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0-08 03:04:00| 人氣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後一個霸權的興起(7.國際政治的最後型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七、國際政治的最後型態
類似於對中國前途的討論,對世界的前途,也有類似了論辯。一種循環論認為世界和平與否也有循環性,可能在2038年時可能會有危及世界和平的大的衝突;或者認為,中國捲入地區衝突的頻率,也有一定了歷史循環性。 然而,吾人寧認為這個世界是不斷上升變化----世界的整合愈來愈緊密,合該有一個終局架構出現。或說,出現「系統」的最終穩定。
我們可以認為,當權勢基礎最大的國家也崛起為霸權國家,屆時的世界秩序,將可能出現四種類型,包括世界政府型、霸權型、大國均勢型、平等參與型、國際組織型。 世界政府型意味著國家的主權的徹底讓渡,霸權型意味著此一最大的權勢基礎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宰制,大國均勢型意味了霸權與反霸權諸國家的某種協調,平等參與型意味了在一個類似於聯合國的機構中的大國與小國的合作,國際組織型意味了各國對許多不同的國際組織的分別的主權讓渡。
筆者認為,當前的所謂國家間的平等,是以主權國家的排他性最高統治權為基礎。如果無條件肯定國家的最高統治權以及自利動機,卻會造成一方面是國家間的形式平等,這符合最高統治權;另方面大國操控小國的實質不平等,且此種操控也是自利的國家的必然作為。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建構以主權國家為基礎的體系所承認的國家間的平等,是在民主主義興起之前,可以說是君主之間的平等。如果在國際之間形成以個人為本的世界民主,那麼經由這個人民的民主產生的決定,就有很大的可能與國家間的民主的結果迥異。另方面,應考慮該條約的背景,當時的國家之間的權力差異也遠不如今日為大。如果說平等真有意義,則十二億人口的國家與一萬二千人的人口的國家之間的平等,除非立足於某些確切的、使大小各國都能獲利的國際規則,否則是不可想像的。
如果「財產權」所代表的利益是引起衝突的主要原因,那麼一個廣被接受的世界性的財產的所有與交易的規則,就能減輕國家間無序的財產爭奪。世界貿易組織等機構顯然正扮演這樣的角色。因此「歷史的終結」還是有意義的----雖然不是「西方」的勝利,卻可能是更大意義的開啟了世界和平的契機。
以人為本的世界的民主之所以不能實現,還在於國家之間的貧富差異太大。因此貧窮的大國的轉變為富裕的強國,不僅有助於實現最終的霸權穩定,另方面更可能造成世界性的人民民主,乃至於世界政府的產生。中國與印度兩國由於是最具有增長潛力的大國,因此在實現此種最終的霸權穩定與世界民主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當一個具有最大的權勢基值的國家或文明取得了霸權,霸權競爭就宣告終結。或許這可以說是另一種「歷史終結論」。而在此後,當國家或文明之間在此之後隨著商貿、文化交往的進一步擴展,逐步發展出多元形式的國際組織,或單一形式的世界政府,人類的政治發展,才真的告一個段落。

台長: 包淳亮
人氣(1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