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口氣看完了影集《The Tudors》﹝都鐸王朝﹞。這部影集是由加拿大與愛爾蘭共製的作品,編劇是Michael Hirst﹝曾編寫電影《Elizabeth》﹝伊莉莎白﹞的劇本﹞,故事主要描寫亨利八世在位時的史事,包括他的性格、執政作風、六段婚姻及風流韻事、引領宗教改革的過程與後果、當中也穿插宮廷內的權力鬥爭、風雲人物的崛起與失勢,讓觀眾一窺十五、六世紀的英國宮廷華麗與醜陋的樣貌。全劇共四季,從2007年開播至2010結束。主角亨利八世由愛爾蘭演員Jonathan Rhys Meyers詮釋,演出亨利八世年輕氣盛、爾後趨於成熟、穩重威嚴到最後年老體衰、駕崩四段時期。
這部影集一開始是因劇名吸引我的注意。我對於英國歷史頗有興趣,當看見《The Tudors》推出時我便想起高中時期唸過的歷史,細節雖已模糊,但是亨利八世與都鐸王朝這兩個名詞對我而言,有著不滅的傳奇色彩,因而引起我的好奇心。當我進一步查閱演員名單,赫然發現主角是Jonathan Rhys Meyers時,我更加確定這部影集非看不可。這位帥哥演技相當不錯,他在《Match Point》﹝愛情決勝點﹞的演出吸引我的注意,之後我陸續看過他在《Mission: Impossible III》﹝不可能的任務III﹞、《August Rush》﹝把愛找回來﹞以及《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黃石任務﹞的演出,覺得他是個很願意多方嘗試的演員。看見他領銜演出這部影集讓我驚喜,很想看看他從大螢幕轉戰小螢幕的作品是否也是一部佳作。
我從2007年開始收集這部影集,結果到了今年影集完結篇了我還沒開始看,原因是忙於其他事務、加上歷史劇感覺需要花長時間專心觀看,於是這部影集被我擱置一旁,直到最近有空才決定看這部影集,就像是要翻閱厚重的史記般,第一章將是決定我能不能看到最後的關鍵。結果看完第一集我就欲罷不能了。這齣戲的要角都是實力派演員擔綱、編劇的功力了得,首集就把故事說得引人入勝,加上拍攝手法、剪接如同電影一般精緻,讓我一集接著一集不停往下看。當然,Jonathan Rhys Meyers飾演亨利八世出場也用他獨具的魅力吸引了我的注意,有這麼帥的亨利八世,誰不想要一直往下看呢?於是,花了一段時間,我把四季共38集全部都看完了,懷著多方面的心情,在此以文字記下一些感想。
在二十一世紀推出的《都鐸王朝》,非常現代也很商業化。故事雖然是以歷史為基礎,但是許多安排看來並不一定符合史實,而是編劇自己主觀的註解。譬如說影集將亨利八世的姊姊與妹妹混合成一個角色,就是編劇自己任意的安排。亨利八世的姊姊名叫Margaret,妹妹名叫Mary,妹妹後來嫁給了他的心腹Charles Brandon,但是在影集裡,妹妹的名字變成了Margaret,據說主要是怕觀眾把亨利的妹妹與亨利的大女兒瑪麗公主的名字混淆。這樣的安排不甚妥當,再者飾演妹妹的女演員明顯年紀過大,整段插曲感覺虛實參半;另外描述史實過程中安排的對白也可聽出是編劇自己對於此事件的想法,也多少反映觀者的心情,這些例子可看出編劇想要在歷史的架構上裝飾自己的想像。另外第一集幾場大膽的情色戲也在告訴觀者這部影集商業氣息很重。二十一世紀的《都鐸王朝》很有《慾望城市》的風味,對於性愛的表達很直白,視覺效果會吸引觀眾,整整四季看下來裸露與交歡戲之多,會讓人想把此戲改名為《Sex and the Tudors》﹝慾望都鐸﹞。再來看見有兩大要角貫穿全劇,一個是亨利八世,另一個就是他的心腹之交Charles Brandon﹝薩弗克公爵﹞,選了兩名帥哥來擔綱,前者由Jonathan Rhys Meyers飾演,後者則是Henry Cavill演出﹝我看過他在《Tristan & Isolde》跟《Whatever Works》的演出,據說他也是當初電影《Twilight》﹝暮光之城﹞系列裡作者最初屬意飾演Edward Cullen的人選﹞。看到了選角,就明白這齣影集也想要吸引愛看帥哥的觀眾群,我也果真就是被勾到的觀眾之一啊!
撇開故事虛實各半、在選角或拍攝上都傾向迎合群眾心態這些不談,這部作品有四點是我很讚賞的。第一就是它在場景與服裝上是可媲美電影的。宮廷的裝飾設計、人物服裝的華麗,可看得出劇組的用心。賴以現代電腦科技的進步,連眾多人民群起反抗或是國王前往法國攻地的場景都可以營造場面浩大的視覺效果。就連斬首、火燒等等的處決戲碼也會交代細節,不會一筆帶過。第二,影集的片頭剪輯配上配樂非常有震撼力。一閃而過的影像、每個人臉部表情的特寫直接說明角色個性、最後每個主角猛抬頭一瞥的神情、快速簡潔、力道無窮。因為影集四季代表亨利八世四個不同時期的樣貌,所以片頭中亨利八世的服裝與面容也都不同,第一配角Charles Brandon亦跟著變換樣貌,唯一不變的還是那片頭表達出宮廷裡神祕詭譎、榮耀與哀愁並存的氣息。第三點就是對白與肢體動作的設計。在編劇與導演的巧思下,人物對白現代感十足、也有幽默諷刺的一面。一幕亨利八世要與未曾謀面的法國國王見面之前先向駐法的大臣Thomas Boleyn詢問法王長得如何。Boleyn說法王自覺很帥,亨利馬上說「那他算虛榮囉?」結果Boleyn馬上回:「陛下,他是法國人啊!」當場兩人相視大笑。還有一幕就是亨利八世遭遇第五任妻子背著他偷情時他不禁感嘆說道「為什麼我會這麼不幸,娶到的太太不是身體差就是心地壞的?」這句讓我不禁苦笑了起來。另外亨利晚年娶的第六任妻子也會當面向他直諫,讓他又感嘆了起來:「為什麼我活到這把年紀還要被太太訓呢?」讓我也不禁啞然失笑。肢體動作部份,我記得一幕亨利八世要與第二任妻子Anne Boleyn結婚,邀Charles Brandon到場,但是Brandon因為不贊成這場婚事卻又不敢違抗亨利,於是遲到,讓儀式因等他而延誤舉行。Charles到場時,亨利八世直接出手用力朝他哥兒們胸前一掌,Charles也深知理虧痛苦忍住。這些對白與肢體動作都極具現代感,但是卻更生動表達了人物的心情,讓古代人物有現代感的演出,能製造親近感,或許也較易使觀眾接受、產生共鳴。第四點就是角色心境的刻畫。以亨利八世的角色塑造來說,我覺得編劇是平衡描述的。一方面我們會看到亨利八世心高氣傲、好大喜功、喜怒無常、朝令夕改這些性格上的缺點,也從他的六段婚姻中看見他的冷酷無情,離了兩個、殺了兩個;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卻也看見他對孩子表現出的慈愛、為愛痴狂的傻、晚年強忍病痛、故作堅強的剛毅、以及他柔情的一面。一幕他出征法國後返回家鄉,看見妻子已經在宮外等候,他硬是忍著腳痛下馬,感於妻子前來迎接的深情厚意,他決定不騎馬進宮,忍著腳的劇痛陪妻子走回宮內。那段路長遠,但是他還是一跛一跛地與皇后慢慢地走著。人都有好壞兩面,當綜合來看,是非善惡又有誰蓋棺論定呢?不只是亨利八世,讓他「衝冠一怒為紅顏」、愛昏了頭的女人Anne Boleyn在編劇的描述下也讓人去思考她究竟真是媚惑亨利八世、咎由自取的妖女,還是也只是個被他父親利用以達個人目的可憐女子呢?在這些人物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所有名利權勢的追求,都僅是轉瞬即逝的虛榮,起起落落,都懸在君王一念之間。連國王自己再怎麼不可一世,都難逃歲月的擺佈,垂垂老矣之際,江山終究得讓給別人。政治鬥爭中,誰都只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沒有永遠的贏家,有的只是前仆後繼為一時榮華富貴爭得你死我活的傻子啊!
要特別提的還有擔綱主角的Jonathan Rhys Meyers的演出。雖然看了四季下來我總忍不住邊看邊說:「真的太年輕、太迷人了,演亨利八世真的太超現實了」,但是撇開長相不談,我非常肯定他的演技。他的面部表情很生動,年輕時輕狂與不屑的神色、動怒時臉部的猙獰與失控地吼叫、脆弱時崩潰的面容、老年時雙頰消瘦、聲音沙啞低沉、拿著老花眼鏡仔細端倪文件的老態龍鍾樣、身體疼痛不堪到終於倒地不起,這些細膩的區分與演出都讓我讚賞。亨利八世長期受腳的舊傷所苦,所以他晚年都得拄著柺杖行走,Meyers將那種忍著痛還要裝若無其事的模樣詮釋得很逼真。如同他受訪時曾說的,他或許外表不像亨利八世那般高壯,但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將亨利八世內在的人格特質演繹出來,他的確成功地表現這個角色內在的特質,在他登場的時候,讓人感受到亨利八世威嚇人的那股氣勢。步入老年的亨利八世雖然衰弱,但是那股穩重與威嚴卻仍存在,我覺得Meyers確切掌握這點,所以當我看到年老的亨利八世拄著柺杖一步步穩穩地走出來時,我竟然因感受到那股穩重與剛毅而覺得安心,也許就是因為他把那種強者的尊嚴演出來,才會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吧!
《The Tudors》雖然不是完全忠於史實的歷史劇,但是大致的歷史架構是正確的,看完之後多少可以得知當時事件的來龍去脈,也可以從亨利八世如此戲劇性的一生去推測他的個性如何造就這些事件。歷史劇可幫助我們鑑古知今,想想人性的貪婪與自私,古今無異,或許這樣的故事,會永遠不停地重複,而屬於他的年代的例子,也會一直流傳下去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