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長比社會所的教授還厲害喲!早在<您滿意縣市長嗎><幸福城市排名?>便已質疑台灣的市長城市排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667172/2007063007533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252644/20070919052421/
豈只!我在<也別再搞排名了 ><潛力與實際的反差><也別再搞排名了>更反諷台灣的各種國際排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74997/2007051012334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548958/2007050406175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74997/20070510123346/
真臭屁!
第一名市長的民調迷思> 中國時報 2007.11.03李丁讚
九月分《天下雜誌》有關幸福城市的排名,新竹市高居第二。新竹市長林政則近年來的施政滿意度,更一直名列前茅。部分市民都對此甚感困惑。《園區生活》雜誌就做了一個專輯──新竹市真是個幸福城市嗎?強烈質疑天下雜誌所做的民調。新竹市的民間團體「竹掃把行動聯盟」更在日前召開記者會,用具體的證據戳破民調的迷思(myth),並在公車上大登廣告,如「五年出國五百天,市長真幸福」等。
根據《園區生活》和「竹掃把行動聯盟」的資料顯示,新竹市的環境品質不佳,各焚化爐持續排放過量水銀,南寮焚化爐汞排放量更超出標準廿三倍。貧富差距全國最嚴重,人行道建設全國倒數第一,古蹟保護吊車尾,車禍率全國第二,市民的負債率全國第二高,失業率高達四%以上,城市的道路與公共場所處處障礙,許多老人無法走出家門,五成民眾認為新竹市不美麗等。
弔詭的是,為什麼新竹市的各項民調,尤其是市長的施政滿意度都是全國第一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科學園區使得新竹市在很多客觀因素,如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幾乎都是全國第一、二。這些經濟上的客觀因素使得新竹、乃至於北部各縣市的民調普遍比南部縣市來得高。但這不是市政本身的成就。
另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林市長「親民愛民」的人格特質。很多市民都知道,新竹市民任何婚喪或宴會場合,只要有帖子送來,林政則都會親自或派代表參加,最少也會送禮。很多有影響力的「親友」,禮金更是不薄。而且,不只紅白帖,市民生病了,林市長也會到醫院探病送禮。市民的疑難雜症,市長也樂於幫忙。甚至,每個小學生都有免費的營養午餐。
除了禮物贈與之外,各種職務任用、補助款、或建設經費的分配,林市長也是大方放送、雨露均霑。以九十六年度上半年對民間團體的補助經費為例,市府共補助了二四九個民間團體,補助金額為三九一○萬元。除對大型團體如市公車的補助款是七九一萬元,工業策進會是四○八萬元外,絕大部分的團體都是五萬、十萬,利益極小化,但讓每個團體都能分配到。因此,很多市民都很高興。而且,更有創意的是,林市長每年都要帶「表現良好」的市民到國外去訪問。每年出國超過一百天。皆大歡喜,大家愛死了林市長。
因此,在這種利益分配極小化的情況下,在很多市民都能實質地分配到某種利益時,民調怎麼可能不高呢?
可是,新竹市的債臺高築,每個市民的負債率高居全國第二。個人的社會資本原來是以城市的財務危機為代價的。而提供免費午餐給所有小學生時,家長都很高興,但扣除掉人事費,新竹市各中小學的教育經費就只剩下三分之一強,真正的教學與輔導費用嚴重短缺。滿足了家長,卻讓小孩受苦。真正需要午餐補助的家庭只有十分之一,卻補助到一般寬裕的家庭,這不合正義原則。
尤其,當林市長每天勤跑紅白帖、醫院、基層、出國之餘,還有剩餘的時間來處理公務嗎?每天在做「人」,還有時間來做「事」嗎?何況還有環保、教育、交通、古蹟保存等嚴重的市政問題啊!
其實,林政則的問題,是台灣基層政治的共同問題。政治人物往往只重視個人服務,而對整體性的,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時間才有成果的結構性問題,總是視而不見。這主要是因為,個人性的服務可以馬上擄獲人心,而結構性的問題不只一般人不會感覺到,而且還會得罪人。因此,大家都在討好個人,留在民眾中取暖,不求提升。這是民粹、不是民主。
可是,政治是公共利益的追求。私人利益的自然加總,並不構成公共利益,而是需要經過綿密的論述與連結,才能轉化為公共利益。好的政治家就是能做這種轉化工作的人,讓民眾看到共同的利益與希望,一齊努力追求,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極小化的利益分配,讓人看不到遠景與希望,與好的公共生活是背道而馳的,也不符民主政治的運作原則。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民調迷思還是評比迷思>中國時報 2007.11.06葉嘉楠
日前清大教授李丁讚發表〈第一名市長的民調迷思〉一文,其中指出新竹市長林政則施政滿意度近年來雖名列前茅,然而在施政上卻有環保、貧富差距、古蹟維護、交通、負債等嚴重問題。該文更進一步指出施政滿意度的第一名是因為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客觀因素,加上市長民粹的作法討好各種團體所致,而非真正的施政成就。本文有以下不同看法:
首先,如果新竹市長林政則的施政滿意度名列前茅,卻在施政上有諸多缺失,代表什麼意義?一個合理的推論是:其他縣市施政上缺失與問題可能更多。
其次,民調與評比是兩件事。民調是民眾比較過去及其他縣市之後所呈現的主觀滿意度,過去幾年來在天下、遠見、TVBS、聯合報民調中,林市長施政滿意度都名列前茅,呈現的是高度一致且穩定結果。至於幸福城市之類的評比,則使用到教育、收入、經濟成長、失業率、犯罪率等等各種主客觀指標。過去天下雜誌所做的幸福城市評比,一直受各界質疑其指標的選擇不盡合理客觀,而這也應受大家公評。總之,林市長施政滿意度的第一名是民眾打的分數,而幸福城市評比則是天下依其規畫指標所計算出來的結果。
最後,該文中所提新竹市環保、貧富差距、古蹟維護、交通、負債等種種問題,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因。第一,如果市長每年出國一百多天,其施政滿意度還是全國第一,要如何解讀?根據個人暸解,林市長出國所帶的,都是市府表現優異的員工,而非「市民」。出國除了犒賞績優員工之外,也進行市政觀摩。許多政策創意也都是透過出國的交流觀摩而來。第二,對民間團體的補助,究竟九十六上半年補助三九一○萬跟其他縣市比較起來算多還算少?不說別的,光是跟中油、中華郵政正名、公投入聯、或是各地的蚊子館所花經費比較起來,算多還算少?第三,貧富差距主要是因為科學園區部分高科技業者的高收入所致,然而九十五年新竹市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達一一七.一萬元,僅次於台北市一二六.二萬元,居全國第二;九十五年家庭收支調查中的教育文化及休閒支出,新竹市十五.三萬,居全國第一。換言之,市民並不能感受到新竹市貧富差距有如此嚴重。第四,新竹市的負債真的全國倒數第二嗎?據市府資料,林市長就任六年,一年以上債務實際增加數為四十八億五六二四萬元,並非外傳一二○億元,財政能力是全省借錢最少的縣市排名第七。當然,市府資料計算正確與否及負債高低應有客觀數字來公開辯論,而不是隨便指責。
事實上,該文所提的各項問題部分或許存在;然而,施政滿意度第一的原因很多,但絕不是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客觀因素、或市長討好各種團體所能簡單解釋。施政滿意度的第一是民眾相對比較的結果;新竹市的各項施政與過去比較、與其他縣市比較、與中央政府比較起來,新竹市的施政表現是否比較好,才是民眾給予新竹市長林政則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真正原因(楨:民調有做交叉比較中央地方的項目?)。(作者為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楨:作者與新竹市府有無關係?)
主觀民調≠客觀事實>中國時報 2007.11.08李丁讚
中華大學葉嘉楠教授〈民調迷思還是評比迷思〉一文,係回應本人之前發表的文章。他指出儘管新竹市政有諸多缺失,但還是獲得民眾的肯定。合理的推論是:其他縣市的施政缺失與問題可能更多。葉教授認為,民調是縣市之間的比較結果。
隱含在葉教授論點的背後,是一種客觀事實的絕對性。這種觀點認為,民眾在回應民調時,清楚地知道外在的客觀事實,也清楚知道其他縣市的事實。而且,這些不同事實都是可以相互比較的。但這是一種認識論上的誤解。一個人所看到的客觀世界,往往主觀經驗的投射,是非常片面而又局部的。在民調中,民眾所看到的「客觀事實」,其實只是其個人生活經驗所建構出來的。
因此,主觀民調往往不能反映整體的客觀事實。而這也是很多政客之所以可以操弄民調或選情的原因。政客喜歡種花,而不喜歡處理看不見的環境汙染,都是企圖藉著客觀事實的片面呈現,來左右民眾的主觀選擇或愛好。本人前文所指出的,林市長透過「利益分配的極小化」,讓很高比率的市民都可以實質地分配到個人利益,以致於看不到外在嚴重的客觀問題,正是這種操弄的完美演出。
社團補助其實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但如果葉教授想要比較的數字也可以。根據各縣市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四個省轄市(基隆沒有公布資料),台中、台南、嘉義、新竹今 年上半年對社團的補助款分別是三○七九、一六三一、一四一一、三九一○萬元。而四個城市所補助的社團數分別是九十三、一三三、一三三、二四九個。新竹人口 幾乎最少,財務狀況又瀕臨破產邊緣,補助金額卻最多,補助的社團數更遠多於其他同等級城市。本人前文所指出的「利益分配極小化」問題,甚為明顯。
更讓人不解的是,新竹市的補助對象中,包括不少財務狀況良好的社團,如獅子會、同濟會、媽祖功德會、各種同鄉會、宗親會等。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這跟把寬裕富豪家庭也列入營養午餐補助一樣,不是討好是什麼呢?而那些不會組社團、或是不知道、不會申請的弱勢或邊緣人,卻完全沒有機會分配到。
至於五年出國五百天,葉教授認為是犒賞員工、並進行市政觀摩。這麼一個長期的觀摩計畫,我們請林市長要公布觀摩日記與過程。花公家的錢、用上班的時間,林市長有義務告訴我們,觀摩團到底觀察到了什麼?市政因此而改進了什麼?葉教授所謂的政策創意與觀摩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至於新竹市的財政,根據新竹市政府財政局公布的九十五年度的公共債務負擔概況,至九十五年度止,到期日在一年以上的負債額是九十九億。而一年以內的負債額是廿三億,兩項加起來共一二二億。蔡仁堅交接時,負債是二億餘。這些數字都是市政府公布的資料,而不是葉文所謂的「外傳」。天下雜誌公布的數字,也是接近一二○億元,並指出市民負債率是全國第二、瀕臨破產邊緣。
葉教授認為,新竹市在經濟上的客觀優勢,跟市長施政滿意度無關,也是一種認識論上的誤解。經濟好,錢多,個人的位置不一樣,所看到的客觀世界就當然不一樣,主觀的評價也就不同。林政則的施政滿意度,當然有一部分是來自科學園區所帶來的經濟優勢。主觀民調既可以被經濟因素影響,更可能被政客操弄,並不會完全呼應外在的客觀事實。(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