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18 19:54:53| 人氣3,6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20 EMI 新片情報-1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舒伯特:弦樂五重奏、四重奏「死與少女」(2CD)
貝爾琪亞弦樂四重奏
瓦倫丁爾本(大提琴,前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
Belcea Quartet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Quartet in G, Quartet in D minor(2CDS)

第一張為EMI所作的錄音就贏得留聲機大獎肯定,貝爾琪亞四重奏這個成軍已有十五年的樂團,被視為他們恩師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首選接班人。成軍以來專輯數量非常少的他們,歷經了零六年原始創團的大提琴手離團,並由法國大提琴家Antoine Lderlin遞補的換血過程後,至今只完成了莫札特四重奏和巴爾托克四重奏全集兩個吃重的錄音計劃。今年,他們排出了同樣吃重的舒伯特計劃,並且邀到長期指導他們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大提琴手爾本來為他們助陣,擔任弦樂五重奏的第二把琴。爾本可不是只在錄音間和他們合作,他也將在今年和明年的音樂季中,隨著貝爾琪亞弦樂四重奏在瑞士、法國、西班牙、荷蘭、德國等地大幅巡迴演出。早在二零零二年就為EMI灌錄過舒伯特「羅莎夢」四重奏專輯的他們,又在零五年和作曲家阿德斯合作了鱒魚五重奏,向來以全集方式處理過布拉姆斯、布瑞頓和巴爾托克的貝爾琪亞,對於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這些被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精彩灌錄過的經典維也納曲目,向來是以格外慎重的態度在處理的,不是有不同的詮釋觀點絕不會輕易錄音,去年的巴爾托克四重奏全集才剛為他們贏得今年留聲機大獎最佳室內樂錄音的提名,同時也為他們贏得德國迴聲唱片大獎年度最佳室內樂團獎,貝爾琪亞在舒伯特五重奏優美的第二樂章裡,拉出格外深刻而生動的情感,就連大提琴的撥奏低音儘管只有稀稀落落幾聲,也處理得那麼別有深意,真的是一份難得的演出。



卡爾詹金斯:聖誕之星
卡爾詹金斯(指揮)凱特洛雅(女高音)艾莉森鮑爾珊(小號)
Karl Jenkins
Karl Jenkins: Stella Natalis

「阿迪瑪斯」概念樂團的創辦人卡爾詹金斯,近年來每次新作都因為磅礡的氣勢和動聽的旋律,以及將大型管弦樂、合唱團融合跨界音樂專輯而受到樂迷的推崇和喜愛,今年,在聖誕節前,他推了一套應景、結合大型管弦樂團與合唱團、充滿了節慶氣氛與震憾氣勢的新作:聖誕之星。這首作品除了有一貫詹金斯那種結合布蘭詩歌的盛大音樂陣容外,還加進了他很少使用的爵士樂風和英國民謠樂風,讓全曲十二個樂章各自呈現出多樣風格。這張專輯同時也請到英國新近崛起的女高音凱特洛雅和女性小號家艾莉森鮑爾珊兩人跨刀助陣;另外曾經在大家喜愛的阿迪瑪斯概念專輯「Songs of Sanctuary」中演唱的女歌手Mary Carewe也出現在專輯中。此曲的歌詞並無意只強調聖誕節的歡騰和和平意念,同時也將之延伸到世界各種族共通的慈悲和同情概念,因此曲中也引用了印度諸神、祖魯族的信仰等宗教,希望藉著音樂和聖誕節的概念,提醒人們慈愛與善良是人類的天性,只是每年藉由聖誕節這個喜慶的日子來統合。

本片的下半段音樂則是名為「舉世歡騰」的聖歌歌曲改編作,詹金斯用阿迪瑪斯的樂風將九首舉世聞名的聖誕名曲,像是平安夜、第一個聖誕、祝你聖誕快樂等樂曲改編成由合唱團、管弦樂團和合成器的跨界音樂風格。詹金斯的編曲中對於合唱團的使用一向有他獨特的地方,就像在阿迪瑪斯裡經常引用東歐東正教演唱風格和北美印地安人的演唱,這份聖誕名曲改編,也別有他個人的風格,而不是一般聽到的聖誕歌曲,是一份格外清新、帶有現代感的音樂。小號家鮑爾珊也在其中跨刀演出。



國王學院合唱團慶祝劍橋大學創校八百週年暨聖誕彌撒專輯(2CD)
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
Choir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Stephen Cleobury/Peter Stevens
A Festival of Nine Lessons and Carols(2CDS)

劍橋大學的創校由來始於一二零九年一群與牛津當地居民不合,而從牛津大學出走的學者。創校至今已然八百年的劍橋大學,是英國第二古老的大學,僅次於牛津。這份錄音,就是該校所屬的國王學院合唱團為慶祝創校八百週年所作的彌撒現場錄音。這場彌撒,是所謂的The Festival of Nine Lessons and Carols彌撒,這是一八八零年由英國坎特伯里主教特別為聖誕節創的,日後成為全世界各個教堂例行在聖誕夜舉行的彌撒儀式,連不是信奉新教的天主教國家也都採納。在英國不只教堂,連學校也都會在聖誕夜這天邀集小朋友共同舉行聖歌彌撒,彌撒中多半採用聖誕歌曲代替一般禮拜時的聖歌。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在一九零八年開始引進這套聖誕彌撒,後來成為全世界各教堂模仿的對象,他們在一九二八年開始為英國BBC電台錄製聖誕彌撒,日後也因此成為全英國人每年在聖誕夜家中電台或電視必定會播放的廣播節目,是與聖誕牢牢聯結的記憶,估計每年觀賞或收聽這個彌撒演出的人數,超過百萬人之數,美國的電視台和電台也固定都和BBC合作將國王學院合唱團的聖誕彌撒跨過大西洋播放到全美。在整份彌撒過程,會誦念九道日課經文,但經文都不是從聖經來的,而是固定的採用一九一九年寫下的祈禱文。這九道祈禱文會由九個人分別誦念,穿插在國王學院合唱團的演唱之間,這些演唱則每年都有不一樣的安排,但最後一定會以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這首歌作結束。

近代的國王學院合唱團聖誕夜彌撒演唱在一九八二年以後,因為音樂總監史提芬克里奧貝里的到任而稍稍有改變,他每年都邀請一位當代作曲家為這場彌撒寫作一首聖誕頌歌,這份零八年聖誕彌撒的錄音中請到的是女性作曲家Judith Weir所寫的Illuminare Jerusalem、另外知名聖樂作曲家John Rutter也寫了Mary一曲。還有劍橋大學的音樂系講師Peter Tranchell也貢獻了一首,I f You Would Hear the Angels sing。這份錄音是從未到過英國的台灣樂迷第一次有機會聽到這套彌撒的完整演出,因為這是國王學院合唱團聖誕彌撒第一次被以錄音方式發行,很值得收藏。



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埃、圓舞曲、鵝媽媽組曲
雅尼克.涅傑瑟貢(指揮)鹿德丹愛樂
Yannick Nézet-Séguin
Ravel: La Valse, Mother Goose, Daphnis et Chloé Suite No 2 etc

才三十四歲就被鹿特丹愛樂聘為音樂總監,取代了前一任俄籍指揮葛濟夫,法裔加拿大籍指揮家涅傑瑟貢,是近年來大西洋兩岸最受到關注的新生代指揮家。十歲就立志成為指揮家的他,是許多歐美愛樂者和樂評人最熱烈討論的樂界話題之一。奎北克音樂院畢業的他,二十二歲就成為蒙特利爾歌劇院的總監,同時他也是蒙特利爾大都會區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非常崇拜杜特華和朱里尼的他,這三、四年間才赴歐拓展演出機會,但很快的就獲得倫敦愛樂命他為首席客座指揮,而本片的鹿特丹愛樂也在與他合作過一次後,立刻聘他為首席指揮,雙方將從今年起合作四年。涅傑瑟貢指揮的音樂風格非常鮮明而具有獨到的掌握力,這樣能夠讓一個樂團在短時間內搖身一變成為截然不同化身的奇妙領導風格,是非常罕見的指揮能力,這也難怪涅傑瑟貢那麼快就擄獲了歐美樂評人的心。就像他在片中四首拉威爾管弦樂曲的呈現,他對於樂曲的織體呈現是那麼的不一樣,外聲部、內聲部的比重、個別獨奏樂器的音色呈現、音樂的流暢度和對於旋律的處理拿捏,都那麼的老練卻又不落俗套。我們很少聽到拉威爾以這麼簡潔、爽朗、絲毫不拖泥帶水、質感那麼透明、一點也不抽象矇朧的「印象派」、剔透織體被呈現出來的。他像是技巧最高段的鋼琴家一樣,揉捏著十指下的和弦成按照他心中意念所要的音量比例,分毫不差地呈現著音色對比和聲部順序。而在音樂性格上,如果我們說以往的拉威爾演奏被處理的過於細膩、隱微而女性化的話,那涅傑瑟貢的拉威爾真的是阿波羅式陽剛風格的拉威爾的健康展現,這裡面的拉威爾大步地跳躍、用力地呼吸和高歌、歡呼,所有的色彩都像是煙火一樣的迸射,沒有壓抑和過多的弱音器與揉成一片、暈開水彩般的糢糊畫面。法國管弦樂曲將是未來涅傑瑟貢要為樂迷在EMI貢獻的主力,從這份拉威爾的出色表現,我們可以期待他和鹿特丹愛樂為我們帶來讓人興奮的法式風采。



溫柔的火燄-約翰克利斯欽巴哈的閹人男高音詠嘆調
雅洛斯基(假聲男高音)傑赫米洛赫(指揮)和聲的社群古樂團
Philippe Jaroussky/Le Cercle De L’Harmonie /Jérémie Rhorer
J.C. Bach "La Dolce Fiamma" - Forgotten castrato arias

作為假聲男高音雅洛斯基來到維京的第七張個人專輯,他選唱了一份非常罕見的曲目:約翰克利斯欽巴哈為閹人男高音所寫的歌劇詠嘆調。約翰克利斯欽巴哈被人稱為「倫敦的巴哈」。雖然是巴哈的孩子,但他的音樂風格已經脫離巴洛克時代,進入古典樂派前期,這是因為巴哈生他時已經五十歲,十五年後巴哈過世時,巴洛克音樂在德國可以說已經到了盡頭,這之後連泰雷曼的作品都開始顯露出古典樂派前期的風格。莫札特的風格深受克利斯欽巴哈很大的影響,他也是莫札特最崇拜的作曲家。本片中雅洛斯基所選唱的這些詠嘆調是克利斯欽巴哈為閹人男高音卡瑞斯提尼(Carestini)所寫的歌劇中的選曲,當時卡瑞斯提尼的聲望已經被法里內利和森奈席諾等人所追過,但是克利斯欽巴哈對他歌聲的瞭解,讓這些歌曲比起同時代其他韓德爾詠嘆調來一點也不遜色。由於克利斯欽巴哈生前在德國曼海姆、義大利米蘭和倫敦都待過很長的時間,片中這六部歌劇就涵蓋了這三個時期的作品,也顯示了他從巴洛克後期過渡到古典樂派前期的種種轉折。雅洛斯基特別強調他灌錄這張專輯,就是希望能為克利斯欽巴哈平反,讓他走出莫札特的陰影,因為畢竟他才是莫札特所崇拜的人,但後世卻只記得莫札特不記得他。同時雅洛斯基也說,克利斯欽巴哈所寫的詠嘆調非常難唱,因為往往橫跨兩個八度以上,這是真正寫給具備正統高段閹人歌唱家技巧的歌手唱的難曲,因為只有閹人歌唱家才能在高音唱得比女高音高,卻又具有低到男中音音域的能力。在這片錄音中,雅洛斯基那可以唱到高音B的女高音音域(sopranist)可以說第一次真正完完全全的展現,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音色完全卸除了一般假聲男高音的假聲,而是純粹女高音式的真音演唱。即將在十一月間與和聲的社群古樂團搭檔,帶著這套曲目巡迴漢堡、柏林、慕尼黑、波蘭和倫敦、伊士坦堡等地演出的雅洛斯基,在這裡率先讓我們聽到這套難得而讓人驚豔的詠嘆調。



黛安娜丹姆勞的百變花腔
黛安娜丹姆勞(花腔女高音)丹艾丁格(指揮)慕尼黑廣播廣弦樂團
Diana Damrau/Münchner Rundfunkorchester/Dan Ettinger
COLORaturaS

被喻為當代的「夜之后」的德國花腔女高音黛安娜丹姆勞,是比較重的花腔女高音,屬於戲劇花腔女高音領域。這類型的女高音不容易找,因為她們兼具輕巧的技巧和渾厚的嗓音兩種特質,與一般花腔女高音往往輕巧靈活有餘、但嗓音過輕不同。目前已經在薩爾茲堡音樂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大都會歌劇院和史卡拉歌劇院擔任過頭角的她,因為這種特殊的音色,讓她正計劃攻佔美聲歌劇的領域,因為這是在卡拉絲之後,讓許多花腔女高音望之怯步的領域。目前一連要演出聯隊之花、瑪麗史都亞達等角色,並且也要唱馬斯奈的曼儂、湯瑪士的哈姆雷特等劇的她,被許多樂評人視為角色扮演最讓人感到無法預料的多樣的歌唱家,甚至有人把她比喻為「古典音樂界的梅莉史翠普」,因為她不僅聲音表情可以非常多變,飾演的角色也都是同樣維妙維肖、深入而且道地。丹姆勞之所以能如此,也要歸功於她兼具花腔和戲劇女高音兩種特質的嗓音。也因為這樣,她來到維京唱片的第一張專輯,就贏得德國唱片大獎。如今,在為維京唱片灌錄兩張專輯(另一張是莫札特)後,丹姆勞最新的專輯則邁入十九世紀浪漫歌劇的領域,而且要演唱風格最多變、表情變化也最豐富的一套花腔女高音曲目:從「珠寶之歌」、唱到弄臣的吉兒妲、再唱到賽維亞理髮師的羅西娜、著名的「爸爸請聽我說」、夏莫尼的琳達中的瘋狂場景,乃至伯恩斯坦憨弟德中著名的花腔詠嘆調Glitter and be Gay。被國際樂評人讚賞她對花腔技巧的運用,是一種純粹不用來炫耀,而是幫助她的聲音表情延伸的丹姆勞,顯然是一位擁有智慧,並以之駕馭其花腔技巧的女高音。聽她的演唱,官能上的興奮感可能不高,但是卻會為其音樂流暢的情緒和旋律所深深吸引。另外丹姆勞也下很大的功夫在語言上,因此她的義大利文發音被樂評人讚賞是當今外籍歌手中最標準、也最容易聽懂的。由於丹姆勞對於自己的花腔女高音倍常自覺,也深深思考過究竟應該如何運用這樣的嗓音,這讓她的表現格外與從前的花腔女高音只是耽溺於這種聲音的官能美,有著極大的不同,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日後我們或許將會看到音樂字典重新定義花腔女高音,並且是以丹姆勞作為範例,因為,她重新為花腔女高音找到新的定義。



柯布朗─羅西尼的繆思女神-次女高音詠嘆調
狄杜娜朵〈次女高音〉
艾多亞多‧穆勒〈指揮〉聖西西莉亞國立音樂院管弦樂團
Joyce DiDonato/Orchestra dell’ 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Roma/Edoardo Muller
Rossini: Colbran, the Muse (opera arias)

伊莎貝拉柯布朗是十九世紀第二個十年間稱霸拿坡里聖卡洛歌劇院的次女高音,因為她,讓羅西尼寫出了「英吉利女皇伊莉莎白」這齣歌劇,之後羅西尼又為她寫了奧泰羅,唱完這兩劇後,她聲音開始走下坡,但是還是讓羅西尼繼續以她為對象,寫出了阿蜜妲、摩西在埃及、湖上少女、蘇丹王梅蔑二世等劇。她和羅西尼因此成為拿坡里最具號召力的歌劇搭檔,兩人後來更因此發展出私人戀情,最後就在一八二二年成親。婚後羅西尼更特別為她逐漸吃力的嗓音寫了賽米拉蜜德,但柯布朗的聲音還是讓她不得不隱退,她和羅西尼的婚姻也在十五年後結束,但羅西尼還是一直照顧她到一八四五年她六十歲過世。這份錄音就是獻給這位羅西尼心目中最完美詮釋者的錄音,由現年四十歲的美國次女高音狄杜娜朵演唱一系列的錄音,就和兩年前意大利次女高音芭托莉以專輯獻給另一位柯布朗同時代的次女高音梅麗布朗一樣。狄杜娜朵小時候其實是想成為流行歌手的,但在大學主修聲樂教育後,原本只打算在中學教歌唱,可是大學時一次演唱歌劇的經驗,讓她決定追求聲樂演唱的路,之後在美國贏得多項歌唱大賽首獎後,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為職業歌唱家。狄杜娜朵的聲音是屬於花腔次女高音,她擁有非常靈活的次女高音顫音,而且音色在次女高音中是目前較少見的輕抒情路線,而不像芭托莉或豪恩等那種帶有中性或閹人歌唱家的音色。兩千年以前一直在美國發展的她,兩千零一年首度渡洋赴歐就唱進了史卡拉歌劇院,演唱羅西尼的灰姑娘,之後她就接連唱進巴黎國家歌劇院、巴伐利亞歌劇院和柯芬園,以及東京的新國家劇院。幾乎在上述每個歌劇院,她都是以羅西尼的角色受到邀請的,可以說她是當今次女高音中,最常被邀請演唱羅西尼要角的歌唱家。而雖然演唱生涯起步的比當今許多知名次女高音慢,但狄杜娜朵似乎有後來居上之勢,在同輩次女高音天后都逐漸退出羅西尼歌劇的戰場時,狄杜娜朵卻明顯展現出她在這方面的優勢,而不用去假扮女扮男裝的巴洛克歌劇角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非常具有彈性且女性美的音色,羅西尼的花腔在她的演唱下,很自然地就形成裝飾音滑過,而不是費勁力氣的技巧展現,而在演唱主要旋律時,她又能夠充滿歌唱性和優雅風格,不過份的修飾。被英國樂評稱為「當今全世界的羅西娜天后(賽維亞理髮師)」,光是今年全世界就有八座大城市包括紐約、東京、巴黎邀請她去演唱此角。這份錄音中,錄了狄杜娜朵歷來最拿手的羅西尼角色,其中還不乏為女高音所寫的角色,這正說明了狄杜娜朵是位和露德薇希等人一樣,有希望在將來也拿下女高音后座潛力的歌唱家,這份羅西尼錄音,的確讓人對她刮目相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資料由 金牌大風 gold typhoon music [EMI Taiwan] 提供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3,60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新片情報 |
此分類下一篇:2009.11.20 EMI 新片情報-2
此分類上一篇:2009.11.06 EMI 新片情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