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7 17:12:19| 人氣6,18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堅持舞台路上…舒繡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堅持舞台路上…舒繡文
粟子

「我給你留下的不是金錢,不是地位,也不是榮譽;而是刻苦學習的精神,忘我的精神,奮鬥的精神,總之一句話,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革期間,罹患風濕性心臟病的舒繡文(1915~1969),日日拖著孱弱身體接受批鬥,月餘不支病倒。臨終前,她囑咐將辛苦積存的八萬元全部捐作黨費,並留下一段無私無我無怨無恨的遺言。
第一次聽到舒繡文,是在瓊瑤連續劇「幾度夕陽紅」(1986),劇情演到抗戰時的重慶沙坪壩,其中一位學生說什麼都要翻山越嶺去看話劇,朋友好奇是什麼劇目,男同學滿臉傾慕答:「女主角可是舒繡文!」十幾年後,才知道她在抗戰時名列話劇四大名旦,公認最善於用演技塑造各種角色的性格演員,一個時代的標誌性人物,無怪瓊瑤會將她寫入小說。
作為一位曾經馳名中國的明星與話劇演員,舒繡文未染上絲毫嬌奢氣息,有的只是對舞台表演的熱愛與理想。她擅演潑辣烈性的女子,壞就壞到骨子裡,雖讓觀眾想衝上去打一巴掌,卻又由衷佩服到肉入骨的揣摩。資深演員吳茵讚阮玲玉是默片最好的女演員,舒繡文則是有聲片時代的第一,來自同行硬底子的佩服,足見她對戲劇的天分與付出。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9年4月16日播出〈電影筆記:回顧1949年前明星「舒繡文」及她所主演的電影「戀愛之道」〉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04/16
節目摘要:舒繡文、電影〈戀愛之道〉
播放歌曲:〈戀愛之道〉插曲「墾春泥」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文章網址:【廣播】堅持舞台路上…舒繡文
該處有更多粟子文章可以欣賞唷!


關於舒繡文
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教師家庭,六歲時舉家遷往北京。父母染上鴉片、身體孱弱,身為長女的她必須打工貼補家用,斷斷續續完成「北京女師大附小」學業,曾於學校演出話劇,展現對戲劇的才華。小學畢業,雖考入「北京安徽中學」,卻因家貧被迫輟讀,當舞女負擔家計。十六歲時,得知父母有意將己抵給債主作小老婆,毅然出走,隻身到上海謀生。
由於國語字正腔圓,經介紹進入「天一影片公司」,任首席女星兼老闆娘的國語教師,並為中國首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丹〉(1931)幕後配音(女主角胡蝶部分)。後陸續加入「集美歌舞劇社」與田漢領導的「五月花劇社」、「春秋劇社」,演出一系列左翼話劇「名優之死」、「一致」、「梅雨」、「亂鐘」、「樑上君子」、「嬰兒殺戮」等,並演出電影〈中國海的怒潮〉(藝華,1933),她聲音悅耳、表演逼真,無論正反皆擅長,一時聲名大噪。
1934年,與「明星影業公司」簽訂三年合約,當時已邁入有聲時代,需要補充能說國語的人才,整體大環境對十分有利。至1937年為止,在「明星」先後參加二十多部電影演出,包括:〈女兒經〉(1934)、〈夜來香〉(1935)、〈劫後桃花〉(1935)、〈夢裡乾坤〉(1935)、〈新舊上海〉(1936)、〈清明時節〉(1936)、〈壓歲錢〉(1937)、〈四千金〉(1937)、〈搖錢樹〉(1937)等。
抗戰爆發,輾轉前往武漢,於位在當地的「中國電影製片廠」拍攝抗戰故事片〈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後因膠片缺乏等困難,僅陸續演出〈好丈夫〉(1939)、〈塞上風雲〉(1940)及〈血濺櫻花〉(1944)等三部電影。此時期,舒繡文將絕大多數的時間用於話劇表演,積極投入宣傳抗日救活的行動,分別在武漢、重慶、廣州與香港等地演出「中國萬歲」、「原野」、「棠棣之花」、「虎符」、「蛻變」、「天國春秋」、「殘霧」、「霧重慶」、「兩面人」及外國劇目「大雷雨」、「閨怨」等,與白楊、張瑞芳、秦怡並列話劇界四大名旦。
1946年初重返上海,與陶金、白楊、上官雲珠聯合主演左翼名著〈一江春水向東流〉(上集「八年離亂」、下集「天亮前後」,1947),將「抗戰夫人」交際花王麗珍的八面玲瓏、貪婪無情,詮釋得寫實露骨。除此之外,主演〈裙帶風〉(1947)、〈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1948),以及在香港完成的〈野火春風〉(1949)、〈戀愛之道〉(1949),兩部均由歐陽予倩擔任導演。中共建政後,被派往「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演出作品〈女司機〉(1951)、〈一場風波〉(1954)、古裝片〈李時珍〉(1956),並為〈鄉村女教師〉、〈無罪的人〉、〈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國電影配音。1957年,調至「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多部舞台劇,成功塑造「北京人」的愫芳、「關漢卿」的朱簾秀、「駱駝祥子」的虎妞與「伊索」的克麗雅等舞台形象。
五0年代初期,舒繡文的健康因心臟病亮起紅燈,卻仍勉力完成演出工作。1965年,赴上海進行心臟手術,正欲靜養卻遭逢文革,不堪折磨加上欠缺醫療,於1969年過世,得年五十四歲。回顧近四十年演藝經歷,共參與電影三十多部、話劇七十餘齣,是四0年代影劇界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

一切為戲
舒繡文熱愛戲劇,她曾發下豪語要「演到八十歲」,心臟不適被好友勸退時,更表示願意「死在舞台上」。只要為了表演好,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也可受,數不清的事蹟中,以「改變容貌」、「跳西班牙舞」與「學開火車」最具體且驚人。
加入劇社初,舒繡文自承:「身材不高,長得也不漂亮,文化程度只是小學畢業而且未經任何專業訓練。」種種不利條件,反倒成為她謙虛學習的動力,不久就從上台發傻的新人,轉變為大受歡迎的名演員。然而,除了精進演技,舒繡文也致力修正面容的缺陷,使上銀幕時更好看,她未找醫師動刀,而是依靠土法煉鋼與過人意志力……舒繡文認為單眼皮與笑時鼻梁有皺紋的樣子不好看,於是日夜以膠水在眼皮黏出凹槽,刻意把笑容留在嘴上。她每時每刻遵守自己定下的規則,久而久之,容貌竟然發生永久的改變,成為心中理想的模樣。
不只改變外型,舒繡文對飾演的每個人物都作充分的準備,譬如〈一江春水向東流〉編導為交際花王麗珍設計一場西班牙舞的戲,原本考量舞蹈節奏強烈、動作難度極大,預定請替身演出,但她卻說:「為了塑造角色……我一定要學會西班牙舞,還一定要跳得使你們滿意!」跳舞之餘,夜陸續為戲學騎腳踏車、開汽車甚至彈琵琶。拍攝〈女司機〉時,舒繡文已患上早期風濕性心臟病,但她仍每天花費數小時,練習將煤炭均勻地投入鍋爐,一剷一剷從不喊苦,直到通過老司機鑑定,成為表裡如一的女司機為止。對此,她深信唯有勤奮,才能打開藝術大門,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和藝術的創造,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有趣的是,舒繡文充實自己外,也盡力幫助對手,即便「由戲裡演到戲外」也在所不惜。某次排練「中國萬歲」話劇,男主角缺乏激情,一經詢問才知對方沒有戀愛經驗,幾番執導仍不得章法。隔天,問題迎刃而解,男女主角親暱地靠在一起,導演應雲衛好奇箇中原委,舒繡文坦然答:「他『真的』愛上我了。」

千面演員
演話劇初,或許因為輪廓深,又或著是口齒伶俐、發音擲地有聲,十幾歲的舒繡文常被派給性格強烈的角色,愛國女學生、刻薄太太至手夾香菸、破口罵人的白相女人,都難不倒她。至早期的名作「嬰兒殺戮」,更是描寫一位親手掐死親生骨肉的母親,故事透過警察審問的過程,帶出年輕農婦對舊社會階級壓迫、重稅苛扣的控訴。舒繡文每每演到此處,都痛哭得幾乎不能控制自己,除了同情悲苦遭遇,也對應到她少女時痛楚的經歷,即輟學後不久誕下一女,年輕男友置之不理,父親強硬將孩子送往育嬰堂,從此天各一方。
談到最為人熟知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舒繡文坦言:「我對這個角色(指王麗珍)的情感,不亞於我對兒女的愛,這是因為我在創作他們的過程中曾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呼吸、共同度過了患難與幸福,我的全部生命已融化在角色之中。」儘管以「厲害角色」馳名,但她卻不改「只有多演才能學會演戲本領」的原則,渴望接受不同性格的挑戰。因此,舒繡文一會兒是備受欺凌的女傭,一會兒成頤指氣使的官夫人;一會兒是逆來順受的弱女子、一會兒又成獨立自主的大學生。更有甚者,她曾經在同一齣話劇「北京人」,先後演出潑辣主人與溫和傭人,這樣的轉變不只觀眾詫異,連她自己也覺得難度頗高。
當然,舒繡文不是每個角色都能演成經典,但盡心求好的態度,確是影圈難能可貴的典範,一如陶金對她的評述:「在舊社會做一名女演員,資本家首先要看你漂不漂亮,其次還要善於交際懂得自我宣傳。繡文這方面條件不是很好,她能夠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全憑她演戲的真功夫:樸實的表演,豐富的感情,生動的性格,她的表演絕無裝腔作勢、扭捏作態之感。」將編導前輩的提點謹記在心,將能做得做到最足,不計較主配戲份,不斷觀察累積,終於成就舞台上獨一無二的舒繡文。

遺憾句點
文革前一年,舒繡文在周恩來與鄧穎超安排下動心臟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琢磨康復後再演戲。期間,好友黎莉莉前往探望,雖心疼她不能躺著睡覺,但精神卻是飽滿爽朗。然而,這廂身體還在修養,那廂文革已鬧得風風火火,影劇舊友不是進牛棚洗茅坑養雞鴨,就是沒完沒了的批鬥大會。舒繡文起先還能走去「被批鬥」,沒多久就支撐不住,既瘦又病不成人形。
心臟病還沒好,又染上嚴重肝病,黃疸外加嚴重腹水,已經無法下樓。同樣成「牛鬼蛇神」的好友不忍她病情加重,大聲喊:「病成這樣為什麼不講?妳要去治病!」她卻平靜地擺手,示意別觸犯「不准講話」的禁令。未幾,異常虛弱的舒繡文住進醫院,原本享有「一級演員」單人房的禮遇,因劃入「黑幫」成為烏有,只能住進八人一間的大病房。期間,她於1949年結婚時領養的兒子舒兆元被派至農村勞動,照顧的工作由兒子女友曲青云承擔。醫療資源缺乏,治療舒繡文的教授級醫師也被以「反動學術權威」拖去鬥爭,年輕醫生根本無從下手,致使病情急轉直下。
1969年初,北京「人藝」領導滿臉笑容向舒繡文宣布「解放」,她情緒激動、百感交集,但一切已無法逆轉。小腿因腹水擠壓腫脹,後來更破裂流出,醫生宣告藥石無效,心愛的兒子卻因勞動改造不能回來。三月十六日去世前晚,舒繡文不吃不喝,時而目光呆滯,時而呼喊兆元和青云,折騰許久才睡去,隔日清晨就沒了氣息……。回顧那段蒼白歲月,舒繡文的故事是眾多悲劇的一件,莫名毆打致死的馮喆、不堪痛苦跳樓的上官雲珠、被剃陰陽頭的黎莉莉以及許多被關牛棚的黑明星……曾帶給觀眾無數視覺饗宴的演員,因錯誤而瘋狂的運動,無辜失去性命,這是經歷者的不幸,也是一個時代的集體悲劇。

舒繡文的眼睛特別有神,演話劇時想必是鎮攝全場。進入電影,她的表演方式仍保有舞台氣息,聲音抑揚頓挫,動作較生活中放大,卻未有過火的感覺。比起〈一江春水向東流〉與〈新舊上海〉的辣戲路,我反而更欣賞她在〈戀愛之道〉的表現,從不捨與男友分離的女學生、面對富家子誘惑、向愛侶悔悟認錯,至享受安貧樂道的少婦、與閒話家常的老夫妻,舒繡文層次展現一個演員的厚度,不是作戲,而是由內而外真正變成劇中人。導演歐陽予倩在每個情緒轉折處,都給她一個長而穩定的鏡頭,獨腳戲有時沒有台詞,卻很引人入勝。譬如一場舒繡文收到遠行男友的信,先透著光細心剪開,掏出信後放在胸口的興奮表情,就是青年男女陷入熱戀的反應,使人會心一笑。
從小外出賺錢,舒繡文一向是長女性格,視照顧家人朋友理所當然,直性子、熱心腸,嚴以律己、生活樸實,儘管她在台上「那樣壞」。不論情勢演變,她始終保持對戲劇的豐沛熱血,就算是一句台詞沒有的打字員也甘之如飴。這就是舒繡文,一位執著表演的性格演員。

參考資料:
1.呂恩,「懷念舒繡文」,《北京日報》,2005年8月1日。
2.孫曉鷗,「舒繡文最後的日子」,《博愛》第六期,1999。
3.郭華編著,《老影星‧老影片》(上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頁179~184。
4.劉幗君編著,《舒繡文》,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5.顧也魯,「才華洋溢的舒繡文」,《老上海電影明星(1916~1949)》,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頁90~93。
6.百度百科—舒繡文

戀愛之道(黑白有聲)
導演:歐陽予倩
編劇:歐陽予倩
演員:舒繡文、馮喆、江韻輝、黎鏗、李丹薇、劉甦、顧而已
出品:南群影業公司(香港);由崑崙影業公司(香港)發行
片長:104分鐘
首映時間:1949年
附註:南群影業公司創業作;歐陽予倩來港執導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野火春風〉女主角亦由舒繡文擔任。
劇情簡介:
聖誕節當晚,周家浩(馮喆)提早下班,與妻子錢蘭英(舒繡文)閒話家常,他好奇女兒元珍(江韻輝)怎麼不在家,蘭英笑答:「出去玩了,外面熱鬧的很,十八九歲的女孩子還會在家陪著老頭兒老太婆嘛!」家浩好奇女兒和誰出遊,小王、小陳還是哪個,才說到這,就見元珍在樓下與小王握手告別。
元珍回到家,就像父親咬耳朵,蘭英詢問內容,家浩滿臉笑容:「妳就會要當丈母娘啦!」令妻子大為吃驚。兩人趕緊向女兒求證,得知對象是王友深(黎鏗),家浩高聲祝福:「元元,爸爸答應啦!」不同於丈夫滿心歡喜,蘭英情緒複雜,見到女兒不禁感嘆:「唉,為什麼不和媽商量商量。」元珍坦言知道父母中意小王,目前只是訂婚,會等到自己畢業、男友找到工作才考慮結婚。
元珍回房歇息,蘭英笑言不信女兒會喜歡小王,「不一點也不,她正像她媽,在人生開始的第一步,就選擇了一條不平坦的道路。」家浩徐徐開口,拿出珍藏的相簿,思緒回到兩人瞞著蘭英母親訂婚的1925年……

二十歲的蘭英與甫自南洋鐵路學校畢業的家浩私訂終身,正難分難捨時,家浩卻在兩天後到廣州參加北伐。蘭英承諾一天寫兩封信給家浩,聽到他可能隨革命軍打到上海,更允諾會到火車站迎接,並打著旗子大喊:「打倒軍閥!」嚇得家浩趕緊示意她小聲。蘭英期盼男友早日歸來,離別在即,兩人感情更深,「不要忘了給我寫信。」「不會忘的,永遠不會忘。」
數十日過去,蘭英收到家浩來信,裡面附上一張近照,上面寫著:「給親愛的蘭」署名:「一個革命的兵」蘭英將信捧在胸口,細細閱讀每一個字。正看得入迷,母親(劉甦)不以為然:「也不唸書,天天就是寫信看信,這算是新派!」錢母稱世交張買辦之子張鴻昌(顧而已)自國外留學歸來,特地來此拜望,要蘭英收拾客廳、換漂亮的衣服見客。
穿著西裝的張鴻昌現身,錢母見他「發福不少」,稱他日後必定會「發財」,言談十分諂媚。蘭英在母親的呼喚下出來見客,恭敬感謝三少爺致贈的鋼筆與香水,錢母一心一意撮合女兒與鴻昌,留兩人單獨交談。鴻昌故意展露自己在商業的才華,蘭英見他吹牛模樣,拼命忍住笑意。飯後,鴻昌邀請蘭英出遊,但她以明日有考試婉拒,對方離去,錢母再三叮嚀:「肥頭大耳的,將來一定要發大財!」蘭英對母親的「推銷」毫不感興趣,一心只想著與家浩通信。

蘭英在信中提到這位三少爺,她稱鴻昌「能幹而漂亮」,且具超齡的世故與做事的條理,但吹噓與外國人做生意的點滴,在蘭英眼裡確是很滑稽的行為。家浩四處征戰,閱讀女友的信是他最大的安慰,蘭英越來越常提到鴻昌,她稱此人已是家中常客,不時送東西給母親,自己雖不喜愛那些禮物,但對方的追求攻勢日益猛烈,家浩卻遲遲未有消息,令蘭英「想得很苦」。家浩讀完,隨即提筆寫信,只是才寫幾個字,遠處又傳來召集的號角聲,給蘭英的信又遙遙無期。春雨綿綿,家浩還是沒有來信,鴻昌又來約遊公園,母親又是那樣的高興,蘭英暗自思量:「這下是推不掉了!」
數月過去,蘭英不時與鴻昌單獨外出,他提出求婚,並稱錢母與自己的父親都同意此事。蘭英頗感掙扎,鴻昌見狀立即起誓:「我會使妳一生幸福!」隨即掏出戒指,帶在女友手上。回到家,錢母樂不可支,認為女兒嫁給鴻昌,全家的下半生都有了依靠,她無意間提起毫無消息的家浩,更添蘭英心煩,獨自喃喃:「家浩你在哪兒,如果你還在我的身邊......」

蘭英已習慣享受奢侈的生活,不時與鴻昌出入高級餐廳,也要幫忙應酬客戶。鴻昌要將軍火賣給孫傳芳,過程中雖可拿到三成回扣,但卻是要打革命黨的武器,蘭英得知真相震驚不已。席間,高官們只想著個人利益,鴻昌使勁拍馬,舉杯預祝「孫傳芳旗開得勝」,只有蘭英格格不入,她本想藉口離開,卻被未婚夫以「妳也是半個主人」強留。回到家,蘭英擔心家浩安危,心亂如麻。
民國十七年冬,革命黨雖然成功北伐,但投機份子又趁機掠奪勝利,家浩不願同流合污,獨自回到上海。某天,家浩來找蘭英,由僕人口中得知有了「新姑爺」,留下一封短信,稱自己已狼狽歸來,恭喜女友的喜訊,但希望離滬前能再見一面。蘭英欣喜若狂,立即趕往家浩投宿的旅社,兩人見面卻如隔世。「家浩,我錯了,我對不住你!」「別這樣說,只怪我不能經常給妳寫信。」蘭英乞求男友諒解,但家浩卻見她手上的巨鑽,表示若真的幸福,他也會很高興。未料,蘭英流淚答:「不,我不幸福!」她侃侃而談,直言有錢不一定是幸福,過去的一切完全錯了!「幫助我,讓我改正錯誤,脫離痛苦!」家浩大受感動,讚她有志氣,卻也提醒:「有志氣的路是非常辛苦的。」事後,蘭英拋棄一切與家浩私奔,錢母的失望、鴻昌的爆跳……都是可以想像到的。

家浩與蘭英婚後不久即前往廣東,儘管終日辛苦,卻過得安貧幸福。一天,蘭英接到母親來信,裡面放的卻是鴻昌與名門閨秀結婚的剪報,「媽媽以為我會羨慕他們的豪華呢!」家浩爽朗道:「當然不,我們阿蘭是頂有志氣!」稱兩人雖可說過得很苦,卻也能說是很甜,他願寫信給岳母化解關係,蘭英認為母親仍會相應不理,家浩很有信心答:「她總有一天會理我的。」半年後,女兒元珍滿月,蘭英收到母親來信,請他們回上海,碰巧廣東戰事頻仍,「那兒有租界,免得白犧牲!」蘭英其實早有想法,就怕丈夫不高興,家浩對此十分坦然,稱在上海有不少舊識,不愁找不到工作。
家浩在大豐紗廠找到事,下班時間,蘭英前去迎接,卻發現老闆竟是鴻昌!家浩見妻子有心事,幾番追問才得知原委,他不願妻子受屈辱決定辭職,蘭英聞言落淚:「你當我這麼沒志氣,嫌你窮,羨慕人家當老闆有汽車洋房……」家浩大聲喊冤,再三請求原諒。


錢母去世,抗戰爆發,家浩、蘭英帶著女兒元珍四處逃難,最後到達廣西、貴州邊界的窮鄉僻壤。民國三十三年,家浩在黔桂鐵路的一個名為六甲的小站找到工作,擔任副站長職務,他認真負責,不允許下屬便宜行事,卻被認為是古板又吃不開的人。與女兒回家吃飯途中,遇上純樸踏實、在機房工作的小王,送給元珍不少自己種的蕃茄,更允諾晚上與父親一同到周家吃飯。元珍教父親唱很受歡迎的抗日新曲「墾春泥」,無奈家浩五音不全,兩人笑聲連連。
小王父子前來,蘭英感嘆此地很不方便,兩天趕集一次還不定買得到菜,但有門路的人都能調到大站:「幹哪一行都一樣,朝內無人莫做官!」家浩看得很開,笑言小站總不能沒人,而且能回到本行實在求之不得,唯一是工作太閒、閒得發悶!此時,調至重慶的站長夫人陳太太(洪玲)帶著兒子大本(姜南)與胡醫生(李鳴)來到周家,眾人感嘆外國人捐助許多藥品,但此地卻一點沒份。另一面,小陳心儀元珍,卻見她與小王合唱「墾春泥」,很不是滋味。其實,小王對自己工人兒子的身份有些自卑,擔心周家會因此不喜歡他,但元珍不覺得父母有這樣的想法。

姜南、黎鏗爭風相對(感謝舒適上傳此段影片)

深夜,陳太太急忙前來,稱敵人快打來,她請家浩幫忙準備車票,明日啟程到重慶投靠丈夫。與此同時,小陳請元珍一同前往,她卻堅持與父母留在此地。隔日,車站擠滿逃難人群,家浩堅持難民第一、軍需第一,堅持不幫商人運貨,站上難民既頻又病,令家浩、蘭英十分不忍。鴻昌夫妻逃難至此,完全不改富人作風,稱願意多付費用,只要能將貨物運走就好。鴻昌手下見家浩態度堅定,轉而收買另一位站務人員(藍谷),席間他得知站長竟是「老朋友」,決定親自出馬打通關節。
元珍染上感冒,蘭英在家照料,正巧前來拜訪的鴻昌。他說明原由,擺低姿態請蘭英幫忙,聽她稱「站上的事我也不大清楚……家浩又很固執。」鴻昌又換張臉孔:「怎麼跟我打起官腔呢!」直言舊友在異地重逢:「妳總得幫點小忙。」蘭英正煩惱如何推辭,擔心女兒病情的家浩剛好回家,得知鴻昌要運「軍用品」,他認為必須看貨才能決定載運與否,沒想到翻開貨櫃,裡面竟是沙發等家具,戳破鴻昌謊言,堅決不肯「通融」。


元珍轉為急性肺炎,雖然有特效藥,但戰事緊急現在已買不到。蘭英急忙找丈夫想辦法,無奈車站水塔破損,家浩分身乏術,蘭英突然想起鴻昌稱帶了不少藥品,只能硬著頭皮找他求藥。鴻昌趁機提出要蘭英疏通家浩運貨,自己則提供藥物給元珍,並稱是一種「互助」。
蘭英將實情告訴家浩,他既想救女兒,卻又不能置難民於不顧,儘管妻子百般規勸,他仍堅持不答應:「每天有多少難民為了等車病死餓死……我們忍心為了自己,忘了大多數人的痛苦嗎?妳願意我用職務作不正當的事嗎!」蘭英心中也是萬分不願,但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危及生命,兩人幾番溝通,家浩還是不願作違背良心的事。照顧元珍的小王聽見談話,趕緊找會看病的舅舅前來,但結果還是一樣,唯舅舅承諾會在熟人中尋找是否有特效藥。
元珍高燒不退,父母憂心忡忡,鴻昌帶著藥前來,卻藉口是軍用品不能賣、只能讓,家浩天人交戰。此時,小王帶著一位擁有特效藥的人前來,他稱只要是真救人,不是拿來賺錢,願意無條件讓出,家浩情緒激動道:「張先生,你想不到吧!世界上還是有人肯無條件救人命!」氣得鴻昌揚長而去。


鴻昌決心不計代價運貨,勾結站務人員,私自裝上車廂,擔心站長不答應,甚至要採取強硬手段。水塔損壞,導致火車就算來也無法啟動,小王決心帶領難民與服務隊到河邊挑水,解決燃眉之急。鴻昌手下拿槍威脅家浩,還將他團團圍住,家浩怒不可遏、大打出手,可惜寡不敵眾,發車的旗子還是被搶走。
不顧蘭英阻攔,甫醒來的家浩堅持阻擋火車,無奈鴻昌一行已順利啟程,扔下一批苦苦等候的可憐難民。家浩見狀暈倒,恍惚間仍語氣堅定道:「放心,我不會死的!」

時間回到聖誕節當晚,家浩感嘆二十幾年眨眼就過。他認為元珍與妻子一樣,很倔強也很有志氣,女兒挑選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但現在的孩子更勇敢,前途也更光明。

台長: 粟子
人氣(6,18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廣播…1949年前明星 |
此分類下一篇:一代妖姬…白光(上、中)
此分類上一篇:執著理想的電影之父…黎民偉(下)

JJ
以前想找黑白電影的光牒,幾乎不可得.後來公視播放[一江春水向東流],把它錄下並轉烤成DVD.舒繡文的型,很現代感(台灣街頭常見型)她的演技是不用說了.不過,看她跳西班牙舞,卻覺得很好笑!
2009-04-17 18:39:03
版主回應
大陸的俏佳人公司出版許多1949年前的影片,您或者可以找找看,畫質還稱不錯。
2009-04-17 20:20:04
舒兆元
很好的网页。谢谢
2009-04-20 06:15:59
版主回應
冒昧請問您是舒繡文的兒子嗎?您的造訪,我深感榮幸。
2009-04-20 11:06:55
舒兆元
舒兆元

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用“一书一会一展”的形式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周总理与这个剧院渊源极深,他对北京人艺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从首都剧场的建设到提高剧院艺术水平以及演职员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全面的关心和指导。可以说北京人艺的辉煌发展与周总理的指导和关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艺的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曾经与周总理有过多次接触,在他们那里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要讲。
同时,在北京人艺的资料库中保存的各类艺术活动的底片中,周恩来、邓颖超与这个剧院的各种活动底片竟有80幅之多,这些底片弥足珍贵,数量之多恐怕也是中国所有艺术院团中独一无二的。基于此,北京人艺与中国戏剧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图文本《周总理与北京人艺》。

3月4日上午,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召开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暨《周总理与北京人艺》出版座谈会。同时,在首都剧场大厅内设立同名图片展,将周总理从《龙须沟》到《像他那样生活》其间,在13年中41次前来北京人艺观看33出戏的每一个瞬间都展示在观众面前。
《周总理与北京人艺》一书作者们的平均年龄也许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多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甚至有些老艺术家已经故去,如田冲、梅阡、李婉芬、周瑞祥、葛崇娴,书中选用了他们生前撰写的纪念文章。在组稿过程中,还有很多使人感动的事,许多老演员尽管身体有病,但依旧伏案写作,笔迹工整地多次修改誊抄。以在《雷雨》中饰演四凤而闻名的胡宗温老师已是八十有五,每个礼拜必须要做三次透析,而且在这期间摔伤了胳膊,但是仍坚持写作;第一版繁漪的扮演者吕恩老师则以86岁高龄学会了用电脑打字,她反复修润文章,几次向编辑组交来用电脑打出的文章时,她还很抱歉地说:你们千万别笑话我,我刚学会电脑,打字慢,但我是会学好的。
座谈会当天,欧阳山尊、朱琳、胡宗温,郑榕、蓝天野、吕恩等老艺术家均前来出席,赵韫如老师甚至以九十多岁高龄专程从美国飞回来参加座谈。据老艺术家们回忆,周恩来总理除了来人艺看戏之外,还经常与演职员座谈,走访人艺宿舍,与演职员共度除夕。这一切,让北京人艺感到很荣幸,让北京人艺的老一代戏剧工作者更感到荣幸,因为是他们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一次次地亲身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北京人艺多方面的关怀、支持和指导。
每当忆及他们与周总理的交往和友谊,往事则历历在目,仿佛如昨日;一想到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内心总感觉是荡漾着一股幸福的暖流,这种幸福来自于他们对周总理平易近人的性格的尊敬,来自于对国家总理人格力量的尊重与崇敬。
2009-12-24 05:24:59
版主回應
感謝您提供這篇珍貴文章!
2009-12-25 11:02: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