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山東電視、濟南電視臺攝製的16集電視劇
《孔子》,能看嗎?
它可是中宣部第一屆(1992年)“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
那更差!啥是“五個一工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自1992年起每年進行一次,評選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軍 總政治部等單位組織生產、推薦申報的精神產品中五個方面的精品佳作。這五個方面是: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的電視劇(片)作品,一部好的圖書(限社會科學方面),一部好的理論文章(限社會科學方面)。」
尤其它的評選標準:「貫徹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對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催促富有鮮明時代精神和濃郁生活氣息、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的問世,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別被這些教條誤導了,更別忘了中共可有「批孔揚秦」的歷史,就《孔子》而論,張輝力等人編劇的劇情基本符合孔子生本,滕敬德總導演的手法也很樸實,王繪春的演技古拙中不失大氣。就文人傳紀而言,《孔子》的服飾、道具、車馬場面,尤其是為拍攝而建設了山東齊文化園(齊城) 古建築群,更體現了春秋時期的古建築韻味,而不像孔府的明清貴族皇宮式建築。
又有何用?《孔子》收視不好,齊城在拍攝了一部《孔子》電視劇和幾部影視作品後便蕭條零落了,倒不如山東曲阜孔府和孔宴吸引全球各地的觀光客。
大陸拍的《孔子》比台灣教育部和華視合拍的《孔子》(未在市面流通)有嚴謹地古史考据,以下劇情更比台灣公視與日本合拍的動漫《孔子》(因故未公開播出)合乎史實:
「春秋末年,孔子誕生在魯國的陬邑,以學識聞名魯國。由於他不是貴族之後,於是不被國家重用。他決心興辦私學,培養一批治國平天下的人才。
魯國發生了“鬥雞之變”,孔子率弟子離開魯國來到齊國,齊景公提出重用孔子,卻遭到與孔子政見不同的晏嬰的反對。
孔子再度回到魯國,潛心教授弟子,提出”仁者愛人”和”中庸”之道,他的思想更加成熟。孔子5l歲時,魯國執政者請其出仕。但是後因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再一次離開魯國。當孔子歷盡艱辛來到楚國時,有意重用孔子的楚昭王又去世,孔子的願望又一次破滅。
西元484年,68歲的孔子在外顛沛流離14年之後又回到故國。他雖歷經坎坷,卻未向命運屈服,他一面教授弟子,一面修撰《春秋》,將自己未能實現的政治主張,一字字溶進《春秋》。
西元479年,73歲的孔子去世。留下了博大的思想和美好的願望。」
孔子>維基百科
孔子(前552年10月3日或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家世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黃帝紀元2146年,西元前551年)夏曆八月廿七(現行陽曆9月28日),出生於魯國。孔子的先世可追溯至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2]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參見《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錢念孫教授著,正中書局,1999初版)
儀容
孔子像 宋·馬遠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被稱為「長人」。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來源於此的說法。唐朝司馬貞認為:「圩言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頭頂中部有凹陷。清朝陳立相信此說,「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學家錢穆在《孔子傳略》中也持此說。
早年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于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詳見《孔子家語》)
周遊列國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衞。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于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留衞期間
孔子到了衞國,衞靈公提供孔子在魯國時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時間後,孔子遭人誣諂,孔子害怕獲罪而離開。
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回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衞國。有人勸孔子,要有所作為,便要拜見衞靈公夫人南子,孔子謝絕。但後來不得已而前去拜見,孔子入門時,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敢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裏明白,孔子便告訴子路先前的執著連上天都討厭。數月後,衞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便離開衞國。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個人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狗。弟子趕緊找回孔子,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思想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仁」的人生哲學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騖遠,從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也就是「我好」,「你好」,再進而推展至「大家都好」的意思!
顓孫師志向太高,孔子認為他的個性可能流於偏激,所以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要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著手。對於自己的修養要嚴謹,對待別人則是恭敬寬容,又能厚待別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顏淵是孔門弟子中的模範生,孔子曾稱讚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禮」來進一步約束自己就可以了!
冉雍品德優良,又有政治才幹,曾任季氏宰。當他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回答比較偏向政治層面。孔子告訴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寬愛,如此一來,大眾對你都沒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司馬牛言多而躁。當他問起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訒」,揭示慎言的重要。
當子貢問仁時,孔子用比喻的手法來告訴他「以友輔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又諄諄告誡我們:「當仁,不讓於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以及「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禮」的社會秩序
禮,就是「節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有:「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我們來看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禮,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須作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著說--- ---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禮,不是浪費鋪張,而是真情流露;寧願節儉簡陋,也不奢侈浮誇--- ---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奢也,寧戚。』」 《論語˙陽貨》:「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藉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 《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樸實和文采兩面均衡)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驕(傲慢),小人驕而不泰。」
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故事來徹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義:
當孔子三度至衛時,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先前衛靈公寵愛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傳給南子的庶子。於是,嫡長子蒯聵便企圖暗殺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謀殺計畫未成,而衛靈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後勃然大怒,欲弒子蒯聵。蒯聵逃亡至晉,衛靈公便與晉國宣戰。就在衛靈公想要請教孔子有關兵陣之事時,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學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隔天孔子便感慨萬千地離開衛國。現在靈公過世,蒯聵又不在國內,蒯聵子輒便繼承公位,是為衛出公。但是,就在此時,蒯聵亦在晉軍護送下回到衛國,父子便為了爭奪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裡十分傷心!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便對子路不厭其煩地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由上述這個故事我們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為孔子希望能夠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德治,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罰的大司寇,他怎會不知道嚴刑峻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才是經世濟民的正途!
孔子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整理編修古籍
相傳孔子作史書《春秋》(《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微言大義,寄託政治理想。(現在一般認為《春秋》是孔子編輯魯國原始史料後寄託其政治理想之作,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一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論語》,是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獻。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學》 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亞聖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寫了《四書集注》,是謂四書。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歷代追封追諡
孔子歿,弟子心喪三年,廬於墓旁者百餘室,因名其地為「孔里」,並各植樹一棵,又名「孔林」。孔子後裔承繼其儒學,為名相、博士、大儒,現在臺灣之孔德成先生,為其七十七世孫,孔子人格偉大,至公無我,是教育家、哲學家、亦是政治家。 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諡
東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魯哀公 尼父
西漢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漢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聖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靜帝 鄒國公
隋朝 開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師尼父
唐朝 貞觀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聖
唐朝 貞觀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師
武周 天綬元年(690年) 武則天 隆道公
唐朝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聖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聖文宣王
西夏 人慶三年(1146年) 西夏仁宗 文宣帝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聖先師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朝 順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聖先師
中華民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國民政府 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在曲阜孔林內的墓地,墓碑上書:「大成至聖文宣王」自漢武帝以後,孔子及其開創的儒家一系思想構成了其後中華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及部分周邊國家的社會及民眾各方面的發展均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孔子的形象與思想也被後人根據當時的需要做出了各種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讀與詮釋,其學術思想被奉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直至清朝末期。儒家文化超越國界,在東亞一帶傳播久遠,並為西方所關注。北宋時孔子嫡派後裔被封為「衍聖公」,子孫世襲一直到中華民國,77代衍聖公孔德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影響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宋儒朱熹曾歎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所著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孔子與世界
孔子學說在中國周邊地區,如: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遠的影響,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截止到2007年6月,國外開辦的孔子學院(學堂)已有156所。
孔子的思想也對世界其它地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西方,儒家學説推動了歐洲近代啓蒙運動,以伏爾泰、狄德羅、盧梭、洛克、霍爾巴赫、萊布尼茨、休謨、魁奈等人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啓蒙先驅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歐洲封建世襲和神學統治,催生發展了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人權觀、博愛觀、理性觀、自然神論觀及無神論觀等現代觀念,促進了人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科學等方面學説的發展。「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說:「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祭孔
歷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漢高祖始。《漢書·高帝紀》:「過魯,以太牢祠孔子。」而學校祀孔,自明帝始。《後漢書·禮儀志》:「永平二年,……養三老五更於辟雍;郡、縣、道行鄉飲酒禮於學校,皆祀聖師周公、孔子。」《文獻通考》:「貞觀二年,停祭周公,升孔子為先聖」。蓋自漢以來,雖已舉國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廟奉祀,近於宗教性質者,乃由人心漸演漸深,踵事增華之故,初非孔子欲創立一教,亦非僅一二帝王或學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
後人為了紀念孔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建有孔廟進行祭孔的活動。從1952年開始,在台灣,孔子的生日被定為教師節。在大陸,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華文化的復興,祭孔活動興起。
批林批孔
一張1974年的政治宣傳畫,上書「批林批孔是全軍全黨全國人民的頭等大事」在文化大革命中,1974年,中國大陸發起「批林批孔」運動。不但中國大陸各地的孔廟的文物古迹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壞,連孔子墓亦被鏟平挖掘,其內孔子遺物與孔子的後代骨駭示眾後焚燬,「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大碑被毀。廟碑被毀,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5%AD%90
家譜>百度百科
- 卌七世祖 黃帝軒轅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囂)
- 卌五世祖 蟜極
- 卌四世祖 帝嚳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報乙
- 卅四世祖 報丙
- 卅三世祖 報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湯(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陽甲 商王盤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廩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紂)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閔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勝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紇
- 孔子
- 子 孔鯉 孔子雕塑
- 孫 孔伋
- 曾孫 孔白
- 玄孫 孔求
- 六代孫 孔箕
- 七代孫 孔穿
- 八代孫 孔謙
- 九代孫 孔鮒、孔樹、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爲“奉祀君”
- 十代孫 孔忠
- 十一代孫 孔武
- 十二代孫 孔延年
- 十三代孫 孔霸,漢元帝封爲“褒成侯”,賜食邑八百戶。
- 十四代孫 孔福,被漢成帝綏和元年封爲“殷紹嘉侯”
- 十五代孫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孫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孫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孫 孔損,褒亭侯
- 十九代孫 孔曜,奉聖亭侯
- 二十代孫 孔完、孔贊,褒成侯
- 二十一代孫 孔羨,宗聖侯
- 二十二代孫 孔震,奉聖亭侯
- 二十三代孫 孔嶷,奉聖亭侯
- 二十四代孫 孔撫,奉聖亭侯
- 二十五代孫 孔懿,奉聖亭侯
- 二十六代孫 孔鮮,奉聖亭侯
- 二十七代孫 孔乘,崇聖大夫
- 二十八代孫 孔靈珍,崇聖侯
- 二十九代孫 孔文泰,崇聖侯
- 三十代孫 孔渠,崇聖侯
- 三十一代孫 孔長孫,恭聖侯
- 三十二代孫 孔嗣悊,紹聖侯
- 三十三代孫 孔德倫,褒聖侯
- 三十四代孫 孔崇基,褒聖侯
- 三十五代孫 孔璲之,褒聖侯、文宣王兼兗州長史
- 三十六代孫 孔萱,文宣公
- 三十七代孫 孔齊卿,文宣公
- 三十八代孫 孔惟晊,文宣公
- 三十九代孫 孔策,文宣公
- 四十代孫 孔振,文宣公
- 四十一代孫 孔昭儉,文宣公
- 四十二代孫 孔光嗣,泗水主簿
- 四十三代孫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 四十四代孫 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贊善大夫
- 四十五代孫 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曆代衍聖公:
- 第46代衍聖公 孔聖佑,文宣公兼知縣事、孔宗願,
- 第47代衍聖公 孔若虛、孔若愚、孔若蒙
- 第48代衍聖公 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 第49代衍聖公 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 第50代衍聖公 孔拂、孔摠、孔晉、孔拯
- 第51代衍聖公 孔元用、孔元孝、孔文遠(南宗)、孔元措、孔元紘
- 第52代衍聖公 孔之厚、孔之全、孔萬春、孔之周
- 第53代衍聖公 孔浣、孔治、孔貞、孔洙(南宗)
- 第54代衍聖公 孔思晦、孔思誠、孔思許(南宗)
- 第55代衍聖公 孔克堅、孔克忠(南宗)
- 第56代衍聖公 孔希學、孔希路(南宗)
- 第57代衍聖公 孔訥、孔議(南宗)
- 第58代衍聖公 孔公鑒、孔公誠(南宗)
- 第59代衍聖公 孔彥縉、孔彥繩(南宗)
- 第60代衍聖公 孔承慶、孔承美(南宗)
- 第61代衍聖公 孔宏緒、孔宏泰(字永實)、孔弘章(南宗)
- 第62代衍聖公 孔聞韶、孔聞音(南宗)
- 第63代衍聖公 孔貞幹、孔貞寧、孔貞運(南宗)
- 第64代衍聖公 孔尚賢、孔尚乾(南宗)
- 第65代衍聖公 孔衍植、孔衍楨(南宗)
- 第66代衍聖公 孔興燮、孔興燫(南宗)
- 第67代衍聖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 第68代衍聖公 孔傳鐸、孔傳錦(南宗)
- 第69代衍聖公 孔繼濩、孔繼濤(南宗)
- 第70代衍聖公 孔廣棨、孔廣杓(南宗)
- 第71代衍聖公 孔昭烜、孔昭煥(南宗)
- 第72代衍聖公 孔憲培、孔憲坤(南宗)
- 第73代衍聖公 孔慶鎔、孔慶儀(南宗)
- 第74代衍聖公 孔繁灝、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聖公 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 第76代衍聖公 孔令貽(字谷孫),1877年(光緒三年)5歲時承襲衍聖公
- 第77代衍聖公 孔德成(1920年生)
- 第78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孔維益
- 第79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孔垂長
- 第80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孔佑仁
80代之後的輩分字: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彜、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生平年表
1歲: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關于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孔子世家》說。
2歲:公元前550年(魯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魯。
3歲: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紇卒,葬于防山(今曲阜東25裏處)。孔母顔征在攜子移居曲阜闕裏,生活艱難。
4歲:公元前548年(魯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魯。
5歲:公元前547年(魯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魯國人。
6歲: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點生,點字皙,曾參之父。
7歲:公元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顔繇生,繇又名無繇,字季路,顔淵之父。
8歲: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魯國人。
9歲:公元前543年(魯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魯。這一年,鄭國子産執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左傳•襄公三十年》)鄭國大治。後來孔子對子産的政績評價很高。
10歲: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爲昭公。
11歲: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孔子在魯。
12歲:公元前540年(魯昭公二年)弟子漆雕開生,字子若,蔡人。
13歲:公元前539年(魯昭公三年)孔子在魯。
15歲: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論語•爲政》)
16歲,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鄭鑄刑鼎。弟子閩損生,字子騫,魯國人。
17歲:公元前535年(魯昭公六年〕孔母顔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爲妻。
20歲: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于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爲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爲委吏,管理倉庫。
21歲: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此“鄙事”當包括“委吏”、“乘田”。
27歲,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30歲: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于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雲”三十而立”。(《論語•爲政》)是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魯國訪問。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弟子顔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淵,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魯國人;鴷字叔魚,齊國人。
31歲:公元前521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馬施、高柴、宓不齊生。施字子期,陳國人;柴字子高,齊國人;不齊字子賤,魯國人。
32歲:公元前520年(魯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賜生,賜字子貢,衛國人。
34歲: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于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于老聘,問樂于萇弘。
35歲: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史記•孔子世家》雲:“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癡,三月不知肉味。
37歲: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吳公子季劄聘齊,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弟于樊須、原憲生。須字子遲,魯國入;憲字子思,宋國人。
38歲: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魏獻子(名舒)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爲這是義舉,雲:“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公元前513年(魯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晉鑄刑鼎,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40歲:公元前512年(魯昭公三十年)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弟子澹臺滅明生。滅明字子羽,魯國人。
41歲:公元前511年(魯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陳亢生。亢字子禽,陳國人。
42歲:公元前510年(魯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歲:公元前509年(魯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華,魯國人。
45歲:公元前507年(魯定公三年)弟子蔔商生。商字子夏,衛國人。
46歲: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遊,吳國人。
47歲:公元前505年(魯定公五年)弟子曾參、顔幸生。參字子輿,魯國人。幸字子柳,魯國人。
48歲: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爲“陪臣執國命”。(《論語•季氏》)《史記•孔子世家》雲:“陪臣執國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衆,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想見陽虎、後二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此事當在魯定公五年或魯定公六年。
49歲:公元前503年(魯定公七年)弟子顓孫師生。師字子張,陳國人。
50歲: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爲政》)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攔。
51歲: 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孔子爲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弟子冉魯、曹坅、伯虔、顔高,叔仲會生。魯字子魯,魯國人:坅字子循,蔡國人:虔字子析,魯國人;高字子驕,魯國人:會字子期。魯國人。
52歲: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于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于夾谷有所警惕和准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還侵占魯國的鄆、鄵、龜陰等土地。
53歲:公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爲魯司寇,魯國大治。
54歲:公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爲魯司寇。爲削弱三桓,采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爲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弟子公孫龍生。龍字子石,楚國人。
55歲: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 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
56歲,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對孔子見南子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子産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後,十分難過,稱贊子産是“古之遺愛”。
57歲: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去衛居魯。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58歲: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孔子居魯,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于孔子。
59歲: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去衛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宋司馬桓?(左鬼右隹)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歲: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爲”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歲:公元前491年(魯哀公四年〕孔子離陳往蔡。
62歲: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于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
63歲: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爲政先要正名。
65歲: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66歲: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孔子在衛。
67歲: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歲: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是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于歸魯。孔于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子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69歲:公元前483年(魯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顔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歲: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獵獲麟。孔了認爲這不是好征兆,說:“吾道窮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齊國陳恒弑齊簡公,孔子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桓,沒有得到支持。
72歲: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孔子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吊,不潎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不少弟子爲之守墓三年,子貢爲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裏。孔子的故居改爲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飲食
孔子對飲食問題非常重視。他的飲食觀完整而自成系統,涉及到飲食原則、飲食禮儀、烹飪技術等方面,並爲我國的古代飲食理論拓展了思維空間。下面是孔子對于飲食的經典論述: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
孔子與中醫
在《論語?子路》中記述了一段關于孔子對“恒”德的評價,可以看作聖人對醫生的道德期望。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說,南方人說如果缺少恒的美德,不要做巫師和醫生。也就是對神、對人的職業,必須有恒卦所示的美德。孔子本段論述曾引發張功耀與聶文濤的爭論。最後,聶認爲本段落腳點在與恒卦的爻辭,說明是孔子在談論恒卦的時候主動提及的巫醫,這也說明巫醫在孔子看來不是“怪、力、亂、神”的內容。這裏可以看到聖人對健康與生命的尊重。
http://baike.baidu.com/view/2176.html?tp=0_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