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2 15:21:27| 人氣9,33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恐怖電影濫觴…馬徐維邦作品〈夜半歌聲〉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怖電影濫觴…馬徐維邦作品〈夜半歌聲〉
粟子

自電影傳入華語市場,國人自製拍攝內容不出傳統戲曲、改編文明戲、愛情、婚姻家庭、笑鬧及偵探題材,儘管偶爾也有〈閻瑞生〉(1921)、〈血淚黃花〉(1929)一類改編社會案件的寫實片,卻少見以懸疑氣氛取勝的恐怖電影。空白直到馬徐維邦(1905~1961)編導的〈夜半歌聲〉(1937)才告填補。他利用黑白片特殊的光影變化效果,營造撲朔迷離的虛幻氣氛,不僅成就電影極高的賣座記錄,更使自己成為首屈一指的中國恐怖大師。
〈夜半歌聲〉如同許多中國早期的改編電影,脫胎自法國作家卡斯東‧勒胡的驚悚愛情小說《歌劇魅影》(Le Fantome de l’Opera),即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改編之〈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原著。馬徐維邦在原本愛情悲劇的架構下,融入民初的時代背景,將男主角塑造成反對封建主義、熱心革命事業的有為青年,卻因故遭到毀容,被迫寡居劇院樓頂,以幽靈姿態安慰精神恍惚愛侶的悲劇角色。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2月28日播出〈回顧1949年前導演「馬徐維邦」〉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126&NetId=1&UnitId=0&LangId=1點選2/28
節目摘要:馬徐維邦、電影〈夜半歌聲〉
播放歌曲:由名聲樂家盛家倫同名主題曲「夜半歌聲」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網址:http://miss-suzi.blogspot.com/
文章網址: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12.html
該處有更多〈夜半歌聲〉的電影劇照及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關於馬徐維邦
杭州人,原姓徐,後入贅馬家,遂改姓馬徐,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1924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擔任布景師兼演員,與王漢倫、宣景琳等女星合作演出電影〈誘婚〉(1924)、〈上海一婦人〉(1925)等。1926年轉入「朗華影片公司」,自導自演〈情場怪人〉,賣座成績一般。其後,陸續效力「金龍」、「聯華」,主演〈荒塔奇俠〉、〈骨肉之恩〉(1935)之餘,亦在〈暴雨梨花〉(1934)及有聲片〈寒江落雁〉(1935)等擔任編導。
1935年,應邀為新成立的「新華影業公司」導演〈夜半歌聲〉,上映後造成轟動,不僅將「新華」提升至上海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林,自己也名重一時,陸續編導類似題材作品。四0年代初,「孤島」上海淪陷後,加盟中日合作的「上海電影聯合股份公司」,導演〈萬世流芳〉(1942)等片。
1949年赴港發展,為「長城」拍攝懸疑片〈瓊樓恨〉(1949)等。期間曾短暫回上海發展,後因對該地電影環境失望而返港,繼續擔任導演工作,產量堪稱豐富,作品包括:〈井底冤魂〉(1950)、〈午夜魂歸〉(1951)、〈碧雪黃花〉(1954)、〈臥薪嘗膽〉(1956)、〈酒色財氣〉(1957)、〈流浪兒〉(1958)、〈毒蟒情鴛〉(1961)等。
馬徐維邦以「慢工出細活」出名,〈夜半歌聲〉爆紅後,仍堅持一年一片的極慢進度,直到赴香港拍片,才勉強加快腳步,但他內心仍不適應這樣的工作方式。五0年代中期,馬徐維邦的慢節奏風格得不到新觀眾的共鳴,導致他鬱鬱不得志,甚至曾依靠救濟金過活。1961年農曆除夕夜晚間,在香港遭逢車禍,送醫急救無效過世,享年56歲。馬徐維邦以拍攝恐怖片聞名,一生導演約三十餘部電影,是中國影壇難得一見的恐怖大師。

宣傳噱頭
出品〈夜半歌聲〉的「新華」老闆張善琨素有「噱頭大王」之稱,他不僅慧眼獨具,更敢用新人、嘗試新題材,同時更開發各式各樣宣傳技巧,將業界以為冷門的電影炒熱,舉凡陳雲裳、李麗華、鍾情、陳厚等一線明星,都受過他的幫助。〈夜半歌聲〉的成功,同樣得力於張善琨的點子,他的妻子兼伙伴童月娟不諱言:「平心而論,《夜半歌聲》的戲,並不是好到多麼無懈可擊;它的成功,大半還是在於宣傳上的成功。」張善琨的腦筋動得快,知道任何作品要異軍突起,必須創造轟動話題,於是他決定善用該片的優勢…恐怖!
他先選擇在上海南京路最熱鬧的大新公司、新世界鄰近空地,豎起一塊高達八層樓高的廣告看板,前面是飾演老奶媽的周文珠,手持蠟燭彎腰駝背的影像,後方則跟著一位面貌醜陋的佝僂。兩個巨大人像立在路中央,想「視而不見」都不行。其次,則是在大世界戲院門口放一口棺材,讓觀眾心生恐懼。再者,就在金城戲院高掛毀容人像,並以綠燈泡為怪物面貌的眼珠,穿上真的衣服,高掛聳立、衣袂隨風飄盪,增加其猙獰恐怖的氣氛。未幾,傳出「幼童被看板當場嚇死」的新聞,戲院為此趕緊貼出「禁止六歲以下小童觀賞」的告示,結果自然吸引絡繹不絕的好奇觀眾入場。
據童月娟在回憶錄的解釋,無論「放棺材」或「鬧人命」都只是噱頭而已,能夠「玩這麼大」,主要還是與張善琨長袖善舞,與英法租界、巡捕房關係良好,以及新聞界的朋友「信手發揮筆墨」有關。她認為這些誇大手法,對票房產生極大幫助,更是促成「中國第一部恐怖片」成功的幕後推手。

導演愛演
馬徐維邦是演員出身,對演戲向來興致勃勃,或許是對劇本很滿意,他本想將〈夜半歌聲〉的男主角留給自己。當馬徐將「內舉不避己」的想法告訴「新華」老闆時,張善琨詫異答道:「你怎麼可以當這部戲的主角呢?還是專心導戲吧!」自信很高的馬徐堅持己見,無奈拍了幾場戲,效果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只好決定換角。然而,導演親自跳下去演都不滿意,試問這下還有誰趕「接手」?張善琨靈機一動,想起曾在〈狂歡之夜〉(1936)演出的話劇演員金山,既帥氣又有活力,不如找他瓜代。偏巧金山聽到有主角可當,顧忌全拋,二話不說答應,解決燃眉之急。幸運的是,電影上映後風靡影壇,他也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其實,馬徐維邦在默片時期頗受歡迎,惟拍攝〈夜半歌聲〉時已過三十,身型樣貌都與「革命青年」有段差距,導致他即使再想「利用特權」當主角,最後仍不得不讓賢。說到這,許多知名導演如李翰祥、胡金銓、李行甚至白景瑞(赴義大利留學前在電影〈合歡山上〉演出並任場記),都曾在專任導演前當過演員,一張張教戲的工作照,也透露他們蠢蠢欲動的戲癮。我想,導演本身必定也熱衷演戲,否則怎麼能導別人演?只是成為一名演員並非愛╱會演就好,還得有外貌條件種種因素,所以儘管再想把角色據為己有,多數時候也只得乖乖坐回導演椅,讓最適合的人演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畫面。

歌聲續曲
馬徐維邦以恐怖片崛起後,雖然陸續拍攝不少電影,但最為人熟記的仍是成名作〈夜半歌聲〉。五0年代末,馬徐將劇本重新編,分為上下兩集。1937年版男主角宋丹萍葬生火窟的結局改寫成跳水獲救,自此展開「下集」序幕……之後劇情與許多愛國間諜片類似,丹萍及他託付照顧女友曉霞的青年小鷗雙雙投入革命行動,曉霞也在小鷗的勸說下嫁給日軍特務頭子以偷取情報。片末,事跡敗露,丹萍為救曉霞被捕,曉霞為了愛侶自投落網,兩人遭亂槍打死、共赴黃泉。
晚年不得志的馬徐維邦,本想藉此片重振威風,卻在開拍前遭遇交通意外離世,電影由弟子袁秋楓接手導演,男女主角則分別由趙雷、樂蒂擔任。宣傳該片的廣告紙寫到:「本片故事曾經轟動影壇,如今重拍更加優美動人!」馬徐維邦的名字獨立一側,可見舊時光榮並未遠離。至1995年,〈夜半歌聲〉被再次搬上銀幕,由于仁泰導演,張國榮、吳倩蓮主演。不同的是,此片除了男主角姓名相同,劇情已轉為遭父輩迫害的愛情悲劇,原本對抗封建體制、崇尚革命情操及恐怖氣氛都淡去許多。

破舊的劇院、懸吊的人體模型、似遠似近的歌聲……〈夜半歌聲〉處處讓觀眾懸著一顆心,似是任何地方都可能受驚嚇。以現在的角度欣賞,馬徐較接近日系風格,不迷信尖叫殺人的血淋淋鏡頭,而是隨著劇中人一起解碼,同樣的手法也可在他編導的〈瓊樓恨〉中見到。
有趣的是,兩部都是典型的「假鬼」電影,眾人所恐懼的對象,是一個共同塑造的鬼魅想像。〈夜半歌聲〉中被陷害毀容的男主角宋丹萍、癡等他的白衣女子,在雷聲、大雨、狂風的渲染下,成功營造恐怖氣氛;〈瓊樓恨〉裡雷電交加的夜晚,一頭亂髮的老爺步履蹣跚、來回走動的剪影,嚇人指數不輸真正「好兄弟」。馬徐維邦可謂營造「無鬼驚悚」的能手,和蒲松齡的想法類似,電影裡謀害主角的惡人,似乎比鬼更可憎!

參考資料:
1.中國網,「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2005年7月1日。
2.中國網,「馬徐維邦」,2005年7月2日。
3.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民90,頁47~48。
4.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電影圖書館,民75。
5.Muzikland,「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恐佈片 - 夜半歌聲(1937)」
http://blog.roodo.com/muzikland/archives/1982349.html
夜半歌聲(Song at Midnight)
導演:馬徐維邦
編劇:馬徐維邦
演員:金山、胡萍、施超、顧夢鶴、蕭英、周文珠、許曼麗
出品:新華影業公司
作詞:田漢
作曲:冼星海
插曲:夜半歌聲(盛家倫)、黃河之戀
片長:119分鐘
首映時間:1937年
錄音:中華無線電研究社錄音機
劇情介紹:
民國十五年,某城劇院危樓內住著一位遭到毀容的男子宋丹萍(金山),他幽居此地多年,每逢夜晚便引吭高歌,鄰人以為鬼魅作祟,紛紛關門躲避,僅有住在鄰近別墅內的地主女兒李曉霞(胡萍)聽得入神。回顧十年前,曉霞與丹萍本是一對愛侶,卻遭到李父(鍾笑天)及惡霸湯俊(顧夢鶴)拆散,湯俊更以漒水潑灑丹萍導致毀容。丹萍自慚形穢,從此幽居劇院頂樓,並托人向曉霞假報死訊。曉霞悲痛欲絕,精神耗弱竟成痴呆,只得在乳母(周文珠)照顧下獨居靜養。

大雨滂沱的夜晚,由青年演員孫小鷗(施超)等人組成的「安琪兒劇團」入駐丹萍藏匿的劇院,人聲吵雜好不熱鬧。稍微安頓後,眾人在守門老者張老頭(王為一)的帶領下,參觀荒廢多時的舞台,見蜘蛛網遍佈、老鼠亂竄,不禁、人形道具墜落,不禁嚇得花容失色。團主(劉尚文)雖有上當受騙之感,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叮嚀團員認真收拾環境,以期能順利排戲演出。
為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團主設計新加一場短篇歌劇「黃河之戀」,並任命小鷗擔任男主角。然而,小鷗因為不熟悉「黃河之戀」主題曲,將歌唱得零零落落,被導演(陳寶琦)嚴厲指責。事後女友綠蝶(許曼麗)好言勸慰,小鷗則決心犧牲私人時間,獨自留在舞台練習。
一籌莫展之際,遠處卻傳來悠揚歌聲,小鷗既驚又怕,四處尋找聲音來源。他先遇到張老頭,詢問此處是否有其他「人」,老者神秘回答:「此處只有我一人......」說完又指了指破舊不堪、寫著「宋丹萍」三字的演員表,言下之意此是「鬼」而非「人」。小鷗素來崇拜丹萍,唯以為他過世已久,如今再聽到丹萍歌聲,內心更添恐懼。然而,小鷗仔細聆聽,發現丹萍有意教導他,便跟著他吟唱。不久,「黃河之戀」上映,獲得極佳成績,小鷗對丹萍更是萬分感激。
夜晚,小鷗獨自到劇院樓上向丹萍的「鬼魂」致謝,沒想到樓上卻傳來:「不用謝我,謝你自己的努力吧!」的回音。他感覺事有蹊蹺,急急衝上閣樓察看,終於在最高層看到一個全身包裹黑布的丹萍。丹萍慷慨激昂地對小鷗說:「宋丹萍,這一位忠實的革命戰士他並沒有死!」他一直希望能有熱情、勇氣、希望的青年幫助自己實現願望,經過十年歲月,才終於等到小鷗。丹萍向小鷗自己的過去,思緒回到民國二年......

宋丹萍本名金子堅,少年時即投身革命,在組織中擔任領導角色,但因擔心身份暴露,只能躲藏度日。三年過去,逮捕的風聲趨緩,他便改換姓名,加入劇團到此表演。丹萍回憶起十年前表演歌劇「熱血」的場景,當時的他自信俊朗、躊躇滿志,和現今的沙啞聲音、醜陋外表天差地遠。
曉霞透過欣賞歌劇結識丹萍,未幾便成為他的革命伙伴。一日,曉霞約丹萍見面,告知他兩人交往的消息被曉霞父親知悉。在追求者湯俊的挑撥下,李父對丹萍印象極壞,認為丹萍等人都是以演戲攻擊軍閥、地主的下等人物…戲子。曉霞擔心父親對丹萍不利,他只得盡力安慰女友,並說不論死活,都要在一起向惡勢力奮戰。
丹萍才和曉霞分手,李父就在湯俊的慫恿下將他將壓入私牢,將他抽打至昏死後丟出屋外。與此同時,湯俊以勝利者的姿態現身曉霞面前,沒說幾句話,曉霞便罵他猶如惡霸一斑,有何資格批評丹萍人格。湯俊一氣之下奔出屋外,決定將丹萍以漒水毀容洩憤。

丹萍滿身是傷回到劇院,醫生診斷只須好好休養就能康復,眾人才放心不少。張老頭代曉霞探望病情,丹萍內心感激,頻頻呼喊曉霞的名字。
數日後,丹萍亟欲拆下臉上紗布,想與曉霞會面。未料,卻看到自己極度變形的可怕臉孔,丹萍一時間痛苦不堪,更不願讓愛侶受此煎熬。他囑咐前來探病的張老頭,向曉霞謊稱自己傷重不治,決意永生與世界隔離。
另一方面,得知丹萍不在人間,曉霞精神受到極大打擊,恍惚間意事混亂,由狂哭轉為狂笑,隨即吐血昏倒在地。李父見女兒神經失常,既焦慮又生氣,不久便決定全家搬離別墅,讓曉霞與奶媽獨居舊宅修養。
丹萍自張老頭得知曉霞情形,卻無法現身,也如萬箭穿心般痛苦。最後,他只得在月黑風高的晚上引吭高歌,以歌聲安慰曉霞……

小鷗得知丹萍故事,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勸他應該與曉霞見面,結束相愛不能相守的痛苦。丹萍無可奈何,只好讓小鷗看他那千瘡百孔的真面目,並提出「代替自己去安慰曉霞」的請求。此時,曉霞又站在窗台等候歌聲,丹萍不停催促小鷗答應。
小鷗以丹萍過往的聲音相貌現身,令失常多時的曉霞困惑期待,她緩步走向眼中的「丹萍」,敘述長達十年的相思之苦。與曉霞的激動不同,小鷗露出恐懼神色,頻頻後退。情急間,他想起丹萍的指示,希望曉霞能以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切莫再以小我的愛情為念,去追求光明的人生。與小鷗扮演的丹萍見面後,曉霞的精神稍有恢復,但仍一心再見這位「看起來像又不像丹萍」的男子。
回到宿舍,小鷗將丹萍、曉霞的故事說給女友聽,綠蝶直說要是遇上這樣的阻礙,一定會選擇自殺殉情,兩人相擁而笑。

「安琪兒劇團」賣座不佳,若再不能獲得改善,數日後就要離開此地。丹萍為感謝小鷗的幫助,他將自己十年前撰寫關於「爭自由、有解放」的劇本〈熱血〉改編後送給小鷗,表示他們將會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
丹萍的劇本果真大受歡迎,看板上更寫著:「孫小鷗宛如宋丹萍再世」的廣告,觀眾如潮水般湧入劇院。滿座的觀眾裡竟也有成為大地主的湯俊,他一眼看上綠蝶,興起追求之意。表演結束,湯俊派人遞條子給綠蝶,但她根本無意赴約。丹萍無意間看見小鷗與綠蝶擁抱,才知道他已經有愛人,其實丹萍本想安排他與曉霞戀愛,卻發現晚了一步,因此傷心遺憾不已。

小鷗遍尋不著綠蝶,自團員口中得知她竟赴湯俊之約。其實,綠蝶是想親自向湯俊說明自己的立場,即不願與富家權貴交誼,只想單純演戲,湯俊惱羞成怒,對綠蝶很不諒解。回到宿舍,小鷗誤以為女友愛慕虛榮,根本不相信綠蝶的解釋。
隔日劇團公演,湯俊偷偷潛入綠蝶的更衣室,索性霸王硬上弓,千鈞一髮之際,小鷗闖入救援,並大聲斥責他的行為。此時,湯俊從口袋掏出手槍,綠蝶為小鷗檔下子彈,自己則重傷身亡。
湯俊見鬧出人命,想趕緊逃跑,門卻被一心報仇的丹萍鎖住,兩人扭打一團,湯俊失足摔死。丹萍自劇院逃出,隨後趕到的警察卻發現他是通緝多時的革命黨,眾人追逐丹萍,頓時聲響大作,使住在附近的曉霞精神混亂。
小鷗將丹萍未死與遭到毀容的事實告訴曉霞,並說他現在不只打死湯俊,還被發現是革命黨,肯定凶多吉少。同時,丹萍被逼爬上舊樓,警察以火把引燃附近稻草,丹萍無計可施,最終葬身火窟。
曉霞終於恢復神智,但丹萍卻已失去性命。小鷗告訴曉霞:「丹萍的犧牲告訴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奮鬥,打破這黑暗的勢力,為大眾爭取自由,完成丹萍一生未了的志願。」

台長: 粟子
人氣(9,330) | 回應(5)|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廣播…1949年前明星 |
此分類下一篇:賢妻良母慈祥奶奶…盧碧雲
此分類上一篇:女明星到女戰士…陳波兒

蓉蓉
三四零年代,&quot夜半歌聲&quot好像又重拍了一次,&quot歌劇魅影&quot搞不好就是從這電影得到的靈感!
2008-03-14 00:35:29
版主回應
新華版〈夜半歌聲〉的靈感是脫胎自法國作家卡斯東‧勒胡1910年出版的驚悚愛情小說《歌劇魅影》(Le Fantome de l’Opera),此小說被改編成無數的舞台劇和電影,而最出名的就是1986年由知名製作人安德魯·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歌劇魅影。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我想,各國電影總是相互取材、互相影響,所以常能看到類似的題材被一再搬上銀幕,這部〈夜半歌聲〉便是很明顯的例子。
2008-03-14 17:12:00
粟子
近期看藍天虹先生的回憶錄《八十載滄桑話舊》,才知道〈夜半歌聲〉裡飾演孫小鷗的施超,是話劇界健將,演什麼像什麼。遺憾的是,他在對日抗戰勝利前即因肺病過世,英年早逝,十分可惜!
2008-03-14 17:13:58
Gentelephant
真是増長見識了!...
恐怖片
我只能回溯到姚鳳磐...
2008-03-14 17:20:49
版主回應
哈哈~姚鳳磐可是「鬼王」呀!^.^
謝謝提醒,以後有機會可以談談他!
2008-03-14 17:26:03
舒適
粟子:

其實我覺得馬徐風格更像德國的表現主義,例如Fritz Lang,F.W.Murnau等,而且在Hitchcock的回憶錄也說過他在年輕時在德國拍電影也深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

不過我看過我認為最好的《歌聲魅影》的版本,是導演Brian De Palmer在70年代的&quotPhantom of the Paradise&quot,給我很大的震撼。

可參考如下網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1994/

另外在李翰祥的回憶錄說馬徐是在北角給電車車死的,有點匪夷所思﹝因為電車慢得可憐﹞,果然貫徹一生的奇異。

如果想多了解馬徐維邦這位曾在三四十年代顯赫一時之導演的朋友,可參考我上傳的資料,來自老電影老上海(CCTV):
http://w15.easy-share.com/1699852771.html
2008-03-15 01:00:37
版主回應
舒適:
謝謝你的分享,很開眼界。我國外電影看得很少,因此寫得東西都以華語電影為主,很好奇你所推薦的版本,有機會會找來欣賞。
馬徐維邦的生命歷程確實特立獨行,如你所說,若是給慢電車結束生命,還真是貫徹他獨特的人生。
2008-03-19 10:48:05
北京杨贵妃
我最爱看的是于仁泰翻拍的那版
2011-06-28 08:29: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