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黃春明的小說《我愛瑪琍》(遠景,1979)封面的擬狗化諷刺男主角的漫畫,再比較柯一正拍的電影《我愛瑪琍》,我突然覺得
<我愛瑪琍>比較适合改編成動漫。
是嗎?動漫能表達<我愛瑪莉>的以下故事和反諷嗎?
<我愛瑪莉>的主角陳順德本來是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後因崇拜洋人而考進了洋機關,並改名為大衛.陳。大衛憑著自己的一點拍洋人馬屁的本事,在洋行裡步步高升,而他對同胞的態度,卻愈來愈傲慢。由於他從洋人處到榮華富貴,故他對洋人的文化產生了盲目的崇拜。為了實現自己過美式生活的夢想,大衛用盡一切方法去賺錢購買洋房、轎車和純羊毛地毯等。後來當大衛的洋上司衛門被調回美國時,他便厚著面皮去求老闆把那隻叫瑪莉的雜種狼狗留給做紀念,滿足他的崇洋心態。
自從瑪莉來了陳家後,陳太太玉雲和一對子女的地位便連狗也不如。玉雲本來是十分怕狗的,但大衛卻強要她每天早上去溜狗。有一次,玉雲被狗拖倒,摔得手腳全傷,但大衛不僅沒有同情她,反而大罵妻子無能,對瑪莉卻極盡溫柔。後來瑪莉因發情而與外來的野狗交配,使一直以為瑪莉是純種狗的大衛十分憤怒,對妻子大打出手。玉雲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質問丈夫:「你愛我,還是愛狗?」,大衛則斬釘截鐵地回答她:「我愛瑪莉!」最後,玉雲只好帶著兒女離家出走。
黃春明在「我愛瑪莉」中對洋奴的形象刻劃得入木三分,嘲諷不遺餘力。例如在講述陳順德喜歡別人叫他洋名,討厭別人喊他原名時,作者形容:「其實叫大衛時,管它是用正宗的洋叫,或是中文的譯音來叫也罷,他的反應一向是靈敏的,然而偶而有人連名帶姓稱呼他陳順德先生,或是親呼他順德時,他的反應就稍遲鈍些了。」(p.2)
又例如大衛為了博取洋上司的歡心,而故意遲到,認為「遲兩分鐘可以道道歉,說幾句得體的客套話。在衛門底下工作久了,自然就會了這一套;凡是工作都不要做得太完美,最好故意留一點點芝麻大小的缺點,讓他挑剔挑剔,然後恭恭敬敬地表示以後改進。這樣子對方會覺得很舒服…為了得到這樣的預期效果,挨一點洋腔算不了什麼。」(p.8)
應可以吧!黃春明的反諷文字不如王禎和複雜,圖像化的動漫應足以勝任。
你的動漫觀太LKK了,要是《南方四賤客》型的動漫,肯定足以表達王禎和的反諷文字。
是嗎?我不相信任何影音能表達王禎和文字化的反諷語言之精髓,除非重新創作。
再怎麼創作也是對女人和狗的醜化!
<我愛瑪莉> 黃春明
近日,台灣知政許文龍的言論引起台灣的震怒。事緣他大言不慚地說中國的婦女是自願當忍安婦的,而且皇軍還對她們照顧有加。許文龍發表的這番言論固然是可恥之極,但他又豈是發表這種"媚外"言論的第一人呢?今天的台灣雖然已是半主權獨立的地方,但為何當地的人民仍然受著昔日的殖民地主義所影響呢?為何今天我們在台灣仍然看到不少"哈日族"和"崇美派"呢?對台灣歷史文化一知半解的我們,也許未必能回答這些問題,但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作家黃春明,就對此有著深刻的的體會。在<我愛瑪莉>一書中,黃春明不但刻劃出社會崇美媚日的浮世繪,還辛辣地諷刺國民的鄙俗和奴性的一面,把近代台灣社會潛伏的危機和殘酷的現實活生生的顯示出來。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的邊陲,曾被荷蘭、西班牙等殖民統治。雖然台灣也有一段時間是屬於中國的,但後來又因清室積弱而再受制於列強。加上歐風美雨恃著軍事和政經的優勢入侵,加速了台灣社會的變遷,從而改變社會的結構。美日兩國為了從台灣套取更大的利益,所以開始發展台灣的經濟。在政府和民間的互相配合下,台灣的經濟有了顯著的成長,台灣的人民亦普遍接受了經濟化社會發展的意識型態。可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後遺症,例如媚外賤內、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暴發戶心態等。這些觀念的擴散,造成台灣人民精神文化的低靡和頹喪,淹沒了他們原有的自尊、純樸可愛的天性和堅韌的生命力。有鑒於此,一直被認為是鄉土寫實作家的黃春明決定棄"土"就"洋",不再只是同情那些無助的老鄉親,而是對在今天大都市裡呼風喚雨的洋勢力和種種光怪陸離的行徑作出嚴厲的批判。<我愛瑪莉>就是黃春明在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全書收錄了「我愛瑪莉」、「蘋果的滋味」和「莎喲娜啦.再見」三篇中篇小說。
「我愛瑪莉」這本小說集,只有「我愛瑪莉」一篇是近作,而「蘋果的滋味」及「莎喲娜啦.再見」兩篇都是舊作,這三篇小說雖然出自不同時間,但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批判近代中國崇洋媚外、以洋為尚而中國次之的社會觀念。在日本和美國跟台灣斷交後,台灣的人民開始對依靠美日援助的日子眷戀不已。在長期受殖民統治的影響下,台灣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成為列強忠心的奴隸。
「蘋果的滋味」就切實地反映了這種情況。故事講述窮困潦倒的建築工人江阿發,被美軍上校格雷的轎車撞傷,在送進如"白宮"的醫院後,被鋸掉雙腿。但他的一家卻因禍得福,不但得到兩萬元的撫恤金,格雷上校還答應送他的啞巴女兒去美國讀書。江阿發一家頓時感到自己將來會生活無憂,有一種極之幸福的感覺,就連來探望他的工頭都十分羡慕,還打趣地問他是否故意被撞倒。最後江氏一家人更在歡樂融洽的氣氛下吃格雷送給他們的蘋果。
黃春明在通篇小說中都運用了象徵手法,以喜寫悲,令人有一種欲哭無淚。作者用江阿發在車禍中被鋸掉雙腿,以失去行動自由來換取格雷上校的贍養費一事,來比喻台灣以主權獨立來交換美國的援助。台灣一直以美國為靠山,唯美國馬首是瞻。但事實上美國的援助就如"蘋果的滋味"一樣-「咬到蘋果的人,一時也說不出什麼,總覺得沒有想像那麼甜美,酸酸澀澀,嚼起來泡泡的有點假假的感覺」。美國的援助,雖然刺激了台灣的經濟生產,提高台灣的生活水準,但卻形成了台灣人崇洋媚外和倚賴苟安的習慣,萎靡了台灣人民的志氣。因此,作者認為台灣暫時的繁榮只是"泡泡的"、"假假的"。人民貪圖安逸的心態只會令台灣的前景堪虞,唯有自重自強才可以使台灣的繁華基礎得以鞏固。
「蘋果的滋味」的象徵貼切,筆觸客觀冷靜,更能在有限的篇幅中道出複雜的主題,微言大義,實在殊不簡單。只可惜由於當時台灣的政局未明,忌諱較多,所以黃春明不得不以含蓄的手法去討論中美的關係。因此,當時的讀者都只感到苦澀,而未能想到背後的主題。及後,黃春明在寫作「莎喲娜啦.再見」和「我愛瑪莉」時已沒有如寫「蘋果的滋味」般轉彎抹角,轉而直斥日本的貪得無厭對崇日者當頭捧喝。
「莎喲娜啦.再見」在台灣曾引起一時轟動,故事講述七個曾參與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組成了一個"千人斬俱樂部",立志要玩弄一千個女人。這次他們藉到台灣做生意為名,去狎玩「我們同胞姐妹」。富正義感的台灣青年黃君雖然不齒日本人在侵華戰爭中的暴行,但還是身不由己地被經理派去為他們當翻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黃君想方設法去捉弄揶揄那些日本人,以泄他心頭之恨,如提高妓女的身價、利用語言不通讓妓女們辱罵日本人無恥等。最後,作者刻意安排一台大中文系的學生,向那群日本人請教到日本留學的問題。黃君趁機利用雙方言語不通的弱點,故意把那大學生介紹成研究抗戰的熱血青年,又故意把七個日本嫖客介紹為一隊日本教授考察團,左右開弓地把雙方教訓一頓,使七嫖客承認在侵華戰爭中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使那大學生為自崇洋媚外之心感到慚愧。
黃春明在「莎喲娜啦.再見」一篇中展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尤其在小說的末段,作者以漫畫化的形式,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中日雙方的無恥之徒,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所以,這篇小說可算是浪漫與寫實主義的結合。既然小說的主角黃君,不論在思想還是在立場上都是黃春明的自我投射,那麼作者是否在創造出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呢?我認為不然,因為在小說的尾聲,作者借"日本教授"之口責備台大的學生,說道「為什麼能產生故宮裡面那樣文物的優秀文族,近世紀來已枯萎得那麼厲害?」這樣的自責,顯示出這篇小說,表面上是針對日本人的過去的暴行和經濟侵略,但實際上是諷刺國民盲目崇洋。這種諷刺的手段,在「我愛瑪莉」中更見明顯。
「我愛瑪莉」取材於作者的日常生活,與作者工作環境息息相關。由於他在廣告公司工作,和工商界的往來密切,所以他能在小說中切實地道出美國人和日本人對經濟、文化和國民的思想的影響力。他為很多中國人因被金錢蒙蔽,變得唯利是圖,春行一種機變巧詐的賺錢哲學而感到憤怒,尤其是新興的中產階級,他們一心要過美國式的生活,放棄純樸的本地文化,盡情附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這是一直以來重視鄉土文化的黃春明所鄙視的。因此,他在小說裡寫這些崇洋媚外的人,最終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眾叛親離,慘淡收場。另一方面,作者抒發了自己對民族終會覺醒的希望,認為當崇洋之風愈趨嚴重時,身受其害者必會像小說中玉雲一般,開始醒覺。所以,黃氏認為台灣還是有能力脫離"殖民地"的形象,令台灣重新獨特自主。
<我愛瑪莉>的主角陳順德本來是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後因崇拜洋人而考進了洋機關,並改名為大衛.陳。大衛憑著自己的一點怕洋人馬屁的本事,在洋行裡步步高升,而他對同胞的態度,卻愈來愈傲慢。由於他從洋人處到榮華富貴,故他對洋人的文化產生了盲目的崇拜。為了實現自己過美式生活的夢想,大衛用盡一切方法去賺錢購買洋房、轎車和純羊毛地毯等。後來當大衛的洋上司衛門被調回美國時,他便厚著面皮去求老闆把那隻叫瑪莉的雜種狗留給做紀念,滿足他的崇洋心態。自從瑪莉來了陳家後,陳太太玉雲和一對子女的地位便連狗也不如。玉雲本來是十分怕狗的,但大衛卻強要她每天早上去溜狗。有一次,玉雲被狗拖倒,摔得手腳全傷,但大衛不僅沒有同情她,反而大罵妻子無能,對瑪莉卻極盡溫柔。後來瑪莉因發情而與外來的野狗交配,使一直以為瑪莉是純種狗的大衛十分憤怒,對妻子大打出手。玉雲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質問丈夫:「你愛我,還是愛狗?」,大衛則斬釘截鐵地回答她:「我愛瑪莉!」最後,玉雲只好帶著兒女離家出走。
黃春明在「我愛瑪莉」中對洋奴的型象刻劃得入木三分,嘲諷不遺餘力。例如在講述陳順德喜歡別人叫他洋名,討厭別人喊他原名時,作者形容:「其實叫大衛時,管它是用正宗的洋叫,或是中文的譯音來叫也罷,他的反應一向是靈敏的,然而偶而有人連名帶姓稱呼他陳順德先生,或是親呼他順德時,他的反應就稍遲鈍些了。」又例如大衛為了博取洋上司的歡心,而故意遲到,認為「遲兩分鐘可以道道歉,說幾句得體的客套話。在衛門底下工作久了,自然就會了這一套;凡是工作都不要做得太完美,最好故意留一點點芝麻大小的缺點,讓他挑剔挑剔,然後恭恭敬敬地表示以後改進。這樣子對方會覺得很舒服…為了得到這樣的預期效果,挨一點洋腔算不了什麼。」
黃春明在寫「我愛瑪莉」時,已經在台北這個大都市生活的好一段日子。所以他能以較細膩的筆觸,集中描寫社會上崇洋媚外的人物。「我愛瑪莉」不但解答了作者在「蘋果的滋味」和「莎喲娜啦.再見」中提到「為何社會的人會以失去兩條腿來交換一時溫飽無虞的贍養費,而認為是因禍得福」和「為何能產生故宮裡面那樣燦爛文物的民族,今天會枯萎得這麼厲害」這兩個問題,還一改以前作品中人物只有群性而久個性的缺點;從討論中美、中日關係這些大課題,轉而指斥洋奴買辦這種社會的隱形惡棍,達到極強的諷刺效果。
讀過<我愛瑪莉>後,我感到黃春明除了對鄉火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之外,還對整個台灣有一份"愛之深,責之切"的情懷。雖然黃春明前期和後期的作品風格迥異,但他在作品中表現的情卻是同出一轍的。黃氏對鄉土文化的熱愛,和對中國文化與傳統智慧的認同,令他對自己的民族產生了一種優越感,繼而創作了前期的鄉土小說。但當他跑到大城市裡發展時,他親身感受到人民因國家長期積弱而患上"文化自卑症"。他們在思想上已經向外國文化投降,不但向外國勢力俯首稱臣,更鄙視民間文化,認為那是鄙俗低等的。這激發重視本土文化的黃春明創作後期的城市小說,批判城中爭名逐利、享往西方個人主義崇洋之輩,強調台灣人是可以發揮自主命運的力量。
儘管有許多人因看不慣黃春明的"城市小說",而批評這些後期作品「社會性加強了,藝術性反而減弱」,或因受到「城市罪惡的強烈震撼,難以保持鎮靜…在這種情況之下寫成的作品,品質便難免不一」。然而,我卻同意黃春明的說法:「藝術這樣的東西,也應該對社會的進步有幫助的才有價值,不然,沒它是怎麼。藝術的了不得,又有什麼用?」雖然,黃春明也認為自己「寫的東西不再考慮文學通的趣味」,但若要他在「認識自己與整個社會的關係」後,仍堅持創作鄉土小說,給後人當作民謠般唱詠,那是沒可能的。因為我深信黃春明是忠於民族、忠於自己良心的作家,而<我愛瑪莉>這本小說集,就是最佳的証明了。
http://www.geocities.com/king_sau/ilovemary.html
黃春明>維基百科
黃春明(1935年-),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浮崙仔」,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黃春明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其它還有散文、新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1999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1993年黃春明回到家鄉宜蘭,創立吉祥巷工作室,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編導創新歌仔戲…等工作,其堅信桃花源不必尋,桃花源就是我們現在雙腳所踩踏的土地。黃春明亦致力於兒童繪本、兒童戲劇的創作,1993年出版5本撕畫童話,1994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迴全台各地,演出多部寓教於樂的兒童劇。2005年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
作品風格
黃春明創作多元,深具人文視野,小說裏隱藏著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恆久豐沛的情感與關懷。擅長描寫蘭陽平原的農村小鎮,以具有地方特性的語言,刻劃出人物面對生活上的磨難,仍依然保存人性尊嚴的形象,反映蛻變中的台灣社會,普遍被公認為台灣當代重要的鄉土小說家,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小說
《清道夫的孩子》為首次發表的小說,刊於救國團幼獅通訊第六十三期 1956年
《兒子的大玩偶》仙人掌 1969年;大林 1977年;水牛 1987年
《兩個油漆匠》遠景出版社 1971年
《鑼》遠景出版社 1974年
《莎喲娜拉.再見》遠景出版社 1974年
《小寡婦》遠景 1975年
《我愛瑪琍》遠景 1979年
《青番公的故事》(黃春明小說集)皇冠出版社 1985年
《鑼》(黃春明小說集)皇冠出版社 1985年
《莎喲娜拉再見》(黃春明小說集)皇冠出版社 1985年
《兩個油漆匠》(黃春明電影小說集)皇冠出版社 1989年
《放生》(黃春明小說集)聯合文學 1999年
《莎喲娜啦.再見》(黃春明典藏作品集)皇冠出版社 2000年
《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典藏作品集)皇冠出版社 2000年
《看海的日子》(黃春明典藏作品集)皇冠出版社 2000年
《黃春明--銀鬚上的春天》遠流出版社 2005年
《龍眼的季節》?年
散文
《鄉土組曲》(台灣民謠記事)遠流出版社 1976年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社 1989年
兒童文學/繪本
《毛毛有話》皇冠出版社 1993年
《我是貓也》撕畫童話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短鼻象》撕畫童話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小駝背》撕畫童話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愛吃糖的皇帝》撕畫童話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小麻雀.稻草人》撕畫童話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兒子的大玩偶》繪本 楊翠玉繪圖 格林文化 1995年
兒童劇
編導《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舞台劇,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發表《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劇本 1993年
編導《掛鈴噹》兒童舞台劇,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編導《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大型兒童歌舞劇,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 1995年
發表《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劇本;編導《愛吃糖的皇帝》兒童舞台劇,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1999年
指導《我不要當國王了》兒童舞台劇,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 2002年
指導《稻草人與小麻雀》兒童舞台劇(閩南語版),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發表《外科整型》劇本 2003年
《外科整型》大型現代人偶劇,與日本HITOMIZA人形劇團技術合作,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編導《戰士乾杯》舞台劇(讀劇版),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 2004年
編導《小駝背》兒童劇,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 2005年
歌仔戲
發表《杜子春》首部歌仔戲劇本 2001年
編導《杜子春》歌仔戲,蘭陽戲劇團演出;改編《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的為歌仔戲劇本 2002年
編導《愛吃糖的皇帝》歌仔戲,蘭陽戲劇團演出;編導《新白蛇傳I—恩情、愛情》歌仔戲 蘭陽戲劇團演出 2003年
編導《新白蛇傳II—人情、世情》歌仔戲,蘭陽戲劇團演出 2005年
文學漫畫
《王善壽與牛進》皇冠出版社 1990年
論著(主編)
《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教學手冊:宜蘭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1992年
《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教學手冊:宜蘭縣國民中學鄉土教材》宜蘭縣政府 1992年
《本土語言(河洛語系)注音符號簡介》宜蘭縣政府 1992年
《水稻文化活動-共享豐收喜悅》北投農會 1996年
《粒粒皆辛苦-台灣舊農業的背影》羅東鎮農會1998年
被改編為電影劇本的小說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新生代導演將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改編為三段式集錦電影《兒子的大玩偶》,隨後《看海的日子》、《莎喲娜啦.再見》、《兩個油漆匠》、《我愛瑪莉》等七部著作,亦改編為同名電影。1989年12月,依據七部電影內容匯集《黃春明電影小說集》。
家庭
妻子為林美音,育有2子,長子黃國珍,次子黃國峻
黃國峻亦是作家[1],卒於2003年6月20日[1]。黃春明老年喪子1年之後,寫下短詩《國峻不回來吃飯》,廣為流傳,洪蘭教授更為文註解,呼籲各界珍惜生命。
年表
1935年,生於宜蘭羅東「浮崙仔」,排行家中老大,下有4個弟妹。8歲那年,母親突染霍亂而遽逝
1950年,於羅東中學初中期間,黃春明遇到了文學上的啟蒙老師-王賢春,王老師教授國文,亦是他的級任導師,除了鼓勵黃春明多為文練習,亦介紹契柯夫短篇小說集與巴金、沈從文的小說等書,給黃春明閱讀。 黃春明的求學路頗為曲折,他天生反骨、個性衝動、好打報不平,中學時期,先後被羅東中學、頭城中學退學,而後曾到台北當過1年的電器行學徒,後來憑著自學考上台北師範學校,又被退學;轉學至台南師範學校,再遭退學;最後終於順利自屏東師範學校畢業。
1956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清道夫的孩子》於救國團幼獅通訊第63期
1957年,發表《小巴哈》於新生報南部版
1958年,屏東師範畢業,分發到宜蘭的廣興國小,當了3年的國小老師
1962年,在宜蘭通訊兵學校役期間發表《城仔下車》於聯合報副刊,隨後還有《北門街》、《玩火》等小說,受聯副主編林海音女士大力提攜
1963年,發表《胖姑姑》、《兩萬年的歷史》、《把瓶子升上去》、《請勿與司機談話》、《麗的結婚消息》、《借個火》於聯合報。退伍後,至中國廣播公司宜蘭台擔任記者、編輯,及「街頭巷尾」、「雞鳴早看天」節目的主持人,開風氣之先把廣播現場帶到棚外,現場採訪收音
1966年,與中廣的同事林美音結婚,婚後遷居台北,進入聯通廣告公司。加入文學季刊。發表《男人與小刀》於幼獅文藝、《照鏡子》於台灣文藝,《跟著腳走》於文學季刊
1967年,進正豐廣告公司,歷任國華廣告公司、清華廣告公司。發表《沒有頭的胡蜂》於文學季刊第2期,《他媽的,悲哀!》於台灣文藝第15期、《青番公的故事》、《神、人、鬼》於文學季刊第3期,《溺死一隻老貓》於文學季刊第4期、《看海的日子》、《相像》於文學季刊第5期
1968年,發表《癬》於草原雜誌第2期,《兒子的大玩偶》於文學季刊第6期,《魚》於中國時報,《阿屘與警察》於仙人掌雜誌
1969年,發表中篇小說《鑼》於文學季刊第9期。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仙人掌出版
1971年,發表《甘庚伯的黃昏》於現代文學45期,《兩個油漆匠》於文學雙月刊第1期
1972年,發表《蘋果的滋味》於中國時報。策劃中視「貝貝劇場-哈哈樂園」90集,並擔任編劇,首次引進日本杖頭木偶,創造了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戲偶「小瓜呆」
1973年,發表《莎喲娜拉.再見》於中國時報。拍攝中視紀錄片「芬芳寶島」系列,開創紀錄片與報導文學的新紀元。小說《魚》入選國民中學的國文課文。
1974年,發表《下消樂仔》、《小琪的那一頂帽子》於中外文學,《往事只能回味》、《屋頂上的蕃茄樹》於中國時報。出版《鑼》、《莎喲娜啦,再見》小說集,遠景出版
1975年,出版《小寡婦》小說集,遠景出版
1976年,出版《鄉土組曲》-台灣民謠記事,遠流出版,並於中國時報連載
1977年,發表《我愛瑪莉》於中國時報
1978~1982年間任職愛迪達公司,統籌商品行銷企劃
1980年,獲吳三連文藝獎
1983年,發表《大餅》於文季文學雙月刊第1期。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改編為《兒子的大玩偶》三段式電影,中影公司出品,吳念真編劇,分別由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導演。《看海的日子》改編為同名電影,由黃春明編劇,王童導演。
1984年,小說《莎喲娜拉.再見》、《兩個油漆匠》改編成電影,《莎喲娜拉.再見》由黃春明編劇,葉金勝導演;《兩個油漆匠》由吳念真編劇,虞戡平導演
1985年,發表《愕然的瞬間》於皇冠雜誌。出版【黃春明小說集】:《青番公的故事》、《鑼》、《莎喲娜啦,再見》皇冠出版
1986年,發表《現此時先生》、《瞎子阿木》、《打蒼蠅》於聯合報,《從「子曰」到「報紙說」》於皇冠雜誌
1987年,發表《放生》、《琉球印象》、《等待一朵花的名字》於聯合報
1988年,發表《我愛你》、《小三字經,老三字經》、《戰士.乾杯!》於中國時報。出版「瞎子阿木-黃春明選集」,葛浩文編,香港九龍文藝風出版
1989年,發表散文《夜市》、《地震》於中國時報。任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特聘講師。出版散文集「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 。出版「黃春明電影小說集」皇冠出版
1990年,出版《王善壽與牛進》文學漫畫集,皇冠出版。發表散文《一票》、《解嚴》、《地震》、《恆春一號》於中國時報。發表「毛毛有話」系列於皇冠雜誌
1991年,推行本土語言復育,擔任宜蘭縣推行本土語言教學召集人。
1992年,主編語言教材「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河洛語教學手冊、錄音帶」、「本土語言-河洛語系注音符號簡介」宜蘭縣政府出版
1993年,出版【黃春明童話】,包含《我是貓也》、《短鼻象》、《小駝背》、《愛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共5本撕畫童話,皇冠出版。出版「毛毛有話」,由皇冠出版。為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在家鄉宜蘭創立吉祥巷工作室;著手進行「宜蘭縣通俗博物誌圖鑑」田野採訪記錄。擔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兼任藝術教師。編導《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於國立藝術館
1994年,發表散文《羅東來的文學青年》,童詩《停電》、《我是風》於中國時報,劇本《戰士,乾杯》於聯合文學。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推出「週末劇場」說故事給小朋友聽;演出《土龍愛吃餅》創團戲;《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全台巡迴,由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指導《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林老師說故事兒童劇團演出,於台北市圖書館
1995年,發表《SOS,請救救小孩子吧》、《先做一個好讀者》、《不感動的不寫》、《那一股衝動還在》於中國時報。發表散文《羅東味》於中國時報、《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於仰山會訊、及《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劇本。出版繪本《兒子的大玩偶》格林文化出版,楊翠玉繪圖。編導《掛鈴噹》兒童劇由人和布偶同場表演,北台灣巡迴,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編導《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大型兒童歌舞劇,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於國家戲劇院
1996年,發表詩作《菅芒花》於中國時報。編寫《共享豐收喜悅》-水稻文化活動,北投農會出版。與省立交響樂團合作《小李子不是大騙子-新桃花源記》兒童劇,全台巡迴,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承辦「宜蘭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宣導」,參與宜蘭縣梅花社區、天送埤社區總體營造的規劃,推辦「1996茅仔厝研習營」。
1997年,承辦宜蘭縣「讓舊地名重見天日」立碑與立傳系列活動。協助梅花社區推動「憨猴總動員」系列活動及第2屆「1997茅仔厝研習營」。策劃第1屆羅東嘉年華「萌芽、茁壯、向未來」活動,以太平山伐木史為主題。創作《來去宜蘭》撕畫、《宜蘭有禮系列-金棗有晴、日日有魚、鴨子呱呱叫》撕畫
1998年,發表散文《王老師,我得獎了》及「老人系列」短篇小說《九根手指頭的故事》、《死去活來》、《銀鬚上的春天》、《呷鬼的來了》於聯合報。出版繪本《兒子的大玩偶》韓文版,格林文化出版,楊翠玉繪圖。獲第2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類。於北京舉辦【黃春明作品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台聯及中國人民大學華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主持超級電視台的社教節目「生命.告白」。編寫《粒粒皆辛苦-台灣舊農業的背影》羅東鎮農會出版,策劃出版「十個舊地名的故事」,李賴主編,宜蘭縣政府出版;製作宜蘭縣《桃花源在那裡?》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宣導錄影帶
1999年,以《鑼》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發表小說《最後一隻鳳鳥》於聯合文學、《售票口》於聯合報;散文《用腳讀地理》、《老人寫真集》於聯合報,《 陶淵明先生,請坐》於中國時報,《和蕭蕭一起玩現代詩》於自由時報;詩作《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一個老人的中秋記憶》於自由時報;發表《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劇本。與省立交響樂團合作《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台灣省第7屆音樂藝術季系列,演出6場,全台巡迴,黃大魚兒童劇團宜蘭分團演出。3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演出9場,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於國家戲劇院。出版《放生》小說集,聯合文學出版。《放生》小說集獲聯合報【讀書人1999年最佳書獎文學類】及【1999年台灣本土十大好書】。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獲香港亞洲周刊入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創作《龜山朝日》撕畫
2000年,發表《文化生活不等於藝術活動》於民生報、《大便老師》於聯合報、《大地上的三炷香》於聯合報、世界日報、《寫作有時也不那麼寂寞》於中國時報;詩作《有兩種宜蘭人》、《悵然大物》、《相約武昌街》、《一則無聊得要死的故事》、《記得昨日》、《想呻吟》、《我好寂寞》、《清風無罪》、《吃齋唸佛的老奶奶》、《那一個小孩站在那裡唱歌》、《黑夜》於聯合報,《詩人把詩寫在大地上》於台灣日報。發表散文《路邊拾珍》、《 蘇桐 先生.您好》、《菜園》、《學習》、《菅芒花》、《新娘的花冠》於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樂覽雜誌。出版【黃春明典藏作品集】:《莎喲娜啦.再見》、《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皇冠出版。《放生》小說集獲2000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及第23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出版小說集德譯本「Huang Chunming.Sayonara - Auf Wiedersehen」由文建會與德國衛禮賢翻譯研究中心合作.Arcus Chinatexte。與大愛電視台「希望工程」合作演出說書版《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義演4場,巡迴921南投及嘉義災區,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 。3度推出《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演出3場,於羅東鎮展演廳,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指導《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演出2場,於宜蘭演藝廳,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承辦「新桃花源運動」社區綠化營造示範區乙案,參與宜蘭縣天送埤社區、三民社區綠美化規劃工作。任公共電視台形象大使,巡迴台澎各地監獄演講、三民社區;佛光大學駐校作家
2001年,於中國大陸北京召開「新世紀再讀黃春明研討會」。出版【黃春明文集】三卷本,中國大陸,九州出版、「黃春明小說集」中國大陸,解放軍文藝(崑崙)出版。任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發表首部歌仔戲劇本《杜子春》。指導《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演出5場,宜蘭縣內巡演,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
2002年,編撰《眾神的停車位》,師生聯手創作,為任教東華大學外文系創作研究所的教學成果結輯,遠流出版。發表小說《眾神,聽著》、《金絲雀的哀歌變奏曲》,最短篇《靈魂招領》於聯合報,《買觀音》、《棉花棒.紫藥水》於世界日報。發表政治詩《殺風景》。編導《杜子春》歌仔戲,演出12場,於宜蘭演藝廳,蘭陽戲劇團演出。指導《我不要當國王了》兒童劇,演出11場,於蘭陽女中、宜花東正式劇場、宜蘭縣內國小,由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改編《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為歌仔戲劇本。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
2003年,發表詩作《向日葵》、《鳳凰花》、《玉蘭花》於聯合報。發表散文《我知道你還在家裡》。編導《愛吃糖的皇帝》歌仔戲,演出3場,於宜蘭演藝廳,蘭陽戲劇團演出。編導歌仔戲《新白蛇傳I—恩情、愛情》,演出4場,於宜蘭演藝廳,蘭陽戲劇團演出。編導《掛鈴噹》兒童劇,演出2場,於宜蘭文化局,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指導閩南語版《稻草人與小麻雀》兒童劇,演出7場,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指導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研究生演出《掛鈴噹》兒童劇。發表劇本《外科整型》於中國時報
2004年,發表詩作《夜幕》、《冷氣團》、《臭頭香》、《酢醬草》、《白花婆婆針》、《含羞草》於中國時報,《天回天》、《國峻不回家吃飯》於聯合報。與日本HITOMIZA人形劇團技術合作,推出大型現代人偶劇《外科整型》,由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宜蘭演藝廳演出2場後,受邀至日本飯田市國際偶節演出。 歌仔戲《杜子春》、《愛吃糖的皇帝》、《新白蛇傳I—恩情、愛情》,全台演出十餘場,由蘭陽戲劇團演出。指導《愛吃糖的皇帝》兒童劇,演出5場,於宜蘭演藝廳,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編導讀劇版《戰士乾杯》舞台劇,應邀於第2屆國際讀劇節,演出1場,於台北紅樓,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後受邀至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演出。
2005年,發表詩作《戰士乾杯!》、《一把老剪刀》、《飄飄而落》、《圓與直的對話》於自由時報。發表散文《龍目井》於自由時報。於自由時報,開闢《九彎十八拐》雜文專欄,發表《打一個比方》。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編導歌仔戲《新白蛇傳II—人情、世情》,演出4場,於宜蘭演藝廳,蘭陽戲劇團演出。編導讀劇版《杜子春》歌仔戲,應邀至歌仔戲讀劇節演出,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蘭陽戲劇團演出。編導《小駝背》兒童劇,巡演11場,於宜蘭演藝廳、宜蘭縣內偏遠校園、金瓜石社區,並受邀至南投縣演藝廳為原住民小朋友演出兩場,回程至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義演1場,由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
2006年,獲第13屆「東元獎」人文類-社會服務;獲第7屆「噶瑪蘭獎」。第6度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演出4場,於宜蘭演藝廳,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校園巡演版《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於宜蘭縣內校園巡迴演出12場,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並受邀赴花蓮東華大學、台南國家文學館演出。指導《小駝背》兒童劇,演出3場,於蘭陽女中,復興國中少年劇團演出
2007年,擔任佛光大學兼任教授,台灣藝術大學駐校作家。《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演出2場,於羅東鎮公所展演廳.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並受邀赴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小學演出。指導《稻草人和小麻雀》兒童劇,礁溪國小兒童劇團演出,於礁溪國小
2008年,遠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參加「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國際研討會」。 參加於中正大學,所舉辦的「黃春明國際研討會」,當中有來自韓國、日本、中國、加拿大、美國的世界各地學者與會,並於研討會期間,演出《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 佛光大學頒授黃春明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外部連結
黃春明&黃大魚總站
阿公的店(黃春明文學部落格)
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相關訪談/演講錄
「紀錄片口述歷史記錄-黃春明」李道明訪談 台灣電影資料庫 1998/05/15
「專訪 黃春明:凡有喜怒哀樂必能讀黃春明」董成瑜寫、陳建仲攝影 中國時報 1999/10/21
「戲比人生更精彩!-白先勇訪黃春明的午後對談」陳嬿文 聯合文學230期 2003/12
「社會關懷與生命連結的原創」演講影音/文字稿 台北藝術大學 2004/12/29
【隨行記實】作家黃春明夫婦訪法鼓山 李青苑/文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2006年
「創意與生活」演講影音 台北市圖書館 2006/12/5
「快來聽黃大魚說故事--戲說黃春明和他的兒童劇團」專題研究(中英文版) 宜蘭縣宜蘭市黎明國民小學 2007/2/26
「名人對談-尉天驄,黃春明」陳宛茜、賴素鈴 聯合報 2007/07/03
「黃春明給台灣孩子的一席話」劉梓潔紀錄、姚志平攝影 中國時報 2007/9/2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演講 2008/4/26
「白先勇、黃春明對談-文學的軌跡,時代的重逢」劉思坊記錄整理(上) (下) 中國時報 2008/10/6-7
相關資料
《新文學的傳統》-「台灣小說裡的兩個世界」 夏志清著 時報出版 1979年
《黃春明九彎十八拐》 季季 中國時報 2005/3/16
「文學經典化與生活記憶的傳承─為「黃春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而寫」 江寶釵 聯合文學282期 2008/4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宜蘭縣藝文作家資料庫
東華大學-台灣文學資料庫
國家文藝基金會
台灣70年代的鄉土文學 心靈小憩-網路廣播
相關論著
《黃春明前傳》劉春城著 圓神出版社 1987年
《黃春明小說研究》徐秀慧 1998年
《大地之子-黃春明的小說世界》肖成著 人間出版社 2007年
《台灣文學國寶大師:黃春明》蔡依恬、劉冠吟著
黃春明〈蘋果的滋味〉教材講義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課程
備註
柯一正
1949年生,世新電影科畢業,美國加州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碩士,曾任世新及文化大學講師。1981年與宋存壽、楊德昌等導演參加由張艾嘉製作的台視節目「十一個女人」系列劇集,導演其中「快樂的單身女郎」、「去年夏天」兩片。同年他以實驗片《迷林》獲得第4屆金穗獎(當屆得獎者還有萬仁、蔡明亮、麥大傑等人)。1982年《光陰的故事》(第三段:「跳蛙」)是柯一正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他把當時的社會現狀做了相當技巧性的批判,影片流露深濃的社會意識及誠懇的觀察角度。該片不但開啟了台灣新電影風潮,也使得當年這群新手導演能夠繼續拍片。除了擔任導演的工作以外,柯一正也經常在其他新電影導演的作品中出任演員(如:萬仁導演《油麻菜籽》片中父親一角)。1997年的《藍月》是一部充滿實驗色彩的作品,劇本分寫成紅、橙、黃、綠、藍五本,可以將順序任意排列組合放映,會有120種不同的氣氛、節奏和故事線,每一種依然是完整的故事。導演自言設計這個變化多端的結構是為了探討生命的多變。
此外,柯一正在電視、廣告、劇場各領域都有相當出色的成績。在電視部分,他以電視電影的手法執導公共電視人生劇展「溫泉家鄉」(1995)及「萬人情婦」(2000);並嚐試同志議題,拍攝台視金鐘劇「逆女」(2001);同時他也擔任綠光劇團及紙風車劇坊負責人,並參與舞台劇編劇(綠光劇團的「領帶與高跟鞋」、「台北秀秀秀」),編導「月菊」,演出作品有「結婚?結昏!辦桌」,2001年的「青春小鳥」則是他與吳念真合作,將他們對週遭生活環境的敏銳觀察,藉由劇場形式與戲劇詮釋,真實呈現小人物的心聲與人生的舞台劇作品。在這些經歷之外,柯一正也曾經為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2000)中文版青陽子一角等擔任配音工作。目前他與侯孝賢、朱天文、廖慶松等這批台灣電影的先行者成立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積極為推廣電影教育而努力。
作品年表 - 導演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2 《光陰的故事》第三段『跳蛙』 The Sandwich Man
1983 《帶劍的小孩》
1984 《我愛瑪麗》 I Love Mary
1986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Reunion
1986 《我們的天空》 Last Train to Tanshui
1991 《娃娃》 A Piggy Tale
1997 《藍月》 Blue Moon
作品年表 - 演出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3 《油麻菜籽》 Ah-Fei
1985 《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
1991 《情定威尼斯》
1995 《超級大國民》 Super Citizen Ko
2000 《沙河悲歌》 Lament of The Sand River
2001 《自由門神》 A Way We Go
2001 《傀儡天使》 Angel
2002 《殺人計劃》 My Whispering Plan
2004 《大選民》 Sacrificial Victims
人物年表
年份 事蹟
1949 出生,台灣嘉義人。
1981 與宋存壽、楊德昌等導演參加由張艾嘉製作的台視節目「十一個女人」系列劇集,導演其中《快樂的單身女郎》、《去年夏天》兩片。同年以實驗片《迷林》獲得第4屆金穗獎(當屆得獎者還有萬仁、蔡明亮、麥大傑等人)。
1982 《光陰的故事》(第三段:「跳蛙」)是柯一正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他把當時的社會現狀做了相當技巧性的批判,該片不但開啟了台灣新電影風潮,也使得當年這群新手導演能夠繼續拍片。
1985 中影年度大戲《同學會》決定由柯一正執導。
1986 柯一正、侯孝賢應邀赴港演戲。
1987 中影頒獎給柯一正與楊德昌,酬庸其成就,並決定多鼓勵新銳導演拍片。導演《我們的天空》。香港將舉辦「楊德昌與柯一正影展」。
1988 柯一正參加學苑影展座談會指出台灣電影攝製器材落伍。
1989 與小野 、吳念真籌組「正集團工作室」,後改以「五月公司」之名完成公司登記。
1990 與小野最近投身紀錄片的攝製工作,針對台灣當前的亂象問題做思考與探索。擔任金馬獎評審委員,於評審會議缺席。
1991 擔任第八十九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評審。
1992 電影資料館面對導演系列將於十五日起舉辦「柯一正導演專題」,放映《光陰的故事》、《帶劍的小孩》、《我愛瑪莉》、《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們的天空》和《娃娃》等六部由柯一正所導演的作品。
1995 導演公視人生劇展《溫泉家鄉》。
1996 導演《藍月》。在《一隻鳥仔哮啾啾》描述烏腳病患的故事,柯一正客串醫師。和劉知容、羅北安一同編劇的舞台劇《領帶與高跟鞋》應邀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戲劇交流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演出兩場,為國內戲劇團體首次將作品成功地搬上大陸舞臺,引起與會人士熱烈的討論和極高的評價,並且提出邀請巡迴大陸地區演出計劃。回國後再度於中時報系的時報廣場及國家戲劇院演出共六場,易造成一票難求的盛況。為綠光奠定歌舞劇創作成功的作品之一。
1997 執導的《藍月》入圍第十屆東京影展國際競賽。《藍月》是一部充滿實驗色彩的作品,劇本分寫成紅、橙、黃、綠、藍五本,可以將順序任意排列組合放映,會有120種不同的氣氛、節奏和故事線,每一種依然是完整的故事。導演自言設計這個變化多端的結構是為了探討生命的多變。
1998 演出華視劇展「出走」。
1999 以「柯尼卡軟片拍誰像誰」獲得第廿二屆中興文藝獎章電影獎。為「世界兒童廣電日」,拍攝了以台灣兒童為主體的《小小心願》紀錄片,主角符浩為導演符昌鋒的兒子,在紀錄片中談到他對壞人的恐懼,對成人世界以及兒童世界的看法,誠實的說出他的想法。柯一正導演忍不住驚嘆起現代兒童內心世界的複雜,也讓他對兒童心理產生了興趣,打算陸續拍更多的兒童紀錄片。
2000 導演公視節目「萬人情婦」。為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中文版青陽子一角等擔任配音工作。
2001 為台視拍金鐘劇「逆女」。「青春小鳥」則是他與吳念真合作,將他們對週遭生活環境的敏銳觀察,藉由劇場形式與戲劇詮釋,真實呈現小人物的心聲與人生的舞台劇作品。
得獎紀錄
1981 以實驗片《迷林》獲得第4屆金穗獎。
http://movie.cca.gov.tw/People/Content.asp?ID=51 黃春明不同時期的寫作風格 by李佳芳。市立惠文高中。一年四班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充滿鄉土味的閩南語,經由社會的變遷,也逐漸的被字正腔圓的國語所取代,文章中也鮮少找到方言融合的運用,說到了鄉土味,大概曾在國中的課文讀過他的文章吧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春明,至今我仍對文中以綽號稱呼的文化生態 —「搖船的」記憶深刻。
二、研究目的
社會將經由時間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觀念、生活環境等也會接著改,藉由作家寫作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生活的一切,找出黃春明文學作品的寫作風格轉換與時期的相關性,之所以成為「鄉土文學作家」。
貳●正文
一、時代背景﹕
1 . 六○年代正是台灣在外國資本的推動下,逐步由傳統農業社會到現代的工商業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這樣的轉型期也存在著許多矛盾,黃春明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中首先感受到,是在資本主義與現代工商經濟衝擊之下,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與瀕臨破產的困境,以及建立在農村自然經濟上的傳統宗法社會和觀念的崩潰。這些都在六○年代後期他的創作中反映出來。
2 . 進入七○年代之後,農村經濟的動盪已逐漸平息,社會矛盾的焦點轉移到都市,這時的作家開始反省工業社會帶來的弊害,以及精神生活的貧困,並且開始尋求民族文化傳統之根。於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作品開始出現含有民族主義的抗議和控訴。這個時期的黃春明也在創作題材上將鄉村轉入城市,並且將焦點集中於批判、諷刺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工商經濟和買辦意識。
3 . 八○年代的台灣社會,政治經濟漸趨成熟,唯獨文化尚停留在懵懂階段,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使得種種過去沒有的社會現象隨著時代進步而出現。台灣社會的變遷與成長,隨著政治的解嚴,文學素材也更見豐富,六、七○年代小說中常見的場景,午後老人蹲坐在村鎮廟口前老榕樹下的天南地北,以及孩童成群赤腳奔跑在田埂間的景象已不復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流入都市的鄉村青壯年人口,他們為了尋找各自的前途,隻身在大都市裡打拚,剩下來的是老弱婦孺因較無能力而被迫留在鄉村。這些景象都被強調文學反映人生,作品如鏡子般足以掌握人生真相的寫實主義小說家,以類似蒙太奇的長鏡頭手法,一步步踏實地記錄下來。自從六、七0年代的寫實主義抬頭之後,便進入文學反映社會的時代,幾乎每個小說家在寫作的同時,都得自問作品是否切入人生。然而在八0年代中葉,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間,「後設小說」的風潮開始出現在台灣文學界。張惠娟在其論文《台灣後設小說試論》中這樣說到:「後設小說」(metafiction)是西方文壇隨著六0年代以來社會、文化等領域中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學界對於語言功能的研究,小說作為反映現實的媒介也再次受到質疑,而有種種頗具實驗意味的作品出現,藉由各類手法,探索虛構和真實的關係、語言文字的迷障、讀者和作者的角色、寫作的問題等,自覺地省思小說創作的林林總總,自我指涉特質甚濃,因此也被稱為「自覺小說」。〈註八〉以黃凡、張大春為主的小說家,承襲了現代主義抬頭以來,對於寫實傳統的排斥。他們為了凸顯小說的虛構性,強調小說是人工堆砌文字的成品,進而質疑虛構和真實之間的關係,以明陳在兩者之間劃上等號的不智,多嘗試以各種方式處理虛幻和現實的交融與衝突。小說家在過程中大玩文字遊戲,並於創作之中大談創作,在小說中探究小說理論。百家爭鳴的八○年代,台灣文學除了後設小說的崛起之外,尚有政治小說、以女性為主角的「女性主義」文學、閨秀文學(註九)、科幻小說的興起、表達原住民文化生活的原住民小說、以眷村生活為題材的眷村文學等,這一股以探討新時代各階層為目標的文學風潮,開始在台灣文學界颳起一股不小的旋風。
二、寫作風格﹕
黃春明的作品到目前為止,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是從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三年,這個時期的黃春明正值年少輕狂,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即使思想與創作手法不夠成熟,但卻也連續寫了好幾篇小說。在這一時期的作品,都是「慘綠少年」的自我寫照,如《借個火》、《男人與小刀》、《跟著腳走》、《沒有頭的胡蜂》、《把瓶子升上去》等。這些作品充滿著焦躁、憤懣與自我毀滅,其中尤以《男人與小刀》為代表。一九七四年遠景出版社所出版的《莎喲娜啦‧再見》一書的序中,黃春明就認為他的早期作品「有多蒼白就多蒼白,有多孤絕就多孤絕」。<註十>
從六○年代後期起,黃春明從宜蘭遷居台北,開始了他寫作生涯的新里程。這個時期大概可從一九六六年起,至一九七九年止,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多以家鄉蘭陽平原為背景,描寫他熟悉而卑微的鄉土小人物,同時也從這些小人物的身上體現出黃春明對土地、對家鄉的摯愛,以及一份血濃於水的血緣親情、夫妻男女之愛。這個時期大概可從一九六六年起,至一九七九年止。這個時期的黃春明,開始以刻畫台灣現實社會裡低層人物的遭遇、性格與心聲的情節為作品主軸,這些人物的知識水準雖然都很低,也都受到命運的無情播弄而面對困境,然而他們依舊能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之下活下去。
這一時期的作品有:《青番公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溺死一隻老貓》、《魚》、《甘庚伯的黃昏》、《鑼》等。對不合理的社會結構有強烈體認的黃春明,在這個時期裡以複雜的心情來描述他所熟悉的人物與鄉土。他知道傳統農村社會終會被即將到來的工商社會取代,因此從他筆下流露出強烈的懷鄉之情,這樣的情感也許與他在大都市的生活經驗有關,不過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基本精神被連貫在每一篇小說中:現代文明對於鄉土小人物的逼迫。
八○年代的黃春明小說產量很少,除了發表《大餅》、《現此時先生》、《瞎子阿木》、《打蒼蠅》、《放生》之外,這十年間僅有皇冠出版社為其出版的《黃春明小說集》、《黃春明電影小說集》以及香港九龍文藝風出版社所出版的《瞎子阿木—黃春明選集》。然而這三部小說集裡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是他過去發表過的,未有其他新作問世。一九七一這一年,黃春明筆鋒突然轉向,似乎他還沒將他所熟悉的家鄉小人物的故事一一說盡之前,就轉而對城市裡的小人物投射他的關懷。從《鑼》裡對憨欽仔悲悽命運的同情,剎時轉變成《兩個油漆匠》裡對都市文化的不滿與無奈。由此開始,《蘋果的滋味》、《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等四篇小說,對象都直指著外國人的趾高氣昂和一些都市人奴顏卑膝、挾洋自重的悲哀,黃春明以手裡的筆,在小說裡毫不留情地對崇洋媚外的人們加以批評嘲諷《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也對那些被外國貨迷昏了的一般人,給予警惕性的勸諫《蘋果的滋味》。而《小琪的那一頂帽子》裡,雖然對象並不是上述這些怪現象,但黃春明卻仍以他的溫情主義繼續關懷著這個社會。
參●結論
黃春明的作品路線一路下來有好幾個轉折點,從早期蒼白、自我毀滅的寫作到社會裡低層人物的遭遇、溫馨主義、老年人的問題,種種都是藉著寫作來對當時社會的一些批判或感觸。為什麼黃春明的作品被稱為經典?因為他寫出了時代的共同感覺,將 60 年代的社會層面飽滿地保留在作品中。把生活體驗經過沉澱後,化為文字,他可以說是一邊把那些潛藏在他心中捶鼓吶喊、不時想要掙脫出來的故鄉人物一一點化成真60 到 70 年代,台灣的大環境開始轉變,以農業為基礎而漸漸發展,近年來已轉變為工業化、資訊化的國家,而鄉村也轉變為都市;但在國際舞台上,台灣這塊土地是被遺忘的。對於社會的轉變,官方文件只紀錄政策、事件與轉捩點,我們只能找到時代的表情,找不到時代當時的心情,但透過小說家的筆就能發現這之中的酸甜苦辣。於是我們在探索 60 年代的台灣時,總是能看到黃春明這個巨大的影像出現在我們面前。呂正惠教授曾經這樣形容過他:「黃春明之所以成為最純粹的小說家,是因為他擁有鄉土說書人的特質:他植根於鄉土,長期在鄉土長大,了解鄉土人物的辛酸與命運。」〈註十一〉
肆●引註資料
註五、鑼 / 黃春明 著,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出版 / 發行,民國六十九年五月第十四版。
註六、小寡婦 / 黃春明 著,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出版 / 發行,民國七十三年十月第二十二版。
註七、莎喲娜啦‧再見 / 黃春明 著,台北市:皇冠出版社 出版 / 發行,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初版。
註八、原文見張惠娟 著〈台灣後設小說試論〉,鄭明娳 主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之三‧小說批評之卷》,頁 202,正中書局 出版 / 發行,一九九三年六月。
註九、參見呂正惠 著〈閨秀文學的社會問題〉,收入作品集《小說與社會》,頁 135,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出版 / 發行。
註十、莎喲娜啦‧再見 / 黃春明 著,台北市:皇冠出版社 出版 / 發行,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出版
註十一、參見呂正惠〈黃春明的困境—鄉下人到城市以後要怎麼辦〉,文星雜誌一百期,頁 133,一九八六年十月。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