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石油耗劫》(商周,2004)是本探討石油戰略的書,讀過才知是本介紹各種能源的科普書,有點失望。
別老是被眼前的油源爭奪戰搞得昏頭轉向,這類的書已有不少,但少見像《石油耗劫》這種從科學角度來探討各種能源之所以然的書,不了解所以然,就會被各種「其然」的紛爭弄得不知所從。
知所以然幹嘛,知道了也不能改變國際現實啊!
你是說美國為控制中東油源而發動兩次對伊戰爭,說來也真反諷,有時令人搞不清誰是資本主義誰才是極權好戰。資本主義的美國用武力占有油田,而極權共產的中共卻花錢從中亞、俄羅斯建油管買油。
這叫主義立場決定是非對錯,只要是美國老大幹的事,不論用武力強占或用錢強買全都是對的,相反中國等老大不爽的國家做的事就全錯!
算了!懶得跟你吵這種「誰的拳頭大誰就大聲」的歪理。還是來談談有科學依据的《石油耗劫》。
作者大衛‧古斯丁一再反駁一般人的石油迷思,誤以為石油可用到最後一滴才是耗劫,他說:「從過去所有經驗可知,人類一開始使用天然資源的速度為零,之後逐漸攀井至高峰,然後隨著資源耗竭而下降回零……如同上世紀(美國本土的產油經驗)一樣,未來全世界石油需求將持續增加,哈伯特(曾用數學模式預測出美國本土的產油耗竭)的追隨者預言,石油危機在油量供應的高峰期就會出現,而不是等到榨乾最後一滴不油。」(p.43)
難怪世界各國都已展開了搶油大戰,只是有些吃相較難看,像中國就文明多了,向西、北用買的,東、南則主張共同開發。
小心有詐!在美國老大的撐腰下,日本,越南、菲律資等可不願意共同開發。
給臉不要臉,那天中國強起來,別說共同開發,能分點油水就算不錯了。
哎喲!又扯到傷感情的搶油大戰了。作者認為在石油即將耗劫、煤又會造成温室效應和各種汚染的前提之下,以人類現今的科技及成本效益,要想維持現代文明的生活水準的話,將不得不重新採用核分裂發電(他分析地球核心本身就是座大核分裂,而太陽則座大核融合)。
風力發電受限於大多地區風力不足或不均,太陽能也有類似問題,且高大的風力發電機也會干擾飛鳥生態和雷達通訊。水力則有破壞水土和水庫安全的問題,而且大多能建水庫的地方都已用完。
至於交通工具用能源,至今仍沒任何能取代石油,不是動力不足如電池、就是危險且价貴好幾倍如氫氣。
那就像我一樣用走的或搭大眾運輸。
另參本館: 《石油世紀》 《石油耗劫》中國石油大戰略 兩岸油災 油價漲不漲
石油危機>百度百科
石油危機爲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産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爲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爲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陳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産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産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産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産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爲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啓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爲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産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石油資源的分布與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求關系
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在國計民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文明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爲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世界石油資源的地區分布是不平衡的,許多國際矛盾和沖突由此引發。從石油資源來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爲,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爾和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産量占世界總産量的30.4%。北美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爲297.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爲245億噸,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蘇聯地區,獨聯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爲106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産量爲4.9億噸,占世界總産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産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占世界總産量的1.5%;非洲地區爲11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參見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占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說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歐盟借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和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爲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曆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于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于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點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
石油與國際政治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系的現實可以看到,石油資源和水資源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沖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成爲國際鬥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南沙群島問題等,其背後都存在著深刻的資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僅僅由水引發的沖突就達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變爲武裝沖突。隨著石油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國際石油市場新動態
●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2004年,國際油價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國普遍關注。今年1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爲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然達到了每桶55.67美元,漲幅達73%!
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給世界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約0.3百分點。高油價給消費者帶來了影響,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減其他開支。油價持續上揚還使得企業成本上升,盈利空間縮小,尤其是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更加難過。在居高不下的有油價面前,盡管亞洲經濟增長沒有明顯的減緩,但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已顯而易見,亞洲經濟潛伏著滯脹的危險。
● 尤科斯公司解體
2004年7月,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稅款按進入司法程序。迄今爲止,俄稅務部門要求尤科斯公司償還的稅款已超過了275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只償還了39億美元。
由于事關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決尤科斯的巨額債務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是2月19日喜,鮮爲人知的神秘買家貝加爾金融集團以2,607.5億盧布(約合93億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76.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後僅3天,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就被證實爲尤甘斯克的真正買家。俄專家認爲,由于尤科斯公司解體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國有化,俄羅斯政府重新恢複了因蘇聯解體和國有企業民營化而喪失的對石油天然氣領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場現狀綜合分析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産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爲曆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
1973年能源危機 - 原因∶石油輸出的主要力量爲阿拉伯國家,他們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運。
英國石油抗議活動 - 原因∶英國油稅已高居不下,而原油價格卻又上揚。
1979年能源危機 - 原因∶伊朗革命爆發。
1990年石油價格暴漲 - 原因∶波斯灣戰爭。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國際輿論開始關注起世界“能源危機”問題。許多人甚至預言:世界石油資源將要枯竭,能源危機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開發各種能源資源,那麽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面臨能源短缺的嚴重問題。
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爲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資源將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枯竭。它的蘊藏量不是無限的,容易開采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余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采的價值。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爲主導的條件下,如果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14.html?tp=6_11
(楨:同樣面對災害,由中胡能出訪、美馬則內困,可看出威權與民主應付危機的高下,另參本館:歐巴馬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共十七大 《石油耗劫》 《煤礦》)
胡錦濤下令軍隊趕赴撫州救災【中央社 2010.06.22
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昨晚決堤,災情嚴重,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第一時間指示南京軍區派遣軍隊連夜趕赴撫州,展開抗洪搶險。
中新社報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第一時間要求各級單位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此外,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總指揮回良玉也下達指示啟動國家防汛二級應急機制。
據報導,趕赴撫州災區的南京軍區部隊超過800人。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水利部副部長兼國家防總秘書長劉寧等部門領導已連夜趕赴救災現場一線指揮救援。
據報導,截至目前,撫河潰堤災民有10多萬人,已妥善安置和轉移6.8萬人。
我軍陸航直升機降落江西河堤決口處勘察災情
新華網撫州2010年6月23日電 (邱柏星、趙翀)6月23日上午,南京軍區某陸航團兩架直升機克服各種複雜飛行條件,成功降落江西撫州市唱凱堤決口處,對受災的羅針、唱凱兩鎮進行災情勘察。這是該陸航團抵達災區後執行的首次飛行救災任務。
10時05分,直升機抵達災情最爲嚴重的羅針鎮上空。從空中俯瞰,災區內一片汪洋,村莊、民房、農田全部被淹沒在水中,鄉村公路蹤迹全無,只能憑水中隱約浮現的行道樹辨識路迹。由于洪水造成了地圖上原有地標的缺失,直升機只能以福(州)銀(川)高速撫州段作爲參照飛行。
從空中觀察,沿高速兩邊的自然村被洪水分割成一個個“孤島”,高速公路此時成爲了實施救援的重要的“中繼碼頭”,聚積了大批救援物資和人員,沖鋒舟也以此爲節點 “孤島”之間劈波斬浪。
11時左右,直升機飛抵最險的任務區—唱凱堤決口處。爲全面地勘察決口區域,兩個機組中一架直升機盤旋,進行低空勘察,另一架直升機克服起降空間小,高壓電線密布的複雜條件,在離唱凱堤決口不到50米處成功實施降落。
機組乘員隨即對斷堤及周圍情況進行了現地勘察。在勘查中發現,決口寬度雖然沒有繼續擴大,途經決口的洪水流速也沒有繼續增加,但在決口處壩沿上又出現了數條新的裂縫,同時鑒于壩基土質松軟,橫斷面長時間遭水沖擊浸泡,因此,還不能排除決口會繼續擴大的可能。
執行勘察任務的機組于12時30分順利返抵駐地,航程總計150公裏,勘察範圍150平方公裏。團長司啓富說,他們將對今天的勘察情況進行分析彙總,上報給抗洪指揮部。
我空軍出動8架伊爾76和7架運8搶運救災物資
新華網北京2010年6月23日電 (張玉清、李開強)截至23日,空軍投入15架運輸機共執行18架次飛行任務,運送155噸救災物資至江西災區。
江西撫州唱凱堤決口後,空軍迅速啓動應急機制,派出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和7架運-8中型運輸機搶運救災物資。剛剛完成玉樹抗震救災運輸任務的航空兵某師,接到空軍預先號令僅30分鍾,就完成了5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的出動准備。空軍相關機場保障單位也迅速抽調近700名官兵、70余臺車輛,做好救生物資的裝卸准備工作。
同時,空軍還調整航空運力,改變飛行計劃,命令在外執行任務即將返航和准備執行其他任務的飛機立即轉入緊急空運。
胡錦濤率300人訪加 參加G20【聯合報╱記者賴錦宏 2010.06.24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率領龐大的三百人經貿團前往加拿大,展開對加國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將參加在多倫多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G20峰會)。這是中國國家主席五年來首次訪問加拿大,胡錦濤此行將扭轉中加關係「政冷經熱」的趨勢,推進兩國關係回溫。
暴雨強襲江西潰堤 救災總動員2010-06-23 中國時報 陳筑君
本月十三日以來,大陸南方多省接連遭到暴雨襲擊,截至目前,至少造成兩千九百萬人受災,五一一人死亡失蹤,江西第二大河「撫河」昨早也發生決堤,部分地區水淹至二樓以上,導致約十四.五萬人備受威脅。
據陸媒報導,自今天起,另一場大範圍的強降雨,恐將再次席捲南方;對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已下令軍隊全力救災。
另外,大陸財政部昨晚也透露,為應對當前情勢,已緊急下撥洪澇災害應急救災資金二.五三億元人民幣,用於協助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和貴州五個重點受災省份。
今起至廿六日,長江沿江及其以南地區又將有強降雨發生,湖南、江西、福建、廣西等地汛情將進一步擴大,建議各地、各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加強防範區域性洪澇災害和嚴重次生災害。此亦為大陸南方入汛以來,遭遇到的第十一輪強降雨襲擊。
另外,受罕見持續強降雨襲擊,廿一日江西省已有廿六條河流超警,包括撫河、信江等河流皆發生超歷史紀錄的特大洪水。昨上午,江西第二大河撫河發生決堤,在災情最嚴重的羅針鎮,洪水水位普遍淹至二樓以上,當地已緊急轉移三.五萬人,撫州市唱凱堤靈山何家段決口,決口寬度六十公尺,約十四.五萬人受到威脅。
而據大陸國家防總辦公室和民政部昨天統計,十三日以來,強降雨已造成江西、福建、湖南等十省區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累計受災人口達二九一四萬人,農作物受災一六○九千公頃,因災死亡三六四人、失蹤一四七人,轉移人口二三七.六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六六五億元人民幣。
撫河決堤圍困10萬人 胡錦濤急調精兵馳援
中評社北京2010-6月23日電/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21日傍晚發生決堤險情。災情發生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胡錦濤親自指示南京軍區組織800多人搶險隊伍連夜趕赴撫州,開展抗洪搶險。
大公報報道,自14日以來,連日暴雨導致江西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21日18時30分,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撫河唱凱堤發生決堤。唱凱堤全長81.8公里,決堤部位寬60米,後加大到約340米,內外落差23厘米。決堤造成受災鄉鎮4個,受災村莊41個,被淹區平均水深1~2米,4個鄉鎮共計15萬人,其中羅針鎮13個村、唱凱鎮3個村受災最為嚴重。整個被淹區人口達10萬人。截至22日14時,已安置災民9.1萬人,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災情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搶險救援,把人民群眾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胡總書記親自指示南京軍區組織800多人搶險隊伍連夜趕赴撫州,開展抗洪搶險。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等省主要領導親臨抗洪前線指揮,撫州市委書記甘良淼、市長張勇率市領導第一時間趕赴救援現場,成立搶險救援總指揮部,緊急開展救援。
1.5萬人投入抗洪搶險
記者在羅針鎮通往撫州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公路兩邊的洪水已淹沒至樹的頂端,蔓延至樓房的二樓,大部分人員都已撤離,房屋顯得空蕩。穿著橙色救生衣的武警駕駛衝鋒舟來往洪水中,正忙碌地轉移未撤離群眾至安全地帶。不時有載滿救援物資的卡車駛過,高速公路兩邊站滿了被成功救援出的災民,焦急地等待救援車輛將他們送至安全點。路邊有警察在維持秩序,指揮過往車輛及災民登上救援車輛。
截至22日14時,共有1.5萬餘人投入抗洪搶險,同時還有50台無線電、4部衛星電話、20台發電機、2台移動通訊車投入現場救援工作。撫州市區設立了17個安置點,可容納3萬多人。搶險救援總指揮部調運帳篷7800餘頂,其中已搭建1500餘頂,棉被2100多條、毛巾被5000多條、草蓆5000多床、礦泉水4000多箱、方便麵2100多箱、餅乾3200多箱送往災區和災民安置點。
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災區群眾奮力開展自救互救,發生了不少感人的事跡。這其中有一個「更夫」受到了街坊的廣泛讚揚,他就是家住臨川區文昌街辦河東灣前進路的黎清水。從20日起到21日凌晨,年近40的黎清水密切關注河水的水位。街坊中有不少兒童和年事已高的老人,一旦河水決堤,非常不方便撤離。因此,他放棄了休息,每隔一段時間就走上街頭,為街坊們通報水情,並逐一到老人家中告知水情,讓老人家放心休息。
據唱凱鎮低洲王村村民介紹,21日晚洪水開始上漲,電也停掉,周圍一片漆黑,不少村民站在樓頂敲打臉盆等,發出信號,引導救援人員到來。儘管身處環境惡劣,群眾堅信救援人員一定會趕來。從20日晚至今,武警戰士不斷駕駛衝鋒舟轉移被困群眾。已成功救出9.1萬人,仍有部分群眾受困滯留家中
救援!爭分奪秒大轉移!
從中央到省,再到市縣鄉村,救人,成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災情發生後的幾小時內,各受災鄉鎮的幹部以最快速度,緊急通知群眾轉移。救援人員先將家住低窪地、水深處、危舊房和老弱病殘的受災群眾按就近、就高、就好、就快的原則迅速轉移。3.5萬名群眾,在很短時間內實現快速轉移,安然脫險。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各路援軍緊急馳援災區。1.5萬餘名解放軍指戰員、公安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市縣鄉村幹部投入抗洪搶險一線。760多艘衝鋒舟、橡皮艇、漁船、采沙船投入救援,並發放救生衣1萬餘件。
決堤當晚,撫州公安局近200名民警趕到附近村莊,分片包幹負責組織群眾緊急撤離。至21日23時左右,受災村莊水位都超過1米後,80多名公安幹警通宵守候在現場,隨時應對突發情況並組織開展緊急援助。
由於災區操舵手緊缺,南京軍區某部從福建星夜馳援,歷時7個小時,一到災區便投入救援。在不到8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就出動衝鋒舟1700餘次,救出受災群眾16000多人。
在大堤決口處,武警江西總隊近千名官兵輪番上陣,駕駛20多艘衝鋒舟四處搜尋被困群眾。
由於大堤比較陡峭,戰士們就把老人和孩子背上岸,然後用軍車幫助群眾撤到位於市內的17個安置點。據正在現場指揮救援的總隊政委唐曉介紹:“我們的宗旨就是救人,盡最大的限度、最大的努力救老百姓出來。同時每條船準備10件救生衣,讓救下來的老百姓都穿上救生衣,保證安全地救出來。”
為了讓撤出來的群眾得到有效安置,防汛指揮部調運帳篷7800餘頂,棉被2100多條、毛巾被5000多條、草席5000多床、礦泉水4000多箱、方便面2100多箱、餅幹3200多箱送住災區,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就醫。
截至22日14時,救援人員已成功救出和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9.1萬人。由於仍有部分受困群眾滯留家中,救援人員正設法組織他們向安全地帶轉移。目前,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降雨還要“回頭”,防汛弦鬆不得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預計從6月24日起,江西省將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受強降雨影響,今後幾天,江西省內各大江河水位將會繼續上漲。
但是,記者在災區發現,很多受困群眾仍然心存僥幸,困守家中等待洪水退卻。一些已經被轉移出來的群眾說,多數村民已經撤離,但是還有部分人不願離家,“主要還是擔心出來後生活不方便,財物無人看管。”
對此,防汛指揮部在進一步加大救援和安置力度的同時,印發數千份《告村民同胞書》,勸導村民抓緊時間迅速轉移。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也先後趕到決堤現場,查看災情,督導防汛工作。
按照《江西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21日21時30分,江西省已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長江防總也相應啟動了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全力支持江西省的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目前,江西省領導已停止一切會議活動,省委常委和副省長全部分片到各區市督導防汛工作。
江西撫河決堤初步原因查明:罕見強降雨導致
中新網臨川2010-6月22日電(張見悅 艾永全 何柳斌)22日下午17時,記者從撫州市“6.21”防汛指揮部獲悉,撫河決堤的初步原因已經查明,罕見強降雨導致撫河干流下游發生超歷史洪水,是堤防決口的最主要因素。
21日下午6時30分,撫河唱凱堤突然決口,決堤部位寬60米,後缺口逐漸加大,22日上午,現場救援人員向記者表示,缺口目測距離大約達到“400米”,而撫州市“6.21”防汛指揮部最終提供的準確數據確定為約340米,內外落差23釐米,臨川區羅針鎮、唱凱鎮的41個村莊10萬人受災。
據初步分析,決堤的主要原因是撫州市範圍內出現持續歷史罕見的強降雨,撫河干流下游發生超歷史洪水。此外,決口堤段處於幹港與撫河干流匯合口下游凹岸,形成迎流頂衝,匯合後撫河主流直接衝擊堤腳堤身,河堤在高水位風浪的淘洗下崩脫,造成短時內決口。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0/06/22/107s2894614.htm
假如漏油事件發生在中國,西方輿論將如何"亢奮"?
近期,位于美國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起火爆炸,致7人重傷,11人死亡。大約兩天後,鑽井平臺沈沒,受損油井開始漏油。關于漏油的數量,專家們在不同的時間點給出不差別尤爲巨大的估計量,開始時估計每天的漏油爲1000桶,後來又估計是5000桶,5倍于先前估計數量,到5月14日,根據最新觀測錄像來看,鑽井平臺爆炸沈沒造成的漏油量可能70000桶,是此前官方公布的(5000桶)的14倍。
……………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西方輿論立即抛棄了他們在對待其他國家——比如發生在中國的類似事件時的一貫做法,幾乎全都處于靜默狀態,秉持“沈默是金”的信條,紛紛失了聲失了語。如果換作是中國發生類似事件,我們不難想象,那些慣于戴上有色眼鏡看待別人的西方媒體,定會如螞蟻般蜂湧而至,來個鋪天蓋地視覺與聽覺的大轟炸。
第一,他們會派出大量記者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在遇到因爲救災等特殊原因不能有關方面讓記者靠近事故現場時,他們立即會搬出“新聞自由”,“消息封鎖”,“不講人權”等政治性話語出來,指責中國有關部門有意不讓他們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將“單純事件”往“政治高度”提升。
第二,他們會從多個“側面”出擊,通過解剖諸多“細節”,挖掘所謂“內幕”資料,將報道的焦點轉移到與事件關系不大或者根本扯不上關系的話題之上。如什麽企業內部管理是如此的混亂不堪,政府對受害者又是怎樣的不聞不問,事件背後有多麽嚴重的官商勾結與權錢交易,如此等等,似乎他們就是真理和正義的化身。
第三,在新聞輿論的大規模推波助瀾之下,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們會趁機把石油價格炒高到新的水平——比如突破90美元/桶甚至100美元/桶以上,借機大賺一筆。
第四,他們會以生態保護神的道義姿態高調出場,開大馬力烘托出足以令人發指的系列“生態災難”,做足他們在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問題上高大道德形象。
除了上面羅列的四個方面,還會有第五、第六、第N。。。。。個方面。在西方文明至上,其他文明都無足挂齒的潛意識裏,西方社會那一副副加倍放大了的有色眼鏡只是用來觀察別人的。回想當年中國四川發生特大地震時,西方不是有不少的主流媒體將報道的焦點之一放在工程質量問題上,而且在後來還有媒體名人親自登場,親口說出地震是對中國的報應這樣缺乏起碼人性的語言嗎?在中國發生的“毒奶粉”與“毒餃子”事件中,許許多多的西方輿論曾經做出了與事件無關的大量報道,那陣勢好象他們就不存在類似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似的。就是前一段時期發生在中國西南一帶的嚴重旱災,不是也有不少西方輿論采取他們慣用的“栽髒”方式,將此歸咎于中國興建的水利設施,甚至不懷好意地趁機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友好合作關系嗎?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西方社會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時,他們的輿論並沒有在那裏有意起哄與火上澆油,同樣的道理,發生在非西方社會的類似事件,我們也不希望來自西方社會的輿論伺機起哄與亂上添亂。
西方輿論界應該放下他們長期以來自我標榜的裁判官身份,盡快抛棄那副專門用來觀察與評判別人的“有色眼鏡”,切實回歸到平常心態,正確對待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就象正確對待自己國家發生的事情一樣。如此,才能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好交流,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人類文明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世界各國的繁榮進步。
回應
此貼要頂,主要是因其揭穿了西方媒體所謂公正,公開的實質。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他們美國佬是遭報應了呢?!俺是個小人,喜歡以同樣的方式反擊同樣是小人的他們...9.11,嗨...不瞞您說,俺和一幫朋友專爲這事聚在一起開啤酒大大地慶祝了一回...嘿嘿...
什麽都別說,強大才是硬道理.
問題是西方國家爲什麽非得用“有色眼鏡”對待中國呢?能解釋這個問題嗎?
中國發展出跟他們不同的文明和政治制度,他們一直宣稱中國從1949年起就開始加速走向滅亡,不難理解,他們當然不會放過任何爲自己辯護的機會,爲此甚至願意放棄任何道德和良知,包括滅絕人性的利用地震等自然災難的機會攻擊中國,裝B擡高自己。
我們應該大肆報道這件事,反正西方媒體總是反華辱華。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215982
另參本館: 禁親中言論 天災?人禍? 中共的救災能力 大陸造假與打假 中國黑心奶粉 全球黑心產品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欺中怕美 日本黑心食品 台灣毒奶症瘊群
漏油事件 衝擊歐巴馬2010-06-16 中國時報 林博文
歐巴馬完全沒有想到一場漏油事件竟會演變成他的領導危機和政治負數。媒體過去稱頌他的冷靜、鎮定、沉著和不露情緒的優質領導特色;在漏油之後,都變質為不積極、反應慢、與現實脫節、不關心民生疾苦的劣質領導特徵。
歐巴馬完全沒有想到一場漏油事件竟會演變成他的領導危機和政治負數。媒體過去稱頌他的冷靜、鎮定、沉著和不露情緒的優質領導特色;在漏油之後,都變質為不積極、反應慢、與現實脫節、不關心民生疾苦的劣質領導特徵。
近六十天來,每一家廿四小時新聞的有線電視,夜以繼日地在螢光幕上亮出漏油第幾天的標誌。每天的頭條新聞和名嘴論述,全都是漏油事件。歐巴馬日子難過了,他在周一和周二第四度趕至受創的墨西哥灣沿岸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去視察、慰問災民及安撫地方官員,他也去過三次受創最重的路易斯安那州。周二晚上又要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向全美發表有關漏油補救的電視演說,這是他上台一年半以來首次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談話。過去歷任總統都是於國家出大事時才在橢圓形辦公室向人民講話。
老實說,這次歐巴馬身陷政治熱鍋裡,有點咎由自取。他和他的貼身幕僚太缺乏警覺性,又誤判災情的衝擊性,加上未及時做出動作,以致造成今天四面楚歌的困境。白宮誤判情勢的糗事,漏油事件已非第一樁矣。今年年初,麻州補選參議員以補實愛德華.甘迺迪的遺缺,白宮一直以為民主黨所提名的麻州女檢察長瑪莎.柯克莉一定會輕鬆擊敗共和黨對手、州議員布朗。沒想到前線軍情突然告急,白宮趕緊請歐巴馬「御駕親征」到麻州為柯克莉站台,一切都已太遲了。甘家兄弟霸占了五十多年的參議員席位就這樣被一個拍露身裸體照的帥哥搶走了。
最令歐巴馬不爽的是,一向挺他的自由派媒體現在對他的批評已和保守派不相上下,且有過之。左右翼媒體皆痛批歐巴馬對惹禍的英國石油公司(BP)不夠強硬,七成以上的美國人民亦作如是觀。除了漏油事件,左翼媒體也不滿歐巴馬的阿富汗政策,希望他早日撤兵,美軍不要再為一個腐化無能而又狡詐的卡載政權送死。然而,最新情報傳出美國國防部和地質調查所多年調查結果,發現阿富汗地下蘊藏了至少一兆美元以上的各種礦產。在這種誘惑下,美軍怎麼會撤走呢?中國早已在阿富汗大撒紅包(美國官員說,動輒數千萬美元)以獲得採礦權。
在二○○八年大選時近身採訪過歐巴馬的記者,都得到一個印象,即歐巴馬是個有「控制癖」(control freak)的人,他不喜歡授權部屬,自己愛攬權,一個人發號施令;他也不喜歡在他身旁有突發狀況或有任何戲劇性地偶然事件(Obama no drama)。歐巴馬尤其痛恨洩密,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員克利斯托和五角大廈幾個首腦事先把增兵計畫透露給揭發水門事件而出名的《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歐巴馬大怒,他把國防部長蓋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和中央指揮部指揮官皮特立厄斯叫到白宮,當面訓斥他們絕不可再犯,眾人點頭稱是。
《新聞周刊》主筆佐納森.歐特爾在其剛出版的新著:《諾言》中,對歐巴馬的許多領導特質與實例,有生動的描述。歐巴馬的治國方式近乎所謂「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亦即管得太多、太細。做一個日理萬機的總統,這樣的行政管理顯然不對,他應該掌握全局、抓大事,小事由部屬來負責。常被人譏嘲的卡特總統,就是一個愛管小事、大事又管不了的首席行政長官,他當年連白宮網球場的使用權也要管。
但在此次漏油事件中,歐巴馬最受人詬病、被批評最多的是,第一反應太慢,第二不太關心的樣子。反應慢的責任應由歐巴馬自己和他的團隊承擔,他們也要為此缺失付出政治代價。這是領導系統出了毛病,他們已當政一年多,心裡面早就應裝有政治雷達,不該後知後覺。至於對災情不關心,這也許是歐巴馬一向表現得太酷、太冷靜而予人一種錯覺。很多評論家在電視上大聲吼說:「總統,你為什麼不發火?你為什麼不痛罵英油公司?你為什麼不表現你對災情的哀傷?」換句話說,他們希望歐巴馬最好每天在白宮對著電視機宣洩情緒,以博取民眾的好感。
但歐巴馬不是一個把喜怒哀樂都擺在臉上的領導人。他是個內斂的人,人家說他有「控制癖」,善於控制人,亦很會控制自己。他是個擅長講道理的人,而不是一個容易流露感情的人。因此,歐特爾說他很少知心朋友,而選民(或災民)總覺得他缺乏親切感,總認為他好像不太關心我們。
歐巴馬把漏油事件比成九一一事件。他的政治前途就像受到嚴重汙染的墨西哥灣一樣,只要海底油井繼續漏油,歐巴馬只能仰天長嘆了!
相關新聞
歐巴馬重申向BP求償決心
BP評等降到BBB 接近垃圾級
歐巴馬:BP須賠償民眾及生態損失
BP將聲請破產謠言四起
林博文專欄》漏油事件 衝擊歐巴馬
歐巴馬將就BP漏油事件發表全國電視講話
歐巴馬:BP沒處理好漏油事 美和它沒完沒了
惠譽調低BP信用評等
留言:horrses2010-06-16 10:19:26
唉,這是運氣問題啊。歐巴馬已經是個很努力任事的總統了,被批評為事必躬親,沒道理啊。像小布希那種時時在"度假辦公"的,才是該罵。任何總統遇到這種連現代科技都解決不了的事情,都注定被人民當作發洩對象。漏油事件到目前沒有人能解決的,就算BP破產也沒用。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3785x112010061600169,00.html
民調:油災使歐巴馬所獲信任減少
法新社華盛頓2010-06-17日電:今天公佈的民調顯示,認為歐巴馬總統對墨西哥灣漏油危機處理態度夠強悍的美國人已減少,這和卡崔娜颶風後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聲望滑落的現象如出一轍。
約53%的調查對象認為,歐巴馬是堅定而有效率的領袖,比1月民調結果減少7個百分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項民調「提出證據顯示,民意對歐巴馬領導力的看法,和布希在2005年卡崔娜颶風侵襲墨灣後所遭遇的模式相仿」。歐巴馬15日於黃金時段發表演說後,CNN和民意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即進行了這項民調。
在卡崔娜颶風造成紐奧良水患並使墨灣沿岸地區受災後,認為布希領導力強而果斷的比例下滑多達10%,成為52%。
16日的民調發現,相信歐巴馬處理危機態度夠強悍的美國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1%,成為53%。
墨灣漏油 歐巴馬:潔淨能源正是時候【聯合報╱編譯朱小明2010.06.17
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晚間首度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向全國發表演說,強調英國石油公司(BP)必須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的所有損失埋單,並利用這項危機為潔淨能源請命,呼籲美國民眾展開潔淨能源的「全民運動」。
歐巴馬以BP必須承擔責任來貫穿整篇演說,強調要「讓BP為墨西哥灣石油外洩付出代價」,他將命令BP成立基金,來支付災民的賠償要求,並由獨立第三方管理,以保證賠償「公平」、「及時」。
在歐巴馬演說前幾小時,美國官員大幅上修對墨西哥灣漏油的估計:每天漏油3萬5000桶至6萬桶,高出先前估計的2萬至4萬桶。
歐巴馬警告:「流進墨西哥灣的數百萬加侖的石油像傳染病,我們將與之戰鬥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他呼籲受創最重的四個州儘快動員國民兵,加入對抗油汙的戰鬥。
對於歐巴馬政府被批評處理油汙危機不力,他表示,漏油事件一發生,聯邦政府就啟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環境清理行動。歐巴馬已授權部署1萬7000多名國民兵,在受創的南部沿岸清除油汙。
歐巴馬強調,這次危機更凸顯出擁抱乾淨能源「正是時候」,美國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能源。他說:「美國消耗全球20%以上石油,本身儲藏量不到2%;所以石油公司才必須深入海面下一哩深處鑽油,因為陸上和淺海區已無處可鑽油。」
他指出,美國每天消耗10億美元用於進口石油,美國人數十年前就知道,使用廉價易取得的石油的日子屈指可數,但一直未採取行動,戒除一世紀來對石化燃料的仰賴。
他說,美國有必要戒除「石化燃料癮」,這與二次大戰備戰和登陸月球同等重要。
但歐巴馬並未提出具體方案,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博納警告歐巴馬,不要試圖利用危機推銷會「謀殺就業」的能源和氣候變化法案,顯示歐巴馬的潔淨能源目標阻力重重。
最新民調顯示,52%美國民眾不滿歐巴馬政府對漏油危機的處理,這是歐巴馬決定大動作在晚間黃金時段發表演說的主因之一。對BP處理漏油危機的表現,更有83%民眾不滿。
其 他 新 聞
‧ 歐巴馬:墨灣漏油 英國石油要全賠
‧ 報導:英國石油同意提撥200億美元賠償基金
‧ 墨灣漏油 歐巴馬:潔淨能源正是時候
‧ 第一次!歐巴馬選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演說
‧ 禍不單行…英國石油恐聲請破產
‧ 英國石油股價猛跌 主權基金大失血
‧ 一種併購 四種可能
‧ 墨灣漏油影響捕撈 蝦價漲
‧ 英國石油慘 集油船遭雷擊起火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668667.shtml
黑色奈及利亞 漏油50年無人關注2010-06-18 中國時報 楊明暐
對奈及利亞盛產石油的尼日河三角洲居民而言,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引發全球關注令他們驚訝和不解。在他們眼裡,漏油根本不是新聞,過去五十年來,歐美各大石油公司在這片熱帶遼闊土地上外洩的原油,已高達五億四千六百萬加侖。
《紐約時報》報導,奈及利亞幾乎每周傳出漏油事件,沼澤因油汙入侵,長久以來魚鳥絕跡。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一條輸油管破裂,在漏了兩個月原油後,幾周前才被堵住,當地幾處蝦蟹群居的紅樹林,現已成了黑褐色世界。
海門口溪四月才遭漏油汙染;鄰近的阿誇伊博姆州,漁民拿著被油汙染黑的漁網破口大罵;五月間艾克森美孚公司一條海上輸油管漏油,把當地海域變成了死海。
奈及利亞許多輸油管老舊鏽蝕,油井年久失修,加上法規鬆散、維修效率低落以及人為破壞,漏油是家常便飯。偶爾有人出來抗議,如上個月一群婦女前往艾克森美孚的油田示威,下場是守衛士兵一頓毒打。
去年,奈及利亞日產原油逾二百萬桶,過去五十年來,外國石油公司在奈國溼地設置了數千公里縱橫交錯的輸油管。其中最大的荷蘭皇家殼牌,開採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
奈及利亞政府和環保組織二○○六年的一份報告估計,過去五十年來,三角洲平均每年漏油一千一百萬加侖,超過一九八九年「艾克森瓦爾狄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外海的漏油。
三角洲居民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感到吃味,艾克特市一名官員姆邦說:「我們很同情他們,但五十年來,我們這兒一直是這樣。」他嘆道,國際媒體從不報導奈國的漏油,沒人關心當地情況,「我們再怎麼哭喊,外面也聽不見。」
漏油對三角洲環境造成的破壞,遠比墨西哥灣嚴重,非洲的紅樹林大部分生長在這裡,此地水域則提供世世代代居民各式各樣漁獲。環保人士多年來不斷呼籲改善漏油情況,但收效不大。產油區最大城市哈爾科特港「環境、人權及發展中心」的納格巴頓說:「這裡的環境早已壽終正寢。」
英相籲BP賠償要有限度2010-06-18 中國時報 江靜玲
英國首相卡麥隆呼籲英國石油公司(BP)應保護投資者,防範美國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提出過度的賠償要求。這是自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以來,倫敦當局首次強烈表態。
儘管BP同意設立二百億美元的獨立帳戶,做為漏油事件賠償基金,美國總統歐巴馬與BP高層會晤後,在白宮發表談話時仍指出,二百億美元不是上限,BP仍有可能面對美國民眾或地方政府對其提出的控訴。
針對此一情勢發展,卡麥隆首次強烈表態,呼籲BP必須考量英國投資者的利益,維護公司財務穩定,不應接受需索過度的賠償。
卡麥隆表示,BP在英國聘用上千名員工,更是許多投資者的退休基金所在。卡麥隆強調,確保清楚確定的賠償界限十分重要,如此BP才能持續經營下去。
BP原訂廿一日發放今年第一批股利二十六億美元,但因必須支付墨西哥灣漏油賠償,已宣布停止發放。這是自二戰以來,BP首次中止發放股利。BP財務長葛羅特也宣布,該公司計畫脫手一百億美元的資產,以籌集賠償基金。
BP執行長挨轟 英首相籲理智對話
法新社布魯塞爾2010-06-17日電: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今天呼籲,要對英國石油公司(BP)的漏油事件進行「理智對話」。BP執行長出席美國眾院聽證會,並就這場環境災難面對質詢。
BP執行長海華德(Tony Hayward)在華盛頓接受墨西哥灣漏油質詢,並受到許多直接的嚴厲批評。卡麥隆在布魯塞爾被記者問到此事時說:「眾議員可以自己決定要如何表達觀點。」
卡麥隆說:「我們的觀點則是,發生的事很明顯地是一場環境災難,我們必須盡所有力量協助善後,並且隨時準備盡一己之力。」
卡麥隆形容BP是一家非常重要的企業,因為它僱用成千上萬名英國和美國員工,他並強調,希望BP能繼續維持「強大和穩定」。
漏油=漏財 BP可能損失629億美元2010-06-18 中國時報 黃文正
英國石油公司(BP)執行長唐熙華(Tony Hayward)預定十七日下午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磨刀霍霍,準備好好修理這位大老闆。另外BP雖承諾拿出二百億美元成立賠償基金,但法律專家表示,美國司法部若對BP提起刑事訴訟,二百億美元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賠。
唐熙華因漏油事件成了全美公敵,日前他對外訴苦:「我想回歸正常的生活」,被痛批不知墨西哥灣沿岸居民疾苦。無獨有偶,BP董事長史凡柏格十五日對外表示,BP絕非貪婪的公司,會關心「小人物」。這句話老美聽得格外刺耳,迫使史凡伯格致歉。
BP在預發聲明稿中表示,唐熙華將向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的委員報告,他對漏油事件深感不安,也全然掌握事件發展的可怕狀況,會隨時緊盯公司內部調查進度。
此外他也強調:「我了解外界都想知道幾個簡單的問題:事件為何發生?誰該負責?然而真相是,這是前所未見各種錯誤因素組合釀成的一次複雜意外。」
《紐約時報》表示,BP雖備妥二百億美元,但司法部若提起刑事訴訟,BP將面臨更大財務壓力,單是民事賠償金額一天就高達二.八億美元。
密西根大學法律教授伍爾曼指出,即使只是觸犯環保法令的輕罪,法院也可能按照聯邦刑法作出巨額罰款的判決。Raymond James投資公司分析師莫爾查諾夫估計,包括民事和刑事罰款,BP將支付六百廿九億美元。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或改變全球深海石油開採(另參本館:《石油耗劫》
深海採油曾經被認為是非常昂貴的,不可行的。但是,2007年和2008年的高油價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深海石油資源的開發潛力。
根據美國礦藏管理局,2008年墨西哥灣有31個深海石油鑽井平台,而在1992年那裏只有三個石油鑽井平台。
世界其他地區的海底石油開採也在繼續。今年早些時候,福克蘭群島附近海域也開始出現石油開採,而那一海域以前曾被認為太深,不適於石油開採。
但是大多是深海石油都是集中在所謂的金三角地帶,也就是墨西哥灣、巴西和西非這三個地方。
巴西海岸外的圖皮油田和木星油田是近幾年發現的最大的兩個深海油田,在非洲的安哥拉和尼日利亞海岸外也在開發巨大的原油儲藏。
隨著技術的進步,深海原油儲藏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開採。石油公司現在已經能夠在它們所稱的超深海(低於海平面500米以上)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上操作。
深海原油生產的具體數字很難掌握,部分原因是人們對深海原油開採的定義不一樣。
美國礦藏管理局把超過350米深的海上鑽井平台界定為深海油井。但其他機構,如《石油經濟學家》雜誌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則把超過400米深的海上鑽井平台定為深海油井。
由於全球經濟危機,世界各地的石油消費在過去兩年裏略微下降。據BP年度能源統計報告顯示,2008年到2009年,全球石油消費下降了1.7%。
結果,去年的石油產量也略微下降。下降幅度為2.6%,或者是一天減少兩百萬桶。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預計,隨著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包括液化石油在內的能源需求將在2010年再次上升。
深海採油大戶埃克森美孚公司說,現在的深海石油開採只佔已知的深海石油儲藏的一半,它預計,在未來幾年裏,深海石油將繼續在石油生產總量佔有重要的份額。
在墨西哥灣漏油災難發生前,美國礦藏管理局曾為該海域的深海石油開採描繪出一副美好的前景。
但是,奧巴馬總統已經表示,有必要從墨西哥灣災難中汲取正確的教訓,這包括把能源需求從石油轉向其他可替代燃料來源上。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6/100615_deepwater_drilling.s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