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24 23:08:14| 人氣5,6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 SONY 新片情報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喬治.塞爾(指揮) /巴爾托克:管弦樂協奏曲/楊納傑克:小交響曲
George Szell /Bartok:Concerto for Orchestra/ Janacek:sinfonietta

◎1966年絕版黑膠唱片2000年首次轉錄成CD,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電影版「布拉格之春」大量使用楊納傑克的音樂當作電影音樂。
◎村上春樹費心五年潛心完成的長篇小說巨作「1Q84」,2009年日本五月上市,兩周賣出一百萬本,書中描述的楊納傑克「小交響曲」即此版本,日本狂賣

這張專輯所收錄的兩首曲子有許多共通性:曲子不長、五個樂章、都是為管弦樂團量身寫作的破格型大編製作品,洋溢著濃厚的民謠風格、卻充滿強烈革命精神的現代作曲。他們的作品被廣泛用在電影中,尤其是楊納傑克,在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91年所改編的電影裡「布拉格之春」,幾乎全用上了。還有,這兩位作曲者都是博物學家。

這張1966年絕版黑膠唱片以CD形式重新發行並且造成熱賣,這都要拜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之賜。自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後,他以省思奧姆真理教事件為原點,10年如一日的出席旁聽了奧姆真理教案主謀麻原彰晃的所有審判,直到2006年被判死刑定讞,費心五年潛心完成的長篇小說巨作「1Q84」,在2009年五月上市,兩周就賣出一百萬本。這本向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的反烏托邦經典作「1984」致敬之作(按:日文Q是9的諧音,一詞多義),小說篇章所貫穿的曲子,就是由指揮大師喬治.塞爾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楊納傑克「小交響曲」版本。結果因為是2000年時日本地區少量由黑膠唱片轉壓成CD,根本沒有廣為流傳的冷門曲目,在廣大書迷的簇擁壓力之下,不斷緊急加印造成大賣,同時也成為手機下載的熱門曲目。

「小交響曲」是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1854-1928)唯一的交響曲,它原本有個副標題:像軍隊般的小交響曲,隨著1926年布拉格的體育節到來,才拿掉軍隊的字樣,加寫成五個樂章的小交響曲。第一樂章以莊嚴的旋律,搭配25人編制的銅管部與定音鼓,展現力與美的自由奔放與節慶特性,第二樂章以急促的木管帶出抒情的樂章,第三樂章由弦樂部緩緩流瀉,然後逐漸被伸縮號切入,再回到平靜,第四樂章以昂揚的管樂慶祝捷克獨立建國,終章逐步將凱旋的氣氛拉到最高潮,再由銅管領軍,帶回到第一樂章以莊嚴的主題旋律接著木管與弦樂部齊奏到最後。

「管弦樂協奏曲」是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1881-1945)生前的最後傑作。1944年,當時還是由指揮大師萊納(Fritz Reiner,1888-1963)與小提琴巨匠西格第(Joseph Szigeti,1892-1973)一起說服俄國指揮大師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sky,1874-1951)委託巴爾托克作曲,一方面慶祝大師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20周年,同時也是他70歲生日。結果,巴爾托克居然一反常理,以平易近人的作曲風格來呈現,將管弦樂團各部與獨奏樂器視為協奏曲中的主角,讓他們輪番上場,這種源自巴洛克時期大協奏曲的概念,巴爾托克將它們轉換成新穎而饒富內涵的作曲風貌。當然,同為大師的喬治.塞爾指揮風格與水準一如往常,無懈可擊。


帕佛賈維(指揮)/貝多芬:第六&二號交響曲
PAAVO JARVI/Beethoven: Symphonies No.6 & No.2

◎帕佛‧賈維出生於著名的音樂世家,指揮台上優異的表現讓他很早在國際樂壇發光,目前同時擔任辛辛納提交響樂團、德意志室內愛樂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巴黎管弦樂團宣布將在兩年後迎接他前往擔任音樂總監一職
◎曾接受伯恩斯坦指導,葛萊美得獎指揮

樂聖貝多芬是一個為發現單純而樸素、又蘊藏發展可能性主題而努力的作曲家,他巧妙地變化主題,然後加以發展,再把它細心地加以重疊造成壯麗的音樂建築。縱觀《田園》交響曲的佈局,貝多芬於單數樂章描述人的情感,在雙數樂章描寫自然景物。繼石破天驚的第五號交響曲後,也在第六號做了許多新的嘗試,一是以五個樂章寫成,打破當時交響曲四樂章之形式;二是把最後三個樂章不停歇地演奏,擴大了交響樂的自由性;三是貝多芬除了為樂曲親自冠上《田園》標題,還在各樂章中賦予具體的簡短副標,以闡述該樂章的內容與意念。即使貝多芬骨子裡瞧不起標題音樂,這種「全曲主題統一」的形式不只成為貝多芬樂曲組織的特色,還滲透到浪漫派的所有音樂領域中,演變為浪漫時期的標題交響曲及交響詩。

帕佛.賈維與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管弦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計畫,在這張第二、六號交響曲推出後,只剩下最終的重頭戲第九號。延續之前所採用Bärenreiter New Urtext版樂譜,賈維盡可能按照貝多芬所標示之速度進行,在不變的樂譜中賦予深層的新意,彰顯了主聲部與副聲部的強弱對比。在純粹的技術前提下,賈維鋪展開來充滿表現力與緊張感的音樂,節奏、紋理與速度感在他的控制下顯得精準無比,音樂表情同樣生動,給予人們穿越時空的悸動與驚嘆!


修兒.嘉碧妲(大提琴)霍夫曼:第三號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莫札特:長笛協奏曲(改編為大提琴與管弦樂的協奏曲)
Sol Gabetta (Cello) Hofmann Haydn& Mozart: Concertos

◎修兒‧嘉碧妲來自阿根廷,是鋼琴家阿格麗希和巴倫波英的同胞。
◎日內瓦瑞士羅曼德廣播公司&柴可夫斯基大賽最佳詮釋獎。
◎甫獲2009年德國回升大獎『年度協奏曲錄音獎—大提琴』
◎使用珍貴稀有名琴─瓜達尼尼1759年的古琴(此琴製造於韋瓦第死後18年)
◎收錄指揮家喬治塞爾改編之莫札特長笛協奏曲
◎片中一同演出的大提琴家Boettcher是甘德朗(Maurice Gendron)與梅納第(Enrico Mainaridi)二位大提琴巨擘弟子,22歲即成為卡拉揚麾下柏林愛樂大提琴首席


十八世紀中維也納最重要,也是大提琴樂曲創作數量最豐富的作曲家霍夫曼,留給世人七首劃時代的大提琴協奏曲作品。從這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當時的大提琴技巧已經相當完備,音樂使用也極為寬廣,即使音樂學者並不認為霍夫曼是位精通大提琴演奏的作曲家,但這位懂得如何在良好聲譽與財富累積取得完美平衡的作曲家,卻能夠透過本身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移植至大提琴上並精準掌握大提琴的作曲手法,融入精巧具裝飾性的嘉蘭特(Galant Style)風格,以追求歡愉而簡潔的旋律,讓大提琴協奏曲的技巧和音域探索上向前邁了一大步。本片所收錄的「D-3」協奏曲是3首D大調協奏曲中的第三號,無論在編制、長度、演奏技巧上,都是7首作品中最龐大而困難的。
 
海頓最負盛名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咸認為題獻給海頓密友Joseph Weigl,此曲在塵封近二個世紀後的1961年,於布拉格國立博物館被音樂學者Oldrich Pulkert發現,炫技依舊是寫作重點,然而以弦樂群組成的第二樂章,由大提琴自由吟唱,也顯得格外甜膩而優美。
而對於長笛音色頗有微詞的莫札特,卻也受託為該樂器寫下了二首長笛協奏曲,只不過第二號D大調直接拿雙簧管協奏曲改編而成,第三樂章的主題更是再次延用於歌劇《後宮誘逃》中。到了二十世紀,曾追隨作曲家雷格(Max Reger)學習的大指揮家喬治.塞爾(George Szell),將此曲改編給大提琴與管弦樂演奏,塞爾的改編紀錄不只如此,他也曾將史麥塔納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改編給管弦樂來演奏。
當今紅得發燙的甜姐兒-修兒.嘉碧妲,已然是古典樂壇最受歡迎的大提琴名家,手持1759年的瓜達尼尼(Guadagnini)名琴,以天才式的口吻,在這三首樂曲上展現出高雅的氣質和優美的歌唱性,技巧與完成度與日俱進,是一場綺麗無比的音樂盛宴。曾為甘德朗(Maurice Gendron)與梅納第(Enrico Mainaridi)二位大提琴巨擘弟子,22歲即成為卡拉揚麾下柏林愛樂大提琴首席的Wolfgang Boettcher,與嘉碧妲輪替搭配演出,兩人間的合作完全不露鑿斧,與巴塞爾室內古樂團間的呼吸一致,已臻合奏之最高境界。
 

泰瑞‧萊利:C調
Terry Riley - In C

◎泰瑞‧萊利的作品「C調」,被視為低限主義的聖經。今年適逢專輯發行四十週年紀念,特別推出經典珍藏復刻盤。此引進盤為digipak.
◎此曲完成於1964年,但首度發行成唱片則是1968年。
◎今年四月卡內基音樂廳為了慶祝此曲問世四十五週年,因此特別邀請萊利和當初參與這份錄音的樂手共襄盛舉,舉行了一場紀念演出。Sony Music將原始母帶重新數位化處理,再度問世。
◎內頁除了專文解說外,亦將當年黑膠唱片的原始解說,以及’67年卡內基音樂廳的紐約首演文宣品附錄。

泰瑞.萊利的作品「C調」,被視為低限主義的聖經,問世至今四十年,持續發揮著對不分類別音樂的影響力,搖滾樂和流行音樂像「The Who」樂團的創作(Baba O’Riley這首歌就是在唱萊利)和Pink Floyd的「Dark Side of the Moo」,都深受其影響,另一位低限主義大師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作品「大南方岬的達摩法」(The Dharma at Big Sur)第二樂章也採用了此曲的節拍,作為向泰瑞.萊利致敬。
 
此曲完成於一九六四年,首度發行成唱片則是一九六八年,也就是本片這份錄音。創作當時萊利向學院派的音列主義的抗議和反動,多年來此曲一直被視為宣告低限主義來臨的第一首官方作品。此曲其實是半隨機(semi-aleatoric),意即,雖然有樂譜,但每個樂句都可以隨機反覆無限次,參與演奏的人數也可以視場合而定,基本上有三十五人就可以充數,然後每個演奏者都可以隨自己意思決定自己的樂句反覆的次數,連要開始樂句的時間也都隨他決定,也就是說,他可以在中途任一點加入演奏,不過樂譜上也指示,最好大家不要差超過三個樂句,然後大家還不一定要照樂譜演奏,可以跳過某些樂句,只是不能把後面的樂句拿到前面或者反過來做都不行。有趣的是,萊利在譜上還註明,基本上,要有一個漂亮小姐,不斷地反覆吹奏C音八次,這也是曲子叫作「C調」的原因。
  
這份「C調」一曲的世界首度錄音,雖然號稱照萊利原意動用三十五位樂手,但其實只有十一個人在場演奏,其餘的聲部都是疊錄上去的。今年四月,卡內基音樂廳為了慶祝此曲問世四十五週年,因此特別邀請萊利和當初參與這份錄音的樂手共襄盛舉,舉行了一場紀念演出。而這也讓新力公司興起了將此曲的母帶重新轉錄的念頭,才會有您看到的這份母帶重製版的問世。

在內文中,重建了當時灌錄此曲的情形:沒有人能預測自己正在灌錄一份影響未來樂壇這麼巨大的作品,就連唱片公司也一直壓預算,因為作曲家和作品都不為人所知。「C調」可以被錄下來傳世,從一開始就是個幸運的巧合,因為這幸運,卻促成了整個低限主義運動的形成,歷史就從這裡開始不一樣了。而隨著這份首演錄音再版問世,另一個歷史也正在您手中開啟。


霍洛維茲卡內基廳私藏錄音-穆索斯基: 展覽會之畫&李斯特: b小調鋼琴奏鳴曲
Horowitz at Carnegie Hall-The private collection/ Mussorgsky&Liszt

◎從未發表過的卡內基廳現場錄音實況 世界首度發行
◎以單音紀錄,忠實地捕捉到豐富的琴音,對於霍洛維茲細膩的踏瓣技巧,更是呈現了比錄音室錄音更忠實的效果;同時,也保留了原錄音中七十八轉黑膠唱片沙沙音。
◎霍洛維茲最自豪的改編作品: 展覽會之畫

霍洛維茲於一九八九年過世的前一年,他將自己生前所私藏的演奏會錄音,全捐給耶魯大學,主要內容是他在一九四五年到五零年代,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演奏會時的現場側錄帶。四五年對霍洛維茲而言,是一個特別的里程碑。因為這代表了他的聲望正要快速起飛的年代,前此兩年他才剛跟岳父托斯卡尼尼在卡內基音樂廳合作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技驚四座。在四五年以前,霍洛維茲也一直把演出重心放在歐洲,四五年以後,他開始在美國收學生,演出活動也開始集中在美國,同時,大批歐洲知名音樂家為避歐戰前來定居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這個美國音樂圈的主要演出標的,也就成為他每年演出活動的重頭戲所在。當時的霍洛維茲,才剛邁入四十歲前段,正處在後青年期和前中年期之間,音樂風格上,保有他早年的炫技大師的光彩,還未太陷入中年的自我懷疑和晚年的洗練。

這些錄音,當年是霍洛維茲委託一家私人公司為他在卡內基音樂廳獨奏會上進行的側錄,一直到晚年整理自己收藏時想起來,經過進一步的整理,最後將全部他認為重要的手稿、書寫及錄音,一併捐給了耶魯大學。這些錄音是在立體聲來臨之前完成,無可避免的是以單音紀錄,卻還是忠實地捕捉到豐富的琴音,對於霍洛維茲細膩的踏瓣技巧,更是呈現了比錄音室錄音更忠實的效果;同時,也保留了原錄音中七十八轉黑膠唱片沙沙音。
 
本片這兩份從未發行過的錄音中,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採用的是霍洛維茲自己的改編版,同一版本他為HMV和RCA灌錄過兩次,分別是四七和五一年(現場),本片的錄音是四八年四月二日的卡內基現場。這套曲目是他當時經常演出的,技巧艱難、效果驚人有如鬼魅。有些人不喜歡他的改寫,覺得那像是「塗鴉」一樣,但不能否認,這是高難度的技巧。而這份演出比上述的兩次演奏,在他自己改寫的幾段音樂中,有特別刻意強化的傾向。另外一首曲目李斯特奏鳴曲是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一日的錄音。霍洛維茲在三三年有過一份震驚樂壇的李斯特奏鳴曲錄音,當時他花了二十六分三十秒,在這裡他則花了二十七分二十五秒,將近慢了一分鐘。許多聽過這份四九年錄音的鋼琴家都認為,這是比三三年那份錄音更出色的演奏。
 

帕佛.賈維(指揮)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布魯克納:交響曲第七號
Pavvo Jarvi&The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Bruckner: Symphony No.7

近幾年之間,同時與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管弦樂團和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進行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和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的錄音,指揮家帕佛.賈維(Paavo Jarvi)似乎有意讓自己跳脫愛沙尼亞指揮家的框架,擺脫父親尼姆.賈維終生只能演奏東歐與現代曲目的遺憾,在自己盛年之際,為自己留下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西歐曲目錄音。身為伯恩斯坦的高徒,畢業於美國寇帝斯音樂院,而不像父親出身於愛沙尼亞塔林音樂院,小賈維的企圖心和背景都和他的恩師伯恩斯坦一樣的堅強,展現自己在雙B大師九大交響曲的見解,留下足跡印記。
 
兩千年以未滿四十之齡就接下辛辛納提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之職,更讓該團主動延長此職至2011年,然後又在04年同時監任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的藝術總監、07年又獲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帕佛要藉布魯克納這首最受喜愛的第七號交響曲發行,向舉世宣告他的布魯克納全集錄音的開始。這也是帕佛率領該團發行的第一張交響曲錄音。雖然之前並不以指揮布魯克納聞名樂壇,但其實帕佛準備這套曲目已經許久,他終於找到理想的樂團,自己對樂曲的瞭解也已到了可以留下錄音的境界。
因此決定循該團從七四到九零年代首席指揮殷巴爾(Rliahu Inbal)的腳步,再度帶領錄下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熟悉此團的樂迷應該都知道,殷巴爾是世上首位灌錄布魯克納交響曲原始版的指揮家,而他當年的錄音就是率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完成的,日後他更率領法蘭克福廣播完成了他們最著名的馬勒交響曲全集。贏得德法的多項唱片大獎。在殷巴爾步下首席指揮一職後,法蘭克福廣播經歷俄國指揮家基塔恩可和美國指揮家伍爾夫的十六年帶領,雖然聲譽卓著,卻未能贏得國際唱片公司合約,一直到賈維上任,才終於再次為該團爭取到唱片合約。


楊頌斯(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華格納:歌劇管弦樂名曲集
Mariss Jansons/Wagner:Orchestral Music

◎身為穆拉汶斯基(Evgeni Mravinsky)、史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和卡拉揚三人的高徒,楊頌斯是少數結合二戰前東西方兩大指揮學派的大師,
◎楊頌斯正值指揮生涯的最巔峰,歐洲各大樂團為他釋出首席指揮的職位,是他指揮技藝的肯定。
◎專輯錄音為2009年三月十六日琉森藝術與文化會堂的現場演出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2008年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暢銷電影「行動代碼:華爾奇麗雅」,因為本地片商翻譯的問題,並沒有理解到,華爾奇麗亞其實就是取自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英譯(德文:Walkure,英文:Valkyrie)。華格納的音樂不管在德國或美國,都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幾乎很少有人不曾聽過他的音樂片段,許多電影都會一再引用這些音樂。華格納是希特勒最常聽的音樂,這裡面或許有他反猶太人的情感投射(因為華格納也反猶太),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則因為華格納音樂中有一種結合德國人深層民族認同和將音樂、戲劇等多元文化結合的菁英文化特質,這是自視甚高的德國人心目中完美的藝術種類,被華格納稱之為Gesamtkunstwerk。也因此,要理解以德國為中心幅射發散而成的歐美文化主流,就不能錯過華格納和其音樂。
 
作為偉大俄國指揮家阿維.楊頌斯(Arvid Jasons)之子,指揮家楊頌斯來到西方發展,感覺不過一、二十載,他的錄音也才剛從享譽國際、好評不斷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經歷了蕭士塔高維契交響曲全集,轉眼間,他已邁入六十六歲,身體狀況不佳的他在舞台上下(他在九六年就因心臟病發在指揮當中倒地不起差點過世)。身為穆拉汶斯基(Evgeni Mravinsky)、史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和卡拉揚三人的高徒,楊頌斯是少數結合二戰前東西方兩大指揮學派的大師,但他的崛起卻非常的平凡,不像許多同輩指揮家那樣的驚天動地。三十六歲才來到西方,從奧斯陸愛樂開始耕耘,他用二十年時間將這個地方性樂團逐漸建立成國際知名的大型樂團,二零零三年接了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每年以十個禮拜的時間來訓練該團,預計將會在該團待到二零一二年。期間他不斷帶領巴團創造新的里程碑,像帶領該團前往梵蒂岡,為同為德國裔的教宗本篤十六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該場演奏會不僅現場有七千人觀賞,更現場轉播歐洲各大主要城市。兩年前他更破例,打破自己向來嚴肅、不茍言笑的作風,首度踏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片中他所指揮的華格納管弦音樂,有著不同於他以往的音樂處理。錄於二零零九年三月十六日琉森藝術與文化會堂的現場演出,精確卻帶著極高的溫暖和人性,這兩者在華格納龐大的音樂中,都非常不容易達成,但楊頌斯卻能夠穿透層層的技巧障礙,直指音樂的核心意涵。今年正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創團六十週年慶,在楊頌斯的帶領下,該團被選為歐洲第六大樂團,原因何在,聽曲首的唐懷瑟序曲即可以印證,此曲中楊頌斯以不急不徐的步調來處理,讓管弦樂團中許多的細節得以一一呈現,毫不被華格納所寫的許多繁雜裝飾音形所遮去樂曲主軸或壞了步伐。而「女武神」一曲,盡卸之前的斯文和端莊,換之以粗野和些許的鄙俗,更換來觀眾的喝采。


安德魯.考頓(鋼琴)舒曼: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交響練習曲&兩首故事小曲
Andrea Kauten/Schumann:Piano Sonata No.3&Symphonic studies Novelets No 1&2

◎瑞士籍女鋼琴家畢業自里斯特音樂院,結合了東歐音樂學院的這種嚴謹自律和西歐自由風氣的想像力
◎安德魯.考頓的演奏曲目中,份量佔最大的有三位鋼琴家:蕭邦、李斯特和舒曼。專輯選錄了非常吃重的舒曼曲目:一是「無樂團協奏曲」之稱的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以及交響練習曲

瑞士籍的女鋼琴家安德魯.考頓有著和現今年輕一輩鋼琴家非常不同的養成,畢業於巴賽爾音樂院的她,後來拿到瑞士政府的獎學金,卻選擇不前往德奧或法國等國深造,反而前往匈牙利,投入李斯特音樂院接受完全的改造。李斯特音樂院歷來教育過許多出色的鋼琴家,包括席夫(Andras Schiff)、戴佐朗基(Deszo Ranki)、柯西斯(Zoltan Kocis)等人,在共產黨統治以後,該國的音樂教育,除了承接了十九世紀李斯特以降的悠久鋼琴演奏傳統,以及當時深受維也納學派影響的訓練風格外,也因為與蘇聯的往來密切,而接受到共產主義國家的那套嚴格訓練方式和非常重視傳統的美學,不像西歐那樣講究自由發展的獨立音樂家性格。安德魯.考頓的演奏,因此結合了東歐音樂學院的這種嚴謹自律和西歐自由風氣的想像力。她的音樂中也極力希望能呈現東歐鋼琴學派那種特有的凌厲感,不像西歐鋼琴家那樣中規中矩,鮮少激情,相反的,她的演奏中常能聽到熱情的閃現,儘管是女性,但她常能驅使手中龐大的鍵盤發出豐沛且飽滿的音量,以及如電掣般的速度,雖然不以超技家自居,但她溫潤的音色中,透露出她不僅僅以飽滿音色自滿。
  
安德魯.考頓的演奏曲目中,份量佔最大的有三位鋼琴家:蕭邦、李斯特和舒曼。她可以隨時彈奏蕭邦作品十和二十五的二十四首練習曲、以及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一年和鋼琴奏鳴曲等超技曲;但真正在她演奏曲目的核心的,則是舒曼,還有計劃地逐一增加自己的舒曼曲目,這份錄音中,她同樣端出一套吃重的舒曼曲目,顯示她是一位超越性別限制的鋼琴家,安德魯.考頓的這些演奏,可以說有著某方面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她彈了較常被人們稱為「無樂團協奏曲」的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以及交響練習曲。


安札.席莉亞(女高音) 俄羅斯歌曲集
Anja Silja & Andrej Hoteev –Russian Songs

◎ 1959年因為演唱了貝姆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演唱莫札特《魔笛》夜后後,德國女高音席莉亞(Anja Silja)的職業生涯開始展開,評論界冠以「卡拉絲第二」
◎後來唱遍了華格納歌劇中適合音色的所有要角
◎隨後席莉亞加入指揮克路依坦(André Cluytens)麾下,觸角立刻延伸至歐美各大劇院,同時也在克倫貝勒指揮棒下,錄下了仙妲之曠世名演
◎專輯收錄〈練聲曲〉在內的10首拉赫曼尼諾夫歌曲集,以及穆索斯基《死亡歌曲與舞蹈》
◎片尾特別收錄專輯中的鋼琴伴奏俄籍鋼琴家Andrej Hoteev演奏史克里亞賓以單樂章形式寫下的第九號鋼琴奏鳴曲《黑色彌撒》

自從1959年由貝姆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演唱莫札特《魔笛》夜后後,席莉亞(Anja Silja)的職業生涯因此開展,評論界甚至以「卡拉絲第二」來榮耀這位來自德國的女高音。翌年,拜魯特音樂節邀請她前來獻唱《漂泊的荷蘭人》中的仙妲(Senta),因此結識了當時的掌門人韋蘭德.華格納(Wieland Wagner,1917-1966)間公開的不倫戀情曾在樂界炒得沸沸揚揚,也讓她在該音樂節多年而聲勢不墜,甚至藉由韋蘭德的提攜,前進柏林、維也納歌劇院發展。自與韋蘭德相識到他過世的六年間,席莉亞總共在拜魯特音樂節中演唱過《羅恩格林》中的Elsa、《唐懷瑟》中的Elisabeth與Venus、《名歌手》中的Eva、《萊茵的黃金》中的Freia、《齊格飛》中的Waldvogel等,幾乎唱遍了華格納歌劇中適合音色的所有要角。隨後席莉亞加入指揮克路依坦(André Cluytens)麾下,觸角立刻延伸至歐美各大劇院,同時也在克倫貝勒指揮棒下,錄下了仙妲之曠世名演。之後與指揮杜南伊(Christoph von Dohnányi)維繫了長達20年的婚姻關係。除此之外,席莉亞也是演唱現代作曲家如楊納捷克、貝爾格歌劇之大將,推展現代歌劇不遺餘力。

除了敢言敢作,行事開放而備受爭議,席莉亞那絢麗繽紛的音色,讓她得以縱橫樂壇數十載而的最大本錢。這張收錄了〈練聲曲〉在內的10首拉赫曼尼諾夫歌曲集,以及穆索斯基《死亡歌曲與舞蹈》(1962年由蕭士塔科維契改編維管弦樂)的專輯,在在印證席莉亞仍舊寶刀未老,發自內心深處的歌聲是何等自然、深遂而獨特。為其伴奏的俄籍鋼琴家Andrej Hoteev,也在片尾獻上史克里亞賓以單樂章形式寫下的第九號鋼琴奏鳴曲《黑色彌撒》,將曲中獨特語彙與和聲法,簡潔且惡魔般的形象,以十足的穿透力撞擊琴鍵而出,是極具煽動力的俄式詮釋。


異弦古樂三重奏/ 卡布斯柏格:第三冊長頸魯特琴組曲&其他
Los Otros / Kapsbergiana:Libro Terzo

◎卡布斯柏格(Girolamo Kapsbergiana)這位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魯特琴(嚴格講長頸魯特Chitarrone)的作曲大師。
◎生前被人稱為“羅馬奇觀”,因為家中所組成的魯特琴演奏學院,有著最先進和讓人歎為觀止的魯特琴演奏會。的時代,他和作曲家富雷斯可巴第(G. Frescobaldi)以及蘭迪(Stefano Landi)等人齊名。
◎專輯收錄佚失已久的「第三冊長頸魯特琴組曲」。「異弦古樂三重奏」將原本為長頸特琴主奏、由數字低音伴奏的曲譜加以改編,以適應該團以古大提琴為主奏、由兩把長頸魯特琴伴奏的演奏型式。


卡布斯柏格(Girolamo Kapsbergiana)這位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作曲家,名字有很多不同的拼法,是因為他原是奧地利人,後來卻去義大利發展,原本的名字約翰Johannes他自己改成了Giovanni,第二中間名Hieronymus也改成了Girolamo或Geronimo。他自己是魯特琴(嚴格講是長頸魯特Chitarrone)的大師,他所寫的相關作品,推動了魯特琴這項樂器的演奏技法,影響了巴洛克前期的魯特琴音樂風格。卡布斯柏格在世時,被稱為“羅馬奇觀”之一,原因是他家中所組成的魯特琴演奏學院,有著最先進和讓人歎為觀止的魯特琴演奏會。在他的時代,他和作曲家富雷斯可巴第(G. Frescobaldi)以及蘭迪(Stefano Landi)等人齊名。

卡布斯柏格盛名之際一共出版過最少六套的作品集,但其中有兩套已經佚失。這些作品集主要是以觸技曲為主題寫成,聞名之義,想當然爾都是技巧高超快速的魯特琴難曲。一般相信,卡布斯柏格的觸技曲寫法,影響了富雷斯可巴第的大鍵琴寫作風格。不過,也有些人承襲了蘭迪的看法,認為卡布斯柏格因為本身演奏技巧高超,所以在作曲上往往不是那麼用心,對於作品的連貫性和發展性不那麼強調,而往往訴諸技巧取勝的層面。
  
本片這套「第三冊長頸魯特琴組曲」出版於一六二六年,但後人過去只知有此曲集的出版,卻從未見到曲譜,所以長久以來都相信曲譜已經佚失,在一九八零年代後期,開始有謠言傳說這套曲譜真的在世。只知道一九二八年一位博士家中的圖書館館藏拍賣,其中一套魯特曲譜被一位義大利收藏家買走,所幸,耶魯大學買到這份曲譜,並慷慨地將之公諸於世,乃由這份錄音的緊接問世。片中將該曲譜中所有的樂曲全數灌錄,只差第一號觸技曲,因為曲譜中並未有此曲的曲譜,或許要等到未來進一步的發現。專輯中,「異弦古樂三重奏」將卡布斯柏格原本為長頸魯特琴主奏、由數字低音伴奏的曲譜加以改編,以適應該團以古大提琴為主奏、由兩把長頸魯特琴伴奏的演奏型式,所以,聽到的並不是原原本本的卡布斯柏格的原譜呈現,而是「異弦化」過的獨家版本。這樣充滿創意的古樂演奏型式,一向就是異弦古樂三重奏受人喜愛的原因。該團在此演奏的三樣弦樂器,加起來的弦數量共有五十九條之多,或撥或彈,用之來取代原本的數字低音。而音高也調低了四分之一,這種調音(quatre comma meantone),是十六和十七世紀常用的方式,主要的差別在完全五度音會被調四分之一音差,以符合其中包了大三度音的均值。這種調律法在聽覺上造成了某些合弦聽起來會特別甜,這在近代音樂以後的調律中是聽不到的,所以您或許也想嘗試這種很少聽到的調律法所造成的和弦美感。



波茨坦室內學院樂團 巴哈:管樂協奏曲新發現
賽吉歐.阿佐里尼(巴松管) / 喬凡尼.狄.安傑利(雙簧管)

◎世界首度錄音,全數改編自巴哈作品給管樂演奏的協奏曲
◎波茨坦室內學院樂團是德國布蘭登堡的年輕樂團,目前由麥可.桑德林(Michael Sanderling)擔任藝術總監
◎前任總監是由本片的巴松管家阿佐里尼和著名的古樂家Andrea Marcon分別負責傳統和古樂的訓練。阿佐里尼本身是精通巴洛克巴松管演奏專家。

巴哈不像韋瓦第那麼幸運,有管樂協奏曲傳世,巴哈的管樂協奏曲完全沒有保存到後世。現在僅知的巴哈管樂協奏曲,只有布蘭登堡協奏曲和四首管弦樂組曲中的大協奏曲型式。專輯中這四首巴哈管樂協奏曲是依照他的作品重建而成。據記載,巴哈在科登時代寫了一首位兩把雙簧管和巴松管寫的三重協奏曲,為了重建此曲,改編者波茨坦室內學院樂團的首席阿佐里尼,從巴哈的兩首清唱劇中找到靈感,這兩首清唱劇都同時採用了三個區塊的主要聲線來創作,正好就可以指派給雙簧管和巴松管的三位主奏。

另外,巴松管協奏曲是改編自E大調大鍵琴協奏曲,在這裡移調到C以適應巴松管的按鍵。雙簧管協奏曲則是改寫著名的F小調大鍵琴協奏曲,這首協奏曲本身又是改寫自第一五六號清唱劇,清唱劇本來就是以雙簧管為主奏樂器,將之改成雙簧管協奏曲也是合理的事。另一個促成這樣改寫的原因還在,如果我們去看這首大鍵琴協奏曲的原始手稿,會發現第一和第三樂章都被往下移調一個全音,而如果我們依此往上移回去G小調,就會發現這根本就是為雙簧管的音域所寫的曲子,很顯然巴哈一開始考慮的主奏樂器就是雙簧管而不是大鍵琴。

撇開歷史性不談,這份錄音以管樂器重新詮釋了巴哈知名的大鍵琴協奏曲和清唱劇,本身已經頗具靈感和新意,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觀點來欣賞這些樂曲在旋律上處理的方式,畢竟同樣的旋律換成不同的樂器來演奏,本身就足以吸引人並帶來啟發。本片的波茨坦室內學院樂團是德國布蘭登堡的年輕樂團,目前由麥可.桑德林(Michael Sanderling)擔任藝術總監。前任總監是由本片的巴松管家阿佐里尼和著名的古樂家Andrea Marcon分別負責傳統和古樂的訓練監督。阿佐里尼本身就是精通巴洛克巴松管演奏的專家,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提出重建巴哈管樂協奏曲這個概念的原因。



黛博拉.馬契蒂 永晝的提琴聲-俄國小提琴音樂

◎收錄了三首世界首度錄音的小提琴專輯,全部收錄俄國作曲家作品
◎來自瑞士的小提琴家黛博拉.馬契蒂,畢業於維也納音樂大學,手持一六五二年由克雷蒙納製琴家Francesco Ruggeri所製的古琴
◎伴奏沃夫卡.阿胥肯納吉是俄國知名鋼琴家兼指揮家阿胥肯納吉的兒子

這份收錄了三首世界首度錄音的小提琴專輯,主要的曲目是一些原本不是為小提琴所寫,由作曲家本人或其他作曲家改編成小提琴曲的作品。之所以取名為「永晝的提琴聲」,因為這些都是由俄國作曲家所創作的,改編的人也都是俄國人。演出者是來自瑞士的黛博拉.馬契蒂(Deborah Marchetti),出生於瑞士的她,十二歲公開演出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而聞名歐洲樂壇,被譽為神童。畢業於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她,學生時代就經常在重要音樂會上獨奏演出,之後更經常出席包括史畢瓦可夫(Vladimir Spivakov)等人所舉辦的大師班,目前則正在拓展自己作為獨奏小提琴家的事業起步。手持一六五二年由克雷蒙納製琴家Francesco Ruggeri所製的古琴的她,琴音和一般女性小提琴家非常不同,她的琴聲經常有一種北歐式的滄桑和冷冽,而不像一般女性小提琴家那樣偏愛甜美的音色,雖然,就跟大部份女性小提琴家一樣她的弓壓並不強,所以音量變化不大,但是卻有一種讓人想聽下去的敘述特性,像是那琴音裡講述著什麼故事一般,引人入勝。
 
片中為黛博拉伴奏的沃夫卡.阿胥肯納吉(Vovka Ashkenazy)是知名俄國鋼琴家兼指揮家阿胥肯納吉的兒子,他的鋼琴主要是在英國曼徹斯特的皇家北方音樂院中養成,也曾受知名鋼琴家佛萊雪(Leon Fleisher)和法蘭可(Peter Frankl)指導。他後來經常擔任單簧管演奏家哥哥狄米崔(Dimitri)的鋼琴伴奏。另外,他也和札布洛普羅士(Vassilis Tsabropoulos)組成雙鋼琴錄音或演出。
  
這份錄音的原曲或許廣為人知,但是其小提琴改編曲則少為人所知,在黛博拉的演奏下,卻讓人深深懷疑,為什麼這麼適合小提琴演奏的曲目,沒有更廣為其他小提琴家所演奏。像片首彼得.羅希卡中的俄羅斯之舞,原是寫給鋼琴和管弦樂團的作品,在黛博拉的還原下,讓我們瞭解,史特拉汶斯基可能是從俄羅斯市集中聽到猶太提琴家演奏這道旋律而獲得靈感的,所以,為什麼不能改回小提琴來演奏呢?史特拉汶斯基為他的小提琴合奏搭檔杜希金(Samuel Dushkin)作這份改編,和同曲的鋼琴譜一樣艱難,小提琴要表現左右手的斷奏和大和弦、滑音。光這首曲子就已經是充滿了聆聽的樂趣。

(以上資料由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索尼音樂娛樂公司 提供)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5,67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新片情報 |
此分類下一篇:2008.08 UNIVERSAL 新片情報
此分類上一篇:2009.09 EMI 新片情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