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學‧學霧峰
花東新村─踏查訪問
壹、參與人員介紹
● 社區老師介紹
社區老師介紹
我們的社區老師同時也是花東新村的理事長陳玉蘭女士,她可以說是花東新村的重心,她對花東新村的居民生活起居、教育、工作方面都相當的關心 ! 近期也在為土地方面爭取他們的權利。
● 參與組員
外文系1B范宇玟
外文系1B許方瑜
外文系1B許孟倫
貳、研究動機
●題目:花東新村組------花東新村
●摘要:第一次接觸霧峰學這個課程,也因此開啟了我們對花東新村的聯繫。由原先的不瞭解到實地的參訪,我們開始認識了這個地方,也與當地居民聊天並訪談他們的情況,九二一的災害並沒有連他們的樂觀一起掩埋,透過一些剩餘的建材開始了他們重建家園的工作。
●報告背景:藉由霧峰學‧學霧峰的課程讓我們更加的了解霧峰這個地方,事實上在我們抵達花東新村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村落的存在,整體有如世外桃源一般,家家和樂融融與世無爭,當然不只花東新村是霧峰學這個課程所要探訪的,其他還有霧峰林家、永旺農場等個別不同的地方值得讓我們去探討。之所以選擇花東新村是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是因為九二一而遭到家園毀壞的阿美族部落,我們對於他們所經歷的以及度過的那些困難進行了解並記錄下來。
叁、問題探討與目的
Q:有沒有想過存錢另外買房?
Q:當初為何選在此地搭建房屋?
Q:土地方面的問題如何解決?
Q:有沒有想過搬回老家?
Q:是否會計劃運用文化發展觀光以增廣財源?
Q:目前最希望能夠改善的是甚麼?
Q:請問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地方?
Q:對於生活環境覺得哪裡最不妥?
Q:這個地方是否有被注意到?
Q:這幾年間沒有更好的改進辦法嗎?
●研究目的: 經過我們這五週對花東新村的參訪,我們了解到他們的需要以及對土地的渴望,他們現在仍然與政府周旋有關他們所居住的土地,或許會需要鄉里長的幫助或縣市長議員等,使他們能夠更加順利地爭取。從十幾年前的九二一直到現在,他們所需要的真的被注意到了嗎?
肆、文獻探討
https://www.peopo.org/tag/87037
這個網頁是所有花東新村的一些相關新聞,裡面記載了從他們遷居到現在居住地,還有在各方面出現問題時有什麼樣的團體去幫他們解決以及一些新規劃的新聞,在裡面可以看到朝陽科技大學和亞洲大學對花東新村的幫助,若是有意願想多了解花東新村的相關資訊,不妨到這個網站上觀看。
伍、發現/創意/想法
一開始聽到花東新村這個地方我只知道它是一個原住民村落,我的認知裡原住民部落是這樣的;大門前有兩個木雕的迎接,再來進到村內會有孩子們奔跑嬉鬧的畫面,然後村民們把酒言歡的高歌著,對於陌生人的到來是熱情的款待,這是我認知裡面的原住民部落。
然而我實際上去到的是一個純樸的小村落,因為是平日所以大家都出門上班上學了,所以村裡感覺沒什麼人在,他們的住宅並不是甚麼小木屋,而是他們一點一滴努力拼湊出來的房子,九二一所帶給他們的傷害並沒有因此擊倒他們,他們仍持續著他們的樂天知命,為生存而努力著。
陸、分析討論與結論
經歷了五週的實地參訪,我們看見了他們的生活環境是確確實實的需要改善,由他們一手打造的簡陋房屋到了下雨天室內會漏水而屋外會積水,儘管政府有在外給他們加上排水設備,但是積水的情況仍是需要改進 !
現在他們正因為土地的居住權苦惱,畢竟他們現在所居住的是公有地,無法保證接下來的日子不會被拿去規劃新建設,再加上他們從工地那所賺來的微薄薪水,是很難撐起整個家庭的 ! 應該要藉由媒體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麼樣的一個地方,需要大家的關注以及幫助來達到宣傳的效果。
柒、個人期末總心得與週誌
●范宇玟:
第一次接觸到霧峰學這個課程我以為是跟其他課一樣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沒想到會有實地參訪這一回事,所以頗讓我驚訝更是有些不知所措。看到課程名稱我不難理解這門課是要我們認識霧峰這個地區,而經過這學期我也對霧峰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了 ! 因為我是從外縣市來的,所以對於台中霧峰這個地區很是陌生,經由霧峰學老師的帶領,我走出了亞洲大學開始探索霧峰。
首先,老師所給我們分配的小組各自前往霧峰地區不同的場所,剛開始抵達目的地我們就遇到困難了,說實在的我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我們以為社區老師會給我們上課,沒想到是讓我們提問問題!我們可以說是完全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我們向老師求助並找出解決方案課程才能夠順利完成。
第一次經歷以小組方式出去,在訪談時從困難中找出辦法還有訓練團隊默契以及團結力,雖然這門課是認識霧峰,但是我覺得我在霧峰學中最印象深刻的體驗是團隊的合作還有向心力,我們一起面對困難一起經歷過程中的起起伏伏,也因此鍛造出彼此之間那不可分割的維繫。
●許方瑜:
經歷了五週的校外探訪課程,雖然路途不是很近,甚至有點不方便,但是很感謝老師願意不辭辛勞,將自己的公務排開特地載我們去花東新村探訪,甚至陪我們一起上課,也將自己對於花東新村的了解都一一講解給我們聽,還有第一週的代課老師,跟我們講述有關於原住民的歷史、與他們的風俗民情,經由老師的講解,再加上我們在現場聽理事長的講解,使我對於原住民的印象有別於以往。
在我原本既定的認知裡,對於他們沒有儲蓄的觀念,賺多少花多少的想法是有點不認同的,但是經由老師們的說明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是把所有的族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只要有一位族人家裡有什麼困難,所有的族人皆會義無反顧地幫助對方,這樣子關懷的精神,我想我們是沒有如此大的胸襟去對待他人,而他們這樣子的精神卻被我們誤認成為他們的陋習,真的是很不應該。
實地去走訪了花東新村,我發現他們的屋子都十分簡陋,詢問後才瞭解是因為政府的壓迫使得他們要在如此簡陋的房屋居住十多年的日子,從當中我也感受他們樂天知命的天性,不去計較,默默的承受、默默的努力,期盼著社會能夠給他們一個相對平等的待遇,幸好他們的努力被看見,還有許多社會人士盡心盡力的為他們奔波,替他們爭取公道,讓沉寂的十多年的他們,終於有被平反的一天。
在聽了許多有關於他們的故事之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對於豐年祭的重視,即便他們遠離家鄉在他鄉建立聚落,他們不曾忘記他們故鄉的傳統,雖然不如家鄉的盛大,他們依然在現居的地點,舉辦豐年祭,甚至還會千里迢迢地返回家鄉,去參與的一年一度的盛事,這樣的舉動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於家人的重視、家鄉的關懷,在現代的社會裡,名聲與利益已經使我們逐漸遺忘了我們的初衷。
在過去的歷史當中,有著許多漢人不公平對待原住民的事件,而原住民他們讓我感受到的是他們以德報怨,他們不仇漢人,甚至是感謝著漢人願意替他們爭取著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常常在想,憑什麼我們霸佔著他們的一切,卻又好像是好心施捨給予他們?其實他們與這片土地共生共存,不去違反自然,而我們呢?也許我們應該拋開利益的去看帶這個世界,才能感受的到這片土地的美好。
在這五週的探訪課程,我受益良多,不論是知識的收穫滿滿或者是內心的充實,花東新村的人們給我上了一段人生的課程,他們真誠的眼神、真摯的笑容,使我看見了人間最美妙的畫面,他們的一言一語都使我感受到最誠心的祝福,彷彿告訴著我,在未來人生的旅程當中,我們都要謹記我們最真實的一面,時時刻刻都莫忘初衷,很感謝他們用他們的人生哲理,替懵懂的我們,上了寶貴的五堂課。
●許孟倫:
剛開始根本不曉得霧峰學上課要做什麼,只有聽說要出去玩而已,就抱著出去郊遊的心態來了~接著我們這組選擇了花東新村作為我們期沒報告的主題,連續幾個禮拜去造訪花東新村(其實也才三個禮拜),剛開始的第一次,是由社工系的老師開車帶我們去的,回程還去吃了美方的芋頭冰跟酸梅湯哈哈,然後我發現他跟花東新村的人好熟喔,反觀我們,我們第一次造訪花東新村的感想是,怎麼跟想像中差那麼多,在我們的想像裡花東新村應該有很多的木造的房子,結果全部幾乎都是鐵皮屋,生活的品質也比我想像中的差,所以我就想,這不應該是政府對待原住民的方式吧,真心覺得政府可惡,之後也慢慢瞭解他們的抗爭過程跟他們的過程,不過就憑我們外文系幾個學生,我想我們的造訪對他們來說應該沒什麼意義吧,說真的,我們給不了他們任何幫助。
之候,我們在小木屋裡面聽陳玉蘭老師講他們的故事,真的是越聽越生氣,為什麼呢?因為政府真的很可惡啦,除了可惡沒別的形容詞了。那天還瞭解了一下他們阿美族的豐年祭,喝酒跳舞都是我們平埔族的想法啦~陳玉蘭老師說,老一輩跟年輕一輩在豐年祭上的想發真的差很多,年輕人只想著玩樂方面的事而已,而老一輩的則比較重視前置作業,舉辦一次豐年祭真的要準備很多事,而喝酒跳舞只是後面的娛樂而已.總之呢,因為這學期有選修霧峰學,也讓我更了解霧峰一點。
捌、組員週誌
一、學習內容:
一開始聽到花東新村我們以為是一個很大的村落,一到那裡才發現是一個佔地不大的小村落,住屋一個連一個的搭建,看起來十分簡陋。有一個像是村里的活動中心,大家幾乎都聚在那裡。說實在的在這村落裡與外面的世界相差甚遠,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大家互相照應也沒有所謂的大門深鎖這回事,看起來就是一個生活愜意的村落,與外面交通繁忙的街道呈現一個很大的對比。
二、分享:
由於當天老師尚未歸國,所以由社工系的老師代課。他先講解了 一些有關花東新村的相關事務,之後便帶我們實際的參訪。對於我們這些從外縣市來到霧峰的同學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當天因為早上有下雨所以他們那天沒有上工,大家就在村子的算是活動中心內高歌、喝酒、聊天。當我們抵達目的地時,他們都友善的對待我們,既瀟灑又豪邁,他們讓我們隨意逛逛還不時要我們小心,在這我看到了他們生活中的灑脫豪放以及熱情的款待,不管是甚麼問題都很願意跟我們分享。
三、學習反思:
因為社區老師還沒回來,所以很可惜沒能親耳聽他講課,而社工老師也辛苦了,特地載我們去認識環境。因為是第一次上到這樣一個戶外式的教學課程,所以各方面都不是很清楚該如何做或是做些甚麼,對於這樣的一個情況會盡快改進。
一、學習內容:
社區老師為我們講解了花東新村的起源,並且為我們介紹阿美族最為著名的豐年祭。在講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今非昔比的過往,豐年祭在現今與以往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總以為原住民的豐年祭不過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小酒、聊聊天,其實不盡然 ! 聽老師說以前的豐年祭其實在儀式上下足了功夫,並不是喝喝小酒就草草結束的,他們著重儀式並誠心誠意地與祖靈交流,虔誠的祈求族人平安以及有個豐收的一年。
二、分享:
那天下午其實很炎熱,我們在集會所的地方上課,那裡面有些簡單的桌椅,我們就隨意地將它們圍成一個圓好讓大家能夠清楚地聽見老師的講課,在我們快要結束課程的時候,老師的孫女剛好下課回來,我們很驚訝,因為老師看起來很年輕,我們以為那是他的小孩,沒想到已經當阿嬤了,她也回憶說感覺才來到這不久,時光匆匆沒想到已經當阿嬤了 !
三、學習反思:
當老師問起我們是甚麼系,而我們的回答讓她頗意外的,原以為這是社工系的學生,沒想到是外文系 ! 我們對於這個訪問的課程感到不知所措,原以為是去上課,反倒是像要訪問。其實一開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而老師也在等著我們的提問,因為第一次去只是去認識環境,所以下一次的準備會更加完善。
一、 學習內容:
這次因為有老師的陪同,所以我們很順利的抵達了花東新村。當我們抵達花東新村時,老師就像是回到自己家一般熱情地與大家打招呼,我們就在社區老師家開始了我們的課程。老師對我們講解有關這裡與她的相識過程,當初會是因為甚麼樣的因緣際會而與這裡結下這樣的一段良緣,全有賴於一位學長,是他發現了這個地方,才讓花東新村再度受到外界的關注,在聊天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他們對那位學長的信任與感謝。
二、 分享:
一開始抵達花東新村時老師先帶我們看了一下環境,要我們細看他們所生活的周圍,他們一路辛苦走來很不容易,但是他們仍然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面對,當我們在社區老師家坐下與她聊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家是用簡單的木板拼貼而成,一切都是那麼樣的簡陋,但是他們過得很開心並不希望離開。有過很多的學生來過花東新村,幫他們做一些美化或是準備有關花東新村的報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地方有一群雖然生活環境簡陋卻依然有著樂天性格的人們。
三、 學習反思:
當我看到他們對於這樣一個簡陋的房子依然能開心的生活,我真的覺得我們應該要滿足。他們所拼湊的房子下雨都會漏水,地板潮濕空氣又悶熱甚至還會積水,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他們仍活得快樂,都覺得這點問題不是問題,他們享受生活開心地過著每一天。
一、 學習內容:
今日因為天氣不佳,所以我們並沒有前往花東新村而是留校討論期末報告,從前幾週所得到的資料來加以研討,並針對未來兩週的課程來擬定當日所要提問的相關問題。
二、 分享:
這是上個禮拜到花東新村所拍攝下來的照片
上面那張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所搭建起來的房屋,而下面那張則是九二一地震之後他們遷居到這裡,由慈善團體所幫他們搭建起來的集會所,大大小小的事幾乎都是在這棟房子裡解決。
三、學習反思
對於霧峰我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值得我們去一一探討,霧峰學這門課讓我對霧峰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不管是他的過去還是現在都讓我們對霧峰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一、學習內容:本週課程內容描述
這一週在圖書館觀賞花東新村的建村始末,影片從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開始拍攝,影片記錄著花東新村的建村歷史,從他們將工地的廢材運回去村落廢物利用,到他們前往台北去向政府抗議他們的居住權,也一一清晰記錄著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上至阿美族一年一度的盛事——豐年祭,下至每個月定期開個村民大會,在片中也訪問了許多村民,使我們更加貼近當年的情況,也藉由他們的口述更加的瞭解他們的文化,在影片裡我也看到了一些我們之前去花東新村實地探訪的人物,從影片當中,我們看得見,他們並沒有因為歲月的變化而去減少他們對於他們族人的向心力,反而是更加的凝聚、團結,我想就是這樣子的民族性,使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經過了十幾年的日子,他們終於得到了屬於他們的公道。
二、分享:當天看到的、所做的、令你感動的人事物。
透過影片的呈現,我彷彿跟隨著他們穿越十多年的歷史去探訪,過程中的艱辛、無奈與困難,就好像是置身當中,深刻地去感受的他們的無助,但也看見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即便事情不如人所願,族人團聚的心就使得我們更有利量去面對明日的未知。我想原住民們最令人所稱羨的不是別的,而是他們樂天知命的民族性,這樣子的性個使得他們對於族人不分你我,每位族人都是自己的家人,這樣子沒有心機、自然的相處是我們在現代社會所渴求的。而當中最令我感動的事物是,即便家鄉路途再遙遠再怎麼樣難以抵達,他們總是在每一年度的豐年祭準時到達家鄉去參與,看著他們如此愛護、重視著族人的約定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三、學習反思:你認為可以再更好的地方,或是有其他想法、建議想表達
雖然本週的課程只是從影片去瞭解原住民的過去,但也是在所有課程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因為透過影片,我們看見了他們最真實的生活,從他們的一舉一動看得出他們對於族人無私的付出,與他們團結的心,這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在現在的社會,我們都太過於自私,吝嗇於去對他人付出,其實如果我們像他們一樣活的大器一點、知足一點,也許我們對於生活也不會有太多的不滿,太多的東西去追求。
玖、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工作分配
Word文書檔---范宇玟
PPT---許孟倫
報告---許方瑜
●資料來源
取自網路以及每週週誌
拾、小組期末簡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