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9 06:56:49| 人氣2,043|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劇場筆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網查鴻鴻的《台灣劇場筆記》(萬象,1996),沒找著啥評介,反倒是他的學經歷和作品:

「鴻鴻本名閻鴻亞,1964年生於台南。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今的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擁有豐富的劇場編導經歷,目前活躍在文學創作、劇場,以及電影領 域。1991年鴻鴻參與編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劇本,並且一舉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讓他由劇場成功的跨足電影領域。

1998年,鴻鴻創立快活羊電影工作室,首次獨立執導的電影處女作《3橘之戀》即獲得威尼斯影展邀展,並奪下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除了風格各異的電影作品之外,他也展現了豐富的創作力在文學、劇場和電視等領域。曾經多次獲得文學獎項,並出版多本文集、詩集和劇本,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工作者。」

「曾經多次獲得文學獎項,並出版多本文集、詩集和劇本,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工作者」啊!難怪他在<自序‧愛的徒勞>所期許會落空:

「我有幸生逢台灣劇場有史以來最蓬勃發展的時代。十七歲時接觸雲門舞集及美國莫瑞‧路易斯舞團的表演而決心學舞,高中畢業前又因看了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而改考剛成立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唸大學期間,正是以『實驗劇展』為基地的『第一代小劇場』力闢疆域的巔峯…随著『第二代小劇場』自1987年解嚴前後迄今的豐富流變…起初寫評純屬玩票性質,但眼看較全面的台灣現代劇場史始終難產,希望這本小書能起一點催生作用。」

那有「落空」?前評《中國當代話劇藝術演變史》于善祿不是提及幾本,尤其是鐘明德的《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揚智,1999)和馬森的《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于可是說:「但真正能夠提出一套系統論述來觀看近二十幾年的臺灣當代戲劇發展的專書,幾乎是鳳毛鱗角。」

這也難怪,鐘明德是搞後現代戲劇的,馬森則是小說家,二人又是大學教授再加外務,那可能像大陸學者專心著戲劇史。

不只戲劇史吧!臺灣各科史著皆然(能提供臺灣意識者例外)。
 
另參本館:《中西舞蹈比較研究》 《東方戲劇場美學》 《中國當代話劇藝術演變史》 《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 《台灣劇場筆記》 《表演藝術》
 
鴻鴻>百度百科

  鴻鴻,本名閻鴻亞,1964年10月23 日生于臺南。爲新生代的編劇、導演及詩人。
  臺灣“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曾至雲門舞集習舞。“漢廣”詩社同仁。演出年臺劇“過客”、“變奏巴哈”、“專誠拜訪”等。曾任舞臺劇導演、電影副導演、中時晚報新影藝版電影記者等。曾任“現代詩”雜志主編、“表演藝術”雜志編輯,1994年成立“密獵者劇團”,1998年成立“快活羊電影工作室”,爲劇場工作者。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詩作氣息自由、快樂、純潔而新鮮,常展現幽默、冷峭、敏感的特質,風格上有反商業體制的傾向。
  畢業後曾擔任賴聲川執導的集體即興創作作品《過客》及《變奏巴哈》的主要演員及核心創作份子,並在黃建業導演的《專程拜訪》中擔任主要角色。並曾擔任電影導演楊德昌的助理,且在《恐怖份子》中演出。從《恐怖分子》擔任助導起,爲楊德昌寫作《牯嶺街殺人事件》及《獨立時代》電影劇本,獲金馬獎最佳編劇。曾獲得時報文學獎與聯合報文學獎之迎新詩首獎,並以《人間喜劇》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著有詩集《與我無關的東西》、《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黑暗中的音樂》,散文《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船》,小說《一尾寫小說的魚》,劇本《人間喜劇》、劇評《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報導與譯作等數種。並爲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二十冊。曾擔任十余出劇場及歌劇之導演。
  1998年完成首部編導影片《三橘之戀》,獲得威尼斯影展、全州影展、布魯日影展邀展,並在芝加哥影展獲國際影評人獎、南特影展獲最佳導演獎。2001年完成兩部風格迥異的編導電影作品:《人間喜劇》爲現實感強烈的劇情長片,手法細膩、調性幽默,截至目前已分獲南特影展觀衆票選最佳影片、阿曼馬斯喀特影展最佳影片(金匕首獎),以及法國維蘇影展開幕殊榮,並獲芝加哥影展、全州影展、布魯日影展、香港電影節邀展;《空中花園》則爲想象力奔放的數字作品(DV-Film),交織劇情、記錄、歌舞等多種類型實驗,受邀爲2001純16影展開幕影片,並獲臺北電影節最佳美術及造型獎。
鴻鴻-年表

  1964年
  出生于臺北市。
  1975年
  桃園縣山頂“國小”畢業。
  1977年
  離開桃園“國中”鎮力隨父親赴菲律賓。
  1979年
  返回臺灣。
  1980年
  插班考入省立板橋高中。高中時期于雲門舞集習舞。
  1982年
  加入漢廣詩社。考上第一屆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在雲門的練舞也告一段落。
  1984年
  漢廣詩雙月刊出版第十三期後停刊。著手編寫劇本。演出舞臺劇《過客》。
  1985年
  小說(露莎蘭)入選爾雅版七十三短篇小說選。導演史特林堡《魔鬼奏鳴曲》第三幕。演出舞臺劇《變奏巴哈》、《專誠拜訪》。
  1986年
  翻譯、改編、導演博格曼《婚姻場景》。擔任舞臺劇《田園生活》助理導演。
  1987年
  畢業制作改編、導演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射天》。“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
  1988年
  作品(人間中國)獲得國軍文藝金像獎佳作。(都市寓言與一束愛情音樂)獲中央日報文學獎第二名。
  1990年
  執導《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出版《黑暗中的音樂》詩集。
  1992年
  出版《我暗戀的桃花園》電影評論集。作品(未來的時刻)獲聯合報文學獎佳作。
  1993年
  執導詩的演出《抒情的嘉年華─Ⅰ、Ⅱ》。出版《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劇本。(一滴果汁滴落)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1994年
  公演密獵者劇團創團作品希臘悲劇《三次複仇與一場審判─民主的誕生》,密獵者劇團全名“皇冠劇廣場密獵者劇團”,由皇冠藝文中心資助成立。與梅新合編八十二年詩選。作品(說話課)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一名。
  1995年
  執導改編舞臺劇《洪堡親王》、《課堂驚魂》。出版散文集《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床》。
  1996年
  出版詩集《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小說《一尾寫小說的魚》、劇場評論集《跳舞之後?天亮以前》。(亞維儂象征)獲梁實秋文學獎佳作、(我也會說我的語言)聯合報文學獎第一名。執導蔣薇華《你的蛋跟我的蛋》、巴索裏尼《夜長夢多》。
  1998年
  創立快活羊電影工作室,編導首部影片《三橘之戀》即獲得威尼斯影展邀展,並在國際影展獲獎連連。聯合報更給予「藝術性」與「娛樂性」皆爲四顆星的高評價。任臺灣小劇場聯盟理事。執導《巫山雲(靠左行駛)》、唐尼采第歌劇《愛情靈藥》。(春天是一個女孩在夜晚的街角)獲華航旅行文學獎入圍獎。小說(木馬)獲時報文學獎評審獎。
  1999年
  與魏德聖、蕭菊貞、鄭文堂等導演共創首屆【純十六影展】,之後並開設【獨立夢工廠】網站。執導歌劇《鄭成功》、舞蹈劇場《跳房子》以及海納?穆勒的《危險關系四重奏》。(自由在占領區)獲臺灣省文學獎評審獎。
  2000年
  執導七等生小說改編之《離城記》、服裝劇場《空中花園》、舞蹈劇場《波麗路二段》。編譯《當代經典劇作譯叢》。翻譯巴索裏尼〈Pasolini)所著之劇本《夜長夢多》。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委任公共電視臺制作文學風景單元之三《鴻鴻:臺灣現代文壇上一顆奇異的果子》。擔任Fnac與皇冠劇廣場劇團共同主辦的【文學與劇場的對話】系列講座總策劃。編著《當代劇場的發現之旅:鴻鴻的劇場評論選集》。
  2001年
  完成兩部風格迥異的電影,《人間喜劇》爲現實感強烈的劇情長片,《空中花園》則爲想象力奔放的另類電影。接下來又與公共電視合作多部紀錄片。執導芭蕾舞劇《蘇菲亞漫遊異想世界》、踢踏舞劇場《馬路天使》。出版詩集《與我無關的東西》、翻譯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所著之劇本《課堂驚魂》。
  2002年
  至花蓮東華大學擔任項目教授,開劇本寫作與表演藝術賞析等課程。執導蘇珊?桑塔格《床上的愛麗思》、維納?許瓦布《歐風晚餐》,與渥克等劇團于皇冠小劇場聯演。以《人間喜劇》與《空中花園》兩部影片受邀參加國內外各大小影展,並獲得各界好評。
  2003年
  爲公視「紀錄觀點」拍攝「影像詩」短片-現在詩進行式。執導品特?邱琪兒《遠方紀念日》、盲人戲劇《地下鐵》、白遼士歌劇《浮士德的天譴》。
[編輯本段]鴻鴻-作品
  出版書籍
  1990年 《黑暗中的音樂》,臺北:曼陀羅詩社。
  1992年 《我暗戀的桃花園》,臺北:遠流出版社。
  1993年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臺北:洪範出版社。
  1994年 《八十二年詩選》,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1995年 《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船》,臺北:平式出版社 。
  1996年 《一尾寫小說的魚》,臺北:雅音出版社。
  1996年 《尤裏西斯生命之旅》,臺北:萬象出版社。
  1996年 《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臺北:唐山出版社。
  1999年 《人間喜劇》,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2000年 《當代劇場的發現之旅:鴻鴻的劇場評論選集》,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2001年 《與我無關的東西》,臺北:唐山出版社。
  執導戲劇
  1986年 博格曼《婚姻場景》。
  1987年 莎劇哈姆雷特改編之《射天》。
  1990年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1993年 詩的演出《抒情的嘉年華─Ⅰ、Ⅱ》。
  1994年 【密獵者】創團作,希臘悲劇《三次複仇與一場審判─民主的誕生》。
  1995年 克萊斯特《洪堡親王》、尤涅斯柯《課堂驚魂》。
  1996年 蔣薇華《你的蛋跟我的蛋》、巴索裏尼《夜長夢多》。
  1998年 唐尼采第歌劇《愛情靈藥》、克萊斯特《巫山雲(靠左行駛)》。
  1999年 許常惠歌劇《鄭成功》、舞蹈劇場《跳房子》、海納?穆勒《危險關系四重奏》。
  2000年 七等生小說改編之《離城記》、服裝劇場《空中花園》、舞蹈劇場《波麗路2段》。
  2001年 芭蕾舞劇《蘇菲亞漫遊異想世界》、踢踏舞劇場《馬路天使》。
  2002年 蘇珊?桑塔格《床上的愛麗思》、維納?許瓦布《歐風晚餐》。
  2003年 品特?邱琪兒《遠方紀念日》、盲人戲劇《地下鐵》、白遼士歌劇《浮士德的天譴》。
  翻譯
  2000年 巴索裏尼(Pasolini)著《夜長夢多》,臺北:唐山出版社。
  2001年 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著《課堂驚魂》,臺北:唐山出版社:。
  期刊、報紙、散篇
  1993年 〈家庭之旅〉,《聯合報》五月十三日讀書人版 。
  1993年 〈生命重量與詩質--評介不能遺忘的遠方〉,《中國時報》四月二十三日開卷版。
  1993年 〈發現七等生〉,《中央日報》三月十二日18版 。
  1993年 〈巴爾劄克在家嗎〉,《聯合報》四月三十日43 版。
  1995年 〈與夏宇同代─讀<摩擦.無以名狀>〉,《聯合 文學》8月號,頁118-153。
  1995年 〈時代的嘲弄〈紅玫瑰與白玫瑰〉與文學電影〉,《中央日報》一月六日18版。
  1998年 〈我和劇場熱戀的日子〉,《中國時報》八月二 十一日37版。
  1999年 〈與我無關的東西〉,《聯合報》一月十一日48 版。
  2000年 〈茫茫瀚海即天堂〉,《聯合報》一月十七日48 版。
鴻鴻-他人評論

  ◇文選自〈《二十世紀臺灣詩選》,臺北:麥田:2001〉
  鴻鴻屬新一代的詩人,因無曆史包袱,故其詩作氣息自由、快樂、純潔而新鮮,常展現幽默、冷峭、敏感的氣質,風格上有反商業體制的傾向。近年除寫詩外,散文、小說、劇本各方面都有不錯的成績。
  ◇文選自〈瘂弦評介〉
  鴻鴻的詩常展現一種高克多式的幽默,冷峭、敏感、故做正經、假裝沒事人、好心眼的使壞,以及一點點的狡猾。而在敏感與唯美方面,他使我想到身世如謎(從不公開出現)的詩人方旗;在甜美童話、氣息方面,又使我想到夏宇。
  ◇ 期刊論文
  1990年 杜十三:〈在黑暗中用詩打一聲噴嚏──讀鴻鴻詩集有感〉,《文訊》56期,頁40-42。
  1996年 奚密:〈現代城市神話──評鴻鴻<在旅行中回憶上次旅行>〉,《聯合文學》6月號,頁165-166。
  報上評論
  2002年 紀慧玲:〈鴻鴻新詩集很物質感〉,《民生報》2月8號12版。
  1997年 孫維民:〈虛無與生機──關于鴻鴻詩集《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上)〉,《中華日報》3月24日15版。
  1997年 孫維民:〈虛無與生機──關于鴻鴻詩集《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下)〉,《中華日報》3月31日15版。
  2001年 徐開塵:〈鴻鴻跨界編劇,吳素芬探索芭蕾新空間〉,《民生報》8月16日8版。
  2001年 格格:〈鴻鴻將出版「冷」詩集〉,《中國時報》11月24日39版。
  2002年 郝譽翔:〈機智?癲狂?嘉年華──鴻鴻的《空中花園》、《人間喜劇》〉,《中央日報》4月19日18版。
  2002年 莊裕安:〈沿賽璐珞膠卷拾級而下──與鴻鴻談他的《人間喜劇》〉,《自由時報》4月25日39版。
  2002年 曾淑美:〈臺北村落的空中花園──談鴻鴻的新電影〉,《自由時報》4月25日39版。
  1997年 黃念欣:〈沒有啓悟的啓悟──讀鴻鴻《一尾寫小說的魚》〉,《讀書人》26期,頁42-46。
  1995年 黃梁:〈尋水──析論鴻鴻的四首詩〉,《臺灣詩學季利》12期,頁152-158。
  1996年 文訊編輯:〈鴻鴻創作力旺盛〉,《文訊》125期,頁67。
  1999年 民生報編輯:〈鴻鴻筆鋒國際化擔任駐港評論家〉,《民生報》1月28日19版。
  1998年 王亞玲:〈打開鴻鴻的靈感抽屜〉,《中國時報》5月30日47版。
  1996年 江世芳:〈鴻鴻推出新戲「你的蛋跟我的蛋」〉,《中國時報》6月26日24版。
  1999年 周麗鈞:〈鴻鴻一個詩人導演的少年故事〉,《中央日報》11月23日23版。
  1995年 邱婷:〈論戰的五○年代,激情猶新,鴻鴻一篇論文引發羅門不滿還嗅得見那麽點火藥味〉,《民生報》3月26日15版。
  1996年 紀慧玲:〈字裏行間別有天地鴻鴻喜讀劇本〉,《民生報》1月20日15版。
  1995年 喻小敏:〈鴻鴻八方遊藝歡喜就好〉,《中國時報》2月23日42版。
  1995年 湯芝萱:〈看書──鴻鴻的心靈之旅〉,《民生報》6月22日18版。
  1996年 楊莉玲:〈鴻鴻:遊戲詩人,讀樂樂〉,《自由時報》6月24日32版。
鴻鴻-獎勵

  作品:一滴果汁滴落
  獎名:時報文學獎
  獎次:首獎
  年度:1993
  作品:人間中國
  獎名:國軍文藝金像獎
  獎次:佳作
  年度:1988
  作品:木馬
  獎名:時報文學獎
  獎次:評審獎
  年度:1998
  作品:自由在占領區
  獎名:臺灣省文學獎
  獎次:評審獎
  年度:1999
  作品:我也會說我的語言
  獎名:聯合報文學獎
  獎次:第一名
  年度:1996
  作品:亞維儂象征
  獎名:梁實秋文學獎
  獎次:佳作
  年度:1996
  作品:春天是一個女孩在夜晚的街角
  獎名:華航旅行文學獎
  獎次:入圍獎
  年度:1998
  作品:都市寓言與一束愛情音樂
  獎名:中央日報文學獎
  獎次:第二名
  年度:1988
  作品:說話課
  獎名:“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獎次:第一名
  年度:1994
 
 
 

台長: 阿楨
人氣(2,043)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當代話劇藝術演變史》

懶人咪
真是慚愧ㄟ
我其實 對你裡面寫的人物沒幾個知道的
鴻鴻 也是 之前 看 par 雜誌 才知道
看來 我要唸得書 還真不少
2007-06-19 20:39:24
版主回應
2007-06-20 07:22:42
傻天氣
最近有部哈洛品特改編劇場劇本的電影,
叫做非常衝突(SLEUTH),
是由裘德洛與米高肯恩所主演,
是改編1972年的同名作品,
還記得法國中尉的女人,
哈洛品特獨到的對比手法改編方式,
你一定會期待這部非常衝突喔!
這是電影的官方網站:
www.newaction.com.tw/sleuth.htm
2008-01-09 16:58:52
阿楨
為了明天的歌唱 (第305集) 2011/3/29 鴻鴻 (另參本館:公視怎麼了)

本片紀錄當代劇場如何開拓表達空間,與社會議題密切互動,傳遞小劇場運動的火苗。片中的「腳踏車廚娘」雅紅一面經營極有特色的咖哩店,一面積極參與帳篷劇演出;快遞阿明在工作和劇場之間疲於奔命,還要參加示威行動劇;貝芝則以女性觀點演出外佣心路,更帶領現實世界的外佣以劇場發聲。而樂生保留運動,則是一股潛在支撐這股抗爭精神的力量。從帳篷劇、舞踏、到移工劇場,他們從不同角度與手段,傾力揭發社會的不公與不足,彰顯多元族群與底層階級的生存價值。以個人的精彩生命,為已成既定成規的劇場型態,擦出熾烈的火花。
藝術是什麼?應該是什麼?歷來言人人殊。藝術作為調味料或陽光空氣水?藝術家是貴族或勞工?也從未有定論。但當我看著身邊這群劇場朋友,在生存與劇場之間掙扎,還無比熱情地對別人付出關懷,再度印證了一個弔詭的真理:貧窮的人最為慷慨。我希望和所有人分享這些只問耕耘的劇場人慷慨賜予我們的,這社會明天的理想和希望。
2011-03-23 12:49:45
版主回應
南方朔觀點-亂燒錢沒藝術 文化大承包商可休矣 2011-11-08 中時

 近年來,台灣出現了一個夭壽(妖獸)的文化概念,那就是「文化創業產業」。這個不清不楚的概念,對喜歡搞做秀、進行壯觀或表演宣傳的政治人物乃是一大啟發,於是各種壯觀、奢華有如現代版大型雜技表演的文宣活動遂告不斷,一些新型態的文化表演承包商遂靠著政治關係而崛起。一個表演燒掉兩個億,開次會就每人發兩萬元。現在已不是「台灣錢淹腳目」,而是台灣錢已多得淹到某些承包商的腦袋了。
 如此不把納稅人錢當錢花的大手筆,真的讓台灣更有文化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文化藝術活動必須是人文啟蒙價值的體現,而台灣只談一個表演的鋼絲掛多高,空中噴水及煙火如何,舞台搭得如何壯觀等,這種表演已和早年的雜技團並無兩樣。如果我厚起臉皮也去承包,我一定出動直昇機拉起一千公尺鋼絲,在空中搞出個立體大舞台,加上聲光化電和千人自天而降跳蹌滾,這是百年所僅見,就這一招就足可要價十個億,台灣更可透過宣傳而揚名國際。問題是搞文化藝術為名的表演,錢可以這樣胡天胡地的亂燒嗎?這樣的燒錢對得起台灣的老百姓嗎?
 世界上可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搞文化宣傳表演的,唯一的例外乃是中國大陸。大陸過去蹉跎了幾十年,它的國家缺乏了新的國家神話,也缺乏新的節慶傳統,在這個百廢待舉的時刻,它現在大國崛起,人民幣多到用不完,於是燒錢搞文化表演活動遂應運而生。別國辦奧運就是個運動會,但中國的奧運卻負有國家表演,宣揚大國崛起和盛世到來的責任。由於它的表演活動具有這些責任,於是像張藝謀這種具有「表演活動總管」身分的文化承包商遂告出現。一場奧運開幕式的表演,被搞成超級雜技團及燒錢不計其數的舞台科技秀。打著「表演活動總管」的身分,張藝謀又到大陸每個名勝地區搞甚麼「西湖印象」、「武夷山印象」這種千篇一律的表演秀,它是一種燒錢堆出來的科技和人海雜技表演,壯觀有餘,就是少了藝術。如果這代表盛世,所謂的盛世也不過爾爾。這種燒錢的表演活動可以燒出超豪華歌劇,可以燒出佈景道具皆金光閃閃的電影,但除了金錢味之外,它卻沒有了藝術味!
 大陸的那種文化承包商亂燒大陸錢,燒出一些爛表演和爛電影。有次習近平被記者訪問,他就說「我看不懂《滿城盡帶黃金甲》,反而是像《溫馨接送情》這種低成本電影讓我感動。」但搞文化表演活動的人,搞了一輩子苦哈哈,他們衷心都羨慕張藝謀們那種成為文化承包商的燒錢特權。於是在兩岸互動,相互學習的過程,台灣遂出現了「台灣的張藝謀們」那個正版的張藝謀,動輒可燒幾億或幾十億人民幣,小號的台灣分身也如法炮製,但才燒到台幣兩億多,那種官藝勾結,浪費人民納稅錢的非法本質即已遮蓋不住。由大小張藝謀們不同的命運,顯示出台灣在抵擋腐敗上,畢竟還是比大陸好了太多。
 藝文人也是人,也愛錢,這不是罪,但愛錢就請規規矩矩去賺,絕對不能以黑箱方式從政府那裡去刮取納稅人的錢。今天的台灣,表演界有所謂的「四大金剛」,他們是台灣的張藝謀們,官方的宣傳表演錢都是他們在包辦,藝文人變成了官藝勾結的文化承包商,這是藝術的墮落。而政府也要自我反省,政府必須以政績去爭取民心,用金錢去籠絡一些文化承包商,燒愈多錢搞宣傳性的表演,必然愈會燒掉人民的信心。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辛苦錢,誰都沒有資格去浪費,藝文人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談人文價值嗎?官商勾結、私相授受、浪費公帑,可不在人文價值內,一個節目燒掉兩億多,他們那種雜技秀式的表演,其實根本沒這個價值。為了宣傳表演這樣亂花錢,還不如在老農津貼、學童的牛奶補助及弱勢的原住民身上多做一點照顧。台灣的那些大尾的文化承包商可以休矣!
 留言:
政府文建經費是立法院同意專款專用,不能拿去當教育社福經費。盛治仁已將承辦廠商請款支出憑證送交檢調查核有無違造文書及單價不合理!還須為文亂批?文建會不懂見人見智+文人相輕之藝術。
藝術是很抽象、艱深的,不是你這個老南人所能瞭解的!

另參本館:《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誰的國慶?北京奧運 反北京奧運 臺灣奧運症瘊群 高雄世運症瘊群 中共為何反維權 《數位內容》 《閒置空間‧新造化》 《身體與行為藝術》 真有哈臺族?別再比較兩岸了 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2011-11-10 11:46:07
阿楨
賴聲川談「夢想家」 讓觀眾公評【聯合報2011.11.03

國慶晚會搖滾音樂劇「夢想家」引起質疑,該劇創意總監賴聲川昨天打破多日沉默,首次發表公開信。他在信中強調自己「相信台灣自由創作的空氣」,才決定接下晚會重任;該劇結果如何,「留給兩百萬位電視機前面及現場觀看的朋友評論」。

誰的夢想家? 藝文界批判國慶歌舞劇2011-10-17 台灣醒報

建國百年搖滾劇《夢想家》,最近被表演藝術評論家鴻鴻、林采韻批評的體無完膚。《夢想家》原是為建國百年慶生,重新詮釋辛亥革命歷史,但台大戲劇系教授紀蔚然,今天投書報端感慨的表示,不管從秀場、政治宣傳或藝術角度來看,耗資2億的《夢想家》都慘不忍睹。
導演鴻鴻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撰文表示:以兩個時代對夢想的追求為主軸,對「建國百年」的歷史難脫避重就輕之嫌。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建國革命在中國、而百年國慶卻在台灣?不去面對這個問題,也就無法避免「台灣」在劇中完全失焦的結果。《夢想家》當中對革命、藝術、乃至夢想的詮釋,都不只是簡化、而是膚淺與偏差,他嘆說:「我以為這已不僅是藝術的問題了。」

《夢想家》的三點可取之處

第一,它的創新性。以往的國慶晚會是什麼模樣,相信我們都看夠了;歌星輪番上陣唱幾首應景的歌,然後「普天同慶、四海聯歡」一番,形式上很像中國大陸的央視春晚但又遠不及人家精彩。
第二,它的劇場性。我們都知道劇場是小眾的,而劇場工作者的努力與成果亦不易被外界看見,但這回,政府等於搭了一個使表演藝術家得以施展身手的舞台,同時透過電視轉播,讓一般民眾得以看見來自於戲劇、音樂、舞蹈等各界的合作與成績。成績的好或壞,是仁智互見的,但至少它是一次面對群眾的好機會。我和賴聲川既沒有交情更沒有恩情,也不是表坊的粉絲,只想為他近來的飽受譏評說幾句公道話。大家不妨想一想,以賴聲川和表坊的名氣,他需要藉國慶晚會來拉抬自我、替表坊造勢嗎?以賴聲川的財力,他需要為了一百二十萬的人事費便下海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case嗎?
第三,它的年輕化。回想一下,《夢想家》裡有多少演員你能叫得出名字?它沒有明星演員、大牌歌星、舞蹈大師,相反地,它的每一張臉都很年輕。對賴聲川而言,如果真的要去請那些明星演員、大牌歌星、舞蹈大師,會很困難嗎?不,一點也不困難。
http://blog.roodo.com/warmup/archives/17786111.html
2011-11-10 11:40:51
版主回應
抹黑「夢想家」花博的翻版 四問蔡英文【聯合報2011.11.10

對國慶晚會夢想家的質疑,過去的說明在選舉操作下無法讓事實浮現。去年,看過同樣的人對花博的指控。本周,自己體會什麼叫作抄家滅族式的鬥爭。例如「賴聲川三千九百萬創意標,拿來做四首歌」,就是近期民進黨記者會的基調。此創意設計標實報實銷,實際花費約兩千八百萬,內含音樂及影像設計和製作費共約六百萬,其餘兩千兩百萬是所有導演及設計團隊約八十人的費用(如舞蹈、燈光、舞台、道具、攝影等),以及行政、交通、住宿的支出。其中賴聲川的總導演費用,為一百二十萬。
 藝文界及觀眾對該劇的評價,藝術家和文建會要虛心聆聽檢討。但一個演出好不好看,跟有沒有必要辦、過程有沒有浪費或貪瀆,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藝文界長期資源不足,文建會也一直積極爭取。今年支援補助表演藝術經費是五點八億,比四年前二點一億成長兩倍多,還是遠不敷實際需求。因此我們完全尊重也接受藝文界對個案花費過多的不滿。建百數百個活動中,去年底跨年慶典和今年國慶晚會是最大型的兩場戶外演出,跟室內藝文表演的規模經費無法相比。
 但國家在政策上是否應該辦理大型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效益如何?則是另外一個嚴肅課題。近年來的高雄世運(約一百卅億、十一天)、台北聽奧(約五十六億、十一天)、花博(約一百四十億、六個月),以及建國百年(約十八億、一年)等大型活動,其內容及行銷轉播等經費,都可加以比較。國家辦理大型活動呈現整體軟實力,也讓參與者累積寶貴經驗。但對個別體育或藝文人來說,這些天價經費確實能夠幫助許多計劃。
 在司法的部分,民進黨迄今對夢想家所有圖利、貪瀆等指控,都已被事實駁斥,但基於選舉考量,其發言人群還是繼續抹黑。簡單地說,花博和台灣燈會都與我無關;將標案拆成十三個是為了不讓一個統包商指定合作廠商,而要透過公開程序分別招標產生,這是為更嚴格的監督,而不是規避;招標底價和決標價格相同是因為廠商議價時願以底價承作,並非巧合或弊案;十一個國慶晚會的設備得標廠商中,有八個不是聽奧的得標廠商。這些廠商我都不認識,也皆非表坊前員工,標案金額最高的舞台廠商也已發表公開信痛斥烏龍爆料。這些清楚且易查證的事實,在一連串的抹黑中被掩蓋。這也是為何文建會在第一時間就自行移送檢調,相信終能讓事實浮現。
 蔡英文主席日前表示,她嘗試改變台灣選舉文化,不一定要恩怨情仇、也不用每天指著對方罵。這些話真是說到大家的心坎,但是對照其發言人群在國慶晚會一案中的扭曲抹黑手法,有幾個問題想就教於蔡主席。

第一、您能否請貴黨發言人至少清查整理上述的不實指控加以說明澄清,以行動真正建立新的選舉文化?
第二、賴聲川的一百二十萬費用,您認為是否過高?如果司法證實有弊,貴黨揭弊有功。如果調查結果證實是抹黑,您建議要如何回復由貴黨發言人所詆毀的相關人士名譽?
第三、您在政策上支不支持藝文採購規範鬆綁,還是要比照工程採購?
第四、您是否要宣示未來只要普遍性補助無法滿足需求,就不爭取或辦理大型活動?
2011-11-10 11:41:34
阿楨
只有補助一招?【聯合報 吳仁麟 2011.11.09

以「缺席」為名,艾未未的作品在台北展出,他自己也「缺席」未能來台。這次個展就像他的另一件創作,以當今時空為畫布,描繪出藝術家的憤怒與無奈。
與此同時,被視為「中國當代最貴的畫家」的張曉剛的作品也在台北展出。張曉剛作品在國際市場屢創新高,今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一張圖拍出了七千九百零六萬港幣的天價。在國際藝術市場,他已被視為大師級的藝術家。
這次在台展出的張曉剛作品,並非在藝術市場流通的知名畫作,而是他廿多歲的早年畫作。這些作品從未在市場上流通,也沒人能估量到底有多少身價。原來,這批畫作的持有人,是在大陸西南地區經營廿多年的台商。
艾未未及張曉剛等中國藝術家作品來台展出,其實也映照了台灣文創產業的困局。我們的文創產業長期靠政府的補助才得以苟延殘喘,長年以往反而只培養出一批討好官方體制的文創人。這些人民血汗錢養出來的「藝術創作」,恐怕連本地的消費者都不買帳,更遑論國際競爭力。
過去我們總是很阿Q地自我安慰說,台灣的「軟實力」遠優於中國。但透過國際市場的加持,中國的文化創意已慢慢成為台灣市場的強勢商品,不管在高端的藝術市場,或是大眾影視市場,台灣的文創產業顯然已經越來越失去了優勢。
而我們的文建會卻仍然只有一招:「補助」。

艾未未狠批奧運會和張藝謀 2008-9-21 加拿大新聞商業網

藝術家艾未未拒絕出席開幕式,拒絕出現在他參與設計的“鳥巢”之中,並以與奧運會有關聯而感到恥辱。
對北京奧運會,他說:“這次的奧運會是最政治化的奧運會。一個極權國家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但是唯獨不能激起全民的真正的歡樂。”
對于張藝謀,他說:“他就是一個投機者,一個完全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懂得什麽叫是非,什麽叫最基本的藝術職業工作者對藝術的尊重,和對人的基本品質、倫理道德的尊重。他崇尚權力,做著一些令人作嘔的事情。”
對于開幕式,他說:“這是一個經典的僞傳統文化廢品回收站;一個褻瀆自由精神、虛情假意的視覺垃圾場;趣味低級的資訊污染;帝王意識借屍還魂的雜耍;終極版的集權文化的樣板;精神淪陷的百科全書。”
http://newnews.ca/?action-viewnews-itemid-9314
2011-11-10 11:49:03
版主回應
不要抹黑林懷民【聯合報黑白集 2010.10.25

邱議瑩說,那場晚會(她咬定是花博晚會)請來爆破藝術家蔡國強主持煙火表演,是因「蔡國強是總統千金的老闆」。然而,邱議瑩若知蔡國強主持煙火表演,即必然會在同一名單上得知林懷民是總顧問;她質疑蔡國強,其實就是抹黑林懷民。林懷民豈因蔡國強是「總統千金的老闆」才邀他共襄盛舉?
 高雄世運的朱宗慶,臺北聽奧的賴聲川,及百年跨年晚會的林懷民,由這些本土大師主持國家盛典,一方面是他們為社會效力,一方面是國家提供他們歷練的舞臺,另一方面亦因他們的人格形象均佳,可獲社會信任。但是,即使是林懷民,現在一樣也被民進黨拖進政治糞坑裡,這是何等驚悚恐怖的場面?
 賴聲川義務主持聽奧晚會,卻被抹黑成獲得暴利,花博以五百元標出保活六個月的五盆空心菜被抹黑成貪汙,蔡國強如此國際名家只因是「總統女兒的老闆」就被抹黑,綠建築大師張清華的花博新生三館也慘遭汙名化,現在民進黨難道連林懷民也不肯放過?

另參本館:《夜宴》

接下來會陷於兩岸三地甚至全球、對華語大片《夜宴》等之影評混戰,我之所以先挑《夜宴》,是因我從前評《語言與影像的魅力》《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俠失諸朝》《旣無歷史也非小說》等一貫的標準,鑑(賞)定《夜宴》是最具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影視小說,不只優於金庸、梁羽生、古龍,也優於李碧華之《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霸王別姬》《誘僧》《胭脂扣》《秦俑》《青蛇》。
 優之標準不在文句的長(金庸、梁羽生)、短(古龍),而在有無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就此而論,《夜宴》之短句也勝於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沙門空海之群魔亂舞》,只有《閃靈殺手》的前半部之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可堪匹。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957985

參觀人數的迷思2010-08-28 中時短評

 重量級藝術家陳界仁炮轟台北市立美術館「徹底票房化、商業化」、「失去美術館應有的功能」,話說得很重,也說出了很多美術界人士的心聲。擁有豐沛資源的北美館,應該在提升台灣文化自信上做出更多努力,不能再沈溺於媚俗的國際展覽與參觀人數了。
 北美館近年汲汲於舉辦皮克斯、蔡國強等國際性展覽,的確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參觀人潮。表面上看起來,能夠有這麼多民眾走進美術館、培養藝術氣息,應該是件好事,北美館應該獲得很多掌聲才對。但是,北美館的策展方向卻招致兩極評價。去年獲得國家文藝獎桂冠的陳界仁,這次利用在北美館展出的機會宣布「告別北美館」,就是來自圈內人批評聲浪的最強烈表現。
 陳界仁痛心提問:「廿多年來,北美館培養出哪幾位可以端上國際檯面的策展人?建立多少台灣藝術家的資料庫和深度研究?」他更不客氣指出:「『皮克斯』即使在鐵皮屋展出,也會有四十萬的參觀人潮。美術館不能一味媚俗,需要耐心與長時間溝通」。
 北美館對於「國際文化加盟店」的抨擊一定感到委屈,但陳界仁念茲在茲的「從在地經驗生產出在地的知識與論述」,確實是北美館近年被認為不足之處。
 這種質疑或許刺耳,但何妨再深思檢討一下,別再被參觀人數沖昏頭了 。

留言和迴響
陳界仁應深思在地藝術何以不受在地人歡迎?自己作品差,還怪別人不捧場!。(楨:凡夫看不懂也不愛看的後現代錄影裝置藝術啦!另參本館:《 《當藝術遇上經濟》)
台灣的悲哀-台灣人自己沒本錢,卻要強出頭.原來是一群惡霸,打著台灣名號,欺騙壓榨台灣百姓.
陳界仁算得上是重量級藝術家?太抬舉他了吧!有本事就跳上國際舞台參展啊?如果陳某的東西上的了抬面,能吸引觀眾,早就被搶著參展了,真是酸葡萄心裡。而沒水準的更是寫短評的記者。(楨:終時短評一貫的霉體毒手啦!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回應陳界仁北美館:吸引人潮 是培養藝文第一步2010-08-28 中時

陳界仁提出告別北美館的聲明,館方表示尊重。對於館方的反駁,陳界仁不表回應。
2011-11-10 11:50:33
阿楨
(楨:呆歹彎一群見不得人好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另參本館: 馬文化政策 《數位內容》 《閒置空間‧新造化》 《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劇場筆記》 誰的國慶? 誰的跨年 2012大選
本館文化邏輯如下:
1.國家最好不要有任何意識形態政策,故宗教/教育/文化…部皆應廢!
2. 要的話也不應均養一群文化廢物/流氓,而應依藝術/市場機制優勝劣敗!)

盛情相挺丟官 賴聲川卻神隱旁觀 2011-11-19 中時

 賴聲川目前人在大陸帶領劇團巡迴演出《寶島一村》,昨天下午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宣布下台的同時,賴聲川剛貼了文談到劇團瀋陽演出大受歡迎,歡喜之情溢於言表。相對於他在台灣拿納稅人的錢,辦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盛會,讓當初尊重創作自由的政務官倉皇下台,卻滑溜溜地晾在一旁,宛如路人甲,著實讓人看傻了眼。
 盛治仁如此情義相挺,賴聲川徹頭徹尾像忍者龜一般,僅委託劇團經理說自己「不碰預算、只管創作」,或發布一封形同打空拳的公開信,不針對外界疑慮加以說明,而是牽扯已逝作曲人陳志遠,末了還來上一句「台灣要加油!」
 即使盛治仁最後落得被高層示意辭官,難堪至此,賴聲川還是不願出面說明,照例透過妻子發言,將爭議導向大選政治,試圖脫身。
留言:
「夢想家」2夜2億燒掉的豈止是盛治仁的官帽?藝文界被操弄成這樣的反應,損失的只有盛治仁?藝文活動本來就是要燒錢的,過去政府單位對這方面是比較小氣,老農津貼有選票而且區塊非常清楚,所以每逢選舉就成了要脅的籌碼,連排富都不必了!藝文界就不同啦,有明顯的區塊而且各懷鬼胎,人人都想多分一點,人人都妒嫉別人多分了一點,現在好啦!以後的文建會可好幹啦!管你是聖賢才智貧庸愚劣,通通一樣多,沒人再爭啦!藝文界?活該啊!

丁乃竺:選後說明 檢調資料解夢 2011-11-19 中國時報    

 丁乃竺表示,整個團隊承受很多壓力與誤解,賴聲川會選擇沈默,並非心虛,「因為現在台灣一碰到選舉期間講什麼都會被過度解讀或引發更多誤會。」加上過去這段時間以來,外界提出的輿論批評,「讓我們感覺沒有人願意溝通、傾聽我們,感覺說什麼都是枉然,所以我們也是背負很大的委屈與勇氣選擇沈默。相信在選後,等我們說明白,大家也能明白的。」
 此外,對於賴聲川聲稱「不管預算」遭到議論一事,丁乃竺說:「請同情一位一直專心創作的藝術家吧,他不是不管,是真的不懂,所以劇團內部才需要分工啊。」
2011-11-20 11:18:16
版主回應
台灣藝文界(的廢物/流氓):李仁芳接文建會主委 是瞧不起這個專業2011-11-19台灣英文新聞(楨:自由報系!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對於代理主委李仁芳,不少藝文工作者都抱質疑態度,指李從企管學界出身,有著學者的「傲慢」,他是因應馬的競選政見文化創意產業而來文建會,但他對文化更不理解。張鐵志表示,主委繼任人選將是他們監督重點。
策展人胡永芬表示,李仁芳是非文化出身,這種任命思維根本就是瞧不起這個專業,且「盛治仁下台未對其他訴求作說明,看不到馬團隊真正的反省。」

曾志朗救得了火?藝文界疑慮多 2011-11-20 中國時報

 行政院緊急指派政務委員曾志朗接任文建會主委,藝文界褒貶不一,普遍而言疑慮多於支持,除了曾志朗所學並非藝文專業,懷疑他對台灣藝文環境現況了解不多。
 在眾多疑慮聲浪中,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對曾志朗的出任予以肯定,「曾志朗很好,他當過教育部長,歷練夠、能明白文化薪傳和教育養成的關係。

重振形象 藍3部曲轉守為攻 2011-11-19 中時

 大選進入最後兩個月之際,馬英九高舉著亮眼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從挨打一個月的泥淖中掙扎站起。這是國民黨重擺陣式的第一步。以公布不分區名單做為起手式,國民黨先擦亮訴求清新改革的旗幟;緊接著的老農津貼大逆轉,以「打不贏就加入」的戰術,為國民黨止血。
 接下來的第三階段,也是這波戰略的關鍵,則是以盛治仁請辭獲准為開場的「部隊重整」,搭配不分區名單進行內閣人事調整,並強化政府改革的決心與形象,藉此重塑行政團隊,進入作戰狀態。

藝文界:開始檢討文化政策 2011-11-19 中國時報

 「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連署活動由「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推動,發起人包括鴻鴻、作家張鐵志、策展人徐文瑞、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馥儀等人。
 在活動網頁上,有人雖然加入連署,但也表示並不全然贊同連署內容,因此也不斷出現新的意見訴求及進行辯論。    
回應
現在是要限縮文化產業的補助是嗎? 奇怪,文化事業受補助,非文化圈的人認為文化補助浪費就算了,文化圈內人居然也在鬥爭被補助多的,沒想過藉此來整體提高文化補助的水平? 像極了共產黨的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我沒錢也要讓你沒錢,卻不是你有錢我也要跟著有錢?...
相關新聞
盛治仁下台 藝文界搶文化預算

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
【連署宣言】
這些年來,政府的文化政策一貫偏重硬體建設,更越來越走向煙火式、節慶式的空洞活動,「瘋園區、飆節慶」以人潮表象替代文化紮根,缺乏國家長遠文化發展的認真思考。這表現在越來昂貴的煙火秀、美術館以參展人數作為主要標準。「建國百年活動」將這個邏輯發揮到淋漓盡致,《夢想家》更淪為只是一場超級昂貴的政治秀,缺乏深層的藝術價值。
再者,過去十年,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讓市場產值成為衡量藝術價值與公共資源分配的主要標準;文化政策逐漸從創造力培植轉變為以人數和產值取向為主要目的。
我們對台灣文化政策提出九大要求:
1. 要求現任主委下台
2. 要求文化預算提升至4%
3. 要求三黨候選人針對文化政策進行辯論
4. 要求補助正常化
5. 要求正視藝文多元性,均衡藝文預算分配
6. 要求文化政策重視「培養文化生產者」
7. 要求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均受全民監督
8. 要求暫停並全面檢討所有文化園區發包案/文創院的組織與功能
9. 要求終結文化建設的閒置浪費與畸形發展
http://renewtwculture.blogspot.com/

楊照:避菁英、品味唯恐不及的選戰2011.11.19聯合報 楊照(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台灣的選舉,持續朝著更加「民粹」的方向發展,這是個清楚的事實。最能夠顯現這項事實的,弔詭地,正就在於今年選舉中很少見到「民粹」兩個字,很少聽到對於「民粹」的批評。
別迷信菁英,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社會,不是壞事。不過選舉選到這樣迴避菁英唯恐不及,顯然也不是什麼健康的好事。
第二樁可惜的,是如此全面擁抱「民粹」,必然敗壞社會的基本文化品味,並且壓縮文化藝術精緻發展的空間。「夢想家」事件最根本的肇因,其實就在品味,主事者以為有大型活動,讓很多人可以參與熱鬧,就可以合理化兩億多的預算,背後是再「民粹」不過的邏輯,並且先入為主覺得只要在「民粹」邏輯上站得住腳,藝文界的菁英意見、品味批判就不足為恤。

(楨:熟令馬民粹?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致之!賴劇叫好叫座雅俗共賞,反之者自己叫爽而已!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臺 庶民經濟)
2011-11-20 11:33:33
阿楨
故宮只能當文創吸金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廖凰玎】

 故宮國寶圖檔被內部人員盜賣事件,已有著作權學者撰文說明《龍藏經》是古人著作,屬於「公共所有」,數位影像圖檔僅是古物的複製品,不是創作,無法再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楨:那全球博物館館藏皆然了?另參本館:《著作權保護了誰》 《數位海盜的正義》 故宮真的變新宮)。
 一直以來,故宮利用這些國寶數位影像圖檔進行授權,建立「商業授權模式」進入市場,被媒體稱為「文創吸金機」,被政府列為「六大新興產業」政策中,定位「打造故宮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甚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理由中更明白指出,要以故宮豐富文化價值,供文化創意事業利用,進而創造產業經濟價值。這樣立法,強調「故宮複製」,是最佳說明的例證。
 但是,故宮國寶圖檔既屬於「公共所有」的範疇,那故宮究竟是對外在授什麼權利?這些國寶圖檔有什麼權利可授給別人?進而收取高額的授權金?而且還要創造產業經濟價值?所謂「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為何會成為專屬故宮所有?
 國寶圖檔是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下,進行藏品數位化,依據數位典藏計畫早已揭示,是以「保存和紀錄為出發,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為目的。換句話說,將數位圖檔進行授權賺錢或是產業經濟價值等等,並不在數位典藏計畫目的之內,這就有挪移他用的情形。另外,究竟故宮把國寶圖檔進行授權賺錢和開放給全民共享的比例是如何?
 依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規定,除保存文物外,「擴大社教功能」是故宮重要的行政任務。再從一個國立博物院所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而論,實令人無法理解故宮把「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當作專屬所有,還建立商業授權模式,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故宮國寶圖檔於學術上使用或是著作權合理使用的部分,完全被漠視,則「擴大社教功能」何在?
2011-11-25 10:28:02
版主回應
 最近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其中所質疑以市場產值、人數等取向為主要目的文化政策。從以下事例可說明這樣的質疑,非空穴來風:一、將原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列為產業政策一環,要打造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二、漠視《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關於「擴大社教功能」規定。三、以立法方式,鼓勵、強調、施行「故宮複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二十一條公有文化創意資產出租、授權的規定,可說是把「公共所有」的國寶數位圖檔,拿來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侵蝕「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目的與「公共所有」範疇。
 維持國立博物館的公共性與文化性價值,以及尊重公共領域的自由使用,皆涉及人民文化權利的議題。在標榜文化立國或是強調文化軟實力者,對於深化人民文化能力的事務,應更加鼓勵與扶植,不應以產業經濟價值的追求,反侵蝕原涵養文化能力的範疇。(作者為執業律師,臺灣文化法學會籌備處代表)

夢想家危機 文化發展轉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漢寶德】

 由於《夢想家》事件,藝文界終於發聲了。他們提出了九點要求,是多少年來少見的動作。盛主委在他們的壓力下辭職了。可見在大選的前夕,文化界雖為弱勢,似乎也發生了一些作用。
 我認真的讀了他們的九點要求,整體的感覺是正面的(楨:正面?那怎會困惑?漢太鄉愿了!)。有很多意見是文化界積壓多年的心聲,與現政府的政策無關。比如文建會對藝文的補助政策,各文化園區的經營方式,過分重視一時的票房價值等等,都是自文建會成立以來,延續至今,繼續執行的政策。文化行政機關與其他政府單位一樣,常常因預算與人事的連續性,不加思索的承繼一些常態性作業。由於主事者沒有明確的施政理念,這些早就應該徹底檢討的工作,卻一直持續下去。文化界人士只是搖頭嘆息,即使政黨輪替也無濟於事。
 在慷慨激昂的文字中,我也看到一些藝文界的困惑。他們提到文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應受全民監督。這表示他們感覺政府施政,藝文界無法插手的煩惱。可是用什麼制度來監督政府呢?在民主國家,除了議會質詢與預算控制之外,並沒有別的辦法。這就是為什麼英美都不主張政府干預文化的原因,美國至今不設立文化部。藝文界的困惑是,他們既希望得到政府的經濟支持,又不希望以政策主導分配。這種立場其實是正確的,只是應該如何實施,卻涉及很難解決的政治問題。
 同時他們也主張重視藝文的多元性,希望能均衡藝文預算的分配。這就是希望利用公權力來公平的分配預算,以免再次出現這次事件的現象。可是這種困難是政府可以解決的嗎?政府官員只會編列與消化預算,對於文化的價值判斷是不擅長的,藝文界未免期望太高了。
 他們的宣言中,顯然不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可是又主張政府健全文化產業結構,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他們似乎把藝文產品當成文化產業,把藝文工作者當成文化生產者。從文化經濟的角度看,藝文產品當然可以視為產業,但大家不要忘了,談產業就要談產值,就要談獲利,就與文化的本意脫勾了。這也正是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政府重大推動項目之一的原因。政府辦理產業發展是理所當然的,但對藝文發展除了補助之外,卻不知如何下手了!藝文界真的主張把藝術家視為「文化生產者」嗎?英國設立文化部,目的不在文化治理,是在發展文化與創意產業,我建議藝文界不要把發展前途寄望於文化部。
 使我略感不安的,是這份聲明顯然就是以藝文界的利益與觀點發言。藝文界當然有這種權利表達自己的立場,但是他們也知道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公器,政府的文化政策應該以服務全民為目的,不只是為了培養「文化生產者」。藝文界以自己為本位,常常以為文化就是藝文,文化發展就是培植藝文人士。這當然是文化政策的重要任務,但如果認為政府的文化工作就是為藝文界整備環境,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為此,我非常同意在大選中三黨把文化政策說明白。即使沒有《夢想家》事件,即使文化界的意見對選情極少影響,三黨也應該藉此機會,重整一下文化政策綱要。
 沒有多久,文化界所期盼的文化部就要成立了。回頭看文建會幾十年來的工作,我們能對文化部期盼些什麼?如果政府的領導人覺得只要為文化人安排了理想的位置,提高了預算,就真盡了文化發展的任務,到時候恐怕文化界就更加感到失落了。
 這確實是徹底檢討政府對文化所負任務的適當時機。這樣看,目前執政黨所面臨的《夢想家》危機,反而是值得歡迎的轉機。希望朝野共同掌握這個機會,把未來的文化發展定出明確的方向。
 (作者為建築學者,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11-11-25 10:30:46
阿楨
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書林 1995)

  內容簡介
  本書極為精練地介紹了西方寫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三大戲劇思潮的發展脈絡,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和理論主張。條分縷析,言簡意賅,其厚積薄發之功底躍然紙面。
  作者簡介
  鍾明德,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戲劇博士,現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教授,425環境劇場藝術總監,亞洲文化協會台北分會執行長。曾任台灣省電影製片場編導,紐約世界日報專職影劇評人,台北劇場聯誼會創會會長。
  
現代戲劇論集-發展論、作家作品論、演出論 (心理 2007)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現代戲劇發展論、現代戲劇作家作品論以及現代戲劇演出論三篇。
  「現代戲劇發展論」介紹了寫實主義派、自然主義派、象徵主義派、表現主義派、怪誕劇、超現實主義派、存在主義派、史詩劇場、荒謬劇場等戲劇的發展,並分別舉一些作品予以印證。
  「現代戲劇作家作品論」論述了七位現代中西戲劇家及其作品,包含:尤金.歐尼爾、梅特林克、皮藍德羅、斯特林堡)、契訶夫、黃美序、徐訏等戲劇家,這些中西戲劇家的作品各呈現了不同的思想與觀念,創作表現方面更各有擅長,尤其他們寫作技巧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影響了現代戲劇之發展。
  「現代戲劇演出論」討論了當代劇場演出之風格,也探討了布萊希特戲劇的演出,並論及我國舞臺劇演出之史略。

消費時代的戲劇 (書林 2007)

  內容簡介
你不得不承認,中港台三地的戲劇正逐漸成為消費社會的一部分。
我們當然要清醒地認識到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媚俗、庸俗甚至低俗的一面,
但迫切需要面對的是,戲劇如何在成為消費性商品的同時,仍然保有自身的藝術性與探索性。
  本書是中國戲劇學家林克歡對兩岸三地劇場環境的長期觀察,本書集結他在中港台各報刊雜誌上發表的評論文字。
  作者簡介
  林克歡 1941年生於香港,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中國青年藝術劇場院長,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並為國家一級評論員。
2012-05-25 14:03:35
版主回應
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 (耿一偉 黑眼睛文化 2007)

  內容簡介  
  本書從介紹默劇(mime)與啞劇(pantomime)的區別開始,解析科波(Copeau)之後現代默劇的系譜傳承,包括德庫(Decrous)、巴洛(Barrault)、馬歇.馬叟(Marceau)、樂寇(Lacoq)等二十世紀大師,簡述默劇在歐美各地及台灣的發展,最後說明默劇影響現代演員訓練,帶來一股動作的文藝復興。  

戲劇原理 (書林 2004)

  內容簡介
  《戲劇原理》是著名藝術理論家姚一葦先生近半世紀以來研究與教授戲劇的成果。
  全書分〈戲劇本質論〉與〈戲劇形式論〉兩編,對戲劇的定義、戲劇意志、戲劇動作、戲劇幻覺、戲劇時空的處理皆有深入的探討與剖析;立論根據則上溯柏拉圖,下迄近代名家戲劇理論,並佐以著者自己獨到的見解, 因此理論系統粲然大備,堪稱近代戲劇理論扛鼎之作。 

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 (秀威資訊 2010)

  內容簡介
  此書為馬森教授近年來探討台灣戲劇發展的系列論著集結。從日據時期新劇以降,台灣的戲劇發展歷經「文化戲」時代、「皇民化」時期、光復初期、「反共抗俄」時期、「新戲劇」時代、小劇場時代等階段,直至今日的多元風貌,皆有一貫脈絡可循。
  從「二度西潮」理論出發,說明第一度西潮所帶來的「擬寫實戲劇」已為第二度西潮的「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取代,使台灣從一路追隨大陸戲劇的腳步,變為大陸戲劇發展的引路者。作者明白指陳出台灣戲劇所面臨的困境,及其掙扎、超越的精神轉折。  

凝視臺灣當代劇場:女性劇場、跨文化劇場與表演工作坊 (段馨君 華藝 2010)

  內容簡介
  劇場反映人生。臺灣不只有雲門舞集,還有多重文化的戲劇演出,多樣化的創新風格,以及另類的舞台戲劇再現。本書運用新穎且實用的跨文化主義(Interculturalism)和女性主義(Feminism)的方法研究臺灣劇場歷史的發展脈絡,並解析17個(16個在臺灣,1個在洛杉磯)分別由賴聲川、周慧玲、魏瑛娟、戴君芳、吳幸秋、王墨林、謝喜納與陳士爭所執導的表演。藉由比較這些劇場表演與其他在美國和法國上演的代表性劇場,作為表現臺灣劇場文化的多層面及其互動的例子;也說明了表演和文化的全球化反映了全體人類的情感、思想、存在和美學。 

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 邱坤良 遠流 2008)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二○年代到六○年代的台灣,從和平走向戰亂,從戰亂又走向戒嚴。日本殖民者去了,國民政府來了。政治形勢始終嚴峻,民間生命力卻總找得到出路。這是一個「大眾劇場」的時代,也是一個庶民集體參與創造的年代,更是台灣戲劇與大眾文化彌足珍貴的年代。  

曲韻悠揚: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 (陳玟惠 麗文文化 2010)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歌仔戲的發展變遷、劇場藝術、劇本創作、欣賞舉隅、面臨的問題等五個方向論述,並附錄十篇傳統戲曲教學教案、學習單,有助於教師教學使用。

中西戲劇發生學 (國家 2010)

   內容簡介
  古希臘戲劇發生於酒神祭祀儀式,中國戲劇發生於儺儀。酒神祭祀儀式與儺儀的同一性為中西戲劇藝術的發生提供了同一的儀式前提。儀式是以概括性、整體性符號表達集體性情感,藝術是以具體性、個別性符號表達個體性情感。藝術發生於儀式,作為藝術的戲劇發生於作為儀式的戲劇。中西戲劇從儀式向藝術轉換的起點是宋元戲劇與古希臘戲劇。
  戲劇從儀式向藝術轉換體現為儀式「魔力」轉變為藝術「魅力」、儀式「淨化」轉變為藝術「教化」。促使儀式向藝術轉換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巨變導致集體性不安全感使知識階層與民眾階層具有同樣的「補償需要」,當社會恢復穩定,集體性「補償需要」不再存在,戲劇就成為表達個體「移情需要」的形式,從而完成了從儀式向藝術的轉換。中國戲劇在完成從儀式向藝術的轉換後並沒有確立起獨立的藝術形制,而是延續了「禮樂」傳統,從而使得中國戲劇成為「戲曲」;西方戲劇徹底完成了從儀式向藝術的轉換。作為藝術的中西戲劇分道揚鑣。

當代戲曲新觀點 (國家 2008)
  
  第一章闡述高行健所編《八月雪》,討論此劇如何創新劇場藝術,將禪理呈現在戲曲上。
  第二章分析京劇《駱駝祥子》,探討其在編、導、演、舞美方面的全新創作理念。
  第三章討論《徽州女人》之舞臺設計以及主題意蘊,說明此劇何以廣受好評,搬演百餘場之多。
  第四章則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為主角,剖析《大唐貴妃》的文學藝術及劇場演出之得失。
  第五章探討京劇《牛郎織女天狼星》,說明其在角色、唱腔與舞蹈等方面上的諸多創新。
  第六章以「美人蛇」為核心,將歷代白蛇戲加以串連,進行全面的整理與研究。
  
2012-05-25 14:10:37
阿楨
王偉忠文創投資自肥? 文化部:審議嚴謹【聯合報 2012.12.12

立委李應元、林世嘉昨天開記者會指出,文化部砸上億元國發基金挹注文創產業,節目製作人王偉忠陸續拿國發基金投資旗下公司華星娛樂、魔法胡同娛樂公司,取得總金額高達八千三百萬元,有撈錢自肥之嫌,文化部也怠於監督。文化部回應說,投資過程作業審議嚴謹。
文化部表示,該契約規範文化部得向專業管理公司「推薦」董、監事人選,而非直接推派董、監事人選。
李應元說,文建會先前編列百億元國發基金,委託十二家創投公司執行「加強投資文創方案」,至今完成十四個投資標的,總金額約三億元,王偉忠接受的挹注就將近三分之一。
李應元說,台灣文創一號公司投資同樣由王偉忠擔任董事的華星娛樂兩千兩百萬元、南方島公司三千五百萬元,及魔法胡同公司一千八百萬元,若加上另家吉富文創投資華星娛樂的八百萬元,他一人獨拿八千三百萬元,「由娛樂酷斯拉獨享文創奶水」。
出席記者會的馮光遠表示,很多文化人苦盼資源,不知道錢要從何而來,但有些文化人、娛樂人永遠有辦法拿到很多經費,文化部資源分配不該如此不公。(楨:這些文化廢物流氓又來了!)
王偉忠澄清說:「我在華星娛樂與魔法胡同娛樂公司擔任法人代表,被指派為總經理,負責執行計畫,該職是經過董監事委任通過,也解除競業禁止條款,無自肥之虞,況且我個人從未領取薪水。」
王質疑說:「這些都是投資案,而非補助案,難道文創不用賺錢嗎?找會的人來執行不就是要賺錢嗎?」
  回應
貪腐集團又想藉著栽贓抹黑,毀掉台灣文創了
王偉忠 賴聲川 不用政府補助 他們也能找得到錢 尤其會賺錢
  相關新聞
王偉忠:我就是什麼都做
文化部:被投資公司須相對出資
獨厚王偉忠? 龍應台澄清
2012-12-13 11:5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