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13 07:02:48| 人氣2,49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英德意“狂風”戰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德意“狂風”(Tornado)戰機(請點文末網址有多圖)

“狂風”戰鬥機是爲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制的,主要用來代替F-4、F-104、“火神”、“坎培拉”、“掠奪者”等戰鬥機和轟炸機,執行截擊、攻擊等常規作戰任務。l969年3月,英國、德國和意大利三國聯合成立了帕那維亞飛機公司,于1969年3月開始設計。1973年12月,該機首架原型機試飛,1976年投入批量生産,1980年開始服役,92年停産。該機共生産有對地攻擊型(IDS)、防空截擊型(ADV)、電子戰與偵察型(ECR)等3種型號。這些作戰任務要求“狂風”戰鬥機應具備良好的加速性和機動性、低空快速突防能力和強大攻擊火力、較大的作戰半徑和較長的留空時間、能在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戰、具有短距起落能力等。
該機爲串列雙座,兩側“狂風”機翼爲可變後掠懸臂式上單翼。機翼翼根段爲固定段,其前線後掠角爲60度;活動段後掠角可由人工控制在25度至67度間變化,帶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緣縫翼。鋁合金整體加強蒙皮,尾翼爲全動升降副翼,內置式方向舵,采用電傳操縱系統。
後機身內並排安裝兩臺渦輪風扇發動機,進氣道位于翼下機身兩側。有空中加油受油裝置,對地攻擊型的受油探管在機身右側座艙附近,防空截擊型則在機身左側。後機身上部兩側各裝有一塊減速板,即空氣刹車,在高速飛行中打開它可使飛機迅速減速。
該機座艙兩個座位前後串置,均采用馬丁貝克Mk.10A零零彈射座椅,可在零高度和速度0~1166千米/小時範圍內完成救生。前風擋有防冰電熱薄膜,內 側防霧。中央風擋防彈。機上有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每臺發動機驅動一套,壓力爲276×105帕(281千克/平方厘米)。
該系統可操縱機翼、襟翼、縫翼、擾流板、減速板、全動平尾、方向舵、起落架和受油探管。兩套系統有機械交聯裝置,可由一臺發動機驅動。若兩臺發動機均熄火, 第一套系統中有電動應急泵,仍能保證發動機冷點火。隔斷閥可確保液壓油的漏失超過安全界限。電源包括一套115/200伏400赫三相交流電源及一套28 伏直流電源。飛行控制采用了數字式余度電傳操縱飛行控制系統,稱之爲控制增穩系統(CSAS)。僅原型機上裝有機械備份系統,在生産型上裝純電傳操縱系統。

對地攻擊型(IDS)

主要裝備三國的空軍及德國 海軍,生産了795架,爲“狂風”的基本型,兼有空戰能力。1973年12月原型機試飛,1979年7月生産型試飛。1980年陸續交付英國、德國、意大 利空軍使用,各國裝備總數分別爲199架、324架和84架;1986年3月開始交付沙特阿拉伯空軍,直至1987年10月,共交付48架。對地攻擊型共生産了736架,其中有一部分是爲改成電子戰及偵察型而生産的。英國空軍使用的對地攻擊型編號爲“狂風”GR Mk.1,但中期交付是經改進的飛機,其編號爲GR Mk.4,主要改裝了更先進的電子設備,于1991年末首次試飛。
“狂風”對地攻擊機無論是在晝間、夜間和複雜天氣條件,也無論是以高速或低速飛行,它都投放各種精確武器。其擁有的高精度攻擊武器和精確導航系統,可保證它有 效攻擊隱藏在濃霧中的目標,或者有效攻擊那些以高速飛行的低噪音和低振動強度的目標。機上有先進的地形自動跟蹤系統,可保證飛機在低空以跨音速突防。地形測繪和地形跟蹤雷達由美國得克薩斯儀表公司研制,批産由英國費倫第公司和馬可尼公司負責。導航/攻擊計算機來自英國利頓公司的德國子公司。裝有 PTR1721或超高頻/甚高頻無線電通信電臺,超高頻歸航天線,通信控制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包括三重控制增穩系統,自動駕駛儀和飛行指引儀, AD2770塔康系統,CTLS75儀表著陸系統,水平狀態指示器,垂直速度指示器,地形跟蹤距離仰角顯示器,狀態及方向參考備份系統等;作戰用電子設備主要有:多功能前視雷達,FIN1010三軸數字式慣導系統和組合式雷達顯示器,臺卡72型多普勒雷達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64K內存的中央數字計算 機,無線電/雷達高度表,激光測距及目標標識器,SSR-3100敵我識別器,雷達警戒裝置,電子以對抗設備和飛行數據記錄器,等高線地圖顯示器等。
有強大的火力,最大載彈量達9000千克,占最大起飛重量的三分之一。該機裝有2門27毫米口徑“毛瑟”機炮,可各備彈188發。還設有7個外挂架,機身下3個,兩翼下各2個。根據不同任務,這些挂架可挂帶多種武器,如:用于對地攻擊可挂帶AS.30、“小牛”、GBU-15“海鷹”和“鸕鶿”等空對地導彈;專門用于攻擊地面雷達等設施的ALARM和HARM反輻射導彈;LAU-51A和LR-25火箭發射器;JP233反機場跑道子母炸彈、“鋪路”激光 制導炸彈、“靈巧’炸彈、各種集束炸彈、減速炸彈、MK.83炸彈,及燃燒彈、照明彈等。需要時,機身挂架也可挂帶核彈。用于對空作戰,則可挂半主動雷達 制導的“天空閃光” 中距空對空導彈,以及AIM-9L“響尾蛇’和“麻雀”等空對空導彈。
“阿弗德斯”子母炸彈
該彈是德國戴勒姆-本茨宇航公司(DASA)研制的新型子母炸彈系列中的第5個成員,也是在MW-1、MDS、DWS-24/39基礎上發展的第4個改進型。其名稱“阿弗德斯”,系“自主式自由飛行子母炸彈系統”(Autonomous Free-Flight Dispenser System,AFDS)的英文縮寫的音譯。
研制的目的是對外銷售,其主要裝機對象是世界各國的F-16戰鬥機,以及像A-4、A-7、F-4、F-5等實施老機更新計劃的飛機。80年代末開始研制,1992~1993年由德國戴勒姆-本茨宇航公司集團在美國的成員——CMS公司,負責在美國進行F-16的飛行試驗和該武器系統與F-16的安裝綜合,1994年完成載飛試驗和投彈試驗,並公開展出該子母炸彈,1994年10月戴勒姆-本茨宇航公司、CMS公司和美國洛克韋爾公司國際公司簽定由其爲 AFDS子母炸彈研制模塊化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航系統(GPS/INS)合同,1995年進行裝備該系統的AFDS子母炸彈的飛行試驗。目前,仍在研制 之中。
該子母炸彈仍采用模塊化、無動力、制導滑翔式子母彈箱,其流線型頭部裝有制導控制系統,中部彈箱爲矩形截面,外殼頂部有北約標准的762mm的雙彈耳和1對 上彈翼,內有24個口徑132mm的、上下兩層且開口朝向兩側的發射管,滿載總重600kg。後部裝有十字形配置的空氣動力控制舵面。全彈長/寬/高分別爲3470mm/630mm/320mm,折疊時的彈翼翼展爲1000mm,尾部舵面的水平/垂直翼展爲1000mm/600mm。
采用與GPS綜合的慣性制導系統和數字計算機,載機在投彈之前,可從機載火控系統將有關目標區域的數據輸給炸彈上的慣導系統,也可在起飛前人工裝定到炸彈上 的慣導系統,投彈後在GPS輔助修正下自主控制飛越目標區,按預先裝定的程序,以不同的速度從兩側發射管將小炸彈發射出去。小炸彈的散布區域取決于目標大 小和炸彈的威力,可由控制彈射速度和間隔加以調整,載機投彈高度50m時,最大散布區域長2500m、寬400m,最小散布區域長170m、寬40m。該 子母炸彈的射程,高空投彈時可達到20km,低空投彈時仍可達到10km。因此,該型子母炸彈具有很高的作戰性能水平,屬于最新一代子母炸彈。該子母炸彈 裝填的小炸彈有下列類型:
SB44反坦克小炸彈  小彈全長/彈徑/重量爲270mm/44mm/0.6kg,采用空心裝藥和觸發引信,並有自炸裝置,尾部有6片90°折疊式尾翼。每個發射管裝21顆小炸彈(分3組),總共可裝24×21=504顆小炸彈。
ATM反坦克地雷  小彈全長/彈徑/重量爲100mm/132mm/3.4kg,采用破甲與爆破複合裝藥,由坦克裝甲車輛的地面振動或其磁性感應引爆, 並有專門的傳感器防止附近地區爆炸而引爆,以及反掃雷特性,通常與KB44反坦克小炸彈配合使用。每個發射管裝4顆小炸彈,總共可裝24×4=96顆小炸 彈。
AMS殺傷小炸彈  小彈全長/彈徑/重量爲125mm/132mm/4.5kg,現有3種類型:AMS帶機電延時引信,殺傷人員/器材;AMS-1帶近 炸引信,殺傷人員/器材;AMS-2帶機電延時引信,反裝甲車輛,均采用降落傘和自旋穩定。每個發射管裝3顆小炸彈,總共可裝24×3=72顆小炸彈。
ADS反飛機地雷  小彈全長/彈徑/重量爲126mm/132mm/4.5kg,其結構、用途與AMS殺傷小炸彈相同,僅采用的是傳感器引爆的引信,專 門攻擊在機場跑道和滑行道上起落滑行的飛機。每個發射管裝3顆小炸彈,總共可裝24×3=72顆小炸彈。
RCB反跑道小炸彈  小彈全長/彈徑/重量爲600mm/132mm/16kg,內裝侵徹爆破串式裝藥,采用觸發延時引信和降落傘減速裝置,使其垂直下 落,先由前裝藥貫穿跑道,然後由後裝藥穿過該孔在跑道下面爆炸。每個發射管裝1顆小炸彈,總共可裝24×1=24顆小炸彈。
M42通用爆破小炸彈  小彈彈徑38mm,內有空心裝藥,其彈殼內壁襯套含殺傷破片,采用觸發引信和尼龍降落傘減速裝置,破甲噴流可穿透均質鋼板厚度 70mm,彈殼爆炸形成大量破片。每個發射管裝77顆小炸彈,總共可裝24×77=1848顆小炸彈。

基本戰術技術性能

口  徑
全 彈 重 600kg
全 彈 長 3470mm
彈體直徑 630mm(寬)、320mm(高)
裝填小彈 各型小炸彈
尾翼翼展 1000mm(水平)
      850mm(垂直)
引信裝置 定時引信(子母彈箱)
      觸發/近炸引信(小彈)
英國的攻擊型,即GR.MK1型爲例。該型可攜帶WE.177B核炸彈(當量10萬噸,1966年進行現役,原裝備“火神”轟炸機),227千克Mk1-12通用炸彈、281千克Mk118減速炸彈和454千克Mk13-22高爆炸彈。454千克激光制導炸彈,與美國的GBU-16類似。BL755和改進 的BL755反裝甲集束炸彈、JP233反跑道子母彈和CBLS-200教練彈等。
空军世界 :: 欧洲“狂风”战斗攻击机 Tornado Fighter
 
2002年,英國皇家空軍、法國和意大利空軍計劃裝備歐洲MBDA公司的“風暴影子”隱身空地導彈。英國“狂風”GR4攻擊機、鷂”GR7和歐洲戰鬥機將裝備該武器,意大利“狂風”也將采用。2002年7月意大利空軍與帕那維亞集團簽署了價值4500萬美元的合同,改進意大利的IDS型,計劃稱爲實施中期壽命改進(MLU)。改進將綜合GPS、激光制導炸彈及防區外武器,包括“風暴影子”。無線電、雷達高度表及戰術空中導航“塔康”系統也將改進。預計2004年完成。“全中期壽命改進型”(FULL MLU)改進計劃也在研究之中。此外,“金牛座”(Taurus)撒布器也在裝備之列,射程350,可攜帶450千克彈頭,有末制導頭。德國將在 2004~2009年采購600枚,瑞典仍在決定是否進行采購。2003年3月,英國皇家空軍的“狂風”在對伊拉克的“震懾”行動中,首次使用了“風暴影子”。
空军世界 :: 欧洲“狂风”战斗攻击机 Tornado Fighter


防空截擊型(ADV)
空军世界 :: 欧洲“狂风”战斗攻击机 Tornado Fighter
 
 
 
 
 
 
 
 
 
 
 
 
 
 
 
 
 
 
 
 
 
 
 
 
 
 
 
 
 
 
 
 
 
 
 
 
 
 
 
 
 
 
 
 
 
 
 
 
 
 
 
 
 
 
 
 
 
 
 
ADV型是在對地攻擊型的基礎上研制發展的型號,1979年10月原型機開始試飛,1984年3月生産型首次試飛,總共生産了197架。英國和沙特阿拉伯 空軍各裝備173架和24架,分別于1985年和1989年開始交付。防空型具有很好的加速性,它不僅體現在起飛後能很快加速到高亞音速,而且在高空也能 很快加速到音速的兩倍;爬升性能好,從起飛爬升至近10000米高度,僅約2分鍾;具有較大作戰範圍和較長的留空時間,可在距基地約550公裏處作戰巡邏兩個小時以上,英國空軍裝備的該型機,能飛赴英國國境外的空域執行攔截任務;機動性好,轉彎角速度快,具有較好的空戰機動能力。設計賦予它這些性能特點,主要是爲防範當時蘇聯的圖-20和蘇-24一類飛機。
該機結構有80%與對地攻擊型相同。主要改動是機頭加長了48.8厘米,以容納“獵狐手”空對空新型截擊雷達。該雷達不僅能探測到185千米距離的目標,而且還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主要機載設備還包括多功能前視,地形跟隨/測繪雷達、三軸數字式慣性導航系統,防空型裝有多功能脈沖多普勒雷達、無線電/雷達高 度表、自動駕駛儀飛行導引儀、雷達告警接收設備和主動電子對抗設備;機翼固定段前緣向前延伸,使前緣後掠角從印度增加到67度,並取消了前緣襟翼;中、後 機身加長了71.12厘米,以便使機腹能串挂成對的半埋入機腹的4枚“天空閃光”導彈,同時也增加了多帶電子設備的能力,內部也可多裝10%的燃油。此外,還去掉了前機身左下方的27毫米口徑“毛瑟”機炮。 和對地攻擊型相比,去掉了機頭的前視雷達、臺卡72型多普勒雷達、激光測距及目標標識器、狀態及方向參考備份系統。此外,中央數字計算機的內存擴展到128K,FIN1010慣導系統增加了第二個1010設備,以控制平視顯示儀。防空型新增加的設備有:裝在機頭的AI-24“獵狐手”多功能邊跟蹤邊掃 瞄脈沖多普勒雷達,最遠能探測185公裏處的目標並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一臺駕駛員下視顯示儀;一臺費倫第公司的數字顯示磁帶記錄器代替了導航員用的濕膠片顯示記錄器;增加了一臺MSDS赫姆斯模塊式雷達尋的及告警接收器;“狂風”F.Mk2上裝的模擬式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在“狂風”F.Mk3上被數字 式的代替了,抗幹擾設備也標准化了;此外還將裝能抗幹擾的數據通信系統,並能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其他系統連接。
“獵狐手”機載截擊雷達英文名Foxhunter,最初的62架ADV裝備W型,最後的46架裝備的是AA型,其他80架裝備的是Z型,沙特的24架裝備的是AA 型。馬可尼-埃利奧特公司是該雷達的主承包商,費倫第公司負責掃描器部分。1976年馬可尼公司開始研制。由倒置卡塞格倫天線、相幹行波管發射機、接收 機、信號數據處理機、控制裝備和電源裝備組成。對“逆火”、“擊劍手”等中型目標搜索距離180千米以上。模式包括空對空搜索、自動跟蹤、瞄准、空對地測 距、地形測繪等。
英國空軍的防空截擊型有F.Mk2和F.Mk3兩種編號:前者于1984年至1985年間交付,共生産了18架;後者于1986年開始交付,共生産了155架。與F.Mk2相比.F.Mk3換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並裝有機翼自動後掠系統(AWS)和自動機動系統 (AMDS),可自動控制機翼掠動和襟翼、縫翼的運動。以後他們又按F.Mk3的標准對F.MK2型機進行了改進,但發動機不換,改進後的編號爲 F.MK2A。
“狂風”F.MK2機身下有4個半埋式挂架,每個挂1枚“天空閃光”中距空對空導彈,機翼下挂架是1500升副油箱的專用挂架。這個挂架過渡梁的肩部內側 可挂1枚“響尾蛇”導彈。典型的火力配置是1門機炮和6枚空對空導彈,包括4枚“天空閃光”中距導彈和2枚“響尾蛇”導彈。“狂風”F.MK3機翼下增加 了兩個挂載“響尾蛇”的挂點,使挂載的導彈數量增加到8枚。在中期改進計劃中將增加挂載AIM-132近距空對空導彈(ASRAAM)和AIM-120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AMRAAM)的能力。
2005年2月,BAE系統公司授予英國QinetiQ公司價值550萬美元合同,爲英國國防部“狂風”F3 FSP項目提供關鍵設備。去年聖誕節前,QinetiQ公司與BAE系統公司合作成功地從英國國防部“狂風”綜合項目組(IPT)獲得了總值2550萬英鎊的合同,BAE系統公司將作爲主承包商,QinetiQ公司將作爲子承包商。兩家公司將在規定的時間裏共同完成一系列項目。FSP項目將要解決作爲F3 最新升級項目的先進中程空空導彈(AMRAAM)優化項目(AOP)後期所發現的一些問題。AOP項目將綜合防空導彈的最新標准。FSP是“狂風”綜合項目組“能力精益”(Capability Lean)創新項目的核心部分,該創新項目將可使成本降低30%。FSP項目的關鍵部分包括:將防空導彈新標准綜合到F3中,包括AIM-120C5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和FOC2(全作戰能力)先進短程空空導彈(ASRAAM);通過環境評估項目,擴展先進短程空空導彈的挂飛時間(carriage life);通過改進一些雷達和主計算機軟件增強防空導彈能力,特別是顯示能力;引入新型軟硬件組合,使武器使用評估部隊(FJWOEU)飛機保留對敵空 防壓制能力。FSP項目是根據符合貿易需求的概念設立的,合同的成本和周期得到確定。如果在關鍵項目交付方面出現問題,項目組將根據重要程度優先保證重要 條款的落實。大部分的測試和評估飛行將在空軍高速噴氣和武器使用評估部隊的飛機上進行,人員包括使用評估部隊(OEU)的機組人員。試驗團隊將由英國空軍、工業部門和國防部組成,實現同步進行使用評估和研制飛行測試,以保證能夠共同對最終産品進行早期性能完善。通過采用快速原型機技術,項目的進度將大大提高。
電子戰及偵察型(ECR)
由對地攻擊型改型而成.主要改進是去掉了前機身下的兩門機炮,增裝了偵察及電子戰設備,例如,紅外側視系統和“線掃描”4000型偵察系統,紅外成像系統、偵個信息的處理、存貯和發射系統,以及電子對抗和反電子對抗吊艙、該機保留了對地攻擊能力,但采用了新的機載計算機和傳感器系統,裝備了HARM高速反雷達導彈和空對地反雷達導彈。此外,還可挂帶2枚“響尾蛇’空對空導彈,以便在需要空戰時使用。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空軍裝備數量分別爲30架、35架和16架。
“狂風”裝兩臺RB199-34R渦扇發動機,單臺靜推力爲38.7千牛,加力推力爲66.0千牛。“狂風”雖具有相當作戰能力,但無論是哪種型號,與美蘇同時期的戰鬥機相比均稍遜一籌。因此“狂風”是一個典型例子,說明了西歐與美蘇在航空技術上的差距。
近期英國皇家空軍將接收新型的“先進近距空對空導彈”(ASRAAM),用于裝備空軍的“狂風”F3戰鬥機。未來也將裝備在EF2000戰鬥機上。該導彈的性能遠由于當前皇家空軍使用的AIM-9“響尾蛇”系列近距空空導彈。目前ASRAAM還在繼續深入改進。該彈也可裝備“鷂”式戰鬥機。此外, Oxley航空電子公司將爲英國皇家空軍提供“狂風”GP4和F型使用的發光二極管機外隱蔽照明設備,在基地裝備這種照明系統,能減小被敵人光學傳感器發 現的概率。
2003年10月,通用公司英國有限公司、羅克韋爾-科林斯公司和創新概念(ICI)公司組成了項目組,爲英國“狂風”GR4提供近距空中支援、攔截和偵察能力開發戰術信息交換能力(TIEC)。作爲聯合項目組的牽頭,通用公司將負責系統集成並提供網絡連接和機載條件,羅克韋爾-科林斯公司提供 LINK16能力,ICI公司提供先進數據調制解調器(IDM)。通用英國公司對項目組的能力表示充分信心,表示基于以往的經驗,可以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案。
2003年12月,英國國防部的國防後勤機構和英國BAE系統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獲得價值約8200萬英鎊的合同,爲“狂風”GR4攻擊機改進駕駛艙。這 項合同要求用綜合了新型雷達和導航地圖處理機的、被稱作“狂風先進雷達顯示與信息系統” (TARDIS)的新型多功能顯示器。TARDIS系統由BAE系統公司提供。該顯示與信息系統綜合了最新一代的顯示與地圖技術,而且對未來增長有擴展能力,這種顯示系統對作戰極爲關鍵,可以在攻擊中提供導航與攻擊所需要的顯示數據。作爲主承包商,BAE系統公司的客戶解決方案與支援分部將從2004年7月開始在飛機上安裝這種設備,以滿足在2006年8月服役日期的要求。

“狂風”戰史
參加海灣戰爭的IDS型“狂風”戰鬥機共有71架,其中包括英國皇家空的61架和意大利空軍的10架。所屬部隊和展開基地如下:
1、 英國皇家空軍的61架IDS“狂風”戰鬥機分4批進駐海灣地區。1990年8月29日,來自第15、第9、第17、第31、第27和第617中隊的第1批 IDS“狂風”戰鬥機到達巴林的穆哈拉克空軍基地。同年10月8日,來自第16、第2、第9、第14、第20、第13和第617中隊的第2批IDS“狂 風”戰鬥機進駐沙特的達布克空軍基地,其中包括9架裝備了ALARM反輻射導彈的飛機。1991年1月3日,來自第31、第17、第9、第14和第13中 隊的第3批IDS “狂風”戰鬥機到達沙特的達蘭空軍基地。1991年1月14日,第2中隊的6架“狂風”GR.MK 1A進駐達蘭基地。1991年2月6日,5架裝備TIALD激光照射吊艙的IDS“狂風”戰鬥機在達布克基地展開。61架飛機按分譴隊的臨時編制形式駐在各基地,每個分譴隊有15架飛機和24組空勤人員。
2、意大利空軍的10架IDS“狂風”分兩批進駐海灣地區。1990年10月2日3個中隊(第154、第155和第156中隊)所屬的8架飛機到達阿聯酋的阿爾?達哈夫拉空軍基地,後來又增派了兩架,總數爲10架。
戰鬥活動情況
1、英國的“狂風”GR.MK 1戰鬥機的作戰行動
英國的61架“狂風”GR.MK 1(含MK 1A)戰鬥機總共出動了1600架次(另有1644架次的報道),其中包括95架次裝備TILAD吊艙進行目標照射,52架次發射反輻射導彈ALARM和 128架次偵察。投彈2320噸以上,其中包括100顆JP233、4250顆454kg(1000lb)炸彈、123枚ALARM反輻射導彈和950顆 454kg(1000lb)“寶石路”Ⅱ激光制導炸彈等。
(1)在最初幾天英國的IDS“狂風”的主要攻擊目標是伊拉克的機場。在1月17日~19日的3天裏,IDS“狂風”戰鬥機從達布克等3個基地出動63架次,投放了100顆JP233。封鎖了阿爾阿薩得、H-2、H-3、夏伊巴、塔利爾、阿爾塔卡杜姆、烏巴伊劄‧賓‧阿爾‧加等8個機場,並明顯地壓制了其他幾個機場的活動。由挂JP233的攻擊飛機和挂ALARM反輻射導彈和454kg炸彈的壓制飛機組成攻擊編隊,F-15C和ADV“狂風”F.MK3戰鬥機組成護航支援編隊。攻擊編隊起飛後,在E-3A AWACS飛機的指揮下進行空中加油。加完油後飛行高度下降到61m(200ft)突入伊拉克境內,到達目標機場上空後使用無線電高度表保持在55m (180ft)的高度上向跑道和滑行道投放JP233專用反跑道集束炸彈。截止到1月20日,在4天內損失了3架“狂風”GR.MK 1:1月17日,1架從穆哈拉克基地起飛的“狂風”GR.MK 1戰鬥機在使用454kg的炸彈攻擊夏伊巴機場時,被地面防空炮火擊中其外挂的“響尾蛇”導彈,引起導彈爆炸而使用飛機墜毀;1月18日,從穆哈拉克機場起飛的1架“狂風”GR.MK 1戰鬥機使用JP233攻擊夏伊巴機場時被地對空導彈擊落;1月20日從穆哈拉克機場起飛的1架“狂風”GR.MK 1戰鬥機在攻擊塔利爾機場時被地對空導彈擊落。
(2) 1月20日~2月2日,“狂風”IDS戰鬥機的飛行高度提高到6100m(20000ft)以上,使用454kg炸彈進行俯沖攻擊。攻擊的主要目標是機 場、石油設施、倉庫、兵營、雷達站和通信中心。1月22日,從塔布克基地起飛的1架“狂風”GR.MK 1戰鬥機在使用454kg的炸彈攻擊雷達站時被擊落;1月23日,1架從達蘭基地起飛的“狂風”GR.MK 1戰鬥機受其他飛機投下的炸彈的沖擊波的影響而墜毀。
(3)2月2日以後,由于多國部隊取得了全面的制空權,“狂風”GR.MK 1戰鬥機的大多數攻擊行動改在白天進行。從7315m(24000ft)高空用30°俯沖角進行俯沖,使用平視顯示器進行瞄准,大約在4064m (16000ft)的高度上投下454kg的炸彈。攻擊的主要目標是道路和橋梁,據說,破壞一座橋梁需要24個架次。2月2日以後穆哈拉克基地的“狂風” GR.MK 1戰鬥機與“掠奪者”攻擊機(使用AN/AVQ-23E吊艙照射目標)協同投放454kg的激光制導炸彈,攻擊橋梁。標准的攻擊編隊是6架飛機分成兩個小 隊,每個小隊有1架“掠奪者”和2架“狂風”,每架“狂風”挂3顆454kg的激光制導炸彈。如果有1架“掠奪者”發生故障,則剩下的1架“掠奪者”負責 爲4架“狂風”指示目標。2月2日攻擊橫跨幼發拉底河的薩馬瓦公路大橋時采用的戰術是:每個小隊的“狂風”戰鬥機的飛行高度是6100m,“掠奪者”在其 後方飛行。“狂風”飛機投彈後立即轉彎脫離目標,而負責照射目標的“掠奪者”則作小角度大轉彎,旨在將目標始終保持在激光波束中。第2小隊緊跟在第1小隊 之後進行攻擊。4架“狂風”戰鬥機共投放了12顆激光制導炸彈,9顆命中目標,其中1顆沒有爆炸。2月5日達蘭基地的“狂風”GR.MK 1戰鬥機開始與“掠奪者”協同投放454kg的激光制導炸彈。2月5日5架裝備有TIALD激光照射吊艙的“狂風”戰鬥機在塔布克基地展開,2月10日, 從塔布克基地起飛的“狂風”GR.MK 1戰鬥機開始與裝備AIALD吊艙的飛機協同使用454kg激光制導炸彈攻擊橋梁。通常是6架飛機分成兩個編隊,投放8~12顆激光制導炸彈。從2月13日開始,攻擊機場上堅固掩體(HAS)及其中的飛機。2月14日,從穆哈拉克基地起飛的“狂風”戰鬥機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攻擊阿爾?塔卡達姆機場,其中1架 被 地對空導彈擊落。2月18日以後,“狂風”GR.MK 1戰鬥機攻擊的主要目標是地下通信中心、彈藥儲藏所和機場的跑道及滑行道。
(4)在42天的戰爭中,共損失了7架IDS“狂風”。其中戰鬥損失6架,架次損失率爲0.375%,實力損失率爲 9.84%。在1月17日~23日的1個星期內損失了5架飛機(3架被地空導彈擊落,1架被高炮擊落,1架是被其他飛機投放的炸彈的沖擊波所傷,1架損傷 的原因不明)。在2月14日被地空導彈擊落1架。非戰鬥損失發生在1月20日,1架“狂風”飛機起飛後操縱系統發生故障,飛行1時20分鍾消耗了燃料並投 掉了所挂的口徑454kg的8顆炸彈後,試圖再次著陸失敗而墜毀,2名機組人員跳傘受傷。
2、意大利的IDS“狂風”戰鬥機的作戰行動
在42天中總共出動了266架次,投放了565顆454kg(1000lb)的MK83炸彈,于1月17日被伊拉克擊落1架。架次損失率爲0.44%,實力損失率爲10%。

2005年8月,瑞典薩伯Avitronics公司稱,它已獲得1.326億美元合同,爲德國“狂風”戰鬥機生産雷達告警設備。該雷達是德國“狂風”機隊重大升級 項目的一部分。該合同是2001年開始的一項計劃的後續訂貨,交付從2006年底開始,一直持續到2009年。該合同是由EADS德國公司代表 Panavia飛機公司授予的。薩伯Avitronics公司是瑞典薩伯技術公司和南非Avitronics公司合並建立的。
2005年,EADS公司表示已大力開展了對”狂風”(Tornado)戰鬥機和未來A400M戰術運輸機等在內的全機RCS測量與減縮研究。這些飛機都沒有采用隱身設計。EADS稱,若它們的全機RCS得以減縮,將呈指數級降低對其機載自防禦電子戰系統的尺寸和能力要求。該公司已爲德國空軍的”狂風”戰 鬥轟炸機開發了一套經濟有效的RCS減縮組件,這是該機”防禦輔助子系統”(DASS)升級工作的一部分。
2005年12月,英國國防部的”狂風”F.3維持項目(FSP)達到了一個重大裏程碑。在美海軍空中作戰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穆古角靶場,1架英國皇 家空軍(RAF)的”狂風”F.3防空戰鬥機首次成功試射了美國雷聲公司的AIM-120C5中距空-空導彈,這也是RAF首次試射該導彈。FSP項目的主承包商是BAE系統公司,試射導彈的”狂風”F.3來自RAF高速噴氣機武器作戰評估單位(FJWOEU)。首次試射時前座飛行員是BAE系統公司的試 飛員,後座導航員來自FJWOEU,所發射的1枚AIM-120C5成功命中了超聲速靶標;第2次試射的飛行員和導航員都來自FJWOEU。與以前的 AIM-120C相比,C5采用了加長的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並升級了軟件,作戰性能顯著提高。RAF的EF2000”颱風”戰鬥機也能使用該導彈。2004年12月,BAE系統公司客戶解決方案與保障部獲得了英國國防部授予的FSP項目合同,總金額2500萬美元。爲執行該項目,組建了”綜合項目小組”(IPT),其成員包括BAE系統公司、奎奈蒂克公司(QinetiQ)、其他工業界夥伴和FJWOEU。BAE系統公司的官員認爲,由FJWOEU 而不是工業界來承擔大多數試驗和研制飛行,不僅可節約時間和成本,還可爲公司提供預先評估的機會,這樣就能在計劃時間內提供可能的最好産品。
2006年2月27日報道英國國防部已經把先進雷達目標定位系統(ARTS)的演示驗證合同授予英國的QinetiQ公司。該公司同SELEX傳感器和機載系統公司和BAE系統公司一起把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安裝在”狂風” GR4戰鬥機上。2007年將由英國皇家空軍對其進行評審。由于英國國防部對于”狂風”GR4戰鬥機延長服役壽命的興趣日益增加,此計劃項目將采用有源相控陣(AESA)和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取代上世紀70年代裝備的機械掃描的地形跟隨/地圖測繪雷達,以實現空對地作戰模 式,包括能得到實時的目標圖像。ARTS將比目前服役的系統在性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同時極大地降低了維修保障費用。由于采用多個分立的收/發模塊結構形 式,雷達作用距離和目標分辨率都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系統的可靠性也將得到大幅改進。ARTS成果來源于英國國防部和英國工業部門資助的在AESA 和SAR技術領域的多個研究計劃。ARTS也是英國”狂風”研究與利用飛行器(TREV)概念的首次應用。TREV將支持英國國防部實現把科研成果快速向 實際應用轉化的渴望ARTS計劃將與多國共同研發的先進多工作模式固態機載雷達(AMSAR)計劃同時進行,並著重于SAR和自動目標識別(ATR)能力的開發。ARTS的開發還關注平臺的系統綜合和確保整個系統完好狀態。ARTS計劃將得到國防部後勤保障部門的支持以及國防科學和技術實驗室的技術咨詢。
2006年5月,戴爾BGT防務公司正在准備用”狂風”戰鬥機進行HOPE 和HOSBO防區外空地武器的一系列性能試驗。這兩種武器都裝有斜置彈翼,所以滑翔性能和機動性能類似,其有效載荷可以采用子彈藥,也可以采用爆破戰鬥部 或高功率微波戰鬥部,制導方式均采用GPS/慣導制導,最大攻擊距離超過100km。到目前爲止,這兩種武器還僅僅只是德國政府投資的驗證項目,戴爾 BGT防務公司希望德國空軍進一步明確需求,以便在2~3年內開始實施研制計劃。戴爾BGT防務公司還計劃最終采用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取代GPS以 擺脫美國的控制。這兩種武器旨在填補制導炸彈和”陶魯斯”巡航導彈之間50~100km距離範圍的火力空白,將主要裝備歐洲戰鬥機”臺風”。
2006年12月,英國奎奈蒂克公司將在2007年初,進行”狂風”綜合式航空電子研究機(TIARA)進行指揮和控制無人機(UAV)的驗證試驗。該機由”狂風 ”F.2防空戰鬥機改裝而來。這些UAV將包括1架由BAC 1-11改進而來的模擬機和計算機構建的虛擬機。奎奈蒂克公司在11月28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它已在10月底利用BAC 1-11和虛擬UAV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空中指揮控制具有自組織能力UAV集群的驗證試飛,在這次試驗中惟一的一名操作員坐在模擬UAV的BAC 1-11的後部,對該機和另外2架虛擬UAV進行指揮控制。不過當時BAC 1-11駕駛艙仍保留了一名駕駛員以監控該機,並負責起降操縱。
2006年12月,根據一項旨在改進近距空中支援(CAS)能力的緊急作戰要求(UOR),英國皇家空軍(RAF)的狂風”GR.4攻擊機將升級使用以色列的 Litening III瞄准吊艙。在最近透露的一封來自戰區一位英國陸軍連長的e-mail中,RAF在阿富汗的CAS表現受到了嚴厲的批評。Litening吊艙將由 Ultra Electronics公司提供,它還根據2006年7月公布的一項合同負責向”臺風”提供相同的吊艙。改裝飛機將于2007年初投入戰區。將交付足夠的 吊艙(據信最初爲3套)以滿足操作和訓練需要。”狂風”GR.4目前裝備的是英國研制的TIALD 500 (500系列熱成像和激光照射)吊艙,其紅外傳感器的目標識別分辨率不夠。Litening則具備這一能力,還能爲GPS制導的武器(如:英國的增強型 Paveway IV)提供坐標。其他新增能力有:向Rover(遠程操作視頻增強接收機)便攜式地面終端下行傳輸圖像;探測紅外指示器照射的目標。其他與”狂風 ”GR.4的CAS相關的升級包括裝備一套”數字CAS”裝置-戰術信息交換功能(TIEC)。TIEC 通過改進型數據調制解調器與鏈16進行可變訊息格式(VMF)通信,操作評估將于2007年進行。GR.4正在安裝過渡的目標捕獲系統(ITS),它能處 理標准的”9行”CAS訊息,收發視頻和靜止圖像。
2007年3月,出于阿富汗的作戰行動以及維持未來20年的攻擊能力需要,英、 德將對”狂風”戰機進行一系列升級,而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英國在該機裝備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的升級。另外,英國和德國還正在增強”狂風”戰機的自保護能力。英國空軍還希望在停止使用”狂風”高空遠程斜角監視吊艙後,能夠增加臨時的監視能力以支持在伊拉克進行的多國部隊。基于DB-110高清晰光電/紅外傳感器開發的監視吊艙,由于近幾個月來出現的穩定性問題而被迫送回英國。英國空軍官員在柏林舉行的2007年空軍能力會議上表示,GR4機組人員 無法確定在伊拉克執行任務期間所捕獲的目標圖像是否能准確地被記錄。經常發生在飛機返回基地後發現圖像消失了。目前正在采取補救措施以使”狂風”戰機在 2007年年中能夠重返戰區。同時,英國空軍部署在卡塔爾的攜帶新型Litening III 先進瞄准吊艙的GR4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個月的行動。英國官員稱,這將改變空軍的作戰方式,例如,在執行護航任務時,吊艙中的Rover數據鏈可以將潛在威 脅的圖像下傳到地面終端,實現聯合行動。軍事需求同時也提高了德國增加”狂風”自保護能力的要求,德國希望爲”狂風”增加更好的導彈告警系統和幹擾發射器。這些幹擾措施將在2009年投入使用。德國已經評估了幾個系統,但拒絕透露詳情。其中一個領先的競爭者是薩伯公司,其Bol欺騙/閃光幹擾發射器已經 在英國空軍使用。德國可能選有升級後的Boa系統。
2007年4月,QinetiQ和英國國防部(MOD)已成功驗證1架軍用作戰飛機中的單個飛行員直接控制4架無人機(UAV)的飛行試驗。上周,一架“狂風”作 爲指揮與控制飛機與作爲無人機替代機的BAC1-11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飛行試驗。該“狂風”飛行員還負責指揮另外3架模擬無人機。驗證飛行在西南英格蘭 Boscombe Down廣闊的無限制空域進行。在飛行中,BAC 1-11中的由英國皇家空軍(RAF)和QinetiQ人員組成的飛行空勤人員在起飛和著陸階段對飛行進行安全監控。由RAF試飛員駕駛的QinetiQ 公司的“狂風”綜合航電研究機(TIARA)在每次飛行的中間階段對BAC 1-11無人機替代機和3架模擬無人機進行控制。飛行中,“狂風”和4架無人機對一個移動目標實施了模擬地面攻擊。無人機上的計算機可使它們能自主實施行 動,如自我組織、通信、觀察環境和使武器瞄准目標。但發射任何模擬武器的最終決定仍掌握在“狂風”飛行員手中。MOD投資、QinetiQ研制的該系統目 的是爲無人機提供更高程度的智能,降低飛行員的工作負荷,但同時確保最重要的決定仍歸人做出。駕駛“狂風”飛機的RAF中隊長Andy Blythe稱:“試驗非常成功。BAC1-11先起飛,30分鍾後我追上了它。我發現這些無人機控制起來非常容易。開始我指示它們到戰場上空進行掃描, 確定出車輛並將其圖像發回我的座艙中。在我將這些目標按優先級進行分級後,再指示這些無人機第二次到戰場上空確定出友軍位置,我向它們發出摧毀目標指令後 它們按指示完成,最後它們又一次飛臨作戰上空進行戰傷評估。”爲進行此次試飛,TIARA的標准座艙儀器設備由一些交互式移動地圖屏幕替代。在開始飛行試 驗前,整個無人機系統在位于Bedford的QinetiQ仿真環境中進行了全面測試。QinetiQ稱,這一方法減少了飛行小時、顯著降低了成本。
2007年5月,奎奈蒂克公司獲得英國國防部授予的利用”狂風”F3作爲測試平臺,支持Meteor防區外空空導彈(BVRAAM)測試的合同,合同金額爲550 萬英鎊。奈蒂克公司將提供能力支持並承擔兩架”狂風”F3飛機的改型工作,以確保Meteor導彈的安全攜帶、控制和發射。其他涉及Meteor開發測試 項目的子承包商包括:BAE系統公司綜合系統技術部(Insyte),負責進行主計算機的軟件升級、AI-24 ”獵狐者”雷達的改進;飛行加油有限公司,負責改進”狂風”投射器,將Meteor綜合到”狂風”飛機系統內。2005年,”臺風”戰 機無法根據英國國防部采辦項目計劃作爲導彈開發測試平臺。奎奈蒂克公司受命確定並提議一種替代發射平臺以支持這些導彈測試工作。經過研究確定”狂風”F3 是最可能的替代平臺。該項目爲BVRAAM綜合項目組提供了一個低風險、高效率的選擇方案,同時也保證了瑞典、西班牙、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等其他歐洲成員 國在工作分配方面的協議。奎奈蒂克公司空中系統部負責人Tony表示,公司將利用”狂風”F3航電系統方面的豐富知識以及在系統工程和飛行試驗方面取得的 突破爲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該方案意味著Meteor項目能夠達到測試裏程碑所規定的日期,相關的風險能夠通過最有效的方法加以管理。通過采用嚴 格的系統工程方法來定義需求並設計、完成和修改解決方案,這種全新的飛機將能夠按計劃及時推出。雖然一架飛機就可以滿足任何特殊的導彈測試,但考慮到 Meteor測試項目的持續性,該項目提供了兩架飛機。這將確保由于一架飛機不能使用的時候測試工作仍能夠進行。改進第二架飛機所發生的費用可以通過確保 測試工作連續性而節省的成本所抵消。
2007年7月,通過簽署第二階段合同,英國國防部將延長與BAE系統公司的合作協議。根據協 議,BAE公司將在整個壽命期內爲英國空軍“狂風”GR4攻擊機和F3防空飛機提供支持。來自項目合作夥伴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幾架“狂風”戰機正在參加今年的英國皇家國際航空展,其中包括英國空軍第九飛行中隊的一架GR4。英國的“狂風”戰機在2006年的飛行小時數比以前的7年都要多,GR4機隊正 在伊拉克支持盟軍的行動。作爲降低40%保障成本的一系列改進工作的一部分,去年12月,英國國防部與BAE系統公司和羅?羅公司簽署了“狂風”飛機協議 (ATTAC),加強了英國空軍在Marham基地的維護能力。該項目將在未來10年內爲英國空軍節約5億英鎊的成本。英國國防裝備與保障綜合采辦和後勤機構的“狂風”綜合項目組負責人Bollom表示,該項目不是任務外包,而是從BAE公司獲得最好的能力。約400名英國空軍人員和250名BAE公司員 工共同在Marham基地從事維護和升級工作。根據ATTAC合同,全服務交付將在12月進行,下一步的航電設備、通用系統和電子服務保障的第二階段合同 將在2007年年底前簽署。
2007年11月,英國已驗證“臺風”戰鬥機武器投放能力,本月初英國空軍的一架“臺風”成功發射了1枚雷聲公司“寶石路(Paveway)”II激光制導炸彈。此次于11月15日完成的試驗由2架飛機完成,1架作爲照射用,1架投放精確制導武器。英國國防部(MOD)稱,試驗中武器直接命中目標。投放武器的飛機來自英國空軍(RAF)第11中隊,由BAE系統公司試飛員駕駛。這架單座“臺風”F2在翼下武器挂點攜帶了2枚454千克炸彈,中心線外挂點攜帶了一個外挂油箱,作戰時這裏將攜帶Litening III瞄准吊艙。第2架“臺風”爲BAE系統公司使用的雙座BT005飛機,攜帶試驗用的吊艙。10月份RAF第17中隊作戰評價小組進行了首次“寶石路”發射,預計2008年初在通過初始多任務能力驗收前,英國還將進行更多武器發射試驗。
2009年2月報道:2007年,英國皇家空軍提出急需精確的低附帶毀傷武器,要求這種武器具有人在回路中的控制能力,可打擊廣泛的靜止和移動目標。2007年10 月,MBDA公司獲得了雙模制導硫磺石導彈(DMB)的研制合同,公司對現有硫磺石導彈的導引頭和制導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進以滿足上述需求。在2008年10月和11月間成功完成實戰評估之後,DMB已進入生産,並服役于英國皇家空軍第9飛行中隊的“狂風”GR4戰鬥機。有了DMB導彈後,英國及其盟軍部隊具有了獨特的可變換的打擊能力。DMB導彈在研制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現有的導彈,僅需要修改現有導彈的導引頭和升級相關軟件。另外,DMB 保持現有的三聯裝導彈發射器、平臺接口和目標瞄准吊艙,是一種魯棒的、可靠的武器系統,並具有人在回路中的控制能力。雖然,皇家空軍的“狂風”GR4使用 Litening III吊艙,但DMB符合北約3733標准,確保了與其他平臺和未來配置功能兼容性。爲降低附帶毀傷,公司已經對現有的小型多效能串聯聚能裝藥/爆轟效能戰鬥部進行了演示驗證。打擊任何靜止和移動目標的靈活性,精確性、人在回路中的目標識別能力爲空軍提供了一種可轉換的作戰能力,允許作戰人員在非常接近財産設施和非戰鬥人員的情況下可選擇一種精確的打擊效果。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寶鋒)

基本技術數據

翼展      (後掠角25度)13.91米,(後掠角67度)8.60米
機長      (IDS/ECR)16.72米,(ADV)18.68米
機高       5.95米
機翼面積     26.6平方米
空重      (IDS)14090千克,(ADV)14500千克
最大載彈彈量  (IDS)9000千克,(ADV)8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795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  (高空、無外挂)M2.2,(有外挂)M有0有92
著陸速度     213千米/小時
作戰半徑    (帶重武器,高-低-高)1390千米
轉場航程     3890千米
限制過載     +7.5g
外形尺寸
  翼展(後掠角25°)      13.91米
    (後掠角67°)      8.60米
  機長(對地攻擊型)      16.72米
    (防空型)        18.08米
  機高            5.95米
  尾翼翼展          6.80米
  翼面積           30米2
  機翼後掠角         25°~67°
  主輪距           3.10米
  前主輪距          6.20米
重量及載荷
  作戰空重(對地攻擊型)    14090千克
      (防空型)      14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對地攻擊型)  27215千克
        (防空型)    27986千克
  最大載彈量(對地攻擊型)   9000千克
       (防空型)     8500千克
  機內燃油量(對地攻擊型)   4650千克
       (防空型)     5250千克
  最大外挂燃油量       5806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高空,無外挂)         M2.2
        (海平面,無外挂)        M1.1
        (海平面,帶外挂,對地攻擊型)  M0.92
  起飛速度(對地攻擊型)            280公裏/小時
  著陸速度                  213公裏/小時
  實用升限(對地攻擊型)            >15000米
      (防空型)              21340米
  爬升時間(至9150米高度)           <2分鍾
  低空飛行高度(自動地形跟蹤)         60米
  橫滾速率(1390公裏/小時,4g)        180°/秒
  起飛滑跑距離(對地攻擊型)          <500米
        (防空型,正常武器及燃油)    760米
        (防空型,轉場,4個1500升副油箱及滿載武器)    約1525米
  著陸滑跑距離(對地攻擊型)          370米
        (防空型,使用反推力)      370米
  轉場航程(對地攻擊型)            3890公裏
  作戰半徑(對地攻擊型)
    (高-低-高)              1390公裏
    (低-低-低)              883公裏
  截擊半徑(防空型,超音速)          556公裏
      (防空型,亞音速)          1853公裏
  續航時間(距基地560~740公裏,含10分鍾戰鬥時間)     2小時
  限制過載                  +7.5g
    (快速滾轉)               +4.0g
http://www.airforceworld.com/fighter/tornado.htm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zdj-IDS.htm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49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空軍 |
此分類下一篇:F-111戰轟機
此分類上一篇:F-14

圖博館
對比一下:飛豹的載彈量不可能比狂風少 2015-7-30

  飛豹的載荷能力
飛豹有5個重型掛架,機翼內側掛架載重能力1.5噸以上(母豹可能到2噸),機翼中間掛架和機腹掛架載重能力1.3噸以上(1700升副油箱)。 至於航程,內油6.5噸,掛三個副油箱3650km。
  和狂風對比
狂風內油只有4.5~5噸,而空重和飛豹只差半噸,意味著內油航程小於飛豹。 從數據看,狂風全部掛滿4個副油箱航程3890km,如果減至2個副油箱則比飛豹帶3個副油箱的航程短,這時候狂風只剩下機腹兩個重載點。
  下面逐項對比
狂風愛好者最喜歡發的圖,狂風翼下2枚,機腹2枚,每枚1300kg,沒有副油箱。然而飛豹在機翼下就可以掛4枚這個重量的蛋蛋,同時還能在機腹掛一個1700升副油箱,並且還有內油優勢。飛豹勝。
  反艦導彈:狂風可以帶4枚鸕鶿,掛載方案同上。同理飛豹勝。 500公斤航彈:同樣是狂風愛好者喜歡發的圖。狂風可以帶12枚,沒有副油箱。而飛豹在2個內側掛點用三聯掛架,剩下3個掛點用雙聯掛架,同樣也是12枚。由於航程優勢,飛豹小胜。
  反輻射導彈:這是狂風的強項,最多能帶9枚ALARM。然而仔細一看原來是三聯掛架的功勞。如果飛豹用上三聯掛架可以帶12枚ALARM級別的導彈,而且還有機腹副油箱。飛豹勝。
  激光制導炸彈:狂風可用吊艙也可不用,但一般都用。這時候需要佔一個機腹位置,如果帶兩個副油箱,只能掛1枚2000磅LGB或者2枚1000磅LGB或者3枚500磅LGB。顯然飛豹勝。
  硫磺石:狂風一般攜帶12枚硫磺石和兩個副油箱。而飛豹。。。一個1.5噸掛架能帶6枚50公斤的小導彈嗎?如果能的話還是飛豹勝。
  超大型外掛物(YJ12):母豹子可以在翼下內側帶這種體積超大的東東,不佔用副油箱位。而狂風要帶的話,機腹恐怕空間不足,就得佔用副油箱位,航程大打折扣。
  綜上,如果把航程納入考慮,飛豹幾乎每一項掛載都可以勝狂風一籌。因為飛豹有5個重載點,而狂風只有4個,而且飛豹內油又有明顯優勢,不贏才怪。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狂風由於VG翼和航電,在低空高速突防時比飛豹更強,但是作為戰轟的關鍵性能的載彈上是比不上飛豹的。
2015-07-31 08:05:38
圖博館
中國用時14年生產超500架三代機產量超歐洲4國總和2017.4.18 新浪軍事

  在過去的一周,歐洲的航空工業迎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4月11,第500架量產型“颱風”戰鬥機正式交付意大利空軍。
  在F-22獨孤求敗10十多年後,F-35、殲-20、T-50等五代機已經逐步走上正軌,五代機的時代已經徹底來臨。在這種背景下,“颱風”的成就自然就難以那麼顯眼。但無論如何,“颱風”依然是當前世界上極具競爭力的一款機型。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這事。
  第500架交付對於任何一種戰鬥機,尤其是像 “颱風”這樣性能先進且不斷進行改良的第三代半機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相比之下,遠在亞洲東端的另一個世界性大國——中國,也在2003年至2017年這14年期間,以一國之力生產了比四國合作 “颱風”多得多的三代機。240架以上的殲-10系列、205架以上的殲-11系列、30架以上的殲-15艦載機、24架殲-16以及120架以上的殲轟-7A。
  此外,中國自主研發的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也已經至少服役了4架,而英國等西歐諸國已經沒有能力自主研發類似的戰機,只能採購美國生產的F-35。
  應該說,中國航空工業都已經將英、德、西、意等西歐諸國遠遠拋在了身後。從未來發展來看,中國航空工業正在力圖成為能夠與美國航空工業並駕齊驅的世界第二大航空研發集團。
  尤其是在中國航發獨立成立集團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下,有望在較短的時間內彌補中國在航發方面的短板。近日,中國最新型殲-10C開始批量換裝國產“太行”系列服役,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10多年前,中國曾苦苦的尋求歐洲解除對華軍售禁運,可歐洲拒絕了。可以說,當時歐洲就失去了最後與中國做生意的機會,如今中國在航空工業對歐洲的反超就是一個例證。(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笑死人,還在從毛子那裡進口飛機,竟然號稱世界第二
笑死人,歐洲那麼好,還進口美國飛機,竟然還當美國跟屁蟲!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8/doc-ifyeimqc4578519.shtml
2017-04-19 22:18: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