過于將媒介批判理論側重于媒介意識形態的影響,洛茲亞克與阿伯克郎比等學者都認爲,意識形態的內容在多方面都不能說明爲何平民階層接受和依從社會通行的權力關系。平民階層雖然身處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但都不一定會融入優勢的意識形態中。他們接受優勢階層也只是出于實際考慮,他們可能會從資本主義的社會體制中得到微薄的物質回報。因此,在社會文化的再生産過程中,意識形態只會是其中一個小環節。洛茲亞克的觀點是,在多元化社會中,意識形態不存在單獨的主導的形式,電視的角色,也只是在其他社會結構及其運作下互動因素中的一個。

電視的意識形態宰制論之所以在80年代後期開始遭到學者的猛烈批評,是因爲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宰制論”的意識形態在生産控制、文本意義限制及意識形態效果上,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可言。所以有些學者認爲“宰制論”是把話說絕對了,其實,如果保留一點余地,仍然還是有這一理論的價值。因爲在電視文化産品中,事實上仍可看出一個優勢意識的框架。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仍可能滲透到網絡關系中去引導媒介;電視傳達優勢階級的意識形態。有時電視會吸收相對立的或不同的觀點,但不會讓顛覆性的意識得以壯大。

莫爾利(David Mofiy)指出,從文本角度講,電視已“沒有什麽‘純潔無知的文本’(innocenttext)這回事——沒有任何節目不值得我們詳加嚴正注意,沒有任何節目能夠聲稱自己只提供‘娛樂’而無愧,因爲任何節目都透露了關于社會的諸種訊息。即便節目的外顯內容似乎再零亂細索不過了——比如,‘湯姆與傑利’(Tom and Jerry即貓和老鼠)卡通——但隋況仍然很可能是這個節目的文本結構,已經含納了許多關于社會態度與價值的重要訊息。”在《米老鼠和唐老鴨》這樣的動畫片中,人們的動作似乎顯得沒有什麽惡意,“但它們卻飽含了許多意識形態上的假設,它們對個性、自由(如何致富),以及兩性關系與家庭的‘本質’:等等,都有一套看法。”莫爾利強調,電視文本必須存在某些影響人們意識形態的東西。而阿伯克郎比等人在他們的新著中對莫爾利的觀點又有不同看法,他們找到了新的論據。他們認爲,意識形態的效果果真那麽神嗎?阿氏借用電視研究的三大流派特點加以分析,就電視研究而言有制作研究、文本研究、受衆研究三種類型,那麽對于電視意識形態的研究也可分爲三個階段:生産階段、文本階段和接受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有利于産生多元意識形態的,在生産的層次上,文化生産者的“意識形態傾向”首先是不統一的,由于電視文化的生産活動是由多人參與的,因此使所生産的文本有?昆雜而非一致的意識;在文本的層次上,由于受衆構成的複雜性,決定了意識統一的困難。因此,從受衆角度講,80年代中期以來,意識形態的多元歧義性越來越得到加強,催生了另一電視文化的主流理論——多元釋義論。
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0515/15923_4.html
2008-07-12 05:45:30
阿楨
大陸官媒淡化處理 旨在維穩2011-02-13 旺報 高惠宇

 阿拉伯世界的埃及發生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的示威行動,世界大多數國家將此新聞當作國際大事報導,大陸官方媒體在事件剛發生第一周,只簡單謹慎敘述事件本身,沒有多做預測或評論。外交部發言人只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中方十分關注埃及局勢的發展。」
 即使到了穆巴拉克決定下台的前一天,發言人馬朝旭也只說:「中方主張埃及的事情應由埃及自主決定,不應受到外來干涉。相信埃及政府有智慧妥善解決問題。」
 ……………
 上BBC中文網的討論區,倒是看到一些大陸網民對埃及示威局面在大陸媒體被盡量淡化的反應。一位網民說:中埃都是文明古國,又都是獨裁政權,以六四為鑑,既怕引火燒身,又恐傷了民族感情。所以低調一點好。埃及動亂,是穆巴拉克的美國盟友和伊斯蘭極端主義間的較量,中國與之相隔千里,無論哪一方掌控政權,都對中國無益,關起門來好好「維穩」,因為中共自己的日子也不很好過,低調一點好。
 另一網民針對「維穩」政策提出批評,「動盪是民主的開端,寧要打破獨裁的動盪,也不要獨裁腐敗的所謂穩定!」
 當然,有了上面言論,也會有下面的網民立場:「埃及的動盪,近100人死,2000多人傷,BBC一句譴責的話都沒有,還妄猜、意淫中國,其心態無比骯髒。」、「『維穩』是所有國家的基本國策,美國的『反恐』就是典型的維穩,花費的金錢人力物力時間不可計數。蘇聯轉型後,到底是更穩定了,還是更動亂了?」
 須思考調整中東政策
 無論埃及未來由激進派或溫和派政黨執政,中埃關係不會生變,但是由伊朗例子看來,如果是激進分子執政,一定反對美國,將會更親近中共。因此北京目前不擔心埃及政局的變化會在外交上有何後果,倒是接二連三的阿拉伯世界與非洲(蘇丹)世界的變化,也許使得北京必須重新考量其阿拉伯與非洲政策。
 同一時間,另一大國美國國內已有部分人士認為,隨著埃及穆巴拉克下台,美國應重新研究中東政策。但也有分析認為,美國不會輕易改變過去以「石油」和「以色列」這兩大利益為主的中東政策。
 這是最近半年,蘇丹、突尼西亞和埃及先後質變,對大國帶來衝擊的開始。

(楨:中國在不介入和務實下影響很小,看看下則新聞,中共能不防嗎?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國與非洲 )

30萬埃及人 跟著Google主管戈寧上街頭(楨:美媒顛覆他國明証!另參本館:《電子殖民主義》)
2011-02-13 10:34:46
版主回應
揭密真相與餵養謊言 2011/02/05

據外電報導,現年26歲的挪威國會議員瓦倫提名「維基揭密」角逐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他在網站上說明理由:「維基揭密揭露腐敗、戰爭罪和酷刑,為全球爭取這些價值(人權、民主和言論自由)作出了貢獻。」曾經被「維基揭密」點名俄國總統梅德維傑夫對總理普京唯命是從,兩人關係形同「羅賓」與「蝙蝠俠」,並且是「黑道國家」,當時引起普京震怒,然而針對去年逮捕「維基揭密」創建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行動,普京表示此舉違反民主價值,他說:「如果實行民主的話,就應該全方位地實行。為什麼要把阿桑奇先生送到監獄裏?這就是民主嗎?」假如此事成真,那麼去年讓中國難堪,今年則換美英兩國難堪。
被倫敦警方逮捕的當天,澳洲公民朱利安阿桑奇在《澳大利亞人報》網站發表文章《不要槍斃說真相的人》。文章開頭引用1958年魯伯特.默多克的話:「在秘密和真相的賽跑中,真相總是會不可阻擋地獲得勝利。」接著點出親身經驗:「昆士蘭州腐敗盛行的黑暗時期,正是政治控制媒體、壓制真相的惡果。」
為什麼要創辦「維基揭密」?阿桑奇說是為了「無所畏懼地公佈那些應該得到公開的事實」,唯有如此才能「使政府更加誠實。」藉由闡釋「一種全新的新聞理念:科學的新聞理念。我們與其他媒體的合作,既能向大眾傳播新聞,同時也幫助證實了新聞的真實性。科學的新聞理念允許讀者閱讀一篇新聞,然後點擊鼠標,在網上找到產生新聞的原始檔。這樣,讀者就能夠自行判斷:這篇新聞,是否真實?記者的報導,是否準確?」讓人民了解真相,而「決定是否支持戰爭」,因為「一個政府能犯下的最大的錯誤,莫過於向民眾隱瞞戰爭的真相,並要求這些民眾為謊言付出生命或稅收的代價。」
阿桑奇指出的二項代價是生命與稅收,其實還有更多的代價。譬如布希政府以不實謊言揮軍入侵伊拉克,全世界為高漲的油價付出昂貴的成本,物價快速波動,讓許多國家的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我們所熟悉的廣告詞「全家就是你家」或可改為「謊言就是新聞也是舊聞,宅配家家戶戶」。新聞有埃及首都開羅動亂,美國政府和當地反政府的群眾發現,不少警察和政府保安人員穿著一般平民的衣服隱藏在群眾中興風作浪,製造暴力流血衝突;舊聞是美麗島事件、桃園機場事件與街頭抗爭運動。前者與2009年伊朗總統艾馬丹加連任成功,政府鎮壓街頭抗議的手法一樣,參與人士事後獲得酬勞。
但很遺憾的是,在真相與謊言的賽跑中,抹黑總是不可阻擋地獲得勝利,新聞媒體在台灣還是被當工具使喚。這是政府收編新聞媒體不遺餘力的原因,民主看門狗化身傳聲筒,新聞傳播變成傳播謊言。
如同新聞不是傳播謊言,反戰不是畏戰,或者屈服邪惡。像是梭羅,反戰反蓄奴而拒絕繳稅,他忠於內在的良知卻不畏懼牢獄之災,這是一位敢於抗衡輿論的和平鬥士,如果晚生33年,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這個獎當之無愧。敢於抗衡輿論來自獨立思考,但新聞傳播發達的時代,在揭密真相與餵養謊言之間,永遠需要獨立思考,才能自外來與內在的謊言裡脫困而出。
生命的真相是此生一回何其寶貴,每個人要為自己負責,而謊言讓人成為奴隸。
http://blog.udn.com/amisgin/4856776
2011-02-14 09:13:27
阿楨
延續王室傳統 小王子取名喬治【中央社2013.07.25

肯辛頓宮今天宣布,威廉王子伉儷22日誕生的小王子,取名喬治.亞歷山大.路易士(George Alexander Louis),英國歷史上有6位君主都名為喬治。
喬治小王子是排名第3順位的王位繼承人,全銜為劍橋喬治王子(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George of Cambridge)。
喬治是賭盤最被看好的名字,也代表沿襲英國王室的傳承,英國歷史上有6位君主都取名為喬治,最近1位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王儲查爾斯王子第2個名字也是喬治。
媒體報導,凱特屬意亞歷山大這個名字,而路易士則是威廉王子的第4個名字。
喬治小王子22日在倫敦聖瑪麗醫院林多私人分院誕生,23日晚間威廉王子與凱特帶著他首次公開亮相,名字在出生後第3天就決定,比起威廉王子1982年出生後7天,及祖父查爾斯王子1948年出生後1個月才宣布名字,速度快很多。
根據英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規定,嬰兒出生後42天內必須在辦理出生登記,威廉與凱特將會在倫敦市中心的西敏區市政事務辦理手續。
今天上午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前往肯辛頓宮探親喬治小王子,這是女王第3度當曾祖母,喬治是她第1個曾孫兒,心情非常開心愉快,女王26日將依計劃前往蘇格蘭度假。
威廉的弟弟哈利王子,凱特的妹妹碧琶(Pippa)及弟弟詹姆士(James)昨晚也都到肯辛頓宮探視小王子,3人都是第1次當叔叔、舅舅和阿姨,對小寶貝呵護備至。
威廉伉儷在女王結束訪問後,帶著喬治小王子驅車前往凱特父母位在巴克伯理(Bucklebury)的豪宅,引起當地居民及慕名前往的觀光客騷動,警方派駐人員在通往豪宅的路上進行交通管制,若有人停留馬上被勸離。
31歲的凱特昨天公開露面時容光煥發,威廉王子已安排2週育嬰假陪伴,之後返回在皇家空軍搜救隊工作,凱特可能繼續住在父母家休養,專心照顧小寶貝。
  回應
甚麼年代了 還跟著大英國協媒體起舞!? (楨:不只英媒整個西媒皆電子殖民主義!詳參【圖博館】:《電子殖民主義》 《英國王室》)
2013-07-25 11:55:43
圖博館
阿里巴巴發表致《南華早報》讀者公開信:世界將獲得多元中國觀點

2015-12-11 ,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收購《南華早報》,意味著這份香港最受尊敬的報紙,在其百餘年曆史中首次被納入中國人的掌控之下。
  精明的馬雲當然很清楚,這一舉動會給外界帶來怎樣的猜測。於是,同併購消息一起發布的,還有一封致《南華早報》讀者的公開信。這封以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名義發出的公開信,毫不迴避“影響編輯部公正性”的質疑,承諾報紙將秉持客觀,準確與公平的原則。
  而這家創造了美國股市最大IPO的中國企業,顯然也不會任由西方媒體批評。在公開信中,阿里巴巴也直言,那些所謂“影響公正性”的觀點,本身就帶有偏見,“彷彿報紙的擁有者一定是擁護某種觀點,而那些持相反意見都是'不適當'的。”
  “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認為,當世界在通過媒體報導了解中國時,需要獲得多種觀點。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對世界穩定的作用已經太過重要,實在不應該只用單一的論調來涵蓋。”看起來,雄心勃勃的阿里巴巴,不僅僅是在收購一家媒體,還試圖挑戰這個行業裡存在已久的某種秩序。
  據《紐約時報》報導,上海風險投資家李世默曾參與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集團資產。“中國的複興也許是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深遠的變遷。”李世默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過於意識形態化、過於扭曲。”
  李世默表示,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集團資產,“給了南華早報一個獨特而有力的視角,向全球讀者展現一個更為多元化、更符合實際的中國。”
  華人媒體的英國基因
  “中國化”趨勢難逆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稱,香港媒體公信力總體正在下降
OmenaK分析說,明報正是因為立場偏頗,“在大多數厭倦政治內耗的市民心目中,不管到底誰是誰非,亦必失去'公信力'”。
從這一角度來看,平衡內地和香港的不同視角,對香港媒體來說更像是一種糾偏,是一種必然的市場策略。也難怪何柱國的星島報業、李澤楷的《信報》都在轉變著自己的風格。
2015-12-12 12:27:48
圖博館
回應

 如果把輿論作為領土,這片領土已經被八國聯軍瓜分乾淨了,不管我們怎麼打輿論戰,都是在英、法、德、美、日的法庭上打官司,而中國人的口供誰都不想聽。起來吧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們依然被帝國主義殖民著。這不是在反對我們執政黨,這是在反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這不是對馬雲一個人的歧視,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侮辱。
 說的好!不過對於那些風中必反的洋奴們來說,你這話這是罪大惡極啊!
 馬雲是中國最會玩政治的商人,當需要什麼,他們就弄什麼,根本不需要吱聲
 中國話語權,中國主陣地!雖然是藉船出海,但是這船是劉備借的"荊州"
 馬雲的站隊是非常正確的
 馬雲才是真正的愛國商人
 聽其言觀其行,看其行為結果是否有利國家,現在下結論過早
 啥時候買了紐約時報?我看他不爽!       
 前年差點被標哥買了……可惜…………
 CNN們不會賣給中國的,標哥試探過了。
 日本人收購西方報業媒體的歷史悠久,今天也是如此。 一些人偏偏對中國人收購媒體卻說三道四,真是奴性不淺。
 拿誰的錢就為誰說話,這是天理!
 誰掌握了話語權?美國嗎?西方嗎?呵呵——也只能呵呵,是資本       
 呵你妹,資本家是有國界的
 是的,是資本控制美國,是資本操縱西方,因此說美國掌握話語權,西方操縱話語權,也沒有什麼不對 .
 洋人是股東就是公正的,中國人股東就是偏見的?     
 抹黑中國就是他們的客觀!
 英國人早已計算到中國末來是世界的中心,現在只是向中國政治投資而己.
 讓民營資本出面,很多事會好辦
 還需要更多像馬雲這樣能走出自己道路,能發出自己聲音的中國人,而不該只是默默的工作和被西方人剪羊毛。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12_11_344410.shtml

  相關新聞
東森國際拍板!賣2成東森電視股權給DMG執行長(回應:拍板? 還需投審會、NCC通過!)
東森電視易主 NCC:依法辦理
自由報導,DMG控股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娛樂傳媒集團

另詳參【圖博館】:《4444億的教訓》 嘴生存之道 N死死能幹啥 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矽谷紅衛兵》 光棍節vs感恩節 《質疑資訊社會》 《誰在操縱我們》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 《權力的聲音》 《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電子殖民主義》 香港回歸十年 假民主自由之名
2015-12-12 12:32:44
圖博館
2015世界互聯網大會專題

法迪-切哈德:中國逐漸發揮全球互聯網領導作用

  【編者按】舉世矚目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定於2015.12.16-18日在浙江烏鎮召開。
  12月16日,ICANN掌門人法迪-切哈德將再一次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臨行前,在接受浙江在線記者專訪時,他表示:“要建成一個真正有包容性的全球互聯網治理生態系統,中國的參與不可或缺。”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政府、企業、學術機構越來越多地在國際舞台亮相。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討論。”切哈德先生說,今年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選舉出20名委員,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和馬雲入選,就是標誌之一。
  在治理聯盟首次全體理事會上,魯煒全面闡述了習近平主席的國際治網主張,介紹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現狀和治網實踐,受到各國與會者高度贊同。這被切哈德先生稱為完美的“中國治網模式。”
  ICANN有信心成為獨立機構
  ICANN是一個集合全球網絡界商業、技術及學術各領域專家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負責互聯網協議(IP)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以及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系統的管理。
  由於歷史原因,互聯網的原始架構搭建在美國,所以域名歸屬權的分配和管理權仍在美國政府手中。但自2012年,切哈德先生擔任CEO以來,一直致力於將ICANN變成一個全球性的獨立機構。
  儘管今年5月,切哈德先生宣布將於2016年卸任ICAN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一職,但他改革ICANN的目標,並未改變。
  “ICANN的理念,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由全世界各地利益相關方共同決定的。他們不懈工作,讓ICANN更加負責、透明、安全,這在我卸任後不會改變。我可以放心地將指揮棒交給新任CEO。”切哈德先生表示,儘管還有工作未完成,但ICANN獨立透明的進程不會改變。他自信ICANN可以實現成為獨立機構的許諾,進而讓全世界更多網民受益。

另詳參【圖博館】:各國資訊業(一) 光棍節vs感恩節 中國式媒體監督 《質疑資訊社會》《權力的聲音》 《電子殖民主義》
2015-12-15 10:20:41
圖博館
中國在全球完成根服務器部署被美卡30年脖子終翻身2017.11.30新浪軍事

  媒體報導,由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髮起的“雪人計劃”已經在全球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務器的部署,其中中國在自己的境內部署了4台,為一台主根服務器和3台輔助服務器。此舉打破了中國沒有根服務器的歷史,結束了作為全球擁有最多互聯網用戶、互聯網訪問量最大的國家,在IPv4時代不得不受美國控制的屈辱歷史。
  IPv4根服務器管理全球互聯網,是由美國政府控制,目前有13台服務器,其中唯一個主根服務器和9個輔根服務器都在美國,另外位於英國、瑞典和日本分別一個。中國一直尋求向美國申請爭取一台輔根服務器,但一直被拒絕。
  美國控制了IPv4根服務器,就等於控制了全球的域名和IP地址,美國一直利用其壟斷資源的優勢,自己擁有50%的IP地址,卻拒絕分配用戶更多IP地址給中國,讓中國占全球20%的互聯網用戶只擁有5%的IP地址。在美國一個人可以分配6個IP地址,中國卻是26人共享一個IP。這讓中國作為互聯網大國感到氣憤和無奈。
  同時,網絡戰爭的威脅越來越大。自從2010年美軍對伊朗實施了“震網”病毒攻擊,造成伊朗核電站崩潰導致核洩漏的事件發生以來,網絡戰爭便成為各國國防安全的一個重點研究項目。美國控制下的互聯網,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永遠存在的致命威脅。如果哪天美國屏蔽中國互聯網的域名和IP,那麼中國的域名和IP將會無法訪問,整個互聯網將會癱瘓。
  現在,IPv6根服務器完成了25台的全球部署,徹底擺脫美國在互聯網根服務器的控制,按照計劃,到2018年底,IPv6將在中國全面應用,從商業網站到政府網站將全面支持IPv6,覆蓋全球20%互聯網用戶2020年,覆蓋50%的互聯網用戶。到2025年末,IPv6的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超越IPv4位居世界第1位,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升級,徹底終結了美國主導的互聯網霸權的30年曆史。
  有評論稱:IPv6一個主根三個輔根服務器在中國,這樣我們不再在地址分配上被別人卡脖子,這是保證我國網絡主導權的一大勝利。(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2017-12-01 08:37:53
圖博館
矽谷大佬們出席烏鎮大會,美媒非常非常不爽

2017.12.3,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正式舉行。這屆互聯網大會除了有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出席,還迎來了美國蘋果公司CEO庫克和美國谷歌CEO皮查伊,以及思科CEO羅卓克、Facebook副總裁史密斯、LinkedIn副總裁布魯等。
  本次大會再次強調了習近平主席曾經提出的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四點原則是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
  本屆烏鎮峰會取得了眾多成果,比如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認為,世界各國發展水平可以從基礎設施、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網絡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治理6個方面來評價。根據這一標準,美國、中國、韓國、日本和英國被排在了互聯網發展狀況綜合評估的前五位。
  中國學者對於美國在互聯網方面的領先優勢也有著非常客觀理性的評價。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李欲曉就強調美國是傳統強國,而中國是網絡大國。
  相對於中國學者的冷靜客觀,美國傳統主流媒體人可謂是打翻了醋罈子。各家媒體紛紛發表評論,但是字裡行間卻都沒憋著好。一邊污衊中國破壞網絡環境,一邊指責矽谷大佬們為了中國市場卑躬屈膝。
  《華盛頓郵報》就發表了題為《隨著審查達到新高度,蘋果CEO支持中國的“開放”互聯網願景》的報導。文章一開頭就先把中國貼上一個“網絡不自由”的標籤,然後轉頭一句就說故作驚訝的寫道“最讓人疑惑的是,蘋果CEO竟然還來為中國的網絡歌功頌德”。
  不過除了這段陰陽怪氣的開頭之外,文章毫無新意,無非就是將這歸結為蘋果傾慕龐大的中國市場。然後文章又拉出一個名不見經傳,設立於香港的人權組織為文章的邏輯背書,稱人權活動人士批判庫克為中國的網絡環境“增光添彩”。
  而美國著名財經網站彭博社則索性把中國描繪成一個“霸道的主任”,而庫克在報導中成了一個卑躬屈膝的人。
  文章稱烏鎮大會已經辦了四屆,而庫克是第一次來,就是因為面對中國對手激烈競爭下,不顧一切希望從中國市場里分一杯羹。
  當然,報導也沒有忘了給中國貼標籤,並且稱庫克在為中國的網絡審查唱讚歌。
  彭博社不單單強調中國的標籤,還把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BAT)歸咎於受益中國網絡審查。而且還稱BAT不單單得益於此,還“為虎作倀”……
2017-12-06 12:25:42
圖博館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表示,每一次互聯網大會,都有國際巨頭出席,一是因為中國市場巨大,二是中國政府並沒有進行西方媒體描述的那種誇張管控。中國市場是開放和自由的,如果是封閉的,國際公司就不來了。來了說明他們可以找到利益契合點、增長點。如果沒肉吃,誰來?中國的互聯網政策不是固定不變、僵化的,將根據情況靈活調整。那些僵硬、狂熱的西方意識形態分子應該看到,他們的大公司已經對中國互聯網做出了更準確的判斷。
  回應
 美媒不爽,那說明我們做的很好。
 西媒有關中國的文章,原本就不是給中國人看的,而是給他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看的,讓他們的公民感覺中國的發展不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而是採取了不公正的手段,從而把對他們國家經濟低迷的怨氣引向中國,以緩和他們內部的階級矛盾。
 西媒一貫的抹黑扭曲,添油加醋,惡意揣測,無非就是想繼續保持道德製高點從而獲取利益。
 醋意十足,陰陽怪氣,無奈大勢所趨!
 我覺得這是好事情啊.舉個例子吧;如果印度面對中國;敢於承認不足;痛下決心;學習中國;取長補短;一門心思埋頭搞發展...你說:中國應該是高興還是緊張? ...相反;印度主流媒體;想方設法詆毀中國;抹黑中國;告訴自己的民眾;中國遠遠不如印度;沒有廁所;沒有地鐵;沒有高速路;中國人權遠遠不如印度...你們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中國而言;前者未必是好事;後者未必是壞事
 說實話,不是國家用特殊手段的保護,騰訊,百度阿里等真的可能活不旺!至於什麼特殊手段,自己想!
 騰訊阿里真是連噴他的人都找不到替代品。至於百度……真不明白怎麼起來的
 不知道是不是你理解的特殊手段:
1,關於騰訊的對頭:非死不可,誰都知道這傢伙有政治傾向,不止一次再別的國家煽動政治運動了。封殺中國人的愛國言論,也不止一次了。換成是你,你歡迎?
2,關於百度的對頭:谷歌,關於谷歌不作惡的謊言,早就被戳穿了,幫助美國政府蒐集公民信息,也早就曝光了。還有必要維護它?
3,關於阿里的對頭:亞馬遜嗎?易趣嗎?還是哪個?好像分明是別人水土不服幹不過阿里淘寶,好吧?
你理解的特殊手段,是哪些呢?
2017-12-06 12:26:42
阿楨
文化4.0政策時代 2019-03-05 聯合報 劉維公(東吳社會學系副教授)

  文化4.0來勢洶洶。對創作型態、藝文傳播、經營模式、到人才培育等文化發展各個層面,它都帶來劇烈的衝擊。
  文化4.0的形成與第四次工業革命息息相關。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倡議者施瓦布(Klaus Schwab)的界定,大約在一七六○年到一八四○年期間,鐵路的興建與蒸汽機的發明引爆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十九世紀晚期到廿世紀初期,由電力與生產線所帶動的大眾生產促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一九六○年代的半導體與大型主機、七○與八○年代的個人電腦,以及九○年代的網路,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造成當時人類生活世界根本結構上的改變。來到廿一世紀的今日,施瓦布指出,物理、數位元與生物三大科技領域的大融合(例如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激發出再度顛覆世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參考施瓦布的時間架構,我們可以從很多層面來勾勒文化1.0到4.0的演變。例如,文化的大眾傳播載體從印刷品(1.0)、電視機收音機(2.0)、電腦(3.0)、演變到智慧型手機(4.0),而這些載體是影響人們享用文化的關鍵因素。在文化4.0時代,人們一支手機在手,就可以擁有豐富的藝文內容產品,同時得到更即時以及更多互動的體驗。
  展演方式的虛擬數位元化,是文化1.0到4.0的一大特色。例如:博物館的設立,在文化1.0時期會選擇放在傳統神殿式的雄偉建築,例如倫敦大英博物館;在文化2.0時期仰賴建築師創造新奇的展覽空間,例如古根漢美術館;在文化3.0時期則是致力於閒置空間的活化再利用,例如倫敦泰德美術館;不同於前面三個時期仍以實體空間做為藝術品展出與參觀的主要場域,進入到文化4.0,如何運用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 XR)空間,為人們帶來更沉浸式的藝文享受,將變得越來越為重要,代表性案例是谷歌文化機構(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所設立的藝術與文化網站。
  全面審視文化4.0,是政府當務之急的工作。它將大大改變主事者對文化基本法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的看法。缺乏文化4.0的視角,是現今台灣文化政策的一大隱憂。
2019-03-06 06:25:27
阿楨
清大研究員劉皓琰:當代帝國主義是如何進行數位殖民的? 2020-08-18 觀察者網

殖民體系往往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由於民族解放運動的繁盛、國際輿論的影響、擴張成本的提升等因素,當代帝國主義很少再使用以軍國主義為主要方式的殖民政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帝國主義放棄了對殖民地的掠奪,而是開始將掠奪的範圍從現實領土轉向隱蔽性更強的虛擬空間。
中國企業位元組跳動旗下的TikTok之所以被白宮封殺、施壓,除了特朗普企圖借此煽動反華情緒爭取選票外,很大程度上也因為TikTok“逆流而上”,在美國社交領域攻城掠地,甚至出現趕超社交傳統巨頭Facebook、Twitter之勢,引發了美國政府的“小人之心”——擔憂美國被中國“反殖民”。
  一、數位殖民的核心方式
(一)平臺壟斷
而在平臺上,資訊流動的方式和內容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平臺決定著資訊流動的方式,資訊流動的內容也是可以被篩選的。
(二)文化輸出與資訊煽動
以文化產業為例,發達國家的大片、電視節目、遊戲、流行音樂等總會以更加炫目的特效和引人入勝的情結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並在其中隱含西方的行為導向和價值觀念。進入網路社會後,西方國家的意志、理念會隨著各類網路用語、網路符號的應用加速傳播。
除了保持在通訊行業、電子行業、資料庫建設等前沿資訊領域的全球引領地位外,帝國主義國家還頻繁地將觸手伸向法外之地,持續地窺探隱私、盜取資料,形成約翰•福斯特所說的“監控式資本主義”。蘋果、臉書等企業多次陷入“竊聽門”、“隱私門”,美國政府的行為甚至更加惡劣,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億條行動電話記錄,監聽他國領導人手機,在2014年曝出“棱鏡事件”,又在2020年被爆出瑞士加密公司事件,成為名副其實的“駭客帝國”。
(三)人工智慧推薦
與傳統的宣傳、廣告、推銷等注意力競爭的方式相比,傳統方法更多的是利用產品、環境等外部客觀因素來誘導受眾的注意力,而人工智慧技術卻可以大規模、自動化地改變受眾的主觀意識。
2020-08-20 08:23:46
阿楨
二、數位殖民的雙重邏輯
(一)經濟邏輯——資本積累的強化
(二)政治邏輯——意識形態入侵
首先,網路族群的製造分化了階級力量。
其次,借助族群力量進行國際政治博弈,或是干涉他國內政。
最後,利用網路族群進行和平演變。
  三、反數位殖民手段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在數位技術上可以與帝國主義相抗衡的國家之一,在5G、區塊鏈、電子商務等方面業已突破了帝國主義的技術封鎖,生成了良好的業態。但是,在晶片、半導體、軟體設計等關鍵領域,我國也存在著顯著的短板。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回到技術領域,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通過對平臺、資料庫、智慧演算法等一系列核心要素的構建,打破帝國主義在網路社會中的壟斷地位,搶佔網路空間,從而促進資訊的合理有序流動,解放公眾注意力,迫使帝國主義喪失製造網路族群的基礎性前提條件,粉碎其進行數位殖民的險惡企圖。
https://www.guancha.cn/liuhaoyan/2020_08_18_561904.shtml
2020-08-20 08:27:04
阿楨
BBC涉華反智報導更新 又開始抹黑中國人工降雨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先是編造新疆不實報導;又主動挑事封禁中國媒體;後又再次因為“陰間濾鏡”醜化、抹黑武漢抗疫成就。
  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後,BBC開始大搞反智反中。2021-02-18報導,中國當局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天氣操縱專案……引起了鄰國的擔憂。不僅影響印度夏季季風,還偷竊鄰國降水。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並不具備控制天氣的能力。
  在BBC評論區,網友戲稱按這種反智邏輯:貴國提倡的群體免疫,就是一起去死!
  相關新聞
美新研究稱「波灣戰爭症」不是衰變鈾武器引起 2021/02/18 中時
醫療快訊一項新研究指出,吸入貧鈾粉末不會有那麼複雜的結果,衰變鈾武器不是波灣戰爭症的主因,伊拉克當地的環境問題、沙林毒氣等化學製劑的比重更大。
  回應
從韓戰開始越戰灣戰至今還打化學細菌戰的美國巧妙地假罪以人。

英美雙標 像極了民進黨 2021/02/18 中時社論

英國關閉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歐美國家船過水無痕,中國禁播BBC卻遭美英歐嚴詞譴責。BBC稱新疆存在「對在囚婦女的系統性強姦」,證據主要來自一名近年多次在西媒作證的「受害者」。當中國政府提出相反的證據時,BBC卻視若無睹,全不採信。
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但雙重標準不是。如果一國政府一方面以言論自由苛求他國,說這是普世價值,另一方面自己卻打壓言論自由,說這是防衛民主,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雙重標準;如果進而把這種雙重標準視為理所當然,那就是偽善。英美和民進黨政府都犯了雙重標準的謬誤,不是習焉不察,而是政治鬥爭下蓄意為之。
  回應
中國不是民主自由國家,中媒在民主國家卻想自由報導?這是不公平競爭,不能讓中共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是歪理一大堆, 其實你本身就是雙重標準的典範, 真是猴子不知自己屁股紅.
英美台在人權上,也是蓄意為之的雙重標準!

臉書大戰澳媒 台灣看了能不怕嗎? 聯合報

澳洲眾議院2021-02-17通過新聞媒體交易法,以解決澳媒與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之間議價能力失衡的問題,沒想18日臉書上的澳洲媒體新聞全部消失...
  回應
台已控制臉書,怕啥?!
2021-02-20 06:03:13
阿楨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2024-04-09 03:16: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