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3 19:17:00| 人氣1,2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櫟社百年紀念,專題講座:櫟社相關史料及其創立背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輔仁大學  助理教授:賴志彰 老師 2001.11.10

  

 櫟社相關史料及其創立背景

 

前言、從林文明事件談起

 

一、台灣建省前後,台人地位攀升過程中林家的勢力。

 

二、割日前後,台人在心緒上的調整。

 

三、霧峰林家在地方上的經營

 

1、林氏宗廟中林姓族群的彙聚

2、姻親關係的累積

3、各地方頭人的連絡:從產業活動到政治活動

4、詩社的活動。

 

四、中部文人的大網羅

 

1、鹿港、彰化地方人士。

2、大甲、大安地方人士。

3、神岡、潭子地方人士。

4、豐原地方人士。

5、霧峰、大里地方人士。

 

五、文獻史料的大量出土。

1、從日記談起:林獻堂、林癡仙、張麗峻

2、從創作的詩詞談起

3、再有大量的老照片

 

六、櫟社相關史料所凸顯的大時代意義。

 

  櫟 社 的創立背景

 

 

壹、清末 (18601895)  的霧峰林家

 

霧峰林氏一族的崛起,雖奠基於林文察在咸、同之際的太平天國剿亂之功,然而私人嫌隙的公報私仇,加上隨征伐而來的劫掠、侵佔,使得霧峰林家於1860年代末期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與挑戰者,而隨林文察、林奠國轉戰內陸的失利(前者陣亡,後者監禁終身),林文明便成了敵人復仇計劃的犧牲者,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連串的告官與訟案。

 

迨至光緒8(1882)開始,亦即霧峰林家在結束了長達十二年林文明訟案的苦戰之後,林家急欲重返一般的公眾生活,這時正值清季末葉台灣逐漸被重視,而在這一連串全島性的改革運動中,林朝棟即便是在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羽翼下,有一個蟄伏復出,甚至往前邁進的絕佳機會。在乙未割合之前,林朝棟從中法戰役、開山撫平原住民,到施九緞叛亂的處理,甚至林文欽在光緒19(1893)的中舉,以及來自林家的育嬰堂、老人米、貧困接濟等,一時林家的聲譽如日中天。

 

 

貳、日據初期 (18951910)  的霧峰林家

 

隨著乙未的割合,林朝棟原本有意效忠民主國,卻在唐景崧的蓄意安排下,落得一個中部防衛,因此一旦台灣民主國瓦解以後,林朝棟即內渡大陸,並仍希冀效忠朝廷,可惜的是官場的不如意,使林朝棟逐漸的自我放逐。而留守台灣霧峰的林朝選、林文欽卻也在蟄伏隱居的生活中逐漸消聲匿跡。

 

霧峰林家的蟄伏,與整個武裝抗日運動恰成鮮明對比!

 

 整個武力抗日運動從明治二十八年一直到大正四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到民國四年,18951915),前後二十年間,總共發生大小事件一百餘起。第一階段的乙未衛台之戰,我方犧牲人數據保守的估計就有八千到一萬多人,日軍死傷則在六百多人,另有四干多人病死。第二階段土著勢力武裝游擊戰,台人的犧牲,保守估計也在一萬一千多人以上。

 

至於第三階段有計劃的全島武裝革命運動,被逮捕處以死刑約有九百一十二人,有期徒刑八百八十八人,然而實際死亡的人數卻遠超過這個數字。就當時台灣兩百五十多萬人口中間,這二十年的流血,台灣同胞的付出,其代價實在是相當的高,因此1915年礁吧年事件以後,台灣呈現日治以來前所末有的平靜,而在這二十年間,乙未戰後的新生代已經成長,他們即便是在這種血腥的歲月中,也逐漸地吸取當時世界民族自決的潮流,然後發展出另一套合法的政治社會運動。

 

日據以後 地方鄉紳的困境

 

林文欽的「好學而講求學以致用」是為眾所周知的,尤其是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更是積極用心,特別是在1880年代以後,特闢「蓉鏡齋」作為林家子弟研習之所,並且禮聘當時的著名學者白煥圃、何趨庭為西席,傳授傳統儒學。

 

 然而乙未割合之後,整個科舉進仕之路為之斷絕,這批趕不及在1895年以前取得正式功名的林家年輕一代,只好轉向文學的詩詞欣賞與生活樂趣,並創立『櫟社』詩社。這批年輕人且於稍後成為全島文化生活的中心人物,像林俊堂(癡仙)、林幼春、林仲衡、林獻堂等,他們都曾藉由古典詩表達出一種對傳統文化的關懷與熱愛。

 

 

 櫟 社 的後續發展

 

櫟社是日據以後,成立時間長、規模大、聲望、影響力強,是台灣頂尖的三大詩社之一,與台北的瀛社、台南的南社鼎足而立。櫟社於明治34(光緒27年,1901),為霧峰林家下厝的林朝崧(字俊堂,號癡仙)首創,至於取「櫟社」為名,林癡仙說到:「吾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其有樂從吾遊者,志吾幟」。從這段話可以了解到這批在台灣改隸之前趕不及從科舉博取功名的讀書人之心境。

 

櫟社的成員泰半來自於相同的經濟階層、教育背景、地緣關係,並不隨意吸收新成員,入會者需繳納會費(需有 ¾以上社員的同意),屬於較保守、排外的團體;故成員一直維持在22人上下,昭和年間以後不再吸收新會員。但在昭和12(民國26年,1937)以降,舊社友陸續病故。以致昭和16(民國30年,1941)時,舊社友祇剩4人,不得不重新招募社友。

 

櫟社的經營雖肇始於林癡仙,但是規模的擴充則在傅鶴亭任社長以後,至於林獻堂的加入,雖使得櫟社染上一層濃厚的政治色彩(尤其是梁任公的來台訪問,政治意味實大於遊覽觀光),然而不可否認的,林獻堂對於新社員的提攜與照顧,出力最多,而且在昭和以後櫟社的開會會場大部份都在林獻堂府第,林獻堂既是櫟社的中心人物,放在台中中學的創立和台灣同化會運動中,使櫟社成員紛紛投入,漸為總督府警務局所注目。終於在昭和6(民國20年,1931)為紀念櫟社30週年所編印的櫟社第二集時,遭總督府下令查扣與沒收。

 

櫟社從昭和10(民國24年,1935)以後,活動日趨式微,尤其在1937年到1940年之間,日本軍部氣焰囂張,曾使林獻堂有三年避難於日本的記錄,櫟社無形中逐漸沒落。台灣光復以後,林獻堂雖曾繼續在彰化銀行台中總行開過幾次櫟社大會,其子林攀龍在林獻堂赴日後也曾繼續主持過幾次大會,然而整個活動卻已是後繼無力,終歸於沉寂。

 

 

 櫟 社 的核心成員

 

一、前 期:

 

1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癡仙,為霧峰林家下厝林文察之侄、林文明之六子,遺民型詩人,代表作《無悶草堂詩存》。十四歲即「入邑庠,嗣食愾」,卻無仕宦志,獨寄情詩酒,其詩有唐宋八大家之風範,詩界評價頗高,然好女色,嘗醉臥美人側。惟與丘逢甲、謝頌臣相交頗深。乙未割合以後,嘗避亂泉州,悠游上海,已而歸台。時有不得志於時者,競立詩社,遂與苑裡蔡啟運、大社賴紹堯、鹿港陳懷澄及從姪林幼春共結櫟社,一時風靡中部一帶,由於社友皆為一時之選,或負一方之重望,人數在二十個上下,為當時台灣三大詩社之一,與台北的瀛社、台南的南社鼎足而三。

 

2林幼春1880-1939),字資修,號南強,為林文明之孫,林癡仙之從子,志士型詩人,積極投入抗日運動,代表作《南強詩集》。林幼春從小就喜歡把自己關起來唸書,涉獵頗豐,不分中西,尤好詩詞歌賦,為櫟社一員,詩藝高,詩風慷慨壯烈,梁啟超譽之為「海南才子」,張深切稱之為漢學界「第一才子」,在台灣詩壇頗負盛名,與胡南溟、連雅堂並稱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詩人之一。乙未割合之後,強烈的民族意識趨使,跟隨從叔林獻堂參加民族運動,林獻堂每事必恭親商議,被譽為「小諸葛」,貢獻頗多,當年梁任公遊台之策劃,林幼春當為功臣之一。早年即患肺病,加上嗜食鴉片,身體虛弱,治警事件繫獄二個月之後,健康即大打折扣。

 

3林仲衡,字資銓,號壺隱,為林朝棟次子,詩清新可謂,鄉民譽為「信手捻來皆成詩」,也是櫟社的成員,思想保守。

 

4林獻堂1881-1956):本名大椿,號灌園,霧峰林家頂厝代表人物,民族運動領袖,不以詩聞名,但對櫟社影響甚大,1956年病逝日本,代表作《灌園詩集》。林獻堂係於明治四十三年(宣統二年,1910)加入櫟社為社員,並致力於成員的吸收、活動之擴大,且加強對外的連繫,所以從大正元年(民國元年,1912)起,櫟社舉辦十週年紀念大會於萊園以後,林獻堂即已成為櫟社的中心人物,櫟社大會的會場且大部分都集中在萊園或林獻堂宅邸舉行。尤其林獻堂常奔忙於台灣民族運動,藉由櫟社這樣的一個遺老團體,發抒民族意識的感傷,然後擴大結合全台士紳,在往迎梁啟超的來台時,以能激勵民心,用以推動溫和的、不流血的台灣民族運動,其互相為用自不在話下。櫟社自是感染一層相當濃厚的政治色彩。

 

5蔡惠如1881-1929):字鐵生,台中清水人,性格豪放慷慨,常往來於日本、中國、台灣之間,深受當時台灣留日學生之敬重,詩作不多,作品無專集。

 

6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號鶴亭,台中潭子人,1917年起擔任櫟社社長達三十年,撰有《櫟社沿革志略》,代表作《鶴亭詩集》。

 

二、後 期:

 

1葉榮鐘1900-1978):鹿港人,林獻堂秘書,曾參與抗日民族運動,《南音》發起人之一,台灣新文學運動重要參與者,著有《少奇吟草》,「葉榮鐘全集」甫於近期出版。

 

2莊垂勝1897-1963):鹿港人,後定居霧峰,抗日運動要角,中央書局(中央俱樂部)發起人,戰後曾任台中圖書館長,曾因二二八事件而被捕入獄,著有《徒然吟草》一卷。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