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幸運在圖書館讀見[中外文學]一篇專業學術論文
該學者以楊熾昌及紀弦兩位詩人為例
討論詩的純粹性之追求如何
該文中說:「楊熾昌的作品在與現實所刻意保持的距離中徹頭
徹尾地遠離了政治。」
作者並加註腳:「楊熾昌算是戰前
少數沒有留下任何歌頌大東亞戰爭作品的台灣日語詩人。」
該文作者最後結語稱讚楊熾昌:「構成了台灣現代主義中無比
重要的美學資源,讓詩歌卸下政治的重擔而轉向對藝術的探求,
並於無所不在的時代焦體性呼聲中維持住個人心靈的自由。」
由此可見該學者對詩人楊熾昌(即水蔭萍)極度肯定。
但同樣身為台灣新詩的研究者,我很好奇,
什麼叫「徹頭徹尾遠離政治」?
另,詩創作關注政治就等於個人心靈不自由嗎?
再者,該文中作者對楊熾昌的定評及其註腳中所說者,
真的可視為同一件事嗎?會不會根本是屬兩回事?
舉個例子,假使戰後台灣有位詩人A「沒有留下任何歌頌國民黨
或民進黨的作品」,那麼,A詩人就算是「徹頭徹尾遠離政治」?
再假設戰後台灣有位詩人B「留下了一首哀悼二二八歷史悲劇
的詩作品」,那B詩人還有沒有「詩的純粹性」可言?
我的觀點是,詩人常是立體的,也是多面向的;此外
詩作品代表一位詩人的大部分存在意義,但並非全部;
再者,「詩與政治」並不等同於[以詩批判現實社會];
這是兩回事,亦即詩寫政治可以隱喻及象徵,不必然需要
以詩中的字句直接陳述。
換言之,詩人所書寫的審美對象也許表面上與政治社會無關,
但恐怕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是真正與政治社會無關的。
因此我們析論詩人的貢獻時,應容許其[不純粹]
甚至應盡量搜尋其[不純粹]之處,
就其混雜之處揭示其掙扎痕跡,如
堅持,屈服或逃避......等心靈狀態--
我認為這樣反而更能
彰顯這位詩人心靈世界的豐富性
及其對這世界的反映及貢獻,
也更能回應學術界中的諸多嚴厲詰問及爭議。
不過切勿誤會,我絕非否定[中外文學]該篇論文價值,
相反的,我很肯定,該學者重要貢獻在引發我們再度思索:
「新詩創作中現實界政治的干預及影響有沒有可能其實是
有時明白,有時隱晦,有時甚至表現出完全沒有政治考量
但其實有只是被詩人巧妙地包裝起來而已?」
這樣一個論題。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論題。
以上是我的觀點。
2011.11.25
註:林巾力〈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
[中外文學]39:4=431,2010.12[民99.12];
林巾力是台灣重要前行代詩人林亨泰的女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