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5-21 12:40:57| 人氣2,93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刀功一絕 清爽酥爛 絢麗脆嫩(秦菜後記 三之2)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秦菜後記 三之2)

刀功一絕   清爽酥爛   絢麗脆嫩

@秦    

秦菜- 快懂百科

 

      被譽為“長安首味”的“葫蘆雞”,是秦菜中最完美的代表。

      據《周禮》、《禮記》、《詩經》的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出現的“西周八珍”,即:淳熬、淳母、炮豚、炮、搗珍、熬、漬等,已經形成用料廣泛、選料嚴格、講究刀功、注重火功,使用油、鹽、醬、醋、梅、姜、桂、蔥、芥、蓼、蜜、茱萸、飴糖等多種調料,烤、煎、炸、燉、煮、釀、醃、漬、臘等多種烹調技法,鮮、香、酸、辣、鹹、甜多種味型俱全的風味特色,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是秦菜的第一發展高峰。

      秦菜與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典故、傳說,甚至古代哲學有關,成為歷史的見證。例如“細沙炒八寶”與“周八士火化商紂王”;“全家福”與秦始皇“焚書坑儒”;“商芝肉”與商山四皓;“枸杞燉銀耳”與張良、房玄齡等有關;“鳳吞翅”與周勃、陳平滅諸呂;“菊花鍋”、“爆炒腰花”與武則天;“氽雙脆”與酷吏來俊臣、周興;“三皮絲”與中唐王旭等三禦史;“貴妃雞翅”與楊貴妃;“菊花乾貝”與重陽節;“八封魚肚”與易經八卦等有關。

      中國菜系中最著名的有川菜、湘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徽菜和魯菜八種,合稱八大菜系。儘管不包括秦菜,但其特色同样突出,充满个性,刀功堪稱一絕,可以單手切肉,肉片薄如紙;可在綢布上切肉絲,而綢布無損;可將豬耳朵切得細如毛髮;可用前推後移的“來回刀”雙切肉絲,等等。陝菜的瓢工也有獨到之處,“飛火”炒菜已令人拍手稱奇;那菜在瓢中前後左右顛翻的“花打四門”更令人眼花繚亂。這些絕技都是為了使烹調達到特定效果,而不是花架子。

      陝菜的風格堪稱絢麗多姿,有鮮豔奪目的“五彩雞仁”、“彩雲裡脊”;有惟妙惟肖的“蓮蓬魚肚”、“菊花乾貝”;有玉潔冰晶的“冰糖燕菜”、“白血銀肚”,等等。

      說到陝菜的基調,就是鮮香,質地脆嫩、清爽、酥爛。鮮,是突出原料的本味、原湯、原汁,如“煨魷魚絲”、“幹崩南肉絲”;或使用高級湯料來增鮮,如“清汁蝴蝶魚”、“清湯海參包袱底”。香,務求雋永。或用沸油直接潑淋在辣面、蔥絲、蒜米、薑絲上,使油、蔥、蒜、薑四香混為一體,如“熗肚塊”;或將辣椒、花椒、生蔥投入涼油,文火升溫,使其香味盡可能溶入油中,製成辣椒油、花 椒油、蔥油,然後用於烹調,如“蔥黃燒海參”;或同時使用多種香料與主料同蒸或煮,使香味滲入主料,再入熱油烹炸,則香味濃郁;或直接使用香花,如“漢桂溜雞片”。達到鮮香益顯其味,脆嫩益顯其鮮清爽益增營養。

      秦漢時期,秦菜發展到第二個高峰。由秦相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本味》,全面總結了先秦時期的烹飪成就,對烹飪從選料、加工到調味、火候等都作了系統而科學的論述,一直指導著中國烹飪的實踐,其中許多觀點直到現 在還是正確的。到兩漢時,飲食業已是“淆旅重疊,燔炙滿案”(《鹽鐵論·散不足》),而且引進“胡食”,紅、白案有了分工(《漢書·百官公卿表》),引進來的胡瓜、西瓜、胡蘿蔔、胡豆、胡蔥、胡椒、菠菜、胡桃等也首先在關中試種成功,進一步豐富了飲食原料。

      隋唐時期,秦菜發展到第三個高峰。那時的西京城長安已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茶樓酒肆鱗次櫛比。烹飪原料已是“水陸羅八珍”(白居易《輕肥》),美饌佳餚不勝枚舉,僅韋巨源一席“燒尾宴”就有名菜、美點58款。“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以及“犀筋”杜甫《麗人行》等的描繪,反映了當時的餐具已十分精美。

      首 創了花色冷拼,能夠用醃肉、燉肉、肉絲、肉脯、肉茸、醬瓜、蔬菜等原料拼出精美的“輞川小樣”。有了“槐葉冷淘”等冷食。此時的食療理論更加系統化,主要著作有名醫孫思邈的《千金食治》、三原縣尉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同州刺史孟詵的《食療本草》等。

      晚唐以後,由於北部戰爭頻仍,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漸次南移,元、明、清三代均建都北京,陝西和西安的政治地位不如過去。但作為一方重鎮,豪紳富貴仍聚集於此。在這漫長的歲月,秦菜也隨之緩慢地發展著。

      直到上世紀30年代拉日時期,西安等地又變得更為重要起來,經濟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飲食業也更加繁榮昌盛。

      2023.05.20

台長: 秦島
人氣(2,934)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23-05-24 11:05:2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